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學的情感理論范文

        心理學的情感理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學的情感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學的情感理論

        第1篇:心理學的情感理論范文

            [論文摘 要] 計算機教育和其他學科的教育有相通之處,但又有其特別的地方。在教學實踐中,注重情感培養的教學活動,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計算機教育是一個比較新興的課程教育,大部分的學生一開始興趣很強,但學習下來非常枯燥,再加上在計算機學習中有太多的失敗和挫折,久而久之,他們也就認為自己不是學計算機的料,對計算機學習采取了放棄的態度。鑒于此,作為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師,我們應努力運用情感教學心理學中情感的動力功能和遷移功能,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中,注重情感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建立對計算機學習的信心,從而使學生從不學到主動求知,達到提高計算機教學效果的目的。本文將從四個方面談談我在教學實際中的做法:

            一、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情感的遷移功能告訴我們,一個人對某對象的情感會轉移到與該對象有關的其他對象上去。因此,我在與學生的交往中,無論課內課外,無論學生成績優劣,也無論學生表現好壞,我都給予深切的理解和關懷。施愛于細微之處,施愛于意料之外,長期堅持,學生不但視我為老師,更把我當朋友,學生因為和我融洽的關系,也慢慢地消除了對計算機這門學科的消極和敵意。

            二、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情感具有動力功能,即情感對一個人的行為活動具有增力或減力的效能,在教學中集中表現為學生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上。為此,我在教學設計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給學生創設學習環境,并且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不斷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而且總是努力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特別是在這信息時代,為了給學生提供學習的信息,我經常搜集各種與學習內容有關的信息,經過篩選、組合,制作成適合學生年齡特點、認知特點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在學習時能按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由地選擇信息,碰到問題可以通過留言板、E-mail求得幫助。在這種環境下,學生不僅興趣盎然,深刻理解課程中相應的概念、原理,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而且還可以掌握諸如信息獲取、檢索、篩選、加工、表達、交流等信息素養。

            三、正確處理教材,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教學內容

            我任計算機教師時第一堂課,必有一個調查,即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針對基礎不同的學生要合理安排教材,如果這個班整體基礎較弱,則上課時盡量安排淺顯、操作性快的內容,讓學生能迅速找到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同時不會因為學習課程太難而打擊他們積極性。如果所教班整體基礎較好,則會按大綱要求,搜集一些既包含基礎知識,又有一點挑戰的實例進行教授,這樣有基礎的學生不會因為已學東西而覺得枯燥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

            四、及時表揚學生的進步,滿足學生的成就感

            在教學的過程中設法給學生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事實上,職校學生從年齡來看是青少年,但在計算機學習的興趣、信心方面無異于兒童,非常的脆弱和敏感,需要教師的悉心愛護和支持。對學生的不配合不能急躁,對學生的每一點成績都要用眼神、手勢或言語加以肯定。只要肯定他們小小的進步,就能促使他們有更大的進步。

            五、重視實踐,培養技能,培養學生的能力

            計算機的操作技能的形成必需通過實踐活動,需要反復、經常的練習、鞏固,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以學生的操作、訓練為主,嚴格控制好老師講解與學生練習的時間。除了課堂教學外,我還讓學生通過圖書、電視、報刊、電影、廣播等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整理,達到提高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學完了EXCEL這一章后,我給出了“查閱近年甲A足球聯賽戰績表,收集各隊得分數、進球數、外籍球員數等信息,并對信息整理加工,繪制成圖表”這一主題,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利用網絡、報紙、雜志等途徑收集相關資料,學生們都非常愉快地參與到這一實踐活動中來,他們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查詢或向體育老師借資料,得到數據后進行分析、整理,很快得出了相應的數據和圖表,然后讓他們互相點評。這樣既鍛煉了動手實踐能力,又增強了合作競爭意識。

            總之,通過如上一些原則和方法確實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大有益處。當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培養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這是教學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原理的實踐應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盧家楣.以情優教——理論與實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第2篇:心理學的情感理論范文

        關鍵詞:電影;電影心理學;學科建設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1)04-0140-02

        電影心理學的誕生并不晚于電影理論的其他學科,在國際上,自從有了電影這門藝術,電影心理學的研究課題便應運而生。然而,雖然有著眾多前人的拋磚引玉和將近百年的理論研究基礎,電影心理學作為一門電影理論的分支學科,在我國的發展卻不容樂觀。在電影理論走向繁榮的同時,電影心理學的研究卻出現了發展滯后的現象,出現與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狀況不相平衡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專業概念模糊

        電影心理學究竟是什么?它屬于電影理論范疇還是心理學范疇?電影心理學到底研究什么?正是由于這些概念的模糊,阻礙了電影心理學這個邊緣學科的建設,使其一直未能得到足夠重視。

        所謂電影心理學,即根據心理學原理研究電影影像特性、電影創作原理和受眾觀影經驗的理論。是以感知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或精神分析學為依據,研究觀眾心理和影片心理效應的學科。

        電影心理學,顧名思義,是電影藝術與心理學交叉產生的一門邊緣學科。心理學分為普通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又分為軍事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新聞心理學和藝術心理學等等。藝術心理學又可分為文學心理學、書法心理學、繪畫心理學、廣告心理學和影視心理學等。而從藝術學角度來看,藝術學包括類型學、社會學、創作學、批評學、欣賞學和心理學。因此,電影心理學,從藝術角度講,它是藝術心理學的一個分支;而從心理學角度講,它又是應用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雖然電影心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但它不應該是簡單意義上的二者相加或相交,而應該是一門獨立的理論科學。對于電影心理學的研究,也不能是簡單的拿著心理學的知識去分析影片,而應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立足于電影藝術的本體,對電影藝術的創作及接受的心理現象和規律進行解析。

        二、研究力量薄弱

        電影心理學,是橫跨電影藝術與心理學的交叉學科,不但需要研究者有深厚的電影藝術素養,同時還應具備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才能站在專業角度對電影創作加以心理學分析,從而引導電影藝術長足發展。作為第七藝術的電影,涵蓋范圍廣闊,心理學知識也同樣浩如煙海。因此,同時具備二者理論修養的研究者,少之又少。研究力量的薄弱是專業領域不能得到長足發展的最大障礙。

        從電影工作者的角度來講,隨著電影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國電影也在六代電影人的引領下逐漸演繹出自己的風格,成為藝術領域的一朵奇葩。作為中國文化產業中不可缺失的一環,電影領域的發展已經開始得到重視。各大專業院校每年會為國家電影產業輸送大批專業人才,這些經過專業培訓的電影人,都具備良好的電影理論素養,有著豐富的電影理論知識,經過幾年的專業學習,他們能精準的掌握從編劇到拍攝再到剪輯的每個流程,可以獨立策劃一部完整的電影。但是,這其中掌握專業心理學知識的電影人卻為數不多。

        同時,從心理學工作者角度來講,與電影產業中龐大的從業人數相比,我國的心理學工作者大約只有1萬人,與我國有13億人口相比,平均每13萬人中才有一位心理學工作者,按人口比率居于世界末位。而與我們相對應的是,美國只有我們六分之一的人口,卻有心理學工作者約20萬人,按人口比率是我們的130倍。從這個懸殊的差異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我國心理學工作的規模確實是比較小的。在如此匱乏的專業人口基數上,再去尋找同時具備電影專業知識的研究人員,確實難上加難。

        既然在實踐領域都缺乏能夠橫跨電影與心理學兩個學科的專業人才,那么,在科學研究領域,能夠通過客觀的理論分析剖析電影藝術,得到系統科學的論述,并能夠引導這門學科向前發展的專業人員力量則更為薄弱,專業人才的缺失是電影心理學停步不前的最大障礙所在。

        三、學科建設滯后

        目前,我國還沒有一所高校將電影心理學設立為一門專業的學科,學科建設的滯后,也是電影心理學不能得到長足發展的重要原因。

        其實在我國各大高校中,并不乏大批掌握了專業電影理論知識的人才,然而,掌握電影制作的理論知識并不代表能夠拍出一部成功的影片;同樣,能夠策劃一部影片,并不等同于電影已經取得了成功。

        那么何為成功影片?一部成功的影片,高票房是其成功的必然表現,但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才是影片成功的關鍵,一個值得長久思考的內涵保證了影片的價值所在。凡是成功的電影都是那種能在無意識層面上反映當時社會上具有決定性的動力群體的影片。 也就是說,一部影片成功與否,取決于能否讓觀眾通過表象的電影符號看到導演批判意識下所掩蓋的非理性因素,使觀眾與導演能夠通過這種無意識的溝通達到心理活動的交流。

        這就要求一個優秀的導演,不僅要具備專業的電影理論知識,還要掌握部分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在對自己的創作心理、思維活動、情感意識等問題進行邏輯分析和規律把握后,能夠通過電影這種藝術形式闡釋出自己的內心情感和心理現象,并能夠對觀眾的心理活動機制產生影響。一部電影,能夠調動觀眾的情感,使其沉浸在電影所透露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之中,使觀眾在觀看的同時,情感上得到極大的滿足和提升,進而使人潛意識的本能得到激活,使人受抑制的主要動因從隱秘處釋放出來,通過與劇中人物思想行為發生“情節碰撞”,進行情感交流,使自己的內心情結得以揭示和展露,這樣的影片才是一部完整的夢幻產品。

        然而,就我國目前的學科建設來講,更為偏重電影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對于心理學方面知識的普及,更鮮有將二者結合起來傳授的學科。這種學科上的界限,導致了人才領域的分離化,知識儲備的狹窄化,和實踐領域的單一化,從而最終導致了電影心理學研究領域的空白。

        四、指導思想錯誤

        電影心理學,作為一個學術性質的研究領域,首先,它是一門科學。既然是科學,就有其一定的專業劃分和領域限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非大眾的、非普及的學科領域,要在科學的指導思想下進行研究。

        作為一個具體的研究者,首先,他一定要非常熱愛,甚至是偏好自己所從事的研究領域。譬如研究電影心理學,首先必須對電影藝術和心理學兩個領域都具有相當的興趣和一定的知識儲備。

        其次,要科學的認識電影心理學的研究。所謂科研,是指利用科學的手段和裝備,為了認識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和運動規律而進行的調查、研究、實驗等一系列活動,為創新提供理論依據。科學研究的基本任務就是探索、認識未知。電影心理學的研究也旨在結合心理學專業知識,通過科學分析的手段得出電影藝術的本質規律,從而引導電影產業的發展。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學?心理學是人類科學系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認識人和發展人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科。心理現象是每個人都擁有并能深切體會的,但心理學是一門非常嚴肅的學科。因此,當人們看電影時,能夠通過客觀的電影畫面勾起自己的回憶,產生心理活動,體驗某種心理現象,但那并不等同于每一個人都可以對這一現象進行科學的闡述和分析。同理,人們也許可以根據某部電影感受到某種心理現象,但對這種心理現象的表述并不等同于對這部電影進行了心理學的分析,能看出電影的表象并不代表抓住了電影的本質。

        雖然很多人在講心理學,甚至有自己對于心理學的定義和內涵,但畢竟作為一門學科來講,心理學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設備支持,對于電影心理學的研究更是需要專業的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如果簡單的依靠某些缺少嚴格科學考證的書籍來進行電影心理學的研究,必然會導致該研究領域的混亂。

        所以,對于那些具有極大熱情但缺少專業理論素養的人群,應盡量鼓勵并引導他們走上專業的研究道路,盡可能加大對該研究領域的投資,盡可能為這些電影心理學愛好者提供專業的研究條件,改變如今電影心理學研究工作基礎薄弱和技術儲備匱乏的現狀,擴大該領域的影響力,使電影心理學的研究能重振旗鼓,展示勃勃生機。

        五、結 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心理學專業人員力量的薄弱和學科間的界限等因素,我國電影心理學的學科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它的發展滯后也勢必會相應的反作用于電影藝術的發展。因此,加強電影心理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并對相應學科進行建設與完善,是解決我國電影心理學研究滯后問題的關鍵所在,同時,也需要其他多類學科的共同努力,努力探索出一個研究人們在電影創作與欣賞接受過程中的心理活動機制與規律的藝術心理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秦俊香.影視藝術心理學[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2] (德)愛因漢姆著.楊躍譯.電影作為藝術[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

        第3篇:心理學的情感理論范文

        關鍵詞:聲樂 心理學 意義 內容 方法

        近年來,世界各國各領域,興起一股“心理學熱”,研究種類分理論心理學(包括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和應用心理學(包括醫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工業心理學、文化心理學、體育心理學等)兩大類。

        文化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其實是文化學與心理學的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它又分為藝術心理學、法律心理學、宗教心理學、道德心理學等。而藝術心理學又分為各藝術門類及其分支的各種心理學,例如音樂心理學、戲劇心理學、舞蹈心理學、美術心理學等。

        聲樂心理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目前在我國尚處于“在建”狀態,為此,筆者不揣淺薄,就我國聲樂心理學的理論框架的構建,提出若干淺見,以作引玉之磚。

        一、聲樂心理學研究的意義

        聲樂心理學的研究,不是為了追時尚、趕時髦,參與“一窩蜂”的理論思潮,也不是為了獨出心裁、左道旁門,而是對于聲樂藝術本身,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與實踐參照意義。它既可以從以人為本的高度來觀照聲樂藝術,又可以從人性化的深度來探索聲樂藝術的奧秘,既可以豐富加深對人的本質屬性的全理解,又可為人的社會生活實踐和聲樂藝術實踐服務。

        未來的社會生活,對人的心理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心理學在社會的作用也得越來越大。我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教授早就提出,科學可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人體科學、思維科學六大門類,而聲樂心理學則屬于人體科學與思維科學的雙重范疇。

        音樂是人類創造的一種聲音藝術,它既是人類社會中最早出現的一種藝術形式,又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喜愛且不可或缺的藝術種類之一。正如恩格斯所說:“在一切藝術中,只有音樂才能產生與廣大群眾的合作,同時在表達力量上,音樂也是優勝者。”同樣,恩格斯也指出:“心理學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而“優勝者”與“最美麗的花朵”相結合的聲樂心理學,無疑對于聲樂藝術,具有更重要的導向意義。

        二、聲樂心理學研究的內容

        聲樂心理學是人體學與思維科學的深入與拓展,它研究、觀察、體驗、探討人們在進行聲樂活動時的規律與特點,了解人們在聲樂活動中的行為特征,并對其行為予以描述、解讀、控制、預測。

        具體而言,聲樂心理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大層面:

        第一,研究聲樂活動中的心理活動。又分為以下幾點:一是想象。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而創造新形象的過程,是人的創造活動的一個必要因素。想象作為一種高級認識過程,是藝術、設計、科學、文學、音樂以及任何創造性活動的一個必備元素。德國著名美學家黑格爾認為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想象作為一支能夠復雜的心理活動,就有多樣性、具象性等特點。二是情感。情感作為一種審美心理因素,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總是針對特定的對象產生的。列夫?托爾斯泰說:“人們用語言互相傳達思想,而人們用藝術互相傳達情感。藝術活動是以下面這一事實為基礎的:一個用聽覺或視覺接受別人所表達的感情的人,能夠體驗到那個表達自己感情的人所體驗過的同樣的感情。”黑格爾指出:“音樂所持有的因素是單純的內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無形的情感。”我國漢代的《毛詩序》也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三是理解。理解是逐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系、關系,直至認識其本質、規律的一種思維活動,分為直接理解與間接理解兩種。

        第二,研究聲樂活動中的心理特征。包括思維達到較高和較成熟的程度、社會情感得到充分發展、自我意識進一步加強等。

        第三,研究聲樂活動中的心理狀態。又分為聲樂訓練的心理狀態、非演出的心理狀態、演出的心理狀態等。

        第四,研究聲樂活動中的心理訓練方法。主要有想象訓練法、自我暗示訓練法、放松訓練法、集中注意力訓練法、模擬訓練法等。

        第五,研究聲樂活動中心理障礙的克服辦法。又分為樹立樂觀情緒、克服自卑心理、強化意志力、培養強烈的欲望、不斷充實自己、正確評估自己,克服虛榮心理、克服羞怯心理等。

        三、聲樂心理學研究的方法

        聲樂心理學的研究,要采用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理論來源于實踐,進而又指導實踐的研究方法,力戒紙上談兵和故弄玄虛。

        同時,要引進西方現代系統論的理論與方法,將整個聲樂心理學作為一個大的母系統,下面各分支作為子系統與“子子”系統,既研究各子系統與母系統的關系,又研究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形成動態的研究態勢。

        作者_黃桂君

        Author_Huang Guijun

        單位_黑龍江省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系

        參考文獻:

        第4篇:心理學的情感理論范文

        關鍵詞:設計心理學 設計藝術教學 改革研究

        1.基于設計心理學的設計藝術教育教學匱乏

        就教育當前的狀況來說,設計藝術教育理論支撐點的運用,更多的還處在感性階段。盡管我們一直把平面設計、立體設計、動態設計要素對人心理及生理的影響程度、視覺感受都視為需認真研究和對待的價值層面,但完善的科學理論的缺乏與客觀實驗條件的限制,導致現狀并沒有改變,只不過教育教學中的方法和思維模式,由具象感受思維變成抽象感受思維而已,這種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很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針對課程內容得出理性的分析結果。

        由此,基于設計心理學的設計藝術教育教學匱乏,導致培養人才的設計能力體現諸多不足。設計心理學課程的研究,及教育教學中的引進,在全國本科院校開設僅是這幾年的事情。但部分授課方式又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單向傳授,缺乏理論與實踐的貫通和銜接,往往割裂了設計學科的有機綜合性。即便是開始了此課程的教育體系,其內容也是比較理論化,與實際的設計實踐聯系不夠緊密。由于高校設計藝術教育教學中,培養對象設計心理學知識的匱乏,導致培養對象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體現出諸多不足。其設計作品按照自認為合理的去做。在具體的設計方案中,沒有從用戶實際的心理感受與使用出發作設計,這樣的設計方案是不符合實際應用的。

        2.介入設計心理學的設計藝術教育教學改革,是設計及設計教育的發展需要

        設計藝術已經進入知覺設計和情感化設計時代。人本主義的設計宗旨是滿足使用對象的細微情感和更深層次的心理需求。設計心理學正是從人本主義設計的角度把人內心紛繁復雜的心理活動進行系統性梳理,并將相關原理應用到當代設計藝術中,為其提供科學系統的理論支撐。

        基于設計心理學的設計藝術教學改革核心是把設計心理學的知識和藝術設計的具體教學實踐相結合,針對設計者、設計受眾的心理特點,把握設計者、設計受眾的心理反應,將其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運用于設計藝術教育中,從而培養出具備設計心理學知識的設計人才。對于設計藝術教學來說,設計藝術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都提出了各種需要解決的心理學問題。從設計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究設計藝術教育,我們不僅能教會培養對象理解設計藝術,而且能更好地幫助培養對象理解設計的最終受眾的需求,從而使設計藝術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同時,也使設計藝術教育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因此,具備設計心理學知識的人才,將設計出更加實用合理、使人們更加愉悅、舒適、具備更高審美感受的藝術設計作品,以滿足社會、市場對相關人才的需求。

        3.在基于設計心理學的設計藝術教學研究上,應加大設計心理學的應用性教學。應重視研究培養對象、設計受眾等的心理現象和心理效果。逐步建立起邏輯和推理的思維模式

        這些方法和措施將使其對設計藝術的認識和思維觀念上升到理性高度。同時也會對設計教育中視覺語言的標準化、系統化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當然這種系統化的結果是對設計語言的規律化研究,而不是數理推演,其結果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文化科學的發展而變化的。但一定時間和階段應有一個共同的參照標準。這與當前盛行的感性思維模式并不矛盾,是相互補充的關系。我們的研究越深入,設計藝術教育標準的相對性就越小,認同度也就越高。只要我們對設計心理學在設計藝術教育中的研究不斷深入下去,新的培養模式必會贏得教育行業、培養對象和社會的認可。

        4.基于設計心理學的設計藝術教育教學改革的意義

        現代設計中對人的需求的關注,是現代設計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內容。與傳統設計關注物的觀點不同,現代設計的要求和限制越來越多,人成為設計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設計教育越向高深的層次發展,就越需要設計心理學的理論支持。因此,應將研究個體心理、消費者心理、設計思維、用戶研究等方面的設計心理學引入設計藝術教育教學中進行改革,有十分重要的革命性意義。其意義具體如下:

        4.1.基于設計心理學的設計藝術教育改革,有助于科學規范地引導設計教育實踐朝著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展,為設計藝術教育教學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4.2.介入設計心理學理論的設計藝術教育改革,能使設計者拓寬思路,增強設計思維能力,推動所培養人才設計創造性思維的理性發展。幫助其對設計作品進行評價、理解、鑒賞,了解設計作品的本質和意義。

        4.3.運用設計心理學知識進行設計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對學生專業課程學習和未來的就業具有實際意義。教育教學改革能使培養對象更好地面對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以及多樣化市場需要的挑戰,更加正確認識人與產品之間的互動關系,設計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并制定適宜的宣傳、推廣和促銷手段,增進其設計有效性、使用性、可用性、合目的性,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4.4.通過設計心理學理論支撐,有助于設計心理學在設計藝術教育中的應用方向更清晰明了。

        4.5.豐富國內設計心理學在設計藝術教育中應用的理論內容,并對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在實踐工作中有所幫助或指導。

        5.研究的應用前景

        設計心理學學有助于科學規范地引導設計教育實踐朝更加科學、更加系統的方向發展,為設計藝術教育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5.1.目前教育部大力鼓勵和發展心理學的應用研究,此課題研究符合國家教育發展方向。對于設計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5.2.基于設計心理學的設計藝術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目前處于初級階段,急需大量的具有研究深度的相應研究成果,以豐富相應理論,指導實踐。

        5.3.市場需求具備設計心理學知識的設計藝術人才,以滿足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消費需要。因此介入設計心理學理論的設計藝術教育教學改革急需。

        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基于設計心理學的設計藝術教育教學,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專業教學方法,對設計藝術所具有的指向性價值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與認可。但是到目前為止,在全國本科院校全面開設此課程僅僅是近幾年的事情。仍然沒有建立起大家普遍認可的、較為系統的教學方法和研究體系。其體系的建立,還需要大量的研究成果進行論證。在高等設計藝術教育教學中,僅僅開設這門課程必定是遠遠不夠的,它還需要各個課程的任課教師,將設計心理學知識結合自己授課的課程內容,進行更加細致地講解,從各個課程中對所培養對象的知識結構出發,豐富教學對象的設計心理學知識,加強其設計心理學的應用能力,進行基于設計心理學知識的設計藝術教育教學工作。這需要廣大的專家學者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美]NORMAN D A、設計心理學[H]、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3-29

        第5篇:心理學的情感理論范文

        關鍵詞 文化心理學 文化 質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B84-05 文獻標識碼:A

        The Rise of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LI Niannia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The rise of cultural psychology has many causes, has their own development inevitablity, there are practical reasons for history. This article on the rise of cultural psychology background and further elaborat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psychology.

        Key words cultural psychology; culture; qualitative research

        文化心理學是20世紀末剛剛興起的一種心理學研究取向,馮特建立的民族心理學是它的源頭。心理學的創始人馮特構建了兩類心理學,一為實驗的個體心理學,另一為文化的民族心理學,馮特認為對于人的意識、情感等高級心理過程,只能通過語言文化的研究來獲得。但是,由于西方主流心理學在心理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民族心理學并未得到發展壯大,相反,它的力量微乎其微。直到20世紀80年代后,文化心理學才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1 文化心理學興起的背景分析

        (1)主流心理學中對文化的讓步。自從馮特建立心理學實驗室伊始,文化就處于一種可有可無的地位。雖然馮特建立了民族心理學,考慮到了文化的作用,但是文化一直都處于壓制狀態。科學心理學在實證主義哲學的指導下,一味地追求追求的是像物理主義那樣的客觀性、精確性及普遍性。“心理學正是靠排斥或跨越歷史文化來賦予研究的合理性與普遍性。”①20世紀后期,主流心理學家看到了心理學研究中忽視文化所導致的困境,在“文化問題上表現出一定的讓步,其主要表現是跨文化心理學的興起。”②傳統的跨文化心理學以不同文化群體中的人為被試,并比較不同文化下的心理與行為,并分析不同文化對心理與行為的影響因素。跨文化心理學雖然正視了不同文化間的差異,但是其最終目的仍舊是追求心理的普遍適用的規律,從而建立普遍通用的心理學。目前,跨文化心理家大都還是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上,從西方文化的角度,用西方文化下得出的心理學規律去研究其他文化下人的心理與行為。因此,主流心理學仍舊追求共有的心理機制的假設,其在研究方法、理論上沒有多大的改變,雖然在文化問題上做了一定讓步,但是仍舊是有限的。文化心理學正是看到了跨文化心理學的局限之處,并在不斷吸收超越跨文化心理學的合理之處下產生了。

        (2)多元文化思潮下的產物。多元文化論是在西方社會中興起的一種文化潮流,多元文化論強調文化的多元主義,尊重每種文化有其自身的存在價值。它反對西方歐美的白人文化的霸權主義,反對把它作為所有文化的唯一標準。多元文化主義認為在心理學的研究中應重視文化的因素,并認為心理現象并非只由內部因素決定,還受文化因素的制約,所以,“行為是文化的產物。”③而主流心理學一味地去追求心理現象的客觀性,忽視文化的作用。文化被看作是外在的因素,被排除在外。雖然跨文化心理學也看到了文化的作用,但它也僅僅把文化看作標簽,用來注明心理特征屬于何種文化,文化是自變量,心理為因變量。文化一般是作為背景因素,與研究對象分離。而多元文化論則從文化自身來研究心理行為,強調從文化內部去建構文化心理和行為。多元文化論反對主流心理學家把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研究下的心理規律不加選擇就應用到其他文化地區中,要尋找適合不同文化條件的心理機制。多元文化論者反對西方傳統心理學傾向于民族中心主義的觀點,反對不分條件地把研究的結論與成果應用于所有群體。正是在這樣一種文化思潮的影響下,文化心理學便自然而然地出現了,多元文化論為文化心理學的產生做了鋪墊。

        (3)心理學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從心理學誕生之初,心理學家一直把研究對象放在西方人身上,其哲學基礎與方法論也都是西方的,并且主要沿著自然科學的方向前行。臺灣學者楊國樞教授曾指出,華人社會的心理學就是徹頭徹尾的西化的心理學。主流心理學堅持實證主義哲學傳統,以自然科學為模板,企圖通過自然科學的方法去發現心理現象背后的心理規律。豈不知,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人是文化環境下的人,文化是人存在的條件與基礎。心理學的研究不能夠拋棄文化而存在,心理學的研究應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方法。主流心理學對自然科學的盲目崇拜造成了心理學的困境,面對這樣一些文化沙漠似的研究,很多心理學家對文化變量有了新的思考。美國心理學家格根就認為,“人的心理隨文化和歷史的不同而不同,人的心理是多變的和多樣的。”④因此在心理學發展之日起,主流心理學就一直注重實證的研究而忽視人文方面的研究,使心理學的發展停滯不前,導致了其困境。因此,心理學的發展對文化轉向的呼聲很高,文化心理學正是在這樣的處境下興起了,文化心理學為心理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研究思路與方法。

        2 文化心理學的基本特征

        文化心理學是心理學發展中的一種新的學科分支,它給主流心理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主流的西方心理學以自然科學為研究取向,堅持研究對象的可觀察、可證實性。在此基礎上的心理學只重視人的物性卻忽視了人的文性,只追求心理的客觀性卻忽視了人的真實性。文化心理學正是看到主流心理學對人的真實性的忽視,而特別強調研究人的文化心理的真實性。通過以上對文化心理學背景的分析認為文化心理學的基本特征如下:

        (1)注重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心理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文化的多元性認識到不同種族、民族的存在,每個國家以至各個地區都可以形成自己相對獨特的文化,如歐美文化、中國文化、非洲文化等。文化心理學強調注重文化的多元性,肯定并包容各種文化的存在,在價值觀上強調文化價值的多元性和平等性。每個個體都有其文化主導下的心理與行為,他們在文化價值觀上是對等的。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沒有哪一種文化強于哪一種文化,或者哪一種文化弱于其他文化,每種文化都是其獨特的存在。而且人的心理也是在不同社會文化環境下形成的,不同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心理特征,即同種文化會形成個體相似的集體特征,不同文化下的個體會有不同的文化特點,即便是在同一個地區,也會發現有多種多樣文化的存在,總之個體心理離不開社會文化條件的影響。因此,文化的多元性決定了心理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2)主張研究方法的質化研究。主流心理學力圖將心理學建設成為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期望像物理學那樣去研究心理學。它以實證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為其基礎,堅持決定論和還原論,恪守以方法為中心,注重研究方法的客觀性與定量研究。主流心理學篤信實證主義的科學方法論,堅信客觀的普遍適用的原則,它認為可以找到適用于所有人的一般的、普遍適用的、大眾的心理規律。主流心理學在西方實證主義哲學指導下,主要采取實證的科學研究方法,而文化心理學則多以質的研究方法為指導,主要包括現象學方法、解釋學方法和民族志方法等。文化心理學的質的方法正是考慮到心理過程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并認識到傳統的實證方法無法給予心理學的研究發展更廣闊的空間,而質化研究恰恰能夠彌補實證方法的不足,它重視研究者所處的立場,關注對文化心理和行為的意義理解及相互建構。質化研究尤其重視研究對象的自身特點,關注在文化條件下形成的心理特點,并把人的心理看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研究文化與心理的相互影響。

        (3)注重對現實中人的研究。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的心理和行為,人是具有一定思想、意識和情感的人,他有其自覺性,能夠覺知到自己及他人的行為與思想。比如在實驗中,被試極有可能去揣測研究者的心理,而研究者也可能去選擇對他實驗研究有利的對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的科學性、客觀性。再者,人又是文化下的產物,不同文化顯然形成了不同的心理行為特征。而主流心理學認為在實證研究方法下產生的研究理論都適用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心理,這顯然是不科學的。主流心理學的研究理論大部分來自西方國家的文化環境,西方心理學家把他們在西方文化中得到的心理學理論去應用到非西方國家中,顯然是不全面的。文化是多元的,不同的文化環境造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和行為。人們的生活總是或多或少地打上了文化烙印,總是潛在地受到深處文化的影響。不同文化環境下,個體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和行為,即便在同一文化條件下,個體由于生長環境的不同對文化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現實情境下去研究人的心理,使研究更趨于自然,更趨于真實,從而使研究結構更趨近實際。

        (4)對特定文化背景中的人的心理的研究。跨文化心理學雖然也是對文化背景中人的研究,但是跨文化心理學僅僅是把西方心理學研究中所得到的原則、方法拿到其它國家中,其最終目的仍舊是追求在所有文化中普遍適用的規律。可見,跨文化心理學研究的仍舊是心理與行為的相似之處,而非它們之間的差別。跨文化心理學主要從外部來研究不同文化之中的人的心理行為。而文化心理學傾向于站在文化的內部去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它更多的是站在研究對象的文化的角度出發,從研究對象的特點出發,更強調特定文化語境下對心理與行為的研究,“文化心理學強調對歷史和社會文化語境中人的理解,并依此為基礎,理解心理和文化在具體的文化背景下如何相互說明和建構。”⑤因此,文化心理學是對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心理與行為的研究,是在一定文化環境下去研究人的心理現象。

        3 結語

        文化心理學是通過文化來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的一門學科。主流心理學中文化地位的轉變,以及后現代思潮和多元文化論的影響催動了文化心理學的興起。文化心理學從一種新的的角度去探索人的心理與行為,它反對追求普遍的心理規律,而更強調不同文化對人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心理學對主流心理學的發展做了一定的補充,并給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

        注釋

        ① 葛魯嘉,陳若莉.當代心理學發展的文化學轉向[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5).

        ② 丁道群.文化心理學的興起[J].心理學探新,2002(1).

        ③ 葉浩生.多元文化論與跨文化心理學的發展[J].心理科學,2004.12(1):144-151

        第6篇:心理學的情感理論范文

        關鍵詞:地方師范院校;教育心理學;改革路徑

        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主體性教育、成功教育、快樂教育、素質教育等教育模式的紛紛涌現正是為適應經濟的發展而進行的一系列教育模式的改革,但不論如何改革,都離不開以學生為中心的全面發展,必須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學習規律和教學規律。教育心理學正是一門研究“教”與“學”相互作用規律的科學。地方師范院校是為培養地方教育師資服務的。為體現師范性和教育性,培養出合格的中學師資,教育心理學已成為地方師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課程。如何改革地方師范院校教育心理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使其在培養肩負未來地方教書育人重任的教師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一直是教育心理學教育工作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地方院校教育心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地方師范院校的調查,許多院校只開設了心理學而忽視了教育心理學。師范生是未來的人民教師,不能掌握“學”與“教”的規律,如何能提升自己?如何能更好地培養祖國未來的花朵呢?部分地方院校在沒有開設心理學的條件下就開設教育心理學,無視課程開設的規律及學生對知識掌握的規律。隨著我國地方師范教育的發展及其對教育心理學要求的日益迫切,地方師范院校教師對教學改革的要求日益強烈。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

        (一)師資方面存在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與專業課相比,由于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因而在教育心理學教學人員的安排上表現出年輕化和低職稱化。他們缺乏教學經驗和科研能力,對師范生的素質和師范教育的要求知之不多,僅限于書本,更不要說理論聯系實踐了,不能真正實現高師公共課教育心理學的教學目標。即便安排有經驗的中老年教師,由于科研任務重,大部分地方院校仍然以科研能力評價教師水平等因素,很少有教師真正樂意為教好該門課程而花費很大的精力備課。這就導致在實際的教學中,出現理論與實踐脫離、本本主義,缺乏針對性等現象,令公共教育心理學的作用與價值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

        (二)教材內容存在問題。大部分教育心理學教材內容龐雜、安排不一。有的以教育心理學為基本框架,在此基礎上卻添加了許多發展心理學、心理健康及管理心理學的內容,儼然成了心理學知識的大雜燴。由于對部分知識的歧視或偏見,有的學校在自編教材中隨意去掉技能學習等部分章節的內容,有的即使教材上有,在教學時也會因考與不考的因素而隨意篡改。同時,有的教材觀念相當陳舊,知識點條塊分割嚴重,缺乏內在聯系,學生易產生內容枯燥、無用、難以掌握之感。

        (三)教育心理學教學存在問題。首先,教學方法、手段單一。從各個地方院校的公共課的實際教學看,基本上采取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缺少相應的輔教學手段,如實驗、課件等,有的即使使用課件也僅僅是文字的呈現,致使學生覺得索然無味,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這也是導致學生逃課的原因之一。其次,學時數量偏少,一般是36或54課時,這些有限的學時必須面臨大量的教學任務,造成時間少、任務緊,部分教學內容只能蜻蜓點水般一點而過,很難深入、全面地進行講解。另外,上課時間安排欠佳,為給專業課讓步,大多數上課時間被安排在上午最后兩節課或下午甚至晚上,此時,學生精神萎靡,教學效果肯定不盡如人意。最后,學生專業混雜,人數較多。目前,各校大量擴招,給學校師資帶來了很大壓力,教育心理學基本是合班上課,人數特別多,有時甚至專業混雜。面對如此一個超級大班,教師要面對各個專業的不同需求,在各個領域的知識聯系、實踐運用就顯得分散,形式上更抽象,教學實踐存在困難,甚至根本無法實施,只能紙上談兵。

        二、地方師范院校教育心理學的改革路徑

        從以上存在的問題不難看出,地方師范院校教育心理學的改革勢在必行,師范生是現在的學生、將來的教師。他們既是學習者,又是將來的授業者。如何提高他們的素質,就成了改革的中心內容。自我國1993年實施教師資格制度以來,教師專業化確定了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和不可替代性。教師專業包括學科專業和教育專業,學科專業知識是由各學科的專業課程構成的,教育專業知識即教育理論與實踐知識,它由專為師范生開設的教育類課程知識構成,這些課程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和教學實習等。目前,許多地方師范院校用公共教育心理學取代了公共心理學。在此,從以下三方面分析了教育心理學的改革路徑。

        (一)調整課程體系的路徑。目前,教育心理學教材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21世紀規劃的教材,也有各個院校的自編教材,各類教育心理學教材內容繁雜,以概念、原理為主,內容生澀、難懂。在現階段課時有限的情況下,針對以上不足,就教育心理學的課程內容提出以下改進措施:1.重整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是教師教學的靶子,只有靶子放置到位,射擊者才能明確其具置,才有可能射中靶子,實現目標。目前許多人把目標分為三級認知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教育心理學的課程目標應調整為:在認知上,重視概念、理論基礎,了解新的發展趨勢;在能力上,重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培養能力;在情感上,注重學習過程、培養樂學愛學的主動探究精神。2.重構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是教學目標的實現途徑。只有通過良好的課程內容,才能更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對教育心理學的課程內容的重構從兩方面入手:首先,優化課程結構,將教育心理學主要內容分解為五大部分:緒論、學生心理、學習心理與理論、教學心理和教師心理。突出心理理論部分的基礎知識,厚今薄古,縮小舊理論的篇幅,促進學生了解學習、學會學習。在學生心理部分突出初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應采取的教育方式,為其將來的教學做鋪墊。其次,更新課程內容。在課程中吸納教育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教育改革實踐中的熱點議題及社會生活中的

        一些典型教育問題。同時,一些課程內容(如學習策略)盡量與學生的學科專業緊密結合,這樣既能指導學生現在的學習,又能為其將來的教學提供參考。3.注重教育實踐。教育心理學本身就是應用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實踐既能檢驗理論的真偽,又能使學生認識到“學以致用”以及如何運用。這樣,所學的知識才能變成活知識,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能力。

        (二)優化教學體系的路徑。教學體系的優化主要從教學方法與手段及教學評價兩方面進行。

        1.優化教學方法、手段。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手段的最終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到底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手段是最佳的,其評判依據有兩點:一是適合教學的主題,二是符合學生特點,能抓住學生的眼睛、耳朵。只要能達到這兩個方面的就是最好的。因而根據不同的主體及學生的特點,可以隨機采取以下教學方法與手段:(1)傳統講授法,主要針對一些概念性的、基礎性的問題,但是盡量少些,因為這種方法容易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2)課堂講演與討論。多用于基本理論問題,如心理發展理論、學習理論、動機理論等。(3)小組合作與探究學習。多用于基本規律問題,如學習策略的運用、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社會規范的內化等。(4)觀察與案例分析。讓學生觀摩典型的課堂教學錄像,或深入中小學課堂聽課,運用所學理論分析教學的優劣,并提交書面案例、分析報告。(5)多媒體技術多用于呈現一些生動、形象的案例及圖片,它僅僅是一種輔助手段,使所講授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易于理解。(6)專題講座。主要針對一些社會性的問題,如這一章節的學習前,可以針對新一輪的“知識無用論”,開展一次講座,還可以針對學科專業就學習策略,開展學習方法的講座等。

        2.完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應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兼顧課堂表現(20分)、結業考試(40分)、論文撰寫或作業(40分)三個主要形式,滿分為100分。課堂表現包含學生的出勤情況、參與課堂討論情況、提出創造性見解等情況。結業考試主要采取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形式,不僅考察知識面,還注重考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分析、綜合和評價情況。

        (三)調整、優化師資配置路徑。一切教學改革的最終實施者都是教師,因此有人認為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教師。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提高專業水平,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技能。這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與教師之間的團體合作。為了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可以經常派遣年輕的老師去觀摩、進修。也可以組織教師組成團隊,大家互相討論、協商,共同準備課程教學,共同促進。最后,還可以讓有經驗的老教師經常就不同的內容多給年輕老師上觀摩課,提升年輕教師的業務水平。總之,公共課的師資力量的提升不僅是教師自身業務問題,還與各個高校的科研至上的態度導向有密切的關系。

        總之,地方師范院校教育心理學的改革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各方的協作才能完善。

        參考文獻:

        [1]黃希庭,陳傳鋒,陳紅.高師公共課心理學的教學改革心理學[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11):101.

        [2]劉儒德,伍新春,姚梅林.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改革探索[J].心理科學,2004(3).

        [3]鄧志軍.高師公共心理學教學改革淺析[J].撫州師專學報,2001,20(4):94-95.

        第7篇:心理學的情感理論范文

        管理心理學從管理出發,將心理學的原理和成果與其他相關的學科成果應用到管理活動中,分析和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規律,研究組織管理活動中的社會心理現象,以及個體、群體、領導、組織的具體活動的規律性。它包括豐富的內容,涉及組織管理中的各種心理問題,探索激勵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各種途徑和技巧,提高對人的行為的預測、引導和控制,是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協調與建立組織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注意不斷滿足人的心理需要,進而發揮組織成員的主動性、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優化組織效能為目的的學科? 。有明確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是各門科學獨立的標志,管理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支學科,也是管理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心理學是建立在心理學、行為科學、社會心理學、系統科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基礎之上,并運用這些學科的理論、方法研究管理中的心理現象的一門學科,因而也是一門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邊緣性學科,是一門應用心理學科 J。概括地說,管理心理學要義是以組織中的人作為獨特的研究對象,研究如何調動人的積極性的學問。

        2 管理心理學的學科特色與應用價值

        (1)學科特色

        任何組織都是由人組成的,任何組織又都是離不開管理的,管理是追求效能的,管理的主體是人,而管理心理學研究的是組織管理活動中個體、群體、領導、組織心理和行為規律的發展。這就表現出這一學科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涵蓋性、維度和寬廣的應用空間。管理心理學重視組織中個體心理與管理的關系,重視組織中群體心理與管理的關系,重視領導心理與管理的關系,重視組織心理與管理的關系。可以說,它的發展是所有組織成員的需要,所有管理者的需要。現代化的組織處于社會這個開放的復雜系統中,無時不在與其他組織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管理心理學注重與外部組織的聯系,注重與外部組織人的聯系,使組織在社會復雜系統中達到自適應。一個理論如果沒有特色,就沒有地位;沒有基礎,就沒有水平;沒有應用,就沒有發展。管理心理學可以說具備了特色、基礎和應用幾方面的特征,尤其是管理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的基本點,正是對“組織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這一認識。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系列個體、群體、組織等亟須解決的理論課題和現實問題,呼喚新的研究成果為之服務。需要是理論發展的動力。管理心理學發展和應用空間廣闊,特色和魅力彰顯。

        (2)開發人的潛能。調動人的積極性

        人具有物質和精神雙重屬性。德裔美籍思想家,著名的精神分析醫生E.弗洛姆(E.Fromm)曾指出:“心理學的進步并不在于把稱之為‘自然”’的領域和稱之為‘精神“的領域相區分,而是從‘物質一精神’的整體上把握人。”‘‘人,認識你自己”這句名言,成為歷代心理學家為之奮斗的目標。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有巨大的潛能,這種潛能需要開發。對于每個人來說,充分挖掘人的潛能,是創造積極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條件。創造力是人類巨大潛能的表現。據研究表明,用來進行心理活動的大腦容量有100億個比特,可以裝下全世界圖書館的藏書內容 。《美國心理學會年度報告》載,任何一個大腦健康的人與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他們的差別是用腦程度和方式的不同,而這個鴻溝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為從理論上講,人腦的潛能幾乎是無限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在《行為管理學》中得出如下的結論:按時計酬的員工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 ~30% ,而受到充分激勵的員工其能力可發揮至8O% ~9O% 。可見,調動人的積極性是個極為重要的課題。在現代組織管理中,應用心理學研究成果,會有效地發現和開發員工的替能,提升員工的創造力,進而使組織中的人往和合作達到1+1>2的效能。把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應用到管理,為開發組織中人的潛能,進而提高組織的管理效能提供了理論基礎。

        (3)提升管理現代化效應。順應經濟全球化

        現代化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是現代化的管理,科學的管理,它同單憑個人主觀臆斷的管理、經驗主義的管理,單純依靠行政手段進行的管理是不同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管理的內容越來越復雜,生產的社會化已超越了國界,分工協作也從組織內部、國內組織之間向跨國之間發展。跨國公司作為與現代化生產相適應的組織形式,在全球經濟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跨文化交流在全球經濟化過程中是必須面對的。了解民族差異的管理者在與其他國家的人共同工作時,可以適時地調整管理風格,使組織中的人為實現組織目標和自身目標而努力工作。例如,他們知道英國人很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所以會避免問英國人個人問題;而希臘人對個人問題卻是可以接受的,這表明你對他感興趣。管理心理學在發展中關注了這些新課題。在經濟學教科書中,人被抽象為勞動力,并被作為與資本、土地地位等同的生產要素;而在管理心理學中,人性假設理論是基礎兒n叭。美國管理心理學家道格拉斯·麥克雷戈認為,在每一個管理決策或每一項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須有某些關于人性本質及人性行為的假定。管理的主體是人。管理心理學強調推行“順乎人性“的管理,強調尊重員工的心理和行為規律,增進與組織員工的感情聯系;強調各種激勵機制,滿足職工的各種合理需要去激發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強調根據人的個性差異有效配置人力資源,人盡其才;強調民主管理,提倡員工參與決策和管理;強調管理是種服務。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于順應全球經濟化,提升各類組織的管理現代化效應,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都是彰顯的。

        3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學研究新視野

        我們正處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從2O世紀9O年代蘇聯解體,到計算機網絡風靡全球,從亞洲經濟危機和復蘇,到歐洲統一貨幣,跨國集團、跨國組織的跨國經營,促使全球經濟朝著全球化的方向發展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流動和配置的加速是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主要表現形式為跨國經營模式。一個大的企業公司往往在其他國家、地區開設子公司,如可口可樂要在4O多個國家和地區行銷。經濟全球化促進了跨文化交流。民族文化是有差異的。跨國組織中的跨文化差異對組織中個體、群體及組織自身正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學科研究要為時展服務。管理心理學在這場變革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并呈現出新的研究特點。我國學者凌文輇、鄭曉明等撰文概括了近2O年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特點和發展趨勢: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從個體理論向整體組織理論擴展;在理論發展上,重視吸收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在學科體系上,更強調組織的動力學和人力資源的系統開發;在研究領域方面,突破了傳統的框架,管理培訓與發展、工作業績評估、管理決策、組織文化、跨文化研究已成為熱門領域,并取得了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出現新的研究視野:

        其一,重視精神和物質激勵有機結合的研究。激勵問題是管理心理學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自管理心理學誕生以來研究最多的領域,曾產生了內容學派、過程學派及行為學派等諸多理論。進入2O世紀8O年代以后,雖然很少有新的激勵理論提出,但在前人的基礎上,越來越重視激勵研究的應用性和可操作性。新型的激勵是賦予員工更多的權利和責任,使員工意識到自己也是組織管理者,進而發揮自己的自覺性、主動性和首創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實現其自身的人生價值和對社會的貢獻。正如著名未來學家托夫勒在《未來的激蕩》一書中所說,“人類正從一種飽肚子的經濟走向心理經濟。”當代管理思想家、英國商學院教授韓迪(C.Handy)特別提出“企業會員(membership)的概念,強調建立組織與個人之間的心理契約。他認為,如果員工被視為企業的“工具”,無論再怎么賦予員工活力,充其量只能增進效率,而無法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更進一步的貢獻。只有將員工看成企業的會員,給予他們決定企業未來的權利,他們才會將自己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連在一起。正如美國學者馬斯洛等認為的那樣,追求需要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追求各種需要的滿足,是人類的天性。員工進入組織工作,為的就是組織能夠提供機會滿足需要。人,都是需要被激勵的。唯有受到激勵,人才有干勁,盡其所能,甚至于不眠不休。員工在組織所受到的激勵,大致可分為兩類,即外附激勵與內滋激勵。外附激勵如公司的政策和公司的管理以及待遇、工作保障等;內滋激勵如工作的認可、工作的成就、工作本身是否符合個人的能力與興趣和發展等 J。提供外附激勵與內滋激勵,也即是物質激勵一精神激勵相結合。管理心理學的新發展更加重視人在組織中的這種物質與精神的雙需求。

        其二,重視組織文化建設和學習型組織建設的研究。組織文化是組織的個性,是組織的核心價值。培育充滿創新精神的組織文化離不開組織人員能力的培養和發揮。為了有利于創建一個基于能力的企業文化,應該盡一切努力確保新聘用的管理人員和員工具備更多的能力。傳統的企業一般只重視規章制度建設,而新型管理還同時強調組織文化建設和學習型組織建設。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有自己的企業精神,用一種共同的價值觀來熏陶全體員工。獨特的組織文化和學習型組織建設,正在全面影響著現代組織各項管理職能的實現和組織效能的發揮。在跨文化和本土化的組織文化中,全球經濟化帶來的組織管理中的人際交往和文化摩擦等問題,已引起學者的廣泛注意。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知識的積累和創新,使現代組織更加重視對知識和人才的管理,終身學習的理念已蔚然成風。在管理心理學的新視野中,把現代組織看成是學習型組織,要求員工不斷獲取新知,發揮知識或團隊的整合效能。學習型組織是通過培養彌漫于整個組織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組織成員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高度柔性、符合人性發展的組織。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中,把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看作是學習型組織的技能。傳統組織把人看作是管理的客體,對人的假設是“經濟人”;學習型組織則把人既看作是管理的主體,又看作是管理的客體,對人的假設是“學習人”。美國排名前25家的企業中,幾乎全部是按照學習型組織的模式改造的。

        其三,重視以人為本和人文關懷相滲透的領導方式轉型研究。傳統工業管理,往往“管理過度”而忽視對人的關注。現代組織管理需要領導方式轉型,關注組織中人的發展,讓每個成員都有參與管理的機會。美國學者布萊克和穆頓在《管理方格理論》中描述了對人的關心程度和對生產的關心程度五種風格,證明對人的關心程度和對生產的關心程度最高的9.9型管理方式,是現代組織管理最有效的。現代組織與個人之間、領導與被領導者之間呼喚一種心理默契。這種心理默契,無疑是建立在以人為本和人文關懷相滲透的領導方式轉型的基礎之上的。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乃管理行為之本質,文化激蕩、管理創新、激勵行為,乃世界進化之動力¨ 。以人為本、人文關懷應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相互尊重和認同。人是有情感的,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體驗,人文關懷是對人的情感和內心世界的敬重。無論是領導給員工過生日,送蛋糕,還是節假日到員工家中慰問;無論是領導的一句夸獎,還是領導輕拍一下員工的肩膀,都會給員工一種情感上的慰籍。對員工表示私下的人文關懷,會產生出乎意料的效果。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總裁專程去醫院探望生病的公司推銷員的妻子的案例,已被收人多本教科書。

        第8篇:心理學的情感理論范文

        關鍵詞:音樂情感;心理學;認知

        作為人類有意識的精神活動的產物,音樂與人類的生理、心理和行為息息相關。情感是音樂藝術中最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學領域十分關注的問題。對音樂情感的研究,將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與音樂學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當今已成為一種趨勢。

        音樂情感一直以來是國外音樂心理學的一個研究重點,這也應歸功于19世紀中葉實驗心理學派的努力,該學派促使了現代音樂心理學的萌發。我國音樂心理學起步較晚,在這之前的研究重點偏向于從專業性的音樂角度進行思辨性質的分析,而沒有實證研究的支持,理論略顯空泛。在音樂心理學引入我國后,音樂情感的研究更多地與心理學的實證研究緊密地結合,展現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對國內關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進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樂情感的相關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對音樂情感的定義

        音樂情感是人與音樂的交互過程中所產生的包括各種人類感情因素的心理過程(劉濤,2006),這個廣義的概念包括與音樂實踐活動有關的情緒、心境、偏好、趣味和態度等,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揚州大學的周新葉在《音樂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樂情感”應等同于“音樂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響直接引發的情感成分,同時也包含主體對社會生活內容聯系思考而產生的情感成分,是兩個源頭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樂情感的特征

        結合音樂理論、音樂心理學、藝術情感學的研究,劉濤(2006)總結了音樂情感在信息的表現、傳遞與認知行為過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觀性、層次性、客觀性、模糊性、整體性、運動性、觀照性、選擇性等;甘露則認為音樂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從音樂存在的意義的層面出發的。

        音樂情感自身的復雜特點給研究者提供了廣闊的研究視野,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它或許不能讓研究者從只言片語中推出結論,也不能從部分得知整體,流動的音符所帶來的情感是復雜的,這就給多種研究方法結合、多個學科聯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國內外研究者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雖然各自的出發點不同,涉足的領域也較為廣闊,但不難總結出研究方法大致分為兩類:實證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國心理學學會前主席布魯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學研究的兩種方法(模式),分別是因果模式和闡釋模式。前者歷來都是立足于外部來看待行為著的人,沿襲的是物理與生物領域的各種自然科學方法;而闡釋模式則從來都是從內部來看待人,即在情感、意義和價值的領域中研究人,強調人的特殊性。

        根據劉沛的闡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樂與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為基于該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設是:孤立的,外部的,聽刺激能夠對情感行為產生一種直接因果式的影響。可惜的是,事實證明,這種假設在各種驗證和考驗面前遙遙欲墜。“實驗音樂心理學者逐漸認識到,實驗設計對變量的嚴格控制,獲得的少量的音樂心理定量研究結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課題的量化研究獲得充分的積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時相同的研究課題,由于變量、被試及測量工具的差異,研究結論也會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闡釋模式在這時便顯現了必要性。

        音樂情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并不是簡單的刺激反應過程,中間介入了人腦對聲學屬性的排列組合,對音樂符號的加工過程,因此,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需要將因果模式和闡釋模式相結合,將因果模式的手段作為研究的基礎和根基。有了實證研究的支持,經驗性的分析將能夠走得更遠,正所謂根深而葉茂,對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會導致研究局面的營養不良。

        二、音樂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討

        (一)音樂情感的認知心理學角度的研究

        根據蔣存梅所闡述的斯洛博達的觀點:認知階段是情感階段的先行,沒有認知的基礎就不可能產生情感。張前在《音樂欣賞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觀點。張前認為,人們從音樂中所直接接觸到的不是任何別的東西,而是音響;音樂的一切表現內容都要由音響引發,音樂欣賞中的一切感情體驗與形象聯想都要以音響感知為基礎。綜上所述,要研究音樂與情感的關系,對中間的認知過程的深入探討是至關重要的。國外學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認知過程發展的理論建構,主要以實驗法作為研究方法,但因為被試為歐美人種,得出的研究結果是否適應于我們東方人的特點,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實驗依據,盡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為我們指明了一個研究的方向,即探尋中國被試對音樂情感的認知的過程和發展水平,這在我國的研究領域中可以說還是近乎空白的一塊,有待于開拓。

        另一方面,對音樂情感的認知在我國已經受到了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的關注。由于認知心理學以大腦中的認識過程為研究對象,猶如像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一樣,采用精密儀器,通過對大腦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測試,從中找出一般的規律,即得出音樂能激感的論據。因此通過認知心理學研究音樂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學、更有說服力。

        根據有關學者的最新研究,音樂活動對大腦心理具有諸多復雜影響,如對青少年大腦“認知誘發電位”(事件相關電位)有顯著影響,對皮質慢電位、神經細胞與分子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并且能夠促進青少年的感覺皮層、聯合皮層和前額葉新皮層的生理心理性發育,并使它們之間的雙向交互式連接獲得較早和致密的結構性塑造。

        綜上所述,認知科學和腦神經科學對音樂情感的研究的貢獻的確不可小覷,但是,這里有兩點問題值得探討:

        第一,電腦是人腦思維的產物,它只能根據人腦中已有的信息進行實驗、推理,人腦的思維是極其活躍的,當測試完畢后,人腦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維信息,用電腦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純邏輯化的工具來測試人腦認知的心理過程,是不是過于主觀?

        第二,就音樂認知科學的實驗效能及其解釋力和預見力價值而言,同一個欣賞者在不同的時間欣賞同一首樂曲時,如果欣賞者的感受不同,兩次測試的結果可以反映出來,如果欣賞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話,測試結果會不會也完全相同?這些問題涉及人腦的信息加工機制,也涉及電腦及還原性實證結果如何與人類的藝術心理、審美創造性體驗和思維相互貫通并耦合互補等復雜內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與探究。

        (二)音樂情感的社會心理學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機能及其復雜心理結構的形成,都離不開人的社會性活動。不同的個體,以及不同個體在社會上的身份定位、性別差異所帶來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會認知,不同的文化經驗、社會背景、結構、處于人生不同階段的個體,社會階層中不同的群體,對于音樂的情感、情感的認知是否都是有差異的呢?個體的情感體驗和群體的情感體驗是否有差異,當二者相互作用時,結果是相互抑制,還是相互包容,還是產生疊加效果?這些問題向我們呈現了面對“音樂情感”的不同視角:從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對音樂情感認知進行研究。

        將音樂情感的研究范圍縮小到特定的群體,目前的相關研究還是較少的。邢紅梅的《聆聽音樂與大學生情感的聯系》(2007)對大學生這個處于人生特定階段的特定的群體的音樂情感進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訪談法,對大量的大學生進行了在聆聽音樂時情感的反應的訪談調查。該文章細致分析了大學生的音樂情感,但也引發了更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如音樂如何被使用?聆聽者如何在聆聽活動中建構自我身份,進行各種不同的情感陳述?個體如何在社會情境中以音樂為中介體驗和創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為一種社會規律化的存在?這些問題仍舊值得深入去探討。另外,在研究方法的運用上,僅僅使用訪談法略顯單薄,如果能夠結合上實證研究的實驗和數據支持,或許能夠在研究深度和廣度上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結束語

        在相關文獻中,國內相關實驗論文的數量和國外相比差距較大,國內的實證研究僅僅是集中在個別音樂治療和音樂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報告方面。顯然,國外在實證方面的歷史和經驗比國內要雄厚,但是,國外實驗研究的被試都是白人或黑人,他們的數據結果是否能夠代表中國被試的情況,是需要考慮和解決的。

        隨著近幾年我國心理學的快速發展,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趨于實證化、科學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上,會議收到的論文以及會上宣讀的論文都顯示了這一趨勢。重視應用性研究,采用實證性研究方法的學者明顯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開的第一屆情感計算與智能交互國際會議(ACII2005)共錄用論文118篇,然而,音樂情感研究的文章僅有兩篇,但這方面的研究在國外已經形成一個熱潮。不過,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科學、腦神經科學、生理學與心理學的結合對音樂情感的研究在我國正在逐漸萌發,并顯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從與浙江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一個集中研究音樂情感的隊伍的聯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國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是相當重視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與國際接軌,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樂情感的認知模型的計算機程序已經初具規模,這將使情感的識別、表達和轉化實現數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進音樂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過對音樂情感的研究的回顧和梳理,對于該領域的研究是需要計算機科學、腦神經科學、生理學、物理學、美學、心理學、音樂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撐的,并且,在實證研究的根基上結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將因果模式與闡釋模式融會貫通起來。

        此外,音樂是人類偉大智慧的產物,隨著音符的流動展示著人類與大自然的精髓。音樂是靈動的,音樂是有靈性的,音樂可以激發人類的豐富情感,讓人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音樂的博大精深與大自然的精髓不謀而合,或許音樂的本質也是自然靈性的體現。音樂的這些特征是與人本主義的思想相通的,尤其與倡導靈性的回歸、重視精神層面的被稱為“心理學的第四勢力”的超個人心理學一拍即合。如果能夠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強音樂情感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聯系,再結合中國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樂情感在我國的研究必將具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王沛,蘇潔.音樂知覺的神經基礎研究[J].心理科學,2007(6).

        2、周新葉.音樂情感剖析[J].藝術百家,2005(4).

        3、甘露.論音樂的情感特征[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4(4).

        4、趙冬梅,劉志雅.音樂心理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分析[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2).

        5、蔣存梅.國外音樂認知發展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音樂研究,2007(3).

        6、崔寧.音樂教育的大腦心理效應[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

        第9篇:心理學的情感理論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在對行為金融學的發展歷史和理論體系介紹的基礎上,探討了深度心理學在行為金融學領域應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深度心理學的方法提高投資者投資能力。 

         

        經濟學和心理學兩個在發展過程中有著割不斷關系的學科,在現在越來越表現出了相互融合的趨勢。金融學作為經濟的皇冠,在這場變革中當然也是產生出了行為金融學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體現就是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始終堅持自己是心理學家的kahneman。但是在現在的行為金融學中,主要的心理學理論還是認知學派的,而且多是以經濟學的方式來利用心理學的理論。本文就是在于探討用除認知心理學以外的心理學理論和方法在改善投資者投資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學的方法。 

        一、行為金融學的發展來源 

        1776年,斯密《國富論》的出版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獨立,此時經濟學被定義為對財富的生產和分配的科學。到了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代表人物馬歇爾那里,他說::“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在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提到的兩個基本假設之一的:人們充分利用所有可以獲得的信息做決策,這一假設就足見對人的重視。為以后經濟學在在對人的討論方面奠定了基礎,雖然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慮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經濟行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論。“有限理性”是對新古典經濟學關于“絕對理性”的否定,經濟學對人的認識開始考慮現實的人的實際情況。 

        到了20 世紀70 年代, 心理學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認知心理學的理論, 在“有限理性”假設的基礎上, 更進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現實人”假定。他們的《不確定狀態下的判斷:啟發式法則和偏差》和《前景理論:風險狀態下的決策分析》兩篇文章中側重于研究人們在風險下進行判斷和決策的過程,提出了決策心理學的重要理論:“前景理論”。kahneman也因為在此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理論對行為金融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的提出標志著行為金融學的真正興起。 

        二、行為金融學的研究體系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門介于心理學和經濟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就是以決策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為基礎,探討投資者的真實投資決策過程中的行為規律及心理機制,試圖去解釋在決策過程中,情緒和認知過程是如何對投資者的具體投資活動產生作用的。行為金融學將金融學、心理學、行為科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融合在一起,來研究投資者實際決策行為對金融市場的運行和金融產品的定價的影響。 

        hersh shefrin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研究主題分為三部分:直覺驅動偏差、框架依賴和無效市場。啟直覺驅動偏差主要是指投資者在形成認知和做決策時存在著一些經驗規則及與此相聯系的系統性偏誤, 從而導致個人在金融市場上表現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賴是指個人因為情景和問題的陳述與表達不同會有不同的選擇。無效市場是指在直覺驅動偏差和框架依賴的作用下導致價格偏離基本面價值。 

        在這三個主題中,要追究根本無疑前兩個是主要討論的對象,不只是因為無效市場是由他們產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兩個方面都是關于人的行為偏差的描述。在此試圖用深度心理學的觀點來解釋這些行為的原因,已達到利用深度心理學的方法來幫助投資者提高投資能力的目的。 

        在直覺驅動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響人正確抉擇的經驗規則:典型性、過度自信、錨定、模糊性規避。在框架依賴中主要指出了:損失厭惡、協調決策、享樂式編輯、認知與情緒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貨幣幻覺。 

        三、深度心理學在行為金融學中的應用方式 

        從以上對現在行為金融研究的陳述,發現在行為金融學還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這些現象是用經典的金融理論所解釋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學借鑒過來的實驗法,在此基礎上利用認知心理學的理論作基礎來幫助解釋。也就是說,在現有的行為金融學里還是在用基于統計學的研究來解釋人的行為動機。那樣對個人投資者來說,他們即便了解了這些現象但對自己的實際幫助在那呢?因為這些現象的根源很深,我們在實際的投資過程中尼要認識自己的這些錯誤都很難,你說要完全改過那就是更加的難上加難了。所以說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種更加長遠的方式來認識這些問題,從而尋找方法來逐漸幫助個人投資者來提高其投資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論體系里,他提出了一種將人的認知過程區分為“直覺”和“推理”,并對二者做出了詳細的區分。通過這個行為金融學里重要的理論——前景理論的前提,會發現直覺是很多很多錯誤的根源。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榮格關于人的意識功能的劃分:感覺、思維、情感和直覺。在榮格這里,直覺是“直覺這種功能使你看見實際上看不見的東西,這是你自己在事實上做不到的。但直覺能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須處理陌生情況而又無既定的價值標準或現成的觀念可遵循的時候,你就會依賴直覺這種功能。”和“但你處于一種直覺的狀態,你通常不再注意細節。”,可以看出這和kahneman給直覺的功能是一樣的。 

        在榮格看來直覺更多的事無意識的表現,它可以無處不在的通過域下過程來影響你。這就是問題的所在那就是要改變直覺,就需要深入我人類的無意識當中來認識它和改變它。也就是說,最深刻的變化應該是從無意識的工作進行起。在這種情況下,榮格學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學就是要針對人類的無意識來進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學在行為金融學領域,也就是在幫助個人改善投資能力是最徹底和最好的。 

         

        參考文獻 

        [1]【美】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偷拍免费2020 | 亚洲国产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 色婷婷亚洲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 一级a爱视频日本免费 | 亚洲婷婷综合另类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