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慢性病培訓小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領導組織協調,完善工作機制
為進一步完善基層便民服務體系,方便群眾申辦醫保報銷和醫療救助業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根據《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合肥市醫保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經縣政府同意,決定在各鄉鎮(開發園區)為民服務中心設立醫保服務窗口。 以下為具體工作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全民醫保政策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具體負責接收各類醫療報銷材料。
2、積極配合上級醫保部門工作,及時提供與醫療保險有關的數據;反饋參保、參合人員意見,協調處理好與各級醫保經辦機構、醫保審核機構、參保、參合人員的關系。
3、主動向參合人員宣傳基本醫療保險有關政策規定,熱情接待各類城鄉醫保病人,解釋政策為病人排憂解難;及時處理參保、參合病人投訴,落實整改措施并予以反饋。
4、負責制定并落實城鄉醫保政策培訓規劃,組織全鎮及各村干部進行城鄉醫保政策、制度的學習與培訓。
5、組織接待全省各級醫保經辦機構有關醫療保險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6、做好城鄉醫保政策的調整和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工作,調整服務方式,優質服務城鄉醫保病人。確保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做到應保盡保。
二、積極開展工作,確保政策落實
1、全面落實居民報銷政策,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一是做好醫保征繳工作。2020年度居民醫保參保繳費采用網上繳費與銀行繳費結合的形式,極大地方便參保居民;2020年度共完成參保繳費XXX人,占上年參保比例超過百分之九十六。二是落實醫保報銷政策。在工作日準備好:發票、出院小結、費用清單、身份證復印件、存折等材料,隨時可以申請醫療報銷;2020年1—11月未在醫院直報到本鎮報銷達XXX余人次,基金補償費用為XXX元。三是認真做好慢性病卡辦理工作以及慢性病卡申辦的宣傳和解釋工作。在每周的工作日準備好:1寸照片、身份證復印件、出院小結即可申請慢性病卡,我們將定時前往縣醫保局辦理,并做好登記以及與國元保險公司的對接,提高慢病辦理的效率;2020年1—11月共受理慢性病材料XXX份,更換新卡XXX張。
2、認真落實醫療救助政策。貧困戶、低保、五保等特殊人群未在醫院享受過民政救助政策的群眾均可申請救助,低收入家庭個人支付超過15000元也可上交申請材料;全年共受理醫療救助材料XX份,打卡金額XXX元。
3、認真落實健康扶貧政策。為我鎮建檔立卡扶貧人口按每人250元代繳2020年度代繳醫療保險費用,保障了貧困人口的看病需求,認真落實貧困戶“351”、“180”、大病保險、民政救助、商業補充補償保險及相關政策的資金發放工作,并X次排查貧困戶慢性病卡辦理情況,向貧困戶發放慢性病病種告知書。對于提交了材料但是不符合辦理條件的貧困戶發放鑒定告知書并做好解釋工作,積極與扶貧、民政、計生等部門對接,實行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及時更新參保數據,做好貧困人口的應保盡保工作。加大醫保扶貧宣傳力度,上半年共從縣醫保中心領取醫保扶貧政策明白紙XXX余份,安排專人逐一張貼到貧困戶和醫療救助人員家中。
4、深入開展“打擊欺詐騙保、維護基金安全”集中宣傳月活動。今年5月我縣正式啟動了為期1個月的“打擊欺詐騙保,維護基金安全”集中宣傳活動,我鎮在宣傳月期間舉行了相關培訓會,在四個主要集市懸掛“打擊欺詐騙保,維護基金安全”的橫幅并上街發放相關宣傳折頁。
5、加大醫保電子憑證推廣與應用。根據縣醫保中心全面推進醫保電子憑證的工作部署,進一步覆蓋參保群眾,讓更多參保群眾享受到“醫保碼”的便利。XX鎮醫保部門首先召開專題布置會,明確目標和任務。其次廣泛開展“線上”、“線下”宣傳,營造良好的宣傳推廣氛圍。三是動員鎮政府工作人員作表率,發揮良好示范作用。制定簡單易懂、方便操作的指南,發放激活流程宣傳折頁,積極動員轄區鎮直各單位干部及工作人員積極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并安排鎮醫保辦工作人員逐一走訪各個社區了解工作進度,解決社區在推廣電子憑證工作中的疑難雜癥。對于不熟悉具體操作的社區工作者進行培訓指導。安排社區工作者下村入戶,幫助一些看不懂流程和無智能機的老人進行激活申領。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回顧這一年的工作,我鎮的醫保工作取的成績有目共睹,得到了干部及群眾的認可與肯定但與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和廣大干部群眾的期望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宣傳不夠到位。干群對醫保工作程序及優惠條件理解不深,如醫保電子憑證的申領流程、辦理報銷的流程、辦理慢性病卡所需材料、縣外看病需到縣醫院開轉診證明等政策知曉率低。二是工作服務機制還不夠完善,不同程度的存在看病難、報銷難的問題。三是業務人員學習相關政策文件不夠透徹,在向群眾解釋政策時不能舉一反三,通俗易懂。
療養院是以療養為中心,以自然療養因子為基礎,輔以人工物理因子、社會心理因子,為療養員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強調大健康觀,是生物、心理、社會醫學融為一體的綜合性保健康復基地,以保健療養和康復療養為主要任務,對某些慢性病可收到奇效[1]。療養院收治的對象包括健康人、慢性病或疾病康復期病人,其中以老年人占較大比例,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點,他們多數伴有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本院于2007年5月18日凌晨搶救一名突發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后經積極搶救治療,平安轉入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結合此次搶救體會,總結了在療養院中應用三級預防理論,針對性地加強護理干預,以積極預防和減少各種急癥發作。
1臨床資料
療養員,男性,70歲,于2007年5月15日22:00入院。入院診斷:高血壓病Ⅲ級,冠心病,Ⅱ型糖尿病。入院時體溫正常,血壓19.7/9.3 kPa,脈搏78次/min,精神好,未有不適主訴,于5月18日凌晨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腫,經積極鎮靜、止痛、吸氧、利尿等搶救治療,平安轉入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
2討論與分析
2.1療養院中急重癥誘發因素療養員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多數身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長時間的旅途勞累,初到旅游勝地的新鮮、興奮、激動情緒和地域間的溫差、飲食習慣差異等等各種原因,均易誘發各種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據初步統計,入院的前3 d是療養員發病的高峰期。
2.2療養院中搶救急重癥病人存在的不利因素
2.2.1療養房設施本院療養房分為A、B兩幢,均為三層,無電梯設備,本次發病療養員住在A幢二樓,而急救室在B幢一樓;其次,療養房為標準間設置,無配備輸液架、可活動醫用床等,發生急癥后,不利于迅速轉移急救室救治。
2.2.2醫務人員經驗因來院療養人員多數為健康或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發生急癥或慢性病急性發作相對少數,醫護人員搶救治療實例少,技術操作相對欠熟練,醫療經驗相對欠缺。
2.2.3急救設施由于療養院無設備齊全的科室及監護病房,各種搶救儀器、設備、藥品保障均不及治療醫院先進,不利于搶救治療及病情觀察等。
2.2.4院址因素我院地處沿海、風景名勝游覽地――廈門鼓浪嶼。鼓浪嶼是一座島嶼,被稱為“海上花園”,需借助輪船過渡,交通極為不便,不利于搶救后轉送
治療。
3 護理干預
3.1 一級預防 即病因預防,積極防止各種誘發因素。
3.1.1加強入院宣教對于新入院療養員,不僅加強口頭入院宣教,還加強以書面形式告知,囑療養員詳細閱讀并簽名。同時還集中召開入院介紹會,再次加強宣教,使其自覺遵守療養生活安排及規定,勞逸結合,防止勞累等因素誘發疾病。
3.1.2合理安排療養期間生活制定療養期間生活安排計劃并及時張貼告知,使療養員能根據計劃合理安排療養生活,做到集體活動和個人活動分配合理,保證充足的休息。
3.1.3開展專題教育針對不同季節和不同療養期中容易發病的病種,開展針對性地專題教育,以增加療養員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和了解,積極防止各種誘發因素。
3.1.4樹立急救意識進行崗位培訓,提高急救水平 適應現代醫學步伐,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如:老年病、多發病、常見病及預防保健等,同時組織全體醫護人員不定期學習各種急危重癥搶救預案,并進行演練,通過學習熟悉各種急癥院前處理和要求,以不斷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做到緊急救治、密切配合、安全護送等[2]。
3.1.5加強急救器材和藥品管理,責任到人指定專人負責一定時限的急救室及急救箱的管理,如3個月、6個月等。對急救用品、器材、藥品的管理,做到隨用隨補、隨時檢查,到期及時更換,以保證急救藥品準備齊全,急救器材完善,保持良好應急使用狀態。
3.2二級預防即臨床前期預防,搞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三早”預防工作。
3.2.1嚴格掌握療養禁忌證根據療養禁忌證的病種,嚴格把關,對不適宜療養的人員及時勸導歸隊,防止療養期間發生意外。
3.2.2確定重點護理對象組織新入院療養員常規體檢,如心電圖等,對80歲以上、體弱、行動不便、病種多、聽力障礙、檢查結果異常等療養員及時設為重點護理對象,加強護理,重點觀察,必要時及時轉院治療。
3.2.3加強工作責任心,時刻保持警惕因療養院工作特點,本院護士值班實行睡班制,值班人員一定要加強責任心,掌握療區和療養員基本情況及對重點護理對象疾病情況的了解,重視療養員主訴,做到反應迅速,加強時間觀念,及早預防、發現和處置各種情況。
3.2.4建立醫療顧問制度選擇來院療養人員中臨床經驗豐富的主任醫師、主管護師、護士長等,征求意見同意后確定為醫療顧問,如有需要請他們協助診治病情及搶救治療。
3.3三級預防即臨床期預防,預防病情惡化,積極防止并發癥、病殘及死亡[3]。
3.3.1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聯系轉院治療積極做好院前急救處置工作,防止病情惡化。
3.3.2院領導重視,積極協調加強報告制度,遇突發急癥等情況及時報告院總值班室,領導組織協調,為搶救后送及后續治療贏取時間。
4小結
療養院不同于治療醫院,一旦發病,很有可能因為條件因素延誤病情,錯失搶救時機。應用三級預防理論,樹立預防為主的觀念,積極有效地預防療養員突發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發作,做好療養員入院階段、療養階段的護理干預工作,尤其是入院階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另外,加強醫護人員自身素質及技能培訓與訓練,對療養員發病以及發病后的院前應急處置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繼武,姜勇智,等.療養院管理學.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6
2孫俊杰.療養門診院前急救做法與體會.中國療養醫學,2007,16(1):14-15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選擇2005年6月―2006年6月,閔行區馬橋鎮某社區服務點所管轄村的確診糖尿病病人共44人為研究對象。44名病人采用SPSS11.0軟件中的?selectrandomsample?模塊,將其隨機分配到干預組(24人,接受新型管理模式)和對照組(20人,接受常規管理服務)。
1.2干預措施
①新型管理模式是服務團隊(臨床醫生、防保醫生、護士)對一群病人進行管理,每月1次,共12次(期),每次1-1.5h,分5個部分,歡迎/病人自我介紹/反饋(15min)、糖尿病管理相關內容教育(30min)、興趣活動/放松(15min)、小結并接受提問(10min)、個別指導/開藥/檢查(20min)。②常規管理服務是僅在看病時接受健康教育,做好血糖登記、隨訪等。
1.3評價指標及方法
評價采用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設計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調查表》[3];糖代謝指標檢測包括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服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數據收集及質量控制:培訓社區隨訪醫生作為調查員,對調查對象逐個上門調查,資料收集完成后,逐份核實,及時補漏和糾正錯誤,確認資料合格后錄入計算機。糖代謝指標檢測時,樣本統一收集,并由有資質的中心醫院集中檢測。
1.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使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進行資料的整理與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的是χ2檢驗;均數的比較采用的是t檢驗或非參數檢驗。
2結果
2.1一般情況
干預組病人男14例,女10例,年齡(56.38±14.03)歲,病程(5.92±3.15)年。伴隨疾病高血壓7例,心臟病3例,腦血管疾病2例,糖尿病腎病3例,糖尿病眼病4例,糖尿病神經病變2例;對照組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齡(56.75±10.71)歲,病程(5.20±4.36)年,伴隨疾病高血壓10例,心臟病2例,腦血管疾病1例,糖尿病腎病0例,糖尿病眼病4例,糖尿病神經病變1例。二組在年齡、性別、病程和伴隨疾病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干預組和對照組基線指標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干預組糖尿病患者較對照組健康狀況更差;規則服藥率低;服務利用更多。
2.3兩組6個月、12個月指標變化
表3顯示,干預6個月后,干預組每周平均耐力鍛煉時間比對照組多約170min(P
3討論
為了使農村社區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達標[4],國外通過社區綜合防治模式來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我們本次預實驗研究旨在摸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糖尿病防治的有效模式。本次研究由閔行區疾病控制中心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專家負責課題設計、技術指導以及對課題組人員的短期強化培訓,通過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具體實施。干預措施的實施強調以病人為中心,以支持糖尿病病人日常的自我管理、注重培養病人的信心為重點,以防治結合、提供綜合行服務為原則。醫務人員通過組建團隊,每月定期到居民所住社區同時為一組病人服務,以此新型模式來幫助患者制訂、完善自我管理計劃和實現自我管理目標。我們從糖尿病危險因素、飲食調理、運動療法、心理調節、合理用藥、血糖和尿糖的監測等方面來提高糖尿病病人對該病的認識和自我管理水平,并且根據需要進行一對一指導,建立朋友般的友誼,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綜合治療方案。
糖尿病“團隊管理群組”新型模式的預試驗研究初步結果顯示,這是一條符合國情、行之有效的農村糖尿病防治的新途徑。當然本研究觀察的人數不多,可能影響本模式效果的評價,需擴大樣本量進行重復研究來驗證其效果。但就目前所得初步結果,仍然支持本模式可以在本社區及類似的其他農村社區結合目前推進社區團隊服務方式的政策逐步推廣。
4參考文獻
[1]劉尊永,徐希勝,李秀琴,等.較富裕農民糖尿病患病率調查與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7,5(5):215.
[2]趙仲堂,郝鳳榮,潘玉珍,等.山東省糖尿病患病現況與流行因素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8,6(6):280.
[3]朱莉珍,吳克明,岑洲,等.社區糖尿病自我管理項目干預效果評價[J].上海預防醫學,2005,17(10):507.
[4]Asian-PacificType2DiabetesPolicyGroup.Type2diabetespracticaltargetsandtreatments[M].2nded.Sydney;WPR,1999.16-18.
(收稿日期:2006-12-19)
根據《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辦法(試行)》(衛發[2012]52號)和市衛生局《關于開展2012年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的通知》(衛函[2012]101號)的要求,市衛生局組織考核工作專班,于月下旬,按照《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對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行了考核。現將考核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組織管理情況
各鎮(街辦)衛生院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都能夠按時召開鄉村醫生例會,舉辦相關培訓;各鎮(街辦)衛生院都按時對村衛生室和村醫進行了考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公共衛生科人員、設施配備不完善。
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展情況
(一)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情況
各鎮(街辦)衛生院都能夠扎實開展工作,加強重點人群的建檔,建檔率都達到70%以上,進度較快的有顧家店96.5%,七星臺95.3%,百里洲92.8%,白洋87.6%,經抽查,大部分單位的建檔合格率在80%以上,只有個別鎮建檔質量欠佳。
(二)健康教育情況
由于今年實行了傳播材料“六統一”,從考核的結果來看比往年有很大進步,工作做得較扎實,基本達到了國家服務規范(2012年版)的要求。健康資料發放: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上都能為居民免費提供12種以上健康教育宣傳材料(健教處方、折頁、傳單),發放有登記。尤其是顧家店衛生院宣傳折頁發放到戶都有簽字。全市共發放宣傳資料達36萬余份。播放音像資料: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除2個鎮外都有電視機和DVD機設備,顧家店衛生院分別在門診輸液大廳和公共衛生部健教室2處播放。全市各鎮衛生院開展了9次以上活動,有圖片、記錄和小結。全市共開展活動86次,參加人數13143人。健康專欄設置、更新:有安福寺衛生院、白洋衛生院、顧家店衛生院、七星臺衛生院、馬店衛生院都設置了村級戶外宣傳欄。由市統一制作的6期宣傳欄都按時按期張貼到位。全市共更新1278期。健康教育講座:各單位主要是以會代講和結合宣傳活動進行,由于今年市統一編印了《教案》和核心信息下發至村,此項工作得到了加強并逐步走上正軌,全年共開展講座1102次,16745人參與。經問卷調查健康知識知曉率各單位都達到了農村≥50%、城鎮≥70%的指標,全部得滿分。
此項目雖比往年有長足進步但真正達到省里的考核標準還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在落實和成效上,如健康教育資料是否按要求發放到群眾手中;播放音像資料雖有設備但未按要求播放,有的即使播放后也無記錄或記錄不全;還有部分鎮衛生院未設置村級戶外健康宣傳專欄;有的村健康教育講座也未完全按要求進行;有些資料欠真實。
(三)傳染病防治情況
2012年1-10月我市報告法定傳染病17種計1120例,死亡4例,報告發病率為236.98/10萬,死亡率為0.85/10萬。全市各鎮(街辦)衛生院2012年1-10月報告傳染病例331例,未發現漏報,報告率100%;及時報告數326例,報告及時率98.49%。2012年1-10月,全市未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12年1-10月,全市各醫療機構實際報告需鄉鎮衛生院處理傳染病(含水痘)868例,實際處理577例,處理率66.47%。5.結核病防治全市應管理結核病例265例,已建檔265例,督導管理265例。管理率100%。全市累計發現艾滋病(含HIV)32例,死亡12例,現存活20例。本年度實際在管20例,管理率100%。
少數衛生院未注意日常工作的資料收集,專題活動開展情況無書面材料;對疾控部門委托的工作未及時回復,未留存辦理情況的書面材料。
(四)老年人健康、慢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情況
各鎮(街辦)衛生院普遍開展了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工作進展情況與各鎮(街辦)上報的信息統計表基本一致。截止10月底,全市累計完成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48564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100%;累計完成高血壓病人管理26733人,管理率41.5%,規范管理率56。1%;累計完成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數2993人,管理率52.3%,規范管理率64.9%;累計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1571人,重性精神病人管理率100%,規范管理率64%。從考核情況來看,一是服務質量不高,大多數居民健康檔案缺乏動態管理和有效利用,只有基本信息。少數單位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隨訪管理未能按規范要求的次數及時隨訪及上卡。二是檔案的完整性較差,漏項較多,特別是對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均缺少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慢病、老年人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體檢中均無輔助檢查內容,絕大多數村衛生室無血糖測試儀,在糖尿病隨訪工作中未查血糖。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重癥精神病患者的規范性管理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五)預防接種工作的情況
各鎮(街辦)衛生院都很好的按規范要求完成了此項工作,全市今年共接種60488針次,建證建卡2747人,各鎮建證率都達到95%,各類疫苗接種率也在95%以上。
(六)兒童保健及孕產婦管理情況
今年全市共對19987名兒童和5364名孕產婦進行了管理,不足的是少數衛生院對孕產婦的鎮、村級產后訪視工作未完全落實,村級婦幼保健工作臺賬建立不完善,填寫不規范,報表工作量與實際工作完成量相差較大。
(七)衛生監督協管情況
各鎮(街辦)衛生院均能履行衛生監督協管的職責,及時上報各種食品安全信息,對飲用水衛生安全進行巡查,以及對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進行監督和上報各種信息。監督覆蓋率達100%,信息報告率也都在90%以上。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圍繞甲型流感、艾滋病、結核病、腫瘤、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規范要求。結合各種衛生日主題開展宣傳活動。特別是積極開展“世界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預防接種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衛生主題日宣傳活動。做好針對農民工、外出打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根據《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展群眾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強健康教育網絡信息建設,促進健康教育網絡信息規范化。加強健康教育檔案規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 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健教工作網絡
完善的健康教育網絡是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保證和有效措施,年我們將結合本社區實際情況,調整充實健康教育志愿者隊伍,加強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訓;組織人員積極參加市、區、疾控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論水平;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計劃,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加大經費投入
計劃年購置新的照相機、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印制健康教育宣傳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三)、 計劃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
1、舉辦健康教育講座
每月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據居民需求、季節多發病安排講座內容,按照季節變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傳染病的內容。選擇臨床經驗相對豐富、表達能力較強的醫生作為主講人。每次講座前認真組織、安排、通知,在講座后接受咨詢、發放相關健康教育材料,盡可能將健康知識傳遞給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講座安排表)
2、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健康主題日和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并根據主題發放宣傳資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盤
在輸液室設電視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盤,光盤內容以居民的需要為原則,做好播放記錄、播放小結等。
4、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
計劃上半年、下半年各開展一次居民喜歡的健康知識競賽,專干提前認真組織,設計試題、配備獎品,讓居民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識。
5、辦好健康教育宣傳欄
按季度定期對中心的3個健康教育宣傳欄更換內容。將季節多發病、常見病及居民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列入其中,豐富多彩的宣傳健康知識。
6、發揮取閱架的作用
中心大廳設健康教育取閱架,每月定期整理,將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擺放其中,供居民免費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評估
對轄區1%的人口科學規范的進行一次健康知識知曉、技能掌握、行為形成情況和健康需求等內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評估。健康教育專干主要負責設計調查方案、調查問卷、評估總結等工作。
一、主要工作任務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規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各項工作任務。圍繞甲型流感、艾滋病、結核病、腫瘤、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結合各種衛生日主題開展宣傳活動。特別是積極開展“世界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預防接種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衛生主題日宣傳活動。繼續做好針對農民工、外出打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的艾滋病防治項目傳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據《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展群眾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強健康教育信息建設,促進健康教育信息規范化。加強健康教育檔案規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積極參加市、區、疾控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論水平;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計劃,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計劃年購置新的照相機、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印制健康教育宣傳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三)、計劃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
1、舉辦健康教育講座
每月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據居民需求、季節多發病安排講座內容,按照季節變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傳染病的內容。選擇臨床經驗相對豐富、表達能力較強的醫生作為主講人。每次講座前認真組織、安排、通知,在講座后接受咨詢、發放相關健康教育材料,盡可能將健康知識傳遞給更多的居民。
2、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健康主題日和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并根據主題發放宣傳資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盤
每月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盤,光盤內容以居民的需要為原則,做好播放記錄、播放小結等。
4、辦好健康教育宣傳欄
按季度定期對健康教育宣傳欄更換內容。將季節多發病、常見病及居民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列入其中,豐富多彩的宣傳健康知識。
(四)、健康教育覆蓋
【關鍵詞】社區護理;護理管理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以及新的醫療保險制度政策的出臺,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提出大病進醫院、小病進社區的理念,使人們對健康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我院的一個門診部,因鐵路運行機制的影響,地處渝中區兩路口(院本部在九龍坡區),位于幾家綜合型三甲醫院的狹縫中,為了長遠發展,2002年經過門診部的努力和渝中區衛生局考察后掛牌為兩路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那以后,我們既是鐵路醫院的一個門診部,又是要管理5萬多居民的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工作中既要承擔門診的基本醫療,又要做好社區的公共衛生服務。
所以從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至今,門診部職工從被動的接受上級安排工作到現在主動的上門為轄區居民服務,經歷了艱苦的歷程。而我作為一名門診部護士長,親身經歷并參與了社區護理管理,在無章可循的實踐摸索中,深切地體會到要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的服務,必須培養一支一專多能的護理隊伍才行。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1人員的配置
由于社區居民的人員結構、工作性質、文化程度不一,單位福利的好壞,對社區醫療理解、需求程度不同等,導致入戶調查難,建檔難,獲得相關信息后跟蹤隨防難。我們現有工作人員42人,護士10人,平均年齡48.5歲。因此,在人員配置上絕對不能湊合,要徹底改變歷史遺留下的人員老化、知識老化、工作素質低的現象。要培養一支具備高度責任心、崇高的敬業精神、豐富的感染力和一定的親合力、交流能力的隊伍。社區護理人員必須從思想上充分認識社區護理的重要性,使護理走出醫院,走進社區,面向社會,更好地服務群眾。
2目標的制定
由于政府的財政投入不到位,2002至2006年之間,我們沒有得到相應的公共衛生服務補償,所以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不高,覺得做與不做一個樣。作為管理者,首先應加強職工的思想教育,相信社區醫療服務是一個長遠的發展方向;其次是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作為護士長我也身先士卒加入其中,帶頭完成,如未完成者與當月獎金掛鉤,各種慢病的管理率要求達到100%,由管理者組織人員負責抽樣調查,并嚴格執行獎懲制度。這一目標的制定使基線調查這項艱難任務由前半年的5%,到年底迅速提升到68%,有些團隊甚至完成了80%以上,較好的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基線調查任務,各種慢病管理率也基本達到100%。
3質量管理
社區護理與醫院的臨床護理有很多相同之處,但又在臨床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內容。
3.1加強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社區服務的對象多為老年、慢性病患者,積極向他們宣傳相關疾病的衛生保健知識,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指導其合理飲食,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我們堅持對就診者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每月每個團隊必須為其轄區群眾進行1~2次健康知識講座,在講解時必須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并在居委會的配合下制定健康專欄,使衛生知識逐步普及。
3.2定期巡診和隨時出診由于生活上行動不便或者經濟困難等原因,有些患者不能到醫院來看病,有些慢性病患者不能堅持來院治療,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制定了定期巡診和隨時出診制度,并作好相應記錄,上門為患者進行治療護理和康復指導,這樣既為患者提供了有效、經濟、方便、連續的衛生服務,又為醫院增加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3大力開展婦幼保健由于實行計劃生育后,優生優育就成為年輕父母所關注的熱點話題,我們要求每個團隊的責任護士必須定期到居委會了解孕產婦的名單,督促指導孕婦進行產前檢查,幫助認識孕期的各種危險因素,指導產婦正確的喂養方式及觀察幼兒的健康狀況,同時提醒父母如期為小孩進行預防接種,以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婦幼保健工作量大,人的期望值很高,尤其是在人員配置不夠的情況下(我們只有一個婦保防視護士和三個預防接種護士),要求護士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才能去完成。
4管理的方向
4.1注意護士業務水平的提高由于社區護理是融預防、保健、醫療、康復、護理為一體,要求社區護士不但要具備專業的護理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人文、心理、營養、保健等學科的知識,因此我們的社區護士除了通過全科護士培訓外,還利用各種梁道開展繼續教育,如參加區疾控中心,區婦幼保健站,區社管中心組織的各種培訓,以及外出參觀學習,內部組織講課等,逐步培養成知識技能全面的綜合型全科護士,以便更好地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全面的護理技術指導。
4.2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凝聚力社區工作繁雜,不是靠一兩個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既要明確分工,又要強調團體協作,使全體護士都為同一目標努力工作,尤其是護士長應一身作則,起好帶頭作用。在管理工作中,本著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關心、愛護、體貼每一位護士,幫助排憂解難,使她們能說出心里話,做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提高了人們的凝聚力,激發了服務熱情。
4.3加強與各級部門的聯系溝通社區服務中心的上級主管部門是社管中心,在電子化信息時代,社管中心的領導也想用電子檔的形式把各種紙質檔的東西反映出來,然而他們又處于探索過程中,電腦設計人員又不懂醫學,怎樣才能使他們既能有效監控各種數據信息,又不增加醫護人員不必要的工作量呢?這就要求管理者積極主動為與社管中心聯系,配合修改完善各種電子表格和相應的規章制度,以減少書寫內容。
護理管理者還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向領導要求改變護理人員的缺編問題,我們目前的護士和醫生比為1∶1,不能達到國際衛生組織提出的護士和醫生2∶1或4∶1的比例,尤其是婦女兒童預防保健工作全部交給社區中心后,護士將嚴重缺編,另外,要求完善對社區服務補償,加大財政投入,理順社區衛生服務的價格,引導社會健康發展。新晨
一、主要工作任務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規范要求,做好健
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各項工作任務。圍繞甲型流感、艾滋病、結核病、腫瘤、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結合各種衛生日主題開展宣傳活動。特別是積極開展“世界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預防接種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衛生主題日宣傳活動。繼續做好針對農民工、外出打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的艾滋病防治項目傳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據《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展群眾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強健康教育網絡信息建設,促進健康教育網絡信息規范化。加強健康教育檔案規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 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健教工作網絡
完善的健康教育網絡是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保證和有效措施,2011年我們將結合本社區實際情況,調整充實健康教育志愿者隊伍,加強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訓;組織人員積極參加市、區、疾控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論水平;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計劃,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加大經費投入
計劃2011年購置新的照相機、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印制健康教育宣傳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三)、 計劃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
1、舉辦健康教育講座
每月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據居民需求、季節多發病安排講座內容,按照季節變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傳染病的內容。選擇臨床經驗相對豐富、表達能力較強的醫生作為主講人。每次講座前認真組織、安排、通知,在講座后接受咨詢、發放相關健康教育材料,盡可能將健康知識傳遞給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講座安排表)
2、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健康主題日和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并根
據主題發放宣傳資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盤
在輸液室設電視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盤,光盤內容以居民的需要為原則,做好播放記錄、播放小結等。
4、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
計劃上半年、下半年各開展一次居民喜歡的健康知識競賽,專干提前認真組織,設計試題、配備獎品,讓居民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識。
5、辦好健康教育宣傳欄
按季度定期對中心的3個健康教育宣傳欄更換內容。將季節多發病、常見病及居民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列入其中,豐富多彩的宣傳健康知識。
6、發揮取閱架的作用
中心大廳設健康教育取閱架,每月定期整理,將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擺放其中,供居民免費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評估
對轄區1%的人口科學規范的進行一次健康知識知曉、技能掌握、行為形成情況和健康需求等內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評估。健康教育專干主要負責設計調查方案、調查問卷、評估總結等工作。
(五)、健康教育覆蓋
關鍵詞:社區護理學;實踐教學;教學目標;教學模式;綜述文獻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社區衛生服務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15)中指出,國家將持續推動社區衛生服務發展,使更多社區居民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服務[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中指出,推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我國公共衛生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由此可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受國家政策的支持,也肩負全民保健的重任。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需要人才的支撐[3],護士是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人力保障,但目前社區護士配置不足[4]。因此,加強社區護理教學、培養應用型社區護理人才是當今高校護理教育面臨的任務。社區護理實踐教學是保障人才質量的重要途徑[5],雖然社區護理學已作為我國本科護理教育的一門必修課,但其實踐教學(包括實訓課、見習、實習)尚缺乏系統的研究。基于此,借國家推動應用型高校轉型的契機,筆者系統檢索并閱讀相關文獻,總結我國社區護理學實踐教學的研究進展如下。
1社區護理學實踐教學目標和內容
教學目標具有方向性的作用,指導教學內容的設定。但李煥等[6]調查國內社區護理方向碩士的培養目標發現,培養目標存在籠統、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護理學本科專業規范》[7]提到本科《社區護理學》教學目標為: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本階段的臨床實踐后,學生能夠進行社區評估和家庭健康評估,參與社區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進行社區健康教育。該實習目標較具體,具有較好的指導性和操作性,但是未提及實訓和見習的教學目標。《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指出,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醫藥健康管理、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2]。因此,《社區護理學》實踐教學目標應為通過系列的實訓、見習和實習,使學生基本具備獨立完成上述11個項目中的護士角色工作內容的能力。關于實踐教學內容,《護理學本科專業規范》[7]要求實習的內容應包括參與社區評估、家庭訪視、社區慢性病管理、預防接種、社區健康教育5個項目各至少1次。然而這些實習內容相較于《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2]的11項內容存在不一致。筆者認為實習內容應囊括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11個項目,使學生基本具備完成上述11個項目的能力。而關于實訓和見習的教學內容,我國尚無統一的文件或教材給出具體的意見[8],教學內容多為教師根據現有客觀條件、技能項目的重要性自行決定,主要為健康教育、家庭訪視、預防接種。因此,相關教育者有必要編寫一部符合護理學本科專業認證要求,并配套于《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2]的社區護理實踐教材,為護理專業教師和學生提供參考。因對社區護理實踐教學的重視度不足,社區護理學實踐課課時普遍較少,如南京中醫藥大學社區護理學實訓學時為8學時(社區護理學總學時為36學時)[9]。《護理學本科專業規范》[7]給出的參考學時是實踐教學最低6學時(理論學時18學時),最高27學時(理論學時27學時),實習1~4周。而西方國家院校的社區護理實踐學時往往與理論學時相當[10-11]。我國社區護理實踐教學內容多而學時少,學生的見習和實習只能蜻蜓點水,不能深入了解社區護理服務項目。鄭桃云等[12]研究比較了傳統的28個理論學時加2個實踐學時的對照組與10個理論學時加20個實踐學時的觀察組學生的考核成績,結果兩組理論成績無統計學差異,而觀察組實踐技能成績優于對照組。孔令磷等[13]的研究結果同樣支持增加實踐學時。因此,多位學者呼吁增加社區護理實踐課學時[9-12]。
2教學模式
我國社區護理教育者已開展較多社區護理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比較成熟的有教學做模式、多位一體模式。
2.1教學做模式
教學做模式即先進行理論教學,然后學生確定具體項目、自主學習,再行實踐。有2項研究探討了該教學模式[14-15],認為可以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如針對“健康教育”這一技能,教師經理論授課后,在縮減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給出學生自學的時間,引導學生確定一個健康教育的主題,如社區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校園同學的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自行分解任務、查找資料,確定講稿,然后開展實際的健康教育活動,完成任務,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教學做模式對學時、學生能力的要求較高,學生需要具備文獻檢索能力、活動的組織策劃能力,這樣才能“學”、“做”,另外還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學時,否則占用學生大量課余時間會影響積極性和教學效果。此外,在開展每一個教學內容的“做”環節之前,教師需要提前準備好實踐條件,如與實踐基地協商準備。
2.2多位一體模式
多位一體模式即對學習、實踐、科研、服務進行整合,使學生通過連貫的訓練獲取技能。多所院校實施多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16-17]。學習-實踐-科研-服務四位一體教學模式的運行方法為:學生在校內接受必要的理論和實訓學習,然后去社區教學基地見習,再利用課余時間進入社區進行科研訓練,并以志愿者的形式,利用課余時間進入社區、學校、養老結構為不同人群服務。田玉梅等[17]的“四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由4個實踐平臺,即學校、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社會福利機構,以及4大實踐模塊,包括校內實訓、校外見習、社區實習及社會服務組成,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四位一體”社區護理實踐教學體系可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科研能力等社區護理綜合能力,同時,還可以彌補傳統單一的見習模式固定時間段、對社區了解不深入的缺點,有助于完善社區護理教學體系。林梅[8]也指出學校和社區的緊密合作實現了理論緊密聯系實際的教學要求,有助于造就貼合崗位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多位一體教學模式要求有足夠數量的、成熟的實踐基地,能夠提供給所有學生充分的見習機會和進行科研調查、志愿服務的社區人群。另外,對教師的能力和數量要求也較高,在學生的課外科研訓練和志愿服務活動中提供輔導。此外,該模式需要教師設計出合理的學生成績評價體系與之配套。
3實踐教學方法
3.1情景模擬教學法
情景模擬教學是按照教學內容,教師限定主題,給出案例,讓學生設計劇本并扮演。期間,學生需要翻閱教材、文獻或網絡資源,組內探討后形成劇本,間接促進學生掌握學習內容;同時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操練了技能[18-19]。盧小春[20]研究表明,在社區實踐基地條件薄弱的欠發達地區,實施情景模擬教學可以克服客觀條件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情景模擬開展實訓教學,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和學習社區服務項目,但對學時要求高。
3.2任務驅動教學法
王娟等[21]在其社區護理見習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法,分步驟完成教學。第一步,教師給出總任務和要求;第二步,教師設置不同情境,要求學生完成子任務,如為完成“掌握兒童預防接種的方法”這個子任務,教師安排學生進入社區醫院預防接種室的真實情景現場觀察;第三步,小組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總結點評。研究顯示該方法學生認可度高,知識掌握程度好。任務驅動教學讓學生帶著明確的不同的任務或目標去實踐,學習目標明確,節省時間,可應用于見習和實習教學。但是由于學生的任務不同,其實踐學習的重點也就不同,也就是說,學生會僅局限于學會自己的小任務,而對其他的內容不甚了解。因此,運用此種教學方法時,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進行組內、組間交流,在最后的總結中,強調讓學生學習其他同學的任務匯報,保證所有學生掌握所有的實踐內容。
3.3體驗式教學法
李玉霞等[22]介紹了體驗式教學在《社區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感知階段、體驗階段、分享交流階段、整合階段、實踐與應用階段,其中,感知階段為理論學習,體驗階段是讓學生依據所學知識,在節假日對朋友的家庭進行一次規范的訪視。韓愛敏等[23]進行了社區護士崗位體驗教學,收到較好的效果。體驗式教學方法中“體驗階段”是關鍵,而為了保證學生“體驗”順利,教師應提前審核學生的“體驗”計劃,或者在學生“體驗階段”有教師隨從指導,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
3.4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已廣泛應用于高校教學,部分教師也將其引入到社區護理實踐教學,效果良好。但陳曉容等[24]總結在實施社區護理的PBL教學中,案例應該貼合教學內容、貼合實際,提供重要的數據信息;教師除有充分的知識儲備外,還應有調動學生積極性、巧妙引導學生的能力。另外,開展PBL教學需要學校提供足夠的網絡信息資源和教室。
3.5“標準化病人、標準化家庭”教學法
路陶生等[25]培訓學生為“標準化病人”,用于社區護理實習教學,對開展情景模擬教學和技能考核提供了支持和便利。培訓“標準化病人”、在社區家庭中建立“標準化家庭”,如新生兒家庭、慢性病患者家庭、空巢老人家庭,將極大便利于實訓、見習和實習教學開展[26]。但是建立這些“標準化家庭”僅靠教師的力量不夠,實施起來可能會存在居民不愿配合的困難,需要學校層面和社區層面相互協作,逐步建立起多類“標準化家庭”。
3.6反思性教學法
侯睿等[27]在社區醫院實習教學中應用反思性教學法,護生每周記錄1件最有感觸的事,并分析自己的得失對錯,每周末帶教老師組織小組討論,研究發現,學生成績有所提高。但該方法對教師的帶教水平,尤其是總結、點評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同時學生記錄的1周內最有感觸的事,應提前予以限定為與社區護理專業技能相關,否則可能會偏離教學目標。另外,此種教學方法雖已普遍應用,但尚缺乏可量化的、易于操作的評價方法,需要教師應用此法前進行設計。
4實踐教學基地及帶教管理
實踐教學基地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基礎。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社區護理人才,必須開辟多類型的實踐基地。國外的社區護理實踐基地囊括社區衛生服務站、康復中心、各級學校或企業的醫務室、社區養老機構、疾病控制機構,可以滿足各類實踐教學需要。目前我國社區護理實踐基地多為單一的社區醫院,因此積極構建多類型的社區實踐基地,為學生實踐教學提供平臺,是教育者的工作方向之一。社區實踐基地的帶教管理對保證教學質量同樣重要。韋秋燕等[28]介紹其所在社區醫院的帶教管理,具體措施包括專人負責實習生的接收分配、遴選優秀的帶教老師、制定具體的實習計劃、靈活實施教學和階段性進行總結交流,通過這些帶教管理措施,高質量地完成了社區實踐教學。但湯豐榕等[29]指出社區護理實習中存在教學計劃執行不充分、其他部門配合不佳、帶教教師教學經驗欠缺等問題。分析原因,一方面,社區護理實習管理未得到主管部門的重視,相應的人財物支持不夠;另一方面,社區帶教老師雖工作經驗豐富,但學歷相對低,教學能力較弱。因此可多與學校的專業教師加強交流,集體備課,相互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5社區實踐教學的考核和評價
評估教學效果、督促師生學習,考核和評價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向燕卿等[30]引入發展性評價,即針對知識、技能、學習態度、創新能力、學習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責任心、組織協調能力8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知識和技能分別采用試卷和技能評分標準量化評分,其他方面均采用5等級評價,然后量化;評價者由帶教老師、社區人群代表、學生自己組成,評價時間為每個月1次(實習時間不詳)。此評價方法注重過程,讓學生參與評價,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值得同行借鑒。孔令磷等[13]在其教改項目中縮減《社區護理學》的理論學時,增加實踐學時至16學時,實踐能力評價由學校教師和社區帶教教師共同完成,對每名學生的出勤情況、實踐表現、書面作業質量三方面給予評分,比例為1∶5∶4。實踐表現主要包括學生的溝通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書面作業包括幻燈片、實驗報告、健康教育計劃書、居民健康檔案。此評價方法也是一種過程性評價。目前社區護理實踐教學的考核還沒有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方案。筆者認為在實踐教學中,發展性評價可以全面評價學生的能力,并對其量化,但過程略繁雜,如果學生數量大,實施起來存在困難。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具體的社區護理實踐教學考核辦法。
6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