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患兒康復的訓練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12(b)-0147-04
Influence of family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on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and mental moto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DENG Jiaq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 Sichuan Province, Zigong 64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on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and mental moto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Methods Eighty children with HIE i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0)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0).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intervention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ll of the children were treated for 12 months. Th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cores of the children were evaluated by 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 the psychomotor development situation was assessed by physical development index(PDI), the levels of serum brain function indices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cores, PDI levels, and serum brain function indic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12 months, the scores of 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1, 3, 6 and 12 months, the values of PD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6, 12 months, the level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while the levels of S100β protein and myelin basic prote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promote th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HIE, and improve long-term prognosis of the children.
[Key words]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Family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Psychomotor development
缺氧缺血性腦病(HIE)是由圍生期窒息導致的新生兒缺氧缺血性損害,不僅嚴重威脅新生兒生命安全,還是新生兒后期致殘的最常見原因之一。隨著近年HIE患兒的生存率提高,如何減輕患兒傷殘程度、優化心理智力發育成為臨床關注的焦點[1-2]。家長是HIE患兒接觸的最主要人群,也是康復訓練的主要實施者,但是多數家長對于康復訓練的意義、具體操作過程等缺乏科學認知,導致具體訓練過程中存在偏差。臨床專業護理人員指導并輔助家長實施家庭康復訓練被認為是優化HIE患兒治療結局的可靠方式,但是目前對其研究多停留于理論層面[3]。本研究將家庭康復訓練應用于四川省自貢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HIE患兒中,重點闡述該干預模式對患兒智力發育、心理運動發育等方面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已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HIE患兒8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2005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制定的HIE診斷標準[4];②明確的圍生期缺氧史;③出生后12 h內出現明顯的神經系統癥狀,包括意識障礙、肌張力改變、驚厥、瞳孔改變等;④單胎;⑤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腦部功能異常、眼耳疾病等先天性遺傳病;②低出生體重兒;③干預6個月內死亡;④伴癲癇。
按照隨機數表法,將80例患兒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出生體重2.91~3.84 kg,平均(3.17±0.49)kg;出生Apgar評分4~8分,平均(6.17±0.74)分;病情嚴重程度[5]:輕度11例,中度21例,重度8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出生體重2.85~3.89 kg,平均(3.13±0.47)kg;出生Apgar評分4~7分,平均(6.52±0.71)分;病情嚴重程度:輕度12例,中度19例,重度9例。兩組患兒的性別、出生體重、出生Apgar評分、病情嚴重程度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
對照組患兒接受臨床HIE常規護理,具體如下:住院期間告知患兒家屬出院注意事項,鼓勵家屬對患兒進行運動訓練等,出院后定期電話隨訪并囑患兒如期復診。
觀察組患兒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入家庭康復訓練,參照《新生兒行為0-3歲教育》評估患兒的功能缺陷,由護理人員指導家長在家實施具體訓練內容。①家屬訓練:告知患兒家屬加強親子交流對病情恢復的重要意義。采用宣傳手冊、PPT、電影、講座等多樣化的形式,使患兒家屬了解疾病發生原因、康復訓練的標準化措施、注意事項等。②視覺刺激:在嬰兒床/車上掛顏色鮮艷的球,每日多次搖晃以吸引患兒注意力。③聽覺刺激:每日定時播放旋律悠揚的柔和音樂,每次持續15~30 min,盡可能反復播放同一樂曲[6-8]。④前庭運動刺激:鼓勵并輔助患兒旋轉、側滾、搖晃。⑤粗大運動訓練:患兒2~3月齡時進行頭部訓練,3~4月齡時進行翻身訓練,4~6月齡時進行坐臥訓練,6~8月齡時進行爬行訓練,9~12月齡時進行站立行走訓練,每日2次,每次持續30 min。⑥精細運動訓練:每日對患兒進行手部按摩,采用不同質地(光滑、粗糙、軟、硬)物品置于患兒掌心進行刺激。患兒俯?P位時對其進行抓物訓練,每日2次[9-10]。⑦語言訓練:鼓勵患兒進行發音,并模仿動物的聲音。訓練患兒用簡單的指示表達自己,借用各種仿音玩具對患兒進行刺激,每日2次。⑧社會行為訓練:用緩慢溫和的語氣與患兒進行溝通交流,使患兒明白高興等情緒變化,訓練患兒拍手、擁抱、親吻熟人等基本社交禮儀。
1.3 觀察指標
1.3.1 智力發育評分 干預前、干預后12個月,采用Gesell發育診斷量表[11]對患兒進行全方位智力發育檢查,具體包括適應性、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社會交往5個方面,分值越高表明發育情況越好。
1.3.2 心理運動發育指數 干預前,干預后1、3、12個月,測定心理運動發育指數(PDI)[12],分值越高,表明發育情況越好。
1.3.3 腦功能指標 干預前,干預后6、12個月,均抽取患兒外周靜脈血2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腦功能指標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中樞神經特異蛋白(S100β)、髓鞘堿性蛋白(MBP)、神經生長因子(NGF)含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智力發育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兒的智力發育評分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干預12個月后兩組患兒的Gesell發育診斷量表中適應性、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社會交往評分值均高于干預前,組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干預12個月后,觀察組患兒的Gesell發育診斷量表中適應性、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社會交往評分值均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心理運動發育指數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兒的PDI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干預后不同時間點,兩組患兒的PDI水平均高于干預前,組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干預后1、3、6、12個月,觀察組患兒的PDI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不同時間點心理運動發育指數比較(分,x±s)
注:與組內干預前比較,*P < 0.05
2.3 兩組腦功能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兒的血清腦功能指標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干預后不同時間點兩組患兒的血清BDNF、NGF含量高于干預前,S100β、MBP含量低于干預前,組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干預后6、12個月,觀察組患兒的血清腦功能指標BDNF、NGF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S100β、MBP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腦功能指標含量比較(μg/L,x±s)
注:與組內干預前比較,*P < 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 < 0.05;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S100β:中樞神經特異蛋白;MBP:髓鞘堿性蛋白;NGF:神經生長因子
3 討論
研究顯示,我國每年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為20%,其中1/3可發展至HIE,此類患兒存活后遠期智力、軀體功能殘疾率極高,直接影響生存質量。如何改善存活HIE患兒智力及軀體功能是目前兒科研究的重點及難點,國外相關研究顯示嬰幼兒時期是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最迅速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對患兒進行干預有望提高其認知、語言及社會交往能力[13]。早期干預是HIE患兒康復的關鍵,家庭作為HIE患兒生長及治療的主要環境,家屬肩負著患兒康復的主要責任,但是目前絕大多數HIE家屬對具體康復訓練內容及實施標準缺乏了解,成為HIE患兒康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梁娟等[14]初步探討了家庭康復訓練在HIE患兒發育中的意義,證實早期家庭康復訓練可以促使HIE患兒智力發育。本研究將家庭康復訓練引入本院HIE患兒中,就該干預措施對患兒智力、心理運動、神經功能等方面的影響進行具體闡述。
0~2歲嬰幼兒大腦處于高速發育階段,有研究報道HIE患兒接受早期智力開發后大腦發育程度可遠超同齡患兒,證實早期智力開發的可行性。家庭康復訓練中,在專業康復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實施視覺、聽覺、前庭運動等感知刺激,促使大腦病變區域神經細胞代償性再生,有助于患兒智力功能的發育[15-18]。本次研究采用Gesell發育診斷量表評價患兒的智力發育情況,發現觀察組患兒干預后適應性、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社會交往評分值均較高,說明家庭康復訓練可優化HIE患兒的智力功能,全方位促進患兒的智力發育。在家庭康復訓練中,將HIE患兒的運動訓練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歲以前小兒可塑性極強,早期動作訓練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社會行為等,有利于腦細胞結構的重組及代償,減輕腦缺血缺氧性損傷帶來的運動能力發育落后[19-20]。家庭康復訓練中對HIE患兒實施早期運動干預,結果發現在不同干預時間點觀察組患兒的PDI值均較高,證實家庭康復訓練在增強HIE患兒心理運動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偏癱肢體綜合訓練;康復;腦卒中;ADL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592-01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病,有高發病率和高致殘率的特點,中國每年新增腦卒中患者超過200萬人,其中70%~80%喪失獨立生活能力。臨床上腦卒中患者隨著疾病的自然轉歸,其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有機會獲得一定的改善與提高,但其幅度較小。目前,腦卒中康復是降低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急性腦血管病三級康復網絡的研究表明,腦卒中的三級康復可以使患者獲得更好的運動功能、ADL和生活質量,并減少并發癥,是我國現階段適合推廣的腦卒中康復治療體系[1]。本文著重探討偏癱肢體綜合訓練對腦卒中二級康復患者ADL的影響,對60例腦卒中患者進行偏癱肢體綜合訓練,在提高了患者的ADL方面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進入腦卒中二級康復的腦卒中患者60例,并經臨床診斷和顱腦CT或MRI檢查證實伴一側肢體癱瘓,男39例.女21例;年齡37~80歲,平均64.5歲,全部患者神志清楚,無智力障礙,體格檢查能合作。60例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A)和對照組(B)各30例。A、B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由康復醫師和康復治療師對其進行康復評定。康復組患者在康復評定后開始進行偏癱肢體綜合訓練,主要內容如下:
①擺放[2]:取健側臥位時,頭用枕頭支撐,不讓向后扭轉。軀干大致垂直,上肢置于前面的枕頭上,患側肩胛帶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肘和腕伸展。患側髖、膝屈曲置于前面似踏出一步遠的枕頭上,足不懸空。取患側臥位時,頭部用枕頭舒適的支撐,軀干稍后仰,后方墊枕頭,避免患肩被直接壓于體下,患側肩胛帶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患肘伸展,前臂旋后,手自然地呈背屈位。患髖伸展,膝輕度屈曲。健側肢體自由活動。此有助于增加感覺刺激輸入,起到緩慢牽拉患側軀干肌肉及緩解痙攣的作用,也能有效預防肢體的痙攣。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最有利于患者抗痙攣的。
②被動-助動-主動-抗阻肌力訓練:治療師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利用不同肌肉收縮形式優點,選擇適合患者的肌力訓練模式,最大限度調動患者主動性。
③轉移訓練:主要包括床上側向移動訓練、仰臥位-側臥位轉移訓練、臥位-坐位轉移訓練、坐位轉移訓練和坐位-站立位轉移訓練。治療師根據評定結果,選擇最適合患者的訓練方式,每天1次,每次10min。
④平衡訓練:訓練順序為仰臥位-坐位-站立位。主要是軀干的平衡訓練,仰臥位采用橋式運動,坐位采用端坐位平衡訓練,站立位采用輔助站立訓練。
⑤仰臥位-坐起訓練:患者健側臥位(患側臥位),健側腿插到患側腿下,側移并懸掛至床邊,雙手置于胸前床上,以健手撐床,治療師扶住患者的肩部,囑患者向上側屈頭部,當健側(患側)肩部離開床時,治療師一手托著肩部,另一手按著骨盆,幫助患者慢慢坐起。
⑥坐位-站起訓練:患者床邊端坐位。雙足平放在地面,分開與肩同寬,兩足稍后于兩膝;Bobath式握手.抬頭,雙上肢向前充分伸展、軀干前傾使重心前移至雙足,雙下肢充分負重,當雙肩超過雙膝位置時,臀部抬起離開床面,伸髖伸膝,雙腿同時用力慢慢站起。必要時治療師站于患者患側,一手將患膝向前拉,另一手放在健側臀部幫助患者抬起臀部。
⑦ADL訓練:訓練患者進食、更衣、修飾、入廁、上下樓梯等。
⑧重心轉移-跨步訓練:練習側方邁步和原地邁步,讓患者學會正確的重心轉移,建立正常的步行模式,為獨立步行訓練做準備。
1.3 評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DL采用Barthel指數分別進行療效評定[3]。>60分者為雖然有輕度殘疾,但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者為中度殘疾,生活需要幫助;20~40分者為重度殘疾,生活需要很大幫助;20分以下者為完全殘疾,生活完全依賴。
1.4 統計學分析
本文數據的表示方法為 ±SD,所有數據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康復組與對照組差異顯著性。P
3 討論
腦卒中的二級康復一般在康復中心和綜合醫院的康復醫學科進行,我科積極開展偏癱肢體綜合訓練,對恢復期轉入我院的腦卒中患者,有幾方面的積極作用⑴良肢位擺放,減少錯誤的運動模式,通過輸入正常的運動模式,充分發揮神經系統的可塑性。⑵患者在恢復高峰期積極給予肢體的被動和主動運動,如:關節活動、肌力訓練、轉移、坐起、平衡訓練等,可以最大限度調動患者的身體機能,增強效果,提高患者自信心,以及減少腦卒中后的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⑶把ADL訓練與運動功能結合起來,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運動功能,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有助于減輕家庭負擔,使患者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⑷根據評定結果,有針對性的給予患者制定訓練計劃的康復訓練模式,不僅促進了醫護人員與患者和患者家屬的溝通,還可以提高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積極投入到康復治療中,對患者康復起到重要作用。偏癱肢體綜合訓練,就是根據偏癱康復評定報告,專門給偏癱患者制定的系統康復訓練方案,是用輔助病人運動的方法進行系統的上下肢運動、轉移、平衡、站立、步行等。主要是恢復患者的運動能力,從而提高患者的ADL及適應社會的能力。本文康復組患者在恢復期通過1個月的系統的偏癱肢體綜合訓練,其患側功能明顯改善,ADL也明顯提高。因此,偏癱肢體綜合訓練在腦卒中患者二級康復中能明顯提高患者ADL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通. 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2011完全版)[J].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2, 4(6): 56
中圖分類號:R473.74;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2409(2007)05―0992―02
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是一項新的神經顯微外科技術。其原理:選擇性切斷脊神經后根部分纖維,阻斷引起痙攣r-環路,從而達到降低異常增高的肌張力和解除痙攣。我科自1995年11月至2005年用此法治療21例腦癱患兒。療效滿意。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21例,均為男性。年齡最大12歲,最小4歲。術前診斷均為痙攣性腦癱,其中15例患兒能站立,人扶行走,6例患兒術前不能坐、站及爬行。經手術及康復訓練,15例患兒治療效果滿意,能自行行走,6例患兒能坐穩。
2 護理措施
2.1 術前護理
2.1.1 配合醫生給患兒做一些必需的檢查:三大常規、肝、腎、心、肺功能檢查、智商測定、配血、備皮等。
2.1.2 手術前2~3d,要訓練患兒在床上大小便,因為手術后要臥床3周。手術當天早晨須清潔灌腸1次,以延遲術后首次大便的時間。
2.1.3 術前康復訓練,通過術前進行6套自理動作:左右翻身、直腿抬高、仰臥抬臀、俯臥挺腿、俯臥挺頭、下蹲站立的訓練,有助于患兒與家長強化康復訓練意識,進入康復訓練狀態。也有助于患兒的一般情況及心肺功能,同時還有利于針對性地制訂手術方案和術后康復訓練計劃。
2.2 術后護理
2.2.1 觀察患兒呼吸情況 由于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氣管可能受到損傷,易發生喉頭水腫,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引起患兒呼吸困難或窒息。要嚴密觀察患兒呼吸情況,患兒如果面色青紫、氣促、煩躁不安,應及時報告醫生采取相應措施。
2.2.2 保持負壓引流的通暢 密切觀察傷口引流液的量、性質、顏色的變化。如引流液顏色變淡,說明有腦脊液滲漏,應立即報告醫生處理。
2.2.3 定時翻身 術后患兒去枕平臥6h,可行第1次翻身,以后翻身1次/2h。以防壓瘡。翻身時要軸向翻身,切不可扭曲腰部。側臥時。可用軟枕墊于背部。
2.2.4 注意觀察體溫變化 術后數小時內。患兒的體溫將會升高,持續3~5d。如果體溫未超過39℃,一般屬正常范圍,如果超過39℃,應及時給予處理。
2.2.5 注意觀察患兒下肢感覺和活動情況 由于手術中有誤傷其他神經的可能,應注意觀察患兒下肢活動情況。如果患兒雙下肢不能活動,特別是足趾不能自主活動,提示有誤傷神經的可能,應立即報告醫生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如果術后出現肢體伴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只要不是感覺喪失,這種麻木感是術后的正常過程,年齡大的患兒較多見,隨著時間椎移,會逐漸消失。本組6例10~12歲患兒曾出現麻木感,以致家屬有意見。經耐心解釋,密切觀察,3例2周、3例3周后恢復正常。
2.3 術后康復訓練
一般康復訓練,分為術后早期、中期和晚期3個階段,各個階段因患兒的體質、體能和恢復程度不一而訓練內容不見相同。護士要通過語言交流,鼓勵家長、患兒樹立堅定信念,持之以恒才能達到康復的目的。
2.3.1 康復訓練早期(術后3周內)。因為傷口軟組織的愈合過程一般需要3周左右才能完成。在這段時間,患者需臥床。因此只能在床上做有關運動,以免負重而影響腰背部軟組織的愈合。
①術后3d內,除定時翻身外,不宜進行較大動作的訓練,可適當按摩雙下肢。
②術后4~7d,患兒疼痛相對減輕,可由家長幫助活動患兒的髖、膝、踝關節。由于此時肌張力下降,痙攣已解除。家長在幫助活動各關節時應盡量恢復其功能位置。
⑧術后8~14d,傷口已拆線,疼痛也基本緩解。患兒進入術后恢復階段。此期訓練內容和強度包括:仰臥抬腿、曲腿、分腿、合腿、蹬腿、抱腿、側臥抬腿、挺腿、仰臥抬臀、床上翻滾等動作,其中仰臥合腿內收是肌痙攣解除后鍛煉肌力的主要方法。上述動作應每一動作逐一訓練,重復數次由少到多,10~50次/d不等。
④術后15~20d,除重復第2周的動作外。還可以練習爬行,膝關節支撐體重,但仍不宜起床坐立。
2.3.2 康復訓練中期(術后3~6周),患兒身體逐漸恢復,傷口愈合,可逐步加強訓練。
①術后21~28d,患兒除繼續重復2~3周的分解動作外,增加坐立、單腿跪立、坐位時伸腿3個動作,關鍵是練習膝關節伸直。
②術后28d至1個半月,可循環重復練習分解動作坐直跪行走。可下床活動及扶物練習上下樓梯。
2.3.3 遠期訓練(術后1個半月以后),此時可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針對下肢肌肉力量進行訓練,還要家長掌握訓練方法。
3 討論
摘要目的:探討培訓聯合家庭康復訓練模式治療兒童孤獨癥的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82例孤獨癥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等分為兩組,接受常規康復訓練作為對照組,接受培訓聯合家庭康復訓練作為試驗組,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訓練12個月后,試驗組患兒ATEC評分較對照組下降明顯,試驗組療效更佳,兩者比較有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培訓聯合家庭康復訓練對兒童孤獨癥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法,值得推廣普及。
關鍵詞 培訓-家庭康復訓練;孤獨癥;兒童;療效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48
孤獨癥別名自閉癥,又稱孤獨性障礙,屬于一種較為特殊的精神病范疇,也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病癥[1-2],多見于兒童,尤其是男孩。孤獨癥兒童從嬰兒階段開始,就無法與周圍環境或人群建立正常的情感聯系,表現為與環境隔離、語言異常或冷漠甚至沒有語言交流,完全沉浸于“自我世界”,基本喪失正常人應有的日常感情。鑒于此,我院采用培訓聯合家庭康復訓練模式治療兒童孤獨癥旨在幫助更多孤獨癥患者及時得到最佳的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孤獨癥兒童82例。其中男70例(85.37%),女12例(14.63%)。年齡2~8歲,平均年齡(4.19±1.45)歲。納入標準:(1)符
作者單位:518000深圳市廣東省深圳市兒童醫院
肖秀云:女,本科,主管護師
基金項目: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項目(201404163000457)
合兒童孤獨癥相關診斷標準[3]。(2)未接受過相關治療或康復訓練。(3)家長容易溝通,積極配合。(4)家長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如分裂癥、強迫癥等。(2)并發有影響孤獨癥治療效果的疾病者,如腦癱、癲癇等。(3)無法堅持完成康復訓練者。(4)中途接受其它康復訓練者。(5)家長不同意接受研究。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上78例(95.12%),小學文化程度4人。再采用“數字單雙號標注法”按照“1∶1”比例,將82例患兒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安排到康復訓練中心,接受為期12個月常規康復訓練。采用結構化教學和ABA訓練對患兒進行個別化訓練、小組化訓練、集體化訓練等。每3個月進行1次訓練
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適當調整訓練計劃,直至訓練結束。
1.2.2試驗組父母帶孩子共同參加專業醫療機構開設的《孤獨癥康復訓練親子培訓課程》,共96學時,其中理論32學時,實踐64學時,培訓對象主要是針對患兒父母。培訓內容涉及:(1)孤獨癥基本知識,提高父母健康認知能力。(2)孤獨癥各種康復訓練的方法,如結構化教學、ABA訓練、感覺統合訓練等。(3)患兒各項能力的對癥訓練,包括語言、感覺、認知、社交、生活、肌肉和手眼協調等。(4)益智活動的合理開展,增強父母與孩子的感情,提高患兒對各種事物的接受力。(5)行為問題的處理,提高父母對患兒行為問題的應對與處理能力。培訓結束后,由培訓機構對孩子進行PEP評估,對癥制定家庭培訓計劃,并為父母配備《孤獨癥家庭康復訓練教材》及康復訓練教具,以便父母在家中對患兒開展康復訓練。同時,叮囑父母每3個月帶孩子到培訓機構進行1次PEP評估,并制定或調整下一個階段訓練計劃。若家庭康復訓練過程中,父母有任何疑問,均可隨時與相關老師或醫師進行聯系。
1.3評價標準采用美國孤獨癥治療評估量表(ATEC)對兩組患兒訓練前后的語言、社交、感知覺、行為4項內容進行評價[4-5]。評分越低,表明孤獨癥程度越輕。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方案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3討論
孤獨癥患兒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孤獨地閃著微弱的光芒,因此也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兒童孤獨癥主要表現為在語言、社會互動、溝通交流以及興趣行為等多方面的缺陷[6]。通常在3歲以前發病,4~5歲時癥狀最為明顯。而我國對孤獨癥的認識和關注相對較晚,在2006年時才將其列為精神殘疾。我國現狀:(1)起步晚,相比發達國家晚了40年。(2)孤獨癥患病率逐年上升,相應的治療需求越來愈大。(3)患兒回顧社會難度較大,孤獨癥治療的黃金時間是3歲內,如果不能及時進行康復訓練,將極大程度影響患兒日后正常生活。(4)治療體系不健全,訓練中心康復水平整體較低。(5)專業醫護人員匱乏,耽誤患兒最佳治療時機。(6)國家相關醫療政策才起步。因此,對孤獨癥患兒及時進行康復訓練,有利于改善患兒癥狀,提高患兒預后,從而減輕家庭及社會負擔[7-8]。
結果顯示,孤獨癥患兒在熟悉的環境和游戲中,采用自然反饋手段的訓練,對患者病情的改善有更積極的療效。因此,以“家庭”為主體的訓練模式,對孤獨癥患兒癥狀改善有著重要意義,而父母作為整個過程中的“主導者”,更發揮重要作用。據此,通過專業醫療機構對家長進行專業培訓,提高父母理論認知,增強父母操作意識及方法,從而讓父母在家中對患兒實施科學地康復訓練,提高父母專業技術支持非常重要,能促進父母技能的保持和增長。醫療機構是整個康復訓練的計劃制定者,家長是最終的執行者。表1顯示,接受了培訓-家庭康復訓練模式治療的孤獨癥患兒,在語言、社交、感知覺、行為等能力方面,均有著大幅度提高,與傳統康復訓練的對照組相比,療效明顯。
綜上所述,對兒童孤獨癥實施培訓聯合家庭康復訓練是行之有效的,不僅具有療效明顯、方法靈活等特點,還具備簡單易行、科學經濟等優勢,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于獻英,朱宏偉,張桂欣,等.日常生活環境變換對兒童孤獨癥康復訓練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8):101-103.
[2]張靜,常燕群,江演珠,等.血清抗神經節苷脂M1抗體水平與兒童孤獨癥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3,12(7):723-727.
[3]杜亞松.孤獨癥的診斷和治療[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25(23):1771-1774.
[4]郇英,佳那提·秋瓦西,張雋,等.異常行為量表評估干細胞治療兒童孤獨癥的臨床療效及效度評價[J].中國醫藥生物技術,2011,6(5):353-358.
[5]趙冬梅,楊良政,張艷卿,等.培訓-家庭康復訓練模式治療兒童孤獨癥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4,29(3):260-262.
[6]劉志云,張曉斌.24例兒童孤獨癥應用綜合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1,19(6):606-607.
[7]席彩萍.兒童孤獨癥的特征及康復現狀[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154-157.
[8]郭德華,周群,吳連春,等.孤獨癥兒童的心理干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18(4):318-321.
通訊作者:高凌霞
【摘要】 目的 探討大齡兒童發育性髖脫位行改良Pembertonsa術后的康復護理要點。方法 對本組9例大齡兒童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行改良Pemberton手術,術后進行心理護理及采用有計劃、分階段、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結果 本組9例(13髖)術后關節功能:優8髖,良4髖,可1髖,復位成功率100%。結論 大齡兒童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術后康復護理至關重要,復位效果與康復護理密不可分,只有醫、護、家長和患兒密切合作,才能獲得滿意療效。
【關鍵詞】 髖脫位; 先天性; 康復訓練
兒童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又稱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骨科常見病及多發病。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本病治療的基本原則。早期治療可采用簡單的手法復位加外固定,愈后良好。大齡患兒病變復雜,矯正畸形的手術創傷大,患兒在治療中往往會出現再脫位、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關節僵硬等并發癥。術后正確的康復訓練可保證手術質量,建立髖關節功能。自2005~2008年筆者所在科共收治9例(13髖)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大齡兒童,給予術后康復訓練,收到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8例(12髖)為女性,年齡7~14歲。1例(1髖)為男性,年齡8歲。根據Tonnis分型法[1],本組患兒術前脫位程度為Ⅲ度8髖,Ⅳ度5髖。
1.2 手術方法 本組手術前常規行骨牽引2~3周,以利手術操作。采用改良Pemberton手術,術后患髖屈曲30°,外展20°~30°,內旋10°,髖人字石膏固定。3周后拆除石膏,于外展位皮牽引下行康復訓練。
2 康復護理
2.1 心理護理 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常因擔心切口疼痛,不愿合作。要耐心向患兒及家長講解早期康復訓練的意義和重要性。例如,告知他們術后關節功能障礙主要在于預防。間斷、主動、早期活動有利于關節損傷的恢復,它可以避免制動所致的肌肉萎縮、疼痛和廢用性骨松變以及關節僵硬。使其懂得只有規范訓練才有可能恢復到正常青少年所能進行的各種下肢活動,使患兒及家長消除思想顧慮,主動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
2.2 康復訓練 康復訓練是治療的延續,早期、間斷、主動活動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狀況,有利于關節損傷的恢復,可以避免制動所致的肌肉萎縮、疼痛和關節僵硬。所以要正確指導患兒及家長做好康復訓練。
2.2.1 第一階段(復位術后0~3周) 目的是消腫止痛,維持股四頭肌的張力,加強患肢肌力,預防組織粘連。
復位后髖關節用人字石膏固定易引起松解的軟組織產生新的粘連、僵硬。術后應進行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訓練,等長收縮時肌肉無氧代謝產生乳酸可刺激肌肉微循環血管擴張,有利于肌肉組織攝取營養。先教會患兒健側肢體活動的方法,再活動患側肢體。復位后24 h即協助患兒坐起,后背靠支背架或墊以枕頭,上身行自主運動。指導、協助患兒行被動踝關節背伸、跖屈交替運動,每次10~20個重復動作,3~4次/d。5~7 d后逐漸過渡到6次/d,每次30個。指導訓練前仔細檢查石膏有無污染、軟化變形、石膏邊緣或骨突部位有無壓瘡。
2.2.2 第二階段(復位術后4~7周) 目的是繼續加強患肢肌力,提高患肢主動活動能力和活動范圍,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
拆除石膏,患肢皮牽引,髖關節保持外展20°~30°,指導患兒半坐位,身體努力向前傾,雙手伸向腳尖,使髖關節盡最大可能屈曲,4~6次/d,每次20~30個。同時,被動屈伸膝關節并逐漸過渡到主動屈伸膝關節。在康復訓練時要維持正確的,以防患肢內收、外旋、或活動不當造成再脫位,密切觀察有無髖部出現的疼痛、肢體短縮、畸形等,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妥善處理。拆除皮牽引后,繼續加強髖、膝關節的主、被動屈伸練習,有條件可使用持續被動活動(CPM)機進行訓練。下肢關節持續被動活動(CPM)功能康復器治療:術后4~7周內,應用CPM下肢關節鍛煉器進行鍛煉,以利于髖、膝關節的早期功能活動,防止關節僵硬。將患兒患肢置于CPM架上,位置要準確,感覺舒適。CPM有6檔功能位,每1檔可使膝、髖關節屈曲15°。從第1檔開始,3~5次/d,每次活動0.5~1 h,根據恢復情況2~4 d增加1檔。加檔時護士必須在旁觀察,患兒無特殊不適才可繼續使用。同時要注意觀察CPM運行時是否螺絲帽松動而導致關節角度鍛煉不到位,護理人員在患兒停用CPM間期要用手繼續幫助患兒進行關節的被動屈伸及旋轉訓練,囑患兒伸直患肢膝關節進行抬腿練習,此運動可提高股四頭肌的肌力,促進全身運動,增強患兒及其家屬的康復信念。應用CPM機時要注意及時停用,一般應用15 d左右即停,以免產生CPM機依賴。
2.2.3 第三階段(出院指導) 出院時告知家長訓練要持之以恒,并逐漸加大運動量。出院后兩周來院復查。經X線證實截骨部分臨床愈合后,可扶拐下地,負重要循序漸進,先用腳尖著地,再用全腳掌著地,逐漸過渡到全足。患肢始終保持輕度外展,10周前不負重,避免摔傷等,以防患髖再脫位及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建立隨訪檔案,督促患兒家長及時來院復查,以便于了解患兒恢復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繼續指導康復訓練,提高生活質量。
3 結果
對本組9例13髖患兒進行2~5年的隨訪,根據周永德等制定的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療效評定標準[1]評估髖關節功能,康復療效優8髖,良4髖,可1髖。復位成功率100%。本組無一例發生感染、再脫位、關節僵硬、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并發癥。
4 討論
大齡兒童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術后康復訓練至關重要,效果與康復訓練密不可分。術后患兒由于疼痛、心理恐懼,家長對訓練強度作用等不了解,心存疑慮等因素的影響會使患兒客觀上訓練不夠,術后失去早期康復訓練的時機。手術和術后康復是相輔相成的,正規的康復也是幫助實現手術目的的必要手段。本組患兒在應用康復訓練程序,確保髖關節復位的前提下,指導患兒進行有計劃、分階段的功能訓練,未發生并發癥,關節功能恢復良好,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參 考 文 獻
小兒腦癱是目前小兒肢體殘疾的主要疾病,多伴有精神發育遲緩、視聽障礙、癲癇、行為異常等并發損害。為減少并發癥及提高腦癱患兒的生活質量,做好康復護理非常重要。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腦癱患兒210例,現將小兒腦癱康復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210例,男128例,女82例,年齡3月~12歲,其中痙攣性四肢癱82例,不隨意運動型腦癱24例,痙攣性雙下肢癱36例,遲緩性癱47例,運動過度型21例;其中伴語言障礙者25例,精神發育遲滯者20例,有癲癇發作者17例。
2 護理體會
2.1 日常生活護理與管理:家庭與社會對腦癱患兒康復最基本的要求是患兒生活能夠自理,因此,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應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來提高這方面的技巧與能力,讓患兒通過在他人指導下反復練習、模仿和逐步學習,最大程度的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感知、認知能力,培養其學習與社會交往能力。雖然腦癱患兒的護理和管理主要由家人承擔,但專業護理人員應重視對家長的教育和輔導,我院通過介紹引導式教育的方法,將康復目標與護理管理密切結合起來,將康復治療目標與日常生活活動結合起來,從清晨起床至晚上入睡所有活動都要作為學習的課題,對患兒每日24小時嚴密的訓練,使患兒得以沐浴在全天的療育之中。護理人員還需要了解患兒腦癱的類型,熟悉其功能障礙的特點,運用正確方法指導及幫助患兒克服肢體活動障礙,完成穿衣、脫衣、進食、洗漱、入廁、洗浴等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日常生活護理要注意治療性的保持,包括睡眠、跪位、站立、行走、抱位。各種類型腦癱對相應治療性要求不同,因此,護理人員需掌握各型腦癱不同治療性的要點與技巧。攝食護理是腦癱患兒日常護理一項重要內容。進食時在矯正異常姿勢同時,要對張口、吸吮、咀嚼、咽下等動作進行協調,對有吞咽困難的患兒喂養時要耐心,給易于咽下的食物,每一勺食物不宜過多,必要時可用手指向下清掃食管幫助吞咽,若勺子被咬住,不要用力拉出,應等患兒自行放松。要注意營養和水分的攝入,選擇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做到合理喂養。排泄護理是腦癱患兒日常護理另一項重要內容。大多數重癥腦癱患兒不能自主排便,應選擇舒適、合體、吸水性強的尿布,一般3~4小時換一次,對年長兒可選用便盆,并按課目作入廁訓練。此外,腦癱患兒日常護理還有洗漱護理,對于腦癱患兒來說,洗漱絕不是只為了清潔,而要利用洗漱的機會進行必要的訓練。
2.2 心理護理:腦癱患兒由于肢體運動障礙,社會活動受限等原因,得不到社會的支持,甚至被周圍環境冷落、諷刺、嘲弄,失去了享受文化娛樂的權力,常出現情緒及人格特征的變化,出現情緒障礙、行為異常及認知損害。表現為少于、孤獨、自卑感、缺少自信心、甚至自我否定等。又由于腦癱病程長,見效慢,患兒家屬易出現焦慮、憂愁,甚至有放棄治療的心理,作為專業小兒腦癱護理人員,首先應該以溫和的語言、熱情的態度勸慰患兒父母家屬,消除急躁情緒,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尋求家屬配合醫務人員共同幫助患兒治療,確保心理護理方案有效開展。只有幫助患兒醫治和消除軀體以及心理的創傷,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和發揮其潛能。醫務人員要掌握腦癱兒童異常心理特點,注意腦癱患兒情緒變化,培養腦癱兒童自信心,有報道在這些方面做得較細致,對腦癱患兒心理護理技巧值得學習。
2.3 語言康復護理:提高患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恢復患兒語言交際能力,是語言訓練的最終目的。腦癱患兒的語言訓練應盡早開始,一般訓練方式從一對一與集體訓練相結合,專業訓練與家庭訓練相結合的方法,護理人員應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使患兒在任何時間、任何環境下逐步確立語言表達的意識,具體包括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訓練、呼吸訓練、嘴的運動訓練等。
2.4 肢體康復護理:對痙攣型腦癱的患兒應緩解肌肉緊張和僵硬,使患兒軀干充分伸展,采用手法按摩、刺激、幫助四肢被動運動,避免痙攣姿勢運動,盡早誘導出正常的運動模式;對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應盡量抑制上部軀干的肌緊張,對已短縮的肌肉進行牽拉、伸展性的訓練,促進抗重力姿勢的穩定性和動態平衡;對姿勢異常的患兒,按部位分別給予矯形訓練,抑制異常沖動,以利于大腦建立正常反對癱瘓的肢體應保持的功能位,并進行被動或主動運動,促進肌肉、關節活動和改善肌張力。家長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積極配合,貫徹各種訓練,使患兒在家中也能得到長期、系統、有效的康復訓練,以增加患兒對社會生活的適應力。
【關鍵詞】馬蹄內翻足; 脛前肌外移;跟腱松解;康復護理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是一種小兒骨科最常見的嚴重影響患兒足部形態和功能的畸形。臨床主要表現為:前足內收、跟骨內翻、踝關節馬蹄位及脛骨內旋。其發病率約為1%,男孩為女孩的2倍,單側稍多于雙側[1]。由于致病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因此其治療效果也不十分理想,目前在治療方法上存有爭議[2]。我科于2005年-2008年采用脛前肌外移、跟腱松解術配合早期康復訓練治療小兒先天性馬蹄內翻足26例38足,并對療效進行了隨訪分析,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資料為本科2005年-2008年治療并獲隨訪的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患者26例38足,男性16例24足,女性10例14足。年齡最大7歲,最小1歲3個月,平均3.7歲。隨訪時間最短1.6年,最長5年,平均3.2年。
1.2手術方式簡介:首先對跟腱進行“Z”型延長,在保持一定的張力下縫合跟腱,再外移脛前肌腱,使兩者張力都不能太大,以此,在保持肌力平衡的情況下,又保證了踝關節的活動,使足踝背屈、適度外翻后,用石膏固定4周。
2護理
2.1術前康復護理
2.1.1心理護理:本組患兒均為福利院的孤殘兒童,分散在福利院和寄養家庭生活。失去父母的關愛,使他們幼小、脆弱的心靈受到嚴重打擊,表現為恐懼、焦慮、自卑、消極。為此,我們設立專門的康復訓練室,營造一個和諧、愉快、寬松的環境,墻上貼著兒童漫畫,在治療時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康復護士運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和鼓勵贊揚的話語,使患兒感到溫暖和自信。在訓練前護士根據個體差異先和患兒交朋友,讓他們對護士產生友誼和信任,使患兒在情緒完全放松的狀態下配合完成整個康復訓練過程并使康復效果達到最佳。同時我們向陪護人員講解該手術的重要性、治療過程和預后情況,使其對本病的治療過程有更多的了解,更好地配合我們對患兒進行治療和護理。
2.1.2術前準備:(1)作好各項常規輔助檢查 如心電圖、胸透、血常規、出凝血時間等,發現異常,及時糾正,待各項指標正常后方可考慮手術治療。(2)防止感冒 為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囑咐陪護人員看護好患兒,尤其在為患兒沐浴更衣時避免著涼,不要感冒、發燒,以免延誤手術。(3)皮膚護理 因患兒學會走路后,就用足外緣走路并可發展為足背著地,負重部位皮膚角化增厚,形成滑囊,不易洗凈,故術前三天每日用溫水泡洗患兒足部,每天三次,每次30分鐘,泡洗時注意保持足部皮膚完好無破損,以防術后發生感染。(4)術前一天作好皮試,并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因該手術為全麻,故術前12h患兒禁食、禁水,以防術中發生嘔吐、誤吸致窒息,術日晨留置尿管。
2.1.3手法按摩:手法按摩對手術后矯正畸形有很直接的意義,其治療作用是通過牽拉刺激使異常攣縮的軟組織細胞生長,使肌肉、肌腱延長,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3]。手法按摩自患兒入院即開始進行,每天三次。其方法是;用左手掌指握住患肢,用右手拇指指腹在跟腱、跨腱膜內側副韌帶處按摩10分(鐘,使縮短的軟組織舒展松解,再以左手拇指中指輕輕保護固定住小腿,右手拇指按壓向背外突出的距骨頭,其余四指托住腳底使其外展、外翻、背伸。
2.2術后康復護理
2.2.1患兒回病房后按全麻術后常規護理,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持續心電監護,監測血壓、呼吸、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給予氧氣吸入,并作好護理記錄。實施專人守護,床邊加護攔,防止患兒麻醉恢復前躁動墜床。保持靜脈輸液通暢,妥善固定導尿管等引流裝置。下肢墊枕抬高患肢20度,以減輕傷口腫脹或滲血,促進靜脈回流。
2.2.2石膏固定期護理 術后患肢采用管型石膏固定,足趾暴露在外,便于觀察患肢末梢血運和進行早期康復訓練。第一天開始指導陪護人員教小兒鍛煉股四頭肌,做肌肉的收縮、舒張運動,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張力,防止肌肉萎縮。同時牽拉按摩足趾,做足趾的伸屈鍛煉,促進足部血液循環,每天4次,每次5-10分鐘。隨著患兒耐受力的增強,訓練的次數和時間可適當增加和延長。
2.2.3石膏拆除后護理 4周后拆除石膏,小兒平臥,呈屈髖屈膝,、外展外旋位,康復護士指導陪護人員雙手拇指放在足底,余雙手四指握住足背及踝部,兩手拇指在第一跖骨頭向兩側、向前滑動,并適度牽拉足趾,同時部分力量用于外翻和背伸,逐漸加大力量使踝關節背伸和外翻;接著按摩跟腱,拇指和食指放在跟腱兩側,從上至下沿跟腱滑動至足跟,同時背伸外翻踝關節;最后按摩足趾,一只手活動踝關節,另一只手握住足趾,牽拉同時背伸運動,逐個進行,動作要輕柔,勿弄破皮膚,開始時每天兩次,每次持續15-20分鐘,以后根據患兒情況逐步增加訓練的次數和時間,以患兒能忍受疼痛為準。 轉貼于
2.2.4步態訓練 步態的訓練也是康復治療的重點,由于6個月后,小兒逐漸形成自己的步態,習慣了原來畸形的行走方式,手術只能解決外型的畸形,但并沒有從根本上糾正步態,所以要根據小兒的恢復情況制定步態訓練。拆除石膏后當天即可進行步態訓練,步態訓練時間安排在按摩訓練之后進行,此時,經過按摩后的足部肌肉已得到放松,較容易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康復治療時間根據康復情況決定,一般為6月到1年。堅持按計劃和要求進行康復訓練,否則達不到手術治療的目的。
3結果
隨訪結果參照Garceau的標準評價。優:足外形正常,無跟骨內翻及前足內收畸形,足能踏平,步態正常;良:畸形基本糾正,踝關節活動好,足能踏平,步態尚好,遺有輕度內翻、非固定性前足內收畸形;中:較術前有進步,步態尚可,遺有中度足跟內翻及跖屈畸形;差:仍有馬蹄內翻畸形,跛行明顯。本組優23例(31足),占81.5%;良3例(4足)占10.5%;優良率為92%,效果滿意,未發生護理并發癥。
4討論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患兒人數已經繼腦癱、唇腭裂和先心病之后,占第四位。由于其患病率高,又嚴重影響患兒的站立、行走等功能,且進一步限制了患兒的社交活動空間,縮小了其學習認知的范疇,所以早期的康復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早期(< 6個月)應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主要通過手法矯正、 石膏固定、佩戴足外展矯形支柱矯正,或行跟腱滑動延長術等方法治療可獲得較好的優良率(4,5)。6個月后患兒足部畸形將逐漸加重,可由松軟型轉為僵硬型,此時非手術治療的效果不是很滿意,需要手術治療。本組病例主要來自本地兒童福利院,都超過了非手術治療的關鍵時期,所以采用了脛前肌外移、跟腱松解手術。手術治療可以糾正畸形,為后期功能恢復提供基礎,但小兒配合意識差,如果不鍛煉就可能導致肌腱粘連,達不到手術的目的[2],所以,我們根據患兒情況制定嚴密的康復護理計劃,術前即開始進行相關護理和功能鍛練,為手術順利進行創造條件,術后早期給予正確及時康復護理,確保了手術成功和患兒順利的康復。
參考文獻
[1]馬瑞雪,王偉,趙群,等.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早期康復治療的近期療效[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5,26(5):253-255
[2]周建林,劉世清,明江華 等.脛前肌外移跟腱松解術配合早期康復訓練治療小兒先天性馬蹄足.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8,16(3):47-48
[3]何海紅,趙紅等. 53例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圍手術期護理體會.新疆醫學,2008,38:100-101
關鍵詞:腦癱 綜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R7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05-0173-02
為使腦癱患兒可以早日回歸社會,筆者對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住院的腦癱患兒進行了系統的綜合治療。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選取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間于本院診斷為腦癱患兒100例,年齡3~ 6歲。共分為2組,治療組為住院系統治療及指導家庭康復訓練共同完成50例;對照組為指導家庭自行康復訓練50例。平均治療時間均為4個月。所有病例均符合1988年全國小兒腦癱座談會制定的診斷標準[1]。兩組病例的病情相似(P>0.05)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2.1 運動療法采用以Bobath法為主,結合Rood法,肌肉控制能力訓練[2]等方法進行治療。其中包括:下肢牽拉,靜態及動態的平衡能力訓練;患側股四頭肌、繩肌漸進抗阻肌力訓練;患側足背伸肌群、軀干肌和臀大肌徒手力量訓練;患側下肢持重訓練;下肢協調性訓練;膝、踝關節控制訓練等。每次1h,每日2次。
2.2按摩上肢癱瘓可以取大椎、肩井、肩、曲池、外關、合谷等穴,下肢癱瘓取腎俞、命門、委中、承山、環跳、殷門、足三里、陽陵泉、解溪等穴, 以拿、揉、按、捏、搖、扳手法,疏通經絡、活利氣血、調節陰陽、通利關節, 使筋脈、肌肉得其濡養,松弛局部肌肉,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緩解肌張力目的。每次30min,每日1次。
2.3針灸根據患兒情況,“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治療原則。上肢可選用肩井、肩、曲池、外關、合谷等;下肢可選用環跳、伏兔、足三里、陽陵泉、解溪、昆侖等。每日1次。
2.4理療選用北京產NMT91多功能神經-肌肉治療儀治療,采用偏癱處方,物理參數為:治療頻率為0.5~5000Hz中低頻,治療波形為方波、正弦波、指數波、梯形波、三角波等。每次治療20min,每日1次。
3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以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折。P
4結果
本組病例經治療4個月后, 兩組腦癱患兒的治療結果詳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患側上肢的功能評分,治療組治療前后的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
經Ridit分析,療效的優劣順序為治療組、對照組。經R的顯著性檢驗,R= 2.57,P
為了探討兩組治療后患側下肢的療效,筆者采用Fugl-Meyer評定法對坐位伴有聯帶運動活動的膝關節屈曲>90&和踝背屈進行了3級評分,見表3。
經Ridit分析,治療后療效的優劣順序為治療組、對照組。經R的顯著性檢驗,均P
5討論
本文中對照組為家庭自主康復訓練,經過4個月治療后,患兒患側上肢的功能評分雖有提高,但差異并無顯著性(t=1.11,P>0.05)。這可能與家長的個人文化素質、家庭環境等影響有關。而治療組患兒上肢的功能評分提高得非常顯著(t=3.99,P
由此可以看出,住院采用系統的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所取得的治療效果要顯著優于家庭自主康復訓練。因此,筆者主張,現階段腦癱患兒應盡早到醫院進行綜合治療為宜。但這并不能抹煞家庭康復訓練在康復治療中的作用。若在醫院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再配合家長的康復訓練,患兒會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林慶.全國小兒腦性癱瘓座談會記要[J].中華兒科雜志,1989,27(3):162.
[2] 徐開壽,麥堅寧,何璐.肌肉控制能力訓練輔以神經生理學療法對偏癱型腦癱兒童站立與步行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4,19(1):58-59.
[3] 于兌生,惲曉平.運動療法與作業療法[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482.
【關鍵詞】 熱補針法結合康復訓練;小兒腦癱;療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215
小兒腦癱是一種非進行性腦損傷, 嚴重影響患兒成長發育與生活質量。臨床發現, 將熱補針法結合康復訓練應用到小兒腦癱治療中, 能夠有效提高治愈率, 加速患兒康復進程。選取60例小兒腦癱患兒, 將熱補針法結合康復訓練用于治療小兒腦癱, 療效較好, 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小兒腦癱患兒, 隨機分成觀察組(31例)和對照組(29例), 所有患兒均經CT或MRI檢查被臨床確診;被選患兒家屬均同意參加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男18例, 女13例, 年齡3~36個月, 平均年齡(23.34±4.22)個月, 14例痙攣型雙癱, 5例中樞性協調障礙, 5例肌張力低下型, 3例偏癱, 2例混合型, 2例四肢癱;對照組男14例, 女15例, 年齡4~36個月, 平均年齡(23.41±4.20)個月, 13例痙攣型雙癱, 4例中樞性協調障礙, 4例肌張力低下型, 5例偏癱, 1例混合型, 2例四肢癱。兩組患兒性別、年齡、患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康復訓練治療, 觀察組實施熱補針法結合康復訓練治療。針刺治療[1]:華佗夾脊、太溪、神門處施以捻轉補法;曲池、肩井、合谷、陽、陰陵泉、絕骨、足三里、三陰交、承山處施以熱補針法;太沖施以捻轉瀉法。施針需依患兒情況調整穴位, 以手足陽明經及督脈為主,
1次/d, 不留針。頭針取百會、上星、智三針、四神針、顳三針、腦三針, 與頭皮水平方向成15°快速入針, 依據不同穴位刺入≥0.5 mm, ≤0.8 mm, 運針不做額外操作, 留針≥30 min, ≤60 min, 起針時用干棉球指壓針孔, 每隔1天1次。共治療6個月為2個療程, 每個療程3個月。
熱補針法[1]:消毒取直徑0.25 mm、長40 mm的不銹鋼無菌毫針, 找準穴位左手食指或拇指緊按, 右手施針, 將其向前捻按入穴內, 得氣后, 左手拇指加重施壓同時右手拇指將針向前繼續捻按3次, 針下逐漸沉緊接觸到感應部位, 重插輕提連續3次, 右手拇指再次向前捻按連續3次, 頂住守氣, 保持針下沉緊持續, 有熱感, 緩慢出針。
康復訓練[1]:①運動訓練:18個月患兒施以Bobath訓練法, 翻身、四點位爬行、坐位、跪位、立位被動平衡訓練、行走步態、肌力增強訓練、關節活動牽拉等;40 min/次。②日常生活、功能訓練:訓練其對日常生活行為認知, 精細動作及協調(如手、口、眼協調)功能訓練, 以上肢訓練為主, 25 min/次。③語言訓練:創造豐富語言環境, 適當語言刺激, 行手勢、符號、構音障礙、語言模仿訓練等, 25 min/次。均每周6次, 配合針法治療6個月。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GMFM:評定采用GMFM-88。綜合功能:評定采用腦癱兒童綜合功能評定表, 就認知功能、言語功能、運動能力、自理動作、社會適應5個方面進行評價, 每項0~20分, 滿分100分。療效評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消失, 運動、日常生活、功能與正常兒童接近, 能言語;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 運動、日常生活、功能有所好轉, 病情發展良好;無效:無變化。總有效率=治愈率+
顯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77%(治愈4例, 占12.90%, 顯效26例, 占83.87%, 無效1例, 占3.23%), 高于對照組的 72.41%(治愈1例, 占3.45%, 顯效20例, 占68.97%, 無效8例, 占27.59%)(P
3 討論
小兒腦癱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小兒肢體運動障礙及殘疾疾病, 嚴重阻礙患兒生長發育[2]。臨床研究表明, 中醫針灸治療具有獨特優勢, 特別是對中樞神經損傷疾病, 能夠有效調節肌張力、改善患兒運動功能[2]。熱補針法針刺手足陽明經、督脈相應穴位, 可通調督脈、疏通經絡、健脾益腎、 益精補腦填髓、 醒腦開竅、濡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3]。針刺智三針、腦三針、四神針等相應大腦皮層區域, 通過改善局部供血促進腦細胞代謝, 恢復臨界腦細胞功能。熱補針法再加上康復訓練, 二者雙管齊下, 內外結合治療, 效果更為顯著。本次研究, 觀察組總有效率、綜合評分、GMFM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
優良。
綜上所述, 熱補針法結合康復訓練治療小兒腦癱的療效顯著, 可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寧霞, 劉桂珍, 孫克興.熱補針法結合康復訓練對小兒腦癱患兒功能影響的隨機對照研究.針刺研究, 2007, 32(4):261-262.
[2] 張寧霞, 王翔宇, 劉桂珍.熱補針法結合Bobath療法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對腦癱患兒運動發育功能的影響:隨機對照研究.針刺研究, 2014, 39(4):318-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