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學自我認識范文

        心理學自我認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學自我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學自我認識

        第1篇:心理學自我認識范文

        [關鍵詞]肯定性評價;青年少罪犯改造;價值;設想

        [中圖分類號]D916.7 [文獻標識碼] A

        肯定性評價,一般是指對一個人的成績或進步進行的一種認同性評價,包括表揚、贊賞、肯定和鼓勵。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性評價往往針對表現比較優秀的人進行,他們的優點和進步得到別人的肯定,會使他們的進取心受到更大鼓舞,從而做出更大的進步。而對于表現較差,尤其是違法犯罪的人則很少給予肯定。其實,在青少年罪犯改造過程中引入這種評價機制,對于塑造青少年罪犯健康心理、激發改造熱情,從而避免或減少重新犯罪具有積極意義。

        一、肯定性評價機制的理論根據

        在青少年罪犯改造過程中引入肯定性評價機制,其理論根據源于心理學自我概念理論。根據心理學理論,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探索并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及其與他人的差異,認識自己的形象,發展出具有個人獨特性的自我觀念、自我意識――自我概念。這種自我概念的形成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為自我概念形成后,它能使人保持內在一致性(即個人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動),一個人怎樣理解自己,認為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就去做怎樣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即認為自己是有價值、被社會認同的,就會對自己滿懷信心,并引導他按照社會期望的方向發展;如果一個人形成了消極的自我概念,即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不為社會所接納,就會對自己喪失信心,并引導他放松自我約束,實施不為社會所認同的行為。顯然,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好人時,“好人”的自我概念也會使他傾向于做與其自我概念相一致的行為。因此,在個體成長過程中,引導個體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按照社會心理學“鏡像自我”理論,自我概念主要是通過將別人對自己的態度_當作鏡子來看到自己的“鏡映過程”(Looking-glass process)獲得的,別人的態度不僅影響著兒童折射性的“鏡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而且會經由這一途徑使實際的自我發展也受到影響。…也就是說,在青少年時期,由于心理發育不成熟,還不能對自己形成全面、準確的認識和評價,他們認識自己主要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通過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來實現的。如果一個人經常受到別人的表揚、肯定和贊許,他就會認識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他人、社會接受的,隨著這種認識的不斷強化,就會對自己形成一種積極的自我概念,繼而產生積極的行為動機和實際行為;而由積極的行為所產生的良好行為效果,又會使其獲得更好的社會對待和評價,這樣就使其沿著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由此可見,積極的自我概念產生于人際交往中,是通過一點點成就、表揚和鼓勵來實現的。由于受到肯定和贊賞,個體就會高頻率地實施被肯定的行為,減少甚至杜絕實施被否定的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肯定和贊賞能夠形成一種有力的導向功能,它引導著個體形成積極的自我認識,并不斷地去展示被肯定的行為。

        與此相反,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消極的社會對待、評價和角色期望中,會直接導致消極的自我概念,形成角色偏常,就會降低自我期望的水平和行為動機的強度,并最終導致消極的行為與行為后果。多年以來,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都相信消極的自我概念和犯罪之間有密切的聯系。即犯罪是試圖對消極自我感受的補償。成績不好、與正常的同伴難以相處、似乎什么事都做不好的那些社會個體,會對自己形成消極的自我感受,受到低自尊的困擾。為了對自己感覺好一點,他們就可能會和行為出軌的人在一起,而后者可能會強化和贊揚他們的犯罪行為。這會形成惡性循環,低自尊的人會變成罪犯,但他們的自尊在特定環境中會得到提升。

        心理學理論一般認為,人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穩定性,并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動。因此,改變人們已經形成的并正在發生作用的自我概念是一件極其困難的工作。但事物的發展并非絕對,人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也并非一成不變。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對人的高級神經系統作了深入研究后指出,運用我們的方法研究高級神經系統所得到的最主要、強烈的永久保持不變的印象就是在于這一活動的極度可塑性及這一活動巨大的可能性:沒有什么東西是不可動搖的、固執不變的,只要適當的條件具備,一切都是可以達到的,向好的方向轉變。心理學研究也證實,幫助形成了消極自我認同的人找到一個成熟的、積極的自我映象是可行的,只要針對個體形成消極自我概念的原因,采取一些心理干預措施,不斷從情感支持和社會贊許方面給予鼓勵,這樣經過反復的刺激和強化,消極的自我意識就會逐漸消退,積極的自我概念便會逐漸得到提升,從而實現自我概念由消極向積極的轉變。由于自我概念在青少年期并沒有完全鞏固,并且會因為一些有影響力的事件而改變,因此,這種改善在青少年期比在成人期更容易做到。

        二、肯定性評價機制在青少年罪犯改造中的價值

        肯定性評價有利于塑造個體形成積極的自我認識,繼而實施積極的社會行為。如果將這種評價機制引入到青少年罪犯改造過程中,必將對提高青少年罪犯改造質量具有重大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促使青少年罪犯重建自我概念。因違法犯罪而受到刑罰處罰的青少年罪犯,他們之所以犯罪,在相當程度上是因為其自我概念往往處于消極狀態,使自己的自我認識偏離社會期望,從而放松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來。特別是被法院做出有罪判決、接受刑罰處罰后,犯罪分子進一步受到法律的否定評價,這更加強化了他們對自己的消極認識。在獄中,這種消極認識常常表現為:他們有的因自身缺陷,如身體殘疾、家庭貧困、反應遲鈍、技能不強等客觀因素感到己不如人;有的因犯罪受罰而覺得無臉見人、受人歧視、無法承擔家庭責任倍感自卑;有的因改造生活受挫,如違規受罰、獎勵落空、關系緊張、求改造的行為受阻等而自慚形穢,如此等等。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青少年罪犯也不例外。盡管在他們身上有導致犯罪的消極因素,但仍存在著可以接受矯正的積極因素,即閃光點。青少年罪犯大都有著各自的正當的興趣、愛好,如有的喜好體育,有的喜好文藝,有的喜好棋藝等;有的人在某方面有一定特長,如精通電腦;等等。這些“閃光點”是青少年罪犯自尊、自信、自強的重要基點。人性中的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欣賞,即使是青少年罪犯也是如此。通過肯定青少年罪犯的優點和成績,幫助他們認識過去做過的以及在生活中經歷的所有的好事情,能夠增強其成就感,促使他們改變對自己消極的自我認識,從而建立起一個新的積極的自我。因此,只要善于察覺和發現青少年罪犯身上的閃光點,并創造條件使其不斷擴大,讓“閃光點”照亮其暗點,他們在黑暗中就

        會看到光明,在消極中就能看到積極,在不利中就可以看到有利,就有可能使積極因素在青少年罪犯身上最終占據主導地位,完成由舊我到新我的轉換。

        2.激發青少年罪犯的改造熱情。由于青少年罪犯在消極的自我認識支配下,易出現消極的情感情緒,例如,他們遇到問題,怕擔責任;碰到困難,缺乏信心;遭遇挫折,頹廢消沉;甚至自傷、自殺,或者破罐子破摔,繼續犯罪。因此,如何幫助青少年罪犯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消除消極的情感情緒,喚起對未來的希望,激發他們積極改造和改過自新的熱情,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青少年罪犯來說,雖然因犯罪而被投入監獄監禁,受到了刑罰懲罰,但其內心深處仍然渴望理解、溝通、關愛。如果在此時徹底地否定他們,就會使他們遭受進一步的打擊,甚至會使他們永遠地看不到光明而陷入絕望。此時,如果我們正確地看待他們,對其予以綜合全面地評價,而非徹底地否定,向他們伸出溫暖的手,對于他們自身積極的一面給予肯定性的評價和承認,就會使他們的內心受到莫大的鼓舞,進一步對生活充滿希望。希望能使人們相信未來,它是基于在對現實選擇基礎上的個人自由信仰的培養。哲學家邁克(Marcel)認為,希望是對極端的拒絕來預測可能的限制。抱有希望的人更有可能與社會融合和結合。他們更能考慮不顧及眼前的利益和滿足。他們相信美好的事情將發生在未來,包括就業、教育、結婚和家庭。因此,通過肯定評價,讓青少年罪犯意識到,只要自己積極投身于改造,就能夠實現自己的目的,未來仍然具有可能性。這樣,在希望中接受改造的青少年罪犯,其內心深處就會迸發出積極向上的火花,燃起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氣。

        3.有效預防重新犯罪。青少年因為犯罪而被投入監獄后,如果監管人員仍然以一種蔑視、卑下和偏見的眼光對待他們,“危險分子”的標簽一直成為監獄對他們的評價方式,那么,青少年罪犯重建回歸的自我認同是艱難和痛苦的。在監獄改造過程中,這種長期的被貶損的評價容易導致青少年罪犯對自己形成錯誤的自我概念,并得到進一步強化。一旦他們認同了自己被貶損的自我形象,就把自己推向了更危險的境地。“也就是說,得不到他人的承認或只是得到扭曲的承認能對人造成傷害,成為一種壓迫形式,它能夠把人囚禁在虛假、被扭曲和被貶損的存在方式之中。”

        如果在改造過程中,全面客觀地評價青少年罪犯,在懲罰、改造他們錯誤的思想和行為的同時,對于他們自身既有的優點和改造中的進步給予積極的肯定和承認,這會有助于青少年罪犯全面地認識自我,逐漸轉變對自己消極的自我認同,建立正常公民的角色意識,就會不斷提高改造的質量和效果。這樣,青少年罪犯在刑滿釋放后,由于在內心已經消除了對自己的消極自我認識,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并按照內外一致的方式實施自己的行為,按照社會期望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為,從而避免回歸社會后重新墜入犯罪的泥潭。

        三、肯定性評價機制在青少年罪犯改造中的實施設想

        1.肯定性評價的內容。肯定性評價的內容,是指在改造過程中對青少年罪犯自身哪些方面的要素進行肯定和贊許。根據心理學關于個體自我概念的形成規律來看,凡是對個體將來發展具有積極影響的因素,都對積極的自我概念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凡是青少年罪犯自身存在的各種積極因素,都可以成為肯定性評價的內容。具體包括以下方面:(1)個性品質。是指性格、品性方面存在的優點,如性情溫和、意志堅定,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重義氣、愛打抱不平,等等;(2)興趣愛好。是指具有健康、向上的愛好和追求,如喜愛運動、酷愛藝術,等等;(3)教育背景。是指具有良好的教育經歷,曾經學習優秀,在某類知識競賽中獲獎等;(4)社會閱歷。是指在社會中從事過多種工作,具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等;(5)家庭環境。是指在家庭方面存在的有利于個人發展的積極條件,如家庭富裕,沒有經濟負擔,家庭成員對自己非常關心,等等;(6)技能特長。是指自身具有的特殊才能和掌握一定的技術,如溝通能力強,會烹飪,懂管理等;(7)改造表現。是指在改造過程中取得的進步,如積極遵守監規、認真悔罪,有立功表現,等等;(8)其他積極方面。

        2.肯定性評價的方式。肯定性評價的方式,是指一定的評價主體對評價對象的積極方面做出肯定或贊賞的方法、途徑。根據評價的主體不同,肯定性評價可以分為自我肯定評價和他人肯定評價,他人肯定評價又可以分為同犯肯定評價、獄警肯定評價和監獄肯定評價。

        (1)自我肯定評價。自我肯定評價是指青少年罪犯對自己的知識、能力、道德品質、行為等方面進行肯定的評價。自我評價具有反思性,是對自我行為、過程和結果的反思,重視結果但更重視過程。因此,自我評價更有利于發揮青少年罪犯的自主性、積極性,通過不斷反思自己的優點,進而促進自我意識的完善,從而堅定信心,鍥而不舍,為實現其理想而拼搏。總之,自我認識是個體自我調整的必要環節,自我評價是自我認識的基本手段,是個體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對于青少年罪犯的自我肯定評價,可以通過自我思想匯報、問卷調查、個別談話等方式進行,在監獄警察的引導下,讓青少年罪犯反思自己具有的優點和進步。通過青少年罪犯對自身積極因素的反思,實現肯定性評價的目的。

        (2)他人肯定評價。俗話說:“知人不易,知己更難”,過高或過低地評價自己是一般人都容易犯的錯誤。而青少年罪犯心理發育不成熟,自我認知能力較低,又由于他們一般處于消極的自我認識之中,更容易不適當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自我概念主要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個人的自我是因為體驗到別人的存在而出現的。沒有別人的體驗和將自身與他人進行比較,就不可能有自我的誕生。因此,對于青少年罪犯,更多地應該依靠他人來實現客觀的評價。

        同犯肯定評價。同犯肯定評價,是由同在一個監舍或在一個小隊(組)服刑的青少年罪犯相互間進行的肯定性評價。群體成員對自己的態度,往往決定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并影響個體的自我認識。因此,群體成員都很重視同伴對自己的態度。由于在一起改造的青少年罪犯,朝夕相處,彼此間都比較熟悉,能夠了解到他人身上的優點。由青少年罪犯之間相互進行肯定評價,能夠使他們從別人的態度里認清自己,看到自己值得別人稱道的一面,增強自尊心;同時,同犯間相互欣賞,能夠融洽同犯間的相互關系,增強回歸社會的能力。同犯肯定評價,可由監獄警察通過召開會議的形式進行,既可以由同犯公開地、面對面地對對方給予肯定評價,也可以通過匿名的方式評價對方。

        獄警肯定評價。獄警評價,是由承擔管教職責的監獄人民警察對青少年罪犯進行的肯定性評價。管教警察直接改造青少年罪犯,因此,在監獄改造過程中,青少年罪犯都非常看重監獄警察對自己的態度,一旦受到監獄警察的表揚和鼓勵,他們都感到莫大的鼓舞,甚至興奮不已。在日常工作中,獄警與青少年罪犯接觸較多,對于每個罪犯的個體情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既包括他們的缺點也有他們自身存在的優點。因此,監獄警察在改造青少年罪犯消極性的一面的同時,對于發現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應該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贊賞,這會促使他們全面地認識自我,增強改造信心。同時,監獄警察可以對青少年罪犯生活史進行調查,以全面了解青少年罪犯自身存在的各種積極因素,從而更好地進行肯定評價。監獄警察的評價,既可以口頭進行,也可以在評語中做出,或者在會議上當眾宣布。

        第2篇:心理學自我認識范文

        【關鍵詞】學困生;心理特征;教育干預策略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4)05-0227-01

        長期以來,每個學校和班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一個特殊教育群體――學困生。近年來,越來越引起教育界、心理學界對該群體的關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有獲得發展的權利和機會。所以,如何看待和幫助這些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是他們克服困難和障礙,也是沒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學困生概述

        學困生又叫“學業不良”或者“學”,這一概念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學者柯克提出的[1]。學困生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困生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學習成績低下的同學。本文的學困生為狹義概念,特指因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導致的一些學習成績相對落后的同學。

        學困生智力屬于正常范圍,但由于各種不用的原因,最終導致了學業不良。這種“不良”是可逆的活基本可逆的,在一定的補救教育的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這些特點使學困生有別于其他教育對象。學習困難是學習進程中的某個階段的學習狀態,并不是對依據最終階段結果作出的判斷。因此,學困生只要通過教室的熱心指導和本人的不懈努力,最終是有望達到優良學力水平的,當然,作為教師,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只有熟悉“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心理特征,才能因材施教,采用適應的方法對策[2]。

        二、學困生的心理特征與具體表現

        通過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發現,學困生大多具有以下一些心理特征:

        (1)適應能力不強。在學習方面,大學學習的方式、方法和中小學存在很大的差異。與中小學每天都有老師的監督不同,大學學習則多事靠自己。學困生則較難適應這些變化

        (2)自控力差。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是適應大學生活所必須的,而面對紛繁的世界,有些同學自控力較差,他們迷失了自己,忘了自己的追求。有些學生陷入了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而無法自拔,無法專心學習。

        (3)逃避現實的傾向。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有些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在學習上受到老師的批評或一次考試的失利,他們就一蹶不振。當再次面對挑戰時,他們畏畏縮縮不敢直面,而是選擇逃避,比如逃課、棄考。

        (4)責任和危機意識淡泊。每個人都有其應負的責任,而有些大學生學困生則缺乏責任意識,他們以自我為中心,過著一種“游戲人生”的生活,沒有考慮將來的生活,也沒有考慮對自己對家人的責任。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會因素。如今的社會已經步入現代化,市場經濟也逐漸繁榮,社會上的功利觀念使得一些在校大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于此同時,最近幾年社會上出現的就業難問題日益嚴重,使學生覺得學習好也依舊找不到工作,因此,久而久之一些同學變成了學困生。

        (2)學校因素。剛剛成為大學生的同學們在高中階段都是應試教育。大學老師不想高中老師時刻督促和監督學生,所以那些自制力差的學生在考試時經常會不及格,時間久了就會有自卑和恐懼心理,最后成為學困生。

        (3)家庭因素。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家長過分溺愛。成為大學生后意味著要獨立生活,在溺愛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沒有生活自理的能力,生活上市場一團糟,這也是導致學習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4)個人因素。一些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學習十分被動,而且沒有目標。這種學生不知道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沒有理想,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和信心,一遇到困難就放棄,慢慢的造成學習困難,最后成為學困生。

        三、學困生的教育干預措施

        導致學習困難的原因涉及到許多方面,在對學困生采取教育干預措施時,需要從一個綜合系統角度考慮。

        (一)加強自我意識教育,增強自我調控能力。

        引導學困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增強自我調控能力,是消除學困生心理障礙的首要的一步。首先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其智能結構,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情況,客觀地把握自己的優缺點,是他們從消極性自我認識向積極性自我意識轉化。其次要有意識地幫助他們制定一些通過自我努力能夠達到的具體目標,有意識地讓他們獨立去完成某項力所能及的任務,訓練他們完成各種活動的持久性和專一性,培養他們的自我控制力及自我激勵能力,并形成持久的內驅動[3]。

        (二)創造成功機會,培養自信心理。

        關注學困生,為其創造成功機會,使他們感覺足夠的成功喜悅,對于增強其自信心,激發其智慧和潛力具有積極作用。首先,教師要經營運用語言及非語言行為對他們實施影響,如親切的聲音、和藹的目光、友善的手勢等,將期待感傳送給學生,是他們意識到老師在注意他,從中得到鼓勵與信任。其次,教師要積極創造讓學困生表現自己的機會。幫助他們與同伴競爭合作,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鼓勵他們做競爭的強者,增強器必勝心和自信心。第三,要堅持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注意發現他們的細微進步和成績,及時回應。總之,縮小他們與優等生之間心理上的差距,增強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潛能,才能是學困生得到積極主動的發展。

        (三)創造良好環境,改善人際關系。

        教師就要從心理上、行為上給學困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勵,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歡樂、和諧、寬松的環境。如優等生與學困生交朋友,鼓動優等生發揚團結友愛精神,給學困生多點關心、多點幫助。同時,積極鼓勵學困生大膽參加各類社會與班集體活動,為學困生與同學相處創造條件。促使學困生正確認識自己在班集體中的地位與價值,增強與同學發展友誼的愿望,從而改善人際關系[4]。

        總之,在做學困生心理障礙轉化工作時,要遵循其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教育、輔導和訓練,是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獲得人格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栩,張建霞,郭斯萍.談學困生自我效能的培養[J].教育探索,2006(9).

        [2] 王景英,梁紅梅.后現代主義對教育評價研究的啟示[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

        第3篇:心理學自我認識范文

        關鍵詞:自我教育;意義;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2-0018

        蘇聯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能夠促使人們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家葉圣陶則說:“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達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放棄教育,而是通過自我教育達到非被動教育的狀態,給學生插上思考的翅膀。

        一、培養中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意義

        自我教育能力是時代的需要。教育的本質是塑造人的事業。自我教育正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它充分弘揚人的主體性,注重開發人的內在智慧和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形成學生的主體精神,塑造全面發展的健全的人格。因此,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1.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因

        自我教育是重視“內因”作用的一種體現。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有思想、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外界的教育只能起到啟蒙、誘導、疏通的作用,我們的教育只有靠學生內因才能把外在的規范化為內在的要求,把社會的希望、學校的要求、教師的希冀等化為學生自身的需求。沒有自我教育,任何強有力的教育都是無法真正發揮功效的。

        2. 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修養

        性格是指一個人對現實的態度以及與之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主要通過后天的教育、環境、實踐活動和主觀努力逐漸發生和發展起來的。性格既具有穩定性,也具有可塑性。由于人是一個高度的自主組織系統,具有高度的自我調節能力,一切外來的影響必須通過個人的自主系統才能發生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也在進行自我塑造。由于中學生的個性又是處于極不穩定的形成發展時期,良好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學生性格修養的塑造。

        3. 有利于教育者素質的提高

        在整個中小學德育工作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關鍵。教育者是教育人、培養人的專門工作者。學生是成長變化的人,學生的自我教育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學生具有天生的向師性和模仿性。在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會有目的、有意識地收集、了解、分析各種教育實例,與相關的教育理論、觀點相對照,從而得到啟發,使原有的錯誤觀念、方法、技術得到糾正。

        二、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徑

        自我教育,就是自我要求、自我學習。其核心就是要求學生成為教育的主體。因此,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為他們插上思考的翅膀時,讓學生親身實踐,經歷并體驗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1. 引導學生參加自我教育的活動

        從事活動是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本途徑。班主任應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參加活動,以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活動中,教師應給予學生高度的行動自主動權,使學生能自由地活動、表現自己。教師不需要按照自己的經驗或意愿設計學生的活動,不必試圖為學生規劃出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如:以幫助學生戒除網癮一事為例,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制訂以學生為主體的正確認識和使用網絡的方案。

        允許班級同學自己協商分成3個小組。一組由教師帶領到周邊的網吧暗訪,一組由學生自己上網搜集各地青少年因無法戒除網癮而造成悲劇的新聞報道,還有一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怎樣科學使用網絡。各組完成任務后,召開主題班會,用學生自己目睹的事實、親身的體會打動每一位同學。讓學生認識到網絡是一個好工具、好幫手,要學會上網,但不能沉迷,要做網絡的主人。

        2. 發揮自我激勵的教育作用

        激勵動機是自我教育的動力。心理學認為,動機是直接推動促發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因素。它是需要的具體表現,或者說是需要的動態表現。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動機,即把社會需要的正確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要求轉化為學生主動地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學生就能主動、自覺、努力、積極地接受教育和進行自我教育。

        憑借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就是很好的方法。典型的素材、典型的人物及其典型事例,具有極強的激勵作用,能發人深省,催人奮進。教師在教學中要憑借教材中典型的人和事,以及教材外相關的典型的人和事激勵學生,產生自我激勵教育作用。

        自我意識、自我教育和榜樣作用三者的關系如下:產生自我意識――產生自我發展意識――進行自我設計――尋找自我發展的楷模――自我發展。這表明,向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榜樣,可以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使以自我認識為基礎的自我教育不斷深化。俗話說:“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利用正反兩方面的事例,教育廣大學生正確地區分真善美與假丑惡,在道德評價中逐步提高自我的道德水準,向陋習告別,與文明握手,完善自己的人格。

        3. 學會自知,提高自我評價能力

        “人貴有自知之明”。自我認識是自我教育的基礎。一個人只有對自我有正確的認識、了解,明白自我的特點,如長處、短處、優點、缺點、成績和不足等,才有可能進行自我教育。

        教育要引導學生成為善于觀察自己的人,只有正確認識了自我,才能正確評價自我。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使他們學會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觀察。引導學生在觀察時要積極地思考,并以日記、自我鑒定、作文等形式寫好觀察記錄,對自我進行剖析。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能使學生關注自己的成長過程,欣慰自己的進步,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第4篇:心理學自我認識范文

        對外漢語教學中學生的教育心理

        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個人因素體現出來的影響教學效果的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點:生理、認知、情感三大方面。下面來分別看一下它們是怎樣影響學生學習的。

        (一)從生理因素角度來分析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心理跟語言習得有關的生理因素主要就是年齡,我們都知道目前比較受學術界認可的語言習得“關鍵期”也叫“臨界期”假說,是由倫尼伯格提出的。他的理論認為,所謂語言習得關鍵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歲左右)以前,由于大腦語言功能側化尚未完成,左腦和右腦都能參與語言習得的這段時期。此時大腦靈活,可塑性大,因此比較容易習得語言。這是習得母語的最佳時期。這一假說現在也被廣泛運用到第二語言學習中,所以,一般認為,2~12歲也是第二語言學習的關鍵期。所以,這就啟發我們,在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角色的時候,我們要認識到年齡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是存在的,不同年齡的第二語言學習者在第二語言學習方面具有不同優勢。但是每個學習者都存在個體差異,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也都不一樣,我們不能認為所有人的學習語言最佳年齡段是固定的,也不是學習語言越早越好,還要看后天的學習時間長短和努力程度。我們一定要分析教學對象,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習者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二)從認知因素角度來分析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心理語言學習的認知因素一般包括智力、學能、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等。1.智力因素大體來說,智力是人的一種心理機能,是成功地認識客觀事物和解決問題的各種心理因素的總和,是由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組成的綜合能力。人的智力水平多用智商來表示。盡管智力因素在第二語言學習中不是決定性因素,但教師還是應當對學生的這一情況有所了解,要特別鼓勵智力一般或較差的學生,培養他們學習漢語的自信心。2.語言學能因素如果教師發現某些學生其他科目成績都不錯,但學習外語卻十分吃力,這就說明其缺少學習第二語言所需要的特殊認知素質,即語言學能,它包括對語音編碼解碼的能力、語法敏感性、強記能力和歸納能力等。語言學能的差異可能會影響到第二語言學習的速度,老師要了解學生哪部分的語言學能不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幫助學生反復練習,強化記憶,這樣才能使學生不斷提高。3.學習策略因素學習策略主要是指語言學習者為有效地掌握語言規則系統,發展言語技能和語言交際能力,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而采取的各種計劃、途徑、步驟、方法、技巧和調節措施。我們可以看學習者是否有求解的意識,首先,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布置任務預習課文,培養學生對漢語知識的求知欲;其次,外國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很容易自己推理,造成母語的負遷移等問題,教師要及時糾正;另外,實踐和記憶是學習語言比較重要的環節,教師一定要帶領大家進行大量的練習,從模仿、重復到記憶,以達到學習效果。4.交際策略因素交際策略是指學生為順利進行語言交際活動(即理解對話者的意圖和表達自己的意思)有意識采取的計劃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語言使用者交際能力的一部分。尤其是初級漢語學習者,他們掌握的詞匯量還不是很多,在遇到自己無法用漢語表達的時候一般會采取以下幾種交際策略:回避、簡化、語言轉換、母語目的語化、母語直譯、語義替代、描述、造詞、重復、使用交際套語、利用交際環境、等待、體勢語等。這就要求對外漢語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交際策略鼓勵和培養,并且要緊密配合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的訓練,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從情感因素角度來分析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心理作為個體因素的情感因素,一般包括:動機、態度和性格三個因素。1.動機因素動機是指激勵個體從事某種行為的內在動力,常表現為為達到某種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這也要求對外漢語教師要明確學生學習漢語的動機,有的是為了升學,有的純粹是出于個人愛好,有的是為了旅游臨時性的學習,有的是為了貿易等,教師要根據學習不同的需求和感興趣的內容來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動機,結合鼓勵、表揚等外部動力加以鞏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適當運用競爭機制,展開學習競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進一步鼓勵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態度因素態度是指個體對某種客觀事物的評價性反應,是在對事物了解的基礎上產生情感上的褒貶好惡,并反映出對之采取行動的傾向性。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態度一般包括:學生對目的語社團和文化的態度,對目的語的態度,對課程和教師、教材的態度。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中國的文化、歷史、社會等有好感,而且教師要提升個人魅力,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習內容生動有趣,不要讓學生感覺學習漢語太枯燥又難學,這樣會導致學生產生消極態度,不利于學生學習。3.性格因素性格因素主要體現在個性特征方面,有的同學性格內向,有的同學性格外向,有的同學自尊心很強,這就要求教師要對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有基本的了解,內向的同學要鼓勵其多參與課堂活動,要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盡可能地排除學生的心理屏障,教師要有正確的獎罰措施,不要用不恰當的言語行為造成學生的焦慮、自尊心受挫等。

        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的教育心理

        作為一名對外漢語的教師,是一名學習的示范者、教學的組織者和研究者,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者與學習者。教師除了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外,還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對對外漢語教師身份的認同、具有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能正確地自我認識、自我調適與自我控制、具有教育獨創性、具有情緒穩定性、能克服文化沖突以及能與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和有效的適應。教師只有在保證心理素質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其指導者的角色功能。

        從教學內容角度來分析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心理

        對外漢語的教學內容除了包括語音、詞匯、語法、漢字等漢語本身的基礎知識外,還包括與漢語緊密相關的文化因素和基本的中國國情和文化背景知識。對于每一種教學內容,對外漢語教師都要掌握針對漢語各方面的特點以及教學難點,根據各個內容的教學原則,綜合針對不同方面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漢語語音的特點是沒有復輔音,元音占優勢,有聲調等。這些特點都是漢語與印歐語系的語言做比較得出的結果,所以對于很多本國語言沒有聲調的學生來說,漢語拼音的聲調就是學習難點,也是教學重點。教師要首先排除學生的抵觸心理,有些學生聽別人說難學,就對自己也失去了信心。教師要盡量使教學內容生動有趣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由“害怕學”過渡到“想要學”。#p#分頁標題#e#

        從教學媒體角度來分析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心理

        教學媒體就是指承載、加工和傳遞教學內容信息的介質或工具,是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也為教師和學生傳遞信息提供了輔助作用,如:實物、口頭語言、圖表、圖像以及動畫等。反映在課堂上,教學媒體一般需要通過一定的物質手段而實現,比如:板書、投影儀、計算機、錄像、圖畫等多媒體手段。如果課堂上教師的講解配合豐富多彩的教學媒體,使教學內容生動且有吸引力,這也是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心理負擔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幫助外國學生更好地理解漢語,教師要合理利用教學媒體,既不可不用也不可濫用。

        第5篇:心理學自我認識范文

        關鍵詞: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心理分析

        一、引言

        從生命全程發展觀來看,人生的重要轉折對于個體心理發展速度與方向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一個人從出生到生命的終點,大致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學習階段、工作階段和晚年至死亡的階段。而學習階段又可分為三種不同的學習,即幼兒階段的游戲式學習,小學到中學的統一的全日制學習以及大學的自主學習。每個階段的轉折都勢必會對個體產生不良的影響。對于許多青年人來說,進入大學這一事件就構成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大學生活與高中生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質的不同,進入大學的改變并非是某種單一角色的轉變而是在生活環境、學習方式、社會角色以及重新建立人際關系等多方面改變的復合體。在這個時期的青年人面臨著擺脫依賴走向獨立、逐步走向成人擔負社會的艱巨任務,當他們需要獨立面對時,不適與焦慮也就會接踵而至。目前國內關于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的研究在逐漸增多,但理論相對零散或是針對性太強,有很多研究只局限于少數學生群體的調查或某個學校的實驗,很難確定其是否具有全面性。因此,目前國內關于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研究的分析,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以及更有效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二、大學新生適應的內涵與內容

        (一)大學新生適應的內涵

        1、適應的一般涵義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適應無疑成為了發展與自我實現等一切更高追求的基礎。適應原屬于生物學范疇,在心理學范疇里以此來表征當個體生存環境發生變化時,調整自身的身心狀態以順應這種改變的過程。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也對適應做了系統的研究:認為“心理、智力、思維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經驗,而是起源于主體的動作,這種動作的本質就是對主體對客體的適應。主體通過動作對客體的適應,乃是心理發展的真正原因。”他認為適應的本質在于取得機體與環境的平衡。我國學者淘沙從生命全程發展觀的角度的詮釋了適應的內涵,她認為:轉折意味著個體與環境已建立的平衡被打破,根據新環境的要求個體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從而進入心理發展的新階段;適應實際上是個體在原有適應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再適應。個體根據新環境的要求,積極調整自己的心理與行為,有效利用內外部資源,達成與新環境的協調關系。

        2、大學新生適應的涵義

        作為一種轉折期適應,人的一生要經歷六次重大的適應:從胎兒到嬰兒、從幼兒園到上小學、中學到大學、從大學到工作崗位、從工作崗位到退休、晚年生活。在每兩個階段的適應過程中人們都需要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大學新生適應是人生全部適應過程中較為特殊的一種適應。它是指初上大學的學生(入學到第一學期結束)在脫離原來熟悉的環境,進入大學新環境的變化過程中,根據新環境的要求,積極調整自己的心理與行為,順利實現角色轉換,達成與新環境的平衡。

        3、大學新生適應的內容

        目前在我國,關于大學新生適應的內容還沒有統一的定論。主要有兩種有代表性的說法。淘沙認為新生適應包括學習適應、人際適應、生活自理適應、環境總體認同和身心癥狀五種(1999)。以呂素珍和程斯輝為代表的認為:大學新生適應的內容包括學習適應、人際適應、生活自理適應、學生管理方式適應和心理癥狀五種(2003)。我們認為學習適應、人際適應和生活自理適應這三方面是新生適應的主要內容。其中尤以人際交往適應和學習適應問題最為重要。

        三、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的表現

        大學新生適應不良有多種表現,下面僅對其中較為嚴重的表現進行剖析。

        (一)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的表現

        人際關系是人們在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人際關系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對于大學生來說,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是現實生活的需要,也是未來走上社會的需要。人際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社會化程度的高低。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促進身心健康,促進學業的進步。不良的人際關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如焦慮、空虛、心情壓抑、抑郁,嚴重者甚至出現自殺傾向。

        王輝、呂素珍的研究表明大學新生人際關系適應不良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際交往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心理障礙:體現在大學新生面對新同學時有一種不可靠、不安全的防御心理,既渴望被人了解又害怕被人了解的矛盾心理;二是人際交往缺乏主動性:表現在半數以上的新生從不會主動與人打招呼,在與異往的主動性上就更差,甚至有四分之三的新生從不或很少主動與異性打招呼。柳萍、陳智慧的研究表明在行為困擾、交際困擾、待人接物、與異往、人際信任、交往焦慮、社會回避與苦惱七個方面中,大學生在人際信任、交往焦慮、交際困擾、社會回避與苦惱四個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但不存在性別差異。我的研究表明大學生人際交往綜合能力存在年級和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在專業和生源上差異不顯著;人際交往高分組的大學生比低分組的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少,二者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

        (二)學習適應不良的表現

        關于學習適應性的概念,國內學者大都引自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教授等主修的《學習適應性手冊》的定義,認為學習適應性就是個體克服困難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傾向。也有國內學者把學習適應性定義為個體調整自我、以順應變化的學習環境和需要的能力。它包括個體對外適應和對內適應的兩方面。

        大學新生的學習適應不良現象有以下幾種表現:1.動力消失。很多大學新生從緊張競爭的高三生活到輕松和諧的大學校園,在這樣的急劇轉變中,很容易缺乏目標,動力減退。2.對學科多樣性和學習方法的不適應。表現在學習內容上:高中的學習內容相對固定而大學的學習內容變化多樣;在學習方法上:從高中的以老師講授為主到大學自主學習。3.對專業學科深度的不適應。專則勢必會深,從學習初高中階段的一般知識到大學專攻某一方向或領域,很多學生會對專業深度難以把握,無所適從。一些專業人士的研究表明:不同學校類型、專業、性別以及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適應性水平上均存在顯著的差異。

        (三)其他適應不良狀況的表現

        1、環境的適應不良的表現

        對環境的不適應可分為對學校所在地的大環境的不適應和對學校居住的小環境的不適應。大環境的不適應主要是很多同學在飲食習慣、作息時間、氣候和語言等問題上產生的不適。小環境的不適應是很多同學在上大學之前沒有住校經驗并且習慣了自己的獨立空間,進入大學后就要與寢室的同學生活在一起,這種居住環境的復雜化會讓很多同學感到沒有隱私感而無所適從。

        2、對生活自理的不適應

        現在的青少年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父母驕縱,尤其是在高中階段,學業和升學負擔加重,使他們一直處于被照顧的狀態,可是上大學后就要從他人照料的環境轉為自主照料環境,這種改變對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的學生來說是個挑戰。

        3、對心理環境的不適應

        剛進入大學校門的新生很容易產生以下三種心理不適。第一,空虛感。從高中階段的考大學的目標到上了大學之后的目標缺失,使很多同學頓失斗志、倍感空虛。第二,失落感。從想象中美好的象牙塔到實際的校園生活,會產生失落感進而造成心理不適。第三,自卑感。從曾經高中里的佼佼者到大學這樣一個優秀人才匯集的地方,使學生極易產生自卑感。

        四、影響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的因素探究

        (一)心理原因探析

        對于造成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的心理原因,下面從大學生自我觀發展特點進行分析。自我觀是指個人對自己以及自己與他人和社會關系的觀念系統。大學生自我觀發展特點主要表現在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個方面:

        1、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自我觀察是指對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覺察。大學生在自我觀察上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理想“我”與現實“我”不協調的問題。也就是想象中的我會成為什么樣子與現實中的我實際成為什么樣子的不一致。這很容易造成大學新生的失落感和不可控感。自我評價是指對自己的想法、期望、行為及人格特征的判斷與評估,這是自我調節的重要條件。在自我評價上,又可分為自我評價過高和自我評價過低。前者可導致一個人的驕傲自大、盲目樂觀的情緒;而后者則容易使人產生自卑、喪失信心。

        2、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是伴隨自我認識而產生的內心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上的表現。自我體驗是協調內部心理與外在世界的一個重要機制。當一個對自己做出積極的評價時,就會使之產生自尊感;而做出消極評價時,就會產生自卑感。同時,自我評價也可反過來進一步的影響自我意識,使內心的積極的或消極的自我意識得到強化。此外,自我意識還能伴隨自我評價,激勵適當的行為,抑制不良的行為產生。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在行為上的表現,是實現自我意識調節的最后環節。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監控、自我激勵和自我教育等成分。有學者認為,大學生是處于一種“邊緣人”的地位(既脫離了孩子群體,又不被成人世界所接納)。這主要表現在:第一,對情緒的控制不良。一些大學生由于缺乏人生閱歷及對情緒的控制能力,易于興奮也易于抑制。這種情緒的波動性對適應的消極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第二,缺乏自我激勵。大學新生還處在學校和家長“助我成才”的狀態里,在大學的這個自由自主的環境里不能有效的制定目標,自我激勵。

        (二)社會原因探析

        1、缺乏社會支持。在進入大學這個轉折中,個體離開家庭和父母的庇護,離開熟悉的同伴群體與師生關系,來到陌生的人際互動群體中。在社會關系環境上的重大變化要求個體在大學的新環境中重建人際關系,獲得在適應中最必要的社會支持,從而達到與環境的平衡。在影響個體轉折期適應的諸因素中,社會支持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環境資源,在個體的適應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研究指出,在進入大學的轉折期中,個體的社會關系環境也會發生改變,由此,個體的社會支持本身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可能與個體的轉折期適應形成動態的內在聯系。

        2、家庭教育中忽視對心理健康的教育。眾多父母對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所表現出的獨特心理缺乏認識, 不能耐心疏導。此外,單親、父母離異或家庭發生天災人禍、家庭經濟困難等情況也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多疑、焦慮、敵對、恐怖、人際失調等心理問題。

        3、教育目標的偏離導致學校教育對心理健康的忽視。從我國的教育現狀看, 中小學階段仍是應試教育,教育目標的不完整和方向的偏離帶來的是學生心理素質的低下和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他們脆弱、壓抑的心理狀態一旦遇到生活環境的較大變化和沖突便不知所措, 不能積極地面對和主動尋求幫助,而是一味地退縮、逃避, 導致產生心理問題。【20】

        五、應對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問題的對策

        (一)從學校角度來講的應對對策

        1、 培養新生輔導員。在新生入學前,要對擔任新生輔導員的教師進行培訓,使他們對新生的特殊性和及其特殊的心理狀態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清晰的把握,這樣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有效且高效的開展工作。此外,在輔導員的人員安置問題上,可盡量的安排一些具有專業知識的輔導員。

        2、優化入學教育。學校要首先重視新生入學適應不良問題,在入學教育上不要流于形式,要有針對性、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適應性教育。還可組織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和高年級的優秀學生在生活和學習方法上對學生予以指導,讓大學生目前所處的現實環境有充分的認識,明確任務,對所就讀的大學產生認同心理。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所處年齡段的心理特點,并學會一些情緒自調方法。學校還可通過入學初的心理測試等方法了解大學新生的心理狀況,對有特殊情況的學生, 學校應督促協調各方力量處理解決。針對大學新生, 學校還可開展專門的心理健康服務。比如, 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開設心理咨詢熱線電話等。在個別咨詢基礎上還要增加團體咨詢。事實上,大學里有不少適應問題或心理問題都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人際適應不良、焦慮等。

        4、課外活動多樣化。課外生活是大學生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好大學生的課外活動對于增強大學生的適應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至少有三個方面的積極作用: 一是滿足大學生的歸屬需要。二是提高抗挫能力,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三是學會積極的人際適應。

        此外,盡量把課程安排的合理化,在第一學期多安排一些難度較小的課程,讓新生能夠有一個更快的適應;還可在上專業課之前給新生進行系統的專業教育,都是讓新生盡快適應新環境的良好辦法。

        (二)從學生角度來講的應對對策

        1、做好入學前的準備。為了解決適應問題, 在進入大學校門之前, 大學新生就需要對大學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包括學校的地理環境、辦學歷史、校園文化、專業情況、在校的生活方式、生活內容等等。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自己提前介入,以便采取積極的態度, 在各方面做好準備。有備而來, 就能把握適應的主動權。

        2、做好人生規劃, 樹立新的奮斗目標。大學新生要從上學伊始就要充分認識到大學是人生新的起點, 以及大學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 學會客觀地定位自我, 科學地規劃人生, 樹立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要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 制訂可行的近期和遠期目標, 激發自身潛能。

        3、學會學習, 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新生要充分認識到大學學習的特點,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被動為主動, 使自己在學習方式上迅速融入大學環境,進入研究狀態。

        4、學會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交往是大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大學生分別來自全國各地,加之青春期“閉鎖性”的心理特點, 所以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大學新生要充分認識到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個人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 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的觀念。還可多學習一些人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有機會可參加一些相關的講座或團體訓練, 多為自己創造與別人合作、交流的機會。

        5、掌握心理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當環境發生改變時,任何人都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大學新生要樹立健康新理念,主動學習和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調適的方法和途徑,增強受挫力,提高免疫力。

        第6篇:心理學自我認識范文

        [關鍵詞]改革開放;教育學;教育實踐;主體性教育

        一、主體性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思想解放運動,主體性問題成了多學科關注的焦點問題。在教育學界,關于主體性教育的探討最早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它的興起有著教育內外的現實原因和理論依據。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有關教育本質、教育功能、教育與人的關系的討論以及由此帶來的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為主體性教育理論的研究作了思想鋪墊。”從研究歷程來看,主體性教育研究最早發端于顧明遠教授于1981年在《江蘇教育》第10期發表的《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教育的主體》一文。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一個引起學術界長時間熱烈討論的教育命題,即“學生是教育主體”。此后,教育理論界開始了教育主體問題的討論,并最終形成了對教育理論和實踐產生廣泛而深入影響的主體性教育理論。主體性教育在過去30年間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探索與爭鳴階段

        主體性教育的探索與爭鳴階段在時間上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討論的核心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問題。由于認識的不同,學術界出現了“教師主體論”“學生主體論”“互為主客體論”“雙主體論”等幾種不同并發生過激烈交鋒的觀點。

        這一時期的探討是廣泛而又有深度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師生關系的看法。但討論側重點在于師生關系的處理,并且主要在教學論領域、認識論范疇中進行。由于教學不僅僅是認識過程,也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實踐過程。因此,囿于教學認識論范疇的研究存在著明顯的局限。為了打破這種局面,20世紀80年代末學術界有人開始在教育基本理論的層次上思考“學生是教育的主體”,開始從教育主體性的角度研究學生的主體性問題。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王道俊和郭文安兩位教授提出的“讓學生真正成為教育主體”的命題。在《讓學生真正成為教育的主體》這篇文章中,他們不僅對學生主體的內涵進行了分析,還對學生主體性的表現和實現條件進行了系統的闡述。自此,教育理論界關于主體性教育的研究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研究的深化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主體性教育研究進入深化階段。與前一階段相比,這一時期的主體性教育研究呈現出一種“頂天立地”的態勢。具體來說,這一時期的主體性教育除了進行大規模的實驗之外,在理論研究方面還具有以下特點。

        1.指導思想明確化

        對于倡導主體性教育,很多人心存疑慮,擔心會誤人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歧途。有人甚至認為,討論人的主體性就是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思想根源或具體表現,要堅持社會主義,就要否定人的主體性。為了消除疑惑,澄清認識,王道俊和郭文安教授指出:提出和建構主體教育理論,不是企圖一概否定原有的教育學理論,而是試圖從一個角度來研究教育理論,深化教育改革,期望能探索出一條使我國的教育學更科學、更具實踐性、更具中國神會主義特色的路子。因此,主體性教育研究必須堅持以為指導。~1997年在湖北沙市(現荊州市沙市區)召開的“全國第二屆主體教育研討會”對主體性教育的指導思想也作了明確的規定: “在實踐的基礎上將主體與客體、心與物統一起來,建立了科學的主客體理論,駁斥了機械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主客體理論。我們研究主體教育理論必須以哲學為理論基礎,而不能到唯心主義那里去找根據。”在明確指導思想之后,主體性教育研究者的思想獲得了解放,主體性教育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繁榮與發展。

        2.研究視野逐步拓寬

        這具體體現為從倡導學生的主體性到探討教育的主體性。為什么要研究教育的主體性?王道俊和郭文安教授認為:“教育的主體性是教育的本質特性,體現了教育的特殊功能與本質力量,是微觀教育與宏觀教育運行的核心與動力。只有揭示教育主體的這一特征,才能不斷地改善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本質力量。”此后,他們又從培養學生主體性的角度進行了深入論證。事實上,教育實踐包括培育和促進學生個體發展的微觀教育活動過程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宏觀教育事業管理,這兩個層次的活動都是人的主體活動,都有主體性問題。因此,教育的主體性就包括教育過程的主體性和教育管理的主體性兩個方面。北京師范大學王策三教授在“主體教育理論是一種教育哲學思想”的基礎上提出“教育主體哲學”的概念,并對此進行闡述:“所謂教育主體哲學,就是主張教育是主體的教育哲學。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上,在世界觀和認識論雙重意義上。都可以說教育是主體。教育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事物、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在教育與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組成的整體社會結構中,它有其相對獨立的主體地位。在學校或任何一種教育機構中,教育者是主體,受教育者也是主體,他們互動展開的教育活動也是獨立自主的教育活動,是自己運動的。教育主要作為一種精神活動,作為‘反映者’,對社會政治經濟等社會存在的反映,也是主動的,并且只能是一種主體的反映活動。”這樣,隨著研究視域的拓展、研究內容的豐富和思想定位的提高,主體性教育理論漸趨成熟。

        3.研究視角趨于多元化

        主體性教育理論的興起源于國內哲學界關于人道主義的論爭和人的主體性問題的討論。隨著研究的深化,主體性教育的理論基礎從過去的哲學拓展到人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和文化學等不同學科。學術界開始從不同學科的視角來探討人的主體性和主體性教育問題。如:王坤慶教授從人性與主體性的關系人手,提出人性發展的精神維度是主體性發展的根本目標,并結合人類自身解放歷程的考察和對現實教育問題的分析,論述主體性教育思想的理論價值。肖川教授將“人性本善”作為主體性德育的價值預設,認為在道德教育中,只有作人性本善的價值預設,我們才可能對教育的結果持有樂觀與光明的期待,才能樹立起對人的信心、對教育的信心。石中英教授從文化學的視角對主體性教育的本質和目的進行分析。王啟康教授從心理學角度對主體性教育進行探討,他認為主體性教育研究的一個不足之處在于對主體性的心理學分析上不夠集中、連貫和一致。為給人的主體性一個確定的合適的界說,在給予說明時,應該適當地與其心理學上的特征聯系起來。

        (三)反思與總結階段

        步入21世紀,主體性教育研究進入反思與總結階段。與前一階段的“熱鬧”“繁雜”相比,這一階段主體性教育研究顯得相對“冷清”。有學者據此認為,個人主體性正走向黃昏,主體性教育研究已經過時。

        我們認為,這一階段呈現的特點并不能說明主體性教育已經過時,它所體現的是主體性教育研究步入反思與總結階段。正如裴娣娜教授所說的那樣: “主體性教育作為一種開放的、發展的、動態生成的教育理論,必須在不斷的反思、總結、批判、概括和提升中實現對自我的超越,從而保持其生命力。”客觀地說,主體性教育就是在不斷自我批判與反思中成長壯大的。20世紀90年代,對主體性教育進行反思和總結的文章就已經出現,但這一時期的批判性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進入21世紀,對主體性教育進行質疑、反思和總結的文章驟然增多,探討的也更為全面和系統。除個別研究者對主體性教育進行反思與總結外,學術界還就主體性教育理論的發展問題組織過大規模的討論。2002年,全國主體教育理論與實驗研究第六屆學術年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關于主體性教育的定位、主體性教育的理念與操作模式、“十五”期間主體性教育的理論建構等。2004年,以裴娣娜教授為首的“主體教育與我國基礎教育現代化發展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課題組在哈爾濱師范大學舉辦“全國首屆主體教育理論研討會”,與會者在對十幾年來主體教育研究反思的基礎上,對主體教育的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對主體教育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問題進行多方位的探索。2005年,“全國主體教育理論第二屆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河南大學召開。關于主體性教育的發展,會議得出結論:“主體性和主體性教育不是走向黃昏,而是在依托13年教育實驗的基礎上,開始了更為深入的研究;主體教育在我國當前乃至今后的一個時期內,仍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

        二、主體性教育所取得的成效

        歷經30年的探索、研究和實驗,主體性教育正逐漸被社會各界廣泛的理解、接納和認可,其取得的成效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兒童的正確認識改變了教育理論和實踐“目中無人”的狀況

        教育的根本問題是人的問題,是人的自我認識問題,有什么樣的人的形象就會有什么樣的教育理論,進而也就會有什么樣的教育實踐。因此,要想探求現實教育問題的根源就必須回溯到人的自我認識之中,同樣,想對現實教育問題有一個根本性的解決也離不開對人的形象進行反思、批判與改造。由于學校教育的對象是兒童,因此,教育視域中人的認識問題就是兒童觀的問題。兒童是什么?這是一個困擾人們千百年的世界性難題。過去,一些人習慣于把兒童看作可以任意加工和改造的客體,教育就是把兒童塑造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由于無視兒童在教育活動中和自我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兒童的學習就成了機械灌輸、盲目填鴨的被動性接受,教育就從人的喚醒和解放蛻變為對人的壓抑和束縛。針對這種漠視兒童的教育狀況,主體性教育明確指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其根本特性。正確理解兒童是尊重兒童、解放兒童的前提。“主體教育理論的興起,使人們逐步認識到要培養能動的社會主體,具有獨立個性和主體性的現代人,必須根本改變傳統受動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為能動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最主要的是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作用,呵護和弘揚學生的能動性。”可以說,主體性教育為兒童的解放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二)主體性教育提出一系列新概念。形成一系列新命題,豐富了教育理論,提升了教育學的學科品味

        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問題和探索教育規律的學科。作為一種直面生命的學科,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教育學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其發展前景就像著名哲學家李澤厚先生所說的那樣: “教育學——研究人的全面生長和發展、形成和塑造的科學,可能成為未來社會的最主要的中心學科。”然而,現實中的教育學卻備受質疑,一些學者出于對教育學自身的不滿,把教育學稱為“迷惘的教育學”,無奈地認為教育學已到了“終結”的邊緣。我國教育學屢遭詬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移植國外理論、照搬其他學科、脫離教育實踐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教育學研究者轉變觀念,努力做到教育學問題教育化、教育學問題中國化。

        主體性教育是一種以解放兒童為旨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原創性教育學理論。針對現實教育理論和實踐的弊病,主體性教育提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概念和命題。這一系列新概念和新命題是思想解放的結果,而這些新概念和新命題的出現又進一步解放了教育研究者的思想,有力地推動我國教育學理論的原創性發展,對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教育學起到重大促進作用。

        (三)教育主體性的提出為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找到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為現實教育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

        過去,很多教育改革的失敗在于沒有正確認識和把握教育規律,具體來說,就是對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的忽視。正如郭文安教授所說的那樣:“傳統教育以社會為本位,視政治、經濟為社會根本;視教育為政治、經濟的附庸與工具,它的作用指向人;至于人,雖然也講人不是環境與教育的消極產物,他能改變客觀世界,但具體論述,尤其在處理三者關系時則總是堅持:社會決定教育,教育決定人,這似乎已成金科玉律。當然,這有助于根據社會的需要改革教育與造就新人,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但這種單向度的機械決定論,必然導致教育的附庸化、工具化、制度化、簡單化與窄化,扭曲了教育的本真特點與整體功能,壓抑了教育的相對獨立性與自主性,嚴重影響了教育的作用與質量,也必然使其造就的人工具化、奴化、物化。成為因循守舊、不思創新與變革的庸人。”為了扭轉這種現狀,主體性教育理論提出“教育的主體性是教育的本質特性”這一命題。教育主體性的提出,在深化教育本質探討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對“人·教育·社會”三者關系的認識,這為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找到更為堅實的理論基礎,為現實教育改革的深化指明前進的方向。

        (四)主體性教育實驗的探索和推廣,在推動教育實踐變革的同時也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研究范式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主體性教育由學術領域的理論研究開始向學校教育實踐滲透,并從最初的關注主體性某一功能特性發展到進行整體主體性的綜合研究。歷經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與艱辛探索,主體性教育不斷從抽象走向具體、從理論走向實踐。主體性教育實驗在推進中國教育改革朝縱深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改變了教育研究者的學術立場和研究取向。對此有學者進行過專門的概括:第一,對關于人的發展含義的重新認識,提高了人們推進素質教育的自覺性;第二,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針對當前我國教育時間存在的弊端,轉換研究主題,尋求我國教育改革的立足點;第三,以主體教育理論作為改造教育理論的依據和基石,對我國現代教育理論體系的改造和構建起到了重要的突破意義,尤其是對現代教學論的發展起到了實質性推進作用;第四,對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實驗研究、促進我國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論科學化有重要啟示。

        三、關于深化主體性教育研究的思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主體性教育研究應該與時俱進,從目前看,主體性教育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間。為使其朝著縱身方向發展,教育研究者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拓展對主體性教育核心概念的理解

        主體和主體性是主體性教育的核心概念,但是,自主體性教育產生之日起,人們對此理解就比較混亂。“目前學術界特別是哲學界有一些人認為主體和主體性的提法已過時,主要表現在提倡類主體而否定個體主體,提倡主體間性而否定主體性。這種思潮在教育界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克服這種混亂,主體性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是進一步澄清主體和主體性的內涵。主體是單數還是復數?是孤立的實體、單子化的個人,還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權利和責任相統一的行動者?主體性是積極的還是中性的?主體性和主體間性的關系是怎樣的?受動性是否是主體性的表現?如何處理主體的能動性和受動性的關系?如何使主體的獨立性、為我性與社會性、依賴性協調一致?這些現代化境遇中的主體性教育問題將是研究者未來關注的重點問題。

        (二)加強與其他學科的對話

        教育學是一門直面生命的學科,是極富人文精神的學科。面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不確定性,教育學必須向其他學科開放,與其他學科對話。作為當代的教育學理論,主體性教育是在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等學科的影響下發展和壯大的,但主體性教育的成熟和完善不能過分依賴其他學科,教育研究者需要構建屬于自己的理論體系,這樣才能具備與其他學科進行對話的知識平臺。另外,教育研究者在關注相關學科發展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這樣才能與相關學科展開真正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只有在真正的對話中,主體性教育的發展空間才可能得以拓展。

        (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互動

        主體性教育是以弘揚兒童主體精神、培養兒童主體能力、塑造兒童主體人格為標示的教育理論,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兒童的發展和解放。為實現這一目的,主體性教育除要緊扣時展脈搏、密切關注相關學科發展之外,還要做到理論和實踐的雙向互動。因為,理論是對實踐的理性分析與升華,實踐是理論的延伸和發展,是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最終形式。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效互動,甚至“互哺”,我們必須在研究方法論方面有所突破和創新。在研究中要做到,“既要重視理論研究又強調實證研究和實地調查,將歸納法與演繹法結合,邊研究邊總結,同時采用對象化方法、工程學方法,以保證研究的水平和效益”。

        第7篇:心理學自我認識范文

        關鍵詞:蒙語授課大學生;自主學習;現狀分析

        近年來,高校擴招的現象逐漸增加,高校里的少數民族學生也不斷地增長,為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大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業和道德修養。目前是知識的時代,我國各方面均飛速發展。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方面,與世界各國融為一體。為了適應現代化發展,大學生的學習任務更加艱巨。這時候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是促進大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學習方法之一。

        一、自主學習的內涵

        關于自主學習,國內外沒有統一的定義。在國外,20世紀初,杜威突破了傳統的教育思想,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作用。而且對于初步奠定自主學習的地位,他的貢獻是最大的。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自主學習教學的研究成果,并為后來的自主學習研究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至此,我國的自主學習研究呈現了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并舉的局面,也標志著我國的自主學習研究進入了系統研究階段。目前為止,國內外專家學者沒有統一的定義,我國龐維國教授認為,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訂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作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他還將“自主學習”概括為: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學習策略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上的“堅持學”。在《學記》中所說的“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這里強調了自主學習中自我省察、自我評價的作用。對于自主學習的初步認識,大多數學者認為,自主學習主要是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自我認知、自我調控、自我觀察和自我反饋的行為。

        二、蒙語授課大學生自主學習現狀分析

        對內蒙古民族大學蒙語授課的部分大學生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發放問卷共220份,收回的問卷219份,有效問卷207份,無效問卷12份。通過在校蒙語授課大學生的不同學科、不同年級、不同視角來分析自主學習的現狀與不足。用spss統計分析結果如下:

        1.教育活動的認識有待提高

        教育活動是教師、學生、學校等教育環境中有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渠道之一,也是學校對他們成長提供的良好條件。其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是主體,是指導學生怎樣學習和怎樣掌握知識的途徑。而學生為主體,主動地參與教育實踐活動,相互都能參與教學活動。結果如圖1,非常了解為3.5%,比較了解為12.6%,一般為46%,不太了解為25.8%,不了解為12.1%。盡管如此,“比較了解”和“一般了解”占的比例相對高,整體上呈現較好的發展趨勢,將進一步提高。但是,有一部分學生不注重整體教育活動,有很多原因,例如沒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沒有提升自己的意識,要積極地參與教育活動有待進步。

        圖1 你全面參與教育活動嗎

        2.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強

        一方面,教師正確認識自己的教學方式,積極地、主動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針對每一個學生都有具體的方案來指導學生的學習,尤其是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另一方面,學生本身就不斷激發自己的學習動力,這樣才能師生共同發展進步。現代化時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有較大的改變。隨著時代的進步,每一個學生都需要正確認識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結果如圖2,有,非常多為4.9%,有,比較多為9.6%,有,比較少為60.5%,沒有為13%,不清楚為12%,“有,非常多”和“有,比較多”占的比例相對低,“有,比較少”和“沒有”的比例相對高,還有一部分不知道自主學習的意識。

        圖2 你有激發自主學習的意識嗎

        3.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方法不完善

        目前,科學技術的急速發展,給學生提供了網絡的方便,很少依靠自己主動學習來研究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方式較薄弱,大多數學生不去探究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主要是靠自我認識、自我監控和自我反饋的方式來學習。結果如圖3,非常了解17.90%,比較了解55.60%,一般了解14.50%,不太了解10%,非常不了解2.00%,其中,有“不太了解”的比例也較大,所以,要提倡學生不斷探究自主學習的方法。

        圖3 你了解主動的探究學習方式嗎

        4.教育評價體系的實施不夠健全

        目前,主要的評價方式是考試,在學分制前提下還要閉卷考試,大一時有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來評價。其中,還有別的評價方式,如:社會實踐、實驗報告、田野調查等等。但是,學生認識的評價方式是寥寥無幾,結果見圖4,非常了解為19.6%,比較了解為56.3%,一般為20.6%,不太了解為3.5%,非常不了解為0%。這說明學生對現在的教育評價體系有所認識,大多數學生有正確的認識觀。

        圖4 您了解現在的教育評價方式

        三、蒙語授課大學自主學習的建議

        1.轉變觀念和重在培養學生學會學習

        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深刻改革。作為教學活動的雙方,師生都要轉變傳統觀念。尤其是教師要放棄傳統的“尊師重教”的權威,堅持師生平等,承認現代教學活動中師生都是平等的主體,承認現代教學活動離不開雙方的參與;學生也應樹立新觀念,改變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的思想,將自己看成是教育的全面參與者,是有巨大發展潛能并有獨特個性的完整的人。雙方的觀念都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是為了學會學習,教師必須把教學重在“傳授知識”變為重在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未來社會要求的是一種會不斷更新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美國教育家阿爾文、托夫勒說過:“未來的文盲不是那些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學習的人。”教師要傳授學習知識的方法,而非再教育那些“死”的知識,要打開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葉圣陶也說過:“一個人有了自學能力,不管知識更新周期如何縮短,社會發展的速度如何迅速,他都會通過自學趕上時代的步伐。”

        2.創設情景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課堂教育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課堂學習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的最有效途徑。教師通過各種手段創設情景,優化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教學效率。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入迷,才會鉆研,學習能力才能最終形成。學習興趣是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活動產生愛好、追求和向往的傾向,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好之”“樂之”方能有高漲的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學為樂、欲罷不能。

        專業課程是由它自身的特點決定的。理論性較強,許多學生都認為抽象、嚴肅和枯燥無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著實不易,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靈活采用一系列教學手段和方式,如目標驅動式、賞識式等,還可采用多媒體手段,以聲光色元素強烈刺激學生的視聽感受,營造生動、新穎的有趣學習氛圍,讓學生受到感染和陶冶,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給學生提供發展機會,讓他們自覺地為達到自身發展的目標而努力,積極、主動和創造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

        3.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地發揮學生積極性

        人在現實客觀性的基礎上確立,也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人的活動并不是滿足于現存的外部世界所給予的客觀環境和對歷史條件進行簡單的復制,而總是千方百計地“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內在的、積極的、推動的過程,教師應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觀,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不能把學生看作是承受知識的容器。書本知識是千百年來人們對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堪稱知識的精華。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學生的積極思維和親身實踐,那么這些知識只能是一些沒用的知識。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對教學信息的簡單復制過程,而是運用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對新知識的再認知過程。在認知過程中實現知識的再創造,由此轉化為自身的學習成果。奧蘇貝爾認為當學生把教學內容與自己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時,有意義的學習便發生了。所謂認知結構,就是指現有知識的數量、清晰度和組織結構,它是由學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實、概念、命題、理論等構成的。因此,要促進新教材的學習,首先要增強學生認知結構中與新教材有關的觀念。

        4.鼓勵式評價和激勵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看待自己所處的情境。如果認為自己學習能力不行,若教師也作同質性評價,則該學生會很容易產生消極思想,隨之又會跟著產生消極行為。事實上,每個人都是按照早已經形成的方式去學習的,尤其是在教與學的雙方互動中,有時教師的一句鼓勵式的話語,一個鼓勵式的眼神或動作,都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甚至可能會改變學生的一生。為此,教師必須改變以往“以分數論英雄”的傳統評價方式,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盡可能挖掘學習過程中蘊藏在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成績,善于發現和挖掘學生身上潛在的優勢,充分運用肯定和表揚等鼓勵性評價。

        心理學家詹姆士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這其實也是遵循了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如果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每發現一個新問題,解決一個新難點,都能得到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始終以良好的情緒給學生一種信任期望的心理定式,則會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畏懼、緊張心理,激勵他們自覺地、有意識地、有目的地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自主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學生就會不知不覺進入對知識學習的“學習―領會―再學習”的不斷更新的自我循環過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達爾文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現代社會是學習型社會,學會學習已經是每一個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對于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學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就會自覺地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程,就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死學”為“樂學”,就會自動采用最適合自己特點、最優化的學習方式從事學習活動,使學習任務能夠順利地、高質量地完成,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

        參考文獻:

        [1]龐維國.自主學習[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靳玉樂.自主學習[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鐘啟泉.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第8篇:心理學自我認識范文

        【關鍵詞】 多元智能 數學價值 課堂教學 綜合課程 整合 和諧發展

        天生我才必有用!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人至少同時具有八種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識智能及自然觀察智能。這八種智能的不同組合及表現構成了每個人不同的智能結構。同時打破了傳統的將智力看做是以語言能力和邏輯-數理能力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認識。

        研究表明,人類在出生之前就已具有各種智能發展的基礎。不過有的孩子的某種智能表現非常突出,呈顯形狀態,而大多數孩子的很多潛在的智能有待于我們教師和他自己去認識、挖掘、開發。正因為有了人的多元智能,我們的數學也有了相對應的數學思想方法。如: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變換思想,對應、集合的思想,符號化思想,估測意識以及分析、綜合、轉化、歸納、類比,極限,等基本思考方法,這些都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素質不可缺少的金鑰匙。

        一、多元智能在數學價值中的體現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強調基礎教育要滿足每個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同時數學新課程的實施也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強調數學學習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應有原則:即:――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那什么樣的數學是有價值的、必須的、促使發展的數學呢?數學學習的學科價值過去偏重于發展學生數學邏輯思維智能,忽視其他多種智能的發展,新《課程標準》將其重新確定為"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學習應該是有利于學生的智能發展,并且不是在數學學習中孤立的、機械的僅僅發展數理邏輯智能,而是要兼顧其他智能的發展,即多元智能的和諧發展。因而可以說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實施,為學生多元智能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這個平臺中,教師應提供適宜的情景、適合的材料引導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獲得多方面的體驗,滲透多方面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多方面的成長。如在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反饋交流,多元評價來發展學生的人際關系智能和分析綜合思想;在認識空間圖形的課堂上,如"直線與線段"的認識,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即孫悟空的金箍棒出發,假設這根金箍棒現在開始慢慢變長,穿越了教室,穿越了學校的圍墻……以此引導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感受無限延長,培養他們的空間智能和極限思想;在興趣活動課內讓學生寫數學日記或講述平時積累的數學小故事,來發展學生的語言文字智能和化歸思想;在家庭作業方面,教師可以布置多層次的練習,如A組基礎題,B組提高題,讓學生自由選擇題組作業,以發展學生的自處內省智能和類比思想等等。只有在我們的數學價值中體現出多元智能的存在,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我們的數學課程才更顯完美。

        二、多元智能在課堂設計中的發展

        教學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新課程的課堂學習充分給了學生學習的自由度,把學生多種感官調動起來,協同操作,強化學習效果。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動"的內容和形式越多,學習效果就越好,也越有利于學生在品德、知識、技能、智力、個性和審美等諸方面全面、主動地發展,取得教學效果的整體優化。素質教育的核心是讓學生主動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活動量,動用學生全部認知和情感方面儲備,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曾有教育人士說,讓學生"動"起來,是使素質教育進入課堂最直接最易于操作的要領。例如,在一次優質課展示活動上,一位老師這樣設計《軸對稱圖形》的教學:教師先動手將紙張對折,并撕出一圖形,然后讓學生也跟著將紙對折后撕出各自喜歡的圖形。這環節即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調動了學生的肢體――動覺智能。緊接著,教師利用數形結合思想,讓學生觀察發現撕出的圖形的特征,通過進一步的交流,學生的自然觀察智能得到了發展,同時對軸對稱圖形有了初步認識。在練習設計環節,該教師也是從多元智能的發展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來考慮的,練習之一就是出示圖形的一半,讓學生利用遷移和類比思想,想象另一半并畫出另一半,結果構成一幅完整的圖形。在這動腦又動手的過程中,突顯出了學生的空間形體智能和類比思想。但該教師不局限于此,還讓學生自由創作軸對稱圖形,使他們的空間形體智能得到了訓練和發展。最后,教師利用課件展示自然界中的軸對稱現象并配以優美的音樂和生動的語言講解,使學生再次多維度、多感官的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語言的美,數學的美。學生的多元智能也在這一系列的"動"即動眼、動耳、動口、動手、動腦、動情、動心的過程中得到了發展,學生的數學思想也有了進一步的升華

        三、多元智能在綜合課程中的整合

        第9篇:心理學自我認識范文

        [關鍵詞]問卷調查;學習倦怠;學習動機;專業承諾

        學習倦怠是指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或缺乏動力,卻又不得不為之時,就會感到厭煩,從而產生一種身心俱憊的心理狀態,并出現一系列不適當的逃避學習的行為。它包括三個維度:情緒低落、行為不當、成就感低。 [1]學習倦怠已經成為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學業質量,甚至導致學業終止的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

        為了更全面、客觀地研究學習倦怠現象,為學校對此現象進行有效干預提供依據,我們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采集有關信息,對北京三所重點高校的工科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量化研究。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968份。本報告中所使用的數據均來自本次問卷調查。

        一、學生學習倦怠的狀況

        通過調查,發現了三個規律性特點:

        (一)學生學習倦怠狀況較為突出。具體有以下表現:

        1、部分學生學習情緒較為低落。在回答“你覺得你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投入是否適合大學學習的要求”時,50.4%的人回答“不太適應,學習缺乏主動性”,23.4%的人回答“很不適應,學習上總是很懈怠”。在回答對自己專業的興趣狀態時,53.1%的人選擇“興趣一般”,有5.5%的人“因為大學生就業難而對專業沒有興趣”,7.9%的人“因為入學后了解了本專業而失去興趣”。25.3%的人“只要一讀書就會覺得厭煩。16.7%的人認為學習是“無趣的事”,42.5%認為學習是“不得不做的事”,13.9%認為學習是“討厭的事”。這些數據表明,相當部分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倦怠、厭煩和缺乏興趣的狀況。

        2、部分學生學習行為失當。43.1%的人表示自己會偶爾逃課,41.1%的人經常逃課。45.9%的人表示自己想努力學習,但因為社團活動、網游、娛樂、睡覺等因素的干擾而沒辦法努力;6.6%認為到大三時再努力也不晚;6.6%的人認為大學就是混一天算一天。在上課時學習專注度為“一般”的人占30.4%,“不專注”的占22%。45.6%的人從來不會主動與老師討論問題。

        3、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成就感體驗較低。51.4%的人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滿意度為“一般”,17.3%的人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滿意”。42.7%的人認為“大學課業負擔太重,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35.7%的人感覺自己“學得很辛苦”。這些數據表明,相當部分的學生在成績評價、發展預期、快樂感受方面都沒有達到所期望的水平,學習成就感體驗較低。

        綜上,可以這樣認為,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學習倦怠的情況是較為突出的。

        (二)呈現出隨著年級增高而學習倦怠更為突出的趨勢。

        逃課是學習倦怠的直接折射。調查表明,一、二、三、四年級中分別有33.3%、32.4%、 41.5%、53.2%的人經常有逃課情況發生。呈現出隨著年級升高而逃課率增加的趨勢。

        四個年級認為自己“不太適應大學學習要求、學習缺乏主動性”的比例分別為47.8%、、45.8%、57.4%、51.3%, 認為自己“很不適應大學學習要求,學習上總是很懈怠”的比例分別是34.8%、27.1%、14.8%、19.2%,呈現總體上升。

        (三)女生與男生在學習倦怠的情緒體驗方面無明顯差異,但男生比女生有著更多的不當行為表現。

        在學習情緒體驗上,調查所采集到的數據沒有體現出男女生的明顯差異,但在不當行為的現實表現方面,男生卻比女生更嚴重。比如,經常逃課的女生、男生分別為32.8%和43.7%。

        大學生們歷經艱難的高考歲月,邁進國家重點高校的大門,理應是帶著對自己的自信和未來的憧憬開始新的生活,但為什么會出現較為普遍的學習倦怠呢?

        二、造成學生學習倦怠的原因分析

        引起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都與學習倦怠的出現有著很大關系。我們主要研究學生個人與學校因素的影響。

        (一)從學生個人的角度看,出現學習倦怠的總體原因是學習動機的缺乏。

        學習動機是把學習需要和學習愿望轉變為學習行為的心理動因,是推動學生持續進行學習活動的動力因素,它起著激勵、指導、反饋學生學習行為的作用。學生學習動機缺乏的主要原因是:

        1、學生對大學生活的適應所致。由于面臨著從中學進入大學的轉變,很多學生出現了各種不適應的表現。

        一是上大學先松口氣的心理。26.6%和9.7%的人“經常有”或“一直有” 到大學后松口氣的想法。二是對所學專業缺乏興趣而導致學習倦怠。調查發現,認為自己的學習動力主要來自于對專業興趣的人只占被調查對象的10.7%,32%的人的學習動力主要來自于考試、畢業和考研的壓力。53.1%的人對專業的“興趣一般”, 7.9%的人“因為入學后了解了本專業而失去興趣”,而四年級被調查學生因為入學后了解了本專業而失去興趣的占到19%。三是一些學生在大學的競爭中不能體現個人優勢,自我評價走低而導致學習倦怠。24.7%的被調查對象選擇“既然怎么努力都無法達到優秀位置,所以就干脆放棄努力”,認同這個選項的在四個年級分別占24.5%、19.7%、23.2%、30.4%。

        2、一些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對大學自主性的學習不適應。45.9%的人表示自己想努力學習,但因為社團活動、網游、娛樂等因素的干擾而沒辦法努力;6.6%認為到大三時再努力也不晚;6.6%的人認為“大學就是混一天算一天”。大學的管理相對寬松,一些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容易放任自己。

        3、一些學生學習抱負水平低。抱負水平是一種對自己的行為將要達到什么程度的心理需要。這種需要屬于動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支配著行為朝向所要達到的目標。[2]由于學習愿望弱化,學習方面的投入不足,也就不能從學習活動中體驗成就感,這使他們的學習動力進一步降低。調查中,22.7%的人看不到現在的學習對培養一個人的專業思維和專業素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3.6%的人認為分數不代表什么,能力強就行。

        4、進入大學后出現理想目標的真空期。

        在回答“你對自己未來的期望是什么”的問題時,41.5%的人選擇A:“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24.5%的人選擇B:“做一個能夠很好地承擔家庭責任的人”,21.6%的人選擇C:“做一個平凡而開心的人”。從數字來看,選擇A和B項的合計達到66%,加上選擇C的21.6%,也就是說,大部分人對未來自己的期望是非常積極的,但為什么會呈現出較為普遍的學習倦怠狀況呢?

        這是因為,有的大學生的所謂理想,不過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并沒有把這個理想轉化為大學生活的具體目標,他們沒有在理想和現實生活之間建立起內在聯系,那么所謂理想就不能成為牽動大學生活的動力。這是由于學生在大學期間沒有明確的目標、缺乏人生規劃造成的。

        (二)學校因素的影響。

        1、學校、教師對學生學習心理應有足夠的關注和支持。60.8%的學生認為“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不夠,主動性預防工作少”。尤其對于學生學習心理的關注,仍需要進一步加強。

        2、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水平等因素與學生學習倦怠狀況密切相關。調查中,對本專業課程設置的滿意度為“一般”和“不滿意”的分別為40.8%和15.9%;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為18.2%。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體會到的是枯燥、乏味等消極的感覺,久而久之必然產生學習倦怠。學生對學習活動本身不喜歡可能是導致其厭學的直接原因。

        25.1%的人認為“課程難度過高”,42.7%的人認為“專業學習負擔太重”。過于繁重的學習任務給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學習壓力,使學生疲于應對,無暇顧及自由思考、自主探索以及人文素養方面的發展,容易誘發學習倦怠傾向。

        三、應對大學生學習倦怠的設想

        (一)學校要更加主動地關注和疏導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

        學生在四個年級所面臨的學習心理方面的挑戰各有不同。學校要根據各年級、各階段的不同情況,事前主動預防、事中有針對性地疏導。

        學校應加大心理普查與輔導密度,一是關注學生學習心理,矯正偏差觀念和行為,比如厭學、沉迷網絡;二是依據個性測試結果,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如果確實沒有興趣或者相關能力不足,就要為本科或者研究生階段轉專業早作打算。

        (二)教學活動設置要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承諾為中心。

        大學生的專業承諾是指大學生認同所學專業,并愿意付出相應努力的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專業承諾反映了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喜愛、愿意付出的努力和良好的行為表現等積極的學習心理,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對專業的學習態度,是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重要的心理基礎。[3]

        研究發現,學習倦怠與學生對專業的了解程度、學業壓力、教師人格魅力、教學水平有著密切而直接的關系。學校要在學生在校的整個過程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能僅靠學生自我培養專業承諾水平,更要通過教學內容和方式改革、教學活動設置等各種方式主動引導,以增強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這有利于減少大學生的學習倦怠心理,提高專業承諾水平。

        1、切實加強學生入學之初的專業教育。調查表明,缺乏專業興趣是學生中較為普遍的現象。即使有一定專業興趣的學生,其對專業的喜愛可能更多的是源于直接興趣,對所學專業的理性認識還不夠。要以講座(比如專業導論)、參觀等方式,幫助新生盡快了解所學專業到底是什么、未來要做什么、對人的能力素質要求是什么及如何達到要求,使學生盡快強化專業學習動機,樹立新的人生理想。

        2、有效開展大學生活規劃和職業生涯輔導。做好學生的大學生活規劃和未來職業規劃,是調整學生學習心理的最重要方式。通過大學生活規劃和未來職業規劃,把學生的人生大理想、大目標具體為各子目標,在大理想、大目標和現實生活之間建立起密切的聯系,讓理想真正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每一天,從而激勵和感召學生為服務社會、實現人生價值而不懈努力。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研和學術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探索氛圍。學校要給學生提供自主性、研究型學習的機會和條件,通過參與科研項目、參加專業設計競賽、課程小設計制作等方式,引導學生把無生命的知識轉變成靈動的思考和科學探索的方法、能力。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促使學生接觸社會,了解國情和最新科技動態,以增強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體驗學習樂趣和專業成就感,優化心理品質,提高科技創造能力。

        4、加強師資建設,加強教學管理,提高專業、課程、教師對學生的吸引力。

        第一,要調整課程設置。從本科生畢業后可能的去向來看,無外兩種類型:應用型和研究型。本科生培養要重視工程的系統性和實踐特征。在課程設置上,既要重視學生專業基礎的培養,培養其專業思維和可持續學習的能力,又要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或研究能力及創新能力、人文素養的培養;既要重視專業共性培養,又要重視專業個性培養。讓學生在完成必要的學習任務的同時,還要有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研究、開發活動,在應用中學會應用,在研究中學會研究。這將有助于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收獲獨立探索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專業承諾水平,減少甚至避免學習倦怠的發生。

        第二,要強化教學管理。要采取措施,完善教學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方式,對教學的各個環節加大管理力度;在教師聘任、職稱評定、獎勵、考核等方面,加大教學評估結果的權重,把教學水平與教師的切身利益聯系起來;在教輔的輔助教學能力、態度、責任感等方面加強監督,促其優化完善。

        第三,教師要精心設計授課內容和方式,不斷完善教學方式、手段。教學內容要盡可能反映學科的前沿發展水平,授課的著力點要放在對學生能動性的發揮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突出知識的應用價值。要圍繞教學目的,倡導互動教學、問題式教學、研究性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功。

        第四,教師要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學生最喜歡知識淵博、研究能力強、授課水平高、待人親和、善于溝通、了解和尊重學生的教師。人格的無形魅力能夠讓學生對教師和他所教授課程的興趣大大提高,從而強化教學效果。

        5、調整學生參觀、見習、實習安排。一是入學之初,組織新生多次參觀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驗室、公司、企業。讓學生親密接觸科技發展趨勢,消除與前沿科技的陌生感、距離感,了解未來職業的工作內容、工作環境和素質技能要求,增強對專業的感性認識,提高專業興趣,激發學習熱情。二是在大二時組織學生進行見習或實習。讓學生深入工作場所,參與具體工作任務,學以致用,增強對專業知識應用性的理解,獲得專業成就感。

        6、教材要定位于本科生適用。對于專業從零開始的本科生來說,有些經典教材思維跳躍、深奧晦澀,甚至是打亂人類認識新鮮事物的邏輯規律,致使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夠完全聽懂,需要另外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其他簡易教材,這就導致學習任務增多、難度加大,增加了學習壓力和受挫感,可能引起學習倦怠的發生,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質量保證與課程的進一步開展。因此,教材的選用、授課的內容要及時調整、與時俱進。

        (三)學生要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面對環境中的挑戰能否采取適應性的行為的信念。人們總是傾向于回避那些他們認為在自己的能力之外的任務和情境, 而承擔自己認為力所能及的事情, 從而避免失敗的產生。一個相信自己能處理好各種事情的人,在生活中會更積極、更主動。[4]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決定著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對學習行為的選擇。積極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并促進其學習能力的發展。一是學生要增加成功體驗,增強自信,提高學習興趣;二是學生要利用各種方式培養客觀的自我認識,在此基礎上建立適度的自我效能;三是建立榜樣示范;四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對社會、家庭、自身的責任感。

        注:本文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項目“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研究”資助。

        參考文獻:

        [1] 朱小麟. 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因素及其對策[J].教育研究,2009(2):60-61.

        [2]莊麗. 高師院校新生抱負水平現狀研究[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3):17-1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五月丁香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最新永久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午夜在线观看国产 | 一区二区日韩一区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