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孩子心理教育輔導范文

        孩子心理教育輔導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孩子心理教育輔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孩子心理教育輔導

        第1篇:孩子心理教育輔導范文

        一、多樣化的心慧課程促成長

        心理教育有機融入德育內涵教育之中,成為星洲學校的心理特色之一。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內心體驗、情感積累和行為實踐來實現德育教育效果,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學生學會認識自我,增強自我的適應能力,完善個性發展。

        班級是學校德育活動的基本單位,而心理團訓則是營造良好班級心理環境,建設高度整合的班集體的法寶。團訓活動是學生所喜愛的,它倡導的教育理念是“游戲伴成長”,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領悟,將學生從心理課堂中解放出來,讓心理教育走出了課堂,還原心理教育的真實性和實踐性。心理團訓活動可以更好地促進班級凝聚力,通過近兩年的一系列的心理團訓,班級的集體凝聚力得到了加強,也促進了學生的交流,學生相處很融洽,班級向心力也日益增強。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和有步驟的心理團訓活動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通過活動促進班級成員的認同感,歸屬感,形成良好健康的班級心理氣氛,將對班集體建設和學生的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課程的核心是培養“快樂、健康、自主、會學”的學生。心理課以“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快樂交往”三個版塊來呈現。涉及學習輔導、人際交往輔導、人格輔導、情緒情感訓練、意志力培養耐挫力培養、青春期輔導等各個方面,結合相關的心理教材,這從一定程度上為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也是學校德育教育內涵發展的基礎。

        二、專業化的心理輔導全方位實現“心慧”理念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家庭影響的復雜化,中小學生中普遍出現了一些心理弱點和品德偏差,如自制力差、缺乏自信、只能適應順境不會面對挫折,等。傳統的德育很難從根源上解決學生的上述問題。因此“心慧苑”成為學生心靈煩惱釋放的樂園,心理教師對學生心理疏導采取了多種方式:認知領悟療法、放松訓練、催眠療法等,通過專業化的心理咨詢,同樣心理輔導的成功同樣也促進了學校德育教育的發展。例如,三年級某同學通過人際交往能力的訓練,性格變得開朗,學會和同學相處,能更好地適應學校的生活;七年級某同學以前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考試成績不理想,往往情緒低落難以自拔,通過情緒心理輔導能很好的面對考試,消除了考試焦慮,對學習更有信心了。這些都是學?!靶挠惫ぷ鹘o學校德育工作起到的作用,它在無形中優化了學校的德育工作,讓學生擁有了更加健全的品格,更加完善的人格,面對問題更多的勇氣和更強大的自主能力,可以說心理輔導是一種“更加現代化的德育方式”。

        三、全方位專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態

        學校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態,通過教師團體心理拓展活動、教師生涯規劃活動等系列活動,幫助教師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學校還定期開展教師心理沙龍活動,通過心理沙龍活動,引導家長有效陪伴孩子,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

        學校通過一系列的家?;顒?,幫助學生更好地與家長溝通。本學期我校小學部10對親子家庭走進《小鬼打分》欄目,這是一檔聚焦家庭教育,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節目,在活動中通過親密的親子游戲,接地氣的互動方式,讓父母和孩子多了一份溝通,多了一份理解,同時明白了親情的可貴。中學部開展一系列“家長心理沙龍”活動,以心理劇體驗以及分享交流的方式,幫助家長以更加科學的方式陪伴孩子。

        第2篇:孩子心理教育輔導范文

        關鍵詞 小學生 心理健康 教育現狀 研究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0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是早上八點的太陽,更是一個國家興衰的重要參照,他們的身心在不斷的發展。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經??梢园l現學生做出一些缺乏素質的事情,甚至走向了犯罪的道路。這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反饋,也是向心理教育提出一個重大的挑戰,小學生很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學校沒有把心理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教師也沒有充分發揮主觀作用,導致他們心理扭曲。在當今這個紛雜的社會,如何能夠培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在于學校的重視。

        1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義:為了讓學生處于較好的發展狀態,從預防的角度出發,來加強兒童的心理教育。小學生的性格還處于發展中,應重點做好他們的心理輔導工作,讓更多的學生受益。大多數小學生對于心理教育并不熟悉,假若不加以引導,悲劇在所難免。究其原因在于許多的小學生在面對心理問題時,沒有正確的處理方法。隨著小學生年齡增長,容易出現叛逆期,思想出現較大的滑坡。因此,必須要加強小學生的心理教育,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2.1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

        近年來,國內加強了對心理教育的重視程度,做了較多的研究調查。調查顯示:一方面,大多數小學生沒有兄弟姐妹,單獨相處得時間比較多,容易形成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久而久之,只會讓小孩更加孤僻;另一方面,學校沒有把心理教育放在首要的發展位置,對學生總是一視同仁,沒有重點挑出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也沒有盡到輔導學生心理的職責。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中,小學生不能形成好的生活習慣,對外界的誘惑抗拒力不強,容易對電子游戲等產生上癮的情況,這類學生也需要進行心理輔導!

        2.2對心理教育認識不足

        基于我國傳統的教育觀念的基礎上,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小學生的心理教育方面知識的普及。較多學校只顧學習成績,卻忽視了小學生性格的塑造,未認識到其重要性,致使教師沒有把心理教育重視起來,或者是開設的心理教育只是一個形式而已,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只為應付上級檢查,這也是影響學生形成良好性格的因素。

        2.3不良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對于小學生的心理教育也至關重要,在心理教育實施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偏重學校教育而忽視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心理教育存在嚴重的不足,多數父母都只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滿足他們物質生活上的支持與幫助,卻極大的忽略了孩子們身心健康發展的兩大因素的結合:即生理和心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需要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配合。

        2.4缺乏職業化指導

        現如今大多數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團干部、政治教師或班主任兼任,他們大多數沒有經過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在工作中,不能很好的運用系統的心理學知識來幫助同學們解決心理問題,這些指導教師沒能正確地給予學生心理指導。

        3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在教學中,教師能做的就是改變原先的單一教學方式,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讓小學生在課堂中享受樂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利于小學生的心理發育。

        3.2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

        對于教育小學生需要耐心的,心理教育更是特殊的課程,要求每位教師具有極高的素養,在講課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小學生的活潑好動,如果沒有高尚的品格是難以勝任的。通過優化心理教育的職業環境,來提高心理教師的職業素養。因為教師是給小學生上課,很多學生都貪玩,o法正常交流。通過從內外部環境出發,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為心理教育打下基礎。

        3.3引導學生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需要及時、準確觀察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多與他們真誠地溝通,才是作為教師應有的工作。如今許多教育理念認為,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做的就是要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教學環境,培養小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

        3.4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面對如今的社會,學校應該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專門針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疏導,讓小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時,合理安排心理健康課程,高度重視對小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有利的保障。

        3.5平等對待學生

        面對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小學生,教師應該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教育他們。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不能讓學生擁有失落感,那些對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來說是不好的,不利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應該全面的看待問題。

        4結語

        心理教育課程對于整個性格的塑造有著重要作用,為實現新課改的要求,確保心理教育的實效性,讓小學生在教學中升華自己的價值觀,享受心理教育帶來的饋贈。教師不再只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學任務而已,還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心理真正得到提高,也能體現出人性化課堂的意義。因此,教師還應安排多種心理輔導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受到熏陶,促進學生塑造良好的性格,從而實現教學目標,讓小學生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 王君秋.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與策略[J].學周刊,2016(03):125.

        第3篇:孩子心理教育輔導范文

        上世紀90年代,在河梁初中從事語文教學的譚成林,敏銳地意識到留守兒童、獨生子女以及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2002年,一次偶然機會,譚成林看到了一期心理輔導節目?!叭说某晒νQ于心理動力的大小,教育根本目的是幫助人取得成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成長的新動力。”他苦苦思索的問題有了答案。

        “人生是短暫的,我們只有多做些事情?!弊T成林決定開始心理健康教育學習之路。他克服年齡和身處農村學校等不利條件,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學心理學知識、收看《心理咨詢師實戰技能》等視頻,通過網絡與各地心理專家、教師交流切磋;自費到國家就業指導中心等機構學習心理行為訓練、危機干預等內容,還到山東青島做義工旁聽學生心理拓展課程……他的心理教育研究成果開始見諸報端。

        “但是,我很快地發現心理輔導存在‘說得多、做得少’的問題,我必須把心理輔導技術推廣出去。”2006年,譚成林邁出了他護“心”行動的第二步。

        他嘗試把心理教育融入了課堂教學,重視情商教育,偏僻農村初中孩子們有了“心”成長:學習動力增強了,心態陽光了,面對挫折的能力提高了。他還利用綜合實踐大課堂,組織學生參加“心理突破”“我的潛能無限”“自信心訓練”等活動課程,將感恩教育、生命教育融入到心理教育中,幫助孩子們讀懂青春、認識自己,學會關心家人、同學。

        第4篇:孩子心理教育輔導范文

        1.對現實中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認識上沒有統一的指導思想

        有的學校根本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開展不普及,僅少數大城市的部分學校進行。學校和家庭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問題缺少足夠的重視,對孩子的心理狀態觀察得不夠。其實孩子行為的乖張、失態,就是心理失衡的外在表現。作為班主任,尤其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態,及時化解孩子的心理危機,使孩子真正地健康發展。

        2.現有師資隊伍缺乏專業培訓和指導

        專業師資在職稱評定上存在困難,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缺乏,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素養,缺乏懂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始終處于積極樂觀、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學校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養,組織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學習,培養骨干。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認真學習借鑒外地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并從本校實際出發,對學校進行整體改革,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融洽師生關系,創設一個使學生心情愉快的學習生活環境。加強師資培訓,建設專業隊伍,建立全員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綱、教材怎樣才能適合實際的需要?

        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怎樣建立才全面、客觀?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標準是什么?新課改要求學校教育的課程模式、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并通過不斷成功的體驗,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產生自我價值感,樹立自信心。新課改使評價的功能和技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評價的功能不再僅僅是甄別與選拔,而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發展的不同需求,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評價的內容不僅關注學業成績,還要重視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展,不僅關注結果,還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種協助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教育服務,應當無偏頗、無成見、無條件地面向全體學生,并關注每個學生的個別和特殊發展,既不能使個別差異消失在全體之中,也不能只注意個別而放棄全體。它要求教師堅持“同感性理解”、“完整地接納每一個學生”等一般操作原則,設身處地地以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去感受、體會周圍的人和事物,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并積極引導他們互相傾聽、分享和思考不同的意見。教師的這種教學態度和方法不僅有利于改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而且有助于形成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突出以活動為載體,教師通過創設情境,活動體驗,幫助學生澄清問題,找到自我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并自己做出決策,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原則,也體現了新課改重視過程體驗和構建學習的理念。

        4.要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必須要創設心理環境

        保證綜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進行,也就是說,學校、社會、家庭三者密切結合,首先是創建學校內部心理環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學校主環境建設,一流教育要有一流的教學環境。學校包括教學大樓、實驗室、運動場等等應以新穎、整潔、明亮、美麗,構建在綠化環境中,使學校變為花園式的大課堂。其二,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不僅美化校園,而且通過各種文化、藝術、體育、科技等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技藝、活躍身心;學習名人,達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改善學生心理環境。其三,校園校貌建設。良好的校風校貌是學生終生享受的,一生都不會忘記。校有校風,班有班風,教有教風,學有學風,良好反映學校特色的穩定的心理環境因素。

        其次是創建家庭內部環境。家庭是學生主體的第一課堂,養成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每一個人離不開家庭生活,每一個人都有自我肯定的需要,首先得到父母,長輩的贊許,好評和尊重。學生從小能生活在溫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溫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占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學校心理輔導可通過三條途徑實施:一是各科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履行好班級團體領導者的角色,通過新型師生關系的確立和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因素,促進學生成長;二是在班主任、心理輔導教師和各科教師的協同努力中,通過班級活動、團隊活動、團體心理輔導等活動,使團體成長為學習型組織,使團體的每個人在團體成長的過程中成長;三是在以心理輔導、心理咨詢人員為主的心理衛生工作系統中,針對學生一般傾向性心理問題和個別、特殊的心理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索、診斷、設計和幫助。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學校心理輔導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標上以發展性輔導為主、治療性輔導為輔,方式上以團體輔導為主、個別輔導為輔,心理結構上知行結合,以行為主,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第5篇:孩子心理教育輔導范文

        一、整體構想

        根據高中教育的具體情況,從兩項基礎性活動著手,以多項延展性活動相配合,全方位的開展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兩項基礎:心理咨詢和心育課程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基礎性活動,這兩項活動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可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提供參考。

        延展活動: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兩項基礎性活動的同時,以多項延展性活動相配合,活動形式多,涉及面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專題心理講座 2)心育主題班會 3)心理教育網站 4)心理廣播欄目 5)校報刊心理欄目 6)教師心理指導 7)家校通心理知識宣傳等等

        二、具體操作:

        1、必須設立專門的領導和組織機構。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對外求得專家的幫助,對內建立一支以學校領導為中心,以心理教育輔導老師和班主任為主體的心理教育隊伍。

        2、開設課程是普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

        針對學校各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情境設計主體式討論、課堂即興小品表演、游戲等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將深刻的內涵寓于其中,使學生通過學習而發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斷開拓進取,以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a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適應時代要求,從具體情況出發,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列入課表。通過每周0.5-1課時的課堂教學,比較系統、全面地向學生介紹心理科學知識,掃除“心盲”,指導學生提高素質,發揮潛能。為防止心理健康教育醫學化和學科化的傾向,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學知識的傳授和心理學理論的教育,我們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過程中,遵循 “心理教育活動”的概念,通過各種活動全方位的開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大限度的發揮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b心育課的任務

        實踐任務:優化學生心理素質,預防心理疾病,倡導求助意識,促其全面發展。

        理論任務:在實踐領域內,為中學心理科學理論的發展提供原始素材,為教育心理學研究提供事實依據,促進學校心理服務體系理論的完善。

        c主要教學內容

        1)了解性單元:健康知識、心理特點、各種心理品質等的認知。

        2)發展性單元:發展智力品質(諸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培養學生的面對現實生活所需的基本生存能力(諸如應試心理、耐挫能力、交際能力等等)

        3)預防性單元:培養良好個性品質,及時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主動尋求幫助的意識。

        4)解惑性單元:就教學和咨詢過程中發現的普遍問題,設計相應的活動方案,指導學生解除心理困惑的方法途徑。如新生進校后面臨著重塑自我的心理調適過程。

        5)測驗性單元:為了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更為較合理地評估心理教育的成效,采用自編問卷調查和標準化測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測評。

        6)活動性單元: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各方面條件設計開展角色扮演心理互助、智力開發等心育活動,創設情境,提供條件,使心育活動的原理逐步內化為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各年級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高一年級:

        新生新環境適應性教育,做好初高中銜接工作。幫助學生學會自理生活,學會與人正確交往,樹立正確的友誼觀。開展禮儀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學生完善個性,健全人格,培養責任心,增強社會公德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正確認知,提高是非辨別能力, 誠實守信,言行一致。教育學生學會寬容、學會關心他人、懂得感恩、有愛心、有責任心等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問題提供咨詢幫助。對高一新生進行適應方面的測量、綜合素質調查。

        高二年級:

        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文理分科后的學習生活,排除學習中不合理的憂慮,正確歸因,增強自信心。加強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健康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完善個性,健全人格,培養良好性格。增強社會公德意識,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調適能力,培養責任心,學會自律。正確認知,提高是非辨別能力,誠實守信,言行一致。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健康的幸福觀和樂觀向上的積極心理。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問題提供咨詢幫助。

        高三年級:

        關注學生的考試壓力,進行高考準備心態調查,幫助他們自我減壓,指導學生學會心理自我調適,掌握幾種身心調試法。進一步加強理想教育,責任感教育,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認識自我價值,關心國家命運,具有使命感,作出升學的最佳選擇。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敢于面對挫折和困難,具有進取精神,塑造完美的人格。做好高三學生臨考前的心理疏導工作。

        d課堂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以自主發展策略和調適指導策略為主。

        策略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身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心理素質。

        策略操作要點:

        一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設計要考慮怎樣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并激發學生參與心育活動的積極性。

        二要學生自我評價。課堂教學重在啟發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評價,為自我悅納和自我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要學生自我調控。簡單易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的介紹,讓學生學會自我調控,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的教學理念。

        四要學生自我創造。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心理教學設計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培養創新能力。3、團體輔導和講座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具有針對性的形式。

        以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需要為主線,幫助學生學會接受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專題心理講座針對中學高級階段學生存在的普遍心理困惑,以普及心理學知識、介紹心理調適技巧和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為主。根據每一年段的學生都比較容易出現一些突出的心理問題,深入而全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開出一系列縱向聯接、橫向配套的年段心理教育講座,如高一年的“適應”教育,高二年的“立志”教育,高三年“理想”教育等。另外針對面臨共同心理不適的學生進行小團體心理輔導或心理訓練,利用團體的資源進行心理幫助,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4 、建立系統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助形式。建立高一新生的心理檔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方向地開展教育,了解個體學生的氣質類型、性格特征等情況,科學地使用相關測量表,慎重處理,并將結果存入檔案。心理室要加強心理信息傳遞制度化建設,向各年級部、相關班級和老師通報學生的心理信息,為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學提供幫助,同時配合學校其它教育力量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全方位的心理教育,形成最大化的教育合力,給學生有力的心理支持,努力使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諧地發展。同時,也將每次心理咨詢的記錄作為原始資料存到心理教育檔案中。由心理學專業人員專人負責,在保障學生合法權益前提下,向學校有關職能部門及全校學生工作提供信息服務。心理健康檔案明確篩選“ 問題學生 ”供咨詢室預約咨詢。心理健康檔案電子化和心理測試網絡化是以后心理檔案的發展方向,很多學校已經實現,希望得到校領導支持,在這一學期實現。

        5、開放心理咨詢室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服務。

        心理咨詢室是對針對個別化的,有輕度心理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學生,予以幫助的特定場所。必須建立咨詢員的工作規則、實施科學化的檔案管理、進行心理咨詢案例的分析和心理咨詢的轉介工作等。探討針對中學生個別心理輔導的方法,建立咨詢保密、案例分析的工作制度,進行咨詢人員的專業化培訓等等。主要針對學生學習心理問題、情感情緒問題、交往問題以及升學就業問題進行指導。在指導過程中,無論是對主動上門求助還是被家長或教師帶來的學生都以朋友式的態度對待,認真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同時,還應對個案進行跟蹤,及時消除輕微的心理障礙,對需加以矯治的轉介到有關部門及時處理和治療。對于咨詢者的個人隱私問題,應予以保密。關注心理和行為有偏差的學生健康成長,特別是做好高三學生臨考前的心理疏導工作。嚴格遵守心理咨詢基本原則,合理運用心理咨詢基本技法,科學有效地進行個別心理輔導。個別輔導要有記錄,有效果分析。

        由于種種原因,心理咨詢室還不夠完善。因此,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心理咨詢室。在基礎設施方面,已有一個木制信箱和畫、鮮花、電話、飲水設備等,需要配備一臺電腦,以便查找資料、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網上咨詢和咨詢資料歸檔。另外缺少圖書、資料柜;在人員配備方面,我校設有專職心理咨詢人員1名,兼職心理咨詢員 無,需要增加人員配備,另外年級部長、班主任為協助心理輔導人員。

        向學生公布公布電子信箱,進行網上心理咨詢,拓寬學生的咨詢空間。心理咨詢信箱采用單獨回信或面對面咨詢的方式回復。每學期開學初通過海報宣傳,指導學生有效地利用咨詢室信箱。

        6、班級設學生心理委員,進一步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

        班級設學生心理委員,男女各一名。由班級推選出熱愛心理工作,熱心為學生服務的優秀人才,擔任班級心理委員,明確工作職責,為班級、學生與學校心理室、班主任的溝通搭建橋梁,使班級心理教育更有針對性。心理室將對班級心理委員進行定期培訓,以提高心理委員的工作能力。心理委員對學生所關心的話題搜集資料及反饋,積極協助心理老師進行各方面的工作,比如,參與對入校新生的心理輔導、心理測量結果的計算機錄入和心理檔案的建立等。成員的工作不但彌補了心理輔導教師不足的困難,而且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容易。同時,能夠很快地將同學中存在的問題反映上來,提高了心理輔導的及時性和針對性。

        7、心理教育網站

        考慮到現代高中生大多數家中都配有電腦以及網絡具有隱蔽性的特點,采用此輔助方式能更好地進行心理教育的宣傳,同時也方便了師生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內心情感地真誠流露。可以設立以下欄目:(1)心育之窗(2)學生心理之窗(3)教師心理之窗(4)家長之窗。通過這些窗口,讓學生、老師、家長、社會等共同關注心理健康問題,了解維護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知識,方法技巧……

        8、家長心理課堂

        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養,父母的和睦與否是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沒有家庭的積極配合是行不通的。然而目前多數家長未意識到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此,要通過家校通宣傳有關心理健康知識、親子對話、積極家庭治療等方式加深家長對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們掌握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規律,增進與子女的情感交流,促進家庭內部良好氛圍的形成。要通過家長會、宣傳單等方式向學生家長宣傳、強調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進入這一階段的孩子易出現的問題,提醒家長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讓家長學會運用心理學知識,認識了解自己的孩子,主動地用正確的家教方式教育子女,幫助子女直面學習生活中的困難,使家庭為孩子的精神發育提供一個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統”。

        9、教師心理指導

        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影響到學生身心的發展與成長,最終影響到教育的成敗。美國心理學家鮑德溫研究了73位教師與1000位學生的相互關系后得出結論: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教師很容易擾動其學生的情緒,而一個情緒穩定的教師,也會使其學生的情緒趨向于穩定。因此普及心理咨詢知識,有利于教師正確認識自己,調控自身情緒,積極對待工作,最終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培訓,培訓包括理論知識學習、操作技能訓練、案例分析和實踐鍛煉等內容,以幫助教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面向全體班主任,安排系列講座和團體訓練,目標是使班主任了解心理健康常識,了解中專生行為動機,能夠在工作中自覺地運用人際溝通技術、情緒處理方法,能夠簡單識別是否心理異常,對心理異常學生盡可能適當對待,學習日常自我減壓方法等。

        10、加強宣傳力度,行成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心理教育重在健康問題,重在學生心理的發展性教育,工作理念是全員參與、全面展開、關注全體、開發潛能、促進發展、健全人格。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電臺、宣傳欄、校報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做強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文化,使全體師生充分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關注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輔導室辦好宣傳欄,對于那些沒有勇氣走進心理咨詢室的學生來說,宣傳欄或許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學校師生在注目學校的心理健康宣傳同時,也在默默地感受著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心理宣傳欄正是這種情感輻射的載體??梢試L試由學生自主創作心理報,內容可包括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心理知識、心里話、信息快車、教你一招、焦點談、金點子等。形式可以以手抄保、黑板報、寢室報等。利用校報心理專欄,對學生提出的比較典型的心理問題予以解答。在鍛煉學生思維、想象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時,達到“平行教育”的效果。團委負責校園廣播電臺設立“心海導航”欄目,于每周兩次利用校園廣播播放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及同學們所困惑的問題,由心理咨詢室老師、班主任或部分學生供稿。辦好學校網站的心理健康教育網頁。班主任負責創建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班級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場所,利用時政班會課發動學生開展自編自演自看自評心理小品,重復自己的人生體驗,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氛圍。

        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課內和課外相結合,課程化和學科滲透相結合,普遍性和個別性相結合,家庭和學校相結合,教師和學生相結合。只有從多種渠道,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才能不斷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適應社會,發揮潛能。

        附:XX下學期初步工作歷:

        月份

        主 要 工 作

        責任部門

        1、心理輔導小組的成立,領導機構和人員設定。

        2、心理咨詢室宣傳海報。常規工作開始正常運行。

        3、印發班級心理委員工作職責,各班選舉心理委員(男女各一名)。

        4、第一次團體輔導高一學生新環境適應教育。

        5、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廣播。

        6、著手建立高一新生心理檔案。

        心理室、

        主管機構

        團委

        班主任

        1、 利用家校通向家長宣傳教育心理知識。

        2、 高二年級學習心理調查。

        3、 班級心理委員工作第一次培訓。

        4、第二次團體心理輔導。

        5、出第一期心理報或刊。

        政教處

        心理室

        教科室

        1、 班級開展自編自演自看自評心理小品活動。

        2、第三次團體心理輔導。

        3、 班級心理委員工作第二次培訓。

        4、心理室出第二期心理報。

        班主任

        心理室

        1、心理輔導中心為班主任提供心理教育相關材料。

        2、班級心理委員工作第三次培訓。

        3、第四次團體心理輔導。

        4、心理室出第三期心理報。

        心理室

        年級部

        1、 心理咨詢員培訓。

        2、 考前心理輔導。

        第6篇:孩子心理教育輔導范文

        心理教育在我國是一項嶄新的教育實踐,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是教育的自我革命。它牽涉到教育目標、內容、方式、方法等諸多方面的改革,必然對全體教師特別是學校心理輔導員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

        明確這一教育實踐對教師的角色、知識、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無疑將有助于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學有效、順利地開展,使之早日走上規范化、專業化的軌道。

        一、心理教育對教師角色的新要求

        教師角色是指教師應有的職責、義務及相應的行為規范與能力。

        在我國,傳統的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對教書的角色強調有余,而對其他的角色重視不足。因而,有的堪為“經師”,卻不為“人師”。隨著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觀念的深入人心,不少教師也開始重視育人,開始有意識地為學生的人生發展指引方向,扮演著學生“導師”的角色。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教師對學生“育人”的指導,往往僅集中在思想政治道德這些層面的指導,甚至停留于“假、大、空”的說教或簡單的灌輸。

        在對學生的管理方面,有的教師一味依靠傳統的管、卡、壓的高壓政策,忽視心理的輔導、認知的引導、情緒的疏導、情感的培養。不僅影響教學、管理效果,而且造成教師困惑、辛苦,學生壓抑、痛苦,出現老辦法不靈、蠻辦法不行、新辦法不會的尷尬局面。

        因此,要想適應現代教育的客觀要求,改變被動局面,客觀上要求教師不僅要當好學生知識上的“經師”、人生方面的“導師”,還應努力扮演好“心師”的角色。

        這些角色要求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要力求做到:在學生心理發展中,能成為其靈魂的“工程師”,為其心理正常發展導航;在教書育人中,盡量避免劣性刺激,成為其心理健康的“保護神”,為其心理健康發展護航;能指導學生自我護心、育心,做其心理衛生與心理修養方面的導師;在學生遇到困惑、矛盾時,能做學生決策的“顧問”,輔其解惑、參謀。

        作為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要求教師注意優化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對學生心理的劣性刺激。學校教育者的特殊地位,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正如前蘇聯教育家加里寧所說:“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么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永遠的痕跡?!碧貏e是兒童和少年學生的心理正處于發育之中,還很幼稚、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緒的調適能力等都不強。教師有意或無意的心理“虐待”有可能將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完全毀滅。所以,在教育學生過程中,需要教師以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發展需要為本,根據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發展的客觀需要,對自己的語言、行為以及個性進行揚優抑劣,以避免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的心理氛圍,給予學生適度的心理壓力,加強對學生的心理保健,盡量預防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

        現代教師還應努力成為學生心理問題的輔導者。學生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心理發展、心理適應或障礙性問題。作為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從防治心理問題、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角度,主要是指應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明顯心理問題,而不能置之度外或將心理問題當做思想品德問題來處理。對學生心理問題或由心理障礙引發的行為問題,要盡量運用談心、咨詢等心理輔導的辦法去解決,而不是簡單說教、懲處。對于超出自己能力許可范圍的問題,應及時介紹給學校的專職心理輔導教師,并予以積極配合。

        學校專職的心理輔導教師是專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根據我國學校教育實際,他們必須肩負更多的任務,扮演更多的角色。除了直接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與輔導之外,還得對其他教師在心理教育與輔導方面給予幫助;同時,還應對整個學校的心理教育工作進行策劃、組織,當好學校領導在心理教育工作方面的參謀。

        因此,學校心理輔導員需要扮演學生心理素質的培育者,心理障礙的發現者、診斷者和矯治者,教師心育工作的指導者,學校心育工作的策劃者等多種角色。

        二、心理教育對教師知識結構與能力的新要求

        根據心理教育目的及途徑的要求,全體教育工作者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參與心育工作。與此對應的是,他們需要分別具備相應的知識結構和基本能力。

        在知識結構方面,學科教師除了學科專業知識、一般的教育科學知識外,要想適應心理教育的要求,必須系統地掌握學校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參與這項工作的教師首先需要全面理解心理教育的內涵、意義、特點、原則、目的、途徑和方法等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論。樹立育心意識,轉變教育觀念,認清自己的職責;同時,教師還需要掌握具體教育對象的心理特點,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矛盾,以便科學施教;另外還要掌握學生心理問題輔導的基本方法。

        總之,心理教育工作需要教師能主動根據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之所需,優化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有機地結合教書育人進行護心、育心。對此,不同的教師還要有所區別。例如,班主任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比其他教師的更大,他們的育心意識與育心能力對心理教育目標的實現有直接的制約作用。

        由于現代德育中已經包含有培養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一部分內容,在現有的小學思想品德課、初中的思想政治課中,都已包含有大量的心育要求與內容。因此,思想政治教師和班主任僅靠原有的知識結構、育人觀念、教育教學方法,已難以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特別是難以適應心理教育的要求。所以要求他們務必要在更新觀念的基礎上,通過自學、接受繼續教育等途徑,進一步系統學習心理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學會觀察、調查,及時發現學生較明顯的心理問題;學會運用談心、咨詢的方法解決學生常見的輕度心理問題;能組織開展心理訓練活動,開設一般心理問題的輔導講座以及心理輔導課。這樣,有助于班主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科學化的軌道,更有實效性。使學生管理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與學生的實際需要接軌,易于入耳人心,樂于為學生所接受。

        其他學科的教師也應將育心與教書相結合,在教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內在積極性的調動,內驅力的激發,對學生感知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創造力和注意力有意識地加以培養、訓練。通過對學生的心理輔導,使之有信心學、有能力學、快樂地學、輕松地學、主動地學,讓學生在健康的心態中,心理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智慧潛能得到科學開發。

        學校心理輔導教師,要想扮演

        好心理素質的培育者,心理問題的發現者、診斷者與矯治者,教師心育實踐的指導者,學校心育工作的策劃者等角色,需要擁有獨特的知識結構。概括地說,需要擁有扎實的心理科學功底,熟悉教育的藝術,了解心理衛生的知識以及醫學的常識。這些是從事心理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必須掌握學校心理教育的理論,懂得心理保健的方法,通曉心理輔導的實用技術,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這些是從事心理輔導的專業技能要求。另外,教師還需要有社會學的視野、哲學的頭腦、豐富的生活閱歷、良好的職業道德。這些是搞好心理輔導工作的特殊素質要求。

        同其他教育者相比,學校心理輔導教師在心理輔導的專業化方面要求更高、能力要求更強、需要具備更全面的素質。作為一名合格的學校心理輔導教師,要求能夠上好心理教育活動課;能針對學生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開設心理輔導講座;能夠組織心理素質訓練活動;能夠指導學生進行心理保?。荒軌蜻\用觀察、調查、測量等手段進行心理測評,并能對心理問題進行診斷;能夠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咨詢;能夠對學生心理發展、社會適應方面的問題進行心理輔導,對輕、中度的心理障礙進行矯治;能夠對與心理問題相關的問題行為進行矯正;對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進行轉介;能夠對其他教師或學生家長開展心理輔導時遇到的問題提供指導;能夠為學校策劃、組織心理教育工作,為領導提供有關方面的決策參考。

        為了更加有效地開展心理教育工作,還需要心理輔導教師注重相關職業能力的培養。如,敏銳的觀察能力、迅捷的反應能力、準確的分析能力、敏感的移情體驗能力、較強的言語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等。這樣廣大心理輔導教師才能在心理教育和具體的心理輔導實踐中應付自如。

        由于心理咨詢輔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這一領域的從業人員,不僅要有完善的知識結構,而且還要有很好的個性修養,這些都是從事這一職業的特殊要求。

        根據心理咨詢的特點,要想使心理咨詢順利、有效地進行,除了富有愛心、熱心、耐心、同情心、責任心、與人為善、平易近人等個性品質外,還要求心理輔導教師能夠遵循以下原則:能尊重學生,對他們真正表現出興趣;能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訴說;聽到與自己相反的觀點、意見時,不排斥、不厭惡、不憤怒;聽到學生敘述一些自己覺得不好的行為表現時不發火;對學生所說的話能抓住重點;能夠體會、理解學生的情緒、情感;當學生不按自己的忠告或建議去做時,能夠不生氣不隨意責怪;當遇到不能馬上解決的問題時,仍能保持熱心與耐心,而不灰心、急躁;在無聊和煩悶時,能夠領悟到一些幽默;不好為人師或將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能夠接受一種不適于自己,但卻合理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在從事一件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時,也能努力去適應,而不會出現低落情緒;能夠在化解學生心理問題的過程中不給自己帶來不愉快;在學生無端發火時,能保持坦然的心態,扮演好“出氣筒”的角色,自己不生氣。既能產生同感,又能調控、轉移情感;能夠從幫助學生中真正體驗到樂趣。

        第7篇:孩子心理教育輔導范文

        關鍵詞: 農村 留守兒童 人格發展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一方或者雙方離開家鄉,留在農村由他人代養的未成年群體。留守兒童因缺失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自理能力較非留守兒童要強。但是留守兒童在心理、人格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應該受到廣泛關注。

        我們這次調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蘇北農村留守兒童生活與學習情況,探究留守兒童的人格發展狀況,剖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提出應對策略與措施,為社會、學校和家庭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提供參考,共同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

        一、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流動人口增多,農村留守兒童數量也不斷增大。如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大約6100萬人,占全部農村兒童的比例高達40%,和2008年相比規模增長速度十分迅速[1]。

        這次社會調查我們選取了徐州、宿遷、淮安、鹽城、連云港五個蘇北地區城市進行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各發放問卷200份,有效回收率94.5%。問卷主要涉及兒童心理趨向與行為特點,以此為依據分析兒童人格形成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其可能出現的發展趨向。

        (一)內向型

        調查結果顯示,當留守兒童產生不開心的情緒需要找人傾訴或者求助時,只有2.35%的孩子會想到監護人,向老師求助的更少,他們更愿意向朋友傾訴,除此之外往往選擇自己“消化”。他們比較孤僻,不愿意與人交流,喜歡獨自待在角落,不喜歡見陌生人。人格封閉、內向、靦腆、不敢接觸新的事物,適應能力較差。

        (二)柔弱型和單純型

        遇到侵害時,34.94%的留守兒童選擇忍氣吞聲,受到對方的威脅時,選擇妥協讓步,從而加劇了對方對自己的傷害。一些農村經濟條件落后,處于快速生長期的部分留守兒童難以攝入身體生長所必需的營養,身體顯瘦削。

        同時,有些留守兒童與人發生矛盾的時候,近五分之一的孩子會以暴制暴,不考慮后果。

        (三)敏感型

        許多留守兒童十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邊,他們容易下意識地進行自己保護。內心脆弱,甚至和他說話語氣稍微重了就會流眼淚。過半的孩子很在意老師同學或者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四)悲觀型

        許多孩子在評價自己的時候都說一般般吧,七成的孩子J為自己的學習成績和父母不在自己身邊有關系。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什么明確的規劃,缺少信心。調查中,當我們問到他們的興趣愛好時,有的支支吾吾說不上來,有的說了一些毫無意義的話,他們普遍不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長大后的理想。

        二、影響因素

        (一)家庭教育因素

        1.家庭教育觀念薄弱。

        在訪談中我們了解到,農村家庭成員文化素養普遍不高,不少留守兒童的家長不能完全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為簡單的衣食住行的滿足才是家庭應該給孩子的主要內容,把教育上的一切問題推給學校。

        2.監護人文化水平不夠。

        據調查,大多數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在孩子學業上出現問題時難以提供幫助,不利于孩子的學業發展。有時會在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產生不良影響。在調查中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案例,一個男孩子在外邊跟別人產生矛盾打了架,回到家中向爺爺奶奶哭訴,爺爺說了這樣一段話讓我們印象深刻:“他打了你,你就不能再打回去!真沒出息,下次他再打你,你也打他,打傷了我賠!”這位爺爺居然慫恿孩子打人。長此以往,這樣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形成武力解決問題的習慣,不能用正確的方式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3.監護人溺愛孩子或者無暇教育孩子。

        在農村,隔代溺愛普遍存在。一些留守兒童在家里儼然成了“小皇帝”,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心理就會被引向歧途,從小養成嬌生慣養、脾氣暴躁、傲慢無禮等毛病。一般這樣的孩子也經不起挫折,容易自暴自棄走入極端。再者,監護人若是老年人、年老體弱的隔代長輩,在自我照顧的同時又要擔負起撫養教育孩子的責任,通常會力不從心[2]。

        4.隔代教育的代溝。

        社會發展迅速每一代孩子都有獨特的時代印記,父母輩和孩子之間尚有代溝,隔代之間的代溝就更嚴重了。他們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等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隔代親屬不能理解孩子,孩子也就不愿意與他們交流,不交流就更不能理解。如上所述,僅有2.35%的留守兒童在自己有心事時找監護人傾訴。監護人與孩子之間成了獨立的個體,互不交流、互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心理、情緒等各方面問題都得不到及時解決。

        (二)學校教育因素

        1.學校管理層面對留守兒童心理教育不夠。

        據我們的調查,87.96%的留守兒童沒有接受任何心理輔導。同時教師過分重視成績,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在應試教育的風潮下,教育的目的與教育的實際內容發生了偏離。

        2.教師資源匱乏。

        比起城市學校,農村學校教師資源比較匱乏,更遑論心理輔導方面的老師。其次,教師的總體素質相對較低。一般情況下,一位老師擔任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教師大多忙于課程知識設計,無暇顧及學生心理健康。

        3.學校與家長不能及時反饋學生的在校信息。

        由于距離因素,家長常年在外,孩童由監護人看管。孩童在學校表現異常時,學校無法與家長及時配合解決,而由學校單方面去教育,多使用懲罰的手段。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學生厭學,使人格向不良方向發展。

        (三)社會因素

        1.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客觀上導致農村的青壯年大批涌進城市謀生。人們難以滿足生活的需要,從而遠走他鄉。由于經濟能力有限、學籍限制等現實因素不得不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及其他監護人。

        2.社會上一些不良誘導因素和影響。

        在我們走訪的過程中,在學校附近會看到娛樂場所,如網吧、游戲廳等。這些場所大多不會限制未成年人入內。會見到一些學生放了學之后不回家,三五成群地走進這些娛樂場所,在內逗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兒童。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導,一些和對是非黑白還不能清楚辨別,對于社會上形形的誘惑還不能自覺抵制,很容易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3.對農村學校的教育建設還不夠。

        與城市學校相比,農村的中小學校存在差距。這不僅僅體現在學校設施、軟硬件資源上,更多的還體現在學校的師資方面。據相關調查,在農村的中小學,一直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師資缺乏,甚至一個老師要帶好幾個班或者負責好幾個科目。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往往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關注學生學習之外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品德教育,阻塞了留守兒童通過學校教育彌補家庭教育不足的道路。

        三、對策與措施

        在改變兒童不良人格方面,可以在增加父母與兒童相處或溝通的時間緩解兒童人格成長的危機的同時,充分發揮學校和社會教育的作用。

        (一)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作用

        1.教師在工作中增強對留守兒童的人格教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邊傳授知識,一邊密切關注班內留守兒童行為情緒變化。同時,注意留守兒童的人格特點及其發展趨勢[3]。發現留守兒童的問題,可以采取一對一談話開導的方式進行教育。另外,可以開展富有童趣的課外活動。采用鼓勵、懲罰、獎勵等方式刺激留守兒童參與其中。班主任則可以定期召開心理班會,給他們講解簡單的人格知識,教他們分辨是非。在教育中著重培養學生善于思考、樂觀、開朗、自信的性格。

        2.給教師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讓他們掌握心理輔導技能。

        一些留守兒童遭遇挫折時,由于與父母分開過長時間缺少和父母的溝通交流,容易出現焦慮、低落、悲觀、不安等情緒。而這些情緒,如果不能適時地通過有效渠道宣泄出來,會積壓在心底。因此,假如教師本身掌握一些心理輔導的技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學生的某種不良情緒傾向,使用問答法和啟發式教育,及時加以疏通開導,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便能為留守兒童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礎。由此,學??梢哉垖iT的心理專家到學校為教師講解,或者派部分教師到心理培訓部門學習心理輔導技能。

        3.在學校組織農村留守兒童互助團體。

        成人與兒童溝通,中間多少存在“代溝”??梢栽诶蠋煹囊龑?,組織留守兒童互助團體,由年紀相當、具有類似經歷的兒童組成。留守兒童之間能夠放開交流自己的情緒,類似的遭遇能使留守兒童之間產生共鳴,既能夠幫助留守兒童在這種群體中獲得歸屬感,又能幫助緩解留守兒童心中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起的孤獨感,同時培養留守兒童互幫互助、關愛他人的品質。

        4.開設有關促進留守兒童人格發展的課程。

        針對留守兒童不良人格發展趨勢,在學校中開設促進留守兒童人格發展的課程。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實現教育目標。要根據兒童的發展水平開設思想品德、兒童心理健康之類的課程。

        5.學校設立心理輔導部門,定期舉辦心理輔導講座。

        當留守兒童出現焦慮暴躁不安等不良情緒的時候,心理輔導部門能夠及時地進行一對一輔導疏導,使學生心理壓抑時有處可說,有人可找。一方面能夠幫助留守兒童緩解壓力,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校更多地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及人格發展狀況。

        (二)利用社會教育作用

        1.舉辦留守兒童夏令營活動。

        學校在學生、老師的空閑之余組織夏令營活動,促進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在活動中感受團體的溫暖,感受生活的陽光,以此帶動學生的情感表達,彌補留守兒童在家庭中的情感漏洞。

        2.社會上開展和倡導以幫助農村留守兒童為主題的義務支教活動。

        農村教育的師資比較薄弱,社會支教活動的開展可以給農村學校帶去鮮活的力量,幫助保守的農村教師更新進步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其次,熱情的具有激情和愛心的年輕支教人員能幫助留守兒童感受社會的善,讓留守兒童學會感恩社會,激勵他們奮發向上,回報社會。

        3.根據當地經濟情況,在農村設立留守兒童教育機構。

        部分留守兒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父母的管束,代養人教管無用,而具有暴力、思想極端等人格傾向,可以安排他們進入留守兒童心理教育機構接受教育,包括知識教育、道德教育、勞動教育及心理教育,可以調整好留守兒童不良人格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楊青,易禮蘭,宋薇.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與家庭親密度、學校歸屬感的關系.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6,30(3):197-201.

        第8篇:孩子心理教育輔導范文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德育教育

        留守兒童問題的產生,從根本上來說,是制度與體制共同作用的結果,這與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是不謀而合的。城市中的現代工業與農村中的傳統產業在效率上存在巨大的差別,因此,勞動力收益差距吸引農業中的人力資源向城市轉移,這也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配置的規律。但留守兒童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問題,我們工作在一線的農村教師壓力倍增。如何搞好農村留守兒童德育工作,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一、留守兒童監護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雙方或單方外出務工之后,這些孩子或者與他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或者與親戚、朋友、鄰居生活在一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自己獨立生活。這樣一來,這些孩子就形成了以下三種被監護的方式。一是隔代監護。農村“留守兒童”父母的監護責任向其祖輩轉移,由孩子的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監護,這就是一種隔代監護。二是委托監護。對“留守兒童”的監護責任向親戚或朋友轉移時,就形成了委托監護。三是無人監護。無論是哪一種受監護的方式,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已經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

        二、農村留守兒童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諧的親子互動對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遠離,無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關愛和呵護,在價值觀念、道德規范以及行為示范方面缺乏應有的指導,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許多弊端,如縱容溺愛,重物質滿足輕道德教育,又因農村環境的特殊性,留守兒童在道德評價、行為習慣上極易發生消極變化。主要表現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違反校紀,小偷小摸,看不良錄像,沉湎于網絡游戲之中,或者同學之間拉幫結派,與社會上的問題青年糾合在一起抽煙、酗酒、賭博、搶劫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監管,甚至走上罪惡的深淵。

        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主要有以下表現:一是孤僻內向。由于缺乏父母關愛,交流渠道不暢,留守兒童難以向外界表達自己真實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閉的心理;二是冷漠乏信。長期得不到親人關愛的留守兒童漸漸淡漠了對親情的渴望。根據筆者的調查,有18%的孩子認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過電話與父母聯系,其主要內容是“要錢”,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當成了“提款機”。此外,留守兒童在與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由于顯性與隱性的現實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時的疏導,內心容易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緒。

        三、關于提高農村德育教育的幾點建議

        (1)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教學,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要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各種富有趣味性的課外文化體育活動,寓道德教育于生活實踐中,堅持“學”與“行”相統一的原則,引導學生在學習道德知識的同時,自覺地把道德知識轉化為道德行為。

        (2)成立留守兒童之家,并建立留守兒童家庭檔案。對留守兒童的情況實施動態管理,掌握留守兒童家長姓名、外出務工地點、聯系方式、經濟收入等基本情況;經常與外出務工者協商留守兒童的教育方式;鼓勵讓留守兒童每月至少與父母通一次電話或網上聊天,匯報學習和生活情況;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定期給學生家長通報學生學習情況,使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心中有數,家長把務工情況告訴孩子,使其安心學習;利用每周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與留守學生談心,掌握其思想動態,從整體上了解其思想、學習、生活情況,以便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3)對留守兒童進行團體或個體心理咨詢。不少農村學校都沒有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學生遇到心理問題,通常由班主任、教師依賴日常經驗加以解決,缺少專業化的心理救助,因而很難取得實質性效果。針對這種情況,在有條件的學校應盡快配備專(兼)職心理教師。即使一時無法配備,也應組織附近學校的心理教師或衛生系統心理咨詢師進行走動心理輔導或電話(互聯網)心理輔導。同時,對班主任進行必要的普及心理學基本知識和心理疏導常識的培訓十分必要,以便能夠很好地配合心理教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

        第9篇:孩子心理教育輔導范文

        宗春山的頭銜很多,往往使講座的主持人不知從哪一個開始介紹。他被評為2008年北京十大志愿者之一,他的官方稱謂是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據宗春山的“粉絲”說,北京海淀區的校領導們已經把他奉為“大師”,就認“宗春山”這個品牌,換誰都不行,所以“宗老師老是忙得分身乏術”。宗春山確實有自己的“粉絲團”,只要有空,每次他的講座都來旁聽,還幫著照相、播放PPT。其實,這些人都是他輔導過的學生家長,隨時都準備跟著他提升自己。法律、心理學、教育學,這三個熱門專業緊密聯系的部分就是宗春山的職業,他的同行很多,但很少有人像他這樣能把施教者和受教者都吸引到身邊圍著他團團轉,宗春山就有這樣的能力和魅力。

        在自己的“帕薩特”里接受采訪,雖然是一邊開車找路一邊回答問題,但并不防礙宗春山的思路?!澳膬貉?,好多孩子一見面就煩我這個人,根本不想建立進一步的聯系。特別是那些處在叛逆期的男孩子,所以咨詢中斷,不再來了?!币恢毙呛堑淖诖荷窖劬镩W過一絲沉重,“對我們做心理咨詢工作的人來說,咨詢中斷就是心理咨詢的失敗?!彼恢M言自己的失敗,“我做過咨詢的這樣的孩子太多了?!?/p>

        車停在北京市西城區一所中學門口,宗春山謝絕了校領導請到會客室的寒暄,囑咐已經提早到來的一位“粉絲志愿者”啟動電腦內本次講課的設置,然后小聲嘟囔:“到了就不怕了,這就踏實了。”顯然,他很有時間觀念,絕不會因為自己的忙碌耽誤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參加的講座。

        “在公益方面我主要有三塊內容:幫助學校建設完成某類課程體系,這是沒有契約協議的,但通常學校會給一定報酬,很少;第二部分是給國際組織做一些項目評估,他們會出基本的路費;然后就是為弱勢人群做法律、心理咨詢,這部分完全不收任何費用。”宗春山像報賬一樣,一筆一筆,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這樣的采訪很爽,因為他說大實話。“我喜歡我的專業,熱愛我的事業,然后就是利用自己的時間和能力去幫助別人。如果說這是公益,那么我做公益,主要是自娛自樂。我不信誰做公益跟服勞役似的,那怎么做呀!”

        災區的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

        汶川大地震后,宗春山和他的團隊發揮心理輔導的優勢,已經在災區幾進幾出,對災區孩子的現狀非常了解?!拔矣X得孩子們從幼稚向成熟邁了很大的一步,他們更看重友情,也更現實了。其實,大部分孩子因為他們的年齡和閱歷,對災難還沒有真實的反應,這是從心理上講。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得到一個新玩具,或者在空場上的一次游戲,他們就能快樂地笑起來。成人世界當然做不到。”宗春山的臉上帶著微笑,在災難過去一年以后,聽他講述災區孩子的笑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但是對于那些失去親人和朋友的孩子,災難的創傷不是短時就能顯現的,一年后才是真正的心理危機爆發期?!弊诖荷侥壳皯摵蠂鴥和饡难?,正在做一項災后兒童心理與暴力現象的研究課題。這屬于災后社會學的研究范疇。但是真的實施下去困難重重,“國外有這項課題,但是咱們國家不認這個,找到當地婦聯和學校都不愿意配合??蛇@項研究對預防災后青少年危險行為的出現,對災區孩子未來的身心健康發展非常重要。”說到此,宗春山皺著眉頭,好像在為下一步如何有效開展工作而著急。

        像阿甘一樣的孩子誰來保護

        “平日咨詢給我印象深刻的孩子太多了。”宗春山想了想,決定選這個孩子來講。

        “這是一個像阿甘一樣的孩子,比較傻,比較執著。他父母帶他來到北京,因為在山西老家的學校呆不下去了,他們以為北京的教育條件會更好。但是北京所有公立學校都不收這個孩子,好不容易才進了一所民辦學校,因為孩子打架學校又要開除他。他可不是煤老板的富二代,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眼看又要沒學上了,他媽媽急得不得了,給我打電話。我說,義務教育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哪個學校也無權開除,民辦學校也一樣。結果開除的事也不提了。孩子上午還告訴我考試得了80多分。很可愛、又可憐的孩子,他沒有朋友,這些話沒人分享,只能和我說?!弊诖荷秸f到這里,聲色黯然?!皩τ谶@些本來就處于弱勢的孩子,學校動不動就開除,也不想想,肯定是先有人欺負他,他才會打人。”

        每天與學校、孩子打交道,宗春山發現太多教育制度的弊端,“60后”的他好像回到了憤青時代。

        “像阿甘一樣的孩子誰來保護?教育體制不是把他們吸收到保護圈,反而是處處刁難。”

        “我們的心理教育連正常孩子都不能顧及到?!?/p>

        “教育部要求每所中小學都設立心理輔導室,有專門的心理教師為學生輔導,真正的形同虛設!為什么?因為心理教育要服務于教學大綱,而不是服務于學生的成長。”

        “服務于教學大綱就是以分數看待一切,結果就是把本來一個個多姿多彩的孩子逼進了一條死胡同。”

        “現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但幸福感,比我們小時候差多了?!?/p>

        幸福沒有統一標準

        手握一大把學校資源,是京城最牛的名校校長的座上客,在靠關系辦事的社會,自然有很多比三遷的孟母還操心受累的家長轉彎抹角打聽到宗春山的電話,請他幫忙解決孩子上重點學校的難題。宗春山對此一概推辭,推辭后再沒有人來麻煩他,因為他的理由又簡單又直接:“你們看看我自己的孩子在哪個學校呢?!”

        宗春山的兒子10歲,在朝陽區一所普通小學就讀,那所學校不僅名不見經傳,而且聽上去簡直就像在城鄉接合處,惟一的好處就是離家近?!坝袝r間可以多睡會兒,多玩兒會兒。我對孩子沒什么要求,我不會把我的幸福寄托于孩子的功成名就,他再怎么干,能比他爸更強嗎?”宗春山說起來很自信,“如果他將來就覺得撿垃圾幸福,我也不能勉強。幸福沒有統一標準,在每個人心里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我學心理學的,要是連這都想不通,那也太沒有職業素養了。”

        心理輔導的成功率只有10%

        每天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恰巧這件事又能成為謀生的手段,這樣的人生最快樂、最幸福。宗春山大學畢業后在企業的團委工作,從自己的興趣點出發繼續學習了心理學專業,慢慢轉到現在這行,他是忙并幸福著的人。當他把種種實踐轉化成自己擁有的知識,人生的厚度就不一樣了。

        “做我們這行,心理輔導的成功率只有10%。即使是這10%,也不能歸功于自己,因為要依賴于對方的心理成長,而且有可能是發生在多年以后。我的作用只是在某個點撬動他一下。”

        “社會現實有很多問題,值得投入其中去做,這是社會責任感決定的;而做得越深入,發現問題越多,自己的責任越大?!?/p>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 亚洲成高清a人片在线观看 综合国产亚洲专区 |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 中文字幕夫妇交换乱叫 | 亚洲欧美人妖另类激情综合 | 亚洲午夜福利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