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孩子品德教育范文

        孩子品德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孩子品德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孩子品德教育

        第1篇:孩子品德教育范文

        站在教室門口,看著桌子上剛被拾起的文具,我無奈地嘆了口氣。從開學到現在,每天都有好多孩子丟文具,還有的不愛惜文具,愿意用筆敲東西,文具壞了、丟了后就讓家長再買。這個現象一直存在,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說了不知幾次,可每次都是幾天以后就又恢復了原樣,到底用什么辦法能讓孩子們真正意識到要珍惜自己的文具,改掉壞習慣呢?

        一天,我正在整理孩子們的成長冊,看到孩子們在一次次班級實踐活動中留下的美麗瞬間,回想著他們每次有了收獲后的喜悅,我不禁想起那些被丟掉的文具。讓孩子們親自去感受文具的制作過程,也許對他們會有啟發(fā)。

        幾天后,我?guī)е⒆觽儊淼搅算U筆廠。孩子們興奮極了,他們跟隨著流水線走,邊看邊記。原來鉛筆要經過鉛筆板加工、鉛芯加工、鉛筆桿加工、成品裝飾等多道工藝過程。尤其是鉛芯的制作,還需經加熱干燥和高溫焙燒,才能使其具有一定強度和硬度。待成品裝飾后,工作人員快速、熟練地進行著包裝,班級的幾個小女孩站在一位包裝工阿姨身旁,看了一會問道:“阿姨,你每盒鉛筆都要這樣摸一遍,不麻煩嗎?”“不麻煩,這樣做也是在最后檢查鉛筆是否還存在問題,我們一定要保證鉛筆的質量,這樣才能把最好的鉛筆交到你們的手中,你們用著才放心??!”聽著工作人員的話,看著他們從未停下的雙手,幾個孩子又看了看那些已經包裝好的鉛筆,不禁低下了頭。

        回到學校后,我便組織孩子們談談這次實踐活動的感受。孩子們暢所欲言,有的說一支普通的鉛筆要那么復雜的工序,真是沒想到;有的說不要小看那幾毛錢的鉛筆,它都是用工人的汗水換來的;有的說自已原來認為鉛筆沒什么了不起,所以丟了不可惜,可看到工作人員是那么認真地對待每一支鉛筆,覺得自己原來做得很不對;還有的建議大家應該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要愛惜每一支鉛筆……聽到這,我走到窗臺旁,拿起了那個每天專門用來收集孩子們丟失文具的盒子,對他們說:“我想從今天開始,班級的這個大筆筒就可以光榮下崗了,你們說行嗎?”“行……”

        從那以后,班級丟筆、丟文具的現象逐漸減少,窗臺上的大筆筒里的筆也漸漸地被孩子們認領了回去。這樣的結果不正是我所要的嗎?省去了一句句的嘮叨,實踐的課堂讓孩子的心靈受到了觸動,也引發(fā)了我更深的思考。

        第2篇:孩子品德教育范文

        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說教,而說教中最為主要的則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俗言道:“積習難改”,大概多指惡習,其實一種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往往也是終身受用不盡的。俗言又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然而本性從何而來,習慣成自然罷了。家長的潛移默化,環(huán)境的耳濡目染,對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都有重要影響,這是不言而喻的。曾有不少專家提出,嬰兒也有老師,生身父母便是他的最初之師。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對孩子起著積極的影響。在孩子眼中,父母是學習的榜樣,模仿的范例,為人父母者,豈不慎之又慎!

        現代家庭都知曉,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但對于娃娃來說,首先要抓什么教育呢?恐怕看法頗多。筆者之小見,在眾多的施教范疇中,最重要的是做人的教育,要從小抓起的首先是培養(yǎng)最基本的做人的品格。什么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品格呢?當然說不勝說。但最主要的是誠、愛二字。所謂“誠”就是誠意、誠懇、不說慌、不做假、實事求是、落落大方;所謂“愛”,就是愛心:愛父母、愛親人、愛朋友、愛小動物、愛公共財物。推而廣之,就是有同情心,有惻隱之心。同情弱小,尊重他人,予人方便、助人為樂。這些都是從小應該培養(yǎng)的好品德,一旦形成習慣和理念,就會轉化為自覺的行為規(guī)范,自我道德約束。也許有人會問,對小偷騙子、流氓壞蛋難道也要講愛心、講誠意嗎?回答是否定的。不過決不能因為將來可能碰到壞人壞事,就從小先教孩子種種斗爭策略,把見到的人都當壞蛋來看待,其實如果真正具有了以誠、愛為準則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美丑觀念、好壞觀念,長大后反而更容易學會判斷和處理種種情況,更容易做到嫉惡如仇,從善如流。或者又有人要問:我們的孩子將來是要面向社會,面向未來的,上述這些準則、行為規(guī)范、道德理念屆時還有用嗎?回答是肯定的。社會發(fā)展速度變化自然也很大,有些情況甚至無法預料,但禮貌、公德、信用始終還得講吧。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強調言必行,行必果,即使是想方設法賺錢的商家不是也應該做到顧客是上帝,賓至如歸,誠招天下客,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嗎?就連一味追求金錢、淡漠人情的西方國家也隨處可聞Excuse me 、Thank you。可見世界雖大,人種雖多,在不少方面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

        父母應該采取什么方法遵循何種途徑教育培養(yǎng)子女?誠然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但我認為下列四條原則是值得注意的,即身教為主,言傳為輔;論事為主、說理為輔;鼓勵為主,批評為輔;引導為主,制止為輔。只重言教,難免沒有說服力;只重說理,容易枯燥乏味;只重批評,易使孩子感到動輒得咎;只講制止,會使孩子覺得無所適從。身教為主,則孩子有榜樣、模仿;論事為主,則孩子印象深刻理解容易;鼓勵、引導為主,則孩子方向明確,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為人父母者,在這些方面大概都有親身體會。

        第3篇:孩子品德教育范文

            為貫徹實施《關于內銷商品住房種類歸并的若干規(guī)定》,根據簡化交易手續(xù)、統(tǒng)一交易審核程序和表式的要求,現通知如下:

            一、關于銷售對象中改革開放后赴境外的中國公民

            改革開放后赴境外的中國公民是指1979年1月1日后赴國外或赴港、澳、臺的中國公民。購房及辦理轉讓過戶時,赴國外的中國公民應持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赴香港、澳門的,應持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赴臺灣的,應持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二、關于合同的使用

            《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適用于已投入使用的房地產買賣。

            1999年12月1日內銷商品住房種類歸并后,非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出售現房及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出售1999年11月30日前已取得房地產權證、非商品房項目的現房,雙方當事人均應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

            《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的示范文本由市房地資源局和市工商局制定,轉讓當事人應當參照示范文本按照公平和協(xié)商一致的原則訂立合同。

            三、關于內銷商品住房預售合同的登記備案

            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和預購人簽訂預售合同后,預購人可以按《上海市房地產登記條例》和《上海市房地產轉讓辦法》規(guī)定,持預售合同和當事人的身份證明等材料,直接向市或房屋所在地區(qū)縣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登記備案手續(xù)。

            四、關于歸并后已購公有住房的上市出售

            歸并后,已購公有住房依法取得房地產權證后均可上市出售,不再辦理已購公有住房上市出售的確認手續(xù)。

            已購公有住房上市出售,雙方當事人應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自合同生效之日起的30日內雙方當事人應按照《上海市房地產轉讓辦法》和《房地產買賣審核工作程序》規(guī)定,向房屋所在地區(qū)縣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轉讓過戶和變更登記手續(xù)。

            原《上海市職工所購公有住房出售合同》和《上海市已購公有住房上市出售確認申請表》、《上海市已購公有住房上市出售審核表》自文件下發(fā)之日起不再使用。

            五、關于套配單位保留的原職工已購公房的上市出售

            套配單位保留的原職工已購公房可以直接上市出售。套配單位和購房人簽訂合同后,應持經注記的房地產權證和《房地產買賣審核工作程序》規(guī)定的其他材料,向房屋所在地區(qū)縣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轉讓過戶和變更登記手續(xù),并按規(guī)定繳納交易手續(xù)費、變更登記費等。

        第4篇:孩子品德教育范文

        關鍵詞:幼兒品德教育;情感教育;行為習慣;問題;途徑

        一、幼兒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德育,即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以及幼兒品德形成發(fā)展的規(guī)律。把一定社會的思想和道德規(guī)范轉化為幼兒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內涵于德育之中,是在社會、家庭和幼兒園及學校的教育與熏陶下,通過個體自身的實踐活動形成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培養(yǎng)的好,以后只需順勢培養(yǎng)下去,自然可成為社會優(yōu)良分子;倘使培養(yǎng)得不好,養(yǎng)成不良心態(tài)和行為習慣等,不易改變。這些兒童升到學校里來,教師需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去糾正他們已形成的壞習慣、壞態(tài)度、壞傾向,真是事倍功半?!笨梢姡變簳r期品德教育的啟蒙與奠基會給人的一生帶來深刻的影響。

        二、當前幼兒品德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方面

        1 重智育輕德育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長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導致父母只重視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學習成績的提高,卻忽視了兒童的品德教育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2 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當

        由于獨生子女的獨特性,不少家長對孩子的一切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的實踐鍛煉及情感體驗的機會,造成孩子懶惰、自私、依賴性強,不體諒他人等問題。

        (二)幼兒園方面

        1 品德教育流于說教,脫離幼兒生活實踐

        簡單的說教、單向的語言訓導,將成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灌輸給幼兒,使幼兒處于被動、服從的地位,缺乏親歷道德的過程,道德教育脫離了幼兒的實際生活,難以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感及行為習慣。

        2 教師不能給幼兒良好的榜樣示范

        教師的良好思想素養(yǎng)和品德行為是孩子模仿的重要榜樣,身教育重于言教。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教師缺乏應有的素養(yǎng),無形中給幼兒樹立了反面榜樣。

        針對幼兒品德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我們了解幼兒品德形成與發(fā)展的特點與規(guī)律,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幫助幼兒從小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是完全可能的。

        三、幼兒品德教育的途徑

        從幼兒品德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分析了幼兒品德教育的可行性,我們初步探索了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一)幫助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

        1 情感陶冶法

        利用父母與子女間的情感和各種情景中的情感因素,感化幼兒的心靈,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能關愛孩子和尊重孩子、賞識孩子,使孩子在贊揚和鼓勵中陶冶自己的情感。

        2 定期評價法

        幼兒在良好品德形成過程中,家長必須定期給予幼兒正確的評價,從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獨立性,使幼兒真正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樹立自信心。

        (二)寓品德教育于幼兒的日常活動之中

        1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的行為規(guī)則

        良好行為規(guī)則的養(yǎng)成,以促進幼兒品德發(fā)展。在小班開展游戲活動——“送玩具回家”,幼兒在每次活動之后能分門別類地將玩具送回各自的“家”,在不斷地強化下,幼兒能有意識地收拾、整理玩具,并且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根據幼兒的能力在中班、大班開展“小小值日生”活動,每天值日生為小朋友服務:端飯菜、抹桌子、掛杯子、掃地等。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提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是幼兒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

        2 利用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

        (1)品德教育滲透于角色游戲中

        幼兒的品德教育,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其中以角色游戲為最佳選擇。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例如,游戲“乘車”,司機與售票員緊密配合,扶老攜幼,禮貌待客,乘客先上后下,互相讓座,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2)品德教育體現在情境表演中

        第5篇:孩子品德教育范文

        [論文摘要]美國品德教育運動涉及的內容和人員都比較廣泛。品德教育運動雖在實踐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別,但其中有一些被基本認同的觀點??陀^分析品德教育運動,同時結合文化背景對我國的德育實踐進行有益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美國的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一直對其他國家產生著重要影響。近年來,美國教育領域出現的旨在回到過去的品德教育運動(charactereducationmovement)同樣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和思考。如何認識和借鑒美國的品德教育運動?我認為應該分析運動產生的背景和了解運動的基本內容,同時結合我國的文化背景與德育實踐進行客觀的分析和反思。

        一道德教育“回到傳統(tǒng)”

        20世紀以來,美國的道德教育發(fā)展經歷了3個階段:傳統(tǒng)德育階段、相對主義與過程主義階段、品德教育運動階段。在不同的階段,美國德育表現出不同的德育理念和實踐模式。

        傳統(tǒng)德育階段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屬于赫爾巴特式的傳統(tǒng)教育范疇。在這個階段,德育強調正面直接地灌輸;強調紀律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強調學生自律。在這個階段,伴隨道德教育過程的有被廣泛閱讀的品德教育讀本《麥加菲課本》,呈現給孩子們的是關于英雄與美德的故事。

        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在20世紀20-30年代受到了兩方面的沖擊:一是杜威的實用主義德育理論,另一是休·哈茲霍恩和馬克·梅所做的著名的“品德教育調查”。杜威的實用主義德育理論強調兒童中心、兒童自主,提出“生長之外無目的”,這些觀點對直接德育、成人權威、道德價值灌輸提出了挑戰(zhàn)。休·哈茲霍恩和馬克·梅的品德教育調查選取了一萬多名調查對象,涉及33個行為指標,所得到的結論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課堂品德教育能減少學生的不良行為和增加利他行為”。在以上兩個因素的影響下,美國的道德教育實踐和道德教育理論都發(fā)生了變化:在實踐上,道德相對論使學校放棄了道德教育;在理論上,出現了以道德相對主義和過程主義為特征的價值澄清學派和道德認知主義學派。這兩個學派都把道德教育的重點指向道德思考、判斷和選擇,強調道德行為產生的過程,不提倡教師給學生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做出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但是實踐證明,僅僅發(fā)展兒童的道德判斷對于兒童道德行為的產生和鞏固的效果都是很有限的。

        道德相對主義和過程主義與美國20世紀60,70年展起來的極端個人主義相結合,導致了美國糟糕的社會狀況。傳統(tǒng)的道德環(huán)境轉變?yōu)橐粋€相對主義的道德環(huán)境。采取什么樣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沒有一個共同的標準,而完全成為個人的選擇。在學校里,教師不敢進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否則就有推廣自身價值觀的嫌疑。在家庭中,父母也逐漸失去正面教育的信心。美國的青少年缺少一個用作態(tài)度與行為引導的基本價值標準,再加上信息時代社會發(fā)展變化的加快,以及作為社會基本細胞的家庭結構與功能的改變等,這些都使青少年處于一個不利的道德發(fā)展環(huán)境(50%的離婚率、1/3的嬰兒一出生在單親家庭等)。這種不利的成長環(huán)境導致青少年產生很多社會間題:暴力與破壞行為、偷竊、性早熟與待、自毀行為等。例如,每年美國有1,4萬14歲以下的女孩子成為媽媽。1988年美國衛(wèi)生局調查顯示:20歲以下的青少年中有自殺企圖的占1/7。

        從20世紀80年代起,許多德育專家批判相對主義與過程主義,呼吁加強品德教育,主張回歸到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模式。這些呼吁逐漸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及行動、資金的支持,“品德關注聯(lián)盟”、“品德教育伙伴組織”等組織相繼成立,“回到傳統(tǒng)”的呼吁與行動進一步發(fā)展成為涉及很多人和很大范圍的品德教育運動。

        二品德教育運動的基本觀點

        如何理解“品德教育”的含義?目前爭論很多,下面介紹兩個用得最多的定義。一個是阿蘭·羅克伍德的定義:品德教育就是指以學校為基礎并與社區(qū)機構合作進行的,通過直接、系統(tǒng)而非相對主義的價值影響去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的一種教育;另一個是“品德教育伙伴組織”提出的:品德教育就是學校、家庭與社區(qū)在幫助孩子理解、關心和實踐核心倫理價值的有意識的活動。雖然在實踐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別,但品德教育運動仍然有一些大家基本認同的觀點:

        1多元社會中仍然存在普遍認同的價值

        品德教育運動的支持者認為,普遍價值是存在的,學??梢岳碇睔鈮训貍魇谒鼈?。以發(fā)展兒童的道德判斷力為重點的柯爾伯格也逐漸認識到,道德教育的內容是道德教育者不可回避的問題??聽柌竦钠拮?也是他的合作者)安·希金斯曾經寫到:“作為一名道德心理學家、教育家和倡導者,柯爾伯格認識到他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個哲學家,回答諸如‘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公正?’等問題。最后,他相信,在學校和社會中培育道德發(fā)展,須由哲學家們評判是公正的。為了界定公正,柯爾伯格求助于柏拉圖、康德以及與他同時代的約翰·羅爾斯和于爾根·哈貝馬斯?!?/p>

        品德教育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馬斯·里克納提出,尊重與責任及其派生的價值是學校能夠合理傳授的價值。另外,還有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組織提出的各種價值觀標準。這些標準在內容上有差異,在產生過程上值得推敲,但普遍價值觀存在并可以在學校傳授這一點得到了人們的認同。

        2強調正面直接的道德教育

        在品德教育運動中,教師的職責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學校要求教師努力把鮮明的價值觀教育融入到他們的全部教學活動中,期望教師和學校的工作人員成為學生品性學習的典范。芬斯特馬赫(G"Fenstermacher)指出,教師從3個方面扮演著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第一,他們可以非常直接地進行道德教育,這種指導形式被稱為說教式指導;第二,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與道德有關的內容;第三,教師以身作則,以自己的道德行為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從教師身上看到諸如誠實、公平競爭、替他人著想、寬容和共享等品質。學校實踐證明,德育的很多工作需要教師進行直接的解釋說明。在某些問題上,學校要求教師有明確的價值觀,并讓學生感受到這種價值觀。

        3要求學校與社區(qū)、家庭相互配合,建立立體綜合的德育系統(tǒng)

        20世紀以來,一些社會因素的變化降低了家庭、社區(qū)等傳統(tǒng)養(yǎng)育機構對孩子的影響。例如,迅速的工業(yè)化,從融合著核心價值觀的鄉(xiāng)村來到大都市的移民,多元文化的迅速出現,媒體提供的多視角的道德與文化觀點給父母和孩子帶來的困惑,婦女進人職場對孩子養(yǎng)育環(huán)境的影響等,這些都使得社會向教育機構尋求幫助。美國德育工作者也強調學校要充當道德教育的主要角色。

        在品德教育過程中有很多學校在努力地影響家長:i>讓家長重視孩子的道德發(fā)展,如提供家長課程,舉行早餐會,午餐后在家長工作的地點進行演講;2)讓家長參與品德教育過程,如向家長通報最近時段的活動主題,與家長一起設計品德活動,讓家長參加孩子們的主題活動和各種儀式;3)成立家長支持性團體,舉辦經常性的討論會。

        學校還尋求社區(qū)的幫助。例如,社區(qū)邀請專家和家長交流品德教育問題,社區(qū)為經常缺課的孩子提供幫助等。

        4強調實際的行為訓練

        為糾正價值澄清學派和道德認知學派只關注道德教育過程的不良傾向,很多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品德的項目中都努力給學生提供實踐道德價值觀的機會,每個品德發(fā)展項目都有實踐計劃支持,如義務服務、校園巡邏隊、自主經營管理學校商店等。

        對學生品德發(fā)展水平變化的評估不是僅僅依據道德知識的測驗和道德兩難故事的判斷。德育效果評估的主要依據是學生行為的變化。在對一所學校的品德教育計劃的效果進行評估時,評估者要做的事情是將計劃實施之前的有關學生行為的基線數據與受計劃影響的數據做比較。

        5體現關懷倫理的思想

        美國的品德教育運動受到了內爾·諾丁斯關懷理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方面:1)德育工作者從關心孩子所面臨的問題人手設計品德發(fā)展項目;2)在品德教育過程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愛,為無障礙的師生交流和建立教師個人的積極影響奠定基礎;3)在品德發(fā)展目標中,把情感教育、關心與自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從品德教育運動的興起及其基本的實踐模式與觀點看,它是對道德相對主義與過程主義的否定,同時又體現了關懷倫理的思想。

        三對“品德教育運動”的分析

        品德教育運動是美國教育領域中的重要現象,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在對這一現象考察和分析的過程中應注意兩點:

        1)美國的品德教育運動本身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概念問題;“回到傳統(tǒng)”與傳統(tǒng)德育的本質區(qū)別問題;在價值多元的社會如何產生核心價值觀、如何避免灌輸;等等。

        2)結合我國的德育實際和文化背景對其分析和借鑒。以“回到傳統(tǒng)”為口號的品德教育運動并不是真的要回到傳統(tǒng)德育狀態(tài),傳統(tǒng)德育賴以存在的社會與文化條件已不存在,品德教育運動是在美國現代化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產生的。我國以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為基礎的德育實踐與美國德育實踐有較大的差別,以重群體價值觀為特征的文化背景與美國注重個體價值觀的社會背景也有很大差異,因此我國德育實踐的出發(fā)點和德育工作重點都應有所不同。

        四品德教育運動的啟示

        美國品德教育運動可以給我國的德育實踐以下一些啟示。

        第一,關注文學作品對道德教育的價值。工S.列明((J.S.Leming)認為,兒童在文學作品中的體驗是一種道德觀察學習,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亦支持這種道德觀察學習觀點。文學作品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參與美德行為模式的機會,還建立了德育目標與榜樣之間的聯(lián)系,并把道德認知轉化為可欣賞的道德行為。

        第二,引導學生進行道德哲學思考。雖然在品德教育運動中,一些德育工作者批判只注重道德判斷的德育,但他們并沒有完全放棄道德思考。道德教育的假、大、空是不行的,但是僅僅停留在行為習慣和規(guī)則層面的道德教育同樣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教育者應該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道德價值與信仰方面的。

        第三,重視建立家庭、學校、社區(qū)相互配合的品德教育體系,并采取一系列切實有效的保障措施。

        第6篇:孩子品德教育范文

        1讓家長認識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事實上,家長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學兼優(yōu),辦事能力強,更希望他們出色成才。這些想法是與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目標一致的,學校只要在教育活動中與家長們建立信息溝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現“雙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異,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終收效甚微”的現象。為了讓家長認識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家長們普遍關心的重點、熱點和難點的基礎上,利用家長座談會向家長介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意義,使家長明確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點,使家長在思想上真正與學校達成共識,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工作。同時還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作用,通過學生與家長的交流,讓家長把對子女的愛以正確的方式融入到對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

        2請家長參與和協(xié)助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動,多渠道實施素質教育

        在具體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調動家長們積極參與和協(xié)助的重要性,要正確地引導家長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巨大潛力。

        2.1請家長走進校園,提高家長對素質教育的認同感,共同做好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具有巨大的優(yōu)勢,不僅時間充裕,“師資”力量雄厚,而且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個別教育,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定向培養(yǎng)。但家庭教育也有“雙重性”,父母的不良習慣和不恰當的教育方法,也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學校應采取有效措施,開發(fā)家庭教育的巨大潛力。

        2.1.1請家長到校參加觀摩活動,讓家長們在觀看活動的過程中發(fā)現自己子女的優(yōu)缺點,從而引起重視,增強育人的責任感。通過比較,使家長找到差距,懂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競爭很激烈”和“山外有山”的道理,認識到必須教給孩子生存的本領、獨立的能力,增加適應社會的本領與機遇。

        2.1.2教師與家長彼此之間的接觸,有利于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識,形成合力。借活動機會交流學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現,從中相互溝通,共同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為教育的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

        2.2通過家訪活動,讓學校思想品德教育走入家庭,體現素質教育的互動性。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決定著孩子的命運與未來。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繼續(xù),而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都是以家庭教育為背景進行的。家庭教育具有終身意義,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而且伴隨孩子的一生。教師的定期家訪活動,使學校的教育要求為學生家長所了解。有家長督促,學校檢查,促進了學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時充分發(fā)揮家長的特長,讓學生在不同的家庭,學會交往,學會合作,開闊視野,鍛煉能力。實踐證明,這樣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7篇:孩子品德教育范文

        一、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

        由于小學生還不能接觸社會,所以其成長環(huán)境比較簡單,主要是學校和家庭。在這樣的情況下,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影響就顯得比較重要。如果家庭環(huán)境和諧,家庭教育得當,將有助于小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時對孩子以后的成長和學習也會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如果家庭環(huán)境比較復雜,家庭內部矛盾沖突很激烈,孩子整日處在一個不安、動蕩的環(huán)境之中,家庭教育就會出現很大的副作用,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健康發(fā)展。同時,這種家庭教育帶來的后果十分嚴重,對孩子以后各個階段的教育以及成長都產生難以抹滅的負面影響。

        其次,孩子在進入學校學習以后,學校會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十分強的。當孩子回到家以后,會模仿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思想品德教育理論和方法,或者根據自己所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來分析家長的行為和言談。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孩子的?@種有利于思想健康發(fā)展的行為可能會被抹殺,或者得不到鼓勵而使孩子對思想品德教育失去興趣。同時,孩子在家里的模仿或者實踐行為,也是對自己在學校所學到的思想品德理論和方法的拓展與延伸。簡而言之,家庭教育在小學生思想品德中發(fā)揮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延伸和提升作用。

        不僅如此,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補充作用。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雖然比較全面系統(tǒng),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實踐應用教學課較少,對于在實踐應用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分析不夠全面。小學生心智還不成熟,當他們把在學校思想品德課上所學的理論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學校沒有及時講到,學生可能會出現錯誤的選擇。此時,就需要家庭教育發(fā)揮其補充作用。對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行為進行正確教育,幫助學生正確健康地發(fā)展。

        二、家庭教育可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自古以來我國就把家庭教育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如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在當今社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明顯。時代的發(fā)展使人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人才對于提升國家綜合國力的推動力。而家庭和教育則是培養(yǎng)人才的關鍵。對于家庭教育來說,作為整個教育事業(yè)中的一部分,其好壞決定著孩子未來的成長。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健康成長,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也有帶動作用。

        三、現階段我國家庭教育出現的問題

        第一,很多家庭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們受舊觀念的束縛,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應當并且只需要由學校來負責即可。同時,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思想品德教育是可有可無的。家長只需要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孩子只需要學習好就行。在這種錯誤想法的引導下,很多小學生都沒有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家長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對。有些家長堅持棍棒教育。對于孩子,總是采取一些過于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很大傷害。還有些家長始終堅持自己的權威性,從不與孩子進行平等溝通,使孩子在家長面前有一種畏懼感。這些不正確的教育方法,不僅不能使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產生正確影響,有時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

        第8篇:孩子品德教育范文

        關鍵詞:校外活動 青少年 品德教育

        一、引言

        目前,我國不同民族不同省份對于青少年品德教育的重視程度存在著差異。比如,北方廣大農村地區(qū)的父母不會將孩子送到夏令營或是野外活動中,而城市的父母恰恰相反,他們熱衷于將孩子送到校外的活動中去,讓孩子多學習,多交流。當然,校外活動不僅僅是這些表現形式,還有其他的內容。校外的活動可以提供機會和時間,讓學生體驗品德重要性,可以讓學生進行品德力量的思考。本文從青少年的自身特點入手,將校內的教育不足,以及如何在校外培養(yǎng)青少年的品德進行了詳細的敘述。

        二、青少年自身特點

        青少年是指年齡處于11到17歲的孩子,這個時期是形成個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受到的教育,無論是技能性的還是思想性的,都會對其一生的發(fā)展起到關鍵性的影響。首先,青少年的思想并不成熟,容易沖動,做事情根據自己的興趣和主觀方式進行,沒有顧慮;其次,青少年缺乏生活經驗和生活的閱歷,對客觀世界發(fā)生的事情,沒有形成全面性的認識,容易武斷的判斷是非,體現出極大的幼稚性;再次,青少年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對于客觀世界的認知來源于教師、家長、同學、朋友等,存在著比較大的局限性,需要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校內教育在德育培養(yǎng)方面的不足

        對于校內教育而言,對于品德考察的要求比較低,并沒有形成單獨的課程進行品德教育。一般而言,學校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學生的技能,提高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能力,對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關注度不夠。接下來將校內教育中培養(yǎng)德育方面的缺失進行詳細的敘述:

        1.教育變革不夠,缺少對品德能力的考察

        我國的教育一直處于變革之中,并且程度不斷地加深。但是,一直以來,沒有將品德能力的考察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如,我國的品德教育課一直都進行著。但是,每個學期和每個學習階段并沒有進行考評,也沒有進行檔案記錄。這樣的管理制度下,青少年的精力不放在品德上,而是學習技能。長期發(fā)展下去,會導致青少年品德教育的缺失,容易受到社會不良思想的影響。

        2.教學任務導向,致使教師偏重技能教學

        在學校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學校看中學生的學習成績,一般集中在文化基礎課上,學校之間質量評估也是按照成績進行排名的。這樣的管理模式使教師只能進行文化課技能基礎學科的深入講解,品德教育得不到充分利用重視。

        3.學校對于品德教育一直依賴于家庭教育

        品德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學校將這部分責任推給了家庭教育。父母需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管理和培養(yǎng),學校僅僅是進行重要的文化學習。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壓力或是其他的原因,對孩子的品德教育不夠,出現了品德教育缺失的現象。

        四、校外活動培養(yǎng)青少年品德的要點

        1.理解校外活動培養(yǎng)青少年品德的意義所在

        通過上面的分析已經得知,校內無法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做到位,學生的品德教育受到了很大影響。因此,在開展校外活動的時候,應抓住培養(yǎng)青少年的意義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首先,在校外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情操是對學生成長負責的表現,學生進入社會,課堂的知識是無法滿足需求的,還需要高尚的素質以及品德教育下得到的好品質,品德教育做的好,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其次,品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融入社會。社會是一個大熔爐,每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的位置,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打造美好的社會;再次,校外教育可以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青少年的品德來源于家庭、學校、社會,其中學校的校外活動是最能培養(yǎng)青少年的部分,通過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獲得多種體會和感悟,甚至得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和技能,也可以有效地鍛煉合作能力。

        2.校外活動的項目內容要符合青少年的需求

        在進行校外活動實踐的過程中,組織者和活動的管理者應充分考慮青少年的內心需求,做到最大限度地符合他們的精神追求,不提供不健康、危險、難度大的項目。如今校外活動走向市場化管理,青少年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方式漸漸放寬,導致大量的青少年走向了迪廳、網吧,這些娛樂的地方。青少年應在校外活動中積極與同學、朋友進行學習上的交流,相互啟發(fā)、鼓勵,將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進行挖掘,而不是一起去享樂。比如,參加夏令營進行戶外鍛煉,伙伴之間應相互幫助,學會在團隊中成長,運用團隊的力量發(fā)展自己,而不是單獨地去游山玩水。

        3.校外活動應增加老師對學生品德方面的指導

        校外活動本身來講是不需要有教師進行指導的,是自由的、個人的事情。但是,為了可以做好品德工作,應在活動過程中或是活動前后與教師進行溝通,獲得教師的指導。這個時候,教師在做指導時,不應僅僅是做表面上的回答,而是進行活動內容的詳細分析,將其中每個人的作用和過程中不同人的責任進行分工,確保大家都可以有所收獲,并能從活動中獲得收獲。比如,集體出動進行實踐活動,過馬路時,需要有專人進行道路安全的管理,在實踐的過程中,大家應懂得謙讓和遵守規(guī)矩,保障不傷到自己和他人,安全的參與活動,安全的返回。如果有條件,教師還應讓學生進行總結,將其中得失進行分析,使學生盡快地成長起來。

        4.校外活動與社會號召結合起來,讓學生直接感受正能量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古國。每年國家進行大量的準備,來紀念先人或是慶祝重大節(jié)日。這些都可以加入到學生校外活動思想教育中,這些是我國的傳統(tǒng),也是民族的靈魂。學生有必要進行深入的了解,了解自己民族的智慧和品質,并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在自己內心深處形成種種的民族歸屬感。這些內容的傳播和教育同樣是對其品德方面的教育,并且作用更大,意義更加深遠。比如,我國今年制定了第一個國家公祭日――日。在追悼死難者的活動中,就可以將這段歷史進行傳播,使青少年銘記歷史的教訓,努力學習,建設起強大祖國。

        校外活動是對課堂重要的補充,也是對學生品德教育的重要陣地。每一次活動都是一次經歷,都可以得到收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多個問題的思考,由學生進行自我體會,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和自身素質,最終成為德才兼?zhèn)涞膶W生。

        五、結語

        綜上,將校外活動品德教育的具體方式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對現代教育中存在的缺點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校外活動的注意要點。只要學生、教師進行配合,充分地發(fā)揮集體的凝聚力,就可以使學生們認識到團結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孫耀,劉琪,楊鳴.大眾健身行為的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08.

        第9篇:孩子品德教育范文

        1.引領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學會尊重 品德教育不是對學生的消極約束,而是人的自主實現,是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如果品德教育只是要求學生“遵守”,關心學生外在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而不注重學生內心的感受,就不能調動起學生飽滿的參與熱情。在品德教育中,只有調動學生飽滿的參與狀態(tài),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品德建設的主體;只有將認識水平的提高、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為大而空的道理教師會說,學生也會說,但是他們更缺乏的是真情實感的體驗。

        在品德教育中要重視以情感作中介,溝通品德認知和品德行為,促進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在“體驗”中思考,使學生在情感參與的過程中不斷地、自主地實現人格提升,領悟尊重的內涵。小學《品德與生活》中的“孝敬父母”教育,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內心情感入手。教學前我設置了一個問題,讓同學們先采訪自己的家長 “我是怎樣來到人間的”。家長們向孩子們講述了孕育他們時的喜悅、分娩時的痛苦、撫育嬰幼兒的艱辛……家長們聲淚俱下的回憶定地打動所有的孩子。在教學時當我問到這個話題時許多孩子們流著淚說:“我們的生命是在母親的陣痛中誕生的,是在父母悉心關愛下成長的,父母是學生最尊重的人?!?/p>

        2.尊重學生言行中的每一個閃光點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不斷營造一種適宜學生發(fā)展的環(huán)境和氛圍,教師的任務就是搭設平臺,并尊重學生在這個平臺上每一次表現。

        一位歷史教師在上課時發(fā)現有個從不作筆記的學生,在一次課上卻專心致志地在本上畫了些人不人、鬼不鬼的東西。原來,這節(jié)課講的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由于當時士兵的衣著過于復雜,這個學生覺得穿起來像是龍蝦,所以就用畫“龍蝦兵”來作筆記。馬教師沒批評他違反紀律,反而認為正因為他認真聽講才產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促進了求知欲,這不正是教師求之不得的嗎?于是允許了這種獨特的學習方式,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的。自此以后,這個學生的學習興趣日見濃厚。期末歷史開卷考試,他卻要求閉卷。馬教師滿足了他的要求,結果他考了第一。

        當年陶行知先生用四顆糖教育學生最后讓那位打架的學生哭著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闭{皮的學生也有人格,也有閃光點,也需要尊重,“四顆糖”讓這位打架的孩子終身受益,也讓我們每位教育者感悟終身。

        3.尊重并激勵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次進步 成功的標準是什么?第一名?我們不是常常聽到家長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孩子,你怎么不給媽得個第一名!其實,有人可能一輩子都得不了第一名。所謂成功,并非是終結性的,或達到某一固定目標,而是形成性的,進步就是成功。教師在德育評價過程中把立足點放在激勵而不是鑒別上、放在進步而不是結果上。以激勵反饋為主,淡化鑒別、選拔過程。品德教育必須看重每一個人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這就需要啟發(fā)學生的內動力,引導學生從自己眼中找自己。要教育學生不和別人較勁,要和自己較勁。一個人,有了自我發(fā)展的內動力,他是幸福的,生命是有質量的,他也是值得尊重的。

        4.讓學生懂得尊重,教師首先要學會尊重 在品德教育中教師首先要面對的是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學生是主體,教師的責任在于服務。尊重學生在道理上教師都會認同,可在教育實踐中真正做到卻很難。無論是行為習慣,還是思維方式,都像一條條看不見的繩索束縛著他們。大多數教師是愛學生的,可是愛并不等于尊重。教師們在教育中要“請學生坐下來談話”、“不從窺視孔中看人”、“不用''差生''一詞”、“先向學生問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马鞍山市| 安平县| 庆安县| 武川县| 东台市| 五原县| 安远县| 穆棱市| 阳曲县| 潢川县| 长岭县| 浦县| 岳阳市| 盘山县| 尤溪县| 犍为县| 襄城县| 海盐县| 泸水县| 贺州市| 温泉县| 三亚市| 新巴尔虎右旗| 黄山市| 车险| 柘城县| 繁昌县| 唐山市| 夏津县| 金堂县| 陆川县| 成安县| 桃源县| 龙泉市| 保山市| 元氏县| 集贤县| 新建县| 鄂托克前旗| 视频| 寻乌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