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四則運算教學反思范文

        四則運算教學反思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四則運算教學反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四則運算教學反思

        第1篇:四則運算教學反思范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生動有趣的《幸運52》這個節(jié)目的情境和問題情境,并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使學生饒有興趣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在活動中思維與思維不斷發(fā)生碰撞,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斷增強。

        二、合作交流,理解算法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問題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知識讓學生去構建。我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問題情境“還剩幾朵花”,放手讓學生去獨立思考:“先求什么?在算什么?”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將探求解題思路的過程與理解運算順序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理解與體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合理性,同時感受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相同,使計算課的學習變得鮮活起來。

        然后我安排了兩次討論與交流活動。一是解決“還剩幾朵”的問題,通過討論解決問題的思路,初步認知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接著通過討論“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讓學生歸納、總結分數四則運算的計算。這樣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一步步地完成了從具體問題到數學模型建立的過程,完成了知識的自我構建。

        三、重視應用,培養(yǎng)能力

        第2篇:四則運算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提高;計算能力;重要性;提高方法

        一、幫助學生掌握算理

        正確的運算必須建立在透徹地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的頭腦中算理清楚,法則記得牢固,做計算題時,就可以有條不紊的進行。

        1、領悟;在1 0以內的組成和分解,湊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數連加的概念,十進制計數法,有關數位的概念,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分數的意義與性質,分數單位的概念,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約分與通分等概念等。在低年級講授進位加法時,可以讓學生在擺、畫、數的基礎上體會湊十的過程,發(fā)現(xiàn)滿十進一的現(xiàn)象,已達到領悟。

        2、明理;小學教材中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減法的性質以及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這幾個定律對于整數、小數和分數的運算同時適用,用途是很廣泛的。講解時,我首先使學生理解這幾個定律的意義。鑒于學生難掌握減法性質和乘法分配律,教學時,可舉學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畫一些直觀圖加以說明,已達到明理。

        二、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

        “數的運算”貫穿了整個小學階段,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及四則運算之間的關系,獲得運算結果(估算、口算、筆算、計算器),運算律、運算性質。數的運算模型簡單歸納起來就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四則運算。在小學低段我們主要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比較小的數的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運算。

        這幾年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也深刻的體會到一個孩子如果計算能力不強,對這個孩子的整體數學成績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我認為重點從以下方面進行訓練:

        1、基礎準備;

        要熟練的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口訣”。低年級作為關鍵的起始階段,加、減、乘、除的入門學習對學生今后的繼續(xù)學習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2、加強口算訓練,提高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口算是學習筆算、簡算和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也是學生計算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口算訓練,不僅能提高計算速度和正確率,也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隨著小學各個階段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的不同,口算訓練要有針對性,低中年級主要是一、兩位數的加法,高年級把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作為基礎訓練效果較好??谒泐}的難度應當由易到難,要有一個坡度;要求應當由低到高,逐步提高。

        在口算訓練時,首先要求會算,力求準確,然后再要求方法簡便,加快計算速度。訓練時要多練一些湊整計算、常用數據的運算,如:45+55、20×5、25×4、125×8;1到20各自然數的平方數;分母是2、4、5、8、10、20、25的最簡分數的小數值,也就是這些分數與小數的互化;3.14與各個一位數的乘積。這些類型題的訓練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進行口算訓練時,要注意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缎W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p>

        3、理解和掌握計算法則是計算教學的重點。

        知識和能力是密切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以理解掌握數的概念、四則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和法則為基礎,“理解”要求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應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為突出。所以教學時,要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充分感知,以加深學生對法則的理解。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法則,要注意及時抽象,不能讓學生停留在具體的形象思維上,應幫助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及時抽象出計算法則。法則得出后,要引導學生應用法則進行計算。在應用法則的開始階段,要讓學生詳細地講出思考和計算的過程。經過一定的練習后,可要求學生計算時默想計算的每一步,邊想邊算。學生基本掌握法則后,可簡化中間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計算。學生學習計算法則都是從單個法則開始的,在教學中應進一步將這些法則聯(lián)系起來,形成法則系統(tǒng)

        4、精選習題,鞏固訓練。

        學生學習計算的能力是通過練習形成的,但并非任何練習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了在有效的時間內達到練習的目的和要求,使練習的數量與效益較好地統(tǒng)一起來,教師在選擇習題和設計練習層次時要使練習題具有“四性”:

        目的性:目標必須明確恰當。

        針對性:針對重點、難點、關鍵,做到重點內容反復練習,難點內容著重練習,關鍵內容突出練習。

        多樣性:變換練習形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計算的算理。

        趣味性:形式活潑,新穎有趣,充分調動學生計算的積極性。

        為了讓學生避免盲目、機械、重復、無效甚至有害的練習,練習層次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般情況下對教學計算的練習設計應有以下幾個層次:

        (1)準備練習。在新課前完成,目的在于以舊換新,為學生探究新知識遷移做準備。

        (2)基本練習。在預習或講授新課時邊講邊練。習題與例題相似,幫助學生領會理解新知識,初步形成技能。

        (3)變式練習。采用變化習題的結構形式,清楚定勢思維。

        5、重視錯題的分析。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反復認識和實踐的過程,出錯總是難免的。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剛剛學習的知識比較容易遺忘。例如,退位減,前一位退了1,可計算時忘了減1。同樣,做進位加時,又忘了進位。特別是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連續(xù)退位的減法,忘加或漏寫的錯誤較多,這些都與兒童記憶不完整有關系。因此,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計算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其計算錯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6、養(yǎng)成反思、驗算的習慣。

        第3篇:四則運算教學反思范文

        課時目標導航

        復習內容

        四則運算、運算定律及性質、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減法、雞兔同籠問題。(教材第109頁)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及各部分間的關系、四則運算的順序,鞏固帶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復習運用加法、乘法的運算定律以及減法、除法的運算性質進行簡便運算,會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進行簡算。

        3.讓學生回憶小數的相關知識

        (小數數位順序表,小數性質,改寫,化簡,小數點移動,小數與單位換算,小數的加、減法以及簡算等)。

        4.對小數的相關知識進行清楚且有條理的歸納,能科學、合理地總結歸納與內化知識。

        5.能熟練用列表、假設等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四則運算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含有中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以及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減法。

        難點:乘法分配律、減法以及除法的運算性質,會運用定律與性質進行簡算。熟練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復習過程

        一、回顧整理

        【回顧1】復習四則運算的知識。

        加法的

        意義和

        各部分

        間的

        關系

        1.加法的意義: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

        2.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相加的兩個數叫做加數,加得的數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法的

        意義和

        各部分

        間的

        關系

        1.減法的意義: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2.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減去的數叫做減數,減得的數叫做差。

        3.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差=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4.加減法之間的關系: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乘法的

        意義和

        各部分

        間的

        關系

        1.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2.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相乘的兩個數叫做因數,乘得的數叫做積。

        3.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積=因數×因數 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的

        意義和

        各部分

        間的

        關系

        1.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在除法中,已知的積叫做被除數,已知的因數叫做除數,所求得的另一個因數叫做商。

        3.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商=被除數÷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4.有余數的除法: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商=(被除數-余數)÷除數 除數=(被除數-余數)÷商

        5.乘除法之間的關系: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有關0

        的運算

        a+0=a,a-0=a,a-a=0,a×0=0,0÷a=0(a≠0)

        含有括

        號的四

        則運算

        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回顧2】復習運算定律及運算性質的知識。

        加法

        運算律

        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b+c。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乘法

        運算律

        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b×a。

        2.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3.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等于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為(a+b)×c=a×c+b×c或a×(b+c)=a×b+a×c。

        減法

        的運

        算性質

        1.一個數連續(xù)減去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后兩個數的和,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2.在連減算式中,任意交換兩個減數的位置,差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a-c-b

        除法

        的運

        算性質

        1.一個數連續(xù)除以兩個數,等于這個數除以后兩個數的積,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2.一個數連續(xù)除以幾個數,任意交換除數的位置,商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d=a÷c÷d÷b

        【回顧3】復習小數的意義與性質的知識。

        小數

        的意

        義和

        讀寫

        1.小數的意義: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也可以用小數表示。像0.3、0.04、0.013、…這樣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

        2.小數的讀法:讀小數時,先讀整數部分,按整數的讀法來讀;再讀小數點,小數點讀作“點”;最后讀小數部分,依次讀出每一位上的數字。

        3.小數的寫法:先寫整數部分,按照整數部分的寫法來寫,如果整數部分是0,就直接寫0;再在個位的右下角寫上小數點;最后依次寫出小數部分的每一位數字

        小數的

        性質和

        大小比

        1.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去掉“0”或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2.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數大的小數比較大;十分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百分位,百分位上數大的小數比較大……

        小數點

        的移動

        引起小

        數大小

        的變化

        1.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相當于把原數乘10,小數就擴大到原來的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相當于把原數乘100,小數就擴大到原來的1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相當于把原數乘1000,小數就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反之,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小數就縮到原來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0,小數就縮小到原來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00,小數就縮小到原來的……

        2.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的應用:(1)把一個小數分別擴大到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這個小數分別乘10、乘100、乘1000、…,將小數的小數點分別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即可。(2)把一個小數分別縮小到原來的、、、…,就是把這個小數分別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將小數的小數點分別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即可

        小數與

        單位換算

        1.把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低級單位的數除以兩個單位間的進率,如果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數點的移動來完成。

        2.高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用高級單位的數乘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如果進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將小數點向右移動相應的位數來完成

        小數

        的近

        似數

        1.求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求小數的近似數時通常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哪一位,只要看它后一位上的數字。當保留整數時,應根據十分位上的數字的大小來判斷是否進位;當保留一位小數時,應根據百分位上的數字的大小來判斷是否進位;當保留兩位小數時,應根據千分位上的數字的大小來判斷是否進位……

        2.(1)把不是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改寫時,只要在萬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并在數的后面加上“萬”字即可。

        (2)把不是整億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改寫時,只要在億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并在數的后面加上“億”字即可

        【回顧4】復習小數的加減法的知識。

        小數

        加減法

        1.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2.從低位算起,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3.計算結果的小數部分末尾如果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數加

        減混合

        運算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1)沒有括號的,要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2)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小數加

        減法的

        簡便

        計算

        1.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中同樣適用。

        2.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減法的運算性質:a-b-c=a-(b+c)

        【回顧5】復習雞兔同籠問題的知識。

        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

        1.列表法。

        2.假設法:先作出假設,再根據這種假設進行計算、推理、解答。

        二、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111~115頁“練十五”第2、3、5、6、7、19、20題。

        第2題:(1)6.4 (2)25.8 7.5 2.5 (3)42 4 25 (4)125 70 (5)3 b 3 20

        第3題:

        (160+880)×20=20800

        550+230×62÷31=1010

        第5題:(1)15 (2)0.04 (3)0.03 (4)100

        第6題:2000 8787 13500 3300

        第7題:34.17 33.96 34.06 34

        第19題:(1)7.39+8.40=15.79(元)

        7.39+6.95=14.34(元)

        7.39+7.88=15.27(元)

        8.40+6.95=15.35(元)

        8.40+7.88=16.28(元)

        6.95+7.88=14.83(元)

        答:李逸能買《有趣的昆蟲》和《航天員的故事》或《航天員的故事》和《趣味數學》。

        (2)由(1)可得,除了《樂樂奇遇記》和《趣味數學》不能同時購買外,其他任意組合都可以。

        第20題:藝術:(5×9-37)÷(5-3)=4(組) 3×4=12(人)

        科技:37-12=25(人)

        答:參加科技類的學生有25人,藝術類的學生有12人。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四則運算、運算定律及性質、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減法、“雞兔同籠”問題又有什么新的體會和收獲?

        板書設計

        數與代數

        一、四則運算

        1.加、減、乘、除法的意義及各部分的名稱。

        2.有余數的除法。

        3.有關0的運算。

        4.含有括號的四則運算。

        二、運算定律及性質

        1.加法交換律、交換律。

        2.乘法交換律、交換律、分配律。

        3.減法的運算性質,除法的運算性質。

        三、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1.小數的意義和計數單位,小數的讀寫,小數的性質。

        2.小數的大小比較。

        3.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

        四、小數的加減法

        1.小數的加法。

        2.小數的減法。

        3.小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

        五、“雞兔同籠”問題

        1.列表法。

        2.假設法。

        教學反思

        1.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是學生進行計算和簡便計算的依據。靈活地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簡算,不但能提高計算的速度,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所以在復習中,注重學生對四則運算定律和性質的理解、記憶,再加以靈活運用,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目的,這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復習中,首先要讓學生搞清楚所學過的運算定律和性質有哪些,分別用字母怎么表示,語言怎么敘述,達到全面鞏固理解的目的,進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guī)定的

        教學目標。

        2.本著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究的原則,有條不紊地展開復習?!靶档囊饬x和性質”這一部分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因此,采用了先讓學生分組整理、嘗試練習,然后集體訂正交流的方法。讓學生在回顧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回憶所學內容,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以達到整理提高的目的。小數的加、減法內容相對少一些,也比較完整,結構比較清晰,利于學生自己把握。因此,在復習時,沒有做過多的提示和指導,只是針對幾個典型問題和容易出錯的地方做了必要的提醒。

        3.“雞兔同籠”問題的復習重點在于解題方法。讓學生再次獲得參與探究學習的積極體驗。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是情感活動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類似于科學家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fā)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積極欲望。

        備課資料參考

        相關知識閱讀

        高斯速算的故事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1+2+3+…+97+98+99+100=?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第4篇:四則運算教學反思范文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四則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59頁加減法與乘法的混合運算。

        教學提示:

        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算,這些運算的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為了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教材選擇具有現(xiàn)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理解混合運算順序,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計算中,無論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通過活動,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 題的能力。逐步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這一內容的學習也為今后的小數、分數混合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理解綜合算式的含義,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對比、推理、總結混合運算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進行正確的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草稿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到文具店買過學習用品嗎?

        生:買過。

        師:買過什么文具?

        生:買過2個筆記本和1支筆。

        師:你買的筆記本每個幾元,筆每只幾元?

        生:筆記本每個2元,筆每只1元。

        師:,你們能幫他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錢嗎?

        生:5元。

        師:你怎么算的?

        生:先算筆記本的錢2×2=4(元),再算4+1=5(元)

        師:說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類的問題。出示課題:加減法與乘法的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題

        師:生讀題,說說要解決的問題。

        生:買文具盒和書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師:獨立列分步算式解決問題。小組內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師:誰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6個文具盒多少錢,就是6×7=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錢。就是42+55=97(元)

        師:誰能把這兩個算式合并到一起嗎?

        生:可以寫成:6×7+55

        生:還可以寫成:55+6×7

        師:這兩個算式對不對。(小組討論)

        生:第一個對。因為先算乘法,第二個先算加法。

        師:像上面的算式無論乘在前還是在后都應該先算,所以都對。在一個沒有括號綜合算式里,有乘又有加減。應先算乘,后算加減。

        講解:像同學們這樣,分列了兩個算式,一步一步去解答。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分步解答”,這兩個算式叫“分步算式”。我們還可把這兩個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兩步的算式,這種算式叫做綜合算式。在綜合算式中,我們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設計意圖:再現(xiàn)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計算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2、試試身手。

        81-17×4

        師:計算這道題時,應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算乘法,后算減法。

        81-17×4

        =81-68

        =13

        再次總結:在一個沒有括號綜合算式里,有乘有加減。應先算乘,后算加減。

        三、鞏固新知

        1、完成第59頁試一試。

        2、將下面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綜合算式。

        (1)3×5=15

        20+15=35

        (2)6×8=48

        48-18=30

        3、亮亮今年7歲,爸爸的年齡是亮亮的5倍,爸爸比亮亮大多少歲?

        答案:1、536、 1 2、20+3×5 6×8-18 3、28歲

        四、達標反饋

        1、24×3+19 (注意運算順序)

        2、森林醫(yī)生。(改正錯誤)

        16+40×8

        =56×8

        =448

        3、小紅拿50元錢去買8個6元一個的筆記本,應找回多少錢?

        答案:1、91 2、16+40×8 3、2元

        =16+320

        =336

        五、課堂小結

        師:大家回顧一下,綜合算式中有乘有加減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乘,再算加減。

        師:為什么?

        生:因為加減是同級運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總結所學,在交流反思中,意識到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和數學內容的延續(xù)性,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欲望。

        六、布置作業(yè)

        1、我會列式計算。

        3個7再加28是多少?

        71減去6個8是多少?

        2、我來算一算。

        65-8×8

        20+5×5

        3、小明看一本故事書,看了4天,每天看6頁,還剩13頁沒有看。這本故事書一共有多少頁?

        4、媽媽買來12盒月餅,每盒有9塊。送給奶奶16塊,還剩多少塊月餅?

        答案:1、49、23 2、1、45 3、37頁 4、92塊

        板書設計:

        加減法與乘法的混合運算

        分步:7×6=42(元)

        42+55=97(元)

        綜合:7×6+55

        =42+55

        =97(元)

        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和乘法,應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看了四年級上冊數學四則混合運算教學設計的人還看:

        1.四年級數學上冊預習提綱要點以及教案

        2.2016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3.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北師大版

        4.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范文

        第5篇:四則運算教學反思范文

        一、在口算中培養(yǎng)數感。

        口算就是心算,它以個人對數的基本性質和算術運算的理解為基礎,為個性化、多樣化地解決問題提供了機會??谒悴坏枪P算的臺階,更是一種獨立的思維訓練方式。它不僅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而且是學生數感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在數學學習中,從應用具體經驗到應用心算和符號表征進行計算是需要時間的。在用抽象數字口算之前,可以先讓孩子們用手指或某些工具代替實物“模仿”具體計算的情境,培養(yǎng)他們把數字與視覺材料相聯(lián)系的心理意象,并能通過想象的物體來運算,從而提高學生的數感。如教學“9加幾”的計算,教師可通過讓學生操作擺小棒的方法來探究計算的方法,再讓學生講出自己的計算方法。通過操作很好地促進了知識的內化,使學生形成了個性化的計算方法,通過交流,使學生發(fā)現(xiàn)了算法的多樣化。在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算法同時,也了解了別人的計算方法,促進了學生對數及運算的理解。當學生再遇相似情境時,學生頭腦中就會出現(xiàn)一個鮮明的表象做參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數感。

        二、在估算中培養(yǎng)數感

        估算是發(fā)展學生數感的有效途徑之一,是人的思維在探索數學規(guī)律、本質時的一種策略;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幫助也很大。計算前估算可以估計大致結果,為計算的準確創(chuàng)造條件;計算后估算,能對計算結果進行判斷并找出錯誤的原因,及時糾正;還能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獲得數學發(fā)現(xiàn)的機會,鍛煉數學思維。同時,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廣泛,可以利用這一有利的時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好估算的興趣,在估算中提高學生對數的感知能力。

        首先,教師要善于抓住各種時機,創(chuàng)設恰當的情景,讓學生在探索中學會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并說明自己估計的合理性。在這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估算習慣,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如:一支鋼筆9元,全班43人,給全班每人買一支,400元夠嗎?在估算的過程中,有的學生認為:10× 40=400,估計在400元左右;有的學生認為:10×43=430,不到430元;還有的學生可能會說:9×40=360,肯定比360元多。對于這些方法,教師都應該予以肯定,并給學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機會,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發(fā)展估算的意識和策略,將估算內化為自覺、自主的行為,使學生在不斷地估算中發(fā)展自己的數感。

        其次,應用估算。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在教材沒有估算內容的地方創(chuàng)設估算內容,將估算內化為一種自覺、自主的意識,進而形成一種習慣,使學生在不斷估算中發(fā)展自己的數感、優(yōu)化數感。如計算4.99×3.1,先讓學生估算,可以看作5×3;所以積一定在15左右,然后再筆算;如遇到工程問題“筑路隊要修一條公路,甲隊獨修要10天,乙隊獨修要20天,兩隊合修要多少天?”可以要求學生很快地確定大概時間,再進行計算。以提高計算的準確率。這樣的估算,是學生在筆算中獲取的相應的感覺、體會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進行的,它對培養(yǎng)數感十分有利。

        三、在四則運算中培養(yǎng)數感

        四則運算,不應該只是按照運算順序和運算方法進行機械的人工操作,而是人腦進行創(chuàng)造思維的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設必要的問題情景,讓學生理解、感悟運算的意義及順序;要指導學生要根據題中數字的特點和規(guī)律,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和恰當的運算定律進行計算,并能對計算結果的正確性進行有效的檢驗。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運算的意義及順序。在運算的教學中可以、也有必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矛盾,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理解和感悟運算的意義。例如,教學小括號的運算,出示例題:冬季長跑鍛煉計劃中,琳琳和東東每天早上都要長跑10分鐘,琳琳每分鐘跑100米,東東每分鐘比她多跑10米,問小明每天早晨跑多少米?學生在列綜合算式時就會發(fā)現(xiàn),100+10×10,按照運算順序應先算乘法,但根據題意,必須要先算加法。學生產生了學習的矛盾和困惑,同時也激發(fā)了獲取數學知識的欲望,這時,教師再及時把小括號及其作用介紹給學生,他們的理解會更準確和深刻,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在簡便計算中提高對數的感知能力

        如:25×8×4× 125 6.5×36+ 2.5× 36+36 789- 214386等這一類運算,就要讓學生仔細觀察題中的數字,找出它們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根據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對這些數的感知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隨時隨地都要具有簡算的意識,不要為了簡算而簡算,即使沒有要求簡算的題目也可以進行簡算,以便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四、在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數感

        小學生學習運算的主要目的不是為計算而計算,而是為了滿足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單純的運算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厭煩,也難以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在四則運算的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身邊的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和運算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逐步建立數感。

        第6篇:四則運算教學反思范文

        活動目的:針對小學生簡算意識不強,簡算能力偏弱等問題,研究解決小學簡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一步改進小學數學簡算教學方法,強化簡算意識培養(yǎng),更好的在新課程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簡算能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活動時間:

        活動形式:自主學習與集中學習研討相結合;專題講座與課例研討相結合。

        活動地點:數學辦公室

        活動過程:

        1.確定主題,教師個人先期研究準備。

        2.數學組教師集體備課

        組織教師對《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整理復習課》內容進行深入挖掘。結合各自的預案研究、討論,形成預案。

        3.預案實施,深度思考

        (1)由一位教師執(zhí)教相關教學設計。

        (2)結合主題,評議交流,聚集重點。圍繞“簡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抓教學中一些重要細節(jié)和最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研討,從而聚集重點,引發(fā)教師的深度思考。

        在“簡便計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提供的學習材料都是在簡便計算這一前提下出示的,學生在這種條件刺激下會獲得一種相應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會產生一種思維定勢:必須看到“簡便計算”這一要求才會運用簡算方法。當脫離“簡便計算”前提要求,學生更多的是用四則運算法則解決問題。教學中要抓住這樣幾個關鍵:①掌握簡便計算技能。②強化簡算意識,形成一般四則混合運算思維方式。③創(chuàng)設簡算與不簡算對比情景,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簡算技能、形成簡算意識產生一種積極情感體驗。

        4.再次實踐,再次研討。

        各位教師根據前段研討結果,進行教學嘗試。并通過研討交流,總結教學實踐的情況。

        5.活動反思,形成成果?;顒咏Y束后三天內形成教研活動成果,

        第7篇:四則運算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數學課程標準 微積分 內容標準 國際比較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在不少主要國家的基礎教育改革中,課程標準或教育標準幾乎不約而同地被放到了一個突出位置上;“標準”一詞一時間成了基礎教育改革,尤其是課程改革的關鍵詞[1]。其中,數學學科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核心學科之一,在國際課程改革中常常首當其沖。數學本身的社會地位以及數學作為一門學科的自身特點,為關于數學的國際比較研究提供了內在的必要條件,數學教育國際比較也因此成為教育國際比較研究的重要領域[2]。

        微積分在高中數學課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微積分的創(chuàng)立是數學發(fā)展中的里程碑,它的發(fā)展及廣泛應用開創(chuàng)了向近代數學過渡的新時期,它為研究變量與函數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3]。本文將中、新、韓、日四個國家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文本中微積分內容標準作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四國高中數學課程中微積分內容標準的異同,從而得出一定結論和啟示,以期為我國已經啟動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修訂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研究設計

        1.研究對象的選取

        考慮到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以及同為數學教育優(yōu)質國家[4],本文選取中國大陸、新加坡、韓國、日本四個國家現(xiàn)行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為研究對象。

        其中,四國課程標準文本的選取如下:中國:2003年教育部制訂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3][5]。新加坡:2011年教育部的《數學教學大綱》[6]。韓國:2011年教育科學技術部的《數學教育課程》(高中部分)[7]。日本:2009年文部科學省的《高中數學學習指導要領》[8]。

        為了行文方便,本文中用到以上文本時均簡稱為“某國標準”。

        2.研究思路與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基于四國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文本,針對其中微積分內容標準進行比較分析,尋找共性與差異,在國際視野下審視我國高中微積分內容的特點以及不足之處,進而在保持我國特色的基礎上,借鑒經濟發(fā)達國家以及數學教育高成就國家的優(yōu)勢,更好地認知自己,進而反思自己,促進我國數學教育的發(fā)展;主要采用文獻、比較、內容分析等教育研究方法。

        三、四國高中數學課程中微積分內容標準的比較與分析

        1.內容設置的比較與分析

        我國標準中將微積分內容設置在選修1-1的“導數及其應用”以及選修2-2的“導數及其應用”中。選修系列1是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發(fā)展的學生而設置的,選修系列2則是為那些希望在理工、經濟等方面發(fā)展的學生而設置的。系列1、系列2內容是選修系列課程中的基本內容。其中,選修1-1“導數及其應用”包括:導數概念及其幾何意義、導數的運算、導數在研究函數中的應用、生活中的優(yōu)化問題距離以及數學文化共5個主題;選修2-2“導數及其應用”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定積分與微積分基本定理”主題。

        新加坡的大部分初等學院或中心學院都采用A-水平課程,學生可以靈活自主地進行課程選擇。A-水平課程中的數學科目分為Higher1(H1)、Higher2(H2)和Higher3(H3)三個層次。H1教學大綱為希望學習諸如商業(yè)、經濟和社會科學等大學課程的學生提供數學基礎;H2教學大綱為學生學習包括數學、物理和工程的大學課程做好充分準備,要求更多的數學內容;H3數學教學大綱提供給在追求學科更好水平和更深程度方面具有天資和激情的學生一個機會。H1層次“微積分”包括:微分學、積分學;H2層次包括:微分學、邁克勞林級數、積分法、定積分以及微分方程;H3層次包括H2層次中的“微積分”以及“微分方程模型”。

        韓國數學課程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共同課程(從一年級到九年級),要求所有的學生必須學習相同的必修課程;第二部分是選擇課程(高中一年級到三年級),可以學習有“基本、一般、深化”層次的課程內容,建立有區(qū)別的數學課程體系。每個選修科目相對獨立。其中,微積分內容作為兩個單獨科目“微積分Ⅰ”、“微積分Ⅱ”設置在“一般科目”模塊中,微積分Ⅰ是理解數學Ⅰ和數學Ⅱ課程內容的學生可以選修的模塊;微積分Ⅱ是理解了微積分Ⅰ課程內容的學生可以選修的模塊,適合于想升入大學學習以微積分內容為基礎的自然系列(理科)或工學系列(工科)的領域的學生。另有部分內容設置在“深化課程”模塊的“高級數學Ⅱ”中。

        日本高中數學課程設置為:數學Ⅰ、數學Ⅱ、數學Ⅲ、數學A、數學B、數學應用。其中,微積分內容數學Ⅱ、數學Ⅲ科目中,數學Ⅱ是用來學習高中數學核心內容和培養(yǎng)廣泛的數學資質和能力,在發(fā)展和擴充數學Ⅰ的內容的同時,又考慮進一步學習數學Ⅲ。數學Ⅲ是針對那些對數學有濃厚興趣、欲進一步深入學習數學的學生以及將來從事需要數學專業(yè)的學生而開設。

        綜上所述,四個國家高中數學課程中微積分的內容設置大致都是分為兩個層次:基礎和深化層次?;A層次主要是針對今后準備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發(fā)展的學生而設置的,例如我國的選修系列1-1、新加坡的H1課程、韓國的微積分Ⅰ課程以及日本的數學Ⅱ課程中的微積分內容;深化層次則主要是針對今后準備在理工等方面發(fā)展的學生而設置的,例如我國的選修系列2-2、新加坡的H2課程、韓國的微積分Ⅱ課程以及日本的數學Ⅲ課程中的微積分內容。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還專門針對“有數學天賦并對數學懷有熱情的學生”而設置了H3課程。

        2.基本內容的比較與分析

        (1)基本內容分布概況

        本文以各國標準文本中內容標準最小整句(內容條目)作為基本單位進行編碼,從微積分內容在整個高中數學課程中的比重以及微積分內容在微分學、積分學以及其他三個方面的比重分別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

        一方面,四國標準中微積分內容在整個高中數學課程中的比重各不相同。

        我國文科數學課程內容標準共有內容條目144條,其中微積分內容9條,占高中全部課程內容的6%;理科數學課程內容標準共有內容條目159條,其中微積分內容11條,占高中全部課程內容的7%。而其他三國中微積分內容比重最高的是新加坡H3課程,高達44%;比重最低的是日本課程,也達19%。由此可見,我國微積分內容在四國高中數學課程中比重明顯偏少。

        另一方面,四國標準中微積分內容在三個子內容領域(微分學、積分學、其他)中分布也各不相同。

        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文科微積分內容中微分學比重最高(89%),同時也是唯一不包含積分學內容的;我國理科微分學比重僅次于文科比重(73%),積分學比重相比于其他三國也是最低的(9%)。對于其他三國而言,微分學比重最高的是韓國(68%),比重最低的是新加坡H3(19%);積分學比重最高的是新加坡H1(44%),比重最低的是韓國(23%)。

        進一步分析,我國微積分內容明顯傾向于微分學,文科甚至不涉及積分學;而理科的積分學相比其他國家也為最少,雖然涉及到“其他”,也僅僅是有關微積分歷史的數學文化類內容以及微積分基本定理。

        (2)微分學的基本內容

        導數的概念是微積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有著極其豐富的實際背景和廣泛的應用。我國標準選修1-1、2-2中的微積分內容均是以“導數及其應用”主題呈現(xiàn)的,包括導數概念及其幾何意義、導數的運算、導數在研究函數中的應用以及生活中的優(yōu)化問題舉例四個部分。但是2-2要求比1-1要求高。比如,在“導數的運算”中,1-1僅要求“能根據導數定義,求函數y=c,y=x,y=x2,y=■的導數”,2-2除了要求上述四類函數,還要求簡單三次函數y=x3以及無理函數y=■的導數。又如,在“導數在研究函數中的應用”中,2-2在1-1內容的基礎上還增加了“體會導數方法在研究函數性質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

        新加坡標準H1課程中,微分學內容主要包括導數概念及其幾何意義,函數y=xn、y=ex、y=lnx以及它們與常數的乘積、和、差的導數,求復合函數的導數,導數在研究函數中的應用,利用圖形計算器求給定點處導數的數值解,導數的實際應用等。H2課程中,微分學內容要求比H1要高,較之H1增加了二次導函數大于0(小于0)的圖釋,導函數與原函數圖像的關系;隱函數和含參數函數的求導等。H3中微分學內容由H2中相關內容組成,但是要求和嚴密性比H2更高一個層次。

        韓國標準中微分學內容主要包括微積分Ⅰ中的數列的極限、函數的極限與連續(xù)、多項函數的微分法(導數、導數的應用)等,微積分Ⅱ中的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的微分、微分法(各種微分法、導數的應用)等,高級數學Ⅱ中的微分的應用(柯西中值定理)、二元函數的極限和連續(xù)、偏微分及其偏微分的應用等。

        日本標準中微分學內容主要包括數學Ⅱ中的微分系數與導數、導數的應用,數學Ⅲ中的極限(數列的極限、函數的極限)、導數(函數的四則運算的導數、復合函數的導數、三角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導數)、導數的應用等。

        綜上所述,四國均提及的基本知識包括:導數概念及其幾何意義、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公式、導數的四則運算法則、簡單復合函數的導數、導數在研究函數中的應用等,都是圍繞微分學核心概念“導數”的基礎知識。我國微分學課程比較注重導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四國中僅有我國和新加坡在標準中有明文顯示。然而,就內容廣度、深度來說,我國微分學內容都不及其他三個國家。

        (3)積分學的基本內容

        我國標準中選修1-1沒有積分學的相關內容;選修2-2提出“初步了解定積分的概念,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微積分打下基礎”,進一步要求“通過實例(如求曲邊梯形的面積、變力做功等),從問題情境中了解定積分的實際背景;借助幾何直觀體會定積分的基本思想,初步了解定積分的概念”。

        新加坡標準中H1課程積分學內容主要包括: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積分,積分的四則運算法則;簡單復合函數的積分;定積分;定積分的計算;利用圖形計算器求定積分的數值解等。H2、H3課程積分學內容主要包括:一些特殊形式的函數積分,積分方法(換元積分法、分部積分法);定積分的概念;定積分的計算;含參數曲線所圍面積的計算;旋轉立體圖形體積的計算;使用圖形計算器求解定積分的數值解等。

        韓國標準中積分學內容主要包括:不定積分的含義,積分的四則運算法則,窮竭法計算面積和體積,定積分的含義,不定積分與定積分的關系,定積分的應用(曲邊圖形的面積);積分方法,定積分的應用(立體圖形的體積);極坐標方程表示的由曲線圍成的領域的面積;旋轉體的體積;旋轉面的面積;瞬間、質量中心等。

        日本標準中積分學內容主要包括:不定積分與定積分的含義、積分的四則運算法則、利用定積分求面積;積分方法;求曲線圖形的面積和立體圖形的體積以及曲線的長度等。

        綜上所述,我國文科沒有積分學內容要求,理科要求僅僅在于“初步了解定積分的概念”。而其他三國均有的微分學基本內容包括:積分的四則運算法則,簡單函數的積分,積分方法,定積分的概念及其幾何意義,定積分的計算,旋轉立體圖形體積的計算等。就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而言,我國積分學內容均不及其他三個國家。例如,新加坡標準還要求含參數曲線所圍區(qū)域面積的計算,重視圖形計算器的使用。韓國標準還要求極坐標方程表示的曲線圍成的面積、旋轉曲面的面積等內容。

        第8篇:四則運算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數學教學;學校;計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116-01

        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學知識之一,它歷來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奠基,因而計算教學又是小學數學教學重點中的重點。新課標準指出:計算應是學生經歷從現(xiàn)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和簡單的數量關系,在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并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避免將運算和應用割裂開來。因此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新理念下,計算教學應關注什么呢?

        一、加強學生對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學生會算,首先必須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也就是加強法則及算理的理解?!墩n標》明確指出:“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增進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币虼?,教學時,教師應以清晰的理論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理清并熟練掌握計算方法、運算性質、運算定律以及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簡算意識。

        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句話:首次感知知識時,進入大腦的信息可以不受前攝抑制的干擾,能在學生的大腦皮層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首次感知不準確,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內是難以清除的。因此,我們在進行計算的新授課時,對算法和算理的教學必須是準確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決"怎么算"的問題,即計算法則。算理是解決"為什么這樣算"的問題。如2/7+3/7=算法是同分母分數相加,把分子相加,分母不變;而算理是2個1/7加上3個1/7等于5個1/7。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對算法多樣化教學理念的片面認識,出現(xiàn)了一味追求多種算法,而忽視算理探究的問題,這值得我們的反思。因此,計算教學時,讓學生清晰地理解計算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計算的算法。

        二、加強學生對口算和估算的訓練

        口算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基本技能。在四則運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筆算,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準確度和熟練度的制約。因此,要加強口算的教學和訓練,切實打牢計算基礎。

        要提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關鍵是要持之以恒堅持訓練。教師每節(jié)課可根據教學內容課前可安排2―3分鐘時間進行口算訓練,或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有機滲透口算訓練。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小學階段,估算的形式一般是口算或目測,它作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應引起我們的重視。教學時,要結合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估算訓練,明確估算的意義、掌握估算的技巧、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三、關注學生計算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計算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能提高計算效率;而計算能力的提高,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小學計算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計算試題進行觀察、思考、判斷、決定能否簡便計算,怎樣簡算。合乎邏輯的進行分析、推理,盡快找到計算的捷徑,以保證計算的正確、速度,計算方法的合理、靈活,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從而提高計算效率。通過引導,鼓勵學生大膽應用新穎、靈活的解題方法,開拓思路,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有效提高計算效率與計算能力。

        四、加強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水平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1、培養(yǎng)認真審題的習慣

        審題時要求做到一看、二畫、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題中的數字和運算符號;二畫就是在試題上標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筆算,是否可用簡便計算等;四算就是認真動筆記算;五查就是認真檢查。

        2、培養(yǎng)認真演練的習慣。

        在四則運算中,要訓練學生沉著、冷靜的學習態(tài)度。碰到數字大、步驟多的計算試題時,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靜思考、耐心計算。即便是簡單的計算題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則口算,不能口算的應注意認真進行筆算。演算時,要求書寫整潔,格式規(guī)范,方法合理。同時,強化學生規(guī)范打草稿的習慣,以保證計算的準確無誤。

        3、培養(yǎng)細心檢驗的習慣

        第9篇:四則運算教學反思范文

        上課伊始,我先說了個牛頓的故事:牛頓因為看見蘋果落地,進行思考,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偉大的成果。目的是想告訴學生要注意觀察、思考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問題,并從中探索出一些規(guī)律。然后說,隨著氣候漸漸轉涼,學校將組織同學們進行冬季鍛煉——跳繩和踢毽。請大家翻開課本,看看從圖上可以獲得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反思:自我感覺這樣的導入效果不錯,吸引了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能馬上提出一些問題。為后面的探究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探究規(guī)律

        在初步認識了28+17=17+28這樣的等式以后,我問:這樣的等式你還能舉些例子嗎?(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我追問,如果一直這樣說下去,能說的完嗎?(學生馬上回答我:不能。)我啟發(fā)道:這樣的等式無窮無盡,在這里肯定有著某種規(guī)律,大家想知道嗎?(想)好,大家以4人小組為單位,研究這些等式里蘊藏的規(guī)律,可以用你們喜歡的方式來表示,但要說明表示的理由。經過一番合作,學生的探究結果也出來了,主要有這樣幾種:甲數+乙數=乙數+甲數;+=+;逗號+句號=句號+逗號;a+b=b+a,這時我又讓他們用文字敘述這一規(guī)律。然后我小結: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則運算中包含了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我們把這些規(guī)律叫做運算律。然后指著板書指出:我們剛才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換律。接著,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探究加法結合律。

        反思: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樣的設計,緊密圍繞并運用好問題情境,師生之間積極互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學會用多種方法表示,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然后引導學生運用前面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養(yǎng)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這節(jié)課我強調學生的發(fā)言要大聲的說:我們小組的發(fā)現(xiàn)是……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總的來說,這堂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呵呵,自我感覺良好,不過,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客觀的,有些是由于本人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設計還不夠。

        1、在學生得出了加法交換律時,沒有讓學生總結一下研究問題的方法,而是直接讓他們去研究加法結合律。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东宁县| 横山县| 丹江口市| 高邑县| 旺苍县| 奉新县| 沐川县| 镇巴县| 怀化市| 星座| 山西省| 宣城市| 彰化县| 买车| 彭泽县| 黔江区| 永嘉县| 信宜市| 安达市| 青河县| 沁水县| 石家庄市| 吴江市| 纳雍县| 米易县| 轮台县| 建始县| 通道| 芜湖县| 望谟县| 康定县| 香港| 汉阴县| 仪陇县| 泽州县| 贵州省| 信阳市| 双流县| 汉沽区| 濮阳市| 长阳|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