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數字經濟形勢范文

        數字經濟形勢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字經濟形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數字經濟形勢

        第1篇:數字經濟形勢范文

        監管分析

        國際上對投資銀行的稱謂多樣、內涵外延各異,因而投資銀行的概念有狹義、廣義之分,按業務線涵蓋范圍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層次。

        如表所述,第一層次的投資銀行只從事最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僅包括一級市場的股票、債券承銷業務和一些金融咨詢業務。第二層次的投資銀行具備常規的投資銀行業務線,可實現一級市場、二級市場業務的較完整覆蓋,與國外一部分中小型投資銀行的職能相對應。第三層次的投資銀行業務比較全面,擁有資產管理業務和研究業務這兩項智力密集型業務,一般被認為是大投行的基本特征。第四層次的投資銀行其實已經脫離傳統投資銀行的意義,而是投資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類似目前的高盛集團和摩根斯坦利集團。

        除了內涵外延的差異,即使同一內涵的投資銀行在不同國家的稱呼也是有差別的,以第三層次的投資銀行為例,美國稱為投資銀行,英國稱為商人銀行,而日本和我國則稱為證券公司。在本文中,我們會根據行文需要,交替使用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的稱謂,若無特殊說明,均指代上述第三層次投資銀行的概念。

        我國與美國的投資銀行發展過程存在更多的共性,所以主要以美國的投資銀行模式和發展作為參照。

        縱觀經濟發達國家投資銀行呈如下主要特點:一是行業集中度較高,呈現出壟斷競爭的特點;二是均實施全球化經營戰略;三是業務顯現出多元化、專業化趨勢,具體表現在投資銀行的業務已經從最初的傳統的承銷業務、經紀業務擴展到企業購并、資產管理、風險投資、風險規避,投資咨詢等領域;四是大多走向混業經營;五是競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這些競爭既包括了各國投資銀行本身之間的國內、跨國競爭和其導致的投資銀行的不斷優勝劣汰,也包括了各國的現代“全能銀行”對投資銀行的挑戰;六是極其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

        作為處在由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發展大趨勢下的中國投資銀行業,要充分借鑒國外投資銀行業務模式發展特點和發展經驗:

        第一,大力拓寬投資銀行的融資渠道。我國投資銀行之所以總是資金實力不足、資產規模較小,原因之一就是我國的投資銀行尤其是我國的證券公司的融資渠道不通暢。資金短缺嚴重限制了證券公司的發展壯大。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和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證券公司的資金狀況。例如允許證券公司采取增資擴股和公開上市的方式擴大資金規模。此外,我國目前已有72家證券公司獲準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調劑資金頭寸,緩解了證券公司的資金實力。證券公司還可以憑自營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券作質押向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借款,獲得期限靈活的資金,優化資產結構。

        第二,注重金融創新、廣開業務領域,實現多元化趨勢。與國際投資銀行創新過度、衍生產品發達不同,我國的投資銀行明顯創新不足。為此,國內投資銀行加強新產品開發,突破傳統業務局限,推動主體業務由傳統型(證券承銷經紀和自營)向創新型(企業并購、重組等策略)以及引申型(資產管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轉變,從而實現收入來源的多元化和穩定增長,增強投資銀行的抵御風險的能力。

        第三,通過兼并收購、資產重組,擴大我國投資銀行的資產規模,從整體上提高我國投資銀行的行業集中度。并立足本國資本市場,實現特色化、專業化經營。

        第四,適時實施國際化戰略。目前,我國的投資銀行基本上以國內市場為主,這主要受制于我國投資銀行的實力。國內投資銀行應仿效國內商業銀行,用全球化的眼光經營我國的投資銀行,放眼世界。可以首先通過與國際投資銀行合作的方式,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適時走出國門,進入國外資本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在這方面,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和中銀國際的成功經驗已經為國內的投資銀行樹立了榜樣。

        根據各國政府和行業自律組織在投資銀行監管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把投資銀行監管體制分為三類,即:政府型,自律型和中間型監管體制。

        政府型監管體制是指政府通過制定專門的法律,并設立全國性的監督管理機構對投資銀行實施監督和管理,其本質特征是政府在監管中占居主導地位,發揮主要作用。美國是實行這一管理體制的典型代表,此外,加拿大,巴西,日本、韓國、菲律賓及中國也實行這一管理體制。

        與政府型監管體制相對應的是自律型監管體制,它是指政府除了某些必要的國家立法外,較少干預投資銀行業,對投資銀行業的監管主要靠證券交易所及投資銀行協會等行業自律組織的自我監管,其本質特征是注重并強調投資銀行業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作用。英國是實行這一管理體制的典型代表,此外,其他的英聯邦國家和地區也多采用這一管理體制。

        介于政府型與自律型監管體制之間的監管體制,我們可稱之為中間型監管體制,它的本質特征是既強調國家立法管理又注重行業自律管理。德國、意大利等是實行這一管理體制的國家。

        美國投行監管體系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美國投資銀行監管體制中是最為重要的監管主體,由于政府充分授權,保證其有足夠權威維護投資銀行依法運作,因此,SEC也是美國政府型監管體制的象征。

        以美國為代表的政府型監管體制的優勢在于,首先要強調立法監管,把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的所有活動都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使監管活動更具有嚴肅性、公正性和權威性。其次是政府監管機構作為最重要的在監管活動中起主導地位的監管主體,超脫于資本市場參與者之外,使其監管活動能更好地體現和維護市場“三公”原則。但這種監管體制也存在一定局限,除立法監管往往剛性有余彈性不足,容易導致政府對投資銀行管得過死、干預過多,不利于投資銀行競爭和創新外,監管者要與市場保持距離。當市場情況變化時,往往不能及時反應或反應不當,因此,往往容易出現監管“缺位”或“越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監管的效率。

        英國投行監管體系

        英國一直沒有設立全國統一的政府監管機構,而是依靠獨立于政府之外的行業自律組織進行自我監管。

        英國為代表的自律監管體制恰恰能在政府型監管體制的局限性方面顯出自己的優越性。第一,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對投資銀行的不必要的干預,促使投資銀行按市場規律運行,利于投資銀行競爭和創新。第二,自律組織的成員主要來自投資銀行,他們往往最了解市場,也最能把握市場,知道某項規則對市場的影響,當市場變化時,他們也往往能及時有的放矢地找到解決市場問題的辦法,比較容易實現靈活有效的監管目標。但自律型監管體制也有兩大缺陷。第一,自律組織往往更為重視保證市場運轉和保護會員的利益,而忽視保護社會利益和投資者利益,監管的“三公”原則難于實現,同時這種現象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話,也會阻礙市場

        競爭。第二,由于缺乏強硬的法律后盾,監管的統一性、權威性往往難于實現。很顯然,自律型監管體制的缺陷,正是政府型監管體制的優勢所在。

        可以從以下四點來看國際投資銀行監管體系對中國的啟示:第一,在公平的基礎上兼顧監管的合法、協調、效率和透明的原則;第二,以集中立法型監管體制為主、自律型為輔;第三,加強風險監管;第四,強化信息披露;第五,注重監管的前瞻性。

        然而,鑒于美國次貸危機充分暴露了美國證券市場的監管缺陷,我們還需全面分析(尤其是分析次貸危機發生之后)國際投資銀行演變對中國證券公司未來發展帶來的啟示。

        國際投行演變帶來的啟示

        加強對衍生品的監管

        次貸危機所顯示出來的金融脆弱性不是來自于金融創新本身,而是由于現有的監管不足,監管體系運轉失效。當然,監管不應阻礙金融創新,如果要增加金融消費者的選擇并擴展信貸的可獲得性,那么金融創新必不可少;要實現強化金融系統彈性而又不妨礙市場程序的目標來促進經濟增長,金融創新同樣必不可少。監管部門應當關注社會整體利益,而不是個體利益,應當提高監管預見性,并將監管目標集中于防范系統性風險。

        次貸危機再次充分說明,加強金融衍生品的全面審慎監管與風險控制是極為重要的。為此,監管機構應當限定證券公司產品和業務創新中的杠桿比率上限,并且就市場變化對創新業務的影響加強敏感性分析,及早應對,防患于未然,促使風險監管制度和機制建設與金融創新的步伐相適應;證券公司應當針對產品和業務創新加強風險管理與控制,謹慎運用財務杠桿,使杠桿比率保持在適當的水平上,以降低和控制經營風險,證券公司應當將產品和業務創新風險納入公司整體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清晰地界定各業務條線和相關部門的具體職責,健全內控制度,完善內控機制,使金融創新的性質、種類和范圍(尤其是表外業務頭寸)與公司凈資本規模、風險管理與控制系統、風險管理和內控能力相匹配、相對應,加強對表外業務定期與不定期的稽核,及時發現表外業務經營中的潛在風險;證券公司應當對復雜的金融衍生品結構和標的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以提高金融監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加強對證券市場尤其是場外交易的監管

        美國投行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通常是由審計委員會、執行管理委員會、風險監視委員會、風險政策小組、業務單位、風險管理委員會及公司各種管理委員會等組成。但是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美國投行這些風險管理部門卻沒有充分發揮風險管理與控制作用,顯得力不從心。所以,應當加強證券市場尤其是場外交易監管,將表外業務風險納入表內監管,減少表外業務的監管套利,提高風險管理的積極性。隨著我國證券業、銀行業和保險業綜合經營的不斷發展,跨機構、跨市場的交叉性金融產品陸續涌現,業務日益交叉、滲透和融合,這就對金融監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此,應當加強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健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完善不同監管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制度,加強監管合作與協調,發揮協同監管效應;調整監管機構層次,明確界定不同監管機構的監管職責范圍,努力避免重復監管,制定統一的監管標準,最大限度地減少監管沖突,填補監管“真空”或監管“盲區”;從原來的以機構性監管為主逐步轉向以功能性監管和目標監管為主,建立傘狀金融監管體系,創造條件逐步完成“大部制”金融監管機構改革,實行金融綜合監管。可以考慮采取的應對措施有:健全金融監管聯席會議機制、建立多邊的緊急磋商制度、建立統分結合的金融控股集團主監管協調制度,健全適應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的統計信息監測體系等。

        組織結構分析

        組織形式

        一般而言,一個投資銀行采用的組織結構與其內部的組建方式和經營思想密切相關。現資銀行的組織制度主要有以下四種:家族企業形式及合伙人形式;混合公司形式:公眾持股上市公司形式;現代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右圖歸納了這種組織形式的變遷歷程,從中也可以看出,國際成熟市場投資銀行的發展從整體上體現出集中化、公眾化、集團化和國際化的四大趨勢。

        治理結構

        股權結構要分析投資銀行的治理結構,首先必須分析它們的股權結構。通過研究國際成熟市場頂尖的投資銀行財報數據,可以歸納出一些共同的股權結構特征如下:

        第一,機構投資者占股比例大,但股權極度分散。取2011年12月1日總市值排名前5位的投資銀行來分析其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情況及股權集中度方面考察。

        第二,內部持股比例小,股權具有高度的流動性。美國投資銀行發行在外的股票大多是可以自由公開交易的活性股。在股權高度分散化的股權結構下,機構投資者股東由于本身的短視性、信息和專業能力的局限性、參與治理的成本約束及其公共產品特性,一般不太愿意積極主動地直接參與投資銀行的公司治理,而采取買入和賣出股票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投資銀行經營效益的評判,使投資銀行的股權具有較高的流動性。

        董事會結構國際成熟市場投資銀行的董事會和其他行業公司的董事會一樣,負責公司的日常決策。同時由于在一些主要的國際成熟市場,比如美國,投資銀行內部不設監事會,因此董事會還兼有審計監督的職能。一般的國際成熟市場的投資銀行董事會下設各種委員會以協助其進行經營決策并行使監督職能。這些委員會基本都包含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公司最高決策執行委員會為公司各項業務制定風險容忍度并批準公司重大風險管理決定,包括由風險監視委員會提交的有關重要風險政策的改變。

        除了設立諸多委員會輔助董事會進行工作以外,董事會還呈現出外部董事占有重要地位這一特點。這些外部董事一般都是公司之外某個領域的資深專家或學者,具有某個方面的獨特專長或是擁有廣泛的關系網絡,而且比較客觀,也注重自身的信譽和市場身價,能積極參與對公司重大經營決策的參議和監督。

        與此同時,國際成熟市場內部董事所占比例雖小,但基本均為投資銀行的高管人員。內部董事身兼管理層有助于公司重大經營決策活動的推進,而這也反映出美國投資銀行董事會與公司經理層之間的界限趨于模糊。它有利于減少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摩擦,但不利于董事會對經理層行使有效的監督和制衡。

        監事會及管理層監事會是股東大會領導下的公司的常設監察機構,執行監督職能。監事會與董事會并立,獨立地行使對董事會、總經理、高級職員及整個公司管理的監督權。

        美國對包括投資銀行在內的上市公司并無設立監事會的強行要求,通常由獨立董事或者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或其他類似的調查稽核委員會,部分地代行監事會的審計監督職能。

        職能部門職能部門組織形式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部門:投資市場部、消費者市場部及研究部。

        綜合以上結論,對于我國證券公司的發展,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重點培養金融控股公司。雖然我國早在1993年就明確提出“銀行業與證券業實行分業管理”的政策,至今仍保持著“一行三會”的分業監管體系。但隨

        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金融改革創新的不斷深入,在協同效應,規模效應、收入多元化、風險分散化以及容戶需求一體化等因素的驅動下,我國也出現了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的雛形。而未來我國也會出現金融機構向多元化領域蔓延、大型企業短時間內進軍金融業等現象。

        第二,加快金融立法,改善證券公司法律環境。借鑒國際成熟市場投資銀行組織結構的發展,從立法角度看,主要應以現行的公司法、證券法為基本依據,重點完善其中的監管制度和公司治理要求,立法過程中可參考美國、日本、英國等國際成熟市場成熟的法律條文,并結合中國本土證券公司的現實發展需求,為證券公司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第三,優化治理結構,提高證券公司經營效率。優化我國證券公司的治理結構,提高證券公司經營效率,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是降低股權集中度,增加股權流動性。二是提高外部董事在董事會中的比例,加強獨立董事制度的建設。三是要加強董事會與管理層之間的溝通機制。四是注意在各職能部門之間建立必要的“隔離墻”制度。

        此外,金融危機暴露出投行在金融危機來臨時流動性短缺以及業務模式、盈利模式較為單一的缺陷。而以存款來源作為支撐的商業銀行,特別是業務綜合化經營的全能型銀行基本上都涉險渡過了金融危機的難關。可以預見,隨著美國大型獨立投行陸續被并購,或破產倒閉、或被注資、或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大型存款類銀行將重新主導國際金融業的發展,混業經營的發展趨勢將得到強化。

        從全球范圍來看,獨立投行模式未來很有可能會消失,大多數純粹的投資銀行將被商業銀行合并,全能型銀行的經營模式將更受歡迎,由商業銀行主導的混業經營將成為未來金融業發展的主流模式。

        相比于美國獨立投行,傳統的歐洲銀行業,特別是德國銀行業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所受的影響相對較小。雖然不能說德國的全能型銀行模式一定優于美國的獨立投行模式,但是全能型銀行風險相對較低、經營更為穩健卻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德國的全能型銀行模式在未來可能會更受重視。因為和投行相比,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更加充裕,運作更加透明,風險管理和控制系統更加嚴密,受到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和存款保險機制的保護,同時業務綜合化經營有利于平抑經營收益的大幅波動。

        業務結構分析(以美國為例)

        從行業業務收入來看(以2003年為例),2003年美國證券全行業總收入為1445億美元。從各項業務收入的變化趨勢來看,傭金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斷下降,從1980年的35%下降至2003年的14%;資產管理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斷上升,從1980年的1%上升至2003年的8%。承銷和做市商收入所占的比重相對穩定,變化的趨勢不是特別明顯。

        以下選取高盛、摩根斯坦利兩家具有代表性的銀行作為案例,深入剖析美國投資銀行的業務結構。

        高盛

        高盛集團在2010年之前將業務分為三大類:投資銀行部門、資產管理與證券服務部門、交易與本金投資部門。

        從收入絕對值來看,2001年到2007年,高盛集團的收入水平直線上升,從128億元美元迅速躥升至2007年的460億美元。雖然2008年受次貸危機影響收入水平大幅下跌,但2009年便恢復到452億元的水平。從這9年的變化情況可以發現,凈利息收入、投資銀行收入、資產管理與證券服務收入一直是比較穩健的。凈利息收入主要來自以公允價值交易資產的收入及證券逆回購收入,在危機期間不但沒有下降,相反甚至有明顯上升,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等4年的收入分別為35億美元、40億美元、43億美元和74億美元。波動較為劇烈的是交易與自營收入,從2007年的297億元跌至2008年的81億美元,這主要是取決于危機時期的市場環境及高盛自身的風險頭寸。

        從收入相對量來看,2001年到2007年,交易與自營收入和投資銀行收入一直是高盛收入的主導力量,占比基本在70%以上,其中2001年為78%,2007年為81%。2008年交易與自營收入的占比相對下降,但同時投資銀行收入相對上升,二者合計占比仍然有60%。即使在最惡劣的市場環境下,這兩項業務收入依然是高盛集團的核心業務,收入能力的穩定性毋庸置疑。高盛集團在投資銀行業務方面具有傳統優勢,但是近些年最賺錢的業務卻是交易與自營收入。交易與自營業務收入的來源主要是FICC,該部門主要運用自營資金進行交易。相對而言,高盛集團的資產管理業務和經紀業務無足輕重。

        2010年以后,高盛集團將業務調整為四大塊:投資銀行、機構客戶服務,投資和借貸、投資管理。投資銀行業務向公司、金融機構、政府和個人提供一系列的投資銀行服務。收入結構統計口徑也做了相應的調整,由原來的四部分調增為六部分,保持投資銀行收入、凈利息收入兩部分不變,將原來的交易與自營業務、資產管理與證券服務收入兩部分進一步細分為資產管理收入、傭金收入、做市商收入、其它自營收入四部分。投資銀行收入與自營收入仍占65%以上,非常穩健。

        摩根斯坦利

        摩根斯坦利實行控股公司下的事業部架構,事業部專于特定領域的業務,是獨立的利潤中心,其在組織架構上分為四部分:機構證券部門、個人投資者部門、投資管理部門及信用服務部門。從收入結構來看,摩根斯坦利的收入分為凈利息與股息收入、交易收入,投資收入、資產管理收入、投資銀行收入、傭金收入和其它收入等七部分。

        從收入絕對值來看,2001年到2007年,摩根斯坦利的收入水平穩步增長,但幅度不大,2001年為196億元,2007年為269億美元,2008年為221億美元,考慮到收入降低主要由39億美元的投資虧損引起,2008年的其它收入基本沒有下降。2009年恢復到234億美元的水平。從這9年的變化情況可以發現,傭金收入、投資銀行收入、資產管理收入的變化比較平穩,增長的波動性不強,三者從2001年的108億美元平穩增長到2007年的165億美元,次貸危機對其影響不大,2008年,2009年三者的和保持在134億美元、151億美元的高水平。與此相對投資收入、交易收入、凈利息與股息收入的變動比較劇烈。投資收入時正時負,在2001年虧損4億元美元、在2008年虧損39億美元、在2009年虧損11億美元。交易收入也不太穩定,在2006年達到階段性峰值118億美元,但在2007年卻創造了這9年的最低值32億美元,波幅較大。凈利息與股息收入在2009年為10億美元,是期間最低值,但總體來看,大部分年份保持在30億美元左右。

        從收入相對量來看,2001年到2007年,傭金收入、投資銀行收入、資產管理收入等三項收入是摩根斯坦利穩定而重要的收入來源,三者合計占比平均在55%的水平,而且占比相對穩定。交易收入雖然也是一項重要的收入,但是其變數較大,占比忽高忽低,不算是穩定的收入來源,但卻是潛力較大的收入來源。如果將交易收

        入與上述三項收入合計,則四項收入合計占摩根斯坦利收入的83%,而2009年更是高達97%。投資收入的占比總體來看不高,除2007年以外,均在6%以下。

        可見,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是摩根斯坦利的收入引擎。以證券發行與承銷為核心的投資銀行業務是摩根斯坦利的領先業務,2004年摩根斯坦利占據全球IPO市場的10%份額,超過對手高盛,榮登全球IPO業務的榜首。

        不難發現,國外券商盈利模式具有以下特點: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傭金收入占比穩步下降;做市商交易在券商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在券商收入比重明顯高于國內券商;國際投行業務中,債券和企業咨詢業務占比明顯高于國內。

        此外,雖然近年來我國證券行業在市場結構,交易工具、投資者構成和證券中介方面越來越向國際靠攏,未來我國證券公司發展壯大仍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三方面改進

        擴大證券公司資本規模。擴大證券公司資本規模的途徑可以有:證券公司改制上市;公司合并,以地區為依據進行跨區合作,在資金技術市場上達成聯盟,實行資源和業務的合并,組建區域性大證券公司;發展金融集團,金融集團是以金融業為主的企業聯合體,具有完整的內部組織和管理框架實行分業經營和混業管理的集團經營模式。

        積極創新業務品種。具體來說證券公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業務創新:重點發展場外業務;發展資產管理業務;進行風險資本投資;參與金融衍生品創新與交易以及拓展資產證券化等業務領域;開發國際業務,國內國際業務并舉。以國內業務為基礎,努力向海外發展網點,把業務領域擴展到國際市場,實行跨國業務經營,全面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培養核心業務實施差別服務與特色服務。證券公司應根據自身的資本實力、服務特色,研究水平、區位優勢等綜合素質及目前市場的競爭狀況,培養其核心業務,實施差別服務與特色服務。

        內部控制分析

        內部控制

        投資銀行的內部控制,是指投資銀行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續與措施的總稱。國際成熟市場投資銀行的內部控制由五大要素構成,即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和監督。

        風險管理分析

        以下從國際成熟市場投資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類型,投資銀行的內部風險管理架構以及目前業內常用的風險管理方法三方面進行研究。

        主要風險種類 從整體的風險來源角度劃分,國際成熟市場投資銀行的風險依其影響面大小主要分為以下六大類。

        風險管理架構 依照目前國際成熟市場投資銀行的發展狀況來看,其風險管理已經進入了全面管理模式。而一個完善的風險管理架構包括以下六大要素:企業風險管理戰略和策略;健全的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和規范的風險管理流程:完整的風險管理手冊;有效的風險預警系統;有效的防范機制;高效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風險管理方法 第一,風險管理流程。在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流程中,風險管理方法的應用集中體現在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這兩個環節。

        第二,風險管理主要技術及方法。在理論層面,資產組合理論、套利定價理論以及期權定價模型的提出為現代意義的投資銀行風險管理方法奠定了基礎。而在現實層面,90年代幾起震驚世界的金融危機大案(如巴林銀行、大和銀行事件),使一些大的國際銀行開始研究和建立自己的內部風險管理測量和資本配置模型。與此同時,隨著世界各國金融機構對金融風險管理及其技術、軟件需求的日益增長,出現一大批專門提供風險管理服務的咨詢公司和電腦軟件公司,推動了風險管理技術、方法以及軟件的不斷更新、發展。截止到目前,依照風險類別劃分,主要的風險管理方法、技術及軟件有:

        市場風險方面。利率風險是投資銀行所面對的最主要的市場風險。因此利率風險的管理方法發展最為突出,主要包括缺口分析法、久期和凸性分析法。

        信用風險方面。主要采用基于對客戶或交易對手履約能力和違約可能全面分析而做出決策的風險管理方法。

        全面風險管理方面。在方法層面,主要包括統計分析法及情景分析法,統計分析法的主要思想是考察影響組合收益的因素,并使用一系列計量技術估計它們之間的相關系數。這些參數反映該資產收益對不同風險因素的反應程度,這也就提供了可以相應對沖某類風險的技術指標。場景分析法要求風險管理者設想投資組合可能出現的狀態,并考察在極端情況出現時的可能損失。對所有相關變量重復上述步驟,最后獲得結論。

        除了上述幾類風險管理方法之外,不得不提的還有現代的金融工程方法。這種方法的產生得益于70年代的利率市場化以及隨后金融衍生工具的迅速發展。金融工程方法包括創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的設計、開發和實施,以及對金融問題的創造性解決。其中的典型代表有,由金融工程公司開發的風險價值增量模型(VaR Delta)。該模型可以在不重新計算投資銀行的VaR的情況下確定新的交易將如何影響整個資產組合的VaR,此外,該模型還提供VaR的成分分析并提供風險矩陣未包括的客戶的數據。另外一個典型代表就是由智商金融體系公司(Q Financial Systems)創立的風險智商模型(Risk IQ),該模型的創立基礎是信孚銀行的RAROC方法,是一種對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的綜合分析模型,特別的是,該模型可以用于投資銀行整體的風險測量。

        第三,風險管理模型的內在缺陷。定量分析方法和數理統計模型曾經一度被認為是風險管理的一大突破,但是只要是模型,就必須嵌套于某種假設當中,而模型假設與現實的不吻合就為模型結果的有效性打了折扣。此外,對于證券未來價格的模擬技術也有待進步,目前依賴于歷史數據或者某種假設模擬出的數據都有可能經不起理論和現實的驗證,這些都構成了所謂的“模型風險”。

        我國的證券公司,由于起步較晚,目前對于內部控制的研究才略嫌空白,相關的風險管理方法也尚待發掘。我國證券公司的發展可以從國際成熟市場投資銀行的內部控制得到以下四點啟示:重視公司文化,避免英雄主義;全面管理風險,系統制定決策;完善風險管理架構,匹配經營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先進風險管理技術,但不可過度依賴。

        同時,次貸危機也說明,市場參與者的內部風險管理與外部監管不可或缺,兩者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伴隨著金融業的創新與開放,對所有金融產品和交易進行全面與實時的外部監管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引導市場參與者建立完善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理應成為監控風險的根本措施。

        第一,提高對內部控制體系的認識。督促證券公司運用定性及定量的風險管理技術,對經紀業務、承銷業務、自營業務等進行風險控制,形成組織嚴密并能實時識別、判斷風險的控制框架。

        第二,動態的設定不同發展時期內部控制目標重心。企業在不同的發展時期需要通過內部控制來消除影響企業目標實現的威脅是不同的。

        第三,制定內部控制戰略目標時,應重視對風險的識別與應對。風險作為一項價值驅動因素應被納入內部控制目標導向選擇的框架中。在構筑“風險與應對”這一控制要素時,應當將風險與企業的目標相匹配,并分解為戰略風險、經營和財務及相關風險、具體業務風險三個層次,每個層次的風險識別均以“事項識別”為前提,也就是識別可能對目標產生影響的潛在事項。

        第2篇:數字經濟形勢范文

        電子報紙是指把新聞和廣告等內容以數字化形式保存在電腦或者移動通訊設備內,讀者通過通信終端訪問的報紙,是電子計算機和電視廣播相結合的產物。對電子報紙的界定,最初是指紙質報紙的電子版,后來逐漸演變成信息量更大、以及服務更加充分的網絡新聞媒體。

        相對于傳統的紙質媒介來說,電子報紙的傳閱力大幅提高,閱讀更便捷,更具有活力。在數字化時代的眾多媒介中,電子報紙一方面能夠實現數字化媒體快速而廣泛的信息傳播能力;另一方面,又因其依附紙媒而比網絡媒體更具深度報道的能力,這也成為電子報紙在當下的媒介環境中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原因。

        電子報紙的版式設計直接影響到大眾的時代審美傾向與風格,也必然對應著一場報紙版面設計革新的浪潮。作為電子報紙編輯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版式設計需要考慮數字化背景下大眾的閱讀需求的轉變,使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能夠方便快捷,又不失舒適的獲取信息。因此,對于版式合理的藝術化設計將成為指引人們生活、交流、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數字化時代受眾閱讀需求的轉變

        數字化技術和資源已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得到廣泛的普及,尤其是以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為代表的移動數字設備,逐漸成為數字化時代新的閱讀載體,極大的改變著傳統的閱讀方式,是人們信息來源的主要途徑。相對于傳統閱讀來說,數字化閱讀更加快捷、方便,獲取的信息量更大,更適應目前人們快速的生活節奏。也帶來了受眾新的閱讀習慣和需求。

        1.由精細化閱讀向快速閱讀轉變

        由于紙質媒介對一些事件的報道帶有一定的嚴肅性,加之紙媒版面的有限性,傳統紙質媒體一直以深度報道和評論見長。在長期的熏陶下,習慣從傳統紙質媒體中獲取信息的一代受眾,培養了深度閱讀和思考的能力。這種情形在數字化媒體時代有所改變。

        2.由單一文字閱讀向多媒體閱讀轉變

        新型的數字化閱讀載體,相對傳統閱讀來說,具有更強大的信息存儲量以及更多元化的信息表達方式,閱讀內容不再是單純的平面式的圖文閱讀,而是轉變為有色彩、有聲音的動態立體閱讀。讀者可以借助網絡、計算機等技術獲取包括圖片、音頻在內的多媒體信息資源,形成多元化的文本閱讀行為,獲取更加豐富的閱讀信息。

        電子報紙版式設計應對新需求的藝術性改造

        電子報紙依托數字媒體所獲得的存儲和傳播方式,改變了受眾的閱讀習慣,而與此同時,基于目前受眾閱讀需求和習慣的諸多變化,電子報紙的版式設計也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化。傳統紙質媒介中字體、字號、色彩、文字排列方式、線條等版面語言被逐漸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圖片、視頻等傳播內容的運用。

        1.圖片的大量運用

        一直以來,無論是傳統紙質媒體還是電子媒體,圖片在表達一些事件中所發揮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一幅恰當而清晰的新聞圖片,不僅能夠完整的表達新聞事件的內容,并且因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在多數情況下,甚至能夠發揮比文字更巨大的傳播作用,強化傳播效果。

        2.多媒體綜合運用的版面表達

        電子報紙集合了幾乎所有其他樣式的傳播媒介,包括傳統的報紙、電視、廣播等。除了文字、圖片外,目前,集成音頻、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表達信息內容頁成為電子報紙版面,這是傳統報紙所不具備的。借助多媒體集成,電子報紙的讀者可以不局限于文字、圖片,在閱讀的同時收聽音頻、收看視頻,打破了傳統報紙傳播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獲取信息的渠道大為拓寬,獲得的信息量也更為富。不過,音頻、視頻、動畫等文件容量通常較大,對電子報紙的打開速度會產生較大影響,因此電子報紙在集成多媒體文件時要注意合理使用。

        電子報紙版面設計的融合創新

        電子報紙設計由紙質報紙演變而來,如何保證版面的整體性是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在享受電子報紙的便捷之余,媒體從業者應該從傳統報紙的閱讀方式中找到設計靈感,不被固化的形式或者媒介局限。

        1.探索和增強電子報紙版面的個性化

        縱觀目前比較受歡迎的電子報紙,在版式的設計上并沒有明顯的區別于旁人的獨特個性,版面語言中細微的差別在傳統報紙媒介能夠明顯的被受眾感知到,但是對于以快節奏為特點的電子報紙來說,在版面設計上細小的差別,并不能體現出獨特的個性。這就需要電子報紙在版式設計上,綜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強調創新和藝術性,打造自己獨特的個性。

        2.致力于滿足不同群體受眾的需求

        報紙作為傳統大眾傳媒,應該在各個流程中注重傳統認識層面的傳達,比如完成基本的新聞傳達、信息輸出、不同板塊內容的明確分區等,但是當下電子媒介對于讀者的接受程度考慮很少。尤其對于特殊人群、老年人群體的關注及少,而他們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建立在符合特定人群的需求之上的設計才能啟發、感化讀者。

        (作者單位: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第3篇:數字經濟形勢范文

        城市礦產中蘊含大量的高技術礦產,它們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原材料。本文從中國國情出發,界定了涵蓋新能源技術、通訊設備、交通工具、電池、電器電子產品等5大類共計27種高技術城市礦產,從資源、技術、環境三個維度設計了11項指標,對高技術城市礦產進行戰略性篩選;并通過半定量化不確定性分析方法確定研究結果的可靠性。結果顯示:①從資源-技術兩維度看,電器電子產品用電池資源指數高,且技術相對成熟;動力汽車電池資源指數值略低,但未來開發潛力大。②從資源-環境兩維度看,電池是拆解處置重點。③從資源-技術-環境三維度來看,高技術城市礦產可以分為四個梯隊:高資源指數、高技術指數、高環境指數的“三高”梯隊,包括EEE用鎳氫電池、EEE用鎳鎘電池、EEE用鋰離子電池;中高資源指數、中高技術指數、中高環境指數的“三中高”梯隊,包括手機和動力汽車電池;低資源指數、低技術指數、中高環境指數的“二低一中高”梯隊,包括風渦輪機、熒光燈、動力汽車永磁電機和電話機;資源指數、技術指數、環境指數都相對較低的“三低”梯隊,包括電器電子產品和光伏電板。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篩選結果會發生動態變化,因此高技術城市礦產的戰略性篩選是一個持續動態的評估過程,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開發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動態管理系統。基于研究結論,本文從高技術城市礦產的基礎數據庫建立、重點開發目錄制定與調整、在線回收與交易平臺構建、拆解技術儲備以及可持續供應體系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技術礦產;城市礦產;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篩選

        中圖分類號C939;F42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04(2017)07-0025-10DOI:10.12062/cpre.20170460

        高技術礦產指那些地球上存量稀少,因技術和經濟因素提取困難,現代工業以及未來伴隨著技術革命所形成的新興戰略產業所必須的礦產,它們用于在低碳經濟條件下生產精密的高科技產品及環保型產品[1],尤其是在新能源部門中扮演重要角色[2],因此也被稱作能源金屬(energy metal)或新時代金屬(new age metal)[3]。隨著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電動汽車、3D打印、電子信息等技術創新及其商業化步伐加快,全球對鋰、鈷、鈮、銦、鎵、鍺、釩、鎢、稀土等高技術礦產需求強勁,高技術礦產成為各國利益爭奪的焦點,供需矛盾凸顯。從需求側來看,自2010年以來,美國、歐盟、日本紛紛圍繞本國或本地區戰略新興產業篩選高技術礦產[4-5],視為未來掌控的重點,并采取了全球資源控制、循環替代研發、戰略收儲等一系列措施來保障資源供給。從供給側來看,高技術礦產在地球上存量稀少,且通常是主要工業金屬如銅、鋅、鋁開采和加工的副產品,其可供性主要受主產品可供性的制約[6]。未來10年主要工業金屬礦產陸續進入需求峰值,供應增幅也隨之逐步放緩,高技術礦產的供應風險將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隨著自然資源的生產和消費,大量礦產資源蓄積在產品中,以在用存量或廢棄物的形態不斷堆積在城市中,形成豐富的城市礦產。隨著技術發展、消費升級,富集在城市礦產中的高技術礦產種類越來越豐富。以Intel芯片為例,20世紀80年代左右,它只含有11種元素,到20世紀90年代,元素種類達到了15種,而在21世紀初時其元素種類已經超過60種[7]。同時金屬元素的循環性使得城市礦產對資源供給具有重要的乘數效應,一單位的任意城市礦產,如果其回收利用率達到90%,則一次循環可增加0.9倍的資源量,二次循環可增加1.7倍的資源量,而無限次循環則可增加9倍的資源量[8]。城市礦產已成為高技術礦產的重要來源,界定高技術城市礦產并進行戰略性篩選對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然而現有文獻關于高技術城市礦產戰略性篩選的研究還比較少,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的關鍵性評估方面[4-5, 9-12],重點評估原生礦的供應風險,少有從二次資源的角度考慮如何緩解供應風險;對城市礦產的戰略性篩選也只停留在特定產業和企業層面[13-15]。當前,中國正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城市礦產可為其發展提供關鍵原材料――高技術礦產。因此,本文將從中國國情出發,首先界定高技術城市礦產范圍,然后從“資源-技術-環境”三個維度構建指標體系,再對其進行戰略性篩選,為國家高技術城市礦產開發利用的戰略和政策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1研究方法

        1.1高技術城市礦產范圍界定

        自2008年以來,美國、日本、歐盟、中國紛紛根據自己的產業發展需求確定了高技術礦產,盡管稀土金屬、鉑族金屬、鎵、鈮、鉭、銦等是各國和地區公認的高技術礦產,但由于產業發展差異,各國和地區確認的高技術礦產不盡相同。因此,本研究根據中國國情,采用中國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戰略研究重點實驗室對高技術礦產的界定,主要包括稀土金屬(包括 17 種元素)、鎢、銻、鋰、鎵、鍺、鈹、鎂、銦、鉍、鍶、釩、鈧、鈦、鎘、硼、鋇、鉬、鉑族金屬(特別是鉑、鈀、釕)、鈷、鈮、鉭、鋯、鉿、碲、銣、銫、鉻、錸、硒、鉈、鈾、釷等33種。

        本文把富含高技術礦產的城市礦產稱為高技術城市礦產。高技術城市礦產主要有兩方面的來源:一方面是傳統產業產品,但富含高技術礦產,如電器電子產品等,該類城市礦產已經到了成礦成熟期,有一定的回收規模;另一方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未來將大規模消耗高技術礦產,如風渦輪、光伏電板、動力汽車等,該類產品當前還處于成礦初期,但已形成較大的在用存量規模,且在快速增長。本文在詳細分析比較現有文獻的基礎上,借鑒歐盟、美國能源局、麻省理工大學、聯合國環境署等機構對高技術礦產主要應用領域的分析和界定[4-5,9,16],咨詢相關產業和礦產資源領域專家,并結合中國國情最終界定了5大類27種高技術城市礦產(表1)。

        1.2構建篩選指標體系

        對原材料的關鍵性評估主要有雙因素和三因素分析框架。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歐盟委員會等組織和機構構建了雙因素評價框架,從供應風險、脆弱性或經濟重要性兩方面來評估原材料的關鍵性,重點考察可開采年限、進口依賴、社會發展水平、回收潛力、經濟重要性、原材料價值等指標,并把環境影響作為供應風險的一個測量指標。考慮到環境風險對于評估礦產品生產出口國(地區)V產資源關鍵性具有重要意義,耶魯大學將環境影響作為與供應風險、供應受限的經濟影響并列的第三個維度,提出了三因素分析框架。在具體評估方法方面,主要有關鍵性矩陣、關鍵性指數等。

        目前關于城市礦產的戰略性評估研究還比較少,尚沒有形成完善的評估體系。Kim 等[14]從排放率、回收效益、EPR項目以及塑料處置費用四個方面考慮韓國電子廢棄物回收的優先序,其中回收效益指標包括回收利用技術、金屬回收利用以及回收系統。Nelen 等[13]從目標原材料回收占比、關鍵性金屬回收、原材料回收閉環程度以及減少的環境負擔四個方面對電子廢棄物的回收效應進行了評估。Sun 等[15]站在拆解處理企業的角度構建了兩個指標即資源指數和技術指數來衡量城市礦產的重要性排序,其中資源指數考慮了市場價值、經濟重要性和供應風險,技術指數考慮了回收率、環境影響、物理處理成本和冶煉成本。總結發現,回收的資源效益、回收利用技術以及環境污染是城市礦產戰略性評估的共性指標。在具體評估方法方面,有比重分析法、德爾菲法和指數法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資源指數、技術指數、環境指數對高技術城市礦產進行戰略性篩選。①資源指數。城市礦產的本質是資源,其內含的豐富的金屬元素,具有可循環利用的特性。耶魯大學的研究表明隨著人類技術水平的提升,其研究的56種以金屬為主的元素中,可回收利用比例低于90%的資源類型僅有鋅、砷、硒、銩、鐿、镥、汞和鉍8種元素[17]。因此,資源是高技術城市礦產戰略性篩選的首要指標。②技術指數。根據物質不滅定律,城市礦產中的元素是可以永遠循環的,但作為人類活動的產物,其實際回收主要取決于技術水平。因此,技術是高技術城市礦產戰略性篩選的重要指標。③環境指數。城市礦產的社會屬性決定了其開發利用具有環境價值,一方面可以減少城市固體廢棄物,緩解垃圾圍城困境,另一方面相對于原生礦開采,城市礦產開發利用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實現節能減排[18]。因此,環境是高技術城市礦產戰略性篩選不可或缺的指標。基于此,本文最終確定了包含11個測量指標的高技術城市礦產“資源-技術-環境”戰略性篩選指標體系(見圖1)。

        1.3指標測量與數據獲取

        本文數據來源首先選擇公開出版的文獻、報告以及政府或行業協會統計數據,其次為行業專家意見、產品說明、生產標準等,個別數據無法直接獲取則通過其他相關數據進行推算。具體來看,城市礦產內高技術礦產含量數據主要來源于文獻及政府研究報告,高技術礦產資源產量、儲量、價格等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國土資源部、美國地質調查局、亞洲金屬網、中國有色金屬網、wind數據庫、中國有色金屬統計年鑒等,城市礦產報廢量及在用存量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電器研究院、光伏等各行業協會官網、主要生產商官網、研究報告、統計年鑒等。本文在系統回顧多種描述城市礦產戰略性評估、原材料關鍵性評估的模型和方法的基礎上[4-5, 9, 15-16],對指標進行定義和測量,指標的詳細描述和測量如下。

        1.3.1資源指數

        資源指數衡量某一城市礦產的資源價值,評估城市礦產經濟重要性以及未來回收潛力[15]。資源指數值越高,表示城市礦產回收利用產生的經濟效益越高,反之亦然。資源指數從經濟重要性、供應風險、回收潛力三個方面進行測量。

        (1)經濟重要性(ECI)。某一高技術城市礦產的經濟重要性可從兩個方面來衡量,一是城市礦產回收提煉出的高技術礦產的市場價值,直接體現了其所能產生的經濟效益;二是高技術礦產創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體現了城市礦產對國家未來產業發展的支持。

        濟價值(MV)。某一城市礦產回收利用的經濟價值是由其內含高技術礦產的市場價格決定的,礦產價格越高,且含量越豐富,經濟價值越大。由于高技術礦產價格最大值與最小值分別為248 152.2萬元/t和0.079萬元/t,且方差較大。因此,借鑒Graedal 等[10]提出的換算方法,通過公式(1)把高技術礦產價格轉換為取值[0,100]的指標Vi?tran:

        其中,Vi代表i礦產在2016年5月15日至2016年8月15日近3個月的市場平均價格。在此基礎上,計算城市礦產j的經濟價值MVj:

        其中,i代表城市礦產j中含的i礦產,xi代表i礦產在城市礦產j中的含量。

        礦產價格數據來源于海通證券以及中國金屬新聞網http:///。

        戰略性新興產業影響值(SI)。SI集中體現了城市礦產中高技術礦產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應用,主要由其內含高技術礦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影響值決定,創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影響值越大,其對國家產業升級的支持越大。城市礦產j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影響值指數SIj計算如下:

        其中,i代表城市礦產j中含的i礦產,xi代表i礦產在城市礦產j中的含量,ECj代表i礦產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影響值。參考飛等[19]的研究提出的稀有礦產資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本文計算得到城市礦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影響指標值。

        匯總經濟價值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影響值兩個指標得到經濟重要性指標:

        (2)供應風險(SR)。高技術城市礦產的供應風險可從其內含礦產資源的可開采年限、進口依存度、價格波動性三個方面來衡量。這三者分別體現了國內供應風險、海外供應風險以及供應價格風險。

        可開采年限(RY)。可開采年限反映了在現有規模生產條件下,剩余儲量可以支撐的年限,體現了我國資源的國內供給情況,可開采年限越長,風險越小。為了將礦產資源的可開采年限轉換為和供應風險方向一致,并減小不同礦產之間的量級差別(最大值2 350,最小值1.1),通過公式(5)把高技術礦產可開采年限轉換為取值[0,100]的正向指標(R/P)i?tran:

        其中,(R/P)i為i礦產2015年可開采年限。在此基礎上,計算高技術城市礦產j的可開采年限指標RYj:

        其中,i代表城市礦產j中含的i礦產,xi代表i礦產在城市礦產j中的含量。

        礦產資源的儲量、產量數據主要來源于USGS和中國國土資源部。

        對外依存度(ED)。對外依存度體現了對海外資源的依賴程度,依賴程度越高,則當海外資源供給出現問題時,帶來的風險越大。城市礦產j的對外依存度EDj計算如下:

        其中,i代表城市礦產j中含的i礦產,xi代表i礦產在城市礦產j中的含量,EDi代表i礦產2015年的對外依存度。

        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國土資源部。

        價格波動性(PV)。價格波動性體現了以合理價格穩定獲得資源的風險,波動性越大,風險越大。城市礦產j的對價格波動性指標計算如下:

        其中,i代表城市礦產j中含的i礦產,xi代表i礦產在城市礦產j中的含量,PVi代表i礦產近3個月價格序列標準差變異系數。

        礦產價格數據來源于海通證券以及中國金屬新聞網http:///。

        匯總可開采年限、對外依存度和價格波動性三個指標得到供應風險指標:

        (3)回收潛力(RP)。高技術城市礦產的回收潛力可從兩個方面來衡量,一是當前報廢量,二是當前社會存量。報廢量體現了當前的回收潛力,在用存量體現了未來回收潛力。

        報廢量(WQ)。由于研究范圍內的城市礦產2015年報廢量最大值為616 500 t,最小值為0.1 t,且方差較大,因此,通過公式(10)將其轉換為取值[0,100]的指標:

        其中,Qj為城市礦產j在2015年的報廢量。

        報廢量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電器研究院、光伏等各行業協會官網,部分產品單位重量來源于生產商官網。

        在用存量(IS)。由于研究范圍內的城市礦產2015年報廢量最大值為6 750 000 t,最小值為443 t,且方差較大,因此,通過公式(11)將其轉換為取值[0,100]的指標:

        其中,IQj為城市礦產j在2015年的社會存量。

        在用存量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電器研究院、光伏等各行業協會官網,部分產品單位重量來源于生產商官網。

        匯總報廢量和在用存量兩個指標得到回收潛力指標:

        匯總經濟重要性、供應風險和回收潛力,得到資源指數:

        1.3.2技術指數

        技術指數衡量某一城市礦產回收利用的技術難度,即評估回收利用某一城市礦產的技術成本有多大。技術指數值越高,表示當前技術越成熟,城市礦產開發利用所需投入技術開發成本越低,反之亦然。本文從元素回收率、拆解技術成本、提煉技術三個方面構建技術指數。

        (1)回收率(RR)。回收率指標衡量特定城市礦產中高技術礦產全部得到回收的潛力,一般基于礦產提取難度以及元素的回收率。城市礦產j的回收率指標計算如下:

        其中,i代表城市礦產j中含的i礦產,xi代表i礦產在城市礦產j中的含量,RRi代表i礦產的回收率。

        回收率數據來源于Graedal 等[20]的研究中元素的全球平均報廢后回收率(endoflife functional recycling rates,EOLRR)。

        (2)拆解技術成本(MC)。拆解技術成本可用當前的拆解技術、設備以及研究水平來衡量。拆解技術越成熟、設備越完善,則所需的技術公關難度越小,用于拆解技術的成本投入越小,拆解技術成本指標值越高。由于目前缺乏拆解技術成本的量化數據,因此設計了城市礦產拆解技術評價的Likert五級量表(表 2),并請多位礦產資源、回收拆解領域專家依照量表對各類城市礦產進行打分,最后取均值作為最終結果MCj。

        (3)提煉技術成本(MEC)。參考Sun等[15]的方法,可用城市礦產內含元素的集中性來評估提煉技術成本,城市礦產j的提煉技術成本MECj具體計算如下:

        其中,i代表城市礦產j中含的i礦產,xi代表i礦產在城市礦產j中的含量,n代表城市礦產j所含高技術礦產的種數,m代表城市礦產j所含其他金屬礦產的種數。

        匯總回收率、拆解技術成本和提煉技術成本,得到技術指數(TIj):

        1.3.3環境指數

        環境指數衡量某一城市礦產回收利用創造的環境價值,即通過城市礦產回收利用所能減少的原生礦開采利用產生的環境影響。環境指數越高,表示城市礦產開發利用所減少的h境污染越多,創造的環境價值越高,反之亦然。

        本文基于Steen[21]報告中的礦產品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來考察城市礦產的環境價值。由于本研究中26種高技術礦產的環境影響指數最高值為7 430 000 ELU/kg,最低值為0.952 ELU/kg,且方差很大,因此利用公式(17)將其轉換為取值范圍[0,100]的指標WFi?tran:

        其中,WFi為i金屬的全壽命環境影響指數。在此基礎上,計算高技術城市礦產j的環境價值EIj:

        其中,i代表城市礦產j中含的i礦產,Xi代表i礦產在城市礦產j中的含量。

        Steen的報告中給出了除鎘外的25種礦產開發利用的全壽命環境影響指數,本文中將25種礦產的平均值作為鎘的環境指數值。

        1.3.4篩選方法

        本文借鑒歐盟聯合研究中心[22]的做法,采用不聚合的方法進行戰略性篩選,突出資源、技術、環境各指數的特點和影響,并結合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23]的關鍵性矩陣表達形式,先分別構建了“資源-技術”、“資源-環境”的兩維度篩選矩陣,最后構建了“資源-技術-環境”的三維立體篩選模型。

        1.4不確定性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公開發表的文獻、報告、統計數據庫,少部分來源于專家咨詢、產品說明等,個別數據通過推算獲得,不同來源數據可靠性不一樣,因此本文參考Zhang 等的研究[24-25],采用半定量化方法進行不確定性分析。根據獲取數據的來源判斷數據不確定性水平的原則見表3。

        不確定性分析分為三個步驟:①確定各礦產數據的不確定性水平。②根據礦產數據不確定性水平及其在城市礦產中的相對占比,求出各測量指標的不確定性水平;報廢量、在用存量、拆解水平及產品內含元素復雜性等四個直接關于城市礦產數據的指標,則直接根據城市礦產數據來源確定不確定性水平。③通過平均加權的方式,求出三個指數的不確定性水平。

        2研究結果與討論

        2.1研究結果描述性統計分析

        按照圖1設計的“資源-技術-環境”指標體系,測算結果如表 4。

        從三個維度來看,資源指數平均得分為28.76,標準差為31.97;技術指數平均得分為30.75,標準差為28.85;環境指數平均得分為56.52,標準差為25.70。可以看出,三個指數中環境指數平均值最高,且波動最小,資源指數平均值最低,波動最大;這說明高技術城市礦產回收利用均能產生比較好的環境效益,但資源效益差異大,且需提高拆解處理技術水平。

        從各類高技術城市礦產來看,新能源技術資源指數均值為16.45,技術指數均值為9.33,環境指數均值為46.76;通訊設備資源指數均值為53.39,技術指數均值為52.30,環境指數均值為80.86;交通工具資源指數均值為20.17,技術指數均值為18.99,環境指數均值為64.17;電池資源指數均值為81.82,技術指數均值為79.76,環境指數均值為89.23;電器電子產品資源指數均值為8.41,技術指數均值為14.90,環境指數均值為40.63。由此可見,電池的資源指數、技術指數和環境指數均值均是最高的,這表明電池將是高技術城市礦產重點開發的對象。

        2.2“資源-技術”兩維度分析

        “資源-技術”兩維度結果如圖2。其中,電器電子產品用鎳氫電池(B4)、鎳鎘電池(B3)及鋰離子電池(B5)的資源指數值和技術指數值均高于90;動力汽車用鋰離子電池(B1)、鎳氫電池(B2)資源指數值和技術指數值均在50上下的中等水平。數據表明EEE用電池回收能夠提供大量的高技術礦產,且技術相對成熟,動力汽車電池資源指數值較低,但未來潛力大。2012―2014年,中國累計生產鎳鎘電池10.43億只、鎳氫電池23.33億只、鋰離子電池90.3|只,這些電池幾乎已全部投入市場,根據混合動力汽車電池包平均6―9年的壽命分布,該批電池將在未來5年內進入報廢高峰。

        通信設備中手機(C1、C2)的資源指數值和技術指數值在65―75的較高水平,資源指數較高,拆解處理技術也相對成熟。但存在的現實問題是,目前手機的拆解回收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手工作坊式,粗糙提取其中的貴金屬,而對內含的其他高技術礦產關注較少。

        新能源技術(G1、G2、G3)、動力汽車(V1、V2)以及電器電子產品(E1―E14)的資源指數值和技術指數值都相對較低,在0―30的范圍內分布。新能源技術以及動力汽車資源指數和技術指數偏低,主要是由于風渦輪永磁電機、熒光燈以及動力汽車永磁電機中含有的主要高技術礦產“稀土”是我國的優勢礦產,其資源儲量在全球領先,供應風險小,從而導致資源指數較低。同時,由于新能源技術和動力汽車均是近些年才開始快速發展,尚未進入報廢高峰,還未吸引市場對拆解回收技術、設備的研發投入,因此技術指數也較低。電器電子產品拆解技術和設備已經比較成熟,但由于內含元素的復雜性,對元素進行全部提取有一定困難,這也是未來要突破的重點。

        2.3“資源-環境”兩維度分析

        “資源-環境”兩維度結果如圖3。其中,EEE用鎳氫電池(B4)、EEE用鎳鎘電池(B3)及EEE用鋰離子電池(B5)的資源指數值和環境指數值均高于90;手機(C1、C2)的資源指數在70左右,環境價值大于85。數據表明:

        電池以及手機不僅回收資源潛力比較大,環境效益也大。其中,鎳鎘電池中含有將近15%的有毒金屬鎘,不進行無害化回收處理將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因此,鎳鎘電池的回收利用能產生很大的環境效益。

        新能源技術(G1、G3)、動力汽車(V1、V2)以及電話機(C3)的資源指數值在15―30的低水平,但環境指數在60―75的較高水平。這表明風渦輪和動力汽車中的永磁電機回收雖然目前來看資源價值相對較低,但能創造較高的環境價值高。

        相比較而言,電器電子產品的環境指數值偏低,但絕大多數都接近或高于50,尤其是在當前電器電子產品已經進入大規模報廢階段,不進行回收處理,將嚴重危害環境。

        從數據結果分析來看,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目前應該把電器電子產品作為回收處理重點,但從長遠來看,電池應成為解決資源瓶頸、環境污染問題的拆解處置重點。

        2.4“資源-技術-環境”三維度分析

        從資源-技術-環境三維度篩選結果來看,27種高技術城市礦產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梯隊(見圖4、表5):

        第一梯隊特點是“三高”:高資源指數、高技術指數、高環境指數,包括EEE用鎳氫電池(B4)、EEE用鎳鎘電池(B3)、EEE用鋰離子電池(B5)。位于第一梯隊的高技術城市礦產是我們首要關注重點,EEE用各類電池內含高技術礦產品位高,含量合計占比達10%―30%,遠高于其他類型城市礦產。當前該梯隊高技術城市礦產尚未進入成礦高峰,還不具備大規模開發利用的條件,但未來一旦進入大規模報廢階段,將是一座高技術礦產富礦,需提前做指數、中高環境指數,包括手機(C1、C2)和動力汽車電池(B1、B2)。位于第二梯隊的高技術城市礦產有兩類,一類是已進入大規模報廢階段的手機,一類是正在快速發展的動力汽車電池。手機已納入《電器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得到了政策支持,同時市場針對手機的“互聯網+”回收平臺也正在構建和完善。動力汽車電池回收則剛剛起步,雖然在2016年1月,中國第一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國家標準《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和《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通過審定,中國動力電池回收標準化、規范化大幕拉開,但在回收體系構建、技術攻關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以應對未來的報廢高峰。

        第三梯隊特點是“二低一中高”:低資源指數、低技術指數、中高環境指數,包括新能源技術(G1、G3)、動力汽車永磁電機(V1、V2)、電話機(C3)。位于第三梯隊的高技術城市礦產需重點關注其未來潛力和環境影響。風渦輪、動力汽車的永磁電機是稀土的主要應用終端,由于當前中國稀土資源儲量豐富、供應風險小、“白菜式”的低廉價格,稀土的戰略價值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但從長遠來看,隨著國內對稀土資源的高強度開采,以及對稀土金屬需求的快速增長,未來稀土金屬的供應風險將逐步加大,而新能源技術、動力汽車也將進入報廢高峰,其資源效益將逐步增大,需要提前關注和布局回收。熒光燈因含汞而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但卻沒有相應的法規配套和監督,廢舊熒光燈的處理量遠跟不上報廢量。以北京為例,一年廢舊熒光燈管產生量達1 000多萬根,但實際處理不足100萬根。完善回收體系,突破無害化資源化處理關鍵技術是廢舊熒光燈回收處理的重點。

        第四梯隊特點是“三低”:資源指數、技術指數、環境指數都相對較低,包括電器電子產品(E1―E14)和光伏電板(G2)。位于第四梯隊的高技術城市礦產和其他類別相比,資源指數、技術指數和環境指數都偏低,但不可忽視。電器電子產品當前正處于大規模報廢的階段,同時隨著產品升級的加快、消費水平的提升,電器電子產品的實際使用時間遠低于理論可使用壽命,產品生命周期大幅度縮短,將持續維持較高的報廢量和在用存量水平,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將是目前的重點。另一方面,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從2007年之后逐漸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以光伏電板平均壽命20年計算,首批規模報廢將在10年之后,目前光伏電板還在快速發展布局,《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計劃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0 GW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 GW以上,未來光伏電板回收資源潛力巨大。

        本文的篩選是基于我國城市礦產目前的在用存量、報廢量進行的靜態分析,隨著時間的推移,篩選結果會發生動態變化。如動力汽車、風渦輪、光伏電板等目前大規模消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未來將進入首輪報廢高峰,其資源指數將大幅度提升;而CRT電視機等傳統電器電子產品將逐漸退出市場,社會存量將逐步減小。因此高技g城市礦產的戰略性篩選是一個持續動態的評估過程,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開發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動態管理系統。

        2.5不確定性分析結果

        半定量化不確定性分析結果如表 6。資源指數的平均不確定性水平為±16.21%,技術指數的平均不確定性水平為±16.67%,環境指數的平均不確定性水平為±10.96%。根據Zhang 等的判斷標準[24-25],本文的研究結果是可以接受的。

        3結論與建議

        隨著新能源、3D打印、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以及國際礦業結構調整的深化,未來資源競爭將從大宗金屬轉向高技術礦產,高技術礦產安全形勢嚴峻;城市礦產開發利用將開辟國家高技術礦產資源安全保障新路徑。本文從中國國情出發,界定了5大類27種高技術城市礦產,從資源、技術、環境三個維度設計了11項指標對高技術城市礦產進行戰略性篩選。結果顯示:

        (1)從資源-技術兩維度看,EEE用電池資源指數高,且技術相對成熟;動力汽車電池資源指數值較低,但未來開發潛力大;新能源技術以及動力汽車資源指數和技術指數偏低;電器電子產品拆解技術和設備已經比較成熟,但由于內含元素的復雜性,全部提取有困難。

        (2)從資源-環境兩維度看,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目前應該把電器電子產品作為回收處理重點,但從長遠考慮,電池應成為拆解處置重點。

        (3)從資源-技術-環境三維度來看,高技術城市礦產可以分為四個梯隊:第一梯隊是高資源指數、高技術指數、高環境指數的“三高”梯隊,包括EEE用鎳氫電池、EEE用鎳鎘電池、EEE用鋰離子電池;第二梯隊是中高資源指數、中高技術指數、中高環境指數的“三中高”梯隊,包括是手機和動力汽車電池;第三梯隊是低資源指數、低技術指數,中高環境指數的“二低一中高”梯隊,包括風渦輪機、熒光燈、動力汽車永磁電機和電話機;第四梯隊是資源指數、技術指數、環境指數都相對較低的“三低”梯隊,包括電器電子產品和光伏電板。

        城市礦產是高技術礦產的重要來源,為更好地促進高技術城市礦產的開發利用,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①加強城市礦產的流量和存量動態追蹤,建立高技術城市礦產基礎數據庫。②制定高技術城市礦產重點開發目錄,并予以動態調整。③構建在線回收與交易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解決回收交易混亂、信息不通暢、布局不合理的問題。④繪制高技術城市礦產科技發展路線圖,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做好拆解處置技術儲備。⑤推動冶煉企業搭配使用城市礦產與原生礦,建立高技術礦產可持續供應體系。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張新安, 張迎新. 把“三稀”金屬等高技術礦產的開發利用提高到戰略高度[J]. 國土資源情報, 2011(6):2-7.[ZHANG Xin’an, ZHANG Yingxin. Improve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ghtech mineralsrare earth, rare metal and rarescattered elements to a strategic height [J].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2011(6):2-7.]

        [2]FTHENAKIS V. Sustainability of photovoltaics: the case for thinfilm solar cells[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9,13(9):2746-2750.

        [3]HUSTON D L. New age metals: the geology and genesis of ores required for a changing economy and a carbonconstrained worldpreface to a thematic issue on critical commodities[J]. Miner deposita, 2014,49:885-887.

        [4]European Commission. Report on critical raw materials for the EU:report of the ad hoc working group on defining critical raw materials[R]. 2014.

        [5]US Department of Energy. Critical materials strategy[R]. Washington DC, 2010: 14-25.

        [6]FRENZEL M, TOLOSANADELGADO R, GUTZMER J. Assessing the supply potential of hightech metals: a general method[J]. Resources policy, 2015,46:45-58.

        [7]JOHNSON J, HARPER E M, LIFSET R, et al. Dining at the periodic table: metals concentrations as they relate to recycling[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7,41(5):1759-1765.

        [8]一帆, 吳玉鋒, 穆獻中, 等. 原生資源與再生資源的耦合配置[J]. 中國工業經濟, 2016(5):22-39. [GU Yifan, WU Yufeng, MU Xianzhong, et al. Coupling allo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sources[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6(5):22-39.]

        [9]BUCHERT M, SCHLER D, BLEHER D. Critical metals for future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and their recycling potential[R]. UNEP DTIE,koInstitut, 2009.

        [10]HARPER E M, DIAO Z, PANOUSI S, et al. The criticality of four nuclear energy metals[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5,95:193-201.

        [11]GRAEDEL T E, BARR R, CHANDLER C, et al. Methodology of metal criticality determina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46(2):1063-1070.

        [12]GRAEDEL T E, HARPER E M, NASSAR N T, et al. Criticality of metals and metalloid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5,112(14):4257-4262.

        [13]NELEN D, MANSHOVEN S, PEETERS J R, et al. A multidimensional indicator set to assess the benefits of WEEE material recycling[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4,83:305-316.

        [14]KIM M, JANG Y C, LEE S. Application of DelphiAHP methods to select the priorities of WEEE for recycling in a waste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too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3,128:941-948.

        [15]SUN Z, XIAO Y, AGTERHUIS H, et al. Recycling of metals from urban mines: a strategic evalua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6,112:2977-2987.

        [16]JAFFE B, PRICE J. Critical elements for new energy technologies[R]. Cambridge, MA: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0.

        [17]RECK B K, GRAEDEL T E. Challenges in metal recycling[J]. Science, 2012,337:690-695.

        [18]KING M F, GUTBERLET J. Contribution of cooperative sector recycling t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duction: a case study of Ribeirao Pires, Brazil[J]. Waste management, 2013,33(12):2771-2780.

        [19]李i飛, 楊丹輝, 渠慎寧, 等. 稀有礦產資源的戰略性評估――基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視角[J]. 中國工業經濟, 2014(7):44-57.[LI Pengfei, YANG Danhui, QU Shenning, et al. A strategic assessment of rare mineral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development[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4(7):44-57.]

        [20]GRAEDEL T E, ALLWOOD J, BIRAT J P, et al. What do we know about metal recycling rates[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11,15(3):355-366.

        [21]STEEN B.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riority strategie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EPS): version 2000-general system characteristics[R]. Swiden: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99.

        [22]MOSS R L, TZIMAS E, WILLIS P, et al. Critical metals in the path towards the decarbonisation of the EU energy sector[C]//Assessing rare metals as supplychain bottlenecks in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ies. JRC Report EUR, 2013.

        [23]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Minerals, critical minerals and the US economy[M].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8.

        第4篇:數字經濟形勢范文

        [關鍵字]石油鉆井 自動化 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 TE928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5-303-1

        1石油鉆井自動化技術應用的必要性

        我國是石油的資源大國,由于傳統的石油鉆井技術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制約石油資源的有效開采,因此我們有必要采用鉆井自動化技術。

        (1)石油鉆井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能夠解決石油開采難的問題,提高石油企業的開采效率,同時降低開采作業的操作難度系數,而目前我國石油開采技術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不僅技術的應用不夠嫻熟,而且成本高,石油企業的發展,面臨高額成本的投入,但未必能夠及時回收成本,而石油開采的存儲和油井日常維護等,拉大了實際收益與預期標準之間的差距,成為石油企業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

        (2)石油鉆井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石油的產量譬如石油鉆井的勘測技術,以科學的工藝流程,防止油井定位失效,以準確的油氣層位置,確保原油產量達標。另外,現有的石油鉆井設備不足,從地理環境分布的角度分析,很多原油所處的位置特殊,譬如存在堅硬的巖石層,無疑給石油鉆井帶來極大的難度。而石油鉆井的自動化技術應用,可以針對不同的地層地質情況,提高鉆井機的承受強度,避免石油生產的持續性受到限制。

        (3)石油鉆井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鉆井的工藝水平,擺脫傳統資源開采工藝的限制。傳統的石油鉆孔大多數采用人力沖鉆的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而石油鉆井自動化技術,提高鉆井和固井的質量水平,譬如固定的支撐結構更加穩固,并采用水泥砂漿進行加固。

        2石油鉆井自動化技術應用的建議措施

        石油鉆井自動化技術在石油開采過程中的應用,需要從勘測智能化技術、存儲虛擬化技術、調控自動化技術三個角度進行探討。

        2.1勘測的智能化技術

        勘測是石油鉆井作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檢測并確定原油資源區域存在的基礎上,在鉆井之前收集該區域的相關數據,作為開采作業的依據。鉆井自動化技術要求借助先進的輔助設備,進行精確勘測和定位油井:首先是全面勘測,確定是有開采區域之后,利用智能化勘測技術,精確定位具體的原油資源位置,筆者認為電子感應技術就不失為一種重要手段,這種技術可以勘測200米范圍內的原油,具體的做法是通過搜尋和查找,分析油井的分布狀況,并搜集相關數據。其次是快速定位,在勘測到原油資源之后,利用GPS、GIS等智能化定位技術,精確確定油井的具置,大大提高勘測分析的效率。再次是數據分析,根據前期勘測搜集的數據資源,對油井深度、存油量、巖層厚度、巖層硬度、開采深度等鉆井參數指標進行綜合性分析,以此推斷油井的客觀情況,以便采取必要的鉆井技術手段和應急手段,避免原油開采作業的中斷。

        2.2存儲虛擬化技術

        計算機的應用,是石油鉆井自動化技術的重要標準。自動化技術需要依托自動化設備,即計算機平臺,主要用于各種數據的綜合性分析,其中存儲虛擬化技術就是突出的例子之一。目前計算機技術已經開始嘗試應用于石油鉆井領域,存儲虛擬化技術發揮很大的優勢。存儲虛擬化技術的應用方法,具體表現為:首先是復合分層技術的應用,針對石油鉆井涉及到的差異性數據資源,通過數據庫平臺,進行綜合性的整理,并從數據庫當中劃分具體的數據資源,應用到鉆井作業的各個步驟當中,旨在提高鉆井操作的精確度水平。其次是動態擴展技術的應用,采用計算機控制系統,針對系統存儲空間問題,通過計算機資源的優化,對系統資源進行結構調整。再次是容錯功能技術的應用,鑒于數據庫的外界干擾問題,要提高數據信息的安全性水平,容錯功能技術就能夠有效規避計算機系統運行時的單點故障問題,并解決數據信息在備份、存儲等方面的問題,確保石油鉆井所有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2.3調控自動化技術

        石油鉆井自動化技術,包括計算機、通信、信息化等技術,而這些技術需要以調控自動化的手段,對石油鉆井的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理資源進行自動化調整,以便維護鉆井施工現場的秩序,提高石油鉆井的質量。首先是邏輯表達技術的應用,該技術基于存儲虛擬化技術,這種技術需要用邏輯方式進行表達,表示單個或者多個資源,不僅可以提高數據信息的處理調控水平,而且能夠自動分析和處理多項數據,作為石油鉆井方案制定的參考依據。其次是信息傳遞技術的應用,石油鉆井借助通信技術,形成信息傳遞的功能優勢,可以將井底勘測的數據,以通信技術傳遞到地面控制中心,以便引導鉆井人員調節鉆井的深度,以及解決數據在存儲和運用過程中的弊端性問題,確保鉆井能夠持續性地自動化操作。再次是自動操作技術的應用,綜合計算機、無線通信和信息化等技術手段,形成綜合性的自動化控制平臺,引導鉆井人員正確操作設備,譬如利用計算機模擬分析鉆井工藝,以及修正錯誤的數據。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石油鉆井技術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制約石油資源的有效開采,因此我們有必要采用鉆井自動化技術。石油鉆井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能夠解決石油開采難的問題,提高石油的產量,譬如石油鉆井的勘測技術和鉆井的工藝水平,筆者認為需要從勘測智能化技術、存儲虛擬化技術、調控自動化技術三個角度,在檢測并確定原油資源區域存在的基礎上,在鉆井之前收集該區域的相關數據,同時需要依托計算機平臺,用于各種數據的綜合性分析,并借助計算機、通信、信息化等技術,維護鉆井施工現場的秩序,提高石油鉆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宇卓.淺談石油鉆井自動化關鍵技術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3,(4):306.

        [2]肖曉悅.石油鉆井自動化技術探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7):124.

        第5篇:數字經濟形勢范文

        聳立在四川省阿壩州理縣畢棚溝的半脊峰,海拔5430米,被登山界定為“提高級技術型山峰”,即適合具有一定登山經驗或登上過5000米級雪山的登山者。“五一”期間,13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業余登山者,在經驗豐富的領隊率領下,以相對快捷的阿爾卑斯登山方式登山,在艱難與美景之間成功登頂……

        這原本是一座無名山峰,多年來默默聳立在四川省阿壩州理縣的畢棚溝內,直到2006年成都刃脊登山隊登上這座山峰后,才將其命名為“半脊峰”。

        半脊峰擁有中外罕見的古冰川,氣勢雄偉、浩瀚磅礴,而且伴有坡度、裂縫、冰斗等豐富的地形,很適合開展登山技能培訓和普及型攀登活動,在登山界被定位為“提高級技術型山峰”,適合具有一定登山經驗或登上過5000米級雪山的登山者。因此,每年都有不少人前來體驗相對快捷的阿爾卑斯式登山——僅攜帶少量的必需物資,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沖頂。

        半脊峰的登山大本營,設在海拔3500米的上海子接待站,距離成都290余公里,乘車5小時左右即可到達。目前,半脊峰的登山線路比較成熟,已經探出4條登頂路線:R1、R2、R3、R4,難度不一,但因為有冰川,其總體攀登難度在四姑娘三峰以上。登山過程中,需要建立BC、C1、C2營地,依次向上,平均坡度在45度左右。

        此次攀登半脊峰,源于一個理想——我常常想象自己坐在山之巔、云之上,看腳下云卷云舒……我覺得,登山時,面對的不是人,而是山,是整個大自然,我可以一個人高高地坐在山上,看山;也可以一個人靜靜地坐在云端,看云……

        1、 BC大本營(海拔3545米)

        在大本營進行兩天的適應性訓練;登山領隊曾50余次成功登頂半脊峰,因此可以說,他最了解半脊峰。

        5月1日,我們這支業余登山隊分乘3輛車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汶川、理縣縣城,到達位于畢棚溝上海子的BC大本營。大本營海拔3545米,位于一塊平坦的空地上,四周樹木林立,后面是高聳入云的雪山。在這個時節,高原上的花草還沒完全復蘇,地面略顯單調。有好幾支登山隊來這里扎營,花花綠綠的帳篷猶如斑斕的花朵,遠遠望去很是好看。

        我們這支隊伍共有13名隊員,分別來自成都、廣東、上海、新疆等地,隊員們首先將在大本營進行兩天適應性訓練。領隊高松是個34歲的藏族小伙子,有著多年帶隊攀登雪山的經驗,曾經登頂海拔5527米的雪隆包、海拔6168米的雀兒山等技術型雪山。高松堪稱是中國半脊峰登頂次數最多的人,大約有50余次成功登頂。此行的7名持證高山協作,都是當地人。

        傍晚時分,畢棚溝顯得有些清冷。坐在路邊,抬頭便能看見白茫茫的雪山,山間零星地掛著幾道瀑布;再遠一點,落日的余暉把雪山照得金燦燦的。對于很少遠離城市和喧囂的我們來說,這樣的寂靜和美景是幸福的。

        太陽下山后,天色漸暗,所有隊員都集中在活動帳篷里,聽高松講解登山知識,包括高山病的預防(如腦水腫和肺水腫的基本特征)、登山基本常識、各種技術裝備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高松本人攀登半脊峰的經歷。他教給了我們一種防止高山反應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趕在進山前拼命喝水,頻繁上廁所,直到尿液變得清澈為止。他還耐心地講解和示范了各種繩結的打法,包括最常用的8字結、蝴蝶結、雙扣結和漁人結。很多第一次攀登技術型雪山的隊員,都滿懷好奇地認真地學習。

        5月2日,登山培訓繼續進行,不過更深入了一些:上升器的使用、主鎖的保護、8字環下降以及過錨點時的自我保護。領隊還在大本營附近選了一塊模擬地形,在兩棵樹之間掛上可以受力的靜力繩,隊員們一邊依次使用上升器向上攀登,另一邊又練習以8字環下降。大家就這樣反復練習,目的是確保登頂時的萬無一失。

        此次攀登半脊峰,我們選擇了R2線路,因為途中有一小段難度稍大的攀冰路段,既可讓我們體驗到一定的難度,又可以提高大家的登山技能。

        2、BC大本營C1營地(海拔4300米)

        今年的雪比往年都大,雪線特別低,上升沒多久就踏雪而行。跨過雪線之后,目力所及之處都是白茫茫的雪坡,唯一的顏色就是我們身上花花綠綠的沖鋒衣。

        5月3日,登山正式拉開序幕。

        這一天,我們的行程是從海拔3545米的BC大本營,上升到海拔4300米的C1營地。這個過程中,海拔上升了近800米,重裝徒步需要4個小時。

        上山的路開始于一片原始森林,路上積滿厚厚的苔蘚和枯葉。路邊的枯樹看起來似乎沒有生命,或高高聳立,或橫七豎八地倒在路邊,其實,這是它們還在繼續沉睡。一路上,隊友們走走停停,沿途欣賞風景、攝影。盡管大家的狀態都很好,但誰也不敢放松警惕,都留意著邁出的每一步。

        剛出了森林,又鉆進低矮的灌木叢。越往上走,植被越稀少。今年的雪比往年都大,雪線特別低,上升沒多久隊伍就開始踏雪而行。跨過雪線之后,目力所及之處都是白茫茫的雪坡,唯一的顏色就是我們身上花花綠綠的沖鋒衣。

        一路上遇見其他登山隊陸續下撤的山友,向我們反饋了山上的各種情況。他們大多數是成功登頂后下撤的,但也有少數人因為高山反應或體力不支,在C2營地便不再前進,直接原路下撤。下撤的人同樣令人尊重,大家都知道,不是每一次登山都能順利登頂。決定登頂的因素有很多:天氣、路況、時間、裝備、食物、體能、毅力……缺一不可。當你真正愛上了登山,就不再是純粹停留在對身體的鍛煉上,而是對自己的意志力進行艱苦磨煉。登山,是對自我身心的超越。登山者不可能征服那些超出自己身體極限的山峰,但只要努力,只要堅持夢想,就是一種超越。

        由于其他隊伍比我們先行,所以我們用不著修路,只需順著前人的足跡前行即可,因此一路較為順利。經過3個半小時的重裝跋涉后,下午兩點,全體隊員和高山協作都安全抵達了海拔4300米的C1營地。營地積雪很厚,超過了20厘米,我們選了一塊三面遮風的雪地搭建高山帳,13名隊員分別安排在5頂帳篷內。7名藏族協作在瑪尼堆旁掛上祭山的經幡,撒下花花綠綠的龍達,以求神靈保佑……

        晚餐時,高山協作們傾力為大家奉上一桌豐盛的飯菜,堪稱極度奢華,是我以前自助登山時從未達到的標準:主菜是用高壓鍋壓的“紅棗當歸雞”,另外還有回鍋肉、青椒肉絲、西紅柿炒雞蛋、榨菜、腌制豆腐和可樂等,飯后還有蘋果。在海拔4300米的C1營地,這些物資全靠人力一步步背上來,多么艱辛,多么來之不易啊!隊員們吃在嘴里,感動在心里,幾個女隊員眼眶都濕潤了……

        3、C1營地C2營地(海拔4900米)

        在距C2營地200米處,有一段坡度超過70度的大雪坡,容易發生滑墜。雪坡旁有一塊直立的巨石,當地人稱之為“生命之源”, 那就是C2營地的方向標……

        5月4日的行程,是從4300米的C1前進營地,上升到海拔4900米的C2沖刺營地。盡管海拔只上升了600米,但齊膝深的積雪,給我們的攀升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視線能及的C2營地,直線距離其實不到兩公里,但我們卻從早上9點一直攀升到下午兩點才到達,過程也乏善可陳,一直是在大雪坡上攀升。不過,每當抬頭眺望遠處的皚皚雪山和泛著藍光的冰川,心里就總是感到舒暢。

        在距C2營地200米處,有一段坡度超過70度的大雪坡,如果徒手無保護,很難攀登,而且容易發生滑墜。雪坡旁有一塊直立的巨石,當地人稱之為“生命之源”,那就是C2營地的方向標,大家全都朝著它吃力地攀升。為了讓隊員們能夠迅速安全地通過,幾位藏族協作率先徒手攀上去,利用幾個雪錐固定了兩根長度100米的路繩,全體隊員才得以在最短時間內依次攀上這段雪坡。

        下午兩點,到達C2營地。營地建立在一塊略寬的雪坡上。為了盡可能把高山帳搭建平整,大家用冰鎬挖出一小塊平地,讓5頂高山帳一字排開。帳篷群兩側都是坡度超過45度的大雪坡,看上去頗為壯觀。

        稍作休整后,領隊在營地上方的雪坡選了一塊訓練場地,所有隊員開始結組訓練冰上行走、防滑墜保護、使用上升器和8字環,以及過錨點的安全保護。最關鍵的練習是,單人行進和結組行進時,發生滑墜時應該做出的安全保護。這些練習雖然枯燥乏味,卻在關鍵時刻能救人命。

        夜幕降臨,所有隊員吃過補充熱能的食物,就早早進入高山帳休息,為第二天的沖頂做好準備。但進帳沒多久,女隊員小婕和藍可便開始嘔吐,把胃里所有食物吐空后,還一直干嘔,高山協作拿來熱水和藥物,也未見成效,她們幾乎整夜未眠。還有一名來自廣東的隊員阿明,也出現了強烈的高山反應,腹瀉不止,一夜上了七八趟廁所。

        隊友都為這幾個隊員揪著心。為了攀登半脊峰,很多隊員提前兩個月就開始做準備,現在好不容易攀升到海拔4900米的C2沖刺營地,真希望他們都能熬過這一關,戰勝高山反應。我們是一個整體,把誰留在C2都不完美。

        強烈的高原反應,伴著腹瀉、惡心、干嘔、厭食,3名隊員在狂風暴雪中,煎熬著度過了他們今生最難忘的一夜。

        4、C2營地沖頂(海拔5430米)

        離頂峰越來越近,我的步伐也越來越沉重,不過,憑借以前攀登多座5000米級雪山的經驗,在早晨7點一刻,我作為第一名隊員成功登頂半脊峰。

        5月5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因為我們將完成沖頂。

        凌晨4點,所有隊員都起了床,做沖頂前的最后準備。領隊檢測了3位高山反應嚴重的隊員的體態,確認幾人體征正常,在征求本人意愿后,決定把全體隊員分為兩組,結組攀登。

        4點30分,全體隊員出發,A組6人,B組7人。出發時狂風中夾雜著雪花,打在臉上生疼,但此時,13名隊員心中只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只要不出現極度惡劣的天氣,就一定要成功登頂!這樣的信念鼓舞著那幾位高山反應嚴重的隊員,同時,他們想沖破身體極限的勇氣,也深深感染了其他隊友。

        夜色中,我們的頭燈閃閃爍爍,極像高原上的星星,伴著我們在風雪中艱難前行。因為前方積雪太厚,為了安全,領隊決定改走傳統的R1路線——從山體南坡的最左側橫切面攀登。這條線也是唯一可以不用攀冰的路線,難度相對較小。我們經過一段大雪坡后,取消結組,開始利用上升器和主鎖保護進行單人攀登。

        突然,前一夜高山反應嚴重的小婕又出現了狀況:她感覺四肢乏力,輕度頭暈。高山協作勸她下撤——在登山過程中,當條件不允許時,理性下撤比強行登頂更讓人欽佩。此時,海拔已到了5200米的冰川以上,小婕遺憾地哭了起來。她脫下雪鏡和面罩,懇請高山協作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她相信自己再努力一點,就適應過去了!她紅著眼說:“只要你們不放棄我,我一定不放棄自己!”小婕對雪山的向往,對人生高度不輕言放棄的決心,打動了每一個人。那一刻,大家都嘆服于她頑強的意志,異口同聲地齊呼:“加油!加油!”。客觀地說,這樣的行為很不理智,因為生命只有一次,而山卻一直在那里——即使錯過這次登頂,以后還有很多機會。領隊在仔細查看她的情況后,判斷她是因為沒有休息好而導致體力不濟和輕微的高山反應,但并無大礙。于是,領隊特意安排了一位協作緊隨其后,一對一地協助她繼續前進。

        此時離頂峰越來越近,我的步伐也越來越沉重,不過,憑借以前攀登多座5000米級雪山的經驗,在早晨7點一刻,我作為第一名隊員成功地站在了海拔5430米的半脊峰之巔。坐在山頂等隊友到來時,不由得感慨萬千:無限風光在頂峰,有幸飽覽能幾人!那種令人熱血澎湃的豪情壯志,鼓勵我一次次登上巔峰。7點58分,全體隊友成功登頂。

        在沖頂的過程中,必須注意的是:在夾雜著雪花的氣候下,海拔直線攀升,對人的體力和毅力是很大的考驗;其次是要合理分配體力,掌握好攀登節奏,防止失溫,少量的體能補充(食物和熱水)也必不可少;最后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沖頂路段氣溫都在0℃以下,必須做好防凍;太陽升起后,還要防曬——雪地里的紫外線照射是平地上的好幾倍。

        在半脊峰的攀登過程中,阿爾卑斯式登山發揮得淋漓盡致——也就是用最短的時間、最短的路線登上5430米頂峰。而與之相對的喜馬拉雅式登山,則是指在登山過程中要反復適應、修路、逐步建立高山營地并儲備物資,多天完成登頂。

        5、下撤

        登山——頂峰不是目標,登頂也不算結束,只有全體隊員平安撤回大本營,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全體隊員成功登頂后,與全體協作合影留念,大家都洋溢著成功的笑容,那份豪情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明白。這么多天的努力和付出,讓我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然而領隊一再提醒,上山容易下山難,不要因為登頂的喜悅,就沖淡了下山的安全防范意識,登山——頂峰不是目標,登頂也不算結束,只有全體隊員平安撤回大本營,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第6篇:數字經濟形勢范文

        關鍵詞 高師院校;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2)20—0065—03

        1986年國家教委頒發《關于加強職業技術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意見》中明確指出:“高等師范院校應根據學校師資、設備等條件增設相關或相近專業的職業技術師范系、科、班,擔負起培養部分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師資的任務。”隨后眾多高師院校紛紛申報職教師資專業,開設職教師資班。1999年國家正式啟動“50個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建設工作”,其中包括8所高師院校。雖然高師院校早已承擔起培養職教師資的任務,也長于培養職教師資的師范性和學術性[1],但在培養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方面卻存在明顯的“短板”。

        一、培養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的內涵和必要性

        技術性素養是職教師資獨特的內在屬性,有著獨特的內涵,擁有精湛的技術性素養是優秀職教師資的重要標志。

        (一)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的內涵

        職教師資是集師范性、學術性、技術性為一體的綜合人才,而技術性素養是其關鍵[2]。技術性素養是指職教師資的應用能力,即“如何做”,又是職教師資和普教師資的本質區別所在。作為一名職教教師,不僅要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理論知識,熟悉職業教育規律和教學方法,更要對工程實踐有足夠的認識和親身經歷,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能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充分展示出高超、嫻熟的技能。

        (二)培養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的必要性

        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聯系緊密,承擔著為經濟社會培養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所需要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在推進我國產業升級換代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要求職教師資必須具備精湛的技術性素養。陶行知在《生利主義之職業教育》一文中說:“職業教育既以養成生利人物為其主要之目的,則其直接教授置業之師資,自必以能生利之人為限。蓋己立而后能立人,己達而后能達人,天下未有無生利經驗之人而能教育人生利者。”[3] 生利之經驗即我們所說的生利技術的經驗。無生利之經驗,也就是沒有掌握生利的技術。這要求高師院校在職教師資的培養過程中必須重視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的培養。

        為了突出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的重要性,發達國家對于職教師資的實踐經驗都有相關要求。如德國要求其教師必須在企業工作1年以上;澳大利亞要求職業教育專業教師必須具有3~5年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實踐經驗;20世紀90年代的法國,則優先錄取有職業經驗的、具有技術文憑bac+兩年學習,或者有3年職業經驗、具有高中會考文憑,或者有5年職業經驗、具有職業文憑,或者有8年職業經驗的人員擔任職教教師[4]。

        二、高師院校培養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的困境

        職教師資因其培養從事生產一線的技術人才,從而對其內在屬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須掌握豐富的操作性知識。高師院校在培養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方面面臨如下困境。

        (一)校內實訓基地缺乏真實性

        真實的實習環境,有助于提高職教師資的技術性素養。雖然高師院校在培養職教師資的過程中,使其既在課堂上學習了系統的理論知識,也在校內實驗室及實訓中心練就了一定的專業技能,但仍有別于在企業實習、接受工程環境的熏陶與鍛煉。因為,某些不易間接傳授的經驗及過程性知識、特定的職業素質,只有在具有真實性、先進性和復雜性特征的職業生產環境的實際體驗中才能形成[5]。有學者表示:“沒有把最壞可能性考慮在內的社會分析模型都是無效的。”[6] 在運用模型來分析社會現象時要注重社會的真實性,因為真實的社會存在最壞的可能。因此,沒有把最壞的可能性考慮在內的校內實訓,其效果是很有限的。這個最壞的可能性是指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技術掌握不成熟所導致的企業利潤的損害。所以,培養職教師資過硬的技術性素養,必須具備企業真實的生產環境。

        (二)課程體系存在重學科知識輕實踐的傾向

        職教師資是集技術性素養和理論素養于一身的高素質人才。但高師院校職教師資專業的課程體系卻仍以學科體系為內容,存在重理論輕技術的傾向。主要體現在以下五方面:在培養目標方面,注重掌握本專業相關學科的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則等陳述性知識,維護學科知識的連續性和完整性,而不是以應用能力為本位;在課程開發方面,強調學科體系,以學科內容為中心設計課程,并照顧到學科的相關性,而不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在教學組織方面,過分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方式上,以講授法為主,而不是以實際訓練的方法為主;在考試考核方面,主要考察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記憶能力,而不是以崗位要求為標準考察其技能的操作水平。

        (三)師資隊伍技術性素養缺失

        長期以來,學術研究作為大學的三大職能之一被過分強化,導致我國各普通高校在教師聘用及職稱評定時,觀測的重要指標都是教師的科研水平,而缺乏對教師技術性素養和教學能力的考察。陶行知說,“沒有治病之經驗者,不可以教醫;無貿易之經驗者,不可以教商”[7]。不具備精湛的技術性素養,又沒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職教師資,根本不能勝任職教師資職業。

        三、高師院校突破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培養困境的出路

        針對高師院校在培養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中所面臨的困境,必須從內外兩個方面來尋求出路。對外,積極尋求企業的幫助,加快產教結合實訓基地建設,以彌補校內實訓基地的不足;對內,以技術為導向,加強課程體系改革,同時大力建設兼職教師隊伍。

        (一)加快產教結合實訓基地建設

        高師院校依托企業共同建設產教結合實訓基地。在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基礎上,校企雙方有針對性地構建各類職教師資技術性培養的方案,共同制定職教師資技術性訓練目標,共同建設技術訓練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并由高師院校教師和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共同組建基地師資隊伍,共同組織實施技術訓練。在共建實訓基地過程中,高師院校負責職教師資的理論課程傳授和思維訓練,為職教師資做好實踐技能培訓的前期準備工作。高師院校培養職教師資的校內準備工作包括理論傳授和校內實訓兩種。理論課程的傳授具有技術理論完備、知識覆蓋面廣、內容淺顯易懂、綜合性強等特點。企業先進設備和技術條件為職教師資的知識運用和實踐能力培養提供優良的環境。實訓基地生產的產品是職教師資技能訓練的直接載體,在真實的產品生產和工作過程中,接觸企業的工藝標準、工具和原材料,有助于技術性素養的培養。

        (二)改革職教師資專業課程體系

        在校企雙方合作下,改革職教師資專業的課程體系,實現傳統學科體系的課程模式向行動體系的課程模式轉變。通過多種載體(項目、任務、案例、設備等)訓練學生對于普適性工作過程的理解和掌握。新的課程體系模式在培養目標方面,注重學科理論的學習,更注重職教師資的職業能力;在課程開發方面,旨在實現按學科結構的順序編排,由追求學科結構的完整性向按工作過程的順序編排,追求工作過程的完整性轉變;在教學組織方面,旨在逐步實現以受教育者為主體;在考試考核方面,旨在改變以往只考核學科知識的做法,逐步實現以職業崗位的要求為標準。

        (三)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兼職教師是培養職教師資技術性素養的關鍵。聘請企業技術能手作為兼職教師,他們來自企業生產現場,擁有先進的技術和最新的行業信息,有著豐富的生產經驗,技術性素養高。高師院校在建設兼職教師隊伍時,應端正思想,提高重視程度,加強兼職教師隊伍的管理,這樣才能使之成為高師院校專業教學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梁宏,文萍,何錫光.高師院校培養職教師資的思考[J].廣西教育,2011(3):11—13.

        [2]王樂夫,姚洪略.技術性、學術性與師范性相結合培養“雙師型”中職師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3):51—52.

        [3][7]陶行知.中國教育改造[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8.

        [4]吳全全.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問題研究——基于跨界視域的詮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59.

        第7篇:數字經濟形勢范文

        前幾年視聽愛好者受益于數字音頻技術的快速發展,從立體聲、模擬杜比環繞聲、數字杜比5.1、DTS 5.1到環繞聲擴展6.1聲道,幾乎時不時就有新花樣出臺。但環繞聲擴展已把家庭環境下的多聲道格局發展到了極至,除了質的提升,聲道花樣就很難再翻新了。

        這幾年間,視頻領域又給愛好者提供了可以升級的空間。逐行掃描格式和高倍精顯技術把現行電視的畫面品質提高到原制式設計要求以上。背投給大眾提供了一個簡便的畫面擴大方式。多款低價位的家庭影院投影機給工薪家庭影院迷們提供了更大的畫面選擇。大畫面數字化的PDP和LCD電視,也開始進入市場。

        標準電視、DVD格式和VGA的640×480清晰度等級的圖像正在過時。數字化顯示設備,如投影機和PDP等的入門級產品也已經從SVGA的800×600(4:3)或900×500(16:9)等級上升到1024×768(4:3)或1280×720(16:9)等級。1920×1080像素點的HDTV已在向我們走來,藍光碟、HD DVD和EVD等高清晰度的錄像存儲媒體紛紛出臺。所有這一切都是針對民用市場的。

        民用音視格式的不斷晉升,商業數字電影行業自然不能袖手旁觀等著家庭影院趕上自己。一種稱之為超高精細的新圖像格式開發競爭已在一些電影、電視企業展開,電視業界暫稱之為“終結電視”。當HDTV剛開始普及時,超高精細圖像的終結電視就虎視眈眈地想登堂入室了。

        視覺臨場感獲得的條件

        家庭影院愛好者都希望畫面又大、又清晰,并追求臨場感、真實感。家庭影院的多聲道系統基本上使聲音達到了這一要求,但圖像卻差得很遠。且不說29、34英寸的CRT電視永遠也不可能有臨場感,就是投影機,畫面倒可以投得很大,但一走近,圖像模糊,像素結構暴露無遺,就毫無真實感。要追求高品質的視頻享受,圖像格式還需升級。

        視覺理論告訴我們,具有1.0視力的人,最小能分辨出兩個點的視角約1分,即1度的1/60。以此推算,我們現行580線級別的圖像,用戶分辨不出像數點的距離約為5倍的畫面高度,此時的水平視野角度約17度。16:9的HDTV圖像的這一距離約為畫面高度的3倍,水平方向的視野角度約30度。如果像素點增加一倍,視距可以縮短到原來的1/2,視野角度就提高一倍。各種不同尺寸的顯示設備的最近視距和視野角度,見表1。

        視野角度的展寬,人的視感生理和心理會發生質的變化。因視野角度的不同,人類對圖像的感覺可分為三種不同區域。圖像位于視網膜中心十幾度部分的視覺區域為分辨視域,人能分辨清楚物體細節。超過水平方向視野角度30度到100度左右的周邊部份稱為誘導視域,對此區域,人類只能感覺到物體的存在或有動作出現,并不能看清晰物體及其具體的動作。超過100多度人眼就感覺不到了。而十幾度到30度之間部分稱為有效視域,人類還能立刻看清物體的存在和具體動作,不到需要轉動頭部才能看清楚發生的一切的程度。

        依據人類的這種視感特點,HDTV給出的視野還在有效視域之內。一眼就能全部看清畫面的信息,這與觀看眼前實景還有差距。如果你走得近一些,兩邊的圖像雖然進入了誘導視域,但中間分辨視域畫面的像素結構就暴露出來了,同樣會露餡。

        只有正面對著你的畫面清晰得與實物、實景一樣,而畫面又大到兩邊已超出有效視域,進入只有模糊視覺的誘導視域范圍,不轉動頭部就沒法知道邊上是什么或發生了什么,才有身臨其境的實際環境感。當視野角度足夠寬時,圖像空間就會因誘導視野的出現而呈現出現實空間的印象。因此,HDTV圖像還只是清晰逼真,并不會產生從現實空間中浮現出的感覺。只有視野角度擴大到周圍的現實空間從視界中消失,真正的臨場感和進入畫面環境的錯覺才會出現。這是一種至今還沒有出現過的全新的視覺享受。

        這種圖像至少要有2000行掃描線,水平方向有4000列左右。這就是現在電影業界正在開發的超高精細圖像格式,或稱終結電視。其最大特征不只是圖像的超高清晰,它還具有HDTV以下圖像格式無法實現的全新圖像表現力。當超高精細的大畫面在眼前出現時,觀眾就象置身在原始景物之中,出現參與其中的錯覺。看風光片,你就感到似乎在實地旅游。看恐怖、歷險片,則一切都在你身邊發生,其驚險、恐懼不言而喻。

        正在制定中的商用數字電影規格

        目前的數字電影格式為DTIM (digital theatre interim master 數字電影院過渡期主格式),像素點為1920×1080。一方面,其像素點還只與HDTV一樣。當人們在家中只能收看500行掃描線左右的現行電視時,商業電影院用這種格式還有賣點。一旦人們家里就用HDTV時,商業電影院再用這種格式就岌岌可危了。另一方面,1000行級的數字圖像看不出像素結構的視角只有30度,沒有誘導視域出現,而近看就會有模糊感或顆粒感。因此DTIM己面臨必須改造升級的境地。

        為此美國7大電影公司聯合設立了行業團體數字電影創新DCI(Digital Cinema Initialtives)作業組,以制訂數字電影系統規格(Digital Cinema System Specification)為最終目標。DCI將于2003年末到2004年初公開格式,然后,將請求格式提交美國電視電影工程師協會SMPTE的下屬組織DC28認定。

        DCI制訂中的請求格式,計劃采用像素點為4096×2048(4K×2K)的圖像格式,名稱為數字電影配給主格式DCDM,詳見表2。其中的色空間特性的細節,見表3。商業電影院要有超過家庭影院的魅力,光畫面大是不夠的,還必須采用超高精細圖像。所以,4K×2K像素點的格式成為今后電影業界標準格式的可能很大。

        圍繞這一目標,還有數字電影產品提供組DCPG、電影院主國家協會NATO、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ASC等相關的團體,正在從事制定商用數字電影設備規格,提供數字電影相關情報,制定數字電影院標準,導入數字電影產生的電影院與電影公司的費用分擔,以及數字攝像和膠片技術相關各種問題的研究活動。一些獨立、公正的數字電影技術測試活動也在大學和專門的電影技術實驗室中展開。

        超高精細圖像格式帶來的變革

        超高精細圖像格式的出現,會使得圖像服務的格局發生大變革。原來電影制片廠到電影公司和電影院,或院線系統的封閉環路被打破。由于超高精細圖像格式的出現,膠片也只是制作影片的一種圖像記錄媒體,而不再是最佳媒體,而且圖像最終都會以數字化的文件被存儲在光碟、磁帶或硬盤上。膠片攝影機最終會被超高精細圖像格式的視頻攝像機替代,放映機改換成超高精細圖像格式投影機。跑片的職業消失,電影媒體在電視網絡、電信網絡和電腦網絡上配送。電影節目與電視節目已無技術上的差別,膠轉磁,2-3上拉等已不再需要。電視臺的節目也可以直接在電影院播放。

        三步走:超高精細圖像最終進入家庭

        超高精細圖像的市場應用將分三個階段。首先是今后兩、三年內,超高精細投影機會市場化。將膠片拍攝的電影以超高精細圖像格式數字化,并用這種投影機在電影院和公共會場播放。

        第二步,美國SMPTE的數字電影標準正式出臺,專業用的超高精細圖像視頻攝像機進入市場。這時,所謂終結電視就開始在業務領域亮相。各種重大公眾事件、體育運動賽件、音樂會和戲劇等等的現場中繼服務就能開展,民眾可以在賓館、俱樂部、茶館和酒吧等異地不同場合設置的大屏幕上,觀看千萬里之外瞬時發生的一切。一般電影也就可用超高精細圖像視頻攝像機直接拍攝。這大約在2007年前后開始。

        另外,使用攝像角度的變化和望遠拍攝等手段拍攝下超高精細圖像,并在超高清晰的大屏幕上顯示。使一些即使在現場都無法看清的場面,歷歷在目,應用領域就可擴展的危險性實驗教學,醫學臨床教學和異地手術等等場合。

        最后一步,預計在2010年后,4k×2k的大屏幕顯示設備進入10萬元人民幣大關,寬帶網絡的數據傳輸率達到400Mbps以上,終結電視開始向民用推進,超高精細AV設備進入家庭。

        超高精細圖像提供的視頻享受并非夢想,而是確確實實在實施著的行動。去年8月開始,日本勝利的2000掃描行線級反射型1.7英寸彩色液晶板的投影機,就可按訂單供應。奧林巴斯去年4月,制訂出2000行級視頻攝像機和投影機的事業化計劃。

        第8篇:數字經濟形勢范文

        一、優化系統配置,打造國土資源依法行政的信息支撐平臺

        建立健全以網絡建設為基礎、以數據管理為核心、以應用系統為支撐的國土資源依法行政電子化平臺是依托信息技術、推進依法行政的前提條件。為此,我局采取了以下幾點工作措施。

        一是完善網絡架構,構建信息聯通平臺。,我市國土資源系統就建成內部局域網絡,并通過“虛擬專線網”及數據專線實現了市、縣(市)國土資源系統的網絡互聯,建立了上連省廳下連各縣(市)局、分局直至鄉鎮的國土資源四級專用網絡體系。,我局根據市政府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的要求,將運行電子政務和業務辦公系統的局域網接入南通市電子政務內網,并與互聯網全面物理隔離,確保數據和網絡安全。目前,我市已實現了國土資源廣域網絡的全覆蓋,為數據交換和資源共享提供了快速高效的信息通道,為電子政務系統和各類業務系統的全面應用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傳輸與共享環境。

        二是加強數據庫建設,構建信息整合平臺。建立健全具有完整主比例尺、覆蓋全市、內容豐富并能及時更新的國土資源基礎數據庫,并以第二次土地調查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為契機,全面推進業務基礎數據庫建設。按照部、省制訂的數據標準和規范,結合我市實際,開展和完善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規劃、土地后備資源、城鄉基礎地籍、城市基準地價和農用地分等定級、地質環境和礦產資源、建設用地、土地市場、土地儲備、復墾開發整理等基礎數據庫,形成了統一權威的數據管理與應用服務體系,為信息服務和系統運行奠定了基礎,為加強資源監管、調控資源供應提供了決策依據。

        三是優化應用系統,構建信息處理平臺。我局由開發地籍管理信息系統起步,先后開發完成及推廣應用了能夠基本涵蓋各項國土資源管理業務工作的辦公自動化系統、電子政務系統和綜合事務處理系統。,我局依托南通市政務網絡平臺,根據市法制辦核定的行政權力事項和流程,以地籍管理、土地征供、耕地保護和執法監察為主線,將土地權屬審查、變更、登記,以及基本農田保護、土地征用、用地報批、規劃審核、執法監察與等業務系統全面集成,在對自建系統改造完善的基礎上,開發建設了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系統,實現了自建系統與市政府電子政務平臺的順利對接和無縫銜接。

        二、完善網絡載體,開辟國土資源依法行政的優質服務領域

        政府門戶網站是政府機關與社會公眾溝通信息的重要窗口和橋梁。我局將網絡作為公開國土資源政務信息的主渠道,以社會公眾需求為導向,以增強信息服務能力為目標,不斷加快全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門戶網站建設,通過信息查詢功能、信息功能、信息交互功能的不斷完善,全面推進國土資源系統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有力地促進了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連續兩年被省國土資源廳評為優秀網站。一是信息公開內容日益豐富。公開信息內容由最初的機構職能、辦事指南、政策法規等靜態信息擴展至目前對行政審批結果、辦理狀態等動態信息及社會關注的土地市場信息的主動公開。通過在對外服務網站上設立政務信息公開專欄,將國土資源管理各類行政事務和主要措施向全社會公開;通過設立行政審批結果公告欄、舉報信箱和意見反饋欄,加強了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社會監督;通過在全省國土資源系統率先建立的建設用地報批聯網審查體系,統一對外在線土地市場招標、拍賣、掛牌信息。二是在線服務功能逐步增強。從提供簡單的業務辦事流程等告知型服務,發展為提供行政審批結果查詢服務,并逐步向社會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服務轉變。不僅在網站上開設“行政權力”欄目用于行政權力靜態信息,同時,開設“網上申請”欄目用于在線受理,開設“辦事服務”欄目用于反饋結果信息,提供了集辦事指南、在線申報、辦事結果查詢于一體的“一站式”在線辦事服務,功能逐步完善,實用性不斷增強。三是公眾參與機制不斷完善。以政務信息網絡為載體,不斷豐富公眾參與的渠道和方式。設置局長信箱和舉報信箱,為公眾提供電子捷徑,認真對待群眾建言獻策并受理公眾意見,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及時發現和化解社會矛盾;開辟在線訪談專欄,邀請各級領導解讀國土資源管理政策,邀請業務工作負責人和網民共同探討民生熱點問題,廣泛傾聽民聲;開設網上調查,不定期對規章、規范性文件或者其他行政決策執行情況和社會效果進行跟蹤、調查和分析,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和完善,提高了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

        三、推動電子運行,形成國土資源依法行政的規范管理體系

        我局充分利用以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系統為核心的國土資源服務監管電子化平臺,推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事項的全程電子運行及電子監控,規范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效能。

        一是網上審查審批便捷透明。依托上連省廳下連各縣(市)局、分局直至鄉鎮的國土資源四級電子政務平臺,實現了所有用地報件的網上審查審批。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通過網絡向上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上報建設用地報件,由具有審批權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網絡上對報件進行會審,并在規定的時限內反饋審查意見,同時,通過報件電子化,使原來的串聯式審批轉變為并聯式審批,報件可以同時發送到相關處室辦理、會審,充

        分利用網絡快速傳輸的特點,減少了文件傳遞時間,提高了審批效能。二是土地掛牌公開公正。我局根據國家、部、省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法律法規,結合電腦、局域網的操作實際,制定了《南通市國土資源局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局域網報價辦法》,在全省率先研發了土地使用權電腦掛牌出讓報價系統,徹底消除了掛牌出讓過程中的人為控制因素,克服了掛牌結止時填報價單和人為選同一報價時間同價位報價者等弊端,大大增強了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三是用地批后監管實時高效。針對部分地區土地征而未用,土地投資強度偏低,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和閑置未用的現象,在全市國土資源系統開通了建設項目供地審批電子備案與在線監控系統,通過分析匯總各建設項目的用地面積、投資強度、建設速度,及時掌握全市的土地審批和開發利用動態,實現了建設用地批后監管的常態化,保障了對土地供應與使用的宏觀調控。

        四是公文流轉承辦自動化。運用網絡系統實行“窗口辦文”,所有業務報件均經電子政務窗口受理,經過設定的程序流轉、辦理、會簽、審批,最后又回到窗口發文并歸檔,辦文過程所有環節均在辦文系統中完成,并在系統中明確記錄,以便各業務處室隨時查閱本處室經辦的文件及其他沒有密級規定、沒有特定對象的普閱性文件,實現了辦公自動化。

        第9篇:數字經濟形勢范文

        [關鍵詞]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急性視神經損傷;超微結構;線粒體

        [中圖分類號] R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6(a)-0028-04

        Effect of 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 on ultra structure of acute optic nerve injury in rats

        ZHAO Junbo1 WANG Bin2 YAN Xiaoxiao1 CUI Cui1

        1.Department of Ophtalmology, Central Hospital of Handan, Hebei Province, Handan 056002, China; 2.Forth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entral Hospital of Handan, Hebei Province, Handan 056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 (PEDF) on mitochondria axon ultra structure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 in rats after acute optic nerve injury. Methods 60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blank group, model group and experiment group, each group included 20 rats. The blank group was not given any disposal, rats in model group and experi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orceps clamping left eye optic nerve to cause incomplete injury of optic nerve, the right eye was not given any disposal. The model group and experiment group, the left eyes models successfully made immediately, at 1 week and 2 weeks, the rats was injected balanced salt solution 5 μL and PEDF 1 μg into vitreous cavity respectively. Rats of three groups were harvested at the third week, 10 rats left eyeball were taken out to make specimens in each group, changes of retinal ultra structure was observed by the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maining rats were prepared to make 5 μm retinal slices, the retinal ganglion cells were counted by routine HE staining. Results Mitochondria edema, cytoplasm condensed axon swelling existed in model group and experi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group by observing with the electron microscopy.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the degree of cytoplasm condensed axon swelling was lesser, and structure was more completely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HE staining showed ganglion cell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model group were less (P < 0.05), cell morphology of ganglion cells were better and the number of RGCs were more in experiment group. The number of ganglion cell counts in model group and experiment group decreased by 73.3% and 53.3%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complete injury of optic nerve can cause obvious damage to the ultra structure of the optic nerve, and PEDF can relieve the damage of the ultra structure of the optic nerve., also can weaken the apoptosis of RGCs.

        [Key words] 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 Retinalganglion cells; Acute optic nerve injury; Ultra structure; Mitochondria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Tombran-Tink等[1]從體外培養的胎兒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中分離出的一種有效的內生性多功能因子。此后又從人類和小鼠中克隆并純化出PEDF[2]。近年來又發現其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營養保護腦神經、抗氧化等功能[3]。關于PEDF對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保護作用的研究多集中在減輕氧化應激損害、減輕光損害、缺血-再灌注損害等,而關于外傷性急性視神經損傷后PEDF對視神經損傷修復的報道不多。本實驗通過對視神經急性損傷后超微結構的觀察,探討PEDF對外傷性視神經損傷后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保護作用。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動物

        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由河北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1508079),體重0.20~0.25 kg,眼部檢查無眼疾。

        1.2方法

        1.2.1 動物模型制作及給藥方法 將60只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和實驗組,每組各20只。模型組和實驗組均采用視神經鉗夾法將左眼制成視神經損傷模型[4],右眼不予處理。模型組和實驗組在禁食12 h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5 mL/100 g)麻醉,顯微鏡下操作,沿角膜緣處用眼科手術剪剪開顳側球結膜,用彎剪鈍性分離并充分暴露視神經,在球后視神經2 mm處用反向鑷鉗夾住視神經,夾持力為98 g,夾住視神經20 s,造成視神經不全損傷。致傷眼瞳孔散大,檢眼鏡查眼底,無視網膜出血者為制模成功。制模成功后模型組即刻向玻璃體腔注射平衡鹽溶液5 μL,而實驗組即刻向玻璃體腔注射PEDF 1μg。模型組之后的1、2周再次向玻璃體腔注射平衡鹽溶液5 μL,而實驗組同樣在1、2周時向玻璃體腔注射PEDF 1 μg。

        1.2.2 組織制備 三組大鼠均在第3周時取材,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球后視神經2 mm處剪斷視神經并摘除整個眼球,4%多聚甲醛固定24 h后行眼內容剜除,將后段眼環用生理鹽水沖洗血跡4%多聚甲醛固定,4°冰箱保存。

        1.2.3 電鏡標本的制作與觀察 隨機在三組各取10只大鼠的后段眼環組織將其分割切成1 mm×1 mm組織條,選擇位于視周圍1.5 mm組織,標記后送電鏡室,由專業人員將其制成50 nm超薄切片(視神經為橫斷面切片),染色后透射電鏡(型號:日本日立H-7500)觀察、照相。

        1.2.4 視網膜HE染色 將三組剩余大鼠的后段眼環組織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石蠟包埋。將包埋好的眼球標本,按平行于視神經矢狀軸為平面的視網膜進行連續切片,切片厚度約5 μm。將做好待用的切片進行HE染色。每張組織標本切片取4個光學顯微鏡下的視野,以視盤為中心,以1.5 mm為半徑形成的圓形范圍內,四個方向對稱各取1個視野,每個眼球只抽取和使用1張切片。使用圖像分析系統對制備好的標本切片進行分析,光鏡(型號:日本BX51T-PHD-J11)下觀察視網膜形態學變化并對每張切片4個視野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進行計數,取其均值作為該切片的計數結果。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6.0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大鼠視神經的超微結構改變:

        空白組視神經髓鞘完整軸漿均勻, 軸漿內可見清晰的正常微管、微絲和線粒體(圖1A)。視神經損傷模型組核質、胞質水腫,細胞器減少,線粒體水腫空泡化,粗面內質網擴張,顆粒融合、脫顆粒現象(圖1B)。實驗組染色質邊移,輕度厚薄不勻,線粒體數量較模型對照組多, 且結構較完整,胞質濃縮軸突腫脹輕(圖1C)。

        2.2 HE染色的視網膜切片形態學觀察和RGCs計數

        PEDF實驗組(14.25±1.65)(圖2A,封三)和模型組(7.98±1.69)(圖2B,封三)的神經節細胞數都明顯低于空白組(29.62±2.24)(圖2C,封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實驗組神經節細胞從細胞形態上要好于模型組,且RGCs數量較模型組多,模型組和實驗組神經節細胞計數較空白組分別下降73.3%、5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PEDF由眼內多種組織合成如視網膜、脈絡膜等,并分泌作用于眼內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等多種組織。在胎兒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某些神經母細胞、視網膜、脈絡膜、睫狀體、角膜內皮細胞等均有PEDF表達[5]。研究發現PEDF在胎兒和青年人的視網膜色素上皮(RPE)細胞中的表達要明顯高于正常人體眼球內的表達。目前已知PEDF對神經系統中的許多部位有分化、營養和保護作用,例如初級海馬神經元、小腦顆粒細胞(CGCs)和脊髓運動神經元等[6]。有研究顯示其濃度為0.1 nm時就可以促進細胞生存和軸突生長[7],并能夠使雞胚胎的脊髓運動神經元分化加快,并促進存活[6]。PEDF可以保護小鼠視網膜神經元、視桿細胞減輕過氧化氫或光損害導致的細胞減少、細胞壞死等改變[8]。PEDF不僅對急性神經損傷、中毒有保護作用,還可對抗其慢性神經損害,起神經營養和保護作用[9]。在高灌注等眼部缺血損傷模型中證實PEDF可保護視網膜神經元細胞抑制其凋亡[10]。目前PEDF營養神經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11]。有研究顯示PEDF可能通過改變鈣離子在細胞內外的濃度而起到神經保護作用,在實驗模型中顯示PEDF可以降低小腦顆粒細胞鈣離子濃度的峰值,這提示PEDF可能是調節細胞膜的鈣泵、鈉鈣交換器、鈣離子結合蛋白等鈣離子清除機制,而不是直接抑制電壓敏感性鈣離子通道,從而起到對抗谷氨酸鹽神經毒性作用,使得細胞生存延長[12]。PEDF改變鈣離子在細胞內外的濃度可能也是通過多通道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可以使細胞凋亡過程開始后線粒體形態和位置改變變輕,從而使得鈣離子通道發生改變,也可以作用于一些抑制凋亡因子或促凋亡因子而l生作用,但這些仍需進一步實驗研究,關于PEDF保護成熟運動神經元的調節機制是否同細胞內外鈣離子濃度平衡有關還沒有得到充分證實[13]。此外Yabe等[14]的研究證實PEDF還可通過激活NF-κB信號轉導途徑而使抑制凋亡因子Bcl-2等表達上調而發揮神經保護作用[15]。因此,PEDF可抑制凋亡,并提高視網膜Bcl-2蛋白表達,Bcl-2可通過抑制線粒體在凋亡因素刺激下形態變化、功能缺失與結構破壞,保持線粒體膜電位的穩定,抑制Bax的移動和作用,阻止線粒體通透性轉換孔和Caspase的開發及激活減緩細胞凋亡[16]。另外,Tsao 等[17]研究發現PEDF 能夠誘導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RK1 /2) 蛋白磷酸化使其活化,而對氧化應激狀態下的RPE 發揮保護作用[18],這提示 ERK1 /2 通路可能也是PEDF神經保護的一個作用方向。Amano等[19]研究發現PEDF可通過上調高糖或者H2O2暴露周細胞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水平并增強其活性并活化Caspase-3起到抗凋亡的作用[18]。

        本實驗通過鉗夾視神經成功制作外傷性視神經損傷動物模型,實驗中筆者從視神經節細胞的觀察及計數可發現模型組和實驗組RGC層排列明顯稀疏,數目較空白組明顯減少,神經纖維空泡樣變性,細胞形態紊亂。實驗中觀察大鼠視網膜的超微結構可以發現模型組和實驗組視網膜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如線粒體數量減少、線粒體水腫、胞質水腫。線粒體是人體內重要的細胞器,在視網膜和視神經內含量較高,為視覺信號傳導和細胞生命活動提供必需的能量,線粒體功能異常可導致RGCs凋亡。視神經損傷后由于多種因素作用可致使線粒體膜通透性轉換孔開放,造成線粒體通透性改變、腫脹、外膜破裂,導致細胞色素c釋放,細胞色素c釋放不但能激活Caspase,致使Caspase-3活化,還可以導致線粒體膜電位崩潰,Ca2+外流,這些又進一步加劇了線粒體膜通透性轉換孔開放,引發惡性循環,最終致造成神經節細胞不可逆性的損傷[20]。本實驗的觀察結果也從超微結構病變發展的角度提示了RGCs凋亡乃至死亡均可能因外傷性視神經損傷引起的RGCs線粒體超微結構的損害。線粒體的功能缺失與結構破壞,是導致RGCs凋亡乃至死亡的機制。此外同模型組相比實驗組胞質濃縮軸突腫脹輕, 線粒體數量較模型對照組多, 且結構較完整。且RGCs數量較模型組多。這說明PEDF減緩或抑制了凋亡,抑制了視神經損傷后多種損傷因素刺激下線粒體的去極化,減少了凋亡誘導因子的釋放,發揮了保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作用。這為臨床上預防和治療諸如外傷性視神經病變、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視神經病變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關于PEDF神經保護作用的具體作用機制很可能是通過多種機制共同調節的結果,其作為一種可能的新的神經保護劑,作用機制仍需進一步實驗研究。

        [參考文獻]

        [1] Tombran-Tink J , Johnson LV .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of retinoblastoma cells induced by medium conditioned by human RPE cells [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89,30(8):1700-1707.

        [2] Steele FR,Chader GJ,Johnson LV,et al.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neurotrophic activity and identification as a member of the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gene family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3,90(4):1526-1530.

        [3] Ogata N,Wang L,Jo N,et al. 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 as a neuroprotective agent against ischemic retinal injury [J]. Curr Eye Res,2001,22(4):245-252.

        [4] 刁金美,馮國棟,游思維,等.用于中樞神經系統Waller變性研究的新型大鼠視神經夾傷模型[J].神經解剖學雜志,2008,24(3):239-244.

        [5] 江新利,趙平,劉巖.PEDF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進展[J].眼科新進展,2013,5(5):485-488.

        [6] 李銳,盛文利.色素上皮源性因子-神經營養和保護因子[J].國外醫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分冊,2005,32(3):289-292.

        [7] Houenou LJ,D'CostaAP,Li L,et al. 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 promotes the survival and differentiation of developing spinalmotor neurons [J]. J Comp Neurol,1999, 412(3):506-514.

        [8] CaoW,Tombran-Tink J,EliasR,et al. In vivo protection ofpho-toreceptors from light damage by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1,42(7):1646-1652.

        [9] 胡萍,徐國興.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視網膜疾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海峽科學,2007(3):73-78.

        [10] Stellmach,V,Crawford,SE,Zhou,W,et al. Prevention of ischemia-induced retinopathy by the natural ocular antiangiogenic agent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1,98(5):2593-2597.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一级AV在线播放 | 色综合久久久久 | 亚洲αV欧美αV一区 | 日本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色8欧美日韩国产无线码 |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