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學生心理講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學校把消費教育納入學校德育教育之中
學校必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內(nèi)容,要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能力。第一,利用班會時間選編傳統(tǒng)美德故事進課堂,懂得節(jié)儉是中華名族的傳統(tǒng)美德,提高學生對節(jié)儉重要性的認識。第二,舉行合理消費征文比賽活動,從思想上加強認識。第三,進行合理消費手抄報活動比賽,加強宣傳力度,教育中學生樹立適度的消費觀,防止盲目消費。第四,學校可以通過開展與消費相關的知識講座、報告,加強對學生消費行為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二、家校聯(lián)合,父母對孩子的消費行為加強引導
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質(zhì)的重要保證。家長是與孩子接觸最頻繁、最親密的人,家長的觀念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行為。家長給孩子做好示范作用,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不良消費心理及行為。家庭中應盡量營造一種勤儉節(jié)約的生活氛圍,使孩子能夠自然而然地形成理性的、科學的消費習慣。首先,家長舉辦消費專題講座,引導家長去觀察,了解孩子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并進行指導。其次,舉辦家長消費教育討論小組,及時了解孩子的消費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三、學生自查自糾,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中學生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首先,積極廣泛地參加社會實踐,磨煉意志,培養(yǎng)艱苦奮斗的精神。家長要正確引導他們適當?shù)乩眉倨诘睫r(nóng)村開展多種形式的“吃苦”實踐活動,培養(yǎng)他們吃苦耐勞的意志和勤勞儉樸的品質(zhì)。其次,對于自己的零花錢,要擬訂自己的消費計劃,學會有計劃地用錢,并學會積累,把錢用在刀刃上。再次,針對自己的消費心理與行為,開展自查自糾活動,深刻認識到自己在消費方面存在的不合理觀念,加強自身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中學生作為一個身心都處在不斷變化發(fā)展中的特殊消費群體,由于其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特點,使其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因此也是進行消費心理輔導的關鍵時期。在初中生的消費觀、價值觀和金錢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期,通過對消費知識、消費安全、理性消費等內(nèi)容的滲透,讓學生在活動中產(chǎn)生心理體驗,以科學理性的態(tài)度認識和對待各種消費現(xiàn)象,形成良好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責任感,從根本上促進學生觀念的自我改變和提升,提高學生整體心理健康水平。
一、當前學校“留守中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有的學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局限于表面上的熱熱鬧鬧。雖然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但很多都流于形式,甚至當過試點校或做過活動觀摩課的學校,實際工作不到位。心理咨詢室、悄悄話心理信箱等,也形同虛設,很難起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作用。
2. 家庭結構狀況對“留守中學習”心理的影響
“留守子女”多數(shù)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只有春節(jié),有的甚至兩三年才回家團聚幾天。家是心靈的港灣,是構成社會的最基本單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歷來注重家庭觀念。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轉折期或關鍵期,面臨著種種心理危機,尤其是他們在遇到各種困難、沖突和挫折時,不能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及時化解矛盾時,就更需要父母的關心、疏導、幫助和指導,長此以往,“留守中學生”容易出現(xiàn)以下幾種狀況:
(1)情緒不穩(wěn)定,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大部分“留守中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表現(xiàn)為上課不認真,作業(yè)不按時完成或不完成,并經(jīng)常擾亂課堂秩序。這些“留守中學生”對學習缺乏熱情和進取心、自覺性不強,有厭學傾向,嚴重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
(2)行為習慣偏常,抑郁孤獨逆反粗暴。“留守中學生”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邊,自己沒有依靠和堅強的保護,因此,與雙親都在身邊的同學相比,容易產(chǎn)生自卑,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上降低要求,上進心不強。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覺得寂寞無聊,進而產(chǎn)生心理躁動和抑郁問題。
(3)怯懦自卑,狹隘自私。由于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他們常常感到不如別人,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他們認為自己是多余的人,認為命運對他們不公平,致使他們不信任別人,不信任自己,生活中充滿了迷茫和悲傷。
(4)具有較強的依賴心理。留守子女大多數(shù)由祖輩撫養(yǎng),祖輩由于思想觀念較陳舊,常對留守子女過分地照顧與保護,對他們百依百順,百事包辦,讓他們除了學習什么都不管。父母由于常年在外,總覺得有愧于孩子,因此經(jīng)常給孩子大量的零花錢來補償對孩子感情上的缺失,寧愿自己節(jié)衣縮食,也要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導致孩子形成較強的依賴心理。
二、需要轉變觀點來解決問題
(1)健康觀。轉變兩條健康理念對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①健康不僅是身體健康,還要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②健康不應只是一種少數(shù)人享有的特權,而應成為全人類共同追求和享有的權利。這兩條理念使得健康的觀念突破了醫(yī)學的范疇,這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教育觀。隨著我國大力推行實施素質(zhì)教育,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有了巨大的轉變:現(xiàn)代教育相信所有的學生都是能夠教育好的,應樹立師生平等的觀念,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這對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非常重要,為心理健康教育作好了鋪墊。
三、解決“留守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對策探析
1.建立學生檔案,“對癥下藥”輔導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教師只有掌握了“留守中學生”的心理狀況,才能通過他們的言行、舉止洞悉其心理的變化,并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糾正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為此,學校德育部門建立了檔案庫,并要求各任科老師通力合作,對“留守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動機、精神狀況、思想表現(xiàn)、智力情況等較為突出的不良性格及情緒特征隨時與班主任或德育負責人交流,以獲得第一手資料。從而制定轉化計劃,選擇恰當、靈活的方法循序漸進地開展“心靈”治療工作。
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zhì)
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直接決定其教育行為。教師作為教育實施的主體,其自身的素質(zhì)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實踐證明,重視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當然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教育工作成效對“留守中學生”的心理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絕不可忽視。
3.努力營造溫馨家庭心理教育環(huán)境
(1)家長應加強與“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及親子間的溝通。一方面,加強與“監(jiān)護人”的聯(lián)系,及時掌握孩子的學業(yè)、品行及身體健康狀況,并通過各種方式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另一方面,應采取多種方式,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無瑕的“璞”,只要心里裝有父母和親人的愛,他們就有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就會學得更棒,做得更好。
(2)盡可能調(diào)整好家長外出方式,為女子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父母之間最好留一個在家照顧和監(jiān)護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與影響氣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雙方都得出去打工,一定要囑咐孩子,對其嚴格要求,加強對其生活和學業(yè)的監(jiān)護。
⒋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
(1)在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這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基本形式。課程要重“導”淡“教”, 教學生會自助,其最終目的是保護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
(2)開展心理咨詢,為學生提供一個傾吐心聲的空間。這可以幫助來訪學生克服在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礙,特別是特殊生中的“留守子女”,給他們一個非常好的取得相互信任的平臺。使他們能適應社會生活,處理好人際關系,順利完成社會角色轉換。
(3)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學校應認真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扎實開展心理訓練活動。應對各年級學生的共同性的心理問題,開設心理講座,講解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心理衛(wèi)生知識,幫助學生矯正和預防心理失調(diào)與心理障礙,教會他們自我心理保健。
(4)學會挫折調(diào)節(jié),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人在一生中要面臨許許多多的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問題。“留守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由于有部分學生膽怯、自卑, 他們失去了展示自己的機會較多,很少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也品嘗不到失敗的滋味。他們自信心不強,一但遭遇挫折和失敗,內(nèi)心必定焦慮、自卑、痛苦。因此首先要教育學生作好遭遇挫折的準備;其次要教育學生有不畏挫折的氣概;再次要教育學生冷靜地對待挫折。
(5)校園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廣播站、校報、墻報、LED、校園網(wǎng)等形式大力進行學生的心理教育宣傳。舉辦文化、藝術、體育、科技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其興趣,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豐富生活和改善學生心理環(huán)境的目的。樹立良好班風、教風、學風,形成良好的校風。為學生安全渡過“危險”的青春期,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
摘 要 青春期是人類個體的身心隨著性成熟而發(fā)展、變化的時期,它不僅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也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青春期的身心發(fā)展健康與否,將會對人的一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青春期教育是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從知識到能力、從理論到實踐、從觀念到行為的綜合教育,理應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雖然素質(zhì)教育在我國已開展多年,但青春期教育卻沒有引起全社會足夠的重視,強化初中學生的青春期心理教育已迫在眉睫。
關鍵詞 初中生 青春期 輔導
一、問題的提出
初中生涯是人成長的重要階段,而人的青春期也在此時到來。由于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社會的不良影響,許多初中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有關青春期的困擾和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那么,初中生具有哪些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呢?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呢?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如何針對這些問題對他們進行輔導呢?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闡述。
二、初中生青春期存在的心理問題
伴隨著身體生理的急劇變化,少年的心理亦經(jīng)歷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由于心理發(fā)展的滯后,個體、成人及他人、社會等的準備不足,青春期似乎成了人生發(fā)展道路上的事故多發(fā)地段,值得大家深思和認真對待。歸納起來,這一階段常見的心理和行為問題主要有:
1.心理生物性紊亂
主要表現(xiàn)在對自己身體機能的異常關注以及對某些疾患的過分夸大,即精力完全內(nèi)投,對自己生理的急劇變化不滿意而極度焦慮,從而主觀構想疾病或癥狀。例如,一個學生因咽炎發(fā)作,又遇上入秋剛換上高領衫,覺得咽喉部被包緊而難過,有異物感,這種感覺持續(xù)了多日后,該學生忐忑不安,最終懷疑咽喉部有病變,正巧偶爾翻到一本醫(yī)學雜志,其中提到咽喉部的異物感可能是癌癥的信號。此時,該學生整日擔心的就是癌癥,將咽喉癌的癥狀全往自己身上套,發(fā)現(xiàn)條條對得上號,于是惶惶不可終日,擔心自己不久于人世。經(jīng)兩次醫(yī)生儀器檢查仍不能去除心病,后經(jīng)心理咨詢終于除去心病。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就是青春期學生對自己身體變化過于敏感,又加上多疑所造成的。
2.情緒問題
主要表現(xiàn)在情緒體驗強烈而多變,經(jīng)常失去平衡,難以自控,情緒的兩極體驗瞬息轉化,心境低迷。如果負性情緒長期得不到排解,郁抑、焦慮癥狀持續(xù)存在,煩惱與孤獨不能釋懷,少年將產(chǎn)生自殺的意念和行為。西方心理學家的調(diào)查表明,自殺的傾向與行為多始于15歲,15歲以后此種傾向的增長比率很快。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價值的多元化傾向出現(xiàn)以及競爭和壓力的加劇,我國青少年的自殺問題也日益引起了社會的重視。盡管青少年自殺的具體原因很多,如學業(yè)失敗、家庭失和、同伴失和、失戀、性困惑或性錯亂、懷孕等等,但多半都是此時累積起來的煩惱導致心理崩潰的結果。
3.性別角色混亂
所謂性別角色混亂是指兩性在社會文化規(guī)定的各自相應的社會位置和行為規(guī)范、模式上的混亂,即通常所說的男孩像女孩,女孩像男孩的現(xiàn)象。男女性別上的差異不僅表現(xiàn)在其生理基礎上,亦表現(xiàn)在其社會適應性和社會行為上。青春期是男女性別角色分化的關鍵時期,是男女兩性認同其身份角色的關鍵時期,如處理不慎,將造成男生女性化和女生男性化等問題。
4.人格沖突
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發(fā)展的不平衡,使得他們在心理發(fā)展上矛盾重重,產(chǎn)生了人格沖突。如青少年出現(xiàn)反抗與依賴、閉鎖與開放、勇敢和怯弱、高傲和自卑并存的現(xiàn)象,在人格特點上表現(xiàn)為逆反、偏執(zhí)、極端等特點。如不能很好整合人格,將出現(xiàn)人格的沖突以致分裂。
5.人際沖突
父母等成人此時發(fā)現(xiàn)他們經(jīng)常處于與青少年的沖突之中,代溝問題明顯。尤為重要的是,隨著異往的增加,異往問題也日顯突出,如異往不當?shù)鹊取?/p>
6.性心理問題
由于性生理、性心理知識的缺乏,青少年經(jīng)常產(chǎn)生性困惑、性價值觀混亂、性保健意識薄弱、性罪錯、異常、性偏離等,如性騷擾、過度、易、性罪惡感、性等。據(jù)調(diào)查,在引發(fā)青少年自殺的因素中,性心理問題占較大比重。
三、引起青春期問題的原因
1.人的生理發(fā)育與心理發(fā)育不協(xié)調(diào)
人的生理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是密切聯(lián)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里,生理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的速度是相互協(xié)調(diào)的,因而使個體的身心能處于一種平衡和諧的狀態(tài)。但初中階段是人類個體生命全程中的一個極為特殊的階段,初中生的生理發(fā)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內(nèi)就能完成身體各方面的生長發(fā)育任務達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發(fā)展的速度則相對緩慢,心理水平尚處于從幼稚向成熟發(fā)展的過渡時期,這樣,初中生的身心就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tài),引起種種心理發(fā)展上的矛盾。
2.許多初中生沒有獲得有關青春期知識的正當?shù)摹⒖茖W的渠道
許多初中學生,他們對自身成長的知識貧乏,不論是生理或心理上都容易產(chǎn)生一些青春期問題。初中生由于年齡較小,所處的環(huán)境閉塞,科學講解性知識的資料十分缺乏。學校本應是初中生接受青春期教育的主要場所,但在許多校園中,幾乎都沒有開設青春期教育課程。這就使初中生失去了獲得青春期成長知識的最大渠道和主要機會,以致使初中學生這方面的知識貧乏,造成許多嚴重的后果,如不能正確看待男女同學之間的友情;不能正確對待自身成長中的正常的心理反映;不能獲得科學的生長發(fā)育知識,等等。
3.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學生的家庭教育幾乎處于空白狀態(tài)
初中生不僅在學校不能接受青春期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也幾乎是空白。青春期教育太多地受到傳統(tǒng)思想中負面因素的影響。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人們的思想中,“”是極其危險的,它在人們的思想深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談“性”色變已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家長們對性視為洪水猛獸,認為青春期性教育會導致初中生較早地發(fā)生性關系,擔心讓初中生知道得太多反而不好,害怕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他們認為青春期性教育要“順其自然”,沒有必要專門進行,等孩子們長大了自然就會知道,他們也是這么過來的。因此,許多初中生的正當需求在家庭完全得不到滿足,成長中的困擾得不到及時的幫助,這一切都極大地阻礙了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導致很多悲劇的發(fā)生。
四、進行初中生青春期問題輔導的有效對策
面對初中生出現(xiàn)的種種青春期問題,教育工作者應該對他們進行必要的青春期輔導。青春期輔導的內(nèi)容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開展講座
性心理輔導的重心很大一部分在于科學的性心理知識和正確的性價值觀、倫理觀,這一部分對學生而言幾近空白,或者藉由媒體或生活獲得一鱗半爪、零零碎碎的信息,不全面、不系統(tǒng)、甚至不正確。因此由受過專門培訓的、合格的教師,采取講座的方式進行輔導是合適和可行的。應該強調(diào)的是,講座不是灌輸、不是布道、不是說教,應該以啟發(fā)引導為主,采取開放式、探討式和參與式的講座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適時、適度、適當?shù)妮o導。
2.集體討論
講座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正面引導,但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尤其是針對學生共同關心、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以課堂討論的方式,通過同伴作用來進行輔導,這樣既使學生有了共同分擔問題和困惑的機會,也使學生有機會分享同伴的經(jīng)驗,還避免了來自教師等成人的壓力和可能出現(xiàn)的尷尬局面。如關于早戀問題,教師的講座可能由于學生的逆反心理使效果大打折扣,但同伴的意見卻非常有效,只要教師工作做在前面,引導得法,課堂討論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活動設計
講座和討論主要解決的是認識和態(tài)度問題,如果能通過一定的活動設計,讓有關的知識、觀念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活動中、游戲中,則效果會更好。如有關艾滋病等知識的輔導,可以設計艾滋病病人和朋友、親人的小品情景,藉由學生的扮演,讓學生看到艾滋病病人的痛苦,并觀察、模仿其親人、朋友的關心及愛護行為。
4.個別咨詢
許多青春期的孩子對性問題非常敏感,心存顧忌和壓力,因此團體輔導需與個別咨詢相結合。個別咨詢可采取面對面的形式,還可采取電話咨詢、通信咨詢的形式。目前,這幾種形式都受到青春期學生的歡迎。他們在面臨困惑的時候,不愿意向父母講,不愿意和老師講,卻特別信賴咨詢員,在紙上、在電話里、在咨詢室里和盤托出。尤其是許多情感問題,學生往往擔心父母和教師統(tǒng)統(tǒng)斥之為早戀而歸入另類,不僅找不到接納感,還添上了新麻煩。所以涉及同學關系的問題一般不適于公開討論,而比較適合個別咨詢或輔導。另外,青春期常見的易、個別男生的、女生的未婚先孕等問題因其極度私密性,也適合于單獨處理、個別咨詢。
青春期輔導應取得家庭、社會以及學校里其他教師和學生群體的密切配合,否則學校孤掌難鳴;青春期輔導應牢牢把握科學性的原則,否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損失難以彌補,因此輔導內(nèi)容應該精心設計和組織,邏輯嚴密;青春期輔導應特別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問題的個別性,因材、因時、因地、因勢進行;進行青春期輔導的教師需要進行青春期知識的培訓,經(jīng)一定標準考核合格后才可擔當此責;學校應當為青春期輔導提供良好的氛圍,經(jīng)常開展健康有益的學生集體活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而青春期教育是當代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必須把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中小學這個基礎教育階段,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崇德.初中生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論文摘要:本文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并結合已有研究,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了梳理,并結合相應的教育原則,據(jù)此提出了可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將在滿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時,開始關注個人心理健康問題。對于學生家長來說,特別是初中生家長來說,他們在關注自身的同時,也在關注自己孩子身上的變化。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變化沒有做好準備,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怎么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了,諸如此類的困惑,教育界在進行思考。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漸被大家關注到。
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結合我國初中教育的特點,且根據(jù)已有研究我們得出,我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鄉(xiāng)差異。
對于現(xiàn)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參差不齊來形容。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有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過的專職心理老師,通過他們開設心理健康課這樣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這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對于大部分學校,特別是二級城市以下的眾多學校來說,具有兼職心理健康老師的學校可謂是鳳毛麟,特別是農(nóng)村初中,絕大多數(shù)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課程。
(2)心理健康教育課安排較為隨意且內(nèi)容不系統(tǒng)。
在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級中學,利用班會課或者德育課時間進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無固定的心理健康課時間。關于初中生的適應問題、性教育、學習方法、自我接納、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課程內(nèi)容涉及得較少。而初中階段,學生由于學習內(nèi)容、生理心理發(fā)育、學習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發(fā)生較大的變化,會出現(xiàn)或多或少的不適,需即使進行指導和疏通。而現(xiàn)有課程安排并未過多考慮到本因素。
(3)家庭因素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學校而外,家庭發(fā)揮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學生除了學校而外另外一個長時間生活學習的場所,因此,家庭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情景當中,更多家長因為工作、自身等諸多主客觀原因,對于學生教育的關心更多體現(xiàn)在對學習成績的關注。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度遠不及對學習成績的關注,由于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而與此同時父母步入中年期,這個時期的成人要面對來自事業(yè)、生理、心理的特殊時期,因此極易產(chǎn)生沖突。而這個時期的沖突的處理又將影響親子關系的發(fā)展,進而影響到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
2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和發(fā)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初中生綜合素質(zhì)為目標,以期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簡言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促進初中生發(fā)展為最終目的。根據(jù)對已有的研究分析,我們得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如下原則。
(1)普及性原則。現(xiàn)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種種限制,普及性不強。而初中生在成長過程中由于身心發(fā)展以及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更多的心理關懷。我們對于問題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對其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范于未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初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為學校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
(2)發(fā)展性原則。由于初中生所處于的成長階段,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必須采取發(fā)展的眼光。初中是學生成長迅速的階段,這種成長不僅限于身體上的成長,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成長。因此,對待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叛逆等行為不能簡單地以好與壞來定性,以免造成對學生的傷害。
(3)包容性原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其健康成長。對于有問題行為的學生,比如行為退縮、學習障礙等方面的學生,要多一份耐心。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理解與包容,會促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有助于學生敞開心扉,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潤物細無聲。
(4)活動性原則。根據(jù)初中生的特點,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該增加活動課程內(nèi)容。活動的設計需要緊扣主題,趣味性強且具有思考性,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領悟成長。與此同時,活動需要遵循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以期在得以較為充分的發(fā)展。
(5)指導性原則。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出現(xiàn)成長的煩惱較為集中的時期,他們需要得到教育者的指導性建議。此外,初中階段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塑造的一個重要時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帶有一定的指導性。
3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據(jù)上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我們的教育方式可以以課程、專題講座、個體輔導、團體輔導、科普小冊子等形式進行。
(1)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由專門老師的教授,結合生理衛(wèi)生知識講授情緒情感、學習策略、人際關系、性心理健康等方面內(nèi)容。以便學生深入地了解自己心理狀況,正確地處理學習、生活中所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困擾。由于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得絕大部分學生可以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2)專題講座。學校應定期舉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講座的內(nèi)容主要涉及情緒、學習、人際、性心理等。讓學生更多的選擇余地,讓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講座。讓學生在較強動機的驅(qū)使下,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開展個體心理咨詢。學校需要開設專門的心理咨詢室,讓出現(xiàn)心理困擾的學生能在學校里面找到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個體心理咨詢需要有專門老師負責,該老師需具備一定的心理咨詢經(jīng)驗,對于普通的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界別能力。此外,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4)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團體輔導工作是當今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個重點,對于集中解決部分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有時間、受眾、效果等方面的優(yōu)勢。同時,團輔中的各種活動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自我探索與思考中來,到達積極參與積極成長的目的。團體輔導工作可以是專題團體輔導,也可以是團體咨詢,同時在我們的學科教育中也可以融入團體輔導的理念。
(5)科普小冊子的編制。學校可以編制一些心理健康小冊子發(fā)放給學生,里面應包括情緒調(diào)節(jié)、人際交往、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內(nèi)容,便于學生及時自我調(diào)節(jié)。也是心理問題預防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一、學生思想品德與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問題
1.思想品德教育受到挑戰(zhàn)
在市場經(jīng)濟與多元價值觀念、多元文化的沖擊影響下,學生人生價值觀出現(xiàn)“迷茫”現(xiàn)象,價值定位不清晰,對社會主義制度尚存在模糊認識,亟待學校與社會各方面給予正確引導。這說明當今學生在基本政治觀點與價值觀上表現(xiàn)出不少困惑與矛盾,值得關注。
學生道德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虛擬化、時尚化傾向。以英雄、模范為榜樣主導學生道德發(fā)展的格局被打破,“偶像崇拜”“流行文化”“娛樂化傾向”等對學生的影響日益增強。
網(wǎng)絡在給學生成長帶來許多益處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負面影響。“網(wǎng)絡就像海洋,只要一打開網(wǎng)絡,我馬上就覺得自己像一個水手,就想到處冒險。”這是一位中學生上網(wǎng)的感受。部分學生中開始出現(xiàn)網(wǎng)絡沉溺現(xiàn)象,危害性日益顯現(xiàn)出來。
部分學生在道德行為養(yǎng)成方面,知行分離現(xiàn)象依然明顯。雖然道德認知水平隨著年級增長在不斷提高,但這并不必然會帶來道德行為規(guī)范水平的提高。
2.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
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面臨成人社會不斷施加給他們的高期望、高要求,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并且與其它方面問題交織在一起,對他們的成長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據(jù)上海師范大學應用心理系一份關于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顯示,初中學生“強迫癥狀”、“焦慮”、“偏執(zhí)”三項不良心理反應列于前三位,高中學生“強迫癥狀”“焦慮”“偏執(zhí)”“敵對”和“人際關系敏感”五項不良心理反應人數(shù)最多,中學生心理障礙的發(fā)生率高達24.9%;對自殺意念報告率進行統(tǒng)計,初中男、女生分別為22.6%和20.7%,高中男、女生分別為22.6%和39.0%。調(diào)查指出,中學生的人格特征易隨著外界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這一階段也是心理衛(wèi)生問題容易出現(xiàn)的時期。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是伴隨著成長過程而來的,同樣,如果不加重視,又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近年來,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這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學校教育受到應試機制的嚴重干擾,常常無奈地做出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舉措。家庭教育與社會文化也往往帶給中小學生以無形的、巨大的壓力。
有一學生其父無家庭觀念長期滯留福州,不養(yǎng)家。其母一人辛苦撫養(yǎng),并因此脾氣暴躁,常把其當出氣筒。其幼年物資條件極其缺乏且無家庭溫暖。7歲時其母負氣出走從此再未歸,父也再未歸至今。其后寄居伯父家,自訴:常有寄人籬下之感。吃飯時其伯母常斜眼瞧他,倍感不自在。伯母在日常對其頗有微詞,責備他是累贅。小學5年級開始出現(xiàn)逆反跡象,偶爾不歸家,但教育后能及時改正。初中后,更加叛逆。具體表現(xiàn)為:常偷家里的錢,連伯母放在桌上的手機也偷去賣掉,與他感情甚篤的堂弟放在枕頭下的私房錢也被其拿走,并常到其年近八旬的祖父母處騙錢,甚至將同學放在抽屜里的課本當垃圾賣……問其原因,或沉默或說不想回家吃飯。漸漸的開始與一幫同黨混在一塊。打群架、敲詐勒索、調(diào)戲女孩、聚眾抽煙賭博、夜不歸宿、泡網(wǎng)吧、上課睡覺要么曠課……騙來的錢很快揮霍一空,繼而再騙。伯父無法,將其鎖在家中但其很快逃脫,后數(shù)天不歸又混跡天涯,變本加厲,家人尋找,故意躲避。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學生缺乏家庭監(jiān)督、家庭溫暖、情感交流,以致于產(chǎn)生厭學、逃學、棄學等現(xiàn)象,導致學生偷盜、勒索、抽煙、泡吧、打架等違紀違法行為的發(fā)生,有的學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要不斷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思路,努力增強學校德育的針對性、主動性與實效性。建立健全學校學生思想品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二、學生思想品德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對策
1.發(fā)揮家長學校的教育功能,轉變家教觀念
(1)學校可充分發(fā)揮家長學校的教育功能,定期召開家長會。通過科學講座、座談等活動,提高家長的自身素質(zhì)。講座內(nèi)容可涉及:“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尊重本身也是一種教育”、“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孩子不應該被溺愛”等。
(2)教會家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的結構、氣氛、文化、經(jīng)濟背景等因素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例如,父母離異,學生的情緒與人格上受到的傷害,都會使學生變得孤僻、自卑,甚至產(chǎn)生反抗、敵對的情緒。因此,家長應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社會活動、心理活動等情況,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多觀察、多交流、多溝通、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家庭氛圍。
(3)幫助家長改變重智輕德,子女私有的思想,轉變教育觀念與教育方式,更好地理解孩子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增強科學教育孩子的能力,妥善處理孩子某一階段發(fā)展所面臨的某些特定問題。尤其讓家長了解青少年是一個特殊年齡階段,他們情緒反復,行為多變,對此要有心理準備,應尊重他們,理解他們,教育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他們的心理規(guī)律。
2.加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精心創(chuàng)設心理情境,發(fā)揮心育活動課教育功能
學校應創(chuàng)造條件安排心育活動課,由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授課。心育活動課教學不同于學科教學,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精心設計好每一堂心理活動課,在教學方式上強調(diào)“活動”,重視“體驗”這兩個最核心要素。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富有啟發(fā)意義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喚醒學生內(nèi)心深處潛意識,以達到增強他們的心理健康的目的。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溝通,增進彼此間的人際信任和合作觀念,使課堂環(huán)境更加融洽,教育效果更加明顯。
(2)拓寬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注重學科教學滲透
學科滲透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靠一個心理老師,需要每個教師的共同參與,教師可以針對自己任教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特點,制定相應的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目標,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中蘊涵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進行滲透,使之達到互相促進的一個良性循環(huán),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臺,開展豐富多彩活動
學校可通過廣播站、宣傳窗、手抄報、學生刊物等宣傳媒體平臺,宣傳報道學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情況,可舉辦主題班會、讓學生寫心情日記、心靈感言等形式,讓學生傳遞白己的心聲,傾聽同伴的聲音。讓學生學習傳授心理小常識,學會訓練調(diào)節(jié)自己心態(tài)的小技能,學會化解同學間心中的小疙瘩。
(4)加強留守學生的個別心理輔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學校應建立心理咨詢體系,為學生排憂解愁。學校應建立心理輔導站,對一些心理偏常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診斷和鑒別。疏導、調(diào)整和矯正他們的認識、情緒、意志行為等心理障礙。對學生常見的心理疾患進行必要的治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自我調(diào)控能力與環(huán)境適應能力。條件好的學校,可建立心理熱線和“心語”信箱,心理教師以“知心姐姐”的身份認真回復學生的信件,通過咨詢形式,實施心理輔導,為解除學生的心理困惑,架起了通往心靈深處的橋梁。學校應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針對學生心理的特點和實際遇到的問題,定期為學生舉辦相應的心理專題講座,如:“怎樣戒除網(wǎng)癮”、“青春期性保健知識”、“考前心理輔導”、“人際交往的技巧”等,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成長中所面臨的心理困惑,使學生能以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和生活。
關鍵詞:陽光體育;分析研究;初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6-030-2
初中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黃金階段,這時的中學體育教育對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培養(yǎng)和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有著深遠的意義。這就需要做到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和中學生的體育教育相結合,充分利用各級各類中學學校的體育資源,開展以“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體育教學活動。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南京市六合區(qū)20所初中“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情況。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采用個別訪談、調(diào)查問卷;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對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綜合性的闡述。
(2)問卷調(diào)查法
問卷調(diào)查法的內(nèi)容包括初中學生每次參加運動時間、參加什么的運動、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參加鍛煉的場所等。采取隨機調(diào)查的方法,對南京六合區(qū)的部分中學進行問卷調(diào)查。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南京六合區(qū)的部分初中學生的常規(guī)體質(zhì)進行全面的測試,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進行測試,記錄下結果,制表統(tǒng)計。
二、結果與分析
1.南京六合區(qū)初中學生素質(zhì)基本狀況
(1)不同年級(年齡)、不同性別的身體素質(zhì)在活動過后較長時間里變化情況
分析以上4表可以得出以下結論:2008-2011年間參加“陽光體育”的學生身體素質(zhì)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2008-2011年間參加“陽光體育”學生身體素質(zhì)男生增長較快;2008-2011年間參加“陽光體育”學生中,年齡較大的增長較快。
2.南京市六合初級中學實施“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
(1)參加“陽光體育”的目的
對學生而言,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素質(zhì),對國家而言,為推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2)參加“陽光體育”的興趣
興趣是人類認知事物和從事各項活動的心理傾向。實踐證明: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生對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本文試圖從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意義、目標、途徑、方法和學生學習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兩者相結合,來提高學校體育的質(zhì)量和效果,從而使青少年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全面地發(fā)展。
(3)參加“陽光體育”的地點
讓全體師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太陽下,所有能進行鍛煉的地方都可以。
(4)參加“陽光體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雖然素質(zhì)教育思想已深入人心,但“應試教育”的影子卻揮之不去。而體育教師也以“達標”、身體素質(zhì)測驗、運動技能評定作為體育教學的重心,形成了許多認識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學校體育是“小三門”,說時重要、忙時讓道、考試前去掉。
誤區(qū)二:學校體育是“政教處”,嚴密的體育教學是學校校風的保證,所以體育課一定要管嚴、管死,不能有絲毫的松懈,以免影響優(yōu)良校風的形成。
誤區(qū)三:體育要考試、要“達標”,上級要統(tǒng)計評級,所以體育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加強“達標”項目的練習。
(5)體育教師素質(zhì)不高影響著陽光體育的發(fā)展
要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充分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體育教師的精心設計和正確的組織和引導至關重要。目前,體育教師往往因為工作任務繁重而簡化了體育教學工作。另一方面,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不高,對陽光體育概念的認識不深,也影響著陽光體育的發(fā)展。
陽光體育的開展需要體育教師具備教“樂”的能力。而體育教學的實踐工作中,體育教師往往把教學的重心放在了運動技能的傳授和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發(fā)展上,對提高自己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的教學能力積極性較高,而對開展快樂體育的能力的提高重視不夠。
三、結論與建議
1.體育教師應通過講、看、體會、提高成績等方法,讓學校領導重視陽光體育的發(fā)展
學校體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陽光體育可以促進學校各項工作。因此,大部分學校領導不是不想重視體育,而是因為他們工作繁忙,或由于學校的經(jīng)費緊張和學校工作的重點不同等問題,影響了他們對陽光體育的支持。
2.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zhì),加快陽光體育的發(fā)展
以成功為樂,以吃苦為樂,以健康體魄為樂,以美為樂是快樂體育的真諦。要讓學生真正在體育活動中充分體驗運動的樂趣,提高體育教師素質(zhì)至關重要。加強理論學習,改變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師不能將學生變成知識的容器,只注重“懂”“會”的教學,而應該參加各種渠道的培訓,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通過聽、評、練等方法,將有用的東西留為己用。并以此為基礎,轉變觀念,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結合起來。大力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師開展陽光體育的能力。
3.體育教師可通過看、問、講座、實踐等途徑實現(xiàn)能力的提高
看,即組織教師參觀有關學校開展陽光體育的成果,提高教師的認識;問,即請教專家,讓專家解答自己在開展陽光體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講座即展示成果,總結開展陽光體育的經(jīng)驗。實踐,即將通過看、問和講座得到的知識,運用于體育教學的實踐工作中。
[參考文獻]
[1]苗秀麗.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與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02).
[2]何志文.從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zhì)健康的現(xiàn)狀透析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意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01).
[3]楊劍,張艷華.陽光體育運動的社會學分析及對策[J].研究科技信息,2008(06).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 班主任對管理工作的理論水平不高
科學的管理理念能夠為班級管理工作提供指導性思想和方向,但是當前大多初中班主任仍受傳統(tǒng)班級管理觀念影響,造成班主任現(xiàn)有的班級管理理念可能不符合學生實際情況,難以適應素質(zhì)教育不斷推進等新形勢背景下的班級管理要求,最終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2.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身心素質(zhì)不足
班主任需要對所教班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予以綜合管理和負責,加之初中學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且青春期逆反心理日益加強等特點,因此班主任生理、心理的勞動強度較大,易出現(xiàn)頭痛等軀體癥狀或者沖動等行為,不利于學生和班級的良好發(fā)展。
3.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方法有待提升
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生理、心理特點,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的青春期,自主性、自律性以及團結性較差,而班主任開展管理工作的方法相對單一,若對事件處理方式欠佳,容易致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受到影響,班主任管理工作難以順利實施。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策略
1. 提高班主任管理理論水平
班主任作為教育制度的執(zhí)行者和班級管理的負責人,應當以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與教育事業(yè)改革的要求為依據(jù),及時更新班級管理理念并努力提高管理理論水平,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科學管理理念,深入研究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具體表現(xiàn)在:班主任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等相關培訓課程,學習新型教育理論和教育政策;在專家講座或者主題觀摩等學習活動中,班主任應主動和其他優(yōu)秀教師、班主任進行交流溝通,以便借鑒班級管理經(jīng)驗并充實自身管理知識體系。提高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理論水平,有助于初中班主任在科學的理論指導方向下進一步改善管理工作。
2. 增強班主任身體心理素質(zhì)
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是班主任順利完成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初中班主任應當充分鍛煉身體并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同時遵循勞逸結合的原則,保證自身具備足夠精力實施班級管理工作并使其有序進行。初中學生可塑性和不穩(wěn)定性較強,所以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xiàn)不良突發(fā)性事件的可能性隨之增加。為此,班主任應該努力加強心理素質(zhì),即學會控制或者消除消極情緒,增強辨別、決斷、應變以及人際協(xié)調(diào)等多方面的能力,學會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總結、反思經(jīng)驗,學會將所學的管理理論應用于工作實踐,進而向?qū)W生傳播積極向上的良性影響。
3. 改進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法
班主任實施的管理工作是以班級為單位,管理對象是以學生為主,因此班主任應當不斷改進班級管理方法,以便逐步實現(xiàn)個人與集體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目標。首先,班主任是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是其根本任務,因此班主任應當樹立良好形象以便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初中學生仍存在尊師傾向,班主任應嚴于律己,關注并熱愛學生,運用心理學知識及時疏導學生消極情緒,與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為班級創(chuàng)造民主、平等的氛圍,有目的、有計劃地提升學生思想水平。其次,班主任應當了解其他學科知識,同時結合現(xiàn)代管理方法和多種教育藝術技巧,豐富文化知識素養(yǎng)并采用鼓勵等正面教育方式加強班級、學生管理。再次,針對學生自律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班主任可以在學校規(guī)章制度基礎上組織學生共同制訂合適的班級制度,如關于遲到、曠課等具體問題的處理辦法,使學生接受群體監(jiān)督和約束;針對學生團結性較差的實際問題,班主任可以選擇態(tài)度認真、責任感強的優(yōu)秀學生組成班干部隊伍,一方面順應初中學生更容易接受同齡群體影響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應該重視定期舉辦班會的意義,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闡述關于班級管理的想法和建議,引導學生共同討論改善方案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班主任還應當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引導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使其配合學校管理工作,以便通過多種渠道加大班主任對班級、學生的管理力度。
三、結束語
【關鍵字】: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實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一、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由于目前初中教學教育還存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多數(shù)學校實際的思想品德教學工作存在很多問題,文化知識的教學和思想品德教學嚴重失衡。
(一)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受應試教育模式的主導和限制。雖然我國早已推行素質(zhì)教育,但是國家選拔人才的標準仍以考試成績?yōu)橹鳎u價教師教學和學校教育成效的主要依據(jù)仍是升學率。而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zhì)并不在考察之列。因此多數(shù)初中學校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學僅是照本宣科,局限在教授課本內(nèi)容,無法落到實處。
(二)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目標不明確,教育機構不完備。從本質(zhì)上說,思想品德教學是一項全面整體性的教學工作,不應僅僅局限于具體的書本教學。但由于學校把大部分教育經(jīng)費和人員機構設置都傾注在有利于升學的學科教育上,在思想品德教學方面缺乏規(guī)范制度,思路不清,規(guī)劃不善,使得思想品德教學的課本理論知識和實際教育嚴重脫節(jié)。
(三) 基層教育工作者不重視思想品德教學,思想不端正。教師被稱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極大。因此教師必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質(zhì)。然而有部分教師教育觀念較為陳舊、思想落后、教學方式簡單,只教書不育人,嚴重危害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一) 激發(fā)學生對思想品德教學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思想品德教師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設置趣味性課堂導入,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生活素材和場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二) 帶領學生走出課本和課堂,融入社會實踐當中。如今社會正處在開放變革的時期,信息傳播途徑紛繁復雜,學校應打破過去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社會實踐活動。初中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教師應將對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與我國傳統(tǒng)美德教育結合起來。結合思想品德課本知識和內(nèi)容,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觀看相關的愛國主義影片,學習當?shù)啬7断冗M人物的事跡。愛國主義強調(diào)的是民族正義感和是非觀念。可以將歷史上的愛國英雄代入課堂教學,如北海牧羊的蘇武,的林則徐,精忠報國的岳飛等等,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責任感。從個人做起、從小事做起,營造良好的學校和班級氛圍,通過主題班會、黑板報、社會調(diào)查和校園廣播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愛校愛班的集體意識。激勵學生熱愛集體,為全體人民的利益努力奮斗終身。教導學生遵紀守法。通過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和“責己嚴,待人寬”等典故,教導學生嚴于律己、加強自我批評,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抵制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樹立正確價值觀。古人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仁愛孝悌”,核心觀念即尊敬師長和孝敬父母長輩。樹立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教導學生珍視家庭親情,與家庭成員和諧相處。此外,“與人為善”的文明禮貌教育和“懸梁刺股”的立志成才教育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
(三) 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實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是品德高尚的先決條件。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經(jīng)歷劇變,在人際關系和生活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此時思想品德教師應主動與他們溝通交流,設立專門針對學生的心理咨詢室,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講座,與學生換位思考,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和習慣,教育學生正確面對挫折和困難,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針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本中的社會意識、責任意識、禮貌意識、競爭意識、法制意識、誠信意識、節(jié)儉意識等優(yōu)良素質(zhì)也應有針對性的予以培養(yǎng)。
(四) 作為教育主體的思想品德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加強教師的師風師德教育建設,規(guī)范教師的教學語言和工作方法,培養(yǎng)教師愛崗敬業(yè)的意識。
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思想、道德、知識、能力和氣質(zhì)等多方面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要具備高水平的政治修養(yǎng)、高尚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精湛的專業(yè)技能修養(yǎng)等。身處教育一線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應認清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積極措施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高尚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鄭文芳.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勢在必行[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5,(03).
[2]李四軍.淺談學校德育的實效性[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08).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問題;原因;陽光工程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2-0053
在考試指揮棒的作用下,作為教師的我們有時卻身不由己,感到愧對“靈魂工程師”的稱號。我們過于強調(diào)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卻忽略了學生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我們過于注重學生分數(shù)的提高,卻忽略了他們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試看現(xiàn)在的教育界,又有多少人在感嘆“素質(zhì)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扎扎實實”呢?筆者在工作實踐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一些探索。現(xiàn)就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大家探討一下,以求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
一、理論探究
1. 有關心理健康理論
精神病學家孟尼格爾(K. Menniger)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于環(huán)境及相互之間具有最高效率以及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滿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規(guī)范,而是需要三者的同時具備。心理健康者應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有敏銳的智能、適合于社會環(huán)境的行為和令人愉快的氣質(zhì)。”筆者認為,就中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中學生能較好地適應中學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心理發(fā)育正常、心理潛能得到發(fā)揮、與周圍的人相處和諧。
2. 有P情感教育理論
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情操。它可以激發(fā)生命的潛力,又是精神上最大的鼓勵和享受。作為教師,有了對事業(yè)的熱愛,就有了對學生的熱愛,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愛學生,就會千方百計地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了解他們的心理感受,真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并解決問題。
3. 有關素質(zhì)教育理論
素質(zhì)教育所要求的面向全體學生、學生全面發(fā)展,注定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注定了心理健康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學生心理問題
自工作以來,筆者發(fā)現(xiàn)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膽怯。這種心理往往發(fā)生在新學期的初始階段,尤其在七年級新生中顯得更為突出一些。跨入初中的大門,對剛剛小學畢業(yè)的同學而言,是一個新的角色轉換。進入新的環(huán)境和接觸新的教師和同學,他們害怕不能適應初中的生活,也擔心初中教師會不會比較嚴厲、新的同學是否會喜歡和他交朋友。
2. 自卑。筆者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常常發(fā)現(xiàn)有這樣的學生――總以為自己不如別人、成績不夠好、膽子不夠大、身材不夠好;愛美的女生總怕被人恥笑太胖。缺乏自信心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3. 焦慮及害怕被誤解。
三、“心靈陽光”工程
筆者把試圖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探索美其名曰“心靈陽光工程”,正是希望我們教師不要忘記了自己是“靈魂的工程師”。
1. 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課程。學校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最適宜的場所。學校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技巧,并通過特殊問題的干預和心理咨詢,轉變學生的行為。從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教委就明文規(guī)定:“中小學在活動課、科技文化活動中每周要有5課時用于健康教育。”目前,在一些正規(guī)化學校里,心理輔導課已經(jīng)在蓬勃發(fā)展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這樣的課程開設難度的確相當大,尤其對于師資較弱的農(nóng)村學校而言。
2. 心理輔導講座。筆者認為講座的形式在一般學校都可以采用,非常靈活。一些受條件限制無法開設專門心理輔導課程的學校都可以嘗試。學校可以結合學生實際,邀請有經(jīng)驗的專家或心理教師就某一突出心理問題來校做專題講授,還可以設立心理咨詢這方面的內(nèi)容,讓學生和專家面對面溝通。
3. 個別談心交流。我們許多班主任都非常重視和學生的談心工作,但大多數(shù)更側重于他們的學習和思想狀況。無可厚非,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但筆者認為許多問題的產(chǎn)生和心理教育休戚相關。所以,我們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和情感變化。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了,我們的工作就能夠事半功倍。
4. 書面交流。書面的交流也有多種形式,可以是書信,可以是班級故事。我們學校有一些班主任采用“每日一評”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班級情況,每天抽時間批閱和點評。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xiàn)提供筆者與心理有問題學生書面交流的例子。
開學后不久,筆者發(fā)現(xiàn)班上的16號男生總是悶悶不樂,也不大和周圍的同學講話。筆者和他交談時,他又好像被嚇壞了似的,只是搖頭,不說話,低著頭。筆者就在本上和他交談。開始時,他不回應。筆者就堅持每天寫幾句話來關心他的學習、生活和健康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段時間后,他終于向筆者道出了他的煩惱。原來他在九年級時,偶然一次上課時看課外書被同桌的女生揭發(fā),告訴了教師。那位教師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還罰他在辦公室站了很久。他說站在那里心里倍受折磨。那種感覺是他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一種煎熬,使他刻骨銘心,一輩子都忘不了。上高中了,他的那個同學又和他分到了同一個班級,每天看到那個女生,就使他想起了那次被罰的經(jīng)歷。這樣,他每天都體驗著那種煎熬和折磨,心里很痛苦。他想忘掉過去,可就是忘不了,又不敢和家長說,因為父母平時對他很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