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佛教 蓮花 詩歌 六朝
蓮花在詩詞中比較常見,常用的稱謂就有十多個:荷花、荷華、芙蓉、水芙蓉、芙蕖、澤芝、水芝、六月春、中國蓮等。東漢鄭玄的《毛詩箋注》:“荷,芙蕖之莖也。”此“莖”指支撐荷葉的梗柄,細長的梗挺立著,撐著闊大的荷葉,表現出極大的負荷能力,故得名荷。蓮花不但名字多,它的每一個部位,古人都為之取名?!对娊?陳風》中也有“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彼澤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
蓮花同時也是佛教的重要意象。很多佛與菩薩都以端坐于蓮臺上的形象示人,觀音菩薩也常常手執蓮花,這顯示出佛教的莊嚴,也體現出蓮花與佛教的密切關系。六朝時期不僅是詩歌的興盛期,也是佛教與中原文化進一步融合的時期。六朝時期文人隱居者多,大多醉心于山水詩歌,遠離政治中心,這也給佛教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在六朝文人的詩文中,佛教不再是空洞的說理,而是夾雜了許多哲學范疇的“意象”來對佛法進行深刻地闡釋。而蓮花作為佛教重要的象征之一,也頻繁出現在六朝詩作中,顯示出六朝文人對佛法的理解與對蓮花本身高潔特性的欣賞。
一、佛教中的蓮花意象
凈潔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恰好喻指著佛教對出世的理解,透露出濃厚的出世思想。蓮花在佛教中更多的是意指西方美好的極樂世界。《阿彌陀經》中對西方凈土的描述有這樣一段:“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笨梢娚徎ㄊ俏鞣綐O樂世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蓮花的微妙香潔,也正寓意著佛法的高深與玄妙。另外,蓮花在佛教中也常常用來喻指修行過程,突出表現了佛教的教義教理。佛教認為人生的過程是苦的,歷來有“八苦”之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這些都是人生的苦。而造成苦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各種欲望,正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要想達到彼岸,就必須通過修行來消除這些無妄的欲望,并最終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而蓮花恰恰是佛教中代表“修行”這一過程的意象,蓮花從淤泥中生長出來,但是卻又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這也正是人修行的意義。人從苦中來,但又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修行來擺脫各種苦痛。佛教素來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主張用佛法度己,像蓮花一樣遠離塵世的淤泥,做到真正的高潔素凈, “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于空寂行”;大乘則主張度人,而度人就不能離開世間,修行時也要保持與世間的聯系,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強調蓮花本就是生長在淤泥之中,寓意修行之人也本是世間之人。盡管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在對待修行的問題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方法,但都以蓮花素潔的品質比喻佛法修行、脫離苦海的精神境界。
二、蓮花意象與六朝詩歌
早在六朝之前,蓮花作為一個文學意象已在詩歌中出現?!对娊?鄭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边@里的景色描寫中不著一字,而水邊美景、蓮花嬌艷、蓮花與扶蘇的相映成趣,如在眼前。再如《詩經?國風?澤陂》: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薄对娊?簡兮》曰:“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笨梢姡缭凇对娊洝分校鸵呀浻辛撕芏嘤蒙徎ū扔餍纳先说念惐仁址ǖ倪\用。以上三首詩雖沒有對蓮花的形體、顏色、姿態進行過多地著墨,只是一種寫意的白描,但也營造出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獨特美感。
到了魏晉時期,蓮花作為一種意象在詩作中開始常常出現。如曹丕《雜詩》中的“蘭芷生兮芙蓉披”、《秋胡行二首》中“芙蓉含芳,菡萏垂榮”的句子,都是對蓮花從審美方面的描寫,也都主要表現了蓮花靈動的特征,讀來感覺形象親切。與曹丕同一時期的詩人曹植、劉禎、王粲等人,也寫了大量關于“蓮花”的作品。如曹植的《公宴詩》中“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的描寫,《芙蓉池詩》中 “逍遙芙蓉池,翩翩戲輕舟”寫出了文人們泛舟蓮池中的形態;劉禎的《公宴詩》:“芙蓉散其華,菡萏滿金堂”; 王粲的《詩》中對蓮花“幽蘭吐芳烈,芙蓉發紅暉”的描寫也都體現出蓮花靈動的特征。不過這時的詩人們還只是停留在對“蓮花”這一意象表面上的描寫,只是單純地把它同桂花、蘭花等植物一同來寫,并沒有發掘出蓮花更深層的特性與意義。除了詩歌作品,曹植還專門寫過《芙蓉賦》,開頭四句“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結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莖”道出了蓮花生于淤泥,卻不與淤泥同流合污的美好精神,也提到了蓮花“靈”的特征。此外,傅亮、閔鴻、潘越等也都做過《芙蓉賦》,如 “乃有芙蓉靈草,載育中川,竦修干以凌波,建綠葉之規圓”(傅亮《芙蓉賦》),“有自然之麗草,育靈沼之清瀨,結根系于重壤,森蔓延以騰邁”( 閔鴻《芙蓉賦》),“偉玄澤之普衍,嘉植物之并敷,游莫美于春臺,華莫盛于芙蕖”(潘越《芙蓉賦》)。從這些對蓮花的描寫中,都可以看出六朝文人對蓮花獨特的認識,也都反映出蓮花“靈動”的特點。
孫昌武在《禪思與詩情》中提出了六朝時期佛教對文人思想和詩歌創作的影響:“從歷史上看,自東晉普遍習染佛說之后,佛教即開始影響于詩歌創作,禪思想和習禪生活早已進入詩的內容?!边@就說明,佛教中的“蓮花”意象與六朝文人詩作中的蓮花“意象”確實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如對蓮花“靈動”這一特點的感知上,便體現出佛教對六朝詩歌的影響。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經歷了一個由上到下的過程,東漢時在皇帝的倡導下傳入中國,在六朝時期成為文人士大夫間的一種風尚,并逐步擴大影響力,直到滲透到普通老百姓之中。佛教在六朝時期的發展是飛速的,并受到了崇尚“魏晉風度”的文人士大夫們的歡迎與推崇,這更多的是來自于佛教講究的“出世思想”契合了當時文人士大夫們的心理,讓他們在個體與社會的對抗中找到了心靈寄托的場所,而這種心靈寄托,也同時表現在這些人創作的詩文中。在六朝之前,蓮花的意象尚且停留在“比興”之中,沒有成為獨立的審美意象,而在六朝之后,蓮花便逐漸從“比興”中脫離出來,真正成為帶有一定思想意義的文學意象。
這種對蓮花審美意象的改變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對蓮花的描寫更具體豐富,不再停留在單純地與其他植物并舉的階段,而是更細致地描摹蓮花的形態特征。如潘越在《芙蓉賦》中“舒綠葉,挺纖柯,結綠房,列紅葩,仰含清液,俯濯素波,修柯婀娜,柔莖苒弱”的描寫,已經具體到蓮花葉子的顏色、花朵的形態、整體的樣子這些細微之處。再如夏侯湛的《芙蓉賦》中,不僅提到了蓮花“紫飾紅敷,黃螺圓出,垂蕤散舒,纓以金牙”的外形之美,還有著“味甘滋而清美,同嘉異乎橙橘”對蓮子味道的具體描寫。另一方面表現在描寫荷花的手法更加巧妙,不僅有傳統的比喻手法,更有著白描、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梁文帝在《采蓮賦》中對蓮花的描寫,“紫荊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充分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不僅描繪了荷花的樣子,還特別把蓮葉比作翠蓋,把蓮子比作黃螺,都顯得生動形象,充滿美感。再如陸云《芙蓉詩》中的“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并沒有直接描寫荷花,而是通過荷葉上的露珠,讓人對荷花產生無限的遐想,這也是荷花描寫中的創新之舉。
總之,六朝文人詩作中的蓮花意象不僅體現了蓮花這一意象不斷發展的過程,也體現了佛教中蓮花意象對文人創作的積極影響。蓮花在六朝的詩文中,變得更加靈動可感,對蓮花的描寫也更細致入微,這都使蓮花作為一種固有意象體現出了別樣的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1]駱繼光.《佛教十三經》上卷[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343.
用活外宣品牌,“最特色”文化活動走向世界。在省委宣傳部的重點打造下,“感知江蘇”文化交流品牌已走遍美國、法國、英國等20多個國家的40多座城市。特別是2014年“感知江蘇”活動,將版畫、農民畫帶出國門,大大提升了活動影響力。成功舉辦了“土耳其―中國江蘇文化周”和“塞浦路斯―中國江蘇文化節”活動,塞浦路斯總統親自出席活動,當地民眾在“臉書”、推特等網絡社交媒體上自發推介文化節各項活動并予高度評價,外交部專門致電江蘇表示祝賀。
用活文化符號,“最江蘇”文化名片享譽海外。江蘇符號全球征集活動,吸引了世界各地15萬余人次參與,評選出112個最能體現江蘇特色文化及人文價值的符號,已列入“符號江蘇”系列叢書出版計劃?!胺柦K”精品叢書中文版在倫敦國際書展首發,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和豐富內涵深受國外嘉賓喜愛,英文版權由英國新經典出版社購買,所出書籍分送英國各主要公共圖書館收藏,成為江蘇版權輸出的經典案例。在英國倫敦書展“符號江蘇”系列口袋書首發式及版權簽約儀式上,國際通行小開本、全彩印、圖文并茂、內容深入淺出的《昆曲》、《明孝陵》等13本中英文版《符號江蘇?口袋本》,受到國外讀者、出版商和媒體的熱捧和青睞,被譽為精巧便捷的“江蘇符號指南”,為英國最大的中文圖書館查令閣圖書館所收藏。叢書版權也成功輸出到英國仙那都出版公司,電子書、數字APP等衍生產品隨即進入大眾市場。
用活文藝精品,“最精湛”文化地標立足全球。江蘇打造了一批對外文化交流精品項目,形成了江蘇特色的文化地標,如省演藝集團出品的昆劇《1699?桃花扇》、音樂雜技劇《猴?西游記》,在海內外都引起了轟動。蘇州昆曲團的《青春版牡丹亭》、《桃花扇》,無錫的舞劇《繡娘》,在美歐多次成功商演,打開國際市場之門。鳳凰出版集團和省演藝集團聯合出品的大型原創音樂劇《錦繡過云樓》,作為中國唯一原創音樂劇亮相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
用活民間力量,“最親和”交流方式聯動內外。通過官方渠道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往往會被認為是宣傳;以民間身份出現的傳播主題,更容易獲得國際受眾的信任。聯合麥秋傳媒文化企業赴揚中、阜寧等地舉辦“洋眼看江蘇”活動以及江蘇工藝美術體驗行、美食體驗等活動,20多個國家120余位在江蘇工作、生活、學習的外國友人參加活動,深度感知江蘇城鄉發展風貌。
用活傳播媒介,“最時尚”宣傳方式接軌國際。按照提出的“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要求,江蘇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用好新興媒體,傳播正能量。在“同樂江蘇”、“洋眼看江蘇”等系列活動中充分發揮新媒體全時、全域、全民、全速傳播優勢。中江網將全省各市推送的300多部形象片同時上線展播,并開通網絡投票,將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在鳳凰網、聯合早報網、江蘇國際頻道播出,同時利用青奧微博、微信和微視平臺,以及臉書、推特、優兔等社交網站進行。省廣電總臺推出的全媒體大型系列節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用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不為人知的中國故事,深受觀眾好評。
當前,全省文化交流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方式方法比較單一等等。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江蘇對外文化交流工作,要不斷創新對外文化交流方式,推介江蘇特色文化,塑造江蘇美好形象,講好江蘇故事,傳播好江蘇聲音。
理念融合,推動對外文化交流“形神兼備”。進一步深化拓展“同樂江蘇”等既有活動品牌內涵,把傳統文化深刻思想內涵與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引入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把中國當代價值觀念與世界各國人民價值觀念聯系起來。以“美好江蘇,快樂漢語”為主題舉辦外國人漢語演講比賽,凸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蘇特色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江蘇人文環境的魅力,提升江蘇國際影響力。通過承辦外交部“歡樂春節?美好江蘇”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把中國夢的對外宣傳不斷引向深入,把中國夢的宣傳與江蘇實際、民生現狀、凡人故事結合起來,使中國夢成為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生動載體。
內容融合,推動對外文化交流“無縫對接”。豐富內容,創新方式。一是以藝術途徑感染人。充分借用微電影、動漫卡通等新穎時尚的交流形式,把江蘇聲音、江蘇形象轉化為國外受眾愛讀愛看的故事、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增強親和力感染力。今后努力將近年來涌現的如趙亞夫、王繼才夫婦等時代楷模、“最美人物”、“江蘇好人”的凡人之美、生活之美,用文藝的形式表現出來。二是以文化途徑吸引人。在“符號江蘇?口袋本”系列圖書推介中,我們將圍繞《論語》等文化經典素材,結合江蘇歷史文化名人,編寫翻譯更多適合于不同國家、各種文化背景的人閱讀的中國文化經典故事叢書。三是以教育途徑培養人。支持省重點文化企業自建共建孔子學院、孔子課堂和中文學校,促進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四是以活動途徑凝聚人。借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博會契機,在米蘭舉辦“感知江蘇”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向世界展示江蘇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和江蘇文化的多姿多彩。
平臺融合,推動對外文化交流“高屋建瓴”。全媒體、大數據時代,對外文化交流工作要善于借助和利用大型海外平臺、國家級平臺和各種有效的傳播平臺。一是充分利用國際平臺,提升江蘇國際知名度。利用國際性書展會展、大型體育賽事、經貿活動、節慶慶典等活動契機,積極與目標國建立廣泛聯系,推動社科文學精品的版權貿易輸出。借助法國巴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國際平臺,聯合商務廳舉辦淮揚菜美食展等活動,集中展示被列為技藝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江蘇美食品種。二是充分運用國家平臺,提升江蘇對外影響力。借助國新辦、外交部、文化部等中直部委的“歡樂春節”、“感知中國”等大型活動平臺,開展“歡樂春節?美好江蘇”江蘇民俗彩燈文化展和江蘇非遺展示活動;三是充分整合利用江蘇外宣海外陣地。充分利用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的江蘇文化產業(歐洲)促進中心、“符號江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江蘇廣電總臺的金色夢想英、美分公司,以及省教育廳、省商務廳在各國辦事機構的場地人員等資源,組織城市形象宣傳、江蘇書畫文藝精品等活動,打造江蘇形象常態化展示窗口。
樹立正確觀念
正視文化差異是實施跨文化管理的前提。所謂跨文化管理包括跨越國界和跨越民族界限的文化管理。因此,承認并理解各國之間文化差異的客觀存在,并識別這些文化差異點,這是增強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條件。
理解文化差異有兩層含義:一是理解東道國文化如何影響當地員工的行為;二是理解母國文化如何影響企業派去當地的管理人員的行為。對于不同類型的文化差異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去克服。濰柴集團海外子公司分布在意大利、德國、法國、美國、印度等不同的國家,所處地域、國度、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必然存在信仰、價值觀念、語言、行為方式等各方面差異。圍繞集團海外板塊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部門對派駐博杜安公司、法拉帝公司、北美分公司等海外板塊的工作人員進行訪談調研,識別出這些文化差異點,共同確定了與海外子公司文化交流、互動的方式及路徑。
辯證地對待文化差異是實施跨文化管理的客觀心態。文化差異的存在是客觀事實,要辯證地對待這種文化差異,在看到其不利一面的同時還應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并恰當、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現的差異,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創造契機。正是基于這一點,濰柴集團駐海外工作人員無論是從語言、行為還是飲食習慣等方面與當地不斷磨合,在互相碰撞中取長補短。基于追求企業發展的共同目標,在管理風格、方法或業務技能上互相傳授、互相學習;在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上,互相交流、互相包容。
借助管理者隊伍
在國際化的企業中,母公司的企業文化可通過企業的產品、經營模式等轉移到國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過熟悉企業文化的經營管理人員轉移到國外分公司,因此在跨文化管理中必須要強調對人的管理,既要讓經營管理人員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業文化,又要選擇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經營管理人員到國外分公司擔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職責,從而使企業文化在管理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強化派駐海外人員的文化領導力。每個海外子公司項目組都由經歷了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深刻理解濰柴文化內涵的公司高管主導,既能在工作中傳遞出濰柴的文化理念,又能積極推動文化的傳播和交流。隨著濰柴跨國并購整合的步伐加快和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在駐海外公司高管的帶動下,海外子公司主動加強了集團的文化交流。駐法拉帝項目組面向海外員工,傳播濰柴文化;凱傲不斷推廣中文課,無論是公司高管還是管理、技術人員,都積極學習中文;濰柴北美公司積極學習濰柴企業文化;博杜安公司員工逐步接受濰柴文化,并主動要求穿上濰柴工作服;印度公司、法拉帝公司每年都組織外籍員工前來濰柴交流并進行專項的企業文化培訓。在濰柴集團本埠與海外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集團文化融合的速度和進程在不斷加快。
強化對派駐海外人員的文化專題培訓。自2012年以來,濰柴加大了對派駐海外人員的跨文化管理培訓,除國際化語言培訓外,著重組織對派駐海外工作人員進行濰柴企業文化、跨文化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專項培訓。尤其是2013年以來,先后組織了多期國際化語言培訓、跨文化溝通能力培訓、面向駐海外人員的企業文化專題培訓。這些專題培訓著重圍繞如何立足本職工作傳播企業文化,充分發揮駐外工作人員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傳播中的作用進行,其目的就是使派駐海外工作人員既成為優秀的管理者,也成為優秀的文化傳播者。
創新交流方式
建設有效的文化傳播、交流平臺,是實施跨文化管理的必要途徑。在跨文化的溝通中,只有搭建起多元化,具有貼近性和靈活性的交流平臺,豐富活動載體,才能把集團文化宣傳和滲透到海外子公司,形成一種正向影響力。
加強多層面座談交流,促進管理團隊文化融合。一是集團董事長每年都會倡導召開全球CEO大會,通過懇談會、團隊文化活動等形式,進行深入交流,共謀發展大計。在2016年召開的濰柴大家庭懇談會上,來自德國、意大利、法國、美國、印度等海外子公司的管理團隊成員一起敞開心扉,進行了開放式的文化交流,并在百米長卷上簽名,祝福濰柴跨越百年。二是集團工會與海外子公司共同推動,促進多層面交流。每年法拉帝、凱傲、博杜安等公司工會都會與集團工會互訪、座談,而集團工會也主動推進,促進多個業務層面的座談交流,起到了良好效果。
豐富企業文化交流媒介,搭建交流平臺。一是面向海外子公司出版了企業文化海外英文??稙H柴人》。這是濰柴集團企業文化向海外子公司傳播邁出的重要一步,進一步拓寬了文化交流、融合渠道?!稙H柴人》共分八個版面,通過介紹集團的重要資訊、發展戰略,企業文化理念、文化故事,不同國家、地域的風土人情,傳遞國內外各子公司信息,實現集團本部與海外公司的信息共享和互動??梢哉f,《濰柴人》出版的過程也是集團海內外子公司思想交流、碰撞的過程。二是出版《企業文化手冊》(海外版),強化對海外子公司的文化傳播。隨著海內外公司文化交流的頻繁,濰柴集團在面向博杜安、法拉帝、凱傲和林德等子公司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出版了英文版《企業文化手冊》,面向海外子公司員工著重介紹濰柴集團情況、濰柴文化、濰柴品牌等內容,促進文化交流。同時,借助《手冊》內容整理和出版過程中的多輪意見征集,逐步強化對海外子公司的文化傳播。三是建立海內外公司企業文化交流群,推動文化交流日?;R院M忭椖拷M成員為紐帶,借助新媒體手段,建立了文化交流微信群、QQ群,實現文化信息的實時傳遞和共享。在此基礎上,各海外子公司也建立了微信群,就文化交流、管理協同等方面進行探討。
創新文化活動,加強與海外子公司員工的互動。如何讓海外子公司員工逐步了解濰柴,認可濰柴,是跨文化交流的一項重要任務。而靈活、豐富的活動是促進員工互動的有效載體。
為進一步增加與海外子公司員工的文化互動,濰柴集團支持海外子公司以“WE ARE ONE”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互動活動,如林德液壓“騎行到濰柴”、印度公司團隊拓展、法國博杜安公司卡丁車比賽、北美公司馬拉松活動等。同時,借助中秋節、春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和濰柴成立紀念日,項目組人員與外籍員工進行文化活動,增進了解。尤其是在濰柴成立紀念日前夕,中外籍員工一起錄制祝福視頻,共同祝福濰柴,逐漸固化成了一種儀式。
[關鍵詞]中日;茶文化;交流
日本是一個國土狹小的國家,這樣一個國土狹小、人口眾多、資源匱乏的國家,在經濟上取得的驚人成績讓世人刮目相看,經濟上取得的成就與其自身文化特色有很大關系。對日本文化的研究,實際上就是研究它吸收融合并不斷學習發展外來文化的過程?!皪u國的地理位置給日本提供了與外界交往的自主性。”日本在很早就開始了吸收外來文化的歷程,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征,這一點,賈華在《雙重結構的日本文化》中總結道:“(一)積極主動學習、吸收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二)選擇性地攝取、兼容外來文化……(三)對外來文化具有強烈的融合性……(四)保持和傳承本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作為與日本隔海相望的近鄰中國,也與它有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影響深遠的文化交流。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對日本在對外交流中體現出的這些特征多有表現,本文試圖以茶文化為例,說明日本吸收外來文化的這些特征:
一、積極主動學習、吸收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
日本的文化發展特色與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四面環海,面積狹窄的沖積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區,內部短而急的河流縱橫交錯,生存空間相對狹小封閉。擁有險山、急流、洶涌大海這樣的天然屏障,不僅使日本免于外族入侵,還使得文化不發達的日本在選擇外來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接受外來文化原則前,日本只取前者,并將它實踐為“只取其精華”。
滕軍曾將日本的茶道史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受中國唐朝的餅茶煮茶法影響的日本歷史上的平安時代。第二個時期是受中國宋朝的抹茶沖飲法影響的日本歷史上的鐮倉、室町、安土、桃山時代。第三個時期是受中國明朝的葉茶泡飲法影響的日本歷史上的江戶時代。”從這三個時期來看,日本所選擇的對中國茶文化的吸收時期,正是作為茶源地的中國,茶文化繁榮發展的時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隋唐時期中日互派使者出訪過程中,“當時日本政府遣使隋唐的主要目的是學習隋唐文化,但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通過使節來獲取大陸的物品。所以,負此重任的來華日使臨走時要選擇最有價值、最令日本天皇滿意的物品帶回國,并敬獻給天皇”,而這些遣唐使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正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茶文化帶回日本敬獻天皇。
隋唐時期作為中國的鼎盛時期之一,理所當然地被日本當作吸收其文化的對象。中國的茶葉及品茶法就是在這個時期傳到日本。在傳播途徑上更是與眾不同,“歷史上中外文化交流有許多途徑。官方派遣使節、學生、樂舞團體等,贈送各種禮品(包括手工藝品和動物等)及書籍,是一條通常的渠道。宗教和貿易,是另外兩條重要的途徑……在這三方面之外,文化交流還有意外的渠道,為當時的人所意想不及的,即戰爭與掠奪也會造成文化交流的機會。”而中日之間的茶文化交流的途徑是“通過佛教和僧人”,其中比較有名的有空海(774~835)、最澄(767~822)、榮西(1141~1215)、村田珠光(1422~1502)、武野紹鷗(1502~1555)、千利休(1512~1591)。無論是留學僧還是請益僧,他們在唐期間開展佛教活動時,周圍活躍著許多愛茶、飲茶、頌茶的中國詩人學者,耳濡目染了中國當時先進的飲茶文化,帶回茶籽,傳到日本。南宋時,中國茶文化高度發展,日本遣宋使中主要以榮西禪師為代表。他在中國期間遍訪江南名剎,后移居天山景德寺。榮西除了致力于佛教鉆研外,也充分利用江南茶園遍布,飲茶之風盛行的優勢,加深對茶的研究,并于第二次回國后的1192年寫成了主要以宋代《太平御覽》為參照的《吃茶養生記》,開篇便寫道:“茶者,養生之仙藥也,延齡之妙術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采之,其人長命也。天竺唐土同貴重之,我朝日本亦嗜愛矣。古今奇特仙藥,不可不摘也。”。即便到了明代,倭寇盛行時期,中日之間也“想方設法”進行交流,尤其日本,派出的遣明使一般都是由通曉漢文的高僧來擔任,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日之間的進一步交流,這個時期,“正是日本茶道驟形成的期間”。
二、選擇性地攝取、兼容外來文化
日本在積極吸收世界上先進文化時,從不全盤吸收,而是有選擇地攝取,根據本國的國情來兼容外來文化。
日本原本沒有茶樹,也沒有喝茶的習慣,更談不上創造與茶有關的茶文化。自從遣唐使們將茶文化從中國傳入后,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程就開始伴隨著日本茶文化的延伸發展。圍繞日本茶道史三個時期看,當中國的唐朝經濟文化臻于繁盛之時,作為未完全擺脫氏族制殘余的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更是趨于全方位的。平安時代的日本,社會混亂,憂世憂天的沒日思想濃郁,與此同時的中國,茶文化在禪宗大力提倡飲茶以及陸羽《茶經》的大肆鼓吹下興起,很多人通過接觸禪開始了飲茶的習慣,茶也從南方傳到北方?!恫杞洝沸媪酥袊栉幕某闪?,使儒、道、佛等中國文化的精髓與飲茶過程結合,這些,被崇尚佛教并且出于佛教研究目的來到中國的日本使者所吸收,根據當時日本國內的社會狀況,民眾普遍存在的情緒,人們的精神面貌等,尤其對中國的禪宗思想進行了攝取,“日本的茶道在形成的過程中明顯可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痕跡,禪宗的精神就是直接來自中國”。室町時代末期的村田珠光、武野紹鷗提倡受禪宗思想的引導而產生的“空寂茶”,茶從奢華之風中解放出來的過程,與村田珠光參透禪并決心將禪與茶結合有莫大關系,后來,茶室面積按照自己的實際需要也不斷縮小,不講求世俗的尊卑高下,不斷拉近主客之間的距離,日本的茶道也逐漸從禪與茶的融合中確立了“敬、靜、寂、和”的茶道精神。
另外,在茶具,點茶等方面也是有選擇地吸收。例如,可上溯到中國宋代的點茶技法,“其茶刷的形狀、茶碗的形狀都與目前日本茶道中使用的相似。但唐宋時的中國點茶技法重視色、香、味,重視茶與水的比例,對點茶時的姿勢、拿茶刷的方法等并沒有什么規定?!薄A硗?,在茶碗的選擇方面也有所體現。宋代,浙江、安徽一帶聚集了許多日本留學僧人,他們接觸了中國的茶具,并作為紀念品帶回日本,因為當時的日本人為之取名曰“天目茶碗”的飲茶工具,相對于當時日本國內的茶碗而言,更顯端莊秀麗。
三、對外來文化具有強烈的融合性
日本對外來文化表現出的強烈融合性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昂<{百川,有容乃大”來形容日本民族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是不為過的。它以極寬容的態度接納來自各方的先進文化,經過選擇性的攝取,兼容后,使這些外來文化最終為日本本民族服務。
“中國唐、宋、明代都對日本茶道以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日本茶道的歷史是隨著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發展而發展的。日本民族是善于學習和吸收外來文化養料的,正是長期和多方面的學習和借鑒中國茶道的精神、程式及技巧,并與其本民族的特色和文化相融合,才創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在談及日本對外來文化的強烈融合性時,“茶”文化是最有說服力的內容之一。明治維新之后的日本,在與其他國家展開的文化交流中,首先推薦介紹就是日本的茶道。如今,在國際上久負盛名的日本茶道已被很多國家作為課程學習,茶道也早已成為日本先進文化的代表,而這一切,都與中日茶文化交流有著莫大的關系。在唐代,被文人墨客愛不釋手的茶被日本平安時代的貴族們帶著一種崇敬之意效仿,開創了日本的飲茶之風;鐮倉時期,榮西的《吃茶養生記》大談茶在中國驅睡意,以及救世救民,大有與唐代陸羽《茶經》出世后類似的功效,日本茶文化進一步發展;茶從使用走向藝術是在室町時代,以后又逐漸融入從中國吸收來的禪宗思想。在日本茶道形成的過程中,日本曾經出現過將外國文化與日本民族的文化相結合的思潮,為此,珠光也曾在這種背景下主張過反對自以為是思想,要主動接近有能之人等,此外,他還將地爐導入茶室,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源于中國的飲茶文化與本民族固有文化融合的進程。與地爐導入情況相類似的是風爐。風爐在唐代陸羽《茶經》中有詳細記載,它在室町時代傳入日本,日本茶道中的風爐有一些仍保留了中國風爐的模樣,但是,日本隨后又在中國風爐的基礎上發明了泥風爐、鐵風爐等等。
同風爐地爐一樣,中國的茶文化在日本從無到有,從開始的近乎全部的吸收到不斷篩選,再到與本民族文化結合,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最終形成符合自身發展又促進自身發展的茶道文化,這與對外來文化的強烈融合性是分不開的。
四、保持和傳承本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
日本文化是多種文化的混合體,但是作為在日本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日本傳統文化始終是日本文化的主體。今天我們看日本文化,也許能對日本的任意一種文化找到它的本來歸屬國家或者地區,但是,我們也清楚地認識,隱藏在日本文化背后的,卻是日本固有的宗教意識、道德倫理意識、生活習慣等。
日本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的這一特性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也有很多體現。例如,《日本茶道文化概論》中,在描述門茶時提到,“門茶初期,以辨別本茶非茶為主,即嘗出■尾茶(本茶)與其他茶(非茶)的區別就可以了。這里受到了中國宋代門茶中的辨別皇室專用的北苑茶(正焙)和其他的茶(外焙)的影響。不過,日本的門茶將宋代的門茶大大升級,更加游戲化、系統化、復雜化、”接著,書中又解釋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比起中國宋代的門茶來,室町時代的門茶更富有游藝性。這是由日本文化的特點決定的。日本文化追求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儒家的君子文化不同,具有明顯的結座性。喜歡大家湊在一起做點什么。在座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有了平等的前提才產生了游藝。”日本人的游藝性深深影響著日本茶道游藝性,使門茶源于宋代卻有別于宋代。
日本還將和歌藝術理論導入茶道,將素淡典雅的日本獨有文化融入茶道,還有第一個按照日本茶道理念專門設計的茶碗―樂窯茶碗。另外,日本人愛洗澡,茶道文化中自然少不了沐浴方面的元素,日本在舉行茶會時常常有沐浴的活動,這是中國茶文化中所沒有的。表層文化背后的日本傳統文化的例子還有很多,這里不再一一贅述,最終使日本茶道文化深入人心的,并不是它停留在表面的外國文化的影像,而是日本民族深層次的傳統文化。
日本民族是一個不簡單的民族,日本民族的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從中日之間的茶文化交流便可見一斑。它在攝取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不僅沒有迷失自己,始終保持和傳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吸收先進文化時始終堅持有選擇,有目的。這些都是國家發展和個人發展值得借鑒的經驗。
參考文獻:
[1]賈華:《雙重結構的日本文化》,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年.
[2]滕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東方出版社,1992年.
[3]滕軍:《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4]周一良主編:《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5]古田紹飲譯注:《吃茶養生記》,講談出版社,2000.
[6]徐靜波:《東風從西邊吹來―中華文化在日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7]余悅:《中日茶文化交流的歷史考察―以茶道思想為中心》,《歷史學》,2009.10.
關鍵詞:老撾留學生;跨文化支持服務;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3-0-01
一、老撾留學生跨文化支持服務存在的問題
1.對老撾國家文化知識掌握不夠完善
當下跨文化交流的發展速度較快、發生的背景和環境也各有不同,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跨文化較多,相關的管理人員不能夠對跨文化交流的國家的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這很容易使得老撾留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反差,進而從心理上有一定的排斥以及產生壓力。這對于今后老牘家跨文化的交流具有較為消極的意義。如果不能夠及時的掌握老撾相關的文化知識就不能夠保證不影響老撾留學生的正常文化,在保證不干涉雙方文化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支持服務。
2.忽視了潛在的影響因素
在進行老撾留學生跨文化支持服務的過程中,相關人員總是只看到表面的問題,忽視了一些潛在的問題。當下的跨文化交流的學生越來越多,已經不僅僅只有兩個國家的交流,更多的是多個國家的融合,這使得在跨文化支持服務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潛在的問題。而這些潛在的問題很容易被忽視,這種忽視容易在一定程度上為跨文化交流服務帶來潛在的消極影響。
3.服務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跨文化交流服務人員作為跨文化交流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要素,對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服務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跨文化交流服務人員隊伍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F階段,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跨文化交流服務人員的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綜合素質較低的現象,等待改進和完善。大多跨文化交流服務人員具有不錯的專業素質,對跨文化交流基礎都有著很好地掌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專業的認可,但是卻在實踐的過程中缺乏一些技巧,沒有較為合適的服務方式,使得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服務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產生隔閡,交流過程產生困難,不能給予學生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學習氛圍,反而使得交流過程有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據調查了解,部分條件不允許的學校,跨文化交流服務人員的配備不全,經常讓年輕、缺乏經驗的服務人員直接進行跨文化交流服務,這無論是對留學生的跨文化交流綜合素質的培養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改進老撾留學生跨文化支持服務的有效策略
1.了解老撾國家的國家風俗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特色的風俗習慣,在中國,由于不同民族和地域差異性存在一定的,更何況是從東南亞來的老撾的留學生。相關的管理人員必須對老撾的一些國家風俗進行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夠盡可能多的保證其今后生活的順利。國家的風俗較為廣泛,服務人員應該積極學習相關的風俗知識,主動地避開一些較為敏感的話題,將與留學生由于文化產生的差異降到最低。除此之外,管理人員可以為相同地區的老撾留學生提供一些交流平臺,讓他們能夠通過這些平臺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有自己本國的朋友也能夠使得留學生在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具有歸屬感,讓他們能夠更加舒適的在國內進行交流學習,對改進老撾留學生跨文化支持服務也能夠產生積極地效益。
2.創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跨文化交流服務模式
只有改變傳統的跨文化交流服務模式,才能夠充分調動各國留學生的積極性,服務人員可以通過運用現在的多媒體網絡信息工具,了解當前較為先進的服務模式,可以運用一些國家在多媒體平臺上的資源共享學習其他國家的交流管理制度,這樣能夠有效地學習。同時,在了解其他國家跨文化交流服務的過程中能夠對自己國家的跨文化交流服務模式有一個較為清楚的了解。充分的跨文化交流服務資源能夠使得服務人員在進行跨文化交流服務的過程中,能夠建立國家的跨文化交流服務的個性化設置,這對于跨文化交流服務的效率具有積極地影響作用。
3.為老撾留學生提供良好的留學氛圍
良好的留學氛圍不能夠僅僅停留在狹義的留學范圍內,不僅僅是簡單的教學和學習的氛圍。所謂廣義的留學氛圍應該還包括由于地方位置不同所帶來的氣候差異以及一些在飲食上的不適應,這使得學生在心理上會有一定的反差,如果不能夠及時的將留學生的這種反差平復,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留學生的學習和交流。因此,相關的管理人員應該及時與留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及時的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和他們所處的環境,幫助他們緩解一些不適應,使得老撾的留學生能夠在中國得到積極地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跨文化交流服務效率的提高對老撾留學生數量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特別是在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體制下,提高留學生跨文化支持服務能更加奠定我國在東南亞國家中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跨文化交流服務綜合素質提高的可實踐性使其能夠在國際留學生的交流中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有利于全面提高留學生跨文化支持服務的效率。當下,留學生跨文化支持服務中還存在著一部分有待改善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改變傳統服務管理模式以及提高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等進行改善。
參考文獻:
[1]張雷生.關于韓國高校中國留學研究生的跨文化適應研究(英文)[J].商務英語跨文化交流服務與研究.
[2]蘇大林.老撾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2:128-152.
【關鍵詞】中西文化差異多元 統一 渲染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3-0016-02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整個文化系統中,宗教和哲學在精神文化中占有關鍵位置。文化的傳播是不是深入要看兩種甚至多種不同文化間的文化傳播有沒有宗教和哲學意義上的交流與融匯。傳播文化的一方為了使文化傳播得更好,會依據受傳播一方的具體情況對宗教哲學、思想作出形式與內容上的改變,那么接受傳播的一方就會依照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創造、完善外來的文化,這種一來一往的傳播與接受行為就為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基礎。
我國已有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而在中國學術研究中關注最多的文化交流就是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因為隨著中國轉型期的到來,中國文化也正在處于重建和轉型的關鍵時期,加上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中西方文化間的碰撞和融合,這些都使得我們要通過對19世紀以來中西方的現代與傳統的二元文化的重新審視和思考來為目前的世界體系理論重新給予審視和判定的目光。所以,人們要將目光重新放回明末清初的那個世界近代的起點,在那里,探究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沖突、互動的所有秘密。
例如,法國漢學家謝和耐就很重視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在他看來,在1600年前后發生的極為有趣的事就是明末時期的中西文化間的交流,這是兩個完全不同且各自發展的偉大文明的第一次真正接觸。然而他的研究重點并非在此,而是在于西學東漸以后在中國引起的文化沖突。早期,他有這樣一種觀點,他認為明末時期的歐洲和中國的思想、文化完全不同,即使有相吻合的地方也只是表面現象,它們之間的分歧才是最根本存在的。而到了1985年,他在《中國文化與基督教的沖撞》一書中更將這一觀點充分地表達了出來,他也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他認為中國人和歐洲人的思維模式、世界觀等都是完全不同的,兩者間的這種差異加上當時中國的社會組織和政治體系,為基督教化設立了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
不管怎樣,在學者看來,明末清初的文化傳播是從西方向東方的單向傳播。而在這場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西方人占積極主動的位置上,甚至可以說是有侵略的野心,而中國人完全與之相反,不僅處于被動狀態,而且根本沒有什么自主性。而從傳播的結果上看,西方文化在這場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擴大了勢力,而中國文化卻在此過程中遭到了沖擊,所以這場文化交流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融合。
是"全盤西化"思潮的"始作俑者"。"全盤西化"之所以引來如此多爭論和批判,是因為國人普遍認為只有百分之百的西化才是全盤西化,連百分之九十九也不能算入全盤西化內。最后,為了避免文字上的爭議,連自己也提議說:"與其說‘全盤西化’不如說‘充分世界化’。"所以說,大多數人對"全盤西化"都有一種誤解,認為全盤西化包涵一種中國再次被侵略的意義。全盤西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發生的,如今的中國要面對的問題并不是全盤西化,而是如何面對東西方文化,如何面對經濟科技遠遠超過中國的西方?;仡欉^去,在唐朝那個外國來朝的時代,即使西方世界對中國這個神秘的東方國家向往,也沒有國家實現全盤東化。而他們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一樣遠遠超過了中國。相反的中國為什么要實行全盤西化呢?盲目的追隨只會亂了中國自己發展的步伐。中國文化從起源開始,就推崇德性。無論、女媧、堯、舜這些被我們稱為文化文明始祖的人,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品德高尚、克己讓人、公而忘私、博懷、以天下為己任。而在西方,《大英百科全書》中闡述人們普遍認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對塑造西方文化觀念標準有精確的看法。從神話傳說開始就崇尚暴力英雄、"野蠻"的英雄。 中國在很早就把"野蠻"和"文明"區分開來,在西方還遠遠沒有認識到的時候。在當今社會,西方國家成了"文明 "的代表,而這些中國自古就推崇的品質卻沒有被中國人繼承并發揚光大。中國已經整整1500年沒有自己獨立創造的發明,而西方以及世界各國的文明進步都已經趕上了中國,甚至有的都超過了中國。
在文化傳播學中,有這樣一種規律,強勢的文化就像是一條河的上游的河水,而弱勢的文化就像是一條河的下游的河水,正如高處的河水必將向低處流去一樣,強勢的文化一定會向弱勢的文化流動,會將弱勢文化淹沒,甚至會將弱勢文化取代。在很多學者看來,由于所有文化間存在的差異和文化傳播的這種趨勢,使得各類的文化交流都不可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而他們認為,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文化間的沖突的發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是不可能真正地實現文化間的融合。而隨著張西平研究結果的出現,使得我們對文化傳播交流的這種規律有了一個重新的思考和判斷。因為張西平的研究成果為"文化交流有平等的可能性"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打破了傳統認為的"金科玉律"――水往低處流,打破了"強勢文化取代弱勢文化"的文化傳播通則,認為在歷史上存在過平等的文化交流,并且在將來的文化交流中也有平等交流的可能性。所以,我們應當把思考的起點重新放回到平等對話當中,繼續思考和探究中西文化怎樣融合。
其實,在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時候,很多學者已經有意識地或者無意識地將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看作是文化傳播中的有利益沖突的不能相容的兩股勢力。加上西方文化自明末清初以來一直擁有的某些優勢,使得人們在討論中西方文化的時候更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了西方文化向中國文化的擴展上,而完全忽視了中國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和作用。這也就強化了學者在進行研究時的民族情感。
實際上,文化交流和傳播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加深對對方文化了解的過程,更是一個對自己文化傳統不斷重新審視和定義的過程。兩種文化間的差異越大,擴展的新的文化世界也就越來越大。因此,兩種文化間的相互融合并不意味著將兩種文化合并為一種文化,而是通過各自的不斷擴展來實現所有文化間的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所以說,中國必須重建自己的文化,中國人必須重塑自己的習慣和品質,傳承中國部分丟失的優良品質。中國曾經長期作為世界的中心,但在發展中放慢了腳步被西方國家趕上。 所以中國不是一張白紙,盲從并不能進步,幾千年的文明要求中國必須從自身做起,一切的改革和重建必須基于中國的情況。此外,在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可能會不可避免地要繼承一些全球化的東西,和世界各國共同進步,但部分全球化的目的是為了跟上全球的步伐,更完善中國,目的是找回原來的中國,可以引領世界發展的中國。
參考文獻
[1]Gernet,ChinaandtheChristianImpact:AConflictofCultures,Cambridge,1982.
[2]王曉朝.《文化互動轉型論――新世紀文化研究前瞻》.《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第106頁
[3]葉馨.中西文化差異下的文化義探析[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5期
[4]Davis, Linell著.《中西文化之鑒》.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1年
論文關鍵詞: 中國 韓國 文化交流
論文摘 要:本文在分析中韓文化交流得以迅速發展的原因基礎之上,試圖在政府、企業以及民間交往等不同層面提出對策建議,以期進一步推動中韓文化交流的深入開展。
一、中韓文化交流現狀
中韓文化交流有著悠久的歷史,雙方都有古老的文明和豐富的文化遺產,通過相互間的頻繁的交流而取得許多優秀的成果。在歷史上,兩國屬于一個文化圈,具有相近的價值觀、倫理觀和文化理念,這正是長期文化交流的結果,我們要加以珍惜。
近些年來,“韓流”在中國、“漢風”在韓國盛行,對兩國人民的生活影響很大,原因之一可能是歷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的某種同質性為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提供了有利條件?,F在中韓兩國文化交流在大眾文化的普及方面取得很大成效,特別是電視、電影、音樂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在精英文化、學術研究領域內的交流則做得不夠,需要大力加強,因為只有深入了解一個民族的精神文明中的深層因素之后,才能真正理解這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使人民間的相互理解達到更高的水平。
二、加強中韓文化交流對策和建議
(一)中韓兩國交往的歷史之久,其間由于政治原因,兩國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相互敵視和隔絕狀態,盡管 1992 年中韓再次實現關系正?;捎诨謴徒煌鶗r間不長,兩國民眾之間還缺乏相互了解,在歷史、文化、領土、政治、經濟利益等問題上存在誤解和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1.對于這些誤解和分歧,兩國政府必須在尊重歷史和現實的基礎上,確定正確的政策基調。對于近年來韓國國內學術界以及部分網民、民間團體等關于高句麗歷史問題和所謂的間島領土問題等種種爭端,韓國政府基本保持尊重事實的態度和立場,有效避免了民族主義情緒的再度升級。隨著中韓兩國交流的不斷深入,難免還會出現新的問題和矛盾。雙方應繼續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互信互利,實現合作共贏。
2.為了消除中韓兩國間的種種誤解,不僅要協調好中韓兩國政治關系,加強經濟合作,還要積極利用文化的力量,大力開展兩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中韓兩國應加強對對方國情、文化、習俗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普及工作,對民間交流進行指導,努力辦好2012 韓國訪問年”。
3.兩國政府應加強溝通和交流,使韓國政府認識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僅僅是中國自身的發展問題,而且也對韓國經濟發展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近年來,韓國事實上已成為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最大受益者。在文化交流領域,韓國政府應進一步推動文化多元化,適當開放國內市場,引進中國一些現實題材的優秀作品,加深韓國民眾對于中國現實生活的了解。
(二) 推動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深化中韓文化交流
中韓文化貿易發展不均衡的現狀,導致中韓兩國文化交流的不對等,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韓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也反映出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的緊迫性。
1.向韓國學習文化產業發展經驗。目前,韓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已走在中國前面。中韓兩國有著共同的文化傳統,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也有相通之處,研究、學習和借鑒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經驗,無疑有利于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而且向韓國學習文化產業發展經驗的過程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2.必須在思想意識上改變對傳統文化以及文化商品化的態度。長期以來中國對于傳統文化重視不夠,中國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之后,各種外國文化蜂擁而入,占領中國文化市場。在中國人的意識當中,文化與生意是兩個領域的問題,沒有認識到文化商品化的重要性,中國必須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并融合其他先進文化,加強自身品牌建設,以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打入韓國市場。
3.加大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政府應提供優惠的稅收、補貼政策,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韓國建立文化產業基地,鼓勵中小文化企業與韓國企業合作出口,推動不同層次的文化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我國的文化產業。政府還應利用金融危機背景下海外人才回流的有利時機,吸引了解國際文化市場運作的專業人才,推廣中國的文化產品。同時,設置高層次教育機構,培養優秀文化藝術人才,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儲備力量。
( 三) 推動中韓民間文化交流,減少誤解和分歧
中韓兩國建交初期,雙方交流以政府為主導,官民并舉。在兩國文化主管部門通力合作下,雙方的交流由官方主導擴大到民間,中韓兩國應從下述方面著手,不斷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和質量。
1.加強中韓學術界和媒體間的交流與合作,避免學術問題政治化和媒體歪曲、誤導的傾向。中韓兩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邊界等問題上不存在嚴重的分歧,但在學術領域還存在有意無意的學術分歧政治化的傾向。中韓兩國媒體間的交流也十分必要,應通過交流增加對彼此的了解,盡可能按照事實及早糾正毫無依據的虛假新聞和因相互了解不夠而出現歪曲報道,特別需要通過韓國媒體讓韓國民眾了解中國的政治制度和良好的發展形勢,減少不必要的誤解,消除敵對情緒。
2.重視青少年間的交流,加強雙方理解和信任。中韓兩國民眾間的敵對情緒,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網絡,在年輕人當中傳播的。雙方應根據年輕人的特點共同組織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建立多種多樣的溝通和聯系方式,以加強兩國青少年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相互派遣留學生也是加強溝通和交流的一個重要而有效地途徑。
3.推動中韓旅游事業合作發展,增加普通民眾相互了解的機會。中韓兩國地理位置相鄰,文化源遠流長。近年來隨著兩國文化交流的增多,受“韓流”與“漢風”的影響,雙方出境旅游人數逐年增加。中國的長白山、山東的儒家文化發祥地是初到中國的韓國旅游觀光者必訪之地。兩國政府應進一步采取促進中韓旅游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組織觀光交流會,宣傳旅游產品,積極創造條件開拓雙方旅游市場,增進中韓兩國普通民眾之間的互訪和交流。
總之,近年來盡管中韓兩國關系受到歷史問題、政治、經濟、民間民族主義情緒蔓延等問題的困擾,但本著“尊重獨特性,擴大共同性”的原則,兩國文化交流總體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今年是“中國訪問年”和上海世博會舉辦之年,2012 年是“韓國訪問年”和麗水世博會舉辦之年。中韓兩國將以此為契機,加強文化交流與務實合作,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必將得到加深和鞏固。
參考文獻
[1]建交10年來全面迅速發展——從流行語解讀中韓關系[Z].新華網,2002-08-27.
[2]沈定昌: 《中韓文化交流的快速升溫及其原因》,《當代韓國》2004 年春季號。
[3]王東生: 《在華韓國企業的文化本土化戰略》,《當代亞太》2003 年第 8 期。
[4]汝信: 《關于中韓文化交流》,《當代韓國》2006 年春季號。
在四十多天時間里,埃德姆?弗利?薩拉和其他來自加蓬、馬拉維、南非的3名非洲畫家游覽了浙江的山水風光,體驗了浙江的風俗民情,并與浙江的同行們開展了深入交流,創作出了中非結合的畫作?!案嗟亓私庵袊S富的文化底蘊和生活方式,體驗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慷慨和善良,以及它的美麗和多樣性,這是一次奇遇和一次令人興奮的成長機會?!蹦戏钱嫾覌赡?瓦賽菲爾如是說。而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楊越光感言,這些非洲畫家在中國與非洲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梁。
對中國來說,本次文化交流活動是積極“推動地方和民間開展對非文化交流”和落實“非洲文化人士訪問計劃”承諾的重大舉措。浙江省文化館負責人介紹說,非洲畫家在開展體驗生活、同行交流,外出采風、繪畫創作和作品展覽等活動時,增加了更多的創作、繪畫時間,著力加強不同藝術流派和不同畫派畫種藝術家的交流和溝通,目的是進一步拓寬非洲來浙江客座畫家的視野,豐富其藝術創作的想象力,以期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西湖、靈隱寺、茅家埠、郭莊、宋城、古鎮西塘……非洲畫家徜徉在詩畫江南里,既新奇又感慨。尤其是安吉之行,近距離與當地文化和百姓的親密接觸,更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9月24日,非洲客人來到湖州市安吉縣天子湖鎮迂迢村。迂迢村有書畫之鄉的美譽,村民們“白天握鋤、夜晚舞墨”,這個1600多人的小山村,出了一批身帶泥土芳香的農民書畫家。非洲畫家們的到來打破了小村的寧靜,帶來了新奇。到集鎮理發,到地里挖紅薯,中午到農民畫家華中平先生家吃中飯。埃德姆?弗利?薩拉先生還興致勃勃地拿起毛筆在宣紙上作畫一幅。下午到鄣吳鎮鄣吳村參觀了吳昌碩故居、扇子博物館、老街等。晚上觀看村民們在籃球場跳排舞,嬌妮?瓦賽菲爾和杭州的畫家蓓蓓女士(剛從德國學習3年回杭)以及村民們一起跳起了排舞。
9月26日,安吉縣天子湖鎮鄉村民俗廟會暨第三屆農民書畫節正式啟動。在這次民俗與書畫交融的文化盛宴上,當地村民以舞獅、歌舞、鼓樂等民俗表演歡迎遠道而來的非洲客人。來自非洲的四位畫家從安吉的靈動山水中尋找藝術靈感,感受浙江鄉村風俗的魅力。藝術無國界,視覺的表達早已突破了語言的障礙。加蓬的敏科埃?敏澤?馬爾賽林說:“中國開啟了與非洲大陸的那一扇門。我們參觀了博物館,了解中國歷代皇朝的文化,還有西湖,這些都已經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我覺得藝術是一種共同的語言,人們可以通過藝術無國界地描述事物的形狀、顏色、姿勢等。”在交流切磋中,非洲畫家提起筆作畫與當地畫家一起創作出中西畫生融合、妙趣橫生的佳作。中國意境深遠的國畫與西方濃墨重彩的油畫融合升華,碰撞出閃亮的藝術火花。馬拉維的諾亞?埃澤爾?卡皮塔皮塔感言:“我很肯定,我喜歡待在這里。中國的文化遺產,我將永遠記在心中。中國的藝術,值得人不斷去探索?!?/p>
滿目風景,滿懷情愫。一個半月的時間里,非洲畫家們在浙江的城市、鄉村、校園參觀、考察、寫生和交流。藝術家們一邊體驗浙江的文化歷史、民俗風情,一邊孜孜不倦地辛勤創作。藝術家的繪畫風格各不相同,但在他們的畫中都能找到浙江的民俗風情和文化情懷。藝術家用他們手中的畫筆詮釋了他們眼中的浙江,表達對中國、對浙江的鐘情。馬拉維的諾亞?埃澤爾?卡皮塔皮塔擅長人物畫,喜愛用不同的材料制造肌理效果,別具一格;加蓬的敏科埃?敏澤?馬爾賽林,把貝殼、木頭等各種材質運用到他的繪畫中;南非的嬌妮?瓦賽菲爾筆鋒細膩,柔情似水,用中文表達了她的內心世界;多哥的薩拉?巴納貝?埃德姆?弗利,以抽象中的具象,虛實相生地表達他的所見所感。
“美麗的杭州去年就成功承辦了第六屆非洲畫家來華客座創作項目,接待了來自非洲的畫家,交流創作碩果累累。今年,浙江省文化廳和文化館又受文化部委托,克服困難,精心籌劃、組織了本屆客座創作,為來華的非洲畫家們安排了一系列體驗、學習和創作活動,實屬不易?!?文化部外聯局非洲處松雁群處長在項目啟動儀式暨媒體見面會上說。
關鍵字:媽祖文化;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岸交流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11-0053-01
一、媽祖文化的介紹
媽祖文化這個題目,是1987年在莆田舉行的《媽祖千年祭學術研討會》上提出的,與會的專家、學者著重從媽祖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兩個層面作了初步的研討。二十多年來,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逐步的加深,總的趨向是擴大了專家、學者們的共識,縮小了大家的分歧。
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她是一種尋根文化、和平文化、愛國文化和美德文化。她經歷了一千多年的傳承,已發展為波及海內外幾十萬個城鄉地方聚落的媽祖文化圈和文化層,轉化為廣大地區民眾的精神和物質力量,形成了普及萬方的中國媽祖文化版圖。構成了極其和諧的文化交流與文化共享的重要樞紐,發揮了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密切了大陸、港澳臺和全球中華兒女的同胞親情。
(一)尋根文化――構建兩岸文化交流的基礎。媽祖信仰歷經一千多年的分靈, 其宮廟和信眾已分布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前往福建湄洲島祖廟進行謁祖進香活動, 已成為廣大港、澳、臺同胞信徒,和海外華人信眾的平生夙愿。媽祖不僅被作為一種民間信仰受到崇拜, 更被作為海外赤子尋根懷祖、文化認同的精神載體。
(二)和平文化――發展兩岸關系的和平途徑。伴隨著媽祖信仰的廣泛傳播, 信仰媽祖的善男信女遍及世界各地。加之媽祖文化的“仁”字精神, 使得媽祖信仰與世界三大容易溝通、理解和融洽。媽祖便又有了“和平使者”的特殊身份, 營造著海峽兩岸由文化認同而民族認同、進而走向國家認同的和平氛圍, 密切著海內外華夏后裔的精神紐帶。
(三)愛國文化――兩岸關系源起的歷史見證。媽祖精神顯著的特點是護國庇民。在中國維護祖國統一和反侵略戰爭史上,多次留下中國水師依恃媽祖庇護取得勝利的傳說。今天,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沖破“”勢力設置的重重障礙,越過海峽到湄洲島媽祖祖廟進香朝圣,尋根謁祖。
二、世遺下的媽祖文化對海峽兩岸的交流與合作產生的重大作用
(一)增進本源共識。媽祖文化經過了幾千年的傳播,已經深深地影響了臺灣民眾的日常生活和思維方式。移居臺灣的移民帶去的媽祖神靈是從大陸祖廟帶去的分神,而且他們看重家鄉創造出來的神,稱之為“桑梓神”。在臺灣各地的分廟建立之后,立即與大陸媽祖祖廟確立了源與流的特殊關系。為了增強和保持這種源與流的特殊關系,臺灣各分廟都會定期到媽祖祖廟去“乞火”、參加祖廟的祭奠等活動,俗稱“進香”。定期返回大陸祖廟進香是媽祖信仰最為獨特的地方,而進香活動也是臺灣媽祖信眾最重要的社會活動。1987年的“媽祖千年祭”活動吸引了近10萬名臺灣媽祖信眾前來參加,空前的朝拜熱情促使臺灣當局部分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謁祖。首屆媽祖文化旅游節的成功舉辦,對恢復兩岸民間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媽祖文化交流,提升了兩岸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顯現出臺灣與大陸原本一家的至親關系。
(二)增強民族認同。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媽祖文化以其深切的人文關懷和悲天憫人的精神鼓舞,構建了對媽祖的民族文化認同和崇拜信奉。近年來,媽祖文化交流的新發展,越來越鮮明地顯示出媽祖文化在民族凝聚中的和諧內涵。媽祖文化既是一種廣泛的民間信仰,也是兩岸民眾普遍認同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信仰上的源流關系,在兩岸關系上有著積極的因素。
(三)促進兩岸經貿往來。媽祖文化是發展對臺經貿的獨特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閩商在福建投資興業、發展事業、壯大實力,為福建的繁榮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以莆田為例,莆田市運用媽祖文化的感召力和親和力,積極實施“以港興市,工業強市”和“民資、民智回歸工程”科學發展戰略,在歷次招商引資活動中,媽祖文化是一張令人矚目的名片。市政府印制的招商手冊,是以媽祖女神的雕像為封面;眾多項目的可行性報告和建議書上,都提到莆田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媽祖文化的多元服務功能提高了海西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它撬動著莆田經濟板塊的抬升。同時,莆田經濟的繁榮發展,也積極帶動著媽祖文化走向全國、走向未來,為媽祖文化提供了一個更加寬廣的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