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藥企業估值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醫藥企業;IPO上市;財務管理;內控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上市已經成為社會的發展潮流,盡管醫藥企業的上市具有很大的難度,但是醫藥企業的IPO上市依然有很大的前景。目前對醫藥行業的IPO要求程序多,需要符合凈資產收益率和主營收入,具有一定的資產規模,這就對醫藥企業的財務管理與內控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一、IPO的概念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IPO新股定價過程分為兩部分,首先是通過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計上市公司的理論價值,其次是通過選擇合適的發行方式來體現市場的供求,并最終確定價格。是指企業透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首次公開募股指一家企業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向相應證券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后,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醫藥企業IPO上市可以盡快的募集資金,促進醫藥企業自身的流通,樹立企業的良好名聲,給股市注入了新鮮血液,給股民好的投資回報。
二、醫藥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現狀
(一)財務會計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需要有健全有效的財務會計制度做保障,這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和必然趨勢。醫藥企業在進行財務的管理和控制時,要根據國家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并且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但是,在現實社會中,許多的醫藥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往往是走一步算一步,沒有科學的框架管理體系,這為醫藥企業的IPO上市造成了許多的麻煩。
(二)風險意識有待加強。醫藥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這促使我國的醫藥企業越來越多,許多的醫藥企業是民營企業、私人企業,自身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更是不規范,對于自身的風險也毫無防范意識。例如醫藥企業可能面臨的收賬風險、市場風險、訴訟風險和資金風險等等。
(三)資金管理有待加強。醫藥企業的資金管理力度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比較薄弱,缺乏系統的資金管理規劃,資金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和管理,要么出現資金的閑置利用率低;要么利用過度造成資金周轉困難。醫藥企業的資金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利用就會對日常的加工、采購造成威脅,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信譽和經濟效益。
(四)成本控制的方法落后。醫藥行業的成本控制能力低,企業往往采用以往的總成本核算法、存貨方法來計算,而不是采用先進的作業成本核算、服務成本核算等方法,這已經不能滿足醫藥企業上市的需求。
三、醫藥企業IPO上市財務管理與內控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觀念落后。我國的許多醫藥企業有一部分是從原來的國有企業轉變的過來的,有一部分是新成立的私人企業。但是這些企業都是沿用了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的運營管理模式,把財務管理的只能與會計等同,沒有自己企業的完整的財務制度控制管理體系,只注重財務的資產記錄和反應企業業務情況的能力,忽視了財務自身的資產數據分析、財務的預警能力。
(二)企業經營活動的財務不規范。(1)企業原始的出資不規范。現在的許多醫藥企業為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提升企業的實力都會進行一些虛假的出資或者請人代出資,從而出現原始出資不規范的問題,此外,政府對于這些醫藥企業的驗收資本手續不完善,缺乏系統的管理。(2)企業的經營業務不規范。一些醫藥企業選擇走第三終端的銷售模式,直接把產品面向診所、藥店進行銷售,這些診所、藥店許多不要求開發票,尤其是一些診所,對于發票的要求不高,這為醫藥企業的逃稅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國大部分的醫藥企業都具有逃稅現象,經營不規范,員工的社會保障也沒有得到落實。(3)企業的投資活動不規范。醫藥企業的利潤空間大,經濟效益高,對于那些獲利的企業會擴大生產規模,新建廠房,這是企業的投資活動之一。但在這個過程中許多的醫藥企業不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購買相關的設施設備都沒有合法票據。(4)企業的產權不規范。許多私營的醫藥企業通過租賃廠區、辦公單位來開展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并且生產的醫藥產品沒有自己的品牌、專利,適用范圍過于擴大。企業自身的設備、廠區、知識產權都沒有保障,實行違規經營。
(三)企業的內部控制不規范。現今的醫藥企業,很多屬于私營企業、家族企業,沒有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來制定企業內部的管理控制體系和流程,機構設置不完善,往往會出現部門的職責劃分不明確,一個部門兼任多個部門的智能,一個人身兼多重職務,管理混亂,加之私人企業、家族企業中的裙帶關系,許多部門的領導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企業內部的關系復雜,加大了企業的管理、控制難度,導致內部的控制松散,許多的職位、部門形同虛設。
孟利寧是50后,經歷頗為豐富。曾經是名軍人,在部隊待過16年,15歲當兵進入第二軍醫大學,其中8年從事的是醫藥科研。1986年轉業后到財政部下屬的財經雜志,做過記者、編輯,期間因為愛好電影與文學,曾去電影學院藝術中心做旁聽生,翻譯了電影劇本《雨人》,與同學編輯出版過《奧斯卡獲獎劇本集》。不過當單位要他做出選擇時——是繼續旁聽,還是回單位上班,他沒再堅持走電影這條路,而是踏踏實實回到雜志社工作,慢慢對股市產生了興趣,中國股市第一人楊百萬的故事可以說激勵了他投身股市。
他現在最青睞的是生物醫藥概念股,這與他在軍醫大學那段科研經歷不無關系,同時他還掌握了兩大炒股技巧——“黃金坑”與“空中加油”,這讓他在投資中賺錢的比率較高,但他形成這些投資理念的過程也非常曲折。
他在80年代買入第一只股票——眾城實業,當時股指只有400多點。“那時炒股票只是很盲目的,我媽媽和妹夫在家炒股票,經常暴漲暴跌,聽他們的故事挺有意思的。”買入不久,他便被套,但由于國家出臺股市利好消息,這只股票傳奇般地在1個月內翻倍,使他不但解套,而且5000元本金變成了1萬元。
在1990年代初,跟隨美國的科技泡沫,他迷上了高科技股。當時高科技股正瘋狂,只要有消息傳出,股票立刻就能漲停板,他也清楚,這不過是炒題材,并無業績支撐,但仍舊盲從地買賣,以至于屢屢賠錢,“會買不會賣,但是買的時候也不一定買得好。”
他慢慢觀察到,每輪行情其實都有龍頭股,他試圖用醫藥研究的科學分析方式,去尋找這些牛股的共性。他并不認為自己是技術派,但卻從技術面找到了一些發現牛股的方法。
“空中加油”在股票投資中不是新鮮的概念,借用航空技術的專有名詞,形容股票在快速調整后猛烈拉升。如何在事前發現股票有“空中加油”潛質才是投資的關鍵,孟利寧說:“很多大牛股在啟動前會有一個標志性的大陰線,很多技術派的朋友看到放量的大陰線,往往會減倉甚至逃命,我恰恰發現這些大陰線往往標志著行情的啟動。”
2007年2月27日的哈投股份讓他第一次從直觀感受上意識到了“空中加油”,當天K線出現一根大陰線。他同時了解到,這實際上是一只券商影子股,持有方正證券股份,他結合兩方面因素判斷,這只股票之后很可能會拉升起來,于是在6元左右買入,隨后這只股票翻了10多倍,他記得最高漲到83元,“那時經常漲停板,所以我每天賣一批,一直到83元全部賣光。”
他還發現,“黃金坑”是識別“空中加油”的重要標志。黃金坑的一般表現是,在行情啟動之前,K線整體下滑,突然有一天跌破所有均線,引起恐慌性拋盤,再跌再引起拋盤,直到跌到底以后,才開始往上漲,“最典型的是,出了第一天下跌陰線的坑口,這個部分叫‘黃金坑’,100%的龍頭股都是從‘黃金坑’里走出來的,60%都有‘空中加油’。”
他在投資中反復測試這一判斷的準確性,當2011年買入海欣股份時,他感覺基本已經可以將“黃金坑”與“空中加油”運用自如,并能結合基本面來操作股票。據他觀察,海欣股份在2011年年初,連續三次“空中加油”失敗——明顯是處在“兇悍的搶籌過程”,“我就是第三次‘空中加油’失敗的時候開始買入,很多高手都在這個位置跑掉,然后這只股票在1個多月內股價翻番。”
他之所以敢在這一點位買入,也是因為他看好這家公司的基本面。原本是毛絨產品生產聯合企業海欣股份在2002年通過組建與收購醫藥企業,進軍醫藥產業。2010年上半年,醫藥收入已經占到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41.78%。它的子公司海欣生物技術與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合作研發的“抗原致敏的人樹突狀細胞”(APDC),這是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針對晚期大腸癌的APDC治療性疫苗,二期臨床顯示作用良好,當時正進入三期臨床階段。“二期完成的時候,臨床病例顯示對8種癌癥有效,理論上對所有癌癥有效,而且這種疫苗是內援性的,進去身體后喚醒病人的免疫功能去殺死癌細胞,對身體沒有過多損傷,這是它最革新的地方。”這只股票在2011年1月暴漲,市場普遍認為是其疫苗概念的價值被發現。
除了摸索出判斷牛股的技術分析方法外,他在2008年之后將投資標的鎖定在了生物醫藥股。在找到這一目標前,他已經明確,中國股市有三類股不能碰——銀行、地產、食品。不碰食品股的原因很簡單,安全問題屢屢曝光。不碰銀行股和地產股的原因是,大概五六年前,他在一位中國地方債專家的著作中看到了地方債的嚴峻現實,“地方債已經虧掉了全國1年的GDP,當時就是這個程度,全國機場、高鐵、公路的虧損,這些最后都會算在銀行頭上。”
最后他認為唯一可靠的就是醫藥。根據《投資者的未來》一書,美國市場的經驗是,從1957年到2003年,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中,上漲超過1000倍的公司有7家,其中4家都是醫藥股。在歷史相對較短的A股市場,醫藥股表現也相當不錯。
在醫藥企業中他將范圍縮小到了生物醫藥類。好的生物技術公司能創造好的現金流,不僅被認為更具有創新意識,而且相對于制藥公司,它的增長更為迅速。“這類醫藥企業最容易出重磅炸彈,”孟利寧說,“一些重大頑疾或絕癥,如癌癥、肺炎、艾滋病等,只能通過生物醫藥來醫治,這為生物醫藥企業的前景創造了難以估量的前景。”
在生物醫藥中,他最看好長春高新,他在2009年13元左右的價格買入。生物醫藥包括4種——疫苗、基因制藥、單抗制藥、多肽制藥,他通過研究發現,長春高新除了單抗制藥以外,其他都是中國最高水平甚至是世界最高水平,“長效生長素幾乎是世界唯一的,其他廠家都研制失敗了。”
長效生長素是長春高新控股公司金賽藥業研發的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它除了能治療矮小癥外,最吸引人的是,還能抗衰老,“美國用生長素抗衰老的套餐最便宜的要8萬美元,最貴的180萬美元一個療程,可以想見,該產品在國內巨大的市場空間。”
他看好這只股票的另一個原因是金賽藥業的首席科學家金磊,金磊在美國的博士論文就與生長素有關,該論文在1994年獲得美國生物學界最高獎克萊文獎,“全世界生產生長素都用他們的技術,叫第五代生長素。”他回國后創辦了金賽藥業,十幾年來致力于基因制藥。
篩選生物醫藥股,他最關心的就是兩個問題——科研水平與產品,“科研水平必須是世界最高水平,產品能夠形成對市場的壟斷,這種病只有你這個藥能治,所謂的護城河、復合增長都是迎刃而解。”長春高新便完全符合他這兩方面要求,“金磊的技術得到全世界生產廠家的廣泛運用,而他們研發的長效生長素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唯一性。”
從財務指標的角度,他發現長春高新也與彼得·林奇的“十倍股”概念相匹配。“十倍股”指的是,假定估值不變,當公司盈利年增長率超過25%時,10年期間,公司的盈利和股票價格將上漲約10倍。而長春高新2012年的每股收益是2.56元,10年來復合增長率是64%。2013年一季報公布后,它的業績增長達到184%。盡管現在長春高新的股價早已突破百元,但正因為有業績作為支撐,他認為這只股票應該能挑破中國股市的天花板,天花板指的是中國船舶在2007年創造的300元天價。就在近4個月以來,長春高新股價上漲了104%。
自從2009年買入長春高新后,他一直不斷加倉,13元最低價買的一兩千股一直拿到了現在。陸續加倉后,長春高新成為他第一大重倉股,倉位達到50%,但因為它的股價不斷上漲,這只股票已經占到其股票市值的80%。在當前震蕩市中,他將80%的股票拿著不動,其余20%打短倉,目的是為了追求絕對收益。
他選出的牛股還有在2012年買入的片仔癀,“片仔癀的整個流通盤是1.4億股,這么小的盤子,但題材卻很多。”,例如,治療肝癌的項目已經得到了國家博士基金會的資助,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共同研制的金糖寧膠囊一并獲批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對治療糖尿病有顯著療效,另外,它還出了祛斑美容護膚品等等。看到眾多盈利點,他感覺片仔癀股票將會有著長期穩定的表現。他在2012年56元左右的低點加倉,現在這只股票在他的倉位中占到10%,且已經突破144元。
憑借著對股票的出色判斷,以及上電視積累的名氣,他與朋友一同發起了合伙制基金,“草根股民在出名后不少人都發了基金,但發了之后陸陸續續虧損的很多,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基金是獲利狀態,因為我的基金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
他將個人的投資理念延伸到了基金產品中:宗旨是關注高成長型的明星企業,長期投資,動態持有,主要投資方向為生物醫藥的領軍企業,包括有突出創新能力的名牌中藥企業,部分投向新科技、新材料、環保與新能源,原則上不參與市場的短期熱點,絕對不染指ST和問題股。
他認為下半年的經濟形勢非常不樂觀,上證綜指很可能跌破1664點,“現在銀行的泡沫正在被刺破,如果房地產的泡沫也被刺破的話,局面可能就不太可控,到時即便是長春高新,我們也要減倉,因為當出現系統性大跌時,你一個人完全抵抗不一定有效。”
孟利寧的投資方法
01/中國很多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是靠不住的,所以必須弄懂公司的產品有多大市場,能獲得多大利潤,根據它的前景來判斷股價。
02/孟利寧有風控,但從來不止損,他說他的風控在最前沿,只要選股選對了,就不存在割肉與止損的說法,下跌反而是提供的買點。風控的第二部是配倉,確定每只股票的倉位,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他都必留20%現金,如果出現黑天鵝事件,還有現金買進。
“三板斧”、拼盤和外包
沒有證券資格的資產評估公司給上市公司做完資產評估之后,將業務轉交給有證券業務資格的評估公司,對方只是對評估報告進行文字上的審核后就蓋章,就能獲得30%的業務提成
評估業界的一位著名人物曾將評估機構的制勝法寶是“三板斧”:人際關系、高回扣、壓價。這是對業界現狀的精辟概括。由于資產評估公司不像會計師事務所可以每年為客戶做審計,客戶往往是一次性的,需要不停地開拓,這是生存的基礎。對于規模不大的資產評估公司來講,爭奪市場是第一位的。
另一方面,雖然評估準則遲遲未出,但評估行業實行著嚴格的資質管理制度,首先,每一項資產的評估都要取得相關部委的許可證,并且根據機構的注冊資本、注冊評估師人數等劃分不同級別,不同級別的機構業務品種和承攬業務范圍有所區別,要評估上市公司還要取得財政部和證監會給予的證券執業資格,沒有證券資格的公司在爭取到業務后不得不找有資格的公司做“拼盤”。
財政部在1997年就停止批準證券資格的評估公司,但是多年來一些沒有證券資格的資產評估公司也發展起來,于是出現了業務轉包的情況:他們給上市公司做完資產評估之后,將業務轉交給有證券業務資格的評估公司,對方只是對評估報告進行文字上的審核后就蓋章,一般不再做現場調查,就能獲得30%的業務提成,如果是轉包給大的評估公司,提成更高達40%甚至50%。
倒推流程
就像在農貿市場一樣,企業拿著錢和標的來買評估報告
在“為企業服務”的宗旨下,先了解企業的心理價位是業內的“通行程序”,或是比較婉轉地問企業的思路是什么,如果企業要合資,會表明計劃投資的規模,雙方談判的情況如股權比例等,這樣很容易推算出企業希望資產評估到多少。如果是以資產償還上市公司的欠款,就更容易了解了。也有的企業比較含蓄,報告做完才說評估高了還是低了(如果是收購方委托評估被收購企業,就希望把資產評得低一些),最后評估師還要根據企業的要求來調整,所以評估師也學“聰明”了,一開始就了解清楚對方的意圖,并且告訴企業要達到評估標準需要做哪些準備,當然老練的企業也知道如何配合評估師。
就像在農貿市場一樣,企業拿著錢和標的來買評估報告,而且委托方壓價相當厲害,正常執業的評估企業幾乎沒有生路。價格為什么可以一降再降?競爭激烈或許是原因之一,但成本也可以一降再降。
競爭的另一種代價
成本低到不能再低的時候,評估的過程被大大簡化,功夫僅僅花在了制作報告的形式上
1992年國有資產管理局頒布的《資產評估收費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資產評估收費采用差額定率累進收費辦法,即按資產金額大小劃分收費檔次,分檔計算收費額,各檔相加為收費總額。資產評估收費一般依據賬面原值,沒有賬面原值或沒有作價入賬的資產可以按評估值計算。但實際上收費標準并不拘泥于此。
2002年3月,準備將財險業務海外上市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將資產評估項目招標,4家中方評估公司(包括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中聯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中資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中發國際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參與競標,最高報價近2000萬,而中企華以480多萬元的總報價爭取到這個項目,并準備和中資等公司合作。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總資產在四五百億,有4500多個分支機構,資產幾乎遍部中國每一個縣,平均一個省的評估費只有十幾萬,而通常這樣的一個省的項目至少需要五六十萬,如此低的價格怎能保證盡職調查做到位?為什么同一個項目不同公司的報價能有三倍之巨?
1993-1997年間評估業純利潤率一度能達到50%,但是此后江河日下。評估公司越來越多,執業環境惡劣,低價競爭很嚴重。原來做企業上市的資產評估收費50萬,現在也就30萬,在有的城市還能降到20萬元;做上市公司配股的評估收費從20萬~30萬降到10萬,由于很多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東放棄配股,所以和配股相關的評估業務越來越少,因為上市公司的評估費用相對較高,非上市公司評估業務超過10萬元的不多,最低的還有1000元,所以上市公司就成為資產評估公司爭奪的焦點。
評估業的這種白熱化的競爭付出的是什么代價?一位資產評估公司的經理說,以前做上市企業資產評估收入能達到50萬的時候,純利達到50%,25萬元的成本中15萬元是人員、辦公等固定成本,其余10萬元是調研費用,但是不同資產評估公司的調研費用差異很大,有些公司只花1萬元,現場調查按照程序進行需要一周的,有的公司為節省費用和時間呆半天就走了。收費降低到30萬元之后,評估公司更是變本加厲通過控制成本來保全利潤,一是降低工資但幅度有限,二是盡量在本地或通過互聯網詢價,降低差旅費。成本低到不能再低的時候,評估的過程被大大簡化,功夫僅僅花在了制作報告的形式上。評估師變成了“高級打字員”。
火箭項目
檔案室的柜子里裝的都是一顆顆不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引爆
以一家大型資產評估公司做的一個“火箭項目”為例,它的“包裝”非常漂亮,但評估現場調查卻很粗,簡化或省略了資產評估必備的程序,其簡化方式如下。
其一,按照規定,企業的機器設備應該逐臺勘察,而評估公司卻根據企業填寫的資料對價值較大的設備進行抽查。其二,按評估規范要求,存貨抽查比例要達到數量的40%、金額的60%,評估師一般只能做到金額的要求,抽查金額大的存貨。其三,按規定需驗證房地產是否抵押,評估公司應驗證房產證原件,并且在復印件上簽字,但一些評估師根本不看原件,只看復印件,而且也不簽字。其四,幾乎很難全面驗證企業固定資產的購置發票。其五,寫案例時挑選對評估有利的例子。比如房產項目,評估公司專門從企業填寫的資料中挑選金額大、造價高、沒有產權糾紛的項目去調查,其他項目并不逐個細查,回來寫案例的時候專門寫此類項目。時間緊的時候,甚至有可能先寫報告再倒推工作底稿,這樣的工作底稿即使被管理部門抽查也難以發現問題,普通投資者就更難以發現問題了。
這樣的火箭項目業內比比皆是。資產評估公司檔案室的柜子里裝的都是一顆顆不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引爆。
增加水分的秘訣
調高成新率、通過匯率換算將進口設備高估、高估無形資產、調高未來收益預測是常用的手法
采用重置成本法評估時可以通過調高成新率這一關鍵數據來高估資產,確定成新率的辦法主要是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等因素推測設備的尚可使用年限。如果將每天兩班運轉的設備按正常一班計算,使用年限可以延長,成新率能從30%增加到60%,評估價值可以高估一倍,而沒有去過現場的人根本無法了解實際情況。
采用重置成本法評估時,有時會因為非標準的專業設備詢價比較困難而根據企業提供的價格確定重置成本,還可以通過匯率換算將進口設備高估。如果以找不到國內替代產品為由,采用匯率調整計算,則可以因多年來人民幣匯率貶值導致重置價值的翻倍。
采取收益現值法的評估結果一般高于重置成本法。比如南方的房地產項目,前幾年的爆炒之后減值很厲害,如果企業提出高估的要求,資產評估機構可以通過調高租金的方法增加未來收益,評估機構在報告中運用“本評估結論是建立在物價指數上漲百分之幾的基礎上確定的”這樣一個評估假設將評估風險回避了。而實際上將該房產出售根本不可能達到評估價值。在以收益現值法評估藥品生產企業時,評估機構則常常回避藥品回扣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相當高的現實,將未來收益預計得比較高。
預測企業未來收益時,評估師主要的依據,一是以該公司當年的經營水平(如平均值)推算;二是查找行業平均基準收益率,主要查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資產評估常用數據與參數手冊》,而該手冊公布的數據往往置后一年。而貼現率的選取更是隨意性極大。
策略一:堅定持有“超級明星”
不預測股市的走勢,不理會大盤的漲跌,不盯看手中股票的行情,只是堅定地持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卻在過去的40多年里獲取了2500多倍的投資收益。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就是巴菲特――全世界投資者頂禮膜拜的偶像。他的投資方法是:尋找“超級明星”,并堅定地持有它!
那么,什么才稱得上是“超級明星”?巴菲特言簡意賅地將其歸納為:我們能夠了解的企業;有長期良好的發展前景;由誠實和正直的人經營管理;能以有吸引力的價格買入。當然,這僅是巴菲特個人的理解,但這的的確確是值得稱道的經驗之談。落實到中國的A股,我們可以將“超級明星”理解為必須是能代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優質上市公司,它首先應該是藍籌股,其次是其中的高成長股,再次是行業的龍頭。
雖然經歷了千點以來牛市的持續上漲,不論是一線還是二線、三線,抑或是大盤藍籌還是小盤藍籌,股價漲幅已是不菲。而在1月下旬以來,累計漲幅過高的藍籌股普遍出現了調整分化,隨之而來的卻是一些小市值的、高市盈率的低價股出現了連續拉升,受到了市場的追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種無業績支撐的低價品種的上漲行情是無法長期延續的,而只有藍籌在市場的再次崛起,才足以支撐牛市的存在。
據預計,中國整體經濟的增速在2007年雖然可能會有所放緩,但優質藍籌公司的經營業績在2007年仍然有望保持至少20%的增長幅度。出色的業績將成為藍籌公司股價繼續受機構關注的主要動力之一。
此外,在人民幣升值進程中的背景下,國際熱錢不斷流入、資金的流動性過剩將長期存在,而流動性較好的藍籌股也必然受到資金的格外青睞。從這一點上說,藍籌股有理由比非藍籌股在估值上有一定的溢價。因此,長期持有這些“超級明星”,肯定是應對動蕩的有效方式之一。
值得關注的個股
申能股份(600642)作為上海市能源龍頭企業,持有上海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40%股權,持有上海天然氣管網公司60%股權,具壟斷性優勢,目前僅15倍左右的市盈率。去年三季度,公司每股收益就達到了0.50元,是標準的績優藍籌股。
同時,公司的市場形象較好,上市10余年來,堅持每年現金分紅,累計每股分配現金紅利3.08元。截至2005年底,累計分配現金紅利67.1億元,遠遠超過資本市場歷年籌資總額31.5億元。此外,公司還巨資參股海通證券和申銀萬國證券。在整體牛市向好、券商盈利增強的基礎上,公司于2006年計提的券商資產長期投資減值準備5500萬元將有望沖回,可能帶來2007年每股收益的有效增厚。
民生銀行(600016)在人民幣升值趨勢下,銀行股值得高度關注。最近,民生銀行的定向增發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從機構投資者對增發的踴躍態度可以看出,它們對民生銀行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根據民生銀行的公告,其定向增發的募集資金將用于補充民生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但廣發證券的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余曉宜表示,除此之外,定向增發和即將進行H股IPO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民生銀行股權分散的問題。
目前,民生銀行股權分散,前三大股東持股都在5%~6%之間,此次定向增發的股份有望拉大各股東的持股比例差距。而解決民生銀行股權分散問題對民生銀行的發展和構建金融控股集團有推動作用。據有關人士估計,在今后至少2~3年內,民生銀行能夠保持30%的增長率。
潞安環能(601699)主營煤炭產品,包括高質量動力煤(平均發熱量為6000至7000大卡/千克)和冶煉用的高爐噴吹煤,目前公司可再生煤炭儲量為12億噸。作為鋼鐵生產的原料和焦炭的替代產品,高爐噴吹煤因其價格低廉和環保性能較強的特點,市場認可度日漸提升。公司在國內高爐噴吹煤市場的占有率高達25%,處于行業領軍地位。
2006年高爐噴吹煤銷量從2003年的164萬噸大幅提高至545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9%。焦炭價格的不斷上漲和鋼鐵產量的顯著提高為高爐噴吹煤開辟了廣闊的市場,并為噴吹煤價格的進一步上漲打下了基礎。未來幾年,高爐噴吹煤業務將成為公司的主要盈利增長動力之一。
策略二:踏準波段做差價
當然,作為一個真正的投資者,在市場環境沒有惡化的前提下,你既可以像巴菲特一樣不理會行情的漲跌,也可以從市場價格的頻繁波動中賺取利潤。
對于后者,巴菲持的恩師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講述的“市場先生”的精彩寓言,對股票市場的波動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大意是你在股市買入了一家公司的股票,股價就是你的同伴,可以稱之為“市場先生”。這個“市場先生”每天都會告訴他對你的股票價值判斷,有些時候他的判斷是合理的,但更多的時候,他過于興奮或過于憂慮。在他過于興奮的時候,你不妨將股票賣點給他;而在他過于憂慮的時候,不妨出錢向他買點股票。
2007年最初兩個月的暴漲暴跌行情極有可能在以后的10個月中繼續延續。這種特殊的行情決定了今年的操作方法要有別于2006年股市開始階段的“捂股”策略,而要講究順勢而為,高度重視高拋低吸的波段操作,密切關注并抓住個股的交易性機會,將不失為2007年的一個明智投資之道。
例如在1月末和2月末,股指達到3000點附近,在短短幾日內展開了深幅調整。尤其是2月27日800多只股票直奔跌停,超過90%的股票暴跌,其間錯殺了不少績優成長股、低市盈率股以及有優質資產注入的股票。28日,滬深兩市大漲,又有194只股票漲停。設想一下,如果在28日開盤后慣性下探時堅決買入,當天收益即相當可觀。
因此,在今年往后的交易日里,要注意暴漲暴跌的波段性牛市給投資者帶來的波段性機會。
也許有人要說,波段操作只不過是理想化的投資方式,在實踐中卻很難做到。此話說得很對,但我們并不企望每一次波段都踏準,只要在一年內做對了幾次,收益就相當可觀。
當然,波段性操作也要重視板塊效應和股票的選擇。問題股不選,題材炒作過度的股票不選,個股仍應以業績穩定的公司為主,把握住其中的機會。切記,在暴漲時不要貪婪,在暴跌時不要恐懼!換言之,在暴漲暴跌的行情中,急漲的時候一
定要拋,在急跌的時候一定要買!
值得關注的個股
中國聯通(600050)3G牌照的推出將引發新的電信競爭格局。對于目前股市中的3G概念股來說,2007年啟動3G將構成重大利好,這意味著一個上千億元的新市場即將被發掘出來,新機會也即將出現。中國聯通是我國兩大移動運營商之一,已經在澳門開始建設3G通信網絡,有望成為3G通信時代的最大獲益者之一,未來發展空間極為廣闊。二級市場上該股經過長期的震蕩蓄勢,尤其是在3月3G測試即將在北京、上海、青島等地同步進行,并就此拉開3G建設序幕,這使中國聯通以及3G概念股存在投資機會。
萬科A(000002)作為房地產的龍頭股,在遭受房地產調控消息的打擊下,短期內股價連續下挫,幅度最高超30%,跌破市場公認的價值中樞,投資機會較突出。
自2005年以來,房地產調控一聲緊過一聲,但對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萬科而言,可能機會多過災難。面對問題,反而有可能促使其在擴張戰略方面的加法戰術明顯加速。2007年1月中旬,萬科宣布出資12.9億元收購上海恒大集團所屬的5個房地產開發項目;2月8日宣布與實力雄厚的央企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合資組建房地產開發公司。這些都會促進萬科在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
策略三:繼續關注整體上市題材
由于滬東重機和東方電機的示范效應,整體上市成為2007年股市最熱門的話題,而近來整體上市又得到了管理層的肯定和支持。2月2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耿亮在上海市金融工作會議上表示,上證所將采取積極措施,繼續為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創造更有利的制度和市場環境,努力推動國內公司的整體上市步伐,促進現有上市公司做優、做大、做強。
“可以肯定上市公司大股東謀求整體上市是全流通時代新的資本運作思路。”一位市場資深人士表示。 整體上市對于大股東而言是一個資本增值過程,它相當于一次新的IPO。雖然不少市場分析人士對整體上市究竟能給上市公司受益多久,以及會否重演TCL悲劇表示出一些擔憂,但總體而言,整體上市喜大于憂。
眾所周知,在股權分置時代,集團公司多采取剝離劣質資產、集中優良資產的方式推出上市公司,而公司上市后,集團公司便開始通過關聯交易等手段把上市公司作為母公司的“提款機”。而實現整體上市,不但可以解決長期存在的關聯交易、同業競爭等問題,而且在當前上市公司盈利增長普遍放緩的背景下,還能給上市公司注入新的增長活力,甚至可能讓某些公司的質地發生脫胎換骨般的提升。
此外,與整體上市相類似的大股東優質資產注入公司,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使上市公司的質量提升。所不同的是,整體上市相當于一次新的IPO,而大股東注入優質資產,往往是先注入資產,然后再實施定向增發,最后再實現整體上市。
值得關注的個股
張江高科(600895)張江高科董事長、張江集團黨委副書記劉小龍先生在2月3日明確表示:“整個張江集團目前控制在手中的在建項目開發總量有1000萬平方米土地,這基本足夠保證集團和上市公司今后5~10年的資源供給。此次公司增資收購的集成電路公司最終將擁有250萬平方米出租物業,公司現有60多萬平方米左右的出租物業,公司在2008~2009年之間肯定能擁有超過200萬平方米的出租物業,提前實現去年董事會制定的長期經營目標。
“對于下一步繼續收購大股東優質資產,也包括集團整體上市,都有可能,涉及的融資方式也有很多種,包括貸款和資本市場融資都可以考慮,總的原則是要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此外,公司還有中國“硅谷”的稱號,是兩市中當之無愧的芯片龍頭。張江科技園區擁有全球有影響的IC設計公司70多家,IC芯片產能占全國一半以上。公司持有香港、美國兩地上市的芯片巨頭中芯國際股票,目前賬面獲益驚人豐厚。張江“藥谷”也馳名中外,已累計引進生物醫藥企業210余家,擁有533個臨床和生產批文,10個全球研發中心。
長江電力(600900)該公司作為央企在國資委主張做大做強的精神指引下開始了資本擴張之路,先后取得華南、華中的電力資源,表明公司的資本運作之路十分順暢,也證明公司具有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