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理禮儀的理解范文

        護理禮儀的理解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禮儀的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理禮儀的理解

        第1篇:護理禮儀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護理禮儀 職業教育

        子曰:人無禮,無以立。禮儀是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基礎,也是交往的方式與藝術。當今社會,人們在物質上慢慢得到滿足的基礎上,對于精神滿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醫院,患者不再滿足于機器設備的檢查和藥物的治療,更關注的是醫護的服務和人性化關懷。護理禮儀也成了高校的必授課。在醫患矛盾日益沖突不斷的當下,護理職業的禮儀部分顯得至關重要。在醫院的工作中,關乎護理的工作占到了總工作量的75%左右,可見護理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護理禮儀也逐漸作為技術服務的附加服務,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關注。因此,中職教育中護理禮儀課程也變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在學校開展好護理禮儀這門課程,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理論聯系實際,貼合臨床需要,學校對于護理禮儀這門課程進行了非常細致的分析研討,在教學過程當中體會其中教與學的關系,集思廣益,一致認為情境教學法比較符合這門課程的特點,也符合職業學校的學生與當今醫院現狀。學校根據這些年對于護理禮儀的理解和經驗總結,形成了一套適合職業教育課堂授課的情境教學方法。

        一、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意義

        由于講授禮儀知識的表面性和理論課程的抽象性,在以往傳統教學過程中采取的各種方式使學生對護理禮儀的學習無法產生興趣,從而影響教學質量。禮儀學習對于自身修養的提高影響并不明顯。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手段。它可以將書本抽象的內容變成直觀的場景,使護理專業的學生在下臨床前就體會到臨床真實案例的情境,使自己置身于再現的環境中,真正體會到角色的責任與重要性,對于今后的工作內容有了一個更直觀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更有利于禮儀知識在日后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達到護理教學與護理工作的完美對接。

        二、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筆者學校2011級“3+2”護理專業2個班的學生,共計87人,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分為情境教學組(43人)和傳統教學組(44人)。

        三、情境教學法的實施

        1.教學方法設計

        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分為情境教學組(實驗組)和傳統教學組(對照組)。兩組學生使用材、教學計劃及相同考核項目,于此學期末統一進行考評。實驗組采用情境教學法,對照組則采用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授課。

        2.情境設計內容及標準

        在校內外專家的指導下,根據教學大綱的需要,結合臨床護理工作的當前現狀,排除主觀臆斷,設計重點章節的情境展示內容,制定評分標準,并對每次展示給予評價反饋。

        3.教學過程實施

        實驗組按宿舍為單位分為8個小組,每小組由組長負責。教師于前一周布置每次情境展示,要求學生做好編排、演練及相關資料的查詢,記錄準備期間有關內容的疑問或建議。課堂上每個小組輪流表演,其他小組找出其優缺點,對其間產生的疑問提出問題,或給出更好的建議。那么,教師本身需要比傳統教學下更多的工夫,擴大知識面,搜羅盡可能多的相關知識,以給予學生最大的幫助。教師針對涉及的問題給予專業的解答,最后對于情景模擬給予評價反饋。

        四、研究結果

        1.檢驗方法

        分別對兩班學生進行綜合測評,經統計學檢驗,成績均符合隨機性、正態性及方差齊性。因此采用兩獨立樣本資料的t檢驗,結果如下:

        情境教學組綜合測評成績=92,傳統教學組綜合測評成績=84.5,t=2.36>1.987,p

        五、討論

        1.提高教學質量

        情境教學模式把書本中靜止的知識和工作生活中常見的場景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學變得直觀生動,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索,并樂在其中,大大提高了其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教學氛圍,真正做到了學生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只起到組織和指導作用。不稱職的教師只是給學生傳授真理,稱職的教師是使學生學會找尋真理。

        2.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情境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教學來說,學生會覺得教學方法很新鮮,會瞬間產生興趣,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導入教學,更會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針對當前醫院的熱門情境或臨床案例,使學生身臨其境,從學中思考,從表演中領悟,可以使學生在以后的臨床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情感,而并不只會機械地操作,使護理工作更加人性化,并思維活躍,把創新性思維用于更好地提升服務質量。

        3.使學生身臨其境,學會換位思考

        傳統說教式的教學一直強調“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但學生很難體會病人的心情與處境。通過情境式的模擬,自己也扮演病人的角色,換位思考,會從中體會到病人的真實感受。這種設身處地的親身體驗對學生以后的臨床護理工作會是很好的一個實踐。學會站在病人的立場思考問題,有助于和諧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矛盾。

        4.融洽人際關系,加強合作意識

        研究表明,建立有序的醫療環境,構建和諧的醫護人員與患者的關系可有效減少醫療糾紛。在情景模擬當中,小組之間可以發揚集體團結協作的精神,提升各自的實際操作能力,達到學習的目的,從而增進了同學之間的了解,形成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也增強了大家合作的意識,真正認識到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每個人的舉動都會牽扯到集體利益,而并不是一盤散沙,使其在開始臨床實習前,提高個人的自信心和對工作的自我勝任感。

        5.促使教師自我完善

        情境式教學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需要老師對教材和教學目的進行詳細了解,而且還要考慮到中職學生的特點及他們的接受能力,切合實際地進行情景模擬,難易要適中,太難會打擊學生積極性,太容易不能勾起興趣。而且,實踐中會出現很多衍生出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課下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能只限于課本,要廣泛搜集資料,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才能對學生作出正確的指引。

        雖然目前情境教學法還處于教學的摸索階段,我們還需不斷努力,不斷地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但已初見成效,相信在我們不斷的進取中一定能把它很好地應用于中職護理禮儀的教學中,培養高素質人才,使我們的護理工作更加溫馨,更加人性化。

        參考文獻:

        [1]崔志宏.護理禮儀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08(5).

        [2]余雪梅,唐圣春,樂虹等.與護理有關的醫療糾紛原因分析及其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7(24).

        第2篇:護理禮儀的理解范文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4-8824(2009)-09-0017-02

        整體護理是繼責任制護理后一種新型、科學的護理模式,對病人的護理具有連續性、系統性。我院在實施整體護理過程中,隨著整體護理的不斷深入,針對各階段出現的問題,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現介紹如下。

        1 出現的問題

        1.1 護理人員編制緊張、崗位設置不合理 醫院受編制的限制及對護理人員的不重視,使得編內護士少、編外護士多,護士流動性較大,編外護士的思想不穩定、積極性不高,這些都不利于整體護理工作的開展。

        1.2 護理人員認識不夠 部分護理人員觀念陳舊,認為整體護理和責任制護理沒有什么大區別,只是在走形式主義,對病人沒有什么具體的幫助。護理人員忙于進行醫療工作,而無暇進行健康教育,無法完成完整的評估-診斷-計劃-評價的護理程序,從而無法開展并推進整體護理工作。

        1.3 護理管理干部有畏難情緒 整體護理是對現有護理工作的一次改革,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如果做不好,又會像責任制護理一樣半途而廢,所以對整體護理持懷疑態度。

        1.4 病員的不配合 我院病房以產科為主,病員產后都很疲勞,多數時間都在睡眠,再加上生產時緊張、焦慮,不希望被護士打擾,所以少數病員不配合護士的工作。

        1.5 醫院領導不夠重視 ①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相當一部分醫院的領導認為護理工作就是打針發藥,生活護理。所以,在醫院引進人才、外出進修學習、晉升技術職稱方面均偏重于醫療,制定職稱指標時,醫療系列名額明顯多于護理系列,造成護士晉升職稱困難,心理不平衡,嚴重挫傷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②受經濟利益的影響,醫院領導大多數認為護士的工作在醫院建設上影響不大,所以從根本上就沒有重視整體護理工作。

        1.6 護理人員整體水平限制了護理制度的改革 我院病房由于護理人員不足,編外護士增加,已占病房護士的80%~90%,雖然暫時緩解了人力資源緊缺的矛盾,但由于編外護士素質水平參差不齊,且編內護士與編外護士在待遇上差距很大,多數編外護士思想極其不穩定,缺乏敬業精神,不安心工作,造成編外護士流動性大,這種用人的短期行為影響了護理隊伍的整體水平。

        2 如何解決問題

        護理制度的改革是護理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改革中遇到困難是必然的,所以護理人員應當認清形勢、更新觀念、與時俱進,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影響開展整體護理的新問題,使整體護理工作深入持久地發展下去,針對開展整體護理中遇到的困難,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2.1 保證護士編制 ①護士編制由醫院人事部門和護理部根據衛生部衛醫(78)1689號“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試行草案”及醫院分級評審標準的要求合理安排,病房床位與病房護士之比不得少于1∶0.4。②我院擬定對工作時間較長、對醫院貢獻較大的編外護理人員設置醫院內部編制,其待遇與編內護理人員相符,以此穩定編外護理人員的思想,使其安心工作。③調整并合理安排護士崗位,對現有護理崗位進行調整,改變崗位設置不盡合理的情況。要嚴格控制護士調離護理崗位,以保證有限的護士人員在護理崗位上。

        2.2 轉變護理人員觀念 為了適應現今社會發展和改革的需要,護理人員必須轉變自己的觀點,適應新的醫學模式,由過去以疾病為中心單純護理模式已向生理、心理、社會多元化護理模式發展,宗旨“是以人為中心,以現代護理為指南,以各種專業協作為基礎,以護理程序為手段,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整體護理”。我院為了提高護理人員對整體護理的認識和重視,先后派護士分別送出培訓、參觀學習,接受新觀念、理解整體護理的內涵,模式病房取得了滿意效果。

        2.3 轉變護理干部畏難情緒 護理干部要明確護理觀念,及時地轉變管理思路,按照整體護理的軌跡運作,在管理措施和檢查方法上做相應的改進,合理排班,制定宣教計劃、督促實施。

        2.4 加強與病員溝通、搞好醫患關系 做好健康宣教,提供有效的心理護理, 解除產婦緊張、焦慮心理,提高產婦自信心,時時刻刻以病人利益為最高準則,充分了解病人的需要,對待病人熱情、周到,耐心解答病人提出問題及有關疾病知識,使病人主動配合開展好整體護理工作。

        2.5 利用成功的經驗轉變醫院領導的觀念 多次召開整體護理座談會、現場觀摩會、護理查房等,并分別請醫院領導、護理部、科主任參加,請他們提意見,同時在全院組織整體護理基礎理論培訓。形式多樣的宣傳,護理人員與病人的親情互動,真正轉變了醫院領導的觀念,把開展整體護理作為開展優質服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2.6 提高護理人員素質,確保整體護理的有效開展 高素質的護理群體是確保整體護理有效開展的基礎,在轉變觀念的基礎上,加強整體素質培訓是關鍵。我們對整體素質培訓制定了訓練計劃。

        2.6.1 整體護理理論培訓 內容包括護理診斷、標準護理計劃、護理PIO記錄等,熟悉掌握了護理病歷的書寫方法。

        2.6.2 自身素質訓練 先進行愛崗敬業教育,使護士忠誠于護理事業,樹立一種奉獻精神。同時以護士的行為標準為訓練內容,從護士的行、走、坐、立到與病人語言溝通,禮儀服務專題培訓。

        2.6.3 分層次的專業訓練 根據不同的年資不同職稱進行訓練,低年資護士以基本理論和基本功訓練為主,高年資以??浦R、新業務、新技術為主,并注重培養教學管理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對招聘護士以基本技能訓練為主,提高他們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術水平。

        2.6.4 選送護理人員學習深造,培養高層次的護理人員。通過多途徑選送臨床護士參加脫產、自學、夜大、函授學習,目前在職護理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已達80%,其中護理管理干部100%。通過多種形勢的培養提高了全院護士的整體素質,拓寬了護士思路,提高了護士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知識的價值,實現從病人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后的康復這一連續的全程優質服務的護理目標。使病人及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率持續保持在95%以上。

        第3篇:護理禮儀的理解范文

        1.尿路結石病人不宜多吃糖。尿路結石病人吃糖過多,不但有礙治療,而且會促進尿結石進一步形成。實踐證明,吃糖后尿中的鈣離子濃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會增加。鈣和草酸均可促進結石形成,三者同時增加更易形成結石。因為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鈣、草酸鈣易于沉淀,促使結石形成,所以患有腎、輸尿管和膀胱結石的病人不宜多吃糖。

        2.尿路結石病人忌吃菠菜。據分析,尿路結石中,最主要的成分為草酸鈣。我國尿路結石病人的結石成分為草酸鈣者,約占87.5%。在平時,一個正常成人,每天從尿中排出草酸鹽為12~40毫克。這些草酸鹽一部分來自食物,如果食物中草酸鹽攝入量過多,尿液中的草酸鈣又處于過飽和狀態,多余的草酸鈣晶體就可能從尿中析出而形成結石。

        尿路結石病人不宜再吃菠菜,因為他們尿中的草酸鈣本身已處于過飽和狀態,若再食,就可能加重病情。如果尿路結石病人通過手術已除去了結石,忌吃菠菜就可預防復發。健康人食用菠菜時,多飲水,可以稀釋尿液,降低尿草酸濃度;多采用燙食法,對預防結石是有益的。

        3.尿路結石病人不宜在臨睡前喝牛奶。近年來,提倡晚間喝牛奶的人很多,原因在于牛奶中含有色氨酸,有助于睡眠。這對于一般健康者來說,無疑是適宜的,但對腎結石患者或已治愈者來說,就不同了。原因是:人在睡眠之后,尿量減少,尿中各種有形物質增加,可使尿液變濃。由于牛奶中含鈣較多,腎結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鈣鹽。結石形成的最危險因素,是鈣在尿中濃度短時間突然增高。飲牛奶后2~3小時,正是鈣通過腎臟排除的高峰,如此時正處于睡眠狀態,尿液濃縮,鈣通過腎臟較多,故易形成結石。因此,腎結石患者不要在臨睡前喝牛奶。為免此虞,可在晚上睡覺4個小時前飲用。

        第4篇:護理禮儀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 心力衰竭;便秘;中醫護理

        心力衰竭便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 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 近年來, 因心力衰竭便秘住院治療的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便秘主要是指患者大便呈干結難解、艱澀不暢的情況, 且通便時間大幅度延長, 一旦患有便秘, 會給患者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因此, 對心力衰竭便秘患者的有效治療和護理對患者病情的好轉具有重要意義, 采用中醫護理方法治療心力衰竭便秘效果顯著, 近年來, 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3]。本研究主要以河南省鄭州市中醫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接收治療的60例心力衰竭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析了心力衰竭便秘的中醫護理對策及其護理效果,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接收治療的60例心力衰竭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性患者34例, 女性患者26例, 年齡分布42~78歲, 平均年齡63.2歲;患者心力衰竭的病程為15 d~10年, 便秘的病程為2~7 d。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 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觀察組患者采用中醫護理對策進行護理治療, 具體步驟包括:①生活護理:勤通風換氣,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保持環境舒適、干凈, 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 同時要保證患者足夠的睡眠和休息, 及時幫助患者翻身、保持病床清潔、干燥, 防止褥瘡的發生。適當陪伴患者進行戶外活動, 必要時可以參加部分體育活動, 如:太極、慢跑等。②心理護理:心力衰竭便秘的患者通常伴有情緒不穩定、焦躁不安、抑郁等, 護理人員要及時觀察患者的情緒, 及時安撫患者的情緒, 舒緩患者心理, 幫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療。③飲食護理:患者要以清淡、高維生素飲食為主, 少食多餐, 嚴禁使用刺激性辛辣食品。心神不寧的患者可以食用紅糖水、酸棗等;腸道氣滯的患者可以給與蘿卜等理氣食物;陰虛腸燥的患者給與蜂蜜沖水、花生油、芝麻油等滋陰降火、涼潤的食物。④穴位按摩:取患者仰臥位, 對患者中脘、天樞、大橫穴位進行一指禪法按摩, 按摩時間持續1~3 min,順時針方向環形按摩患者腹部, 將熱量滲透患者腹部。再按摩患者長強穴3 min。每次按摩時間持續10~15 min。

        1. 3 統計學方法 對數據庫的錄入及統計分析均通過 SPSS16.0 軟件實現。其組間構成比較用卡方檢驗, 組間療效比較用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分析, 兩組均數比較用t檢驗, 治療前后比較用配對t進行相關檢驗, P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 見表1。

        從表中結果可知, 觀察組患者中顯效有15例, 有效有12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0%, 對照組患者中顯效有7例, 有效有13例, 無效有10例, 總有效率為66.7%, 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3 討論

        心力衰竭患者產生便秘會導致患者排便太用力而加重心臟的負擔,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發生猝死的可能性[4]。因此, 有效治療便秘, 對心力衰竭便秘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中醫學認為, 患病后患者會表現出氣機郁滯、情志不暢, 使患者大腸的轉化功能受損, 造成便秘現象[5]。中老年人是心力衰竭的高發群體, 發病后患者氣虛、氣血大虧, 導致腸道干澀。傳統治療心力衰竭便秘的藥物治療方法, 副作用大, 效果不佳[6]。臨床上采用中醫學綜合護理可以有效避免藥物副作用, 同時, 對患者病情恢復效果顯著。中醫綜合護理中, 通過飲食護理, 采用清淡、營養價值高的食物為主, 多吃蔬菜水果, 能有效改善患者脾胃功能, 進而益氣補血。另外, 通過穴位按摩可以調暢氣機、升清降濁, 從而達到疏泄局部氣血瘀滯的效果。

        本研究通過對本院60例心力衰竭便秘患者進行中醫護理和常規護理比較, 結果顯示, 經護理, 觀察組患者中顯效有15例, 有效有12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0%, 對照組患者中顯效有7例, 有效有13例, 無效有10例, 總有效率為66.7%, 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參考文獻

        [1] 李曉彤,朱婭萍,馬永波,等.男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時間探討與護理.護士進修雜志, 2010,15(9):658-659.

        [2] 張明.微量泵持續靜脈注射硝普鈉治療心力衰竭30例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學, 2011,6(9):52.

        [3] 孫樹印,張瑞華,李慧.新活素治療急性心力衰竭臨床觀察.臨床合理用藥, 2010,3(6):1-2.

        [4] 朱麗敏,史珍英,季罡.心力衰竭便秘的中醫護理對策.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09, 6(2):433-436.

        第5篇:護理禮儀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細節管理;醫療護理;作用

        一、什么是細節管理

        隨著人們各方面需求的日益提高,在促進醫療水平發展、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上,細節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

        細節管理就是將一整套管理流程分為N個步驟,把這些細節逐次量化。加強細節管理,也可防范護理風險。要知道做好醫療護理,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只有用最好的服務態度,在醫療護理中注重強化每個細小環節的管理,爭取做到個個管理環節上都精確化、數據化,把醫療護理中的失誤率降到最低,才能更好地提高醫療護理的整體質量。

        二、優質的管理除了宏觀控制,還要執行細節管理

        護理質量包含多個組成部分,每個部分又分為許多細小環節??此剖莻€小事兒,其實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比如護士的儀表,如果做好了就能反映出整個醫院醫護人員的精神風貌,展現出整個醫院的文化。但是短期內做到不容易,全部做好也不容易,長期堅持做到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1.醫護人員儀表方面

        每位醫療護理人員每天都要注意個人儀表的細則,管理者對此也需要進行監督。頭花是否帶端正了、帽子是否戴得規范、工作服的紐扣有沒有扣整齊、衣服上是否有污點等等,影響著醫療管理成敗的因素都包含著這些細小環節。

        2.醫療安全方面

        一個醫療事故的發生,往往不是重大環節的失誤,而是許多細節的忽視導致的整體失控。對此,細節管理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比如打錯針造成了患者傷亡,如果之前在管理中就堅持了三查七對的制度、經常核對藥品的放置位置、在患者輸液時反復巡視,就不會出現此狀況了。在這多個環節中,如果堅持其中一個環節的細致管理都能夠避免這種失誤的發生??梢姡毠澒芾碓卺t療安全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3.醫療護理態度方面

        醫護人員在與患者溝通時應注意其方式,現在各大醫院的服務都強調人性化。例如與患者溝通時是用命令的口吻還是關懷的口吻;在晨間護理時,或是在為患者整理床鋪時是在用心為患者著想還是只為完成一件任務而已……醫護人員的語言細節能夠帶給患者很大的影響,直接影響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以及抗擊病魔的信心和勇氣。晨間護理也是醫護人員每天都做的,但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每天都做好,晨間護理也要贏得患者的支持才能算是真正的完成。

        三、細節管理的重要性

        當前的醫療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病人就醫時往往最看重醫院的醫療安全,醫療安全幾乎成為現在衡量一個醫院好壞的最重要標準。醫療護理中的細節管理能夠促進醫院提高醫療安全,降低醫療事故發生率。某醫院曾做過一項調查,護理部強化細節管理之前的護理質量達標率為94%;自從加大細節管理力度之后,各項護理質量達標率上升到98%,急救器材與急救物品的合格率也達到了100%,康復患者對醫院醫療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高達96%以上。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只有制定切實可行的細節管理措施,加強對醫護人員的管理,才能減少護理差錯,保證護理質量,為所有病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四、細節管理的幾個方面

        1.實行動態質量監控

        在醫療管理體系中,護理質控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醫療護理人員應從自我管理和控制來提高護理質量,形成了一個質控網絡,護理服務自始至終都存在于這個監控當中。2.醫療護理服務要人性化

        “病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人”,在醫療管理中,醫護人員首要明確的就是醫療對象,每一位病人、患者都需要醫療護理人員發自內心的關懷、理解、尊重,并協助患者家人樹立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細心、耐心地回答他們提出的疑問。整體做到主動服務,把每個服務環節細致化,這也是細節管理中的一個主要方面。

        3.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細節管理中最重要的是醫護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對此,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學習服務流程、規章制度,并分批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增強優質服務和專業技能。也可以通過表彰優秀護士、評選優秀服務護理人員等活動來激勵所有醫護人員努力做好各方面的細節工作,以不斷完善護理人員自身修養和綜合素質。

        五、細節管理的功效

        1.減少了醫療糾紛,保障了護理安全

        某醫院曾做過一項調查,在實施細節管理之前的一年里(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有護理糾紛5起,護理投訴18起。實施細節管理之后的一年(2007年11月到2008年10月),護理糾紛就降為2起,護理投訴11起。相比較而言,護理糾紛下降了60%,護理投訴下降了38.9%。這些數據充分說明細節管理提高了醫療護理的安全指數。

        2.提高了就醫人士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

        同樣引用數據說話,在該醫院實施細節管理前后一年的滿意度調查中,滿意度從原來的93.5%上升到了98.7%,滿意度提高了5.2%??梢姡毠澒芾碇苯佑绊懼颊呔歪t時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

        總而言之,醫療護理是個平凡瑣碎的職業,在管理時不能重視宏觀,細節問題更需要注重,通過嚴格、具體的規章制度,把握好細節管理的關鍵,充分認識細節管理的重要性,強化細節管理制度,讓細節管理在醫療護理過程中不斷發揮最大的作用,以保證醫療護理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邵娟英.細節管理在護理糾紛防范中的作用[J].護理雜志,2010,3.

        第6篇:護理禮儀的理解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把該院2011年12月―2014年6月接收的96例行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4例,年齡在18~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46±8.23)歲,手術類型如下:骨科手術23例,普外科手術34例,神經外科手術14例,婦科手術12例,泌尿外科手術13例。采取隨機把96例患者劃分為研究組(n=48)與對照組(n=48),分別給出兩組各項基線資料,研究組中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齡為(38.96±8.14)歲,手術類型:骨科手術11例,普外科手術18例,神經外科手術8例,婦科手術5例,泌尿外科手術6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齡為(39.17±8.29)歲,手術類型:骨科手術12例,普外科手術16例,神經外科手術6例,婦科手術7例,泌尿外科手術7例。兩組患者在手術類型分布、平均年齡和性別比例構成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可比性好。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常規護理(簡單介紹常規護理內容),即配合醫生實施手術和患者麻醉以后放置、觀察其生命體征,囑咐其休息,控制飲食和減少活動量等。在此基礎上研究組加施細節護理,如下:①術前:將手術原理、手術預期效果、術后相關注意事項等內容講解給患者聽,同時介紹手術成功案例,消除和減輕患者所存不良情緒和心理壓力,可把關于手術方面的相關知識制作成為小冊子,將其發放給患者,經患者自己閱讀以及醫護工作者介紹,使患者對于手術治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此使其積極配合手術。對于患者存在疑慮和所提問題,應及時解答且詳細講解,麻醉之前應予以其充分鼓勵,防止因應激反應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檢查床整性,以免手術時間較長使患者皮膚受損。②術中:護士應做好準備工作,準備好手術所需物品,檢查手術儀器運作情況。以親和的態度把患者帶至手術室,待患者進入到手術室躺于床上后,應及時蓋好被子,將其足心以及手臂包裹好,做好保暖工作,同時做好手術室外患者家屬安慰工作。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應全程陪伴于患者身旁,詢問其主觀感受,如果存在不適,應及時進行調整,手術期間可緊握患者雙手,予以其勇氣,以此消除和減輕其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此外,術中還應確保手術室安靜,操作動作應輕柔,遮蔽患者隱私。行外科手術的時候,電刀應放置在干燥處,防止灼傷患者或者醫生。手術中沖洗應用溫熱液體。③術后:告知患者手術順利完成,從手術治療效果開導患者,減輕和消除其心理壓力,使患者心情保持順暢,以促進其身體康復。術后應及時清點手術器械和紗布,術后1~3 d,手術巡回護士應予以相應的隨訪,及時了解患者手術后具體情況,在交談和溝通過程中,應以真誠的態度,尊重患者,且注意患者情緒變化和臉部表情變化,說話語速不可過快,調整好語氣,使患者感受到關心和尊重,同時還應提醒患者應加強康復鍛煉。

        1.3 觀察指標

        利用該院自制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表調查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滿意度越高。同時記錄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21.0軟件對該研究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計量資料對比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對比用χ2檢驗。

        2 結果

        研究組滿意度評分為(95.17±3.24)分,并發癥發生率為4.17%(2/48),對照組滿意度評分為(79.25±4.29)分,并發癥發生率為20.83%(10/48)。經統計學分析,兩組在滿意度評分上,t值為20.5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第7篇:護理禮儀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壓瘡;截癱;皮瓣;血運觀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157-01

        壓瘡常見于癱瘓,昏迷或長期臥床的患者,因骨隆突處的血管神經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軟組織潰爛和壞死。骶尾部的壓瘡常深達骨質合并感染,治療的方法包括壞死組織的切除清創和重建修復,臀大肌皮瓣轉移是壓瘡修復最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之一。截癱伴尿失禁的老年患者是骶尾部壓瘡發生風險較高的人群,行臀大肌皮瓣轉移術后,如何防止皮瓣受壓,防止壓瘡的再度發生,是對護理人員的極大考驗。2013年1月29日,我科收治一例胸椎骨折術后伴截癱及尿失禁的壓瘡患者,經臀大肌皮瓣移植修復創面,患者皮瓣血運良好并未再發壓瘡,康復出院,現報告如下:

        1 病例介紹

        患者,女性,66歲,胸椎骨折修復術后2月,壓瘡1月,于2013年1月9日收治入院,入院時患者小便失禁,帶入尿管,精神差。體檢顯示患者雙下肢肌力為0級,肌肉萎縮,雙下肺膨脹不全;??茩z查顯示患者臀部正中有5cm×5cm×3cm大小壓瘡,局部紅腫潰爛,內可見膿性分泌物與新鮮肉芽組織,骨質外露。入院后給予患者營養支持及全身抗感染治療,并給與膀胱沖洗,預防泌尿道感染。于2013年2月4日在全麻下行臀部清創+臀大肌皮瓣轉移術,術中生命體征穩定,出血量為500ml,術后留置血漿引流管4根。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傷口敷料滲血及皮瓣情況,行臥位護理,防止壓瘡形成。術后患者生命體征穩定,血漿管引流通暢,于2月9日拔除,傷口滲血少,皮瓣顏色正常,毛細血管回流正常,傷口愈合良好,于2月18日出院。經隨訪,患者皮瓣生長良好,未出現二次壓瘡。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患者創傷之后截癱伴小便失禁,自理能力受限,自我形象受損,住院期間患者食欲不佳,睡眠形態紊亂,對于治療和護理漠不關心。據此我們應及時觀察患者的情緒反應,在尊重患者隱私的前提下,主動與患者溝通,通過類似手術的成功病例鼓勵患者,消除患者的疑慮。除此之外,在為患者做操作時,應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同時做好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允許訪視及家屬陪伴。

        2.2 術前準備:患者身體消瘦,術前指導患者進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包括魚、肉等高蛋白飲食以及富含維生素的飲食。遵醫囑給予患者氨基酸靜脈營養支持及全身抗感染治療。同時為預防泌尿系統感染,遵醫囑給予患者生理鹽水500ml+慶大霉素8萬單位持續膀胱沖洗。營造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保證患者的睡眠。為防止患者壓瘡進一步惡化,嚴格無菌操作,每日給予患者壓瘡護理一次,并建立翻身卡,每2小時協助患者更換臥位,同時用軟枕保護骨隆突處皮膚。患者術前精神狀態良好,無發熱及泌尿系統感染癥狀,骶尾部壓瘡無擴大,其他部位皮膚完整,無壓紅。術前指導患者禁食12小時,禁飲4小時,做好取皮區的皮膚準備。

        2.3 術后護理

        2.3.1 全麻術后常規護理:①給予患者持續心電監護及2升/分氧氣吸入,因患者手術部位特殊,為防止患者皮瓣受壓,協助患者取左側去枕平臥位,髂部及膝蓋內側,踝關節內側用軟枕保護。②妥善固定患者尿管及血漿引流管,并做好標識,保持引流通暢。③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傷口敷料滲血情況,認真準確記錄患者尿液及引流液的量及顏色性質。④遵醫囑給與患者輸血、抗感染、抗血栓及擴血管藥物及營養支持治療。術后三天,患者精神可,生命體征正常,傷口滲血減少,尿液及引流液在正常范圍。

        2.3.2 皮瓣護理:患者皮瓣大小約為5cm×6cm,位于右側臀部。①指導患者家屬在協助患者翻身時動作輕柔,注意皮瓣保暖,禁止使用熱水袋,以防燙傷。在進行臥位護理時,盡量減少右側臥位時間,以免皮瓣長時間受壓而影響皮瓣血運。②密切觀察患者皮瓣血運情況,若患者出現皮瓣滲血多,皮瓣顏色紫回流慢時應立即通知醫生進行處理,以免耽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③及時給予止痛藥物,避免因疼痛導致血管痙攣,影響皮瓣血運。④及時解答患者疑問,鼓勵患者,避免大幅度情緒波動?;颊咦≡浩陂g皮瓣顏色正常,毛細血管回流正常,未出現皮瓣出血及血管危象等緊急情況。

        2.3.3 壓瘡預防和護理:患者由于雙下肢截癱,改變困難,而且患者術后因留置引流管及傷口疼痛,患者家屬在為患者翻身時存在顧慮,護理人員要做到:①定時按摩患者受壓部位皮膚。②為患者建立翻身卡,為患者定時更換。因患者雙下肺膨脹不全,俯臥位時訴呼吸困難,而且患者皮瓣位于右側,我們為患者制定左側臥位2小時,右側臥位1小時,俯臥位30分鐘的翻身計劃。受壓部位均用軟枕保護。③鼓勵患者使用氣墊床。④指導患者加強營養,改善全身狀況,鼓勵多食高蛋白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鐵、鈣,糾正貧血,提高免疫力。患者術后除左側髂部皮膚有輕微壓紅,更換臥位后緩解,未出現二次壓瘡。

        2.3.4尿管及引流管護理:①患者小便失禁,長期留置尿管,為了預防泌尿系統感染,應指導患者多飲水,保持會清潔,每日行尿道口及尿管消毒,每周更換尿管,嚴格無菌操作。②注意保持血漿妥善固定,更換時防止引流管脫出、反折,一次性負壓吸引器每日更換,嚴格無菌操作。③嚴密觀察尿管及引流管的引流液顏色性質及量,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患者引流管于術后5日拔除,帶尿管出院,未出現引流管脫出及泌尿道感染征象。

        2.4 出院指導:患者出院時敷料干燥,傷口無紅腫、滲液,皮瓣血運良好,留置尿管。①告知加強營養,均衡膳食的重要性。②指導患者及家屬注意壓瘡預防,指導受壓部位皮膚按摩以及翻身方法,告知軟枕擺放的注意事項。建議使用水波床墊。③指導保持會清潔干燥及尿道口消毒的方法。④嚴禁被動吸煙,嚴禁使用電熱毯及熱水袋,防止皮瓣凍傷燙傷。⑤三個月內皮瓣嚴禁長時間受壓。⑥定期傷口換藥,每周更換尿管。⑦告知拆線時間,不適隨診。

        參考文獻

        第8篇:護理禮儀的理解范文

        當肺不能保持適當的氧合或排出二氧化碳時就發生了急性呼吸衰竭。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給予治療,會導致組織缺氧。肺組織基本正常的患者,急性呼吸衰竭時常導致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50mmHg和動脈氧分壓(PaCO2)

        (一)臨床表現

        由于COPD伴發急性呼吸衰竭時會危及生命,所以可能沒有時間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可依賴于家屬的描述或患者的醫療記錄發現誘因。

        視診時注意有無口黏膜、口唇和甲床發紺、鼻翼扇動和皮膚灰白。

        檢查時可發現患者打哈欠和使用輔助呼吸肌呼吸。

        患者可出現焦慮、不安、沮喪、嗜睡、易激惹、精神錯亂或好爭吵。

        患者通常表現為呼吸急促,這是即將發生呼吸衰竭的信號。觸診發現皮膚濕冷和胸廓運動不對稱時提示氣胸。如果存在觸覺語顫,在支氣管阻塞或胸膜滲出時觸覺語顫降低,肺實變時則增強。

        叩診時,尤其在COPD患者顯示過清音。

        如果是肺不張或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叩診音常為濁音或實音。

        聽診常提示呼吸音減低。

        氣胸患者的呼吸音可能消失。其他呼吸衰竭的病例可能聞及附加呼吸音如喘鳴音(哮喘)和干啰音(支氣管炎)。

        如果聽到濕啰音,要懷疑是肺水腫引起的呼吸衰竭。

        (二)診斷性檢查

        ABG分析是診斷和治療急性呼吸衰竭的關鍵。ABG結果逐漸惡化和pH正常強烈提示急性呼吸衰竭。肺組織基本正常的患者,pH低于7.35常提示急性呼吸衰竭。COPD患者pH偏離正常值,甚至更低。

        血液檢查如白細胞計數常用于檢查基礎病因。血細胞比容異常減低和血紅蛋白水平降低提示血液丟失,這意味著血液攜氧能力下降。

        X線胸片常用于明確基礎肺疾病或異常情況,如肺氣腫、肺不張、肺損傷、氣胸、肺部浸潤和滲出。

        心電圖檢查可以發現心律失常。常規心電圖可檢出肺源性心臟病和心肌缺氧。

        肺動脈導管可以幫助區分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是肺腫還是心血管,也可用于監測血流動力學壓力。

        脈沖血氧計測量可發現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但結果不如 ABG分析可靠。

        血清電解質結果會經常變化。代償性的過度通氣會引起低鉀血癥,這時機體會試圖糾正堿中毒;低氯血癥常見于代謝性堿中毒。

        其他檢查,如血培養、革蘭染色和痰培養可用于確定病原體。

        (三)護理措施

        將患者及家屬帶至治療病室。大部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接受重癥監護。幫助患者了解治療過程,可以幫助減輕焦慮。

        為了糾正低氧血癥,要給予適當濃度的吸氧治療,使PaCO2維持在50~60mmHg的小范圍內。COPD患者通常只需要少量補氧。要注意觀察陽性反應,如呼吸、膚色和ABG數值的改善。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出現二氧化碳潴留,要鼓勵患者咳嗽和縮攏口唇深呼吸。如果患者處于覺醒狀態,可以使用刺激式肺量計。

        如果患者接受插管治療并處于昏睡狀態,要每1~2h改變1次。行引流和胸部物理治療幫助患者清除分泌物。

        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呼吸暫停,聽診呼吸音。監測ABG數值和生命體征,出現改變時要立即報告。通過脈搏血氧飽和度測定儀測出血氧飽和度水平,惡化時要通知醫師。

        觀察治療的并發癥,尤其是氧中毒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頻繁監測生命體征。注意有無脈率變快、呼吸頻率變快或減慢、血壓下降或患者發熱并記錄。

        密切監測并仔細記錄血清電解質水平,逐漸糾正電解質失衡。通過記錄患者每日的出入量和體重監測患者液體平衡。

        進行心電監測,檢查有無心律失常。經常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

        必要時對意識混亂的患者給予軟繩束縛手腕防止患者掙脫給氧設備。但是要記住這樣會增加患者的焦慮、恐懼和使其易激惹。

        將患者置于舒適的位置,保持最佳的氣體交換。將呼叫器置于患者可以觸及的位置。

        使患者保持在體溫正常狀態,減少機體對氧的需求。

        讓患者慢走,分組小心地活動,為了增加體力而活動,注意相應的休息。

        如果患者需要機械通氣:

        經常檢查呼吸機參數設置,反折部位的壓力和ABG數值確保吸入氧氣的百分比(FIO2)正確,FIO2由ABG水平決定。在每次改變FIO2的20~30min后,要進行取血查ABG。

        根據需要進行吸痰。觀察痰液的性質、黏度和顏色變化。提供加濕裝置溶解分泌物。

        注意機械通氣的并發癥,如心排血量降低、氣胸或其他壓力損傷、肺血管阻力增大、尿量減少、顱內壓升高或胃十二指腸出血。

        常規性評估氣管內插管的位置和開放度,確保導管位于合適的位置并捆綁牢固。插入導管后要立即檢查,防止插管時誤將導管插入食管或主支氣管。還要警惕支氣管和食管穿孔、吸入、牙齒破損、鼻出血、心律失常、高血壓和迷走神經反射如心動過緩。

        置管后要注意并發癥,如脫管、導管反折處突出、呼吸系統感染和氣管軟化、硬化。

        吸痰時應用無菌操作,每24h更換通氣管路這些措施以預防感染。

        預防氣管潰瘍,它可由過度擴充人工呼吸道而壓迫氣管壁血管引起。使用低滲漏技術、帶高余量折返管(低壓管)、泡沫管或帶壓力調節閥的折返管。每8h測量1次管壓。

        實行預防組織壞死的措施。將鼻氣管插管置于并保持在鼻孔中間位置,給予細心護理。定期松解綁插管的膠帶防止皮膚損傷。重新固定好氣管插管的兩端,必要時需用膠帶再次綁好。確保為通氣插管提供良好的支持。

        監測應激性潰瘍的征象,這種情況常見于氣管插管患者,尤其是ICu(重癥監護病房)的患者。觀察胃液內有無血性物質,尤其是那些置有鼻飼管或訴上腹壓痛、惡心、嘔吐的患者。還要監測患者的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檢查有無血便。遵醫囑給予抗酸藥和組胺受體拮抗藥。

        幫助患者進行無聲交流。給他提供筆和寫字板、詞語卡片或字母板。

        參 考 文 獻

        [1] 劉大為 實用重癥醫學 2010

        第9篇:護理禮儀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 手術室; 細節護理; 安全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7-0084-02

        doi:10.14033/ki.cfmr.2016.7.045

        有學者指出手術室細節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細致、體貼的服務,對提高護理滿意度有積極的意義[1]。因此筆者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擬收集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接受手術的患者,探討手術室細節護理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接受手術的患者,手術類型為胃腸手術、膽囊切除術、骨科手術等。按住院單雙號順序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00例。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接受手術室細節護理和常規護理。研究組平均年齡(56.8±16.4)歲,男57例,女43例;對照組平均年齡(58.2±18.5)歲,男59例,女41例。將筆者所在醫院手術室護理人員隨機分為兩組,A組和B組,每組10人,分別對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行護理。每組護理人員學歷為本科、中專、碩士等,年齡26~48歲,工作時間3~15年,均為女性。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手術類型、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年齡、工作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大于18周歲;(2)自愿參加試驗。排除標準:(1)惡性腫瘤、精神病患者。(2)術后意識模糊,認知能力異常。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核查患者信息后,推至手術間,準備儀器、設備,協助擺位,完成手術后護送患者入病房。

        1.3.2 研究組 采用手術室細節護理。

        1.3.2.1 規范流程 制定護理人員工作職責,做到責任到人。

        1.3.2.2 儀器檢測 手術前,仔細檢查器械、管道連接是否緊密,有無漏氣現象,保證儀器工作正常。

        1.3.2.3 增加溝通 在手術室門口迎接患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介紹手術方法、手術醫生,講解手術的目的。護士與患者的溝通中借助表情、微笑的眼神來拉近護患之間的感情。向患者介紹手術成功的正性經驗,緩解患者的擔憂情緒,努力讓患者對護士產生信賴與信任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

        1.3.2.4 心理護理 護士要尊重患者,遮蔽患者隱私部位。給予患者肢體安慰,如在患者接受麻醉、消毒的時候,護士可握住患者的手以增強其安全感。在患者進行手術時,播放優美的音樂,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分散注意力,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手術環境[3]。

        1.3.2.5 規范化語言 在患者躺在手術床上后,護士對患者進行詢問:“您覺得房間的溫度怎么樣”,對外露部位的部位可采用毛巾進行保暖[4]。在患者接受靜脈麻醉前,和患者提前打招呼:“現在要對您進行靜脈穿刺麻醉,可能會有一些痛”。

        1.3.2.6 舒適 根據手術要求,協助正確擺放,并通過術中對于能活動的肢體,進行放松;仰臥位患者頭部墊頭圈,頸部用布卷防止懸空等措施盡量讓其采取舒適。

        1.3.2.7 增強護理人員的無菌觀念 在手術室,所有護理人員要嚴格各項操作規程。加強手術室無菌技術操作、感染認知度的培訓。加強基礎知識及基本理論訓練,提高護士操作技術準確度,使手術室的感染管理目標更加明確 。

        1.3.2.8 加強消毒隔離 完善責任體系,以工作為重心,制定消毒隔離、感染制度,指定制度專評細則,對每一名護理人員提出明確要求,避免出現誤操作。集中搞好全院手術區的消毒隔離。每次手術后對手術室消毒,所使用器械要經過高壓蒸汽滅菌。對于一次性物品護士使用要檢查物品嚴密性,查看物品有效期,一次性物品銷毀后才能外運,禁止隨意丟棄。

        1.3.2.9 建立監測機制 監測是控制醫院感染的先前手段,運用各種有效監測才能降低醫院手術室的感染率。醫院手術室要進行監測,在監測后進行消毒、隔離,提出無菌技術操作的改進, 找出問題并解決。

        1.3.2.10 術后護理 做好六聳二對四到位制度,為患者擦凈血跡送其入病房。

        1.4 評價標準

        (1)兩組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問卷以調查表的形式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調查表由疾病教育、護患溝通、服務態度、護理技能4項組成,分值為0~100分,非常滿意:90分以上;滿意:60~89分;一般:評分不足60分。(2)兩組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3)兩組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發生率。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和對照組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2.5±2.7)分、(71.2±1.6)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54,P

        2.2 兩組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發生護理差錯事件為1例(1%),對照組為8例(8%),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19,P

        2.3 兩組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為2例(2%),對照組為

        9例(9%),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71,P

        3 討論

        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好壞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而細節決定著護理質量的成敗。由于手術室工作性質和環境的特殊性,手術室護理具有技術性強、工作大、風險高等特點,如何將手術室護理做好、做到位成為保證手術順利完成的重要基礎[5]。

        隨著現代護理模式的改變,細節護理成為目前護理學研究的重點。有學者指出關注護理細節,是確保手術安全、促進患者康復的重要保證。還有研究提出細節護理是保證患者術前心理平穩、減少安全隱患發生的重要基礎[6]。有學者對500例手術患者進行分組,分別接受優質的細節護理和常規護理,結果發現研究組在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上均明顯少于對照組[7]。同樣本次研究中我們在研究組的護理活動中,首先完善手術工作制度、明確崗位職能,從而確保手術室護理工作安全、順利的進行。此外我們還給予患者心理護理,為患者提供信息、情感物質等支持,心身得到放松。還有研究指出手術室是造成院內感染的高危地點,除了與患者基礎疾病、醫生手術方法等原因外,還與護理質量的好壞有密切關系,因此本次研究中我們加強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提高護士和患者的防護意識,嚴格實行廢棄物處理,并且增強護理人員無菌觀念,促進手術室護理的科學化[8]。

        因此,手術室細節護理對保證手術室護理安全,提高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有積極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韓君,湯豐榕,徐麗娟,等.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效果分析[J].護理雜志,2011,14(2):1395-1396.

        [2]林娜.40例手術患者于手術室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1,18(2):132-133.

        [3]王菊鳳.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對癌癥患者術前焦慮狀況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52-53.

        [4]郝鳳琴,何應珠.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4,3(5):46.

        [5] Schmied H,Kurz A,Sessler D I,et al.Mild hypothermia Increases Blood Loss and 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dur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J].Lancet,2011,347(8997):289-292.

        [6] Winkler M,Akca,Birkenberg B,et al.Aggressive Warming Reduces Blood Loss during Hip Arthroplasty[J].Anesth Analg,2012,91(4):978-984.

        [7] Kurz A,Sessler D I,Cenhardt R,et al.Perioperative Normothermia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urgical-Wound Infection and Shorten[J].New England Jonural Medical,2012,334(19):1209-121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欧美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熟女88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