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區域經濟競爭力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但從新羅區實施品牌戰略的現狀看,總體上品牌數量還比較少,高檔次品牌的比例不大,企業品牌意識不強,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重內力,輕外力,創品牌意識不強。不少企業謀求發展,重心往往放在挖潛企業內力促進發展壯大,對品牌的促動作用重視不夠。企業資金的投入投在添設備、上項目、搞技改的多,投在爭創、宣傳著名商標、名牌產品上的比例偏少。
二是重數量,輕結構,創品牌潛力不足。從數量上看,新羅區品牌在全市比重較大,但主要集中在建材產業,機械、化工產業品牌較少,一些優勢企業沒有注意按照國家評價標準加強品牌培育,夠創品牌條件的產品和企業為數不多,企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能力薄弱,影響了著名商標、名牌產品的發展后勁,導致爭創品牌的市場潛力不足。
三是重表象,輕實質,創品牌不重內涵。一些企業對品牌的認識還存在誤區。具體表現為:把金牌等同名牌,把博覽會上頒發的“金獎”、“銀獎”等同名牌;把高質量等同名牌,把高科技混同名牌,把高檔產品等同名牌。一些企業產品經過權威機構檢測符合某一標準,甚至達到國際標準,便認為創出了名牌,忽視名牌的重要特征是要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和眾多消費者的認同度。
品牌是市場經濟趨向成熟的必然要求;品牌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品牌直接影響著區域經濟發展的可持續發展。實踐證明,品牌的數量、檔次顯現著一個地方經濟的綜合實力和外在的影響力,它與地方經濟的綜合實力和外在影響力成正比,也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可持續能力成正比。因此,推進新羅區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必須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做大做強品牌經濟,鼓勵和支持產品質量好、信譽度高、市場前景廣闊的企業爭創“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省名牌產品”和“省著名商標”,以形成新羅區經濟的整體品牌,并依托品牌效應提升區域經濟的輻射力和競爭力。
如何實施品牌戰略,從新羅區實際看,必須做到以下六點:
一、規劃先行。實施品牌戰略既要有長遠規劃,也要有階段性的近期目標。實踐證明,階段性戰略目標的準確、適時,決定了一個區域發展經濟力量的集中方向和經濟發展的導向。要通過創立一批名牌產品,形成一批支柱產業,發展一批大型企業集團,以名牌帶動新羅區經濟快速發展。新羅區工業經濟已經達到一定水平,新羅區提出“品牌興區”新戰略,有利于引導全區優勢和特色企業關注品牌,爭創品牌,力爭3~5年內以機械環保、建材、農副產品加工三大支柱產業為主體培育出3~5個國家名牌產品(或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8~10件,省名牌產品或著名商標20~30件,市內有實力知名品牌達50件以上。以此來推動全區企業優化升級,擴大品牌效應,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全區企業的知名度和產品市場占有量,實現規模經濟與品牌經濟的互相促進。
二、政策推動。充分發揮政府的經濟管理與調控職能,把創品牌和保品牌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服務職能。要建立領導機構和工作小組,出臺實施意見和獎勵、優惠政策,幫助和促進企業爭創品牌。擬每年從區財政安排一定資金,建立品牌發展專項經費,給予有關企業一定的獎勵。對培育發展品牌產品進行的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新產品開發的,優先列入區技改計劃,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對培育對象,實行分類指導,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培育、扶持和規范,幫助和促進企業爭創品牌,在培育國家名牌、省名牌上下功夫。要加大“品牌興區”的宣傳力度,增強全社會尤其是企業界的品牌意識。
三、重點培育。對已有的著名商標、名牌產品及企業進行扶持,對潛在的優勢產品和企業進行培育,是現階段新羅區實施品牌戰略的核心內容。要突出扶持和培育三個重點:一是突出具有新羅區經濟“優勢”的行業,建材、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環保機械等具有傳統特色的產品;二是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和企業,將花生、茶葉、肉制品深加工等已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和認可的農產品,作為扶持和培育對象,爭創福建省名牌產品或省著名商標;三是突出優勢品牌的提升,從已有的省級品牌中篩選出優勢品牌,促其升級為國家級品牌。
四、強化服務。統一認識,轉變觀念,切實加強對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工作的引領與服務,使各有關職能部門形成合力,加快推進品牌戰略工作。一是向企業宣傳各類品牌的國家標準和申報程序,幫助企業制定短、中、長期創品牌戰略。二是引導和幫助企業把好產品質量關,這方面,部門既要依法規范,更要扶持、指導企業按照國家標準加強生產技術和營銷管理。三是加大新羅民營科技園區張白土、雁石、小池等工業集中區的建設力度,構筑產業集聚平臺,深化完善產業分工,拉長擴粗產業鏈。四是支持名牌企業以兼并、聯合、重組等方式,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品牌優勢明顯和掌握核心技術的大企業集團。五是引導一批成長型企業組建規范股份公司,幫助企業培育上市,促進企業技術、品牌與資金的有機結合,實現跨越式發展。
五、激活主體。品牌是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創建、成長、壯大的,最終是由市場、消費者來決定的。培育創建名牌,要以市場占有率為核心。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促進企業進一步增強廣告意識、品牌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制定品牌戰略實施方案,規范企業生產管理和經營行為,始終把創造品牌作為企業的重要目標。員工要自覺地、持之以恒地用一流的工作質量、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來創品牌、保品牌。為創名牌、保名牌,企業必須增大科技研發投入,開發新的技術,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掌握自主知識產權。要引導企業重視文化建設,塑造企業創新發展的靈魂,不斷增強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努力培育和發展具有競爭力的品牌產品。要不斷開發同一品牌的新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要突出重點,避免分散品牌資源,致力打造一個主商標和一類名牌產品,以集中提高商標和名牌產品的知名度。同時要加大廣告投入,加強品牌宣傳,培育品牌信譽,擴大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關鍵詞:城市競爭力;因子分析;青海省
中圖分類號:F830.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4(8)-0063-06
一、引言
城市競爭力主要是指一個城市在競爭和發展過程中與其他城市相比較所具有的吸引、擁有、控制和轉化資本,爭奪、占領和控制市場以創造價值,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主要體現在一個城市集散資源、創造財富、提供服務以及帶動輻射周邊地區的能力,是城市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環境、人民素質等綜合水平和能力的體現。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地區經濟集團化進程的加快,產品和企業之間的競爭已逐漸演變為區域和國家之間的競爭,城市的中心作用、樞紐作用和媒介作用日顯突出。競爭力區位理論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著名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率先提出。隨后,競爭力研究受到世界各國重視,并從空間、領域和深度等方面衍生出了各種類型。
一般意義上講,競爭力是指一個行為主體(包括國家、區域、產業和企業4個層次)與其他行為主體相比較,獲取某種稀缺性市場資源的能力。以行政管理為基礎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地區)、縣(市),是我國區域宏觀調控的對象,本文所指的區域特指“市(地區)”。區域城市競爭力是指具有某種顯著標識性特征(經濟的或非經濟的)的經濟地理區域內的城市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區域競爭力的強弱,取決于區域內城市競爭力的高低,從而直接關系到其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大格局的地位。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十年來,青海省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我們也應看到,在青海省整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同時,區域經濟發展并不平衡。分析青海省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差異,并不是簡單地為了城市排名,而是為了能較清楚、客觀地認識各城市的優勢、劣勢以及現狀、發展潛力,找到縮小城市間差距、協調各城市間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為提升青海省整體經濟競爭力提供科學依據和理論指導。
本文通過因子分析法,運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對2011年青海省西寧市、海東地區、海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的經濟競爭力結果進行分析,根據綜合得分對8個地區進行分類并對各類別進行具體分析。
二、青海省區域經濟競爭力實證分析
(一)指標體系構建
進行區域城市競爭力評價,首先需要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因此指標的代表性非常重要。本著系統性、科學性、目的性、可行性的原則并在學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資料的權威性和可獲得性方面考慮,結合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的新形勢以及西部地區的實際情況,本文選取了綜合經濟實力、產業結構指標、基礎設施指標、國民素質指標、城市環境指標、政府管理指標共6大類22個指標,組成了城市競爭力指標體系(見表1)。
(二)因子分析原理
1、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于1931年由Thurstone首次提出,其目的是用少數幾個因子去描述多個變量之間的關系,被描述的變量一般都是能實際觀測的隨機變量。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把聯系比較緊密的變量歸為同一類別,而不同類別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較低。在同一個類別內的變量,可以想象是受到了某個共同因素的影響才彼此高度相關的,這個共同因素也稱之為公共因子,它是潛在的并且不可觀測的。因子分析反映了一種降維的思想,通過降維將相關性高的變量聚在一起,不僅便于提取容易解釋的特征,而且降低了需要分析的變量數目和問題分析的復雜性。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以相關性為基礎,從協方差矩陣或相關矩陣入手把大部分變異歸結為少數幾個公因子所為,把剩余的變異稱為特殊因子。至此,每一類的變量實際上就代表了一個公共因子(基本特征),因子分析就是用來尋找和確定這些基本特征的模型。
2、因子分析的數學模型
因子分析的一般模型為:
X1=α11F1+α12F2+…α1nFn
X2=α21F1+α22F2+…α2nFn
………………………
Xm=αm1F1+αm2F2+…+αmnFn
其中:X1,X2,L,Xm是實測變量;aij是第i個變量在第j個主因子上的載荷。載荷越大,則說明第i個變量與第j個因子的關系越密切;載荷越小,則說明第i個變量與第j個因子的關系越疏遠。
3、因子分析步驟
(1)指標的同趨化處理。在參與綜合評價的指標中,有些是正指標,有些是逆指標,有些是適度指標,需要將它們統一轉換成正指標,方向具有可比性。
(2)無量綱化。使處理后的樣本指標服從標準正態分布,這樣既消除了量綱的影響,又消除了指標間的差異,使得各指標間具有可比性。
(三)實證分析
數據選自2012年《青海省統計年鑒》,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
1、描述性統計輸出。如表2所示是關于22個初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量,包括均值、標準差和分析用到的取值個數(N)。
2、初始變量相關性檢驗。如表3所示,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Bartlett球形檢驗統計量的sig
3、方差解釋表及特征值碎石圖。如表4所示,“解釋的總方差”表格給出了每個公因子所解釋的方差及其累積和。觀察“初始特征值”一欄下的“累積%”列,前四個公因子解釋的累積方差已經達到85%以上,故而提取這四個公因子就能夠比較好地解釋原有變量所包含的信息。
如圖1所示,第四個公因子后的特征值變化趨緩,故而選取四個公因子是比較恰當的。
4、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已知因子載荷矩陣是變量與公因子的相關系數,對一個變量來說,載荷絕對值較大的因子與它的關系更為密切,也更能代表這個變量。如表5所示,第一公因子更能代表醫院衛生院病床數、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部財政收入、教育事業費支出、固定資產投資額、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這幾個變量因素;第二公因子更能代表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工業煙塵排放量、第二產業占GDP比重、用電總量這幾個變量;第三個公因子更能代表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這一變量;第四個公因子則較好地代表了人均GDP這個變量。
進一步分析,根據各個變量的特點,結合各個因子的具體含義可以把第一個公因子解釋為經濟發展動力因子;第二個公因子解釋為經濟基礎實力因子;第三個公因子解釋為政府影響能力因子;第四個公因子解釋為生活水平因子。
5、因子得分的系數矩陣。如表6所示是因子得分系數矩陣,由此可得最終的因子得分公式為:
F1=-0.123*人均GDP+0.076*GDP總量+…+0.010*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F2=0.056*人均GDP+0.056*GDP總量+…-0.006*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F3=0.007*人均GDP+0.005*GDP總量+…+0.233*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F4=0.549*人均GDP-0.075*GDP總量+…-0.071*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6、綜合得分排名。參考表4中“旋轉平方和載入”欄里的“合計”(方差值)和“方差的%”(方差貢獻率),四個旋轉后的方差貢獻率依次為43.004%、24.768%、16.305%、9.165%,采用其作為權重,運用計算公式得到的綜合排名如下:
三、結論與建議
(一)競爭力水平類型劃分
根據計算的結果,可以將青海省8個地市和自治州、自治區進行劃分:強競爭力的城市――西寧(F>1);競爭力一般的城市――海族蒙古族自治州、海東地區(0
(二)城市競爭力狀況分析
1、競爭力強的城市:西寧前三個因子得分均在0分以上,且前兩個因子得分處于領先地位。表明作為省會的西寧是全省的經濟中心,發展較全面,城市競爭力較強。西寧經過不斷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步入了嶄新階段。目前,西寧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財政收入、社會零售總額各占50%以上。全省90%的調入商品和80%的調出商品經西寧中轉,對全省其他州、地、市、縣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輻射力。西寧工業已形成以機械、輕紡、化工、建材、冶金、皮革皮毛、食品為支柱的工業體系,機械工業技術力量雄厚;紡織品工業發展完善;化學工業逐步形成支柱產業;建材工業制品多樣、充分開發利用地方資源;冶金工業擁有全國最大的電解鋁廠――青海鋁廠和列入全國500強的西鋼廠及生產硅鐵出名的青海山川鐵合金廠;食品工業在堅持地方特色的同時,大力發展綠色食品、乳制品系列、蟲草系列等保健食品,蜚聲國內外;西寧能源、電力充裕;農村經濟有一定基礎;對外貿易持續發展;西寧是全省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商業貿易中心;西寧的教育事業發展良好,有一批實力較強的高??蒲性核?。
但需要指出的是,西寧在第三因子政府影響能力因子和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的得分排名均在第五位,與其他因子的排名是不相稱的,同時也表明西寧的財政收支能力較弱,政府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能力較低。
2、競爭力一般的城市:海族蒙古族自治州、海東地區。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綜合排名第二,在第二因子經濟基礎實力因子排名第一,第三因子政府影響能力因子排名第二,表明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經濟基礎實力過硬、經濟發展迅速,政府對競爭力影響力高。以來,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生產力得到較快發展,經濟結構由過去的以農牧業為主,轉變為以工業為主導,工農牧業協調發展的格局,經濟總量不斷增長。以青海石油管理局、青海油田公司、青海鹽湖工業集團公司、西部礦業公司、青海鹽業有限公司、灘澗山金礦和內蒙古西聯化工公司德令哈純堿廠為主的工業企業成為海西州經濟發展的主要帶動力量。兩區建設穩步推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柴達木循環經濟實驗區建設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統籌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有序推進,工業形成以鹽湖化工、油氣化工、煤炭化工和有色金屬、特色生物、新能源為主導的六大產業體系。農村牧區水利、“四配套”建設步伐加快,農牧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格爾木和德令哈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西部工礦區和東部綠洲農業區的城鎮建設也有了一定規模。城鎮地區二、三產業發展迅速,非農業人口占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人口和經濟的城市化特征日益明顯,海族蒙古族自治州已基本形成以工業為主的工農牧業協調發展的經濟格局。但其在第一因子經濟發展動力因子、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排名最末,表明海族蒙古族自治州在社會事業發展方面還有待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文化、教育、醫療、環境等事業建設還有待提高。
海東地區綜合排名第三,第一因子經濟發展動力因子、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均排名第二,表明海東地區社會事業發展良好,科教文衛等事業發展均衡,人民生活水平較高。海東是青海省最主要的農業區高原特色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的建設是青海省“四區兩帶一線”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互助、樂都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平安富硒農業示范園區及民和、化隆、循化農業示范園區。近年來,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核心,海東全轄農業發展實現農業增質提效、農民不斷增收。在農業發展的同時,海東工業也在痛苦的蛻變中化蛹成蝶。海東按照“園區引領、產業集中、縣域有別、培育主體、節能減排、提量增效”的要求,加快現有產業升級與集中,努力發展循環經濟,使工業集中區和特色產業成為海東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考量。雖然海東地區在第二因子經濟基礎實力因子排名第四,但不能否定其在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工業發展方面做出的嘗試與探索。在此基礎上,鑒于海東在第三因子政府影響能力因子排名居中,還應加強政府財政收支,提升政府對競爭力的影響。
3、競爭力較弱的城市:海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這些城市的各項指標都有待提高,經濟基礎較差,經濟結構單一,各項社會事業都有待完善,但是還應該看到這幾個城市發展還是較快的。其中,海北藏族自治州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排名第一,表明其人民生活水平較高,人均收入高;果洛藏族自治州第三因子政府影響能力因子排名第一,說明其政府收支能力強,對競爭力影響大。同時,海北、黃南、果洛、玉樹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挖掘內外的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經濟,注重教育和科技創新,提高綜合競爭能力。
(三)提升青海省城市競爭力建議
1、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有機統一。加快特色產業園區、示范區建設,形成“四區兩帶一線”區域發展新格局;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增加對西寧所轄縣和海東城鎮建設的投入,支持東部城市群優先發展,著力打造以西寧為中心的經濟圈;加強新農村新牧區建設,促進城鄉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2、堅持發展惠民生、促民生事業,重視科技、教育等領域的發展。夯實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努力解決好關系人們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相關制度,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大科技投入,重視并提高與城市科技競爭力有關的城市軟、硬環境建設;調整教育結構,擴大職業教育、在崗教育的規模,大力發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教育體系,完善教育結構,保證城市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3、充分利用資源、能源優勢,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積極推動綠色發展。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條,加快特色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牧業,建設一批生態農牧業種養殖基地,重點發展十大特色產業,全面推進生態畜牧業,做大做強農區畜牧業。爭取建成海東國家級農業科技園、海北現代生態畜牧業、海南生態畜牧業、黃南有機畜牧業“四大示范區”建設。
4、大力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軟環境建設,進一步豐富和提升大美青海旅游品牌。構建以西寧為中心的夏都旅游圈,以三江源生態旅游線、青藏鐵路觀光旅游線為主的“一圈三線”旅游發展格局;加快青海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黃南國家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海南貴德高原旅游示范區“三大品牌”建設。著力打造高原生態旅游目的地,使旅游業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5、提高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通過經濟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建立科學的管理、決策體系,克服,提高辦事效率,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和秩序,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制度保證。
6、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充分利用、新疆等西部口岸,擴大對外貿易,推動“向西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強對外宣傳,精心組織好青洽會、藏毯國際展覽會、國際清真食品、用品展覽會等大型經貿會展活動;取消地方保護壁壘,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健全、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開放各類市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地區的經濟活力。
參考文獻
[1]郭志博,徐曉明,金浩,薛明華.河北省11個省轄市競爭力的因子分析[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07,(8),53-57。
[2]倪鵬飛.城市競爭力藍皮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3]青海省統計局.2012年青海省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4]時立文.SPSS19.0統計分析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5]蘇志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分析―以山西省為例.生產力研究,2013,(8):105-107。
The Research on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in Qinghai Province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BAI Ru
(Haidong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Haidong Qinghai 810600)
[關鍵詞]區域經濟 核心競爭力 層次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一、引言
區域經濟競爭力是對一個區域各種經濟變量的有機組合及動態合力下該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發展潛力的概括。IMD(1980s)的早期模型認為,競爭力由八個因素決定:企業管理、經濟水平、科技水平、國民素質、政府管理、國際化程度、基礎設施和金融體系。在這個模型中,由于經濟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管理水平,所以把企業管理剔除。這樣可以把影響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因素歸結為六個:基礎設施、金融環境、政府管理、經濟實力、國際化程度、創新因素。
本文運用現代計量經濟學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建立了市地經濟核心競爭力評價模型, 初步分析了四川省各市地區經濟核心競爭力的現狀, 并按競爭力指數的大小對四川全省17個地級市進行了排序。
二、區域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綜合波特和IMD區域競爭力評價模型的特點認為,區域核心競爭力由三大主要競爭力因素 (產業競爭力、政府管理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和支撐它們的三大競爭力因素(經濟綜合實力競爭力、基礎設施競爭力、創新資源競爭力)兩個層次組成的。
在這一模型中,中間層的產業競爭力、政府管理競爭力、企業競爭力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主動關系,它們共同構成區域核心競爭力。下層的經濟綜合實力競爭力、基礎設施競爭力、創新競爭力之間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構成為產業競爭力、政府競爭力、企業競爭力的依托。其中,經濟綜合實力競爭力和基礎設施競爭力更體現近期的支撐性競爭力,而創新競爭力更體現長期的支撐性競爭力。
在設計指標評價體系時,參考了國家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國家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地區的特點,依照上述區域核心競爭力的評價模型,在構造評價指標體系時,首先確立一個統駕整個指標體系的概念框架,然后再設立反映核心競爭力各方面的具體指標。
三、四川省核心競爭力實證研究
1.因子分析
表1 四川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因子得分及排序
2.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就是用某種準則將多維空間上靠近的點歸集為一類而不同類間的距離盡可能的大。本文運用SPSS 17.0聚類分析中WARD聚類法對綜合因子得分進行分類,將四川的21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水平分為四類。表2。
四、結論及建議
1.成都作為省會城市,在四川省區域經濟中充當了一馬當先的領跑者
2.攀枝花市、瀘州市、德陽市、綿陽市、樂山市、南充市、宜賓市作為工業較發達城市,有著較為發達的工業經濟
3.自貢市、資陽市、內江市、遂寧市、達州市、眉山市異軍突起,開始新型經濟發展模式
4.四川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由于地理因素兩極分化現象依然嚴重,川西地區的發展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龔發金.區域競爭力評價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12-l3
[2]張斌,梁山.區域競爭力初探[J].經濟師,2005,(11).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 沈陽 縣域經濟 產業集群
一、核心競爭力與區域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核心競爭力”即核心競爭能力的概念,是‘在一個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于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從與產品或服務的關系角度來看,核心競爭力實際上是隱含在公司核心產品或服務里面的知識和技能,或者知識和技能的集合體。區域核心競爭力是在比較優勢上形成競爭優勢,各類要素在區域的特定空間聚集、相互作用,形成區域競爭優勢,進而形成區域核心競爭力。企業、產業和政府對要素的整合能力形成區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二、沈陽市的區域比較優勢
區域核心競爭力是在區域比較優勢和區域競爭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區域體制創新而形成的一個復雜的混沌系統。比較優勢與資源有關,是指本地區在經濟和生產發展中所獨具的資源與有利條件。而競爭優勢強調的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內生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沈陽經濟區在被確定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以來,圍繞新型工業化主題,沈陽經濟區八城市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沈陽經濟區的區域產業一體化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在沈陽經濟區五條城際連接帶開發和產業布局上,充分利用和發揮各市域比較優勢,即以增量帶動存量調整,實施各市域產業差別化錯位發展,區域產業一體化已經收到顯著效果。中心城市沈陽調整結構的重點是:以增強沈陽輻射力和帶動力,建設世界級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東北亞區域性國際城市為基本戰略取向,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城區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產性現代服務業。沈陽經濟區現在已經實現了交通一體化,經濟區實現了一小時交通圈,將來還要實現半小時經濟圈。而在獲批的方案中明確確定了“一座核心城市、五條城際連接帶、十大產業集群”和38個新城新市鎮的建設藍圖,這就使得沈陽經濟區要加快在產業布局、人力資源調整和城鄉統籌等眾多領域的關鍵環節顯現全國新型工業化典型的示范效應。按照此進程發展,沈陽經濟區到2020年,基本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努力使沈陽經濟區發展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沈陽經濟區以沈陽為中心,涵蓋沈陽、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阜新、遼陽、鐵嶺八城市。這一經濟區資源豐富、城市密集、科技發達、工業基礎雄厚、基礎設施完備,是我國重要的重化工業發展基地之一,是國家能源、原材料、重大裝備制造業和重要國防戰略產業基地,也是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和遼寧省經濟核心地帶。
沈陽經濟區是隨著近代中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而漸成規模的,必然會成長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東北全面振興的龍頭區域和遼寧省域經濟增長的核心部分。
政策優勢。在省域層面,遼寧省政府也在積極地推進城市間的協調與合作。省政府為增進城市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搭建了平臺,優先發展區域性的交通設施,環經濟區高速公路以及城際鐵路的建設,為各城市的融合奠定了物質基礎。在城市層面,八城市在注重自身功能強化與結構調整的同時,也在主動走向區域。
產業優勢。沈陽經濟區三大支柱產業,即裝備工業、鋼鐵工業和石油化工重現發展生機。石油化工結構調整加速,正在改變石油化工產品單一產業鏈條對地區發展牽動力弱的結構缺陷,百萬噸乙烯和百萬噸以上的芳烴及深加工,拉長了石油化工產業鏈條。新興產業進入快速發展軌道,高端裝備、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環保新材料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大力發展以信息、金融、物流、旅游為重點的生產性現代服務業,已經作為中心城市沈陽和經濟區內各市城區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沈陽經濟區現代產業體系框架基礎初步形成。
資源和交通優勢。從地質學角度看,沈陽經濟區地處東北、華北地區北緣環太平洋成礦地帶,具有良好的成礦條件與環境。沈陽經濟區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且儲量巨大,這為沈陽經濟區成為我國主要的重工業基地提供了有力保證。雖然目前大部分地區的礦產資源已面臨枯竭,但從現實看,部分地區仍存在可挖掘的潛力。
沈陽經濟區具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國家正在積極建設哈大鐵路客運專線和東北東部鐵路通道兩大鐵路干線。它們的全線開通將進一步提升沈陽經濟區的交通優勢,為沈陽經濟區的發展提供更為可靠的交通運輸保障。沈陽經濟區具有很強的后發優勢。在成功吸引了數量可觀的外資后,沈陽經濟區應大力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揮高科技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滲透、輻射和帶動作用,助力傳統產業升級,實現傳統產業跨越式發展,使之走上新型工業化道路。當前沈陽經濟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就要求其必須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此優化產業結構,加速經濟發展方式實質性轉變。
沈陽市憑借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吸引八方來客,推動遼寧省經濟快速發展。經過努力完全有可能把沈陽建設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三、培育區域核心競爭力促進我市區域經濟的發展
區域核心競爭力是一個地區在參與國際與國內競爭中所具有的能力,為提升沈陽市的區域核心競爭力,促進本地發展優勢產業區域經濟的發展,著重抓以下幾方面的建設:
1、發展優勢產業
沈陽經濟區發展應積極實施向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傾斜的新戰略。發展優勢產業是沈陽經濟區新城和新市鎮發展的基本動力,沒有產業支撐城市難以發展。沈陽經濟區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鏈式和組團式的區域空間發展模式,著力推進城際連接帶新城、新市鎮建設,并以此為依托,拉長優勢產業鏈條,形成聚集發展效應,做大區域經濟規模,帶動沈陽經濟區加快建設,提升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陽也加速做大做強全市經濟總量,增強對經濟區其他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進而推動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2、發揮優勢產業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沈陽經濟區發展應積極實施向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傾斜的新戰略。發展優勢產業是沈陽經濟區新城和新市鎮發展的基本動力,沒有產業支撐城市難以發展。沈陽經濟區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鏈式和組團式的區域空間發展模式,著力推進城際連接帶新城、新市鎮建設,并以此為依托,拉長優勢產業鏈條,形成聚集發展效應,做大區域經濟規模,帶動沈陽經濟區加快建設,提升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陽也加速做大做強全市經濟總量,增強對經濟區其他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進而推動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沈陽經濟區具有很強的后發優勢。在成功吸引了數量可觀的外資后,沈陽經濟區應大力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揮高科技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滲透、輻射和帶動作用,助力傳統產業升級,實現傳統產業跨越式發展,使之走上新型工業化道路。當前沈陽經濟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就要求其必須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此優化產業結構,加速經濟發展方式實質性轉變。同時,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使沈陽經濟區的現代產業成為具備生存能力、競爭能力和長久生命力的國際化產業。
總之,利用地區已有的優勢條件,作為增長極,引導并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最終達到提高整個區域要素稟賦的目的。
關鍵詞:品牌戰略 區域經濟 對策措施
0 引言
品牌是企業經濟實力和市場信譽的重要標志,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更是一個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象征。近幾年來,作為浙江省級最大工業園區之一的紹興袍江工業區在圍繞“高特輕紡、塑料包裝、生物醫藥、食品飲料、機械 電子 ”等五大特色產業經濟,充分發揮區域和產業優勢。
鼓勵和扶持企業爭創名牌產品,做了積極而有效的探索,對促進企業走質量效益的發展路子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隨著開發區之間的競爭加劇,面對當前要素制約的宏觀形勢,工業區要從注重規模效益向注重質量效益的轉變,實施品牌戰略,打造品牌經濟,走品牌強區之路,將成為工業區健康、持續發展的有力舉措,成為實現工業區二次創業的有效載體。為此,筆者就紹興袍江工業區如何培育發展名牌產品,引導企業爭創名牌產品,加快實施品牌戰略步伐,提升區域經濟競爭能力方面進行了調研分析,對工業區推進企業開展創牌工作提出了幾點思考和建議。
1 工業區品牌產品發展現狀與特點
紹興袍江工業區自2000年組建以來,一直努力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 現代 化工業新城區和紹興中心城市新組團為開發建設目標,十分注重品牌戰略,堅持內育外引、品牌立區的方針,始終不渝地把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主攻目標。九年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紛紛落戶袍江,不少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名牌產品脫穎而出,發展壯大。到2009年底止,全區擁有市級名牌產品42個、省級名牌產品19個、
2.1 企業 品牌意識淡薄,品牌理念相對滯后,企業缺乏品牌的內在激勵機制,資金投入不足,產品開發節奏不快,缺乏做大做強的動力和欲望。
2.2 現有多數擁有市級以上品牌產品的生產企業規模不大,而且缺少具有較強實力的大集團、大企業,難以培育出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品牌。
2.3 企業管理體制模式陳舊、管理水平低下、人才資源相對匱乏,經營方式仍處在粗放型經營、數量型擴張的方式,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市場競爭力。
2.4 對名牌的扶持幅度不大。各級政府對品牌產品和生產企業的扶持重宏觀宣傳和指導,輕有效的激勵機制,雖制訂并出臺了相應的鼓勵企業創牌的獎勵政策,但支持力度不大,效果未能顯現。
3 工業 區推進企業創牌工作的基本思路
全面實施品牌戰略是加快工業區 經濟 發展 方式轉變,優化工業區經濟結構,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工業區推進企業創牌工作的基本思路要以 科學 發展觀為指導,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質量效益為中心,提高名牌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以企業為主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夯實品牌經濟發展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引導企業加快行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步伐、優化資源配置;以規范市場秩序為重點,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創牌工作氛圍。
4 工業區推進企業創牌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4.1 切實加強領導,積極發揮政府的引導推動作用。工業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品牌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創牌工作列入工業區開發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是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各盡其職”的原則,進一步加強企業創牌工作的領導,全面推行品牌戰略的實施,增強工作的指導性;二是要根據工業區的特點,著手制訂今后五年工業區名牌產品培育發展規劃,選擇培育發展對象;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納入培育發展對象的企業和產品,本著“突出重點、扶優扶強”的原則,在產品開發、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以必要的支持和政策傾斜。;四是要把開展企業創牌工作納入局辦(單位)年終崗位責任制考核中去,為區內爭創名牌產品的企業搞好服務。
4.2 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爭創名牌產品活動的良好氛圍。工業區要利用新聞媒體,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全方位、多視角地加強實施品牌戰略、爭創名牌產品活動的宣傳報道,加大對名牌產品和企業的推介力度,形成一個全社會宣傳名牌產品、保護名牌產品、發展名牌產品的社會氛圍。
中圖分類號:P7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0594(2009)08-0032-05
收稿日期:2009-05-09
物流產業不僅對區域經濟發展起著基礎性的作用,而且影響和制約著整個區域經濟運行的速度和效率,決定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強弱?;浉壑g有著緊密的地緣、史緣和人緣聯系,這決定了粵港經濟協同發展的歷史必然性。改革開放以來,粵港的經貿合作關系得到迅速、全面的發展。經過30年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粵港經貿合作已經發展到了相互依存、互補互利、休戚相關的程度。日趨緊密的粵港經貿聯系,成為廣東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同時也成為了香港經濟保持穩定繁榮的重要因素(戴定一,2009)。
20世紀90年代初,在產業轉移和直接投資的基礎上,廣東與香港已經形成了“前店后廠”的產業合作模式。截至上個世紀末,香港主要制造業80%以上的工廠或加工工序已經轉移到了廣東,開辦的三資企業和“三來一補”企業達到了66000家以上。至此,粵港在產業上已經形成了密切的分工協作關系:香港完成了從制造業和服務業并重的產業結構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結構轉移,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信息中心的地位不斷提高;廣東工業化迅速推進,崛起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制造業的主要基地之一,“中國制造”使得廣東制造業的產業集群已經形成。伴隨粵港經濟定位的越來越清晰,做為外向型經濟的粵港區域競爭力的發展離不開物流產業集群的培育和功能的發揮,二者是相輔相成和互為補充的(戚真理,2009)。
一、區域經濟發展與物流產業集群
(一)區域競爭力與區域經濟 區域競爭力是指區域內各經濟主體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形成并表現出來的爭奪資源或市場的能力,或者說是一個區域在更大區域中相對于其他同類區域的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區域競爭力分為三個層次:基礎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和主導競爭力。在區域競爭力的三個層次中,基礎競爭力是其他競爭力的前提條件,沒有基礎競爭力的要素,其他競爭力都無從談起,區域的聚集力和輻射力也只有在區域基本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才能獲得。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市場競爭最終都可以分解成區域間的競爭,可見,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提高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
區域經濟是一種將物流、人流、商流、資金流等各種生產要素聚集在一個特定的區域范圍。以規?;?、批量化、一體化的連續生產和規模化、多樣化的市場為特征的經濟形態,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下其產業特色關系到與其他產業的關聯性和互補性。因此,區域之間產品或服務的擴散沒有發達的現代物流業做保障,區域經濟的基本運轉就會中斷。在區域經濟的發展進程中,合理、高效的物流系統有著極其重要的先導性和重要性。
(二)物流產業集群產業集群的經典研究最早見于英國新古典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在19世紀末提出的產業區理論,他把一些手工業類的小公司集聚、且相互之間具有密切聯系、區內生產活動具有明顯的專業化特征的區域稱為產業區。到了1990年,美國哈佛商學院,著名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er)教授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正式提出產業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并把它提高到增強國家競爭力的高度,從而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視。
對于物流產業集群目前還沒有比較權威的定義,章建新(2007);賈興洪(2007);文海旭(2005)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本文認為物流產業集群(10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是指以現代物流業為主導的眾多相關企業與機構,基于引致需求、資源整合、彈性專精、專業化分工、集體學習等因素的驅動,按照專業化、規?;脑瓌t共享物流基礎設施,組織物流活動,為物流服務需求方提供更加優質的綜合物流服務,從而獲得競爭優勢,形成以地理空間集聚為外在表現、以競爭一合作關系為本質特征的社會經濟網絡。
主要特征:①基于物流需求的“引致需求”特性,物流產業集群形成的區域產業發展依賴特征:②基于現代物流業“基礎設施依附”與“引致需求”特性,物流產業集群形成的區域依賴性;③基于現代物流業的“第三產業”的產業屬性,物流產業集群形成的需求集聚特征;④基于物流產品差別化特征,物流產業集群形成企業間的競爭合作關系特征。
(三)物流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協同性物流與經濟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協同關系,這種關系也就決定了區域物流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協同關系。物流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活動中生產、流通、分配、消費諸多環節及各部門和各地區間實現有效聯系的紐帶,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物流產業集群的發展會給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物流產業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響著區域經濟的發展。物流產業集群對區域生產力布局和生產方式轉變及區域經濟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都起著積極的能動作用。
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實踐與現狀也表明了區域物流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協同關系。目前我國物流發展比較快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幾個經濟發達區域:如以上海為龍頭,包括南京、寧波、杭州等城市在內的長三角經濟區;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中心的大珠三角經濟區;以北京為核心,天津、廊坊、塘沽以及保定在內的環渤海經濟區。但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區域物流產業集群和區域經濟必須協同發展,破壞了兩者之間的平衡,對其中一方面都將產生抑制作用。對于區域物流產業集群平臺的構建,不僅要從物流基礎設施、物流設備配置等方面進行投資,而且要通過創造良好的物流關系環境來發展區域物流產業集群,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然而,物流是屬于一種派生需求,區域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又會拉動物流需求的增長。因此,正確地進行區域物流產業集群的規劃與管理,特別是考慮到未來物流需求的不確定性,對于滿足區域的物流需求。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區域物流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的協同關系見圖1。當區域物流產業集群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形成經濟增長,表現出物流需求小于物流供給。反之,區域經濟帶動區域物流產業集群的發展。因此,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與政策,加強物流基礎設備、信息系統的建設以及提高物流的投資水平,發展區域物流產業集群,物流需求與物流供給的平衡點,從而促進區
域物流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二、粵港物流產業集群的形成上有著自身的優勢
(一)經濟條件港、澳、粵珠江三角洲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香港是世界物流中心、國際金融中心,珠江三角洲是全球制造業基地,也是我國增長得最快、經濟最開放的地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創造出了與“東亞經濟奇跡”相比毫不遜色的經濟業績,珠江三角洲GDP從1989年的451,18億元提高到2007年25415,6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6,3%,比較珠江三角洲、日本及亞洲“四小龍”工業化時期人均GNP年均增長率(見表1),我們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增長遠高于工業化時期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
(二)區域產業分工體系的形成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珠江三角洲逐漸形成了三大產業分工體系:①以東莞、深圳、惠州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群;②珠海、中山、順德、江門等是家庭耐用品與非耐用消費品、五金制品為主的產業帶;③以廣州、佛山(包括南海)、肇慶為主的是傳統的電氣機械、鋼鐵、紡織、建材產業帶。
三大產業帶的形成,使珠江三角洲具有了強大的生產能力,擴大了物流需求,并形成了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完善的銷售網絡。
(三)對外貿易的劇增珠江三角洲的外貿出口額從1980年占廣東省的28,2%到2007年的95,2%,年均增長率為26,8%,遠遠高于同期全省和全國的水平(分別為19,7%和14,0%)。近幾年香港的貨物吞吐量也呈現上升趨勢。珠江三角洲腹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其產業結構升級,內外貿易量的劇增,進而使物流需求擴大、物流量增加。
(四)體制及政策條件“一國兩制”優勢,香港具有特殊國內、國際地位和在《基本法》下享有的有別于中國內地的政策。香港有著廉潔政府,在“一國兩制”下,它作為特別行政區都具有特殊的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和經濟政策,享受自由港地位、獨立航空權等。相對于國內的其他地區或亞洲其他國家的城市而言,港、澳、粵珠江三角洲是惟一能同時享受“兩制”好處的地區。
(五)珠三角良好的政策環境珠江三角洲是中國內地外向度最高的區域。該區域擁有深圳、汕頭、珠海三個經濟特區,大量的保稅區、經濟開發區,產業政策環境國內首屈一指。此外,各地政府在政策上都重視并鼓勵發展物流,把物流建設作為當前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
(六)交通運輸條件
1、地理優勢。大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優越,地處亞太區中心是中國南面對外的門戶。南臨南海,是東南亞和東北亞航線的中繼點,北靠廣東中北部,依托中國南方內陸,在經濟上具有特殊的意義。它是中國連接世界的窗口,也是國際貨運的中轉站,其中香港更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集裝箱運輸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亞太地區營運中心。倚靠著大珠三角的區位優勢,粵港物流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2、交通設施的完善。目前,大珠三角已形成了海陸空全方位發展的立體化、國際化的交通格局。①海運方面,集中了五大港口三大港群,分別為東部的香港港、深圳港和虎門港,西部的中山、澳門和北部的廣州港,其中香港港是中國南部海岸最大的深水港。②航空方面,擁有港、穗、深、澳、珠五大國際機場。這五大機場有國內航線250多條,國際和地區航線100多條,航線網絡連接國內外200多個大中小城市,有亞洲最大的航空軸,是建造亞洲航空物流和遠洋航運物流兩大平臺的理想之地。③陸地方面,鐵路網絡密集,有京九、京廣、廣汕、廣深、三茂及在建的廣鐵鐵路等,這幾條鐵路輻射大陸10多個省、市、區,服務人口5億多人,同時,珠江三角洲的公路密度也位居全國第一(直轄市除外)。
(七)技術條件
1 香港是世界咨詢中心。香港是傳統的國際物流中心及世界資訊中心,有強大的資訊能力、網絡能力、硬件設施、人才優勢。
2 珠江三角洲IT產業的發展。珠江三角洲是未來世界IT產業的主要產區,具有建設先進信息系統的條件,能為發展現代物流提供技術保障。目前,珠三角長話自動網和分組交換網、衛星、程控、高速寬帶、信息網絡等現代通訊技術都在全國處于前列。以互聯網為核心的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可為現代物流提供快速、準確、高效的服務。
三、物流產業集群對粵港區域競爭力提升的協同效應
(一)物流產業集群的粵港區域資源協同效應
1 物流產業集群有助于提高粵港區域外資源吸納能力和區域內資源利用效率。任何區域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域外資源的流入可以克服區域產業發展的瓶頸、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浉蹍^域有著比較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這會降低資源的轉移成本,增強對域外資源的吸納能力。作為“第三利潤源”,粵港區域物流產業集群系統的完善也有助于粵港區域企業生產制造流程和流通過程的優化,從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實現粵港區域內資源的時間效用和空間效用,促進粵港區域內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粵港區域內資源的利用效率。
2 物流產業集群有助于提高粵港區域物流產業集群技術進步。物流技術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兩個方面:物流硬技術是指組織實物流動所涉及的各種機械設備、運輸工具、倉儲建筑、場站設施,以及服務于物流的計算機、通訊網絡設備等;物流軟技術則是指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統而使用的系統工程技術、現代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等。物流技術并不是一種獨立的技術,是將各個物流環節的物流技術進行綜合、復合化,形成最優系統技術,這使得物流產業集群技術進步有著較顯著的擴散和關聯效應,對企業和區域的技術進步有著較高的促進效果。
3 物流產業集群將有效促進粵港區域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物流基礎設施是現代物流業運作的平臺,粵港區域物流產業集群的發展必然會帶來新一輪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促進粵港區域物流設施布局的合理化,提高物流設施的利用效率。
4 物流產業集群有利于粵港區域內部資源要素的聚集?;浉畚锪鳟a業集群的發展集中表現為粵港區域物流園區的建設和物流網絡體系的構建?;浉蹍^域物流園區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具有人力資源迅速聚集、支柱產業迅速形成、資金迅速密集的特點。物流園區的建設和整合將有利于粵港區域經濟運行成本的降低。物流園區整合了粵港區域的物流資源,可以形成規模經濟,進而降低整個粵港地區的交易成本。粵港區域物流對粵港區域內部資源與要素的聚集作用體現在兩個不同層面上:首先能夠把粵港區域內的各種商品進行集中,這里說的商品集中可以是實物的集中,也可以是概念的集中,即粵港區域物流中心城市不但是一個商品源,也是一個信息源;其次能夠把物流企業集中,形成合理化競爭,發揮整體優勢和規模經濟效益,向專業化、深度化、一體化發展。一個結構穩定、高效運作的粵港區域物流協作網絡,不僅可以減少組成要素之間的磨損和交易成本,減少用戶使用網絡資源和要素的成本,降
低尋找合作伙伴、獲得各種服務信息的成本,提高要素和整個網絡的收益。
(二)物流產業集群的產業協同效應 物流產業協同發展可以增強粵港區域競爭力,促進粵港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并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化方向轉變。
1、物流產業協同對粵港區域農業發展的貢獻?;浉蹍^域物流產業協同發展不僅可以降低農產品的生產成本,還可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強農業對市場需求的應變能力,更加適應居民日趨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同時還能夠促進農業社會服務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改變農業生產資料和農副產品的傳統儲運和銷售方式,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物流產業協同對粵港區域工業發展的貢獻(邱斌,2005)。在工業方面,粵港區域物流產業協同發展是提高工業運行質量的重要途徑,通過供應鏈整合可以有效降低工業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成本,提高市場反應速度,實現企業生產和經營流程的優化;促進傳統工業企業的升級改造,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并快速地融入國際經濟貿易體系當中。現代物流產業屬于服務業,粵港區域物流產業協同發展還可以降低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流通成本等中間需求成本,增加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而提高現代物流產業對粵港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3、物流產業協同對粵港區域服務業發展的貢獻。粵港區域物流產業協同發展有助于提高服務業對粵港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F代物流產業是傳統運輸、倉儲、通訊郵政、商業等產業與新興的信息技術等產業的重組融合,是新型組織管理理念和先進信息技術共同促成的組織管理形式的創新。是現代經濟分工和專業化高度發展的產物,其自身的發展能夠帶來服務業對區域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提高。同時,現代物流業對商業、金融業、保險業、旅游業等相關第三產業的關聯作用比較明顯。發展現代物流可以增加第三產業的增加值,提高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使粵港區域產業結構更加合理。
(三)物流產業集群的競爭協同效應 粵港區域的主導競爭力主要表現在輻射力和聚集力等方面,發展現代物流,可以增強粵港區域的輻射和聚集功能,增強與其他區域分工協作的經濟關系,從而提升粵港區域的主導競爭力。從增強粵港區域的輻射功能來說,物流體系越完善,就越能支持產品的對外運輸和對外流通。物流體系較完善的區域,往往也是商業體系比較完備的區域,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區域域外輸出商品總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區域輻射能力的大小,域外輸出商品總額越大,說明區域輻射力越強?,F代物流的發展也有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使產品更具競爭力,從而導致域外市場上的輸出商品總額增加,最終體現為粵港區域輻射力的增強。
四、粵港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粵港區域物流產業的結構及總量的增長
粵港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決定著粵港區域物流系統的發展水平,粵港區域經濟的發展結構影響著粵港區域物流系統的需求結構,粵港區域產業結構變動和主導產業產品結構的變化也會誘發粵港區域物流基礎設施布局的變化,進而影響粵港區域物流系統的供給結構(張秀生,陳立兵,2005)。
(一)粵港區域經濟規模決定著粵港區域物流規模物流業屬于服務業,有著與其他服務業共同的特點,即需要依附于區域的生產性、流通性產業而存在。區域經濟規模越大,區域物流發揮作用的空間亦越大,則區域物流的規模就越大。粵港區域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制造業和商貿流通業活躍,粵港區域的物流業有著良好的客戶群和市場基礎,發展空間較大。
(二)粵港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層次決定著粵港區域物流的發展水平和層次一般而言,區域經濟越發達,則其對區域物流的要求也越高,同時也越能夠為區域物流的發展提供優良的經濟基礎和物質技術條件。相反,如果區域經濟欠發達,區域物流的發展就沒有足夠的發展動力,也就缺乏必要的經濟基礎和物質技術條件,包括必需的交通、通訊、倉儲等物流基礎設施條件,以及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技術和人力資源等,從而也就無法向較高的水平和層次發展。目前粵港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點在于制造業的轉移、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升級,而產業的升級和優化對粵港區域物流產業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產業集群也面臨著升級和結構調整(劉秉鐮,2006)。
(三)粵港區域經濟結構決定著粵港區域物流結構 區域的經濟結構及其變動趨向對區域物流結構有著重要的影響,這是由物流業的服務屬性所決定的。區域物流業的發展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產物,屬于后發產業。它是維系區域經濟各個部門、產業和企業之間關系的紐帶,并使之成為統一的有機整體。區域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創造了物流需求,為發展區域物流提供了平臺,進而帶動區域物流業的發展。所以,區域的經濟結構也必然決定了區域的物流結構。
(王剛電子郵箱:wanggan∞)
參考文獻:
戴定一2009,我國物流業的新發展[A],廣東省領導干部現代服務業與物流發展研討班講稿整理]c],(6)
李蘭冰,2007,物流產業集群的創新機制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6):39-44
劉秉鐮,2006,現代物流與區域競爭力之間的關聯機理[J]學習與探討(2):224―227
成真理,2009l我國物流產業發展與廣東的戰略[A],廣東省領導干部現代服務業與物流發展研討班講稿整理[c]
邱斌,孫少勤,2005,現代物流業對產業集聚區位因素影響的研究,物流技術(10)
章建新,2007,析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物流產業集群功能[J]l經濟問題,(1):119―121
近20年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產業集群經濟發展迅速。在這些省份,有很多“塊狀” 產 業,即相同的產業高度集中于某個特定地區,形成專業化塊狀產業。如浙江省海寧市許村的 布藝和經編、紹興的印染和化纖布、嵊州的領帶、諸暨的襪子、寧波的男裝、杭州的女裝、 溫州的皮鞋和西服、織里鎮的童裝、平湖的服裝出口加工,福建晉江的旅游鞋,廣東東莞的 制造業、潮州的婚紗及晚禮服、中山沙溪的休閑服、鹽步的內衣、西樵的面料及裝飾布,山 東青島的服裝等等。
這種現象在產業經濟學中被稱為產業集群或產業集聚,英文為Industrial Clustering 。有關資料顯示,塊狀產業“原產地”并非在中國,早在歐洲工業革命前后的荷蘭、意大利 、瑞士就已出現。僅以瑞士為例,其鐘表產業集群或聚集天下聞名,紡織機械產出能力世界 領先,醫藥、食品、銀行、保險、旅游等產業也呈現出高度集群的規律。 產業集群經濟是我國傳統產業和現代制造業走向集約化、專業化的重要形式。目前,主 要在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長江三角洲、環太湖區、浙江杭嘉湖地區、寧波溫州、珠江三角 洲等地區,以一個市、一個縣、一個鎮或一個村為范圍,集中某種產品的社會化生產,形成 一定區域規模的企業集群,表現出極強的活力和競爭力。
有關專家指出,古今中外區域發展的實踐都證明,產業專產化集群發展是城市和區域競 爭力提升的重要路徑。當前,產業集群已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 的多數城市雖都具備了一定的城市競爭和發展的基礎條件,但多數難以同國際大城市甚至域 內大中城市進行全面競爭,許多城市還患有產業同構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痼疾。因 此,致力于提高競爭力的城市和區域,應當選擇產業集群的路徑戰略。當地政府應當利用產 業具有強烈自發集集的特點,通過培育產業發展所需的各種要素和環境,積極扶持專業化產 業群的孕育、萌芽、發展、壯大,反過來再通過產業集群的發展促進各種要素環境的不斷增 強。 產業集群是產業發展的一種內在規律,和經濟開放程度有很大關系,是市場配置資源, 合理運用產業要素的客觀要求。了解塊狀產業的由來,關鍵要結合實際分析其形成的條件。 從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的情況來看,至少有三個條件內在地推動了塊狀產業形成。一是資 本和勞動力自由流入并實現組合,以某一類產品為主的產業資本在一個區域較快集中,這屬 于產業形成的生產要素條件;二是強大的市場需求拉動,產業集群大都圍繞一個專業市場形 成,可以充分接納產業集群生產的大量產品,充分提供各種原材料、配套設施與服務;三是 產業集聚地政府對企業和產業的發展采取鼓勵或不干預的英明政策,提供土地、工商管理、 引導服務等支持,使生產要素能夠自由流入并直接面向市場集聚。然而說到底,塊狀產業離 不開經濟的開放,因為無論生產要素自由流動還是產業與市場互動,都必須以經濟的開放性 作為前提,開放有助于資源的流動和產業的集群。通過廣泛開放、大量引進和兼收并實地學 習,可以很快縮短與先進城市和區域的差距。積極鼓勵國內外城際和區域間的經濟、科技、 社會、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鼓勵城市和區域內外機構和人士的各種民間的非正式交往 。要主動參與經濟區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進程,取消地方保護壁壘,開放各類市場,促進城 市和區域的分工、協作和專業化產業集群。
而經濟上的開放則要求政府政策的開明。政府要為產業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務。要依 據自身優勢和產業基礎,實行鼓勵對同一產業進行持續的資金、技術投入的政策,培育和發 展其優勢產業。運用財政和稅收政策,引導企業提高技術、擴大規模、推動產業升級。政府 應積極營造有利于產業專業化發展的投資、科研和居住等環境。在規劃建設吸引外部資金、 人才、資源的交通、通訊和信息等基礎設施方面,政府一定要考慮產業的專業化和集群性, 大力推進適合本地產業發展的技術性基礎設施建設。要保護當地的風景名勝和生態環境,以 實現自然環境優美怡人,建立高素質人才和專業化的人力資本所需的良好生活和工作環境。 要建立能夠保證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的市場制度環境,建立個人信用制度,確保民間經濟交 往信用。要建立規范政府、特別是規范政府與企業關系的制度,規范政府的行為,消除以亂 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集資為突出特征的經濟侵權行為。
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同樣值得關注。產業集聚主要是相同產業的區域集群,專業化分工程 度高,眾多企業都有嚴格而精細的分工,產品越做越精,生產成本也能降得很低,且減少了 因轉換加工環節而必須付出的成本費用,大大提高了產業效率。圍繞市場或出口的產業集群 往往信息比較靈通,對原材料和產品市場行情能夠及時準確掌握,并作出快速反應,降低了 交易成本。產業在政府開明式政策的氛圍中集聚,減少了政策成本,其微觀基礎基本上為非 國有或民營企業,甚至手工作坊和農戶,具有靈活多樣的體制優勢。隨著產業集群的發展, 行業性組織日益加強,中介服務網絡日趨健全,促使產業集群形成整體協調優勢。顯然,產 業集群的競爭力可以歸納為“三低兩優”,即較低的生產成本、交易成本、政策成本和體制 優勢、整體協調優勢。
關鍵詞:產業集聚 區域競爭力 機制
產業集聚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從各地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律可以得出,產業集聚區的興起與發展對這些區域競爭力的帶動和提升具有巨大的影響,產業集聚帶來知識、信息、技術等生產要素在這些區域大規模合理配置,吸引大量相關企業的聚集并快速發展。企業的發展推動產業的發展,而產業的發展又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進而有效提升區域競爭力。本文詳細闡述了產業集聚區是如何提升區域競爭力的,以期更好促進產業集聚區與區域競爭力的協調健康發展。
產業集聚與區域競爭力概述
產業集聚是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的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斷匯集的一個過程。它包含三個涵義:第一,產業集聚描述的是要素資源向某一特定區域集聚的動態過程,它著眼于經濟效益與效率的動態提高。第二,產業集聚的形成既有要素資源配置的自發性,也有政策引導的強制性,但無論哪一種方式,產業集聚過程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漫長過程。第三,產業集聚根據產業屬性與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產業集聚區,它們的基本特征是產業相對集中,產業集聚區域內的企業是屬于同一產業或具有直接上下游產業關聯或其他相關產業的企業。
區域競爭力是指某一區域通過有效吸引和配置資源,生產出更多財富的能力,以實現區域經濟的持續增長。區域競爭力更多的強調該區域的發展潛力和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能力。
產業集聚區對區域競爭力的影響
(一)產業集聚區的優勢
波特認為,當某一產業集聚區形成時,不但對產業本身,而且對該產業相關的上下游產業及第三方服務業都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其競爭優勢具體表現在:
1.加強分工與協作,提高專業化水平。產業集群內集聚的企業專業化分工互補,分工可以有效減少工作轉換時間,增加單位勞動的產出,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隨著企業的發展,集聚區內分工更細,專業化更強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更大,從而吸引大量的專業化企業加入,使得集聚區內的專業化水平和生產效率不斷得到提高。
2.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企業在特定區域集聚過程中,會使交易效率得到提高,交易成本得到降低。在產業集聚區內,由于企業之間的空間距離縮短,彼此聯系與合作加強,因此,必將使每一次的交易成本降低,并可節約企業的采購成本、搜尋成本、儲運成本等,而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總的交易成本將大大減少。由于在集聚區內,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加強,又根植于共同的區域文化與價值觀念之中,彼此了解加深,信任度提高,這將促使雙方能更高效率的完成交易并履行合約,并可節省企業的搜索信息成本和時間。
3.創新能力增強。在集聚區內,專業化知識、先進的技術、經驗豐富的員工、老道的客戶以及相關的企業在地理上的集中,產生強大的知識、信息積累與擴散效應,為企業的創新提供重要的來源與基礎。同時,同行業之間的競爭也轉化為企業創新的動力,集聚區內的供應商與老道客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企業可以及時獲得市場信息,把握市場行情,準確預測行業發展趨勢,從而及早做出調整,掌握市場先機,加強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集聚區內良好的配套設施,完善的服務條件,較強的專業化分工,及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金融部門的關注和支持,都會加速創新成果的形成,加速區域內相關知識和技術的擴散和傳遞。
(二)產業集聚區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機制
區域競爭力可分為微觀層面的企業競爭力、中觀層面的產業競爭力和宏觀層面的區域競爭力,而產業集聚區對區域競爭力的提升,正是通過對企業、產業和地區不同層次競爭力的提升,而使區域競爭力得到提升。
1.產業集聚區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波特認為企業所擁有的競爭力主要表現在成本優勢(價格)和產品差異化優勢(質量)。而產業集聚區內由于巨大的就業機會,必然吸引大量勞動力的集聚,使得企業節約了勞動力的搜尋成本、培訓成本和培訓時間,同時由于勞動力的集中與規模,相應的,勞動力的價格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進而降低企業的工資成本。另外集聚區內企業聯系緊密,互為產業鏈的某一個環節提品,其生產的產品互為依賴,使得集群內企業能夠更加迅速、準確的獲得市場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及交易風險,并且相關產業之間還可以共享低成本中間產品的投入。集聚區內公共實施的共享與成本的分攤也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實現集聚經濟。以上各因素所產生的企業生產要素成本的降低,反映在企業產品上則表現為產品的價格優勢。
構成企業競爭力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產品的差異化。首先,集群內企業都具有某一方面的專業化優勢,可以利用其專業化優勢將人力、物力、財力集中于某一方面或某一生產環節,做專做精,而將其他方面交給集群內其他企業來做,從而集群內企業可以向精、良、專、深發展,生產獨有的、差別化的產品。其次,集群內企業利用集群內創新知識、信息和技術的快速流動傳播,也更加有利于推出新的差異化的產品。最后,利用集群內企業的整體力量,加大對區位品牌的建立和宣傳,形成具有區位差異性的品牌產品,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2.產業集聚區對產業競爭力的提升。產業競爭力表現為產業經濟的發展,產業經濟是處于企業外部、區域內部的集聚經濟。產業競爭力的提升主要通過集群內產業(部門)生產率的提高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得以實現。
產業生產率的提高主要借助于集聚區形成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集聚區內的企業能夠獲得規模經濟及遞增的收益,如制造業的集聚,使得制造企業空間距離縮短,從而減少中間投入產品在運輸途中的損耗,降低運輸成本和運輸風險,從而使產品價格降低;另外,大量企業的集聚使得產品種類增多,市場規模擴大,產生更大的市場需求,形成一種集聚性的外部規模效益,這是單個孤立企業所難以達到的,這種規模效益能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放大效應甚至乘數效應,從而帶動集群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另外,集聚區內集中了特定產業所需的人才、供應商、中間投入品提供商和銷售中間商,使得集群狀態下獲得更多的成本節約優勢、差異化優勢、市場營銷優勢和技術創新及抵御風險的優勢,從而實現集群范圍經濟。
在我國,集群產業大多是與第二產業相關的產業,而第二產業的發展又會帶動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快速壯大,從而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完善,優化升級,趨向合理。
首先由于集群內的分工與協作,會使企業都專注于自己最擅長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各個企業在價值鏈條上密切聯系又相互獨立,不斷推動供應的增加和生產要素質量的提升,加速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另外,集群內企業的競爭與合作,不僅在集群內形成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機制,還產生馬太效應,刺激企業創新與發展。同時,在集群內除了競爭,企業之間還會進行多方面緊密的合作,如共同研發新產品,共同開發新市場,共同攻堅高新技術等,整個集群內形成一種不斷創新的良好環境,從而使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進而增強集群的整體競爭力。
3.產業集聚區對區域競爭力的提升。首先表現在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方面。區域經濟的增長的測度指標主要是就業量指標和國民收入指標,而最常用的是就業量指標。產業集聚能有效增加區域就業機會,改善區域勞動供求結構并拉長就業鏈。眾多分工互補的企業在地理上集聚與成長發展,能有效拓展該地區的就業空間,提升就業層次,延長加深產業鏈,增加就業種類和潛在的就業機會。另外產業集群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能加快中等城市的快速成長并能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使大量農村與城市的勞動力集聚,形成集群—城市化—第三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渠道—改善就業結構的良性循環。
產業集聚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具有乘數效應。根據凱恩斯的乘數理論,投資和就業的擴張具有乘數效應。因此區域經濟中某個企業部門生產的擴大、收入的增加以及就業的增加都會產生擴張效應。這種擴張效應會由企業向產業再向區域傳遞,在傳遞過程中存在乘數效應,促進區域生產率及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
產業集聚對區域競爭力的提升還表現在加速城市化進程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主要表現在人口和產業的集聚方面,而產業集聚恰好為城市化提供了這兩個因素。產業集聚的過程,不但帶動資源要素的集聚,而且會推動城市文化、法律、生產方式的改變與演進,帶動城市交通、賓館、商業及旅游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吸引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進而加快區域城市化進程,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帶動城市競爭力提升。
產業集聚區與區域競爭力協調發展對策
(一)制定科學發展規劃
產業集聚區不但集聚了特定區域的資源優勢,而且吸引全國乃至全球的資源要素,并對資源進行有效而合理的配置。然而,各地的區域環境、區域文化和區域優勢并不相同,因此各地政府應進行統籌規劃,科學、合理地利用資源,協調各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規劃投放各產業時,要考慮各地的稟賦特點、環境狀況、產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規律,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加強環境保護,統籌產業的長遠發展與規劃。
(二)利用政府職能完善服務業和基礎設施建設
產業集聚區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對服務業及基礎設施有大量需求。集聚區應為區內企業及新入駐企業提供優質完善的服務,同時利用政府職能,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完善土地審批制度,在規劃建設時應考慮城市主干網、排水、燃氣、熱力、通訊等城市基礎設施的銜接與配套,合理利用資源,為集聚區的發展提供良好和諧的發展環境。
(三)提高集聚區的科技創新能力并大力發展核心品牌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也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產業競爭力乃至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因此,產業集聚區內的企業,應積極研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準確把握市場的發展趨勢,提高集聚區的科技創新能力;另外集聚區企業應加強與相關科研機構、大中專院校的合作,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從而加速新技術、新企業的產生和相關知識與技術的擴散與積累。同時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應大力發展核心品牌、區域品牌,加大對核心品牌的研發投入和宣傳力度,提高品牌的市場競爭力,進而促進集聚區的整體實力提升。
(四)促進集聚區經濟、生態、文化和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加強產業集聚區發展的同時,應進行科學規劃,努力保持和發展區域文化與特色,注重人文環境的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合理規劃和優化區域功能,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區域的綜合競爭能力,著力協調好經濟、生態、文化、社會之間的關系,促進區域競爭力與集聚區經濟的可持續協調發展。
研究與實踐都表明,產業集聚對區域競爭力有正面的提升作用。因此合理規劃和發展產業集聚區,對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方錦濤.基于產業集群視角的區域競爭力研究[D].蘭州大學,2010
2.岑少俠.產業集聚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以寧波市制造業為例[D].復旦大學,2011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中國金融業的進一步全面開放,市場化、國際化、綜合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國銀行業發展將直接面臨國際大銀行的挑戰,所面臨的市場競爭趨勢日益激烈。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模式正處于十分關鍵的轉型期,區域化經濟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正逐漸顯現。我國的商業銀行,特別是一些中小商業銀行,在組織與治理結構方面缺乏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經營水平和風險管理能力與外資銀行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如何選擇正確的市場定位和發展戰略,提升銀行的區域競爭力,將決定我國銀行業能否健康發展。
一、經濟區位化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基本要求
所謂經濟區位,是產業、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經濟活動最適合的空間位置,是關于經濟過程的一種相對區位。具體地說,是指地理范疇上的經濟增長帶或經濟增長點及其輻射范圍。區位是資本、技術和其他經濟要素高度積聚的地區,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地區。我們通常所說的美國的硅谷高新技術產業區就是經濟區位的典型例子。經濟區位的興起與發展將極大地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增長。
銀行業與當地經濟發展相互依存,區域經濟和區域金融的發展特征決定了商業銀行的發展空間,并要求商業銀行的發展與之適應。經濟區位化帶來的巨大經濟后發優勢和發展前景,為商業銀行拓展新的市場、保持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機遇的同時,也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1.把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化升級與商業銀行信貸結構調整緊密結合起來,在國家宏觀調控的背景下,做到產業政策與信貸政策相協調,在發揮銀行投資融資作用的同時,及時調整優化信貸結構,提高抵抗經營風險的能力。
2.配合地方區位經濟發展政策,利用金融服務把處于產業鏈中的上下游企業聯系起來,提高產業間的關聯度;通過產業鏈融資,重點支持產業鏈條中的重點企業和中心環節。加大對自主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快重點企業的跨區域、跨行業的聯合、兼并、重組,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3.把推進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與商業銀行調整優化資產質量相結合,實施多元化投資戰略,深入了解區域經濟的發展特點和需求,多途徑吸收民間資本,拓寬投融資渠道,放寬信貸資本,積極參與地區大中型基礎建設項目,發展中小企業的優質客戶,實現經濟區位化與銀行自身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銀行區域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
銀行具有現代企業的性質,它是以盈利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企業,不同于一般的企業,銀行經營的是貨幣,以經營工商業融資、轉賬結算和居民存貸款為主要業務。
銀行的區域競爭力是指,在具有相同的金融生態要素區域內,通過多方向的市場開拓、積極有效的風險控制管理、更加優化的金融產品組合以及全方位的客戶服務,獲得比區域內其他同類競爭對手更多的市場份額和經營利潤的能力,通常表現為銀行經營能力及商業利潤的提升和經營目標結果的實現。
根據銀行的“三性”,即流通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來看,商業銀行區域競爭力最終體現為銀行是否取得預期的經營結果,包括利潤的實現與否、市場份額的變動大小、不良貸款的增減情況等等。通過對我國商業銀行區域競爭力過程的研究,我們發現有如下幾方面影響因素:
1.經營模式與管理體制
由于中國區域經濟與金融具有高度相關性,這就導致銀行機構的設立基本與行政區域劃分相同,造成了我國商業銀行在市場定位方面普遍存在雷同現象,經營業務重疊。
2.金融技術和金融產品創新
創新能力是構成銀行競爭力的核心,也是商業銀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我商業銀行在改革發展過程中,由于對金融創新有許多政策性的約束,金融壟斷格局始終沒有打破,這就限制了金融業的良性競爭,使得銀行的缺乏足夠的創新動力,經營的金融產品匱乏。多數商業銀行依舊以存貸款、轉賬結算等傳統業務為主,金融衍生品等中間業務較少,且存在技術含量低、成本高、收益低等問題,盈利渠道單一,難以提升銀行自身的競爭力。
3.風險控制能力
風險管理是提升商業銀行區域競爭力的中心環節,也是商業銀行健康發展的保障。商業銀行應該把評估、識別、控制風險作為銀行的關鍵職能。在金融市場激烈競爭中,銀行為追求高額利潤,不斷推出品種各異的金融衍生品,這些金融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在帶來高收益的同時也蘊含著高風險。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中,正是由于金融監管不力,使得某些投資銀行進行高風險的金融杠桿操作,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引發了自1929年以來最為嚴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世界經濟出現深度衰退。
4.宏觀經濟形勢和外部金融環境
商業銀行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宏觀經濟的影響。從國際環境來看,世界經濟尚未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復蘇疲軟,而近期持續發酵的歐債危機使得未來歐洲經濟走勢不甚明朗,有可能引起新一輪的經濟衰退;美國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也有可能導致新興經濟體的通貨膨脹。受外圍環境的影響,中國國內經濟增長持續出現下行風險,盡管央行連續降低銀行法定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但是仍未扭轉地方經濟放緩趨勢,這對銀行投資造成很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