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啟發(fā)教學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英語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的涵義可以概括為: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遵循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藝適時巧妙地 啟迪、誘導學生去學習,幫助他們學會動腦筋思考和語言表達,生動活潑、輕松愉快地獲得發(fā)展。
啟發(fā)教學的原則與要求
啟發(fā)式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和總的教學方法,已為廣大教學工作者所熟 悉。但啟發(fā)式教學并不是立竿見影,一用就能產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許多教師沒有真正領會啟發(fā)式教學的實質,或者對啟發(fā)式教學方法與技巧運用不當或運用不純熟,在教學過程中會經常出現(xiàn)“啟而不發(fā)”的現(xiàn)象。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學生本身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對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反應遲緩。二是可能教師的問題缺乏啟發(fā)性,所提的問題太抽象,太龐大,或者跳躍太大,缺乏循序漸進,致使學生的思維跟不上。為此,我認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時,應考慮遵循以下原則:
(一)關鍵性原則
課堂上進行啟發(fā)式教學,教師要啟在關鍵上,啟在要害上。這就要教師分清主次,學會抓主要矛盾。一堂課是由幾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必然有一個主要矛盾,教師在抓住一堂課的主要矛盾的同時,還要善于抓住課堂教學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矛盾,找出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同的關鍵和要害,一個個“啟”、一層層“發(fā)”,環(huán)環(huán)緊扣,發(fā)散思維和收斂思維形式相結合,列舉法、設問法、類比法、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等思維方法相配合,這樣才會使啟發(fā)式教學的方法與技巧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二)實效性原則
設計啟發(fā)式教學時,要充分了解教學對象的年齡特征,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已有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愛好等,做到講求實際、講求實效、啟而有發(fā)、問而有答、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這里要注意兩點:一是作為啟發(fā)的知識材料應選用大多數學生所掌握的,感知過的,同時又能在記憶中得到再現(xiàn)的,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啟發(fā),一定會啟而有發(fā),問而有答。二是鑒于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愛好不同,對不同學生,要注意運用不同的問題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異,不能用一個模式對待所有的學生。
(三)雙向性原則
雙向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發(fā)揚民主,創(chuàng)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課堂氛圍,做到在愉快、和諧的情境中進行多種形式的啟發(fā)。我們都知道,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為主體。但教師的“導”是為了引導學生正確的思維,而不是代替學生走路。教師要充分喚起學生主體意識的覺醒,使他們知道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要講求教學民主,講求雙向交流,真正做到啟而有發(fā),問而有答,使啟發(fā)式教學發(fā)揮它應有的功能。否則,師生心理相悖,課堂氣氛壓抑,必然會影響學生的情緒,不利于啟發(fā)式教學的進行。要做到這一點光靠教師在課堂上的努力還不夠,還要靠教師平時與學生建立起來的和諧的師生關系。
(四)引導性原則
啟發(fā)的目的在于啟動學生的思維,為此應引導學生動腦,使他們通過思維來主動地理解知識,接受知識。為此我們應朝以下三個方面去引導:
第一,要運用新穎充實的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樣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即教會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常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身受用無窮?!庇纱丝梢娊虝W生學習,授之以法的重要。
第三,要引導學生發(fā)展自己的能力,這是啟發(fā)式教學的目的之一。在進行啟發(fā)式教學時,要注意采用各種有效的方式、方法,調動學生的眼、耳、手、腦等各種器官參加學習活動以引導他們培養(yǎng)自己的注意、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等多種能力。從而把傳授知識與發(fā)展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啟發(fā)式,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則外,我們首先應該更新我們的觀念。在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時也要講究方法與技巧,不能誤把“滿堂問”當作啟發(fā)式教學方法與技巧的法寶。提問啟發(fā),僅僅是啟發(fā)教學方法與技巧的一種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皾M堂問”看起來很“熱鬧”,其實如果不注意設問的對象、質量、層次,不注意啟發(fā)的目的,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樣子,一個架式,學生沒有進入被啟發(fā)的角色,這樣的問,問得更多,效果也不會大甚至是浪費時間。我們必須認識到啟發(fā)式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時,教師不置一言,沒有提出什么問題。但是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僅僅作出某種暗示,都會誘發(fā)學生的思路和聯(lián)想,同樣具有啟發(fā)性,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通過實踐,筆者總結歸納如下常見的方法:
轉貼于 一、創(chuàng)境法
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場景,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圍中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例如,我在講動詞“help”的不同用法時,我利用電腦多媒體播放了一個顧客買東西時店員問他:“Can I help you?”的情景片斷和一個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畫面,然后讓學生自己體會它們之間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義并解釋出來,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這一詞的用法而且由于借助于情景記憶印象很深且不易忘記。
二、激情法
課堂教學不僅有師生之間知識信息的傳遞,更有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F(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那種明朗的、樂觀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噴涌,而郁郁寡歡、萬馬齊喑的苦悶心情則抑制人的思維。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像音樂指揮那樣激起學生的情緒,使之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從而為進一步啟發(fā)奠定良好的基礎。課堂上激情啟發(fā)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1、通過放錄像、錄音或生動講述,使學生仿佛身如其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維、去探索。2、找一件能引起學生豐富想象的物品,使學生睹物思情,如英語課教“我的一家”時,教師讓學生拿出自己家庭的合影,然后用英語介紹,借以激發(fā)學生的家庭觀念及熱愛父母的心情。另外教師在課堂上要飽含感情,并通過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學生,使他們從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調動起思維積極性,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三、設疑法
“疑”是探求知識的起點,也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支點。會不會“設疑”是一個教師教學技巧的表現(xiàn)。南宋理學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币粋€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注意從“疑”入手,巧設懸念,啟發(fā)學生思維。換句話說,就是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善于引導學生生疑、質疑、解疑。應當指出的是,設疑不同于一般的課堂提問。它不是讓學生馬上回答,而是設法造成思維上的懸念,使學生處于暫時的困惑狀態(tài),進而激發(fā)解疑的動因和興趣。例如,有一次講到介詞后動詞的變化問題,一學生說介詞后的動詞全部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寫出一句子:The boy did nothing in the classroom but,然后介紹 but 后用 sleep 還是 sleeping?學生中大多數人都認應用后者。于是,我頗具哲理地啟發(fā)道:“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數人手中喔?!边@就形成了一個“懸念”,學生大腦皮層優(yōu)勢興奮中心迅速形成,激起了解決問題的興趣與需要,然而,我并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回家查資料,第二天告訴我。這樣,我不但通過設疑啟發(fā)學生去思考而且也培養(yǎng)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四、尋思法
如果說設疑啟發(fā)重在“疑”,即通過新舊知識的矛盾,了解問題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之間的懸念來啟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那么,尋思啟發(fā),則重在“思”,即通過引導學生如何解決問題,解決懸念來啟發(fā)學生。如我在講道sometime時就列出sometimes、some time、 some times 然后問學生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學生們似曾見過,但又說不清它們的區(qū)別。于是我就啟發(fā)他們:some 可表示“一些、某”,time 可表示“時間、倍數、次”。然后逐步再啟發(fā)他們 sometime 表示“某一時間” some time 表示“一些時間”等等教他們用已學過的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故謬法
教師在講授知識的重點、關鍵處,故意出現(xiàn)錯誤,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fā)學生思維。如教師講完某一規(guī)則后讓學生一起做課堂練習時,可故意犯學生可能犯的錯誤,從而讓他們引起警惕,以免再犯。故謬法的好處是能引起學生高度注意,啟發(fā)他們積極思維,以探究正確答案,而且記憶牢固。但此法不可多用,否則容易造成學生思維混亂。
六、暗示法
課堂教學時,當學生思維出現(xiàn)故障時,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手勢、表情等種種方法,給學生以暗示,或接通學生的思路,讓他順利得解決某一問題:或提醒學生思維中出現(xiàn)某些偏差,讓他們迅速回到正確的思路上來。如教師在處理課文時可把課文中的重點、難點以及一些關鍵詞按段落板書在黑板上,這樣在之后讓學生復述課文時,如學生遇到困難老師就可以用板書來暗示內容,幫助學生完成復述。
七、點撥法
點撥法也是在學生思維受阻時,引起認知過程中斷時給予的指點、啟發(fā)。所不同的是,暗示啟發(fā),教師只作暗示,不明確說出答案;而點撥啟發(fā),教師應把某些話說在明處。當然這些話只能說在關鍵處,否則就談不上“點撥”了。
關鍵詞 啟發(fā)式 教學
我是1988年畢業(yè)于東北職工大學管理系。由于工作需要,畢業(yè)回到東電一公司教育處(93年調入電廠教育處),任技校班的工程力學課,此科目對于外行的我來說,確實是一個難題。面臨教師短缺,我也就毫不猶豫地接下來。我一邊摸索、一邊鉆研、一邊授課,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哪!
至今教學已有十個年頭了,在這十個年頭里,我曾任92級、93級、94級、95級技校班的工程力學課,93級、94級、95級、96級業(yè)余中專的工程力學課,經過本人的刻苦努力,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尤其是93級技校班材力課統(tǒng)考那年,曾授予大連電校校外班的領導的獎勵。
通過不斷的研究、探討、授課,使我從教學中悟出這種教學方法,那就是啟發(fā)式教學。在談啟發(fā)式的教學時,人們常常與注入式相聯(lián)系,二者都是具體的教學方法,但不能說,講授就是注入式,談話、討論就是啟發(fā)式。所謂注入式,一般是指不看對象,不管學生領會與否,讓學生呆讀死記,其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智力的發(fā)展,甚至窒息學生的智慧,壓抑學生的才華。啟發(fā)式是指整個教學過程都應喚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使學生處在一種對知識的追求狀態(tài),從而使“教”與“學”同步,將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克服了教師枯燥無味地灌輸和壟斷課堂的現(xiàn)象,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學中運用啟發(fā)式呢?我在《工程力學》課的教學實踐中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啟發(fā)式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積極性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要使學生學好工程力學課,必須啟發(fā)學習的動機,而學習動機又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動力源泉,是產生積極性的基礎。為此,在教學中教師用淵博的知識、生動的實例,向同學們講述材料的各種性能以及各種應力在電廠應用中的重要性,使大家知道學好這門專業(yè)課,為今后工作和未來都是有好處的。例如,開、關門時,師傅們用扳手擰緊螺母時,還有司機師傅握的方向盤等等這些都是力矩、力偶的實例,再如幾百米高的大廈、斜拉鐵索橋、各種機械支承臂梁、轉軸、汽輪機葉片、鍋爐承壓管等,都是通過應力對材料進行設計和核算的,以及材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高壓鍋、自行車、坐的椅子等。用這樣的方式誘導學生學習工程力學的意向、愿望和興趣,于是激發(fā)起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由于學生有了學習的熱情,學好工程力學課就有了內在力量和基礎,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順利進行了。
二、結合日常生活現(xiàn)象,啟發(fā)學生集中注意力
教師總是希望同學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全神貫注地聽講,但時常是事與愿違,其原因在于“教”與“學”的雙方。對教師來說,除了清楚、明白講述教材內容,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外,還應采取多種手段,用更積極的措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工程力學知識與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現(xiàn)象相聯(lián)系,啟發(fā)學生提高學習注意力效果很好,用形象逼真的生活現(xiàn)象來啟發(fā)學生對所研究的問題的興趣,喚起求知的欲望,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師的講授上,比采用粗暴生硬的手段來維持課堂紀律要積極得多,不僅學生容易接受,而且教學效果好。
三、結合生產實踐,啟發(fā)學生獲取知識
任何事物總是帶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師在講授時應啟發(fā)學生去尋找事物的異同點,去比較、去鑒別,從中總結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如講應力集中時,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首先向學生講述:在買布時,售貨員首先將布剪開一個口,然后用手將布撕開。這就是生活中利用應力集中撕布,若不先剪個口,布就不容易撕開。這樣,不但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重要的是使同學們縮短理論和實際中差距,即抽象概念在具體問題的體現(xiàn)。
四、找出差異,開發(fā)判斷能力
任何一類事物都具有相同與不同之處,采用比較的方法,找出差異,通過比較異同點,啟發(fā)學生判斷“是”與“非”的能力。如材料力學中,壓縮變形和擠壓變形從字面上看十分相似,如果沒有圖形很難辨認是哪一種變形,怎樣才能區(qū)別它們呢?教師應該從定義、特點不同找差異,壓縮變形是指作用在構件兩端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與桿的軸線重合、在軸向壓力作用下產生變形。而擠壓是指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在接觸表面上互相壓緊的現(xiàn)象。根據定義的差異,再考慮一下它們的特點,壓縮是指整體被壓,擠壓是指局部被壓,通過掌握它們的定義和特點,就很容易識別是什么變形了。這不但有助于同學們對此知識的牢固掌握,而且還開發(fā)了他們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
五、采用類比推理傳授新知識
推理是由一事物判斷另一事物的思維過程,判斷與類比推理有著密切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用類比的形式,進行邏輯推理,傳授新知識。比如,在講圓軸扭轉變形時常常與拉(壓)桿變形進行類比,他們都屬于在外載荷作用下產生變形,所以可推理為二者具有同樣功能。校核拉(壓)桿強度時,思路是:外力(P)內力(N) 應力(σ),根據類比推理可以校核圓軸扭轉變形的強度,但又不完全一樣,此時,教師可再啟發(fā)學生根據定義去尋找求扭轉的應力,這樣將拉(壓)變形與圓軸扭轉變形進行類比,根據拉(壓)桿的條件推理判斷,講授圓軸扭轉的變形就容易多了,所以說,用類比啟發(fā)式教學不但有利于傳授知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展開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啟發(fā)式;運用;原則;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已被廣大教師所認同并運用,但實際效果卻大不一樣。其原因是有的教師沒有領會啟發(fā)式教學的實質,對啟發(fā)式的方法與技巧運用不當。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學生本身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對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反應遲緩;二是提出的問題缺乏啟發(fā)性,或太抽象、跳躍太大、缺乏循序漸進,導致學生的思維不能與之同步。所以,在教學中運用啟發(fā)方法應考慮以下原則和方法:
一、啟發(fā)式的基本原則
(一)關鍵性原則。
進行啟發(fā)式教學要啟在關鍵上,啟在要害上。這就要求教師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一堂課是由數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必然有一個主要矛盾,教師在抓住一堂課的主要矛盾的同時,還要善于抓住課堂教學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矛盾,找出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同的關鍵和要害,一個個“啟”、一層層“發(fā)”,環(huán)環(huán)緊扣,這樣才會使啟發(fā)式的方法與技巧發(fā)揮作用。
(二)及時性原則。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可以說這兩句詩道出了及時性原則的精髓。教師要做到啟發(fā)及時,就要善于觀察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應。在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活躍時,或在學生遇到了困難,思維暫時受阻時,教師都應抓住本質、在要害處稍加點撥,啟發(fā)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但一定要盡量避免超前啟發(fā)和滯后啟發(fā)。
(三)實效性原則。
設計啟發(fā)式時,要充分了解教學對象的年齡特征,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已有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愛好等,做到講求實際、講求實效、啟而有發(fā)、問而有答、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異,不能用一個模式對待所有的學生。
(四)雙向性原則。
雙向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發(fā)揚民主,創(chuàng)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課堂氛圍。要講求教學民主,講求雙向交流,真正做到啟而有發(fā),問而有答,使啟發(fā)式教學發(fā)揮它應有的功能。
(五)獨特性原則。
獨特性反映的是新奇、不同尋常的思維。借助多媒體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讓學生根據圖形提示識別單詞之意,并聯(lián)想起很多有關的詞匯,進行人機對話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又激發(fā)了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
二、運用啟發(fā)式的基本方法
(一)激情法。
課堂教學不僅有師生之間知識信息的傳遞,更有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明朗的、樂觀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噴涌,而郁郁寡歡、萬馬齊喑的苦悶心情則抑制人的思維。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像音樂指揮那樣激起學生的情緒,使之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從而為進一步啟發(fā)奠定基礎。課堂上激情啟發(fā)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通過放錄像、錄音或生動講述,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維、去探索;找一件能引起學生豐富想象的物品,使學生睹物思情,調動起思維積極性,體驗到成功的歡樂等。
(二)創(chuàng)境法。
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圍中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動詞“help”的不同用法時,利用電腦多媒體播放了一個顧客買東西時店員問他:“Can I help you?”的情景片斷和一個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畫面,然后讓學生自己體會它們之間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義并解釋出來,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這一詞的用法,而且由于借助于情景記憶印象很深且不易忘記。
(三)設疑法。
“疑”是探求知識的起點,也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支點。會不會“設疑”是一個教師教學技巧的表現(xiàn)。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注意從“疑”入手,巧設懸念,啟發(fā)學生思維。換句話說,就是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善于引導學生生疑、質疑、解疑。應當指出的是,設疑不同于一般的課堂提問。它不是讓學生馬上回答,而是設法造成思維上的懸念,使學生處于暫時的困惑狀態(tài),進而激發(fā)解疑的動因和興趣。
(四)研討法。
教師將啟發(fā)貫穿于講練中,通過循循善誘,步步啟發(fā),調動全體學生的思維共同研究、討論、分析、解決問題或提出問題后組織學生自己分組討論,利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這一方法在理解課文和處理難點上較為常用且效果明顯,特別在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面尤為有效。
(五)故謬法。
教師在講授知識的重點、關鍵處,故意出現(xiàn)錯誤,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fā)學生思維。如教師講完某一規(guī)則后讓學生一起做課堂練習時,可故意犯學生可能犯的錯誤,從而讓他們引起警惕,以免再犯。故謬法的好處是能引起學生高度注意,啟發(fā)他們積極思維,以探究正確答案,而且記憶牢固。但此法不可多用,否則容易造成學生思維混亂。
(六)點撥法。
在課堂上,當學生思維出現(xiàn)故障時,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手勢、表情等種種方法,給學生以暗示,或接通學生的思路,讓他順利地解決某一問題:或提醒學生思維中出現(xiàn)了某些偏差,讓他們迅速回到正確的思路上來。如教師在處理課文時可把課文中的重點、難點以及一些關鍵詞按段落板書在黑板上,這樣,在之后讓學生復述課文時,如學生遇到困難老師就可以用板書來暗示內容,幫助學生完成復述。話只能說在關鍵處,否則就談不上“點撥”了。
(七)對比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啟發(fā)式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1-0034-01
初中階段學生會接觸到生物知識,基于此,高中階段的生物課程過渡較為平緩。高中生物教學應當依據新的大綱要求,調整教學方法和途徑,積極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入手研究合適的教學策略。啟發(fā)式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因此,廣大生物教師應積極研究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一、提高學生興趣,引導獨立思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過去的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更多地注重書本知識的直接講解,通常是把知識內容板書在黑板上。同時為了趕進度,教師會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較難顧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學生普遍失去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影響對生物知識的掌握。啟發(fā)式教學遵循新課標精神,要求高中生物課堂分清教學活動的主次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知識的理解和觀點把握。積極調動學生的生物學習積極性,是生物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能夠對生物知識和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是學生學會的表現(xiàn)。高中生物知識點瑣碎復雜,在生物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過分注重將每個知識點進行透徹講解,忽略了給學生時間讓其獨立思考,結果出現(xiàn)學生“上課聽得懂,下課不會做題,但老師一講解就能恍然大悟”的現(xiàn)象。有些教師認為,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是因為學生本身對知識點掌握不夠熟練,殊不知,是教師教學方法不當。這時,注重啟發(fā)式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例如,教學高中生物必修一“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中“呼吸作用”時,生物教師應讓學生自主思考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只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琢磨,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有關“呼吸作用”的知識點。啟發(fā)式教學的運用,能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二、運用生動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
生物畢竟是一門理科類的科目,難免會有一些專業(yè)術語讓人難以理解。如果生物教師一直使用呆板、沉悶、機械的語言為學生講解,那么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興趣會大大降低,不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高中生物課程時間緊,知識點繁多而瑣碎。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生物知識,生物教師應運用啟發(fā)式教學。生物教師要結合自身和學生的特點,將不易理解的生物知識,用生動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同時,生物教師也可根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編一些生物知識口訣,以方便學生記憶。例如,蘇教版高中生物“細胞的生命歷程”中,有一節(jié)是“細胞的增值”,講述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內容。在授課過程中,生物教師就可以編成口訣,如“兩消兩現(xiàn)一散亂(核膜核仁消失,染色體紡錘體出現(xiàn),染色體散亂地分布在紡錘體的中央),絲牽點排赤道板(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上),點裂絲牽向兩極(著絲點分裂,染色體變成姐妹染色單體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兩消兩現(xiàn)新壁現(xiàn)(染色體紡錘體消失,核膜核仁出現(xiàn),新的細胞壁出現(xiàn))”。這樣一來,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就能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中。這些口訣的點綴,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激發(fā)學習生物的積極性。
三、構建實物模型,提高課堂效率
高中生物關于概念性和規(guī)律性的知識點較為煩瑣,知識點或者生物實驗較為抽象。如果僅僅以生物教師口頭教學的方法為主,那么學生很難理解、掌握生物新知識。高中生物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需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隨著社會經濟、科技、文化水平的飛速發(fā)展,生物教學要注重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啟發(fā)式教學效率。例如,教授必修一“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中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性模型時,生物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利用廢舊物品動手制作生物膜模型。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磷脂雙分子層”,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膜的結構,更加了解糖蛋白和蛋白質分子在生物膜上的分布。在學習必修二DNA分子的結構時,學生很難想象沃森和克里克創(chuàng)建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這時,生物教師可以利用曲別針、泡沫塑料、紙片、牙簽、橡皮泥等常用物品,動手制作DNA雙螺旋結構。這樣,就能讓學生透徹理解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提高生物課程學習興趣。
四、結束語
生物課程作為高中理科學生的一門重要課程,對高考成績的提升意義較大。高中生物教學是一項繁重的任務,注重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教學,使其掌握獨立思考的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師的新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模式,引入啟發(fā)式教學。要注重提高學生興趣、引導獨立思考,運用生動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構建實物模型、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鄒小紅.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理科考試研究,2014(15).
[2]孫艷娟.巧用多種啟發(fā)教學法優(yōu)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J].學苑教育,2013(03).
關鍵詞:數學 教學 啟發(fā)互動 方法
現(xiàn)行初中數學的教學目的,就明確提出了要“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要讓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形成用數學的意識”?!〕醪骄邆鋵W習分析方法的能力。作為數學教師,必須對教學目的有明確的認識,并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展開教學。必須全面、深刻地掌握數學教學目的,并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以此來檢查和評價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從而不斷改進數學教學方法。數學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決定了數學教育相較于其他學科,略顯枯燥,因此,要教好數學課程,就要求教師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啟發(fā)互動式的教學手段的實施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通常課堂上以教師為核心,采用“滿堂灌”的教育方法,導致學生參與度不夠,部分學生出現(xiàn)上課走神,打瞌睡等現(xiàn)象。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我采取了課堂啟發(fā)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
首先,以實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切入將要教授的新課內容,引導學生思考,提升學生興趣。比如講授“軸對稱圖形”時,出示松樹、衣服、蝴蝶、雙喜等圖形,讓學生討論這些圖形具有的性質。學生經過討論得出“這些圖形都是沿一條直線對折;左右兩邊都是對稱的,這些圖形的兩側正好能夠重合……”。學生自己得出了“軸對稱圖形”這個概念。好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接下來,針對新課的概念和內容提出一些問題,將問題板書在黑板上。用10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己看書、討論,找出問題的答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設置問題時難度把握要適中,難度過高打擊學生積極性,難度過低學生會覺得缺乏挑戰(zhàn),喪失興趣。
其后,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掌握新課內容的情況,針對學生回答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具體的教學。通過這種方式,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能及時讓老師明能看到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疑難點在哪里,可以詳講、細講,提高教學效率。
二、建設現(xiàn)代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庫
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顯然不能適應現(xiàn)代的教學要求。多媒體的作用顯而易見,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展示出圖文并茂的教學內容,利于教學情景的設計。學生利用多媒體,也可以快速地獲取信息,不僅能學到書本的知識,還可以從光盤、網絡等多種途徑獲得,這要擺脫出了課本的限制。另外,通過多媒體的互動,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教學過程。
此外,建設教學資源庫,采用PPT、動畫等直觀的教學資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對知識的把握和理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不能忽視的事實是,推進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運用,對教師還需要進一步的培訓,加強其對計算機軟件和一些應用軟件的學習和運用,如果教師不能夠熟練地使用這些工具,就難以在課堂上給對學生較好的教學。還要充分發(fā)揮各種多媒體的功能,積極的讓學生親手使用各種工具,加強數學實驗在教學中的應用。
三、基于啟發(fā)互動的課堂激勵因子
鼓勵教學法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托爾斯泰曾就此形象地說過:“激勵能使人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創(chuàng)造奇跡的催化劑和導火線。”多年的實踐結果也讓我體會到,這是一種體現(xiàn)“人本精神”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還有助于改變當前農村中學數學教學所面臨的一些難題,在教學活動中廣泛應用可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鼓勵教學法是“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正處在青春發(fā)育期的中學生,雖然性格處于敏感的叛逆期,但他們同樣也渴望著得到老師對自我的認可與賞識,從而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目標。有效合理的獎勵機制,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但由于學生的層次能力不同,對學生的要求應該合理分段,比如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注意將問題分類,基礎題、提高題和挑戰(zhàn)題等,根據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以發(fā)揮學生主動性。
四、課后輔導與交流
盲目的題海戰(zhàn)術顯然也不再適應新課標的課程改革思路。因此,課后的輔導不再是單純解決學生的作業(yè)問題。而是在解決學生學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同上,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自我評價,使認識上一個臺階,逐步完善認知結構,并進一步開拓探究的空間。使學生在課后環(huán)節(jié)中,或質疑問難、或自我展現(xiàn)、或答疑解難。從而他們的思維得到了碰撞,認識得到了升華,體驗得到了豐富。
初中生也開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很多問題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方法,盡管有些并不成熟。作為老師,在課后注重與學生多交流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更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二者可以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目的;交際能力;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5-165-02
對于新時期的英語教學,我們必須明確教學目的。把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教學的首位。課堂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改變過往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偏重語法結構的分析、講解,及機械的句型操練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加強訓練指導,加大學生自學的活動量,從而發(fā)揮其“主體”作用。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對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獨特的見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參考、指正。
一、重視“整體―分段―再整體”教學模式
提高學生英語思維培養(yǎng)的連貫性。眾所周知,課文整體教學是針對傳統(tǒng)的分塊教學提出的,是指在講授課文時首先應把學 生引到的課文的要點和中心思想上。過往,初中英語教學普遍存在的弊病是把英語課當作歷史那樣的知識課來教,逐字逐句地進行語法結構分析,以灌輸知識為主,把學生當作消極的接收器。這樣做,其實是將語言的兩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結構與意義。人為地割裂開來。一些學生上了幾節(jié)課還不知道該課文說的是怎么回事。這是如今英語課堂教學普遍的現(xiàn)象。而新英語教學大綱指出:教課文的正確方法應按照“整體―分段―再整體”的順序進行。那么如何實施“整體―分段―再整體”的教學方法呢?經過多年的教學,我總結了一些方法,在此拋磚引玉。例如:總結講故事法。就是教師把課文簡化后編成小故事講給學生聽。學生一開始就了解了全文大意,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自覺地去閱讀材料,了解細節(jié)。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聽”的訓練。閱讀理解法。這種方法與“問答法”相似。不同的是,“問答法”是以提問的形式,突出“聽說”?!伴喿x理解法”以選擇題和判斷題的形式,以突出理解課文和處理課文信息為目的。視聽法。是指教師在上課前,充分利用有關的圖片,實物或運用簡筆畫,采用“視、聽、說”入手的方法,事先讓學生了解課文大意。實際上,初中英語具有直觀性,學生通過眼、耳、腦同時并用,對輸入到頭腦中的各種語言信息和表述方式印象深刻, 不易忘記,這為學生日后的語言運用做好了知識準備。運用“整體―分段―再整體”的教學模式,學生從開始就知道到自己將要學習的東西,然后在重點分段掌握,最后在進行總結。這個方法已經在廣大地區(qū)開始實行,也從側面反映其優(yōu)勢之巨大,好的東西就該保留,我們在保留的同時還要不斷地探索,優(yōu)化,最終達到最理想的境界。
二、化繁從簡,綜合歸納,辯義解惑
杜勃羅留夫說得好,“教師如果把科學的材料嚼得這樣細,使學生無須咀嚼,只要把教師所講的吞下去就行了。這樣,從學生中可能培養(yǎng)出懂知識的猿猴?!币驗閷W生的基本技能是通過大量的言語實踐活動練出來的,不是由教師講出來的。只有精講,才能省出時間來引導學生進行言語實踐和思考問題。學生只有在面對新的問題時,才能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正是學習和運用語言之必需。如果要通過課文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就要大膽的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們自己去做,他們還不會做的,就啟發(fā)他們自己去做。要使學生達到快速自如,準確地道地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在課文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及時引導學生將已學知識與當前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必要的綜合歸納,逐步形成學生的知識網絡。通過歸納,將學生所學知識進行類比,使學生了解掌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相同點及不同之處,以澄清學生知識疑點。若教師經常性地引導學生通過例句將類似知識歸納比較,學生就會形成正確的認知結構,養(yǎng)成規(guī)范運用語言的習慣??傊?,以學生為中心,化繁從簡,并積極的歸納分析,加強學生的思考能力,對于以后交際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
三、培養(yǎng)學生開口習慣,加強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外語方向課教學 SYB教學體系 參與性教學法
一、引言
在當今知識經濟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都已經把培養(yǎng)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人才作為了本科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高等院校的外語專業(yè)都在課程設置上設置了類似于經貿××語、旅游××語、翻譯××語等方向課,目的也就在于讓學生學以致用,在跨文化交際中做到游刃有余。
SYB是英文Start Your Business的簡稱,是原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從國際勞工組織引進的一項培訓項目。該項目的主要目的是使參加培訓的人員能夠創(chuàng)辦和維持一個可盈利的企業(yè)。這是一個實戰(zhàn)性的培訓,培訓的目的就在于切切實實的教會學員如何開班自己的企業(yè),所以 SYB培訓的教學體系的設置和教學方法的應用上都有外語方向課教學可以借鑒之處。
二、SYB教學體系特點分析
正是因為SYB項目的應用性和實戰(zhàn)型,所以SYB培訓項目的一個基本的要點就是參與性教學法,讓每一位學員都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并且做到學以致用。SYB教學體系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學準備階段的針對性強。SYB的教學采取的都是小班教學(每班30人)的模式,學生均為成年人。在SYB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會通過學員入學登記表對每一位學員的創(chuàng)業(yè)想法,家庭環(huán)境,教育背景等做一系列的了解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做到很快地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在指導學員學習過程中做到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員在培訓的時候能夠真正的學習到自己所欠缺的知識。
(二)教學實施階段的參與性強。SYB教學法在教學的實施階段特別強調學員的參與性,這樣就可以把學員真正帶入到課堂中,使學員可以更加專心致志的學習并且學會如何應用新的知識。主要方法有講課法、案例法、討論法、頭腦風暴法、練習法、角色扮演法和SYB游戲法。在此著重介紹一下頭腦風暴法和角色扮演法。
頭腦風暴法是一種用來產生注意的方法。它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產生一系列的解決辦法。這種方法要求每一位學員都要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不允許任何人發(fā)表帶批評性的意見,讓學生可以任意發(fā)揮,無拘無束。這種方法在教學中產生高度的參與性,可以使課程更加的活潑生動,并且可以刺激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
而角色扮演法是將顯示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寫成劇本,要求學生在劇中扮演特定的角色,目的在于讓學員演練如何處理實際問題。這種教學方法可以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執(zhí)行能力,并且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效果檢測階段的時效性強。在SYB教學的日常教學監(jiān)督活動中,有一個每天都必須要做的任務就是收集學員的《SYB培訓每日意見反饋表》,表格中涉及的內容有:
1.今天我喜歡那些方面的內容?
2.今天我不喜歡那些方面的內容?
3.今天我有哪些地方沒有聽懂?
4.為了使培訓班辦得更好的建議。
教師收回表格后,要認真分析和總結,在下一次課開始前真誠及時地對學生的問題一一給予答復。具有很強的時效性。
三、SYB教學體系對外語方向課教學的啟發(fā)
基于SYB教學體系的特點,有以下幾點可以借鑒。
(一)教學準備階段不僅要備好教材,更要備好學生。外語方向課的教師在教學的準備階段就應該提前做到不僅備好教材,還要備好學生,包括學生的綜合知識基礎、成長環(huán)境和經歷、心理需求、性格特征、情緒、興趣愛好等,這就要求專業(yè)課教師和輔導員老師要及時的做好溝通,教師在授課前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做到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融洽師生關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做到對學生分別指導,讓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
(二)教學實施階段可以借鑒SYB的教學手段。在教學實施階段,外語方向課老師可以在原有的授課方法的基礎上,學習借鑒引進頭腦風暴法和角色扮演法,讓學生高度參與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多加鼓勵和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面快樂的學習和運用語言知識,不僅可以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習信心,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額創(chuàng)新精神,思維的敏捷性和執(zhí)行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非常有幫助。
(三)要重視教學效果監(jiān)測階段的時效性。教學效果檢測階段,也可以借鑒SYB的方法,不僅可以及時有效的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查漏補缺,不遺留問題,而且可以讓教師獲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融洽師生關系,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語
總之,SYB教學體系不僅可以讓學生高度地參與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效果,做到學以致用,并且對于融洽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有很好的作用。在教學準備階段的針對性、教學實施階段的參與性和教學效果檢測階段的時效性上都有可取之處,可操作性強,我們外語方向課可以借鑒其方法用以教學。
【參考文獻】
[1]國際勞工組織北京局編. 創(chuàng)辦你的企業(yè)(SYB)――機構培訓與教師手冊[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2]喬愛玲,何克抗. 以行動研究法探索英語教學[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7(2).
[3]胡紅輝. 角色扮演在英語交際法教學中的運用[J].廣州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1).
【關鍵詞】高中生物;啟發(fā);興趣;直觀
前言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學目標也隨之有所改變,不再強調一味的知識灌輸的枯燥教學方法,而是更加注重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啟發(fā)式教學為了擺脫“學生學習努力,成績就是不提高”的困境,根據相應的教學原則建立一套符合學生們學習規(guī)律的方法,能讓學生們充分的融入到學習之中,將學生們轉變?yōu)樯镎n堂上的主體,并逐漸養(yǎng)成縝密的生物邏輯和創(chuàng)新的方法。
1.需要注意的原則
必須按照相應的教學原則,高中生物啟發(fā)式教學才會促進教學的實際效率的提高。高中生物啟發(fā)式教學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一是自主性原則。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教學主要通過教師直接講解所學知識的方式達到教學目的,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激起高中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強烈欲望。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增加啟發(fā)式教學方式在生物教學中所占的比例,為學生得以進行自主學習做出相應的引導。二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原則。高中生應當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習慣養(yǎng)成并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⑹楸舊系鬧識變成屬于自己的。利用生物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解讀現(xiàn)實中息息相關的問題,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激發(fā)他們探索的欲望,使學生可以不斷地思考并且可以獨立地去解決問題,增強獨立思考能力。三是舉一反三原則。老師可隨堂布置一些作業(yè),讓學生試著將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分析實際中的社會現(xiàn)象,例如糖尿病的成因是因為分子轉運蛋白的輸送出現(xiàn)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提高生物的教學效率
教師想要使教學效率提高,就必須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第一,進行直觀性教學。生物課程的教學與其他課程的教學有所不同,生物學科更具有抽象性,這一特征使得教師加強直觀性教學。第二,加強生物情感方面的教學。高中生處在青春期階段,他們的情感豐富且細膩,需要教師予以關心,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加以引導,注重對學生在表揚與情感方面的教育。第三,鼓勵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反復咀嚼練習?!氨鶅鋈叻且蝗罩?,讓學生知道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獲得回報的道理。光在上課時候認真聽老師講解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在課后進行一定的練習才能掌握相關的思維能力和生物知識水平。
3.注重通過實驗啟發(fā)學生自主性
生物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主要是研究生命活動規(guī)律以及生命跡象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驗性,從一定程度上講,生物課程是一種實驗性學科。所以,在實際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實驗的重要性,發(fā)揮生物實驗的功能,使得學生在生物實驗中提升自身對生物的認知,提高學生生物實驗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在觀察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完全可以引導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實驗并觀察,從而提出研究結論,讓學生對于研究結論進行討論,從而增強學生對于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以及認識利用直觀手段和實驗。通過實驗的方式,透過學生自己的眼睛觀察到一定的變化,再啟發(fā)學生思考這樣的變化說明了什么道理,物質的特性又是什么。
4.語言要生動形象,把要點化繁為簡
高中生物啟發(fā)式教學對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要求很高,教師是高中生物的關鍵以及重點,教師的生物語言使用強度以及技巧直接影響著高中生物教學的順利開展。但據觀察發(fā)現(xiàn),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課堂教學語言顯得沉悶無趣,激發(fā)不了學生對高中生物的學習興趣,也就無法繼續(xù)展開啟發(fā)式教育。所以,高中生物教師應該對所要講解的生物知識信手拈來, 無論學生提出什么問題都能夠自如應對;提升一定的氣氛把握能力,在活躍的氣氛下人的大腦接受到信息更迅速。例如,我們在講解蛋白質由結構功能這個生物概念時,教師可以對這個概念進行比喻,將結構功能比喻成人體的肌肉,從而做好這一生物概念的講解。另一方面,隨著計算機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發(fā)展,計算機互聯(lián)網技術早已滲透到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之中充分的利用計算機互聯(lián)網技術,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教學,可以使得學生提高生物教學的熱情以及積極性。
結束語
總的來說,啟發(fā)式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學習理念,教需要努力備課對所要講解的知識熟記于心,學會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給學生講解,用心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的興趣;通過實驗室做實驗等直觀性教學手段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性。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合理運用一切科學方法提高學生們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高紅雷.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教法研,2013(68)
《汽車理論》課程是一門通過高度有機綜合工程數學、工程力學與汽車構造等專業(yè)知識體系來提高學生對汽車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制動性、操縱穩(wěn)定性、平順性和通過性等重要汽車使用性能指標進行定量化分析并研究相應的優(yōu)化設計方案的能力的專業(yè)基礎課程[1,2]。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調研與作業(yè)信息反饋,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對基本概念與定義的理解不夠深入,從而導致他們所分析出的各類具體工況下汽車的性能表現(xiàn)缺乏實際的物理依據這一問題,進而反過來更加阻礙學生對基本概念與定義的充分理解和吸收,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從每年期末考試的情況來看,汽車理論的平均分與及格率均低于汽車構造、發(fā)動機原理、汽車設計等其他專業(yè)主干課程。如何在已有教學水平和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深化改革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yǎng)學生對專業(yè)技術研究開發(fā)關鍵核心問題的敏銳嗅覺與快速解決能力,是值得每一位《汽車理論》課程教師深思的問題。
傳統(tǒng)的《汽車理論》課程教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課堂理論教學一般在課時分配上占有絕對主導權地位。而從考核與成績評價方式上來講,也是傳統(tǒng)的期末考試成績具有絕對話語權。這樣的設計原則上合理,但是過于依賴課堂教學與期末考試在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與考核上的作用。在課程學習階段的學生早已不是剛入校的高中畢業(yè)生,而是有一定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并充滿專業(yè)實踐創(chuàng)新基礎與渴求的大三學生。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的過于單一,在很大程度上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專業(yè)前景的光明預期,最終影響培養(yǎng)質量。為此,本文將重點分析如何在堅持傳統(tǒng)教學方法精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考核方法的創(chuàng)新,從而為培養(yǎng)具有高度理論素養(yǎng)和強大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生提供可靠保障。
文中提到的教材均為清華大學余志生撰寫的汽車理論各版教材,主要以第五版為主。
一、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堅持與優(yōu)化
傳統(tǒng)教學方法即教師PPT講授+板書詳細剖析關鍵知識難點+師生問答互動+評閱學生作業(yè)。對于汽車理論這門理論課程,堅持該方法無疑是以保證學生理解掌握完整理論體系與普遍分析方法為出發(fā)點,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進行以下優(yōu)化:
1.第一章。改變常規(guī)的授課思路,以汽車坡道行駛驅動動力學建模理論、方法、過程與模型在動力性評價與優(yōu)化設計中的應用為基本講授綱要和思路。有了對模型的系統(tǒng)理論認識,就很方便教師給學生講授理論研究與實驗中發(fā)動機轉速特性、滾動阻力系數、空氣阻力系數、坡度與加速阻力系數、附著率的由來及其在模型理論分析中的地位與作用。按此思路優(yōu)化第一章教學,可以強化培養(yǎng)學生以系統(tǒng)動力學的微分方程建模來對汽車驅動性能進行研究和設計開發(fā)的工程學研發(fā)思路,促進同學們對在先修的理論力學、高等數學等課程中自己認識較淺的知識盲點進行深化具體認識。此外,通過本章開始的課程學習所逐步培養(yǎng)的這種能力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其他機械工程領域的專業(yè)技術基礎課程的自學能力,從而使學生在將來的就業(yè)與深造中具有廣泛的適應性與極強的自主性。
2.第二章。以發(fā)動機萬有特性為基本出發(fā)點,引出等速、等加速與等減速工況燃油消耗量的分析方法以及影響燃油消耗量的主要因素。由于發(fā)動機萬有特性通常屬于學生認識不深入的基本知識點,那么,結合本課程的一個重要培養(yǎng)目標——對專業(yè)技術研究開發(fā)關鍵核心問題的敏銳嗅覺與快速解決能力,將由基于萬有特性的發(fā)動機最小燃油消耗特性所確定的最佳無級變速器調速特性原理對無級變速器的結構功能設計的理論指導作用作為本章的重要研討性學習內容來開展教學工作,教學過程可采用案例研討、以小組為單位的課程設計作業(yè)、課程設計作業(yè)答辯等方式靈活進行。而且,鑒于萬有特性理論的重要性和相關應用的重要工程意義,無級變速調速理論的研討性學習是本章的教學重點。
對于電動汽車部分,屬于目前的主流新技術。為了給學生強化工程創(chuàng)新實踐意識,本節(jié)的教學可以以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結合主流動力性燃油經濟性仿真分析軟件——Cruise、Advisor在具體車型設計方案評估中的應用來開展[3,4]。教學過程可采用案例研討、以小組為單位的課程設計作業(yè)、課程設計作業(yè)答辯等方式靈活進行。如何將仿真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將在本文后面相關部分闡述。
3.第三章。第三章講授的內容是對前兩章所學內容的進一步深化,更側重于檔位的設計、匹配對汽車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的綜合影響。傳統(tǒng)授課方式能保證學生吸收大部分核心知識點。本章的教學重點在傳動系檔數和各檔傳動比的選擇上。學生普遍反映教材相關內容過于抽象,學習過程中感覺不貼合實際。為此,教師在精確傳授教材內容的同時,應該結合自己在企業(yè)的實際工作經驗給學生直觀形象解釋清楚幾何速比級差與漸變速比級差在改善汽車動力性上的顯著差異,方有助于理解。
4.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課程的又一教學重難點。由于第四章涉及的制動動力學與第五章涉及的汽車操穩(wěn)系統(tǒng)動力學存在相互耦合關系,且都同時直接對整車的行駛操縱穩(wěn)定性有最直接的影響,所以筆者設想在遵循傳統(tǒng)教學理念方法的同時,將兩章的內容系統(tǒng)整合在一起進行講授。一來期望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二來教學內容會更貼近汽車行駛的主動安全性這一前沿尖端技術,在興趣的指引下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數理基礎都比較扎實,同時理論力學也學得比較深入,所以在分析制動方向穩(wěn)定性和操穩(wěn)性時,除了通過動力學模型的推導使學生獲得精準的理論認知外,建議以MATLAB/Simulink軟件為切入口,教會學生將教材上重點討論的模型轉化為仿真模型并通過仿真來形象理解制動和轉向控制對汽車操穩(wěn)性的綜合影響。進行相關教學時可采用案例研討、以小組為單位的課程設計作業(yè)、課程設計作業(yè)答辯等方式靈活進行。
此外,這兩章有幾個知識點聯(lián)系非常密切。在傳統(tǒng)的教學進度安排中是分開講授的,學生感覺比較抽象難懂。但如果結合在一起講授,預期效果會比較好。這兩個知識點是第四章中考慮側偏時的制動力系數、側向力系數與滑動率的特性關系以及第五章中的輪胎側偏特性與附著橢圓。每年的期末考試涉及到這兩個知識點的分析論述題失分非常嚴重。說明學生理解不扎實。綜合講解這兩個知識點時,最終目的是使學生通過綜合分析制動力驅動力側向力系數隨滑動率和側偏角的變化而變化的相關特性曲線,結合輪胎側偏特性,來理解附著橢圓的生成過程以及它在理論分析和設計中的指導意義。
由于附著橢圓生成過程中涉及的因素有側偏角對驅動力制動力——滑動率特性的影響,還有滑動率對側偏剛度特性的影響[5],其教學難度至少和理想制動力分配曲線組的生成過程相當。如果還要進一步探討如何根據附著橢圓來合理進行滑動率、側偏角的匹配工作,那么其教學難度應該至少和利用f、r線組與β線組來研究車輪在某一附著系數路面的抱死順序相當。因此,這一內容的PPT制作時應充分利用動畫功能來層次清晰地展示橢圓的生成過程。
在教學中,還應注意的一點是,在分析前后輪不同的抱死順序對汽車運動穩(wěn)定性影響時,教材中沒分析前后輪同時抱死時對汽車運動穩(wěn)定性的影響。作為啟發(fā)式教學的經典案例,可以通過課堂討論并抽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來開展啟發(fā)式教學。
5.第六章。本章的內容理論相對較深,在教學過程中,改進的方向依然應該是引入MATLAB/Simulink進行仿真教學。通過仿真分析直觀地體會懸架剛度、阻尼、動行程等關鍵參數的改變對車身、車輪等部件的振動位移、振動加速度的時頻響應特性的影響,并可以針對不同的振動控制目標提出不同的參數優(yōu)化方案。
在教學過程,可以采用案例研討、以小組為單位的課程設計作業(yè)、課程設計作業(yè)答辯等方式靈活進行。由于本章內容理論體系較復雜,故可以在期末的筆試中略微減小本章的權重,而將本章內容的考核重點放在平時的課程作業(yè)答辯環(huán)節(jié)。
6.第七章。一般來說,本章不是本門課程的教學重點。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即可進行授課。當然,在涉及到牽引通過性計算和汽車越過臺階、壕溝能力的分析計算時,可以引入MSC ADAMS軟件從可視化動力學仿真的角度來讓學生驗證教材上相關理論的正確性。這樣,學生就會對教材上理論分析的結果有一個感性化認識,這又反過來促進了他們進一步探求教材上理論分析的更深層理論假設出發(fā)點以及細究邏輯推理演繹過程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可以采用案例研討、以小組為單位的課程設計作業(yè)、課程設計作業(yè)答辯等方式靈活進行。由于本章內容理論體系較復雜,故可以在期末的筆試中略微減小本章的權重,而將本章內容的考核重點放在平時的課程作業(yè)答辯環(huán)節(jié)。
二、動力學仿真技術在汽車理論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以上分析了在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教學改進與優(yōu)化。在理論教學的同時,實驗教學不可或缺。實驗教學存在具體形象、生動有趣、學生認知積極性高等優(yōu)點,這有助于夯實學生的理論認知水平。
就目前各大學的平均實驗條件而言,汽車理論實驗的內容一般集中在動力性、制動性和平順性這三大塊上[6]。由于操穩(wěn)性涉及綜合性能要求最高的整車系統(tǒng),而燃油經濟性要求各種復雜的實車行駛工況,所以實驗開設的難度比較大。同時,由于現(xiàn)在學生人數很多,實驗場地又相對有限,所以實驗教學方式也出現(xiàn)了局部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趨同的趨勢。具體而言,教師現(xiàn)場講解學生認識了解的時間增加了,而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的時間減少了。
為了在有限的實驗條件下使學生直觀形象地領會汽車動力性、經濟性、制動性、操穩(wěn)性、平順性等經典工程實例的理論精髓,需要把動力學仿真技術引入到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來。這就要求學生先期掌握基本的仿真技術,同時也要求教師先期完成各類性能經典工程實例的仿真平臺構建與程序調試工作。
1.第一章。汽車的驅動動力學方程本質上講是基于牛頓第二定律的線性微分方程,非常便于利用MATLAB/Simulink的基本編程功能來對行駛過程進行模擬。只要將相應的作用在汽車上的各類驅動力和行駛阻力進行函數編譯形成計算子模塊后,再利用Simulink強大的可視化編程功能,非常便于學生直觀理解汽車的驅動力——行駛阻力平衡機理與方程式。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軟件操作,即可驗證教材上的案例分析結果,從而形象直觀地加深他們對理論的理解深度,靈活掌握汽車動力性三大指標的工程設計與評價意義。在完成仿真計算分析的過程中,在編譯作為仿真基本單元的各類驅動力與行駛阻力函數模塊時,學生可以進一步復習各種力的計算方法,并深入領會各類驅動力和阻力的生成機理及物理含義。
2.第二章和第三章。本章的燃油經濟性分析與混合動力汽車部分宜大規(guī)模采用仿真教學。教學過程中,建議以汽車的檔位設計與燃油經濟性動力性的綜合優(yōu)化匹配設計為核心教學目標,開展教學任務設計與執(zhí)行工作。教學軟件可以采用ADVISOR或AVL/Cruise。由于這些軟件能對模型和源代碼進行開放式設計,具有優(yōu)秀的模塊化的展示與人機界面交互式仿真設計操作功能,再加之能與其他多種軟件進行聯(lián)合仿真,仿真結果直觀可信度高,所以利用該軟件即可快速完成不同車型動力總成的傳動比等參數設計并直接在各類典型循環(huán)工況(NEDC、UDDS、1015、ECE-EUDC)下進行快速仿真測試檢驗這些參數設計對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的改善效果。
對于混合動力汽車部分,由于絕大部分學生之前沒有任何工程實踐經驗,而教材的論述又過于理論化,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上述軟件給學生講解車身、車輪、電機、傳動系、動力電池、發(fā)動機模型的基本仿真原理并引導學生按教材的內容搭建串聯(lián)式、并聯(lián)式和混聯(lián)式的動力性與經濟性仿真模型。完成模型構建后,可以再結合模型給學生講解不同構型的模式切換過程及仿真方法,最后可通過布置仿真作業(yè)讓學生理解不同構型的模式切換控制在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性能表現(xiàn)差異。
3.第四章和第五章。由于討論制動方向穩(wěn)定性與二自由度汽車操穩(wěn)動力學特性時都是建立的簡明易懂的常微分方程模型,所以它們的分析都可以利用MATLAB/Simulink的可視化編程與仿真功能來實現(xiàn)。由于在第一章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能針對系統(tǒng)受力編寫函數子模塊,加之動力學方程簡明易懂能直接用Statespace模塊表達,所以學生可課后自行完成上述性能的分析工作?;谄嚩杂啥炔俜€(wěn)動力學模型的穩(wěn)態(tài)響應與瞬態(tài)響應的仿真分析結果可直接和教材上的結果進行對比,一來起到檢查模型正確性的作用,二來使學生能夠更扎實地領會操穩(wěn)性分析的理論基礎。對于ABS的仿真教學,由于其模型是非線性的,所以建模難度稍大,不過也沒有本質區(qū)別。由于教材上提供了完整的動力學模型,故只要教會學生利用m文件編譯出ABS的非線性動力學模型并將其作為和Statespace子模塊具有相同功用的模塊嵌入Simulink仿真文件的動力學部分模擬部分即可。
對于更復雜的實車操穩(wěn)性試驗,如蛇形試驗、轉向盤角階躍輸入試驗、轉向盤角脈沖試驗、轉向回正性能試驗、轉向輕便性試驗、穩(wěn)態(tài)回轉試驗6個國標試驗,如利用MATLAB/Simulink軟件進行建模仿真和結果分析,對來說本科生難度會比較大。故在此可將MSC/ADAMS或CarSim軟件引入仿真教學中。由于國標中的參數是公開的,所以學生可以將國標規(guī)定的車輛動力學與試驗路況關鍵參數直接輸入軟件相應菜單欄進行可視化仿真,并在仿真結束后采集數據分析時域和頻域的動力學響應特性,繼而對操穩(wěn)性進行評價。
4.第六章。本章仿真教學的意義在于使學生能將教材上的懸架振動動力學理論轉化為形象直觀的仿真模型來深化對懸架振動動力學的理解。由于懸架之間的本質差異體現(xiàn)在剛度、阻尼等關鍵結構參數的設計要求上,所以如果本章內容直接進行實驗教學,那么需要在實驗現(xiàn)場裝配各類不同剛度阻尼的懸架系統(tǒng),以使學生能通過對不同參數懸架的一系列試驗結果來分析懸架參數對振動時頻響應特性的影響靈敏度,并和教材上理論分析的結果進行對比。顯而易見,這導致了實驗成本高、實驗耗時長等諸多問題。如果將實驗教學的大部分內容改為由仿真來完成,那么顯而易見的好處是一來學生通過仿真建模深化了對懸架振動動力學理論的認識;二來由于仿真時調整設置參數非常容易,那么相應的教學耗時與教學成本均會大幅下降,而教學效果起碼和實驗教學相同。
由于教材中闡述的懸架動力學模型是線性的,所以學生根據前面學習的基礎,可以自己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1/4和1/2汽車的懸架振動動力學模型并進行仿真,繼而獲取懸架關鍵部件的振動時域頻域響應特性。由于仿真時所設置的剛度、阻尼等關鍵參數來自教材,那么將通過仿真得到的時域頻域響應特性動力學特性與教材上給出的特性進行對比,學生便能檢驗自己建模的正確性并找出建模中的問題所在,從而使學生更扎實地掌握授課內容。
5.第七章。由于本章不是課程的教學重難點所在,且本章的難點輪-地動力學理論需要學生在研究生階段進行系統(tǒng)深入掌握,所以在學時安排上建議以理論教學為主。如果學生對相應的仿真內容感興趣,可以參見我國各著名高校在月球車、裝甲車、坦克等高技術特種車輛領域的通過性仿真研究論文,從中學習通過性仿真建模的理論基礎、工具、參數設置方法等技術細節(jié),為將來的工作和深造奠定基本的理論基礎。
三、改進后的學時安排與考核方法
前面論述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改進和仿真教學的實施重點。由于教學改進的目的是貫徹扎實理論素養(yǎng)+工程實踐創(chuàng)新導向的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方針,那么,相應的學時安排和考核方法也必須進行改進,以確保教學過程的高效進行和教學質量的真實可信。
在學時安排上,對于前述傳統(tǒng)教學優(yōu)化的部分,由于只是圍繞重難點對授課內容進行系統(tǒng)協(xié)調整合,所以這部分改進不影響原有的學時安排計劃。對于仿真教學部分需要增加學時并進行重新分配。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后面提到的考核方式中增加了平時作業(yè)答辯和仿真論文作業(yè)答辯兩大環(huán)節(jié),但是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不占用學時,由教研組在實施過程中另選時間進行。
改進后的學時安排如表1所示。
在考核方法的改進上,除了原有的出勤、平時教材作業(yè)、期末筆試考核外,需要增加教材作業(yè)答辯考核、仿真論文作業(yè)答辯考核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答辯考核屬于師生雙向互動教學相長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能有效防止學生相互抄襲,督促學生重視平時學習的過程,防止期末抱佛腳而導致的專業(yè)知識掌握不扎實等一系列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最大限度保證平時教學質量與學生工程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質量。
四、結語
探討了汽車理論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改進與優(yōu)化思路,論述了將動力學仿真技術引入教學的可行性與執(zhí)行措施。為了落實這些教學改進措施,繼而分析制定了相應的學時安排要求與考核評價方法。下一步即可以此為基本綱要進行教學改進實踐探索,以不斷完善基本改進綱要,最終形成一套能有效培養(yǎng)卓越工程師的汽車理論課程教學體系,并期望促進課程的更深層次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