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圍棋中的哲學思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易經》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兑捉洝纷钤缡怯煞藙?chuàng)制(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伏羲所創(chuàng)的八卦稱之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以后,又有神農作《連山易》,軒轅黃帝作《歸藏易》,殷商末年出現了《周易》。由此可見,《易經》這部哲學經典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三位偉大始祖伏羲、神農、軒轅黃帝共同開創(chuàng)完成的。《易經》至今已有5000年——10000年的歷史。到春秋時期,孔子為易經作《易傳》。《易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對先秦諸子百家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且對中國古代的哲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根基,《易經》也是中國哲學的源頭。
2、老子的《道德經》
老子,是中國古代春秋末期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或聃(因而人稱老聃),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人。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始祖,著有《道德經》。老子的《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共81章。老子的《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老子的《道德經》也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老子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chuàng)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老子哲學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老子的思想影響了后來整個中國哲學史的發(fā)展?!兜赖陆洝?、《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老子的《道德經》雖僅五千言,卻包含著非常豐富深刻的哲學思想,也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老子的《道德經》是宇宙中的最高智慧。老子的《道德經》一書是老子為中國、為全世界所奉獻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智慧財富。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是繼伏羲、神農、軒轅黃帝之后,中國的高智慧圣人。老子也是世界最高智慧者。我認為: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從中國2500年前的老子那里汲取智慧。
3、中醫(yī)
中醫(yī)是中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中醫(yī)一般是指中國以漢族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傳統(tǒng)醫(yī)學為主的醫(yī)學,所以,中醫(yī)也稱為漢醫(yī)。“中醫(yī)學”之中包涵“中藥學”,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神農嘗百草,始有醫(yī)藥”的傳說,因此,中藥源于距今7000年前的神農時代,中藥的鼻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神農。中醫(yī)的理論基礎和源泉就是《黃帝內經》?!饵S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yī)理論專著?!饵S帝內經》確立了中醫(y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中醫(yī)藥學發(fā)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饵S帝內經》是中國第一部中醫(yī)理論經典?!饵S帝內經》是中醫(yī)理論基礎的奠基之作。《黃帝內經》這部偉大的中醫(yī)經典完成于距今5000年前的軒轅黃帝時代。因而,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軒轅黃帝就是中醫(yī)的鼻祖。綜上所述,中藥和中醫(yī)的鼻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神農和軒轅黃帝。
4、中華衣裝(漢服或華服)
中華衣裝,也稱華夏衣冠,也就是“漢服”。漢服,是中國漢族的傳統(tǒng)民族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漢服是中國漢民族的傳統(tǒng)民族服飾,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征,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自炎黃時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代的規(guī)范制式,到了漢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漢人漢服由此得名。隨后各朝代的漢服雖有局部變動,但其主要特征不變,均是以漢代為基本特征。漢服(華服)是非常美麗的服裝,漢服(華服)最能體現漢族人儒雅內秀、神采俊逸、雍容華貴、美麗端莊的氣質。
5、絲綢(種桑養(yǎng)蠶繅絲織綢技術)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了絲綢(養(yǎng)蠶繅絲織綢)的國家。而做出發(fā)明絲綢(養(yǎng)蠶繅絲織綢)這一偉大貢獻的發(fā)明家,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軒轅黃帝的妻子嫘祖。在5000多年以前,勤勞、智慧、聰明的嫘祖就發(fā)明了絲綢(養(yǎng)蠶繅絲織綢技術)。嫘祖作為中華第一夫人,與黃帝并列為“人文初祖”。嫘祖被譽為“人文女祖”。嫘祖為人類的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被后世尊為“先蠶”,享譽海內外。嫘祖教民養(yǎng)蠶繅絲,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功業(yè),被稱為“蠶母娘娘”。由于嫘祖創(chuàng)造了絲綢文明,功高天下,自周代起就被尊奉為“先蠶”,民間尊稱為“蠶神”,愛稱為“嫘姑”、“絲姑”、“蠶姑”,歷來受到各族人民的無限崇拜。嫘祖“養(yǎng)天蟲以吐經綸,始衣裳而福萬民”,開啟了享譽中外的絲綢文明,澤被天下。韓國、朝鮮及東南亞國家都隆重祭祀嫘祖。西方國家認識中國是從認識絲綢開始的,因而最早稱中國為“賽里斯國”,即絲綢之國。嫘祖發(fā)明的種桑養(yǎng)蠶繅絲織綢技術,堪稱在“中國四大發(fā)明”之前的“中國第一大發(fā)明”。我認為:絲綢,是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絲綢,是人類最美麗的發(fā)明。
6、茶葉的種植培育加工制作技術、茶葉的飲用和茶文化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中國是世界茶葉的祖國,這是世界公認的。茶,是中華民族的國飲。飲茶、種茶、制茶都起源于我國。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說明,在距今7000年前的神農時代,中國就發(fā)現了茶葉,并且知道了茶葉具有神奇的藥用作用。因此,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神農是中國的茶葉鼻祖。神農不僅是中國的茶葉鼻祖,同時,神農也是全世界的茶葉鼻祖。茶葉,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飲料,也是最具有文化內涵的飲料。茶葉具有健康、天然、文化、文明以及時尚的非凡魅力,受到全世界人的喜愛。
7、瓷器的制做技藝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舉世聞名的中國瓷器,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瓷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中國發(fā)明的瓷器,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偉大貢獻。中國號稱“瓷之國”,中國所制造的精美的瓷器,為全世界人民所喜愛。中國是瓷器的發(fā)源地,中國被譽為是“瓷器之國”。中國的瓷器制造技術傳到世界各國,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中國也博得了“世界瓷國”的光榮稱號。
8、中國畫(國畫)
國畫,是中國漢族傳統(tǒng)繪畫形式。國畫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國畫是我國傳統(tǒng)繪畫(區(qū)別于“西洋畫”),其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
9、書法
中國的文字(漢字)起源,歷史非常悠久。在距今約5000年前的軒轅黃帝時代,文字開始出現。傳說軒轅黃帝命令大臣倉頡造字,倉頡就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文字。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chuàng)造者,被后人尊為文字始祖。中國的漢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發(fā)展、為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的保存和傳承作出了不朽的功績。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中國的漢字,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fā)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周朝時的金文、石刻文,秦代的篆書,漢代的隸書,從東晉到唐朝的楷書、行書、草書,到了唐代,中國的書法藝術到達成熟,并且繁榮。中國的書法有五種基本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其中,楷書也叫真書、正書、正楷??瑫奶攸c在于規(guī)矩整齊,所以稱為楷書。中國的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書法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的大書法家。其中,東晉時代的王羲之是中國偉大的書法家,被后人尊為“書圣”。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流傳千古,天下聞名?!短m亭序》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
10、古琴、中國民族樂器、中國民族音樂
古琴,也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代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余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于堯舜時期。琴的創(chuàng)制者有“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等說,可以看出,古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后來周文王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在中國古代,“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yǎng)性必修之藝。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tài),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于首位。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游、對酒當歌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春秋時,孔子酷愛彈琴;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千古佳話;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古琴是最高雅的樂器。古琴十大名曲:廣陵散、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酒狂、關山月、瀟湘水云、陽關三疊、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幽蘭。中國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又名《春江花月夜》)、《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
11、圍棋、中國象棋
圍棋是一種古老的智力游戲,起源于中國。圍棋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fā)明。圍棋是中國“五帝”之一的堯帝發(fā)明的,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圍棋最早被稱為“弈”或“棋”。后來,有人根據下棋時黑白雙方總是互相攻擊,互相包圍的特點,稱“下棋”是“圍棋”。這樣,“圍棋”作為一個專用名詞就固定下來。圍棋屬“中國古代四大藝術”(琴棋書畫)的“四藝”之一?!扒倨鍟嫛敝捌濉保傅木褪菄?。南北朝時候,棋盤定型為現在的19道棋盤,并且出現了評定棋手水平的圍棋九品制。圍棋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知識階層修身養(yǎng)性的一項必修課目,為“琴棋書畫”四藝之一。唐代出現了棋待詔官職。中國的圍棋在公元七世紀(中國唐朝)時傳入日本,很快就在日本流行開來。圍棋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黑白世界”。圍棋是我國古人喜愛的娛樂競技活動,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一種棋戲。由于它將科學、藝術和競技三者融為一體,有著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意志品質和機動靈活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意識的特點,因而,幾千年來長盛不衰,并逐漸地發(fā)展成了一種國際性的文化競技活動。圍棋的規(guī)則十分簡單,卻擁有十分廣大的空間可以落子,使得圍棋變化多端,比中國象棋更為復雜。這就是圍棋的魅力所在。下一盤圍棋的時間沒有規(guī)定,快則五分鐘,慢則要幾天,多數時候下一盤棋需要一到二個小時。下圍棋對人腦的智力開發(fā)很有幫助,可增強一個人的計算能力、記憶力、創(chuàng)意能力、思想能力、判斷能力,也能提高人對注意力的控制能力。因此,圍棋是一種高級的智力游戲。中國人所發(fā)明的圍棋,最能體現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令人驚奇的是,中國的圍棋也非常符合現代科學(天文學、宇宙學)的原理與自然規(guī)律。圍棋的規(guī)則是非常簡單的,在所有的棋類中,圍棋是規(guī)則是最簡單的。但是,圍棋的棋局又是非常復雜的,千變萬化,以至無窮。中國的圍棋包含著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先人的智慧,中國的圍棋奧妙無窮。圍棋是非常絕妙的發(fā)明。
12、文房四寶
中國古代的“文房四寶”一般是指:筆、墨、紙、硯這四種用具。文房,也就是書房。筆、墨、紙、硯這四種基本用具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人們通常把它們稱之為“文房四寶”。在“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中,最出名的、最好的、質量最優(yōu)的當屬:湖筆、徽墨、宣紙、端硯。因此,“文房四寶”一詞也可以是專指湖筆、徽墨、宣紙、端硯。湖筆,產于浙江省湖州市。湖州市位于浙江省的最北端、太湖的南岸。湖州自古就生產優(yōu)良毛筆。自元朝以來,湖州生產的毛筆為天下最佳者。也就從那時起,湖筆與徽墨、宣紙、端硯一起被稱為“文房四寶”。湖州毛筆簡稱“湖筆”,是毛筆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品質優(yōu)異而享譽海內外,已成為毛筆的代名詞。徽墨,產于安徽的徽州。徽墨的制造中心在績溪、歙縣、屯溪這三個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qū)。尤其是績溪縣,徽墨制造業(yè)極盛。
“天下墨業(yè)在績溪?!被漳卣黪r明、技藝獨特、流派品種繁多、科技內涵豐富,在中國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墨的發(fā)明是中國人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項重大貢獻。徽墨是我國制墨技藝中的一朵奇葩。宣紙的原產地是安徽省的涇縣(今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涇縣古時屬宣州管轄,所以,涇縣所產的紙稱之為“宣紙”。由于宣紙有易于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制造宣紙的原料是生長在安徽宣州一帶的青檀樹的樹皮,因青檀樹皮的纖維非常潔白,因此,造出的宣紙非常潔白細密。宣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凈、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并有獨特的滲透、性。寫字則骨神兼?zhèn)?,作畫則神采飛揚,成為最能體現中國藝術風格的書畫紙,再加上宣紙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故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宣紙的聞名始于唐代,南唐后主李煜,曾親自監(jiān)制的“澄心堂”紙,就是宣紙中的珍品,它“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于一時。”傳說宣紙的發(fā)明者是蔡倫的弟子孔丹。宣紙的生產中心是涇縣,制造宣紙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區(qū)特產的青檀樹皮為主,配以部分稻草,經過長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凈、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過程,歷時一年多,方能制造出優(yōu)質宣紙,宣紙是中國古代文人進行書法、繪畫所必不可少的東西,是中國古代珍貴的文化用品。中國古人有“敬惜字紙”的良好傳統(tǒng),表現出中國古人對文字、文化的尊重和對宣紙的愛惜。中國四大名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端硯,產于廣東省肇慶市。廣東肇慶在唐代時設為端州,所以把出產于廣東肇慶的硯稱之為“端硯”。歙硯,產于安徽省古歙州的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等地。歙硯與端硯齊名。洮硯,洮河硯的簡稱。因硯材產自洮河,洮河源于古時洮州,故名“洮河石硯”,簡稱“洮硯”。洮硯產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縣、臨潭縣、岷縣一帶。澄泥硯,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的,因此,澄泥硯的制造材料是泥,而不是石。實際上,澄泥硯是一種用泥土燒制的陶器,這是與前三種硯不同的地方。澄泥硯最早產于山西絳州(今山西省新絳縣)?!八拇竺帯敝械钠渌N均為石硯,唯有絳州澄泥硯是泥硯。它與端、歙、洮硯齊名,稱為“三石一陶”。絳州澄泥硯始創(chuàng)于唐代,歷史悠久,當時曾被列為“貢硯”。后來明朝滅亡后澄泥硯制作工藝就失傳,失傳了近三百年。直至20世紀80年代末,有一位藝人歷經千辛萬苦終將澄泥硯恢復生產后,絳州澄泥硯又重新展露在世人面前,重新成為古城絳州的一大地方特產。中國的文房四寶是中國人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中國的文房四寶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在中華文化的傳承、傳播、保存中,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13、道教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也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產生于中國東漢時期,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歷史。道教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扎根于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并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的創(chuàng)立者為張道陵,張道陵原名張陵。張道陵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第八世后代。張道陵創(chuàng)立了道教門派之一的“正一道”(即“天師道”),因此,張道陵也被尊稱為“張?zhí)鞄煛?,其后代世襲者也被稱為“張?zhí)鞄煛薄5澜谭畹兰覍W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為教祖,尊稱老子為“太上老君”。道教將老子的《道德經》作為道教的理論指導思想。
14、中國建筑、中國園林、客家民居
15、武術、太極拳、氣功
16、昆劇
昆劇,又名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產生于江蘇昆山一帶。昆劇誕生于元朝末年,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昆曲是我國傳統(tǒng)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際(14世紀中葉)即產生于江蘇昆山一帶?!袄ド角弧睂倜鞔拇舐暻恢?。明代四大聲腔:昆山腔、弋陽腔、海鹽腔、余姚腔。昆山腔(江蘇昆山)、弋陽腔(江西弋陽)、海鹽腔(浙江海鹽)、余姚腔(浙江余姚)。這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tǒng)。昆劇是在中國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昆劇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此,昆劇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昆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高度發(fā)展的結果,在我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蘇州白話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昆劇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昆劇(昆山腔)的創(chuàng)始人為顧堅。顧堅,元末明初戲曲家,昆劇鼻祖。顧堅是江蘇昆山千燈鎮(zhèn)人(明末偉大的思想家顧炎武也是江蘇昆山千燈鎮(zhèn)人)。元朝末年,顧堅等人把流行于江蘇昆山一帶的南曲原有腔調加以整理和改進,稱之為“昆山腔”,為昆劇之雛形。明朝嘉靖年間,杰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昆山腔的聲律和唱法進行了改革創(chuàng)新,吸取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的長處,發(fā)揮昆山腔自身流麗悠遠的特點,又吸收了北曲結構嚴謹的特點,運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簫、笙、琵琶的伴奏樂器,造就了一種細膩優(yōu)雅,集南北曲優(yōu)點于一體的“水磨調”,通稱昆腔。江蘇昆山人梁辰魚,繼承魏良輔的成就,對昆腔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終于使昆腔在無大鑼大鼓烘托的氣氛下能夠清麗悠遠,旋律更加優(yōu)美;對伴奏樂器改革原來南曲伴奏以簫、管為主要樂器,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將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樂器集合于一堂,用來伴奏昆腔的演唱,獲得成功。隆慶末年,他編寫了第一部昆腔傳奇《浣紗記》。這部傳奇的上演,擴大了昆腔的影響,文人學士,爭用昆腔創(chuàng)作傳奇,習昆腔者日益增多,梁辰魚對推廣和改革昆山腔起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成為昆劇發(fā)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昆劇的上演劇目中,有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沈璟的《義俠記》,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湯顯祖的《牡丹亭》,其次是孔尚任的《桃花扇》,孔尚任是孔子的第64世后代。昆劇行腔優(yōu)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jié)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昆劇的唱腔委婉細膩、新麗流暢,非常好聽!有“水磨腔”之稱。昆劇藝術形成了相當完善的體系,而這一體系又長期在中國戲曲中占據獨尊地位,所以昆劇藝術被尊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對整個戲曲的發(fā)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許多地方戲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它的藝術養(yǎng)分,其中還留有部分的昆腔戲。許多地方劇種,如:京劇、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晉劇、蒲劇、上黨戲等等,都受到過昆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yǎng),因此,昆劇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同時,昆劇還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昆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17、中國烹飪(中國菜)、中國節(jié)日飲食文化、筷子
中國烹飪(中國菜):中國各地區(qū)、各民族各種菜肴的總稱。具有歷史悠久、技術精湛、品類豐富、流派眾多、風格獨特的特點,是中國烹飪數千年發(fā)展的結晶,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中國菜系:粵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川菜、閩菜、魯菜。中國節(jié)日飲食文化:春節(jié)吃餃子,元宵節(jié)吃元宵,端午節(jié)吃粽子,中秋節(jié)吃月餅,等等。
18、針灸
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是基于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tǒng)產生的寶貴遺產。針灸療法是祖國醫(yī)學遺產的一部分,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
19、對聯(lián)、燈謎、曲水流觴
曲水流觴,是中國古代流傳的一種游戲。夏歷的三月人們舉行祓禊儀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得即興賦詩并取杯飲酒。曲水流觴這種游戲非常古老,有數千年的歷史。晉代有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的流傳千古的書法作品“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記錄的就是在浙江紹興蘭亭一帶進行曲水流觴游戲的過程。
20、中國結、剪紙、刺繡、黎族織錦(黎錦)、
剪紙: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手工藝術,在我國流傳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剪紙是我國的藝術瑰寶。剪紙藝術這一中國民間藝術瑰寶,至今仍然綻放著絢麗的光芒。中國在西漢以及東漢時代就發(fā)明了造紙術,以后就有了剪紙。剪紙是我國最普及和最具有群眾基礎的民間藝術,具有濃厚的民族民間藝術特色。剪紙,也稱為“窗花”。在新春佳節(jié)時,中國百姓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剪紙(窗花),集裝飾性、藝術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請參考我以前提的建議:《建議把春節(jié)假期確定為十天,把臘月二十八定為“窗花節(jié)”》。
刺繡:刺繡是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術,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的歷史。刺繡織物主要是絲綢和絲線。中國四大名繡:蘇繡、湘繡、粵繡、蜀繡。在中國的傳統(tǒng)刺繡工藝品當中,常常將產于江蘇省的“蘇繡”、湖南省的“湘繡”,廣東省的“粵繡”、四川省的“蜀繡”,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繡”。中國的刺繡工藝在秦漢時期便已達到很高水平,是歷史上“絲綢之路”運輸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國最為突出的刺繡是江蘇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廣東的粵繡、四川的蜀繡。除此之外,還有河南開封的汴繡、浙江杭州的杭繡。蘇繡、湘繡、粵繡、蜀繡、汴繡、杭繡,可以合稱為“中國六大名繡”。
蘇繡:蘇繡即蘇州刺繡。蘇繡至少有2500年的悠久歷史。蘇繡的發(fā)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仍以蘇州為中心,現已遍及江蘇省的揚州、無錫、常州等地。江蘇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fā)達,盛產絲綢,自古以來就是錦繡之鄉(xiāng)。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繡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據西漢史籍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蘇繡用于服飾。到了明代,蘇州江南一帶已成為絲織手工業(yè)中心。在繪畫藝術方面出現了以唐伯虎、沈周為代表的吳門畫派,推動了刺繡的發(fā)展。刺繡藝人結合繪畫作品進行再制作,所繡佳作栩栩如生,筆墨韻味淋漓盡致,有“以針作畫”、“巧奪天工”之稱。自此,蘇州的刺繡藝術在針法、色彩圖案等方面已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蘇繡也成為天下名繡。
湘繡: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產品的總稱,是湖南人民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精心創(chuàng)造的一種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間工藝。湘繡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從長沙戰(zhàn)國楚墓和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大量繡品中,可以窺見當時湖南地方刺繡技藝已經達到令人驚訝的高度。據記載,1958年在長沙楚墓中發(fā)現的龍鳳圖案繡品圖案之精美,繡工針法之細膩,令世人嘆為觀止。1972年又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了四十多件刺繡衣物,說明遠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湖南地方刺繡(湘繡)已發(fā)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粵繡:粵繡產于廣東。粵繡是以廣東省廣州市為生產中心的手工絲線刺繡。廣東,特別是廣州等珠江三角洲一帶,是中國桑蠶業(yè)的發(fā)達地區(qū)?;浝C,包括“廣繡”和“潮繡”(潮州繡)?;浝C,有時也稱為“廣繡”,一般來說,粵繡是廣繡與潮繡的合稱?;浝C創(chuàng)始于黎族,粵繡與黎族織錦同源?;浝C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浝C始于唐朝。關于廣繡有一段真實的故事。據史籍記載,唐代的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廣東南??h一位名叫盧媚娘的14歲的廣東姑娘在一幅一尺見方的絲絹上繡出一卷佛經《法華經》,字體比粟米還小,而且細如毫發(fā),點劃分明,唐朝皇帝唐順宗嘉獎其工,謂之視姑。粵繡從此名揚天下。這個故事說明廣繡歷史悠久,技藝卓越超群。宋元時期,廣州港的繁榮促進了粵繡工藝的飛速發(fā)展,粵繡品開始輸出國外。明代廣州的刺繡藝人已經能夠嫻熟地運用各色絲絨線刺繡,并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動物的尾羽纏絨作線,使繡品更加自然生動,粵繡已經成為民間重要的手工業(yè)之一。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個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獻給國王而得到重賞,廣州繡品從此揚名海外,每年均有不少產品輸出國外。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葡萄牙人克羅茲看到珠繡花鞋等一些廣繡工藝品而發(fā)出“絕妙的工藝品”的驚嘆。當時廣州刺繡藝人已經達到極高水平,能夠嫻熟地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絨線繡,用孔雀毛、馬尾作線縷和勒線,用金線和銀線刺繡。
蜀繡:蜀繡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蜀繡也稱“川繡”。四川省是中國桑蠶業(yè)的發(fā)達地區(qū)。蜀繡的歷史很悠久,蜀繡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西漢文學家揚雄詩中。漢末三國時,蜀錦蜀繡就已經馳名天下。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繡已十分聞名,并把蜀繡與蜀錦并列,視為蜀地名產。蜀繡至少有2200年——3000年的悠久歷史。
汴繡(宋繡):汴繡,也稱“宋繡”,汴繡起源于宋代的國都開封,當時開封作為北宋的國都,稱為“汴梁”,也稱為“汴京”,是當時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汴繡(宋繡)距今已有1000年的歷史。汴繡是中國著名繡種之一,它以繡制中國著名古畫著稱于世,繡品古樸、典雅、細膩,早在宋代就馳名全國,汴繡(宋繡)繡工精致,針法細密,圖案嚴謹,格調高雅,色彩秀麗,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汴繡素有“國寶”之稱。
關鍵詞:古代文學傳統(tǒng)體育文化精神體育史
一、研究傳統(tǒng)體育文學作品的原因
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所反映的體育文化和精神可以反射出中國古代人民的體育活動生活,中國傳統(tǒng)古代體育類的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夠繁榮發(fā)展是由于中國自身所具備的獨特的體育精神,在中國傳統(tǒng)體育中,較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中所體現的體育精神更加提倡“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強調的是漢代儒家之道,同時也崇尚道家的順其自然,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從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得出來,大多數文學作品所體現的體育內容更多強調的是養(yǎng)生,因此更帶有趣味性。具體原因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的體育文化和體育生活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有許多體現傳統(tǒng)體育的文章,如:《漢書》中就存在《劍道》《手搏》《蹴鞠》等有關體育項目的專著,此外在《禮記》中也存在一些有關體育活動項目存在的專著,如《鄉(xiāng)射禮》,從名字就能看出,《鄉(xiāng)射禮》是一次群體性活動,同時與禮儀有關,絕不僅僅只是單純的體育活動,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很多都體現了體育活動,這不僅是體育文化的一種獨特體現,也是人們對自身的一種價值追求;從這些古代文學作品中能夠看到古代人民凝結于其中的體育精神,感受古代人民在進行體育活動時的心理活動以及他們自身與社會的關系,從側面反映出我國古代對體育活動的科學設計和思考,包括對人的健康、社會經濟效益的思考等,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體育發(fā)展水平,這為我們進行后期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可參考資料。
(二)中國傳統(tǒng)體育活動與其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相依
中國傳統(tǒng)體育活動不僅包括力量型運動,也包含休閑式運動在中國傳統(tǒng)體育運動中的力量型運動,主要包括騎馬、射箭、拔河、蹴鞠等比較激烈的體育運動,而放風箏、下圍棋等就屬于比較輕松休閑的運動方式,在《論語》中就有過這樣一段文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在這里能夠看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活動方式,這實際上也是中國古代體育文化精神的一個縮影體現。本身體育文化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構成部分,特定的政治、經濟、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重疊下,文學、體育也會隨之進行發(fā)展,在文學中對于體育運動的記載,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程度;社會文明程度越高,在體育觀念上的更新程度也就越大。
(三)朝代更迭拉動了傳統(tǒng)體育活動的繁榮發(fā)展
歷史上各個朝代不斷更迭,使得體育活動在歷史積淀中不斷更新、不斷發(fā)展,特別是在盛唐時期,基本上已經初具規(guī)模并形成了一些比較專門的組織,這使得唐朝的體育文化基本上呈現出了空前繁榮的狀態(tài),與此相對應的文學作品中也出現了《圍棋賦》《蹴鞠篇》等,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體育文化在明清時期已基本成熟。隨著文學體裁的形式不斷豐富,體育文化在各種雜文、小說中表現得也越來越多元化,也進一步擴大了文學表現的領域,體育文化越來越多地走進文學題材之中,而文學也在無形之中不斷地加深了人們對于體育運動的熱衷,無論從何種角度出發(fā),體育文化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中國傳統(tǒng)體育的精神也是無數華夏兒女留下的寶貴財富。
二、傳統(tǒng)體育文學作品的文化與精神價值探究
古代文學作品中的體育元素不僅是對我國古代歷史文化中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的一種繼承,更是對其的一種發(fā)揚的媒介。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學作品也是體現了當時自然、社會、人文、經濟等多重元素融合而成的社會文化的綜合表現,而其中的體育文化更是對當時城市繁榮發(fā)展程度的一種具體的表現。研究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體育文化和精神究竟有何意義?
(一)研究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對于展現中國體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通過梳理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體育文學作品,從中能夠感知特定時代的體育精神和文化精神,這對于我國現代體育事業(yè)和體育文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同時,通過對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中體育文化的研究,有助于進一步擴大當代體育文化在文學領域的比重。比如:射箭。射箭最早只是原始人類為了謀生,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進行的一種打獵的行為,將所獲取的獵物作為自己的食物,因此,起初射箭的存在只是作為生活生產的重要工具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將射箭的使用應用于軍事,將射箭作為一種武器來抵御外敵。眾所周知,明清時期的小說是我國歷史上小說發(fā)展的頂峰時期,在該時期的小說作品中經??梢钥吹接嘘P體育文化的素材,如《金瓶梅》中,李瓶兒和吳銀兒一起下圍棋的部分,就可以看出,下圍棋這一體育活動已經走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此外,在《金瓶梅》中還有其他體育活動,如蕩秋千、踢毽子等,并且對這些體育活動的細節(jié)描寫十分豐富,為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這與之前的小說題材中有關體育活動的簡單描寫不同,明清時期的小說中對于體育活動的描寫更加注重細節(jié)上的描寫,可見體育活動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古代文學作品對體育活動的描寫多側重力量型描述,體現時代價值觀
在傳統(tǒng)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有諸多片段對人物進行了角色塑造,如其中的一節(jié)“拳打鎮(zhèn)關西”,講了金氏一家投親不遂,鄭屠強行將金翠蓮納為妾,后被鄭屠妻子知曉,將金氏父女二人趕出了鄭府,導致金氏父女二人淪落到流落街頭,僅靠賣唱為生,魯達恰巧碰到此事,得知此事大為憤怒,便跑去找鄭屠;魯達去后不僅打了店小二還將鄭屠打死。這一過程對人物的壯士豪情和義氣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是古代人民對打抱不平和匡扶正義的一種贊美。這種表現在四大名著中均有體現,同時也不止有勇士形象的描寫,還包含我國一些婦女形象,比如:女子所做的女紅、花木蘭代父從軍等,都是一些典型,顯示出我國古代婦女在體育活動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點從《紅樓夢》中就能夠看出,就蕩秋千一活動來說,在《紅樓夢》中的大家閨秀都不曾蕩過秋千,而只有秀鸞這一小妾身份角色的人蕩過秋千,可見在作者曹雪芹的眼中蕩秋千并不是一個合乎禮儀、正經的體育運動,與此類似的描寫在《紅樓夢》中比比皆是。通過此書就能夠看出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和價值觀傾向。
(三)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具有“智力并重”的哲學意味
縱觀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從春秋戰(zhàn)國至明清之際,中國體育大致包含了競技、娛樂以及養(yǎng)生三方面的內容,同時還引入了當時所盛行的哲學思想,如:養(yǎng)生方面結合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等來指導體育活動的進行,這在一些太極運動中最為常見,后期人們還將道家的思想也融會其中,主張順其自然、動靜結合,不主張去改變自然,而是要求人們學會順應自然,認為順應自然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自然的變化去調整自身的身體內部環(huán)境的變化,從而實現體內的陰陽調和,一些中國古代的醫(yī)學大家也倡導此種形式的養(yǎng)生。在中國古代體育活動中不僅追求強身健體,也十分注重自我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
三、如何借鑒傳統(tǒng)體育文學作品中的精神價值,推動現代體育的發(fā)展
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體育文化精神的現代價值,目的在于讓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精神真正走向大眾生活,更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一)加強文化自覺
加強文化自覺,是實現優(yōu)秀傳統(tǒng)體育文化精神的現代化、繼承傳統(tǒng)體育文化精神的一個重要途徑,目的是使傳統(tǒng)體育文化為社會主義現代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實質是使傳統(tǒng)體育文化精神與現代對話,并融合到現代中。文化本身是存在好與壞的,因此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文化可能對其無從下手,不知道該如何進行選擇、如何協(xié)調,但要發(fā)展中國優(yōu)秀的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就必須在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學與現代體育文化相結合的基礎之上進行發(fā)展,不然只能是一盤散沙,難以實現現代體育文化、體育精神的高度創(chuàng)新及統(tǒng)一。因此,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和發(fā)展現代體育文化的問題上,要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基本理念,進行歷史性和多元化的統(tǒng)一,既要采取優(yōu)秀的歷史進步的觀點進行集成,還要深刻剖析當代的體育文化精神哪些是值得進行弘揚和傳播的,保證在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精神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社會道德和人本主義,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文化。
(二)堅持民族利益與全人類利益統(tǒng)一
首先要做到充分了解我國古代文化中哪些是符合現代文化價值的部分,積極采取保護的手段,保障我國體育文化得到繼承和發(fā)展,同時由于現代文化的發(fā)展不僅是單個國家的發(fā)展,更是世界全人類的發(fā)展,因此在繼承和弘揚我國優(yōu)秀體育文化精神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是否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觀訴求,是否與其他民族所認可的價值觀相悖,這就需要積極推進中國與其他各國之間進行體育文化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不斷弘揚中國傳統(tǒng)的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促進世界體育文化的進步和發(fā)展。
(三)加強制度建設
文化軟實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在世界上具有影響其地位的關鍵性因素,體育文化也越來越發(fā)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現代各國人民越來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運動方式,這無不體現了體育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應當重視體育文化的制度建設,應當建立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推廣機制,協(xié)調各個部門對傳統(tǒng)體育文化進行發(fā)掘保護,比如深入研究和整合中國古典文學中與體育相關的元素,并進行開發(fā);同時要大力宣傳中國傳統(tǒng)的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打造屬于中國自己獨立品牌的特色體育文化形象。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對設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設計教育像雨后春筍迅速成長。這無疑給廣告設計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但在日益強調科學技術的當今社會,人文教育的遺漏和人文精神的缺失是當代教育的嚴重失誤。在當今課程改革的同時,挖掘廣告藝術設計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一種創(chuàng)造,也是教師尤其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從社會層面上看,社會大眾對廣告設計的認識過于簡單化。經濟利益驅動下許多廣告設計作品一味模仿西方設計形式或簡單的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做一些淺層的形式上的挪用、拼湊甚至抄襲,使我們的設計喪失了民族文化的內涵和個性。這對于中國廣告設計及設計教育的發(fā)展是有害無益的。從學校層面上看,各高校在市場導向下一哄而上,而師資力量和理論研究上又有所欠缺,致使廣告教育在根基還不穩(wěn)固的情況下快速膨脹,必然造成教育質量難以保證。學校一方面很少提供給學生真正與社會接觸的機會,一方面在理論上的研究和建設也很有限。面對廣告這個不斷變化,重視市場規(guī)律和團隊合作的綜合學科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從學生層面上看,盲目重技術,急功近利。學生沒掌握好設計基礎,沒有設計理念就盲目重技術,對自身文化底蘊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社會上大部分廣告公司希望用一些實際操作熟練的畢業(yè)生,并不很重視創(chuàng)意、文化、藝術這些層面的需求。他們只是需要更多更快的完成設計生產。這種完全是經濟利益趨勢的需求對于已經或將要學習廣告設計的學生來說是一種誤導。導致學生無法安心全面扎實的學習,而是僅僅急于掌握各種設計軟件的操作。
以上三個層面存在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為各環(huán)節(jié)、各層面缺乏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諸多文化要素的復合體。如認知方式、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處世哲學、道德意識、人格理想、審美情趣等等,都是構成一個民族人文精神系統(tǒng)的重要因素。人文精神是改造社會和我們人類自身的武器。它能引領我們提升社計理念,提高廣告設計作品的文化藝術質量。廣告設計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廣告設計教育注重人文精神則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人文涵養(yǎng)及創(chuàng)造力。
一切設計都存在著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即為什么而設計?設計的功能是什么?怎么樣的設計才是美的?這一切都需要人文素養(yǎng)為其提供精神指導。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實用性強的綜合性學科。是功能效用與審美意識的統(tǒng)一,是現代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設計的目的在于為人類服務,“設計以人為本”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設計人性化是發(fā)展的大趨勢。
那么怎樣在廣告設計教育中體現人文精神,注入以人為本新的文化理念,完成“自我實現”,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呢?
當前部分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缺失加之對計算機的過分依賴,使得思維上缺乏創(chuàng)新,思想上缺乏深度。從近幾年的學生作品來看,對計算機的依賴超出想象,不善于挖掘內涵,機械的從素材庫里東拼西揍的完成設計作業(yè),自己的創(chuàng)意思想越來越少。這種現況我認為根本原因是缺乏學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加強。
(1)教學方式人性化,不要扼殺學生的個性。每一個學生都有潛在的創(chuàng)造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是設計教育過程的重點。要營造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激情。教學方法上多用采用啟發(fā)、對話、討論、講評的方式去鼓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特別是在廣告設計學科的高等教育中,教師應當是“引導者、組織者、指導者”的定位,引導學生專業(yè)學習和志向愛好,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專業(yè)實踐。目前我國的廣告設計教育模式主要還是以教師單方面授課,學生個人動手實踐的模式居多。我們應探討多元化,多層次的教育模式。比如以廣告項目為中心的方法,學生自組團隊,模擬廣告公司競標的流程,或者與企業(yè)合作共同完成課程的嘗試。教師把握好大的方向和步驟,并給予不同團隊一些建議。在這種模擬現實的互動教學中,學生會更加投入,互相協(xié)作并且了解自己哪些方面有所欠缺,為自己深入學習指明了方向。在為企業(yè)培養(yǎng)有潛力的人才的同時也給同學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2)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涵養(yǎng)。我們是中華文明的繼承者,我們的學生不僅要有技術的素養(yǎng),還要有人文的涵養(yǎng)。其范圍博大而豐富,如中國的哲學思想、古典文學、藝術精神、審美境界、書畫篆刻藝術、民間藝術、漢字、園林、建筑、陶瓷、石雕、木刻以及音樂、詩詞、戲劇、典故、傳說、中藥、針灸、武術、圍棋、飲食、茶道……這些都是現代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文化資源。為此我們在廣告設計教育環(huán)節(jié)中要積極倡導設計的人文精神,樹立先進的現代設計文化理念,注重設計對文化的再創(chuàng)造。在每個設計課題中引導學生感悟此項設計的思想內涵,精準所要傳達的信息。在建立清晰準確的設計思想、發(fā)現并創(chuàng)造獨特視覺語言的前提下大膽嘗試,用自己的設計語言去表達人文思想,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在創(chuàng)造中體現設計的人文精神。
作者簡介:蔣錫武(1948- ),男,漢,湖北武漢人,武漢市藝術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藝壇》主編。研究方向:戲劇戲曲學。)
(武漢市藝術研究所,湖北 武漢 430034)
摘 要:中國文化思想的思維特色使中國戲劇具有充分的模糊性。中國戲劇模糊思維表現在寫意、虛擬程式三個相關層面上,從其具體特點分析,又可分為抽離、空白、隨機、多義、泛指五個方面。
關鍵詞:中國戲?。粦騽∧:?;虛擬;寫意;戲曲程式
中圖分類號:J802文獻標識碼:A
魯迅有一次談到中醫(yī),說:“先前有一個病人,百藥無效;待遇到了葉天士先生,只在舊方上加了一味藥引:梧桐葉。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醫(yī)者,意也?!鋾r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氣。其先百藥不投,今以秋氣動之,以氣感氣,所以……”(語見《朝花夕拾•父親的病》)稍稍揣摩一下先生此段文字之用筆,再看看這文后的省略號,便可知先生是在調侃,以至揶揄中醫(yī)。
這不奇怪,先生對中醫(yī),如同對京劇一樣,是有他的成見的。這且不去管他,本不是我們這里要討論的話題,盡管葉天士是有清一代名醫(yī),加藥引云云,是否真有其事,又有否道理,還是著意加在他的名下,如此等等;而之所以又要引用,是文中有“醫(yī)者,意也”一語,這意思該是不會錯的。不是嗎?中醫(yī),從其診斷方法,到用藥配伍,何者不是落實在這個“意”字上?診斷,是望、聞、問、切,全憑主觀判斷,得其仿佛;所作斷語,也多是“小便清長”、“統(tǒng)體灼熱”,如何“清”,怎么“長”,又“灼熱”到什么程度,沒有具體數據,都是只能“意”會的。用藥,一個方劑,配何種藥,劑量多少,君臣佐使,均可據病情而調整,或增或減,不妨說,也是隨醫(yī)家主觀之“意”來作出的。西醫(yī)則不然,診斷有儀器,講求的是精確;用藥之配方、劑量有定規(guī),醫(yī)生動它不得。這里就有了確定(西醫(yī))與不確定(中醫(yī))之分別。所謂不確定,也就是本文要討論到的模糊性了。
照一般之理解,藝術世界特具模糊,科學領域則要求精確,但事實上,這都不能絕對。以科學方面講,在其歷史上,的確有過排斥模糊、僅僅認同精確的階段;然今天從某個學科的角度提出、確認模糊性,則又恰是科學發(fā)展的結果,從而形成模糊數學、模糊思維、模糊語言等多個不同的學科門類。而就藝術說,從比較角度看,西方藝術則多是不具模糊性的,而此,又與西方哲學思想中之科學主義特別張揚有關。
即以生活藝術為例。比如穿,西人的服裝,裁剪都是經過精確計算的,腰大、褲長、臀圍,各有多少,毫厘不爽;中國傳統(tǒng)衣褲,則不拘尺寸,總以寬大為宜,比如緬襠褲,為的是不同身材的人均可穿用。另外,西人在著裝上,據說還可明顯見出身分,像西裝,因質料、式樣、領帶花紋顏色等的不同,即能知是或富商、或學者、或闊少。中國人的一件大褂,則沒那么分明。
再如吃,西人的烹調,所重的是營養(yǎng)學,有所謂營養(yǎng)師,各種營養(yǎng)成分多少,都有明確的分配,須作(也可以作)具體分析,而不是任意的。中國的烹調,講究的則是味道,是所謂“調和鼎鼐”,它是把多種因素,如廚師的技藝,原料的搭配,以至不同的器具、火質等,加以綜合調理的結果,而味道各異,不可捉摸。
甚至于戀愛,西方人的情感表達直率、干脆,也表現得確定。中國人則含蓄、委婉,顯得模糊。
這些舉例,并非是要在價值層面對之進行判斷,而是說明,中西方在模糊非模糊、確定非確定上是不盡相同的,即西方多非模糊而確定,中國則多非確定而模糊。
中國的哲學思想,從根本上說,就重的是主體的親驗、親證,而對客體的純粹知識體系的建立不那么熱衷,也不特別重視概念、范疇的精確性,如“道”,如“氣”,如“理”,如“則”,弄的挺“玄”。這當然不利于近代意義上的實驗科學方法的建立,但它卻十分有利于作為形象思維的藝術的發(fā)展;也因于此,才有我們甚至將一些主要屬于科技的東西比如上舉之醫(yī)學,而藝術化的現象,從而干脆以為什么是醫(yī)呢,是意,也就是非確定的,模糊的,所以才有“十個醫(yī)生十個方”,“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的玄法、妙法等。
中國的這種文化思想、思維特點,既是有利于藝術發(fā)展的,也就必然嘉惠中國戲劇,使之具有充分的模糊性,亦即不確定性。中國戲劇的基本美學思想,表現在它的寫意、虛擬、程式三個相關的層面上,倘以更高的范疇對之加以概括,便是這種模糊思維。若再從其具體特點上來分析,則又可分為五個方面。以下分別加以討論。
一、抽離特點
與西方戲劇的摹仿生活實際不同,中國戲劇,按照錢穆的說法,是抽離現實的。所謂“抽”,是抽象,是抽物象之具象而在存其神;“離”,是離形,是離生活之原形而僅得其似。中國戲劇通過這種抽離,將實際物象、生活中所具有的共同性、代表性的因素集中、概括起來,使具體的、真實的情狀模糊,從而形成共相。比如行當,即是將現實人物中所具有的共同因素,諸如性別、年齡、性格、身分、職業(yè)等抽象出來,使之類型化,而形成具有共同特征的共相人物。
中國戲劇中一個新劇的創(chuàng)作,首先是要根據劇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對之進行行當的確定,并以此為前提,為基準,再對該人物在具體情境中的思想、行為進行剖析,最終形成行當的表現。一個觀眾觀看某個新劇,也是首先確認其中的行當分配,對之有一個基本把握,再看劇情內容的如何展開,人物命運的如何演繹。
這種共相化的創(chuàng)造,不是依據張三、李四、王五、徐六等不同之別相而分別表現之,它是經提煉、概括后人物形象的“類”的特別凸顯,使之格外鮮明,而使觀者在接受過程中烙上強烈的感知烙印,而不計較具體的張三、李四之形如何,王五、徐六之象怎樣。
稍接觸過一點中國戲劇和西方戲劇的人都會有這種體驗,倘以一個十多歲的少兒去演一個老頭,或是六七十歲的老演員扮上一個少女,在中國戲劇中是絕無不可的,但在西方戲劇中則很難成立。為什么人們于之偏偏認同中國戲劇,而不以西方戲劇為然呢?其要點正在于中國戲劇的抽離現實之要義帶來了演員年齡和具體角色之間的模糊,觀者只問共相,即行當人物的年齡,而不計較表演者的實際年齡。西方戲劇則因求其真實,而觀眾是被引導的,你求真,他必認真,自然也就難以認可。這就是寫意和寫實兩種不同表現形態(tài)的戲劇,因抽象與否而帶來的兩種不同的藝術效果;并因寫意的模糊性而致中國戲劇演員在藝齡上有更大的活力,保持更為長久的藝術生命。
還有,就一般而言,戲劇語言總得是劇中人的人物語言,然而,中國戲劇的語言,則可以不必是人物的,而只是劇種的。譬如若劇種“俗”,劇中人物哪怕是“雅”,則也得隨之而“俗”;反之,若劇種“雅”,那么,劇中人也得隨之而“雅”。比如昆曲《水滸記•活捉》中宋江的老婆,即與張文遠有私的閻婆惜,是個十足的“俗人”,但在全出戲的八支曲子中,其所唱者,竟用了三四十個典故。僅上場唱的〔梁州新郎〕,不過七十多個字,就連用了楊妃、綠珠、鸞鏡、莫愁、白獺髓、續(xù)弦膠、鄂君、章臺柳、銅雀臺、五色續(xù)命絲等十個典故。毫無疑問,這當然不是閻婆惜這個俗子“唱”得出來的,而完全是昆曲這個曲種尚“雅”的結果。再如包拯,龍圖閣大學士,“雅”是沒得話說的;然而在河南、山東的梆子一類劇種中,他可以唱出“烙餅卷大蔥”的俗詞來,顯然亦不是人物語言,而是因劇種趣味而抽離出來的。其所以能成立,仍是中國戲劇的“模糊”使然。
二、空白特點
中國藝術很講空白,比如書法就有“計白當黑”的說法。本來,中國毛筆字是墨寫的,其間空白只是為區(qū)別筆墨之橫豎撇捺所用,不然,何以成字?然而在書法家那里,這些“白”如同“黑”一樣,也是大有功用的,即其意味正在以“白”襯“黑”之間。中國戲劇,更是運用空白藝術的“大手筆”,它不僅僅是以空白來襯實有,構成舞臺布局的精巧畫面,更在于它本身即可成為“有”,而成為某種物象,此即所謂之“虛擬”。虛擬能成為實有,且又讓人承認,便是借助了模糊性,即它是非確定的,因而也就可以無所不包,無所不用其極。
當然,空白的虛擬,須得有實的借助物,它不能憑空而生,以空對空。這里有多種情形。比如景以物生,像雨之于傘,雨是虛的,但有了一把實的傘,那么“雨”便能憑“空”而降。再如物以物生,像船之于槳、馬之于鞭、車之于輪,都是以后者之實有,象征出前者之虛擬。
還有景隨人生,在一個空蕩蕩的舞臺上,只要有角色上場表演,便能生出不同場景。像“走邊”的之于陋街僻巷;“趟馬”的形諸山地平川等等,均是。
這種因實而生之虛擬對象的藝術方法,所以能成立,甚至為人們津津樂道,其要竅在于,它充分地調動了接受者的想象及聯(lián)想力,從而勾織出一幅幅幻化的圖景?!皹影鍛颉薄吨侨⊥⑸健分?,有一個楊子榮策馬行進在林海雪原上的場面,背景寫實,滿目參天大樹,人物行為則虛擬,策馬而無馬。因有人質疑,何以楊子榮在原地兜圈子,是否瘋了?這種處理,所以遭致詬病,正在于一者(馬)是不確定的,合于模糊性原則;一者(林)是確定的,違背了模糊性原則。設計者的這種“誤置”,事實上是不相信(或低估了)受眾的想象(聯(lián)想)能力,而把該留給觀者的“空白”,據實而充塞,從而止息了他們的想象(聯(lián)想)機制,弄得索然寡味。
三、隨機特點
說到這一層,又與“樣板戲”有些瓜葛。我們知道,“樣板戲”的音樂伴奏,用的是中西混合的樂隊編制;而有了洋樂的這么一個參與,便帶來了一個需要“精確”的問題,亦即“定死”。比如,調門要定死,是E調,就得永遠是E調,無論是誰來演,又演多少場。再如,京劇中有些節(jié)奏自由的板式,像散板、搖板等,因洋樂的加入,便也得定死,是多少拍就得唱多少拍。不然,整個大樂隊便會亂套。
在中國戲劇的演奏和表演關系中,從來都是樂隊服從表演的,故稱謂中有一“伴”字,主動權也就大半在演員手里:今天嗓子痛快,可能長半個調門,明天有點不對勁,則降半個調門;拖腔時,亦可長可短,不受限制,以至于過門亦伸縮自如。京劇老旦名宿李多奎擅演《釣金龜》,很多名丑都為其配演過張義,可他最喜歡的是茹富蕙。怎么呢?因為茹在后臺,一聽李先生扮演的康氏打“引子”,就知道他嗓子“在家不在家”:若“在家”,老旦唱的“小張義我的兒聽娘教訓”等幾段“原板”過門中的插白,就念得簡短、精練,好讓李先生唱個痛快;倘“不在家”,他就在插白中,添油加醋,把時間盡可能拉長一點,好讓李先生喘喘氣兒,緩緩勁兒。顯然,這類處理穿插都是隨機的;而它對于演員表演的盡情發(fā)揮,以至形成演員更多的即興創(chuàng)造效應,都是顯而易見的。倘若如“樣板戲”那樣一種“定死”原則,戲劇的模糊性沒有了,都“標準化”了,結果表演者成了樂隊的“伴演”。還哪里有一些兒即興發(fā)揮的余地呢?從這個層面上說,戲劇藝術是被“科學”了,“確定”了,其創(chuàng)造的自由度也就同時被扼殺了。
還有化裝方面,像女性角色的“貼片子”,其設計理念亦出于隨機原則,從而能矯正人的面部缺陷,化丑為美。再如服裝,亦具此功能。據梅蘭芳先生講,“同光十三絕”中的昆旦演員朱蓮芬身材較長,為掩蓋之,除了采取將身子微微下蹲,舉步以腳從橫里伸出來走等方法外,還有便是充分利用戲曲服裝的穿著尺寸具有不確定性這一特點,而將裙子系高,從而達到藏拙而保持美感的目的。
總歸而言,這種隨機特點,仍是在中國戲劇所具有之模糊性的基礎上產生的。不過這里須指出的是,隨機,絕不等于沒有任何規(guī)定性,而從心所欲。即如“貼片子”其為前提,是確定的;而據臉形再加以調整,是不確定的。也即是說,“貼片子”這一方法中,已存有了可變因素,即模糊性,故其才有不確定之可能。此即所謂“有定法中無定法”。用俄國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話說,則是“有規(guī)則的自由行動”。
四、多義特點
在文字語言中,有一種“非專指性”的名詞,其在詩中最為多見,是一些未加限定和修飾的詞語。比如王之渙的《登X鵲樓》,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個“一層樓”,便是“非專指性”的。即它肯定不是人們通常理解的第一層樓,但也很難判斷它就是第二層,抑或是第三層樓。說是第二層,應很有道理,因為要“更上”,便得有第二層方能落實。說是第三層,恐怕也不能否定,因為“更上”的“一層樓”,完全可以是詩人的推想;也可以說是其詩之寓意,即“欲窮千里目”者,總得攀登上更高一層的樓,才能到此境界。那么,“一層樓”在這里便是虛指了。這種詩意的模糊,便是這里的“非專指性”詞“一層樓”造成的;而其多義的效應,又讓人玩味不已。
這種“非專指性”的模糊語言,在中國戲劇中更普遍存在。比如大家熟知的“一桌二椅”,即是典型的“非專指性”語言。桌和椅,其功用人們習以為常,都很清楚;在戲劇舞臺上,作為日用之物,自然亦是。然而,當其一旦組合變化起來,其所示、所用,便非單純之桌和椅了,而是具有了多義性,如充任臥床、矮門、房梁、短橋、井臺、山崗等。說到藝術中的這類模糊語言,自然也非中國戲劇所專有。比如,現代派的繪畫,其對模糊語言的訴諸,我們每每可見;但其作為模糊語言的一根線條、一個色塊,只是一種單純的抽象符號,自身并不構成為某個物象。中國戲劇不同,它所借代的模糊語言,并不“模糊”,即是實實在在的“一桌二椅”;而人們居然認同,不以為忤,反以為妙,且妙不可言。這也表明了我們這個民族寬廣的審美胸懷。
與此相類的還有“守舊”的使用。所謂“守舊”,實際為一種作為背景使用的底幕。據梅蘭芳先生講,過去舞臺后邊的木板墻(用來隔開前后臺)上,掛有大紅繡花的單片,稱為門簾大帳;新式舞臺改用布景后,如仍用門簾大帳,便叫作“守舊”。這種“守舊”,由于沒有具體所指,只是一個裝飾物,于是也就自然成為一個多義的模糊語言體,無論什么戲,什么場景,便都能使(適)用。
五、泛指特點
這一點與多義特點有相同的一面,即都有“非專指”這樣一個特性;但又有不同處,表現為多義特點是在指代和被指代之間可變通,即指代物直接變成被指代物。比如上舉桌椅之例,當其變?yōu)榛蛏交驑蚧蜷T或井等時,便已經不是桌椅了。泛指特點,則是只限于指代物自身的,而不能變?yōu)樗N指代物。比如服裝,其可以泛指,卻不能它指,不能說服裝也有非專指性特點,便可隨意變成例如鍋碗瓢勺之類等。
所謂泛指,是說指代物自身的可通用性。仍以服裝為例。我們知道,中國戲劇的服裝,主要是以明代服裝為基礎而加工形成的,按常識,那么它也就只適合反映明代生活的戲穿用。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它是從前三皇后五帝,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全都可以通用,而并無具體朝代所指。這里所要求的,只是身分的明確。比如,作皇帝的,當文官的,任武將的,為平民老百姓的等等,均有相應之服飾,而通用于各個朝代。
說到身分,有意思的是,其所要求的,又極嚴格,非但式樣不能有誤,就是穿什么顏色,也極有講究。為此,戲劇界有專門的警示之語,所謂“寧穿破,不穿錯”。這種一方面寬,寬到不分朝代;一方面嚴,嚴到寧破勿錯,看似對立,實則統(tǒng)一的相反相成,正是中國戲劇的高明之處。即在彼處似有偏失,便在此處加以校正,從而通過中和而保持其完整性。
這“一寬”“一嚴”又非任意的,而有其合理性。若沒有通用于各朝各代的“寬”,戲劇劇目號稱“唐三千,宋八百”,一戲一套服飾,那可就費大事了,斥巨資制作不說,存放也是問題呀,誰能承受如此重負?倘沒有明確不同身分的“嚴”,則又亂了套。比如,曹操、關羽同為王侯將相,同樣穿莽,曹丞相便須為紅,關將軍則要著綠,借以區(qū)別文職與武將之身分的不同,同時還兼有創(chuàng)作者合著接受者,對二者的莊嚴貴重和威嚴英武等的不同主觀評價。
這種非專指性的裝扮特點,還表現在它不受地區(qū)和季節(jié)的限制。中國戲劇界有一句俗諺,說是“熱不死的花臉,凍不死的青衣”,意為花臉行,多熱的天氣,也要穿上厚厚的“胖襖”,青衣演員,多冷的季節(jié),也總是薄薄的一襲青衫。顯然,這種穿著,與劇中所規(guī)定的實際氣候沒有關系,從而一仍其常地表現出它的模糊性。
六、從接受的角度
中國戲劇的這種模糊性,帶來了人們對其認知、把握的某種困難。這里既關乎到臺上的創(chuàng)作者,同時也涉及到臺下的接受者。
言而及此,又讓人想到中醫(yī)的診療。其所謂“十個醫(yī)生十個方”的說法,似乎其間沒有定論;其實不然,中醫(yī)的基本方劑恰是有說道的。由是,初學者才須有背“湯頭歌”的功夫,即背誦經方、成方。問題是這定論之中還有不定因素,即具有模糊性因素的“十個方”;而一個高明的“郎中”,所以能“妙手回春”,其功力更在構成自由運用的那些不定因素中,而妙在“模糊”之間。
無獨有偶,中國圍棋也大有此種味道。略知棋藝者,都懂得圍棋的基本功,要在熟悉“定式”,即對弈雙方的基本套路、招數,此為基礎、前提,是必須掌握的;然而,更有一要點,系對局中須得知變,亦即掌握其中之無窮變化,方能克“敵”制勝。顯然,其關節(jié),又在“模糊”之間。
再說到中國戲劇。前所謂之“有定法中無定法”亦即“有規(guī)則的自由行動”,其實,從一般意義上講,遵守戲劇的規(guī)則不難;難的是“自由行動”,即對戲劇“模糊性”把握、熟稔之程度。中國戲劇也有一句與中國醫(yī)學相類的話,叫做“十戲九不同”,有造詣的演員,就“造詣”在這“九不同”上。這是因為,這種“有規(guī)則的自由行動”,帶來了即興創(chuàng)作的可能性,從而使得那些大家,時有妙造自然的神來之筆。
京劇表演史上的舞臺上即興創(chuàng)造的事例極多,打“祖師爺”輩的余三勝那里,就有演《坐宮》大唱“我好比”、演《鳳鳴關》大唱馬超身世、唱《取成都》臨場大段念白等故事。以后的“伶界大王”譚鑫培亦是。據陳彥衡講:“老譚每出戲里的唱法,是常常變換不定的”;徐蘭沅也說:“京劇音樂是有法度無定譜,全憑演員各運神妙”。
遺憾的是,中國戲劇的這種特性,在日益深入的“戲改”(戲劇改革)中,漸次被禁錮,以至于廢除了。一切都是導演預設了的,規(guī)范了的;到了那里,更“欽定”所謂“樣板戲不走樣”,臺上倒是“干凈”了,演員的即興創(chuàng)造也扼殺干凈了!
再就接受欣賞方面看,人們說到“看戲”,總有個“懂不懂”的問題,或困惑于思想內容,或迷離于演劇樣式。就中國戲劇來講,多半是在后者。這是相較于西方傳入的一般話劇而言,其要點在于是否存有接受障礙。簡言之,中國戲劇有,外來話劇則無;而有無之間,則在形式的抽象寫意和具象寫實之不同。進言之,則是中國戲劇所具有的模糊性,帶來了接受者須動用理解、想象及聯(lián)想等審美心理機制的參與,從而形成判斷,方能接受、奏效。
中國戲劇雖因其模糊而給受眾帶來審美接受的困難,然而與此同時,卻也帶來了他們的審美愉悅,讓人咀嚼賞玩,品味不已,從而獲得大美、至美,而美不勝收!
Fuzziness of Chinese Drama
JIANG Xi-wu
(Wuhan Art Academy, Wuhan, Hubei 430034)
【摘要題】體育研究
【關鍵詞】體育/民族傳統(tǒng)體育/內涵……
民族傳統(tǒng)體育是從民族共同體文化中剝離與凸顯出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式,是我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體育文化作為一種人類社會文化的補充與完善,除了具備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統(tǒng)、科學地認識民族傳統(tǒng)體育,是振奮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團結、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1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內涵及其特征
1.1植根深厚的精神物質文化
在人類民族文化的原始積淀期,由于生存區(qū)域與生存環(huán)境、生產勞動與生活方式、文化積累與傳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體中許多具有教育、娛樂、健身功能的社會活動凸顯出來,共同構成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內容和方法體系[1]。它寓競爭、娛樂、廣適、地域及藝術觀賞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運動形式,涵蓋了“性命雙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體優(yōu)化理論,把人與環(huán)境視為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統(tǒng)一體,并把人體功能的強化和優(yōu)化看作是一個精神同物質緊密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體活動[2]。它既是自貫一身、穩(wěn)定的精神物質文化,又在歷史環(huán)境的變遷中不斷改變其具體的結構式樣,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差別。這種在相承相續(xù)中漸進發(fā)展的趨向,使得我們民族文化的形成在歷史演進中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孕育出豐碩的果實,突出地再現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識。
第一,勞動過程中的各種思想物化品為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產生、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這是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內涵中最高層次的部分。生產勞動是人類區(qū)別于猿類的特征,又是文化創(chuàng)造的開始。當人類作為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生命類開始文化創(chuàng)造活動的時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簡單文化,也無不是從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開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物質勞動過程中,其技術、社會和價值方式都作為相當復雜的文化體系而存在[3]。就是在這樣一種社會發(fā)展的背景下,民族傳統(tǒng)體育是一個民族在特定區(qū)域、特定的社會人群,伴隨著一定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生產中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物質體育文化事象。它涵蓋生產、狩獵、漁業(yè)、商業(yè)、交通、服飾、飲食等方面,貫穿于人類生產實踐活動的全過程。
第二,民族傳統(tǒng)體育作為人類社會一項特殊的文化活動方式,孤立的個體活動是不存在的。盡管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常常通過個人的行為方式來體現和進行,但永遠脫離不開社會的聯(lián)系而受制于社會,永遠是物質文化的產物。同時,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發(fā)展,又離不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制約和影響,并為一定社會關系所包圍,這種社會關系不論是以物為對象,還是以人為對象,其參與活動的行為包含著社會以人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組織;所形成的血緣、地緣、行業(yè)的組織關系;所形成的和風俗習慣,表現出規(guī)定性、固定性、制約性的鏈接方式。從而使社會的人按照一定社會所提供的規(guī)定條件和可能,依據一定社會所特有的體育方式進行活動。
第三,反映在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當中的民族意識、文化心理、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倫理道德規(guī)范、審美心理,是人類精神生活領域的文化,是民族體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圍繞民族體育活動方式,通過抽象事物的藝術表現,來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質內涵、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最終依托體育活動來改造人的主觀世界。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作為驗證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進了民族心理素質的升華。民族心理素質是一個民族區(qū)別于其他民族最為內在的心理特征,是一個民族成員強烈地感到自己屬于“這個民族而不屬于那個民族”的歸屬感。我國著名社會學家和民族學家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覺到大家是屬于一個人們共同體的自己人的這種心理”,一個民族“總是要強調一些有別于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的特點,賦予強烈的感情,把它升華為代表這個民族的標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質是社會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條件綜合作用于民族傳統(tǒng)體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現與結果,是民族傳統(tǒng)體育生存、發(fā)展之靈魂。
1.2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固有的特性
1.2.1娛樂性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娛樂性是一種以閑暇消遣、健身娛樂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動。它是人類在具備起碼的物質生存條件的基礎上,為滿足精神的需要而進行的文化創(chuàng)造[4]。從簡單易行、隨意性較強的項目,到技藝精巧,有嚴格規(guī)則的競技;從因時因地,自由靈便的嬉耍,到配合歲時節(jié)令的大型文體生活廣場,把體育融匯于宗教禮儀、生產勞動、歡度佳節(jié),喜慶豐收之中,載民族文化藝術形式,同民族舞蹈、音樂相聯(lián)系,使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娛樂性體現得更加充分。
1.2.2競技性競技性是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中競爭意識的體現。這項最能顯示人們的強壯、機敏和征服的活動,早在原始社會就出現了體育競技的萌芽[5]。競賽活動是自黃帝以來為報答神靈賜福的宗教慶典的重要內容。先秦時期以技擊為基本特征的武術已有一定的發(fā)展。以民族、以地域構成封建割據時代的國體政體,為生存,同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斗;為爭奪地盤,兵事紛爭;為擴充勢力,就得練兵黷武;全民尚武成為弱小民族理所當然的習俗。這種在戰(zhàn)爭中孕育與創(chuàng)作,在生活中擴大與豐富,在體育活動中繼承與發(fā)揚,在交往中維系與承傳的習俗有著獨特的技擊、練武和特點,是古代體育競技精神的突出表現。它產生于該民族,又流傳于該民族,使參加者在相互較量的競賽中,獲得心理的愉悅,起到磨練意志、開啟心智的作用。
1.2.3廣適性民族傳統(tǒng)體育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漸產生了與人的生理、心理、生存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相適應,又能滿足不同層次人群需要的屬性。男性可以賽馬、摔跤、舉石鎖,崇尚驚險,夸張力氣,體現勇武精神;女性可以從事秋千、跳板、抓骨頭,淡雅、平靜、細膩,推崇心靈手巧;青壯年是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的生力軍;老年人由于自己的經驗和聲望,可以充當競賽的評判者,并以曾經是競賽的參加者身份對青年進行指導;兒童則可充當學習者[6]。這一特點既與各自的生理特征相適應,也與各自在社會生活中所擔負的角色、任務相聯(lián)系。舞獅、賽龍舟,拔河、叼羊等是群體對抗的競賽,摔跤、角力、賽馬是個體對抗的競賽,體育活動已不僅僅是生命活動,而是作為一定社會關系總和的人在現實中顯示的自己的本質。
1.2.4地域性某一地區(qū)的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所處的區(qū)域環(huán)境以及由區(qū)域環(huán)境而帶來的自然條件不同,使各個民族都在自己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有別于其他民族的傳統(tǒng)體育活動方式,這就是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地域性特征。北方天高地闊,人們的生產簡陋、生活樸野,在與大自然的嚴酷斗爭中培養(yǎng)了勇武精神,賽馬、摔跤、角力、馳逐,拖冰床、賽力競技較發(fā)達;南方山環(huán)水繞,氣候溫和,農業(yè)精耕細作,物質條件優(yōu)于北方邊地,游泳、潛水、賽龍舟活動歷久不衰。除南北兩大差異外,還有風俗習慣、社會進程、文化繁榮、心理素質的差異,即使是同一民族也會因地域關系,其傳統(tǒng)體育開展水平又有多樣化的特色,并受民族心理意識的影響。
2對民族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科學認識
2.1民族性是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基本內核
民族性是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體現在特定的民族文化類型中,并作為其基本內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質的特征,是對于特定的文化類型的最高層次的抽象,它具有溝通特定民族中全體成員心靈的普遍性。
人類從特定的地域中產生出來,自然地形成人種和族別,類聚于一定時空條件下的民族就創(chuàng)造出一定民族文化,并寓含著民族文化特征上的不同精神形態(tài)。但民族性或民族的精神形態(tài)乃是為特定民族全體成員所共同具有的,因而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民族傳統(tǒng)體育經過幾千年的承襲、發(fā)展、演變之后,已經成為生理、心理、形態(tài)、神志的特殊標志,內化在民族體育活動中。同時,民族傳統(tǒng)體育又都是在一定的歷史時代中演化的,時代的風雨不斷地譜寫著民族文化的續(xù)頁,一些已有的文化因素在演化中消失了,有些前所未有的文化因素在發(fā)展中出現了。
一個民族的文化不僅應有與世界其他文化相同的規(guī)律和內容,而且還應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殊的民族形式[7]。民族傳統(tǒng)體育表現出鮮明獨特的民族特性,它是推動民族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基本內核。這種內涵在增進民族團結和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強民族憂患意識,再現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2.2傳承性是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
傳承性是指民族體育文化在時間上傳衍的連接性,即歷史的縱向延續(xù)性,同時也是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一種傳遞方式。它通過特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要求而實現。特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要求規(guī)定了人們對于文化遺產選擇的自由度,也規(guī)定了先哲們對于先進思想進行詮釋的性質。
民族傳統(tǒng)體育作為一個民族物質與精神的紐帶,是在長期的社會歷史發(fā)展中被每個民族自覺加以繼承的。原始的民族體育活動在生產方式演變和各民族互相交流、沖突及宗教祭祀活動過程中,既保留了本民族原始的活動方式,也借鑒和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活動內容,不斷地傳承、變遷、回饋、融合并發(fā)展成為今天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使民族體育傳統(tǒng)文化得以保留。這種傳承既保存了許多傳統(tǒng)的東西,又加入了不少現代成分,民族體育文化既是被傳承的,也是被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的,它要從根本上適應民族發(fā)展的內在需求,這也是民族文化得以發(fā)展延續(xù)的內在規(guī)律。一種民族體育一經形成,就會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延續(xù)性,在發(fā)展中變異充實,但其核心和主旨因襲的內涵和形式,代代延續(xù),這種傳承性對維系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趨同意識具有很大的效應[8]。
2.3共適性是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根源所在
共適性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科學性的體現。它是剖析體育起源和發(fā)展各階段形態(tài)的活化石,又是挖掘和創(chuàng)造新的體育項目的源泉[9]。一方面,民族傳統(tǒng)體育由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類別繁多,結構多元,兼具表演和競賽的特點;另一方面,由于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不同,動作結構不同,技術要求不同,運動風格各具差異,并不受時間、場地、器材、季節(jié)的限制,人們可以選取簡單易行,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項目進行健身養(yǎng)生活動。從而表明了民族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根源所在,決定了民族體育文化的共適性,使其為人的全面、自由、和諧的發(fā)展,為人的身心完善展開和全面實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化場所,并為一定的文化內涵下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所定勢。
隨著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隨著文明向高級階段進展,民族體育的共適性越來越大,交通技術的發(fā)展縮小了世界的距離,現代科學技術的出現把世界各地從信息上連接為一體,色彩斑斕的現代科學技術已不帶有人種和地域的特征,宏觀把握和綜合思考的思想觀念隨著勞動頻繁的交換而產生,擴大了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lián)系,使民族傳統(tǒng)體育這類精神產品在文化交流與融合中表現出世界性特征。這一趨向必然導致民族體育文化的共適性不斷增大,民族體育文化的價值尺度在文化共適的前提下走向統(tǒng)一。
2.4凝聚力是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思想動力
凝聚力是指一個民族隨著歷史的演進已逐漸形成一種極具個性,頗有特色的文化形態(tài),成為團結一致,共同對外,推動本民族發(fā)展的一種力量。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也是一個多元的復合文化形態(tài)。在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漫長過程中,以漢族文化為主體,輔以其他眾多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因而,中華民族凝聚力,就是中國各民族由于長期生活在統(tǒng)一的國家內而形成的認同感,也就是由于長期的相互依存的經濟文化聯(lián)系與共同的生活、斗爭而形成的對于共同利益密不可分的深刻認識,以及在上述基礎上產生的各民族平等團結、繁榮發(fā)展、建設強大的統(tǒng)一國家的共同愿望[10]。
民族傳統(tǒng)體育作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深深地包含著這種凝聚力的品格。民族傳統(tǒng)體育是一種綜合的民俗文化,它重視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滿足,不以高超復雜的技藝、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諸條件要求對應公眾,而是以普適的、自娛自樂的消遣性與游戲性特征迎合民眾。不必具有高水準的文化素質條件就可以在這些活動中得到較直接的令人愉悅的主體情感的抒發(fā)和宣泄[11]。民族傳統(tǒng)體育這一發(fā)展特性,使它自然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吸附了大量的觀眾,一次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的舉行,使它成為民族文化的盛會,各民族群體成員相互配合和協(xié)作狀態(tài)往往是民族文化盛會成敗的關鍵,即使是旁觀者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涌入到民族群體成員當中,為競賽歡呼鼓勁或沮喪。這種將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融為一體的競賽,體現了民族體育活動在態(tài)度和行為存在個體差異的情況下,集聚于一定的文化運動軌跡,整合為一種帶有普遍趨同的文化現象和文化運動的勢態(tài),從而激勵廣大民眾釋放深層能力[12]。
2.5經濟性是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調節(jié)杠桿
經濟性是指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內容更多地是以生產、生活為根本,與各自的生活、生產方式密切聯(lián)系,依懶于經濟活動方式的支撐。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繁榮與發(fā)展,為民族主體強化其利益動機提供了條件。市場經濟機制強調公平、有序和守法的原則,而民族體育作為一種體育文化也弘揚公開、公正和平等的精神,它們之間的運行法則、表現形態(tài)和內在本質規(guī)定的相似性和相同性,加之人們自身的主動介入和不斷深化,在步入競爭有序的市場經濟軌道中,形成了“文體搭臺,經貿唱戲”的地方民族體育特色。特別是我國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來,民族傳統(tǒng)體育如雨后春筍般得到了極大發(fā)展,各少數民族也在不定期地發(fā)展各種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隨著的進一步發(fā)展,農牧民的家庭收入增多,文體活動多以“家庭為龍頭”而舉辦這一體育形式,在西北少數民族地區(qū)屢見不鮮,它必將帶動少數民族地區(qū)出現“”特色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一個模式。同時,民族體育文化可以借助強大的經濟杠桿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民族團體傳到另一個民族團體,向上向下,朝前朝后。其間,既有文化大潮的碰撞,也有潤物無聲的浸,既有壓力下的灌輸,也有合意中的對抗,使之在經濟的建立和成熟的運行過程中,發(fā)揮著滲透和精神重塑作用,在改造和創(chuàng)造人類自身的同時,恰如其分地充當了兩者結合的天然使者。
3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價值趨向
3.1發(fā)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是增進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與政治統(tǒng)一的象征
我國形成多民族國家已有兩千多年,共有55個少數民族,9100多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9.8%,民族自治地方面積612萬km[,2],占全國總面積的64%。其中,大部分處在我國中西部地區(qū),自然資源和物產資源非常豐富,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國家統(tǒng)一還是分裂,國力強盛還是貧弱,民族和睦還是紛爭,都與邊疆的穩(wěn)定與否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民族傳統(tǒng)體育以其廣泛的社會功能和鮮明的時代內涵,起著振奮民族精神,喚醒民族意識,維系民族情感,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顯著作用。人類跨入新的千年,新的世紀,中國正在走向空前的大統(tǒng)一,中華民族正在實現偉大的復興,在我們朝著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zhàn)略目標邁進,著力提高國際競爭力和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時候,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如果沒有少數民族地區(qū)生產力的解放與發(fā)展,就不可能取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勝利。加快少數民族地區(qū)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大力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對增加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與政治統(tǒng)一,實現富民、興邊、康體、強國、睦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2發(fā)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價值所在
發(fā)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走產業(yè)化的道路,可以促進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這種積極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民族體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手段。按照的觀點,人是生產力體系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首要因素,這個因素能否發(fā)揮作用,由人們的最基礎的素質決定,即國民綜合素質。在多種素質構成的綜合成分中,人的身體素質和智力素質是國民素質的基礎。少數民族地區(qū)要實現經濟發(fā)展,縮小與發(fā)達地區(qū)的差距,除了抓好“科教興國、科教興省、科教興州”戰(zhàn)略、抓好對科技、教育的投入外,重要的一點是抓好人口質量,要求勞動者身體健康、體力強盛、精力充沛,具備文化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能力,使勞動力再生產過程中達到增值的作用[13]。第二,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可以加速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如推動民族地區(qū)民族服飾、活動器材、運動訓練等生產的發(fā)展;建設一批大、中、小等不同類型、不同標準的民族體育活動的場地和設施,促進交通、郵電、商業(yè)和飲食等行業(yè)的興起;組織精彩的民族項目比賽活動,設立競賽場地的廣告和電視轉播,既可以增加民族地區(qū)體育職能部門的經濟收入,緩解經費不足的現象。又可以起到傳播商品信息、擴大商業(yè)需求和推廣生產發(fā)展的作用;協(xié)調體育與有關部門的利益問題,使民族體育與民族旅游業(yè)有機結合在一起,謀求贊助,發(fā)售民族體育郵票,開設民族體育網站,咨詢結果,這是民族地區(qū)通過民族體育產業(yè)來提高經濟效益的集中表現。
3.3民族傳統(tǒng)體育是民族復興的最終表征
民族傳統(tǒng)體育是由中國56個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是由各個民族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風俗習慣等文化創(chuàng)造匯集而成。1953年、1982年、1986年、1991年、1995年和1999年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規(guī)模一屆比一屆盛大,項目一屆比一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與文化藝術融為一體,將民族體育按照固定的節(jié)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體育文化是全人類共同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是由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匯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屬性,融會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這種基本的屬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tǒng)一,又表現出兼容性和選擇性的一致。從而使全民族對民族文化發(fā)展特性認識的同時,充分參與、占有和分享屬于全民財富的社會主義民族體育文化。
就56個民族而言,在開拓中華民族悠久的寶貴文化遺產時,與現代體育互相輝映,在人民的體育生活中,構成了五彩繽紛的絢麗景觀。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對弘揚民族精神的直接作用,就在于它樹立了民族形象。以后,屈辱的民族心理,羸弱的民族體質,以致被扭曲的民族外觀,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如同陰云籠罩著整個國家,致使民族傳統(tǒng)體育所表現出抗擊外夷,報國圖強,誓死保家衛(wèi)國的民族精神內涵始終與民族的命運和民族的振興解放事業(yè)有著天然、血肉般聯(lián)系[14]。民族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動力來自民族的憂患意識,而反作用于民族的自強意識,加之中國現代體育所表現出來的拼搏精神,極大的震撼了民族的心靈,成為億萬人民社會沖動的結晶,無論在奧運會奪取獎牌,還是在挖掘和繼承民族遺產,增進民族團結和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強民族憂患意識,再現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諸方面都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F今世界上任何一項流行的體育項目,都源自于各國的民族體育項目,它們同樣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后來隨著經濟發(fā)展、文化滲透、使團表演、廣泛普及而逐漸成為世界性的體育運動[15]。中國有近千個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其數量和形式豐富多彩,堪稱世界之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加深,綜合國力的逐步提高,我們先后對武術、圍棋、象棋、劃龍舟和摔跤項目進行了多層次、多方位的研究改造,已成功舉行了國際龍舟賽,圍棋、武術比賽。實踐證明,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優(yōu)點和長處。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類文明的歷史發(fā)展中占據應有的位置,每一個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夠在同外來文化的交流中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和發(fā)展自己的文化,這就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我們的創(chuàng)新還必須樹立全球意識,從人類文化發(fā)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國民族體育文化的發(fā)展脈絡,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識,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來文化進步的文明,并與本民族文化發(fā)展的實際需要進行有效的結合和創(chuàng)新。
目前,中華武術體系漸成規(guī)模,龍舟競賽走向世界,少數民族運動會定期舉辦,中國民族體育在實踐中走向空前發(fā)展的新時期[16]。只有體育文化上繁榮和所蘊涵的內在實力,才會使一個民族在世界體育交流中有真正的尊嚴和自信;一個民族體育文化實力和體育文化發(fā)展水平,不僅是該民族強盛的基礎,也是該民族強盛的最終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