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范文

        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

        第1篇: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范文

        關鍵詞:中職生;心理;問題;對策

        職業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職生生源整體素質日益下滑,在學習、生活、成長中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對中職生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

        一、中職生心理存在的問題

        1厭學情緒嚴重,缺乏對理想的追求

        (1)對學習不重視,學習無用論。由于大不多數中職生基礎較差,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只要有了關系,就能夠謀得好前途,并沒有把讀書看做自身發展的重要條件。

        (2)學習沒有目標。現在中職生中,大多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很多學生會出現想學學不進,加上學校的效率低,從而愈加的恐學、厭學、焦慮,形成惡性循環。

        2生活中情緒不穩定,存在逆反心理

        (1)情緒波動大,缺乏自我控制。不少中職生比較沖動,理智性差,碰到事情,在情緒上容易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時而自負、時而自卑。

        (2)逆反心理嚴重。具有逆反心理的中職生,常常與學校的紀律和統一規范背道而馳。不喜歡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不喜歡參加班集體的活動,在生活中我行我素,追求個性。

        二、中職生心理問題產生原因

        1自身因素:意志薄弱

        學生本人的意志薄弱,思想松懈是造成厭學、叛逆等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中職學生一般都是因為考試成績不佳,才無奈選擇中職學校,由此對自己的要求與希望降低了。而且中職生這個時期自我認識,以及對社會的辨認未成熟,面對豐富多彩的社會誘惑,覺得學習辛苦,于是追求享樂。

        2家庭因素:過高的期望值

        現在家庭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全部希望都放在子女身上。而進入中職讀書的大多數學生是因為成績不理想而選擇了中職學校,父母從心理上受到了打擊,從而對孩子也失去了信心,任由孩子自身發展。

        3學校因素:教學實踐缺乏說服力

        中職學生本身在學歷上比其他學校的學生社會認可度要低,因此,中職學生只能以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取勝,然而,中職學校缺少向學生提供企業認可的實踐經驗,涉及的實習也沒有說服力,因此很難滿足企業和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

        4社會因素:重普教輕職教

        社會上對中職學校的認可度不高,存在普遍的重普教輕職教的心理,一方面沒有認識到發展職業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實現現代化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沒有給中職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社會上,只認學歷的選拔標準,讓中職生在走入社會時頻頻碰壁,逐漸喪失信心,自暴自棄,認為自己的前途渺茫,心理上逐漸對社會冷淡、排斥、叛逆。

        三、加強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優化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1)學校要改變育人環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形成良好的校風。

        (2)建立健康的家庭關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的影響對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家長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2加強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的建設

        (1)引進或培訓一批具備心理知識、具備輔導能力的教師負責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設計符合學校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規劃和實施方案,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開設心理咨詢室、心理輔導課程。

        (2)建設一批專職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在學校中,首先要提高輔導員、班主任的思想道德素質,才能夠正確的引導學生,同時還應具備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3進行學習健康教育輔導

        (1)激發學習動機。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組織和開展活動,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引導學生把愿望、興趣、信念、情感等轉化為學習動機。

        (2)培養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利用專業特點,合理安排學習內容。教學中教師的教法要不拘一格、靈活多變。

        參考文獻:

        第2篇: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范文

        父親和姐姐說了幾句客氣話就走了,留下了小W。落座后,我給小W倒了一杯水,看著男孩的模樣,并沒有精神不振或其他異樣的表情。家長最初與我聯系時,并沒有說明孩子究竟遇到了什么事,家長不想說,我也就沒有多問,但隱約感覺與打架事件有關。小W到底遇到了什么問題呢?還是先著手與孩子建立輔導關系,取得孩子的初步信任吧!

        我真誠地告訴孩子,心理輔導老師的職責就是為學生排憂解難。還告訴他,心理輔導的首要原則是保密,此外還特別強調尊重和理解學生。介紹了心理輔導的原則后,我問他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小W說不出來,因為他只是一個被動的求助者。于是我就用開放式的語言引導:“那就說說學校里的事吧!比如老師、同學、班級、班主任怎么樣……”現在我需要了解的是孩子到底是遇到了什么難題。

        小W:“我們的班主任很絕。”

        “怎么個絕法,能說說具體的事情嗎?”班主任是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的教育態度和方式可能與孩子的問題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孩子舉了一個具體實例,使我知道了班主任是一個責任感很強的人。當然我不宜在孩子的面前作評判,就沒有說什么,只是靜靜地聽孩子講,不時地作點簡單的回應。

        待小W講完后,我詢問道:“你和班主任的關系怎么樣?”

        “不太喜歡。常常和老師頂撞。”

        “能告訴我曾經發生過的故事嗎?”

        “有一次課堂上,我沒有筆,就走下去借,老師批評我,我就說‘借筆也不行嗎?’老師很生氣,下課時叫我到辦公室去,我不去……”雖然小W不喜歡班主任,可憑著語感及其他非語言信息判斷,他對班主任并沒有一般問題學生特有的那種“怨恨”和“敵視”,或許小W的叛逆只是青春期獨立意識發展的表現而已。

        通過進一步的交流,我了解到了更多的信息。小W對班主任看不慣,所以不守規則,頂撞老師是很平常的事。老師也放大他的缺點,對他沒有信心,希望他能轉到別的學校就讀。小W的表現從他自己口中說出來,感覺問題不是特別嚴重,但可以想象,老師希望他轉學,這在旁人眼中,他是一個多么令人頭痛的學生!

        他還告訴我,自己現在幾乎沒有朋友(家人阻止他與愛打架的人交往),只有一個高年級的異性朋友,常常能聽他傾訴,并安慰他。這姐姐也會把心事講給他聽,有時會通過寫紙條的方式來交流,兩人都感覺對方對自己很有幫助。

        為什么朋友那么少呢?同學關系也一定很緊張吧!于是我試探道:“能告訴我,你打過架嗎?”

        “經常打架,這次就因為打架,讓我在家休息。”謎底終于揭開了,我舒了一口氣。“打架后的感覺如何?”

        他說,不那么好,只是脾氣上來了沒辦法。

        我及時表達了同理:“其實你并不想打架,只是有時管不住自己,是嗎?”小W表示認同。

        我繼續傾聽著,小W的話越來越多,腦中對小W的個性、家庭環境等有了大致的印象。小W逆反心理特別強,常常頂撞父母、老師,個性很沖動,動不動就與人吵架,甚至打人。在家排行老小,上有一姐姐和一哥哥。哥哥脾氣比較倔強,姐姐修養較好,現在某機關單位工作,且已經成家。小W是父母的老來子,所以對他寵愛有加。小W對父母常發脾氣,唯有對姐姐比較溫順,姐姐說他,他總是一聲不吭地聽著。

        聽著小W的敘述,我明白了他的主要問題:好沖動,常常頂撞師長,與同學打架,人際關系比較緊張。至于問題形成的原因,與青春期心理特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都有一定的關系。最為有價值的一點發現是:他對周圍的老師、同學沒有特別的怨恨和仇視,相反認為是自己的脾氣不好。

        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和影響學生,這是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改變的三部曲。前面階段,我通過傾聽走近了小W,并對他的問題及成因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去需要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干預方案來幫助小W實現自我改變。就學校環境來說,小W不良行為習慣的維持與老師、同學的不接納有一定的關系。因為老師、同學與小W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不良的互動:小W脾氣不好,老師、同學厭他;老師、同學厭他,他脾氣更不好。我作為一個校外老師,要使班主任轉變態度是比較困難的,而小W本人多少有一些改變自我的意愿,因而直接幫助他改變自我更有可行性。于是我確定了兩步幫扶計劃,第一強化其改變自我的動機;第二指導他改變自我的方法。

        首先,我設法強化他改變自我的動機。我給他介紹了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的生氣實驗。人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強烈,分泌物比任何時候都復雜,且更具毒性。因此,平時愛生氣的人,時間久了,必然會嚴重損害健康。

        小W很專注地傾聽著。介紹完實驗,見他沒有作聲,我就提了一個評量性問題:如果特別想改變自己是10分,一點不想改變是0分,你現在可以打幾分,原來(在家休息時)可以打幾分?小W略為思索后告訴我,現在可以打9分,原來大約是5分。

        接著我就結合《情深深雨》《欲望》等影視片中的一些案例,給他介紹了幾種常用的情緒調節方法,如數數控制情緒法、傾訴宣泄法、打沙包等。

        后來,我又向小W推薦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寫情緒自修日記。這情緒自修日記是從一本雜志上復印下來的,樣本如下:

        某同學的情緒自修日記

        遇到的事情:學了新單詞“WOMAN”,同學就叫我“污文”(因該同學名字中有個文字,平時又不注意衛生,故得此名)

        當時產生的情緒:把一個意思是“婦人”的單詞用在我這個男子身上,簡直是侮辱我,真想狠狠地揍他們。

        情緒可能導致的后果:這段時間的努力又白費了,老師又會覺得我恢復了原來的樣子;爸爸知道可能會打我。

        后來運用哪些方法解決問題:注意衛生,多帶一件衣服回校,臟了就換,改變一下形象;不理他們,就當他們給自己一個機會訓練不發脾氣。

        產生的良好結果:同學與老師都表揚我,說我的態度越來越好。

        對以上方法稍作講解后,我又引導小W上網交流和求助,當時就在“心海”注冊并發了一個求助貼:

        沖動是魔鬼,這句話說得一點沒有錯。我是一名初中生,與同齡人一樣有著一種叛逆性,但我的叛逆性特別大。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只要說上幾句,我就會厭煩,總要頂幾句,甚至要大打出手。我知道這樣做不對,我努力克制、忍耐,但有時還是會發火,而且比以前更厲害。請大家幫幫我,讓我改掉這個毛病吧!

        引導他上網交流,有多種考慮,一便于聯系溝通,二可以培養一種求助意識,三可以獲得良好的社會支持。

        談話快結束時,我告訴他:處理情緒有兩種策略,一是宣泄情緒,二是控制情緒,兩者缺一不可。無論宣泄還是控制情緒,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如果“自修日記”不適合你,可到網上尋求別的方法;如果這一方法適合你,可把使用情況寫下來,發到網絡上。

        當天晚上一點多,小W又發了兩個帖。

        帖一:

        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啊!我一定會努力改掉的。今天我偶爾發現了一個發泄的方法就是對著我姐姐的照片,然后說出心中的不快,甚至說上好幾遍,直到心里痛快為止。說掉心中的不快,心情好多了,也輕松起來了,做起事來也高興。這幾天才剛剛開始可能沒什么大變化,等過段時間我有改變了的話,一定會先告訴大家的,以免大家擔心嘛!

        帖二:

        每天生氣真的無聊啊!不但傷害自己,還在別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我要盡快地改掉“沖動”這一壞毛病!再下去真心朋友可能會沒有的。大家有什么好辦法能告訴我嗎?我會努力去做的。認真地聽蔣老師的話啊!與蔣老師的約定(應該是指記“情緒自修日記”)我一定要認真地履行。就算是魔鬼我也要戰勝它!不能由它控制我的身體!也希望大家能鼎力支持我啊!

        自從小W發出第一貼以來,網友們一直在熱切關注著,有的表示理解,有的表示關心和安慰,有的教給方法,有的介紹自己的體會。

        第二天,他家人又來找我,期望我幫助小W返回學校。我當時對他們作了一些指導:你們可以對老師說,現在小W在向心理輔導老師尋求改變自我的方法,還可以把小W發在論壇上的帖子給老師看,讓老師相信孩子想改變的誠意。

        但愿小W能早日與“沖動”這個魔鬼告別。

        (浙江嵊州市教師進修學校 蔣玉燕)

        點評

        第3篇: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范文

        在這些孩子身上,留守兒童特性同樣存在,他們有著自己的煩惱,同樣需要社會的重視。城市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有:

        (一)缺乏父母關愛,與父母交流匱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德國一家嬰幼兒品牌2012年所做的調查顯示,超過75%的中國0~3歲子女家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孩子。這段被父母忽視的時光,恰恰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此時得到充足的心理療養,就能夠獲得充分的安全感。否則,就有可能終生走在尋找的路上。在一個大流動的社會背景下,很多人如鐘擺一樣隨波逐流,并不都能過上想要的人生,有時很是無奈無力。但父母無論如何不能逃避自身責任,不能“用金錢補償親情”,以至于給孩子留下傷痕,給自己留下傷痛。

        (二)缺少玩伴,不利形成良好人格。由于城市“陌生人社會”的特性,很多城里孩子缺少熟識的玩伴。放學后,別的孩子在享受家庭溫暖的時候,他們經常獨自在家中、獨自游走在大街小巷、在幼兒園、托兒所、甚至是網吧……作為留守兒童,他們長期處于孤獨狀態或與父母難以溝通,長期缺乏家庭的溫暖,大多自尊心強,不太合群,不善于與人交流,大多個性內向孤僻。

        (三)學校、老人監管有隔代教育弊端。許多老人在學習教育上,不能指導孩子學習,并且極度溺愛,學校教育沒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是遠遠不夠的。失去父母的關愛,有些孩子懂事早,有些孩子任性、驕橫,有些很優秀,大多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

        (四)壓力促成教育偏差問題。因為缺乏父母的關愛和陪伴,長期孤獨,缺乏關注,沉積在心理,到了初中或高中,很多心理問題就顯露出來。有些與社會人員混在一起,不上學,上網吧,流浪,叛逆,有些糾結成小團伙,欺負其他同學,向同學索要錢財等的報道,很多出在城市留守兒童身上。

        關愛幫助城市留守兒童是一項長期性的艱巨任務。整個社會在城市留守兒童問題上,說得多做得少,特別是用真情、出真招、見真效,能夠制度性推廣的舉措尤其為少。應通過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強化考核、健全制度,努力構建長效可持續的幫扶救助機制。

        (一)政府主導,建立城市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從縣政府、到鄉鎮、到社區、到單位、到學校,級級都有人負責和開展這項工作,并將工作列入政府年初工作安排和布置。

        (二)摸清底子,建檔立冊。以城區和鄉鎮學校和班級為單位,每個班級都建立留守兒童檔冊,摸清底子,不讓一個留守兒童受到忽視和冷落。

        第4篇: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范文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行為溝通;愛心溝通;家校溝通

        班主任是學生們的心理輔導員和教學監督者,只有掌握這一溝通技巧,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化效果,得到學生的認可,班主任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行為的溝通

        班主任平常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較長,學生很容易受到班主任行為和思想的影響,會無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日常行為和思想。因此,在教學工作中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首先樹立一個好榜樣。比如,嚴禁學生上課玩手機,那么自己就做到上課不攜帶手機;要求學生上課要準時,那么,嚴格要求自己總是在上課前兩分鐘就在教室外候課。學生們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自然就改變了自己的習慣,學會了自律。因此,班主任必須首先嚴格要求自己,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不斷地提升個人素質,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獲得學生心理上的認可。

        二、愛心的溝通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是不可避免的,學生在此期間會很反感父母或者老師的說教,容易情緒化,就算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也會拒絕承認和改正錯誤。由此可見,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如果一味地向學生質證錯誤的事實行為,進行嚴格的思想教育,學生只會一開始就進行心理抵觸,無法真正地解決問題。班主任只有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學生才會與老師親近,向老師打開心扉,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才能了解學生真正的想法,然后“對癥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溝通才會有效果。由此可見,老師與學生的愛心溝通是極其重要的。

        三、家校的溝通

        對學生的成長影響較大的還有父母,因此,必須重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初中生在不同的環境下,行為表現也是有差異的,因此,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的交流,對學生的性格和生活習慣進行全盤了解。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和班主任可以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互相幫助,解決教育問題,班主任要主動向家長咨詢學生的基本情況,虛心接受家長的建議。班主任要定期進行家訪或者用電話、郵件的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充分利用家長來校看望孩子的機會,與家長進行交談,了解學生習性,幫助家長加深對自己孩子學習情況的了解,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系。

        綜上所述,班主任的工作絕不輕松,與學生友好相處需要良好的溝通技巧。注重溝通技巧的應用,拉近與學生心靈上的距離,班主任的溝通才會有效果,班級管理才會變得輕松。

        參考文獻:

        第5篇: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范文

        由于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差異,有的學生會自覺采取不同的心理機制來控制叛逆的沖動,主動將痛苦的感情和強烈的沖動排斥在意識之外,也就是心理學所稱的“壓抑”。一般而言,在青春期之前會有更多的壓抑的心理機制的表現,因為此時他們普遍感知到自身的弱小,以及來自于父母的“威脅”。與此同時,另一種名叫“反向形成”的心理機制也使得他們夸大順從的情緒,壓制與之對立的叛逆情緒,表現為好學生、乖乖女。

        “回避父母型叛逆”的學生,一方面缺乏自信,或者自戀不夠,無法爆發激烈的叛逆言行;另一方面他們長期處在一個以強勢父母為中心的家庭,在父母身邊沒有挑戰權威的勇氣,難以形成獨立的自我。一旦他們遠離父母,或者選擇父母不在的時間和地點,就有可能爆發叛逆的言行。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叛逆比青春期長,嚴重的會延續一生。因此,要從學生心理上解決這個問題,不能以紀律處分代替心理輔導,更不能開除了事。

        家長必須審視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回避父母型叛逆”多發生于以強勢父母為中心的家庭,這些父母管教孩子過于嚴格,方式過于刻板。孩子小時候會對父母百依百順,但一旦孩子長大,要形成獨立自我,就會想方設法回避父母的監管。因此教師要幫助家長改變對孩子的管教方式,使他們與孩子平等交流,大膽放手,給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辦事、敢于嘗試、預測效果的鍛煉機會。

        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重新認識心理發展軌跡,重塑獨立自我。心平氣和、相互尊重的心理訪談,能幫助學生分析叛逆心理的成因,如父母的管教方式、文化修養、休閑娛樂習慣對自己的影響,分析父母在哪些方面過于嚴格及帶來的后果,自己的應對方式等。學生重新認識心理發展軌跡,才有可能采用合理的方式、理性的行為挑戰父母的權威,有助于形成獨立的自我。

        介入心理治療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逃避痛苦和得到快樂,借著這股力量可改變舊有的行為,也可以幫助新行為定型。因此,想改變自己的行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舊行為和痛苦連在一起,而把所希望的新行為和快樂連在一起。

        第一步:確定什么是學生所要的,而又是什么妨礙了他們的成長。阻礙學生改變的原因就是改變和痛苦相連,因此寧可不改變。因為學生不知道改變后的結果,心懷恐懼。

        第二步:找出改變的杠桿,認定不改變會有很大的痛苦,而現在就改變會有很大的快樂。讓自己的情緒達到痛苦的臨界點,當他們覺得舊有行為帶給自己的痛苦大于所能得到的快樂時,他們終于有了改變的行動。杠桿的作用就是把舊有行為所帶來的痛苦以及改變所帶給的快樂放大,當痛苦超過快樂時,改變就發生了。這可以使學生不再叛逆,以及糾正沮喪、消極、煩惱等負面情緒。

        若這還不足以成為改變的杠桿,那就把目標轉移到叛逆學生的親朋好友、師長等。請學生好好想一想,如果自己不改變的話,會對關心、愛護自己的人造成多大的傷害。

        緊接著可以讓學生自己發問:“如果我改變了,對自己會有什么樣的重新判斷?如果我改變了,會有什么樣的沖勁?如果我今天就改變,會做出什么樣的成績呢?我的家人和朋友會怎樣看我呢?我會有多快樂呢?”

        第三步:終止舊有的行為模式。只有終止叛逆學生的消極行為及情緒,找出扭轉舊有的行為模式帶來的痛苦,才會終止他們的舊有行為模式。例如,一位老師想幫助一個學生戒掉長時間上網的習慣。據老師了解,這個學生想改掉這個習慣,但內心充滿矛盾,因為這個習慣還給他帶來第二種快樂:忘記上課的煩惱。因此,老師覺得應該施加較大的壓力:“為了讓你充分享受長時間上網帶來的快樂,在隨后的一天里,老師允許你在辦公室上網一整天,但不能離開辦公室一步,就是上廁所也不行,也不會有人給你送飯。”他很高興地答應了。這個方法就是杠桿。能讓一個人肉體上覺得痛苦,就能使他拿出改變的決心,晚上睡覺時,他的腦神經系統會記錄下長時間上網而不能如廁又不能吃飯的痛苦經驗,一下子把他先前對痛苦和快樂的認知擊得粉碎。

        第四步:另外找出一個又新又好的行為模式。這個新行為必須要讓學生得到與舊行為同樣甚至更多的快樂。譬如說要戒掉長時間上網的壞習慣,那就必須想出新的方法來取代過去從上網中所得到的快樂,例如可以讓學生看娛樂雜志。

        第五步:不斷調整新的行為,使之成為習慣。最簡單的調整方法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那個新的行為,使它在學生的腦子里形成粗壯的神經鏈。學生找到了能取代舊行為的新行為,就能不斷往積極方面想,不斷地重復練習這個新行為,直到他們覺得它真能使自己脫離痛苦、得到快樂,這時它便能在學生的腦子里建立起神經渠道。同時,老師可以加上一個強化新行為的過程,比如確定目標及獎懲方式,使新行為能夠長久維持。

        第六步:測試效果。利用《結果檢查表》檢查改變后的效果,看看這些改變對學生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比如紀律性增強了嗎?學習認真了嗎?與父母的關系改善了嗎?看看這個新習慣能否與學生的價值體系、信念、心理相匹配,否則那個新習慣就無法持久。若檢查后發現新行為與檢查表有不符之處,就要找出問題的癥結,進行調整,直至達到最后的改變目標為止。

        附:《學生結果檢查表》

        確定自己對舊習慣感到痛苦:當你回憶起舊習慣,你感到像以前那樣快樂嗎?還是痛苦呢?

        確定自己對新的行為感到快樂:當你想起新建立的行為時,是否感到不再痛苦了?

        讓你的新行為和你的價值體系、信念、心則(能決定快樂或痛苦的堅定信念)相合:你的新行為是否和你的價值體系、信念、心則相匹配?

        第6篇: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范文

        【關鍵詞】留守兒童;兒童心理健康

        留守兒童指的是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留守兒童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特殊群體。由于長期遠離父母,造成父愛和母愛缺失,加上學校教育失衡,大多數孩子就會出現任性、冷漠、內向、孤獨等性格特征。如果這些心理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不僅會對留守兒童造成心理傷害,帶來不穩定因素,也會給和諧社會構建帶來隱患,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深思與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表現

        (1)消極頹廢。由于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缺少正常情感交流,個體依戀之情得不到滿足,引發孩子孤寂焦慮、郁悶煩躁等消極波動情緒。同時由于親情教育的缺失,他們不能在情感上理解父母外出,導致對父母感情的疏遠,甚至產生怨恨,隨之而來的是精神萎靡,缺乏上進。

        (2)性格怪異。留守兒童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經商,與孩子交流極少,使有些孩子形成孤僻性格;而作為監護人的祖輩或親戚通常管不了、不敢管、不會管,孩子生活在無限制狀態下,無形中又助長了其自私任性、蠻橫叛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他們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社交恐懼,這些與健康兒童的心理格格不入。

        (3)品行不端。由于隔代教育和親戚監護,監護人對孩子的行為一般都采取認可態度,使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在家里不聽祖輩約束,在學校道德品行較差,違紀違規,遲到曠課,逃學說謊、打架欺人等;有的迷戀桌球網吧、電子游戲,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成人混在一起,形成不端品行。

        (4)學業不良。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缺位,托付的監護人或因年老體弱,或因文化水平較低,或因怕嚴管后其父母回來埋怨等,根本無法擔負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責任。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往往不能提供個性化的、針對性強的輔導,只要不出大的亂子,他們就算完成任務,和孩子的父母比較起來,他們比較缺乏責任感。因此,留守兒童的學業教育,一般要比正常家庭孩子的學業教育差一些,其表象為作業不完成,成績明顯下降。

        (5)價值錯位。由于經濟發展的差異性,部分學生開始把人生發展方向定位為打工掙錢,熱衷于吃喝玩樂,在學習中往往缺乏進取心和刻苦鉆研精神,得過且過,不求上進。功利主義價值觀和享樂主義人生觀在這些孩子身上打下烙印。

        二、解決問題的措施

        產生以上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教育缺位,監護人教育不當,學校教育不足,社會教育不良。

        (1)完善家庭教育,發揮監護教育職能。一是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父母要經常與孩子保持聯系,除了生活、身體、學習方面外,還要特別注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二是增強監護人的角色意識,對留守兒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嬌寵溺愛,做到嚴愛相濟;三是多位一體形成教育紐帶,家長、學校、托管監護人要加強聯系,互通信息,及時了解孩子的需求及心理狀況,以便共同采取措施促其健康成長。

        (2)完善學校教育,發揮德育教育功能。學校德育工作應該盡可能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多作貢獻。第一,學校應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配備心理輔導和咨詢老師,為全校教師和學生提供心理輔導和咨詢服務。第二,建立家訪制度和家長學校。對家長及監護人進行培訓,使其端正教育觀念,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探討并推廣先進的家庭教育經驗。第三,組建留守兒童朋輩輔導小組。在小組的交往與活動中,留守兒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間的快樂,理解并分擔彼此的煩惱,交流和討論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和疑慮。從共同的交往活動中可以培養他們對集體的依戀和歸屬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通過對輔導小組的關注和有計劃的指導和參與,可以使留守兒童的朋輩輔導小組成為促進兒童心理發展的有效途徑。

        (3)完善教育策略,發揮自立自律效能。留守兒童存在的種種心理問題和煩惱,其實都可以認為是缺乏對現實的正確的態度和內心不平衡所致。父母外出務工是一種現實,留守兒童應以健康的心態正視現實、面對現實。監護人要講究教育策略,告訴孩子在改變不了父母外出的現實情況下,只能學會調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應該學會自信、自立、自強,把父母不在身邊的現實看成是對自己的鍛煉和考驗,為自己樹立目標,培養各種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把學習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與老師、同學接觸,主動與父母溝通,勇敢面對和克服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努力提高自律能力。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是由我國現階段城鄉差距過大、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轉移的現象造成的。我們通過一些學校留守兒童心理問題進行調查和探訪,探究了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對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我們相信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在不久的將來會得到較大的改善,希望社會各界能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環境,改善和消除他們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努力幫助這些弱勢群體找回自信,建立良好的社會觀和人生觀,共同為他們建造一條關愛、呵護的橋梁。

        第7篇: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范文

        〔關鍵詞〕沙盤;積極關注;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2)19-0019-03

        沙盤游戲(sandplay therapy)是通過使用沙子以及有關人或物的縮微模型來進行心理輔導的一種方法。這種療法的基本原則在于最大限度地給人們以想象的自由,用象征性的意義來表達自己,最后在自由、安全的氛圍中完成自我修復或自我成長。

        一、沙盤游戲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行性

        在眾多的心理學流派以及心理咨詢方法中,分析心理學派創始人榮格認為,每個人都有自我治愈的能力以及自我整合的趨向。許多研究也證明,沙盤游戲作為個體獲得和表達社會交往能力的情境,可以幫助個體擺脫自我中心傾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這是解決沖突、合作及其他社會能力發展的基礎。沙盤游戲還能幫助個體學會表達和控制情緒,學會處理焦慮和內心沖突,對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沙盤游戲是一種具有多種心理教育功能的綜合活動,影響著個體情緒的發展、社會適應性的發展,以及智能和創造力的發展。基于這一理論基礎,筆者認為,沙盤游戲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具有可行性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沙盤游戲可以應用于團體心理輔導

        在團體心理輔導中,采取團體沙盤游戲(Group Sandtray Play)的形式,能夠在游戲過程中達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提高語言表達與邏輯思維能力的效果。美國喬治州立大學博士陳越紅老師在“5.12”大地震發生后,帶領團隊先后在都江堰幸福小區、綿竹紫巖小學等地震災區為那里的孩子作了沙盤游戲,為災區孩子的心理康復工作作出了貢獻。2009年春季,成都市泡桐樹小學心理教育中心采用“越紅沙盤游戲技術”首開全國先河,開展了第一期沙盤游戲心智成長訓練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沙盤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改變習慣,發展自己,敞開心扉,悅納彼此。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孩子自發產生的,這也印證了沙盤游戲的根本理念——相信每個人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2. 沙盤游戲使個體可以安全表達內心世界

        對于個性內向、不善表達的在校學生,沙盤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不能用準確的詞匯來形容自身的感受,而沙盤游戲的非語言性弱化了文字符號的傳遞,能更為直觀地投射兒童的內心反應或創傷世界。此外,對于青春期叛逆少年或性格自閉的學生,沙盤游戲都能起到很好的溝通作用。

        3. 沙盤游戲適合家長和教師

        沙盤游戲適合的對象范圍寬廣,適合兒童也適合成人。因此,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們除了采用個體沙盤游戲幫助學生完善自我外,還邀請學生家長、教師共同參與。親子沙盤游戲可以有效地改善家庭成員關系,促進成員間深層次的心靈溝通,尤其對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積極作用。師生互動的沙盤對于師生關系的改善有著明顯的效果,能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4. 沙盤游戲可以作為心理治療的輔助手段

        學校心理輔導教師可以繼續使用自己在專業領域中運用的得心應手的技術。沙盤游戲彌補了許多治療方法的不足,如完形技術、心象法、身體活動法、認知重建技術、藝術治療以及催眠技術等治療方法都可以和沙盤治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圖1 學校沙盤游戲功能室設置

        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沙盤游戲,“積極關注”和“全情鼓勵”都是輔導員要主要采用的教育方式。

        圖2 以“積極關注”及“全情鼓勵”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積極關注: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被關注、被尊重是人的一種心理需求,當一個人被關注的時候,自尊會得到很大的提升,認為自己有價值,覺得自己重要。

        “積極關注”包括兩層意思。一是“積極主動關注”,另一層意思是關注對象“積極的部分”。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獨特的地方,需要被他人發現。如果學校能把這些積極的方面當成種子耐心地培養,學生便有了自己成長的力量。當一個學生被如此關注時,便能夠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價值。

        全情鼓勵:與我們平常說到的“鼓勵”涵義稍有差異,這里的“鼓勵”是指看到對象身上的潛在特質,或者說從對象的行為中發現了對方身上表現出來的某些方面的潛在特質。而表揚則是以表揚者的價值觀為標準,受表揚的對象會形成外化的價值標準。對學生來說,當形成外化的價值判斷標準時,他內心對自己的評價就不容易獲得一種恒定性。

        因此,沙盤游戲可以讓個體覺得自己被認可、有價值感,從而提升自尊。能幫助學生按自身具有的特質、潛能、興趣、愛好去發展自己,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也促進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發展。

        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沙盤游戲個案

        基本信息:小軒(化名),男孩,8歲,泡桐樹小學二年級學生。自入學以來,全班學生都在慢慢地疏遠他,以致于現在沒有一個小朋友愿意和他玩。班主任很著急,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小軒在班級里無法與他人溝通,行為怪異。

        第一次沙盤(2011年3月15日)

        第8篇: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范文

        要給學生以希望,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撐開一把傘,幫助他們找到打開困惑瓶頸的鑰匙。給他們營造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并為他們正在成長的心靈插上希望的翅膀,塑造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班級 心理輔導 健全人格

        一、父母離異導致兒童心理輔導

        受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父母離異的孩子日趨增多。有這些經歷的孩子大都會因父愛或母愛的缺失而產生害怕、失落、無助、孤獨、自卑、敏感、孤僻,甚至憤怒、冷漠等情緒。

        班主任在接手一個班級時就要及早摸清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逐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小華的父母因為早婚,婚后不久就分開了,他出生從未見過父親。母親迫于生計將他交給了外公。小家伙長期養成了很多壞習慣,單親家庭讓他很敏感,什么壞事都干。遲到、曠課、喝酒,還打老師,經常將老師氣哭……

        分到我班后,找他談話并告訴他:他的家庭情況我知道,他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雖然沒有文化,沒有多大本事卻很愛他的外公,希望他能夠珍惜現在的機會,不要等到有一天外公不在了才后悔……還沒說完,就看見大顆大顆的眼淚從他臉上滾落下來。這個被人們傳說得無法無天,沒人敢管,壞得不可救藥的小家伙哭了!

        他基礎差,教學中我就從按時交作業、寫好字最低的要求開始,督促他完成每天的作業。過一段時間后,我要求他上課盡量做到不做小動作。不久,他真的做到了。然后,我對他說要做個有用的人,要懂得外公對自己的愛,也要學會愛外公,愛其他的親人、同學和朋友,要慢慢改悼身上的壞毛病……一個學期后,他徹底改變了。

        二、對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

        大部分留守兒童一般性格都比較內向、自卑、敏感、脆弱、脾氣暴躁……。另一部分留守兒童的父母在外打工由于經濟比較寬裕一些,他們心里總是想著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過得更幸福,經常往家里寄錢,這部分孩子因得到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了他們用錢撒手,漸漸地養成了大把花錢、逃學、自私、孤僻、蠻橫等不良習慣。

        女孩青的母親因家庭貧困而離家出走。父親帶著她和妹妹四處打工艱難度日。11歲時,父親把她和妹妹托付給其伯母后就外出打工,從此音訊全無。伯母文化低,生意做得很不順當,回到家將氣全撒到了青的頭上。年幼的她,整日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她怨父母的不負責任,讓自己寄人籬下,恨伯母下手狠毒,對自己的拳打腳踢。一段時間里,她變得很叛逆,學習成績也直線下滑。我隔三差五地找她談心,分析了她的家庭環境,分析了伯母的艱辛與無奈。告訴她要寬容地看待伯母,站在伯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試著去理解伯母 。應該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養育自己的親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青變了,臉上重新露出了天真的笑容,成績也直線上升,以優異的成績跨入中學大門。

        小風父母在浙江打工,幾年才回家一次,他和妹妹就跟爺爺奶奶在家,平時父母忙,電話都很少打回家。他總覺得父母不喜歡自己和妹妹,就開始逃學、打架斗毆。小林、小珍、妞妞幾個同學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我也經常單獨找他們談話,給他們講勤儉節約的重要性,講在外打工人的艱苦和生活的艱辛,讓他們體會到父母找錢的來之不易,使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父母并不是不愛他們,面是生活所迫。一個學期的跟蹤輔導,幾個孩子的不良行為得到改變。

        許多留守生,特別是女生,感情細膩,需要老師更多的關愛。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溫暖的問候,就是消除他們心靈陰影的“靈丹妙藥”。多開展活動,讓留守生融入集體,在活動中培養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勇于創新的好品質。要主動關心愛護留守生的學習、生活,定期向家庭反映孩子在校表現及學習情況,努力取得家長的配合,促進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健康成長。

        三、受社會影響產生落差兒童的心理輔導

        11歲的小濤持刀搶劫小同學并對其進行毆打,讓人難以相信。我心急火燎到處找他,卻得到另一個驚人消息:他居然把他的媽媽打得躺在床上。接這個班時,他雖然調皮,卻很有愛心。市局倡議為患白血病的女孩募捐,他一下就捐出了七元錢。對他來說,這意味著一個星期的早餐沒了,當時他的父親因心臟病喪失勞動能力,且正住在醫院,一家人的生計靠他母親單薄的雙肩擔著。我勸他少捐一些,可他說:“多捐一元好一元,那個小姐姐可以早一點做手術。”聽得我熱淚盈眶。我無法把別人訴說的小惡魔和那個富有愛心的小男孩劃上等號,然而事實擺在眼前,不能不信。

        拉過他的手:“我想知道你是用哪只手打的媽媽?我更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讓你變成今天這個模樣?爸爸病了,你就是她的唯一精神支柱,可你這個精神支柱不是給她慰藉,卻在她疲憊的心上再插上一把刀。”他無語。我把他的手拿放到心口:“你只是小小的感冒,媽媽就擔心得不得了,趕緊送你上醫院,不就是因為愛你嗎?你是怎樣回報媽媽的?我不知道你的手怎么打得下去?你做的是人事嗎?”他哭了:“老師,我錯了!”“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是好孩子。可你該認錯的人不是我,而是你的媽媽。”他“撲通”跪在母親的面前:“媽媽,我錯了!”看著痛哭流涕的母子倆,心里有稍許安慰。待他們哭畢,我問起持刀搶劫的事,原來他只是好奇心驅使他模仿電視劇中的故事情節,才做出這荒唐之舉。經過教育,他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上門向同學道歉認錯。

        第9篇:對叛逆孩子的心理輔導范文

                參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時間已經過去半年多了,我感覺那次培訓是改變我工作和生活的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培訓,我不是有意吹噓,這是我的真心感受。以下是我參加培訓以后從事心理輔導及班級工作的一些體會。

                一、我改變了我自己

                從教十八年來,絕大部分時光都感覺是在痛苦中煎熬,認為工作條件差、認為領導不看重、認為同事太自私、認為學生越來越不聽話等等,整天搞得我頭昏腦漲,說白了是心理很不平衡,于是抱怨、嘆氣、咒罵常與我為伴,不快、煩惱如烏云籠罩,總也走不出。雖然平時也看些雜書,學習些處世之道、為人之理,但遠沒有讓我的心境變得坦然、安寧,讓我從容、自然、平和地對待生活,所以我像背負沉重外殼的一只蝸牛,在生活的道路上緩緩緩緩地爬行,很吃力。

                這時候,是參加培訓讓我獲得了良方:“一定要把自己梳理清楚了;做心理輔導,教師首先應該是陽光的、快樂的;心理垃圾成堆,學習工作起來就不方便了。”真是字字珠璣。我試著改變一些看法、想法和做法,還真靈驗,我開始快樂起來,真正感受到什么叫“陽光”,我不住地自喃:這是我多少年來已丟失的一種感覺,也是多少年來一直在找尋的一種感覺啊!

                我開始覺醒,成長,我開始學會面對。現在的我感覺:同事關系日趨緊密、團結,融洽了我的工作環境;學生開始自信、努力,將成就我的事業。于是,我開始整天被一種快樂包圍著,被一種成就感浸潤著;被一種自豪感召喚著……

                二、我開始改變我的學生

                從教十八年,沒有哪一年我不當班主任,基本感受是,學生一茬不如一茬了,集中表現在:學生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而其自身素質(思想、道德等方面)越來越差;學生學習積極性漸退,問題學生越來越多;老師流汗不少,而成績見效太慢。果真是這樣嗎?

                有人說:“沒有愛的教育不是教育,是訓練。”撥烏云,見太陽之后,我發現我過去的教育不能說沒有愛,應該是“不會愛”的教育。老師不會愛,學生就感覺不到愛,學生和我們老師的心靈距離就遠,這是以前沒重視到的,所以學生的有些事情老師根本不知道,都一起瞞老師,事兒到較為嚴重的程度爆發出來了老師才知道,于是工作起來總是手忙腳亂,沒有哪一刻不為學生擔心:學生出走了、打架惹事了、開始談戀愛了等等,感覺力不足、感覺身心俱疲。于是成天叫苦不迭,曾多次發誓堅決不當這個破班主任了。

                文章寫到這里,我腦間又閃現出那一幕幕:學生期中期末考試后老師們的狂轟濫炸(學生只戲稱是老師吃了槍藥);上班會課時班主任在講臺上歇斯底里地大吼……其效果呢?基本沒有,學生根本不服。有時候高壓政策下的教育看似有了效果,其實學生也只是口服心不服,其中必暗藏危機,有些時候可能會出大事情。

               大禹治水、諸葛亮七擒孟獲等都成功地采用了疏導的辦法,我們做學生工作為什么就不能拿來用用呢?

                我試著走近學生心靈,繼而走進,真的,那一片片心靈的天空都很藍。我開始相信:問題學生的背后一定有他的原因,找到根源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學生就會不斷轉變,就會給你一個個驚喜,就會讓你不會再一看見他就失望;學生不愿意學習是因為有很多事情困擾著他們,即學習上存在障礙,只要你熱心地幫助他,學生就會鼓起上進的風帆,從此啟航。

                我通過心理輔導、友誼信箱、個別談心等形式與學生溝通,并利用輔導課、心理健康教育課對學生進行自信教育、賞識教育、合作教育等。我的班級目前發展態勢非常好,班級凝聚力強,班風正、學風濃。前段時間我校組織了兩項活動,我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體操比賽從訓練到比賽我基本沒有過問,只在訓練方法和態度上給予了指導,學生去操場訓練我從未去過。比賽時我鼓勵學生說:“根據你們的熱情和積極的行動獲二等獎很穩了,盡量沖刺一等獎,老師相信你們都很棒。”結果是24個班級我班名列第二、獲得一等獎,且是第一個上場的班級。其它諸方面如日常紀律、衛生我管得也越來越少,放手發動學生自己來做。當我看到學生不斷進步時,當我置身于學生中間與他們一起分享每一份喜悅時,真可謂其樂融融。我開始深深體會到: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對搞好班級工作、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多么重要。同時我也開始享受什么叫做“運籌帷幄”了。

                三、我開始用我的信仰及熱情影響和帶動周圍的人

        精選范文推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 五月天婷婷在线观看 | 亚州最新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资源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亚洲另类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