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精品課程建設基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電工基礎 精品課程 課程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1-0197-01
一、傳統(tǒng)《電工基礎》教學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厭學情緒嚴重,缺乏學習自主性,喜歡實踐,缺乏理論學習的熱情,《電工基礎》又是一門理論性、邏輯性較強、概念多,內容抽象的課程,對中職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2.《電工基礎》是工科類專業(yè)基礎課,近幾年出版的中職類電工技術教材并不少,但部分教材過于重視實踐,忽視了基礎理論的特點,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再學習的需要,如何突出中職教育“以人為本”的特色,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就擺在我們一線專業(yè)教師面前。
3.中職學?!半p師型”教師嚴重缺乏。目前很多中職教師是從大學畢業(yè)就直接走上工作崗位,基本沒有工廠實踐經驗,往往把大學的一套照搬,那是違反中職教學規(guī)律的,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我們確立了網絡《電工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的目標:
精品課程建設的內涵是建設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在實施《電工基礎》課程建設中,不僅要從企業(yè)和社會的需求出發(fā),以“教會學習者知道什么”和“獲得工作技能”為導向,更應該特別關注個體未來的發(fā)展,在教學模式、實施模式、發(fā)展路徑等方面圍繞學習者的需求和特征進行設計,回歸教育的“人本位”。為此,本次精品課程建設人員由8人組成,從課題立項以來,科組成員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對工作進行詳細分解,明確責任人,制定近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并進行階段性檢查和總結,做到一邊教學,一邊抓精品課程建設,努力將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凝聚成受學生歡迎的網絡課程。
三、《電工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的內容力保科學性和創(chuàng)新性:
1.改革課程知識體系,加強立體化教材建設
作為一個職業(yè)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應該明確職業(yè)和崗位的需求和關注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局部到整體、由慢速到快速。我們作為教師不能局限于學校,應該對崗位進行分析,收集行業(yè)發(fā)展的前沿資料,確定知識點和技能點的設置,保證學生在未來的發(fā)展中不會受到基礎知識不足的制約。
“立體化教材”,就是通過提供多種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教與學的需要,提高中職教學質量,促進新課改的科學發(fā)展。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教學過程呈現(xiàn)多樣化,傳統(tǒng)的紙質教材已難于滿足當今課堂的需求,如何將單一的教學內容變豐富,讓課堂變生動,讓學生能夠在課后繼續(xù)按需學習。打造圖、文、聲、像、師生網絡互動的精品課程是必需的。
2.加強師資力量培訓,建成一支強有力的隊伍
中職教師既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專業(yè)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為了搞好精品課程,我們的成員從最初的3人增加到8人,很多教師都具有一線10多年以上的教學經驗,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了,也促進了精品課程的發(fā)展。
3.針對電工基礎的特點,理論教學采用“發(fā)現(xiàn)教學法”和 “個性法教學法”設計模塊化教學內容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存在,導致學生缺乏參與積極性。我們的改革盡可能做到模塊化設計,可以針對學科特點選擇性的開展教學,也可以提供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學習更深入的內容,體現(xiàn)“按需所學、以人為本”的特色,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發(fā)現(xiàn)知識、自主學習的能力。
4.重視實踐項目的選擇,實踐是為了升華學生對理論的運用水平,理論的升華又促進學生的實踐
首先,基本技能訓練,我們安排了電子儀器的使用和電器元件的檢測等內容。其次,實訓項目選擇,我們根據就業(yè)崗位需求,合理選擇實訓項目,培養(yǎng)學生安全意識及科學嚴謹的實踐作風。
5.加強題庫建設,完善的題庫資源
題庫建設同時也是課程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題庫的建設可以減少教師的重復勞動;實現(xiàn)考教分離,增加成績的可信度;學生可以通過題庫復習,提高教學質量。
6.通過網絡精品課程的建設,搭建師生互動的平臺可以有助于教學的反思
在教育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的形勢,精品課程建設為了達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通過網絡課程我們可以收集大量的意見,幫助我們更好地進步。
四、《電工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的主要成果:
我們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教學課件,教學設計,練習題庫,教學視頻等,受到了我校機電班和汽修班學生的好評,特別要提到的是我校科技創(chuàng)作小組獲獎的多件作品,就是利用我們提供的教學素材自學,獲取制作理論知識的,此外,我精品課程建設成員在課程建設中,賀洪教師2012年主編寫的《單片機典型項目實訓教程》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本人輔導學生獲得27屆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創(chuàng)新成果三等獎,撰寫的論文《中職專業(yè)教學被邊緣化的能力――課堂語言的創(chuàng)意》獲中國教育學刊征文一等獎。
五、《電工基礎》精品課程后續(xù)建設的思路: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精品課程再建設再發(fā)展提供保障
2.編寫與精品課程配套的不同方向的《電工基礎》校本教材
3.爭取學校的支持,改善教學設備,利用“大課間”開放實驗室
4.建設在線輔導平臺
5.補充各類專業(yè)學科中涉及電工理論知識點的項目
關鍵詞:精品課程;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內容;人才培養(yǎng);專業(yè)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1-0148-03
一、引言
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教學工作重要的基本建設內容。教育部關于“本科教學工程(原稱“質量工程”)”的建設文件指出:“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教育部的這一文件精神,為各級精品課程的建設與實踐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課程建設的標準與目標。
西安外事學院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經過多年建設,于2011年4月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2011年11月被評為陜西省精品課程,2014年7月經省教育廳批準又被升級改造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總結幾年來的建設工作,我們的工作重點及特色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二、創(chuàng)建課程新體系,改革課程內容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基礎課程,在高等院校機械類、近機類專業(yè)的教學計劃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工業(yè)意識和綜合機械設計能力的一門主干課程。
西安外事學院作為我國一所走在前沿的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肩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應用型本科技術人才的重任。因此,“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內容的改革,必須符合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針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特點,我們確定了本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是: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以應用型本科技術人才培養(yǎng)為對象,進行課程整體優(yōu)化組合,建設“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新的教學體系;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為目標,構建課堂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設計訓練、實驗教學與課外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一體化的教學體系。
為此,構建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對原專業(yè)教學計劃中的機械原理、機械零件兩門課程的基本內容進行整合而重組的一門新課程。圍繞“常用機構”和“通用零部件”兩條主線介紹其有關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設計方法等。在常用機構內容中,主要安排有平面機構結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輪系和間歇運動機構;在通用零部件內容中,主要介紹常用的機械傳動(帶傳動與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常用連接(螺紋連接、軸轂連接)、軸系零部件(軸、軸承、聯(lián)軸器與離合器)等;此外,還安排有機械系統(tǒng)設計、現(xiàn)代設計方法等章的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著重掌握機械設計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機械設計能力,并為以后專業(yè)課程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在課程新體系的構建中,始終堅持以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為目標,開展對課程內容的改革;對于課程的基本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淡化公式推導,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體現(xiàn)應用性特色;同時對課程內容組織貫徹“少而精”及“實用性”為原則,例如:在“齒輪傳動”一章,打破傳統(tǒng)習慣,分別把傳統(tǒng)的“齒輪機構”、“齒輪傳動”、“蝸桿傳動”三章內容合編為新“齒輪傳動”一章,把“滑動軸承”、“滾動軸承”兩章內容合編為新“軸承”一章,既避免有關內容重復,又達刪繁就簡自成體系。
三、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建設不僅是高等院校教學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學科、專業(yè)和課程建設的基礎和重要工作。目前,我校課程組已初步建成一支知識結構較為全面、年齡結構適合、學緣結構合理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團隊。針對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我們提出課程師資隊伍建設要符合學校辦學定位的目標,要適應教學需要和學科發(fā)展的目標,并以培養(yǎng)青年教師為重點,制定了具體培養(yǎng)計劃和措施,現(xiàn)取得較好的效果。關于培養(yǎng)青年教師隊伍的措施如下。
1.加強師德師風教育,以先進人物為榜樣,樹立愛崗敬業(yè),忠于人民教育事業(yè)的崇高理想。
2.按照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目標,制定好包括青年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規(guī)劃,并認真實施。
3.給青年教師壓擔子,讓他們承擔起教學和科研任務,在“干”中成長,而且教學和科研互動,協(xié)同發(fā)展。
4.實現(xiàn)教學崗位責任制,加強教學管理。積極開展教學教改研討活動,提高教學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
5.發(fā)揮老教師的作用,實行年輕教師導師制。為每位青年教師配備了教學指導教師,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
6、創(chuàng)造條件讓青年教師走出去,到國外和國內其他大學學習訪問,開拓視野。對提高學術及教學水平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7.在實現(xiàn)青年教師全部碩士化的基礎上,逐步實施青年教師博士化。
8.建立聽課和評課制度,發(fā)揮老教師和系主任的教學監(jiān)督作用,促進青年教師課堂授課質量的提高。
這些措施的實施,取得很好的效果,使青年教師茁壯成長,多名青年教師在學校舉辦的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中獲得競賽大獎,每位青年教師均已獲得一項以上省級教改研究項目或省級科研項目,并在全國期刊上發(fā)表多篇教育教學教改研究論文;本課程的建設成果先后于2011年、2012年獲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課程教學團隊于2012年獲校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已形成了一支學術和教學水平高,綜合素質好、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改革教學方法、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措施,在教學中,我們的做法如下。
(一)在教學方法上
1.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正確認識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內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2.在課堂教學中,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把基礎理論與生產實際、設計實踐緊密結合,根據應用性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實際需要,對基本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淡化公式推導,不斷將新技術、新成果引入課堂,開闊學生設計視野。
3.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工學結合”、“教、學、做合一”的原則,“講-練-實踐”相結合,安排設計性大作業(y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工程訓練與實踐能力。
4.在教學中,根據課程各章的不同特點,分別采用工程案例教學、項目任務教學、小組討論式教學、現(xiàn)場教學和探究式教學等不同教學方法。同時采用工學結合教學法、課外競賽激勵法、小組研討法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并指導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5.搞好課程設計教學,培養(yǎng)學生掌握機械系統(tǒng)方案設計、機械零部件工作能力設計和結構設計的能力。
6.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因材施教的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課外科技創(chuàng)新競賽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7.改變以往以期末考試成績定課程學習成績的方法,采用平時考核、作業(yè)考核、實驗考核和期末考試多項累加的方法確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引導學生自覺的學習,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
(二)在教學手段上
1.積極采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多媒體教材引入課堂教學,豐富課程的教學信息量。在本課程教學中,實現(xiàn)了部分網絡教學。
2.結合課程特點,制作了課程教學錄像片、多媒體課件、常用機構和通用零部件的三維動畫插播片、圖片庫和課程測試題庫,開發(fā)了課程CAI課件。
3.建成了常用機構和通用零部件陳列室、軸系零件拆裝實驗室、液壓傳動陳列室等,供學生參觀和認知學習,提供了直觀教學環(huán)境和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
4.開放了機械設計實驗室和械計創(chuàng)新活動室,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機械設計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參與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提供了場所和便利。
在上述教學方法及有關措施下,本課程教學得到校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課程組教師教學評價均獲得學生“優(yōu)良”的好評。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也取得豐富成果,如在教育部主持舉辦的“2014年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創(chuàng)新大賽”上,學生參賽的7件作品,全部獲得陜西賽區(qū)省級獎,其中省級一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1項、省級三等獎4項;學生在參加2013年“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中,獲得陜西賽區(qū)省級二等獎2項;學生積極參加Solidworks考試認證中心的認證,多名學生獲得Solidworks考試認證中心頒發(fā)的“機械設計Solidworks證書”。
五、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高等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成果體現(xiàn)。早在1988年國家教委頒發(fā)的《高等學校教材工作規(guī)程(試行)》中就指出:高等學校教材是體現(xiàn)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诟咝=滩氖莻魇谥R、培養(yǎng)技能的重要工具,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們在精品課程建設規(guī)劃中,針對教材建設制訂了規(guī)劃,組織了教材編寫力量,先后出版了質量較好的《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國防工業(yè)出版社出版)兩部精品教材。在《機械設計基礎》教材編寫中,我們堅持以應用型本科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實際需要為宗旨,遵循對機械的認識規(guī)律及循序漸進的原則,遵循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注重機械設計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優(yōu)化了課程知識體系;以常用機構和通用零部件為對象,以設計為主線,突出了機械系統(tǒng)方案設計、機械零部件的工作能力與結構設計,并吸納了現(xiàn)代設計方法及技術。
由于“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主、輔教材配套齊全,使用效果好。為培養(yǎng)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寬口徑應用型本科技術人才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六、實踐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實驗教學、課程設計、設計作業(yè)訓練和課外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等內容。
1.實驗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為中心,利用機構和機械零件陳列室、機械設計基礎實驗室、汽車工程實驗實訓基地的開放式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教學體系和分模塊、分項目的實驗教學內容,全面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動手操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2.課程設計教學?!皺C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是工科院校機械類、近機類學生在學習了機械制圖、工程力學、工程材料、公差與配合、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等課程之后首次進行的一次較全面、較系統(tǒng)、較長時間、較貼近工程實際的綜合性設計訓練,對于培育學生的設計意識,鍛煉學生的設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為了突顯上述功能,我們對課程設計教學進行認真改革與建設,豐富和深化課程設計內容,實現(xiàn)設計題目多樣化。以設計為主線,既有傳動裝置設計的傳統(tǒng)題目,也有從生產實踐中新開發(fā)的新題目。對完成的設計圖紙,既可采用手工繪圖方式完成,也可采用計算機輔助繪圖方式完成。在完成的設計項目計算說明書中,必須有設計方案評價、設計工作總結等內容,否則不予通過。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培養(yǎng)的學生設計能力發(fā)揮,促進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3.設計作業(yè)訓練。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一門設計性、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課程,為了實現(xiàn)基礎理論與設計實踐的有機配合、實現(xiàn)“教、學、做合一”和“講-練-實踐”相結合,我們安排了“軸系零件”測繪、上機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的設計作業(yè)訓練。通過設計作業(yè)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機械結構設計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和繪圖能力,為后續(xù)的專業(yè)課程學習以及日后從事機械設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4、課外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教學。借助本課程的學習,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綜合設計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我們借助汽車工程實驗實訓中心和汽車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基地,開展了學生課外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及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幾年來,這一課外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七、本課程的建設成果
1.建設出了一支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高的師資隊伍。教學與科研互動,共同協(xié)調發(fā)展,成果顯著。幾年來,課程組一位教師受到省級教書育人先進個人表彰;課程組先后完成了省級教改研究項目3項、省級科研項目4項、校教改項目5項,獲校級教學成果獎4項,并獲校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一支;幾年來,教學團隊在國內外各類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fā)表科研論文40余篇、教改研究論文10余篇,獲國家發(fā)明專利和新型專利2項。
2.創(chuàng)建了“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新體系,面向應用型本科技術人才,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設計能力為主線,以工程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的原則來確定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和體系結構,對教學內容作了重大的改革,以機械設計為主線,將機械原理、機械零件等課程的主要內容進行精選和融合,優(yōu)化組合,使其成為一門完整體系的綜合化課程,并編寫出版了配套教材。
3.適應應用型本科技術人才培養(yǎng)需要,構建了“工學結合”、“教、學、做合一”的課程教學模式,注重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加強基本設計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意識和綜合分析與設計能力,構建了課程的直觀教學陳列室和新的實驗教學體系,開放了課程實驗教學環(huán)境,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4.重視教材建設,編寫出版了“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材3部,主、輔教材配套齊全,水平高,使用效果好,并將教學改革思路與成果融入到教材中。
5.以理論教材為藍本,利用現(xiàn)代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建設出本課程的立體化教材系統(tǒng)及其素材庫,并實現(xiàn)了網絡化教學和精品資源共享。
本課程于2011年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014年經陜西省教育廳批準又被升級改造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本教學團隊將以此為新起點,繼續(xù)奮發(fā)努力建設好這一省級精品課程。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R].教高[2003]1號.
[2]姚恩全.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6,(6):88-90.
[3]宋寶玉,張鋒,王黎欽.機械設計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設計分會主編.機械設計教學研究論文集(2009).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95-97.
[4]張鄂.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5]張鄂.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4.
【關鍵詞】 護理學基礎;精品課程建設;思路與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81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648-02
根據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高教[2003]1號)和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為加強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我校于2005年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學校制定了《張掖醫(yī)學高等??茖W校課程建設規(guī)劃》、《張掖醫(yī)學高等??茖W校課程建設實施意見》。根據21世紀我國高職高專醫(yī)學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要求,我系結合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積極開展護理專業(yè)《護理學基礎》精品課建設工作。
1 學校的發(fā)展和長期積累是精品課建設的基礎
自建校以來,學校設置了《護理學基礎》這門課程,并成立了護理學基礎教研室。2003年教育部、衛(wèi)生部將我校定為國家級技能型緊缺人才護理專業(yè)培養(yǎng)基地,2011年省教育廳又將我校定為甘肅省高等學校特色(護理)專業(yè)建設點,隨著辦學層次的提高和規(guī)模的擴大,結合我校辦學定位和培養(yǎng)目標,學校不斷引進高學歷人才,加強課程建設和實驗室建設,建立了多媒體教室和電子閱覽室,校園網設立“張掖醫(yī)學高等??茖W校課程建設專欄”。
本教學團隊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護理學基礎知識及醫(yī)學相關知識。堅持認真?zhèn)湔n、查閱資料、總結教學經驗,利用課余時間制作幻燈片、自編教學大綱、實訓指導及考核評分標準、護理操作流程和同步練習等教學資料。在長期的教學中,組織教師開展教學方法及手段的交流、討論和集體備課等活動。始終堅持育人為本,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
2 教學改革是建設精品課程的動力
2007年學校全面推進教學改革,護理學基礎教研室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出發(fā),對我校護理專業(yè)《護理學基礎》課教學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改革[2]。
2.1 合理的教學內容和先進的教學方法是建設精品課的核心[1] 根據高職高專醫(yī)學教育的特點,結合我校護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實際,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2.1.1 教學內容 任課教師依據我校“高素質、技能型”護理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結合護理學基礎課程特點以校院合作、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為核心,認真研究適應崗位需求的護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及要求,重新修訂教學計劃、大綱,改革和調整課程結構,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突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強調“必需和夠用”,重視“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實踐檢驗,教學研究取得較好效果,并逐步形成了邊理論邊實踐的課程教學模式。
2.1.2 教學方法 在以傳統(tǒng)教學為基本模式的基礎上,基于臨床護理工作過程、護理任務、操作項目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理論教學方面將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及自主教學法引入課堂,不僅注重學生基本理論及基本知識的學習,更注重學生基本職業(y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踐教學中,操作流程從以往“教師演示-學生分組練習-分別指導”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改為“錄像教學-提出問題-教師演示-學生回示-師生共同點評-分組練習-考核-比賽-總結”新的教學方式。
2.2 加強實踐教學,構建綜合性實踐課教學體系 實驗課非常重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課程總計140學時,其中:理論56學時、實踐84學時,理實比有原來的1:1改為1:1.5。此外,為體現(xiàn)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的特色及需求,本課程實習前安排2周的護理基本技能復訓,共計80學時;安排臨床實習40周。在實踐教學方面,突出了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特色的理實一體、校院合作教學模式。轉變了“驗證性實驗”的觀念,構建“綜合性實驗”[2]。例如:王婧,女,21歲,因右下腹劇烈疼痛來門診就診,診斷為急性闌尾炎,須住院手術治療?,F(xiàn)已送入手術室,請問:當班護士接到住院處通知后應采取何種護理措施?
2.3 改革實踐技能考核辦法 新的考核指標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實驗作業(yè)占5%;二是平時實踐課考核占25%,三是期末實踐考試成績占70%。以必考項目和抽簽考核項目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荚嚟h(huán)節(jié)包括物品準備、學生溝通能力、問題的處理能力、操作熟練程度與準確性、操作相關知識等。還將名片案例簽應用到技能教學及考核當中。通過反思訓練強化技能操作,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應變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技能考核成績。
2.4 充分利用資源優(yōu)勢,開放實訓室 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開放實訓室,并安排教師輪流輔導,讓學生自己選擇在實驗課上未能熟練掌握的操作項目,隨時到實訓室練習,同時讓學生做好實驗室開放記錄并及時反饋實驗室開放意見,大大提高了實驗室的利用率,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3 師資隊伍是建設精品課程的關鍵
本教學團隊共13人,承擔了我校護理、助產所有專業(yè)的《護理學基礎》理論和實踐教學任務。平均年齡38歲,均為本科學歷,高級職稱4人,其中副教授2人,副主任護師2人,講師7人,助教2人,助理實驗師1人。形成了一支年齡、學歷、職稱結構、知識結構、老、中、青結合的教學團隊。
4 教學資源和教學條件是建設精品課程的保障
4.1 教材建設 選用我校教師主、參編的全國醫(yī)藥類高職高?!笆濉币?guī)劃教材《護理學導論》及《基礎護理學》。該教材突出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適合高職高專學生基礎護理學習需要,且定位準確。根據護士職業(yè)崗位需求,按照臨床實際操作,編寫了與主教材相配套的以項目為導向的校內輔助教材《護理技術操作指導及考核評分標準》、《基礎護理同步練習》、《基礎護理實訓報告》等實訓教材,達到優(yōu)秀教材全面配套,教學與崗位一體化實訓。
4.2 教學資源 自編護理學基礎教學大綱、實訓指導、實訓報告、考核標準、同步練習、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教學案例等。建立了護理學基礎試題庫,網上資源及網絡環(huán)境于一體。師生可上網查詢及下載共享的資源,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學校于2007年投資近千萬元建成校內護理實訓中心,該中心共分三個功能區(qū)域即:模擬母嬰病區(qū)、模擬護理病區(qū)及專科護理實訓區(qū)。其中,模擬護理病區(qū)仿照醫(yī)院住院病區(qū)設置有護理站、治療室、搶救室、ICU病房、普通病房及基礎護理實訓室、階梯示教室,占地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并配備有高級護理模擬人、多功能病床、洗胃機、人工呼吸機、膜式吸痰器、高級導尿模型、皮下、肌肉及靜脈注射模型、嬰兒頭皮靜脈輸液模型、中心吸氧裝置等,基本滿足了本課程校內實踐教學需要。
5 課程改進的方向與途徑
5.1 隨著學校的發(fā)展,護理專業(yè)生源的增加,校內、外實訓基地和教學設備需進一步加強。
5.2 積極引進高學歷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選派青年教師外出進修學習。
5.3 重視產學結合,加強與行業(yè)合作,密切關注臨床動態(tài),使教學內容貼近臨床護理發(fā)展,使之有更強的針對性和時代創(chuàng)新性。
5.4 關注全國范圍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緊扣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大綱組織教學,充分考慮護士執(zhí)業(yè)的技能需要,強調“高素質”、“技能型”、“實用型”護理人才的培養(yǎng)。
5.5 繼續(xù)深化教學改革研究,努力開展科研及教研活動,以教科研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關鍵詞:精品課程 建設內涵 雙師型 教學環(huán)節(jié)
精品課程建設是專業(yè)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是專業(yè)發(fā)展的動力,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高職教育精品課程建設在專業(yè)教學改革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必須以高職人才培養(yǎng)特點為抓手,融入行業(yè)企業(yè)技術領域和職業(yè)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yè)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精品課程,規(guī)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建設工學結合的《CAD技術與應用》精品課程,促進學科建設。
一、《CAD技術與應用》精品課程建設內涵
精品課程是指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的普遍規(guī)律,具有嚴正風范和鮮明特色,并能恰當地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方法與手段,教學效果顯著,具有示范性和一定輻射推廣作用的優(yōu)秀課程。
我們在《CAD技術與應用》精品課程建設中,體現(xiàn)了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在精品上下功夫,體現(xiàn)高職教育的辦學特色:突出學生的技能培養(yǎng),這也是高等職業(yè)教育區(qū)別于普通學科教育的本質特征。
教學內容建設是精品課建設的核心。高職課程建設要滿足高職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教學內容應以培養(yǎng)崗位能力為基礎,注重內容的實用性,反映當前的崗位技術要求,力爭與生產實踐的無縫對接。課程內容融入現(xiàn)行國家職業(yè)資格標準,在學習完本課程時進行職業(yè)技能考核鑒定,通過鑒定,并獲得相對應的職業(yè)資格證書,體現(xiàn)雙證書教育。在《CAD技術與應用》課程中,我們將教學內容融入全國制圖員取證標準, 使學生在學習完本課程時考取中、高級全國制圖員資格證書。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保障
精品課程的標準之一是有高水平的、具有企業(yè)的一線生產崗位技能的主講教師和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即精品課程建設首先要求有—流的教師隊伍,教師是教學質量的靈魂。只有對教學工作精益求精,根據專業(yè)現(xiàn)狀的發(fā)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時俱進。精品課程建設需要有一個團結精干、結構合理的教師梯隊。 “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保障。
《CAD技術與應用》精品課程建設不斷適應高職發(fā)展規(guī)律的 “雙師型”“創(chuàng)新型”師資隊伍,構成一支師德崇高,特色鮮明、結構優(yōu)化、實踐能力強、梯隊合理師資隊伍。
《CAD技術與應用》精品課程“雙師型”一流教師隊伍建設流程如下:
三、加強教與學的互動,有效組織教學環(huán)節(ji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知識爆炸的時代的來臨,教師應在課程建設中將基本知識同社會發(fā)展技術融合。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們感到教師的素質和組織教學的藝術是保證CAD 教學質量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1、以項目任務為驅動,重視實踐應用型案例
在教學方式上:CAD 教學不同于一般理論課的教學,它的工程案例眾多,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本課程屬于技能性培養(yǎng)的課程,教師如果按照常規(guī)的方式照本宣科,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程建設時,我們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具體的工程圖案例融入到教學中,突出實用性,即面向職業(yè)的使用需求。具體的做法即:將實際工程圖分解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體,面向單個項目集成,把所涉及到的繪圖的技巧和操作步驟要求按項目圖例方式講解,一攬子解決問題,使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用“即學即用,即查即用”;“照貓畫貓”方法,將易、小、局部的項目繪制;全程指導方法,在短課時內,要把軟件的所有內容一一講透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在任何時候為學生提供學習建議和在線幫助,讓學生在繪制整個項目的過程中,掌握繪圖的技巧和方法,亦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式。另外,在改進教學方式的同時,盡量采用多媒體和電腦形象化教學,這樣可以更加充分地引導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生動。
在教學方法上:主要采用目的性教學和案例教學方法,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CAD實際操作能力。所謂目的性教學,是指注重操作命令的內涵和外延的教學。內涵指的是從原理角度去解釋命令實現(xiàn)方法,在解釋過程中注意“深入淺出”。外延指的是該命令的應用背景,即回答“有何用處?”“在何場合時會用到?”等問題。所謂案例教學法就是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通過教師組織具體而實用的案例,以案例為主線,將按例貫穿與整個教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體現(xiàn)計算機系統(tǒng)的層次性和實用性,從而使學生在掌握CAD基礎知識的過程中,逐漸總結學習CAD的方法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巧和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
2、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
上機實踐是學生CAD 技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CAD 教學如果讓學生只學不練,那只能是紙上談兵,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因此CAD 課程的課時安排中,應充分考慮全部在機房上課,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實踐所學的內容,使課堂上學過的東西得以充分地吸收,從而達到學以至用的目的。
四、利用開放式教學環(huán)境,完善雙證書教育
精品課程必須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融職業(yè)資格證書的考核標準與課程中,在具體的《CAD技術與應用》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力求使多數學生通過中、高級職業(yè)鑒定。在課程建設過程中除了大力改革教學的形式和內容,融證書的大綱內容于教學中,還開放專用網絡機房,使學生能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相關知識,指導教師在臨考前定時輔導。該門課程的成績與證書掛鉤,通過職業(yè)技能鑒定,進行考核鑒定,并獲得相對應的職業(yè)資格證書,體現(xiàn)雙證書教育。近幾年,我院智建、機電專業(yè)的學生通過中、高級全國制圖員資格證書的通過率均高達90%以上。在就業(yè)面試時能做到“上手快、有后勁、多證書”的復合型實用人才,形象地體現(xiàn)了符合上述要求的人才特征?!吧鲜挚臁斌w現(xiàn)在學生就業(yè)時與用人單位的零距離接軌?!坝泻髣拧辈粌H體現(xiàn)在更新知識、技能即繼續(xù)學習的基礎方面,更體現(xiàn)于學生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岸嘧C書”是復合型應用人才的標志,也是畢業(yè)生能在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市場中競爭上崗的實力表現(xiàn)。
“雙證書教育”使得職業(yè)院校在培養(yǎng)學生時目的性更強,學生們從“入學”即為預就業(yè)。學院應加強學歷教學與職業(yè)標準的銜接。通過實施產學結合,強化職業(yè)技能訓練,提高學生職業(yè)技能和就業(yè)能力,達到培養(yǎng)高職人才的要求。
五、重視教材建設,保證教材內容新鮮、適用
教材是精品課程的基礎,在教材的開發(fā)編寫過程中,請校企合作委員會、專業(yè)指導委員會的企業(yè)技術專家把關,保證教材內容新鮮、適用。應定期充實和改造教學內容,使精品教材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發(fā)揮作用。通過與企業(yè)人員探討進行教材編寫,不僅豐富了教師的內涵,更重要的是使教師的授課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
關鍵詞 單片機 精品課程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Model Curricula Development i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CU
LEI Jun, ZHAO Rong, LUO Min
(School of Electrical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iyan, Hubei 442002)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aspects of SCM curriculum theory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staff, teaching reform, etc., for the microcontroller strong practical courses, introduction of Keil and Proteus simulation software programming software,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level courses. Students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class-based, single-chip program written in C language, 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ompetitions projects to improve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 MCU; model curricula; curriculum development
0 引言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是電類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是學習后續(xù)課程的重要基礎。單片機課程組按照“思想先進、目標明確、改革領先、師資優(yōu)化、設備精良、教學優(yōu)秀”的指導思想,建設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目前“單片機”課程已經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結構,擁有一支教學水平與學術造詣較高的教學梯隊,實驗設備完善,教學手段先進,教學形式靈活多樣。
1 夯實理論環(huán)節(jié)
從2003年以來,課程組重新進行了教學大綱的編寫工作,選擇優(yōu)秀教材,不斷地對單片機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根據課程的需要,修訂了部分多媒體課件,完成了實驗指導書的重新編寫。在課程教學中積極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網絡化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單片機與Keil教學協(xié)調配合,在教學中引入Proteus單片機仿真軟件,為學生直接應用計算機完成單片機系統(tǒng)的構模、分析和仿真打下基礎,加深了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學校先進的網絡教學環(huán)境,建立了形式多樣的各種多媒體教學課件及網絡教學資源庫。目前網上已具備的教學資源有:(1)教學大綱;(2)教學日歷;(3)教材內容;(4)習題解答;(5)電子課件(PPT);(6)網上留言;(7)實驗指導;(8)參考文獻。豐富的教學資源方便了學生的課程學習,在課程教學中發(fā)揮了有效的作用。
2 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
在理論課程教授完畢后,本課程進入實踐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使同學們扎實牢固地掌握單片機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實踐動手能力。課程組依據我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和特色,充分依托東風汽車公司這個大工程背景,構建了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將單片機傳統(tǒng)的驗證性實驗與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現(xiàn)代化的計算機輔助工具用于實驗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應用現(xiàn)代化手段仿真和解決實際系統(tǒng)的控制問題,調動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授課,還要配合實驗課教師指導實驗、參加討論,負責答疑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
實踐教學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由淺入深、分層設置。通過實踐教學體系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了提高。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按要求自己獨立完成實踐內容,出現(xiàn)故障和問題自己解決。將課外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與課程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相結合,組織、指導有興趣的學生參加電子設計、智能汽車競賽等活動,例如在智能車控制系統(tǒng)中,涉及單片機編程、PCB電路板的制作等都是單片機課程中的知識點。通過此類活動提高了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圖1 單片機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
新教師須具備實驗室工作和下廠工程鍛煉實習經歷1~2年,才能參加教學工作。通過下廠工程鍛煉實習,使得青年教師從中得到鍛煉,增強了工程意識,提高工程應用能力;通過實驗教學、實習教學、指導學生的課外科技實習和創(chuàng)新活動,并結合工程鍛煉實習收獲成績進行教學法研究,以更新充實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鼓勵或計劃安排教師進行學歷提高學習,到兄弟院校進修培訓,為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及綜合素質進行再學習。課程組成員老師已經連續(xù)八年負責全國大學生 “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的指導,從2006到2013年,面對全國高校強勁的競爭對手,在此項賽事上先后三次獲得全國一等獎,兩次全國二等獎,多個賽區(qū)一等獎和二等獎的佳績,并最早打破我校學生參加國家級綜合賽事無一等獎的歷史。
3 結束語
單片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程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單片機硬件及其擴展系統(tǒng)的分析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注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學生多動手。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法是學生在老師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目前各類電子競賽就提供了大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工作的平臺,學生組成項目組,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緊緊圍繞比賽內容開展工作,設計方案,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有了團隊協(xié)作意識,有助于增強其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創(chuàng)業(yè)意識和動手能力,學生在參加項目的訓練中,提高了創(chuàng)新能力。
通過校級資源共享精品課程建設將單片機教學輻射到課程設計、畢業(yè)設計、大學生竟賽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課程總體水平的提高。通過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學生經過單片機課程的理論學習、實驗、課程設計以及畢業(yè)設計等環(huán)節(jié)的鍛煉,提高了工程實踐能力,多位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競爭等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2010265);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2013年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專項(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喜雙,姚健.單片機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3(8):31-32.
【關鍵詞】初級日語口語;精品課程;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3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9-0073-02
1《初級日語口語》課程建設背景
長沙學院的日語口語課程開設于1987,至今已有 22年的歷史。在辦學層次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日語口語課程的建設也經歷了初創(chuàng)、提高和升華等幾個發(fā)展階段。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日語口語課程的創(chuàng)建階段。日語專業(yè)招生的規(guī)模是隔一年招一個班, 20人左右。當時有2名日本外教擔任口語課程,口語教材由教師自己收集資料編寫,側重一些日??谡Z會話,口語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實行的是精英教育的方式。同時提出了外語教學要重視口語實踐,重視語言交際作用的教學原則,這成為長沙學院學院日語專業(yè)日語教學的特色之一。
90年代中期到2005年,口語課程逐步進行了改革。因為口語的教學主要局限于校內師生的對話、交往與訓練,所以教學效果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但為了增強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教師們仍然設計了許多模擬教學場景,如組織學生到郵局、商店、動物園等地進行初級口語的現(xiàn)場教學訓練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逐步嘗試任務教學法和交際教學法等教學手段,同時分析和吸收了各種外語教學法逐步總結出一套符合長沙學院自身特點而又先進可行的“三結合教學法”教學方法,即采用直接教學法、交際教學法和功能意念教學法相結合的模式。
2005年開始,應用和推廣在本專業(yè)已取得一定成效的“三結合教學法”。同時,我們也很注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跨文化教育,采用日本原版教材,運用層層遞進的三個層次,即認知—理解—體驗,使學生在模擬情景和場面中體驗母文化和異文化,以達到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的效果。為了提高學生的崗位實踐工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本專業(yè)加大了實習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力度,先后開辟了海外實習基地21個,分批派遣學生赴日,進行為期一年的免費帶薪實習。近4年共有214名學生先后在日本的知名賓館實習。通過這種教學改革,為學生提供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和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為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崗位實踐能力培養(yǎng)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
2《初級日語口語》課程建設情況
經過20多年的建設,特別是近幾年的發(fā)展,本課程的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2006年日語口語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 2010年初級日語口語課程被評為湖南省精品課程。2011年本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獲“第十一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文科組二等獎。
2.1教師隊伍特色鮮明,打造一流教師。 教師隊伍主體具有良好的日語語言能力和豐富的日本學習、生活、工作經歷,形成了由一支以有留學經歷的教師為主體,與外籍教師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在教師隊伍建設上:第一,采取以老帶新的導師制,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通過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定期的學生座談會和學生網上評教等途徑,鼓勵和督促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第二,邀請校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和經驗豐富的教師開設專題講座和學術報告,同時,組織教師參加現(xiàn)代教育方法、技術等培訓班學習。選派教師參加各種教學研討班。第三,定期派送專業(yè)教師赴日進修以提升語言、文化素養(yǎng),注重引導和鼓勵教師從事跨文化領域的教學改革研究和科研工作等。經過近幾年狠抓培訓計劃,擔任日語口語教學的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業(yè)務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2.2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構建充實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本課程分為課堂教學與實踐模塊兩大模塊。共安排了64個課時的內容,其中理論教學32個課時,實踐教學32個課時。在理論教學中穿插模擬實踐練習。在實踐教學設計上采取“由模擬情境到真實情況的層層遞進”的教學模式,設計了課堂教學與實踐和課外實踐活動的教學模塊。從課堂教學延伸到第二課堂;從校內的日語角擴展到社會外事活動的體驗;由國內的模擬學習走向國外進行工作實踐。通過系列的實踐學習和體驗,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課堂教學中,教學班學生規(guī)模一般為25-28人,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可分為多個語言活動小組,其具體的運作方法如下:(一)語音模仿練習。觀看日本影像資料,去掉字幕,讓學生聽完一句人物配音后進行重復。目的是鍛煉學生的發(fā)音和反應能力。(二)情景對話。規(guī)定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設計情景對話,目的是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三)看圖說話。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圖片,讓學生看圖說話,提高學生的語言反應能力。(四)角色模仿。觀看情景對話短片,然后讓學生分組扮演角色進行情景對話練習。強化實用口語訓練。(五)影視欣賞。觀看影視資料短片,讓學生了解日本的社會、文化和經濟,提高對異文化的了解。(六)社會活動。組織學生到郵局、商店、動物園等地進行初級口語的現(xiàn)場教學訓練等。
課外實踐活動模塊具體為四個部分:(一)每周舉行一次日語角。強調通過網絡資源和外教、留學生資源自覺進行第二課堂的活動,通過觀看電視和網絡課件,開展日語角等活動,進行補充學習和自我提高、演練與糾錯。第二課堂活動的考核納入平時考核的范疇。(二)每學年舉辦一次演講比賽,并從中選拔數名學生參加全省和全國的日語口語比賽,為學生創(chuàng)建與其他院校學生交流的平臺。(三)每年組織學生參加湖南省日本文化節(jié)、中日青年交流等外事活動,讓學生在完全真實的情況下實踐日語。
2.3實施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培養(yǎng)較高語言運用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一) 運用直接教學法和交際教學法相結合,給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二)交際教學法和功能意念教學法相結合,使學生具有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三)采用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有臨場感。同時,教師積極開發(fā)教學課件,開發(fā)立體化教材,能夠熟練運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技術手段輔助教學。本課程組自編的多媒體課件獲湖南省高等學校第十屆“中南杯”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中獲一等獎。另外,本課程設置有課程學習網絡平臺。本課程的教學資源如課程簡介、教學大綱、多媒體課件等已在校園網上,學生能夠上網學習和教師進行交流,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本課程應用課堂模擬訓練、音錄像、多媒體、外語角、留學等多樣化教學元素,大膽開放教學,為學生提供了非常好的語言學習和運用的環(huán)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交流、交往熱情,使學生口語應用的強度、深度和廣度不斷得到拓展和深化,不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口語應用能力,更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為學生開展口譯、翻譯等后續(xù)課程學習打下了非常扎實的基礎。
2.4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教學條件,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 為了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日語專業(yè)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教學條件。首先在硬件設備上滿足教學的需要。(一)圖書音像資料齊全。我校圖書館設有電子閱覽室,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查閱資料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外語系現(xiàn)有圖書資料室1個,已有外語類藏書3萬余冊,日語專業(yè)圖書資料3000余冊,日語影視資料500余部。(二)實驗設備先進。外語系語言實驗中心現(xiàn)有實驗室11個,其中教學語言實驗室7個,模擬語言實驗室1個,網絡自主學習實驗室2個,同聲傳譯實驗室1個;多媒體教室10個;日本文化研習室1個,集文化研習室、教室、圖書館、閱覽室、小型報告廳和文化演習室于一身的多用途的湖南省首個日本文化研習實驗室;為了讓學生在學習語言中感受日語的實際性和實時性,本專業(yè)建設了衛(wèi)星天線和有限電視系統(tǒng)。
其次,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一)日語角活動豐富。日語專業(yè)每周定期在寧靜樓組織日語角活動,每周有外教具體指導,每次活動有中心話題及主要活動內容,學生參與活動既能培養(yǎng)學習口語的興趣,又能提高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二)學習氣氛濃厚。學校經常組織日語技能大賽、日語文化禮儀茶座活動,推行寢室日語、校園日語“日語熱”活動。并且經常參與政府外事部門外事接待活動。組織學生和日本留學生聯(lián)誼活動,如“鹿兒島青少年之翼”活動等。同時,本專業(yè)主要有“赴日研修項目”和“異地授課計劃”。我校日語專業(yè)在日本擁有JTB公司、大和皇家旅游休閑集團、北海道東鳳飯店等二十一個海外實習基地。一年的研修學習與生活使學生的日語口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對日本文化和日語語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我校與日本九州產業(yè)大學、日本同志社大學等高校達成了留學生派遣協(xié)議。另外,我校與“TIJ東京日本語研修所”簽訂了異地教學意向協(xié)議書。以上項目的實施將為我校日語專業(yè)的學生提供新的赴日留學的機會。
3課程建設特色與展望
以專業(yè)建設為依托,課程教學改革方面的成果得到了校內外同行專家的好評,并在一定范圍內得到了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次獲省級、校級以上獎勵,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3.1教學團隊特色。本課程擁有一支以留學歸國教師為主體,與外籍教師相結合的水平較高,有特色的教師隊伍。6名教師中,除了2名外教,有4位是具有日本留學或工作經歷的歸國人員。并且分別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國立福岡教育大學、日本國立東京外國語大學等。
3.2教學模式先進。在國內日語教學領域首次提出并實踐了“跨文化”海外實踐教學模式。目前建立了海外實習基地21個,派遣海外實習生214人。從而形成了3﹢1人才培養(yǎng)模式。
3.3人才培養(yǎng)質量高。2007年、2008年日語專業(yè)一志愿投檔率為188.1% 、393%;錄取分數線居全省同類院校同類專業(yè)前列,投檔率在全校35個專業(yè)中居于前列。同時畢業(yè)生就業(yè)率較高。學生考研,成績理想。錄取校有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知名高校。學科競賽中,我專業(yè)學生在中華杯演講比賽中曾獲湖南賽區(qū)第一名,華中賽區(qū)第六名的好成績。
3.4專業(yè)依托優(yōu)勢。2006年,日語專業(yè)被確定為長沙學院首批本科重點專業(yè),2007年,日語專業(yè)立項為長沙學院特色專業(yè);同年,立項為教育部一類特色專業(yè)建設點。2008年立項為湖南省特色專業(yè)。同年,日語教研室被評為長沙學院優(yōu)秀教研室和湖南省優(yōu)秀教研室。
盡管本課程的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但還需要不斷摸索、改進和完善跨文化交際教學法。如何在口語課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型,實效型”的教學模式成為一個新的課題有待我們去思考和研究;進一步探索將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手段成功地應用于課堂教學,改革現(xiàn)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口語教材的編寫等工作。
參考文獻
[1]田鳴.《語言能力與交際能力并重的教學嘗試》[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1.
[2]李春杰.《談學生日語會話能力的缺乏與日語教學》[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6.
[3]孫汝建.《口語交際理論與技巧》[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4]朱萬清,金長春.《日語會話理論與實踐》[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5]邱玉梅.《外語教學中口語教學的缺陷》[C] .日本學論叢.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關鍵詞:精品課程;課程教學團隊;教學質量
精品課程建設是學校深化課程改革、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精品課程建設,能夠有效打造一支優(yōu)秀課程教學團隊和提升學校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我們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精品課程建設中深刻體會和領悟了精品課程建設的內涵,總結出十三條職業(yè)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重點工作。
1.精品課程的基本特征
弄清精品課程的基本特征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所謂精品課程就是教學質量高、同行認可、學生樂學、企業(yè)贊許、社會知名、示范性強、能為其他課程提供建設借鑒作用的課程。
2.精品課程建設的重點工作
2.1.加強學習,樹立現(xiàn)代課程理念,
在課程設置上應考慮:1.課程設置要緊緊圍繞人才培養(yǎng)目標;2.課程設置要與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崗位所必需的技術技能相對接;3.課程內容要與職業(yè)崗位的工作內容相對接;4.課程教學要貫徹“以學生為中心,在做中學”、“以能力為本位,在評價中學”的現(xiàn)代職教理念,有效實施“做學教一體”。
2.2.研究現(xiàn)狀, 科學制訂建設規(guī)劃
要在充分研究課程現(xiàn)狀的基礎上制定精品課程建設規(guī)劃。建設規(guī)劃的主要內容包括:精品課程建設的總體目標、主要內容、時間節(jié)點、特色和創(chuàng)新、實施與管理、課程質量評估體系與方法、教學團隊建設的目標和措施、教學資源建設的具體內容和呈現(xiàn)形式、教材開發(fā)的要求和內容結構、網站建設方案、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等。
2.3.行動導向,構建實用的課程結構和內容
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時要充分關注本地區(qū)專業(yè)群和專業(yè)鏈的建設,要與課程性質相匹配,要適合學習對象的特點,符合學習對象的成長規(guī)律和技能形成規(guī)律。
以《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結構的構建為例:
2.3.1.根據模具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教學標準,構建行動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理實一體、模塊化實用課程結構與內容。
2.3.2.課程結構和內容設置上力求體現(xiàn)數控、模具等專業(yè)技術技能人才的復合性特點。課程內容應充分體現(xiàn)“四新”在現(xiàn)代機械制造業(yè)中的應用。
2.4.深化改革,編寫與工作過程相關的實用教材
精品課程建設應重視開發(fā)相應的高質量系列教材。我們在進行《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建設過程中,認真調研、分析、歸納相關職業(yè)崗位群工作的知識共性、技術共性和技能共性,將其提升為學習領域,并將職業(yè)資格標準融入到教材內容中。
2.5.專兼結合,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課程教學團隊
精品課程的教學團隊應該由專業(yè)帶頭人、專業(yè)骨干教師和企業(yè)能工巧匠型等組成。要通過精品課程建設逐步形成一支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的、具有現(xiàn)代職教理念、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教研能力強的“雙師結構”優(yōu)秀教師梯隊。課程負責人應是本領域影響力較大的專業(yè)帶頭人或者專業(yè)骨干教師。
2.6.理實一體,實施優(yōu)良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精品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有職教特色,要堅持“理實一體”的教學法,熟練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和手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做中學;以能力為本位,在評價中學”的現(xiàn)代教學法,注重職業(yè)能力的提高??茖W應用多種教學法、教學手段和現(xiàn)代教學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2.7.校企合作,創(chuàng)設一流的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
要高度重視精品課程的實訓基地建設,創(chuàng)設優(yōu)良教學環(huán)境,使校內外實訓基地能有效為本課程的教學服務。一方面要使校內實訓基地與現(xiàn)代企業(yè)環(huán)境相對接,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建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
2.8.豐富素材,加強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精品課程的教學資源包括:教材、教案、課件、圖片、視頻、案例、實物、動畫、現(xiàn)場和生產情景等,也包括相關工程技術資料、工具書(如設計手冊、材料手冊、工藝手冊、零件手冊)等。教學資源應與相關職業(yè)崗位群的工作過程相結合,體現(xiàn)“四新”。要有助教的軟件資料,也有助學的軟件資料。
2.9.資源共享,創(chuàng)建精品課程建設網站
精品課程內容要在網站上開放,實現(xiàn)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帶動其他課程的建設。網站的交互性要好,要通過“精品課程網站”展示建設進程及成果,促進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發(fā)揮精品課程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同時也是為了接受社會、同行們的檢驗和指導。
2.10.加強管理,強化精品課程的有效實施與科學管理
課程的開發(fā)要“規(guī)范化”。課程標準的執(zhí)行和教材的使用都要按照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的要求而定。課程的實施以團隊教研活動為基礎,注重過程管理和常規(guī)管理;對課程實施的評價多元化、過程化,以課程目標的達成度為依據。
2.11.科學評價,創(chuàng)新精品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和方法
不同類型的課程,有著不同的評價方法。技能訓練類課程應從學生是否學會做事、提高技能的效果等方面評價;基礎理論類課程應本著實用、夠用的原則,從學生能否應用知識為“做事”服務等方面評價;技術類課程應貫徹理實一體、掌握技術技能的達成度等方面實施評價。
2.12.交流研討,發(fā)揮精品課程的示范輻射作用
有計劃的開展公開課、研究課、示范課活動;利用精品課程網站的交流功能,及時應答在線提問、質疑等內容;在本地區(qū)或更大范圍內開展精品課程建設的經驗講座與交流活動。
總之,精品課程建設的最終目標是要達成學生綜合素質高,發(fā)展有后勁的人才培養(yǎng)效果,經過實踐,《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作者簡介:
姓名:張萍(1964-),女
籍貫:遼寧省本溪市,2007年被無錫市教育局作為人才引進,現(xiàn)為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無錫機電分院教師
學位:天津大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碩士生
一、高職精品課程建設的現(xiàn)狀
1.高職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覆蓋學科廣,精品課程逐年遞增
2003年,《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育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全面啟動了全國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工程。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明確指出:“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啟動1000門工學結合的精品課程建設,帶動地方和學校加強課程建設。
2003年至2009年,教育部先后開展了七屆精品課程遴選,累計評選出3080門精品課程,其中高職國家級精品課程812門,占全國國家級精品課程總數的26%。從歷年的建設情況來看,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逐年在增加,并且高職精品課程增加的幅度還較大。僅2008年和2009年就評選出高職國家級精品課程400門,均超過當年全國國家級精品課程總數的30%以上,其內容覆蓋材料與能源類、財經類、電子信息類、法律類、公安類、公共基礎課、公共事業(yè)類、環(huán)保、氣象與安全類、交通運輸類、旅游類、農林牧漁類、輕紡食品類、生化與藥品類、水利、土建類、文化教育類、醫(yī)藥衛(wèi)生類、藝術設計傳媒類、制造類、資源開發(fā)與測繪類共計20個一級學科。
2.高職國家級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的日益完善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高職精品課程建設一直參照本科精品課程的指標體系。自2003年7月教育部頒布的《國家精品課程評估標準》(征求意見稿)以來,精品課程評審指標每年都在不斷修改與完善,2007年更名為《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并且還根據評審需要制定了本科與高職兩個指標體系,2008年和2009年又在2007年評審指標的基礎上做了較大修改,其一級指標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隊伍、實踐教學、教學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等六項的基礎上增加了課程設置,二級指標調整更大。這些調整使高職國家級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日益完善,這更有利于建設具有高職特色的精品課程。
二、精品課程建設的措施及主要內容
1.加強精品課程建設的領導和規(guī)劃
(1)加強精品課程建設的領導。有力的領導是精品課程建設順利開展的保證。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它涉及到學科、教師隊伍、學生、教材、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思想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建設和改革,而且其內部各因素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只有通過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廣泛參與和共同努力,精品課程建設才能形成合力,創(chuàng)造精品。在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涉及教學、科研、人事、財務、實驗實訓、信息技術、網絡等多個部門,因此需要加強精品課程建設領導,成立精品課程建設領導機構,全面負責精品課程建設的領導協(xié)調,組織召開精品課程建設會議,制定學校精品課程的綜合規(guī)劃以及有關制度文件和激勵政策,對精品課程建設進行檢查與評估等,以確保精品課程建設有序進行。
(2)制定科學的精品課程建設規(guī)劃。制定科學的規(guī)劃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前提。建設規(guī)劃一方面要突出精品課程建設的計劃性、目標性、階段性、整體性及層次性,另一方面要立足學校的發(fā)展目標與定位,與專業(yè)建設、產學研合作及服務社會緊密結合。應搜集學校的師資、課程、教學、特色、實驗條件等方面信息,了解本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要求及可用資源,參考其他院校先進經驗,在全面、認真分析匯總調查信息基礎上提出精品課程建設要達到的具體可操作質量標準及具體措施。
2.精品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1)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定位。高職院校國家精品課程是能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教學思想與高等職業(yè)教育特點,符合高等職業(yè)教育改革方向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規(guī)律,教學內容設計科學合理,教學方法手段靈活新穎,教學資源能有效共享的高質量、高水平的優(yōu)秀課程。也就是說,高職院校國家精品課程,是根據高職教育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這一基本特點,以崗位能力分析和具體工作過程為基礎設計課程,具有工學結合的鮮明特色、產學研結合的模式,并能恰當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方法和手段,教學效果顯著,對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養(yǎng)成起重要支撐和明顯促進作用,真正發(fā)揮示范和輻射作用的課程。
(2)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要素。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應緊緊圍繞“雙師型”隊伍的建設展開,不僅應有廣博的知識基礎,而且最好能夠承擔一定水平的科研項目,以便使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時反映在教學中去??梢砸M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層次的技術專家,或者引進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高學歷的中青年教師,改善年齡、學歷、學緣結構。同時加大教師基本素質的培訓。對于新進的青年教師,可根據專業(yè)特點,安排他們到企業(yè)參加生產實踐,培養(yǎng)相應技術的實踐能力和相應的動手能力,通過培養(yǎng)、引進、聘用、傳幫帶等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學術造詣高、事業(yè)心強、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經驗豐富、特色鮮明的教師梯隊。
(3)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教學內容要體現(xiàn)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應該具備科學性、實用性、先進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特征。要通過跟蹤研究把學科前沿的內容不斷地納入到教學內容中,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進展展示給學生,并應由學生去探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內容中要高度重視實驗、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實踐性內容應占有相當的比例,并與國家職業(yè)資格證書考核接軌。要積極采取措施將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的內容融入課程建設中,要求課程負責人及課程組成人員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積極探索和實踐,形成教學成果,爭取有一定數量的教學研究,起到交流與輻射的作用。
(4)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內容。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應用,重視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鼓勵教師采用“教、學、做合一”、任務驅動、案例式、討論、啟發(fā)式、現(xiàn)場、參與式等教學方法,立足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注重對學生思辨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教學手段方面,結合課程特點,大力投入硬件設施,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和網絡資源組織教學活動。積極有效地采用多媒體教學,同時構建起計算機網上教學平臺,實現(xiàn)資源的優(yōu)化和共享。
關鍵詞:精品課程;資源建設;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09)02-485-02
University High-quality Courses Digitized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d Application Research
LI Zhi-yong1, WEI Hong2
(1.Center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Business College, Guangzhou 510320, China; 2.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Guangdong Business College, Guangzhou 510320, China)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niversity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 It is an important action of university to realize the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the promotion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high-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ed the digitized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the promotion applies two important aspects and has conducted the analytical study to it.
Key words: high-quality courses; resources construction; promoted application
1 精品課程建設的背景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精神,教育部于2003 年啟動了《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精品課程建設本著“開放和共享”的精神,旨在建設一批集合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造就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六年來,精品課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止2007年已評出國家級精品課程1798門,并已形成了國家、省、校三級精品課程建設體系。
精品課程所彰顯的價值理念是一種整體優(yōu)化意識、合作共贏意識和全程教學質量意識。數字化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是精品課程的兩個方面,必須處理好二者的辯證關系,才能實現(xiàn)精品課程的價值。建設是基礎,應用是目標,建設與應用密不可分,建設精品課程是為了更好地應用精品課程。精品課程經過教學活動的應用檢驗,既實現(xiàn)了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建設者與使用者、同行教師、專家之間的互動,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并使課程得到了不斷改進和完善,實現(xiàn)了持續(xù)建設和提升,因此,精品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同等重要[1]。
2 精品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包括建設、應用、評價與再建設等環(huán)節(jié),建設的目的在于應用,應用與評價能夠促進課程的更新與進一步建設。目前,精品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 重資源建設,輕推廣應用
各高校對精品課程建設工作都比較重視。由于精品課程立項評審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致使各高校紛紛將主要精力放在課程立項建設上,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推動精品課程建設。據不完全統(tǒng)計,除國家級精品課程外,省級精品課程數量已達一萬多門,此外還有數量更多的校級精品課程。
精品課程的持續(xù)建設和應用是實現(xiàn)課程先進性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精品課程資源利用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利用率不高。這一方面是由于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各高校開發(fā)平臺不一致,無法實現(xiàn)統(tǒng)一管理,基本上是誰建設,誰使用,誰管理;另一方面,高校對結題后課程持續(xù)建設和應用未引起足夠重視,鼓勵教師開展后續(xù)建設和應用方面的政策機制不健全,因而許多精品課程建設后繼無人,課程使用較少。這種重申報評審輕建設應用的短期行為,背離了精品課程建設的初衷,影響了精品課程的應用。
2) 學生對精品課程缺乏了解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最大收益者,理應成為精品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的積極參與者。但實際情況是,精品課程建成后學生使用的并不多。某高校調查數據顯示,隨即抽取的學生只有30%左右了解精品課程,經常使用精品課程的學生僅為10%左右。學生極少使用的原因中,不知道精品課程存在的占35%,認為網上資源對學習幫助不大,不愿意使用的占20%。由此可見,學生對精品課程內涵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學生個人信息技術基礎層次不齊,對傳統(tǒng)學習模式產生依賴,加之部分教師不注重宣傳引導,一些學生沒有個人電腦上網時間受阻,校園網速度慢等原因,導致精品課程短時間內難以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2]。
3) 教師應用精品課程積極性不高
教和學是教學活動的兩個方面,精品課程的應用與評價離不開教師。當前,在教師應用精品課程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是:1)許多教師對如何實現(xiàn)精品課程與日常教學有機結合感到困惑;2)部分教師認為精品課程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與大學教師個性化教學之間存在一定矛盾;3)少數教師對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4)缺乏網上資源版權保護機制;5)持續(xù)建設和應用機制不健全等。
另外,教學效果體現(xiàn)著課程建設目標,是教師參與精品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的重要推動力。目前,一些高校開始嘗試建立精品課程延續(xù)資助計劃和復評制度,對結題精品課程后續(xù)建設和應用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復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網站是否連通?2)教學錄像是否全程上網?3)教學資料是否及時更新?4)輔導答疑模塊管理情況等,而對于學生瀏覽教學資源獲取教學信息完成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及他們自主學習的需求和學習效果等涉及不多,因此,復評結果難以得到教師的接受和認可,從而影響了教師應用精品課程的積極性。
4) 精品課程建設水平參差不齊
教學資源與課程網站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兩個方面,體現(xiàn)著精品課程的建設水平。高水平的教學資源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前提,教學資源包括教育理念、師資隊伍、教學內容、教學設計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整體性的特點。高水平的課程網站是課程展示與應用的平臺,是課程實施基于網絡的主題研究、協(xié)作式學習的系統(tǒng),包括教學模塊設計、教學資源鏈接、交互功能開發(fā)、多媒體課件制作等,體現(xiàn)科學性、藝術性、有效性、友好性的特征。目前,一些精品課程存在著教學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先進性、教學設計科學性與合理性體現(xiàn)不足的問題;另外,部分精品課程網站存在重輔助教學功能設計,輕自主、協(xié)作學習方式支持;重內容呈現(xiàn),輕教學環(huán)境設計;網絡速度慢,流媒體視頻效果不佳,資源豐富性適用型不強等問題。精品課程建設水平參差不齊,不能達到學生喜聞樂見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對精品課程的使用[3]。
5) 網絡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支撐服務功能有待進一步加強
為提高學校教學現(xiàn)代化水平,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高校紛紛啟動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工作,還購置專用服務器,擴充校園網帶寬,改善校園網硬件支撐環(huán)境。目前,一方面網絡運行速度難以滿足學生需求,另一方面網絡對教師教育技術支持服務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課堂教學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多由教師自行開發(fā),作為非專業(yè)人員,教師開發(fā)的多媒體課件水平參差不齊,課件應用存在諸多問題;其次,精品課程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有著較強的依賴性,但部分課程項目缺乏教學設計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專業(yè)人員參與,導致課程教學設計不合理,網站制作存在困難,求助社會專業(yè)公司開發(fā)網站又面臨個性化需求難以滿足,維護不便,缺乏特色等不足,因此,精品課程的網絡支撐與服務環(huán)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3 加強精品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的主要途徑
1) 加大宣傳力度,使師生樹立對精品課程的正確認識
精品課程宣傳可以從項目宗旨、功能、資源和使用等方面進行。精品課程為了教學提供了優(yōu)質豐富的資源,為師生開展教學改革與研究活動搭建了平臺,所以,精品課程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提高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學生參與精品課程學習,可以感受名師的教學風范,體驗教學改革的成果,拓寬學習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教師參與精品課程建設,能夠激發(fā)他們投身教學改革,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
2) 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提高精品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水平
① 推進名師名課工程。對校內主要公共課和公共基礎課設立課程負責人崗位,聘請高級職稱教師擔任課程負責人,主持課程建設。課程負責人聘期三年,每年發(fā)放一定數量崗位津貼,將課程建設成效作為他們崗位考核的重要依據。同時,為鼓勵和引導高級職稱教師參與精品課程建設,可以將教師教研量化考核后與科研考核結果一并納入教師年度考核范圍。
② 實施精品課程跟蹤管理。持續(xù)建設和應用是實現(xiàn)精品課程科學性和先進性的重要保障。課程跟蹤管理就是學校將課程建設總體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從建設期延伸到項目結題后,通過定期復評建立課程檔案,了解課程動態(tài),不斷完善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保障激勵機制,推動課程的持續(xù)建設和發(fā)展。復評可以根據課程特點分類進行,重點應該放在教學改革與研究、教學效果、教學應用、網站維護與更新等方面。評估課程教學效果,學生的感受是第一位的,專家、同行的意見和建議同樣不可忽視。可以通過匿名聘請校外專家參與評估,組織教學督導跟蹤聽課,召開師生座談會,進行現(xiàn)場評估等方式,多方獲取信息。對于檢查情況較好的課程,精品課程榮譽稱號有效,繼續(xù)劃撥建設經費,也可以適當調整課程工作量計算系數;檢查情況較差的,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意見,要求限期整改。到期仍不能完成整改任務的,撤銷榮譽稱號停止撥款。
③ 完善課程持續(xù)技術支持與服務機制。在精品課程的數字化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中,組織體制是保障,技術系統(tǒng)是條件,教師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能力是核心。教育技術人員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教學設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專業(yè)優(yōu)勢,為激發(fā)他們參與精品課程建設的積極性,實現(xiàn)對課程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深入協(xié)助與支持,學??梢越⒁欢ǖ募钜龑C制。如:把一定比例的課程建設經費以項目方式劃歸教育技術中心,要求項目組吸納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心人員參與課程建設,同時,學校根據教育技術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情況決定下一年度經費劃撥數額。
④ 以課程建設為契機,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精品課程建設在強調教育技術的同時,更關注“人”的價值,不能把精品看成是傳統(tǒng)教育的網絡搬遷,而要求在新理念和新技術背景下重構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其內在價值。教學改革與研究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靈魂,建設高水平精品課程離不開教學改革。但教學改革往往不是孤立的,教學成果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所以,精品課程建設需要長期、持續(xù)、系列化進行。在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應注重將構建課程體系、組織教學內容、實施創(chuàng)新與實踐教學、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起來配套進行,以有利于教學資源的整體優(yōu)化和課程校本特色的培育;另外,精品課程建設應該與特色專業(yè)建設、教學團隊建設相結合,以利于依托學科優(yōu)勢,整合教學資源,建立精品課程專業(yè)支撐平臺;還可以篩選一些教師隊伍素質高,教學研究基礎好,教學改革條件相對成熟的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專項建設,以加快教學成果形成步伐,提高精品課程建設水平。
4 結束語
真正的精品課程將是經得住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并具有發(fā)展性的課程。只有當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內容建設、課程平臺建設等內因與國家的關注支持、學校的環(huán)境保障、學習者的認可等外因完美結合時,精品課程也才真正走上了精品之路。當精品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切合了學習者需求,成為了學習者學習和參考的重要資源;當精品課程配套設施發(fā)展健全,課程建設與維護走上了科學規(guī)范化;當精品課程監(jiān)控、評價與管理制度走向完善之時,也是精品課程實現(xiàn)持續(xù)發(fā)展之日。精品課程必須常建嘗新,才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建設和廣泛應用,達到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的目標。不斷完善的政策制度、先進的教育思想、豐富的教學實踐、逐步深化的教育教學改革、良好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支撐環(huán)境將成為精品課程可持續(xù)建設的強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宋德如.略論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基本策略[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7,4(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