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范文

        吞咽功能康復訓練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吞咽功能康復訓練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吞咽功能康復訓練

        第1篇: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范文

        【摘要】目的對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早期康復訓練的觀察。方法將56例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隨機分為康復訓練組(康復組)和單純藥物治療組(對照組),觀察康復訓練15天~1個月后吞咽功能的變化。結果康復訓練組有效率為92.86%,藥物治療組有效率僅為71.43%,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

        【關鍵詞】 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康復訓練

        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也稱球麻痹,其發病率為30%~65%,主要由于雙側皮質腦干束受損或與吞咽有關的神經核或核下性周圍神經病變引起。主要臨床表現為吞咽困難、飲水嗆咳,重者滴水難進,常常被人們所忽視,不能進食者一律用鼻飼管來供給營養,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而且也影響呼吸,長期鼻飼可造成患者鼻咽部黏膜糜爛等其他不適。吞咽困難、飲水嗆咳,常因并發吸入性肺炎[1]、營養失調而導致病情加重,處理不當,可危及生命。2010年7月至今本科開展吞咽功能障礙康復訓練以來,其中對56例分成兩組,經過15天~1個月的康復訓練觀察,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7月—2011年12月有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中5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藥物治療加康復訓練組與單純藥物治療對照組。康復組28例,其中男21例,女7例;平均年齡62歲;腦梗死患者24例(其中包括腦干梗死6例),腦出血4例。對照組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齡60歲;腦梗死22例(其中包括腦干梗死4例),腦出血6例。兩者差異均無顯著性。

        2.1 康復方法[2]

        2 .1.1 心理治療 應針對患者的性格特點,文化程度和社會閱歷等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健康教育講座,向患者講解吞咽機理,告之訓練方法,使其積極主動配合訓練。

        2.1.2 呼吸訓練 先讓患者頸肩部肌肉放松,練習鼻吸氣,以口呼氣,于呼氣末以手按壓其腹部加以輔助,并練習屏氣,使進食時呼吸與吞咽運動相配合,5分每次,每天3次。

        2.1.3 口腔訓練 如伸舌,鼓腮,笑,吹氣等動作訓練,以改善面部肌肉運動。患者不能做到時可進行被動或輔助運動,使其能充分攝食。同時加強發音訓練,舌前伸,后縮,然后左右轉動,舌尖抵下齒后轉抵上齒,轉動并發音,反復發“k”,“a”音。

        2.1.4 咽部訓練 (1)咽部冷刺激 用冰凍的棉棒蘸少許水輕輕刺激軟腭,舌根及舌咽后壁,然后讓患者做空咽動作,每日2次,每次30分鐘。(2)吸吮及喉上抬訓練 讓患者將戴膠套的手指放入口中模仿吸吮動作,反復練習。喉上抬訓練讓患者低頭抬高舌后部,做到吞咽動作或將喉頭向上推拉,促進吞咽。(3)閉鎖聲門練習 患者雙手壓住桌面或墻壁的同時,練聲發“啊”,以訓練聲帶閉合,可有效防止誤咽。(4)聲門上吞咽 讓患者充分吸氣憋氣,進行吞咽運動,其后呼氣,最后用力咳嗽等一連串訓練,排出喉頭周圍殘存的食物。

        2.1.5 進食訓練 (1)進食的 能坐起取坐位,不能坐起取半臥位,30-60度。(2)食物的形態 根據吞咽困難程度選擇不同食物,流食易吞咽,固體食物較難,米類不易吸入氣管,膠凍食物易吞咽不易吸入氣管,因此,可按以上4類食物依次訓練。同時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溫度適宜,因為冷刺激可有效強化吞咽反射。(3)食物的口量 應先以少量試之,然后再酌量增加,偏癱患者由健側喂食,待完全吞咽后再送入食物。對能咀嚼而舌不能將食物送入口腔深處者,用湯勺將食物送至舌根處,便于患者的吞咽。

        2.2 評價方法:護理一月后根據吞咽功能恢復狀況及洼田氏試驗[3]對康復護理療效進行評價。洼田氏試驗時,患者取坐位,在常溫下飲水30ml,5s內1次飲盡,無嗆咳為Ⅰ級(正常);>5s,1次飲盡,無嗆咳或分2次以上飲盡,無嗆咳為Ⅱ級(可疑);能1次飲盡,但有嗆咳為Ⅲ級(輕度異常);分2次以上飲盡,且有嗆咳為Ⅳ級(中度異常);常嗆咳,難以飲盡為Ⅴ級(重度異常)。吞咽障礙癥狀基本消失,飲水試驗提高1~2級,營養狀況良好為顯效;吞咽功能改善不明顯或無變化,飲水試驗無變化為無效

        4 討論

        綜上所述,腦卒中后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礙,不論是真性球麻痹,還是假性球麻痹,均會引起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窒息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通過康復訓練,并且嚴格遵守飲食的注意事項,將大大降低患者的誤吸、窒息的危險,明顯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使絕大多數患者能自主進食,保證了患者的營養狀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謝娟 急性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J〕。臨床護理雜志,2007,6(3):31-32

        第2篇: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范文

        【摘要】目的 探討對腦梗死患者有吞咽困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其138例腦梗死且伴吞咽困難的患者隨機分成康復訓練組、對照組。康復訓練組在對照組進行常規臨床藥物治療的同時加強其吞咽訓練。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吞咽功能及并發癥等情況。結果 康復訓練組總有效率83.1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2.24。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腦梗死 吞咽困難 康復訓練

        腦梗死患者伴吞咽困難若不經及時有效、積極的治療,可造成患者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有生命危險[1]。因而在腦梗死患者病情相對平穩后,要對患者的吞咽困難盡早進行康復訓練。進行吞咽康復訓練是患者盡早恢復吞咽功能的重要治療方法。2006年7月~2009年12月我院對138例腦梗死且伴吞咽困難的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38例腦梗死患者中,男性77例,女性61例,年齡63歲~86歲,平均為71.2歲。所有患者均經頭部CT確診為腦梗死,無1例存在意識障礙、咽喉病變及口腔潰瘍,均不需要鼻飼導管喂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飲水嗆咳、吞咽困難。隨機分成康復訓練組71例、對照組67例。兩組在性別、年齡、吞咽困難程度等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康復訓練組、對照組收治入院后,均進行腦梗死常規治療。康復訓練組在常規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吞咽功能康復訓練。

        1.2.1吞咽功能康復訓練 (1)訓練發音:從單音單字開始訓練,每一個音節發育3次,每天進行3遍。 (2)訓練屏氣發聲:要求患者坐在椅子上,雙手撐于椅面并推壓,屏氣,突然松手。此時由于屏氣時胸廓相對固定,突然松手后聲門打開,進行呼氣,從而訓練了聲門閉鎖功能,并提高軟腭肌力,并且有利于停留于咽部的殘留食物的排出。(3)訓練吸吮:病人在食指上戴上塑膠指套并放于口中,模仿吸吮并用力將指套吸入口中。(4)訓練喉抬高:將患者手指放于訓練人員的甲狀軟骨上緣。訓練者做吞咽動作,讓患者感覺到甲狀軟骨向上運動。并讓患者將自己的手指放于甲狀軟骨上通過鏡子模仿訓練者吞咽。當患者掌握后,指導其同時進行吸吮和喉抬高動作,并逐步將這兩個動作連貫起來。(5)冷感覺刺激訓練:將蘸有少量冰凍水的棉簽碰觸患者軟腭、舌根、咽后壁,并叮囑患者在刺激同時進行吞咽動作。(6)訓練咳嗽:鼓勵患者盡力咳嗽,從而排除氣管內異物。所有訓練進行2周后且吞咽功能明顯好轉時,再進行訓練攝食。

        1.2.2攝食功能康復訓練 進食前讓患者處于精神放松,心情愉悅的情緒當中,患者可以取坐直位,坐不穩時可借助靠背架。也可取頭前傾45度。該能使患者在進食時,食物由患者健側咽部直接進入食道,也可將患者頭部向癱瘓側傾斜90度,從而使擴大患者健側咽部,食物能更好的進入食道。必須注意的是,進食前要叮囑患者充分吸氣,但在吞咽前、吞咽時要憋住氣,閉上雙唇、封閉喉部后,再讓患者吞咽且吞咽后咳嗽一下,從而有利于肺中氣體排出的同時也有利于噴出停留在咽部的食物殘渣。剛開始攝食時每一口量通常在3~4ml左右,逐步根據患者的吞咽功能增加到15ml左右。并且患者的飲食要從流質到半流質,再逐步至普食。

        1.2.3 療效判定標準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的頭一天和第30天評定患者的吞咽障礙程度。判定標準主要參考洼田氏飲水試驗[2]。痊愈即患者吞咽困難消失且飲水試驗評定為1級(能不嗆一次性喝下30ml溫開水。有效即患者吞咽困難有所改善,但飲水試驗評定為2級(患者需分2次不嗆飲下30ml溫開水)。無效即患者吞咽困難改善不很明顯,且飲水試驗評定為3級以上(患者吞咽時有嗆咳)。

        1.2.4 統計學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得資料均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兩組比較采用X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康復訓練組、對照組吞咽困難臨床療效比較

        康復訓練組總有效例數為59例,總有效率83.10%;對照組總有效例數35例,總有效率為52.24。兩組總有效率相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2.2吸入性肺炎發生情況比較

        康復訓練組發生吸入性肺炎者3例,發生率為4.23%;對照組發生吸入性肺炎者8例,發生率為11.94%。兩組吸入性肺炎發生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X2=3.97,P

        3討論

        腦梗死主要指腦血栓形成、腦栓塞,是由于腦部血流供應障礙,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腦組織壞死或腦軟化。當腦梗死發生于椎基底動脈系統時,通常會出現視物不清、吞咽困難、嗆咳等[3]。其中吞咽障礙通常導致患者易將水或食物誤吸入氣管而引起肺部感染如吸入性肺炎等。該類患者通常因為害怕嗆咳而減少或拒絕水、食物或藥物等的攝入,從而造成嚴重營養不良,患者生活質量急劇下降[4]。因而,及早有效的加強患者吞咽功能康復訓練、盡早恢復其自主吞咽能力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果中康復訓練組總有效例數對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張德祥,陳俊芳.腦血管病后吞咽困難的康復治療[J].中西醫結

        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lO

        [2]宿英英.神經系統急危重癥監護與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

        版社,2005

        [3]劉青峰等主編.常見老年病診治與保健[M].北京:人民軍醫出

        版社, 2003.

        [4]韓曉微,王桂靜,林桂英,等.腦血管病吞咽障礙的護理[J].中國

        第3篇: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 腦卒中;吞咽障礙;綜合康復訓練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213

        吞咽障礙是腦卒中的一種常見并發癥, 據調查, 大約有30%~70%的急性腦卒中患者會出現吞咽障礙并發癥[1]。本次研究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應用常規內科治療+綜合康復鍛煉, 取得顯著成效,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88例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 按治療方式不同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4例。觀察組中男19例, 女25例, 年齡56~82歲, 平均年齡(65.9±11.4)歲;對照組中男22例, 女22例, 年齡55~85歲, 平均年齡(66.3±12.5)歲。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脫水、營養支持、糾正電解質紊亂等內科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常規護理, 主要包括心理指導、病情觀察、并發癥處理等。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綜合康復訓練, 主要內容為:①基礎訓練。讓患者對著鏡子反復進行口唇的閉鎖訓練, 縮唇、吹氣、發音。a.進行下頜運動訓練。在日常生活中多張口, 使得下頜松弛并向兩側運動。b.進行舌訓練。將冰棉棒逐步刺激軟腭、腭弓、舌根以及咽后壁, 邊刺激邊做吞咽訓練, 每次做10 min左右, 每日早中晚各做1組訓練。c.進行呼吸道訓練。指導患者深呼吸、憋氣并咳出, 提高患者的咳出能力以及預防誤吞現象。同時讓患者努力咳嗽, 盡量將氣道中異物咳出來, 改善吞咽功能[2]。②進食訓練。讓患者采取端坐位, 若無法坐起的患者則將床頭抬高30°, 取仰臥位, 并指導患者將頭部前傾, 選用較小的表淺湯匙, 在湯匙入口后先在舌前的1/3處稍微向下后壓, 讓食物順利從健側嘴角入口, 進食速度稍慢, 每餐進食時間控制在45 min左右。進食完后讓患者繼續保持現有約15 min, 預防食物反流。③代償訓練。讓患者取一定, 改變咽喉部的形態。通過改變食物入口的方式和方向來減輕患者的吞咽障礙, 逐步提高吞咽效率以及減少誤吸。如:讓患者進行反復吞咽、側臥位吞咽、用力吞咽等訓練。④聲帶訓練。讓患者深呼吸, 屏住呼吸, 然后用力吞咽, 接著自主用力咳嗽;還可以做吹哨子運動, 先深呼吸然后吹哨子, 重復進行10次。通過反復的訓練增加聲門閉鎖[3]。

        1. 3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患者的吞咽障礙消失, 且進行飲水試驗評定為1級;有效:吞咽障礙得到明顯改善且飲水試驗評定為2級;無效:吞咽障礙未緩解或加重, 飲水試驗評定為3級。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治愈19例, 有效21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90.91%,

        對照組治愈13例, 有效18例, 無效13例, 總有效率為70.45%,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342, P

        3 討論

        吞咽障礙是腦卒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 其給患者的心理帶來極大痛苦, 患者無法正常進食, 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且吞咽障礙使得患者容易出現誤吸現象, 進而容易引起肺部感染, 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吞咽障礙是由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受損引起, 一般中樞神經受損后無法修復, 但是經過長久的研究發現中樞神經在受損后還能進行一定的重組和可塑, 只要神經元未徹底受損, 那么其軸索、樹突、突觸就可以發芽再生和重組[4]。

        根據腦卒中吞咽障礙的發病機理, 對患者采取綜合康復訓練, 通過對口、唇、舌、頰部等構音器官進行反復的功能康復鍛煉, 逐漸增強口腔的自主運動能力以及各個器官之間的協調能力, 幫助患者恢復吞咽功能。在康復訓練的時間上, WHO推薦當患者生命體征恢復穩定且神經系統癥狀停止發展48 h后開始進行早期綜合性康復訓練, 此時患者不存在意識障礙, 能嚴格遵照護理人員的指導進行各個功能鍛煉, 逐步恢復吞咽功能[5]。且大多數腦卒中患者在出現吞咽障礙后, 其心理發生較大變化, 大多數患者會產生焦躁、絕望等心理, 護士則在綜合康復鍛煉前給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針對患者不良心理情緒產生的原因給予心理疏導, 讓患者認識到吞咽障礙只是暫時的, 通過循序漸進的治療和康復訓練很快就能恢復正常, 以本院成功的病例鼓勵患者, 還可邀請本院最近收治的已康復的吞咽障礙患者來給現身說法, 增強患者的自信心, 使其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康復訓練。

        在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綜合康復訓練, 從基礎訓練、進食訓練、代償訓練、康復訓練幾個角度開展康復訓練, 結果顯示其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 在腦卒中吞咽障礙中應用綜合康復訓練有助于幫助患者恢復吞咽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詩丹, 陳啟波, 李榮祝, 等.綜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3, 28(6): 569-573.

        [2] 安曉蕾, 郭亮軍, 李彥梅, 等.針灸電刺激康復訓練結合因時護理模式在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山西醫藥雜志, 2015(18):2190-2193.

        [3] 廖喜琳, 鐘美容, 蔡超群, 等.標準吞咽功能評估及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康復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8):2036-2038.

        [4] 施加林, 魯俊玲.吞咽言語診療儀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的臨床觀察.臨床內科雜志, 2014, 31(1):62.

        第4篇: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腦卒中,康復訓練,健康教育,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816xDOI:10.3969

        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病死率、復發率都很高。大多數遺留功能活動障礙,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1〕。對腦卒中患者進行系統、有效的康復訓練及健康教育,可以使其更好地回歸,融入家庭和社會中。為了探討早期康復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生活能力的影響。我們對192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系統的早期康復訓練及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卒中病房住院患者192例。均符合第四屆腦血管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格拉斯哥昏迷評分〔2〕>8分。隨機分為神經科常規護理治療組96例(簡稱對照組)和康復護理治療組96例(簡稱康復組)。其中腦梗死120例,腦出血72例。肢體偏癱102例,吞咽困難62例,失語28例。康復組男69例,女27例,年齡52―79歲,平均68.26±10.41歲。對照組男69例,女27例,年齡54―79歲,平均66.25±10.42歲。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情程度、伴發疾病及既往史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192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系統的早期康復訓練、健康教育、心理干預、飲食指導及用藥指導等方法。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采用改良Bather指標〔3〕評分。康復訓練前后用Bather量表評分比較差異性。

        1.3統計學處理:應用計算機SPSS10.0軟件進行分析,所得數據采用表示,以P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Bather指數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Bather指數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改善幅度

        康復組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3 健康教育與康復護理

        3.1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家屬早期康復的重要性、開始時間,疾病知識,腦卒中的相關知識,日常生活照顧,康復期間目的、內容、方法、注意事項、患者及家屬的如何配合。對患者指導,指導臥、坐、行、挪動及活動的正確姿勢,指導練習發音,進行語言訓練,各種翻身法,各關節被動活動方式,床上動作訓練、床邊訓練、吞咽功能訓練、日常生活運動(ADL)訓練、自我管理日記等。評估并記錄各項功能情況,對家屬(陪護)指導,采用說話、看宣傳圖片等方式對家屬進行腦血管病的基礎知識、康復知識等健康教育,鼓勵家屬主動參與患者康復訓練,協助患者做被動、主動活動〔4〕。

        3.2心理干預: 腦卒中患者由于突然出現偏癱、言語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影響了工作和日常生活,感到康復無望,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如情緒低落、絕望、依賴等〔5〕。有的出現焦慮、抑郁、自暴自棄等情緒。根據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干預,干預時間20-30分/次,支持性心理療法,鼓勵安慰患者,督促患者訓練,在自我護理中消除“無能”心理。樹立康復的信心和希望。在護理人員指導下參與患者的功能鍛煉和各種康復娛樂活動,使患者感受親情,增強正性情感。

        3.3 康復訓練:一般而言,無論是對出血性還是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只要生命體征平穩,就要在72小時內開始進行康復治療〔6〕。康復醫學角度分為臥床期、坐位期、離床期及步行期,肢體訓練,語言訓練,吞咽功能訓練。

        3.3.1臥床期:包括變換、良肢位維持及被動關節活動訓練。變換的目的是防止褥瘡產生及促進心肺功能;良肢位維持的目的是防止關節和肢體定形;被動關節活動的目的是防止關節痙攣、廢用性萎縮。所有護理工作如幫助病人進食,測血壓、脈搏都應在患側進行,家屬與病人交談也應握住患側手。各種良肢位的擺放 ,無論采取何種,都應保持患肢處于功能位,翻身前先對患肢進行按摩,活動各關節各部位,鼓勵患者用健肢帶動患肢進行活動,先采取患側臥位,以增加患肢的知覺刺激,待患者能熟練翻身后,再患側臥位靠健側帶動患肢起,坐。

        3.3.2坐位期:逐步坐起、直到能保持90°坐位,此種訓練有高顱壓的頭部損傷意義較大,可以促進腦脊液回流,減輕腦水腫和降低顱內壓。穿插ADL訓練如進食,洗嗽,穿脫衣褲,修飾等訓練;待坐姿持續30min后,開始訓練站立。結合康復師的按摩,針灸,電療。患側肢體用Rool技術刺激溫度、(冷熱毛巾擦身)軟毛刷刺激。

        3.3.3離床期:包括基礎訓練、動作訓練及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目的為步行打基礎。進行如廁和簡單家務活動。日常生活能力(ADL)訓練,根據患者情況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制定康復計劃,通過耐心引導鼓勵和幫助,使患者掌握自我護理技巧,如解鈕扣、穿脫衣褲、刷牙、持杯飲水、進食、如廁等。

        3.3.4步行期:訓練包括原地步行跨步訓練,平行棒內步行訓練,輔助下步行訓練,拐杖步行。步行應用動作訓練及獨立行走訓練〔7〕。

        3.3.5語言訓練:鼓勵病人采取任何方式向醫護人員或家屬表達自己的需要。可借助卡片、筆、本、圖片、表情或手勢等提供簡單而有效的雙向溝通方式。盡量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病人回答“是”、“否”或點頭、搖頭示意。多與患者講話并鼓勵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如“吃”、“走”、“睡”,到“洗臉”、“喝水”、“梳頭”、“刷牙”、“吃藥”等發音練習。

        3.3.6吞咽功能訓練:腦卒中患者因意識障礙和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反射減弱而出現吞咽困難。我們用五味子冰棉簽〔8〕冷刺激咽喉,以使吞咽功能恢復。一般用棉簽浸入五味子液冰凍,每天三次,每次3分鐘左右,看病人的耐受反應。每次用3-5根棉簽,輕輕刺激患者的兩側咽后壁、舌根、軟腭3點,訓練吞咽反射功能。評估吞咽障礙的程度:觀察病人能否自口進食,進食不同稠度食物的吞咽情況,飲水時有無嗆咳,以及采用不同姿勢技巧時的吞咽、進食效果(量和速度),評估有無營養障礙。患者端坐飲溫開水30ml,觀察所需吞咽時間和嗆咳程度,即洼田氏飲水試驗〔9〕來評估吞咽障礙程度。

        4 討論

        早期康復治療作為腦卒中患者康復的第一站,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質量及社會工作能力有著重要意義〔10〕。現代康復醫學強調了腦卒中后康復訓練的早期介入,改變了以往重治療輕康復的觀點。從本研究可以看出康復治療的早期介入能顯著改善腦卒中患者的運動功能,使腦卒中患者的運動盡可能達到協調和隨意,提高生活自理程度。腦卒中患者ADL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康復組比對照組Bather指數明顯提高,早期給予康復訓練在促進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方面都有顯著的效果。表明康復治療的早期介入對腦卒中偏癱干預后起著重要作用,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董靜,陶志芳,蔡桂蘭.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6,5(10).367-368.

        〔2〕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583-617.

        〔3〕周維全,孫啟良.癱瘓康復評定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7-68.

        〔4〕壽棘,王芳,楊小燕.設立專職康復護士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護理與康復,2011,4(10)282-286.

        〔5〕夏娟芬,何瑞英,沈炯.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9,8(2):135-136.

        〔6〕,陳亞偉.卒中后患者康復“盲區”待除〔N〕.健康報,2011,6.28.2版.

        〔7〕王印青,劉紅.腦卒中的早期康復治療.實用心肺腦血管病雜志,2011,19(1)159-160.

        〔8〕鄭鳳君,葉澄萍,王玉.五味子冰棉簽咽部刺激法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18例臨床觀察.齊魯護理雜志,2009,15(5)86-87.

        第5篇: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范文

        四川省華鎣市廣能集團總醫院神經內科, 四川華鎣 638600

        [摘要] 目的 分析綜合療法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的方式和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該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共80例,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予以單純西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優質西醫康復訓練,對比2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組患者洼田氏飲水試驗評級為1級26例、2級10例、3級3例、4級1例、5級0例,評級試驗結果為(1.33±0.48)級,優于對照組的(2.11±0.64)級,P<0.05。治療組患者治愈26例、顯效10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5%,綜合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期間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結論 綜合療法康復訓練的運用可有效改善腦卒中吞咽障礙綜合療效,安全性高,應用前景廣泛。

        關鍵詞 綜合療法;腦卒中;吞咽障礙;療效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1(b)-0003-03

        腦卒中患者常伴隨吞咽障礙,發生率在30%~60%,主要與腦卒中相關的皮質延髓束、皮層延髓束運動神經元受損有關,一旦發生誤吸,就會引發肺部感染甚至因痰液阻塞氣道而發生窒息、危及生命,吞咽障礙還會直接影響每日營養攝入水平而誘發營養不良[1]。該研究為尋求可行的腦卒中吞咽障礙治療方案,對該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患者進行研究,對比了單純西藥治療與西藥聯合優質西醫康復訓練療法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顯示后者綜合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共80例,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38~81歲,平均年齡(55.2±1.3)歲;病變部位:基底節23例、腦干9例、頂葉8例。治療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39~82歲,平均年齡(55.7±1.6)歲;病變部位:基底節24例、腦干9例、頂葉7例。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西藥治療:若為腦梗死急性期,予以西藥抗凝、溶栓、降纖治療,聯合腦保護劑保護腦組織不受損傷;若有腦出血現象,予以脫水降顱內壓、減輕腦水腫、防治并發癥。治療組在對照組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優質西醫康復訓練治療。

        間接訓練:即不用食物針對吞咽功能障礙展開的基礎訓練,①口唇閉鎖訓練。患者面對鏡子,練習緊閉口唇,無法自行完成上述練習的患者,輔助練習;②下頜運動訓練。患者張口——松弛,之后向雙側運動下頜;③舌體運動訓練。患者舌體向前、兩側最大限度伸展,如若不能充分伸展,以紗布包裹舌尖輕輕牽拉,指導患者用力縮舌,逐漸完成舌體前后運動;④冷刺激。冰凍處理后的棉簽蘸水,刺激咽喉壁、舌根、腭弓、軟腭,指導患者配合做吞咽運動,10 min/次,3次/d,至局部皮膚微紅為止;⑤吞咽反射訓練。以手指上下方向摩擦甲狀軟骨至下頜下方皮膚,促進下頜運動和舌部運動,引導吞咽功能恢復。

        直接訓練:即在進食同時調整、食物種類輔助吞咽動作訓練的練習,①變換。首先嘗試30°仰臥以及頸部前傾;②選擇柔軟性好、不松散、適當黏稠、密度適中、易咀嚼的食物;③一口量要適當。每口進食量要適當,初步定為1~4 mL,隨患者適應能力的增強和功能的逐漸恢復而逐漸增加一口量;④練習咽部留置食物的去除。每次吞咽食物后,反復空吞咽運動,盡可能全部咽下食物,之后再吃下一口;交替攝入固體和流質食物,每次吞咽后飲少許水,利于激發吞咽反射,及時去除咽部滯留食物。2組均連續治療1個月,觀察臨床效果。

        1.3 評價分析

        以洼田氏飲水試驗評價2組不同時期的吞咽障礙級別:可1次順利咽下口中水,為1級;分2次咽下水、不嗆咳,為2分;1次咽下水,發生嗆咳,為3級;分2次及以上咽下水,發生嗆咳,為4級;頻繁嗆咳,難以全部咽下水,為5級[2]。

        評定2組綜合療效:①治愈:可正常吞咽、自如運動舌體,飲水試驗結果為1級;②顯效:吞咽功能明顯得到改善,飲水試驗結果為2級;③有效:吞咽障礙得到改善,飲水試驗結果為3級;④無效:吞咽障礙未見好轉,飲水試驗結果為4、5級[3]。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對該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的對比采用χ2檢驗,而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飲水試驗評定結果

        治療組患者洼田氏飲水試驗評級為1級26例、2級10例、3級3例、4級1例、5級0例,評級試驗結果為(1.33±0.48)級,優于對照組的(2.11±0.64)級(P<0.05)。見表1。

        2.2 綜合療效

        治療組患者治愈26例、顯效10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5%,綜合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不良作用

        2組治療期間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3.1 該次研究成果及意義

        該研究為尋求可行的腦卒中吞咽障礙治療方案,對比了單純西藥治療與西藥聯合優質西醫康復訓練療法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組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康復治療,口唇閉鎖訓練、下頜運動訓練、舌體運動訓練,給予冷刺激、適當變換、調整飲食方案。在用藥基礎上聯合不同階段的訓練提升食物入口前階段注意力和食物反應能力,并幫助在食物入口階段改善牙齒、口唇和舌部對食物、餐具形態的適應能力,順利將食物納入;咀嚼階段唾液可充分混合食物,幫助患者更好地根據食物的不同形態運動舌體并就配合牙齒、舌體正確咀嚼;食物入咽階段,舌體上舉將食物推入舌根、刺激吞咽反射,完成吞咽,之后食物進入食道的過程也更加順利。吞咽障礙機理復雜,因而對其治療和后期康復訓練也要兼顧大腦皮質、吞咽中樞和口唇、舌、牙齒等的鍛煉[4]。

        對癥積極綜合治療成果表明,治療組患者洼田氏飲水試驗評級為1級26例、2級10例、3級3例、4級1例、5級0例,評級試驗結果為(1.33±0.48)級,吞咽功能恢復情況良好,且明顯優于常規治療下的吞咽功能恢復情況。另外,治療組患者治愈26例、顯效10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97.5%,綜合療效明顯優于常規治療下的療效評價,更證實了積極、個性化的綜合療法的應用有助于促進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復、改善綜合療效及患者就醫體驗。

        3.2 相關研究對比分析

        近年來關于腦卒中及相關并發癥的研究報道眾多,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預防、控制研究越來越深入,涉及面越來越廣[5]。目前看來,腦卒中患者多有吞咽障礙等并發癥,此類并發癥發生率高,且更易誘發反復中風、營養不良、肺部感染甚至死亡[6]。明確腦卒中病機、特征以及吞咽障礙產生原因、發展階段,結合患者自身病情及綜合體質用藥治療固然重要,但單純予以西藥治療并不可取,而是應當在積極采取西藥對癥治療的同時,根據病情變化、治療進展和不良反應情況聯合康復治療和適當訓練,幫助機體更好地吸收藥物有效成分,提高藥物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質量、降低患者心理及社會負擔、避免病情反復或惡化[7]。單純的藥物治療和統一的治療方案并不能真正讓廣大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得到徹底改善,患者預后及就醫體驗也并不理想,西藥聯合優質西醫康復訓練療法是腦卒中臨床公認的吞咽障礙首選療法。該次研究結果與近年來臨床研究報道資料一致[8]。

        綜上所述,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優質西醫康復訓練綜合治療,可有效改善中風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應用于腦卒中臨床。

        參考文獻

        [1] 鄧紅瓊,李寧.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發生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9):1000-1001.

        [2] 肖靈君,薛晶晶,燕鐵斌,等.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頦下肌群的表面肌電信號特征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23):1801-1805.

        [3] 凌衛仙,歐小凡.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評估和營養支持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2):1126-1128.

        [4] 尤愛民,王平,辛玉甫,等.吞咽訓練聯合咳嗽誘導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12):983-984.

        [5] 劉詩丹,陳啟波,李榮祝,等.綜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6):569-573.

        [6] 霍陽,高智玉,高旭光,等.急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3):240-242.

        [7] 鄭嬋娟,夏文廣,張陽普,等.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吞咽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3):201-204.

        第6篇: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  急性腦卒中;吞咽障礙;康復護理;治療結果

        吞咽障礙是急性腦卒中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病率為29%~45%[1]。患者可因吞咽障礙而嚴重影響生命質量,并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營養不良等并發癥,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因而必須重視。針對意識清楚的吞咽障礙患者聯合應用時間護理及康復治療非常必要,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2]。近年研究表明,腦血管病患者并發各種功能障礙其功能的恢復與機體現有的生理狀態及康復訓練的時間有重要關聯。隨著時間醫學的誕生和發展,以及其對護理學科的滲透與促進,如今已派生出時間護理模式,并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3],我們將時間護理與康復護理聯合用于急性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均為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68例,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4],并經頭顱ct或mri證實確診為腦卒中。患者均為初次發病,發病1~2 d內入院治療,神志清楚,無認知及語言障礙但有明確的咽部異常病史。分為康復組和對照組,康復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40~76歲;其中基底節及內囊病變引起的假性球麻痹27例,腦干病變引起的真性球麻痹7例,腦梗死25例,腦出血9例。133229.CoM對照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齡43~80歲;其中基底節及內囊病變引起的假性球麻痹25例,腦干病變引起的真性球麻痹9例,腦梗死28例,腦出血6例。2組年齡、病變性質間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只對患者進行基礎訓練、進食訓練的康復治療護理,而康復組則根據人體1 d中生理活動的節律性變化規律加入時間護理,使機體處在最佳狀態下接受康復治療護理。康復組在患者病情平穩24~48 h開始定點進行康復訓練治療,基礎訓練2次/d(9∶00、16∶00),進食訓練2次/d(11∶00、17∶00),心理護理1次/d,每天19∶00~21∶00實施,并讓家屬共同參與,時間為1個月;對照組則在病情平穩1~2周后開始進行基礎訓練、進食訓練,訓練的時間不固定,時間為1個月,然后2組進行療效評估,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2.1 吞咽障礙程度的評判標準[5]:參照洼田的咽水試驗,正常:5 s內30 ml溫水一飲而盡,無嗆咳;輕度:5 s內1次飲盡,有嗆咳;中度:5~10 s內2次以上飲完,有嗆咳;重度:10 s內不能飲完。

        1.2.2 基礎訓練,即吞咽功能訓練:用于中、重度吞咽障礙患者。①發音訓練:患者張口發“а”音,并向兩側運動發“y”音,然后再發“wu”音,每次每音發5次。②舌部運動:患者將舌頭向前伸出,然后做左右運動擺向口角,再用舌尖舔下唇后轉添上唇,按壓硬腭部,每次運動20次。③ 吸吮訓練:患者食指戴上膠套放于口中,模仿吸吮動作,體驗吸吮的感覺,每次吸吮20次。④喉抬高訓練:患者把手指置于訓練者的甲狀軟骨的上緣,在訓練者吞咽時,感覺它的向上運動,然后讓患者照鏡子將自己的手指置于甲狀軟骨上,模仿上述動作20次。⑤咽部冷刺激與空吞咽:用冰凍的棉棒蘸少許水,輕輕刺激患者的軟鄂、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囑患者作空咽動作。以上訓練2次/d,當患者掌握了吸吮和喉抬高訓練技能后,指導患在吸吮后立即喉抬高。這兩個動作的協調一致,即可產生吞咽動作。

        1.2.3 進食訓練,主要是對輕度吞咽障礙者的訓練。①選擇最佳的進食:取軀干30度仰臥位,頭部前屈,健側肢體在下。②食物的選擇:采用最易吞咽的食物,如菜泥、果凍、蛋羹,這些食物在口腔內容易移動又不易出現誤吸,③進食方法:使用金屬勺給患者喂食,每次進食約1/2勺,協助患者將食物放在口腔健側處,放入食物后用匙背輕壓舌部一下,以刺激吞咽,囑患者注意力要全部集中于吞咽,而不是咀嚼或吸吮。但每次進食吞咽后應反復作幾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進食。

        1.2.4 觀察指標:為避免人為因素對康復訓練的影響,采用定人、定時進行訓練,并記錄2組訓練后患者療效反應。

        1.3 療效判斷 (1)痊愈:為吞咽障礙消失,飲水試驗評定正常;(2)顯效:為吞咽功能緩解,嗆咳癥狀改善,飲水試驗評定中度;(3)有效:為吞咽功能緩解,無嗆咳,飲水試驗評定輕度;(4)無效:為治療前后吞咽功能無改變,飲水試驗評定重度。

        1.4 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組痊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 2組治療前后療效比較n=34,例(%)

        3 討論

        3.1 影響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治療效果的因素 現代醫學認為,腦卒中后的吞咽障礙是由于上運動神經元的病變引起,表現為延髓神經支配的舌肌、軟腭、咽肌、喉肌的功能失調。由于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對疾病缺乏認識,患者及家屬強行進食或完全不能進食,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營養不良等并發癥,所以有效的康復訓練顯得至關重要。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如果喪失恢復的最佳時機,將有可能導致終身鼻飼進食[6]。隨著人們對腦卒中生理、病理節律康復訓練作用時間節律的深入認識,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效果除與治療腦卒中藥物的藥理作用、功能訓練有關外,尚與患者身體生理節律波動、康復訓練的時間等多種因素有關。

        3.2 時間護理與康復護理聯合在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隨著時間生物學的興起,時間診斷學、時間藥理學、時間治療學、時間護理學等學科也應運而生。時間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利用機體本身存在的生理節律,對患者心理因素、用藥時間、生理病理等方面進行護理的一門新興護理模式[7]。時間護理在疾病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它滲透于疾病治療的過程中,直接影響著護理的效果。此項研究目的在于時間護理就是運用人體生理活動隨自然界的變化呈現多種節律性這一規律在機體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時采用吞咽、進食、心理等方式進行康復訓練,為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早期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時間護理在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治療上尚未引起醫務人員的廣泛重視,康復治療的時間是隨意性的,護士總是在忙完了常規護理工作后才給患者進行康復治療,雖然康復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很明顯[8]。在本研究中,我們應用時間護理+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進行綜合治療,根據患者生理活動節律性變化的時間規律給予基礎訓練2次/d(9∶00、16∶00),進食訓練2次/d(11∶00、17∶00),并輔以相應時間的心理護理,結果顯示,康復組吞咽障礙的康復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可見,時間護理與康復護理的聯合應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礙,促進其吞咽功能的康復,并可防止咽下肌群發生廢用性肌肉萎縮,明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3.3 時間護理應用機制 從日生物鐘角度分析,調節人體內臟活動的植物神經具有一日內生理節奏,白天交感神經占具優勢,而晚上則迷走神經占具優勢。而人一天當中精神活性提高的時間區正是在9∶00~11∶00、16∶00~17∶00、19∶00~21∶00、00∶00這四個時段,在這些時間區內,患者表現為精神欣快,喜歡與人接近,樂意回答和提出問題,且生理、心理功能均處于最佳狀態,此時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不僅能夠得到患得的很好配合,達到功能訓練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心理護理 做好心理護理是康復訓練成功的基礎和保證。腦卒中發病急、致殘率,且常伴有多種障礙并存,尤其是合并有吞咽困難時,患者最基本生理需求受到影響,易出現煩躁、易怒和抑郁情緒。有效的護患溝通和良好的護患關系,適時的健康教育和舒適的住院環境可以使患者增強自信心,易于積極配合治療。

        綜上所述,時間護理在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康復訓練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響著臨床康復護理的效果,因此,在護理工作中,結合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生理、病理時間節律來選擇康復訓練最佳時間護理,不僅降低了腦卒中的致殘率,提高了生存質量,同時也避免了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傅玉鳳等[9]報道,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有效率為75%,本研究的有效率為82.6%,提示時間護理與康復護理聯合應用在急性腦卒中吞咽障礙的治療中療效顯著,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麗芬,敢曉冬.腦卒中患者安全的攝信方法.國外醫學護理分冊,2000,19:518.

        2 孔繁榮,葉虹虹.綜合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療效現象.華夏醫學,2007,20:30.

        3 李雪華,許素蓮.時間護理對高血壓病患者療效干預的臨床研究.國外護理學雜志,2007,26:1143.

        4 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379381.

        5 毛芙敏.110例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早期康復護理.山西護理雜志,2000,14:36.

        6 張婧,王擁軍,沈彥.腦卒中后吞咽困難的7種篩選試驗的評價研究.中國臨床康復,2004,8:710.

        7 張立新.時間護理學研究進展.護理研究,2006,20:23552357.

        第7篇: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腦血管疾病;康復護理;生活自理;腦功能

        腦血管疾病多發于中老年,具有致殘率高、恢復慢等特點,一旦發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會受到很大影響,同時其腦功能也會受損,因而后期的康復護理對于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預后改善和腦功能恢復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主要對我院接受康復護理的腦血管患者預后進行了分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09年9月~2013年2月我社區醫院康復科室收治的腦血管疾病患者共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齡為57~75歲,平均為(62.3±8.9)歲;患者中患有腦出血的患者有16例,患有腦梗塞的患者有21例,患有腦溢血的患者有11例;患者在臨床上意識均為清醒,多出現吞咽困難、肢體功能障礙或語言功能障礙等表現。

        1.2護理措施 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統的康復護理,具體包括:

        1.2.1為患者量身制定康復護理計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腦功能受損情況為患者制定相應的針對性護理計劃,在康復方法的選擇上,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康復方法包括物理療法、作業療法、運動療法等。

        1.2.2心理護理 腦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肢體或語言多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礙,因而其心理狀態往往較為低沉,加上腦血管疾病的康復進程較慢,患者在康復期間會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這時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適當心理護理,讓患者能夠積極調整自身的心理狀態,并在家屬的支持下積極接受護理人員為其制定的康復護理計劃,配合護理人員展開各種康復治療[2]。

        1.2.3肢體功能訓練 由于腦血管疾病患者多存在肢體功能障礙,因而在患者病情穩定后應該盡早開始功能恢復訓練,在早期可以在病床上開始早期功能訓練,對患者的各個關節進行活動,注意活動時的幅度不宜過大,動作要輕柔。并且堅持每天對患者關節進行按摩,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在患者進行康復期后可讓患者開始逐步進行坐、立、走的功能訓練,以幫助患者盡早恢復肢體活動機能。

        1.2.4語言功能訓練 對于存在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應該對其進行語言功能訓練,在一開始可以從簡單的單音節和漢字開始,逐漸增加訓練難度。對于出現失語癥狀的患者,則要根據患者的癥狀輕重來給予相應的指導,耐心幫助和等待患者發音。

        1.2.5吞咽康復訓練 對于存在吞咽困難癥狀的患者可以讓其多進行吞咽訓練,逐步恢復患者的吞咽功能。

        2 結果

        本組48例患者在經過系統康復護理后,其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提升,腦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其中有39例患者在經過康復護理后能夠自行站立和行走,有29例患者的的語言障礙明顯減輕,能夠與護理人員進行較好正常溝通,有42例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了改善,能夠自主進食。且在護理期間沒有出現其他并發癥的案例。

        3 討論

        腦血管疾病對人體的危害極大[3],患者預后一般較差,大部分患者在臨床上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語言障礙等癥狀,需要接受康復治療來恢復相應功能。在臨床上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復護理主要可以分為急性期康復護理和慢性期康復護理。本文主要對慢性期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復護理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經過系統康復護理后,我院收治的48例患者在生活能力上均得到了一定恢復,患者的肢體障礙、語言障礙以及吞咽困難等癥狀得到明顯緩解,也說明患者的腦功能得到明顯改善,且在康復護理期間沒有一例患者發生其他并發癥,這說明系統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預后。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情為其制定了相應的康復護理計劃,并且為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改善了患者因長期治療不愈而產生的抑郁心理,爭取到了患者對康復治療的配合,從而間接增強了康復護理的效果。而對于出現肢體障礙、語言障礙以及吞咽困難的患者則分別給予其肢體康復訓練、語言康復訓練以及吞咽康復訓練,通過各項訓練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有了極大改善,其中有39例患者經過肢體功能訓練后能夠自行站立和行走,而有29例患者的語言障礙得到明顯改善,基本實現了與人正常進行溝通的目的。而對于吞咽困難的患者,本組有42例患者在經過吞咽康復訓練后,其能夠自主進食,這些都說明系統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對于腦血管疾病患者應該針對性地為其實施康復護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腦功能,促進患者肢體功能、語言功能以及吞咽功能的恢復,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付桂香.腦血管疾病所致功能障礙120例康復護理報告[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16):63-63.

        第8篇: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范文

        吞咽障礙是腦卒中常見的癥狀之一,50%腦卒中患者發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1]。主要表現為進食吞咽困難,飲水嗆咳,甚至誤咽、誤吸,輕者導致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重者導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2]。吞咽困難是腦卒中的重要并發癥之一,增加腦卒中死亡率、致殘率。因此,早期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最大限度地促進吞咽功能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1 康復訓練

        1.1 基礎訓練 先予以心理護理,與患者充分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讓患者積極配合康復訓練。基礎訓練的具體方法: (1)發音訓練。訓練患者張口發“啊”音,閉口后雙唇突出發“嗚”音,或讓患者從“你、我、他”等單音字開始,也可指導患者縮唇做吹口哨動作,誘導發音,通過聲門開閉可促進口唇肌肉運動和聲門的閉鎖功能,2次/天,每次10 min。(2)頰肌、喉部內收肌運動。將患者手洗凈,取無菌紗布將其食指包繞放于口中,讓患者模仿吸吮動作,體會吸吮感覺。然后囑患者張口,輕吸一口氣閉口,使雙頰部充滿氣體,做鼓腮、吹氣動作,以使頰肌收縮有力,每日晨、晚間各做1次,每次10 min。(3)舌肌、咀嚼肌按摩運動。在患者未出現吞咽反射情況下進行舌肌和咀嚼肌按摩。囑患者張口,將舌盡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轉至舔上唇及硬腭部,再將舌縮回,閉口后上下牙齒互叩及咀嚼10次。若患者不能自行伸舌,護士可用紗布輕輕把持其舌,進行上、下、左、右運動,反復8~10次,將舌還回原處,輕托下頜閉口,以磨牙咬動10次。分別于三餐前進行,每次5 min。

        1.2 吞咽訓練 (1)咽部冷刺激和空咽運動:用冰過的棉棒(最好是5%葡萄糖溶液浸濕后冷凍)輕輕刺激咽后壁、軟腭及舌根,以誘發咽喉肌收縮。寒冷刺激可提高吞咽反射敏感性,使吞咽功能得到強化,每日三餐前各做1次,然后囑患者做空咽動作數次。(2)強化咳嗽:深吸氣憋氣咳出,防止因咽喉部閉鎖效果不好而引發嗆咳,建立排除氣管異物的防御能力。(3)模擬吞咽訓練:深吸氣屏氣吞咽唾液呼氣咳嗽。

        1.3 攝食訓練 經過以上訓練患者吞咽功能明顯好轉,再進行攝食訓練。 (1)進食:身體盡量坐直,頭稍前傾,身體傾向健側30°。偏癱側肩部墊起,不能坐起者取軀干抬高30°仰臥位,頭前屈,膝關節下放一枕頭。進食時將頭轉向麻痹一側,使食物繞過喉前面的一側,提高咽對食團的推動力。采取這種食物不易從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團向舌根運送,減少鼻腔返流及誤吸。進食后30 min應保持上述,防止食物返流。(2)食物形態:食物形態應根據吞咽困難的程度及階段,本著先易后難原則選擇。容易吞咽的食物特征是密度均勻,有適當黏性,不易松散,通過咽及食管時容易變形,不在黏膜上殘留。通常選用果凍、布丁、蛋羹、豆腐等食品。一般認為神經性吞咽困難的患者容易誤吸液體,最容易吞咽的食物是泥狀食物,稠狀食物較為安全。食物的香味、溫度、外觀要好,能引起患者的食欲,最好符合患者的飲食習慣。(3)一口量:對患者進行攝食訓練時,如果一口量過多,會從口中漏出或殘留在咽部導致誤吸,過少則會因刺激強度不夠難以誘發吞咽反射。正常人一口量約20 ml患者一般先以少量開始(3~4 ml),然后酌情增加,每次進食時,囑患者反復吞咽數次,以免食物殘積過多引起誤吸。(4)喂食方法:做好進食準備工作,保持進食環境安靜、舒適、心情愉快,清潔口腔后用拇指指腹環行按摩面頰部5min,做咀嚼肌群的訓練。囑患者調整好呼吸,先用湯匙盛少量食物放在患者舌后部并輕輕壓下,以刺激知覺,促進舌體運動。

        患者不能閉口,頰肌收縮無力時,可用手按壓口角,將調拌好的食物直接放于舌根附近,刺激咽下反射。當患者吞咽功能初步恢復時,為防止誤咽,在進食時囑患者吸氣,吞咽前與吞咽時憋氣,使聲帶閉合封閉喉部后再吞咽,吞咽后咳嗽1次,將肺中氣體排出,以噴出殘留在咽后部的食物殘渣。會厭谷是食物容易殘留的部位。當頭后仰,會厭谷變得狹小,殘留食物可被擠出。隨后向前低頭,同時作空吞咽動作,即點頭樣吞咽,可清除殘留食物。給患者充足的進食時間,喂食的速度宜慢,每次進食量要少,讓患者充分咀嚼、慢咽,確定完全吞咽后再喂食。對吞咽困難的危重患者,餐后進行口腔護理,以防口腔內存留食物而導致在變換時造成誤吸。

        2 護理體會

        2.1 心理康復 心理康復與神經功能康復密切相關,在腦血管疾病的康復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措施有:(1)醫務人員多深入病房,多問候,熱情與家屬交談,及時發現問題。(2)根據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向病人及家屬耐心說明當前病情及應主動配合的事項。(3)在疾病的急性期或恢復期,要及時使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建立病人對醫務人員的信賴感。

        2.2 飲食管理 限制鹽攝入。食物宜清談,少油膩。吞咽功能Ⅰ~Ⅲ級者可給普通飲食可給流質飲食或要素飲食。要素飲食含有自然食物中的各種要素成分,無需消化液的消化可供應高熱量及高氨基酸。適當進食水果,預防便秘。注意觀察大便的顏色、性狀,治療消化道出血。

        2.3 正確處理嗆咳 嗆咳是吞咽障礙的最基本特征,出現嗆咳時,立即扶托患者彎腰低頭,使下頜靠近胸前,在患者肩胛骨之間快速連續拍擊,迫使食物殘渣咳出;或者站在患者背后,將手臂繞過胸廓下,雙手指交叉,對橫膈施加一個向上猛拉的力量,由此產生一股氣流經過會厭,使阻塞物嗆出。

        3 總結

        腦卒中是導致吞咽障礙的主要原因,腦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礙主要表現為隨意性舌運動開始時間延遲與吞咽有關的肌肉運動協調性降低[3]。早期進行吞咽功能訓練,一方面可加強舌和咀嚼肌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并反射性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使神經網絡重組及側支芽生,皮質感覺區擴大;另一方面早期訓練可防止咽部肌群發生廢用性萎縮[4]。康復訓練可有效地改善腦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減少并發癥發生,且越早期進行越好[5]。

        在康復訓練過程中,對患者吞咽障礙程度進行仔細評估,按不同程度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采取專業人員與病人面對面的形式,向病人說明家屬掌握康復訓練方法,如食團配制、進食方法以及防止誤吸入氣管的措施。同時注意病人及家屬的思想工作,以最大地耐心幫助病人減輕悲觀失望、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的影響,使病人樹立信心。對腦卒中后吞咽困難的病人,通過進行早期積極的康復訓練,能明顯改善和促進吞咽功能的重建與恢復。

        參考文獻

        [1] FreedML, Freed L, Chatburn RL,et 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swallowing disorders caused by stroke[J]. Respir Care, 2004, 46(5): 466~474.

        [2]謝娟.急性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J].臨床護理雜志,2007, 6(3): 31~32.

        [3]包樂珊.腦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礙康復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5, 11(6A): 630~631.

        第9篇: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腦梗塞;吞咽障礙;康復;護理

        AbstractCerebral infarction b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Dysphagia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Dysphagia can be caused by inadequate intake of nutrients, readily aspiration pneumonia, suffocation, and even life-threatening, at the same time easy to despair caused by mental patients,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self-confidence in the impact of the disease throughout the treatment process.In this paper, in recent years related to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functional dysphagia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timing of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ical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of swallowing function to be summed up training methods。

        Key wordserebral infarction;dysphagia;rehabilitation; care

        腦梗塞是腦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病,約占75%[1]。吞咽障礙是腦卒中病人的常見并發癥,其急性期發生率為51%[2]。吞咽困難可造成營養成分攝入不足,易出現吸入性肺炎、窒息,同時易引起患者悲觀失望的心理,致使自我生存信心下降,影響腦卒中整個治療過程[3]。因此,對患者早期實施康復介入,改善其吞咽功能,有利于提高生存質量。現將吞咽障礙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綜述如下。

        1早期康復的意義

        腦梗塞急性期隨著壞死組織出血吸收、腦循環代謝改善和腦水腫減輕,腦可塑性方面恢復逐漸占優勢,腦功能恢復可由功能重組獲得,也可由次要通路開放獲得[4]。在神經系統疾病康復領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人們逐步認識到中樞神經系統在損傷后具有結構和功能上的重新組織能力,即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神經系統的這種可塑性能通過不斷地學習與訓練得到強化和鞏固[5]。對吞咽障礙的患者應盡早開展有效的吞咽功能訓練,經過積極康復治療,85%以上的患者其吞咽功能可以得到恢復或減輕癥狀,如不能及時治療,喪失最佳康復時機,將有可能導致終身鼻飼進食[6] 。

        2吞咽障礙功能評價標準

        目前較多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礙7級評定法[7] ,其方法是把吞咽障礙的癥狀與康復治療措施結合起來,這使得評價方法更趨向簡單,對動態觀察吞咽功能恢復的指導價值大。7級(為正常) :攝食吞咽沒有困難;6 級(攝食咽下有輕度困難):攝食時有必要改變食物的形態,口腔殘留少,不誤咽;5級(口腔問題):吞咽時口腔有中度或重度障礙,需改變咀嚼形態,吃飯時間延長,口腔內殘留食物增多,攝食吞咽時需要他人提示,沒有誤咽,這種程度是吞咽訓練的適應癥;4 級(機會誤咽):用一般的方法攝食吞咽有誤咽,但經過調整姿勢或每口的量,調整和咽下代償后可以充分防止誤咽;3 級(水的誤咽):有水的誤咽,使用誤咽防止法不能控制,改變食物形態有一定效果,吃飯只能咽下食物,但攝食的能量不充分;2級(食物誤咽):改變食物的形態沒有效果,水和營養基本由靜脈供給,這種情況盡管間接訓練,不管什么時間都可以進行,直接訓練需要專門設施進行;1 級(唾液誤咽):唾液產生誤咽,有必要進行持續靜脈營養,不宜行直接訓練。

        3康復訓練的時機

        早期康復是指患者在患腦梗塞后只要生命體征穩定,神經系統癥狀不再惡化,48小時后既進行的康復[8]。也有患者認為,康復訓練時間越早越好,從發病至24 小時內是采取被動與主動相結合的功能鍛煉的最佳時間[9]。馬自萍[10] 報道,經過對急性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進行系統早期康復訓練,并采用才藤氏分級評價和才藤氏吞咽障礙療效判定,康復治療組分級明顯高于對照組,康復組總有效率88% ,明顯地減少了臨床神經功能受損程度,提高了患者吞咽能力和生活能力。

        4心理護理

        腦卒中后神經功能康復受多方面的影響,除藥物治療和康復功能訓練外,心理狀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腦梗塞患者在疾病的各個時間都有可能出現某些心理障礙或心理問題,其中以抑郁、焦慮、自卑為多[11]。根據國內外資料顯示,腦卒中后患者因擔憂治療效果及肢體功能恢復等預后情況而23~75 %有抑郁情緒,抑郁會加重誘發軀體疾病,消弱機體對疾病的抵御能力,延長病程[12]。抑郁狀態使患者情緒低落,活動減少,嚴重影響睡眠,不利于患者功能訓練和康復,卒中后抑郁狀態中樞神經系統與額葉皮質和基底節區病變有關,使中樞神經系統神經遞質釋放紊亂,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受抑制,主動干預抑郁狀態,有利于解除抑郁對神經功能的影響,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13]。因此護士要及時調整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將心理護理貫徹始終,以心理康復促進機能康復。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健康宣教,糾正患者的錯誤認識。根據不同原因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正面引導患者,鼓勵患者面對現實,適應社會環境以啟發樂觀期待,淡化抑郁,消除焦慮、恐懼心理[14]。使患者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早日回歸社會。

        5康復訓練方法

        5.1基礎訓練(攝食前訓練) [10、15、16、17 ]

        對攝食、吞咽有關的各個部位肌群進行功能訓練,可明顯增強機體協調能力。一般安排在飯前,每日3 次,每次20 分鐘。訓練時先清潔口腔,再用蜂蜜按摩口腔黏膜及舌。

        5.1.1口腔操

        盡量張口,然后放松,下頜向兩側運動逐漸加快速度。唇運動:包括閉唇、撅唇和嘴角上臺。舌運動:舌向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的主動運動,訓練者用紗布包住患者舌頭,各方面牽拉的被動運動,舌在口內將兩側面頰頂起,也可在面頰稍加阻力。

        5.1.2發音運動

        發音與咽下有關,先利用單音、單字進行訓練,讓患者從“你、我、他”開始每字每次兩遍,通過張、閉口動作,聲門開閉促進口唇、肌肉運動和聲門的閉鎖功能。

        5.1.3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訓練

        使用棉棒蘸冰水,輕輕刺激軟腭、舌根和咽后壁,然后做空吞咽動作。因為前口腔咽部存在著機械和溫度感受體,具有促進吞咽的作用。冷刺激可提高吞咽發生的敏感性和速度,使吞咽功能得到強化。

        5.1.4加強口腔肌群的運動訓練

        指導患者做開閉頜關節5~10 次,然后做空咀嚼和吞咽,休息2 分鐘后在進行吹氣動作訓練,每一次訓練都要指導患者保持唇的位置幾秒鐘,反復做10 次。加強鼓腮、磕牙訓練對加強吞咽肌群的力量,對預防誤吸有積極作用。

        5.1.5咳嗽訓練

        讓患者深吸一口氣,治療師一手按壓患者“天突”穴,一手按壓腹部,讓患者快速用力咳嗽。誤咽時用力按壓“天突”穴,患者腹壓增加后迅速放開,能有效幫助患者咳出誤咽物。

        5.2攝食訓練[15~20]

        患者經過進行攝食前訓練后,吞咽功能有明顯好轉再進行攝食訓練。

        5.2.1進食環境

        進食環境應安靜,患者要放松,鼻式呼吸,進食時患者精力要集中,以免分散精力引起誤吸。必要時備好吸引器、氧氣等急救器材。

        5.2.2

        視病情而定。能坐起者的患者取軀干垂直,頭正中、頸輕度向前屈曲位,這種可以達到最大的氣道保護。不能坐起者,一般采用軀干30°仰臥,頭部前屈位,偏癱側肩部用枕墊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側,這種食物不易從口中漏出,利于食物向舌部運送,減少食物向鼻腔逆流和誤吸,進食結束后抬高床頭30~40°,保持30 分鐘,防止食物返流。能坐起者,取坐直或稍向健側傾斜,把頸部向患側旋轉,頭稍前傾45°左右,這樣使食物由健側咽部進入食道,并使健側咽部擴大便于食物進入,以防止誤咽。

        5.2.3食具選擇

        宜用薄而小的勺子從健側喂食,盡量把食物放在舌根部。

        5.2.4入口量及速度

        一口量過多,口腔控制困難,食物會從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食物殘留導致誤咽。先以3~4ml 開始,然后酌情增加至1湯勺大小為宜,約20~30ml 。進食速度不易過快,進食時間持續30分鐘為宜。鼓勵患者使用健手進食,一則增加其成就感,促進整體功能的康復;二則有利于患者自我把握進食量和進食速度,減少誤咽的發生或對他人的依賴。

        5.2.5食物的形態

        根據患者吞咽障礙程度選擇,原則是先易后難,從流質、半流質,逐漸過渡到普食。所選擇食物的濕度、質地、體積和口味要能夠激活吞咽,避免粘性、干燥和難以咀嚼或易松散、不易變形、易在黏膜上殘留的食物,禁食刺激性食物。

        6小結

        腦梗塞吞咽困難患者的康復是綜合性的。舌肌及吞咽肌群運動能力的訓練可提高吞咽反射的靈活性,并能防止吞咽肌群發生廢用性萎縮[21]。由于語言與吞咽的解剖神經肌肉系統是相關的[22] ,因此任何能改善說話能力的活動均有助于患者進食模式的改變,同樣正確的進食運動有助于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并且還包括肌力訓練、上肢訓練、輔助器具的選擇與使用等整體康復效果。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早期、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能縮短病程,促進疾病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侯熙德. 神經病學. 腦梗塞[M]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3 (7) :114.

        [2] 楊亞娟、張群.急性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1999 ,15 (7) :15~ 16.

        [3] 賈海燕、肖愛軍. 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評估和治療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 ,21 (1) :12~151.

        [4] 陳穎. 腦卒中患者的護理探討[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6 ,9 (5) :156.

        [5] 梅雪艷.腦卒中早期的康復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2006 ,22 (8) :111.

        [6] 段容.腦梗塞患者吞咽功能障礙時的健康教育[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 ,27 (12) :1535.哈爾濱醫藥2007 年第27 卷第6 期.57.

        [7] 高懷民. 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的7 級功能分級評價[J] .現代康復,2001 ,5 (10) :78.

        [8] 馬志平. 腦血管病早期診斷及康復治療[J].中國實用醫藥,2006 ,1 (14) :61.

        [9] 胡榮東、肖愛軍.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超早期功能鍛煉時間窗的臨床應用[J]. 實用護理雜志,2002 ,18(4) :5~6.

        [10] 馬自萍、楊麗娜、白向東 等. 急性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早期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06 ,21(1) :48~49.

        [11] 周玉珍. 護理干預對腦梗塞抑郁焦慮病人心理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 (11) :931

        [12] 牟利風、徐濤.腦梗死患者住院及社區運動功能康復的連續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 ,20(3A) :14.

        [13] 梅志忠、徐亞林、胡良建.卒中后抑郁狀態對卒中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2002 ,19 (9) :377~378.

        [14] 宋 宇、徐菲、揚威 等. 腦卒中患者抑郁情緒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 ,21 (8 下) :9~10.

        [15] 胡學軍、比娜、潘淑敏. 老年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早期功能訓練與攝食行為指導[J ] . 中國臨床康復,2004 ,8(10) :1941.

        [16] 倪淑云、于淑玲、張金. 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 ,22 (12B) :15.

        [17] 周惠娥、張盤德.吞咽訓練對真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華中西醫雜志,2003,4 (10).

        [18] 張臻年. 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4,11 (19) :869 - 871.

        [19] 楊錦媚、潘惠珍、李桂平 等. 腦卒中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05 ,40 (6) :464~465.

        [20] 王麗芬、王桂榮、焦林英 等. 30 例腦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康復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 2006 ,41.(3) :257~25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看免费的国产大片 | 在线国产欧美精品123 | 亚洲日本97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一区二区三 | 日本又大又粗又爽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