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辣椒種子范文

        辣椒種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辣椒種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辣椒種子

        第1篇:辣椒種子范文

        關鍵詞 辣椒;異常種子;發芽率

        中圖分類號 S64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22-0062-03

        貴州辣椒生產在全國占有重要的位置。20世紀60年代,綏陽朝天椒就以其品質優良遠銷國外。70年代后,蝦子朝天椒、大方線椒等多個地方優良品種深受國內外客商的青睞。近幾年,在省內辣椒加工企業的帶動下,貴州辣椒種植面積從2001年的6.67萬hm2發展到2010年的22.67萬hm2,增加了2.4倍。產值從2003年的13億元增加到目前的90億元,增長了近6倍。辣椒生產已成為對農民增收有重要貢獻的優勢產業[1-4]。2010年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正式將辣椒列為省內五大農作物品種。貴州辣椒生產雖然規模大、加工發達,但種子產業化和栽培規范化程度較低,嚴重制約著貴州辣椒產業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因此,加快育種進程,提高良種推廣利用率,提升種子產業化水平十分必要。隨著辣椒種子的產業化發展,對種子質量的要求日益嚴格。辣椒異常種子如種皮霉變種子、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等是影響辣椒種子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該試驗通過對幾種異常種子的發芽率調查,為辣椒種子的篩選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品種為貴州省辣椒研究所選育的朝天椒品種黔辣4號。

        1.2 試驗方法

        1.2.1 種子形態特征觀測。在5倍放大鏡下分別對正常種子、黑斑種子、種皮霉變種子和不飽滿種子的外部形態進行觀測并描述。并用相同的方法觀察烘干后的種子形態。

        1.2.2 種子物理指標測定。①種子千粒重:采用百粒法,隨機選取種子100粒,用精度為0.01 g的電子天平稱其質量,同時進行5個重復稱量,取平均值。②種子含水量:采用烘干法進行含水量測定,每處理隨機選取辣椒種子1 000粒,用精度為0.01 g的感應天平稱取鮮重,再將種子置于40 ℃烘箱中烘12 h,稱其干重,以種子鮮重為基礎計算種子含水量[5]。

        1.2.3 發芽試驗。設置正常種子(CK)、黑斑種子、種皮霉變種子和不飽滿種子4個處理,每處理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試驗種子數100粒,統一于2010年9月10日進行發芽試驗。發芽試驗采用培養皿紙床法進行,下墊3~5層和上蓋1層濾紙作為保濕材料,然后置于(24±2) ℃的恒溫箱中,注意進行補濕,待發芽后,調查逐日發芽和苗芽生長情況。

        1.3 試驗調查與統計

        發芽標準:以種子胚部破裂為萌動,以胚根下胚軸長度超過種子自身的長度視為發芽。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種子逐日發芽率(%)=■×100

        種子發芽率(%)=■×100

        種子發芽勢(%)=■×100

        發芽指數(GI)=∑Gt/Dt

        式中,Gt:在時間t日的發芽數,Dt:相應的發芽日數[6]。

        2 結果與分析

        2.1 常見異常辣椒種子的形態特征

        正常種子的形態特征為扁平、腎圓形,種皮黃色,種子直徑4~5 mm,厚度0.60~0.70 mm。種皮霉變種子的形狀、大小與正常種子一致,種皮濕露,顏色灰暗,有霉味。黑斑種子的形態特征為扁平、腎圓形,種子表面帶有黑色斑點,種子直徑和厚度與正常種子相當。不飽滿種子的形態特征為扁平、腎圓形,種子表面淡黃色,種子直徑與正常種子相當,但厚度僅為正常種子的1/2左右。

        2.2 常見異常辣椒種子的千粒重和含水率

        由表1可以看出,正常種子與其他幾種異常種子的種子千粒重和含水量存在差異。正常種子(CK)、黑斑種子、種皮霉變種子和不飽滿種子在新鮮時的千粒重分別為11.60、10.04、11.16、2.08 g,烘干種子的千粒重分別為7.65、7.47、7.51、1.88 g,種子含水率分別為34.05%、25.60%、32.71%、9.62%。

        2.3 常見異常辣椒種子的發芽時間及根、芽生長量

        由表2可以看出,正常種子與幾種異常種子始發芽時間、發芽持續時間和種子發芽第10天幼苗生長量差異明顯。種子始發芽時間以正常種子和種皮霉變種子最早,在24 ℃的催芽條件下均為催芽后第3天開始發芽;其次為黑斑種子,第6天開始發芽;再次是不飽滿種子,從進行發芽試驗到始出芽時間需要8 d。正常種子與種皮霉變種子發芽持續天數差異顯著,與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間差異極顯著,黑斑種子與不飽滿種子間差異極顯著。發芽持續時間最短的為不飽滿種子,為0.33 d;其次是黑斑種子,為2.00 d;再次是種皮霉變種子,為4.00 d;持續時間最長的是正常種子,為5.33 d。發芽第10天芽長,正常種子與種皮霉變種子間差異不顯著,與黑斑種子間差異達顯著水平,與不飽滿種子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種皮霉變種子與黑斑種子間差異不顯著,與不飽滿種子間達顯著水平;黑斑種子與不飽滿種子間差異不顯著。發芽第10天芽長依次為正常種子,種皮霉變種子,黑斑種子,不飽滿種子,其芽長分別為35.00、28.00、11.33、3.67 cm。發芽第10天根長正常種子與種皮霉變種子間差異不明顯,但它們與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黑斑種子與不飽滿種子間差異不顯著。發芽第10天根長依次為種皮霉變種子,正常種子,黑斑種子,不飽滿種子,其根長分別為66.00、59.33、10.00、6.33 cm。試驗結果表明,種皮霉變種子與正常種子在24 ℃恒溫條件下,其始發芽時間、發芽持續時間與幼苗生長量基本一致,說明輕微的種皮霉變對種子的發芽質量影響不大。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與正常種子在始發芽時間、發芽持續時間、幼苗生長量指標上差異明顯。其始發芽時間與正常種子比較明顯推遲。發芽持續時間較正常種子極顯著縮短,其主要原因是發芽種子粒數明顯少于正常種子。其幼苗生長量顯著或極顯著低于正常種子。觀察結果說明,黑斑種子大部分是由于種胚因病變或其它原因壞死,造成不能發芽,少部分為種皮病變形成的斑點,它們能發芽,但幼苗生長異常;不飽滿種子主要是由于種胚未發育或者發育不全,造成不能發芽或發芽后幼苗不能正常生長。

        2.4 常見異常辣椒種子的逐日發芽情況

        由表3、圖1、圖2可以看出,正常種子與異常辣椒種子的逐日發芽率和逐日累計發芽率有明顯的差異。正常種子和種皮霉變種子的出芽整齊、始發率高。在試驗處理后第4天處于發芽高峰,高峰日發芽率正常種子為66.67%,種皮霉變種子為61.00%。正常種子滿8 d后,發芽結束;種皮霉變種子滿7 d后,發芽結束。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的出芽分散,始發芽率低,發芽高峰分別出現在發芽試驗開始后第7天和第8天,高峰日發芽率分別為3.67%和0.33%。說明種皮出現輕微霉變,對種子的發芽整齊度和發芽率影響不大,種皮有黑色斑點和不飽滿的種子,其發芽分散,發芽率低于10%,甚至不會發芽。

        2.5 常見異常辣椒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

        由表4可以看出,正常種子與異常辣椒種子的發芽率、發芽勢和發芽指數差異顯著。種子發芽率,正常種子與種皮霉變種子間差異顯著,與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間差異極顯著。正常種子發芽率為98.00%,種皮霉變種子為91.00%,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分別為5.67%和0.33%。正常種子與種皮霉變種子發芽勢差異不顯著,與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差異極顯著,發芽勢大小依次為正常種子(97.00%)、種皮霉變種子(91.00%)、黑斑種子(5.67%)、不飽滿種子(0)。正常種子與種皮霉變種子發芽指數差異不顯著,與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差異達極顯著,發芽指數大小依次為種皮霉變種子(23.04)、正常種子(22.81)、黑斑種子(0.88)、不飽滿種子(0.04)。

        3 結論與討論

        (1)常見異常的辣椒種子在形態特征上與正常種子差異很明顯,可以直接區分。種子千粒重和種子含水量均以正常種子最大,其次為種皮霉變種子,再次為黑斑種子,最小為不飽滿種子。正常種子、黑斑種子、種皮霉變種子和不飽滿種子的新鮮時的千粒重分別為11.60、10.04、11.16、2.08 g,烘干種子的千粒重分別為7.65、7.47、7.51、1.88 g,種子含水率分別為34.05%、25.60%、32.71%、9.62%。

        (2)種皮出現輕微霉變,對種子的始發芽時間、發芽整齊度和發芽率影響不太大,正常種子和種皮霉變種子的始發芽時間較短、出芽整齊集中。但種皮有黑色斑點和不飽滿的種子,其發芽較遲,分散,發芽率低于10%,甚至不會發芽。正常種子平均發芽率達98.00%,種皮霉變種子為91.00%,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僅為5.67%和0.33%。正常種子和種皮霉變種子在24 ℃的恒溫條件下,在催芽后第3天開始發芽,第4天處于發芽高峰,高峰日發芽率正常種子為66.67%,種皮霉變種子為61.00%。發芽持續天數正常種子為5.33 d,霉變種子為4 d。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的始發芽時間在催芽后第6~8天,第7~8天為發芽高峰期,高鋒日發芽率分別僅為3.67%和0.33%。

        (3)種皮輕微霉變對幼苗生長沒有明顯影響,但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對幼苗的生長有明顯影響。發芽第10天芽長依次為正常種子(35.00 cm)、種皮霉變種子(28.00 cm)、黑斑種子(11.33 cm)、不飽滿種子(3.67 cm)。根長依次為種皮霉變種子(66.00 cm)、正常種子(59.33 cm)、黑斑種子(10.00 cm)、不飽滿種子(6.33 cm)。

        (4)黑斑種子發芽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黑斑種子大部種胚因病變或其他原因壞死,造成不能發芽,少部分為種皮病變形成的斑點,它們能發芽,但幼苗生長異常;不飽滿種子主要是由于種胚未發育或者發育不全,造成不能發芽或發芽后幼苗不能正常生長。造成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始發芽時間與正常種子比較明顯推遲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質量較差,發芽持續時間顯著縮短的主要原因是發芽種子粒數明顯少于正常種子。黑斑種子和不飽滿種子的形成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4 參考文獻

        [1] 詹永發,姜虹,韓世玉,等.貴州辣椒產業發展的形勢分析與展望[J].貴州農業科學,2005,33(4):98-100.

        [2] 郭國雄,張紹剛,龍明樹.貴州省辣椒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長江蔬菜,2008,(1):3-5.

        [3] 王永平,張紹剛,張婧,等.做大做強貴州辣椒產業的對策思考[J].貴州農業科學,2009,37(7):129-133.

        [4] 王永平,張紹剛,張婧,等.提升貴州辣椒產業競爭力的對策和思考[J].長江蔬菜,2009(19):1-4.

        第2篇:辣椒種子范文

        一、孜然栽培技術要點

        1、前茬以小麥、玉米、瓜類、棉花為宜。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冬灌,畝施有機肥2-3噸,三料25-30公斤,二銨20-25公斤,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25-30公斤,秋翻地耕深25-30厘米,將地整成待播狀態。

        2、土壤封閉。播前一周,每畝用48%的氟樂靈乳油80-100克,兌水25-30公斤,均勻噴施地表,噴藥時間選擇傍晚,邊噴邊耙耱,使土藥均勻混合。封閉一周后及時開溝鋪膜。

        3、種子處理。用敵克松拌種,充分拌勻,堆悶24小時,然后晾干待播。

        4、播種時間及播種量。3月中旬為適宜播種期,每畝地播種量為1.2-1.5公斤。

        5、田間管理。出苗前及時破除土壤板結,助苗出土,爭取苗全、苗壯、苗齊。開花前一周每畝噴磷酸二氫鉀100-200克,生育期內連續噴1-2次。苗期地老虎于5月15日左右發生,適時用敵殺死或殺蟲菊酯防治。

        6、適時收獲:6月下旬,當孜然60-70%的果實變為淺黃綠色即為成熟收獲期,隨熟隨收,分批進行,避免植株過干果實撒落在地。收獲時連根拔起孜然植株,放在曬場上陰干后打碾。

        二、辣椒栽培技術要點

        1、播種期。適期早播,辣椒于3月底到4月初播種或于4月下旬移栽。

        2、密度。每畝保苗10000-12000株,每穴2株。

        3、中耕除草。孜然收獲后及時進行中耕除草2-3次,早中耕,深中耕,結合中耕對辣椒根莖部培土。

        4、合理灌水。起壟栽培的辣椒待門椒座住后澆第一次水,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0公斤。以后間隔10-15天澆一次水,水量要小,澆半溝水,嚴禁大水漫灌上壟背,若有積水現象,立即排水。8月中下旬開始控水,不再澆灌,避免辣椒貪青,促進椒果成熟,增加光亮色澤。

        5、病蟲害防治。辣椒疫霉病防治:適時藥劑防治,辣椒盛花初果期,當5厘米地溫達到25度時,每隔7-10天或每次灌水前1-2天,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或58%的瑞毒錳鋅1000倍液灌根,每株50-80毫升。共防治3-4次。

        地老虎:幼蟲三齡前用菊酯類農藥2000-3000倍液地表噴霧,幼蟲三齡后用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

        第3篇:辣椒種子范文

        關鍵詞:辣椒;種質資源;分子標記

        辣椒是我國主要蔬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積僅次于白菜。辣椒雜交優勢的開發和推廣,使品種遺傳資源日漸狹窄,加強對辣椒屬種質資源的研究,拓寬辣椒遺傳渠道,對促進辣椒遺傳改良有重要意義。在種質資源研究領域,以分子標記為基礎的研究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1 分子標記的優越性及主要方法

        DNA分子標記技術主要是基于由單堿基突變和易位、插入、缺失、倒位或轉座等導致的DNA序列變異來研究多態性。其優越性包括:不受環境及基因是否表達的限制;遍及整個基因組,數量極大;對生物體無不良影響;多數表現為共顯性,可分辨所有的基因型。

        自1980年Botstein首次利用RFLP標記作為遺傳標記開始,迄今已開發出了一系列的分子標記方法。用于遺傳多樣性研究的可分為四大類:(1)基于Sourthern雜交的DNA標記,如RFLP等;(2)基于PCR的DNA標記,如SSR等;(3)基于PCR與限制性酶切技術結合的DNA標記,如AFLP等;(4)基于單核苷酸多態性的DNA標記,如SNP等。

        2 分子標記在辣椒種質資源研究上的應用

        2.1 RFLP標記的應用及評價

        RFLP(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是 Grodzicker等發明的分子標記技術,其檢測和顯示通過不同的探針與酶組合來實現。用已克隆的DN段作探針與Southern印跡后酶切DNA樣品分子雜交,經放射自顯影或非同位素顯色來揭示供試樣品間的多態性。

        Tanksley(1988 )、Prince(1993)等構建辣椒分子遺傳圖譜時,RFLP 標記技術在辣椒中得以應用。在國內,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張玉璽等曾采用RFLP技術對辣椒種質資源分類展開過研究。

        RFLP 標記具有數量大、穩定遺傳、重復性好、共顯性等優點。作為第一代分子標記深受重視并廣泛應用。但其操作過程較繁瑣,需要對探針進行同位素標記,即使應用非放射性 Southern 雜交技術也較為耗時費力。

        2.2 RAPD標記的應用及評價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是建立在PCR 基礎上可對整個未知序列基因組進行多態性檢測的分子技術,由 Welsh 等和 Wil-liams 等發明。

        雷進生從100條隨機引物中篩選出19條用于RAPD標記,通過聚類分析把67份辣椒種質材料劃分為4類[1]。馬艷青等利用RAPD技術,對來自不同生態類型的辣椒種質資源親緣關系進行研究,聚類結果表明,DNA分子水平上辣椒親緣關系與傳統方法研究結論基本一致[2]。陳學軍用23條RAPD引物共擴增出209條帶,證實:C.annuum與C.frutescens、C.chinense親緣關系較近,而與C.pubescens、C.baccatum親緣關系較遠[3],與細胞學研究結果一致。蔣向輝等運用形態標記與RAPD標記對7份朝天椒種質資源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兩種方法聚類分析結果相似[4]。

        RAPD標記操作簡便,避免了 RFLP 技術繁瑣的 Southern 雜交操作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給人帶來的危害;可同時檢測多個基因位點,且可檢測 RFLP 標記不能檢測的重復序列區域。不足之處為:一般表現為顯性遺傳,所提供的信息量不完整且重復性較差。RAPD標記在早期運用較多,現已逐漸被取代。

        2.3 SSR標記的應用及評價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最早由Litt 等人在1989年建立。羅玉娣等利用27對SSR引物對33個辣椒材料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聚類結果顯示,辣椒果實類型一致的種質資源基本都聚在一起,即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較近[5],這與周晶的研究結果一致。白占兵等人從150對辣椒SSR引物中篩選出多態性較好的引物116對,初步建立了基于SSR分子標記技術的辣椒種子純度鑒定體系。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辣椒育種課題組Huang等利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新開發出辣椒的SSR引物400多對[6]。

        由于SSR技術可揭示完整遺傳信息,呈現共顯性遺傳、結果穩定可靠、重復性好、簡便易行,且數量極為豐富,分布于整個基因組;多態性高,等位位點多,因此信息含量極為豐富;這些優點使其成為理想的分子標記并取代 RFLP 而成為被廣泛應用的第二代DNA分子標記。其不足在于引物開發較復雜,引物的設計需要建立、篩選基因組文庫和克隆測序等一系列實驗,較費時費力。

        2.4 SRAP標記的應用及評價

        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2001年由加州大學蔬菜作物系Li與Quiros博士開發。杜曉華用SRAP和SSR標記技術分析10份尖椒自交系的遺傳差異,結果顯示SRAP技術有較高的位點和多態性檢測能力,分別是SSR的10倍和5倍[7]。張素勤等用表型和SRAP分析對貴州主栽辣椒品種進行研究以探討其親緣關系和多樣性分布。聚類結果表明,地理分布相近的基本被聚在一起[8]。 許先松等人采用形態學標記與SRAP技術,分別對49和72份辣椒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及親緣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形態學標記與SRAP分子標記結果有較大的出入,證實SRAP作為分子標記的結果不受環境影響,所揭示的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更為豐富[9]。

        SRAP標記多態性高、簡便、穩定,在基因組中分布均勻、中等產率、引物通用,且其正向引物可以與反向引物兩兩配對組合,它對開放閱讀框進行擴增,可應用于不同作物的遺傳圖譜構建、圖位克隆、基因組和基因定位等。該技術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中是最有可能被大規模進行實際應用的一種技術,在遺傳育種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2.5 AFLP技術的應用及評價

        AFLP(Amplified frgmenilent length polymorphism)是一種通過對DNA限制性片段的選擇性擴增來檢測多態性的一種DNA指紋技術。1993年由荷蘭Zabeau等人發展起來,并獲歐洲專利局專利。

        宋曉麗用AFLP分子標記與表型性狀對辣椒12個品種聚類分析結果顯示,兩種分析結果達到顯著性正相關[10]。劉科偉等建立了經優化的適合于辣椒的AFLP分子標記技術體系。賀潔等人對22份朝天椒材料利用AFLP技術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結果顯示,9對AFLP引物擴增出97條為多態性條帶,22份材料被聚成三大類[11]。

        該技術可靠性高且靈敏,不需要Southern 雜交、不需要預知DNA的序列信息,多態性很少、待測樣品較少時能達到理想效果。但對酶切用的DNA模板質量要求高,工作量大,操作難度較高,步驟復雜,費用高,加上該技術已申請專利,使其廣泛應用受到限制。

        2.6 ISSR標記的應用評價

        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 at) 是Zietkeiwitcz等于1994年在SSR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標記。

        陳學軍等用RAPD、ISSR分子標記及28個表型性狀數據對辣椒屬5個栽培種的13份材料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與RAPD相比ISSR標記檢測到的遺傳離散度、有效等位基因數和遺傳分化系數等參數都較大,說明ISSR有更高的多態性檢測效率,且適合親緣關系較近的種群間遺傳多樣性分析[12]。

        ISSR 標記在保留SSR檢測技術優點的同時,克服了其開發困難的不足。在親緣關系分析、遺傳多樣性研究、基因定位等方面得到較多應用。其引物種特異性不強,可在不同的物種間通用;ISSR可獲得幾倍于RAPD的信息量,精確度可與RFLP相媲美,檢測也更方便,是較有發展前途的分子標記。

        2.6 其它方法

        SCAR標記(sequence-characterizedamplified region) ,SCAR 標記由于所用引物較長及引物序列與模板 DNA 完全互補,因此,可在嚴謹條件下進行擴增,結果穩定性好,可重復性強。它們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STS標記( sequence-tagged site),是指長度200~500bp的序列已知的單拷貝序列,可用STS位點兩端的一對長約20bp的特異引物進行專一性擴增。由于STS在基因組中出現一次,在染色體上位置固定,所以可作為界定基因組中染色體片段位置的位標。STS在人類基因組計劃、水稻基因組計劃的遺傳圖繪制中發揮較大作用。

        3 討論

        不同標記方法尤其是分子標記與表型標記間相結合的研究方式逐漸成為研究者的共識,其研究結果相互印證增強了說服力,并為普通辣椒育種者提供直觀便捷且科學的依據。

        在分子標記技術的發展中,由于 SNPs (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單核苷酸多態性)檢測與分析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與DNA微陣列和芯片技術相結合,使其迅速成為最有前途的第三代分子標記。基于SNP發展起來的分子標記技術,除SCAR外還包括CAPS標記、dCAPS標記等,這些技術已在辣椒的遺傳圖譜、遺傳定位和輔助育種得以應用。利用該技術對辣椒種質資源展開更科學嚴謹的研究是國內辣椒種質資源的發展趨勢。

        (收稿:2013-04-10)

        參考文獻:

        [1]雷進生.觀賞辣椒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05.

        [2]馬艷青,劉志敏,鄒學校.辣椒種質資源的 RAPD 分析[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9( 2):120-123.

        [3] 陳學軍,陳勁楓,耿紅,等.辣椒屬5個栽培種部分種質親緣關系的RAPD分析[J]. 園藝學報,2006,33(4):751-756.

        [4] 蔣向輝,佘朝文,谷合勇.湖南9個地方觀賞辣椒品種形態標記與RAPD標記的比較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07(6):119-122.

        [5] 周晶,沈火林,楊文才,等.辣椒遺傳多樣性的SSR分析[J]. 華北農學報,2009,24(增刊1):62-67.

        [6] 白占兵,李雪峰,戴雄澤.利用 SSR 分子標記建立辣椒純度鑒定體系[J].辣椒雜志,2010(1):32-34.

        [7] 杜曉華,王得元,鞏振輝. 基于RSAP和SSR的辣椒優良自交系間遺傳距離的估計與比較[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5(7): 97-102.

        [8] 張素勤,耿廣東,周賢婷,等. 貴州辣椒種質資源的表型和SRAP分析[J].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8,27(3):228-232.

        [9] 許先松,劉志欽,林曉丹,等.基于形態及SRAP標記的辣椒資源遺傳多樣性及親緣關系比較[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0(1):48-53.

        [10] 宋小麗.親緣關系密切的12個辣椒品種的AFLP鑒定[D].浙江大學,2008.

        [11] 賀潔,蘇亞蕊,張大樂,等.朝天椒遺傳多樣性的AFLP標記分析[12] [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0(3):278-282.

        第4篇:辣椒種子范文

        關鍵詞:喇叭形態;角度判別法;股市風險

        一、引言

        俗話說:“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在血雨腥風的股票市場里,如何將手中的資金做最妥善的運用,便成為億萬股民關注的問題。股票投資人一般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市場價格的漲跌之上,愿意花很多時間去打探各種利多利空消息,研究基本因素對價格的影響,研究技術指標作技術分析,希望能做出最標準的價格預測。本文就形態理論中的喇叭形股票均線提出了一點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夠對廣大股民朋友們提供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

        “喇叭形態”的正確名稱應該是“擴大形”或“增大形”,因為這種形態酷似一支喇叭,故而得名。其形態特征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對稱三角形倒轉過來的結果,是三角形的變形體,大多出現在頂部,為看跌形態。喇叭形是頭肩頂的變形,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上升后下跌,然后再上升再下跌,上升的高點較上次為高,下跌的低點亦較上次的低點為低,也就是說在完成左肩與頭部之后,在右肩反彈時超越頭部的高點創出新高。整個形態以狹窄的波動開始,然后在上下兩方擴大,把上下的高點和低點分別連接起來,就可以畫出一個鏡中反照的三角形狀,也就是右肩創新高的頭肩頂,這就是笑里藏刀的“喇叭形”(如圖一所示),圖中三個高點和兩個低點是喇叭形已經完成的標志。

        面對這種形態時,通常的處理方法是:①股價向上突破喇叭形上軌時,如果成交量迅速異常持續放大,一旦滯漲,則應放在第一時間果斷賣出。②股價在喇叭形下軌受到支撐后,一般均會展開反彈拉升,臨盤應在反彈時果斷狙擊。③股價在喇叭形整理過程中時,可以在下軌支撐中買入,上軌阻力賣出,也就是采取高拋低吸的策略。股票投資者在第三峰(圖中的5)調頭向下時就拋出手中的股票,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正確的,因為這時投資者若是在喇叭形態起先或是低于靠下方斜線的均線任何一處買入股票時,都會獲得相應的股利。如果股價進一步跌破了第二個谷(圖中的4),則喇叭形完成得到確認,拋出股票更成為必然,因為我們不知道股票會在高過圖中點3的什么程度時出現第三峰值點5,以致于遭受更大的資金損失。

        由于,通常人們在遇到喇叭形態時,股價波動的幅度越來越大,形成了越來越高的三個高點,以及越來越低的兩個低點,這說明當時的交易量異常地活躍,成交量日益放大,市場已失去控制,股民們在進行分析股票投資時經常會慌亂不知去向,從而完全由參與交易的公眾的情緒決定。在這種混亂的時候進入股市是很危險的,進行交易也十分困難。在經過了劇烈的動蕩之后,人們的熱情會漸漸平靜,遠離這個市場,股價將逐步地往下運行。

        因此,對如何能夠對股票市場有一定的超前判斷,筆者認為可以角度判別法可以在股市中個股出現喇叭形態時,運用其原理進行股市分析。

        二、角度判別法基本原理

        我們知道,在一條平行線上的任何一點像任意方向劃一射線則平行線和射線的交點處可形成一個角,而角的大小則決定射線的走向。若是將其看成是受力方向,則可以看出受力方向的大小。所以,我們借角度的這個特性來分析喇叭形態均線走勢,是值得考慮的。

        下面我們將圖一稍加改動,得到了圖形二。

        在本圖中,之前已經敘述過1、3、5點是喇叭形態中多方力量的集合點的代表,2、4則是喇叭形態中空方力量集合點的代表。過點1,點2分別做兩條平行于水平線的直線m、n,可以與兩條藍色的直線形成兩個夾角。我們將仰角看作是∠a(a在0°到90°變化,作出它后用反正切函數確定其大小),a越大則斜線的上升趨勢越快,坡度越陡,即多方力量越來越強大;俯角看作是∠b(b在0°到90°變化,作出后用反正切函數確定其大小),此時,b越大坡度越陡,則斜線的下降趨勢越快,即空方力量越來越強大。

        通常我們在觀察喇叭形態的均線圖時,可以看到它一定有一個向上傾斜角度,而這個角度在45度左右反映出來的坡度陡緩是最為強烈的。將本文兩個圖形連貫起來看,可以得出圖中在1、3、5點時,我們看的是股票均線圖看漲的形勢,這些時候是多方力量較為強大之時,持股人應當持有股票;在2、4趨勢時,為下跌的走勢,此時空方力量較為強大,持股人應當選擇是否應該賣票。

        一般的理論是這樣認為的,形態的均線角度在45°左右時應當是最強的,20°~30°度也有,這是屬于戰略性建倉的。25度以下的屬于不強的資金介入的,一般不會形成大的行情。斜度在20度以內的可以不做,因為可以有更好的選擇。筆者認為,上述理論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喇叭形態中我們卻不知道上升的趨勢會持續多久。所以,筆者認為單從角度大小去看處于喇叭形均線態勢的情況下分析是否買賣股票時,存在一些理論上的缺陷。進而,根據角度判別法的特性,來判別分析股票的買賣,以供散戶在投資股票時進行參考。

        當∠a>∠b時,表明多方力量壓倒空方力量,股票持有人應當持有股票,股價將會繼續走高;當∠a俯角時,我們選擇買進股票或者持有股票,反之亦然。

        如此循環往復,再過3、4兩點做平行線,得出例外的一對仰角∠a1和俯角∠b1,再進行同樣的判別即可得知是否買進賣出。我們將圖中的仰角∠a與∠a1統稱為仰角∠α系列,∠b與∠b1統稱為∠β系列。這樣,我們就得到一組結論,是否持有手中的股票,或者是否買進一直股票的角度判別原理如下:

        當仰角∠α>俯角∠β時,股票投資者可以選擇買進股票或者持有手中的股票;當仰角∠α

        五、結論及建議

        股市中的風險是在競爭中,由于未來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持股人如何選擇進行股票交易,本文從喇叭形態股票均線走勢的內涵以及其自身特點出發,運用簡單的角度判別法原理分析了如何使股民進行買賣股票,與傳統的投資操作技術分析方法相比,這種投資操作的角度判別法更加簡潔易懂。本文除了提出新的理論之外,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如當仰角=俯角時,怎樣確定是否持有或買賣股票,則需要關注其他的一些與股市相關的因素(如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法律因素、心理因素……等)具體分析,由于筆者自身能力有限所以不再這里進行贅述,希望今后能夠在此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最后希望本文可以為廣大股民以及未來想要進入股票市場的朋友們提供一些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第5篇:辣椒種子范文

        關鍵詞:自動控制原理;MATLAB語言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1-0266-02

        一、引言

        《自動控制理論》課程是支撐我校導航、制導與控制國家重點學科的主干課程,自1959年起為測控工程專業學員開設,目前已面向全院本科學員,是全院性的專業基礎課,在整個專業知識體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該課程涉及數學、物理、電子、機械等多學科領域,同時還與實際工程系統的控制密切相關,具有內容豐富、理論性強、涉及知識面廣、更新發展快等特點,有一定的深度和學習難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產生厭學情緒。在歷年的學習過程中,都需要進行大量、復雜的計算以及繪制復雜的圖形,如果運用MATLAB在仿真環境下可極其方便地對系統性能進行分析,觀察系統的各種曲線和性能指標非常直觀,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時域分析、頻域分析和根軌跡分析是經典控制理論的三個重點內容,下面將通過三個實例詳細說明MATLAB在教學中的應用。

        二、二階系統的時域分析

        運行結果如圖1所示。

        下面根據單位階躍響應曲線確定動態性能指標:用鼠標右鍵單擊圖形窗口中任一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characteristic”選擇“Peak Response”,“Settling Time”,“Rise Time”,此時MATLAB自動在曲線上用“”標注相應的點,用鼠標左鍵單擊該點,可以得到該點的指標值,如圖2所示。

        三、控制系統的頻域分析

        頻域分析法是指應用頻率特性研究線性系統的方法,它是經典控制理論中經常使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最常用的頻率特性曲線有Nyquist曲線和Bode曲線。繪制這兩種曲線以及計算穩定裕度是頻域分析法的基本內容。穩定裕度包括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

        所用程序:

        wn=1;kosi=0.1,0.3,0.5,0.7,1.0,2.0]; hold on; for kos=kosi num=wn.^2;

        den=[1,2*kos*wn,wn.^2]; bode(tf(num,den)); nyquist(tf(num,den)); end

        wn=1;kosi=[0.4,0.6,0.8]; hold on; for kos=kosi num=wn.^2;

        den=[1,2*kos*wn,wn.^2]; nyquist(tf(num,den)); end

        函數S=allmargin(sys),返量S包括穿越頻率GMFFrequency,幅值裕度GainMargin,截至頻率PMFFrequency,相角裕度PhaseMargin。

        四、控制系統的根軌跡分析

        根軌跡法是分析和設計線性定常控制系統的圖解方法,使用十分方便,但是繪制步驟繁多,尤其是起始角和終止角以及根軌跡與虛軸的交點計算起來復雜,這給根軌跡的繪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課堂教學中,可采取讓學生先根據規則先畫,再用MATLAB校驗的方式。在MATLAB仿真環境下,可以使用rlocus命令直接方便地繪制根軌跡。

        運行結果如圖3所示:

        五、傅立葉級數展開

        對一個周期為T的函數f(t),只要該函數滿足狄利克雷條件,便可以展開成一個收斂的傅立葉級數,即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盡管傅立葉級數分析的公式形式簡單、含義明確,但對于一些常見周期波形,應用上述公式求傅立葉級數時,常常面臨較大的計算量。在教學備課中為了驗證一些周期函數的傅立葉級數展開式,也感覺耗時太多。傅立葉級數分析中主要的運算是積分運算,MATLAB提供了專門的符號積分函數int(),借助函數int()利用傅立葉級數展開公式編寫傅立葉級數的函數fouriers()如下:

        function[A,B,F]=fouriers(f,t,T,a,b,k)

        w=2*pi/T; A=1/T*int(f,t,a,b); B=[ ]; F=A;

        if k==0

        syms k integer;

        ak=2/T*int(f*cos(k*w*t),t,a,b); bk=2/T*int(f*sin(k*w*t),t,a,b); A=[A,ak];B=[B,bk];F=[ ];

        else

        for i=1:k

        ak=2/T*int(f*cos(i*w*t),t,a,b); bk=2/T*int(f*sin(i*w*t),t,a,b);A=[A,ak];B=[B,bk];

        F=F+ak* cos(i*w*t)+bk* sin(i*w*t);

        end

        end

        運用所編函數可以非常方便地對矩形波周期函數進行傅立葉級數的展開,直流分量和偶次諧波分量為零,基波、三次諧波和五次諧波如圖4所示:

        第6篇:辣椒種子范文

        關鍵詞:起重機;吊重二自由度擺角;MATLAB仿真

        1 概 述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進步,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作為物料搬運重要設備的起重機在現代化生產過程中應用越來越廣,起重機械往大型化、高速化方向發展的趨勢顯著增加。

        起重機作業過程中,由于存在不同的工作速度,并且吊索長度也隨著工作需要不斷變化,導致吊重相對于指定的放落位置有很大的擺動,不利于安全和高效作業。針對起重機吊重擺角,國內外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如模糊控制、滑膜變結構控制、魯棒控制、神經網絡控制等非線性控制理論方法,這些控制系統多是針對某一特定結構從理論控制方面展開的分析,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針對起重機吊重建立普遍適用的非線性動力學二自由度擺角模型,并應用拉格朗日方程進行分析,得出擺角隨吊索長度及起吊速度的非線性關系,對起重機安全高效作業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2 二自由度擺角模型與系統動力學方程

        吊重隨起重機頂部滑輪的運動,可以忽略滑輪半徑,將滑輪簡化為一個點O1,在進行模型簡化時忽略摩擦阻力及空氣阻尼的影響,得到如下模型(圖1):

        3 模型簡化

        4 基于MATLAB仿真分析

        從(2-6)、(2-7)中可以看出,無論是載重滑輪沿x方向抑或是y方向的擺動,對 a、β 的作用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先研究吊重滑輪沿x方向的運動,則有θ ≈ a。現在假設起重機以梯形速度模型做遠距離運輸,仿真參數:t加=t減=2 s,最大速度為0.8 m/s,運行時間10s,起吊運送距離6.4 m。取吊索長度分別為1m、3m、5 m,采用MATLAB 7.11仿真,可得到吊重擺角的仿真結果如圖2、圖3所示。

        從圖2、圖3中可以看出:當起吊點O1加速或減速運動(即運動起始階段),吊重做受迫擺動,當其勻速運動時,吊重的擺動變為簡單的單擺運動,且吊重擺動的頻率隨著吊索長度的增加而減少。啟動階段,擺角 θ 的方向不發生改變,受吊索 l 影響小,但擺角 θ 隨著 l 增加而減少;制動階段,吊索 l 對吊重擺角θ的影響相對于啟動階段大。

        再通過改變加速度來進行仿真,仿真參數:t加=t減=2 s,最大速度分別為0.4 m/s 、0.6 m/s 、0.8 m/s,各運行時間為10 s,吊索長度取4 m,仿真結果如圖4、圖5所示。

        從圖4、圖5中可以看出,擺角幅度受起重機運輸加速度影響較大,且隨著加速度的增大,擺角幅度增加較明顯,而擺動的頻率受加速度的影響較小。

        5 結 論

        工程中的起重機種類多樣,工作過程也有所不同,但吊重擺角偏擺的原理相似,因此本文通過對起重機建立的吊重二自由度擺角模型,具有普遍的通用性。通過廣義坐標下的拉格朗日方程進行簡化分析,得到關于擺角 的二階常系數微分方程,再通過MATLAB的仿真,通過改變單一變量,得到定加速度時不同吊索長度、定吊索長度不同加速度下吊重擺角及角速度的變化規律。

        通過仿真分析,可以看出在工程操作當中,吊重擺角的控制重點在運輸的啟動階段,可以通過增大吊索長度、減小起升高度來減小擺動趨勢;在起重機制動階段,則可以通過減小吊索長度,增加吊重的起升高度來減小擺動幅度,增加起重機工作中的效率與安全性,對起重機工程實踐操作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Yamada S., Fujikawa H., Takeuchi O., et al. Fuzzy control of the roof crane.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IEE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IEEE Press,1989,4:709-714

        [2] Giorgio Bartolini, Alcessandro Pisano,Elio Usai. Second-order sliding-mode control of container cranes. Automatica, 2002,38(10):1783-1790

        第7篇:辣椒種子范文

        關鍵詞:MATLAB Proteus 自動控制原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37

        《自動控制原理》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1][2]該課程理論性強、控制模型抽象,學生學習理解難度較大,其中,“控制系統的校正與設計”這部分內容表現尤為突出。為了激發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興趣,采用MATLAB和Proteus軟件進行實際電路建模和輸出結果仿真,可以極大地幫助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將針對MATLAB和Proteus軟件在《自動控制原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一些探索,并給出實際的應用例子。

        1 MATLAB和Proteus軟件簡介

        MATLAB軟件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且功能最為強大的仿真軟件之一,其內部的工具箱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可以方便地實現一般電子電路的設計與仿真。[3]然而,在教學中,由于MATLAB軟件中沒有集成運算放大器、單片機等模塊,就給建立相關電路模型帶來極大的不便。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可以采用Labcenter公司開發的Proteus軟件實現這一功能,以實現兩種軟件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好。Proteus可以實現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單片機電路及電力電子電路的設計與仿真,功能非常強大。[4][5]采用Proteus軟件對電路進行設計和仿真時,只需按照實際電路連接相應的元器件即可,而且可以通過示波器直接觀察輸出響應波形,操作非常方便。 另一方面,由于MATLAB軟件兼容Proteus軟件的輸出仿真數據,這樣就有利于兩種軟件的數據交換,以達到互補使用的功效。

        2 MATLAB和Proteus用于“控制系統的校正與設計”教學實例

        “控制系統的校正與設計”章節是《自動控制原理》課程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個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采用MATLAB和Proteus軟件可以使這部分教學內容更具體、更形象,從而幫助學生對這一教學難點的理解。下面就以一個簡單的例子,具體分析MATLAB和Proteus軟件分別在該章節教學中的應用情況。

        首先設校正前和校正后的系統結構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其中傳遞函數為串聯超前校正網絡。

        圖1校正前控制系統結構圖 圖2校正后控制系統結構圖

        為了研究串聯超前校正網絡對系統動態性能的改善情況,同時分析MATLAB軟件和Proteus軟件在仿真研究中各自的優缺點,下面將分別采用兩種軟件對圖1和圖2所示系統進行研究。

        2.1 采用MATLAB軟件進行建模和仿真分析

        在MATLAB的Simulink環境下建立系統的仿真模型,如圖3所示。為了便于觀察校正網絡對系統性能指標的改善情況,分別將校正前系統(圖3上半部分)和校正后系統(圖3下半部分)的階躍響應送入同一個示波器中進行觀察。

        圖3 MATLAB環境下系統的仿真模型

        仿真模型建立后,就可以進行仿真分析,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從圖4中可以清楚的看出:采用串聯超前校正后的系統,其參數上升時間、調節時間和超調量均比校正前系統大為減小,即串聯超前校正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控制系統的動態性能指標。

        圖4 MATLAB環境下系統的階躍響應對比圖

        從上述的建模過程可以看出,通過MATALB的Simulink環境,可以讓學生清楚觀察到控制系統校正前和校正后模型上的差別,從而加深對串聯超前校正結構和傳遞函數的理解。同時,仿真結果也可以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并得出結論:串聯超前校正的作用是改善控制系統的動態性能,即對控制系統上升時間、超調量和調節時間等性能指標的改善。

        另一方面,從圖3中系統的MATLAB模型可以看出,MATLAB軟件雖然能夠方便地建立整個系統的控制模型,然而并不能讓學生形象地了解這些模型所對應的具體電路,造成學生對內容似懂非懂的情況,這是造成學生學習該節時理解困難的重要原因。下面將采用Proteus軟件對同樣內容進行仿真分析。

        2.2 采用Proteus軟件進行建模和仿真分析

        基于MATLAB軟件的建模和仿真分析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具有校正環節的控制系統結構。然而,學生仍然對校正網絡的具體電路知之甚少,為了使校正網絡具體化,激發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Proteus軟件建立實際電路模型,使學生從抽象的校正網絡傳遞函數中解脫出來。在Proteus環境下建立圖3所示模型的具體電路如圖5所示。

        圖5 Proteus環境下與圖3對應系統的仿真模型

        從圖5中可以清楚地觀察由R18、R19、R20和C5構成的超前校正網絡電路結構,從而揭開學生對串聯超前網絡的神秘面紗。同時,通過圖5的電路模型,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比較器、積分環節和慣性環節的具體電路構成,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

        同理,在Proteus環境下建立控制系統模型后,就可以通過階躍響應來觀察校正網絡對控制系統的動態性能改善情況。為了與MATLAB環境下的仿真結果進行對比,把輸入電壓設置為1伏,輸入電壓的時間設置為在0.1秒時。仿真后的階躍響應曲線對比圖如圖6所示。從圖6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校正后控制系統的動態性能比校正前大為改善,而且與圖4的輸出仿真結果相差不大。在考慮實際系統的慣性、時滯后和非線性的情況下,可以認為圖4和圖6的仿真結果基本相同。

        較正前后所缺響應曲線對比圖

        圖6 Proteus環境下系統的階躍響應對比圖

        從MATLAB和Proteus兩種軟件對同一個控制系統的建模仿真過程,可以看出這兩個軟件各自的使用特點,為我們今后對它們的合理應用提供了指導思想。另外,從圖4和圖6的仿真結果可以看出,采用MATLAB軟件的理想模型和采用Proteus軟件的實際模型所得出的仿真結果有一定的出入,但是考慮實際電路的非線性、慣性和時滯等因素后,可以認為它們所得出的結論相同。這種結果既反映了理論模型與實際電路的區別,又為學生理解理論模型與實際應用模型之間的關系提供了較好的案例。

        3 結論

        本文以《自動控制原理》課程中“控制系統的校正與設計”章節的教學為研究對象,將MATALB和Proteus軟件應用于輔助教學,不僅可以將抽象的傳遞函數模型和串聯校正網絡具體化,從而加深學生對該章節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通過軟件的仿真結果可以使學生充分理解串聯超前校正對改善控制系統動態性能的作用,從而增強學生對該知識點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潘瑩,梁京章.MATLAB在《自動控制原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23(3):38-40.

        [2]吳華麗,吳進華,孟祥偉.在“自動控制原理”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J].中國電力教育,2012,(22):60-61.

        [3]王正林,王勝開,陳國順等.MATLAB/Simulink與控制系統仿真[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第8篇:辣椒種子范文

        關鍵詞:探究性教學;Matlab;自動控制;課程整合;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TP3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10)01-0184-02

        近年來,為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更新觀念、深化教學改革,我院對“自動控制原理”課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與創新,提出了基于Matlab仿真技術的探究式教學法改革方案,培養學生的“探究知疑,合作創新”能力,體現了高職高專院校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適應了新形勢下的課程改革需要。

        一、“自動控制原理”課程實際教學問題分析

        (一)課程理論性強,教學組織不當

        本課程概念抽象,內容豐富,分析方法繁多,理論性很強,知識更新很快。它要求學生具有復變函數、微積分、線性代數等數學基礎,囊括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電機與拖動等專業課程基礎,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自動調速系統、集散控制系統等專業課程的學習。但是,相對于普通高校的學生,諸如我院的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層次較低,基礎較差。同時,各個院校精簡課時導致教學難度大,教學過程中采用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等教學形式,教學內容的組織不當或教學方法單一,影響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不少教師感到“難教”,學生感到“難學”,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實踐性強,理論與實踐結合難

        本課程與工程實際聯系較為緊密,很多院校由于教材、師資、實訓實踐場地、課時等方面的限制,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踐環節,這有悖于高職高專教育的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初衷。傳統的實驗大部分為驗證性實驗,理論與實踐常常不符,缺乏實踐指導價值,學生不了解課程的工程應用意義。例如,在建立數學模型上應用到一部分簡單的系統或電路,從系統分析到綜合到校正,傳統教學都是從已知系統的動態結構開始,見不到原系統的影子,學生看到的是抽象的理論,而沒有實際操作。本課程分析方法多采用圖解法,如系統響應、根軌跡、頻率特性等,需要在黑板上畫大量的曲線,有時很難用有限的顏色區分開,難以確保曲線的準確性,工作量大,繪圖精度低,影響教學效果與效率。

        二、基于Matlab的探究式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基于Matlab的探究式教學法的理論教學中的應用

        在理論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手段,通過Matlab Notebook工具箱將Word文檔中創建的Matlab語言編制的m文件傳送到Matlab中運行,再將運算結果和圖形數據插入到Word文檔中,接著在PowerPoint中建立超級鏈接,形成了集自動控制理論的基礎知識教學、系統分析與設計于一體的多媒體教學環境,教學效果非常好。

        采用基于Matlab的探究式教學法,在仿真環境下可極其方便地對系統性能進行分析,比如對二階系統的時域分析,Matlab可方便的仿真出各種阻尼系數情況下系統的階躍響應隨參數的變化情況。利用SIMULINK功能模塊或調用Matlab函數及編寫S函數等建立控制系統仿真模型并確定仿真輸入和輸出,設置仿真參數,如數值算法、仿真時間、步長、相對誤差、絕對誤差等,進行動態仿真并輸出結果,分析仿真結果并修改模型再進行仿真。

        (二)基于Matlab的探究式教學法的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在實訓實踐方面,應用Matlab軟件可起到代替部分實驗的作用,一些設計型實驗比如系統校正極點配置等可通過仿真觀察設計效果,利用多媒體可以將一些枯燥的講解變得輕松有趣,這樣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提高教學效果。

        此方法還可用于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中。用Matlab可簡潔方便建立系統仿真模型和進行實驗,能直觀得到各種要求的測量值和波形圖反映各量的動態過程;利用Matlab各工具箱及圖形用戶接口GUI能構建所需系統仿真模型和開發各種控制界面,激發學生對畢業設計的興趣,有利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基于Matlab的探究式教學法實施建議

        (一)精選教學內容,合理組織教學環節

        教學中,對于本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力求講深講透,省去先修課程內容,快速帶過一般了解性的知識,把握以控制系統建模為前提、控制系統分析為基礎、系統綜合與設計為目的的主線,明確教學目的,精選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設置合理教學環節、解決相關課程之間存在的銜接不清、缺乏協調及內容重復等問題。

        (二)理論聯系實際,創設學習情景

        在教學中強調工程背景、物理意義和實際應用,引入諸如控制系統PID參數工程整定、系統建模的負載效應等具有工程實際應用指導價值的知識點,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強調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采用項目教學,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創設學習情景,引導學生探究式學習。

        (三)創新教育,突出職業特色

        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本專業領域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發展趨勢,貼近生產現場。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發展的空間,努力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創新精神和職業能力。要緊密結合職業技能證書的考證,加強考證的實操項目的訓練,在實踐實操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簡單控制系統建模、分析、設計、校正等知識,鍛煉控制系統安裝、調試、仿真技能,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同時,應積極引導學生提升職業素養,提高職業道德。

        四、結語

        實踐證明,基于Matlab的探究式教學法在自動控制原理課程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創設教學情景,應用Matlab進行項目教學,教師堅持探究式教學理念,提高了教學質量,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達到了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香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王建輝,顧樹生.自動控制原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杜永貴,等.“自動控制理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太原立功大學學報,2009,27(1).

        [4]張春.MATLAB在畢業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兵工自動化,2005,24(3).

        [5]宗曉萍,等.自動控制原理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C].第四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

        第9篇:辣椒種子范文

        關鍵詞:中學生物;教學;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卻有賴于教師能否為學生創造進行獨立學習的機會,能夠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主動性和獨立性給予認可和肯定,也就是任課教師能否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的問題。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自主學習與被動學習是一種相對的狀態,是一種高品質的學習狀態,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獨立地獲取知識,自主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完成學習任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生物課程的內容大多比較枯燥和無聊,學生很難產生學習興趣。布魯納說:“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營造一種課堂氛圍,引發學生的好奇和興趣,使學生有意愿去探索和學習,主動地去學習知識。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促進全體學生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面向全體學生以及發展全體學生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習者在主動學習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讓他們愿意主動去學習。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發掘學生的自身潛能自主學習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尊重個體特性,這樣學生的自身潛力才能得以發揮。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建議

        1讓學生利用課本,自己制訂學習目標,成為生物課堂主人

        在平日的教學中,教者除了教育學生們熱愛這些傳授間接經驗的課本外,更應該教會學生們如何使用課本,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課本每節內容都安排了“學習目標”,每節內容后面都設計“評價指南”,“學習目標”可以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每節內容以及知識重點;每天老師批改預習本,一方面檢查學生學習目標的制訂以及完成情況,一方面整理學生的疑難問題,并把疑難問題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進行講授,這樣就可以做到了“以學定教,有的放矢”。學生們在生物課堂上成為了主動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

        2轉變觀念,變教學為導學

        要突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就必須確定“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要把培養學生的生物自學能力當作教學的一個專門的獨立的任務來完成,當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來對待。因此,要破除急于求成,包辦代替的做法,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性,樹立相信學生的意識,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學生,讓學生自主決定學習的進程軌跡。

        3解放學生,還學生學習主動權

        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心理、生理、學習發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動權。還要解放學生,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其從中解放出來。

        4激發興趣,促學生主動學

        學習有了積極性,才能事倍功半。在日常教學中,筆者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采用語言激趣,設置懸念,創設情景等教學方法,做好導向作用,讓學生探究潛能與欲望有所指向。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油然而生,就可以順即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5指導學法,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教學中要加強學法引導,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己學,并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單位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中,要改變學習的被動狀態,有意識地使學生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6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創設施展才能的空間

        生物教學中,教師除了讓學生根據明確的目標導向,更要善于創設條件,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機會,讓學生相互協作,共同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更多體驗互相幫助、共同分享的快樂,讓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與群體中,自主地探索,獲得知識。在教學中,我采用小組合作式教學。在開展小組合作時,筆者認真編設學習小組,將班級學生分成六大組,每組六個到八個人,按學習能力有機組合,指定組長負責本組學習討論活動的開展,發揮“小能手”作用。

        7感受成功喜悅,讓學生樂于學習

        心理學家蓋茲說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為每個學生都提供成功的機會,力求使學生有所獲。

        8培養生物自學能力需要注意的方面

        學生自學能力貴在堅持,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決不能一步登天,切忌一暴十寒。要做到逐步引導,長期堅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層次進行,不斷總結經驗教訓。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 | 在线观看乱码免费 | 性色的视频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