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范文

        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

        第1篇: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范文

        關鍵詞:心理危機干預 理論模型 行為主義

        一.大學生心理危機發生的原因及危機干預目標

        大學生心理危機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種。首先是個體與自我產生的沖突,這種沖突有其人格發展的不完善,也有個人心理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沖突,如存在抑郁特質的學生;其次是個體與他人產生的沖突,主要包括人際關系適應不良或交際苦難、失戀或情感問題、心理支持系統的缺乏等;再者就是個體與環境產生的沖突,沖突類型包括個體與學校環境產生的沖突、個體與社會環境產生的沖突以及個體與家庭環境產生的沖突。

        心理危機干預的目標主要有三個,即防止過激行為的發生、釋放不良情緒和重建安全而穩定的社會支持系統。防止過激行為的發生是根本目標,也是最終目的。釋放不良情緒是防止過激行為發生的關鍵,重建社會支持系統可以防止當事人愈后不良情緒的反復發生,使當事人需要傾訴的時候有親近的朋友可以依靠。

        理清了大學生心理危機發生的原因和明確了危機干預的目標之后,許多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就會循序漸進地進行,不會偏離正確的軌道。

        二.心理危機干預理論模型的建構

        在做心理危機干預的日常工作中,我逐漸總結出來自己的一套理論構架模型。該理論模型中主要涉及社會環境、成就感、自我實現、社會支持、家庭與依戀關系等因素。

        行為主義作為心理咨詢的一大流派,很多時候不太被心理咨詢專家所重視。一來,其咨詢方法過于簡單化、機械化,不太符合人類個體多元、復雜的心理特點;二來,該流派主要干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太人性化,甚至會短暫地造成來訪者不良的心理反應。在從事心理咨詢的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哲學智慧。理論如果不與實踐相聯系,抑或是學習理論僅僅停留在理論本身而沒有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去,那么理論變得毫無意義。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一定要注意總結和反思,逐漸豐富、建構屬于自己的心理咨詢內在結構圖式。

        上述我所總結形成的理論模型,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學過心理咨詢的人都知道,建立與來訪者良好的咨詢關系對于咨詢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時候其作用要大過咨詢方法本身。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關注和傾聽,傾聽是最高的咨詢技法。其次,就是動機性訪談,即所謂的S-R-C結構模式。動機性訪談結構模型擺脫了簡單的行為主義S-R(刺激-反應)模型,在重視外在刺激的同時也關注內在刺激,通過觀察來訪者的各種行為反應和情緒反應,更加客觀地搜集有利于下一步咨詢的來訪者信息。最后,所謂的咨詢方法。其中涉及到了榜樣、反饋、放松、代幣、目標行為劃分、小步驟等傳統的行為主義療法,也涉及了聯想、釋夢、改變不良認知圖式等精神分析和認知主義的療法。

        三.心理危機事件發生的因素分析

        大量觸目驚心的數字告訴我們心理危機事件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如果不能及時干預,將會造成許多惡性后果。抑郁癥患者出現惡性心理危機事件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我們應該從人口學因素、社會因素、事件因素以及方式方法因素等四個方面系統詳細地分析大學生抑郁癥患者自殺的特點與原因。許多因素分析能給我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很多信息。比如研究生自殺比例顯著增高、畢業生自殺比例高、男生自殺比例大于女生、理工科學生自殺比例相對較高等等人口學因素的分析告訴我們要關注這些重點人群,經常在這些重點人群中進行排查,早發現,早干預。還比如大學生自殺發生在宿舍最多,采用跳樓的方式最多,這就提醒我們要做好公寓管理工作,不定期對宿舍的不安全因素進行檢查。

        第2篇: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范文

        關鍵詞:網絡心理咨詢;信息通信技術;認知科學;電子診斷;評估測試

        一、引言

        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在過去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深刻地影響了當代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包括社會科學領域、經濟學領域、教育領域和心理學領域等[1]。在教育與心理學研究領域,有關教育與心理的互聯網信息內容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檢索到[2]。目前,包括心理科學在內的眾多學科都已經開始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科學研究,并從中獲益。心理學家使用互聯網可以有效地開發出一些程序來進行心理評估、心理干預、心理疏導、職業規劃與指導等[3]。因此,在心理學研究領域,互聯網不僅僅是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進行診斷與評估等交流的一種媒介,它同時也能代表基于互聯網時代的心理咨詢的未來方向[4]。Lytras等(2008)認為通過互聯網,心理學者可以根據各種目的來設計互聯網環境,可以使用電子郵件、聊天工具及論壇等電子工具,選用音頻和視頻會議等形式與來訪者進行互動與交流,從而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便進一步進行心理咨詢[5]。Fogel等(2001)指出[6],網絡心理咨詢的有效運行必須要以有效的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為基礎:(1)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設計要以用戶的需求為根本;(2)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內容和工具應該是模塊化和靈活的,只有這樣,心理咨詢師才有能力為來訪者提供不同的心理環境和不同類型的服務來滿足不同目標群體的需要;(3)交付給來訪者使用的網絡心理咨詢應嵌入現代多媒體和互聯網通信技術。這樣的網絡心理咨詢平臺能與來訪者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并緩解來訪者的心理不適。因此,可以預見,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診療將由原來傳統的面對面模式改變為基于網絡的網絡心理咨詢診療模式[7]。本文對西方新近發展的網絡心理咨詢平臺及其運行模式等作了詳細的介紹,希望為我國心理咨詢領域提供借鑒,助推我國網絡心理咨詢與國際接軌。

        二、網絡心理咨詢系統及結構

        1.網絡學習與網絡心理咨詢

        網絡心理咨詢與互聯網時代的網絡學習(electronic learning)有著很多類似之處,但它們之間的差別也是巨大的。

        網絡學習又稱“數字(化)學習”“電子(化)學習”“網絡(化)學習”等。E-Learning主要是指通過因特網進行的學習與教學活動,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境,實現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8]。簡單地說,就是在線學習或網絡化學習,即在教育領域建立互聯網平臺,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Craig和 Doris(2011)指出,這種學習方式離不開由多媒體網絡學習資源、網上學習社區及網絡技術平臺構成的全新的網絡學習環境[9]。在網絡學習環境中,匯集了大量數據、檔案資料、程序、教學軟件、興趣討論組、新聞組等學習資源,形成了一個高度綜合集成的資源庫。

        廣義的網絡心理咨詢是指咨詢師與來訪者通過信息通信技術,使治療過程達到一種全新的溝通水平。狹義的網絡心理咨詢是指通過電子信息和通信技術,為來訪者提供心理的支持、診斷、評估、治療、咨詢及干預等眾多服務,通過心理咨詢師與來訪者進行積極的基于網絡的互動,實現積極有效的治療效果。就目前與心理咨詢相關的理論而言,盡管每種理論的原理不同,但在所有的分支中,評估測試、診斷和治療過程是一樣的,都根據不同行為和心理問題對不同目標群體制訂不同策略[10](圖1)。

        2.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結構

        每一個網絡心理咨詢平臺都是針對不同用戶群體而開發的,但是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結構卻是基本一致的(圖2)。網絡心理咨詢環境支持的心理診斷和心理治療的操作實現了對目標群體的成功覆蓋,根據心理學研究方法設置的目標是為了實現一個有效的網絡化治療結果[11]。這些操作參考了用戶的目標群組(既包括來訪者也包括心理咨詢師),并以網絡心理咨詢環境為依托,從而以最便捷的方式達到希望的效果。

        訓練模塊在每一個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結構中始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網絡心理咨詢領域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不僅應用在心理學的各個領域,而且還能為心理咨詢師提供不斷升級的系統和程序支持,并且在網絡心理咨詢環境中不斷提供各種模塊的支持。除了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訓練模塊還為那些獲準進入該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研究者及學生提供了一個非常強大的訓練工具[12]。在普通用戶訓練中,訓練模塊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的,它提供了關于日常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識,如壓力控制、感覺或行為偏差、藥物濫用,甚至是兒童、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記憶問題等,這些基本知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從而緩解心理健康問題。

        3.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用戶級別

        網絡心理咨詢平臺一般可包括四種不同的用戶級別,即管理員、咨詢師、來訪者和普通訪客。無論對于信息和交際工具還是網絡心理咨詢平臺,這些用戶都有不同的作用和不同權限級別。管理員的角色是利用心理系統管理工具來管理網絡心理咨詢平臺,這些工具讓管理員有能力允許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其他用戶根據各自需要訪問各種服務,同時,管理員還針對心理咨詢的進展情況,在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進行溝通[13]。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管理員的角色其實是創造和組織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具體內容,從而為來訪者和其他對此服務感興趣的人提供服務。管理員還可以將有關心理健康的一般信息上傳到系統,以便訪客及時了解和掌握,這就能夠讓來訪者在自己方便的時間接收到遠程信息,使來訪者和咨詢師之間進一步開展互動,提升治療效果。另外,來訪者通常可以通過查看網絡心理咨詢平臺中相關內容,并適時與咨詢師進行溝通實現在線診療。在每一個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系統上,普通訪客也有機會進入網絡心理咨詢平臺所討論的電子內容,這就意味著一般訪客也可以獲得來訪者和咨詢師之間的咨詢材料、一般性電子會議記錄和論壇的討論內容[14]。必須指出的是,這些咨詢師與來訪者間的討論在一定程度上是非保密性的。顯然,該網絡平臺的普通訪客沒有(也不可能有)能力來訪問該電子平臺的有關咨詢師和來訪者間保密內容的電子信息,這些受保護的信息,只有那些注冊過的其他三個級別用戶(管理員、咨詢師、來訪者)才允許訪問。

        4.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運行環境

        Lytras (2007)認為一個完整的網絡心理咨詢平臺必須建立在一個良好的電子信息和通訊技術基礎上,這些技術為來訪者提供心理測試、評估、診斷、支持及干預等心理操作的內部和外部環境操作系統[15]。它可以為來訪者提供大量的心理操作和服務,如來訪者和咨詢師之間的測試、評估、診斷和干預等活動,同時,它為來訪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教育程序和服務。因此,我們認為這種網絡心理咨詢平臺旨在補充和完善傳統心理咨詢服務,即當來訪者無法與現實中的心理學家或咨詢師近距離接觸來進行心理咨詢時,這種形式的心理咨詢就起到了其他方法無法取代的作用。因此,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目標就是將信息和通信技術與傳統心理咨詢服務整合為一個系統。這種基于互聯網環境的心理咨詢與電子信息的整合,可以很便捷地提供給來訪者各種所需的服務。通過這一平臺,心理咨詢師與來訪者可以直接通過電子工具,如論壇、聊天工具、視頻和音頻會議等來進行交流,這將有效利用心理與電子信息整合技術,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咨詢服務[16]。

        5.網絡心理咨詢的運行模式

        網絡心理咨詢在某種程度上更接近于一種技術手段,它的實施一般首先需要通過建模來實現(圖3)。第一個步驟就是為了開發和設計網絡心理咨詢環境,建立一個心理操作的模型,這一網絡心理咨詢模型發展的基礎是診斷和治療計劃報告。

        在提供網絡心理咨詢服務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診斷,診斷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診斷標準,如可以借助《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DSM-IV)和《國際疾病分類》(ICD-10)等傳統經典心理學量表作為心理診斷依據;另一個是診斷方法,可以借助面談和觀察等方式實現。很明顯,在這些基于信息和通息技術的診斷程序基礎上,可以創建一個網絡心理咨詢環境的嵌入式系統,來執行診斷支持(網絡診斷)的運作。需要強調的是,建模階段和心理治療過程對網絡心理咨詢環境設計和實現網絡心理咨詢至關重要,根據兩個診斷標準所得出的評估報告,能夠直接在心理診斷過程和心理治療過程中開發出各種類型的網絡心理咨詢環境。

        治療計劃報告包括治療方法和程序兩個方面。對長期心理治療方法的發展來說,需要借助各種心理學與行為治療的理論和方法,如心理動力學理論和現象學心理學理論,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等。對長期治療程序的發展來說,還需要通過一對一、小團體、家庭式等干預方式來提供小范圍點對點服務。

        三、網絡心理咨詢的實施方案

        網絡心理咨詢過程與傳統心理咨詢一樣,也需要經過一個完整地實施心理咨詢方案的過程,這一過程可以通過事先設計好的網絡心理咨詢實施方案來進行(圖4)。來訪者通過注冊就可以申請并通過安全套接層協議(SSL)審核。此后,來訪者可以瀏覽一個臨時的個人支持頁面,通過諸如心理測試的網絡程序等進行操作,網絡心理咨詢平臺最后會提供給來訪者一個結果報告[17]。

        此外,通過查看來訪者的歷史文件夾并建立相應的審查機制,來訪者的個人信息能夠被傳輸到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相應的虛擬診所和相關部門(類似于醫院掛號),并在那里通過選擇或設計合適的治療方案來與來訪者的具體情況匹配,從而實現基于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心理咨詢。從西方網絡心理咨詢的最新發展來看,在這個階段,上述程序是根據來訪者的日程安排、他/她的健康檔案、他/她的個人信息、網絡心理咨詢衛生庫和基于互聯網的論壇來實現的。在該階段結束時,來訪者可以得到一個由治療計劃報告、治療進展報告和治療結果報告三部分組成的結果報告。

        由于網絡心理咨詢是通過具體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及工具和服務來實現的,這些工具和服務是基于現有的網絡論壇、聊天工具和電子圖書館等公共網絡服務構成的,可分為信息工具和服務與交際工具和服務兩大類,信息工具和服務包括相關證明材料和網絡心理咨詢環境的介紹服務;交際工具和服務可分為同步(實時)和異步(非實時)的交際工具和服務,它允許不同的通信用戶組之間(用戶屬于不同的會話級)進行交流[18]。將上述信息、通信技術工具和服務用于網絡心理咨詢平臺,就強化了傳統學習、心理咨詢過程與同步、異步學習和心理咨詢在網絡心理咨詢平臺上的應用。一方面,信息工具和服務可以提供電子測試(E-測試)、審計工具、自動診斷、電子內容即時獲取、在線數據庫的網絡托管以及治療或輔助治療方法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交際工具和服務在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可以提供其他的替代選擇路徑(實時和非實時),以便隨時追蹤到對其心理支持、心理咨詢和心理干預的影響和治療進展情況。(圖5)

        另外,根據用戶組權限,該網絡心理咨詢平臺能夠提供有關信息工具和服務管理的服務。除了前面所論述的內容,信息工具和服務還包括以下內容:網站目錄、材料支持、治療進度、視頻和音頻講座、活動日程、相關新聞、公告和郵件列表、練習、診斷和診斷測試等內容。至于交際工具和服務方面,同步交際工具和服務包括:視頻和音頻會議、即時消息、聊天和電話等內容;異步交際工具和服務包括:電子圖書館、論壇、聊天記錄、電子郵件等內容[19]。網絡心理咨詢和網絡學習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具體來說,是網絡學習與網絡心理咨詢的方法聯系緊密(圖5)。因此,前面提到的所有工具和服務,如網站目錄、材料支持、治療進度、視頻和音頻講座、活動日程、相關新聞、公告和郵件列表、練習、診斷和診斷測試、電子圖書館、論壇,聊天記錄,電子郵件、視頻和音頻會議、論壇、即時通訊、聊天和電話等電子內容,都可以很容易地應用于這個網絡心理咨詢平臺,實現咨詢師與來訪者的直接或間接溝通。

        四、結論

        綜上所述,傳統心理咨詢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對心理咨詢和心理診療的需求。隨著當代認知科學以及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心理咨詢的興起彌補了傳統心理咨詢的不足。新興的網絡心理咨詢以傳統心理咨詢、認知科學、信息和通信技術等學科的發展為基礎。網絡心理咨詢雖然與傳統心理咨詢、認知科學聯系密切,但是正如前文已經提到的,網絡心理咨詢是對傳統心理咨詢和認知科學的超越和拓展,是與上述科學融合為一體的一個學科,換句話說,它是信息和通信技術滲入心理學領域衍生的結果。雖然網絡心理咨詢相比傳統心理咨詢是一種創新和進步,但它一開始就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取代和削弱傳統心理咨詢的地位,而是作為一種心理學研究的新手段,對傳統心理咨詢起到補充和強化的作用。傳統的心理咨詢過程可以使來訪者和咨詢師進行即時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得出有建設性的結論,而網絡心理咨詢可以通過其強大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借助電子工具、電子設施和電子服務等來給用戶提供高質量的點對點的心理服務。應該強調,網絡心理咨詢的設計和開發要盡可能以人為中心,充分利用當前的互聯網技術,盡可能多地覆蓋那些心理需要支持的個人,以其模塊化和靈活性的優勢,為來訪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服務。在21世紀的心理治療領域中,如果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作為支撐,那么無論是咨詢師、心理學家還是來訪者都可以享受到極大的快捷和便利。

        參考文獻:

        [1]姜永志. 互聯網技術支撐心理咨詢[J].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2-05-16.

        [2]Athanasios, D., Lefteris, K., & Yannis, P.. E-psychology: Towards an ICT-based Psycholog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 14161423.

        [3]Bob, M., Vicki, M. S., Sung, H., Lee, J., & Bruce, 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online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Implications for SLI[J]. Cognitive Psychology, 2010, 60, 1-39.

        [4]李成奇.網絡心理咨詢研究綜述[J]. 中國特殊教育,2007 (5): 86-93.

        [5]Lytras, M. D., & Garcia, R.. Semantic Web applications: A framework for industry and business exploitationWhat is needed for the adoption of the Semantic Web from the market and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2008, 4: 93108.

        [6] Fogel, J., Albert, S., & Schnabel, F.. Healt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1, 285: 26122621.

        [7]楊晶, 余林.網絡心理咨詢的實踐及其存在問題[J]. 心理科學進展, 2007, 15: 140-145.

        [8]藍雯飛, 鄭波盡. 基于資源整合的E-learning系統研究[J]. 計算機應用與軟件, 2011, 28: 53-56.

        [9]Craig, E. S, & Doris, U. B..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portfolio tools on online students' perceived support and cognitive load[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1, 14: 142-149.

        [10]Thomas, B., Franz, C., Robert, R., Bernhard, K., Daniel, S., & Gerhard, A.. Internet-based 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unguided with two types of guided self-help[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1, 49: 158-169.

        [11]Derek, R., & Thomas, R.. Computer-base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2, 32: 329-342.

        [12]Gomella, L.. The wild, wild web: Resources for counseling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in the information age[J]. Seminars in Urologic Oncology, 2000, 18: 167171.

        [13]Lytras, M. D., & Sicilia, M. A.. The knowledge society: A manifesto for knowledge and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2005, 1: 111.

        [14]David, A. Moskowitz, D. M., & Jill, O.. Power ON: The use of instant message counseling and the Internet to facilitate HIV/STD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J].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09, 77: 20-26.

        [15]Lytras, M. D.. Teaching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An art of pa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Case Studies, 2007, 1: 19.

        [16]Eysenbach, G., Powell, J., & Kuss, O.. Empirical studies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health information for consumers on the World Wide Web: A systematic review[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2, 287: 26912700.

        [17]Jaap, L., Bout, A., S., & Victor, I. S.. Internet-delivered or mailed self-help treatment for insomnia? A randomized waiting-list controlled trial[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2, 50: 22-29.

        第3篇: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咨詢;認知態度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激烈的人才競爭不斷加劇,嚴峻的就業壓力擺在每名大學生面前,個人的遠大理想與殘酷的社會現實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時,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在物質生活要求滿足之后,人們開始追求自身發展等精神層次的目標,追求高質量的精神生活,出現了更多的壓力和矛盾,也出現了更多的痛苦和迷惘,這些都給大學生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和心理負擔,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

        一、心理咨詢的意義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一直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日趨嚴重。

        二、大學生對心理咨詢認知不足的表現

        1.對高校心理咨詢機構缺乏了解。大學生對學校心理咨詢機構的情況不了解。小部分學生不知道學校是否設置有心理咨詢機構和專門的心理咨詢師,更不知道學校心理咨詢機構的地址和聯系方式,產生心理問題的時候無法第一時間取得聯系。

        2.對心理咨詢的基本知識缺少了解。心理咨詢通常有兩種模式,即障礙性咨詢模式和發展性咨詢模式。有些學生雖然知道心理咨詢,但是對心理咨詢的認識還比較膚淺,不能準確區別兩種模式的差別,其實這兩類咨詢是有很大差距的。障礙性咨詢指的是為各種有障礙性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提供心理援助、支持、干預、治療,以消除咨詢對象的心理障礙,促進其心理朝著健康方向發展,這可以包括各種神經癥、早期精神病、嚴重的情緒危機及其他精神疾患等。發展性咨詢指根據大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點,幫助他們盡可能地實現各自的心理發展,妥善地解決自身的心理矛盾,更好地認識自己和社會,開發大學生的潛能,促進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人格完善。人們通常認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多數屬于前一種,也就是障礙性咨詢的范圍,但是也會有很多大學生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發展,進行發展性咨詢。所以要準確區分兩類咨詢的區別,正確看待心理咨詢工作。

        3.大學生對自身的心理問題缺少認知。目前,很多大學生對心理問題概念的界定是模糊的,絕大多數大學生會有心理問題,形式不同、程度不同。但是因為缺乏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對心理咨詢的認識,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很多學生并不能馬上意識到。更有一部分大學生持一種錯誤的觀念,他們認為那些需要接受心理咨詢的人是心理不正常的,導致一部分確有心理問題而又需要幫助的人不敢尋求幫助。

        4.大學生對從事心理咨詢工作人員的情況認知。心理咨詢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也影響了大學生對心理咨詢工作的認知。根據調查和了解,大學生中完全信任心理咨詢工作人員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學生還是懷疑或不了解的。這其中的原因與目前高校的實際情況密切相關,根據各高校的現狀,專職輔導員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目前從事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主力,而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和心理醫生僅占非常小的比例,從人員構成上來看也不夠合理。

        三、加強大學生對心理咨詢認知的對策

        1.加大關于心理咨詢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積極宣傳和推廣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逐步改變大學生對心理咨詢的認知狀況。通過開設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選修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通過校園廣播、網絡媒體、學校宣傳欄、宣傳板、心理講座等形式,努力使更多的大學生了解心理咨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組織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活動,普及心理咨詢的常識,讓大學生了解心理咨詢的內容、方式和原則,糾正大學生對心理咨詢的偏見和誤解。高等學校要通過多種渠道,擴大心理咨詢中心在高校的影響力,使高校心理咨詢服務扎根大學生的生活。

        2.加強心理咨詢室的建設。心理咨詢室是大學生進行咨詢的主要場所,咨詢的主要過程都是在咨詢室進行的,咨詢室的環境直接影響大學生對心理咨詢工作的認知,必須要按照專業的標準進行建設和布置。心理咨詢室的環境對于咨詢者非常重要,很多咨詢者來到咨詢室,沒有安全感和舒適感,不能輕松、暢快地與咨詢師交流,根本不能達到心理咨詢的預計效果。心理咨詢室要盡量選擇安靜、明亮的地方,最好陽光可以照到,周圍不要有太多的人活動,要給來咨詢的大學生一種安全感,給他們一種“不被打擾、不被窺視、不被監視”的感覺。在這種環境下進行咨詢,大學生才更容易敞露心扉,更有利于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也更有利于加強大學生對心理咨詢工作的認知。

        高校要積極探求解決大學生對高校心理咨詢認知的對策,通過建立大學生心理咨詢的創新模式,逐步改變大學生對心理咨詢工作的認知狀況,使心理咨詢真正在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曾棋.心理咨詢效果評估研究探析[J].科教文匯,2009,(01):252.

        第4篇: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范文

        【關鍵詞】 個案研究;即時文字網絡心理咨詢;咨詢階段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5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433-01

        即時文字網絡心理咨詢是指當咨詢師與來訪者不在同一區域使用電子通訊方式在網絡上溝通時,所從事的專業咨詢與資訊提供的實務工作[1]。目前對心理咨詢的過程研究是心理咨詢實證研究的領域之一,然而至今有關即時文字網絡心理咨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論模式、倫理問題、實踐技術等方面,而有關咨詢關系的研究非常少見,且結論不一致。本實驗以在讀高校大學生為來訪者,研究其在網絡咨詢的基本過程中具有特征及階段的變化規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網絡心理咨詢師:通過方便抽樣的方式,選取參與即時文字網絡心理咨詢研究項目的3位心理咨詢師,均為男性,都有心理學專業博士以上學歷,6年以上在高校進行傳統面對面心理咨詢工作經驗且參加過60多小時的網絡咨詢督導,平均年齡(382±53)歲,以人為中心療法和整合心理咨詢為主要理論取向。

        來訪者:每名網絡心理咨詢師提供1個咨詢次數在10次以上的個案。共3名來訪者,均是來自高校公開招募征集的志愿大學生,其中男生2名,女生1名,平均年齡(227±56)歲,主訴包括情緒情感、個人成長、自我認同、人際關系、家庭關系等。以上3名來訪者問題都不符合任何診斷標準,都屬于心理困擾的程度,因此認定此過程為心理咨詢。

        12 研究方法及步驟 本實驗以Mahrer發現式心理治療研究為研究取向,本實驗過程以發現為導向,實驗者以開放的態度去摸索咨詢過程中雙方的互動和現象。

        網絡咨詢師進行每周2次,每次30min的心理咨詢。咨詢前網絡咨詢師和來訪者互相知道真實姓名,所有咨詢安排由實驗項目組負責完成。咨詢結束后,網絡咨詢師和來訪者將咨詢內容各自保存。

        13 資料整理與分析 實驗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對咨詢文本資料進行分析,包含涉及到網絡文字心理咨詢的內容及其咨詢關系等相關材料進行整理分類。

        2 結 果

        21 即時文字網絡咨詢的階段劃分 從3例個案文本進行研究分析,認為均能分為:初始階段、過渡階段、工作階段、結束階段等4個基本階段:

        211 初始階段特征 雖然咨詢師在咨詢取向上不完全一致,但在初始階段都進行相似工作,如建立信任咨詢關系以及充分理解來訪者問題。初始階段出現特有的反應特點有:來訪者希望深入了解咨詢師;網絡心理咨詢師在前兩次咨詢會積極主動用個性化方式來介紹自己。

        212 過渡階段特征 咨詢中的第3-5次為過渡階段,其特點為:網絡心理咨詢師要面對來訪者迫切心情,并依據來訪者目的來確定咨詢目標;需要針對來訪者猶豫、擔心,給予真誠回應;來訪者有問題徘徊,擔心咨詢效果以及咨詢關系的深入。

        213 工作階段特征 咨詢中的第5-10次為工作階段,其特點為:更加深入和穩固雙方咨詢關系;每次咨詢開始時減少寒暄,并主動引入討論主題;咨詢師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對來訪者干預和回應增多且具體。

        214 結束階段特征 咨詢中的最后3次為結束階段,其特征為:網絡心理咨詢師重視讓來訪者確認、承諾自己新的改變,鞏固咨詢效果。

        3 討 論

        即時文字網絡心理咨詢是一種全新的心理咨詢方式,源自1995年Mitchell和Murphy以專業的研究者正式提出“網絡心理咨詢”的概念,即當咨詢師與來訪者不在同一區域使用電子通訊方式在網絡上溝通時,所從事的專業咨詢與資訊提供的實務工作[2]。傳統面對面咨詢中,咨詢關系具備安全、開放、平等、信任等特征,而網絡心理咨詢也需要做到平等、信任、安全及開放,努力構建出一種真誠、積極關注、共情的咨詢環境,這才有利于良好咨詢關系的建立與維持[3]。目前在網絡咨詢過程中,有關即時文字網絡咨詢關系的研究非常少見,且目前對網絡咨詢過程的探索有限,大多著重于咨詢過程的某一方面[4]。因此本研究探討即時文字網絡心理咨詢的具體階段劃分以及各自特征,以此為進一步開展網絡心理咨詢提供事件依據。

        本實驗結果顯示,將即時網絡心理咨詢咨詢過程劃定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初始、過渡、工作和結束,表現顯著的階段特征,這與既往研究基本一致。從實驗表現即時網絡心理咨詢的咨詢關系具有不同的階段特征。

        參考文獻

        [1] 徐琳,賈曉明即時文字網絡心理咨詢來訪者言語反應類型[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11):125-128

        [2] 賈曉明,周明即時文字網絡心理咨詢中的咨詢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1,25(12):46-48

        第5篇: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范文

        1患者的心理問題

        主要癥狀為頭痛、眩暈、視覺障礙、平衡失調等,出現這些癥狀的時候,有的患者發生突然,癥狀嚴重,生活不能自理,有的患者癥狀輕,對生活和工作只受到困擾。但是95%的患者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感覺自己得了什么絕癥,心情煩躁不穩定,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和及時就診。

        1.1適應困難性焦慮感:表現為焦慮不安,心煩意亂,以自閉、不愿和醫護人員說話為特征。

        1.2患病性驚慌感:是患者對疾病突然發生產生的一種心理應激反應,表現為情緒不穩定,緊張害怕,精神不振等。

        1.3接受治療性不安:害怕扎針、害怕查體,煩躁的心情難以平靜,對醫護人員的工作也極不配合,擔心治療效果,是否能治好。

        1.4環境產生的心理困擾:看到病房的環境和自己平時的寢室大不相同,看到許多生面孔的人,出現膽怯,不想說話,難以休息睡眠等表現。

        2開展心理咨詢的目標

        2.1初入院期通過門診工作人員介紹入院,熱情接待患者及家屬,眩暈不能行走者,幫忙扶患者到床上,保持床鋪舒適、整潔。介紹病室概況,醫護人員介紹自己的姓名,用親切溫和的眼神關注患者,糾正一些不健康的行為,例如,睡覺時枕頭不能過高,保持8 cm左右高度,低頭時問不能太長等,使患者快速適應病室環境。

        2.2住院中期護理人員對患者熱情和藹,每次見面時問好、打招呼,主動交談,耐心解釋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消除不良情緒,樹立堅強意志,增加信心,使心理及行為達到最佳狀態,順利接受和配合治療。

        2.3住院后期除日常護理外,心理咨詢在不斷加深,使患者進入康復訓練階段,能主動按時去做牽引、按摩、理療等治療,并熟練掌握一或兩套頸椎保健操。

        3心理咨詢的主要內容

        3.1入院初期了解每位頸椎病患者的心理狀態、休息、睡眠、生活、工作等情況,是否與頸椎病的發生有關。

        3.2住院中期患者對頸椎病知識了解和認知的程度,對治療方案接受程度、癥狀減輕程度的評價如何。

        3.3住院后期恐懼、焦慮、煩躁的心情是否完全消除,對頸椎病的知識是否完全了解,對用科學的方法保護頸椎掌握如何。

        4心理咨詢的規模及形式

        規模有:個體心理咨詢、團體咨詢。形式有:門診咨詢、電話咨詢、微信咨詢、專題咨詢、發放宣傳資料。

        5心理咨詢的實施步驟

        5.1收集信息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收集相關資料如病因、病情、家庭經濟能力、社會文化背景等。引導患者訴說自己對頸椎病的看法與觀點,關注心理活動動態,對患者訴說做出反應,并適時地給予安慰,了解患者焦慮、恐懼、煩躁情緒產生的原因。

        5.2疏通引導為心理咨詢的核心內容,即問題明確后對患者進行解釋,以幫助患者轉變觀念,理順不良心理狀態的過程。根據目標內容,選擇通俗形象化的語言與患者共同討論焦慮、抑郁心理的形成原因,針對每一個問題進行必要的解釋,作出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真誠勸告,讓患者看到問題的癥結所在,逐漸領會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5.3重視語言藝術和溝通技巧避免使用傷害性語言,如消極暗示、猶豫不決、含糊其辭的解答,多用溫和語言安慰、鼓勵、支持、理解、積極暗示、果斷明確的解答,利于達到護患共情的境界。護理人員合理運用關注微笑的目光、端莊文雅的體態、嫻熟輕柔的操作、適當的接觸溝通等技巧,以促進有效溝通。

        5.4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尊重患者人格,熱情接待患者,正確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贏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促進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

        5.5創建新穎溫馨的家庭式病房患者開始進入病房,環境陌生,難免緊張,病痛折磨,均可導致其產生焦慮、恐懼心理,從而使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紊亂,影響飲食攝入,使能量不足影響休息睡眠,導致心理性壓抑。因此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式的氛圍是十分重要的,病房設有床鋪,家屬休息椅、空調、電視、壁畫、花卉、充滿了溫馨,懸掛張貼有關頸椎病的常見知識。

        5.6實施以心理支持為中心的導樂服務內容①在初入院時,要一對一地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②提供持續的精神安慰。③指導患者休息或睡覺時正確姿勢,有利對頸椎病的恢復。④患者能起床行走者,每天早晨集中在娛樂室做頸椎保健操,每次10min,每日1次。⑤向患者講解頸椎病的發生原因、解剖知識、預防措施。⑥進行飲食指導。⑦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顧。⑧宣傳有關頸椎病的知識,使患者無焦慮、無恐懼,在充滿關懷、鼓勵、溫馨的氛圍中接受治療和康復訓練。

        6頸椎病患者心理咨詢的臨床價值

        6.1消除緊張焦慮心理狀態由于咨詢工作的開展使患者心理上放松,同時提供家庭式環境,使患者有家庭溫馨感,從而消除了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

        6.2防止心理性抑郁癥的發生由于患者長期心理因素不良可造成抑郁癥和自閉癥的發生,心理咨詢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并明確了頸椎病是可以治愈和預防的,從而消除了焦慮,增加對治療的信心,配合并促進了頸椎病治療的進展。

        6.3減少頸椎病患者的干預性治療以往頸椎病患者知識缺乏,一旦進入病房,不管病情輕重只希望快速比痛、止眩暈、比惡心等癥狀,增加了頸椎病查體的難度。心理咨詢中提供的有關知識可穩定患者的情緒,避免患者及家屬的急躁心理,減少或消除頸椎病帶來的不良情緒,能順利配合醫護人員查體,有利于盡早制定治療、護理、理療、康復訓練等方案。

        第6篇: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范文

        關鍵詞:心理咨詢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應用

        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代的大學生雖然生活條件優越,但他們要面對各類考級考證、人際關系、戀愛情感、就業等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脫離受教育者的實際需要,單純的理論灌輸和空洞的說教很難引起當代大學生的興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要與時俱進,積極應用心理咨詢的技巧才能更好地適應復雜多變的形式,提高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1 心理咨詢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詢,都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心理咨詢是一種綜合過程,是心理咨詢師運用心理咨詢的基本知識與技術,在與來訪者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際關系的基礎上,幫助來訪者解決認知、情緒情感、行為等方面問題的過程,它側重于功能干預,強調人際之間的平等關系,尊重個人的利益和選擇。思想政治教育是將一定的政治立場、倫理道德觀念、歷史事件、人物事跡、法律常識等通過一定的方式傳授給大學生,使他們理解并接受這些內容,形成相應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它側重于內容干預,規范性和紀律約束性要更強一些。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具體體現在:首先,兩者工作的對象都是大學生,目標也是一致的,為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兩者都是需要雙方參與的活動,以語言溝通為主,工作方法具有共通性。最后,兩者互為基礎和前提。心理咨詢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從而使其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政治思想教育是將政策法規作為教育內容,向大學生灌輸黨政思想,使其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形成與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思想政治理念,并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不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因此,將心理咨詢的理念和技術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對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心理咨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進作用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得到了豐富和完善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側重于使大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較高層次上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關注學生的政治立場、價值取向及社會道德規范等方面的問題,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其有益的補充和完善,極大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應用心理咨詢技術可以促進大學生人格完善、健康成長,讓他們能夠更客觀的認識自己,懂得如何應對挫折、調整情緒、與人交往等。

        2.2 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中發16號文件提出,要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不斷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全面發展,不僅需要關注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心理健康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教育有待深入和提高。相對健康的心理狀態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只有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想動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將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技能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可以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各項素質,促進大學生人格完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2.3 極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只有符合大學生的思想實際狀況才能更好的被其理解和接受。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技巧就是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活動規律發展起來的,可以更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學生,達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學生受教育時的心理狀態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他們只有徹底解決了基本的心理問題和障礙之后,才能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單純的制度約束、空洞的說教、強制性教育等手段已經不適合當代大學生的需要,且很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無法達到教育的目的。尊重大學生的自身心理特點,應用心理咨詢的技巧理解和幫助學生,才更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也會大大提高。

        3 心理咨詢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用的途徑

        3.1 應用心理咨詢技巧提高日常工作的效果 ①通過釋義、鼓勵等積極傾聽技巧,耐心、關注的傾聽,理解其內心感受。當學生感覺到被理解、被傾聽時,會打開心扉,并愿意做出積極地嘗試。②當談話過程中語言和非語言信息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可通過觀察學生的目光接觸、肢體語言、面部表情、聲音性質、衣著步態等非語言信息了解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③在與學生溝通交談時,利用開放式提問技巧收集學生的相關資料,使用封閉式提問澄清事實,縮小討論范圍,根據需要在實踐中通過不同的提問方式引導談話方向,獲取相關信息。④適當使用面質或嘗試性面質指出學生身上存在的矛盾與不一致,促進學生的自我探索,最終實現統一。⑤使用有效的信息提供策略和信息指導策略向學生傳遞信息,施加影響。

        3.2 應用心理咨詢技能與學生建立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心理咨詢中咨詢師通過與來訪者的互動,與來訪者建立互相信任的人際關系,被認可、被接納、被包容的人際氛圍,對來訪者就具有助人的作用。這一點非常值得借鑒,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與大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待學生做到尊重、熱情、真誠,設身處地的理解和接納學生。羅杰斯認為,人都有“自我成長”的自然內驅力,咨詢師為來訪者營造出積極成長和改變的氛圍,就能提高溝通效率。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在工作中做到對學生積極關注,去尋找學生身上的正性、光明面,這樣學生的逆反心理自然就減少了,他們更愿意接近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心理成長和人格完善都有更大的作用。

        3.3 借助心理咨詢中團體輔導的形式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課堂 團體輔導的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可以讓大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來,他們可以在團體中分享經驗和感受,通過親身體驗更好的認識自己、做出積極的嘗試,產生行為的改變,在互動中不斷成長。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嘗試在班集體中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團體輔導,通過創設情景使學生參與實踐,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團體輔導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己、適應環境、嘗試改變,不斷成長,并且能夠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有助于培養優良的班風和學風,對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3.4 加強心理咨詢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心理咨詢技能 心理咨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應該加強對心理咨詢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通過培訓可以對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測量學、咨詢心理學等內容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還需要繼續加強心理咨詢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并且在實踐中摸索適合學生特點的咨詢技能和方法。大學生年齡較輕、智力和文化層次較高,領悟能力較強,比較適合理性情緒療法這類認知取向的方法;人本主義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對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啟發;精神分析理論強調童年經驗對個人成長的巨大影響,通過對人格結構和意識結構的分析,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和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用適合的方法,通過實踐不斷提高心理咨詢技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引導,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大學生思想認識發展和心理健康發展的規律,因勢利導,將心理咨詢技能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才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調動他們的內在積極性,這樣的教育引導學生才能聽得進,記得牢,并將思想付諸行動,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兩者相結合,既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又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隋璐璐.心理咨詢技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管理,2010(04):126-128.

        [2]張曉潔.心理咨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滄桑,2010(06):185-186.

        [3]李慧卿,張良.心理咨詢技巧在學生工作中的運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24):91-92.

        第7篇: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范文

        心理陪護師:心理陪護師是憑借自己所擁有的專業心理知識,“登堂入室”陪伴在老人、兒童、患病者以及臨危者等人士身邊,以心理溝通的方式為他們提供心靈護理。不是心理咨詢師。

        獲得職業資格的條件:

        注冊心理陪護師職業,工作方式是陪聊,但與一般意義上的陪聊又有本質上的不同,可以說是一項結合了護士的醫學護理與心理咨詢師的精神慰藉于一體的新型工作。要想獲得注冊心理陪護師的從業資格,必須通過400課時的專業學習與考核,內容包括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危機干預理論與技巧、心理陪護技能操作等。

        心理咨詢師:是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咨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

        (來源:文章屋網 )

        第8篇: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范文

        【關鍵詞】團體心理咨詢效果對策

        團體心理咨詢在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已經逐步開展,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團體心理咨詢效果還不夠理想。為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維護其心身健康,文章對加強高校團體心理咨詢效果的對策進行了分析。

        1團體心理咨詢意義

        團體心理咨詢可以讓學生在團體中彼此深入了解、互相觀察、學習、體驗,從而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通過交流來緩解大學生活中的各種共性心理問題[1]。同時也為參加者提供了一種良好的社會活動場所,創造了一種信任、溫暖、支持的團體氣氛,使成員以他人為鏡,反省自己,深化認識,同時也學會為他人提供社會支持。所以,團體心理咨詢對大學生的成長、發展和適應大學生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2加強高校團體心理咨詢效果的對策

        2.1加強師資力量的培訓師資力量是提高團體心理咨詢效果的有力保證。所以高校要提高心理咨詢教師的水平,開展針對性的研究工作,有計劃、有組織地加強對專、兼職教師進行長、短期培訓,提高心理咨詢師的知識水平、業務技能和科研能力[2]。

        2.2加大學校的支持力度學校對心理咨詢工作的重視程度是決定學校心理咨詢工作成敗的關鍵。有些學校領導不能從根本上認識到心理咨詢的重要性,把心理咨詢工作僅僅當成擺設,為應付檢查而象征性地設立心理咨詢機構,泛泛開展一些活動。由此在組織管理、人員定編與設備建設問題的落實上顯得薄弱,心理工作難見成效。為使心理咨詢工作開展的積極有效,學校政策應給予全方面的大力支持。

        2.3對團體成員進行篩選盡管團體咨詢有很多優越性,但并非適合所有的人。咨詢團體可分為發展性團體和治療性團體,有的學生不敢面對自身問題,難于面對治療性團體,而參加發展性團體;有的學生目標不明確,自身問題并不嚴重,而參加了治療性團體。往往在團體咨詢活動初期,參加人數有下降的趨勢,中途退出的那部分成員是因為目標不明確或發現所參加的團體與自己的期望不符而做出的反應,這樣的行為不利于自身和團體的發展[3]。那些表面愿意但內心不愿意或還沒有準備好參加團體的個體會破壞團體,使自己或他人受到傷害,因為團體壓力可能會導致成員在還沒有準備好之前就采取某些不適當行為或自我封閉[4]。人與人之間以及不同情境之間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面對還未準備好參加團體的個體,采用個別咨詢的效果可能會好過團體咨詢。當團體咨詢師認識到某個成員的問題是團體咨詢所不能解決或該成員即將變的具有破壞性時,應當鼓勵成員考慮一下個別咨詢這個替代辦法。因此,在團體咨詢開始之前,組織者要根據一定的條件來選擇團體成員,并且還要使成員盡可能地了解團體咨詢的目標和過程,使他們的需要與團體目標相一致。

        2.4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和團體基調團體咨詢師與團體成員之間良好的咨詢關系是咨詢成功的關鍵,咨詢師的言行要體現出對每一個成員的平等和積極關注,使每一位成員都能感受到咨詢師對自己的尊重和鼓勵[5]。良好的咨詢關系能夠促使團體盡快產生凝聚力,使成員在咨詢師的帶領下,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因此,團體咨詢師要積極與團體成員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團體基調是指團體心理氛圍,對調動團體成員的情緒和解決團體成員的問題至關重要。團體氛圍的變化是由困惑、探索到逐步了解,繼而相互信任,形成融洽的氣氛和深入的人際關系,使參與者能在這種氣氛下面對自己的問題并努力解決。所以,團體咨詢師要對咨詢活動的內容精心設計,掌握團體氣氛的變化。

        2.5應把人格的培養和塑造作為團體咨詢工作的核心人格的塑造是個長期的過程,要使學生主動去領悟,自我鍛煉,自我提高。所以許多研究者認為團體咨詢應當以人格為核心開展工作,對有各種心理問題并自愿參加團體活動的學生進行人格輔導,使他們針對自己的弱點調整人格結構,增強自我效能感,以此帶動學生整體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6]。

        2.6咨詢方法應走整合之路團體咨詢應以人本主義治療原理為工作背景,以認知行為療法為主要手段,并結合其他咨詢方法,走整合之路。人本主義治療原理強調以來訪者為中心,強調“咨詢的成功并非依賴咨詢師技巧的高低,而依賴于咨詢師是否具有某種態度”。團體咨詢師要以此為工作背景,把握好工作態度,盡可能地做到共情和無條件積極關注,同時又不能輕視咨詢的操作技巧和方法。團體咨詢中,成員要直面他人、袒露自己,并在與他人的互動中覺察自己的問題,去除非理性觀念,建立起客觀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體系;同時從行為方式的改變入手,并強化改變所帶來的積極感受,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具體操作可視團體成員的實際情況進行活動,靈活地采用各種方法,只要收效顯著,都不失為好方法。

        2.7加強信息反饋,促進咨詢效果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有的學生在活動結束后發生了積極的變化,但有的學生在走出團體活動后,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活模式,又帶著原有問題再次尋求咨詢幫助。由此看來,有必要適當地延長團體咨詢活動,或在咨詢結束后進行階段性回訪,反饋他們的情況并給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衛生廳課題“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的病理心理機制及綜合干預研究”2007494。

        參考文獻

        [1]劉婭俐.大學生孤獨及心理康復策略[J].中國康復與實踐,2003,9(9):568-569.

        [2]傅安球.學校心理咨詢若干傾向性問題的思考[J].心理科學,2000,3:275-278.

        [3]黃麗春.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探討[J].青年心理輔導,2003,2:57-61.

        [4]劉春燕.發展性團體心理咨詢改善大學生應對方式及其相關因素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4:75-81.

        第9篇:心理咨詢的干預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校;心理咨詢;朋輩心理咨詢

        1 心理問題在高校教育中表現突出

        現今高校中出現的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的大學生心理素質急待提高。根據2004年7月4日《中國青年報》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14%的大學生出現抑郁癥狀,17%的人出現焦慮癥狀,12%的人存在敵對情緒。而且,大學生心理問題有著明顯的階段性。同時,另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因各種心理障礙引起心理疾病而休、退學的大學生人數已占大學總休退學人數的50%左右,而大學生由于自卑、失戀、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殺已占大學生非正常死亡的第1位。

        對于大學生中出現的心理問題,從我國教育界非常得重視,多數高校從學校的角度成立了心理門診和心理咨詢中心,在學生集體中成立了心理協會,同時,利用學校的網絡,集會等各種形式廣泛開展心理方面的教育。然而,現有的方式并沒有完全消除心理問題在大學校園中的蔓延趨勢,缺乏自主性,依靠填鴨式的心理教育模式是其中主要的因素。在出現心理問題后,學生往往很難走入心理門診去參加咨詢,或者對學校的心理教育漠不關心,由此,筆者認為,在進行其他心理教育的同時,也有必要引入自主心理教育模式――朋輩咨詢,通過培養一批具有相關心理知識的學生,利用同輩、朋友之間的心靈傾訴,從而達到消除心理障礙的目的。

        2 朋輩心理咨詢及其特點

        格雷和霆多爾(Gray & Tindall,1978)對“朋輩心理咨詢”定義為:“非專業工作者作為幫助者所采取的人際間的幫助行為。”蘇姍(Sussan,1973)認為,朋輩心理咨詢是指受訓和督導過的學生向前來尋求幫助的學生以言語或非言語的方式,盡量少或者不給建議,提供傾聽、支持以及其他幫助的過程。另有學者認為,朋輩心理咨詢是指受訓或督導過的學生向前來尋求幫助的年齡相當的學生,提供具有心理咨詢功能的人際幫助的過程;我國學者陳國海認為,朋輩心理咨詢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互相給予心理安慰、鼓勵、勸導和支持,提供一種具有心理咨詢功能的幫助的過程。

        朋輩心理咨詢是人們為了擺脫心理困境而需求外部幫助的一種重要方式,與專業心理咨詢相比較,具有以下的特點:

        ①自發性:以群體或集體方式生活的人類,在個體自身無法克服心理困擾時,往往會主動尋求外部幫助,是人來心理互助的一種本能行為。②文化性:咨詢者和被咨詢者都受各自社會文化的制約;③義務性:從源頭上來說,朋輩心理咨詢是一種利他的行為,這也是區別于專業心理咨詢的顯著特征;④親情性和友誼性:一般地說,朋輩心理咨詢只發生在親人、

        熟人和朋友之間,而不發生在陌生人之間;⑤普遍性:一般而言,當人們遇到心理問題時,首先求助的對象通常是自己以及他們周邊的朋友,而非專業心理咨詢機構。

        3 現有高校心理咨詢的種種不足

        3.1 高校心理咨詢在咨詢的廣度和深度上的存在局限

        高校心理咨詢廣度指兩個方面:一是它的咨詢內容要廣。它不僅僅包括心理健康咨詢,還包括學習咨詢、職業咨詢;不僅是障礙性咨詢,更重要的是發展性咨詢。但目前,大多數高校比較注重的是心理健康咨詢,注重障礙性咨詢。而在學習、職業咨詢方面,在個人成長咨詢方面做得不夠。二是它的咨詢對象要廣。高校心理咨詢的對象應該是全體學生,但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能力的限制,大多數高校只能重點關注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對其他學生顧及較少。從普遍情況看,目前高校心理咨詢的質量并不高,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3.2 高校對于心理問題的認識存在偏差

        從高校的角度,學生工作者沒有認識到心理咨詢是醫學中一門專有的學科,它與思想政治工作有著本質的不同,而將大學生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來。從而回避心理工作專門的理論和技巧,不能采取客觀、中立的態度,甚至覺得一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是“覺悟低、品德差”,對來訪者進行批評和教育,從而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事與愿違。

        3.3 學生對于心理咨詢的認識存在誤區

        雖然從社會和學校的角度,已經很大范圍的宣傳了心理疾病以及帶來的相關危害,但是,據調查,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并沒有真正了解心理問題,具體表現為五個等同,把心理問題等同于精神病,從而否認和回避;把心理咨詢師等同于窺見內心,從而不敢向心理咨詢師透露自己真正的心理活動;把心理咨詢等同于無所不能,當咨詢一兩次沒有成效之后就心灰意冷;把心理醫生等同于救世主,缺乏自身參與,從而消極被動,推卸責任;把心理咨詢等同于思想工作,并不認為心理問題需要嚴謹的理論基礎和嚴格的診斷程序。

        3.4 病理化的醫學治療模式占有統治地位

        在目前,“病理化傾向”的醫學治療模式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心理咨詢員對被認為有潛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往往在進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診斷后,便開始實施咨詢計劃毫無疑問,許多學生已經從這種“病理化”導向的治療方式中受益,但他們不得不被貼上諸如“精神疾病”、“行為能力缺失”、“學習能力缺失”等負性標簽。對病理的強調意味著學生似乎出了問題,其結果往往是降低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他們更加難以調整力量面對那些需要解決的困難。

        4 朋輩心理咨詢在高校心理咨詢中的作用

        4.1 可以彌補高校咨詢廣度和深度上的局限

        作為學生集體的一份子,高校恰當地安排從事朋輩心理咨詢的學生數量,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在每個學生周圍形成相關的群體,同時,通過適當的舉措使得各個群體間之相互學習,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從而在將心理咨詢滲透到整個學生群體之中。另一方面,咨詢者和被咨詢者年齡相仿,背景相近,學歷相同,從而他們更能夠深入到對方的心靈深處,達成共振,朋輩心理咨詢的范圍從心理健康咨詢向學習咨詢、職業咨詢、戀愛咨詢、人際關系咨詢等各個方向延伸,從障礙性咨詢跨越到發展咨詢。從而,能夠大大提高高校咨詢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咨詢的效果和效用。

        4.2 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可以調度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

        “心理互助”符合學生的實際心理需要,是根據青少年進人青春期后的心理特點而開展的。青少年學生往往喜歡向同齡人打開心扉、相互交流、傾訴煩惱。專注的傾聽,合理的勸導,理智的分析,真誠的安慰,在很多時候會有助于身陷困境的人恢復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脫離過激情緒,重拾信心,作出合適應對。而傾聽者在助人的同時,升華了友誼,改善了心理自我調節能力,也促進了“助人一自助”的良性循環。同時,也能夠使得學生拋棄對心理咨詢固有的偏見,從而科學合理的認識心理咨詢在生活中的作用,積極進行心理的干預和治療。

        4.3 有助于學生自助、互助技術的掌握

        近年來很多人在不斷改變對自身潛能的看法,越來越能夠駕御自己的身心。無論是在藥物治療上,還是在心理治療上,人們日益擺脫對專業的無知,更有一種“自己來做”的沖動和愿望,通過學習有關的知識和技能提高生活質量和解決自身問題。在美國,一些專家預言,在21世紀的心理咨詢與治療領域,將興起“自力更生”的熱潮,也就是說自我改善的途徑、自助和互助團體、自我控制程序將日益普遍。更多人將掌握問題解決、作業布置、交際技能訓練、錄像、想象技巧、行為調節、行為契約、生物反饋、放松等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方法與技巧。同樣在我國,許多人樂于幫助他人,但常常苦于找不到幫助的要領,根本無法介入,即使能夠介入,收效也甚微,頗有無可奈何的感嘆,因而渴望了解更多的助人理念和技巧。通過學習和研究朋輩心理咨詢,有助于學生掌握某些心理咨詢知識和技能,改善心理自我調節能力,提高人際溝通、情感交流的能力。

        4.4 是專業心理咨詢的重要補充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學生多方面負擔過重,造成部分學生身心健康狀況每況愈下。而舒緩學生在情感、就業、學習、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心理困擾,減輕心理壓力,僅靠上幾節選修課和心理老師的一兩次輔導是遠遠不夠的。朋輩心理咨詢員在學習了一定的心理咨詢知識和技巧后,學以致用,幫助身邊的同學解決心理問題。朋輩心理咨詢能提高學生自我調適的能力,對學會關心別人、接納別人、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學會生存都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如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崔日雄所說“一個朋輩心理咨詢員的作用不亞于一個心理學專家!”朋輩心理咨詢是對于專業心理咨詢不可或缺的補充。

        參考文獻

        1 陳國海,劉勇.心理傾訴――朋輩心理咨詢.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2 陳建波.焦點解決學校心理咨詢新視角.教育導刊,2005:3.

        3 朱旭東.心理咨詢存在五個誤區.北京日報,2004,1:14.

        4 陳濟川.大學生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工作.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

        5 張文凱.高校心理咨詢步履維艱癥結分析.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久久一区一本高清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偷乱在线看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香港三级韩国三级日本三级 | 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