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憂郁的心理疏導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 心理壓力在高校教師群體的日益顯現,致使許多高校教師由于過高的壓力、情緒問題,引起焦慮、失眠現象,甚至產生許多心理困擾、憂郁傾向、悲觀情緒,通過有效疏導,緩解壓力危機的方法,使教師排解壓力,平衡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調查顯示:93%的教師感覺壓力過大,50%的教師想辭職,只有17%教師愿意執教;中國科學院的調查結果為:教師的平均壽命倒數第二;英國教育機構的調查顯示:68%的被調查者認為,工作壓力是他們最關心的5件事情之一,并且其重要程度已經超過了“生命危險”,44%的被調查者認為他們的壓力過大。
1 高校教師的壓力來源
1.1 來自職業競爭的壓力
高校管理機制的改革,不僅要求教師具有高學歷,還要完成一定的教學工作量和科研任務。為了符合職業要求和職稱晉升的需要,追求高學歷在高校教師中已屢見不鮮,而且需要完成的學術科研也有硬性的指標,同時,在現今高校管理中普遍采用了教師崗位聘任制、掛牌授課制、末位淘汰制、剝離分流、競爭上崗等等,加之,有些中青年教師屬于人事或者年薪編制,由于工作任務繁重、工作量超負荷帶來的同工不同籌的心理沖突,承受著巨大壓力。
1.2 來自教學評價機制產生的心理壓力
由于學校的教學評價機制尚不夠科學、合理,更沒人性化的測評體系,也無法從根本上反映來自學生、教師群體、教學督導、領導層面的客觀評價,某些非理性的、隨意的、甚至是惡意報復式的不客觀、不真實評價在所難免。為了避免學生對自己做出不利的評價,影響年度評價,一些教師甚至會選擇討好學生的做法,這種做法喪失了其應有的教書育人的作用與職能,極大地削弱了教師的職業責任感,使其產生強烈的焦慮與不安,不僅成為教師產生生理、心理、行為問題的直接原因,而且對教育教學產生直接或間接的消極影響。
1.3 來自知識分子微妙復雜的人際關系壓力
由于教師職級晉升的壓力,導致對評選先進、爭當優秀比較有功利心,加上教師群體具有孤芳自賞、清高、比較自我的特點,使教師的人際關系緊張,同事之間相互不往來、不做深入溝通,致使許多教師沒有交流、溝通的平臺,更沒有文化生活的支撐,個人的精神生活無法滿足。
1.4 來自婚姻情感和家庭生活的壓力
由于高級知識分子比較注重精神追求,因此對情感的需求比較高,對婚姻對象要求也很高,特別是教師的職業習慣,在兩性關系中常常自以為是、好為人師,表現出唯我自大、惟我獨尊的姿態,令人感到高處不勝寒,因此,婚姻生活中常有不和諧因素。
2 壓力主要表現及其特征
2.1 教師群體壓力的主要表現
現代教師群體常出現疲憊、焦慮、失眠、食欲不振、記憶力減退、健忘、挫敗、煩躁不安、易生氣、嫉妒、仇視、憤怒、怨恨、哀傷、懷疑、恐懼、迷失與茫然等情緒,這些壓力與危機感等情緒被稱為“身心癥”。這些癥狀往往由于沒有及時、恰當的排解,被壓抑、隱忍,以致長久得不到釋放,轉而會攻擊身體的其他器官與神經系統,久而久之,會導致諸如:憂郁癥、躁郁癥、強迫癥、恐慌癥等情感疾病,以及神經衰弱、內分泌失調、甲狀腺、腫瘤等疾病,嚴重影響教學工作和生活質量。
2.2 教師群體壓力的表現特征
運用普遍調查與個別深度訪談的方式,對高校教師壓力與情緒現狀進行調查,搜集到高校教師壓力的實際案例,通過心理學測量技術進行科學的分析后,發現不能如實反映和確切體現教師的壓力與情緒問題,因為高校教師屬于高級知識分子,這一特殊的群體往往很自我、很主觀,針對壓力所做的調查,具有隱藏性、壓抑性的特點。教師的職業特點是比較善于表達,對于心理危機、壓力與情緒的管理,理論上認同,而行動上不愿意面對甚至不愿意承認自我壓力管理失調的狀態,而采取抗拒、掩蓋等主觀行為,因此,在其他心理治療手段中,往往會產生抵觸、偽裝、狡辯、甚至不愿意配合等等現象。特別是在心理咨詢、催眠治療中,教師往往采取自我設限、自我保護,無法配合治療師,更不愿意暴露隱私,特別礙于面子,無法放開自我。
3 緩解壓力的幾種策略方法
3.1 采用沙盤療法、色彩畫等道具進行科學的分析,達到化解壓力的方法
沙盤游戲治療,又被稱為箱庭療法,是目前國際上很流行的一種心理疏導手段,使用沙、沙盤,以及有關人或物的縮微模型等沙具,來進行心理輔導與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沙盤療法,針對教師群體主要治療焦慮情緒、心理壓力、自閉癥、憂郁癥、攻擊性傾向行為、人際關系困擾、親子關系問題、兩性關系不和諧等。做沙盤游戲治療,可以提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提高人際交往技巧、有效的宣泄消極情緒、釋放壓力等。
3.2 采取團體輔導,舉辦專題沙龍講座、心靈成長工作坊,達到化解壓力的方法
針對壓力與情緒進行再認知,獲得重視,并加以舒解,再通過團體輔導的形式,教會一些實用的方法,對壓力進行控制,改善情緒。具體可采用的方法:(1)放松訓練,參加對象:考試緊張綜合癥、梗椎病、神經性頭痛、肌肉緊張性疼痛;(2)壓力調適與情緒發泄演練,參加對象:憂郁癥、燥郁癥、自閉癥;(3)角色扮演與情緒疏導,參加對象:婚姻情感危機、親子關系危機。
3.3 應建立一套控制壓力與情緒管理的支持系統——網上心理預警在線交流空間
根據教師的職業特點、自身特點,可借助現代網絡的自由、便捷、隱蔽、私密、保護、安全的優勢,建立一套網上心理援助支持系統——包括量表自測評分機制、心理壓力色彩自測游戲問卷、亞健康測試問卷評估系統等等,為高校教師提供心理測試與疏導服務的平臺,一旦遇到心理危機,教師可以尋找到支持系統,同時可設網上在線交流、心理咨詢的空間,以利于有壓力的教師尋求協助、獲得組織的援助,認識并建立自己的心理防衛機制,當然,教師本人更應該重視與關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防御意識,確立核心價值觀,在集體中獲得認可與尊重,從多方面、多層面預警、排查、支持援助,是徹底抗擊壓力與管理情緒的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針對高校教師目前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各種軀體化、強迫、焦慮和不安等心理問題,開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組織心理壓力認知與鑒定專題沙龍、心理情景劇的演出,組建心靈成長工作坊等形式,利用沙盤游戲進行心理危機的預防與疏導等方法,使教師學會舒解壓力與情緒管理的方法,能夠自我調節、平衡因工作壓力與不良情緒帶來的失衡狀態,真正成為掌控情緒的主人,從而提升職業的成就感、榮譽感、幸福感。
參考文獻
[1]黃建萍.教師心理健康研究現狀的思考[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8(2).
[2]關淑萍.高校教師心理壓力及其減釋策略[J].成才之路,2008(19).
資料與方法
2006年1~12月,我科實施髖關節置換術56 例,其中男26例,女 30例;年齡60 ~91歲,平均 69 歲。其中左髖關節置換 31 例,右髖關節置換 25 例。患者神志清楚,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感覺和需要。根據調查統計,56例髖關節置換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狀況見表。
護 理
老年髖關節置換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特點:患者的心理很復雜,一般是幾種心理同時存在,手術前和手術后心理狀態又有區別,其中以焦慮恐懼和悲觀、憂郁心理為主(71.4%)。
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髖關節置換術是一種創傷較大的手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手術常導致患者產生以焦慮恐懼為代表的心理應激反應,當反應過于劇烈時會影響手術、麻醉的順利實施及術后身體的恢復。因此,髖關節置換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十分重要。
術前心理護理:老年患者術前心理狀態以焦慮恐懼、悲觀憂郁、期望依賴為主,護理人員應該通過交談、訪問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采取不同的護理對策,要做到區別對待、有的放矢。
尊敬和關愛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老年患者自尊心強,渴望別人尊重。護士應積極主動給予其關心和愛護,介紹醫院環境、主管醫生、分管護士等,耐心回答患者疑問,為患者營造一種安靜、安全、舒適的氛圍。在工作中要有禮貌,始終面帶微笑;在稱呼上要注意不要號,應稱其“阿公、阿婆”或者“爺爺、奶奶”,這樣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離,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關愛老年患者,精神上給他們更多支持,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與患者親切交談,以取得患者信任。老年患者一旦對護士產生充分信任,就很容易接受護士的意見,有利于改變其心理狀態和行為,愉快地接受手術治療。因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取得成效的關鍵。
耐心疏導、解除患者不良心理:患者受疾病困擾,加之生活環境改變、生活行動不便,很容易產生不良的心理反應,護士應及時向患者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和可靠性,通過以往成功病例來宣傳手術的安全性;并耐心地向他們介紹人工髖關節構造和置換效果,以消除他們不良的心理狀態。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情感,采用暗示、誘導手段增強患者的信心,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勇敢接受手術。
做好家屬思想工作、積極配合患者手術:對老年患者來說,家屬的關心愛護和支持是最重要的。護士要敦促患者家屬多來探視,鼓勵其親友、老同事和單位組織派人看望;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讓他們知道手術的好處和效果,消除他們的各種疑慮,使他們積極配合護士的護理工作。告誡患者家屬在術前避免對患者的惡性刺激,配合醫院為患者營造溫馨的環境,減輕患者心理壓力。
加強手術前日晚間的心理護理:手術前日晚間患者的心理比較緊張,一方面期待手術成功,一方面擔憂手術效果和疼痛,過度緊張會使患者失眠,導致第二天精力下降而影響手術。因此護士要重視手術前日晚間的心理護理,有針對性地鼓勵家屬和病友多給予安慰和鼓勵,盡量少談與手術有關的話題;加強病房巡視,對失眠的患者要及時給予幫助和心理疏導,以保證其充分睡眠。
術后心理護理:仔細觀察、了解患者心理波動。由于手術的創傷和刺激,以及疼痛和生活行動的不便,術后患者情緒波動和心理變化較大,護士要仔細觀察患者的表情和行為變化,及時掌握其心理動態,根據患者行為反應和傷口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個體心理護理。
正確處理術后疼痛、幫助患者克服疼痛不適心理:術后患者因麻醉消除后會有疼痛感,應告訴患者48小時后疼痛會明顯減輕;對有止痛泵的患者,應耐心教會患者或家屬使用方法,同時讓患者知道病房備有度冷丁等止痛藥物,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并教會患者放松和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加強巡視,鼓勵患者用言語表達疼痛,防止患者因肢置不當或劇烈活動造成人工關節脫位。人工關節作為異物進入患者體內,會暫時給患者帶來不適感,要告訴患者這只是暫時現象,時間長了這種不適感就會緩解。
及時進行健康教育、消除焦慮心理:患者術后早期疼痛,患肢舒適的改變,加之對康復訓練的方法知識的缺乏,可能會影響其康復的信心,增加患者焦慮的心理。我們應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問,及時評估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缺乏程度及心理需求,有計劃,有目的,系統地進行健康教育,提高疾病相關知識水平,幫助病人樹立早日康復的信心。
關鍵詞:產后抑郁;干預防護;觀察分析
中圖分類號:R71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0-0176-02
“產后抑郁癥”也叫“產后憂郁癥”,是指婦女在生了孩子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的改變而造成的巨大變化,如情緒低落、郁悶、不安、內疚、易怒、焦慮、失眠、絕望甚至有輕生念頭等,極少數嚴重的會有絕望、離家出走、傷害孩子或自殺的想法和行動。盡管分娩能引發產后抑郁癥,但并不是每一位產婦都會發生產后抑郁癥的,產后抑郁癥的發生與產婦個體的性格和健康狀況、環境因素等有很大關系。預防“產后抑郁癥”非常有必要。筆者認為,面對此類患者,可以采用感情上的交流、心理上的疏導來治療。在護理這類病患時,需要運用語言上的鼓勵、行為上的激勵及暗示的方法來進行疏導,讓患者認識到自己的不正確的想法及行為,并且能夠主動地進行改變或者配合醫護人員的調整,從而預防、改善、控制產后抑郁的發生。
一、產后抑郁程度
對病因進行分析,從程度上來看,可以分為三類:(1)產后沮喪。“兒童憂郁”開始于產后第一周(1~4天),26%~85%的女性產后會出現這種癥狀。盡管經歷不愉快,但通常在兩周內會減緩下來。(2)產后抑郁。比產后憂郁更嚴重。癥狀范圍從輕微到嚴重,可能是產后幾天出現或逐漸出現甚至一年后出現,心理治療和抗抑郁治療很有效。(3)產后精神病。這是最嚴重的情形。一般產后很快發生且十分嚴重,持續數周到幾個月。產后精神病需要立即藥物干預,因為有增加自殺和傷害嬰兒的危險。
二、導致產后抑郁的原因分析
1.生物學角度:(1)內分泌不平衡。在妊娠分娩過程中,臨產前胎盤類固醇的釋放達到最高值,患者表現情緒愉快;分娩后胎盤類固醇分泌突然減少時,患者表現抑郁。產婦體內的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大變化,尤其是產后24小時內,產婦體內激素水平急劇變化,導致內分泌失調。(2)家族遺傳影響。研究表明,在“產后抑郁癥”患者群體中,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別是有家族抑郁癥病史的,占到了很高的比例。這就充分說明了家族遺傳對產婦抑郁癥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度。
2.心理壓力變化:分娩是個生理過程,但是由于產婦對于分娩過程存在恐懼心理,幾乎全部的孕婦都會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一方面是由于道聽途說生產時的痛苦,對于未知的恐懼無限放大;另一方面是對孩子的期盼,孩子是否健康、能否平安降臨、孩子的性別是否理想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在困擾孕婦。同時孕婦對于即將成為母親這一角色也不適應,對于嬰兒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壓力突然增大導致情緒紊亂,形成心理障礙。
3.歷史因素:對于非第一胎的產婦來說,尤其是那些曾經接觸過死胎死產嬰兒的孕婦,更容易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她們往往憂心忡忡,精神高度緊張,對即將到來的分娩產生焦慮、抑郁、失眠等,更易導致產后情緒低落,是一種重要的誘發因素[1]。
4.家庭成員影響:“產后母體雌孕激素水平急劇下降,產婦的心理脆弱,敏感性增強,容易引起情緒波動發生”[2]。丈夫如果能夠噓寒問暖,以比平時更多的呵護對待,就會給產婦帶來巨大的安慰和鼓勵,有助于該癥狀的早日痊愈。但如果產后家屬冷漠,重男輕女思想嚴重,或家庭經濟條件差,居住環境低劣等,都容易引起產后抑郁癥。
三、產后如何進行干預護理
1.護理人員的精神狀態要良好。要擺脫“產后抑郁癥”,護理人員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護理人員精神狀態要良好,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那樣去對待孕婦。向孕婦宣傳正常的心理生理變化,告訴她們與生孩子相關的知識,比如產科的技術力量、監測母嬰安全的各種先進儀器、分娩過程的基本知識等。認真回答孕婦及家人提出的問題,幫助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難,如面對孕婦的恐懼、壓力、不適的心情,需要醫護人員及時地進行情緒上的安撫和疏導,打消其對未知的恐懼,使其自然接受這一切,穩定情緒。
2.產婦充足的休息時間要保證。產婦由于孩子的降臨,身心極度疲憊,需要充足的睡眠和極好的休息。并且這些疼痛會導致產婦情緒波動較大,更易引起產后抑郁。所以,護理人員和家庭成員尤其是親屬要引起注意,一定要盡量給產婦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探視。
3.健康教育指導及心理支持要加強。護理人員要分階段、高標準地去開展健康教育指導。用親切友善的語言、和藹可親的態度、溫柔細致的講解,如在產前要及時地同產婦聊天,了解產婦的恐懼,及時地開展心理安慰活動,對于喂水、喂飯、擦汗、如廁等生活護理要細致周到,在產后要及時照顧到產婦的心理波動,讓病人家屬主動參與到分娩期的護理工作,并且讓產婦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用一種正確自信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的變化。
4.家庭及全社會的支持要倡導。產婦出院后,如何進行護理就更加重要了,因為產后抑郁癥患者群體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家里形成的。住在醫院里,有醫護人員細心的呵護,有專業知識的輔導,再加上醫院人很多很熱鬧,產婦往往不會感到情緒焦躁。但是,隨著產婦出院回家,愛人要去上班等因素的到來,產婦會感到更加孤單、辛苦。因此家人特別是丈夫,除了在生活上的必要關心愛護外,更要做個心靈上的傾聽者,對于產婦的嘮叨、不安、壓力要耐心地聆聽,同時要擔負起丈夫的責任,及時地開解勸導產婦,幫助其樹立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讓產婦覺得自己和孩子的地位同樣重要。平時勤于跟產婦一起照顧剛出生的孩子,提高產婦處理生活難題的信心。
5.母親角色認同意識要培養。婦幼保健院及社區要大力開展產婦健康教育,幫助產婦做好母乳喂養的指導工作。首先,醫護人員應主動與產婦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困惑和真實想法,幫助她們進行從妻子到母親角色的轉化。其次,醫護人要向這些新媽媽傳播母乳喂養及育嬰的小常識。再次,宣傳新生嬰兒的護理常識和新生兒生理現象,并且指導產婦飲食上的注意事項。最后,鼓勵產婦多和家人朋友談心,如向自己的母親請教經驗等,并且產婦需要主動地鍛煉身體,保證足量的睡眠,照顧好自己和孩子。
總之,“產后抑郁癥”患者的出現,要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必須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運用心理疏導和干預護理,在全社會構筑一張包含醫院、社區、家庭全覆蓋的孕產婦健康護理網,減少“產后并發癥”給產婦帶來的心理負擔,營造良好的孕產氛圍。
參考文獻:
[1]黃仙萍.對產后抑郁癥相關問題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4,18(1):109-110.
[2]李福娟.產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心理護理[J].齊魯護理,2003,9(1):61-62.
一、深刻理解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基本含義,是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重要前提
人文一詞最早在《易經》中出現,有社會人倫之意。中國《辭海》中這樣寫道:“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心理疏導一詞來源于醫學,本義是利用心理學知識改變人們的心理認知、情緒、意志和行為,以達到消除病狀,治療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方法。從思想政治工作角度講,心理疏導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動形成與發展規律,對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通過疏通引導,創造條件,讓其充分表達,又善于引導,從而幫助人們理順思想障礙,提高思想認識,選擇正確行為方式的一種方法。
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煤礦企業工作中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
科學發展觀不僅追求物質財富的增長,更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培育健康心態、塑造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有利于激發員工的能動性、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創造性,形成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勁力量。
二、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說服力、增強影響力,就必須注重形式和內容的創新,要從單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轉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多采用一般說教,或浮于表面,或聲色俱厲,不僅沒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給員工帶來某種新的心理傷害,導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煤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結合起來,貼近實際,貼近員工,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心理訴求,解決他們內心的實際困惑,在這個基礎上,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導,才能真正實現思想工作成效和價值的最大化。
三、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有利于提升員工職業素養和團隊意識
當前,我國煤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安全上的隱患,并且生產中還必須有大量人工參與,這就使得員工可能會面臨一些極端的情況,如發生塌陷、瓦斯爆炸等。在這些極端情況下,部分員工由于求生的本能會使得其放棄降低損失、相互幫助等優良的品格。從人文關懷的視角出發,利用心理疏導來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幫助員工形成一種關愛他人,關愛生命的良好品德,團結廣大工友共同面對困難,從而有助于極端情況下各種問題的解決。此外,這種人文關懷可以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從而可以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形成一種團隊作風,提升整體工作效率。
四、注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是煤礦企業和諧發展的需要
一支忠誠有為、團結互助的員工隊伍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通過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在企業內部建立寬容、豁達、誠信的人際關系,形成員工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人際氛圍,把每個員工的期望與目標融入企業的整體期望與目標,提升企業的人氣指數和員工的幸福指數,在實現企業的整體價值中體現每個員工的自身價值,使“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到實處,從而進一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和諧發展。
當前煤礦企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煤礦企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受到了廣大員工的充分肯定,但是也存在重視不夠,方法簡單,效果不好等問題:
一、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創新不夠
首先,從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來看,雖然多按照“以人為本”的思路來設計工作計劃,但在具體的實踐上,還缺乏對員工個人的關懷,難以體現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需求。其次,從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來看,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對員工個人因素的考慮,而是統一利用多媒體、書籍等方式來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從而使得整個工作方法處于一種相對固化的狀態,靈活性不夠。再次,從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來看,多為企業“講”,員工聽,而沒有暢通的溝通渠道,也沒有雙方平等而全方位的對話,難以體現對員工進行全方位的關懷。
二、部分管理人員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重視程度不夠
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壓力大,工作緊張,不但員工需要進行心理疏導與調適,領導干部在高度緊張的工作壓力下,也要進行心理疏導與調適。部分管理人員在管理中,工作方式方法生硬,容易傷害員工思想感情。個別管理人員遇事不冷靜,言語粗魯,直接傷害了員工思想感情。
三、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方面相對欠缺
少數煤礦企業以人為本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在人員變動、調檔級、換崗等涉及員工利益的一些問題上,缺少與相關人員溝通、交換意見;對員工思想進步、學習工作上的提高、生活上和身心上的健康關心不夠;對員工出現家庭或鄰里糾紛、因工作或家庭因素產生不良情緒等事項,沒有做到“五必訪”和“三必談”,致使員工感到人情冷漠,心里有意見等等。
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方法和途徑
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既要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
【關鍵詞】 產后憂郁癥; 相關因素; Logistic回歸分析; 預防對策
中圖分類號 R749.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31-0066-02
doi:10.14033/ki.cfmr.2015.31.032
懷孕和分娩是正常生理現象,是孕產婦需要經歷的特殊過程,而產后通常是一種充滿壓力的母性角色適應期,由于生理變化及家庭、社會諸因素的影響極易引起心理問題的發生,表現為焦慮、緊張、恐怖等不良情緒變化,是產婦憂郁的高發期[1]。本研究回顧性分析產后抑郁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并與無產后憂郁癥產婦進行對比,探討導致產后抑郁癥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5年3月筆者所在醫院診治50例的產后憂郁癥患者作為觀察組,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精神活性物質及非成癮物質所致抑郁,年齡21~39歲,平均(30.22±4.17)歲。按照1∶1比例選擇50例同期無產后憂郁癥產婦作為對照組,年齡20~40歲,平均(26.89±4.4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兩組產婦的臨床資料,比較兩組患者年齡大小、家族性精神病史、分娩史、內科合并癥及產科并發癥、支持系統情況、教育背景、職業分布、經濟收入、是否定期參加孕期保健、嬰兒性別取向、分娩方式、醫療費用支付方式等的方面上的差異。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4.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進行單因素字2/t檢驗,P
2 結果
兩組12個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引起產后憂郁癥的相關因素
產后是婦女一生中發生精神障礙的高危時期,產后抑郁也逐漸成為臨床婦產科常見的疾患,產后抑郁癥涉及到生物、心理、社會、遺傳等多個方面[2],利用配對或成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影響因素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誤差,所以需要選擇進行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未定期孕期保健、社會支持系統缺陷、有家族抑郁癥病史、存在內科合并癥及產科并發癥是導致產后憂郁癥的密切因素。
3.1.1 未定期孕期保健 是引起產后抑郁癥的最危險因素(OR=4.20),妊娠、分娩伴隨著一系列生理、心理以及軀體的變化,如果孕產婦未定期孕期保健缺乏對分娩過程的認識和心理準備,對分娩的恐懼、緊張,對新生兒健康狀況的擔憂,對角色轉變,產后被關注中心的轉移以及初為人母的壓力不適應,從而造成產婦的心理壓力過重而出現產后抑郁癥[3]。
3.1.2 社會支持系統缺陷 社會支持系統的缺陷是促發產后抑郁的危險因素(OR=3.82),孩子降臨以后丈夫關心程度,家人對嬰兒及產婦滿意度,產后家庭和睦程度,經濟負擔能力,婆媳關系,產婦自己的工作取向和孩子照看情況等會使產婦產生心理失衡及壓力感,如果缺少相應的社會支持幫助產婦應對這些壓力,往往導致產后抑郁的發生[4]。
3.1.3 家族精神病史 產后抑郁發病率高(OR=3.42),對情感障礙的病因研究中,遺傳因素具有重要作用,對產后抑郁的研究同樣發現家族遺傳性對疾病的影響,基因決定遺傳的性狀,這種家族遺傳特性使產婦具有了抑郁發作的易感性,從而在生物、心理、社會因素作用下,更易誘發抑郁的出現,與有精神病家族史的產婦大腦機能敏感性高,產后心理、情緒易波動,適應環境能力差有關[5-6]。
3.1.4 內科合并癥及產科并發癥 是產后抑郁癥不可忽視的誘因(OR=3.02),內科合并癥及產科并發癥給孕產婦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尤其是因病情需要終止妊娠時,產婦心理負擔重,情緒波動愈發明顯,造成心理不平衡,心理承受能力低下,易發生產后抑郁[7]。
3.2 減少避免產后憂郁癥預防對策
產后抑郁癥不僅影響孕、產婦自身的健康和婚姻家庭,還對母嬰關系、嬰幼兒情緒、行為、智力、認知能力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嚴重者甚至有傷害嬰兒和自殺的傾向,應針對產后抑郁癥影響因素實行相應干預措施以降低其發病率。
3.2.1 加強健康教育 接受孕期保健、自我監護、分娩、哺乳及育嬰知識教育,對孕婦講解妊娠和分娩的過程,指導孕婦學會適當情感宣泄,自我調節等,協助其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生產的充分準備,消除焦慮和緊張心理。產后促進和幫助產婦適應母親角色,指導產婦與嬰兒進行交流、接觸,培養產婦的自信心,指導母乳喂養與育嬰方法,發揮哺乳母親間的相互交流和鼓勵效應;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身體功能恢復訓練;做好出院指導與家庭隨訪工作,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詢。
3.2.2 加大社會支持力度 對于有焦慮癥狀和存在抑郁高危因素的產婦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發揮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尤其是對其丈夫進行醫學心理學相關知識的教育和指導,改善家庭關系與生活環境,減少或避免精神刺激,減輕生活中的應激壓力,產后早期家庭隨訪,讓產婦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使產婦有效地應對壓力。
3.2.3 對合并家族性精神病病史的產婦 關注其身心變化,及時處理先兆癥狀,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認真做好健康宣教,多進行心理安慰,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避免誘發產后憂郁發生的因素。
3.2.4 提高產科質量 及時治療內科合并癥及產科并發癥,保證母體健康,告知孕婦盡管她們有些特殊情況通過相應治療,也能夠順利分娩,對圍生兒影響較小;同時由于醫務人員的特殊職業和專業知識,加強相關的醫療護理人員的嚴格的培訓和要求,給予孕產婦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使孕產婦產生強烈的信任感,增加她們的自信心,從而改善不良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將宋英,蒙翠麗.產后抑郁癥的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J].當代醫學,2012,18(27):1-2.
[2]劉松,于貞杰,劉相瑜,等.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14(2):37-39.
[3]劉述珍.102例產婦人格、產前情緒及社會支持的調查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8):1319-1231.
[4]史愛萍.心理干預治療產后抑郁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37-38.
[5]朱菊紅,張蘭.產后抑郁癥的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J].精神醫學雜志,2013,26(1):77-78.
[6]敬清秀.孕產婦產前心理狀態與產后抑郁癥相關因素探討[J].四川醫學,2013,34(10):1537-1540.
【關鍵詞】人民銀行員工 心理疏導
央行的和諧發展依賴于每一位央行員工的健康和良好的發展狀態,員工心理健康問題的存在,勢必反應到工作、學習、生活以及社會的各個方面,所以說,心理疏導是構建和諧央行,高效提升履行央行職責的關鍵。
一、開展心理疏導工作的重要性
(一)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的需要
把握基層央行員工的心理問題,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促進員工心理健康,深入推動和諧央行建設,必須以人為本,與時俱進。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詢網絡,塑造自尊、自信、理解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二)構建和諧央行的需要
基層央行要不斷滿足員工從最低到最高的各層次的需要,就必須高度重視和關注員工心理健康,引導員工用和諧的思想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對待問題,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不斷開發員工潛能,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央行事業和央行員工的和諧發展。
(三)高效履行央行職責的需要
當前,各層次不同崗位的員工都有可能因不同的原因引起心理問題。如部分員工為完成各項調研信息考核任務而焦慮憂愁;部分員工因為收入分配不盡合理而心理失衡;部分困難職工生活上存在較大的經濟壓力而悲觀失望;部分員工因為自己的職務職稱待遇得不到落實而心情抑郁等等。這些不良情緒勢必給員工個人和集體帶來不良影響。因此,自覺關注心理健康,充分認識和諧入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體現員工至上的理念,也是支撐央行履行職責,提高工作水平,造福員工的源動力。
(四)密切聯系群眾的需要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樹立密切聯系群眾,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理念,采取心理疏導的方式對癥下藥地化解基層央行員工的心理問題,而不是一味采用傳統說教式的方法去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當前基層央行員工存在的心理問題
(一)對人行改革產生失落和消極心理
基層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能是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工作重心由金融監管轉變為金融服務意味著權力在削弱,地位在下降,工作中,商業銀行配合“慢半拍”或拖延誤事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人民銀行卻沒有相應的制衡措施,由此使不少員工產生了失落和消極心理。
(二)對工資收入差距拉大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壟斷性行業如石油、通訊、電力、煙草的收入在不斷提升。與之相比,基層央行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近幾年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改善,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員工的實際收入呈下降趨勢。與商業銀行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總之,無論是與金融系統內還是行業外部門相比,收入處于劣勢,都使員工心理產生落差,造成心理失衡。
(三)工作重心變化導致工作壓力感加重
人民銀行在職能轉換后,工作重心由以前的金融監管轉移到金融服務,在績效考核中主要內容是調研信息等方面的競爭,這使得基層央行員工的學習、工作任務加大,標準提高,導致部分心理承受力較弱的員工很難適應,在心理上形成緊張、焦慮和壓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心理困惑或迷茫感。
(四)人事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心理失衡
目前,人民銀行在干部選拔任用、落實政策待遇、工資獎勵晉級、職稱評定聘任等機制上存在一定弊端,使一些人產生了較強的失落感、相對被剝奪感和不公平感。當前基層央行與上級行的收入差距不斷拉大,且職稱晉升受指標限制,職務提拔受職數約束,該落實的政策待遇而不落實,工人編制的員工不能提拔任用,以及級差設置不盡合理的績效工資分配方式等,都給員工心理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三、做好基層央行心理疏導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將心理疏導納入央行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要充分認清心理疏導在當前形勢下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眼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同時要提高說服力、增強影響力,必須注重形式和內容的創新。根據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將心理疏導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之中,逐步轉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二)培育和諧央行文化是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的基礎
基層央行文化要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引導職工用和諧的方法、和諧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處理問題。培育員工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態,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的心境看待一切。正確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滿足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陶冶人們的情操、調節人們的情感和心理,消除憂郁感、孤獨感、失落感。
(三)健全完善心理疏導機制是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的核心
基層央行要發揮群團組織的作用,加強心理疏導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學習,更新知識,積極嘗試運用心理疏導的方法進行工作,使疏導工作真正入腦、入心、觸動心靈,解決問題。建立員工心理干預機制、貫徹機制、評估機制和預警機制,做好心理疏導。可建立心理咨詢室,開展個性化心理衛生輔導,拓延心理輔導內涵,努力做到寓教于樂,使干部職工的心態更加健康,更加平衡。
【關鍵詞】 護理干預;慢性乙型肝炎;心理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國感染率和發病率最高的傳染病,病程遷延不愈,給患者造成身心痛苦[1],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問題復雜,甚至有些患者的心理問題遠較軀體病理改變嚴重,心理因素可誘發或加重病情的發展。因此做好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護理,對疾病的恢復和預后有重要的意義。現將心理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140例乙肝患者,男102例,女38例。年齡17~56.4歲,平均(36±4)歲。谷丙轉氨酶均>90 U/L,谷草轉氨酶均>70 U/L,總膽紅素>17.1 mmol/L。平均住院45 d。
2 心理問題
2.1 焦慮患者的焦慮源自對乙肝病毒感染的恐懼。乙肝住院治療時,醫護人員往往對患者采取各種隔離措施,如限制患者親屬探視,禁止患者間相互交換用物,使用過的用物須經消毒處理后才能再次使用或帶出病房。這使患者擔憂疾病的預后和轉歸,生怕自己出院后,被親朋好友嫌棄和疏遠,因此憂心忡忡,焦躁不安。
2.2 自卑 慢性乙肝病程長,病情反復,大多患者要經歷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治療,長時間采取隔離措施,活動范圍受限,社交活動減少,其社會多種角色被患者的角色所取代,至其自我價值感喪失,從而對自己的工作、社交能力的信心降低,自卑憂郁。
2.3 悲觀
乙肝患者住院期長、療效慢、治療費用昂貴,患者經濟負擔重,且乙肝目前尚無特效藥,部分患者可發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在實際生活中,乙肝對患者的家庭生活、婚姻、社交,以及工作均產生影響,患者由此悲觀絕望。
3 心理護理
3.1 患者入院時接待熱情、親切,詳細做好入院介紹,讓患者盡快熟悉環境,消除陌生感。耐心傾聽患者訴說,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疏導,多與患者交談,多關心體貼患者,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使之消除焦慮憂郁心理,配合醫療護理工作。
3.2 尊重患者,同情理解其心理感受,與患者建立信任可靠的關系,講解并指導患者及家屬怎樣消毒隔離,比如日常生活中,接觸過的被褥衣服進行暴曬,各種食具物品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或煮沸消毒,家庭實行分餐制或碗筷隔離等,講解疾病恢復期的護理,注意休息飲食,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等,減輕其不必要的擔心。
3.3 護理人員應表現出最大的同情心,耐心教導患者,介紹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特點及治療過程的有關知識,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采取鼓勵和必要的保證,幫助患者進行自我調節,消除心理障礙,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解除或減輕失望情緒,同時積極爭取家屬的密切配合,鼓勵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動,培養興趣,樹立信心,使其看到治療疾病的信心。
4 小結
疾病影響著患者的心理活動,而心理活動對疾病的發展、轉歸又起著積極或消極的作用。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長,病情反復,患者心理壓力非常大。護理人員應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觀,用精湛的技術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關心患者勝于關心自己的親人,體現出高尚的職業道德,讓患者感受到護理過程中充滿了人間的溫暖。事實證明,針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不同心理問題.給予耐心、連續、有效的心理護理,以迅速改善癥狀,提高療效,縮短療程,盡早恢復學習與工作,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生存質量[2,3]。
在護理過程中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了解和認識,用心理學的方法去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有效地調節患者的情緒,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是心理護理成功的關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高,要求護士不僅應具有扎實的基本功,精湛的操作技術,還要熟練掌握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各種方式或途徑,積極地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以達到理想的護理目的。
參 考 文 獻
[1] 王秀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的護理.基層醫學論壇,2009,11(33):990-991.
【關鍵詞】先兆流產 ; 婦產科; 孕婦心理分析; 護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8231(2011)10-1738-01婦女妊娠期的心理特征一般為抑郁和焦慮,在妊娠早期這些特征表現得最為突出和明顯。因此,對妊娠早期先兆流產患者的抑郁和焦慮心理進行了解,可以為開展針對性心理護理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由于先兆流產對胎兒有很大的危險,并且對母體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筆者針對先兆流產孕婦的心理進行必要的分析,并簡單論述其護理方法。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之間在我院住院治療的34例先兆流產的孕婦,平均年齡28歲,住院時間最長的是45天,最短的是16天,平均住院時間28天。16例在臨床表現上有下腹痛并伴有陰道少量出血,11例臨床表現上有少量陰道出血但是沒有腰酸和下腹疼痛,6例臨床表現上有下腹疼痛但是無陰道流血。
1.2方法
1.2.1對心理因素的分析。
1.2.1.1憂郁和焦慮:很多孕婦都會擔心預后問題,于是便頻繁的詢問和自己相關的檢查和治療結果,詢問自己是不是還能繼續懷孕生育等等一系列問題,這時候一定要及時的給予解答,她們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答會出現坐立不安的現象。特別是在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憂郁文化層次上的差別比較大,同時人們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相對缺乏,一旦出現了陰道流血便誤認為自己妊娠終止而再也沒有繼續懷孕的希望了,有些患者就是因為憂郁害怕和恐懼的心理而加重了陰道出血量,不敢大聲的說話,不敢下床,在語言上缺乏交流,從而導致了憂郁和焦慮的心理越來越嚴重。
1.2.1.2緊張和恐懼:許多孕婦在出現陰道流血之后都會感到害怕,特別是那些不易懷孕和大齡孕婦及習慣性流產患者,這樣的心理將會更加嚴重。年齡較大的患者憂郁擔心自己的年齡問題,如果懷孕后出現了流產現象將會使其感到非常的緊張;不易懷孕的孕婦則是由于受孕困難,擔心以后自己懷不起;習慣性流產孕婦患者的心理反映將會更加嚴重,因為自己有過流產的經歷,所以都會在一定的程度上表現出緊張和恐懼的心理。
1.2.1.3膽怯和羞澀:在中國人民的傳統觀念中,未婚先孕是一種敗壞家風門風的行為,因此未婚先孕者不符合中國人民的傳統觀念,如果孕婦再出現先兆流產,將會更容易出現恐懼心理,導致她們在住院期間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而不喜歡和醫護人員交流,不愿意說出病因或拒絕治療,于是便加重了陰道出血從而給診斷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2.2心理護理方法
1.2.2.1宣教溝通:對于孕婦的憂郁和焦慮,醫護人員要有針對性的對孕婦做好病情進展相關告知工作,一般可以通過講座的方式或者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細心仔細的介紹先兆流產的治療預防和預后等相關的知識。對于患者的親友家人和同事等,醫務人員也應該和他們默契的配合,對孕婦關心理解,給予她們支持,從而減輕她們的思想上的負擔和壓力。因為心理負擔影響著女性的內分泌狀況、生理和腹中的胎兒,所以,必須把這些不良后果的詳細情況告訴孕婦,讓她們自覺的調節自己的心境和心態,調動其自身的主動性來改善自己的心里狀態,這樣才能達到保護胎兒的效果。從而堅定了孕婦在戰勝疾病上的決心和信心,消除負面心理因素的影響,積極主動的配合醫務人員的護理和治療工作。
1.2.2.2服務周到:恰當的語言,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對于患者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所以醫護人員一定要對孕婦提供全程化規范化的服務,對患者的問題耐心解釋,對患者的需求熱情服務,將護患關系建立好,影響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心理感受和行為。那些大齡孕婦不易懷孕的患者,習慣性流產的患者,她們對先兆流產的緊張和恐懼心理是特別嚴重的,搜易醫護人員一定要對她們進行及時而正確的心理疏導,主動的和孕婦溝通交流,建立好與孕婦的護患關系。對孕婦態度和藹,表現出自己的高度責任心,加強孕婦對自己的信任,給孕婦耐心細致的講解病情,列舉成功的病案,接觸她們思想上的負擔和顧慮,樹立起她們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治療。
1.2.2.3細心護理:醫護人員應對患者做好相關基礎護理工作,除認真做好檢查及治療等常規操作外,還要從孕婦的生活和飲食等方面盡量滿足患者的各項基本要求,努力為患者營造一個較為舒適的休息環境。對于文化程度較低、農村孕婦、未婚先孕者,她們有羞澀膽怯的心理特征當先兆流產癥狀產生后,常常由于害羞而不愿意到醫院就醫,而對于因性生活引起先兆流產的患者更不能做到及時就診,即使就診也難以啟齒,不能詳細描述病因,影響診治,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作為工作人員,要充分尊重孕婦、理解她們,多關心并注意保護好她們的隱私,最終都能化解她們心中的陰霾,配合治療護理。
1.2.2.4進行健康教育:對于先兆流產治愈后的患者,醫護人員一定要告訴她們定期回到醫院進行檢查,盡量的節制性生活,懷孕的早期和懷孕36周之后一定要避免性生活,有早產史和流產史的孕婦更需要注意節制。對無法避免流產而進行刮宮術終止妊娠的患者,醫護人員要認真的指導她們在清宮后做好避孕工作,在半年內避免再孕。
2結果
通過對先兆流產孕婦心理因素分析及護理,經過鎮靜、解痙、抗炎、止血、安胎等治療后,大部分患者能繼續妊娠,小部分患者發展為難免流產。治愈率為88.23%。
3討論
流產的原因很多,除了常見器質性因素外,精神因素也是導致流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時采取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對策,是先兆流產孕婦的理想治療方法之一。我們通過分析護理本文34例孕婦,發現對于先兆流產患者,在專科治療的同時,予以針對性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幫助患者順利度過難關,達到優生優育的目的,是醫務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
參考文獻
關鍵詞:胎膜早破;健康宣教;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3-0168-01
胎膜早破的發生率占我國總分娩的3%~16%左右,其該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在臨產前出現胎膜自然破裂而引發的,通常胎膜早破會造成早產以及圍產兒死亡,且出現宮內及產后感染的機率較高,如不及時進行治療,則會導致難產以及剖宮產的機率增大。本研究對胎膜早破患者給予產前健康宣教等護理,且對焦慮以及憂郁的心理進行緩解,其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門診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通過婦產科學的診斷標準確診。年齡均在(23~35)歲左右,平均年齡為(28.6±5.3)歲,本研究均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以及患者本人的同意,同時所有患者均伴有憂郁以及焦慮的心理,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產前健康宣教護理,其具體護理內容包括:a常規護理:將院內環境以及病情告知給患者,讓其臥床休息以及將臀部抬高以減少羊水的流出與防止臍帶的脫垂,引導患者自行對胎動進行監測,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宮縮情況及羊水的量與顏色。輔助護理:調動社會的力量來對患者予以支持,讓患者有效的與家人進行溝通,并且將一些保胎的藥物介紹給予患者,讓患者煩悶以及緊張的情緒能夠舒緩。同時應用碘伏對患者會陰進行消毒,每天進行2次消毒會陰墊的更換,避免過多的對陰道與檢查。B特殊護理:根據患者的情緒變化以及心理因素,制定不同的個體化心理輔導,并讓患者家人配合,以消除其緊張的不良心理,同時鼓勵患者通過看電視、與人溝通以及聽音樂等使得能夠將注意力轉移,從而對抑郁以及焦慮的情緒進行緩解。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分娩方式;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Zung總分值(憂郁以及焦慮的評定);
1.5療效評價[1]
評價標準以Zung氏SAS以及SDS的評定為主。無憂郁及焦慮:患者護理后Zung總分值在50分以下;輕度抑郁及焦慮:患者護理后Zung總分值為51分~59之間;中度憂郁及焦慮:患者護理后總分值為60~70分之間;重度憂郁及焦慮:患者護理后總分值在70分以上。
1.6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18.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 ±s)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并以(%)表示,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分娩方式
觀察組患者自然分娩率為94%,對照組患者為8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
2.2兩組患者Zung總分值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Zung總分值為34.1±1.3,對照組患者為45.2±1.7,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t=36.6754、P=0.000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
3討論
引發胎膜早破的主要因素包括胎位不正、羊水過多、感染、多胎妊娠以及創傷等,該病患者較為特殊,由于患者對胎兒的擔心、對醫院環境的不熟悉、以及身體引起的不適等導致了心理壓力過大,出現憂郁及焦慮的不良情緒。通常情況下,針對該病治療主要是通過對患者孕周以及破膜時間的延長,從而提升胎兒的生存機率,但該方法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母兒感染。有關研究表明,針對28~35周之間的患者應給予保守治療,讓其臥床休息,將陰道以及的檢查減少,給予抗菌藥物,并定期對患者的血常規、C反應蛋白、體溫以及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查,同時適當的給予宮縮抑制劑,使得孕周延長。據相關研究表明,給予未足月的患者促胎肺成熟治療其療效較好,如患者孕齡超過35周,破膜超過一天未臨產以及破膜在12小時之前有感染跡象,則需及時對妊娠進行終止,并選擇合理且科學的分娩方式[2]。本研究認為患者臥床休息對治療極其重要,由于患者較為特殊,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因此則造成患者排尿困難、身體不適等,而在對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則需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使得緊張、煩悶等不良情緒得以舒緩,同時將便于排尿的環境建立起來,可通過誘導排尿的方式來解決患者排尿困難。若因長時間臥床,一些患者會有身體不適的感覺,可及時的調整患者的睡姿,并將安靜且舒適的環境建立起來。據相關研究表明,初產婦對臥床的接受程度更好,同時學歷高的患者的依從性較好 ,主要原因是由于初產婦無任何生產經驗,因此極其信任與接受護理人員的叮囑與引導,而有過生產經歷的患者對胎膜早破具有一成程度的了解,對該病并不重視,同時一部分患者由于年齡較大、學歷低下,對護理人員的叮囑較為輕視,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對該類病人加強胎膜早破的宣教[3]。
本研究結果,觀察組自然分娩的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的Zung總分值也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由此可見,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憂郁以及焦慮的程度,從而降低并發癥的機率,促使患者母子健康,因此值得臨床治療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志敏.臨床護理路徑對晚期胎膜早破產婦圍術期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4,(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