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博物館文物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博物館是一個征集、典藏、陳列以及研究代表自然及人類文化遺產實物的公共場所。積極的利用博物館中的相關文物資料,不僅有利于大眾了解自然及人類發展的歷程,更有利于相關的科研學者作出一定的研究成果,推動文化及科技的進步。
一、 博物館文物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
我國地域遼闊,占地面積廣,歷史悠久,所以各地都有相應的博物館,在對文物進行管理的時候存在著一些普遍問題。由于主客觀的原因,博物館不容易獲得文物,很多文物都存在于民間的個人手中,作為一種財產或者傳家寶保存著,很少有人愿意送到博物館。另外,博物館對于文物的保管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沒有專業的保管知識,館內相關的防火、防潮、防盜措施做的不到位。而更嚴重的問題就是博物館的工作中嚴重的存在著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二者之間的矛盾。如果只是對文物加以保管,做不到很好的開發利用,那么博物館的職能就算不上發揮的很好。
二、 如何提高博物館文物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 增加投入,做好相關文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1、 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強硬件保護工作的水平。當前,博物館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保護和保管相應的文物。我國的《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中具有相應的明確規定,即藏品要有專用、固定的庫房,設置專人進行管理,庫房建筑和保管設備一定要堅固、安全,庫房的結構、布局、選址和設施等因素不僅會關系到文物的安全性,更會關系到文物的壽命。所以相關的管理部門在建設博物館庫房的時候,必須嚴格遵循博物館的《文物系統博物館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規范》《安全保衛工作規定》等相關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建筑。另外,必須及時對相應的保護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增加現代化保護設施設備的投資力度,不斷提高博物館對文物的硬件保護水平。
2、 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對文物進行科學管理。《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中具有明確的規定,博物館的文物保管工作一定要做到賬目清楚、制度健全、編目詳明、鑒定明確、保管妥善和查用方便,所以相關的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對文物進行科學化管理。第一,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科學管理文物的步驟,嚴格遵照文物接受、堅定、登記和分類的程序進行相應的管理。第二,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規章制度,健全的制度和合理的程序有利于工作人員對相應的文物進行有條不紊的保護工作,通常情況下,要有以下這些制度,即藏品征集、鑒定、分類、消毒、檢修設備設施等,還要在實際的工作中對有關的制度進行相關的完善。第三,不斷增強博物館全體人員的法律意識,通過法律法規對自己的業務進行指導。相關的管理人員一定要熟悉掌握并能熟練運用博物館的相關法律法規。第四,建立相應的文物管理信息系統,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文物進行科學、先進的管理,逐步實行文物的信息化管理方式。
(二) 有效開發和利用博物館的文物
1、 充分運用仿真和復制手段。對博物館的文物復制主要是通過文物藏品進行的復原和制作,它是博物館工作中的一項基礎工作,可以很好的衡量博物館藏品的工作質量。
有效復制文物可以保護相應的文物。所有的事物在時間的打磨中都會發生一些變化,也都有相應的發生、發展和滅忙的過程。文物是歷史長河中某一時期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政治、經濟和時代特征,也有自身獨特的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一些比較珍貴的文物會受到保護條件、外展運輸設施等的限制,后受到一些開發利用上的損傷,有的是機械損傷,有的則是物化生物平破壞,所以為了對這些文物加強保護,要盡量使用復制品進行相應的陳列展覽、鑒賞研究等。
2、 有效使用高科技的數字化技術。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越來越趨向于是一種大眾進行文化交流的場所,進而對人民的精神和情操進行陶冶。所以相應的管理人員在進行文物陳列的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對傳統的模式有所突破,革新相應的陳列內容方式。在信息化時代,我們必須充分重視對高科技的利用,有效使用高科技數字化和多媒體手段,設計出專業的多媒體觸屏系統和等離子大屏幕電視系統等等,使大眾更加方便清楚的了解相關的文物。
3、 建設相應的博物館網站。近年來網絡已經普及到千家萬戶和各行各業,成為人們獲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設博物館的網站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一方面要挖掘可以利用的相關資源,另一方面還要多個部門、多個同時協作完成。另外,建設博物館網站的時候,一定要設置更新入口,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的更新相關的文物信息。
結論:
博物館是我國建設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充分展示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勞動人民的精神、智慧,有效管理博物館的文物,對于我國的公民充分了解歷史文化、相關的學者作出一定的科研成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現在我國博物館文物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問題,如獲得不易、保管困難等,但只要相關的管理部門和人員按照我國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工作,積極有效的運用現代化技術,那么相信會使文物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成仲旭,吳海洋博物館的文物復制[J].中國博物館,1993(2)
[2]文靜.關于甘肅省博物館文化產業體制改革的思考[J].絲綢之路,2010(4)
[3]鄭晶.博物館的數字化運用[J].武漢文博,2009(2)
[3]陶潔,李春曉.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方案[J].南方文物,2003(3)
[4]王建平.論藏品信息管理[J].中原文物,2003(4)
[關鍵詞]博物館;管理;文物;保護
中圖分類號:K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6-0386-01
引言
文物是社會進步的歷史見證,對歷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是類社會在社會發展各個階段智慧的結晶,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價值。如何做好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是我們共同關注的焦點話題。
一、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分析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發展,我國的文化遺產正在逐步減少,如傳統的民間習俗、手工藝以及游戲等,豐富的民間文化蘊含著民族文化,是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見證。有效的保護文物資源,就必須提高人民對文物的認識和了解,使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到文物保護中來,提高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保護意識,保護文物,是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之重點。
二、我國文物保護的現狀及問題
1、歷史文化遺產及其周邊環境遭受建設性大破壞。在熱衷關注經濟發展、改善生活條件和崇尚現代建筑的今天,許多文物古跡、歷史建筑或地段、世界文化遺產等在經濟建設過程中遭到了無情的破壞,甚至在推土機的轟鳴中轟然倒塌,永遠消失。如貴州會址周圍歷史建筑全部被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墻被毀;浙江舟山市冠以“舊城改造、發展現代經濟”的名目,大肆拆毀定海古城歷史街區,致使國家文化遺產遭受不可彌補的損失。此外,文物古跡的環境遭破壞也比比皆是,星星點點的文物湮沒在高大的現代建筑群中,讓人很難感到它的價值所在。我國原有古代存留下來的城池約五千座,這些經歷百年、千年滄桑的古城、古鎮、古村落曾經擁有的古城墻、古城門、古城樓、古建筑數量之多、形式之豐富令世界為之震撼,而如今這一切在今人膚淺、缺乏文化素養的現代化建設中,在幾年、幾個月甚至幾天內就被破壞、拆毀了。導致這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現象出現的根源就在于有些政府官員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和GDP增長的政績心理,就在于政府容忍開發商無知、反文化的掠奪式的開發。
2、重建、恢復歷史古跡以及“仿古”、“復古”之風盛行。當前在歷史建筑、文物古跡保護方面明顯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即熱衷于對古跡遺址的修復和重建,而忽視了文物古跡的真實性和實物遺存的保護,從而降低了文化遺產的價值,杭州雷峰塔的重建就是一例,這也怨不得阮儀三們要大聲疾呼“假古跡不要再建了”。因此,任何隨意地、不分界限地進行“復古”、“仿古”,都是不負責任的,是對歷史的訛傳。對“已經不存在的東西,已被損壞,或早已湮沒的建筑或構筑物”重新建造或按所謂的原樣恢復,即使符合部分歷史記載,但用現代的材料、工藝及施工方法再摻以現代人理解臆想的東西,建成的充其量稱之為名勝,但決不是歷史古跡,不具有文物價值。
3、保護的觀念尚未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由于人文社會科學理論與知識的缺乏以及思想觀念上的文化差異,我國上至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下到商家企業、平民百姓,或從發展地方經濟、旅游事業,或從保護的方式方法,或從個人喜好等不同側面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存在著輕視乃至不屑的狀況,使得保護工作的開展困難重重。
4、保護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我國目前對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都沒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或法規予以規范,均散見于各類不同層次法律法規及通知規定之中,且存在多頭管理的狀況,以至于職責不明或存在管理上的缺失。
三、加強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的建議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犯罪的手段也越來越具有隱蔽性與技術性,如何做好博物管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需要政府、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借社會各界的力量加大對文物的保護力度,提高博物館文物保護效率。
1、加大文物保護資金投入。博物館的文物都是極其珍貴的具有一定歷史性和不可再生的物品,保護難度大,必須加大文物保護資金的投入。因而,國家應從政策上支持文物保護工作,提供財力支持。由于文物保護的對促進地方經濟收益效果不明顯,地方政府對文物的歷史性、文化性以及藝術價值認識不足,導致文物保護資金困難。而實際上文物保護的作用,對社會的貢獻意義重大,一方面能有效的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另一方面,文物保護是地方旅游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帶動地方經濟的有效途徑,因此,現階段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精神文明建設。
2、加強文物保護制度建設。在博物館文物保護的過程中,必須建立健全文物管理保護制度,尤其是文物的提取與交接制度,文物的提取必須根據文物管理相關制度進行,簽訂正式文物出庫依據,凳記清楚名稱、編號、文物的年代、完整度以及歸還日期等各個細節,并且有相關部門負責人,博物館領導簽字審批文件作為提取依據。交接雙方必須當面清點,檢查作好交接管理、保護工作,確保文物萬無一失。
3、文物保護管理要向智能化、全民化方向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加強了對文物的管理與保護,充分發揮文物的價值,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也正向人性化、全民化與智能化方向發展。首先,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要以人為本,文物的管理與保護在依賴于科技的同時,還離不開大量技術人員的支持,因此,文物保護不可忽視技術員的重要作用,是文物保護管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次,文物保護是一項公益事業,要注重博物館的公眾形象,文物保護的最終目的是惠及民眾,提高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形成全民參與保護社會氛圍,充分體現社會力量,使現代博物館的文物保護管理呈全民化的方向發展。最后,科學的進步與高科技的使用,博物館文物管理與保護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博物館根據自身的需要,建立計算機網絡管理體系,實現文物保護的全面監控,提高文物管理與保護標準。
4、加強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
第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身體素質培養。因為我們提到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不管你在哪個職能部門,都肩負著看守國家文物的職責,防止失竊。要防止失竊事件的發生,僅僅依靠硬件設施是不夠的,更何況任何硬件設施都不可能是萬無一失的。所以我們一定在選工作人員的時候,一定要挑選一些身體素質較高的、年齡上偏向年輕的人員。并且應該優先選擇退伍軍人。并且要求大家在工作期間也要不斷強化自己的身體素質。
第二,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的培養。筆者所談的業務素質,就是指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應該十分清楚地知道文物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來保護才能保存得更完善、更持久。比如,博物館的溫度設置,文物的清潔等都需要怎樣特殊的方式,作為工作人員一定要了如指掌。
第三,提高工作人員精神素質的培養。其實這個是容易被忽視但是筆者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要真正地熱愛在博物館的工作,這種工作可能枯燥,可能難熬,可能沒有太多聊天時間,但是只有我們真的喜歡,才會不遺余力。?
另外也要注重加強全民素質的培養。之所以要特別提出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筆者覺得如果所有人都懂得文物的珍貴,都來保護的話,即使是沒有高科技設施的保護,沒有工作人員的看護,也不會出現失竊的現象。全民素質才是最根本的問題。所以我們要采取一些方式來提高全民對文物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戴麗娟,丁極梟.對地縣級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認識[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9.
關鍵詞:基層博物館;免費開放;陳列文物;管理與保護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博物館不僅是各類文化珍寶的收藏所,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對群眾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自2008年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實行免費開放以來,縣(市)博物館作為我國最基層的文博單位,既面臨著發展的好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隨著觀眾數量的增多,對文物陳列管理,參觀環境維護、文物安全保障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強陳列文物的管理與保護是值得深入探討與研究的重要問題。
一、制定一套健全的館內規章制度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證文物安全的前提。基層文物館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制度,并結合自身館藏文物實際,建立健全文物保護與管理制度[1]。其中,要重點健全以下制度:(1)館藏文物接受、鑒定、登記、編目與檔案制度;(2)文物庫房管理制度,細化出入庫、注銷以及統計細則;(3)文物保養、修復與復制制度;(4)文物安全檢查制度;(5)其它文物收藏保管制度。
二、強化安保意識,加強展廳管理
(一)進入展廳前采取的必要措施
展廳是博物館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做好陳列文物保護與管理的重要地方。鑒于參觀者劇增的現狀,館方應在參觀者進入展廳前采取相應的措施,做好充分準備。首先,借助電視、廣播、報刊、網絡、手機等媒介大力宣傳博物館免費開放制度,并加強輿論引導。告知公眾博物館是長期免費開放的,建議大家合理安排參觀時間,不要一哄而上。第二,對每日參觀人數進行控制。博物館應定時播放參觀須知,講解員加強對人流的組織疏導,引導大家文明參觀。在博物館門口發票處設置觀眾排隊領票圍欄,每日早上8點開館發票,直到發完當天控制數量為止。對團隊、外賓團體參觀實行提前預約制,對旅游等團隊也實行預約制[2]。可適當增開新的進出口通道,并注意錯開高峰期,以調節參觀者流量,從而保證團隊參觀質量。第三,改進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水平。根據觀眾需求,進一步改進相關服務設施。比如,增設供觀眾休息的座椅、存包柜等;對館區內的無障礙標識與無障礙通道進行優化;更換模糊、不明確的指示牌,并全部進行英文標注,方便外賓參觀。
(二)加強展廳內的管理
1加強館藏文物的保護與管理
基層博物館根據自身館藏文物情況,建設符合國家安全技術防范標準的庫房,提高文物保管條件。同時,建立本館文物信息數據庫,實現文物的信息化管理。文物布展必須符合文物移動操作規程,由專業人員清點核對無誤后移交給展廳文物保管員。單據需標注文物名稱、時代級別以及數量,標明文物柜號及柜內位置,并標明頁碼。采取賬物分管機制,由專人保管相關單據。清掃時需挪動文物,務必要雙手輕拿慢放。不宜用濕布擦拭灰塵,而應用干布與吸塵器輕輕擦拭灰塵。戴手套提取字畫與珍貴文物,以免手汗與贓物玷污藏品。展廳文物保管員負責對文物進行每日檢查,確保賬、物、卡相符,隔半年或一年與庫房保管員一道根據原始單據清點陳列文物[3]。此外,為了避免文物受到破壞,展廳內的全部設施必須采用無毒、無污染的建材裝飾材料,并將展廳內的溫濕度、光度調整到相應的標準。對容易發霉、生銹的文物應及時上報,盡快進行補救。對于陶瓷等易碎文物應做好防震與防滑措施。
2嚴格落實文物安全責任制
根據展廳大小以及文物數量、級別等合理安排展廳工作人員,并明確其工作職責,嚴格落實文物安全責任制。由于每天的參觀者都很多,展廳內時常出現擁擠現象。工作人員要做好導向工作,告知觀眾應與展柜、展架保持一定距離,不可用手指點或觸摸文物,避免損壞文物。提醒觀眾不能用閃光燈拍照,不能大聲喧嘩,追逐嬉鬧,嚴禁吸煙、亂扔垃圾、損害博物館設施等。將一級文物柜與金銀玉器等重點展出部位作為重點監控對象。借助先進的技術設施進行嚴密監控,并安排保安在展柜附近執勤,及時勸阻個別觀眾不文明行為,保證文物安全[4]。對觀眾集中的展室應采取人員限制措施,當人員過多時,立即通知安保人員在展廳門口疏導,組織觀眾排隊等候,或勸導觀眾先參觀其它展廳,以減少展室的人流量。
3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實行協作聯動機制
文物屬于歷史遺留下來的文化瑰寶,是不可再生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就無法挽回。為保護好文物,博物館應根據自身安保狀況,制訂安防、消防、保安、公安、中心控制室等每個環節的安全責任制度,并嚴格加以落實。同時,制訂突發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采取協作聯動機制。工作人員必須簽訂安全防范工作包保責任合同書,防火、防盜保衛包保合同書,以增強其責任意識。同時,定期進行應急演練,強化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
(三)提高文物陳列設計的仿真復制水平
文物仿真復制技術屬于博物館的基礎性工作之一,也是反映博物館文物陳列設計水平的重要因素。文物屬于特定歷史時期下的特殊產物,具有獨一無二的歷史價值。當前,受保護條件、運輸條件、陳列條件、養護修復等環節的限制,一些珍貴文物并不適合經常展出,以免使藏品受到破壞[5]。因此,適當采用文物仿真復制技術,用復制品代替原品展出,有利于延長文物的展覽壽命,保護文物的原貌。同時,也能提高博物館的文物陳列設計管理與保護水平。此外,運用該技術有助于加強博物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館際之間藏品的借用、交換。既保證了藏品的使用安全,也促進了博物館間的陳列工作與科研工作的開展。
(四)加強博物館工作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文物保管水平
空氣中含有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硫氫化物、塵埃、微生物等均屬于空氣污染物,會對文物造成破壞。展廳內的有害氣體與粉塵顆粒可能導致文物風化,金屬銹蝕,紡織物變色。因此,博物館要加強對文物環境研究人才的培養,為館藏文物提供適宜的保管環境。另外,還應加強對文物保管員的專業培訓,更新他們的工作理念,學習先進的文物管理與保護方法,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對于前臺咨詢人員、安保人員、保潔員等采取集中培訓,強化其安全意識與文明禮貌服務意識,要求采用標準的文明用語,為觀眾提供優質的服務。
三、結語
總之,博物館免費開放是滿足公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大舉措。基層博物館要把握好這一機遇,建立健全文物保護與管理制度,加強工作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文物保管水平,以充分發揮出博物館的教育觀念,推動我國基層文化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 峰,金成光.簡析免費開放形勢下基層博物館陳列文物的管理和保護[J].大眾文藝,2011,13(11):186-187.
[2]劉衛清.淺析發展形勢下基層博物館文物陳列設計管理[J].西江月,2013,11(6):304-305.
[3]周向東.試析博物館文物的管理和保護工作[J].卷宗,2015,5(9):51-51.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保護;現狀;問題;管理
眾所周知,文物對歷史研究工作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是歷史時刻的見證物,也是窺映歷史的“古鏡”,為了使得文物能夠得到很好的保存,以為后人進行行為研究活動時而提供寶貴參考意義,則需要探討為其建立專業研究機構以及保存場所,而博物館就是保存、陳列、研究、收集文物資料信息的場所,是一個為社會服務的文化教育機構,因此,博物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了文物的安全性,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文物的保護意識增強,則需要不斷地對現有的保存方式以及措施進行創新,并且將目前文物保護錯誤方式進行不斷地改善,從而探討一些新的保護方式以及措施來對文物進行保護,以實現文物保護科學性、安全性的目的,因此,本文以下將博物館文物保護、開發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介紹,并且針對這些問題而提出相關改進措施,最后,本文將文物保護工作的未來管理模式進行了綜合闡述,繼而進一步提高文物保護工作水平。
1.試析目前博物館文物保護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關于文物保護資金短缺以及設備較陳舊的問題分析
根據目前來看,很多市級博物館因缺乏文物保護資金而常年不更換保護設備,設置連續很多年都不更新保護設備,以至于文物遭到二次破壞,致使文物很快失去了其自身價值。另外,市級博物館因缺乏文物保護資金,以至于其所引進的保護設備缺乏一定的科學技術水平,例如:防潮、防濕功能的科學技術設備,致使文物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從而大大降低了博物院的自身價值與意義。
1.2關于文物保護庫房條件限制問題的分析
為了突出博物院的文化教育機構身份的特征,往往選擇博物館地址的時候,均選擇古舊建筑,以實現博物館特點能夠與文物保護工作相互融合的目的,但是古舊建筑的面積有限,以至于文物保護庫房的面積不大,同時,庫房的空氣也不流通,致使博物館相關管理工作人員將該館中的文物混合擺放,這樣不僅不利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開著在,而且對文物本身造成二次破壞。
1.3關于博物館管理人員配置不合理問題的分析
根據目前博物館管理人才配置現狀來看,不僅總體管理人員數量較少,而且文化保護人員的配置也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尤其文物修復、鑒定、保護等管理方面缺乏相應技術人才,這樣極不利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
2.探討改善博物館文物保護現狀的相關有效措施以及建議
文物具有著研究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因此,其是我國較寶貴的科學文化財富,因此,對文物進行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進一步提高文物保護水平,以及改善目前博物館文物保護現狀,則本文以下針對上述內容而提出幾點有效建議與對策,從而實現提高文物保護水平的目的。
2.1針對文物保護資金短缺以及設備較陳舊問題而采取的相關措施
地方相關政府需要對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相應的提供資金、人才支持,使得博物館的文物保護設備得以更換,以保障文物保護工作的科學性,并且有效保障文物自身價值,從而為后人進行歷史研究活動時能夠提供相應參考價值。
2.2針對文物保護庫房條件限制問題而采取的相關措施
庫房環境、條件對文物保護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博物館庫房條件受到限制,則不利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而且還會對文物造成二次破壞,因此,需要改善文物保護庫房環境、條件,從而有效延長文物的存在時間。另外,由于文物易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而遭到破壞,因此,需要將影響文物價值、質量的環境因素進行分析與了解,從而針對這些環境因素將其所放存環境進行改善,從而保障其質量與價值,例如:安裝空調系統與抽濕機以調控室內溫度、濕度等;定期殺菌消毒以保障文物遭到微生物的侵襲等。
2.3加強博物館管理隊伍的建設
由于目前博物館管理人員配置不合理現狀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文物保護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需要對博物館管理人員進行重新配置,并且加強對文物修復、鑒定、保護等管理方面技術人才的培養工作,從而有效提高文物保護水平。另外,管理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水平,從而有效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水平,同時,還需要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例如:積極引入先進管理、技術人才;積極指導本館管理人員前往其他博物館參觀學習,從而對本館文物保護工作現狀進行有效改善。
2.4做好文物登記工作
為了保障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科學性,則需要及時對文物進行建檔、清點與登記,從而在此過程中能夠有效掌握文物數量與質量的信息資料,進而為制定科學合理文物保護工作方案提供有力可靠依據,另外,在對文物進行登記工作的時候,如遇問題需要及時采取措施對其進行解決,并且做好相關防控工作,以保障文物的安全。
3.探討文物保護工作未來管理模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為了保障文物保護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則需要積極應用當今科學技術水平以及信息網絡技術來對文物庫房進行管理,從而保障文物庫房管理實現信息化、科學化、規劃化的目的,進而有效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水平,進而有效延長文物的存在時間。另外,加強對文物保護宣傳教育工作,使得廣大百姓以及文物愛好者能夠積極參與到文物保護工作隊伍中來,從而全面提高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將目前博物館文物保護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與介紹,并且針對這些問題現狀而提出了幾點改進措施以及建議,從而有效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水平,進而實現保障文物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研究價值、工藝價值的目的,繼而為后人進行行為研究活動時而提供一定的寶貴參考意義。另外,筆者希望本文的敘述能夠為相關研究學者以及博物館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意義,從而全面提高文物保護工作水平,進而進一步提高文物展覽水平與價值。
【參考文獻】
[1]彼得?馮?門施,黃黎.博物館學與經營管理學:敵人還是朋友?―歐洲理論博物館學和博物館經營管理學的當前走向[J].中國博物館,2007(01).
[2]唐麗.抓住機遇邁向未來―關于免費開放后博物館管理和服務工作的思考[A].湖南省博物館學會2010年會暨博物館免費開放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
[關鍵詞]博物館;內容設計;方法
歷史博物館是精神文明的載體,是人類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依據,對于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博物館的文物陳列設計是博物館展覽的重要內容,是衡量博物館工作質量的重要標志,陳列內容的設計最終體現出了廣闊的歷史現象,能夠給人以文化、智慧上的啟迪。因此在歷史館的設計中,應當采取合適的手段和方法,達到文物和參觀者有效溝通的目的。
一、歷史博物館文物陳列的要求分析
歷史博物館作為人類體驗人類社會變遷以及歷史文化的特有場所,不僅能夠獲得知識上的滿足,同時還具有豐富居民精神生活的特殊作用。陳列作為博物館展覽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博物館進行日常活動的重要方式。在文物的陳列展覽中應當按照一定的要求,保證陳列內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1]。因此在歷史博物館的陳列設計中要改變傳統的嚴肅的展覽氛圍,改變陳列內容簡單的設計形式,使文物的陳列設計能夠跟隨時代的發展需要,為參觀者提供良好的輕松的環境,使參觀者能夠受到良好的精神享受。
文物作為歷史博物館展覽的主要對象,具有歷史性和物質性的雙重性質。歷史博物館在文物的陳列內容設計上要重點突出其歷史性,從陳列主體的塑造以及色彩的應用以及輔助展品的展示等都應當突出文物在歷史、文化方面的價值。同時文物又具有物質性的特點,在文物的陳列設計中還應當考慮到安全性,包括館藏環境以及照明、擺放形式等都要滿足其安全性的要求。
歷史博物館陳列內容的設計體系出了設計人員對歷史的態度和認識,但是這種文化系統是通過文物展現出來的,不是工作人員特地表達出來的。通過對文物陳列內容的設計,將文物單獨或者并列的組合在一起來表現出不同的展覽主體。觀眾通過設計人員的工作,根據具有一系列具有邏輯信息的陳列文物,再結合觀眾自己的生活常識和經驗來聯想和解讀文化的內涵。通過文物陳列設計所塑造的真實情景而還原歷史的真實情況,從而理解對文物的深刻含義。通過專業的陳列內容設計,將一個個普通又具體、獨特的文物結合起來,使觀眾能夠得到一般性的普遍認知。通過觀眾的感受使展覽活動能夠更好的打動觀眾的心,激發觀眾的情感和情緒,使觀眾能夠對文物的陳列設計產生共鳴。
二、文物陳列內容設計方法的研究
歷史博物館具有歷史、藝術的價值,其文物的陳列設計方式也影響了博物館參觀者的心理和行為。歷史博物館的內容陳列不僅是設計者的工作,同時也是博物館工作人員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于博物館工作人員來說,需要將自己對文物的理解應用到陳列設計中,從而真正的突出文物的價值。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突出文物展覽的歷史、科學價值,還要突出文物的審美和環境的統一。因此博物館的文物陳列設計和室內的裝修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它能夠體現出博物館在文物收藏、展示以及研究等多個方面的功能[2]。時代的發展變化賦予了圖書館更多的功能和任務,如果歷史博物館仍然按照傳統的陳列設計方式,將容易造成陳列內容呆板、沒有個性,也就不能提起觀眾參觀的熱情,影響了博物館功能的發揮,因此應當加強對歷史博物館文物陳列內容的設計研究。
在博物館的陳列設計中應當圍繞著展覽的主題和陳列的內容展開,通過展示和提取相關的資料,將文物藝術展現或者用加工、創造的方式應用到陳列出來。在博物館文物的陳列設計中應當能夠突出展覽的內容,并且突出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將相關的藝術、文化元素能夠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博物館文物內容陳列設計不是文物簡單的陳列,熱情通過巧妙的形式再現人類歷史文化的長卷,展現出歷史的變革,使觀眾能夠通過一定的文物環境來感受歷史,感悟文化和人生[3]。通過在有限的空間里,利用文物的陳列設計來展現出文物的藝術光芒,這也是現代博物館的設計思想,是現代歷史博物館文物陳列設計發展的潮流。陳列設計的內容和形式上的設計應當緊密配合,這樣往往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設計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對圖片、文字的內容進行修改,在修改的過程中要努力保證內容和形式的協調統一,,這樣性能取得良好的展覽效果。對于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陳列設計來說,應當避免嚴謹嚴肅的表達形式,通過站在觀眾的角度進行設計,其設計的內容應當淺顯易懂。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應當重視觀眾的體驗和感受,只有觀眾才能決定展覽的成敗與否。陳列內容和形式設計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其外觀設計通俗流行或者高貴典雅,但是其內容讓人感到煩悶,那么就難以受到觀眾的歡迎。因此在陳列內容設計時,要積極的聯系社會熱點,使舊的文物不舊,這種設計方式能夠有效的抓住觀眾的心,提高觀眾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陳列內容是吸引觀眾的關鍵,如果不改變文物內容的設計方式,再新穎的形式也難以和內容搭配起來,也許開始看似新鮮,但是不能和觀眾產生共鳴,還是難以抓住觀眾的心。對于歷史博物館來說,內容陳列設計是決定文物展覽成功與否的關鍵。
在博物館的陳列設計中應當首先確定好展覽的主體,然后是組織相關的文物展品。文物作為歷史博物館展覽的靈魂,應當充分的借助文物來進行展覽設計。通過突出文物的藝術特色、材質等陳列主題,是陳列設計的重要方法。通過以某一個系列的文物來作為主題,按照文物年代的先后順序來展示文物,可以使觀眾從整體上欣賞到文物的藝術美。這種文物陳列設計方式不僅滿足了觀眾對某一文物的好奇心,同時通過觀賞也獲得了比較系統的知識,滿足了觀眾的文化需求。在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陳列設計中,還應當重視歷史文化的展示,這也是歷史博物館文物展覽的重要意義。在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陳列中可以考慮到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內涵的形式來展示文化,充分的表達出特定文物的主體思想。在這種內容設計的過程中要重視對文物文化內涵的挖掘,并且通過升華主體的形式來引導觀眾投入到觀賞的過程中,這種內容設計方法具有先聲奪人的效果,特別是當序廳的整個設計都展示其陳列的內容時,能夠給觀眾帶來比較強烈的視覺感受。在文物的內容設計中,還可以增加和觀眾互動的內容,使觀眾能夠參與到其中,使觀眾能夠對文物獲得更好的實際感受。在文物內容的設計中,可以利用并列、對比等設計方式,也可以將幾種框架形式綜合在一起,提高了設計方法的靈活性。
三、結束語
在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陳列設計中應當以文物為中心,通過相關的館藏品來選擇性的突出展示的主題。但是在內容的陳列設計中不能僅僅依靠文物,這樣容易給人以單一、呆板的感受,還需要通過輔助陳列的形式來對文物的內涵進行闡發,增強文物的主觀性、趣味性和形象性,從而更好的發揮歷史博物館在文化傳播中的價值。在文物的內容陳列設計中,應當重視觀眾的內心感受,通過抓住觀眾的心是設計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王炯.淺談歷史類博物館文物陳列展覽的內容設計[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149-150,170.
參觀吳子熊玻璃藝術館
今天早上8時,我們出發去吳子熊玻璃藝術館。經過了1個小時的車程,終于到達了藝術館,在外面的一片草坪上有一塊題字碑,上面寫著爺爺在1994年9月份對吳子熊爺爺說的一句話“很好!很好!真讓人很敬佩。''
外面參觀完了,輪到了去里面,一推門在那高高的石壁上面有一副用脆弱的玻璃刻著的黃鶴樓,在邊上的道路有的刻著龍、風、花草、樹木、人物等……
此時,我想起了電視上說的:盡管它的那么脆弱,易碎,但是它能創建易碎啊!
在回家的路上,它們還是不時地在我腦海中浮現。
論文關鍵詞:檔案管理;現狀分析;對策
一、引言
當今企事業單位中,多數人覺得檔案管理工作可有可無,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事實上,檔案管理工作對企事業單位的健康、平穩、可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規范的檔案管理要與時俱進,注重基礎工作,提高單位管理者的重視程度,尤其是檔案管理者的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開創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不斷地提升單位檔案工作的管理水平是各企事業單位必須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有些人認為,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無關緊要,對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其實,這項工作對各企事業單位檔案制度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立足本單位檔案管理的現狀,吸收和借鑒優秀的研究成果,不斷適應檔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勢,逐步完善檔案管理工作,使之走上科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
二、兵器博物館檔案管理工作現狀分析
(一)建館時間較短、檔案管理沒步入正軌
我校兵器博物館于2006年底開始籌建,于2007年5月份初步建成,博物館自建成以來,主要工作內容是完善館的建設,包括展館的裝修工程、展品的征集工作等,雖然主管領導非常重視檔案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博物館的工作內容繁多,加之人員編制有限,致使檔案管理工作一直沒有完全納入正軌。
(二)對存檔工作缺乏重視性
認為檔案工作技術含量低,在單位中得不到真正重視,僅處于你移交我接收、你不交我不管等工作狀態是各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一個共性問題。
近年來,高校開始根據自身的學科特點興建各博物館,由于高校自身體制的影響,高校的博物館服務一般僅限于校內師生或相關的教育系統,而且大多數實行無償義務服務,致使檔案管理人員主動服務觀念及意識淡漠,檔案人員也就難以從工作中體現出勞動的價值,不能從根本上重視檔案管理工作。總體來講,目前我館館藏內容特殊,展品來源廣泛,有的是歷史遺留的展品,無法追述其準確來源,加之建館初期的許多客觀因素,檔案管理僅以保管為目的,進館展品起初都已“豆腐賬”的形式管理。
(三)無專人管理、檔案管理人員身兼數職
由于兵器博物館人員編制有限,目前,我館沒有專門設置檔案管理人員,負責檔案管理人員除了負責檔案工作外,還肩負著館內日常維護與管理,參觀接待等眾多任務,因此,檔案管理工作很難做到專人負責,嚴重影響了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
三、改進兵器博物館檔案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立足于規范,搞好建章立制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有關部門十分重視檔案管理工作,先后頒布了多部法規用來規范檔案管理工作。規范化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要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就必須以規范建檔為根本,實現檔案管理規范化。檔案管理設備的現代化,檔案種類和載體的多樣化特點決定了檔案管理方法要不斷改革,只有堅持與時俱進,才能適應新形勢,開創檔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日新月異的形勢對檔案工作人員在業務知識、科學知識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檔案事業的發展必須堅持走規范治檔的道路。
(二)確定改革的思路,使檔案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
發展與改革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要發展就必須改革,而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發展。檔案管理工作作為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是整個社會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必須與社會建立起共存、互助和協調的關系。因此,檔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走改革之路,或者說改革是檔案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對于檔案管理工作來說,其改革的成敗更在于陳舊的與現實不相適應的觀念能否得到更新,即能否把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思想觀念轉變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其中法制觀念、服務觀念、公關觀念、效益觀念等是有待確立的。
(三)實行標準化、規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第一,全面普查館內所有展品,存粗取精,這是實現檔案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為我館從建館以來未做全面的清查,我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無查考價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這些無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出現重復與低效率的情況。第二,重新組合相關資料,實現資料規范化。將那些建檔過厚、內容混雜的案卷進行重新組合。在重組資料的過程中還應對那些無頁碼、無標題或標題不清楚的檔案資料要重新加工、編寫,以保證館藏檔案資料更加規范。第三,規范題名,保證查找資料準確性和高效性。檔案的分類號保證了檢索的查全率,而題名準確才能保證檢索的查準率。
(四)提高綜合素質,探索管理新思路
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使檔案管理日趨完善,達到最優化,這要靠掌握現代化技術和管理方法的檔案專業人員來實現。作為高校博物館的檔案工作者,不能滿足于現狀,應主動、積極地提升自己的業務理論知識、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和檔案學知識。第一,要求檔案人員樹立堅定的事業心和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檔案工作雖然是一項默默無聞的工作,但又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更具有一定的保密要求,檔案工作者要盡職盡責、一絲不茍地做好工作。做到依法治檔,使檔案得以安全保管和科學利用。第二,要加強學習業務技術和各級檔案專業刊物,清楚檔案管理的法律法規,及時貫徹落實有關檔案管理的新規定,,執行新規范,按照新要求去工作。另外,還應密切注意國內外檔案工作的發展動態,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第三,提高檔案人員素質是搞好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要求檔案人員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豐富的科學知識,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以及相當的外語水平。
(五)盡快實現檔案的計算機管理
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社會的發展,檔案系統的內涵和外延也隨之發生變化。檔案的管理范圍也應由以往的文字、圖片檔案等發展到電子文件,及其數據檔案、照片檔案、聲像檔案和縮微膠片檔案等新型檔案。我館應該根據自身館藏的特點,盡快建立計算機檔案管理系統,以達到快速、安全、準確管理檔案的目的。
關鍵詞:以人為本 展覽 社會教育 多元化 志愿者
2008年國家下達博物館免費開放的政策,像春風拂面一樣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溫暖的氣息。過去或許由于門票這道門檻而阻擋了一部分人群走進博物館的腳步,而現在博物館免費開放的實施,充分體現了國家大力實施的文化惠民政策,得到了廣大公眾的支持,對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博物館免費開放前期一度出現爆棚的情況,但在參觀之后,往往又會出現門庭冷落的尷尬局面。因此,如何把握免費開放帶給博物館的發展機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這種局面,讓更多的人群走進博物館,將參觀博物館視為一種提升文化修養必不可少的文化休閑場所。讓博物館“以人為本”理念與免費開放有效的結合,也將是我們博物館今后持續發展的一重要課題。本文試將博物館“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為著眼點,從社會教育職能角度做以下幾個方面的粗淺探討。
一、“以人為本”的辦展理念,增強展覽吸引力,展示地域文化
實踐證明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博物館適當地引進電子技術展示手段是對傳統陳列展覽的有效補充和完善。如青島市博物館利用幻影成像技術,在《歲月回眸——青島近代史》陳列展廳內播放關于德占時期青島華人區早晨生活的片段,就是從觀眾欣賞角度出發,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輔助陳列的一次有益嘗試。從觀眾競相觀看和熱情贊揚的情況來看,適當地引進電子影像技術會極大地調動觀眾的興趣,加深其對展覽的參觀印象,并有效地改善以往靜態展示而帶來的弊端。因此,在這個資源共享的時代,博物館要緊跟數字化時代的步伐,充分運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展示手段,更加生動、形象地再現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魅力。
二、“以人為本”的教育形式,體現多元化教育職能
社會教育職能的根基是講解工作,講解員是聯系觀眾與博物館的橋梁紐帶,她直接代表著一個博物館的形象。作為一線工作的講解員每天與觀眾面對面接觸,既使博物館陳列展覽的意圖和展品背后豐富的內涵得到充分表達,又直接感知觀眾對博物館展覽及設施的中肯評價,因此講解員在博物館教育職能里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讓觀眾更好的感受“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在講解接待中必須要做到尊重觀眾,與觀眾達到心靈的溝通、交流和學習。
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教育學者認為,知識的傳播不再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單向傳播,而是雙向交流學習。博物館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而在于幫助觀眾“學”,博物館的教育職能體現在為觀眾自我學習所提供的一個巨大平臺中。博物館在許多國家已被看做是配合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和成人終身受益的理想教育場所,而其中所體現的“以人為本”則是立足長遠發展的重要話題。博物館的先進文化是社會教育的優質資源,應該大力傳播和弘揚;文化知識需要繼承和發展,傳播知識文化的博物館,其教育功能也不可低估。博物館在社會教育職能中展現著其自身的特殊規律和獨特的教育形式與手段,是實施社會教育職能的重要陣地。通過這塊陣地,可以將博物館的性質、任務、陳列內容向人民群眾進行宣傳,使博物館為大眾所認識、接受并從中受益。今年國慶和中秋節期間,開放教育部推出了彩繪泥塑月餅和彩繪臉譜活動,受到了廣大家長和小朋友的喜愛。活動的成功舉辦既讓學生們在高雅藝術殿堂中感覺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同時也極大地宣傳了博物館,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此類活動以關懷祖國的下一代——未成年觀眾為出發點,盡顯博物館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和“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
同時,博物館還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充分發揮其教育職能,將流動展牌送進社區、老年公寓等地,一方面讓更多人群感受博物館,了解博物館,激發他們來館參觀的興趣;另一方面也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送上了豐富多彩的文化休閑活動,讓他們感受社會關愛,更好地體現“文化惠民”政策。此外,博物館結合學校教科書中所涉及到的歷史、文物知識,為學校提供流動展覽;制作歷史文化講座幻燈片;制作與文物、歷史相關的文化包等,都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博物館通過豐富的教育形式,達到培養未成年人學習我國傳統文化的目的,也是博物館“以人為本”理念的一種體現。
三、“以人為本”的服務觀念,利用志愿者資源,回饋社會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衍生品;開發
中圖分類號:G2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3-0205-02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同志曾說:博物館文化產品是服務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宣傳和推廣博物館文化的有效手段,同時又是滿足群眾精神文化消費的需要。這里所講的博物館文化產品,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既包括非物質形態的知識、思想以及服務,也包括以物質形式表現的書籍、復制品、紀念品等。而這類將博物館的文化內涵外化為物的文化產品,或可以稱之為博物館文化衍生品,逐漸為博物館界所重視。
博物館文化衍生品,從目前調查來看,主要可以歸納三類:第一類是依托博物館館藏文物設計制作的各種材質的飾物、實用物等工藝品;第二類是博物館館藏文物的復制和仿制品;第三類是與博物館館藏文物或與博物館展覽相關的書籍、出版物及各種紀念品。雖然對于文化衍生品的重視程度有所加大,但目前多數博物館對于此類文化衍生品的開發起步較晚且資源不足,對于體積、重量、用途、觀眾心理、觀眾需求、市場上類似產品銷售情況、包裝設計等因素尚缺乏全局考慮,仍顯現出開發能力不足,產品缺乏特色,品類單調,開發無序等缺陷。筆者認為,博物館文化衍生品的設計開發不僅要依托單體文物所衍生的信息、知識及審美價值,同時還需秉承下述幾方面因素,才能夠逐漸滿足市場需求,形成具有博物館特色的系列文化衍生品,成為宣傳博物館文化的重要手段。
一、緊密結合博物館文化活動,突出自身特色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曾講:開發博物館文化產品,不從文物、博物館中尋找、發掘創新的原料元素,是失策;文物、博物館界沒能充分提供豐富厚重的優質資源,是失職。因而博物館各類衍生產品的開發都應依托博物館以及博物館的各類文化活動而存在,這一特征也是其他文化衍生品在開發設計過程中所共同具備的特征之一。隨著文化事業快速提升、文化體制改革加速的步伐,各類博物館也開始充分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充分利用館藏文物資源,大力發展以文物展覽展示為主的,寓教于樂的文化展覽展示鑒賞、觀光、休閑娛樂、度假、餐飲、信息提供、資料查詢服務等一系列文化旅游和活動。各類形式不同、風格各異、主題鮮明的文化活動,可以給這些博物館參與者帶來各種感官的觸動,可以使人感悟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些參與者可以因為各自的閱歷不同得到屬于自己的體驗,進而會自覺地產生保留住或珍藏這種認同感或體驗的欲望,故此,博物館推出與展覽陳列等文化活動相配套的博物館文化衍生品,正好可以使人們的這種愿望得到滿足,促成消費。因此,博物館的文化衍生產品的設計和開發應該是這類文化活動的補充以及其他形式上的延伸,而這類文化活動又會在文化衍生品的推廣過程中成為了最直觀和最有效的宣傳和銷售方式。如大英博物館曾于2007年9月推出“秦始皇·中國兵馬俑特展”,大英博物館為配合此次展覽推出的各類明信片、文具、文物模型等兵馬俑系列紀念品,僅此類文化衍生品的收入就足以支付該展覽的借展費用了。
當然,充分利用館藏文物資源并非否定文化衍生品開發上的創新,在利用館藏文物的器形或者紋飾進行創作設計時,既不可以將這些文化符號簡單地堆砌,也不可以將這些元素隨意改動,而是需要將這類文化符號進行提取進行加工和再創造,不僅要保留文物的精神內涵,還需要注重市場需求,融入現代設計理念或流行元素,在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的同時,還可以賦予實用性,使傳統美學與現代美學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二、進行市場調研,確定目標觀眾群
博物館文化衍生品是博物館文物和文化藝術的符號,需要能夠代表本地區、本民族歷史文化特色,而以往的博物館文化衍生品多是作為外事活動饋贈之用,或者作為一些文物、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專業人員研究、借鑒之用。博物館開發出的文化衍生品多是具有地域和民族歷史文化特色的高檔次、高文化藝術品味的商品,以滿足這些需求。
現階段,博物館文化衍生品還應更多的考慮大眾需求,由禮品與專業研究之用的產品,逐漸轉向紀念和生活日用品。隨著旅游業的高速發展和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的不斷推進,觀眾的數量以及背景較以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的側重也隨之傾斜,因而在博物館文化衍生品的開發和設計中需要對消費人群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注重市場需求,確定博物館文化衍生品的目標消費人群,才能更加有針對性的開發相關產品。目前階段對于大部分觀眾而言,價格低、實用性強且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文化衍生品才是首選,而對于注重藝術性、收藏的小眾來說,衍生品的生產則要少而精,甚至可以效法國際流行時尚品牌經常推出的限量版產品等,吸引高端消費者。因此,博物館的文化衍生品需要將高檔化和平民化相結合,各類產品可以設定高、中、低等多個價位或多個品種,把握材質、形狀、大小的區別,形成多種類、不同檔次的產品體系,更廣泛地與購買者產生心理或情感上的共鳴,從而能充分滿足觀眾將“博物館帶回家”的愿望,滿足不同觀眾人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