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餐飲采購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49-0116-02
1 高校餐飲采購現狀
(1)高校餐飲采購歸屬學校后勤服務中心管理,后勤中心領導雖然知道采購的重要性,但對采購監控缺乏具體、有效的方法。在管理上“眉毛胡子一把抓”――領導親自談判,無論采購金額大小,一律領導簽字審批,忽視了采購人員的功能性。
(2)缺乏對采購原材料的合理分類,在采購過程中往往以價格最低作為篩選供應商的目標,對供應商缺乏深入了解,忽視了原材料的質量問題,而且沒有考慮師生的實際需要和市場因素等問題,出現以次充好、供貨不穩定的現象。
(3)部分采購人員專業技能欠缺,對部門食品原材料年需求量和使用狀況、各種原材料在整個餐飲生產原材料需求量中的比例缺乏了解及對供應商缺乏有效的管理,盲目采購,庫存積壓和浪費嚴重,以至造成食品原材料采購成本偏高、資源浪費、餐飲利潤下降。
(4)涉及采購的相關部門沒有統一協調運作機制。有的監督部門竟參與實際采購,采購過程缺乏監督,操作不能順利進行,遇到比較棘手的事情,部門之間又相互推諉,給采購工作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因此,高校餐飲的特性與目前管理現狀要求餐飲部門轉變采購管理的導向和目標,優化采購流程,創新成本控制方法,以實現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穩定,克服物價持續上漲等高成本壓力下微利經營的目的。
2 高校餐飲采購流程設計原則
(1)系統識別采購活動,把握關鍵流程。在高校餐飲采購系統中,應將采購部門獨立出來對餐飲物資實施集中采購,并且明確高校餐飲采購系統關鍵流程,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將這些流程進一步細化。
(2)明確職責和權限。高校餐飲采購系統涉及采購部門、飲食服務中心、各食堂、后勤管理部門乃至財務部門。為此在餐飲物資采購中,必須明確各個流程采購部門、飲食服務中心、各食堂、后勤管理部門的職責和權限,明確它們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實施每個過程,最終有效完成采購任務。
(3)協調各流程環節工作的相容性。把握各流程工作彼此的關聯性,采購部門、飲食服務中心及各食堂各單位之間要加強溝通,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監督;將每一個小過程分解到每一個人,制定職責,使每個人有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工作,并履行職責,確保各流程協調相容。
(4)進行效果評價,實現持續改進的循環。高校餐飲物資采購工作應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評價,一是對關鍵流程的工作評價,確定各流程運作過程中存在問題,發掘改進機會,并采取措施,實現動態的持續的改進,以提高過程有效性和效率。二是對采購安全的評價,以確定物資的衛生、庫存安全及采購資金安全。三是對采購效果、效益的評價,通過這些評價發現采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利于對下一次采購工作提出整改意見,同時也要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為下一次采購工作提供參考,并逐步固化這些好的做法,形成和完善相關制度。
3 高校餐飲采購流程設計
(1)市場調研。為解決采購物資品種、質量、價格、服務、信譽等基本問題,應由采購部門專職調研員在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開展物資分類調研、價格調研和供應商調研。
第一,物資分類。通過對采購處現有的餐飲物資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依餐飲物資的種類、質量要求等基本特性進行解析;在食堂相關人員的協助下了解各種物資現有庫存狀況、需求狀況,按采購需要對物資進行歸類;到市場實地調查物資需求量、價格、供應商相關信息,針對采購、庫存要求進行ABC分類分析,確定物資分類。
第二,價格調研。通過在食堂、財務處協助下對過去各類物資價格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到市場實地調查各類物資當前市場價格及走勢,對供應商開展物資價格調查,匯總各供應商報價信息,針對學生伙食管理委員會對食品價格方面的要求,對各項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為采購定價提供參考。
第三,供應商調研。在食堂、財務處協助下整理合作供應商相關資料,到市場廣泛收集供應商基本信息、產品信息、產品價格、服務質量、價格水平等資料,對收集的供應商資料就企業規模、企業信譽、產品質量、產品價格、交貨情況、售后服務等方面信息進行匯總。
(2)供應商管理。為確定合適的供應商人選,做到采購物資的食品安全、質量保障、采購價格最優,應全面審核供應商資質并規范管理。具體根據采購物資分類,進行現購或招標供應商的分類,充分考慮資質、供貨的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經歷對供應商的初選、依據設定評價標準進行篩選并最終確定合適供應商。
(3)采購計劃。為解決采購過程中盲目性問題,確保采購效果和效率,采購部門必須做好物料需求計劃和采購計劃。
第一,制訂物料需求計劃。在調研員、各食堂協助下了解各食堂庫存狀況用料計劃,綜合各食堂的具體用料需求;保證在節約基礎上能確實滿足各食堂的用料需求,調整用料計劃,確定需采購物資的種類、數量,形成總的物料需求計劃。
第二,制訂采購計劃。采購計劃員根據物料需求計劃分析過去的采購記錄,根據采購物資的種類、數量和供應商名單進一步確定供應商和采購方式,形成采購計劃,報財務處進行預算審核、飲食服務中心主任審批。
(4)實施采購。實施采購是采購工作的中心任務,依據采購物資的不同分類采用不同的采購方式。
第一,現金采購。為保證鮮蔬食品的及時采購,采購員根據采購計劃對采購食品進行整理確定,對所需費用進行預算,經相關部門審核通過后預支借款,根據實際要求對所要購買的食品進行比較、選擇,同時與供應商議價,交易達成后,供貨商交貨,采購員支付貨款并索取發票。
第二,批量訂購。針對糧油、副食品、調味品等可以進行大批量采購的物資,采購員將根據采購計劃向供應商發出訂單,定期關注、跟蹤訂單的進程,根據需要催促供應商在交貨期內交貨;在收到供應商發貨通知后,做好接收貨物準備;待貨物到達時,依據采購合同、訂單及各食堂用料清單,聯合食堂庫管員對供應商的送貨單進行核對,并查點實物數量。
(5)驗收入庫。在接收貨物后,采購員在食堂庫管員的協助下對應供貨商的送貨單對交付貨物進行清點核對,確保采購數量符合采購計劃和用料需要;如貨物在清點檢驗過程中出現數量、質量問題,采購員及時與供應商取得聯系,做好退換貨處理或其他處理方式,確保貨物能按時到位;貨物通過質量檢驗,即由食堂庫管員進行驗收入庫,在物資入庫之后及時從食堂庫管員、供應商處收集入庫單、送貨單等單據;將各項單據與采購訂單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做好采購結算準備。
關鍵詞:食品采購 索證索票 現狀與對策
1 餐飲食品索證索票制度的由來和要求
1.1 餐飲食品索證索票制度的淵源。1995年頒布的《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食品及其原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索取檢驗合格證或者化驗單,銷售者應當保證提供。需要索證的范圍和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這是第一次法律規定餐飲單位采購食品原料要索取證件。2007年《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出臺,把索證索票列為經營者的法定義務。2007年10月22日,為規范餐飲業食品采購索證和進貨驗收行為,提高餐飲消費環節的食品衛生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衛生部組織制定了《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規定》,成為第一個系統規范餐飲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的規范性文件。2009年6月實行的《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肯定了《特別規定》的做法,對索證索票作出了單獨規定。2011年4月18日,為規范餐飲服務食品采購索證索票行為,依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在認真總結《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規定》實施情況的基礎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了《餐飲服務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管理規定》,執行至今。
1.2 餐飲食品索證索票制度的內容要求。索證索票制度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文件、法規中有著比較大的差異。在2007年之前,《食品衛生法》是食品索證索票制度的主要依據,但其規定比較籠統,并要求各地自行制定措施。2007年《特別規定》開始至《食品安全法》出臺前,《特別規定》和衛生部《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規定》是食品索證索票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據,規定較為細化,如增加了按產品批次索要檢測報告的內容,不少于2年。總體上看,這段時期索證索票制度內容復雜、要求較高,執行難度大。比如索證索票不僅要索《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等主體資格證明和進貨票據,也要索《檢測報告》、《質量認證證書》等質量證明文件,甚至還要索《商標注冊證》、獲獎證明等其他文件。《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出臺之后,尤其是國家食藥局《餐飲服務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管理規定》,相對簡化了索證索票的要求。索證索票僅限于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的復印件以及每筆的購貨清單,對從集貿市場、商場和個體商販購進食品分別索取的票據和登記的內容作了區分。按目前最新的法律和制度要求,餐飲食品索證索票制度的主要內容有:一是確定供貨商主體資格的證件復印件如許可證、營業執照;二是確定采購食品來源的材料即購貨小票;三是對查驗和采購的情況予以記錄并保存2年以上。
2 餐飲食品索證索票的落實狀況
2.1 餐飲食品索證索票的現狀。在我們監管的單位中,只有大型以上單位能落實食品索證索票制度,但登記不全等現象廣泛存在,并且索證索票主要是為了迎接檢查使用。而在廣大的眾多的中小型餐飲單位,尤其是夫妻店、父子店,只有三四個人經營,有的甚至字都會寫很少,根本無力落實食品索證索票制度。越是小的店,越可能在集貿市場采購食品,尤其是一些自發的集貿市場,就算餐飲單位想索證,出售方也沒有任何證件和票據供其索取。從更廣的層面上來說,為了落實好這一制度,以縣區為單位,各地食藥部門都設計了大同小異的索證索票記錄本,發放到各餐飲單位,并組織培訓,但是在檢查中,每次都是存在問題最多的環節。并且,餐飲單位只認為這是一項增加了麻煩的工作,對他們沒有實際意義。而且在現實的行政處罰中,尤其是經過監督抽檢證明不合格的,要先處罰采購單位,再有采購單位根據索證登記向供貨方要求賠付,許多餐飲單位認為自身權益并沒有因為落實了這一制度而得到了保護,白白浪費了精力。
2.2 餐飲食品索證索票的實效性。建立索證索票制度是為了保證食品來源正當,質量可靠,發現問題食品后可以迅速、準確地追蹤來源、采取措施。然而從實際效果看,這些目的很難依靠這制度來達到。以餐飲單位采購的食品中最容易索證登記的定型包裝食品為例。定型包裝食品安全問題總體上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食品外包裝或感官性狀有問題,比如食品標簽不合格、無QS標志、食品霉變等,即感觀可以檢查出來的問題,這類問題不需要依靠索證索票來解決。二是食品內在質量有問題,比如添加非食用物質、食品添加劑超標、微生物指標不合格等,即必需依靠技術手段方可檢查出來的問題。這類問題,索要檢測報告或查驗合格證明其實沒有任何實際效果,因為法律不僅認可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也認可生產者自己的檢測報告,所謂合格證和合格印章也是生產者自己發放和控制的。三是食品的身份有問題,包括偽造、冒用生產許可證,偽造、冒用他人廠名廠址以及完全假冒他人食品等。這類問題,現行的索證索票制度實際上也只是部分有效,即當經營者直接向生產商進貨時,索證索票是有效的,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三類問題的發生。但當供貨者也為銷售商時,進貨者按現行制度索證索票并不能保證第三類問題不發生,因為這時食品是否有問題完全取決于直接向生產者進貨的那個經營者是否真正履行了索證索票義務。
2.3 餐飲食品索證索票存在的問題。一是追溯目的難以實現,按照現行的制度規定,如果在貯藏、銷售等任何一個環節或者其中一個經營者沒有按規定動作去做,那么就會造成整個環節鏈條的斷裂,給問題食品的溯源造成困難,從而導致索證索票和臺賬登記工作功虧一簣。二是落實效果不盡人意,典型表現是漏:進入餐飲單位的食品五花八門,有些經營者只記大類,不記小類,實際形成記等于不記的局面,沒有實際意義;缺:有的索證未索票、有的索票未索證、有的索證不齊全、有的進貨臺賬所記項目不全、也是記了等于沒記;亂:索取的票證保管零亂,隨手放置,查找困難,進貨臺賬登記與實際經營的食品品種、規格或者數量等銜接不上。三是監管成本投入過高,隨著食品經營主體的變化和增多,流通渠道的多元化,特別是農村集貿市場、小餐飲店點多面廣,準入門檻低,原有的上門面對面輔導登記臺賬工作量大面廣,基層監管力量的不足決定了監管死角不可避免。
3 完善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的對策
3.1 改革索證的內容和方式。《食品安全法》“查驗供貨商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是可以只查驗許可證和證明文件的原件,而不保留復印件。雖然保存相關復印件是經營者履行進貨查驗義務的一種證據,但成本高昂,在監管上漏洞也很多,難有實效。建議將索證改為索取連續的源頭許可證復印件,這樣對食品安全的準入控制更有意義。例如,A生產商向B批發商售出食品時,在許可證復印件背面注明B的企業名稱及自己的聯系方式,蓋章確認;B批發商向C餐飲店出售該食品時,再將上述許可證復印件加注C的名稱及自己的聯系方式,蓋印章確認,以此類推。這樣食品從出廠開始的流向一目了然。
3.2建立票據式進貨臺賬。對于進貨臺賬,各地在實踐中一般是由進貨票據按日期或供貨商分類整理粘貼形成的,這種做法簡便科學。但與其說這是在建立進貨臺賬倒不如說這是在保管進貨票據,因為進貨票據顯然比單純的臺賬意義大得多,簡單的票據式進貨臺賬餐飲店完全有能力做到。
3.3 推進大型單位索證索票臺賬的數字化。對大型企業來說,采用票據式臺賬無法實現特定食品的迅速順查、召回功能,要想查詢需要召回的特定食品的流向,必須要翻遍所有銷售票據。因此,對大型企業,要大力推行電子臺賬,以實現對個別食品種類銷售明細的速查功能。
參考文獻:
1 孫慧麗;職工食堂執行食品進貨索證索票制度監管對策探討;《疾病監測與控制》:2009年11期
【關鍵詞】高職 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 工學結合 人才培養模式
【文獻編碼】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26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本文結合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近年來的教改實踐,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課程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探究。
一、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特征與理論基礎
(一)定義與特征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以職業人才培養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它以培養學生的全面職業素質、技術應用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主線,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通過學校和合作企業雙向介入,將在校的理論學習、基本技能訓練與在企業實際工作經歷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為生產、服務第一線培養實務運作人才。
工學結合的基本特征具體表現為:主要適合于培養應用型人才;高校和用人單位共同參與培養過程,教育計劃由教育單位和企業共同商定并實施與管理;生產工作是教育計劃的整體組成部分并占有合理的比例,也是成績考核評定的重要部分;合作的范圍包括課堂教學與涵蓋包括生產勞動在內的各種社會實踐的結合;學生作為準職業人員參與相應的社會工作活動。
(二)工學結合理論基礎
工學結合的理論基礎是體驗式學習理論。其理論認為,最有效率和質量的學習是在一定的社會實踐環境中,學習者為自身生存和發展需要而進行的積極主動性學習。這種基于工作和生活實踐的體驗對學習者的刺激最強烈,它能夠充分激發學習者的能動性,作出自我調整,使學習有明確的目標和針對性,從而扎實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一)高職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培養目標
餐飲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持續的全方位、深層次發展,必將帶動餐飲企業對人力資源需求數量的不斷增加,對人力資源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調查顯示,餐飲企業在經營理念、技術應用方面的變革,使得具備“較高職業素養、嫻熟專業技能”的專業人才成為餐飲企業發展中的首備資源。在廣泛的餐飲企業調研的基礎上,確定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對應的工作崗位主要面向的是餐廳服務、酒吧服務、茶館服務、營養配餐四個崗位群(見圖1),因而其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熟練掌握餐飲服務技巧、餐飲產品制作與創新、營養配餐技能和餐飲業基本管理方法的,能夠在中高檔餐館及三星級以上飯店,從事服務、產品制作、營養配餐與崗位督導工作的專門人才。
(二)校企合作,構建與專業崗位(群)工作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深入開展社會調研,召開由企業專家、教育專家、專任教師共同參與的專業建設研討會,進行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分析,由典型工作任務轉換為課程,構建與專業工作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高職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路是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由基本素質模塊、餐飲職業核心素質模塊、餐飲職業素質拓展模塊、綜合實踐素質模塊組成的立體式課程體系。將職業資格標準納入餐飲服務與管理能力課程模塊,使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互溝通與銜接,做到課程內容能夠覆蓋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學生學完這些課程可根據興趣選擇考取餐廳服務員、茶藝師、調酒師、咖啡師、營養配餐員等職業資格證書。整個專業教學標準中,理論教學時數與實踐教學時數比為1∶1,確保“餐飲職業核心素質模塊”課程50%以上的學時是實踐課時,安排學生在校內實訓基地實踐及校外企業頂崗實習。鑒于專業總課時有限,首先在進行課程組織和編排時堅持以實用和職業資格標準為核心,對某些課程進行整合,做到既拓展學生知識面,又避免課程內容重復,加強原學科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其次在組織課程內容時,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來整合相應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課程內容充分反映餐飲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
(三)以真實的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整合、序化教學內容
專業課程以餐廳客人消費過程為主線,面向餐飲行業的職業崗位(群),基于星級酒店餐廳服務員、調酒師、茶藝師、咖啡師、餐飲管理基層人員真實的工作過程進行課程開發與改革。課程開發秉承“結果導向”設計的理念,先經過實地考察研究對用人單位進行調查,了解餐飲行業對員工綜合素質需求以設定學習目標,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基于工作流程的課程設計。在課程中擯棄長篇講解理論知識,或重復機械基本功訓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基于工作過程出發,序化串行最典型的工作任務安排學習項目,使學生盡早進入“學習工作”的實踐環境,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通過將知識學習與工作任務結合成有學習價值和教育意義的學習任務來達到增強直觀體驗、激發專業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成效的目的,盡快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角色轉換,幫助學生掌握餐飲管理與服務職業崗位(群)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達到高星級酒店餐飲管理與服務主要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四)建立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行動導向一體化教學模式
行動導向“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有針對性地采取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工作(實訓)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行動即學習”、“教、學、做”一體化。突出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職業素養的養成。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協調人,遵循“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序列,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獨立地獲取信息、獨立地制訂計劃、獨立地實施計劃、獨立地評估計劃”,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教學場所的作用半徑,也應由傳統的單功能專業教室,即描述性、報告性的理論課堂,向多功能的一體化專業教室,即兼有理論知識教學、小組課題討論、典型實訓任務操作和餐廳經營模擬訓練的教學地點轉換。這一教學模式打破對單純以“重復、剛性”的動手操作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實訓教學”的理解,更加注重職業情景中的實踐技能的培養,開發學生工作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動手能力”的培養,即餐飲服務與管理工作中要求員工做什么、怎樣做,教學過程中就教給學生怎樣做。
(五)形成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礎上的“工學交替”實踐教學體系
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包括校內實訓、校內實習和校外頂崗實習。校內實訓是指在校內實訓室進行單一技能的培訓,如餐飲服務、酒品飲料制作、茶藝、營養配餐、餐飲管理基本技能等,按照職業技能鑒定的標準進行考核。校內實習是指安排學生在學校對外經營的酒店實訓中心進行專業輪崗實訓,在真實的服務環境中,促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校外頂崗實習是指學生在校方的統一安排下到校外實訓基地的酒店、餐飲企業帶薪頂崗實習。構建旅游院校和旅游企業“學―工―學”交替式教學模式(詳見表1),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應對餐飲管理專業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兩張皮”現象。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是交互進行的,半年在學校、半年在酒店,或者一年在學校、一年在酒店,或者一段時間課程學習、一段時間到校內及校外實訓酒店實踐,這樣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學生理論緊密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提高對理論的認識,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工學交替”教學模式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礎之上,學校與企業深度融合,優勢互補,不僅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學生的職業素質,還帶動了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和師資隊伍的建設。
(六)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綜合素質與全面發展評價考核體系
考試在高等院校運行機制中處于導向地位。實踐表明,為了使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學生成為餐飲業未來的優秀實用型人才,應當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綜合素質與全面發展評價考核體系。我們把這樣的考試分成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平時考核,根據教學的需要隨時進行。這包括:課堂提問,把握學生對知識理解和鞏固的程度以及隨機反應能力;作業評判,考察獨立操作、研究和完成任務的能力;階段測試,可以采用匯報演示的方法,如由學生當眾匯報或演示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方案,考察其思維和知識運用、動手操作及創新能力;模擬演練,高職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應建有集實訓、實驗、真實飯店背景實習為一體的仿真實訓體系,模擬演練就是讓學生在特定設置的背景條件下進行的生產演練,檢驗學生適應、組織、協調、指揮和決策水平。第二部分是綜合性考核。這主要包括:一是課程和學期結束考試,這種考試是根據課程目標要求突出強調學科知識和技能應用的綜合性考核;二是畢業考試與畢業設計,這種考試是根據高等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教育培養目標,突出強調綜合素質與全面發展的綜合性考核。綜合性考核應以知識結構模塊、技術結構模塊、能力結構模塊為主體,采用口試、筆試、答辯、作品設計、綜合技能考試等多種方式,成績評判采用科學合理的可操作的標準,可以由學生相互評價、教師和專家考核組綜合評價。把知識、能力和素養有機統一的評價考核體系,可使高職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學生具備適應社會復雜環境和餐飲業發展的能力,為成長為餐飲業的優秀人才奠定基礎。
三、構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機制
(一)成立由政府、行業協會、企業代表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
專業成立了由政府(旅游局)、行業協會(酒店協會、烹飪協會)、企業(地區的酒店餐飲企業)的專家代表組成的餐飲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每年對餐飲管理專業的教學標準進行修訂,系部規定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成員每學期必須為學生開講座一次,每年安排學生參加一次大型與專業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專業指導委員會的組成成員實行滾動淘汰制,系部會對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成員每年的工作進行考核,對表現優異者給予獎勵。
(二)建設仿真校內酒店實訓中心
專業已建設了模擬宴會廳、模擬西餐廳、模擬酒吧、模擬廚房、形體訓練房、營養分析室、豪華包廂、模擬財務實訓室等餐飲管理專業校內仿真實訓基地。為使實踐教學落到實處,學生獲得實際工作的感受和經驗,各教學實驗實訓室都是按照高星級酒店設備的要求來設計和布局的,并且在校內實訓期間全部按照行業和企業標準進行運作,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能夠體驗酒店工作環境,培養其良好的職業素質。
(三)選擇合理的校外頂崗實習平臺
針對餐飲管理專業,實習單位主要是賓館與酒店行業,而賓館與酒店的服務對象來自社會各方面,如果選擇的賓館和酒店的管理不嚴,或者聲譽不好,那么學生在實習期間,一些不良現象勢必會對學生的人身和心理健康造成安全隱患,有的企業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甚至讓實習學生干一些不適合身心健康的工作,對于目前階段學生思想的不成熟性以及不穩定性,會出現許多難以預料的后果,對于學生、家長和學校都將產生不良影響,也勢必影響整個工學結合的效果。因此,選擇管理科學、經營規范、社會聲譽好的賓館與酒店,是餐飲管理專業進行工學結合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
(四)組建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建設“雙師型”團隊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也是提升高職院校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通過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工學交替”教學模式的順利進行,不僅可以帶動餐飲管理專業與企業共建實踐性教學體系和在學生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專業課模塊教學方案的設計,而且還組建了一支高素質、有創新能力、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的結構型“雙師”教學團隊。該教學團隊通過酒店實地鍛煉與學習,積累豐富的行業知識,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專業知識和技能,并獲得了酒店行業技能資格認證;我們還可以組建“行業專家工作室”,直接聘請于國內知名旅游企業的專家充實教師隊伍,他們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操作技能和先進的管理理念,熟悉行業發展的前沿動態,對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雙師型”團隊的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構建實習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1.“組織管理”:強調實習的組織保障,成立由學院、系、教研室專人組成的三級管理機構,構建實習管理工作的平臺。
2.“計劃管理”:確定“餐飲服務與管理能力模塊”中的八門課程為工學結合的課程,制定詳細的課程標準,定計劃、定內容、定時間、定崗位、定師傅、定目標,保證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以達到應有的訓練效果。
3.“過程管理”:確定校外實習企業的選擇標準、校企雙方師資的結構比例、校企雙方的實習管理規章制度,以及質量測評體系。
4.“考核管理”:建立實習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強調對學生、教師、實習酒店三方進行綜合考評,根據各方面的總結反饋,及時進行調整、完善并做好建檔工作。
【參考文獻】
[1]饒雪梅.工學結合――構建高職兩年制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職教論壇,2007(11下)
[2]羅清德,蔡平.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3)
摘 要 餐飲企業的經營管理不同于普通的商業企業或工業企業。餐飲生產的特點是先有顧客,再安排生產,且即時生產現場銷售,因此給餐飲生產管理和食品成本核算帶來一定的難度,餐飲生產成本的核算與其他企業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進行餐飲生產成本管理與控制首先了解餐飲生產成本核算的特點。
關鍵詞 餐飲企業 成本控制管理 食品原料 成本核算
一、當前我國餐飲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1.菜點銷售難以預測。餐飲生產很難提前進行準確安排,因為餐廳很難預測每天會有多少顧客光臨,光臨的顧客又會有多少的消費額等,這一切可以說是未知數,因此。最終會消耗多少食品原料也難以準確計地算出來,只能是憑客人的預訂和管理人員的經驗來預測,所以難免會有一定的誤差。
2.食品原料的準備難以精確估計。正因為菜點的銷售量難以預測,餐飲生產所需的原料數量也難以精確估計,因此需要有很多的食品原料庫存作為基本保證,但食品庫存過多會導致其損耗或變質,并增加庫存費用;而食品原料的庫存過少又會造成供不應求,并增加采購費用。這就要求餐飲具有較為靈活的食品原料采購機制,應根據客人的消耗量隨時組織采購,既不影響餐飲的生產,以滿足客人的需要,又為餐飲企業增加效益。
3.單一產品的成本核算難度大。餐飲所生產的菜點等產品品種繁多,每次生產的數量零星,且邊生產邊銷售。另外,食品原料成本還會隨著市場、季節、消費者的要求等經常變化,因此,按產品逐次進行成本核算幾乎不可能。這就要求餐飲生產建立相應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以確保企業的既得利益。
4.餐飲食品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直接影響利潤。由于每個餐廳每天就餐的人數及其人均消費額都不固定,也就是說每天的銷售額是各不相同,餐飲銷售額有較大的伸縮性。雖然通過加強管理,創造餐飲經營特色等方法可增加營業收入,但利潤的多少卻取決于食品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通過精打細算,可減少食品原料消耗并避免浪費,就會自然降低餐飲生產成本,從而保證餐飲企業的應有的利潤。
二、加強餐飲企業成本控制管理對策
1.建立原材料采購計劃和審批流程餐飲部管理人員要根據酒店餐飲的營運特點,制訂周期性的原料采購計劃,并細化審批流程。如每日直接進廚房的原料按當天的經營情況和倉庫現有儲存量,來制定次日的原料采購量,并由行政總廚把關審核。重要的原料如燕、翅、鮑等要實行二級控制,要經總廚申報,餐飲總監審核報總經理審批。減少無計劃采購。對于計劃外及大件物品,則必須通過呈報總經理批準進行采購。
2.建立嚴格的采購詢價報價體系。財務部設立專門的物價員,定期對日常消耗的原輔料進行廣泛的市場價格咨詢,堅持貨比三家的原則,對物資采購的報價進行分析反饋,發現有差異及時督促糾正。對于每天使用的蔬菜、肉、禽、蛋、水果等原材料,根據市場行情每半個月公開報價一次,并召開定價例會,定價人員由使用部門負責人、采購員、財務部經理、物價員、庫管人員組成,對供應商所提供物品的質量和價格兩方面進行公開、公平的選擇。對新增物資及大宗物資、零星緊急采購的物資,須附有經批準的采購單才能報帳。食品原料的采購,是餐飲企業經營的起點。對食品原料采購的控制,是餐飲企業成本控制的起點。餐飲企業需要設置專門的采購部門來負責食品原料采購。采購部應與廚師長、財務部及相關負責人一起制定采購的質量標準和相應的采購程序。廚師長每天需根據企業的實際銷售情況、食品原料的耗用情況及物資儲備情況,確定采購品種和數量, 提出采購申請, 并填制申購單報送采購部門;采購部門據此制訂采購計劃,報送財務部門并呈報總經理批準后以書面方式通知供貨商, 或交給采購人員具體購買。
3.加強庫存控制。庫存控制的目的是通過科學的庫存管理措施,以最低的庫存量保證酒店的運營。完善定期盤存制度。餐飲部要定期做好二級倉庫的盤存。一般每半個月要進行一次。通過盤存,明確重點控制哪些品種,采用何種控制方法,如暫停進貨、調撥使用、盡快出庫使用等,從而減少庫存資金占用,加快資金周轉,節省成本開支。嚴格控制采購物資的庫存量。要根據當前的經營情況合理設置庫存量的上下限,每天廚房倉管人員進行盤點控制,并做到原材料先進先出的原則,保證原料的質量,對于一些由于生意淡季滯銷的原料酒水等及時通過前臺加大促銷,避免原料到時過期造成浪費。
4.加強廚房生產控制。廚房成本控制應以標準成本的制定為起點。標準成本的制定就意味著為進行餐飲成本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這才有可能控制成本,甚至降低成本。制定出標準成本后,就需要根據標準成本在實際工作與管理中進行成本控制。餐廳本身來講,為了控制餐飲成本的支出,可以通過實行標準成本控制法對食品(菜肴、飲料) 的成本支出實行定額管理,為此,可以通過標準份量和標準菜譜來控制成本。確定了標準成本后, 將它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發現差異后, 要進一步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 提出改進措施,而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5.加強餐飲銷售成本控制。餐飲業的服務是聯系顧客和企業的紐帶,它直接關系到顧客對企業的滿意度,它涉及服務的及時性與主動性。控制食品服務成本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統一標準的服務規范,提高服務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以便在提供周到服務的同時,推銷顧客滿意的菜品, 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在餐飲企業中可能出現私吞現款、少計品種、不收費或少收費、重復收款等現象。 不論哪一種現象的發生都會對餐廳造成成本的增加,使餐廳受到損失。要建立全面的經濟責任考核制度,同時還要通過長期的、不間斷的、循序漸進的培訓來提高全體員工的基礎素質以及增強他們的成本意識和節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餐飲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保證企業健康、可持續的經營和發展。
堅持整頓與規范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不斷完善日常監管制度,推進長效體制建設,進一步規范餐飲服務單位的經營行為,嚴防不合格鮮肉及肉制品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確保全市餐飲服務環節鮮肉和肉制品食品安全。
二、工作任務
強化餐飲服務企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規范餐飲服務單位和集體食堂采購、使用、加工鮮肉及肉制品行為,監督餐飲服務單位和集體食堂嚴格執行鮮肉及肉制品采購登記、索證索票和入庫查驗制度,嚴防無檢疫及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章豬肉、來源不明及不合格畜禽加工食品流入餐飲服務環節,嚴禁銷售病死、死因不明及腐敗變質的肉類制品,嚴厲打擊餐飲服務單位在加工鮮肉及肉制品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
三、工作安排
(一)動員部署階段
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要求,落實職責分工,做好前期準備和動員部署工作。
(二)排查清理階段
按照確定的工作目標、要求和進度,集中對轄區內各類餐飲及集體食堂進行拉網式檢查,摸清實際情況,確保排查到位,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要依法查處到位。
(三)集中整治階段
針對排查清理階段發現的薄弱環節和重點問題,確定整頓治理的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和重點時段,部門聯合執法與日常檢查相結合,嚴防不合格的鮮肉及肉制品流入餐飲服務單位。
(四)總結驗收階段
各地各單位要對專項整頓治理情況進行全面總結,積極探索建立鮮肉及肉制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迅速采取行動。要高度重視開展鮮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按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餐飲服務環節鮮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食藥監餐〔〕406號)要求,以對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強化組織領導,迅速開展餐飲服務環節鮮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頓工作,規范餐飲服務環節鮮肉和肉制品市場秩序。要緊密結合地區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具體任務和工作要求,落實餐飲服務單位主體責任,認真履行職責,密切協調配合,確保整頓工作深入、扎實開展,取得實際成效。
(二)強化采購管理,嚴防非法流入。要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督促各類餐飲服務單位嚴格執行《餐飲服務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管理規定》,明確專人負責鮮肉和肉制品采購、進貨查驗。要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到證照齊全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或批發市場采購鮮肉和肉制品,查驗、索取并留存有供貨方蓋章(或簽字)的購物憑證(包括供貨方名稱、產品名稱、產品數量、送貨或購買日期等內容);從生產加工單位或生產基地直接采購的,應當查驗、索取并留存加蓋有供貨方公章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復印件,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從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批量或長期采購的,應當查驗并留存加蓋有公章的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等復印件,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從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少量或臨時采購的,應當確認其是否有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從農貿市場采購的,應當索取并留存市場管理部門或經營戶出具的加蓋公章(或簽字)的購物憑證;從個體工商戶采購的,應當查驗并留存供應者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或復印件、購物憑證和每筆供應清單;同時,還應當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從屠宰企業直接采購的,應當索取并留存供貨方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復印件和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餐飲服務單位長期定點采購的,應與供貨方簽訂包括保障食品安全內容的采購供應合同。鮮肉和肉制品采購入庫前,餐飲服務單位應當查驗所購產品外包裝、包裝標識是否符合規定,與購物憑證是否相符,并建立采購記錄。采購記錄應當如實記錄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限、供應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
一、連鎖餐飲業的概念
餐飲連鎖企業是指經營同類餐飲服務產品的若干個企業,以一定的形式組成一個聯合體,通過企業形象的標準化、經營活動的專業化、管理活動的規范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把獨立的經營活動組合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的一種經營形式。近幾年連鎖經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營方式,正在國際上被廣泛應用,如世界馳名的肯德基、麥當勞等都在中國取得了良好的業績,而且擴張勢頭迅猛。通過對國際餐飲連鎖店的學習,近幾年來我國餐飲市場連鎖經營尤其是特許經營得到了快速發展。特許經營是指特許商(franchisor)授予加盟商(franchisee)特定許可,加盟商銷售特許商的產品或服務,并得到特許商的經營指導和幫助的商務體系。特許經營迎合了市場的創業需求,能夠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通過特許經營,加盟商可以借助成熟的品牌和管理經驗迅速打開市場;而特許商則能以更快的速度發展業務而不受的資金限制,同時可以降低經營費用,集中精力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特許經營的迅速發展,推動我國餐飲業躍上一個新的連鎖經營的平臺。
二、餐飲業成本控制的內容和特點
(一)餐飲業成本控制的內容
餐飲產品成本控制是餐飲市場激烈競爭和有效持續經營的客觀要求,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餐飲企業要生存、求發展,就必須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餐飲成本是指餐飲企業一個生產和銷售周期的各種耗費或支出的總和。它包括采購、保管、加工和出售各環節產生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部分。餐飲成本控制是指以目標成本為基礎,對日常管理中發生的各項成本所進行的計量、檢查、監督和指導,使其成本開支在滿足業務活動需要的前提下,不超過事先規定的標準或預算。搞好餐飲業成本控制是提高其競爭力的關鍵。
(二)餐飲業成本的特點
餐飲成本的特點決定了餐飲成本的控制具有一定的難度。餐飲成本的特點一是變動成本是餐飲產品價格結構的基礎。餐飲產品與其他企業產品有某種相似的地方即都要購進原材料進行生產,產品的價格結構中,占較大比例的是原材料成本。除營業費用中的折舊、大修理、維修費等是餐飲管理人員不可控制的費用外,其它大部分費用及食品飲料成本都是餐飲管理人員能夠控制的費用。這些成本和費用的多少與管理人員對成本控制的好壞直接相關,而且這些成本和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很大。二是人工成本在餐飲產品價格結構中所占比率大。由于餐飲產品不能大批量地進行機械化生產,而是根據顧客的需要進行小批量加工生產,大部產品不能夠儲藏,須由服務員直接向顧客提供服務,因而人工成本大大增加。在定價時人工成本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三是成本泄漏點多,餐飲成本和費用的大小受經營管理的影響很大。食品飲料的成本控制、餐飲的推銷和銷售控制的過程中涉及許多環節:采購——驗收——貯存——發料——加工切配和烹調——餐飲服務——餐飲推銷——銷售控制。某個環節控制不嚴都可能導致成本的增加。
三、加強連鎖餐飲業成本控制的途徑
(一)制定標準成本,提供控制依據
成本控制應以標準成本的制定為起點。標準成本的制定就意味著為進行餐飲成本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這才有可能控制成本,甚至降低成本。制定出標準成本后,就需要根據標準成本在實際工作與管理中進行成本控制。
從餐廳本身來講,為了控制餐飲成本的支出,可以通過實行標準成本控制法對食品(菜肴、飲料) 的成本支出實行定額管理, 為此, 可以通過標準份量和標準菜譜來控制成本。標準分量, 即將制作的食品菜肴出售給顧客時每一份的份量應是標準化的, 是標準菜譜(即標準投料) 。這是制作食品菜肴的標準配方, 上面標明每一種食品菜肴所需的各種原料、配料、調料的確切數量,制作成本、烹飪方法、售價等, 以此作為控制成本的依據。標準菜譜的制定, 有助于確定標準食品成本、合理確定售價、保證制作高質量食品的一致性。為了保證食品菜肴用料的準確性, 在不少廚房都設有專職配菜員,其任務是按照菜單配上主料和輔料, 然后由廚師進行制作;如果沒有配菜員, 則由廚師自己配菜。無論哪種情況, 都必須按定額數量配備。確定了標準成本后, 將它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發現差異后, 要進一步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 提出改進措施, 從而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在餐飲業財務管理過程中, 各項實際成本每天都發生變化, 其成本消耗不可能和標準成本完全一致。這時,管理人員要根據各項成本的實際發生額同標準成本進行比較, 分析成本差額。通過分析, 管理人員即可發現餐飲成本管理的效果, 對成本控制作出業績評價。成本差額分析對成本控制業績作出了評價, 但對造成成本差額的原因還要結合實際業務進行具體分析。
(二)加強對原材料采購的管理
食品原料的采購,是餐飲企業經營的起點。對食品原料采購的控制,是餐飲企業成本控制的起點。餐飲企業需要設置專門的采購部門來負責食品原料采購。采購部應與廚師長、財務部及相關負責人一起制定采購的質量標準和相應的采購程序。首先應該統一公司的采購權,由成本核算部門把相關原料單價列表,并對全年單價變化情況逐一列出來,進行對比,做到心中有數,然后進行競價招標。中標的原則是,同等質量下,選擇價格最低的;同等價格下,選擇質量最好的。其次確定合作關系,其中包括酒、飲料、蛋禽、蔬菜、海鮮、物料等各類品種。在競標的同時,在內部要制定統一進貨管理辦法,由公司主要負責人負責,設立成本核算部門和廚師長組成的小組,專門負責審核進貨渠道和原料的質量及價格。廚師長每天需根據企業的實際銷售情況、食品原料的耗用情況及物資儲備情況, 確定采購品種和數量, 提出采購申請, 并填制申購單報送采購部門;采購部門據此制訂采購計劃, 報送財務部門并呈報總經理批準后以書面方式通知供貨商, 或交給采購人員具體購買。對食品原料采購價格的控制, 將影響企業的直接成本耗用, 餐飲企業應建立嚴格的采購詢價報價體系,建立詢價、定價小組, 小組由總經理、財務經理、廚師長、庫管、采購組成, 每半個月對日常消耗的原、輔料進行廣泛的市場價格調查, 堅持貨比三家的原則。對物資采購的報價進行分析反饋, 發現有差異及時督促糾正,對供應商所提供物品的質量和價格進行公開、公平的選擇。 原材料的接收和驗收也要嚴格執行相關監督程序。首先,是由廚師長負責,主要根據企業自身原料需要的質量標準衡量是否合格,因為各個企業經營的風味差異對部分原料的要求不同,所以廚師長有權決定是否需要,并做出相應的調整;其次,是由庫房檢驗員檢查原料份量的準確程度,核對準確后才能入庫;最后,由企業財務部門核算貨款,進行貨款交割。驗收人員需要具體核對價格、檢查數量并驗收質量, 對不符合要求的原料及時退貨;對于單位價值較高的產品, 實行重點管理;對不同食品原料在儲藏數量、儲藏溫度和存儲時間上進行合理控制; 對不同類型的原料和物料規定不同的采購數量,建立一個合理批量標準,既能保證企業日常生產、供應的需要,又不造成庫存積壓,避免占用資金、增加管理費。
(三)加強配送環節的管理
大的連鎖餐飲企業往往需要成品的供應和配送流程, 這樣分店的要貨計劃就顯得特別重要。分店要貨一般不超過一天的用量,每天交換需求信息,以銷定產,保證質量,而廚房中心必須建立各單據的核算流程,從定貨、投料到產量嚴加控制。驗收盤存制度、報溢、報損制度必須建立。分店成本核算員根據實際銷售和供應情況每日盤點, 分析每日的生產領用與消耗、結存, 并和銷售進行配比、計算, 達到當日成本、毛利當日清楚,并作出合理的計劃量,然后再向生產部門填制領料計劃單。各部門廚師長應嚴格把關, 經理總監督, 責任到人,這是保證菜品質量、衛生安全、降低成本的重要環節,要重點管理。
(四)加強服務和銷售控制
餐飲業的服務是聯系顧客和企業的紐帶,它直接關系到顧客對企業的滿意度, 它涉及服務的及時性與主動性。控制食品服務成本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統一標準的服務規范, 提高服務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以便在提供周到服務的同時, 推銷顧客滿意的菜品, 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
在餐飲企業中可能出現私吞現款、少計品種、不收費或少收費、重復收款等現象。 不論哪一種現象的發生都會對餐廳造成成本的增加,使餐廳受到損失。為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常見的控制手段包括使用現金收銀機和專門的收銀系統軟件, 規范點菜、計單、收銀的各個過程, 規范優惠券發放、抵用和回收的程序,明確各職位的打折優惠權限, 同時規避個別顧客和員工的欺騙行為,避免銷售不力出現成本漏洞。
這就牽涉到要用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來加強對餐飲業從業人員的管理。 特許連鎖經營是一種技術含量高的流通經營方式,也是一種高度專業化、規范化的運轉體系,中式餐飲業連鎖更是一種新型的連鎖形式。目前中餐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總體素質較差,對傳統的烹飪技藝難以進行科學的總結和提煉,創新開拓難度大。同時,中餐業普遍存在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缺乏的現象,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餐飲業連鎖發展的一個瓶頸。培養連鎖經營人才,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與渠道,發揮各方面的力量,不斷增強餐飲從業人員的連鎖知識、專業技術以及經營管理、服務規范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盡快提高管理人員、專業人員和行業隊伍的整體素質。企業要擴大規模,進行規范化的連鎖經營,需要高素質的管理人才。
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采購過程不夠透明;采購較分散,難以形成區域性采購效應;缺乏統一管理,倉庫管理相對無序;業務內容個性明顯,不適用通用存貨核算軟件;手工統計的工作量非常大,造成數據不夠準確。
二、關于優化高校餐飲服務存貨采購與存貨計價的建議
由于存貨餐飲采購對及時性要求非常強,需要在盡量快的時間內,把所需的食材保質保量地運送到需要的地點。因此,高校的餐飲采購可以參照企業生產運作中的準時化生產(JustInTime)來進行管理與運作。準時化生產基本的思想是: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數量、質量的物品供應到合適的地點。高校餐飲則可以借鑒豐田公司準時化生產這一管理思想而實施準時化采購。要實施準時化采購,首先要建立一支由企業的生產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搬運人員等高素質人才組成的采購團隊,然后再由這支高素質采購團隊進行貨源尋找、價格商定,并且良好發展與供應商的協作關系進而不斷改進。在此基礎上,還應將該團隊分成兩個小組,一個小組負責處理供應商的事物,另一個小組則負責協調本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事物,并且還要監督采購過程中的浪費現象。同時高校餐飲業還應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采購策略,并與供應商共同商定準時化采購目標與措施,以期達到信息共享,避免出現信息不對稱現象。高校餐飲業與供應商之間應是一種合作伙伴關系,所以應當做到互信、公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這樣才能創造出競爭優勢,從而獲得更大利潤。因此,高校餐飲業應當從質量、價格、服務、應變能力以及企業規模、位置、財務等方面入手,進行充分調研,選擇出最好的供應商實現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不僅保證質量,還能降低成本。但由于這是一種新型的采購模式,為了降低風險,應選擇某一食堂或者某種原材料作為試點進行工作,然后通過試點進行經驗總結,為正式進行準時化采購的實施打下基礎。同時,準時化采購策略是需要供需雙方共同合作的,所以無論哪方都應做到信息共享,這樣才能實現合作雙贏。最后,高校餐飲業應特別注意,準時化采購是一個持續改善的過程,需要很大的耐心,同時領導不僅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策略和計劃,還要向員工倡導這一企業文化,了解JustInTime的核心在于消除浪費,從而降低整個供應過程中的成本。與師生關系最密切的是菜品計價,目前多數高校對菜品進行定價計價,幾乎是粗略地按照葷素進行計價,然而就蔬菜而言,其價格是有很大差別的,這樣的粗略定價是缺乏合理性的,也是在沒有會計信息系統得以應用時的做法。如果能夠將會計信息系統應用到高校的餐飲計價當中,則菜品的價格就可以根據不同原材料的價格通過計算機采用合適的計價方法,不僅可以更快地計算出飯菜的價格,節約廣大師生的時間,而且還能使各種菜品的價格更為透明,方便廣大師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條件進行選擇。而與高校餐飲業關系最為密切的當屬原材料成本了,目前最普遍的方法還是簡單的流水賬記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簡單易懂,但是統計量太大,不方便計算也容易出錯。如果可以將會計信息系統應用到成本的統計當中去,不僅能使各種原材料的價格一目了然,也使總價的統計方便了很多。這種做法有利于高校餐飲業在提供保障質量的飯菜的同時,有效控制原材料的成本,從而增加利潤,也會進一步促使高校餐飲業提供更好更有質量的飯菜。
三、本文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酒店業;餐飲成本;建議和應用
一、酒店業餐飲成本概述
酒店餐飲成本是酒店餐飲部門在經營和為客人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人工費用及其他成本費用。
按照成本費用和業務量之間的關系,可以將餐飲成本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1]。固定成本是指其總額不隨經營業務量的增減變動而變動的成本,如餐飲部經理的工資和福利,折舊費等;變動成本是指食品成本等會隨著營業務量變化而發生變化的成本;混合成本是其中一部分費用是跟著業務量的變化而變化,一部分是不隨業務量變化的成本,如能耗。
酒店餐飲成本控制的主要內容是對食品及酒水成本控制。通常酒店的餐飲食品成本占酒店食品收入的30-40%之間為正常水平,如果未能實現較好控制導致食品成本超過50%,將大大減少酒店利潤。
二、當前酒店業餐飲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控制程度低
由于酒店部門較多,且員工個人意識及文化水平不一,加之酒店各部門管理力度不足,導致酒店雖然一方面大力倡導節約和成本控制,但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使得酒店成本控制程度較低,食品及其他成本存在浪費的情況。
(二)餐飲各環節控制不力
酒店餐飲的經營環節較多,且不同環節的要求及工藝不同[2]。因此只要有一個問題出現在某一個環節中,就會致使餐飲的成本增加,餐飲業成本控制存在問題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餐飲人員過多,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采購環節。酒店在采購餐飲原材料的時候,其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廚師。廚師將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對日常消耗量提出合理的食材(泛指所有廚房食品原材料)采購用量,并且在申請單中添加備注,再提交給采購部。采購部首先需要檢查采購申請單,將科學的采購方案制定出來,并將其呈交成本及財務經理審批,最后通知供應商發貨。然而,大多數廚師長并沒有充分意識到食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往往抱著“大概”、“差不多”的態度來制定采購計劃,導致采購量與實際使用量存在明顯差異,考慮到食品的保鮮時間,更容易造成浪費。此外,產品供貨商們也存在以次充好,將不好的產品夾雜在好的產品中企圖蒙混過關的情況,這便加劇了食品成本控制情況的惡化進而影響成本控制的效果。
2.驗收環節。酒店收貨人員和廚師應一起驗收食材,對質量差、規格不合標準和未經批準擅自采購的食材應拒絕接收,對于和采購單不符的食材應及時提出,在驗收后應認真填寫驗收單并及時入庫和領用。然而,在實際收貨環節中,出現把關不嚴,的行為,從而導致問題產品入庫,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3.倉儲環節。庫管人員應該對儲存在倉庫的貨物進行仔細保管,將先進的成本管理系統利用起來對數據進行統計,及時準備儲備不足的貨物,停止再進或減少滯銷的貨物,對庫存物品中新入庫的物品進行記錄,將其記錄在入庫單上。目前,多數酒店并未采用先進的成本管理系統,而是用人工登記的方法進行管理,難免出現疏漏,造成物品在倉管員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領用或更換,除此之外,庫管人員負責清點倉儲物品,這也會消耗人力成本,并且對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十分不利。
4.領用環節。領用任何物品都應填寫物品領用單并由部門經理簽字,領用不當產生的損失由部門相關人員負責;部門間調撥也應及時填寫調撥單,然而實際工作中往往因為圖方便省事,忽略此步驟,造成物品出入不清,不便于管理,也造成成本核算不準確及人力成本的浪費。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因循守舊
成本控制的兩個重要方面是制度和行為。多數酒店的餐飲成本控制意識已形成,并積極出臺成本管理制度,但還是存在有些制度并不是很完善或是并未完全付諸實施的情況。一些酒店的成本管理方法還是延用比較傳統的方式,并未及時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系統進行管理。
三、酒店業餐飲成本控制方法的建議及應用
(一)開發員工潛力,提高員工素質,運用激勵機制,實施獎懲制度[3]
人力資源的開發在酒店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其在酒店業實現目標上的巨大功效已得到顯現。酒店必須對所有員工進行系統管理、科學定編、動態用人,合理控制人力成本。酒店還應制定每月培訓計劃,開展操作流程培訓,提高員工的各項技能和素質。每年初督促部門制定績效目標,將成本控制指標列入考核目標,在年底進行績效評估,直接和年終獎掛鉤,有獎有罰,間接提高員工對成本控制的意識。
(二)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加強餐飲各環節的成本控制力度
1.采購環節。需要將酒單和菜單項目作為依據,在對酒水和食品等原材料進行采購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其與質量標準相符合,并在此基礎上選擇價格最為合理的供應商。每月由采購人員和廚師事先進行市場調查,比較所需材料的價格和品質,優先選擇質優價廉的原材料,對特定品種的價格從競爭酒店及市場上進一步調查進行比較。采購部每期根據采購系統匯總出食品消耗量前20位漲價和跌價的品種提供給使用部門進行調整。對于用量較大的海鮮、肉類,采購部定點2-3家資質較好的供應商,采購各家處于最優價格和最優商品,或根據這些供應商應季進行的各種折扣和促銷,由廚師長決定菜品促銷品種,可以節約成本1-2%。
2.驗收環節。酒店所進原材料應由專人負責驗收,采購人員一般不得直接參與。應建立標準的驗收程序,嚴格控制原材料驗收環節。為保證收貨質量,每天上午原材料收貨由收貨人和廚師聯合監控,確保食品質量,如有問題要及時在現場處理。在半開放的收貨環境中,安裝高分辨率監控,以監督收貨的商品數量和重量,同時加強抽查的力度,從而降低的可能性和概率,避免潛在損失。
3.倉儲環節。在驗收原材料之后,需要向生產加工或倉儲環節及時移交,所涉及的移交目錄和清單必須在同一時間由接受部門簽字確認,從而避免其出現遺失或變質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應該以不同的加工生產和原材料特性為依據,分別進行保管儲存,從而降低損耗,進而降低成本。現在大部分國際酒店都在推行零庫存的成本控制方法,即對一些生鮮、水果、蔬菜類的食品采取零庫存的方法,這就需要廚師嚴格按照每日消耗量和預計客人數量制定采購計劃,供應商嚴格按照需求量送貨,防止庫存積壓,減少腐爛變質,降低成本損耗。這對于企業的每個月的用量的預估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統就顯得格外重要。
4.領用環節。必須對領用制度嚴格遵守,從而防止出現欺騙和浪費的行為。在零庫存管理模式下,雖然只涉及部門間的物品調撥,也應嚴格填寫物品調撥單來控制部門間成本核算。嚴禁出現先行領用后續調撥的情況,所有的領用行為必須發生在申請和批準之后,這不僅僅是對成本控制的必要要求,也是為了避免出現虧空和的必要條件。
5.生產加工環節。對成本進行控制的關鍵環節就是生產加工原材料,在管理配菜組和粗加工原材料方面進行加強,在對原材料進行應用進行成品生產的時候需要將生產標準制定出來,對其質量進行保障。零庫存管理模式下,廚師應嚴格控制每天的進貨量,及時了解預訂情況,根據預訂和客流情況調整出品數量和頻率,有效控制浪費;根據時令和季節更換菜品,并研發新的菜單,確保各種菜色可以滿足搭配的需要,從而降低浪費和損耗;對于使用的每種食材進行分析和比較,在不降低酒店標準的前提下,選擇同類成本較低的品種。
(三)運用先進的成本管理系統,科學核算餐飲成本
正如前面環節所提到的,有效利用先進的成本管理系統,建立科學標準的成本核算體系,即建立酒店餐飲產品采購、驗收、保管及領用的組織框架,使各環節通過該系統實現相互聯系,從而完善一體化構架。在此一體化構架下,制定酒店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制度,合理制定酒店餐飲成本預算,定期進行科學準確的成本分析。這套成本控制系統以及審批的框架流程,是整個成本控制體系的核心內容,其嚴謹與否和是否被嚴格執行,直接決定了整個體系的效果和成敗,所有的責任人和管理者都應該格外重視這一個體系的執行,并以身作則去貫徹它。
(四)分析菜單工程
定期展開分析酒水、菜品合理性的菜單工程。餐飲部應至少每季度進行菜單工程分析,對于銷量好、利潤高即受客人歡迎程度高的劃入“明星菜肴”,應加大力度推銷;對于利潤高,銷量低的菜肴要查找原因,如介紹不到位、味道不受歡迎、菜單不精美等,要策劃如何銷售;對于利潤低、但銷量好的菜肴要創新研討如何提高利潤;而對于利潤低、銷量又低的菜肴要調整菜單或者售價,并逐步淘汰。
(五)強化成本報表差異分析,實施科學管理
每月上旬需要召開成本報表分析會議,分析上個月的餐飲成本差異,由餐飲部經理、財務部經理、廚師長、成本經理、采購部相關人員參加,餐飲部經理需要對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的差異,本期成本與上期成本的差異進行分析,并將實際成本與競爭酒店進行對比分析,找出餐飲成本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并跟進解決,控制好酒店餐飲成本。
四、結論
酒店成本管理對提高酒店的財務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加強成本管理,就能使酒店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制定合理的價格,不斷增強酒店競爭能力;餐飲成本是酒店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餐飲成本費用管理的實施,有利于增強酒店管理的質量意識和效率意識;只有做好酒店餐飲成本控制,才能提高酒店競爭力,讓酒店在競爭中擁有絕對優勢。
參考文獻:
[1]姚建平.現代酒店管理:理論、實務與案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5,4.
[2]蔡曉恒.酒店餐飲行業成本控制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4.
關鍵詞:餐飲業成本控制措施
餐飲和客房是酒店營業的兩大支柱。經銷餐飲遠比經銷客房潛力大,效益好,因為餐飲不但面向酒店的住客,而且還面向當地的企業、機關、居民等。一家餐飲經銷比較好的酒店,其餐飲收入往往趕上甚至超過客房營業收入。科學地組織餐飲成本控制可以提高餐廳的經營與管理水平,減少物質和勞動消耗,使餐廳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餐飲成本控制關系到餐飲產品的質量和價格,關系到餐廳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時也關系到顧客的利益及滿足顧客對餐飲質量和價格的需求,從而促進餐飲產品的銷售。因此餐飲成本控制在酒店經營和管理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餐飲成本控制是指在餐飲生產經營中,管理人員按照餐廳規定的成本標準,對餐飲產品的各成本因素進行嚴格的監督和調節,及時揭示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糾正,以將餐飲實際成本控制在計劃范圍之內,保證實現酒店的成本目標。餐飲業的成本結構,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大類。所謂直接成本,是指餐企在一定時期內耗用的原材料、調料和配料總成本,也是餐飲業務中最主要的支出。原材料是加工制作各種餐飲產品的主料,如面粉、大米、雞、鴨、魚、肉、海產品等;配料是指加工制作各種餐飲產品必要的輔助材料,以各種蔬菜為主;調料是指加工制作各種餐飲產品過程中附加的各種調味品,如油、鹽、醬油、味精等。所謂間接成本,是指在產品加工制作過程中耗費的人工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管理費用等不計入產品成本的期間費用。由此可知,餐飲成本控制的范圍,包括了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的控制,從財務分析上看,餐企的日常經營消耗主要集中在菜品的原材料、調料和配料上,在餐飲經營中,保持和降低餐飲成本中的食品原材料成本和經營費用,盡量提高食品原材料成本的比例,使餐飲產品的價格和質量更符合市場要求,更具競爭力,是保證餐廳經營效果、增強競爭能力的有效措施。那么如何有效地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和損耗是餐飲成本控制的關鍵。筆者就直接成本的控制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制定嚴格規范的采購制度以控制采購成本
原材料購入關系到飲食制品的成本大小以及質量的好壞,必須對其加強管理。既要保證生產服務的正常需要,又要保證不造成積壓,尤其是容易腐爛和不宜長期儲存的原材料,更應根據生產的需要和原材料本身的特點,有計劃地組織采購,以防止損失和浪費。所以餐飲企業應制定以下采購制度。
(一)建立原材料采購計劃和審批流程
1.廚師長或廚房部的負責人每天晚上根據本部門的需求、物資儲備情況確定物資采購量,并填制“請購單”報送采購部門。
2.倉庫部門在各種物品庫存量到達最低界線時填寫“請購單”。庫存量最低界線,也稱采購線,是酒店為保證供應,減少資金積壓而確定的訂貨點的庫存量,它主要根據各種物品的每日消耗數量、保存期限、進貨難易程度以及從訂貨到進貨入庫的間隔天數等因素一一確定。采購計劃由采購部門制訂,報送財務部經理并呈報總經理批準后,以書面方式通知供貨商。
(二)建立嚴格的采購詢價報價體系
財務部設立專門的物價員,定期對日常消耗的原輔料進行廣泛的市場價格咨詢,堅持貨比三家的原則,對物資采購的報價進行分析反饋,發現有差異及時督促糾正。對于每天使用的蔬菜、肉、禽、蛋、水果等原材料,根據市場行情每半個月公開報價一次,并召開定價例會,定價人員由使用部門負責人、采購員、財務部經理、物價員、庫管人員組成,對供應商所提供物品的質量和價格兩方面進行公開、公平的選擇;對新增物資及大宗物資、零星緊急采購的物資,須附有經批準的采購單才能報賬。
(三)建立嚴格的采購驗貨制度
1.設置專門的驗收區域,包括驗收辦公室、檢驗測試裝置和臨時貯藏場地。另外,酒店應設置一種在驗收時使用的印戳或標記以防重復點算。
2.驗收人員一般從倉庫、廚房及成本核算人員中選用,選用的人員必須具有酒店物品的基本知識,鑒別購進物品與訂貨單上的質量要求是否一致的能力和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必須熟悉酒店所規定的驗收制度和驗收標準,有權拒收質量低劣、規格不符的貨品,有權拒收任何未經批準的物品采購。
3.驗收程序,貨品到后,驗收人員根據訂貨單的內容做好兩項工作:盤點數量和檢查質量。盤點數量時應注意,如果是密封的容器,應逐個檢查是否有啟封的痕跡,并逐個過稱,以防短缺;如果是袋裝貨品,應通過點數或稱重,檢查袋上印刷的重量是否與實際一致。全部貨品的測試、檢驗、過磅、清點等工作應盡量在送貨人在場時做完,以便一旦發現數量或質量的差錯,有第三者在場認可。庫存管理員對物資采購實際執行過程中的數量、質量、標準與計劃以及報價,通過嚴格的驗收制度進行把關。對于不需要的超量進貨、質量低劣、規格不符及未經批準采購的物品有權拒收,對于價格和數量與采購單上不一致的及時進行糾正;驗貨結束后庫管員要填制驗收單據,驗收單通常有兩種形勢:一種是驗收人員根據點收的貨品自制一份驗收清單;另一種是驗收人員直接在送貨人或供貨商帶來的一式三聯的送貨單據上蓋章收訖。無論采取哪種形式的驗收單據,都應做到收貨單據清楚、明確、整潔,便于審核,防止字跡了草,模糊不清,亂涂亂改。驗收工作完成后,將收貨單和發票訂在一起,送交財務部負責核準付款的人員。
(四)建立嚴格的出入庫及領用制度
制定嚴格的庫存管理出入庫手續,以及各部門原輔料的領用制度,餐企經營所需購入的物資均須辦理驗收入庫手續,所有的出庫須先填制領料單,由部門負責人簽字后生效,嚴禁無單領料或白條領料,嚴禁涂改領料單,由于領用不當或安排使用不當造成霉變、過期等浪費現象,一律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五)建立嚴格的報損報丟和存貨清查制度
對于餐企經常遇到的原材料、煙酒的變質、損壞、丟失應該制定嚴格的報損報丟制度,并制定合理的報損率,報損由部門主管上報財務、庫管,按品名、規格、稱斤兩填寫報損單,報損品種需由采購部經理鑒定分析后,簽字報損;報損單匯總每天報總經理,對于超過規定報損率的要說明原因。每月末,財務部要對存貨進行清查,這樣一方面可以查清賬實不符的原因,及時發現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手續和審核制度,保證存貨的安全和完整;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庫存的各種存貨數量,檢查分析企業各種存貨有無超儲積壓現象,檢查存貨有無因儲存時間太長而發生損壞變質現象,有利于及時處理上述現象,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流動資金周轉率。
二、利用先進的酒店管理系統,實現標準化的餐飲成本核算體系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制度
餐飲產品多為現做現賣,并且品種多,用料復雜,故很難對每一品種實際耗用原材料進行準確核算,客觀上需要對各種飯菜制訂一個合理的投料標準,即配料定額成本。配料定額成本是指單位飲食制品耗用原材料實物數量定額的貨幣價值,是由投料數量定額與投料單價組成,投料數量定額一般是按每道菜試制結果,考慮不同地區飲食習慣、風味特點并結合廚師經驗,經過分析研究確定,財務部門要根據投料數量定額與投料單價制作出標準成本卡,以此作為衡量飲食產品用料,檢查其質量,核算、監督并控制其成本水平的依據,并要經常地、不定期地對廚房部考核定額的執行情況,檢查各菜品、主食的定額成本與實際成本有無差異,有無跑冒漏滴及因保管不善而發生原材料殘損或變質現象。把廚師的獎金與出品業績和成本控制掛鉤,以提高廚師的節約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酒店的經濟效益。
(二)合理制訂本酒店的毛利率
餐飲產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價格的制定與毛利率的高低密切相關,毛利率合理與否直接影響酒店及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酒店要根據自身的規格檔次以及市場行情合理制訂毛利率,并分檔口制訂毛利率以及上下浮動比例(比如熱菜、涼菜、酒水的毛利率是不一樣的)。制定毛利率時既要認真研究客人的消費心理,考慮顧客對付出價格需要獲取更多價值的要求,同時也要滿足酒店獲取合理利潤的愿望。
(三)定期進行科學而準確的成本分析
財務部每月末要召開成本分析會,分析每一菜品、每一臺、每一宴會、每一個檔口的成本率,將各檔口的成本與實現的收入進行對比,及時分析滯銷菜品情況,對成本率高的項目進行統計分析,并編制成本日報表和成本分析報告書,還可以通過成熟的酒店管理系統實現成本分解,進銷核對,通過銷售的菜品數量計算出主輔助料的理論成本,并自動核減庫存量,期末與庫存管理系統提供的實際盤點報表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發現標準成本卡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距。此外,對于投入生產過程的原材料,在當月未全部消耗的情況下,正確計算月末廚房已領未用、或產品未銷售原材料的結存額,這個計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本期已銷餐飲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對酒店當期財務成果有著重要影響。
三、其他影響餐飲直接成本的因素分析
除上面介紹的原材料的采購和餐飲成本的計算方法外,影響餐飲直接成本的還有菜單的設計、制作的過程和服務的方法,每一階段都與直接成本息息相關,自然應嚴加督導。
(一)菜單的設計菜單作為一種餐飲銷售的信息傳播媒介,在餐廳與顧客間起著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是餐飲生產和服務的計劃書,對餐廳的經營效益高低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又是顧客進入餐廳后對餐廳認知的介紹書,直接提供顧客對菜品進行選擇。所以設計菜單時不僅要考慮到菜品銷售情況,更要考慮其贏利能力,如果菜的價格過高,顧客可能接受不了;如果菜的價格過低,又會影響毛利,甚至可能出現虧損。因此,設計菜單時,應適當降低高成本菜的毛利而提高低成本菜的毛利,以保證總體達到規定的毛利率。
(二)餐飲的制作制作人員一時疏忽,或溫度、時間掌握不當,或份量計算錯誤,或處理方式失當,往往會造成食物的浪費而增加成本。因此要鼓勵使用標準食譜和標準份量來嚴密地控制食物的充分利用。
(三)服務的方法沒有標準器具提供使用,對于剩余的食物沒有適當加以處理,對于食物賣出量與廚房出貨量沒有詳細記錄,延遲送食物給客人引起退單,都會造成食物的浪費和損耗,影響成本,所以預先規劃妥善的服務流程,將有助于控制成本。
可見,餐飲成本控制需要所有與成本相關人員的參與,每位員工都要提高成本控制意識,充分認識到成本控制與增加餐飲銷售額同等重要,認識到菜點加工的成本控制不僅關系到餐廳目前的利益,而且決定著酒店長期的穩定發展,與員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只有這樣,全體員工才能積極主動地按要求的成本控制方法進行工作。此外,餐飲成本控制不能建立在人人自覺的美好愿望之上,應當有一套貫穿于所有環節的成本控制流程和制度,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降低餐飲經營成本,力求最大利潤,進而有效地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的酒店經營目標。
餐飲成本控制,除保持成本不上升外,可能更多的是希望成本每年都有一定的降低幅度,但成本降低總有一個限度,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餐企只有從創新著手來降低成本。從技術創新上降低原料用量或尋找新的、價格低的菜品原料替代原有的、價格較高的原料;從工藝創新上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原料的損耗量,提高成品率或一級品率;從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創新上提高勞動生產率、設備利用率以降低單位產品的人工成本與固定成本含量;從營銷方式創新上增加銷量,降低單位產品的營銷成本。只有不斷創新,用有效的激勵方式來鼓勵創新,才是餐企不斷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