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情緒的心理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心理健康;情緒調節;一般健康問卷;大學生
情緒調節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話題。然而,情緒調節作為心理學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卻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1]。經過近20年來的發展,情緒調節已經成為當前情緒領域的前沿課題和熱點。關于情緒調節的涵義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Gross[2]認為,情緒調節是個體有意識地和自愿地管理和改變自己(或他人)情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一定的調節方式(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反應、主觀體驗、表情行為等方面發生一定的變化。Gross[3]依據情緒調節發生在情緒反應產生之前或之后,將情緒調節分為先行關注情緒調節(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和反應關注情緒調節(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他認為,在情緒發生的整個過程中,個體進行情緒調節的策略很多,但最常用和有價值的策略有兩種,即認知重評(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達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認知重評試圖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方式理解使人產生挫折、生氣、厭惡等負性情緒的事件,或者對情緒事件進行合理化。認知重評是先行關注的情緒調節策略。
表達抑制是反應調整的一種,是指抑制將要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情緒表達行為,是反應關注的情緒調節策略。Gross及其同事做了大量的實驗研究發現,認知重評和表達抑制兩種情緒調節策略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同:善于使用認知重評策略的個體其幸福感、抑郁和滿意度等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標較積極,而使用表達抑制的個體其心理健康水平較低[2,3]進一步分析國內現有研究發現,關于情緒調節的研究主要是理論研究,而實證研究很少(主要以黃敏兒[4]、李梅[5]、鄧麗芳[6]的研究為代表),尤其是關于情緒調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僅有理論綜述[7]而尚無實證研究。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我國大學生的情緒調節特點及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以便為高校工作者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情感教育等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東北師范大學在籍全日制本科學生為樣本。共發放問卷450份,回收有效問卷398份。有效樣本的構成為:男生128人,女生270人;文科學生261人,理科學生137人;城鎮學生228人,鄉村學生170人;低年級人數為231人(大一128人、大二103人),高年級人數為167人(大三94人、大四73人)。
1.2 方法
1.2.1 一般健康問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20) 該問卷系Goldberg編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李虹等人修訂[8]。此問卷共20個項目,共包含3個維度,分別為抑郁、焦慮、自我肯定。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GHQ-20的20個項目分“是”和“否”記分,選“是”記1分,選“否”記0分,分數越高說明在此維度的癥狀越典型。將自我肯定量表記分進行反向轉換后與憂郁、焦慮量表分合成,形成心理問題總分,總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本研究中,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76,分半信度為0.67,問卷3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均在0.61以上。
1.2.2 情緒調節問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該問卷修訂自Gross編制的情緒調節問卷[9]。此問卷共10個項目,含2個維度:認知重評策略和表達抑制策略,采用5點量表評定法,要求被試回答每個陳述符合自己的程度,從1~5表示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說明被試越傾向于運用此種情緒調節策略。本次測量中,該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68,問卷兩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70、0.60。
1.3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SPSS/PC(11.5)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t檢驗及Pearson分析。
2 結 果
2.1 大學生情緒調節狀況 大學生在情緒調節的認知重評和表達抑制兩個維度上的平均分數分別為3.84±0.64和3.23±0.79,由于本研究采用5級記分,中數為3,所以,大學生較多地運用這兩種情緒調節策略,相對來說,更傾向于運用認知重評策略調節情緒。對不同群體大學生在情緒調節問卷上的得分進行t檢驗,結果如表1中所示。
表1的結果表明,大學生在情緒調節上的得分并無顯著的城鄉(家庭所在地為城鎮或鄉村)差異和年級差異。在認知重評上的得分無顯著的性別差異;在表達抑制上的得分差異非常顯著,男生的得分明顯高于女生,這說明男生更傾向于使用表達抑制策略。
2.2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大學生在自我肯定、抑郁、焦慮3個維度上的平均分數分別為5.78±2.14、0.86±1.02和1.12±1.36,將這3個維度總體平均數分別除以每個維度的題目數,得到各維度的平均分,3個維度分別為0.64±0.24、0.146±0.17和0.22±0.27。由于本量表采用0~1計分,中數為0.5,所以,大學生自我肯定程度較高,抑郁、焦慮程度較低。對不同群體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得分進行t檢驗,結果如表2中所示。
表2的結果顯示,男大學生的GHQ得分及焦慮程度顯著高于女大學生;在焦慮因子上,城鎮學生與鄉村學生存在顯著差異,鄉村學生的焦慮程度顯著高于城鎮學生;低年級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抑郁程度顯著高于高年級大學生,高年級大學生自我肯定程度顯著高于低年級大學生。
2.3 大學生情緒調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以認知重評的平均分(3.84±0.64)為界,將大學生劃分為高認知重評組、低認知重評組;以表達抑制的平均分(3.84±0.64和3.23±0.79)為界,將大學生劃分為高表達抑制組、低表達抑制組。對認知重評高、低組及表達抑制高、低組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得分進行t檢驗,結果如表3中所示。表3的結果表明,除抑郁這一因子外,認知重評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學生在心理問題、自我肯定、焦慮上的得分都有顯著差異。認知重評得分高的大學生自我肯定程度明顯要高于認知重評得分低的大學生,認知重評得分高的大學生心理問題及焦慮程度明顯要低于認知重評得分低的大學生。表達抑制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學生在心理問題及各項因子上的得分均無顯著差異。
相關分析顯示,大學生的認知重評策略與心理問題、焦慮及憂郁呈顯著的負相關,與自我肯定因子呈顯著的正相關。大學生的表達抑制策略與心理健康問題及各因子相關不顯著(見表4)。
3 討 論
在情緒調節方面,與女大學生相比,男大學生更傾向于運用表達抑制策略來調節情緒。本研究結果與Gross對1483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男生與女生在認知重評上的得分無顯著的差異,但在表達抑制上的得分差異非常顯著,男生的得分明顯高于女生[3]。產生這種性別差異可能是由于男女性別角色的社會化不同。據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研究[10]表明:多數人認為適合男性的人格特質多與成就、事業有關,適合女性的人格特質多與情感、人際關系有關。男性表達情緒常會被看作是懦弱、缺乏男子漢氣概。與女孩相比,父母更多地教育男孩要學會控制情緒,社會也更期望男孩抑制情緒的表達。對嬰兒早期情緒行為的研究[11]表明:個體早期情緒行為上的差異并不明顯,但隨著年齡增長,交往擴大,社會文化因素對個體的影響越來越大,男性表現更堅強和克制,更加穩重和含蓄,導致男性更多運用抑制策略來調節情緒,女性日趨表現出情感細膩、敏感,比男性更善于情緒表達,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性別角色社會化的結果。
本研究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性別、城鄉、年級的差異檢驗分析,結果顯示,男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焦慮程度顯著高于女大學生,這種差異可能與男女傳統社會角色以及師范院校的學生特色有關。男大學生可能比女大學生對成就、事業有更高的追求,同時,師范院校女生較多,并且女生在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學習、活動等方面表現得都要好于男生,這使得師范院校的男生壓力要比女生大,這給男大學生帶來了更多的焦慮,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女大學生;鄉村學生的焦慮程度顯著高于城鎮學生,這可能與鄉村大學生的經濟條件、生活條件、學習條件要比城鎮學生差,他們感受到的社會競爭和就業壓力要大于城鎮學生有關;高年級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抑郁程度顯著低于低年級大學生,自我肯定程度顯著高于低年級大學生,也就是說,高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好于低年級學生。這可能與高年級學生隨著年齡增長,實踐經驗及人生閱歷的豐富有關。
【關鍵詞】中學;新生;心理健康
1.前言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生理、心理由幼稚走上成熟的過渡階段,親子關系、同伴交往、學習壓力、性的萌動等諸多方面的困惑,都影響著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既往研究表明,10%-30%的中學生存在各種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偏執和敵對癥狀等方面[1],尤其是對于剛剛進入新環境的初一、高一年段學生。為了解初一、高一年段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地提出相應的教育對策,正是該研究要探討的問題。
2.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廈門某中學的初一、高一年段新生作為被試,共發放問卷940份,有效問卷923份。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選取由王極盛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該量表共有60個項目,10個分因子。
2.3實施
對被試進行網絡測評。對所獲數據進行審核,數據使用SPSS16.0進行統計分析。
3.結果與分析
3.1廈門某中學新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
結果顯示,所研究的樣本群體其心理健康狀況整體水平良好。其中,在新生中較常出現的心理問題是學習壓力、強迫癥、情緒不平衡。
3.2不同性別的廈門某中學新生在心理健康各維度水平的差異分析
結果顯示,女生在抑郁、焦慮、心理不平衡的因子分顯著高于男生的因子分。
3.3不同年段的中學新生在心理健康各維度水平的差異分析
結果顯示,高一學生在抑郁、焦慮的因子分顯著高于初一學生的因子分。
4.討論
4.1廈門某中學新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
研究發現,主要心理問題分別為學習壓力、強迫癥狀、情緒不平衡。本研究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周圍環境的變化,緊張的學習生活、家長的期望、新老師的不同教學方法等等,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學習壓力。其次,青春期對外部形象的刻意追求,對性的懵懂好奇而又羞于啟齒所造成的壓抑,對學習的過度苛求,對新生活期待與現實的矛盾等,若沒有及時地進行宣泄或調整,都可能導致強迫狀態;[2]同樣也可能造成情緒的不穩定。
4.2不同性別的廈門某中學新生在心理健康各維度水平的差異分析
女生在抑郁、焦慮、心理不平衡的因子分顯著高于男生的因子分。出現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女生比男生更早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對女生影響更大[3];其次,在面臨挫折時,女生比男生更多使用發泄和忍耐應對,而中學男生更多使用幻想應對有關的方式[4]。
4.3不同年段的廈門某中學新生在心理健康各維度水平的差異分析
高一學生在抑郁、焦慮的因子分顯著高于初一學生的因子分。出現的原因可能是,初中生非常注重同伴交往;而高中生更關注自己的內省,而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利于情緒的合理宣泄。其次,高中的學習難度更難,學習壓力也更大,與之帶來的煩惱、挫敗感更易產生抑郁情緒和對學習的焦慮感。
5.教育對策
5.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多進行學習心理調試的指導
首先,豐富心理健康課程內容,針對新生學習方面進行專門的指導,并針對不良心理反應做一定的放松訓練;其次,班主任及科任老師應積極關注新生的動態,及時幫助學生疏導其不良情緒;最后,舉辦各種文體活動,豐富學生生活,合理宣泄。
5.2加強女生的心理健康輔導
了解不同年級、年齡段女生的心理特點,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講座和進行宣傳。如,在初一年段開展關于女生青春期性心理的教育,培養女生自我保護的意識。
5.3針對不同的年段,確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針對不同年段的新生,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如在初一年段進行的新生適應性輔導,側重對同伴交往及情緒的調節等方面;在高一年段進行的新生適應性輔導,側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情緒的宣泄等方面。
6.結論
6.1廈門某中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整體水平良好。
6.2廈門某中學新生處于前三位的心理問題分別為學習壓力、強迫癥狀、情緒不平衡。
6.3女生在抑郁、焦慮、心理不平衡的因子分顯著高于男生的因子分,在其他方面不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6.4高一學生在抑郁、焦慮的因子分顯著高于初一學生的因子分,在其他方面不存在明顯的年級差異。
【參考文獻】
[1]劉恒,張建新.我國中學生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結果[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8(2):88~90.
[2]鄭占杰,王冠軍.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精神醫學雜志,,2008,,21(6):420~422.
【關鍵詞】大學生,亞健康心理,音樂教育,調試功能
一、亞健康心理釋義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高校學生數量激增,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進一步凸顯,有很多學生都出現了心理偏常狀態,但是又沒有達到疾患程度,即心理亞健康狀態,與常說常見的憂郁癥、強迫癥、心理障礙、精神疾患等有著很大的區別。據北京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課題組的研究成果表明,約有44%的大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了亞健康心理狀態中,因此亟須探索出有針對性的改善路徑和方式,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優化心理素質,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二、大學生亞健康心理表現和成因
從整體上來說,亞健康心理狀態主要是指一種長期的、消極的心理狀態。具體來說,主要表現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是灰色心理。這是當代大學生一種常見的偏常心理狀態,表現為對事情缺乏興趣、對行為缺少信心、遇到困難時首先選擇逃避等,而且周期性情緒起伏較大。第二是學習焦慮。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感到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衰退、學習效率低下,甚至會間歇性地頭疼,由此也擔心自己的學習成績下降。如果這種不良情緒不能得到及時排解,很容易引發更嚴重的問題。第三是情愛挫折。這是一種由于愛情遇到挫折后產生的強烈情緒和消極狀態。大學生情竇初開,但是心智發育水平有限,且缺少必要的人生經歷和社會閱歷,很容易在戀愛中遇到挫折,并難以正確對待這種挫折,或消沉和憂慮,或激動和煩躁,有的甚至出現輕生念頭。第四是人際交往。多數學生在求學時,經歷的都是“學校—家”兩點一線的生活,社會經驗十分匱乏,更缺少人際交往的經驗,所以很多大學生都遇到了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或者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傾聽和體諒他人;或者妄自菲薄,認為自己無關緊要,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以上問題的出現,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家庭方面的原因。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多數學生都有著較為寬裕的成長環境,且家長的過分保護和關心,造成了學生的依賴性強,難以獨立生活,性格上任性、自私和狹隘等。一旦遇到不如意的情況,就會出現悲觀、過激的心理。其次是學校方面的原因。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就業難也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很多學生都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特別是努力后卻因環境、方法等因素而未達到預期效果時,很容易出現自暴自棄的情況。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是貧困生,他們因承受著巨大的經歷壓力和生活壓力,也很容易出現自卑、悲觀、失落等情緒。再次是社會方面的原因。當代社會是一個多元文化并行發展的社會,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新媒體設備的普及,也讓高校早已不再是封閉的象牙塔。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想很容易進入校園,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如很多學生都長期接觸互聯網,互聯網上各類信息良莠不齊,而學生則缺乏辨別和抵制的能力,很容易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還有一些學生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難以達到自己認為的理想狀態,便將互聯網作為新的寄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網絡綜合征、網絡狂躁癥等。最后是個人方面的原因。受到綜合因素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對人生、社會等都缺乏正確認識,個人的物質、情感、理智心理未能得到良好協調,遇到一些波折后很容易沖動,給美好的校園生活蒙上了不和諧的陰影。
三、音樂教育對大學生亞健康心理調適的理論依據
通過音樂教育對大學生亞健康心理進行調適和干預,并不是突發奇想,也不是天方夜譚,而是有著深刻可行的理論依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于音樂本身具有調適情緒的重要作用。由外界客觀刺激所引起的情緒,是各類心理現象和活動的最初表現。情緒的好壞程度對心理健康狀況有著決定性影響。作為音樂來說,其本身就是情感、情緒的產物,自然也可以有效作用于欣賞者、學習者的情感和情緒。所以通過音樂教育改善大學生亞健康心理、預防心理疾病是完全可行的。具體來說,其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 一) 表情達意
任何時期和類型的音樂,都是帶有特定內容、思想和情感的。換言之就是音樂作品是創作者情緒的外化。“大學生在學習和欣賞這些作品時,自然會與創作者、作品進行深入的互動,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陶冶、啟示和潤澤。”[1]如著名的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一開始的四個音符剛勁有力、發人深省,有的人理解為命運在敲門,有的人認為這是貝多芬向命運發起挑戰的號角。隨后的旋律中,這個主題動機不斷豐富和發展,始終充滿著勇往直前的氣勢和動力。每一個學生聽罷后,都覺得之前的沉悶和抑郁一掃而光,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正是對貝多芬和作品情意的最佳回應。
( 二) 誘發感染
大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正面和負面的情緒。如果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那就表明學生的負面情緒較為嚴重,壓倒了正面情緒。所以心理調適的一個重要方向就在于讓正面情緒常伴大學生,充盈于大學生的全身。音樂正是對此最得力的助手和工具,當學生聽到不同情感指向的作品時,內心便會產生一系列情感反應,獲得多種類型的美感體驗。比如在聽到《我的未來不是夢》這首著名的流行歌曲時,自然會誘發學生奮進、堅韌、不服輸等情緒體現,可以以一種全新的心情來面對學習和生活,不良情緒自然也消弭于無形中。
( 三) 宣泄釋放
前文中提到,大學生不良情緒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而關鍵在于如何面對這些不良情緒,如果置之不理,任由發展,則容易導致嚴重心理問題的出現。在對待不良情緒的諸多方式中,利用音樂進行宣泄和釋放就是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比如一些節奏歡快、旋律流暢的音樂,可以使寂寞和低沉的心情得到有效緩解,繼而達到開闊心胸、爽朗精神的效果。一些節奏舒緩、旋律清新的輕音樂,則能夠給人以安靜平和之感,可以讓大學生擺脫煩躁,神閑氣定、安靜平和地接人待物。所以很多時候不同類型和風格的音樂,都是緩解大學生不良情緒的藥方,如果可以對癥下藥,自然會藥到病除。誠如畢達哥拉斯所言,音樂的旋律和節奏,都可以治療人們的情緒和脾氣,使它們歸于和諧,讓自己重獲新生。所以學校和教師要對音樂的情緒調適功能給予充分重視,將其作為音樂干預大學生亞健康心理的重要方式,改善和消弭大學生的不良情緒,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音樂教育對大學生亞健康心理調適的實踐依據
音樂教育對大學生亞健康心理的調適,不僅要分析可行性,更要看實際的效果。這一點最鮮明的體現就是音樂治療學科的興起和發展。“早在20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音樂治療就率先應用于當時的傷病員,為他們緩解精神壓力,調整心情,并因良好的成效而迅速推廣。”[2]20世紀80年代,音樂治療學開始作為一門學科逐漸發展起來,其涉及多個專業,應用領域十分廣泛,治療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包含通過音樂鑒賞引發想象和聯想、參與音樂創作和表演活動等。在音樂美的陶冶和潤澤下,可以將那些痛苦的情感體驗和生活經歷,轉化為一種悲劇式的審美體驗,使情感得到了升華。也就是說,音樂治療不同于普通的醫學治療,直接通過手術或藥物作用于病痛,而是重在改變人們的精神和心理狀態。不是通過人的理性思考和實踐發揮作用,而是通過感性獲得人們的情感共鳴。目前,音樂治療學的作用和價值已經得到了普遍認可,并在國內外的高等教育中有著廣泛運用。比如美國高校普遍采用的音樂想象治療法,是由經過專門培訓的心理輔導教師,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讓學生聆聽相關的音樂,并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展開想象,然后再與學生就想象內容進行討論,進而予以有針對性的引導。與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音樂可以在不知不覺中作用于學生的內心,消除學生的焦慮感、緊張感和煩躁感,引導學生釋放壓力、愉悅心情。所以從醫學角度而言,音樂治療學方興未艾,正是音樂教育調適大學生亞健康心理重要的實踐依據。
綜上所述,大學生既是時代新人和民族的希望,也正處于從青少年向成年人轉變的關鍵時期,在社會、時代等綜合環境的影響下,難免會出現認知偏差和情緒波動,產生心理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干預和調適,則很容易陷入到亞健康心理狀態中。音樂教育可以潛移默化和潤物無聲的方式對大學生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和引導,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就大學生亞健康心理的表現和成因進行了分析,探討了音樂教育特有的價值和作用,希望可以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出切實可行的路徑,讓音樂教育成為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有一項關于自控能力的合作研究,研究者向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小朋友出示兩種玩具:一輛大的救火車和一輛小卡車,問小朋友:“你喜歡哪一輛?”小朋友表示喜歡大的救火車。然后研究者告訴小朋友,老師要到屋子里面去工作,如果你要玩那輛大的救火車,就要等老師做完事回來后才能玩,要堅持15分鐘。如果等不了,就按鈴,老師聽到鈴聲就回來,可是你就不能玩大的救火車了,只能玩那輛小卡車。
實驗結果表明,我國幼兒等待時間不如澳大利亞小朋友長,能堅持15分鐘的人數不多。結論:我國幼兒表現出自控能力較弱。
自控既是意志的表現,也是情緒智力的表現。情緒智力應包括5個方面:
(1)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
(2)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
(3)自我激勵能力;
(4)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
(5)人際關系的管理能力。
幼兒的情緒自控能力是指幼兒控制和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特別是對不良情緒加以調控的能力,如憤怒、煩惱等。從總體上看,幼兒情緒的自控能力較弱,這與他們的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關,所以外界的各種刺激都極易興奮,難以自制。另外,不良的家庭教養方式,如溺愛或放任,父母本身缺乏自制等,使他們也會導致幼兒自制力差。
對策:
合理的宣泄:發泄球與涂鴉墻
自控并不等于壓抑,真正的自控是建立在合理宣泄的基礎上的。我看到有的父母這樣教育孩子:孩子受了委屈,傷心地痛哭,父母說:“好孩子要堅強,不許哭。”孩子受到了老師表揚,得意地對父母笑,父母又說:“好孩子不要驕傲,多想想你的缺點。”這樣的孩子很可憐,他們的情緒似乎被父母“剝奪”了。這種壓抑并不是自控。情緒的自控來自于合理的宣泄。
正確的做法是:1、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只要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破壞東西,如哭泣、運動、訴說、在紙上亂畫一陣、大聲唱歌等,都是合理的宣泄方法。
2、在孩子情緒很激動的時候,不要急著和他講道理,也不要粗暴地控制,先要提供合理的宣泄渠道,引導孩子把不良的情緒宣泄出來。
在上海市閘北區安慶幼兒園一項關于“幼兒宣泄渠道”的研究中,幼兒園在活動室的附近設立了“宣泄室”。宣泄室中有自制的發泄袋、海綿玩具、發泄球、廢報紙、毛絨玩具、涂鴉墻(墻面用報紙貼滿)、蠟筆等等,供幼兒選擇。宣泄室也起到一定的隔離作用。教師通過門簾上的洞觀察幼兒情況。結果發現,“發泄球”和“涂鴉墻”是幼兒選擇最多的和操作時間最長的發泄工具,經過這兩種活動后,幼兒進行安靜游戲的時間也最長。年輕父母不妨借鑒這一研究結果。例如在家里,可以專辟一個角落做成“涂鴉墻”,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讓他在上面任意涂抹。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之后,再對他進行教育。
提前預防:增強心理免疫力
幼兒情緒失控往往發生在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一方面,幼兒的需求逐漸增多,另一方面,他們又能力有限,語言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他們還不知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要求,一旦需要不能滿足時,就通過發火或痛哭來表達自己的要求。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可以針對有可能導致幼兒情緒失控的環境,提前做好預防。
例如,3歲的東東在玩玩具時,媽媽拉他吃飯他總是會發脾氣,怎么辦呢?可以在吃飯前15分鐘就應該給予提醒,每隔5分鐘對東東說:“馬上要吃飯了,還有15分鐘……10分鐘……5分鐘。”這樣孩子在心理上有了準備,就不會產生強烈的受阻感。
又如,帶孩子到商店去以前,要估計到孩子要求買玩具而哭鬧,父母事先要和孩子講好條件,只許看,不許買,不聽話就不帶你去。如果孩子表現好,答應他回家后給予糖果以示獎勵。
提前預防能增強孩子的“心理免疫力”,提高幼兒的情緒自控能力。
明確要求VS堅持說理
幼兒的認知能力相對較低,因此,對幼兒要有明確的要求,讓孩子知道“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通過外界的要求來促進自控,如“不要亂發脾氣”、“不要大吵大鬧”,對孩子的壞脾氣絕不能遷就。
同時,父母也要讓孩子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讓孩子逐漸形成評價自己行為和情緒的能力,掌握相應的規則。有的父母總覺得和孩子講道理是白費力氣,不如直接命令,其實真正的自控恰恰來自于孩子的理解。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既不能無原則地遷就孩子,又不能放棄耐心說服,堅持這樣做,孩子就會掌握一套評價自己行為的規則,達到真正的自控。
情緒自控DIY
策略一:注意力轉移法。在孩子情緒不良時,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例如,當孩子心里感到難過時,你可以引導他:“難過時可以找些使自己開心的事情來做。你現在愿意看看電視還是出去玩玩沙子?”引導孩子在兩種選擇中挑選一種,在挑選的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也就得到了轉移。
策略二: 延遲滿足法。當幼兒為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煩惱時,你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產生積極的思維:這一切都是暫時的,自己的需要過一會兒也會獲得滿足的。例如,一個幼兒和別的小朋友爭搶玩具,在放棄時他可以這樣安慰自己:“現在讓給他玩,自己過會兒就可以輪到了。”
關鍵詞: 大學生;積極情緒;培養;策略
積極心理學是近年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新趨勢。積極情緒作為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要主題之一,也受到越來越多教育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工作者的重視。積極情緒的培養有助于提升人們的主觀幸福感,使其能以健康、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富有理想、朝氣蓬勃,他們的成長與國家發展密切相關。同時這一代大學生的身上又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點,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整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時代的來臨和多元文化的滲透,造就了這一代大學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如何培養他們的積極情緒,幫助他們在大學生活中獲得更加良好的積極體驗,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究的問題。
一、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解析
當代大學生多為90后,是伴隨著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青年。與以前的大學生相比,他們的人際交往更加廣泛,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多元化,思想也成熟得更早。這一系列特征使得當代大學生對人、對事更有主見,不輕易盲從,喜歡展示自己的才能,探索真理,追求個性,向往實現人生價值。但是這種看似成熟的做事風格并不能代表他們的心理發展已經趨于成熟,不再需要外界的干預和調節。與之相反,當代大學生的一些行為和想法其實恰恰是幼稚的、是不成熟的,他們由于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往往把現實想象得過于理想和美好,缺乏落實行動。當殘酷的現實與美好的理想形成強烈反差時,他們的心理變得不堪一擊,各種心理問題開始逐漸涌現。
另一方面,以90后為主力軍的當代大學生多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少同伴群體的陪伴與交往,對家庭和父母的依賴性較強,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缺少責任意識,不善于換位思考。再加上隨著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大學生面臨著學習、生活、擇業等多重壓力。每個大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和難以解決的困難,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正確的疏導,不良情緒逐漸積壓,最終會形成一定的心理問題,影響大學生正常的人際交往和成長成材。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在制約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社會各界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但是,在長期的探索和實踐中,人們逐漸意識到心理健康并不是非此即彼,它的發展經歷的是一個動態的、連續的變化過程。心理的“健康”與“不健康”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和劃分標準,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由“正常”走向“異常”是量變到質變積累的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從長遠入手,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恰當地選擇情緒調節策略,充分發揮教育和引導作用,培養大學生的健康心理品質。
二、培養當代大學生積極情緒的作用和意義
在探討積極情緒的培養對當代大學生的作用和意義之前,我們首先要厘清什么是積極情緒。關于積極情緒的定義,很多學者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認為,積極情緒是對個人有意義的事情所做出的獨特即時反應,是一種暫時的愉悅,并指出各種具體的積極情緒,如高興、興趣、滿足感、自豪感和愛等,表面看來各不相同,但都有拓寬人們瞬間知行能力、建構和增強個人資源、提升主觀幸福感等功能[1]。孟昭蘭(1989)認為,“積極情緒是與某種需要的滿足相聯系,通常伴隨愉悅的主觀體驗,并能提高人的積極性和活動能力”[2]。任俊等(2006)認為,積極情緒是指能激發人產生接近或行為傾向的一種情緒,所謂接近或行為傾向,就是指產生情緒的主體對情緒的對象能夠出現接近的行為或行為趨向[3]。雖然不同學者對積極情緒的解釋不同,但是這些定義的共同之處在于都認為積極情緒是個體與外界相互作用下所產生的一種愉悅的情緒,這種情緒是積極的、正面的情感體驗,對人的心理發展有促進作用。
從其內涵可以看出,重視對當代大學生積極情緒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積極情緒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擴展個體資源,為實現個人成功打下基礎。研究表明,消極情緒會影響大腦的記憶和信息儲存,影響到個體對周圍事物的知覺。而積極情緒則有利于個體喚起美好的記憶,保持對外界良好的反應4。尤其是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學習是大學生活的首要任務,積極的、良好的情緒狀態有利于增加個體的注意廣度和記憶強度,提高學習效率,使其對問題的思考更加清晰,激發創造性思維。大學時期是個體實現知識飛躍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學生思維靈活,精力旺盛,積極情緒的培養能夠幫助大學生獲得學習上的進步,擴展智力資源。當然,除了智力資源之外,大學生身體資源和心理資源的擴展也應當受到重視。身心健康是影響個體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健康的身體和樂觀的心理狀態能夠幫助大學生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實現個人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積極情緒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心理愉悅性,幫助個體以正確的心態更好地應對困難。積極情緒是在和諧的環境和輕松的心理狀態下產生的,它有利于人們放下焦躁情緒,享受周圍的生活。在積極情緒下,個體更容易審視自身的缺點,同時更加寬容地接納他人的個性和錯誤,提高人際交往的成功率,提升內心的愉悅感和幸福感。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保持心理狀態的愉悅更加重要。在大學生活中,每個人都要不可避免地遇到來自學習、戀愛和就業等多方面的壓力及挫折,積極情緒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加樂觀地面對壓力,較快地從消極情緒的影響下恢復過來,調整自身狀態以適應環境和生活的變化,以堅毅不拔的精神和頑強不屈的斗志面對困難,挑戰挫折。
(三)積極情緒能夠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搭建和諧的人際交往網絡。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個體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人生活在獨立的空間里。積極情緒的培養有助于提升個體人際交往的成功率,擴展人際交往的廣泛度,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以正確、有效的方法應對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問題。在當代大學生中,受歡迎的學生通常能夠采用情感表露和情緒表達等積極的方法與人交往,而被忽視或被拒絕的學生常采用壓抑或逃避的方式,不能正面迎接人際交往中的困難。同時,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大學生往往也不能得到他人的信賴,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為個體爭取更多的社會幫助,為取得個人成功提供更好的條件和更高的平臺。
三、培養當代大學生積極情緒的策略和方法
由此可見,積極情緒的培養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大學生在成長成材的過程中,如果能將積極的情緒和情感體驗變成一種生活的常態,使其成為一種習慣性的生活方式,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個體自身價值的實現和成功。
(一)開展心理輔導活動或情緒培養課程,讓其認識到積極情緒的重要性并盡快適應新環境。大學生剛剛從學業繁重的高中生活過渡到大學,陌生的環境和群體往往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壓力。在大學開始之初,可以以學校或班級為單位開展一些專業的團體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消除對新環境的陌生感,盡快融入新的環境和集體生活,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了解,建立對彼此的信任感,為日后的交流和相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開設以“積極情緒培養”為主題的選修課程,從理論知識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什么是積極情緒以及積極情緒對日常生活和實現個人成功的重要性。在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積極情緒時,外界力量的推動作用始終是有限的,最根本的還是應該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參與,對自身的情緒情感進行自我調節,正確認識問題情境和自身的關系,主動創設能夠產生積極情緒的環境條件,學會如何避免消極情緒所帶來的壓力,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鼓勵大學生主動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和比賽,讓其不斷體驗到各種成功。在大學生活中,有意義的學校活動和比賽可以充實大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大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其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一個人的積極情緒離不開成功,成功可以為個體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個體產生喜悅、幸福、滿足、自豪等積極情緒。學校和老師應當組織更多有意義的活動和比賽,鼓勵大學生自主開展或參加社團活動,一方面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學生的興趣需求。個體的興趣和愛好一旦獲得滿足,就會促進主觀愉悅感和幸福感的產生,從而更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學校組織的活動要涉及更廣的范圍和群體,活動形式要多樣,力求照顧到不同大學生的不同需求,使人人都有機會參與,有機會體驗在同輩群體中獲得的成功。大學生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也可以逐漸樹立起自信心,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挖掘自身的優勢和長處,從而幫助大學生取得更多的成功。
(三)通過角色扮演培養大學生的積極情緒,讓其在各種社會性接觸中建立廣泛的人際關系。角色扮演是幫助大學生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一種有效途徑。當代大學生多為家庭中的獨生子女,且進入大學之前基本上都在中小學接受教育,社會經歷較少,人際關系網絡較單一。通過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置身于具體的情境之中,親身體驗所扮演角色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體會平時在學校生活中難以體驗到的情感。除了角色扮演的常規形式外,對大學生更有幫助的角色扮演方法是融入社會。學校可以創設機會,以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形式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體驗不同的環境和生活,感受不同角色身上所擔負的責任和義務,從而激發內心的積極情感,塑造自身的積極行為。除此之外,大學生融入社會的過程也是搭建人際關系網絡的過程,學生在社會參與中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用寬容、樂觀的心態接納他人、完善自己,從而為大學畢業后實現由學生角色向社會角色的成功轉換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李笑,林波萍.從積極心理學角度探索90后大學生積極情緒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11,12:151.
[2]孟昭蘭.人類情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3-42.
本文概述了影響癌癥發生和發展的社會心理因素以及關于癌癥病人常見的心理問題。為了幫助癌癥病人調整精神和心理狀態,保持情緒穩定,可以嘗試對癌癥病人采取音樂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以及生物反饋放松訓練。
【關鍵詞】 癌癥;心理護理;發展趨勢
1 關于心理護理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
心理護理的基本概念是:指在護理全過程中,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地影響病人的心理狀態,幫助病人在其自身條件下獲得最適宜身心狀態,是一門促進疾病的康復或向健康方向發展的學科。癌癥患者的臨床常見心理特點為:① 緊張、焦慮,失眠,內心壓力大;②抑郁、煩悶、少言寡語;③認可心理和依靠心理。④過度的心理障礙,煩躁,易激惹,易怒。⑤愁悶,不愿見熟人和朋友,少動甚至不愿外出,食欲大減。
2 我國癌癥患者心理護理的發展概況
2.1 應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實施有針對性、系統化的整體的心理護理 由于癌癥患者個體自身的差異,具體表現為不同年齡、職業和文化水平的病人對癌癥的理解和反應是不盡相同的。通常的情況下,患者的心理狀況因病情的嚴重程度而不同。在醫學心理學有證據表明,癌癥治療效果明顯與否與病人的心理反應有著的密切的聯系。
2.2 心理護理評估及其相關具體措施 若要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必須要進行必要的心理評估。除了常用的觀察交談等簡單的評估方法外,對癌癥患者進行心理評估采用的客觀評定法日益受到重視。正確判斷癌癥病人的心理反應類型是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關鍵,需要醫護人員及其病人家屬共同的努力配合,使病人面對現實并說出真實的軀體癥狀以及心理感受,例如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夫妻感情、子女情感及對社會、鄰里同事的態度和看法,這些都會為其定制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提供最為真實有用的數據材料。根據這些真實的數據材料,判斷患者真實的心理類型及其心理狀態,定制出最優的個性化心理護理計劃。
3 社會心理因素對癌癥發生發展的影響
3.1 一般來說,基本上絕大部分患者對癌癥都十分害怕,無比煩心焦慮 對于很多人來說,得知自己患上癌癥后會出現萬分焦慮和恐懼,猶如大難臨頭,整個人都變得焦躁不安,心神不寧,精神不能集中,焦慮緊張,寢食難安以及出現失眠等癥狀。尤其是在放療和化療后會產生厭食、脫發以及惡心等嚴重的不良反應時,患者的焦慮恐懼的情緒會進一步加重,甚至可能會陷入慌亂恐懼之中。其次,很多病人都會擔心高昂的醫療費用會對家庭造成極大的負擔,拖累家人,這會進一步加重了焦慮恐懼的情緒,心理狀況極差。
3.2 情緒不安,逐漸變得依賴 由于進行化療放療和做完手術之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會下降,使其對身邊的家人和朋友變得更為依賴,常常會為自己感到苦悶與抱怨,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為不幸的人,怨天尤人,憎恨命運捉弄自己,恨上天的不公平,更為嚴重的患者會變得消極悲觀,甚至有尋死的念頭,這些都會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
4 癌癥病人的心理護理對策
4.1 加強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溝通,轉移患者的注意力 除了醫護人員與患者成為朋友之外,親屬、朋友、同事甚至是領導應經常探視,在情感上和精神上支持患者,使患者感受溫暖與關愛,生活多照顧患者,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關愛以及自身存在的價值。
4.2 主動講解治療方案的一些注意事項 絕大多數的患者都不會十分了解治療方案,可能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預估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當出現不良反應時,患者會感覺到不能接受,對治療失去信心。為了讓患者對治療有信心,保證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醫護人員應該主動跟患者溝通,介紹各種治療方案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其相對應的解決辦法,讓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當不良反應發生時,此時患者已經有一定的預期不至于產生強烈的焦慮與恐懼。
4.3 善用語言藝術安撫病人 醫護人員與患者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式以及語氣,語言是一門高超的藝術,以什么樣的口吻說話和說什么話,給患者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癌癥患者的心理上一般都較為脆弱,醫務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態度,注意語速、表情、語音,一定要尊重患者,應與正常人談話一樣望著對方,眼神要自然,態度誠懇,以禮相待,讓患者信任你,感受到希望,最好引導病人說出心聲,樂于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表情的變化以及語速的變化,以便正確了解他們內心真正的需求。
4.4 關于音樂治療 每個人的心理、生理、精神和軀體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通過和諧優美的音樂,愉悅患者的心情,調節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音樂治療通過優美的優美的旋律和曲調使患者產生情感效應、心聲效應、震動效應,從而調整患者的精神狀態以及心理狀態,其中抑郁性型的患者可以通過多播放一些歡快活潑以及節奏輕快的樂曲,使其心情舒暢,如貝多芬的5G大調小步舞曲、莫扎特的浪漫曲等;而對于恐懼型病人應該選擇一些清新典雅的安靜祥和性的樂曲,如勃拉姆斯的搖籃曲。
5 展 望
當代醫學心理學研究證明,癌癥患者的心理活動以及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影響,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川,做好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護士學習并掌握心理干預技巧,準確把握不同時期癌癥患者心理特點,不斷學習、實踐心理學理論,從而適應當代新的醫學護理模式的需要。心理護理有多種好處,不僅能夠幫助患者增強忍受治療的痛苦,激發生存的斗志,而且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接受治療,提高治療的效果。要治療效果得到保證,需要充分調動患者的社會支持系統,掌握正確的心理護理方法。對于腫瘤醫院而言,應該要培養專業的心理護理人員,一定要有社會心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知識等相關的基礎,而且對美學、哲學、文學以及倫理學等人文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而這些專業的心理護理人員,不僅是對患腫瘤的病人負責,更應該是對社區人群進行心理護理,使他們的心理都向健康的方向發展,避免或降低癌癥發生的幾率。
參考文獻
[1] 王燕榮.癌癥患者的個性化心理護理[J].臨床護理,2008,46(2):146-147.
[2] 尹紅梅.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10):125-126.
[3] 趙香蘭,黃笑燕,虞春華.我國癌癥病人心理護理現狀及展望[J].齊齊哈誒醫學院學報,2006,27(13):1634-1635.
[4] 王健.心理護理對癌癥患者情緒的影響[J].臨床護理,2012,30(10):618.
[5] 胡亞會.心理護理對癌癥疼痛患者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2(04):137-138.
[6] 常云麗.心理護理對癌癥患者情緒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9(5):123.
[7] 周夏月.晚期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護理園地,2011(09):4462-4463.
[8] 覃惠英.癌癥病人心理護理研究現狀與展望[J].山西護理雜志,1999,1(13):19-20.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心理健康教育;滲透
初中對一名學生來說,是其整個成長過程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也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階段。在該時期學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對人生的看法,自身獨特的價值觀以及情感態度等。若由于特定原因使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異常,也許會對其學習成績,人際關系以及校園生活等產生巨大影響,進而成為其終生遺憾。所以,在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關鍵的一項舉措。
一、良好課堂心理氛圍的創設
要重視課堂心理氛圍的創設,只有如此才能緩解學生的心理負擔,激起學生和老師之間在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改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較差的情況。良好課堂心理氛圍的創設主要從下面兩個方面入手:
(1)教師要有人人平等的意識,也就是要一律平等的對待所有學生,盡可能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對那些有嚴重自卑感以及挫折感的學生,要努力幫助其重樹自信。例如我在講課過程中就會告訴學生:錯了重答,不齊全補充,還未想好要認真考慮,不明白的提問,老師存在錯誤請指出,可以各抒己見。所以,學生就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認真思考,積極發言,這一方面能促進學生思維的開發,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戰勝心理障礙,最終以一個健康的心態進行學習。(2)教師以自己健康的心態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感染。情緒是會傳染的,設想一位教師如不能平衡自己的心態,不能保持情緒的穩定和健康,那么培養出來的學生心理也會有些問題。所以說在思品教學中,老師一定要以身作則,在學生面前,在課堂上,教師應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做情緒的主人,不應把煩惱、憤怒遷移到學生身上,在不適當的時候對學生生氣、發怒。作為思想品德教師,要有廣泛的興趣、淵博的知識,并在平時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微笑地著面對學生,積極的鼓勵學生、正確評價學生,讓學生能充分感受到老師的關注、理解與尊重;言談舉止中體會到老師的寬容大度、樂觀向上等精神品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圍繞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心理認知能力
初中階段思想品德教學中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多種多樣,比如七年級主要有這些內容,即怎樣在一個新環境中學生適應,學會交朋友,學會客觀的看待自己,學會控制情緒,學會處理成長中遇到的困惑等。而到了級時,知識面會更加廣泛,比如青春期進行的心理調節,升學以及就業等給心理帶來的困擾。作為思品教師,要盡量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在課堂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確保學生真正掌握這方面的知識。
比如關于《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學習,由于班上部分同學缺乏自信,有嚴重的自卑感,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讓所有同學都采取不記名的方式將自己對某位同學的好感寫在紙上,同學們都非常認真的考慮,熱情的寫著,在讀紙條的過程中,我發現被贊揚的同學眼睛里閃著光芒,臉頰由于過于激動而變得紅彤彤的。等到快讀完時,我也發現部分同學未得到夸獎,所以我結合平時了解到的情況,拿著事先準備好的白紙,讀著一些表揚他們的話語。等到即將下課時,我注意到所有同學臉上都被幸福所充滿。
三、組織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初中生因為年齡的原因,樂于在活動過程中學習新知識,而且在活動體驗的基礎上,其情緒以及情感就會得到展示,并最終實現升華。目前很多學生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家長對其呵護備至,他們想要什么總能無條件的給予,而這些孩子們卻并未意識到應該給予別人以同樣的愛。
關于《我和父母》這篇文章的學習,為了避免將孝敬父母以及尊敬長輩等方面的話只掛在嘴上,我們教授思想品德課的所有老師與德育處進行聯合,于重陽節當天帶領全體學生去老年公寓,為這些老人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孩子們認真準備了各種節目,包括相聲,歌曲以及舞蹈等,老人們非常高興。孩子們還為老人準備了禮物,老人們不斷的感謝,這讓孩子們感到非常快樂。因此,并不是家長們常抱怨的說獨生子女不會感恩,而是家長們未給他們提供機會,總是替他們做很多本該孩子們親自做的事情。通過這次實踐活動,班上部分同學發動其他學生,在節假日時總是去敬老院幫助那里的老年人。
四、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向學生傳授心理學的知識,更是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在情感上、心理上產生共鳴,以體驗、領悟和解決自身面臨的心理問題。合作探究法是一種讓學生團結協作、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交往能力;而活動教學法則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簡而言之,青少年心理問題已經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們要采取合理的方式以及手段,對其進行正確的教育以及引導,只有如此才能確保其身心健康。作為教師,要多關心學生,要以一顆寬容而且充滿熱情的心對待每一個學生,使其保持一個良好的心境,這樣,他們才能逐漸成長為一個樂觀向上以及身心健康的中學生。
參考文獻
【關鍵詞】朋輩輔導 心理 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8-0037-02
朋輩輔導(Peer Counseling),又被稱為朋輩支持(Peer Support)、朋輩教育(Peer Education),是指自愿參與的同年齡者或年齡相當者,采用心理咨詢的方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影響和幫助來訪者,解決其心理困擾,并與其共同成長的具有心理咨詢功能的活動過程,它是非專業心理咨(Paraprofessional Counseling)或準心理咨詢(Para-counseling)的一種形式[1]。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以及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高校大學生存在的集體感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問題越來越多,使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目前,我國主要是通過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以及實施心理咨詢等工作,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開展教育工作,但是這些工作、活動往往形式單一、專業化程度高,從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開展的實效性較低,基于此,朋輩輔導模式成為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新途徑[2]。大學生朋輩輔導實施方便、推廣性強、見效快,是高校專業心理咨詢的重要補充,它在高校的運用改變了過去那種學生只是心理咨詢的對象,只有少數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才能開展心理援助的狀況,讓全體學生成為心理咨詢工作的主體和原動力,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3]。大學作為個體成長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階段,面對學習、生活、工作的壓力,個體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適應性問題。朋輩輔導作為一種偏重研究個體心理的輔導模式,被引入大學生成長教育中,它的及時性、情感傾向性、靈活性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成長,并在他們成長的各個階段都發揮良好的作用[4]。將朋輩輔導模式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僅能夠對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彌補,同時能夠滿足大學生心理需求,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更好地預防和干預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更進一步地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以及和諧發展[2]。雖然朋輩心理輔導具有很多優勢,但是因其發展時間較短,也存在許多方面的不足。總體而言,高校朋輩輔導在大陸地區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規范性和系統性不夠、難以獲得學校配套性跟進支持、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和效果評價機制等問題[5]。因此,本文認為,要想充分利用朋輩輔導的優勢,進一步提高朋輩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響力,應充分認識朋輩輔導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具體問題采取具體的解決策略。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并結合具體實踐,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朋輩輔導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究、總結其解決的方案,希望能夠為朋輩輔導更好地在重點關注學生教育中的應用起到指導作用。
一、朋輩輔導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20世紀60年代,朋輩輔導在美國產生,它的產生源于種族暴亂、校園騷亂等社會危機加劇而學校教育專業輔導人員和教師又很匱乏的背景;約在20世紀70年代,朋輩輔導開始在臺灣地區興起,一些機構開始實施朋輩輔導,如生命線、家扶中心等[5]。朋輩輔導在我國內陸地區發展較晚,最早是在2000年左右,在個別高校,如上海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出現了在朋輩輔導[5]。今年來,隨著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遍開展,各種形式的朋輩輔導工作應運而生。朋輩輔導以其獨特的優勢與魅力得到了高校的青睞。作為一種為專業性的心理輔導,在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對不足的背景下,朋輩輔導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實踐表明,朋輩輔導實施方便、推廣性強、見效快等特點與優勢對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學生的個人成長以及大學生就業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總體而言,我國大陸地區的朋輩輔導由于發展較晚,仍處于初步實施階段,因此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5]。本文綜合前人的研究,得到了朋輩輔導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兩大問題,一是朋輩輔導在高校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二是朋輩輔導員的輔導技能不夠專業化,自身能力有待進一步的提升。
(一)沒有得到學校足夠的重視
朋輩輔導在我國內陸地區正處于初步實施階段,雖然有其獨特的優勢,但由于實踐經驗的缺乏、實施體系的不完善等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朋輩輔導在我國內陸地區的高校的發展仍存在問題。朋輩輔導和專業的心理咨詢相比,存在一定的差異,深入心理的層次也不一樣,因此是否能有效地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還有待考察。并且,現在的人都有一個固定的思考模式,那就是年輕人沒有經驗,無法將事情做好,這樣的觀念在前,學校對于朋輩輔導的重視自然不充分。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朋輩輔導員的選拔、培訓、督導、監督管理、激勵、評估等一系列過程,不僅需要專門的專業心理輔導老師指導,也需要學校有關輔導部門如學生工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需要有相關的制度保障。目前,有些高校由學生社團自發推進或者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推進,在經費、場地、激勵政策等方面難以獲得有效的配套支持[5]。
(二)朋輩輔導員的專業技能、情緒調節能力有待提高
朋輩輔導工作的針對性和專業性較強,對朋輩輔導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如朋輩互助員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陽光的心態、較強的同理心、親和力及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和疏導能力[6]。由于學校專業心理人員師資緊張,分散在各班級的心理委員任職期間缺乏系統指導與督導,使得朋輩互助員進行心理輔導時經常會感覺底氣不足,大部分輔助員對于心理危機干預中的篩查、監控等環節的工作還缺乏必要的能力,且學校沒有意識到應該對朋輩輔導員進行一定的培訓活動,如果某些學生的心理問題過多或比較嚴重,他們就會應付不來,或者解決效果上不顯著。這樣力不從心的解決狀態會使存在問題的學生逐漸失去對他們的信心和信賴,不利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學生心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是一個較為敏感的時期,如果與之溝通不當,就會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這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不好的現象。
朋輩輔導員在進行心理問題解決的時候,首先就是傾聽學生們的訴說,這些訴說中普遍是悲傷、憤怒甚至是消極的內容。因為同處于一個年齡段,他們很容易被帶進學生的情緒,再加上自我調節的能力差,容易陷在其中走不出去[7],不僅影響自己的生活,也為后續的心理指導教育工作制造了麻煩。
二、朋輩輔導在重點關注學生教育中的準確實施
(一)對朋輩輔導的價值意義加以重視
朋輩輔導在外國的實施有顯著成效[8],成功事實放在眼前,我們更應重視起朋輩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的本土化應用。首先,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講課的形式向學生們普及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們對于心理問題有所了解。同時講解面臨心理障礙的時候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心理問題產生的時候都有哪些舒緩情緒的方式。通過具體的講解,讓同學們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對心理問題不害怕、不恐慌,正確面對心理上的差異。另外,在校園內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點,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解決。朋輩輔導對于心理健康教育來說是一個新的方式[9],同齡人之間的興趣愛好普遍差異不大,使交流更有話題,朋輩輔導員在與學生們的溝通當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那么學校、教師以及家長就能掌握學生的具體心理信息,心理咨詢師也能針對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況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所以,朋輩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了基礎性的作用,讓后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得以有效地進行。
學生們對于專業的心理咨詢總是有一些抵觸情緒,他們覺得這樣的心理問題解決方法就代表者自己與其他學生不一樣,因而,他們不愿意找老師或者是心理咨詢師,導致心理問題惡化。朋輩之間的輔導可以降低學生們的抵觸心理,使其在同齡人之間暢所欲言,抒發心中的情緒。
大學生是未來國家建設的基礎,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學中的重點,因此,教師在傳授學生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更應重視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朋輩輔導在這一過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只有將它重視起來,加以完善,才有利于未來朋輩輔導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實施。
(二)對朋輩輔導員的專業能力、情緒調節能力重點培訓
朋輩輔導員是朋輩輔導的中心力量,所以學校在對其的甄選過程要嚴格把關。面試的時候,具體考核應聘人員的知識積累、語言能力、性格特點等等,保證為學生選拔一批合格的、優秀的輔導者。學校務必要開展相關培訓課程,在朋輩輔導員入職前進行具體、細致地培訓。在培訓中,講解他們的具體負責事項以及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一些有效方法,并對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進行普及以及解決方式的傳授。同時要培養輔導員自我情緒的調節能力,避免在輔導學生心理問題的時候將自己帶入對方的情緒,導致輔導沒有進展或失去輔導意義。輔導員入職之后,學校也不能放松對其的培訓,要定期的組織學習活動,加深朋輩輔導員對本職工作的理解與分析。將前期選拔和后期培訓落實到位,對朋輩輔導員總體質量、綜合素養嚴格要求,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執行的更徹底、更全面。
結束語
(一)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心理健康問題是重中之重,心理上的偏差,很容易導致人生軌跡的偏差,學校要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以重視。朋輩輔導在心理問題的疏導上有其優勢以及意義,同齡人之間更易溝通,朋輩輔導員在對學生心理狀態的掌握上更能抓住重點,然后針對其情況找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學校將朋輩輔導重視起來,為培養心理學生健康打好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并結合具體實踐,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得到了朋輩輔導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兩大問題,一是朋輩輔導在高校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二是朋輩輔導員的輔導技能不夠專業化,自身能力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同時,本文提出了朋輩輔導在重點關注學生教育中實施的兩點建議,一是提高學校對朋輩輔導的價值意義的重視程度,二是對朋輩輔導員的專業能力、情緒調節能力進行重點培訓。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對朋輩輔導在重點關注學生教育的具體實施中提供指導。同時,朋輩輔導并不是通過文字就能闡明清楚,還需要研究者、高校管理者、教師以及朋輩輔導員等在日常的實踐中深入探究,不斷總結,推陳出新。
參考文獻:
[1]陳國海,劉勇.心理傾訴:朋輩心理咨詢[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2]余海濤.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赤峰學院學報,2015,31(3).
[3]高翔.朋輩心理輔導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教育論壇,2012,4.
[4]丁興旺.朋輩輔導模式對大學生個體成長的影響.工作研究.
[5]劉取芝,閆明,趙東偉. 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應用現狀、問題及展望.教育教學論壇,2014,49.
[6]王萍,梁宇嫣.高校朋輩互助現狀及其發展策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2(28).
[7]孫正輝.關于如何開展大學生朋輩輔導工作的路徑探索[J].華章,2014,(20):142-142.
[關鍵詞]低年級醫學生;心理健康;抑郁;焦慮;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有研究報道,焦慮和抑郁是大學生當中存在的對其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心理健康問題。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醫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否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能否應對現有的學習生活壓力,也將影響到他們自身未來的工作能力,還將影響到他們接觸到的病人以及與病人相關聯的人對醫生、醫院、醫療行業的認識,進而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因此,對醫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關注醫學生的心理健康要從新生、從低年級學生做起。因為有了低年級的良好基礎,才會有高年級的豐碩收獲。本研究應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采用二階段法對四川省滬州醫學院的一、二年級本科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抑郁和焦慮狀況作了調查,并進一步探討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和措施。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四川省滬州醫學院2004級(大二)、2005級(大一)各班心理委員(從班內一般學生中產生,尚未經過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培訓),男、女生各1名,共195名(護理學院只有女生)。這些學生分別來自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口腔、護理、醫藥營銷、醫學心理學、藥學、麻醉、法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年齡17~24歲,平均20.14±1.76歲。
1.2 工具
1.2.1 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該量表是國際上通用的身心癥狀自評量表,包含比較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涉及思維、情感、行為、人際關系、生活習慣等方面。此表由90個項目組成,每項癥狀的嚴重程度按1~5分評定,1分表示沒有:自覺無該項癥狀。2分表示輕度:自覺有該項癥狀,但發生得并不頻繁、嚴重。3分表示中度:自覺有該項癥狀,對被試有一定影響。4分表示偏重;自覺有該項癥狀,對被試有相當程度的影響。5分表示嚴重:自覺有該項癥狀,頻度和強度都十分嚴重。此表分為9個癥狀因子,每一個因子反映被試某方面癥狀的痛苦情況,通過因子分可以了解癥狀分布特點。實際施測時將評定時間跨度由最近1周改為最近3個月。
1.2.2 抑郁問卷(SDS)和焦慮問卷(SAS)用于測量被試的抑郁和焦慮狀況,采用Zung分別于1965年和1971年編制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的中文修訂本,20個題目,主要評定癥狀出現的頻度,4級計分,將測得的粗分轉換為標準分。實際施測時將評定時間跨度由最近1周改為最近3個月。
1.3 操作步驟的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研究由筆者于2006年4月8日于同一教室同時對全體對象統一施測,另2位老師協助。共發放問卷204份,收回有效問卷,195份,有效率95.59%。由于筆者長期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及附屬醫院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評分后又邀請SDS所得總分的標準分大于60分的學生面談,按CCMD-3的診斷標準進行臨床診斷。數據分析采用SPSS統計軟件包,主要進行描述性統計、t檢驗。
2 結果
一、二年級學生,男、女生測驗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1 低年級醫學生SCL-90測驗結果與全國常模比較。
2.2 低年級醫學生SCL-90各因子分各分值段人數分布。SCL-90各因子得分小于2分者,則被認為被試沒有心理問題,心理健康;SCL-90各因子中只要有1個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2分者,則被認為被試偶爾有某種癥狀,但發生得并不頻繁、嚴重,不影響學習、生活;SCL-90各因子中只要有1個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者,則被認為被試自覺有某種癥狀,且已對被試有一定影響,需要引起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關注,這部分學生所占比例很小。SCL-90各因子中只要有1個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4分者,需要引起特別關注,本次調查未發現此類學生。
2.3 低年級醫學生SDS、SAS測驗結果。SOS標準分:按測量常用標準劃分,低于50分者為無抑郁,共160人,占82.05%;50~59分者為輕度抑郁,共27人,占13.85%;60~69分者為中度抑郁,共7人,占3.59%;70分以上者為重度抑郁,共1人,占O.51%。SAS標準分:低于50分者為無焦慮,共175人,占89.74%;50~59分者為輕度焦慮,共16人,占8.20%,60~69分者為中度焦慮,2人,占1.03%;70分及以上者為重度焦慮,2人,占1.03%。
2.4 面談結果SDS測驗所得標準分為60分及以上的8人全部接受了面談。符合CCMD-3抑郁發作癥狀標準(至少符合4項)和病程標準的有3例,無1例符合嚴重程度標準。8人都不能診斷為抑郁癥,但都需要接受心理咨詢或治療。
3 討論
3.1 關于樣本選擇及施測時間的確定本次調查對象為一、二年級各班心理委員,他們是從班內一般學生中產生的,尚未接受過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培訓,考慮到了男、女生及各專業學生比例,具有代表性。
本次研究將施測時間定在4月,主要是為了避開新生適應期普遍存在的負性情緒反應對結果的影響,以便真正檢測出需要特別幫助的學生。因為對大學新生而言,青春期本是人一生中波動最大的年齡段,此期他們不僅面臨身心的劇烈變化,而且面臨自我認識與發展等重要的發展課題。此外,進人大學需要適應的東西太多;新的教學方法,新的師生關系,新的學習方法,新的同學關系,新的生活方式(住宿)以及與父母的分離等等,這么多問題撲面而來,新生暫時感覺不適應并有較強負性情緒反應其實都是正常現象,絕大部分人在適應期間的負性情緒反應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趨于正常。
3.2 關于低年級醫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教育對策在SCL-90測查結果分析中發現,“軀體化”得分最低,是唯一低于全國常模的1個分值,其余因子分較常模高,有的達到統計學上極其顯著水平,一方面表明低年級醫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另一方面也表明測驗結果符合實際情況:年輕人身體好,但在3個月的時間跨度里總會遇到這樣那樣心理方面的一些問題。“強迫”這一項得分最高,“人際關系敏感”和“偏執”
分列第二、第三。對青年人而言,“強迫”意向的核心是指完美主義傾向,“偏執”指缺乏靈活性、少變通。低年級醫學生“強迫”與“人際關系敏感”、“偏執”平均得分較高而因子分>3者卻并不多,可以解釋為:青春期階段因上進心強和缺乏自信而求完美,因自我認識的需要而在乎他人評價,因此這3項得分偏高,是符合大學生的發展特點的,表明低年級醫學生總體上心理是健康的,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面向全體學生,要以發展性教育的咨詢為主,要特別注重人際關系方面的訓練及培養多角度全方位看問題的思維習慣;同時對個別心理問題較重的學生要進行個別心理咨詢或治療。
在對醫學生抑郁、焦慮情緒的分析中發現,醫學生中存在抑郁、焦慮情緒,報告有抑郁情緒的學生較報告有焦慮情緒的學生多,且程度相對來說較重。Freud曾指出,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是對壓力/喪失或對壓力/喪失和威脅的生物學反應。Brenner作過進一步的區分,抑郁是對當時的或過去的壓力/喪失的一種反應,焦慮則是對未來可能的壓力/喪失的一種反應。如此看來,過去的壓力/喪失對大學生的影響較大,而他們相對較少擔心未來。造成大學生抑郁癥狀出現的原因很多,與考試壓力、競選受挫、人際矛盾(特別是與家長、教師、好朋友之間的溝通不良)自我認識等有關。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重視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及時疏泄他們的不良情緒,會有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