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農業的提出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
一、生態農業的提出
近半個世紀以來,人們為了擺脫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機農業”(美國等)、“生物農業”(西歐各國)、“精久農業”(美英及第三世界國家)、狹義“生態農業”(歐美及亞洲國家)等“替代農業”(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積極探索農業發展的新途徑。經過世界各國的有益實踐,多種“替代農業”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緩解生態危機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時也因減少或拒絕“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產出和效益,發展十分緩慢。而“生態農業”汲取了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精華,在不斷提高生產率的同時,保障生物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高效、穩定的新型農業生產體系,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廣義的生態農業可以追溯到相對于“石油農業”的原始農業,系統概念的產生已近百年。最早在歐洲興起于1924年,發起者是德國農學家魯道夫?斯蒂納 (Rudolf Steiner),在他主講的“生物動力農業”課程中最先提出“生態農業”的概念。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生態農業在瑞士、英國和日本得到發展。20世紀60年代,歐洲的許多農場轉向生態耕作。狹義的“生態農業”(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詞最初由美國土壤學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國農學家Worthington M.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其中心思想是把農業建立在生態學的基礎上。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生態農業在歐洲得到國家的補貼支持,世界各國生態農業有了較大發展。
我國農業經過近20年的結構調整與環境資源建設,基本形成了適應國內對農牧產品需求的農業結構。但農業生產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如農產品的成本高;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有毒和有害物質含量超標;以水源、地力為核心的資源環境長期超載使用等。致使農業的可持續性受到威脅,農業環境資源短缺與農業系統內資源閑置浪費并存。加入WTO后的我國農業,農牧產品逐漸走向國際市場,但因品質質量不合格屢屢遭遇梗阻。在完全融入國際市場的今天,我國農業如何發揮自己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傳統農業優勢,克服現代農業的弊端,建設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農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
我國學術界對農業發展道路的討論開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0年,全國農業生態經濟學術討論會在銀川召開。在會上我國第一次使用了“生態農業”一詞。當時的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指出:中國的生態農業建設不僅要發展農業,還要以全面提高鄉村環境質量為目標。此后,各種關于生態農業的研究成果相繼發表,這些研究推動和促進了生態農業建設全面展開。
二、生態農業的內涵
美國土壤學家W. 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態農業”(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概念之后的1981年,英國農學家Worthington M.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其中心思想是把農業建立在生態學的基礎上。此后,各國學者對狹義生態農業做出多種不同的解釋。
國內學者關于生態農業的涵義的闡述也有多種。我國著名農業經濟管理和生態學家葉謙吉先生在其專著《生態農業?農業的未來》(1988年)中對生態農業概念作了概括:“生態農業就是從系統的思想出發,按照生態學原理、經濟學原理、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的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以期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模式。簡單地說,就是遵循生態經濟學規律進行經營和管理的集約化農業體系。”
我國著名生態學家、環境學家和生物學家馬世駿教授在其專著《中國的農業生態工程》(1987年)中指出:“生態農業是生態工程在農業上的應用,它運用生態系統的生物共生和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結合系統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據當地自然資源,合理組合農、林、牧、漁、加工等比例,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結合的農業生產體系”。
中國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的概括是:“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應用系統工程方法,把傳統農業技術和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當地自然和社會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規劃和組織實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它以發展農業為出發點,按照整體、協調的原則,實行農林水、牧副漁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并使各業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進農業生態系統物質、能量的多層次利用和良性循環,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生態農業建設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第一,生態農業是協調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關系,解決需求與經濟發展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是我國發展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的指導原則;第二,生態農業是對農業和農村發展做整體和長遠考慮的一項系統工程;第三,生態農業是一套按照生態農業工程原理組裝起來的,促進生態與經濟良性循環的實用技術體系”。
綜合國內學者的闡述,我國生態農業的定義應當為:“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系統工程學、現代管理學、現代農業理論和系統科學的方法,把現代科學技術成就與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有機結合,優化配置土地空間、生物資源、現代技術和時間序列,把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資源的培育與高效利用融合為一體,促進系統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續,最終形成區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設、專業化生產,并建立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環的新型綜合農業體系和產供銷一條龍、農工商一體化的多層面鏈式復合農業產業經營體系,是天、地、人和諧的農業生產模式”。
綜合各種觀點,生態農業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現代食物觀念引導下,確保國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進一步依靠科技進步,以繼承中國傳統農業技術精華和吸收現代高新科技相結合;三是以科技和勞動力密集相結合為主,逐步發展成技術、資金密集型的農業現代化生產體系;四是注重保護資源和農村生態環境;五是重視提高農民素質和普及科技成果應用;六是切實保證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七是發展多種經營模式、多種生產類型、多層次的農業經濟結構,有利引導集約化生產和農村適度規模經營;八是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促進農牧漁,種養加、貿工農有機結合,把農業和農村發展聯系在一起,推動農業向產業化、社會化、商品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
三、我國生態農業的特征
生態農業建設較以往的農業系統有以下的優勢:一是通過建立合乎生態原則的生產系統,達到對能源、資源和勞動力的有效運用,解決糧食供應,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從而發展高效農業;二是通過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規劃系統,使發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于超越資源的承載能力,自然資源不會消耗過量,保護環境不致退化,確保農業發展的可持續;三是農民收入增加,生活環境得到改善,達到協調發展農村經濟的目的。因為生態農業建設具備這些優點,所以便成了現今中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即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我國的生態農業是繼傳統農業、石油農業之后,在我國具體條件產生的一種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新型農業模式,它既吸收了我國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精華,也不拒絕化肥、農藥的適度投入,它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使生態系統保持適度的物質循環強度和能流通量,實現高產出、高效益、少污染。它強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綜合協同提高,使農業生產與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環境的有效保護緊密結合起來,從而使我國的農業、農村納入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軌道。我國的生態農業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以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以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為目標,以大農業為出發點,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建立的具有生態與經濟良性循環、持續發展的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是較為完整的可持續農業理論與技術體系。其主要特征有:
(1)綜合性。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并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2)多樣性。生態農業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3)高效性。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的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4)持續性。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建革.“三料”危機:華北平原神態農業特點分析[J].古今農業,1999,3:42-51.
[2]姚學會.北方灌區節水農業發展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農學通訊,2005,9:403-406.
關鍵詞:生態農業;現代農業;激勵機制
一、生態農業內涵與特征
1971年美國土壤學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態農業的概念,1981年英國農學家沃•克•沃辛頓進一步明確定義生態農業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1]。1980年我國學者葉謙吉對生態農業定義為“從系統思想出發,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以期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2]。可見,發展生態農業,目標是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目的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手段是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態農業具有生態性與可持續性
生態農業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目標,提倡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注重農業生產的生態性、農業資源的永續利用和良性循環,使農業生產走上生態、持續、協調發展的軌道。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農村水資源污染程度,能有效減緩現代農業生產帶來的農業、農村自然生態環境惡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
(二)生態農業具有綜合性與高效性
生態農業以大農業為出發點,強調農業生產的整體性、協調性、循環性、再生性,注重農、林、牧、副、漁各業相互協調和全面發展,具有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特征。生態農業通過物質能量循環,實現了廢棄物的轉化再利用,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實現了農業生產的高產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態農業具有地域性與多樣性
農業生產表現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樣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環境、資源稟賦、氣候條件等因素決定的。生態農業是在充分吸收傳統農業精華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種現代農業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樣性特征。現階段,我國在生態農業發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發展了適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種類型的生態農業模式,體現了生態農業的區域性與多樣性。
(四)生態農業具有外部性
就生態農業生產過程看,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技術、生態農業產品都具有準公共產品的屬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體現在農業生產者利用生態農業技術發展農業,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同時還體現在綠色、有機、健康的生態農產品對人類健康的貢獻。另外,農戶最初采用新品種和新技術是對生態農業技術的一種推廣,但采用新技術投資無法從其他農戶那里取得補償,又無法限制其他農戶模仿性消費,因為一旦推廣就可以被許多農戶同時消費,且每增加一個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為零。
二、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經過近30年的探索和發展,其范圍不斷擴大,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與技術不斷提升。2009年駱世明將生態農業分為景觀模式、循環模式、立體模式、食物鏈模式和品種搭配模式等5種生態農業模式類,在此基礎上將每一種生態農業模式類再劃分為若干個生態農業模式型。2002年,農業部在全國范圍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類型生態農業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進行推廣。近年來,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從生示范縣逐漸擴大到生態農業建設示范市,建立了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縣100多個、省級生態農業示范縣500多個、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試點達2000多個。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者對綠色、有機農產品需求的增加,生態農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生態優勢將越來越多的轉化為經濟優勢。
三、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現實困境
(一)激勵和補償機制缺失,影響了生態農業推廣普及
生態農業實質上是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生態農業農民投入的勞動量大,投入技術多、成本相對較高、風險也大。而生態農產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態農產品定價過高,消費者需求不足,難于銷售,只能采取略高于傳統農產品價格,即生態農產品優質不優價,導致農戶獲取的經濟效益低。由于我國農產品價格機制的缺陷,使得農戶生產生態農業產品獲得的個人福利小于生態農業產品對于全社會提供的福利,使農戶發展生態農業的外部正性沒有體現。另外,我國發展生態農業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補償機制,彌補農戶外部正收益,同時也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使得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無法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削弱了農民普及和發展生態農業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社會化小農生產,限制了生態農業發展
我國農業生產模式是以家庭經營為主的小農生產,徐勇、鄧大才、劉金海等學者針對現代農業生產特點及農民演進特征提出了“社會化小農”,并認為“社會化小農”作為現代社會農民演進的新形式,具有農業生產的社會化和決策化特征,是生態農業發展的主體。“社會化小農”在農業生產中的社會化生產決策的基本前提是獲取更多經濟利益,一般根據自身經驗進行分散性和獨立性生產決策,這種家庭經營為主的小農生產“小規模—小投入”導致“低產出—低效益”,致使農民從事生態農業生產所獲取收入達不到他們所期望的經濟效益,影響了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社會化小農”分散經營農業生產方式限制了生態農業發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礙了生態農業規模化經營
從綜合性與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范圍內,生態農業的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功能和效益,即發展生態農業要規模化。我國農業生產耕地面積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這種“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響,我國農戶平均耕地面積僅有0.4hm,且耕地面積呈進一步縮小趨勢。同時,農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時,采取不同質量等級的土地分別進行平均分配,農戶耕地面積被小塊分割,使農戶生產經營極不方便。近年來,有部分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一部分耕地面積,絕大部分仍為小規模生產,這種以農戶為單位小塊分割農田的生產經營方式限制了生態農業的發展和規模化建設,使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仍處于小規模的、零星的、低層次的狀態。
(四)現代農業技術“新式粗放式”應用,進一步污染農業生態環境
從生態和可持續角度看,生態農業倡導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等物質,關鍵是生態農業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傳統農業技術推廣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農作物的新品種采用及農業機械化使用,以提高農業產出。農業生產種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種植、除草、收割;農業蟲災泛濫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蟲。現代農業生產整個過程都融合了現代農業科技技術,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從種子選擇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進現代農業技術,同時在整個過程都有價格較低的高倍農藥被使用,致使蔬菜幾乎見不到一個蟲洞;農作物種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劑量除草劑就能解決,整個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農業生產中這種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資源污染嚴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農田生態環境更加難以為繼。顯然,現代農業技術“新式粗放式”推廣應用,進一步污染農業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發展要求相去甚遠。
四、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
(一)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激勵和補償機制
生態農業的效益包括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通過市場機制只能實現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現階段我國生態農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要實現經濟、生態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應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補償和激勵機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態農業財政補償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態建設專項基金,實施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對生態農業在稅收、金融等政策上傾斜。同時,地方政府實行配套資金支持等。二是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利益誘導機制,通過利益驅動使農業生產者積極主動發展生態農業。加大對有利于生態農業建設行為進行資金補貼和技術扶助,如良種補貼,綠色、無公害種植補貼,同時加大技術部門在技術上的免費指導和服務。
(二)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分配及產權制度
依據生態農業特征,發展生態農業的農田土地一般生產經營周期期限比較長、投資成本較大、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市場風險較大。因此,為了鼓勵農戶發展生態農業,鼓勵其增加農業資源投入、積極主動采用生態農業新技術,政府應適當延長生態農業戶的土地經營承包期,為此,一要盡快完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使生態農戶對土地的使用權拓展到實際上的占有權,即農戶在土地承包期限內,對其所承包土地有實際上使用、占用、收益和處置權,集體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終歸屬權。二是農村農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時,推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通過土地產權制度的完善,穩定土地使用權,延長農戶對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從而有利于促進生態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三)加大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力度,強化生態理念
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一方面要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另一方面要強化農戶的生態理念。一是加大生態農業技術及生態理念宣傳。利用互聯網、電視進行宣傳農業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對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產生的危害。二是推廣新農藥和綠色有機肥。鼓勵引導企業充分利用畜禽糞便生產商品有機肥,鼓勵廣大農民使用商品有機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藥,大幅度減少農藥的濫用和亂用。三是加大生態農業科技培訓力度。政府牽頭組織各類科技培訓,提高農民對農業科學技術的接受能力,鼓勵科技人才推廣生態農業實用技術,引導農戶采用農業科技新技術、新成果來提高生態農業及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場競爭力,促進生態農業持續發展。
(四)通過生態農業示范基地,推廣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具區域性與多樣性特征,我國區域差異性大,各地自然條件、生態環境、資源狀況不一致,各地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條件選擇“最佳”生態農業模式,并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基地進行推廣應用。一是加強生態農業試點示范建設,利用生態農業建設基地,建立生態農業模式并形成配套技術,為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奠定基礎。二是繼續堅持已經開展的生態農業試點縣建設。遴選出生態農業模式好,配套技術先進的示范基地,通過以點帶面方式,由“縣—市—省”的方法進行推廣,直至推廣到全國。三是鼓勵企業自建生態農業基地。引導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依托“企業+基地+農戶”的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帶動農戶實現生態化種植養殖,使自己有穩固的基地和農戶群,并實現已有非生態型農業基地向生態型農業基地轉變。
作者:張燕 張進 單位:延安大學 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劉秀艷,王麗靜.再論生態農業的內涵及特征[J].中國市場,2008(1):108.
[2]鄭軍,史建民.我國生態農業研究述評[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2007(1):93.
[3]張燕.我國發展生態農業保障制度研究[J].農村經濟,2010(5):103-105.
[4]駱世明.論生態農業模式的基本類型[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3):406-409.
20世紀40年代后,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粗放發展、城鎮化盲目擴張,引發的清潔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失衡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嚴重,催生了都市農業的出現。20世紀70年代后,在“綠色產業回歸城市”、“城市與自然共存”、建設“田園城市”的呼喚和實踐探索中,具有“經濟、社會、生態”多功能的都市生態農業,逐步成為城市化國家和地區統籌解決經濟發展、生活寬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有效手段和模式。
新世紀以來,隨著快速城鎮化對市民“菜籃子”、食品安全、生態安全、環境友好等要求的提高,生態農業、循環農業、設施農業、休閑農業、旅游農業、農家樂等新型農業形態在河南省都市區蓬勃興起。
2002年,鄭州市率先提出《河南省鄭州市環城“都市型”現代化農業規劃》,之后洛陽、開封、許昌、焦作等市先后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都市型農業探索與實踐。以河南豐樂園實業有限公司、鄭州毛莊綠園實業有限公司(原鄭州毛莊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代表的一些城市蔬菜批發市場、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乃至旅游服務企業,開始在市區和郊區建設標準化蔬菜基地、農業科技園區、特色畜禽養殖基地和客戶餐飲、休閑、觀光功能區。
2004年后,在“國家森林城市”、“林業生態省”等戰略指導下,河南各地紛紛開展創建森林城市和林業生態市、打造生態宜居城市活動,不斷探索都市農業的實現方式。2012年按照農業部關于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部署,河南各地進一步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設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戰略目標和實施措施,按照“基地園區化、園區景觀化、田園生態化”的建設理念,圍繞優質糧種、綠色蔬菜、現代漁業牧業、花卉苗木、生態果園、休閑觀光、生態涵養林等產業,涌現出現代農業示范園、農業科技園、生態農業園、標準化農業基地等多種形式的都市生態農業。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貫穿國家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總體布局后,河南省各市紛紛將都市農業納入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和產業支撐載體,著手打造以中心城區為中心、輻射城市郊區及周邊部分縣(市)的“半小時都市生態農業圈”,規劃建設一批以特色種植業、設施園藝業、生態休閑業、農產品加工業、物流業、生態走廊等為主題的都市生態農業園區。201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大力實施都市生態農業發展工程,并將之視為深化調整農業產業布局和結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有效抓手。這標志著河南都市生態農業建設進入了自覺和理性發展的新階段。
關于都市生態農業的內涵,學術界尚無一致觀點,但對都市生態農業所遵循的“人與自然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以及“生產、生活、生態”有機統一的本質[1],則是廣泛認可和肯定的。根據對國內外實踐的調查研究顯示,都市生態農業是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先進裝備和經營模式,系統開發都市內部及其周邊城市化區域的農業資源,創造都市需要的“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現代農業形態。
根據河南省正在推進的“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部署,都市生態農業是河南都市經濟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宏觀、微觀兩個層面,系統梳理河南發展都市生態農業的現實需求,為加快推進河南都市生態農業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2 河南實施都市生態農業的宏觀需求
2014年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啟動了大中小城市相結合、產業圈層分布的都市生態農業發展工程[2]。這不僅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需要,而且是河南省搶抓城市化提檔升級的歷史機遇尋求破解“三農”問題之策的重大戰略,是河南省實施三大國家戰略的需要,更是探索不以犧牲農業與糧食、生態與環境的“四化”協調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2.1 河南走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需要都市生態農業探路
都市生態農業以資源集約、技術集約和勞動集約為特征,注重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依托現代農業科技園、農技研發服務體系、農產品供應鏈等載體,都市生態農業在新產品研發、新服務開發、資本運作、市場拓展等方面擁有較強的優勢和能力,必將在綠色、環保、優質的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系列化休閑服務開發與提供等方面豎起良好品質和品牌形象,并創造出豐厚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生態效益。這對于理清新型農業現代化內涵、要素條件、組織模式、發展機制、保障措施等關鍵問題,以及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具有重要的試點探索和示范帶動效應。
2.2 提升河南綜合競爭力需要都市生態農業支撐
當前,國家強力推進的跨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為河南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根據國內外實踐經驗,都市生態農業作為集“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多功能于一體的新興產業,不僅具有全方位、寬領域的產業發展空間,而且具有高科技、高品質、高投資、高回報的盈利空間,使其有能力成為河南最具吸引力和投資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在資源緊缺、環境脆弱、生態惡化的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期,河南綜合競爭力的提升,迫切需要都市生態農業以其強大的城鄉資源集聚力、全產業鏈發展力、生態環境修復力,創造優質的產品、優質的服務和優質的生態。
2.3 加快城鄉一體化需要發展都市生態農業
都市生態農業能為城鄉一體化提供新的產業支撐和產業聯動平臺。都市生態農業與城市工商業結合,形成“生產、加工、流通、服務”一體化農產品供應鏈,或“勞作、采摘、觀光、休閑、旅游”一體化的休閑農業產業鏈,不僅可以促進城鄉資源、技術、資本、信息、人才、文化交匯融合,推動城鄉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合作聯動,且可以發揮城鄉比較優勢兼容,延長農業產業鏈條,豐富城市產業形態,促進推動城鄉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這些既是以城帶鄉、以工補農、城鄉互動的過程,也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目標追求。
2.4 城市空間拓展需要都市生態農業開創
都市生態農業因地制宜地采取“點綴、板塊、圈層”的網絡化空間布局,既可滿足城市間隙綠化、功能區獨立、綠色空間交相輝映的需求,解決“灰色城市”問題,又可為綠色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展銷”提供多樣化空間,為國內外投資與項目合作提供巨大空間。
在河南實施“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戰略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背景下,依托大農業、大市場、大貿易,都市生態農業憑借其優質農副產品、休閑服務、生態景觀,不僅可以吸引國內客商,而且可以招攬國外客戶,在拓寬城市國內市場的同時開辟國外市場出口創匯,實現都市區發展空間的全方位提升。
3 河南加快都市生態農業發展的微觀需求
3.1 城市生態系統重建需要都市生態農業滋潤
近年來,一些城市出現的“霧霾滿城、暴雨淹城、污水繞城、垃圾圍城”問題,表明這些城市生態自我調節系統已經紊亂甚至癱瘓。改善城市生態系統,不僅需要城市綠地、排水管網、垃圾處理、生態走廊等人工調節設施的系統規劃建設,更需要都市生態農業修復生態、循環利用資源、調節小氣候、提供生物棲息地[3]等方面的自然調節功能。同時,從機制扭轉城市產業膨脹引發的生態環境失衡問題,需要將都市生態農業以自然綠化帶和生態功能區方式嵌入城市空間,增強城市生態自我修復能力。
3.2 傳統農業轉型升級需要都市生態農業引領
目前都市農業主要停留在生產主導、服務低檔、經營粗放的城郊型農業階段,產品加工度低、產品標準化率低、科技含量低、價值增值不高、市場渠道建設滯后等問題急需破解。都市生態農業靠近技術源頭、市場主體、內貿樞紐、外貿港口,具有資本密集、技術先進、功能多元等優勢,借助其科技服務鏈、產品供應鏈、營銷渠道,不僅可以用現代科技與裝備提升傳統農業的生產能力,而且可以用都市文明改造郊區農業的產品結構、服務品質和文化承載,全方位提高農業的多元價值創造能力,重塑城郊農業的產業內涵和服務功能。
3.3 保障都市區“菜籃子”需要都市生態農業
都市生態農業不僅有遍布郊區的規模農業,還有散布于都市內功能區隔離帶農業、生態廊道式農業、屋緣(屋頂、陽臺、宅院)式農業等形式,它們能以其自主性、靈活性保障“菜籃子”供應總量平衡。例如,都市內的開心農場、生態農莊,可以為那些想吃到自己親手種植的新鮮果蔬卻沒有條件的人們提供實現愿望的機會;屋緣農業、市民農園可幫助市民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節省食物開支[4];溫室大棚、無水栽培、立體種植等設施農業,可以應用現代科技和先進農藝設施,常年生產供應潔凈、時令、新鮮、優質、無公害的果蔬、肉、蛋、奶等,可以有效平滑菜品供給的季節性波動,平抑物價。
3.4 裝扮都市區“花園子”需要市區屋緣和近郊生態農業
農地生態價值的提高,有助于從機制上扭轉城市化造成的城鄉邊緣區生態環境失衡的現象。分布于屋緣(屋頂、陽臺、宅院)的觀賞性園藝、溫室蔬菜和花卉可以綠化、美化環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環境質量。處于城市近郊的都市生態果園,可以充當城市的藩籬和綠化隔離帶,防止市區無限制地擴張和攤大餅式地連成一片;生態果園作為“都市之肺”,能有效防治城市環境污染,營造綠色景觀,保持清新、寧靜的生活環境。
綜上所述,河南實施都市生態農業有利于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改變河南省資源約束、環境污染、生態系統退化等嚴峻形勢,為河南人民提供宜業、宜居、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在“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戰略的指引下,河南都市生態農業將成為新型農業現代化的樣板和重要引擎,推動河南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關海玲,陳建成.都市型生態農業研究述評[J].技術經濟,2009(7):77-81.
[2]河南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N].河南日報,2014-02-28.
關鍵詞生態農業;起源與發展;存在問題;對策;展望
Abstract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under the principles of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all kinds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y and economics,applying the modern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and modern management tools,the agriculture integrated economic,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were formed in a given area. The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as introduced,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he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as prospected.
Key wordsecological agriculture;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existing problems;countermeasures;prospect
生態農業是在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下[1],總結各種農業生產方式的成功經驗,以生態學、經濟學理論為依據,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在特定區域內所形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農業。生態農業吸收了傳統農業的精華,借鑒現代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指導思想,以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核心,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不斷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及其功能,實現農業經濟系統、農村社會系統、自然生態系統的同步優化,促進生態保護和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態農業作為一種環保產業,強調農業生態系統總體效益的提高和產出結構的優化,強調生態系統各要素的整體性、綜合性、協調性的有機統一,強調開放性與穩定性的有機統一。今后,農業生態學的研究進展和可持續發展是建立我國農業生態學的體系——生態農業。
1生態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生態農業最早于1924年在歐洲興起,20世紀30~40年代在瑞士、英國和日本等國得到發展[2]。農業的崛起縱觀1萬多年的世界農業發展史,從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期到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期以及高投入高產出的現代農業都是圍繞著生產更多的糧食和農、林、牧、漁等主副產品,以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需要。
1.1諸多生態環境問題呼喚生態農業的出現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類面臨著許多危及生存的生態問題,如大氣和水體污染日益嚴重、臭氧耗竭、氣候變暖、海洋環境惡化、土壤退化和沙漠化、物種滅絕、有毒化學品和危險廢物猛增等[3]。為處理和解決人類環境和生存問題,農業生態科學工作者經過長期研究和探索,提出在世界范圍內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因此,1972年國際上一個致力于拯救農業生態環境、促進健康安全食品生產的組織——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簡稱IFOAM)應運而生,世界各國也相繼制定政策扶持和促進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如英國諾福克郡[4]的寬闊河段是受人類影響而導致富營養化的系統的一個例證。這些是泥煤開采區積水而形成的淺的人工湖。20世紀60年代,人口增加、人類污水排放的增加以及含磷(存在于洗滌劑中的一種污染物)廢水排放的劇增使得這些湖泊從貧營養(含磷20 μg/L)變為富營養(含磷360 μg/L)。藻類大量生長,使原本清澈的水變得混濁,而且抑制了大量植物的生長。過去常見的種類(比如輪藻)現在已經很少見了,the holly-leafed niad現在僅在一處開闊地見到過。這些種類被能夠耐受附生藻類的強大的大型植物所取代,比如眼子菜和水毛茛。極富營養化最終導致所有大型植物的消失,水體被藻類占據,浮游植物增加。
1.2消費者對安全食品的需求推動了生態農業的發展
20世紀后半葉農業發生了深刻變化,由于大量施用化肥、農藥,不僅引起水體污染,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而且使糧食、蔬菜、水果和其他農副產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響食品安全,危害人體健康;近幾年發生的瘋牛病災難,以及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轉基因食品安全爭論等,都使得消費者越來越青睞生態食品,從而推動了生態農業的迅速發展。
1.3政府的支持促進了生態農業的發展
《歐洲共同農業法》有專門條款鼓勵歐盟范圍內的生態農業發展[5]。世界各國也大多制定了鼓勵生態農業發展的專門政策,以促進生態農業發展。如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已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國家農林漁業戰略,并推出了“潔凈食品計劃”;奧地利于1995年實施了支持生態農業發展的特別項目,國家提供專門的資金鼓勵和幫助農場主向生態農業的轉變;法國于1997年制定并實施了“有機農業中期計劃”。
2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各地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長遠利益[6],導致了理論基礎缺乏、市場體制不健全等現狀。如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有4個方面:控制害蟲的后果;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土壤侵蝕;營養物、水和能量的影響。現著重介紹一下土壤侵蝕對生態環境及農業的影響。土壤侵蝕和拙劣的農事活動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是嚴重的世界性問題。大規模去除植被、大面積沒有屏障來水運動的土地使用、不適宜的耕作技術等,所有這些都造成了土壤侵蝕。侵蝕不僅影響土壤厚度,它還減少土壤中的有機質和土壤養分,降低土壤保水能力,限制植物扎根深度,從而影響土地的生產力,而且會帶來洪災。有些方法能用來減少土壤侵蝕,如以適當的角度耕作坡田(等高耕作),順著等高線而不是順著斜坡開溝。同時,在土壤裸露的地區種植谷物(覆蓋作物),能夠防止土壤侵蝕。免耕農業只需要挖一些窄的裂溝,而不需要對土壤進行耕作。這些方法配合植物輪作,能夠有效地減少土壤損失和保持土壤肥力。但是,這些措施的實施進行得很慢。
3對策
我國必須從市場需求和資源存量雙重因素入手,把握農業發展的新契機,在資金方面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保障,并制定發展生態農業的相應政策法規,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生態農業經營體制及合理模式。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國家必須通過法制手段,對有關環境方面的諸多問題予以有效約束,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社會外部氛圍及其內部軟環境整合。二是優化投資結構。構建其制度根基,講究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序融合。這樣既能有效控制環境污染,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額外的資源補給,又能為企業帶來較高的收益,且可以優化社會投資結構,從而有利于實現生態與社會的雙重效益。三是完善管理體制。構建其產權根基,力求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整合。
4發展與展望
從農業機制的內在本質關系和特點出發[7],分析了生態農業的基本內涵和客觀本質,提出了今后10年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和基本任務:一是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生態農業機制,發揮其先進模式的示范推廣作用;二是要在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的基礎上,劃分農業生態經濟區,制定生態農業發展規劃;三是以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和合理利用為中心,搞好區域綜合開發和綜合發展規劃,協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四是從地區實際出發,切實實行農、林、牧、漁,鄉鎮企業協調發展,優化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建立良性、高效生態經濟模式,提高生態農業的結構功能;生態農業是由資源浪費的粗放經營向資源節約的集約經營的成功模式,是由破壞生態環境的掠奪式經營走向資源開發利用和資源保護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將成為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5參考文獻
[1] 駱世明.農業生態學在我國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生態學雜志,1993,12(2):4-6.
[2] 聞大中.加強農業生態學的實驗研究[J].生態學雜志,1993,12(2):8-10.
[3] 袁從,趙強基.持續農業是生態農業的繼續與發展[J].生態學雜志,1993,12(2):13-15.
[4] 孫儒泳.生態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347-349.
[5] 顏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和啟示[J].世界農業,2005(1):7-10.
一、相關概念解析
1.生態農業的內涵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質和精神文明階段后,出現了能源短缺、資源枯竭、人口膨脹、糧食不足、環境退化、生態失衡等影響人類社會進步的諸多新問題。不少有識之士開始熟悉到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發現這些新問題的產生大都和人類賴以生存的農業發展手段和模式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于是,他們提出了各種農業發展的模式,生態農業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1970年美國土壤學家阿爾布勒奇第一個提出了“生態農業”一詞,1981年英國農學家伍新頓將生態農業明確定義為摘要:“生態上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國外提出的這種生態農業和我國古代的傳統農業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學合成產品,施用有機肥,利用腐殖質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輪作或間作方式種植。我國的生態農業從根本上有別和西方國家倡導的強調低投入或絕對排斥使用農用化學品的“生態農業”,而是一種典型的可持續農業。多數學者認為我國的“生態農業是根據生態學、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原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進行生產經營,可獲取良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現代農業體系。”
2.生態旅游的內涵
1965年,美國學者賀茲特(Hetzer)倡導生態的旅游(EcologicalTourism),呼吁人們對文化、教育和旅游界應該重新思索,提供一種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環境最小沖擊下,追求最大經濟效益和旅游者滿足度最高的旅游行為。1983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非凡顧問、墨西哥專家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態旅游”(Ecotourism)一詞,原意是指那種在強調某種教育目的的基礎上到那些相對受到較少干擾和污染的區域進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過生態方式的旅游為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系統的質量做出貢獻。1992年召開的“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大會”,在世界范圍內提出并倡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為生態旅游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2002年被聯合國定為“生態旅游年”,此后,生態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傳播,并被廣泛的探究和實踐。
二、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相結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態旅游是一種對環境保護負有責任的非凡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樂為心理基礎,以欣賞、探究、保護自然和資源為目的。伴隨著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趨向,生態農業是響應了可持續發展的呼喚,將農業推向了更高的發展空間,而旅游業早已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在這種背景下,為促進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的發展,資源開發者在開發生態農業時,把目光瞄向了生態農業旅游,以提高資源開發的綜合效益。生態農業旅游是以農業為依托,使農業和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游相結合的高效產業,是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和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產品加工和旅游者的廣泛參和融為一體,是旅游者充分體驗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型產業。兩者的有機結合不但拓展了旅游業和農業的內涵,而且使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得到了高效合理的雙向利用。這種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生態農業旅游這一模式,實際上是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二者的優化結合,是生態農業生產、生態旅游活動、生態環境三者合為一體進行開發的一種“生態型”旅游方式,是適應社會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要求,克服目前傳統農業旅游不足,找出一條生態+農業+旅游的農業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農業經濟、社會對農產品需求和人們的旅游需求,又能維持農業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環境收益、經濟收益、社會收益等綜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條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三、結合模式探索
1.農業資源占優勢的特色產業帶動模式(觀賞+學習+參和型)
對于那些擁有特色農產品的生態農業區來說,可以以農產品為核心,進行圍繞某一種或幾種特色農產品展開的主題輻射發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個鄉或村的范圍內,依據所在地區獨特的優勢,圍繞特色的生態農產品或產業鏈,實行專業化生產經營,一村一業發展壯大來帶動鄉村綜合發展的一種新模式。專業村鎮是這種模式的代表,需要三個基本條件摘要:具有生產某種特色生態農產品的歷史傳統和自然條件;有相應的產業帶動,市場需求旺盛;需要有帶動者通過產業集群形成一定的規模。
例如,我們把以果園、育種種植為主題的農業生態旅游推向市場,把果品作為核心,關聯帶動果園的觀光休閑、科技園區果苗培育種植的科技學習、農家的果品品嘗節、工廠的加工包裝參觀等果旅消費,這樣不僅可以打通果品銷售的呆滯環節,也盤活了所有資源和資產,帶動了當地農副產業的快速發展。桂林永福縣的羅漢果就可以借用其“羅漢果之鄉”的美名,打造一條“三高”生態農業和旅游相聯動的模式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的生態農業建設從1983年就開始起步了,這20多年來,通過抓沼氣建設來解決農村能源新問題,通過科學探索找到了沼氣和養殖、種植的內在聯系,最終建成了“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模式。恭城瑤族自治縣開展以“三位一體”生態農業為重點和核心的生態示范區建設,較好地解決了經濟和環境保護的新問題,符合黨中心、國務院有關在西部大開發中要“切實搞好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要求,對廣大農村非凡是西部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借鑒意義。2000年5月,聯合國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研討會”在桂林召開,37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位專家到恭城參觀,稱贊恭城縣生態農業為“發展中國家農村生態經濟發展的典范”。近幾年,恭城縣把生態農業的發展和旅游開發結合起來,又被有關部門連續列為“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等等。當地從生活到生產,從種植到養殖,從農業到副業都達到了高科技、高產量、高效益的三高標準,應該充分挖掘生態農業的觀賞性、學習性、參和性,讓現有生態農業資源的利用價值最大化。
這類農業資源占優勢的地區在今后的發展中應更加注重農業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力度,全面改造傳統種養技術,發展更完善的生態農業,在大力扶持和發展旅游的同時一定不能脫離了農業這一根基;并且從旅游開發的角度發展未來的生態農業,使傳統經濟型農業向現代旅游型生態農業轉變。游覽區內的農業科技示范園、生態農業示范園、科學普及示范園,應該以濃縮的典型農業模式,展示農業發展的歷史和現實,展示特色農業生產景觀和經營模式,讓游客了解足夠系統的農業生產進步的知識,使游客和當地農業文化之間建立起一種情感聯系。
2.自然旅游資源占優勢的“觀光+體驗”模式
對于那些擁有一定的農業資源,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夠鮮明規模也存在著差距的地方,假如擁有較好的自然旅游資源稟賦(清新的山水自然環境、漂亮的田園風光、整潔舒適的鄉村居住環境等),就可以通過觀光游的模式將旅游作為創造更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途徑。游覽區內的農田果園、花卉苗圃、動植物飼養場應精心包裝,讓游客找到返歸鄉村的真實感受,在美麗的田園風光和勃發的自然生氣中享受回歸自然的。
桂林陽朔是我國發展鄉村旅游最早的縣城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精辟地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的特征。依托陽朔及周邊各鎮的自然田園風光來滿足游客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需求,如歷村、福利古鎮、興坪漁村等,都可以滿足體驗型游客的要求,“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體驗農事活動,組織游客和農民一同采摘品嘗,或參加四時農事活動;農家訪問,考察生態農業生態村等活動。
當地鄉村的特色民居、鄉村工藝作坊、鄉村農事活動場所應為游客提供能夠深入鄉村生活的空間,使游客參和農耕活動、學習農作物的種植技術、農機具的使用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以及農業經營管理等,親身體驗農產品生產過程。游覽區內提供的可采摘的直銷果園、農產品集市等,既讓游客有機會購買鄉村旅游產品,又充分體驗收獲的愉悅。
3.人文資源占優勢的“觀賞+學習”模式
對于在農業特色和自然資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優勢的農業地區,我們就可以走這條觀賞加學習型的模式路線。例如桂北地區,通過挖掘桂北悠久的歷史,發達的農業文化、古代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的交融歷史、鄉鎮“社日”壯族歌圩、瑤族盤王節等民族活動將本地區的人文資源和旅游作最優的結合。這種模式不但要求人們要認同當地農業文化布滿差異的地域性特征,還要致力于為當地這些處于弱勢的文化找到重新發揚光大的理由。
農業文化旅游資源是不能簡單地進行自然或人文的劃分的,它綜合了自然和人文兩方面的特長。我國有一句古話叫“十里不同俗”,所以這類地區在開發時應以農業生產勞動為核心,以耕作制度、勞動工具、勞動產品、生活習俗和禁忌的開發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農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反應了當地農業文化的基本特征。特色農產品是農業生產的果實,可以讓旅游者充分體驗收獲的快樂、了解生活習俗非凡是和農業生產有關的生活習俗及各種禁忌,以生動的形式和布滿想象的內容展示了農業文化發展的歷史和現實。從原始農業到現代農業,勞動工具發生了很大變化。從農具的使用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農業文化每一點滴的進步,也可以看到我國農業文化現代化的快速發展。熟悉農具實際上就是熟悉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歷史,假如進行適宜地開發,應該可以成為絕好的旅游產品。這些都可以進行觀賞性和學習性的開發。
四、結語
目前,中國農業大多仍然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結構不合理,農村中第二、三產業的比重太低,農業經濟效益低下。旅游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是產業關聯度很高的行業。而生態旅游和生態農業的結合使得在傳統的旅游業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種植、養殖、加工和環保等要素,更是一個潛力巨大的新型支柱產業,它能有效地融合第一和第三產業,帶動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有助于形成產供銷、貿工農、科工貿一體化的生產體系,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生態農業旅游之所以能夠在新農業建設中大顯身手、大放異彩,是因為“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找到了結合點。生態農業旅游使得旅游資源日益拓寬,囊括了包括農業生產過程、農村風貌、農民勞動生活在內的一切來自大自然的、歷史文化的或社會活動的資源。而生態農業的發展更是拓寬農業的食物營養、就業增收、生態保障、觀光旅游、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這必將推動生態農業旅游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參考文獻摘要:
[1李蕾丁漢風摘要:德國的生態農業[J.世界農業,2002.6(總278)摘要:35~42
[2劉彥隨吳傳鈞摘要:農業可持續發展探究進展及其理論[J.經濟地理,2000,20(1)摘要:63~68
[3高中琪摘要:《長江三峽庫區生態農業模式及其技術體系》[D.北京林業大學2005年博士學位論文
[4CeballosLascurain.Thefutureofecotourism[J.MexicoJournal,1987,1摘要:13~14
[5卞有生摘要:國內外生態農業對比——理論和實踐[M.中國環境出版社,2000年
摘 要: 通過對生態農業幾個有代表性的概念進行辨析,明確了生態農業建設的動態性與全面性,認為基于生物依存關系的生態農業既符合生態農業的基礎本意和內在規律,又可避免建設時陷入“以偏概全、盲目求快”的誤區。在實
生態農業是繼傳統農業、石油農業之后又一種新型農業模式。我國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生態農業,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各地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先后建立了一批具有當地特點的生態農業模式,如平原立體種養模式、山坡地立體開發模式、沿海林帶生態保護模式、低洼地高畦深溝模式、流域腐生食物鏈模式等,使生態農業由初期的生態農業戶、村、鄉逐步發展到生態農業縣、市,并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覆蓋面積已達666.7萬hm2,約占全國耕地面積的7%[1-3]。然而,審視我國生態農業20多年的發展歷程,有兩種傾向應當引起各方的高度警覺,因為其已然對生態農業的基礎本意和內涵實質造成不小的沖擊:一是由專業人士設計的小而全模式,這是一種將多種生態元素簡單累加在一起的“理想型”生態農業模式,目前這種模式在很多地方均有存在;二是將生態農業簡單等同于綠化造林、美化環境、種草養畜、發展旅游農業等,目前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因此,有必要從更高層面探究生態農業的內涵實質,進一步理順生態農業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加深全社會對生態農業的認知和理解,為生態農業實踐提供更切合實際、更有針對性的理論支撐。本文主要透過生態農業概念的辨析,從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依存關系出發,圍繞產業內部、產業與產業之間進行區域農業產業生態鏈設計,并利用宏觀和微觀調控的雙重作用,構建一個與生態農業內涵實質相適應的生態農業建設體系,打造真正意義上的生態農業。
1 關于生態農業概念的辨析
“生態農業”(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詞是美國土壤學家William Albrecht在1971年首先提出的[4]。關于生態農業的概念,國內外均有不同的觀點。如1981年英國農學家M.Worthington將生態農業明確定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1]。1988年我國學者葉謙吉指出,“中國生態農業不能照搬發達國家的模式,應發揚我國過去傳統農業的精華,強調以生態規律指導‘生態農業’”[5]。1991年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指出,“生態農業是依靠農業內部來維持土壤肥力,促使農業穩定、持續發展的一種農業。其優點在于導致生態的良性循環,使社會既能穩定、持續地取出農產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使社會生活質量提高”[6]。1993年我國著名生態學家孫鴻良闡述的生態農業是:“生態農業吸取了傳統農業精耕細作、地力不衰的優點,摒棄了其生產率低的缺點;吸取了石油農業的集約化、高效生產的優點,克服了環境污染資源耗竭的缺點;它是生態學原理指導下的一種新型農業,也是國際上所尋求的未來農業可供選擇的目標模式之一”[7]。2002年鄧玉林在總結前人研究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生態農業是在生態經濟學、系統工程學、現代管理學和現代農業理論指導下,優化配置土地空間、生物資源、現代技術和時間序列,以適度規模建立與環境相適宜的多業并舉的復合生產系統,促進系統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續,最終形成區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設、專業化建設、專業化生產,并建立產供銷一條龍、農工商一體化的多層面鏈式符合農業產業的經營體系”[8]。另外,王如松[9]、駱世明[10]、姜作培[11]等專家學者也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生態農業的定義。
盡管上述生態農業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其核心內容均強調資源利用,強調技術組合集成,同時強調生態農業系統結構和功能營建,從而實現穩定持續高效。綜合來看,生態農業應是一項動態的、全面的系統工程,“動態”是指將傳統農業逐步加以改造、發展成為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建設是一個農業生態位由低到高不斷升級的過程;“全面”是指生態農業建設既包括微觀和宏觀生態農業建設系統,又包括生態農業建設中自身的各個子系統以及生態農業建設與其他生態經濟、社會建設系統的互動關系。在著手進行生態農業結構設計時,應當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生物資源,有效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防止和減少環境污染,實現農業發展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保持農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基于此,筆者認為,生態農業的內涵可以概括為:生態農業是以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的基本原理為基礎,利用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將農、林、牧、副、漁、加、商等多項產業進行合理組配與耦合,建立高效循環的產業鏈,形成多業并舉、各業齊養,各業互為條件、互相補充,物能多級、多元循環利用,用養循環貫穿于整個系統中,既具有環境穩定、又具有效益顯著的產業經營體系。當然,這個概念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條件的不斷變化,生態農業的內涵也會隨之得到擴充和發展,其相關理論體系也將日臻完善。因此,在生態農業建設實踐中,各地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理解和把握生態農業的內涵實質,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科學規劃生態種植、養殖、加工等產業的合理配置,整體協調各產業之間的平衡,切勿陷入“以偏概全、盲目求快”的誤區,使生態農業建設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2 基于生物依存關系的生態農業設計
2.1產業設計
一是產業內部設計。即立足于某一個產業,利用生物間的互生共存關系,有效配置與開發各種自然資源,在產業內部形成物能多元循環利用生態鏈,促進產業系統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提高農業產投比,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產業內部設計在傳統種植業中并不少見,如采用作物種類組合布局、輪作復種、間作套種、土壤輪耕、合理密植、生物固氮菌應用、病蟲害生物防治、有機肥施用等。這些措施的綜合運用不僅兼顧了系統內部光、熱、水、氣、土壤肥料、微生物與農作物生長發育之間的組合搭配、協調統一,較好地調節了作物群體之間以及作物群體與個體之間的生態關系,而且把用地和養地結合起來,有效克服或減少現代農業大量施用化肥農藥及其機械化耕作帶來的地力漸衰的弊端,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產量、保證品質的同時,維持了地力,保證對土地的永續利用[12]。如近年來廣西扶綏縣利用甘蔗、西瓜一高一矮以及兩種作物成熟期的時間差,在甘蔗生長前期套種一茬西瓜,取得了明顯的疊加效益。據測算,甘蔗套種西瓜每公頃純收入約31500元,比純種甘蔗每公頃增收18000元左右。2007年該縣完成甘蔗套種西瓜0.67萬hm2以上,僅此一項實現農民人均增收300多元。
二是產業與產業之間設計。即以優勢物種資源開發為基礎,利用生物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通過設計不同產業的優化組合與配套聯動,促進物質循環利用和能量合理流動,在產業與產業之間形成高效循環的產業鏈條,實現資源利用與產業開發、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目前面上推廣的“豬—沼—果”模式就是產業與產業之間設計的成功典范。“豬—沼—果”模式以生產沼氣為核心,把種植、養殖和生活3個孤立的活動組合成一個開放式的互補系統,延長食物鏈和生產鏈,使一種生物的廢棄物成為另一種生物的養料或生產原料,實現物質循環利用,能量高度集聚[13-15]。這種模式不僅克服了傳統種養模式中微生物密度小、分解廢棄物時間長、養分及能量損失大、容易產生面源污染等問題,而且發酵產生的沼氣可用于家庭燒飯照明,沼液、沼渣中富含氮、磷、鉀、鈉、鈣營養元素及腐殖酸、沼氣菌等,用于還田種果基本上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實現了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的生態目標。
2.2區域設計
一是區域內部設計。在某個特定區域(如市、區、縣、鄉、村或農場等)內,圍繞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生態關系,對區域內的優勢物種資源進行產業化、生態化設計與開發,建立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業產業生態鏈,培育特色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廣西崇左市依托蔗糖產業資源優勢,從發展養殖業入手,大力推廣“蔗—牛—菇”高效循環種養模式,即利用蔗葉、蔗尾(梢)飼養肉用牛和奶水牛,用牛糞和蔗渣種菇,用菇泥作肥料種蔗,實現了種蔗、養牛、種菇的良性互動,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形成了以蔗糖產業為龍頭,以養牛業為紐帶,引領食用菌業、乳品業、肉品加工業、飼料業等多個產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再以廣西支柱產業——蔗糖業為例,目前廣西已率先在全國形成了“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廢液—復合肥”和“甘蔗—制糖—蔗渣—制漿造紙”兩條綜合利用鏈條, 以新型制糖產業、蔗渣制漿造紙產業、生物工程產業、食糖深加工產業、生態農業產業、現代物流產業等具有一定規模的新興產業集成的糖業產業集群初步成型,基本形成自我循環的再生生產鏈: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廢液復合肥甘蔗。
二是跨區域設計。生態農業是一個動態的、全面的概念,不能單純理解為在一個局部區域內既搞種植,又發展養殖,而應當從現代化大生產的角度,理解為農業生態產業間的互補與優化。因此,生態農業也可以是一種跨越一定空間的產業聯結系統,如河流、湖泊、流域、石漠化等跨區域生態化治理以及實行農林牧副漁等產業結合[16]。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生態農業建設應以資源、能源的循環利用為中心,利用生物間的互生共存關系,將不同區域的優勢物種資源進行生態產業化設計與開發,使資源轉化為產業,最終通過產業的循環聯動在不同區域之間串聯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實現跨區域物能多級循環利用。近年來江西、福建、江蘇、浙江、貴州、廣西等地利用生物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進行跨區域環境治理、生態恢復重建取得了明顯成效。如貴州、廣西兩省區針對喀斯特石山區石漠化突出、耕地少的現狀,聯合開展了跨省區石漠化生態治理行動,一方面大力推進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工程,另一方面積極推行高效生態種養模式,如玉米與煙草間套種、玉米—養牛—制沼—肥料還田、種桑養蠶—蠶沙—制沼—肥料還田等,有力促進了當地農業與農村經濟的發展。再如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圍繞太湖水環境治理推行的綠色農業、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及嚴禁圍網養殖等,均為跨區域設計。
關鍵詞:生態農業;推廣;制約因素;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11-0007-2
所謂生態農業是把農業生產、經濟發展以及環境的治理與保護有機結合的一項新型綜合農業體系,也就是說生態農業是一項龐大而又復雜的工程,它的涉及范圍廣泛,并且會隨著經濟和環境的改變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在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制約因素,而這些制約因素對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來說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1 生態農業推廣過程中的幾點制約因素
1.1 農民對生態農業發展的意識淡薄
由于生態農業的發展具有投入大,獲效時間長等特點,大部分的農民只重視眼前的經濟利益,根本不愿意去開發新的農業資源,也不愿意使用新科技,只是一味的保持現狀,也就是說那些能速見成效的措施是農民愿意接受的,而那些有利于資源保護和環境污染的措施卻很難得到應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農民的意識不夠到位。
1.2 農村科技實力不足
眾所周知,科技是一種生產力,農業的發展當然也主要依靠于農業科技的開發和利用,也就是說農業科技的實力越強,生態農業的發展就會越快。目前對于我國來說,對農業科技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夠完善,導致我國農業科技的整體實力不夠強大,對于生態農業這一系統性的項目,連簡單的照貓畫虎去借鑒經驗對農民來說都是十分困難,更不要談什么成功了,所以說農村的科技實力不足,直接制約了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工作的有效進行。
1.3 對生態農業的資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國生態農業尚處于發展階段,由于其具有見效周期長這一特點,往往會在資金方面出現短缺的現象,這時候就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財政支持,但是有一點要知道,政府的財力也是有限的,往往要同時支持很多的項目,不能做到資金的準確到位,這就導致了生態農業因資金不足而難以繼續進行下去。資金缺乏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沒有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無論是農業生產還是生態農業都將會遇到困難。
1.4 組織建設不足
在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過程中,組織建設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在面對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面前,組織機構不夠完善,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就會出現困難,還有些組織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獨立的進行,不顧全大局,這樣往往會造成某些項目的決策和支持力度跟不上進度,對于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而言,這種組織建設不足的現象很是凸顯,而且嚴重影響了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
1.5 生態農業政策不夠完善
各個項目的實施和發展都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所謂的政策支持,也就是說幫助項目建立有效的保障體系。但是對于生態農業政策的貫徹實施,仍然需要完善,在有些方面由于這政府政策的不到位,使得農民對農業資源的認識不夠,導致資源不能有效的保護和利用,還有就是在農產品的價格方面,有時候也能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所以對政府而言,要嚴格發揮其政策措施,控制好農產品的價格,保障生態農業快速穩定的發展。
1.6 農業推廣人才匱乏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已經邁入了關鍵的歷史時期,在新的時期要面臨新的挑戰,也就對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人才有了更高要求。生態建設不僅需要高素質、高能力、高技術的三高人才,而且需要強有力的推廣團隊,雖然生態農業有著比較久遠的歷史,政府方面對此也是非常重視,但是生態農業仍然沒有在全國得到有效推廣,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人才匱乏,缺乏好的推廣團隊,也就缺乏了發展的基石,也就是說生態建設的迫切需要是增加其推廣人才的培養和利用。
2 加大我國生態農業推廣的幾點措施
2.1 提高對生態農業發展的認識
農民對傳統農業的認識往往只重視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環境保護。其實社會效益的低迷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都會導致經濟效益的降低,只是農民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要加大這一點的宣傳力度,大力開展農民意識教育活動,通過思想教育使農民在認識上得到提高,從而增強對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在全面推動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提供動力,為生態農業的發展營造好而適合的氛圍,最終實現讓廣大人民群眾參加到生態農業發展的建設中去。
2.2 完善生態農業的保障體系
完善生態農業保障體系可以有效的提高發展政策,從而增加發展生態農業的資金投入,對進一步建立完整的推廣組織奠定基礎,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的開發利用和對生態環境的管理體系的完善,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好的環境。
2.3 加快農業新技術開發和利用
生態農業注重的是生態環境的循環利用,在提倡農業發展信息化的基礎上,充分的開發新技術和利用新科技是加快生態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也就是說研發新科技是實現生態農業發展的基礎保障,要想更進一步的大力推廣生態農業,一定要重視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
2.4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目標就是將農業產業化發展,這也是推廣生態農業的有效途徑之一,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在于全方位的籌集資金,結合當地農業資源和環境資源優勢,重點培養優勢產業。農業產業化有利于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生態農業同時也制約著農業產業化的進程,所以說將兩者有效結合,共同發展,才能真正的發展我國的生態農業。
2.5 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
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在發展生態農業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多優異的成果,因此對于我國的生態農業發展而言,可以有選擇性的吸收國外的成功經驗,特別是那些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技術方法,并結合我國生態農業現狀,制定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生態農業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羅強,劉剛,愈菊生,等.上海生態農業發展影響因素研究[J].生態經濟,2010,(5).
[2] 孫浩然.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理論前沿, 2008,(4).
【關鍵詞】生態農業;自然規律;創新模式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先后提出了有機農業、自然農業和可持續農業等概念,并把它由于這些模式都是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理論,以生態、自然資源保護與農業協調發展為核心,因此統稱為生態農業。作為新的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是21世紀農業發展的方向,發展生態農業,使農業可持續的發展,既適應我國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又符合農業發展的方向,發展生態農業是克服傳統農業的弊端,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發展農業的一種新思路,從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的角度有利于“三農”發展的產業體系。
一、發展生態農業必要性
生態農業所蘊涵的理論和科技內涵,不僅對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具有現實指導意義,而且對解決農業發展深層次問題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發展生態農業可以確立農業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必將成為農村改革的重要途徑。
二、生態農業遵循自然規律
利用生態系統物流和能流對生態系統要素進行高效配置,對生態系統結構和農業經營管理模式重組、優化,施行無公害的清潔生產,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實現農產品的高產優質和環境優美,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
(一)建設生態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生態農業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性工作,對于實現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要求有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因此,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必須走生態農業之路。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是生態農業的根本所在,而生活質量的提高,包括豐衣足食,更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農村的全面發展,既包括生活寬裕所帶來的物質方面的增加,更要通過鄉風文明建設所帶動精神文明的發展,生態農業恰恰是鄉風文明的重要動力。
(二)建設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人們為了滿足生產需要,以現有的資源為代價破壞良好的生態環境。如農民為了追求農作物高產,化肥農藥的大量施用造成大氣和水污染,建設生態農業有利于改善當前盤錦市不和諧的生態環境。作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生態農業有利于農業現代化,是實現農業資源持續、有效與合理利用的最佳選擇,生態農業能夠推動相關領域產業循環發展,使農業融入一個良性的循環經濟之中。因此,它也是農業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建設生態農業提高生活水平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眾對農產品的需求出現新的趨勢。人們對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更加敏感,更加關注產地環境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在這種形勢下,發展生態農業、實行清潔的生產方式迫在眉睫。
三、搞好生態農業建設
因地制宜在推廣立體結構型、共生互惠型、資源多層利用型和種-養-加結合型等多種農業生態經濟模式,全力打造發展模式的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為了緩解水資源短缺,降低農業資源消耗,建立節約型、生態型農業。重點推廣試驗了新技術:一是推廣沃土工程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二是推廣無公害、綠色、有機栽培技術;三是推廣生物農藥及綜合防治病蟲害技術;四是推廣秸稈氣化集中供氣技術及四位一體生態模式(沼氣、養豬、棚菜、廁所);五是推廣增施農肥技術;六是推廣節水高產栽培技術;七是推廣林糧、林菌、林藥栽培技術;八是推廣庭院工廠化育苗技術。這些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和實施,不僅節約了農業資源,促進了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而且對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生態農業發展思路
生態農業建設雖然促進了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但也存在著一定問題,如資源短缺、能源浪費、農業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嚴峻、農業產業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以及化肥和農藥的長期或過量使用,加劇了地表水及土壤的污染,并直接影響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問題。
(一)理清思路:著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
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堅持農業開發與結構調整相結合,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相結合,提高開發水平和效益。要充分利用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業,樹品牌,上質量,努力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政策、資金扶持使生態農業建設順利進行
政府要高度認識發展生態農業的必要性,把發展生態農業作為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事業。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對建設生態農業和保護農業環境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進行宣傳,宣傳國家建設生態農業、保護生態環境的重大決策,宣傳“榜樣”抓好建設生態農業脫貧致富的典型。積極調動農民的參與意識,提高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自覺性。在廣大農村,形成領導重視、農民參與的社會氛圍,加速生態農業的推廣實施。財政部門應加大生態農業建設經費的投入,同時積極吸引企業等其他團體的資金,并通過政策的引導鼓勵農民自身投入。通過拓寬投資渠道不僅能解決生態農業發展中遇到的資金上的難題,還可以利用更多的資金開展相關的規劃、技術培訓、新技術開發與推廣等工作,進而提高農民施行生態農業的積極性。
(三)科技引領生態農業建設全面推進
生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生態農業的實踐中,既要不斷地總結傳統經驗,又要現有技術進行優化、組合,在提高技術效益外,要積極采用與生態農業配套的高新技術和先進可行的科技成果,應用現代科技推動生態農業建設。高度重視科技人員的培養和發揮典型農戶的帶動作用,搞試點推廣普及生態農業。
一、我國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目前,雖然我國在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試驗示范、推廣普及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不能否認,我國生態農業在這些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正成為限制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1.理論基礎不完備。生態農業是一種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包括農學、生態學、經濟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單一學科的,因此可能對這一復雜系統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較深入的了解,但是對于這些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還不夠深透。因此,需要進一步從系統、綜合的角度,對生態農業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要素之間的耦合規律、結構的優化設計、科學的分類體系、客觀的評價方法方面。這種研究應當建立在對現有生態農業模式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基礎上,必須超越農學、生態學、經濟學之間的界限,應當是多學科的交叉與綜合,需要建立生態農業的自身的理論體系。
2.技術體系不健全。在一個生態農業系統中,往往包含了多種組成成分,其間具有非常復雜的關系。例如,為了在魚塘中飼養鴨子,就要考慮鴨子的飼養數量,而鴨子的數量將受到水的交換速度、水塘容積、水體質量、魚的品種類型和數量、水溫、鴨子的年齡和大小等眾多條件的制約。在一般情況下,農民們并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對這一復合系統進行科學的設計,而簡單地照搬另一個地方的經驗,也是非常困難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態農業的實踐中,還缺乏技術措施的研究,既包括傳統技術如何發展,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等問題。
3.政策措施不完善。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態農業得到真正的普及和發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與保障體系。雖然目前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對于生態農業政策的貫徹,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農民不能對土地、水等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而農產品價格方面的因素,有時也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限制因素。因為對于比較貧困的人口來說,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為重要;但對于那些境況較好的農民來說,較高的經濟效益,可能會成為刺激他們從事生態農業的基本動力。
4.服務水平和能力建設不強。對于生態農業的發展,服務與技術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務體系,在一些地方,還無法向農民們提供優質品種、幼苗、肥料、技術支撐、信貸與信息服務。另外,盡管激勵機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態農業應當更趨向于開發一種機制,使農民們自愿參與這一活動。要想動員廣大的農民自覺自愿、并能夠自力更生地通過生態農業發展經濟,能力建設自然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建立比較有效的能力建設機制,對于更為重要的基層農民來說,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訓與學習的機會。
5.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但在我國的許多農村地區,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項緊迫的任務。目前生態農業的實際情況還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因為在一些地方,僅僅依靠種植業的發展,難以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收益。加入WTO,既為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使之面臨著新的挑戰。為適應這一新的形勢,生態農業的發展還有許多的問題有待解決,其中,農業產業化無疑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人口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之一。據估計,到2030年前后,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土地資源相對短缺,耕地面積還在不斷減少,而人口在繼續增加,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已經成為困擾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要解決這一問題,也必須通過在生態農業中延長產業鏈、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