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外漢語的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般我們認為,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能力包括知識掌握能力、教學組織能力以及教學表達能力等三個方面,其中任何一種能力的缺失或者相對薄弱都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目前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能力在不斷提高,隨著專業化教育人才的增多,對外漢語教師隊伍在不斷壯大。在看到教學能力提升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當前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能力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對外漢語教師教學創新能力不足。創新是事物發展的源動力,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是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的保證,特別是在新課改的環境下,教師教學的創新能力更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綜合發展水平。目前對外漢語教師教學創新能力還不足: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對外漢語教學本身作為語言教學,其內容的可變性強,可塑性也強,但是很多對外漢語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確定,仍然按照傳統的課本套路照搬,缺乏在內容上的創新,這樣很容易給學生帶來學習疲勞;另一方面,在教學方式上,對外漢語教師的教學方式多是“灌輸式”教學,教師在課堂是絕對的主角,對直接進行理論上的講解,而學生的參與度極低,語言教學的靈活性不能在課堂上有所體現,最終使學生對此門功課的學習缺乏熱情。由此可見,目前對外漢語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其次,對外漢語教師教學知識掌握能力有待提高。知識掌握能力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只有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教師才能更好的向學生講授專業知識,學生的學習才能順利進行,目前對外漢語教師多是專業的對外漢語畢業生,在進入崗位之初,他們一般具有較大的知識儲備量,但是社會在不斷發展,對外漢語教學的內容也在不斷變化,這就要求對外漢語的老師不斷學習來充實自己的知識,但是目前教師的職業培訓較少,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多停留在進入崗位之初,如此一來,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一種語言教學,就與多變的社會之間存在了差距,很難滿足社會對對外漢語人才的需求。因此,對外漢語教師的知識掌握能力的提高,也是未來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總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再次,對外漢語教師個人職業素養仍需改善。很多教師容易忽視個人職業素養,事實上,教師的職業素養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也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成果。對于對外漢語教學而言,教師的職業素養除了一般的教師的服務教育、認真教學等要求之外,更要求教師的個人表達能力、個人基本職業道德,因為這些內容本身就與對外漢語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一些教師只注重理論教學,認為教師只要做好基本的教師工作即可,事實上,對外漢語教學,更多的也是傳遞一種語言的魅力,傳遞一種較高的道德素養,所以說,教師在基本的教學之外,也應該注重個人職業素養的培養,這樣才能保證個人教學能力的提高。
二、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策略
針對上面提到的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能力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實現:第一,增加對對外漢語教師的職業培訓。增加對對外漢語教師的職業培訓,是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能力培養中不可缺少的策略,正如上面我們所說,今天的社會瞬息萬變,即使在從業之初,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如果不能及時培訓,接受新知識,也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在對對外漢語教師進行職業培訓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知識掌握能力的培訓,也就是培訓內容中應當包括對外漢語知識,在鞏固教師知識能力的同時,及時將新知識、新內容傳遞給對外漢語教師;另一方面,也應該注重對教師個人素養的培養,除了基本的職業要求之外,也應該在培訓過程中,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此外,在對對外漢語教師進行職業培訓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入關于教學方法的培養,這有助于對外漢語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提高。第二,開展對外漢語教師的學術交流。學術交流對于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學術交流過程中,對外漢語教師之間可以對相關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在學術交流過程中,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教學方法的分享以及教學心得的分享,對教師之間的借鑒和學習有很好的幫助。另外,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學術交流活動也是教師對個人教學能力的評定,通過不同教師的觀點表達,教師可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當然,在對外漢語教師的學術交流活動的開展中,也要注重對國外先進教學理念的引進與融合。
作者:郭教才 單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1 對外漢語教學活動的地區差異。對外漢語專業作為應用型專業。其建設和發展離不開一定的實踐條件和環境。無論是專業課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與對外漢語教學活動保持密切的接觸。但是對外漢語教學活動具有獨特的外向型特點,所以在國內的分布有明顯地區差異。在有些地區,對外漢語教學活動活躍,相關信息也非常豐富,教師和學生都有很多機會感知、接觸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繼而調整、支持專業教學和學習。相應地,無論是專業自身的建設和發展,還是學生的就業,都表現出與“漢語熱”相匹配的蓬勃景象,該專業也成為學校的熱門專業。比如北京語言大學的對外漢語專業,因為報考學生數量連年居高不下,不得不嚴格控制招生數量。而在某些地區。對外漢語教學活動不多,相關信息匱乏,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專業自身的發展,影響了學生對于專業的熱情和信心,與前述地區形成明顯對比。
我所就職的學校也處于這樣一種不利環境。具體來說,這種地區差異主要給專業教學帶來以下兩點影響。首先,信息匱乏。學生對于對外漢語教學活動的新發展、新變化,不能真切感知和認識。其次,教學資源匱乏。學生很難在學習階段進行真實的教學演練,主要以模擬形式進行,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學生進入畢業實習和求職階段,如果要選擇漢語教學工作,就必須離開本地區,到發達地區尋找機會。不可預知的就業前景使學生有一種“被架空”的感覺。導致其在求職過程中缺乏自信,很難有上佳表現。因此多數同學沒有從事與專業有關的工作。雖然工作的選擇取決于很多因素,但是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和了解,地區差異帶來的資源、信息匱乏是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往往沒有勇氣到完全陌生的環境里尋找機會,接受挑戰。由于慣性影響,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就表現出專業不穩定的情緒。在本科畢業生就業困難普遍存在的今天,放棄與專業相關的就業機會,實在令人痛惜。
從就業前景來看,無論是國家漢辦的志愿者項目,還是國內漢語培訓機構。包括其他一些商業機構,都向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敞開了大門。從供、需數量比例來看,對外漢語專業培養的畢業生數量遠遠不足。但是由于地區差異的影響,我們的學生幾乎連試試的決心都沒有。這種困境不得不令我們深思。
2 對外漢語專業教學的時效性。作為專業課教師,學生的困惑一直以來也是我工作中的巨大壓力。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和思考,我認為讓我們這些處于劣勢中的對外漢語專業走出困境,可以更好地支持學生,發展本專業的出路還是有的。那就是強化對外漢語專業培養的時效性,彌補外部環境差異帶來的劣勢。一直以來,對于這種外部環境差異所帶來的劣勢,從教師、學生到學校都是有所共識,也作了很多嘗試和努力,比如積極為學生聯系外部的實習基地,加強高校之間資源共享等。但由于還是直接致力于外部條件的改變,比較被動。更重要的是學生沒有前期有效的訓練和培養,對于實習、就業機會不能充分把握,專業熱情依舊不高。所以改善外部環境當然非常重要,但是它的被動性、艱巨性和長期性也是不容忽視的。能否從專業教學設計出發。打一個“主動仗”呢?我們認為。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該及時補充、更新來自漢語教學前沿陣地的最新信息,讓學生在概念上、思想上和意識上做充分的準備和積累,換言之,在常規的專業教學基礎上,有效進行漢語教學實踐信息的了解和認識,繼而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演練。在未來的畢業實習、就業環節,不打“無準備之戰”。那么,學生的專業熱情和自信就能夠有效提高,不再因為疏離漢語教學前沿陣地而自卑和迷茫。這樣,自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轉我們的不利條件,促進我們對外漢語專業的建設和發展。下面以我這兩年教授的《對外漢語教學法》課程為例,介紹以下相關的設計和思路。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無論是學習者相關的信息,還是漢語教學形式都有很多變化,出現很多新內容。漢語教學工作在國內雖然一直以大學為重要教學基地。但是,隨著我國開放程度的加深,漢語培訓機構以其靈活和多元化的特點,成為許多我國境內外籍商務人士學習漢語的重要機構。呂必松先生曾經提到過上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在京、滬兩地的漢語培訓機構。當時的這類機構還主要是由外服公司這樣的專業對外服務機構開辦,規模不大。而今天,隨著境內外籍人士數量的快速增加,漢語培訓需求急速擴大,漢語培訓機構已經是“百花齊放”,各種民辦漢語培訓機構得到長足的發展。我個人因為專業,包括個人興趣,曾經在上海多家漢語培訓機構做兼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包括與其他教師和管理者的交流過程中,都深刻意識到漢語培訓機構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時,相對于人才集中的高校,優秀的漢語教師一直以來是各培訓機構孜孜以求的資源。(羅蘭京子,2007)由于漢語培訓機構分布的區域性,加之作為新型的教學機構,學生幾乎沒有什么了解。鑒于漢語培訓中心的蓬勃發展及其作為學生在國內就業的重要候選機構,我把漢語培訓機構的介紹納入到教學內容中。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我逐步把相關內容系統化,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第一,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漢語培訓機構的分布、性質、管理、工作特點、教學對象及發展趨勢。第二,課型設置,主要介紹與高校傳統漢語課型有明顯區別的課型,比如“太太班”“商務班”等。第三,教材開發和課程設計,其中以短期培訓的教學大綱的設計和使用為主。第四“一對一”教學形式及技巧介紹和分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還會邀請在漢語培訓機構工作的畢業校友進行與學生交流。在上述內容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設計有針對性的實踐環節,讓學生以漢語培訓機構及相關學習群體為對象,進行從教學大綱、教案設計到教學的模擬練習。雖然依舊是“模擬練習”,但是由于以漢語培訓機構的全方位描述和分析為基礎進行,教學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明顯加強。隨著在對幾屆學生的實踐和嘗試,教學取得了一定成績。首先,學生的專業興趣和自信得到大幅提升,更加明確本專業在對外漢語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和前景,不再因為地域差異而有“專業自卑”的傾向。其次。學生進入畢業實習和就業階段,由于作了一定前期準備,也樂于去對外漢語教學的前沿陣地尋找機會。應該說,從實習到就業,漢語培訓中心都是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在國內的重要基地,不容忽視。但是如果因為地區差異,加上學生沒有前期專門的了解和演練,學生是很難有效地加以利用和把握的。
當然,目前把漢語培訓機構的相關介紹和研究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還是有很多困難。首先,缺乏相關政府管理部門,我們難以獲得更具權威的信息。第二,作為同樣遠離漢
語教學前沿陣地的教師,也存在資源、信息匱乏的問題。僅以個人的力量去“小補小救”,是難以為計的。所以,要真正把這項工作做好,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和努力。
對外漢語教師的文化傳播意識
對外漢語的教育方案設計探析
對外漢語文化詞語及其教學
中文組織名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
電影作品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當前中文組織名識別困境與解決方案
基于使用的模型與漢語語法研究
基于使用的模型與語言習得研究
速成漢語教材編寫的突破與創新
瑞典隆德大學《初級漢語》教材淺析
法國漢語教材漢字設計考察與分析
中文組織機構名命名規范化問題芻議
馬禮遜文獻中關于清中期“官話”的描述
韓國職前漢語教師語法教學信念調查研究
簡論江戶時代前期漢語教育發展特點
《金光明經》異譯本中的時間連接成分
幾種常見語義分析方法與漢語歧義的分化
《新著國語文法》語法思想初探
天人合一觀——開啟漢語世界的一扇窗
“(X)整個一(個)Y”的分類及相關問題
對外漢語教師課堂糾錯行為的禮貌分析
來華長期進修留學生學習動機調查研究
對外漢語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問題探析
留學生入學分班漢語口試監考教師語言分析
漢語國際推廣背景下的中國文化傳播
HSK作文語料庫詞語偏誤頻次統計分析
中古漢譯佛經復句的文體差異
漢語學習者副詞使用的中介語對比分析
如何在報刊教材的編寫中構建語言圖式
警務漢語教學與教材編寫初探
經貿漢語聽說課教學行動研究報告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產出性詞匯研究述評
境外對外漢語教師短期培訓的幾點思考
留學生漢語語氣詞習得與認知情況調查分析
對外漢語口語課課程測試區分度問題解析
談現代常用漢字中部件“又”的來源及含義
《老乞大諺解》《樸通事諺解》中的疑問代詞
對外漢語語言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模式探究
談現代漢字中部件“月(含冃)”的來源及含義
韓國孔子學院本土漢語師資培訓模式類型構建
談現代常用漢字中部件“口”的來源及含義
評《日本文學翻譯讀本》——兼議譯事三難
日本本土漢語教材——《中文課本基礎編》分析
談現代常用漢字中部件“日”(含“曰”)的含義
《老乞大諺解》《樸通事諺解》中的人稱代詞
比較語義學初探——中英文“空”義語源流變芻議
早期對日漢語教材考察——以《漢語初階》為例
[關鍵詞]對外漢語 網絡教學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11-0217-02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漢語也越來越國際化,自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首都首爾掛牌起,截至2010年10月,已有322所孔子學院和369個孔子課堂,共計691所,分布在96個國家(地區)。隨著對外漢語教育事業的發展,對外漢語的教學手段也豐富多樣起來,在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外,多媒體、網絡視頻等教學也日益發展起來。
當下進行對外漢語教學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實體課堂,達到面對面的教學。一種是網絡教學。進行實體課堂教學的主要是高校、孔子學院和一些營利或非營利性培訓機構。而大多數孔子學院又與國內高校合作,培訓老師,提供漢語老師和志愿者。不論是孔院的老師還是志愿者,都是經過嚴格的篩選和培訓的,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學生經過系統和正規的學習后,都能達到較好的水平,無疑這種正規的課堂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一塊堅實的基地。但是高校和孔院上課時間固定,適合學生和時間較空的人士,并不適用于工作人士。因此,培訓機構發揮時間地點不受限的所長,將上課地點設在培訓機構或者學生家里,吸收了一大批對中國文化和漢語感興趣的上班人士。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就有很多這樣的實體培訓機構,一些漢語學習者多的國家,如美國、法國也有很多這樣的機構。但是,孔院和培訓機構的分布都是有限的集中,在富裕的地方資源豐富,貧窮的地方資源稀有,不能滿足所有想學習漢語的人的要求。地理時空的限制,阻礙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漢語學習,放慢了漢語傳播與推廣的速度。于是,第二種教學方式:網絡教學。當然,網絡教學首先必須依托網絡、個人電腦等科技的實現,同時也因對外漢語實體課堂的時間與空間限制,對外漢語的網絡教學也應運而生。網絡的無處不在,使得對外漢語學習者的覆蓋面廣了很多,達到了真正的“有教無類”。
網絡教學將成為今后對外漢語教學建設的一個重點,也是推廣漢語最便捷的方式。為了證明此觀點,我們還就對外漢語的學習人群及學習方式專門在上海進行了一次實地問卷調查。調查地點設在上海出入境局、上海世界博覽中心、新天地及地鐵上,調查對象均為外籍人士。此次調查兩天,共訪問了80人次。調查結果如下:
上表可知,打算學漢語的人中,考慮網上學習的人數占到45.5%。很明顯,想要將漢語真正的傳播到全世界,網絡教學必將成為今后對外漢語教學建設的一個重點,也是推廣漢語的最有影響力的一種方式。
一、對外漢語網絡教學的優勢
網絡教學之所以成為漢語學習者學習的重要參考,是因為其有著強大的優勢,周小兵、李啟浩等對此研究的也比較透徹,筆者綜合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
只要有網絡,學生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安排上課時間和地點。這樣一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對漢語感興趣的人都可參與到漢語的學習中,大大提高了漢語推廣的覆蓋面。
(二)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互動性
網絡教學的呈現模式有幾種:1.一對一,主要通過同步的視頻/音頻等形式進行教學。在這樣一種一對一的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明顯上升,開口說漢語的機會也大大增加了,這一方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互動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2.人機網頁任務,主要是制作的網頁、軟件、音頻、視頻等上傳于網絡,供學生下載下來自我學習。這兩種模式都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寬闊平臺,更能夠調動學習者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網絡資源的共享
目前,對外漢語的網絡教學的手段主要是one-to-one家教,以及可重復利用的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學習者可通過視頻、音頻等文件進行自學,使優秀的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共享使用。
二、對外漢語網絡教學的發展
在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網絡教學不論是在傳統的學科還是新興學科上都有著強勁的勢頭,對外漢語的網絡教學也借著這股風,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以對外漢語教學的呈現方式為分類,主要有如下的發展情況:
(一)網絡資源
網絡資源越來越豐富多樣,有些國外的漢語學習網站已經日益成熟,如,、乘風漢語等,這些網站有的是收費,有的是半收費,聚集了一大批漢語愛好者。學習者通過注冊,可進行bbs論壇討論,或者付費與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學習交流。另外,也有一些錄成的視頻與音頻供廣大學習者重復下載學習。國內近幾年來也越來越重視開發漢語學習網頁,如北京語言大學、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國家漢辦等相繼開發了漢語學習網頁,除了配套的教材外,還提供了中國音樂庫、習語諺語庫、介紹中國文化,學生還可在社區就某一話題進行討論、交流。
(二)網絡視頻教學
這是付費的網絡教學主要手段之一。最早見《日本早稻田大學tutorial漢語遠程教學模式評價》,文章對這種遠程教學解釋得非常詳盡,但唯一的缺陷是,只有老師,而沒有學生,老師與學生不能在同一時刻進行互動。隨著科技的發展,對外漢語教學培訓機構逐漸開始使用聊天軟件來進行實時的網絡視頻教學,skype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已成為非常重要的工具。老師和學生可以通過skype視頻上課,老師將界面共享給學生即可進行教學。學生也可通過TeamViewer等軟件指出在上課中的疑難問題。而在漢字教學方面,大家也進行了很大的努力,研發出一些能夠提供筆順、筆畫的軟件,如:王者幼兒漢字學習等。
三、網絡教學的局限
李啟浩(2010)認為,網絡教學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漢語網絡教學還不夠成熟,很多網站提供的服務是其只能算是提供了一部網絡教材,而沒有實現教與學的目的。而筆者認為,在網絡教材方面,我們都仍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一方面,網絡的一對一教學中,學生學習的多樣性與特殊性被凸顯出來,現有的教材不能完全匹配學生的需求。教材應該更加多樣化,更細致,盡量滿足不同職業、不同年齡層次的需求。如:各大學校網站普遍都是采用《少兒漢語》教材來教小朋友,因為這是同類型中最好的教材,然而,就是這樣的教材在難度設計和生詞解釋等方面都有比較致命的缺陷。而現有的商務漢語教材的內容也較單一籠統,不能很好地反應生活中的商務漢語。另一方面,教學的其他資源因尚處于起步階段,也跟不上節拍。教學設計、flash課件、課外拓展、文化教學、漢字教學等更是要慢半拍,因而,網絡教學可能會出現“偏科”,尤其是學生對漢字的掌握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都不及面對面的實體教學。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網絡視頻教學對網速的依賴性很大,如果網速很慢將影響學生上課的熱情與興趣以及上課的質量,學習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因此,筆者針對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解決方法。
1.進一步開發出占用內存少,速度快的軟件,提高視頻教學的連接效率,減少對網速的依賴。
2.搜集整理,開發出更多的教學資源庫,如多媒體課件,ppt制作,以及文化視頻等,增加學習者學習的興趣,當下有一些的優秀多媒體軟件值得推廣,如國家漢辦網頁推薦的成語軟件小游戲等。
3.加強漢字教學軟件的開發。網絡視頻教學的口語培養可以達到與實體的教學相同的效果,但對漢字教學,則是一大弱勢。漢字本身比較復雜,尤其是筆順對初學者來說是重點和難點,雖然有些軟件克服了筆順的困難,但得老師用鼠標一筆一筆寫出來,不及課堂教學來的方便易懂,容易導致網絡教學的學生能認漢字,但不會寫漢字。
4.出版出更全面、更優秀的教材,在一對一的教學中,學生的特殊性被放大,什么樣的教材才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也成為考慮的范圍,網絡視頻教學的教材一般都是利用現成的紙質教材,如,《經貿漢語口語》《新實用漢語》《輕松漢語》《少兒漢語》等,其實并不太適合網絡的教學。我們最好能夠按行業、年齡編寫出適合各個階段的學生學習的教材,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5.對教師進行培訓。研發出這么好的軟件和教具,當然有賴于教師的使用,這就得先對老師進行適當的培訓,除了教學本身,也要對教學器具等有適當的了解。只有老師在上課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及時反饋,才能研發出更好的教學軟件。
【參考文獻】
[1]周小兵.對外漢語教學入門(第二版)[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關鍵詞]特性;問題;策略
1 引言
隨著近些年來中國改革的深入和對外交流的加深,許多的外國人對于中國的文化具有濃厚的興趣。其中,有許多人把說漢語和用漢語作為了一個重要的課程來學習,對外漢語教學于是成為了一個熱門的工作。但是,許多的外國學生在漢語的學習中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對于漢語慣用語的難以掌握。在漢語的日常使用中,特別是在成人漢語的日常使用中,慣用語往往達到80%以上,所以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漢語使用者必須得學好慣用語。
2 漢語慣用語的特性
2.1 具有明顯的口語性
首先,漢語慣用語具有明顯的口語性特征。原因是慣用語的來源非常的廣泛,比如歷史文化典籍、神話寓言、方言、成語、歇后語、諺語、專業的行業用語等都是慣用語的來源。所以想要學好以慣用語為一個重要內容的漢語,不僅需要對于中國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具有非常多的了解,還得對于中國的一些行業有一些了解。
2.2 具有固定性和靈活性的統一
其次,漢語慣用語具有固定性和靈活性相統一的特性。在漢語慣用語中有許多的詞語是具有固定性的,同時也有許多的詞語具有靈活性的特性。比如:開夜車,既可以指在夜間進行開車,又可以指進行夜間的長時間學習或者工作。穿小鞋既可以指穿了一雙小號的鞋擠腳,又可以指被人故意刁難。
2.3 語意表達的形象性
最后,漢語慣用語具有語意表達的形象性特點。所謂形象性是指把語意的表達進行了生活化的描述和比喻,把一些行為描述得非常貼切、輕松、幽默、含蓄。
3 對外漢語教學中慣用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3.1 對外漢語教師教學方式的過于簡單化
首先,在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對外漢語教師教學方法的過于簡單化。在許多教師的對外漢語教學中,他們只是帶領外國的學生進行書本知識的簡單學習,比如:朗誦、學習漢語文字、簡單的漢語對話等等。這些方式其實是根本不可能從根本上讓這些外國學生理解漢語慣用語的。
3.2 外國學生對于中國歷史文化的不了解
其次,在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中的另一個存在的問題是許多的外國學生對于中國歷史文化的不了解,使得他們無法從根本上對于他們所接觸的慣用語進行深刻地理解。比如:我們在不如意時就會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對于這句來說,外國的學生想要完全弄明白并且在日常的交流中進行運用,首先他就得了解這句話的出處是《史記》中陳勝所說的一句話,然后他得對于中國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王侯將相都是什么意思,最后才能對于這句話有深刻的理解。
4 對外漢語教學中慣用語的主要教學方法
4.1 先聽后說學習漢字
首先,在教學工作中先要外國的學生仔細地對于慣用語進行聽的練習、然后進行說的練習、最后進行寫的聯系,全面提高其漢語慣用語運用能力。比如:妻管嚴、吃閉門羹、炒魷魚、露馬腳、馬后炮、走后門、打一巴掌揉三揉、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等,這些文字既有日常用語、又有歇后語,其中有些文字還比較難寫,更可以讓外國的學生在聽、說、讀、寫、用全面的教學工作中對于慣用語進行全面的學習。
4.2 進行專門的慣用語培訓學習
其次,進行專門的慣用語培訓學習。因為慣用語在日常口語交流中的使用非常頻繁,所以要進行專門的培訓學習,特別是進行情景化的慣用語語言模擬訓練。比如:教師可以讓兩個外國的學生在早晨見面中運用慣用語進行問好和交流。比如:一個叫湯姆的學生說:“杰克,我聽別人對我說你昨天又跟女朋友吵架了,用不用我幫你勸勸”。杰克說:“你不用在這馬后炮,我的那個女朋友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了。”湯姆說:“你不用這么傷心,好好的與女朋友談談,不要老是吵架,要知道打一巴掌還得揉三揉”。杰克說:“我明白、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這回她是鐵了心的要與我分開,浪跡天涯了”。湯姆說:“好吧,我非常的明白你現在的心情。這真是應了那句古話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啊”。
4.3 閱讀專業的慣用語書籍并在生活中經常應用
最后,加強慣用語專業書籍的閱讀教學工作,并且在生活中進行經常性的使用。比如:《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就收錄了非常多的慣用語,非常有利于對外漢語中慣用語的教學閱讀工作。比如:出難題、有兩下子、傷腦筋、走彎路、大鍋飯、鐵飯碗等等,通過這些詞匯的閱讀與學習,并且在生活中經常運用,就可以讓這些外國學生對于中國的文化與歷史發展具有一定的了解,幫助其更好地進行漢語的學習并開闊眼界。比如:大鍋飯、鐵飯碗這類的詞匯就具有濃厚的歷史發展傳統浸潤其中。大鍋飯專門指在過去中國經濟發展的困難時期,許多人都在國營單位進行工作,大家一起進行勞動、掙差不多的工資,專指在分配中存在的平均主義現象。
5 結論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對慣用語在教學中的方法進行認真的研究,不僅可以使教學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還可以使更多的外國學生對于中國的歷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參考文獻
[1] 秦杰茹.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慣用語教學淺論[J].文教資料,2010(25).
[2] 車曉庚. 慣用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難點與應對策略[J].語言文字應用,2006(S2).
[3] 李亞樓.對外漢語慣用語教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
[4] 項琨.對外漢語慣用語教學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
[5] 黨清心,習覓哲.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語慣用語教學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1).
兩年以上工作經驗 | 女| 25歲(1986年1月1日)
居住地:西安
電 話:138********(手機)
E-mail:
最近工作 [2年]
公 司:XX大學
行 業:教育/培訓/院校
職 位:對外漢語教師
最高學歷
學 歷:本科
專 業:漢語言文學
學 校:陜西師范大學
自我評價
對教育事業保持著高昂的熱情,已經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十多載,長久的積累和鍛煉,培養子自己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寬廣的知識面、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以及獨特的親和力。在文學、中外歷史、政治、藝術審美等方面有較為深厚的積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傳播漢語文化做出一份小小的貢獻。
求職意向
到崗時間: 一周之內
工作性質: 全職
希望行業: 教育/培訓/院校
目標地點: 西安
期望月薪: 面議/月
目標職能: 對外漢語教師
工作經驗
2010/8—至今:XX大學[ 2年 ]
所屬行業:教育/培訓/院校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 對外漢語教師
1、負責教授國外學生漢語,幫助他們提高漢語的聽力、寫作和口語能力;
2、負責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調整課程進度,對于難點進行細致講解;
3、負責與其他漢語老師進行配合和協調,保證課程進度的統一;
4、負責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強化漢語能力;
5、負責為學生制定一對一的學習計劃,幫助他們快速掌握漢語。
---------------------------------------------------------------------
2008/7--2010 /7:XX大學 [ 2年]
所屬行業:教育/培訓/院校
外語部 對外漢語教師
1、負責在***國家從事對外漢語的教學,教授多年級課程;
2、負責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切實做到因材施教;
3、負責組織各種與漢語相關的活動,例如詩歌朗誦等,提高學生的漢語能力以及加深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印象;
4、負責批改學生作業,組織學生進行考試,考察學生對于漢語的掌握程度;
5、負責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為他們提供漢語學習方面的幫助。
教育經歷
2004 /9--2008 /7 陜西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 本科
證 書
2006/12 大學英語六級
2005/12 大學英語四級
【關鍵詞】對外漢語;本科生;就業現狀;對策解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童編號:1006-0278(2014)03-211-01
一、引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科技、文化、政治都得到了迅速發展,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創造的奇跡深深吸引著外國人的眼球,掀起了外國人學漢語的熱潮。據不完全統計,預計在2015年,在全球開設的孔子學院將達到500所,將會形成近5萬專職或兼職教師的需求缺口。我國高校都看到了對外漢語的廣闊發展前景,紛紛開設了該專業的本科和碩士學歷的學習。但是,就目前各高校開設的對外漢語專業來看,由于專業發展的不成熟,很多高校培養的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即使有的學生能夠順利就業,但從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人數占到很小的比例。教育部設立對外漢語專業的目的是為了培養發展世界漢語教學、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專業人才,但是,各高校設立該專業的目的并不是完全站在這個角度考慮的。很多高校看重的是經濟效益,這將為對外漢語專業的發展帶來阻礙。面對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偏低、就也不對口的現狀,各高校必須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加強專業課程建設,切實落實學生的實踐環節,提高對外漢語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與就業質量。
二、對外漢語本科生就業現狀分析
對外漢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注重的是英漢雙語的教學,因此,該專業的本科生具有較為扎實的英語及漢語基礎知識,并對中國文化及西方國家文化有著較全面的了解,因此,他們的就業面較廣。很多學生畢業后可以在學校擔任教師,也可以在社會上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位置。
(一)在學校或教育機構從事外語教學工作
近年來漢語熱的浪潮席卷全球,有數據統計顯示,國外目前學習漢語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一億人,全球各地開設的漢語大學、中小學、各類培訓機構越來越多。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學習漢語,我國2004年起在國外開辦的“孔子學院”預計在2015年將達到500所。很多對外漢語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在考取了《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證書》后紛紛到國外教育機構或學校從事漢語教育,為我國在世界范圍內推廣漢語、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做出了貢獻。
(二)從事非教育工作
由于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生英語、漢語、中西方文化等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他們畢業后可以在很多單位找到合適的工作。例如:外事部門、文化部門、商務部門等國家部門從事國際交流與合作。再例如:在一些新聞媒體出版單位,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畢業生的競爭力也很強,他們不僅能勝任新聞采編、翻譯等工作,對文學創作等工作也不在話下。還有的畢業生,由于其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本知識,經過了中國文學、比較文學、中西方文化比較、英語語言等課程的基本訓練,還可以輕松的擔任三資企業的翻譯、文秘工作。
(三)繼續深造
我國對外漢語研究工作需要的都是具有高學歷的人才,很多對外漢語本科生畢業后都選擇了繼續深造,考取研究生,努力使自己成為高級對外漢語人才。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就業渠道更為廣闊。
三、漢語專業本科生畢業就業問題的解決對策
通過以上對外漢語本科畢業生就業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影響他們的瓶頸問題主要就是對口就業率偏低。要想實現對外漢語本科生的對口就業,就必須實現社會、學校、學生的三管齊下。
(一)學校層面――加強對外漢語專業的建設
各高校必須加大對外漢語專業建設的力度,從學校自身的建設與教學著手。首先,加強對外漢語專業師資力量的建設。對于青年教師應大力培養,不斷改進教學管理制度,盡快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學校可以借助那些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師擔任學科帶頭人,以傳幫帶的形式從備課、上課、作業批改等方面對青年教師進行監督與指導。學校還可以定期在青年教師中開展技能競賽,及時鼓勵、敦促青年教師進步。每年選派優秀的青年教師到外面進行學術交流、外出進修,為教師提供到國外進行漢語教學的實踐機會,幫助教師積累經驗。在課程設置上,各高校必須注意課程應該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進行設置,包括漢語、外語、對外語教學的方法、中西方文化知識,這四方面的課程缺一不可。同時,各高校還可以根據學校的特點與實際情況開設一些有針對性的特長訓練課,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他們熱愛自己專業的感受。各高校所處地理位置不同、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同,高校必須克服重重困難,千方百計為學生的實踐搭建平臺。例如:可以與海外高校聯合辦學,吸引更多的留學生到本校交流,為本校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再例如:高校還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帶領學生走出國門進行實踐。
(二)學生層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學生的學習與實踐直接影響到畢業生的就業率,因此,必須突出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首先,要求學生安心修學,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大學教育是自己就業、走向社會的必備條件,面對就業難的問題,學生不要氣餒,安心修學。其次,學生必須刻苦治學。對外漢語專業涵蓋了中文專業、外語專業的知識,學生要想在畢業后對口就業就必須刻苦鉆研,學全、學通、學透各門課程。第三,全面提高綜合素質。這是學生敲響就業大門的名片。
(三)社會層面――政策上大力扶持
一、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關系
語言作為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對外漢語的基本作用體現在交際功能上,而更深層次的含義是幫助人們了解中國文化的鑰匙,由此可見對外漢語的重要性[1]。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漢語教師要正確理解漢語語言與中國文化之間的關系,以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漢語言與中華文化的聯系,這樣才能夠在漢語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導入中國文化,將以往對外漢語教學中“重語言、輕文化”的弊端消除,使得漢語言的交際作用以及文化作用更加突出。受世界各國文化差異的影響,我們在使用英語表達時,經常會存在表達語言無誤,但是語病及表達內容與場合不符的情況。同樣,一些外國人在使用漢語進行交流時,也常常會出現一些語病或者用詞不當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沒有將語言與文化連接在一起。基于這層原因,要想充分發揮漢語的獨特魅力,就必須導入文化這一內涵。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進行中國文化傳播的策略
(一)培養文化教學的自覺性
語言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將文化背景融入到語言教學中,需要廣大的對外漢語教學人員明確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培養文化教學的自覺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對外漢語教學時,教師能夠不時的加入文化內容,使漢語學習者在中國文化的熏陶下,從本質上了解中國,學習漢語,學會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以一種全新的眼光都看待中國,了解中國文化,從而使漢語表達更符合實際。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傳播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廂情愿的將本國的文化強加給他人,而是要通過對外漢語這一語言來使漢語學習者逐漸了解中國文化,通過文化來吸引外國留學生積極探索中國文化的奧秘[2]。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始終本著真實、客觀的原則,展示中國真實的面貌,以逐漸消除外國留學生對中國的偏見,使外國留學生逐漸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二)提高對外漢語教師的自身素質
對外漢語教師承擔著漢語語言教學與中國文化傳播的雙重職責,是中國文化連接各國文化的樞紐。為了提高漢語教學質量,更好的進行中國文化傳播,要求不斷提高對外漢語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具體實施上,要求每一名對外漢語教師都應接受嚴格、扎實及系統的漢語學習及教學方法培訓,使教學變得更加科學、規范、有序。對外漢語教師在熟悉中國文化基礎上,應逐漸將中國文化滲透到漢語語言教學中,使用漢語語言重構悠久的中華文化,并且以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外國留學生的注意力。
實際教學中,對于某些特定中國文化的詞匯以及某些抽象性的哲學概念,可以采取中外文化融通的方式來幫助學習者理解,比如我國的道家、儒家等哲學理論就比較抽象,此時教師就可以采取跨文化轉譯的教學方法[3]。比如在教“麻將”這一漢語詞語時,可以將其譯成“sparrow dominoes”,這是因為麻將牌最小的一張牌印有sparrow-麻雀,而dominoes-多米諾骨牌又是外國人比較熟悉的游戲,通過這樣的翻譯可以幫助外國人更好的理解。
(三)編制實用性的文化教材
由于教學對象的特殊性,在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中,就應兼顧文化教學目標,并且還應充分考慮學習者的接受能力。不能照搬語言技能培養的教材,又不能完全參照國內語文教材,而是應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編制兼具實用性及時效性的教材,以使漢語言以經典、全面、鮮活的形象呈現給學生。
三、結語
總之,對外漢語的教學是幫助外國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橋梁。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要求相關教師應有意識的將中國文化滲透到對外漢語教學中,使學習者充分認識到語言與文化之間的聯系,用中國人的思維去學習、運用漢語,逐漸感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針對我國對外漢語教學仍舊處于起步階段,在未來還需要漢語教學工作者實踐與探索。
參考文獻:
[1]阮靜.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傳播中國文化的基本原則[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8(06):244-248.
[2]王永陽,Dr.TrevorHay.讀中國文學還是讀中國——兼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主題閱讀法[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2(02):107-112.
[關鍵詞]電子信息對外漢語雙語教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10-0058-02近年來,隨著我國政治地位、綜合國力水平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民眾對中文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漢語熱”在全球范圍內普遍升溫,對外漢語教育事業也獲得了蓬勃發展。如何有效結合電子信息類高校特點,以對外漢語專業本科學生為對象,通過雙語教學課程的合理設置與有效展開,傳授先進的對外漢語教學理念、技能以及專業英語知識,培養學生成為既懂中國傳統文化、又懂英語,并能掌握先進的對外漢語教學知識的涉外型、高層次專業人才,將是一個極具探討價值的課題。
一、對外漢語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必要性
雙語教學是指在非外語類的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教學中應用母語和第二外語授課的教學模式。我校對外漢語專業雙語教學主要使用英、漢兩種語言講授相關課程。實踐表明,在對外漢語專業人才培養中采用雙語教學形式,一方面在于該專業具有進行雙語教學的優勢,因為教學涉及大量的外文資料,比如國際文化交際與禮儀、國際慣例、國際交流合作的文化淵源等,這為我們開展雙語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另一方面,開展雙語教學也是培養高質量、具有全球眼光的復合型對外漢語專業人才的需要。在對外漢語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如下。
第一,有利于提升對外漢語專業人才的國際化水準和業務能力,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弘揚中華民族文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和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國際聯系越來越緊密。實踐表明,具備全球化視野、掌握先進的對外漢語教學技能,且熟練使用專業外語(英語)的涉外型高層次專業人才,在從事對外漢語教學、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等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對外漢語專業人才要把加強自身的職業化能力建設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進一步加強學習,不斷培養全球化視野和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素質。通過雙語教學的合理設置與展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與禮儀、中西方各國的社會、文化價值的差異,以及了解有關國家漢語普及的情況。這有利于進一步改進對外漢語專業教學工作,提升教學質量。
第二,有利于引入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提高對外漢語專業高等教育水平,促進電子信息類院校綜合、全面發展。我國電子信息類高校中的對外漢語專業高等教育發展總體滯后。與校內的電子信息類專業相比,對外漢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工作明顯落后。面對國際交流、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大趨勢,對外漢語教學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日漸增多,教育模式必須進一步向開放式教育轉變,教學方法國際化勢在必行。雙語教學不但是對教與學能力的挑戰,同時也能促進教與學水平的迅速提高。通過雙語教學的展開,并采取將相關教學專家、教授“請進來”教學、選派優秀學生“走出去”學習和培訓等方法,能有力地促進對外漢語專業高等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育制度的改革。開展對外漢語專業人才培養雙語教學,是對電子信息類院校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一次全面檢驗。同時,也為院校對外宣傳,展示辦學特色,提升自身的國際形象提供更大的舞臺。
二、我校對外漢語專業雙語教學開展情況及目標定位
近年來,學校國際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交流,與英、法等西方國家及東盟各國的相關高校簽訂了友好交流合作協議,邀請國外知名的專家、學者赴校講學交流,為開展高層次國際交流與協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國際學院與愛爾蘭考克大學建立了良好、持久的合作關系,共同培養英語與專業成績俱佳的學生。該舉措為對外漢語專業雙語教學項目的深入、持久開發與建設提供了豐厚土壤。此外,我校特別注重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建設,現已與廈門大學、暨南大學、廣西師范大學、越南河內外國語大學、越南太原工業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建立密切聯系,為深入開展雙語教學搭建了很好的實習平臺。學校各相關專業教室的計算機都可以直接連接國際互聯網,也為學生學習相關課程提供了良好的網絡環境。
緊密結合學校辦學實際,我校對外漢語專業雙語教學主要基于以下定位:以英、漢兩種語言作為教學語言,通過講授對外漢語專業知識,使學生掌握該專業知識并提高英語使用能力。通過實際教學,我們進一步明確:在對外漢語專業開展雙語教學,不應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作為主要目的,而是要重點服務于對外漢語專業本科教學計劃和教學目的。對外漢語專業雙語教學教的是對外漢語專業知識,而不是英語知識。在該過程中,學生提高了英語使用能力、掌握英文知識,只是該教學過程所帶來的一個良好結果。
三、我校對外漢語專業雙語教學模式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國際學院對外漢語專業自2009年開始招收首屆本科生,并結合本地區、學校實情,積極探索科學、適用的雙語教學模式,以期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13年,學校首屆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生畢業。在今年各大高校就業率普遍不高的大背景下,該屆畢業生在離校前就業率達到100%,所簽約單位主要是政府涉外部門、孔子學院、新聞媒體、出版企業等對口單位。共有6名學生考上暨南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其中一名同學以第一名成績考取暨南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碩士研究生。這些成績的獲得,與我校對外漢語專業在這些年扎實推動雙語教學工作密不可分。實踐經驗表明,對外漢語專業雙語教學模式應為任課教師交替使用英語與漢語講授課程,學生使用英語與漢語進行雙語學習。為了保證雙語教學效果,應科學選定教學層次。通常,對外漢語專業雙語教學對象應是掌握相應的對外漢語專業基礎知識并具備較好英語聽說、閱讀、寫作能力的學生。由于本科一、二年級學生缺乏應具備的基礎知識,且英語使用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在該階段開展雙語教學并不適合,應面向本科三、四年級的學生開展該項工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忌墨守成規,應靈活把握使用英語授課的學時比例。對于英漢對比、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西方文化與禮儀等課程中的核心理論及難度大、邏輯性強、富有中國特色的內容,建議使用中文講授為宜。適合使用英文講授的內容主要包括一些基礎知識、概念、通用理論、簡單的案例分析等。為了合理使用學時,中英文講授的內容應盡量不重復。
由于雙語教學對學生英文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學生煩躁、懈怠等現象,因此對外漢語專業雙語教學應增加課堂師生互動,盡量避免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授課現象。教師講課過程中,應重點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知識并掌握知識。比如,采取靈活多樣的課堂提問形式,啟發學生思考,主動尋找答案;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運用英語的表述能力和團隊精神;采用辯論和知識競賽的形式,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思考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采取特定場景的設定,通過“角色的扮演”,利用模擬課堂形式,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采用實際案例的分析和點評,提高學生的探索性學習能力。“啟發式”教學能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給學生帶來的枯燥感,能最大限度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應著重做好以下兩點。首先,教師應積極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形式,例如案例分析課、視頻播放課、研究討論課等,以英文講授為主線,請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表達自身觀點,再由教師進行點評,形成良好互動。其次,電子信息類高校教師應充分利用本校信息學科強的優勢,將信息技術用于提高雙語教學質量。近年來,我校對外漢語專業教師以參加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廣西高校計算機應用大賽等省部級比賽為抓手,積極運用網絡、數字媒體、計算機游戲等高新技術,為英漢對比、西方文化與禮儀等課程制作了大量精美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這些課件通過英文表述課程重點內容,配以大量生動、代表性強的圖片資料,對學生極具吸引力,有效地改善了雙語教學效果,對于人才質量提高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四、結束語
為了培養高質量、國際化的復合型對外漢語專業人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國際學院開設了一系列雙語課程以推動對外漢語專業快速發展。結合學校實際辦學經驗,該文闡述了開展對外漢語專業雙語教學的必要性,介紹了學校對外漢語專業雙語教學開展情況及目標定位,并探討了在西部地區電子信息類高校對外漢語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可行模式,能對廣西各大高校的對外漢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寧天舒.高校實施雙語教學的原則和條件[J].高教論壇,2003,(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