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盆底肌康復鍛煉范文

        盆底肌康復鍛煉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盆底肌康復鍛煉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盆底肌康復鍛煉

        第1篇:盆底肌康復鍛煉范文

        【關鍵詞】 生物反饋電刺激;盆底肌肉鍛煉;盆底肌康復;療效觀察

        正常期刊下盆底肌肉富有一定的張力和彈性,但是,女性在懷孕期間,由于胎兒逐步增大,盆底肌肉承受的壓力逐漸增大,盆底肌張力減退,肌纖維變形,另外在生產時,產道擴張、產道損傷及會陰側切等導致肌張力的損失和減退,影響了正常性生活和排尿,因此,開展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對保證婦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婦女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近年來,我們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地肌鍛煉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6月――2013年2月分娩的產后42天復查的婦女20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0例,所有產婦均為單胎存活嬰兒的初產婦。其中觀察組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7.4歲,孕周(39.3±1.4)周,其中自然分娩59例,剖宮產41例,新生兒體重為(3.43±0.26)kg;對照組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6.8歲,孕周(39.2±1.4)周,其中自然分娩58例,剖宮產42例,新生兒體重為(3.51±0.28)kg;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兒情況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部進行任何治療。觀察組利用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通過陰道電極收集生物反饋電流,令患者按照儀器屏幕指令進行陰道交替收縮、放松訓練。刺激電流強度以患者有刺激感覺而無疼痛感受為準,20min/次,2次/周,共治療10次。每次治療結束后使用不同重量的盆底康復器置入陰道內,讓患者收縮陰道夾持住進行訓練,訓練時從輕量開始,通過逐漸增加康復器重量以增加患者陰道的收縮力,20min/次,2-3次/周。電刺激治療結束后,康復器訓練仍持續直至足夠3個月。對照組330例不進行任何治療。

        2 結 果

        2.1 治療3個月后兩組產婦陰道肌張力比較 觀察組陰道肌張力≤1有43例,占43.0%,陰道肌張力≤2有43例,占43.0%,陰道肌張力≤3有14例,占14.0%,對照組陰道肌張力≤1有68例,占68.0%,陰道肌張力≤2有25例,占25.0%,陰道肌張力≤3有7例,占7.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 論

        盆底肌肉鍛煉的Kegel法是1940年美國婦產科醫生Kegel針對產后婦女尿失禁,子宮、膀胱、直腸脫垂和陰道緊縮度降低等問題所創建的一種方法[1],此法通過指導患者交替收縮)放松及陰道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生物反饋法(BF)是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將人們意識不到的身體生物信號,如肌電、腦電等轉變為可以被人察覺到的信號,讓患者根據這些信號,有意識調控內臟器官的活動,糾正偏離正常范圍的內臟活動的治療和訓練方法。電刺激是一種較早且被國內外用于臨床的防治盆底肌肉損傷及萎縮的方法。目前研究[2]發現,電刺激的可能機制為:通過誘發肌肉被動性收縮,激活一些活性分子,一定程度上促進肌細胞數量增加,誘發肌肉的被動性收縮,促進肌肉血液循環,改善靜脈回流,防止肌肉有害代謝產物堆積;間接影響萎縮肌肉細胞的代謝過程。與其他保守療法相配合,盆底電刺激是目前預防和治療尿失禁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觀察組陰道肌張力≤1有43例,占43.0%,陰道肌張力≤2有43例,占43.0%,陰道肌張力≤3有14例,占14.0%,對照組陰道肌張力≤1有68例,占68.0%,陰道肌張力≤2有25例,占25.0%,陰道肌張力≤3有7例,占7.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尿失禁2例,對照組3個月后尿失禁9例,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參考文獻

        第2篇:盆底肌康復鍛煉范文

        客觀評估方法有尿墊試驗和排尿日記,同時還可通過標準問卷獲得對癥狀的主觀評估。尿墊試驗可了解患者漏尿量,主要用于壓力性尿失禁嚴重程度的評估,常用的有24小時尿墊試驗,增重2 g以下為正常。排尿日記可獲得排尿頻率、尿量、尿失禁發作等信息,能夠真實反映尿失禁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與尿失禁的類型和嚴重程度有關,問卷可反映尿失禁對患者生活造成的困擾,不僅可評估癥狀,也可用于療效的對比。

        宣教

        尿失禁對患者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包括自理能力的減退。盡管如此,這一慢性疾病仍存在“高患病率、低就診率”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患者誤認為該病不可治療,或者認為和尿失禁相比“其他疾病更重要”,甚至抱有對尿失禁“認識它、輕視它”的思想。因此,宣教應該從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該病入手。同時,由于康復者的愿望和有效配合對康復效果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開展尿失禁的健康教育,以獲得早期診斷治療。

        康復鍛煉方法

        康復的目的是改善盆底肌肉張力和收縮性,以支持盆腔器官和膀胱頸、增加尿道括約肌力量、抵抗盆腔內壓力的增加。康復鍛煉方法目前包括盆底肌鍛煉、電刺激、生物反饋、陰道錘及膀胱訓練等。

        盆底肌鍛煉盆底肌鍛煉指患者有意識地對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性收縮以便加強控尿能力。首先明確鍛煉的目的肌肉是盆底肌,要避免使鄰近的肌肉群出現收縮,方法是將兩指伸入陰道內,讓患者做縮緊、阻止大便排出的動作,正確的收縮對手指有夾緊感。鍛煉時要對患者詳細說明鍛煉的細節,要求患者每次收縮盆底肌10秒以上,然后進行相等時問的放松,每天鍛煉45~50次。體弱患者開始時每天鍛煉次數可少一些,接下來的幾周可逐步增加訓練強度和時間。1周2次的電話隨訪,督促患者記錄鍛煉日志,利于幫助病人樹立信心,堅持鍛煉,達到目標,通常經過2~4周鍛煉后可看出進步。

        生物反饋生物反饋是利用電子儀器準確評估患者神經、肌肉及自主神經正常或異常的活動,將其放大為視覺或聽覺信號,并反饋給患者和治療者,使病人確實感覺到肌肉的運動,并學會如何改變和控制基本的生理過程。生物反饋為枯燥的鍛煉過程帶來興趣和挑戰,有利于患者正確掌握盆底肌收縮方法,并可自主性地抑制膀胱逼尿肌的不正常收縮。實際臨床中,生物反饋治療多聯合盆底肌鍛煉共同進行,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增強盆底肌鍛煉的效果。

        陰道錘 陰道錘是用于盆底肌鍛煉的器具,由一系列大小、直徑不同,可變換重量的陰道重力錘組成,使用時將不同重量的錘體放置在陰道內,通過自身重力作用促使患者自主收縮盆底肌,每天2次,每次15分鐘,適合于壓力性、急迫性尿失禁及尿頻、尿急患者,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生物反饋治療。使用中,操作陰道重力錘和放置時的雙手應保持清潔,防止泌尿生殖系感染。

        電刺激 電刺激是采用儀器進行生物電興奮的治療方法,增強盆底肌肉強度和彈性,提高尿道關閉壓,同時反射性抑制膀胱興奮,使尿失禁得到部分或完全控制。電刺激治療單純性壓力性尿失禁的作用有限,但對急迫性尿失禁或混合性尿失禁是有效的,但是治療的長期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證實。

        膀胱訓練膀胱訓練主要用于治療急迫性尿失禁,是使病人學會通過抑制尿急而延遲排尿,進而延長排尿間隔提高膀胱容量,減少尿失禁的次數,增強患者的控尿自信。即指導患者按照規定時間排尿,開始時可以30~60分鐘為間隔,之后逐漸延長排尿時間間隔,以逐步增加膀胱容量,最終恢復正常的排尿方式,次數為2.5~3小時排尿1次。一般經過2~3周的膀胱訓練,患者癥狀可得到改善。

        療效評價

        第3篇:盆底肌康復鍛煉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產后女性盆底肌肉訓練過程中應用健康宣教護理方案后盆底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6~11月我院產科收治的產褥期產婦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接受常規產褥期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健康知識宣教,用以指導盆底肌鍛煉。觀察產婦兩組盆底肌張力情況。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產婦盆底肌張力在產褥期結束后恢復情況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產褥期產婦而言,堅持進行盆底肌鍛煉有利于盆底功能的改善,有利于預防壓力性尿失禁以及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臨床意義積極,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盆底功能;產褥期;盆底肌肉訓練;健康宣教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88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elvic floor dyfunction,PFD)以一系列盆底缺陷以及損傷為病理表現,主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脫垂等。導致PFD發作的病因相對較多,但分析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1],妊娠與分娩是導致PFD發作的獨立危險因素。孕婦子宮在妊娠期逐漸增大,盆底肌肉則會因子宮重力作用而受到慢性牽拉,進而發生軟組織損傷。對于產婦盆底肌力而言,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順產均會對其造成嚴重影響。此外,分娩過程中會陰側切也同樣會對盆底肌肉張力造成直接破壞效果,情況嚴重者還會導致陰道前后壁膨出、性功能障礙以及壓力性尿失禁等術后并發癥。而國內育齡婦女群體對于PFD缺乏深入理解與認識,生產后往往無法長期堅持盆底肌肉鍛煉[2]。基于此,筆者觀察并評估在產后女性盆底肌肉訓練過程中應用健康宣教護理方案后盆底功能的改善效果,旨在預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提高產褥期女性生活質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6~11月我院產科收治的產褥期產婦10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7.50±2.90)歲。孕周38~41周。初中以下程度者28例,高中文化程度34例,大專及以上者共38例。74例為初產婦,26例為經產婦。產婦均排除產后盆底肌功能篩查與康復禁忌證、妊娠合并癥。隨機將產婦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產婦年齡、孕周、文化程度、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產褥期護理,具體內容包括會陰切口護理、產后出血與子宮收縮情況、新生兒情況監測等。

        試驗組在此基礎上開展以盆底肌功能恢復性鍛煉為主的健康知識宣教活動,并指導產婦正確開展盆底肌復健鍛煉,具體內容包括:(1)健康知識宣教。護理人員積極與產婦進行溝通交流,通過誠懇和藹的態度獲取對方的依賴和信任,為護患關系和諧奠定基礎。同時與臨床醫師相互配合,查房過程中和醫師進行口頭教育,護理工作人員則以此為基礎對盆底肌鍛煉與恢復的意義和重要性進行講解,幫助患者提高關于盆底肌復健的認識,從而轉變固有觀念,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并自發開展功能鍛煉。(2)盆底肌鍛煉。盆底肌鍛煉復健方法對于不同產婦應有所差別,自然分娩產婦鍛煉時間通常應在產后2 d,而剖宮產產婦或者會陰側切者則可視情況予以延遲,一般是產后5 d。在產婦產后盆底肌復健訓練方法中,最安全、最易于操作的一種是凱格爾訓練法:囑產婦排空膀胱,取自由或者仰臥位,先用手指進行觸摸,以正確辨認恥尾肌;告知產婦如何通過訓練來提高括約肌功能與恥尾肌支撐功能;指導產婦正確掌握如何進行盆底肌群收縮訓練,這是最為關鍵的一點,正確方法為將中指與食指插入陰道,然后收縮,如果手指能夠感受到明顯壓迫感,則可判定肌群收縮訓練正確無誤。每次收縮鍛煉間歇時間為5~10 s,頻率為5~10 s/次,然后繼續鍛煉,持續5~10 min,每天鍛煉2~3次[3]。對于訓練方法掌握不到位,動作不合理的產婦應予以耐心糾正和指導,同時鼓勵掌握良好的產婦。盆底肌群鍛煉應盡量持續到產褥期結束,出院后分別在第2天、第10天以及第30天進行隨訪,提高產婦盆底鍛煉復健依從性,產褥期結束后對盆底肌張力恢復情況加以評估。

        1.3觀察指標盆底肌恢復評價標準包括Ⅰ°,Ⅱ°,Ⅲ°3個等級:Ⅰ°是指盆腔肌肉在松弛和收縮過程中陰道內手指無阻力感,在對陰道擠壓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松軟肌肉;Ⅱ°是指盆腔肌肉在收縮過程中陰道內手指有一定阻力感,但收縮時仍然無阻力感;Ⅲ°是指盆腔肌肉在松弛和收縮過程中陰道內手指無阻力感,陰道肌肉松弛或收縮時能夠對施壓手指產生相當阻力。

        1.4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 3.1軟件,等級資料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3討論

        根據近期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4],妊娠與分娩時導致女性盆地功能障礙性疾病發作的獨立危險因素。孕婦子宮在妊娠期逐漸變大,同時盆底結締組織內部膠原代謝也隨著產婦體內激素水平波動而發生變化,盆底支持結構由此減弱,盆腔器官脫垂以及壓力性尿失禁風險隨之增加。而盆底在分娩過程中往往會受到胎頭擠壓,導致盆底肌肉高度擴張而拉伸延長,從而出現各種變化,例如結締組織連接分離、去神經改變等。產婦盆底和尿道臨近組織也會因器械助產以及難產等因素受到損傷,或膀胱頸活動度與位置發生變化、尿道閉合壓減弱等。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生過程中,妊娠與分娩期間產婦和肛提肌神經所受機械性損傷發揮了重要作用[5]。所以產后早期開展盆底康復訓練對于盆地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防治、盆底肌收縮力的增強以及產婦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積極意義,而盆底康復訓練的主要目標也在于此。在盆底鍛煉的早期訓練方法中,凱格爾法是使用率較高的一種,有利于提高盆底肌肉力量,從而降低尿失禁發生率[6]。基于此,在妊娠期以及產后針對產婦開展盆底肌復健知識宣教與盆底肌鍛煉指導是極為必要的。

        在盆底康復訓練過程中,健康宣教應確保及時有效,加上良好的護理指導,這都是產婦盆底康復不可或缺的前提因素[7]。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產婦文化程度與認知層次存在差異性,且對于盆底肌復健的認知程度普遍偏低,因此護理人員應采取多樣化健康宣教,確保宣教的效率和效果。經過有效的健康宣教和盆底肌訓練指導,產婦發生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幾率大大降低,產婦盆底肌肉與神經得到喚醒,從而有利于陰道恢復至原來的緊縮狀態,由此改善性生活質量,有利于夫妻生活和諧[8]。

        本次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產婦盆底肌張力在產褥期結束后恢復情況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產后開展健康宣教有利于調動產婦開展盆底肌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加上護理人員的合理指導,產婦盆底肌張力得以良好恢復。

        綜上所述,對于產褥期產婦而言,堅持進行盆底肌鍛煉有利于盆底功能的改善,有利于預防壓力性尿失禁以及盆地功能障礙性疾病,臨床意義積極。

        參考文獻

        [1]沈國美,劉海燕,鄔開會.不同時間康復護理對產后盆底功能影響的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0):1842-1843.

        [2]黃建桃.盆底肌鍛煉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結局及盆底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4,20(3):513-516.

        [3]周錦明,袁曉莉.產褥期婦女堅持盆底肌功能鍛煉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2):13-15.

        [4]麥秀蓮,曹麗,龍麗珊.分娩方式對初產婦產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0,21(21):44-45.

        [5]熊永紅,郭梅香,朱紅艷,等.循證護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手術后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4):93-94,99.

        [6]李紅英,肖帆.盆底肌鍛煉的宣教指導對產程及盆底肌力的護理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2):303-305.

        [7]王雪梅.健康宣教對女性盆底肌肉康復訓練的效果影響[J].吉林醫學,2013,34(22):4582-4583.

        [8]石文玲.護理干預對孕婦產后盆底肌康復的影響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1):117-118.

        第4篇:盆底肌康復鍛煉范文

        【關鍵詞】 產后; 電刺激; 生物反饋; 盆底肌訓練

        中圖分類號 R7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5-0122-02

        女性的盆底由多層肌肉和筋膜組成,當女性的盆底肌肉組織受到損傷出現病理變化時,盆腔臟器乃至相應器官的生理狀態及功能會發生改變,如盆腔器官脫垂、陰道前后壁膨出、尿失禁、糞失禁、障礙等,該類疾病稱之為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據文獻[1]報道,妊娠和分娩是導致盆底肌肉及神經損傷的重要原因,即使選擇剖宮產也無法完全避免盆底肌損傷。吳梓瑛等[2]對3500例產婦調查發現,產后糞失禁和尿失禁的發生率可達到3.06%;產后盡早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可有效預防此類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3]。目前盆底康復訓練的方法主要有Kegel盆底肌訓練、功能性電刺激、陰道啞鈴、生物反饋等。本研究運用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進行產后盆底康復訓練,對女性產后盆底肌收縮力的提高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產婦知情同意并根據自愿的原則,選擇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筆者所在醫院產科住院經陰道自然分娩且產后42 d來院復查的、常規婦科檢查無異常、手測盆底肌力3級以下的產后女性50例進行盆底康復訓練治療(手測盆底肌力篩查分級見表1)。其中年齡22~29歲,體重62~77 kg,產前均為單胎足月初產婦,產前無器質性疾病及嚴重妊娠合并癥,所分娩新生兒體重為2520~4125 g;排除產后42 d復查惡露未干凈、陰道及泌尿系感染、嚴重的盆腔疼痛以至于插入電極后陰道或直腸明顯不適者;有安裝心臟起搏器、癡呆、不穩定癲癇發作以及盆腔腫瘤者也不列入本研究。

        1.2 訓練方法

        根據產婦個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按照盆底康復治療的原則,采用法國PHENIX USB4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進行盆底肌肉訓練,訓練時將神經肌肉刺激治療頭輕輕置入陰道內至電極頸端,先行1~2次的電刺激治療,電刺激頻率一般頻率為8~33 Hz,脈寬為320~740 μs,電流的大小以產婦感覺盆底肌肉有明顯收縮感而無疼痛為標準,作用是刺激盆底肌肉本體感受器、刺激肌肉被動收縮、誘導神經反射、增加血液循環等,然后再按照屏幕顯示的生物反饋壓力波型指導產婦進行盆底肌訓練,先對Ⅰ類肌進行訓練,當Ⅰ類肌達到3級時,再對Ⅱ類肌進行訓練,等Ⅱ類肌也達到3級時,最后做整個盆底肌肉增強訓練,再配合做場景反射等。總共10次一療程,15~25 min/次,每隔2~7 d做一次。整個訓練過程產婦都可以跟著筆者設置的模塊進行盆底肌肉訓練,并將其盆底肌肉活動的信息轉化成壓力曲線反饋給產婦,指導產婦進行正確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訓練,并形成條件反射,從而有效地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縮,并對這種收縮活動進行改進和糾正,逐漸提高盆底肌力,從而有效預防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1)采用法國PHENIX USB4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檢測并記錄盆底康復訓練治療前及訓練一個療程結束后盆底肌肉肌電檢測結果(肌電檢測盆底肌力見表2),肌電測得會陰肌力≥3級為治療有效。(2)觀察治療過程中產婦有無不適以及出血、感染等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產后42 d的產婦盆底肌肉訓練前和訓練一療程結束后進行盆底肌電檢測得出的盆底肌力比較,結果盆底肌電檢測Ⅰ類肌纖維和Ⅱ類肌纖維肌力均與訓練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女性的盆底肌肉及筋膜吊托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器官并維持著正常的、排尿、排便等多項生理功能。妊娠時,盆底的神經肌肉及膠原纖維在孕激素的影響下逐漸擴張伸展,發生張力性松弛,并且妊娠時腹部向前、向下突出,使重力軸線向前移,而使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宮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處于持續受壓中而逐漸松弛,甚至出現肌纖維斷裂,可見妊娠本身對盆底肌損傷有重要影響。分娩時胎頭壓迫、會陰極度伸展、會陰側切、會陰撕裂等均可導致盆底神經、肌肉及筋膜的損傷,使會陰張力下降,盆底肌肉無力,甚至逐漸發展為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

        據文獻[4]報道,產后進行盆底康復治療可以很好地預防盆底器官脫垂和張力性尿失禁的發生。這可能與產后盆底肌肉康復訓練使盆底肌群有節律地進行主動收縮和放松運動,促進血液循環,鍛煉盆底肌群力量,增強周圍韌帶及筋膜的張力,激發盆底神經纖維的有效運動單位和興奮頻率有關[5]。

        電刺激治療是通過放置在陰道內的探頭傳遞不同頻率的脈沖電流,刺激盆底的肌肉和神經,使產婦盆底肌肉、筋膜、組織產生規律性收縮運動,強化盆底肌肉收縮的力量。電刺激還可加速神經軸突再生,促進神經興奮和傳導功能恢復,促進肌纖維代償性增生和終末運動單位增加[6]。謝江南等[7]研究發現,產后早期進行生物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后盆底肌收縮肌力分級和陰道肌電壓升高要明顯優于單純盆底肌訓練組。

        生物反饋是通過陰道內的探頭檢測盆底肌肉收縮電信號,并采用模擬的視覺信號反饋給產婦,使產婦確實感覺到或識別到盆底肌肉收縮,從而使產婦并學會如何改變和控制盆底肌肉的收縮和舒張。通過生物反饋和場景反射,學會對盆底Ⅰ類肌和Ⅱ類肌的協調收縮,并形成條件反射,更有利于提高康復治療的療效[8]。

        盆底肌肉分為Ⅰ類肌和Ⅱ類肌,其主要功能是維持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及陰道緊縮度,保證尿道括約肌、直腸括約肌的正常功能。Ⅰ類肌屬于盆腹腔支持系統,功能特點為強直收縮,收縮時間長且持久,不易疲勞;Ⅱ類肌屬于盆腹腔運動系統,功能特點為階段性收縮,快速短暫,易疲勞。本研究結果顯示,產后42 d的手測盆底肌力3級以下的產婦,通過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盆底康復訓練1療程結束后,盆底肌電檢測Ⅰ類肌纖維和Ⅱ類肌纖維肌力均較訓練前顯著提高;Ⅰ類肌纖維和Ⅱ類肌纖維治療有效率分別為86%(43/50)和92%(46/50)。此與寇金玲等[9]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產后進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產后盆底康復訓練可以顯著增強盆底肌收縮力,改善盆底功能,促進產后盆底器官的功能恢復,提高產后婦女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Wesnes S L,Hunskaar S,Bo K,et al.The effec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status during pregnancy and delivery mode on incontinence postpartum. A cohort study[J].B J O G,2009,116(5):700-707.

        [2]吳梓瑛,李穗芬,張蘊慧.女性產后糞失禁和尿失禁的發生率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35):18-19.

        [3]李妍,黃麗,白淑秋,等.Kegel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2):144-145.

        [4]Weidner A C,Baber M D,Visco A G,et al.Pelvic muscle electromyography of levator ani and externalsphincter in nulliparous women and women with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J].Am J Obstet Gynecol,2000,183(6):1390-1401.

        [5]仝選甫,張璞麟.中國康復醫學研究與臨床[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73-74.

        [6]王曉光,裴兆輝.女性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康復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7):575-576.

        [7]謝江南,謝姣蓮,彭凌.早期康復訓練聯合電刺激對產后盆底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0):17-19.

        [8]張曉薇,曲堅.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康復治療的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8):583-585.

        第5篇:盆底肌康復鍛煉范文

        [關鍵詞] 產鉗助產;自然分娩;盆底肌;壓力性尿失禁;性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3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6(a)-0090-03

        Effect observation of rehabilitation on pelvic floor muscle recovery after forceps delivery and spontaneous labor

        LI Qing-mei1 E Gui-juan1 CHEN Yan2 LI Dan-yan2 SU Yuan-yuan2

        1.Department of Obstetrical,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528403,China;2.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Center,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5284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on pelvic floor muscle recovery after forceps delivery and spontaneous labor. Methods 150 cases of primiparae delive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August 2013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forceps delivery group(n=78) and spontaneous labor group(n=72) by production mode.All participants were guided for Kegel training by specially-assigned persons in the second day after delivery,according to muscle strength recovery of pelvic floor,vaginal dumbbell o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ith biological feedback was selected aiming at rehabilita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in 42 days after childbirth,1 course of treatment lasted 3 months. Muscle strength of pelvic floor, incidenc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quality of sexual life at 42 days after childbirth and termination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early rehabilitation,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muscle function,sexual satisfaction significantly higher of two groups.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spontaneous recovery of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in both groups (P0.05). Conclusion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t an early stage after delivery can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 pelvic floor muscle′s function and display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puerperae by spontaneous labor, which increases compliance of forceps delivery in these pregnant women, eliminates couple′s misgivings that forceps delivery has some influences on sexual life,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es family harmony. Early-stage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fter delivery is worthy of expansion in clinic.

        女性產后SUI和障礙的發病率較高,一直困擾著廣大婦女,使其生活質量、家庭及人際交往受到影響[12]。此前相關報道[13-14]稱,女性產后障礙明顯升高,為49%~83%,初產婦產后更高達70.6%。產后3個月存在尿失禁者占34.3%,初產后無尿失禁者,產后5年患病率為19%;初產后3個月內發生尿失禁者,5年后仍然有92%發生SUI為。因此,本研究建議,鞏固療程是保證遠期療效之本,產婦在療程結束后仍應堅持每天進行陰道啞鈴訓練和Kegel訓練,至少持續0.5~1年不等,以鞏固遠期效果[15],同時還呼吁通過網絡、電話或不定期在醫院婦女健康中心舉行講座,提高產婦對盆底肌力康復的意識,將研究結果制定成小冊子,發給每位產婦,使全社會婦女共同參與,以提高其遠期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產鉗助產分娩后進行早期盆底肌康復治療,不但能減少產后尿失禁的發生率,提高產婦性生活滿意度,還能消除夫妻對產鉗助產導致會陰撕裂傷而影響性生活質量的思想顧慮,提高產鉗助產的依從性和順產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紅,吳燕.產后盆底肌電刺激對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力近期療效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2):145-147.

        [2] 劉妍,古力娜?阿巴拜克力.妊娠、分娩對盆底與女性盆底障礙性疾病的研究現狀[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0, 18(7):142-144.

        [3] 梁健鋒,梁桂玲,勞冬玲,等.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220例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8):19-20,22.

        [4] 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5] 趙雪艷.盆底治療儀治療產后盆底肌損傷的療效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2,19(5):519-520.

        [6] 冬玲,叢婷婷.剖宮產率與社會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6):177-178.

        [7] 麥秀蓮,曹麗,陳汝虹,等.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60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0,21(5):48-50.

        [8] 陳燕,蘇園園,龍麗珊,等.孕期開展盆底相關健康教育對分娩及產后盆底功能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1, 26(27):4180-4182.

        [9] Davila GW,Guerette N.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a review[J].Int J Fertil Womens Med,2004,49(3):102-112.

        [10] Farreal SA,Allen VM,Baskett TF.Parturition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rimiparas[J].Obstet Gynecol,2001,97(3):350-356.

        [11] 徐麗明.產鉗術在頭位難產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 18(5):111-112.

        [12] 陸玲玲.電刺激和生物反饋聯合盆底肌鍛煉防治產后尿失禁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5):912-913.

        [13] 田聚群.孕期、分娩期盆底肌肉損傷與產后性問題[J].中國性科學,2013,22(2):19-24.

        [14] 陳曉園,方彩君,胡鳳玲,等.盆底肌功能鍛煉治療產后障礙療效觀察[J].中國性科學,2015,24(3):27-29.

        第6篇:盆底肌康復鍛煉范文

        【關鍵詞】剖宮產術;盆底功能康復;臨床效果;研究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3.038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3-1088-01

        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礙疾病引發的主要因素是患者進行分娩時造成的盆底的支持結構受損。倘若患者的盆底肌肉因為妊娠而造成分娩時受傷,卻不能及時恢復,則產后的盆底功能的并發癥比較高,對于此類因素,我院開展了護理組長一對一的盆底康復鍛煉方法指導及健康教育,明顯降低了患者產后盆底功能的并發癥[1]。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行剖宮產術的患者,均分為采用一對一的盆底康復鍛煉方法的指導以及健康教育措施的觀察組,使用常規的剖宮產后的健康教育的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年齡為21-39歲,平均年齡為(20.5±13),病程0.2-10月,平均病程(0.5±6.8)月;對照組年齡為22-38歲,平均年齡為(21.5±14),病程0.5-9.5月,平均病程(1±7.5)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孕產次等一般資料[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入院以后,對照組均接受常規性的盆底康復健康教育。而觀察組的患者則在進行剖宮產手術的前后接受護理組長一對一的盆底康復鍛煉方法指導以及健康教育,且在進行剖宮產術結束的當天就按照要求進行凱格keg爾的運動。患者可以選擇站位、仰臥以及坐位;呼吸應該保持深而緩,進行吸氣時應該收縮,再進行尿道的收縮,因此會產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覺。當患者的盆底肌進行收縮時,意念應當集中,在持續3-5秒后,便可放松呼吸。以此方法反復進行15-50min,每天進行2-3次。當患者出院時,由護理組長再次對患者進行盆底肌鍛煉方法的評估,并進一步指導患者在家也堅持進行盆底功能性的康復訓練方法。待患者產后40天后應回院,由臨床專家使用生物反饋的技術,對患者進行客觀而精確的檢測,并對患者的盆底肌肉肌力狀況以及纖維的受損類型進行評估,制定出高療效的診療方法。如對患者進行不同的程序,電刺激、生物反饋以及松弛反射等。每周進行2次,一個療程為10-15次。科室內的咨詢電話是24小時內保持通暢,護理組長將有計劃地對患者進行電話跟蹤,使得患者在家也可以正確、有效地落實kegel盆底肌肉的訓練。實施3個月后,兩組患者均由臨床醫生通過陰道指診法對盆底肌張力進行檢查,并且進行對比與分析[3]。

        1.3評價標準I度是在進行檢查時手指位于擠壓患者陰道時,會感覺到肌肉松軟如海綿,并且在進行肌肉松弛以及收縮時,施壓的手指沒有感到阻力;II度是當進行肌肉收縮時,施壓的手指可以感覺到一定的阻力,但處于肌肉松弛時沒有阻力;III度是在收縮或者松弛時都可以對施壓的手指產生很大的阻力,猶如手指碰到了一些較為堅韌的塊狀組織。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l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將采用采用X2檢驗;當P

        2結果(見表1、表2、表3)

        3討論

        女性的盆底組織對于維持盆腔內的臟器正常生理狀態以及功能具有特殊的意義。當患者的盆底組織遇到了損傷,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病理變化時,盆腔臟器以及相應的器官生理狀態以及功能也會隨之發生病理的變化。當患者的盆腔內臟器官(包括下尿道、生殖器以及下消化道等)出現了功能性的障礙,則會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相關癥狀,此類病癥被稱為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礙疾病。對于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診斷以及治療的評估,可以通過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盆底功能可通過盆腹動力學以及盆底電生理來診斷是否屬于正常。盆腹的動力學以及盆底電生理改變的癥狀出現比較早,然而盆腹動力學以及盆底電生理的指標改變要與癥狀的出現嚴重程度以及時間會呈現正比關系,因此通過盆腹動力學以及盆底電生理的檢查指標可以對患者的盆底功能診斷以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還可以有效地進行早診斷與早預防。調查中所有的患者進行剖宮產手術后8h恢復排氣的情況,在實施3個月后兩組患者由同一個臨床醫生通過陰道指診法對盆底肌張力進行檢查,并將趾骨以及尾骨肌(pc)肌收縮力分成了3度。使用指壓的實驗方法對患者的壓力性尿失禁進行評估,指壓試驗主要是指臨床檢測者將中食指放到患者的陰道前壁中尿道的兩側,且指尖放到患者的膀胱與尿道的交接地點,向前應太高到膀胱頸,隨后再進行誘發壓力的試驗,若患者的壓力性尿失禁的現象不見了,則會表現為陽性。本文通過兩組患者進行剖宮產手術后8小時恢復排氣情況的比較[5],觀察組的97.1%和對照組的71.4%具有顯著的差異性(P

        因此,患者在進行剖宮產手術的前后接受護理組長一對一的盆底康復鍛煉方法指導以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預防患者產后盆底障礙性疾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使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艷,金春香,馮麗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診治對女性生活質量的詮釋[J].中國婦幼保健,2012,11(20):12-23.

        [2]米熱尼沙米吉提.盆底肌肉訓練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康復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2,10(15):25-38.

        [3]陳祥云,周梅玲.子宮全切術與子宮次全切術對女性盆底功能的影響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2,12(28):89-93.

        第7篇:盆底肌康復鍛煉范文

        長春市婦產醫院產科,吉林長春 130042

        [摘要] 目的 探討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改善產后盆底肌肉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該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產后女性21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7例,觀察組給予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治療,對比分析兩組女性的治療前后的盆底肌力測定情況和康復治療效果。結果 經過康復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后的盆底肌力恢復的女性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為98.1%,對照組康復總有效率為75.7%,觀察組的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可以明顯的改善產后女性的盆底肌力,提高臨床康復有效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

        關鍵詞 ] 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臨床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 R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c)-0172-02

        女性懷孕后隨著體內激素的改變、子宮增大對盆底肌肉的損傷、分娩時對盆底肌肉、神經的損傷,都可能導致女性的產后盆底肌肉松弛,如果不及時進行康復鍛煉,可造成尿頻、尿急、咳嗽時漏尿、子宮脫垂等臨床癥狀。我國成年女性產后盆底肌肉松弛的患病率為18.9%~50.9%[1-2]。隨著醫療手段和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康復治療已成為產后肌肉松弛的重要治療方法,生物反饋療法[3]是利用現代生理科學儀器,通過人體內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饋,使患者經過特殊訓練后,進行有意識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訓練,從而消除病理過程、恢復身心健康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電刺激[4]是利用一定強度的低頻脈沖電流,通過預先設定的程序來刺激一組或多組肌肉,誘發肌肉運動或模擬正常的自主運動,以達到改善或恢復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為了探討產后盆底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將該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產后女性214例的病例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該科收治的產后女性21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07例,年齡19~33歲,平均年齡(24.5±2.3)歲;初產婦67例,經產婦40例。對照組107例,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27.3±2.5)歲;初產婦59例,經產婦48例。所有產后女性均排除嚴重心、肝、腎疾病。兩組產后女性在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康復方法

        ①觀察組給予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采用美國Chattanooga電刺激治療儀2778[5](藥(械)準字:國食藥監械(進)字2013第2222963號,美國Chattanooga)。參數設置為:頻率5~100 Hz,電流0~25 mA,治療時間20 min,波寬200~500 s。排空膀胱后取仰臥位,把探頭消毒后置于陰道內,電刺激強度以患者可以耐受為限度,刺激強度為10~20 mA,使患者沒有痛的同時感受到盆底肌肉跳動,刺激20 min,休息間隔為8 s,2 d刺激一次。生物反饋治療根據所反饋的信號給予調整收縮部位和力度,根據患者的盆底肌力情況調節訓練的時間和強度,20 d為一個療程。所有女性治療結束后通過電話隨訪5個月,了解其盆底肌力恢復情況。

        ②對照組給予常規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6]治療,女性取站立位,收縮及夾緊口與尿道口(女性尿道口、陰道口),收縮與放松肌肉各維持5~10 s,每日至少5次,每次5~10個輪回,初期練習5次/d,逐步增加至10次/d。或者取仰臥為,吸氣,曲起雙腿,雙手抱住,呼氣,將雙腿壓向胸部,先吸氣,再呼氣,同時抬頭貼膝,如此反復,共做3次。

        1.3 觀察項目

        經過治療后,對比分析兩組女性的治療前后的盆底肌力測定情況和康復治療效果。

        1.4 療效評定標準

        檢測依據法國國家衛生診斷論證局關于修改會陰肌肉測試標準[7]將肌力評估分為0~V級,會陰肌肉收縮持續0 s為肌力0級,收縮持續1 s為肌力I級,收縮持續2 s為肌力II級,收縮持續3 s為肌力III級,收縮持續4 s為肌力IV級,收縮持續5 s或者大于5 s為肌力V級。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盆底肌肉恢復至正常水平;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盆底肌肉得到明顯改善;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盆底肌肉無改善甚至加重。

        1.5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錄入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 兩組女性的治療前后的盆底肌力測定情況

        經過康復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后的盆底肌力恢復的女性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女性的康復治療效果比較

        經過康復治療后,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為98.1%,對照組康復總有效率為75.7%,觀察組的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女性盆底是由封閉骨盆出口的多層肌肉和筋膜組成,盆底肌肉群、筋膜、韌帶及其神經構成了復雜的盆底支持系統,盆底肌中發揮支持作用的主要是肛提肌,結締組織包括筋膜及韌帶,其共同組成盆底發熱肌性-彈力系統,在神經機制的協調作用下形成具有動力的支托結構,維持盆腔器官的穩定,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受到不同程度的壓迫和過度牽拉,導致盆底支撐組織的肌肉、筋膜、韌帶組織松弛,對分娩后產婦的盆底功能造成不良影響。產后盆底康復治療是指在整體理論的指導下,施行對盆底支持結構的訓練、加強及功能恢復,其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是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縮能力、預防和質量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改善夫妻生活質量。生物反饋治療是通過肌電圖、壓力曲線把盆底肌肉的信息轉化成聽覺和視覺信號反饋給患者,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盆底肌肉訓練。電刺激可以刺激神經傳出纖維,誘發盆底肌肉的被動性收縮,促進肌肉的血液循環,防止肌肉有害代謝產物的堆積,還可以增加肌細胞的數量及質量,促進肌肉功能的恢復。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可以喚醒產后女性深層和淺層肌肉收縮的本體感覺,增強會陰與腹部收縮力,增加深層和淺層會陰肌肉的收縮及肌力。Wilson等通過研究發現[8],產婦進行產后盆底鍛煉可以有效提高盆底肌強度。通過該科的研究發現,經過康復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后的盆底肌力恢復的女性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為98.1%,對照組康復總有效率為75.7%,觀察組的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有關報道相似[9]。結果表明,采用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可以明顯的改善產后女性的盆底肌力,提高臨床康復有效率,明顯優于常規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治療,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

        參考文獻]

        [1] Boyle R,Hay-Smith E J,Cody J 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Urinary and Faecal Incontinence in Antenatal and Postnatal Women[J].H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12(10):7471.

        [2] 郁秀文,散結通乳方與產后康復治療儀聯合治療產后乳房脹痛效果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2,3(7):326-327.

        [3] Richter HE,Brumfield CD,Cliver SP.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nal sphincter tear:a comparison of primiparous patients,vaginal births after cesarean deliveries,and patients with previous vaginal delivery[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2(8):1194.

        [4] 張宏慧,尤如冰,曹曉娟.加味生化湯聯合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對產后康復的作用觀察[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20(3):342-343.

        [5] Han Yong-xia,Niu Yu-xia.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o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J].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2014,30(5):875-878.

        [6] 羅靜,譚廣萍.100例足月單胎順產初產婦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臨床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2,34(5):432-433.

        [7] Gao yuan,Li Wen-hua.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for individual treatment of 100 cases[J].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2011,17(8):563-565.

        [8] 徐學勤,張師前.生物反饋電刺激與雌三醇聯合治療圍絕經期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13(6):136-137.

        第8篇:盆底肌康復鍛煉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盆底肌電刺激對產后尿失禁產婦盆底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選取我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分娩后發生尿失禁產婦96例,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行盆底肌訓練,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盆底肌電刺激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盆底肌肉張力指標及尿失禁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后盆底靜息壓和收縮壓高于對照組,盆底收縮持續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仍存在尿失禁產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盆底肌電刺激促進了產后尿失禁產婦盆底功能的改善,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產后;尿失禁;肌電刺激;護理;盆底功能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38

        尿失禁是指當腹壓大于最大尿道壓力時,逼尿肌收縮乏力而出現尿液不自主排出,根據誘因,尿失禁一般分為壓力性、充溢性、急迫性、反射性、功能性、完全性和混合性,產后尿失禁多屬于壓力性,主要由于產婦分娩后盆底組織結構與功能發生改變而引發[1-2]。女性分娩過程中,盆底支撐組織包括筋膜、肌肉、韌帶等,這些組織結構易因過度牽拉而發生結構和功能性損傷,進而造成不可逆的生理變化,影響產婦產后生活質量[3]。本研究中將盆底肌電刺激應用于產后尿失禁盆腔肌肉萎縮和損傷的治療中,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婦產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分娩后發生尿失禁產婦96例,年齡22~36歲,平均(28.3±5.2)歲。孕(38+3±41+2)周,平均(39.2±2.3)周。順產78例,剖宮產18例。納入標準:(1)均為初產。(2)產婦無泌尿系感染史或腎病史。(3)產前盆底肌力評估為3級以下。(4)產后經臨床診斷為尿失禁。(5)產婦對治療方案知情并簽署同意書。隨機將本組產婦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年齡、孕周、產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指導產婦行盆底肌訓練,即產婦取平臥位,雙膝彎曲略分開,臀部縮緊,吸氣時將收縮至關閉,呼氣時放松,反復12~15下完成1次訓練,完成訓練前的3~5下采取快速收縮訓練,每日訓練3~5次。4周為1個療程。

        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訓練基礎上給予盆底肌電刺激治療,儀器為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即指導尿失禁產婦取平臥位,電刺激儀電極消毒后置于陰道內,進行生物反饋電流的收集,指導產婦根據儀器指示信號行陰道放松及收縮訓練,詢問產婦感受,以有刺激感但無疼痛感的電流強度為宜。盆底肌電刺激治療每次20 min,每周3次,4周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治療3個月后,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監測產婦盆底靜息壓(盆底肌肉無主動收縮時壓力)、盆底收縮壓(盆底肌肉主動收縮時的壓力差值)、盆底收縮持續時間[4]及產婦尿失禁情況。

        1.4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c檢驗,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產婦治療前后盆底肌肉張力指標檢測結果比較(表1)

        2.2兩組產婦治療后仍存在尿失禁情況比較(表2)

        3討論

        盆底肌肉結構和功能性失常是產后尿失禁發生的主要原因,因而其治療關鍵也在于對盆底肌肉的功能性修復,產后早期實施盆底康復性訓練對于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5]。盆底肌訓練主要是指導產婦主動收縮或放松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組織,以此來強化盆底肌肉的張力,延長其收縮時間,從而改善尿液排泄的控制力[6]。但是盆底康復性訓練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由于產婦產后身體較為虛弱,易疲勞,再加上人往往有“惰性”,易影響其治療依從性,進而影響訓練效果。

        盆底肌肉電刺激療法主要是應用物理刺激,提高盆底肌肉的舒縮能力,從而改善肌肉的萎縮與損傷,增強尿道的閉合能力,進而有效控制逼尿肌的作用,改善尿失禁[7]。操作中將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的電極置入產婦陰道,不僅可對膀胱和尿道產生雙重刺激作用,還有利于保證盆底肌肉正確而有效地收縮[8-9]。結果顯示,盆底肌肉電刺激療法結合盆底康復性訓練改善了產后尿失禁產婦的盆底功能,觀察組治療后盆底靜息壓和收縮壓顯著高于單純應用盆底肌訓練法的對照組,且觀察組產婦治療后僅1例仍存在尿失禁,其余產婦均有效恢復正常排尿(P<0.05),證實了產后實施早期電刺激的有效性。

        分娩本身給女性帶來巨大痛苦,產后發生尿失禁更給產婦帶來心理與生理上的不適,護理人員要向產婦講解產后尿失禁的發病原因、治療及配合方法等,以減輕產婦自卑、焦慮、羞澀等不良心理。產婦尿失禁后下腹不適、腰酸、會陰紅腫、破損、身上異味等問題,易產生緊張、抑郁、不愿與人交流等問題,護理人員應加強心理疏導,采取安慰、鼓勵、關懷、尊重等態度對待產婦,使其感受到周圍人群的關心,提高自信心。平時注意避免責怪產婦,日常多與其交流,幫助其打開心結,說出感受,鼓勵病友間的相互交流與經驗分享。為產婦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病房內定期通風換氣,保持整潔,產婦床褥勤更換,做好消毒清理。注意保護產婦隱私,哺乳、排尿排便時拉上掛簾,遵醫囑定期外陰清潔,對發生潰爛者遵醫囑給予用藥處理,給藥時注意詢問產婦感受,以語言交流的方式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疼痛等不適感。對于產后尿失禁產婦的護理,應重視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心理疏導、環境整潔和保護隱私等,從而使產婦認識到疾病的根源并積極配合治療,同時為產婦提供一個良好、舒適、安心的醫療環境,促進產婦以更加良好的心態面對尿失禁。

        綜上所述,對產后尿失禁產婦實施早期肌電刺激聯合盆底康復性訓練及精心細致護理,有助于更好地改善產婦盆底功能,促進盆底肌張力的恢復及逼尿肌對排尿的控制,從而改善尿失禁,提高產婦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明.不同時期盆底肌功能訓練對預防產后尿失禁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0):33-35.

        [2]劉湘暉,杜丹,黃淑妹.產后早期盆底肌康復治療對產婦盆底功能的近期影響[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2,39(6):613-614.

        [3]王悅,喬玉環.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在盆底重建手術后的應用[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2,34(8):631-633.

        [4]梁群,張倩平,黃敏,等.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盆底肌訓練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8,8(5):34-36.

        [5]陳玉芬,李環,丁小容,等.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改善產婦尿失禁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3,20(6):52-54.

        [6]曲航菲,張田苗.循證護理在產后尿失禁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3,42(10):951-953.

        [7]何玉蘭,單青,李超平.生物反饋-電刺激-盆底肌肉鍛煉聯合進行產后盆底肌肉康復訓練的作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0,14(22):696-697.

        [8]李瑞琴.護理干預對產后尿失禁患者的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2,8(8):270-272.

        [9]楊素勉,馬衛景,王秀粉,等.盆底肌鍛煉聯合電刺激促進產后盆底器官功能康復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2):1-3.

        第9篇:盆底肌康復鍛煉范文

        關鍵詞:壓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饋電刺激;盆底肌鍛練

        尿失禁是女性的常見病,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成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嚴重影響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按照國際尿控協會的定義,尿失禁(UI)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有活動受限、智力衰退,最終導致尿失禁發生,對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有著重大的不良影響[1]。有調查結果表明,尿失禁的患病率為30.887%,約33.3%的婦女需要承受尿失禁帶來的痛苦,年齡越大,癥狀越嚴重,而尿失禁患者的就診率只有25%[2-3]。尿失禁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及非手術康復治療。手術方法適用于重度尿失禁患者,但創傷較大,復發率高,非手術方法適用于輕、中度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現階段已成為主要的康復治療辦法[4]。筆者電刺激+生物反饋及盆底Kegel鍛煉治療壓力性尿失禁97例,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0年10~2011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門診和婦產科門診收治的女性SUI患者63例,其中輕度54例,中度8例,重度1例。門診常規檢查,經主訴、問卷調查、測定殘余尿及尿常規檢查診斷為尿失禁,排除尿路梗阻和泌尿系感染性疾病,自愿接受生物反饋及電刺激治療的患者。

        1.2  儀器設備:儀器:采用型號為 PHENIX USB 4(廣州杉山公司)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設備主要的技術參數為電流0~100 mA,頻率1~400 Hz,脈寬50~1000 μs。

        1.3  治療方法:囑患者排空大、小便,半臥于治療床上,將盆底肌肉治療頭(肌電型)輕輕放入陰道,調整電流強度0~70 mA,頻率為25~75 Hz,以產婦自覺盆底肌肉有跳動感而無疼痛為準,置零標準以最大限度的收縮及最大限度的放松為準,依據肌電壓設定電刺激及生物反饋訓練模塊,依次對患者實施 Ⅰ類肌纖維和 Ⅱ類肌纖維的電刺激以及生物反饋訓練、A3反射以及場景生物反饋,20~30 min/次,2次/周,10~15次為1個療程。同時結合盆底Kegel訓練,盆底Kegel訓煉可在站位、坐位及臥位時進行,收縮盆底肌3~6 s,然后放松3~6 s,重復上述動作,囑患者回家后按上述收縮模式自行盆底肌鍛煉,2~3次/d,15 min/次,逐漸增加訓練量。同時訓練間斷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時停頓或減緩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誘發動作”,如咳嗽、彎腰等之前收縮盆底肌,從而達到抑制不穩定的膀胱收縮,減輕排尿緊迫感程度、頻率和溢尿量。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的最終目標是患者在沒有生物反饋設備的幫助下進行盆底Kegel訓練。一旦獲得滿意效果,就可轉為行為治療,即盆底Kegel訓練。

        1.4  療效判定標準[5]:采用主觀評價及ICS 1 h尿墊試驗:治愈:尿失禁完全愈合,運動及咳嗽或大笑時無溢尿,尿墊試驗<1 g;好轉:溢尿癥狀改善或自覺癥狀減輕,尿墊試驗尿量減輕;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甚至加重。

        2 結果

        所有患者都堅持做完1個療程。治療結束時治愈55例(87.3%),有效8例(12.7%),無效0例(0%),總有效率為100%;治療后半年治愈53例 (84.1%),有效10例(15.9%),無效0例(0%),總有效率為100%;治療后1年治愈52例(82.5%),有效11例(17.4%),無效0例(0%),總有效率為100%。所有患者的最大收縮肌力均增強。見表1。

        表1  患者治療不同階段的療效(例)

        3 討論

        尿失禁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對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有著重大的影響,目前非手術康復治療成為治療尿失禁的首選方案。電刺激、生物反饋及盆底Kegel鍛煉已經成為壓力性尿失禁主要的康復治療辦法。電刺激的作用原理在于,通過電極對神經進行直接的刺激,壁內或尿道周圍橫紋肌在此時會有被動地收縮,從而對尿道的鉗制力會更強,尿道關閉壓在此時會有明顯升高。生物反饋通過放置在陰道內的電子生物反饋儀來檢測盆底肌肉活動,并將治療時有效的信息轉變為感觀信號,通過合理的方式及時反饋給患者和治療者,讓患者跟著信號訓練,久而久之形成條件反射,這樣就可以慢慢發展到,患者可以自主地控制盆底肌肉的收縮,最終擺脫儀器[6]。所以康復治療前對患者要進行專業性指導和充分的教育,患者準確的定位和有效的收縮對療效有著重大的意義。本文結果表明,治療后所有輕度和中度患者臨床癥狀有顯著改善,有效率可達100%,盆底康復治療可以明顯降低尿失禁患者的手術率,操作簡單、方便易行。

        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使得人們對于健康和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醫務人員及社會的宣傳引導尤其重要[7]。生物反饋電刺激可以有效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是一種安全、簡便、無創、無痛,治愈率均較高的治療方法,而盆底Kegel鍛煉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治療作用。

        4 參考文獻

        [1] 宋亦軍,徐  玲.絕經后婦女尿失禁患病率及相關因素[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4,26(4):442.

        [2] 朱  蘭,郎景和,劉春燕,等.我國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狀況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9,44(10):776.

        [3] 朱  蘭,郎景和.女性盆底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7.

        [4] 馮  靜,王小萍,陳庚敏,等.生物反饋聯合盆底電刺激療法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7,42(12):802.

        [5] 那彥群.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48.

        [6] 龔愛華.產后尿失禁原因及患者主動改善策略的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8):394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亚洲日韩A∨欧美 | 亚洲一级在线爱潮 | 日韩激情视频激情国产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二区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