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范文

        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

        第1篇: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范文

        關鍵詞: 教師業務檔案 建立 管理

        教師業務檔案是學校檔案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和抓好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依據之一,它在個體上,反映了教師個人的專業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科研能力及工作業績;在群體上,反映了學校師資素質、隊伍結構、科研能力和辦學水平。本文從三個方面入手,淺談教師業務檔案的建立和管理。

        一、教師業務檔案管理的意義

        加強教師業務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充實、豐富教學科研檔案的內容,有效地防止一部分重要教學檔案的遺失;可以彌補人事、組織檔案的不足,共同構成選擇人才的信息庫;可以為正確評價教師業績,形成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激勵機制提供可靠的依據。因此,教師業務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在深化學校改革,實現教育管理科學化中具有深遠意義。其意義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建立教師業務檔案,可以全面了解學校師資隊伍現狀,研究制定合乎實際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措施,培養一支結構合理、質量優良、適應學校教學、科研需要的師資隊伍,從而不斷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更高要求。

        2.加強教師業務檔案管理,為教師的考核、晉升、培養選拔等提供確鑿的原始材料和數據,真實地反映每一位教師的素質和教學科研能力,最具有科學性、準確性和可比性,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僅憑大概印象、靠關系等弊端。有助于促進教師在教學科研等方面的不斷提高,使學校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

        3.管理好教師業務檔案,可以使教師職稱評定更具有可操作性。業務檔案以其真實的內容和準確的量化尺度,來公平、公開、公正地評定職稱,體現了優勝劣汰的競爭原則,對師資隊伍的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4.做好教師業務檔案管理,可以為學校領導綜合掌握學校人才的情況,合理配置和利用人才資源提供可靠依據。如在學校內部各層管理人員的選拔和各類骨干梯隊的建立或為上級機關、用人單位推薦人才的過程中,真正做到選賢舉能、擇優錄用,更好地服務于領導的決策。

        二、教師業務檔案的主要內容

        教師的業務檔案不同于人事檔案,它主要是教師教學和科研情況的如實記錄,是教師評優、評先、評職、聘任最原始的證明材料和依據。立檔的具體內容如下:

        1.各類教師本人的基本情況。

        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以及任職、評職等情況。

        2.教學檔案收集。

        (1)每年度的教學、科研學術情況,主要有教師每年度的教學、科研情況。包括專業課、公開課、實驗課、實習課、講座等的授課數量、優秀教案、教學質量評價結果。(2)教學科研文獻的收集。主要包括論文的收集:教師在報刊上公開發表的論文,各種學術會議上宣讀的論文;論著的收集:教師公開出版的專著、合著、教材,優秀教師的教案,著名教師的手稿、畫作等;科研課題的收集:科研課題是反映教師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教師創新能力的具體體現,有的已公開發表、有的尚未發表,科研課題由于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保密性,可由本人提供摘要或獲獎情況,但一經發表就要立即收集。

        3.反映教師業務培訓提高材料的收集。

        包括教師參加各類各層次的業務培訓,進修的畢業證書復印件、成績單、鑒定表,以及綜合反映教師在培訓期間的表現及業務水平提高的證明材料。

        4.獎罰情況。

        教師在教學、科研情況過程中獲得的各種獎勵、榮譽稱號、獲獎證書復印件、獎牌、獎杯的照片、聲像資料等,以及對教師教學事故處理的結論等。

        三、教師業務檔案的管理

        現代教育的發展對教師業務檔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做好業務檔案管理的五個要素,即收集、整理、鑒定、保管、提供利用等以外,還有賴于業務檔案管理工作現代化、標準化、規范化的實現。

        1.正確處理經常性收集與集中收集的關系,明確和規范業務檔案的建檔范圍,是做好管理的重要前提。

        每個教師的個人簡歷、業務能力、科研水平和教學工作不盡相同,而且是發展變化的。散存在學校各部門或個人手中的文件、照片、音像資料,在尚未歸檔立卷前,還不能算是檔案,只有收集起來,經過整理、鑒定、統計、歸檔、編研等一系列工作程序,才能轉化為檔案。因此,檔案工作人員要處理好經常性收集和集中收集的關系。檔案工作人員在平時要了解有關部門的工作動態,掌握材料形成的信息,例如科研成果、論文、獲得的獎狀證書。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材料要隨時收歸檔,對于職稱評審、評比先進、年終總結和業務考核,所形成的材料比較集中,就抓住時機進行集中收集。

        2.嚴密科學的保管是做好業務檔案工作的關鍵。

        教師業務檔案的管理在強調材料完整性的同時,要在教師業務檔案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抓住重點門類、重點項目、重點材料,取其精華,嚴把質量關。業務檔案的保管應按以下四個程序進行:

        (1)以“人頭”為建檔單位實行組卷。將學校教師各教學實體(部、室)的教師以“人頭”為建檔單位,實行組卷,檔案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上架。這樣既能避免遺漏,查找起來又簡便快捷。

        (2)分門別類,編寫目錄。業務檔案要按材料分類,編寫卷內目錄,以時間先后順序裝進檔案袋中即可,同時,按各教學實體教師姓名的姓氏筆畫順序編寫出檔案目錄,以便索驥。

        (3)建立索引卡片,便于把握。將每一位教師的業務檔案都建立一張索引卡,卡片上將教師的姓名、業務檔案有效的位置、出生日期、學歷、職稱等具體情況都反映清楚。

        (4)及時剔除增補,進行動態跟蹤保管。離退休教師退出教學工作崗位,其業務檔案的記載也隨之終結,并將其檔案單獨上架,作為歷史資料保存。調動離校的教師的業務檔案也隨之移送給對方單位職能部門。外單位調入的教師,及時向對方職能部門索取業務檔案。對新分配來的教師及時建立業務檔案。

        3.引入現代化管理手段,大力開發信息資源,提供利用,是檔案管理的最終目的。

        第2篇: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范文

        近年來,國際社會面臨著嚴峻的社會治安問題,對我國而言,通過公安高等院校的建立,培養具有高質量的公安人才,能夠實現人才與國家公安部門的對接,為國家社會治安的維護起到幫助作用。但是現階段,在我國公安高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對公安人才教學質量的監控、評價等內容依舊存在大量問題,因此,對公安高校而言,建立有效的教學監控質量體系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范圍――具有廣泛性

        公安實踐教學活動是建立在對公安基礎知識內容學習之上的,它包含有多樣的教學內容,例如:基礎實踐、警務實踐、社會實踐、科研實踐等,這些實踐內容都會對公安教學的教學質量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多樣化的課內課外實踐中,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范圍也具有一定的廣泛性,這種廣泛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包含課內與課外的教學實踐活動

        課內的教學實踐活動主要是指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課堂進行的相關信息技術實踐活動,課外的教學活動是指在課堂以外由學校或教師組織的實踐活動,這兩種實踐活動都會對學生的公安知識技能產生一定影響。

        1.2 包含校內與校外的教學實踐活動

        校內教學實踐活動主要是指通過利用學校內固有的實訓平臺進行的內容實踐,這種實訓平臺有許多種,例如:射擊館、電子取證實驗室等;課外教學實踐活動主要是指在學校與地區相關單位通過合作組織的在校外進行實踐訓練的活動,這種活動一般以實習、見習的方式進行。

        1.3 包含自主與規定的教學實踐活動

        自主教學實踐活動是指學生在掌握相關技能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學習需要通過自主安排參與的相關實踐活動,規定的教學實踐活動是指學生在學校的跟蹤、評價指導安排下進行的課余時間內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

        1.4 包含實務與理論的教學實踐活動

        實務性教學實踐活動主要是指對學生進行公安相關技能的實踐活動,例如:射擊、擒拿等,理論的教學實踐活動主要是指根據學科需要進行的論文寫作、調研報告等具有理論知識的實踐活動,這兩中實踐活動都會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起到重要作用。

        2 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對象――評教與評學結合

        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對象既包括參與實踐活動的學生,也包含實踐活動中的指導教師,因此,這種監控評價是對評教與評學兩方面內容的有效結合,因此,在公安本科院校進行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建立的過程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2.1 健全相關組織機構

        本科公安院校的教學實踐活動有著較多的活動種類,它以多樣化的形成出現,因此,在進行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結合學校實際對相關的組織機構加以健全,使組織機構能夠發揮評教與評學的作用,例如:成立評價領導小組、成立教學督導團等。

        2.2 制定相關科學標準

        標準是實施評價活動最主要的依據,因此,在公安本科院校建立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特征有針對性的設立評教、評學標準,通過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教師和學生為對象進行不同方式的評價促進監控評價體系的良好運行,進而提高公安院校的教學質量。

        2.3 發揮學生主導地位

        學生是教學實踐活動中的主體,近年來,教育活動中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了更多關注,因此,在構建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觀點,通過學生話語權的提升將常態評價與集中評價進行結合,促進監控評價體系效果的體現。

        2.4 注重校外實踐評價

        公安內容的學習最終目的是走入社會,校外的實踐過程是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重要內容,在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校外實踐活動的評價,通過對校外實踐能力的監控對學生進行全面有效的評價。

        3 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內容――突出能力本位

        公安本科院校的教育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職業性質的教育,它主要培養的是優秀的公安職業人才,因此,在構建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過程中內容要注重能力本位的突出,這種能力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公安職業基礎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從事公安最基本的工作,是學生基礎能力的體現,例如:文書寫作、計算機應用等;其次是公安職業的核心能力,這是學生畢業后進行公安工作的最主要能力,它包括調節治安糾紛、協同處理突發性事件等;最后是指公安相關職業素質的能力,這是對畢業生能力素質的綜合要求,它包含有許多內容,例如:具有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等,這些能力的考察都是公安實踐教學質量健康評價體系中的主要內容。

        4 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方法――多樣性

        公安本科院校的教學實踐活動相較于其他教學活動有著多樣性的特點,因此,在構建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過程中也具有多樣的評價方法,其中對學生成績的綜合評價是較為重要的,下面筆者主要對學生成績評價多樣性的方法進行分析。第一,在對公安本科院校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將校外的實踐考核成績與校內的實踐考核成績結合起來,綜合的對學生實踐水平進行評價;第二,要將單項科目內容的教學實踐成績與綜合的實踐成績結合起來,通過二者的結合掌握學生實踐能力,第三,要將實務性的實踐考核與理論性的內容考核成績相結合,使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掌握理論知識;第四,要將口頭表達的成績與書面的成績結合起來;第五,要將個體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能力結合起來,以多角度的方式評價學生。

        5 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依據――注重規范性

        公安實踐的教學活動是在不斷地探索中前進的,現階段許多公安本科院校在建立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過程中忽略了制度地方完善,制度是保障教學質量監控評價活動的主要依據,對公安本科學校而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視角出發建立規范的制度,通過制度的完善和規范,在公安教學活動中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從老師角度而言,可以設定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制度、榮譽評選制度、年度考核制度等;從學生角度而言可以設立教學金制度、畢業推薦、榮譽稱號評定等,通過與本科院校自身的實際活動相結合,設立規范性的制度,在以制度為依據的基礎上促進公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完善。

        第3篇: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范文

        [論文關鍵詞]治安管理課程 實訓教學

        近年來,公安院校大都針對治安專業實踐性強的特征,相對強化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學活動的開展,但尚未形成體系,未形成整體合力,實訓教學效果自然無從談起。“理論脫離實踐、動手能力差”的治安人才培養缺陷并沒有得到改觀。有效開展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學,對于造就具有從事治安管理實際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確立正確的實訓教學設計思路

        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學應當重視當前教學和未來職業的平衡,注重課程教學與未來警察職業崗位的適應性,使得課程教學適合公安行業的發展需要。故要秉承“警學結合、戰訓合一”的設計理念,堅持科學性、時代性、實踐性和針對性的統一,要求理論緊密聯系實際,全面貫徹“教、學、訓、戰”一體化的教學訓練模式。要以治安業務為內容,以實踐工作操作為規范,以著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為核心,強化學生的服務意識、程序意識和證據意識。要嚴格根據治安管理課程體系的內在規律和治安實踐工作的現實要求設計課程實訓教學內容和實施實訓教學。在強調夯實基礎、擴大知識面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課程內容設置,緊緊圍繞公安院校各公安專業尤其治安管理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從事公安工作特別是基層治安管理工作的實用型人才的專業培養目標,設定治安管理課程的實訓教學內容,進一步拓寬或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性和從事治安管理、安全防范的實際工作能力,充分體現理論教學為實踐服務的特點。

        二、準確定位實訓教師角色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教師應當積極適應時代要求,改變“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是教育過程的客體”的教育單主體觀理念,明確自身現實角色定位,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綜合的知識引導者和能力指導者,樹立“師生互動、寓教于樂”的教育雙主體觀理念。“教師的職責表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更要求教師由傳統的單向教與學轉變為雙向的溝通與互動。教師不僅要成為課堂的指揮者,更要參與到學生的具體實訓學習中來,甚至于與學生共同分擔扮演實訓場景設計中的角色,共同完成實訓演練。“以前的教師相當于是羊群中的牧羊犬,而現在則變成了羊群中的領頭羊。”羅素曾說:“要使個人生活成為整體,它必須體現一個人所有的創造性沖動,而且他的教育應該是一種能夠啟發和加強這種沖動的教育。”治安管理課程老師應當積極順應現時代治安管理形勢發展變化對于治安管理課程教學的新要求,探究現代社會發展模式下公安院校學生的個性特點,通過場景的設計、角色的調配、問題的引導等途徑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發揮其能動性和創造性。

        三、著力提升教師實踐能力

        治安管理課程是實踐性特別強的實用性課程,其實訓教學能否有效開展關鍵在于實訓教師“實訓場景”的設計和運作,在于實訓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教師作為教育的靈魂,其使命在于點燃受教育者的求知之火,調動學習者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去私心而揚公心,使之具有寬廣的胸懷,未來的眼光,豐富的想象力,獲取新知識的渴望以及創造的欲望,而這一切的關鍵在于能否使學生獲得思維的彈性和發展的空間。”因此,應當在加強教學方法和手段研究的同時,著力提升實訓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可以采用外請基層公安實戰部門有一定理論素質的優秀干警作為教官、教師和教官崗位互換制、專業教師掛職鍛煉到先進公安院校交流學習等方式有效彌補、提高現有專業教師的實戰能力,逐步建設形成一支數量足夠、相對穩定、實戰能力強的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指導教師隊伍,使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師真正融治安管理研究者、治安課程教學者和有經驗的治安管理實踐者為一身,才能真正地大幅度提升治安管理課程的實訓效果。

        四、夯實實訓教學硬件條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學的有效開展除了軟件條件外,實訓場所的齊全和實訓設施設備的完備也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條件,它是實訓教學過程中實施技能訓練的依托,能夠為學生創造職業崗位的仿真環境,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其建設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治安管理課程實訓場景設計的仿真性和實訓項目開設的完整性,當然也決定著實訓的最終效果。而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學研究尚存在開展實訓教學缺少可利用的現代設備模擬環境和資金投入量少與支持研究全面深入開展的矛盾。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實訓條件卻硬性要求教師開設實訓項目,將不可避免陷入“虛于應付”的實訓“形式化”“虛無化”的尷尬現狀,學生不滿意,老師有怨言,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作為現代化的公安院校,應當加大資金投入,逐步解決當前治安管理實訓室數量相對較少、條件相對較差、設施設備相對缺乏的問題。如前期可加強模擬派出所、治安陳列室、治安防控實訓室等室內實訓室的建設,在資金相對不足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最大限度滿足實訓教學需要。在后期積極獲取資金支持,設計并建設完成治安實訓“模擬街區”,如仿真街道、銀行、娛樂場所、特種行業、地鐵車站、公交站臺、社區等,為治安實訓完成仿真的室外實訓場所,將大部分治安實訓項目由室內轉移到室外,形成水平較高、容量較大、條件配套的硬件實訓環境,真正契合治安管理課程實訓要求。

        五、科學設定實訓考核標準

        由于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學開展得比較晚,各個公安院校大多沒有制定統一的實訓教學大綱和考核標準,考核要求、形式不一,任課教師也大多各自為政,甚至同一實訓項目的不同任課教師的考核要求也不盡相同,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再加上沒有制度化約束,如有些院校僅僅規定了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的比例,但在成績評定上卻未為實訓教學設定比例,甚至沒有規定實訓教學的考核,故往往使實訓教學的考核流于形式。而實訓考核是保障實訓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沒有實訓考核必然使實訓教學流于形式。筆者認為,應當根據課程實訓教學在整體課程中所占比例明文規定實訓考核成績在課程最終成績中所占比例,切實監督實訓考核的有效實施,保障實訓教學的有效開展。治安管理課程的實訓考核可分項目進行,每個實訓項目成績按照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記分制評定,從以下方面考核記分:對有關治安管理法律規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0%,案情設計10%,法律文書的制作25%;參與各方角色表現10%;組織紀律性、團結協作精神15%;法律適用20%。每個實訓項目實訓結束后,實訓學生按照實訓要求寫出該實訓項目實訓報告,由實訓指導老師根據學生分組實訓情況和實訓報告完成質量情況給出實訓小組成績,由實訓小組長在實訓指導老師的監督下會同本小組成員商量后,根據本小組成員在本次實訓中的貢獻大小、表現情況等,在實訓指導老師給出的實訓小組成績基礎上上下浮動后給出本小組成員的個人成績,浮動幅度為10%。在所有實訓項目完成后,綜合每個單體實訓項目成績和綜合實訓項目成績后平均得出該學生最終實訓成績。

        六、有效駕馭實訓教學過程

        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學過程以“場景運作”為主線開展,通過場景的設計與角色的扮演,使學生自覺置于某個特定場景中,將抽象理論與生動現實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場景有關環境條件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分析以及違法犯罪狀況分析,相關資料的收集、甄別、整理、加工、編排,相關治安管理管理措施和治安執法法律知識的運用,使學生融合治安管理課程與該項目場景教學的相關知識,掌握人、事、地、物等不同治安管理對象在不同時空條件下管理的差異性,促進其更好地掌握各種相關治安執法工作技能和管理藝術。其實訓教學程序一般安排為:

        第一,場景設計。根據治安管理課程不同教學內容、知識點的不同要求,創設相對應的真實或類真實場景:根據現實生活中的典型實例,創設實體場景,也稱真實場景再現;運用教材基本原理,靈活根據客觀情況,創設需要學生推理的場景;利用現有物品進行實物演示,創設演示場景;采用實驗教學,實現真實場景再現;根據教學內容,帶領學生實地考察,給出真實場景;利用現有材料,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創設體驗場景;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創設圖像場景等。但無論何類場景,都應當貼近治安管理工作實際,生動形象、富有吸引力,至少也要類似于真實社會生活,這是實訓教學能否成功完成的前提。

        第二,場景預熱。實訓教學前,為學生留出一定的預習和準備時間,實訓指導老師提前向學生展現已創設的場景,讓他們有時間查資料、找問題、做分析。

        第三,角色分工。實訓項目參與人員根據場景要求劃定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做好職責的分工。

        第四,物品準備。根據課堂教學需要,準備相應的物品。

        第五,場景演繹。實訓指導老師引導學生參與運作該場景。綜合運用觀摩式、啟發式、辯論式、研究式等教學方法,通過“場景運作”,在場景的展開中強化思維開發、知識運用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要求學生按照預先的角色分工演繹整個場景。角色的扮演要盡可能生活化,要有吸引力,強調逼真性和完整性,鼓勵學生開拓思維、大膽演繹。將娛樂性、懸疑性、研究性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強化學生的特定情境感受性。實訓老師要充分考慮到該場景運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積極引導角色扮演者自身以及旁觀學生開動腦筋發現問題并盡可能找出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第六,場景評價。角色扮演者自評、旁觀學生點評、互相討論與實訓指導老師總結點評相結合。

        第七,實訓考核。完成相關實訓報告,進行實訓考核。如:“治安糾紛調解”實訓項目的實訓程序即可設定為:教師擬定并給出“實訓場景”:某日,梁某某的侄女與汪某某的堂弟結婚,梁某某與其他親戚到汪某某的堂弟家做客,汪某某也在,飯后談話期間,講到婚嫁財物,話不投機,雙方拉扯起來,汪某某不分青紅皂白,用手中的茶碗向梁某某頭上砸去,將梁某某頭部砸傷。經鑒定系輕微傷。旁觀者報警,當地公安派出所出警后對梁某某和汪某某進行調解,汪某某蠻橫不講理,雙方爭執不下;學生復習有關治安糾紛調解的適用范圍、適用條件和調解程序規定的相關知識點;學生分組并進行角色分工:一般每10位學生一組,2人為社區民警,2~4人為糾紛當事人,2~4人為旁觀群眾或目擊證人;做相關物品和道具的簡要準備;糾紛當事人根據角色分工,按照“實訓場景”的框架和要求演繹該糾紛“實訓場景”;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出警、介入;民警演繹治安糾紛調解的相關過程和程序;角色扮演者自評;旁觀學生點評;互相討論;實訓指

        五、科學設定實訓考核標準  由于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學開展得比較晚,各個公安院校大多沒有制定統一的實訓教學大綱和考核標準,考核要求、形式不一,任課教師也大多各自為政,甚至同一實訓項目的不同任課教師的考核要求也不盡相同,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再加上沒有制度化約束,如有些院校僅僅規定了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的比例,但在成績評定上卻未為實訓教學設定比例,甚至沒有規定實訓教學的考核,故往往使實訓教學的考核流于形式。而實訓考核是保障實訓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沒有實訓考核必然使實訓教學流于形式。筆者認為,應當根據課程實訓教學在整體課程中所占比例明文規定實訓考核成績在課程最終成績中所占比例,切實監督實訓考核的有效實施,保障實訓教學的有效開展。治安管理課程的實訓考核可分項目進行,每個實訓項目成績按照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記分制評定,從以下方面考核記分:對有關治安管理法律規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0%,案情設計10%,法律文書的制作25%;參與各方角色表現10%;組織紀律性、團結協作精神15%;法律適用20%。每個實訓項目實訓結束后,實訓學生按照實訓要求寫出該實訓項目實訓報告,由實訓指導老師根據學生分組實訓情況和實訓報告完成質量情況給出實訓小組成績,由實訓小組長在實訓指導老師的監督下會同本小組成員商量后,根據本小組成員在本次實訓中的貢獻大小、表現情況等,在實訓指導老師給出的實訓小組成績基礎上上下浮動后給出本小組成員的個人成績,浮動幅度為10%。在所有實訓項目完成后,綜合每個單體實訓項目成績和綜合實訓項目成績后平均得出該學生最終實訓成績。

        六、有效駕馭實訓教學過程

        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學過程以“場景運作”為主線開展,通過場景的設計與角色的扮演,使學生自覺置于某個特定場景中,將抽象理論與生動現實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場景有關環境條件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分析以及違法犯罪狀況分析,相關資料的收集、甄別、整理、加工、編排,相關治安管理管理措施和治安執法法律知識的運用,使學生融合治安管理課程與該項目場景教學的相關知識,掌握人、事、地、物等不同治安管理對象在不同時空條件下管理的差異性,促進其更好地掌握各種相關治安執法工作技能和管理藝術。其實訓教學程序一般安排為:

        第一,場景設計。根據治安管理課程不同教學內容、知識點的不同要求,創設相對應的真實或類真實場景:根據現實生活中的典型實例,創設實體場景,也稱真實場景再現;運用教材基本原理,靈活根據客觀情況,創設需要學生推理的場景;利用現有物品進行實物演示,創設演示場景;采用實驗教學,實現真實場景再現;根據教學內容,帶領學生實地考察,給出真實場景;利用現有材料,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創設體驗場景;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創設圖像場景等。但無論何類場景,都應當貼近治安管理工作實際,生動形象、富有吸引力,至少也要類似于真實社會生活,這是實訓教學能否成功完成的前提。

        第二,場景預熱。實訓教學前,為學生留出一定的預習和準備時間,實訓指導老師提前向學生展現已創設的場景,讓他們有時間查資料、找問題、做分析。

        第三,角色分工。實訓項目參與人員根據場景要求劃定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做好職責的分工。

        第四,物品準備。根據課堂教學需要,準備相應的物品。

        第五,場景演繹。實訓指導老師引導學生參與運作該場景。綜合運用觀摩式、啟發式、辯論式、研究式等教學方法,通過“場景運作”,在場景的展開中強化思維開發、知識運用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要求學生按照預先的角色分工演繹整個場景。角色的扮演要盡可能生活化,要有吸引力,強調逼真性和完整性,鼓勵學生開拓思維、大膽演繹。將娛樂性、懸疑性、研究性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強化學生的特定情境感受性。實訓老師要充分考慮到該場景運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積極引導角色扮演者自身以及旁觀學生開動腦筋發現問題并盡可能找出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第4篇: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范文

        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外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11

        [摘要] 目的 探討案例分析教學聯合病房見習在提高臨床示教質量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案例分析法應用于外科教學見習課中,經老師授課、見習討論的模式將病例討論引入見習教學中,通過臨床能力測評及問卷調查表學生意見反饋探討該方法應用的教學效果。結果 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和案例診斷技能考試成績均好于對照組(P<0.01),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支持典型案例教學法。結論 案例分析教學聯合病房見習在提高臨床示教質量與效果上具有較好的成效,值得推廣。

        [

        關鍵詞 ] 外科教學;案例分析法;臨床見習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b)-0042-02

        [基金項目]新疆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Ⅱ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SLC201315)。

        [通訊作者] 方法(1980-),湖南,主治醫師,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外科教學。

        現今,培養和造就具有高超臨床技能的高素質復合型醫學人才是醫學教育發展的需要。傳統教學模式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關鍵的技能培養,外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將診斷學、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等基礎知識與外科學知識結合,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難以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相聯系,轉變為臨床技能。案例法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及創新的能力[1]。而臨床見習對于醫學生來說不僅可以增強對醫學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認識到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自覺地學好理論課,而且拓寬了知識面,對未來的臨床工作起著重要作用,直接關系到醫學生臨床實踐的過程,是向臨床醫師過渡的關鍵[2]。因此,我院在臨床教學中采用以病例分析聯合病房見習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外科理論與臨床的有機結合,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校2013級臨床醫學本科專業1個班,隨機分為4個組,隨機抽取兩個組作為實驗組,另外二組作為對照組。各組學生的來源、入學成績、外科學學習內容及學生年齡、性別均無明顯差異。各組學生在理論課學時數、學習進度、授課內容、指導教師資歷等方面均相當。實驗組,男生50名,女生40名,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0.22±1.65)歲;對照組,男生44名,女生46名,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0.51±1.97)歲。

        1.2 方法

        依據外科學教學大綱選取典型案例,案例要求真實、典型具有代表性。讓學生們通過案例中給出的內容推斷結果,達到進一步鞏固加深理論課內容的效果。

        1.3 案例教學法具體實施方法為

        ①理論課后,教師給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實驗組學生提供本節課內容相對應的典型案例,告訴學生案例中病人的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等等,要求學生對教師提供的案例積極思考,認真歸納總結,對于案例中該疾病的初步診斷、相關診斷依據、鑒別診斷、治療原則、治療效果的評判等提出意見。②見習課時針對上次理論課所提供的案例進行討論,并對相似病例患者進行問診,得到患者臨床表現等相關信息,結合案例中的相對應內容進行對比,找出其中不同并討論,最后由老師講解,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以及學會一定的臨床思維。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對學生從旁不斷給予啟發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作為課堂學習的中心,針對案例結合所學知識,認真思考,廣泛討論,最后教師針對學生們的問題做歸納總結。對照組則按照傳統教學模式依照外科學教學大綱要求按照教學進程教授課本理論知識,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核心,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導,配合少量案例,完全由教師對案例進行講述,基本無問題討論。兩組學生均由高年資教師授課并編寫學生考評內容,無考前輔導,不劃定考試范圍,采用統一評判標準,對同一試卷進行閉卷考試。

        1.4教學效果評價

        通過應用不同教學方法,采用閉卷考試及問卷調查兩種方法進行評判教學效果及可行性。

        1.4.1考試評價閉卷考試由理論基礎知識及案例分析兩部分組成,理論部分占總分的60%,包括填空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是非題和問答題等題型。案例分析部分占總分的40%,所有內容嚴格按照大綱要求,以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臨床診斷思維方法、診斷及鑒別診斷要點、治療原則等內容為主,比較兩組學生的理論及病例分析考試成績,評估典型案例教學法在外科學理論教學的效果及可行性。

        1.4.2問卷調查對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實驗組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內容包括:①是否鍛煉邏輯思維能力;②是否提高學習積極性;③是否加強臨床思維能力;④是否強化專業課及相關知識的學習;⑤是否增強理論轉化為實踐相能力。對案例教學法進行效果綜合評價。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的形式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兩組成績對比

        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實驗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案例分析考試成績均好于對照組(P<0.01),主要表現在實驗組在理論知識記憶及實際問題臨床診斷思維能力上(即疾病診斷等方面)存在明顯差別;表明實驗組學生的臨床診斷思維能力明顯強于對照組。見表1。

        2.2 實驗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統計顯示

        實驗組大約95.6%(86/90)的學生支持典型案例教學法,認為該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在對疑難重點的理解、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及基礎及臨床知識的融合掌握、形成科學的臨床分析判斷思維等方面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另有約4.4%(4/90)的同學雖然在對課程學習中感覺到有更大的壓力,但仍認為實施案例教學法對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較大的幫助。

        3 討論

        案例教學法最早起源于美國哈佛大學,并在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如醫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得到廣泛應用。它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感受事物并觀察分析,通過自己思考深入了解事物發展變化規律。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必須有計劃地設置好病案的編排、討論、解疑、理解、掌握等知識點[3],注重理論及實踐的結合,以典型的病例為主線,是學生主動的進行問診、查體、給出輔助檢查和初步的治療方案,將以往掌握的基礎及臨床知識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科學的臨床思維,對自己收集到的病例信息進行分析,整理,思考,得到明確的診斷并給出治療方案。案例的選擇要難度適中,以免引起相反的結果[4],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變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的過程,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操作技能、案例診斷技能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外科教學中采用病例教學法為約95.6%的學生支持,認為該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在對疑難重點的理解、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及基礎及臨床知識的融合掌握、形成科學的臨床分析判斷思維等方面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效果良好,通過合理安排授課內容,將教材內容與案例教學同步進行,必將大大促進學生科學的創新性思維能力的提高。從而提示通過開展案例分析聯合病房見習教學能有效提高學員學習能力,改善教學內容,提高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分析問題能力及實踐操作能力[5-6],有利于為外科臨床輸送更多基礎知識扎實、工作態度端正、思維分析能力強,綜合素質較高的臨床醫生。在外科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 可通過接觸臨床外科病例, 使學生盡快實現從教科書固定的思維模式向臨床思維模式的轉變, 進而提高學生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

        臨床見習是理論與臨床實踐相聯系的橋梁課程,學生學習如何獲得第一手臨床資料,有意識地將已學基礎知識與外科學知識結合,并融會貫通。外科學教學有其自身特點,專業性強,涉及內容廣,而且臨床病例復雜多變。與其他臨床學科比較,外科教學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教材各章編排缺乏共同點以及有機聯系,對初接觸臨床知識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而對外科專科知識的學習產生畏懼心理,進而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受到一定影響;另外,傳統教學法多依照教學大綱以教師為中心,填鴨式的教學,以大量的理論知識傳輸為主,使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忽略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臨床診斷思維能力、綜合判斷能力無法得到很好的培養。

        歐美等發達國家醫學院校在教學中講究靈活性、科學性、有效性和個性化,不僅重視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的教授,更重視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和科學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在我國各學科該教學模式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7-9],案例分析教學聯合病房見習,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臨床診斷分析思維能力,將原本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10]在醫學生臨床課程的學習和實踐環節中, 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和臨床技能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綜上所述,在外科學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聯合臨床實踐教學對比單純傳統臨床教學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聯系[11-13],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擁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

        參考文獻]

        [1]劉少峰,伍麗娟,王傳喜,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實習教學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2,126(4):20-22.

        [2]陳銳.案例教學法在呼吸系統疾病教學中的心得體會[J].教法研究,2013(47):54-55.

        [3]韓慶奇,張寶,劉文寶.案例教學法在醫學教育應用中的基本模式及特征[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2):246-248.

        [4]李榮輝,徐明鑫,岳麗玲. 實驗診斷學教學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3(11):324-326.

        [5]楊丹,劉寧.案例教學法在外科學實習教學中應用的初步探索[J].當代醫學,2010,16(2):162-163.

        [6]邢雪松,呂威力,趙海.案例教學法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研究,2010,32(6):452-453.

        [7]易濱,邱應和,勇鵬,等. 提高醫學留學生肝膽外科教學質量的方法[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2,26(2):206-208.

        [8]蔡青,譚俊珍,李春深,等. 生理學實驗教學中應用 PBL 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8):584-586.

        [9]王清,劉英蓮. PBL 教學模式在中醫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醫兒科雜志,2012,8(4):52 -54.

        [10]鄭述銘.案例教學結合 TBL 教學法在臨床見習帶教中的運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9(7):648-649.

        [11]竺瑞芳,林亞珍,滕少康. 淺談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醫學生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3,10(5):711-712.

        [12]Harold W.Webb,Grandon Gill,Gary Poe.Teaching with Case Method Oline: Pure Versus Hybrid Approaches[J].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 of InnovativeEducation,2005,3(2):223-250.

        第5篇: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范文

        1.1 旅游業是我國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務院于2014年8月出臺了《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中明確指出旅游業帶動作用大,是我國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推進旅游業的發展和改革,是適應人民群眾消費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對于推動中西部地區發展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擴大就業、增加收入,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意義重大。

        1.2 旅游產業是四川省發展的重要支柱

        《四川省“十二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中提到,要把四川省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世界遺產旅游目的地,其中,旅游業在中國西部的排頭兵優勢更加突顯。四川省旅游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基本形成“大旅游”產業體系,旅游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整體旅游形象更加鮮明,旅游目的地建設成效顯著,區域旅游發展格局更為優化,基本實現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經濟強省轉變。

        1.3四川旅游學院重點培養旅游業應用型高級人才

        目前四川旅游從業人員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者不足10%,每年旅游本科畢業生僅有1000余人,因此旅游類本科人才與市場需求相比十分短缺。未來四川旅游產業發展更加需要具有較高學歷層次和文化內涵的從業人員。四川旅游學院以本科教育為主體,適當保留特色專科教育,多層次、多形式辦學,以管理學科為重點,工學、文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突出發展旅游、食品科學、休閑體育和語言與藝術類專業,是一所特色鮮明、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其中,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是學院重點發展的主要專業之一。

        1.4加快人才培養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重視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已經成為我國高校改革的重大課題。高校應把實踐育人落實到人才培養環節中去,切實改變‘‘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觀念,注重學思結合,注重知行統一,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推動高校實踐育人工作開創新局面、取得新成效。由于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為了避免理論和實踐嚴重脫節的問題,進一步培養出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的旅游復合型人才,必須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研究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用親身的實踐和案例去啟迪學生的思考、查找自身的不足、激發學習興趣,為找到滿意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m。

        2.基地建設的基礎

        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蠃、共同發展”的原則,四川旅游學院與成都西嶺雪山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嶺雪山公司”在學生校外實踐教學方面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系。目前雙方已經在學生實訓實習、社會調查、課程設計、實踐教學、畢業設計、創新創業等實踐教學環節展開了廣泛的合作。學院每年參與該公司實訓的學生有200多人,從事導游、景區管理、酒店管理、餐飲服務、會務接待、運動項目指導與服務等工作。在實訓中,學生們虛心好學、勤勤懇懇、踏實肯干,受到了公司領導和同事的好評。部分學生因為表現優異,畢業之后直接到該公司就業。據統計,近三年來四川旅游學院共有136名學生畢業后到西嶺雪山公司就業,主要從事游客接待、滑雪場運營、餐飲管理、計劃調度、安全保障、市場營銷等崗位的工作。同時,四川旅游學院旅游系依托獨特的師資優勢和專業優勢,與西嶺雪山公司共同成立了‘‘西嶺雪山旅游資源開發與實踐教育工作室”,定期組織部分青年教師到該公司鍛煉,增加行業經驗,共同開發項目,整合行業資源,開展技術咨詢、培訓等服務,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并取得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3.基地建設的思路及目標

        3.1 建設思路

        建設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應以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為主題,以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引導,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重點,積極探索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合作的新方式,充分發揮“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優勢。因此,在實踐教育體系方面,滿足“認識一實踐一再認識”的遞進式學習規律;在實踐教學評價方面,注重聯合實踐單位開展綜合能力測評;在指導教師培養方面,實踐基地指導教師隊伍由學院專業教師和企業優秀員工共同組成,并不斷提升指導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在實踐教育成果方面,讓學生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從課堂到實踐,再由實踐回到課堂0。

        3.2 建設目標

        第一,創新校外實踐教學模式。由校企雙方共同組建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的管理機構,雙方單位負責領導擔任實踐基地的負責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通過與西嶺雪山公司的深度合作,探索校企合作、互利共蠃、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教育模式。第二,重視操作性的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動手能力強、團隊意識突出、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旅游人才。第三,打造高水平的“雙師型”和兼職教師隊伍。充分發揮行業專家和管理人員在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優化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結構,突出旅游特色教育目標,增強高校和教師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第四,實現‘‘學校、企業、學生”的三蠃。加強對基地建設和管理、運營的研究,擴大服務范圍和領域,從培訓從業人員到標準制定,從服務景區到項目開發研究、科研成果轉化,最終實現校企深度合作和“學校、企業、學生”的三蠃。

        4.基地建設的模式一一“四、三、二”模式

        所謂“四、三、二”模式的旅游管理專業校外實踐教學體系是指抓好“四大建設”,做好“三個保障”和打造“兩個平臺”。

        4. 1四大建設

        旅游管理專業校外實踐教學體系要抓好“四大建設”。一是條件建設,根據學生實踐教育需要,與企業共建專業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二是教材建設,撰寫適宜于實踐教學的本科專業教材。三是課程建設,根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規劃,在學習的不同階段進行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學習,采取“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四是師資建設,建立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的高水平教師隊伍,承擔專業技能課程教學和指導學生生產性實踐等任務。

        4. 2三個保障

        一是組織保障,建立校企共同組建的實踐教學管理工作小組,形成“層級清晰,職責分明”的管理架構。二是資金保障,由四川省教育廳撥發,已立項的“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經費將全部用于本基地建設需要。三是制度保障,校企合作雙方要明確責任,各司其職,嚴格按制度辦事,認真做好實習學生的管理和培訓工作,確保學生安全。

        4.3兩個平臺

        一是打造專業技能模擬操作平臺,即在校內加強旅游管理專業實驗室建設,讓學生在模擬實踐中鞏固專業水平,夯實專業基礎。二是打造綜合實踐能力運用平臺,即在校外旅游企業中通過學生實踐、實訓、實習和就業等環節,強化專業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其掌握在激烈競爭中有效生存發展的多面能力和素質[4。

        5.基地建設的內容

        本基地將重點建立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管理機構,健全基地管理規范,將實踐教育納入制度化發展軌道;對學院旅游類管理專業構建有針對性的實踐教育培養方案,積極推動校外實踐教育模式改革;搭建學生課外實踐平臺,充分發揮基地的輻射示范作用。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5.1課程建設

        5.1.1課程體系

        在與西嶺雪山公司開展校企聯合育人的過程中,參照國家和行業職業資格標準,按照旅游行業和企業對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按企業要求制定人才培養標準,從實際生產崗位職業能力的需要出發重構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使之更符合旅游企業生產實際。

        根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規劃,在學生入學后的不同階段,將進行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學習,采取“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理論教學主要在學校進行,包括“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中國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學’“旅游法規’“中國歷史文化’“導游基礎’‘旅行社經營管理’“旅游英語’“旅游服務禮儀”“旅游市場營銷”等課程。實踐課程主要使學生接受旅游類公司的崗位職能、安全教育、具體辦事章程等方面的綜合培訓,并最終參與到實際的工作實踐中去,培養其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能力、團隊協作和交流能力、人際交流和表達能力及獲取知識和終身學習能力。從而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態度等方面得到綜合訓練,將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在實際中得以應用,今后就業就可以實現‘‘零距離”上崗,從而提高了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的能力。

        5.1.2專業精品課

        重點對“旅游景區管理’“景區講解實務’‘骨雪場運營及管理’“旅游市場營銷’“休閑運動服務及管理”等課程進行專業精品課建設,即由旅游系主講教師組建教學團隊,合理使用基地建設資金,對精品課程進行全方位的建設。建成后的專業精品課程可利用教學資源管理平臺,重點突出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實現對課程資源的有效管理和資源共享,實現師生在線討論、交流等互動功能,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課程品質。

        5.1.3精品教材

        認真總結由學院教師主編和參編的體現課程改革成果的教材的編寫經驗和教學使用效果,對已不能適應現代旅游專業本科實踐教學需要的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撰寫和出版。擬出版的精品教材包括《旅游景區管理》《景區講解實務》《滑雪場運營及管理》《旅游市場營銷》《休閑運動服務及管理》等。

        5.1.4教學資源素材庫進一步完善

        擬在學院環幕模擬實驗室及旅游管理實驗室內增加教師授課所用的教學素材軟件和可視化教程,如西嶺雪山立體游覽線路、映雪酒店前廳及客房服務模擬軟件等,從而使教師可使用的實踐教學素材更加豐富。

        5.2 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由校企雙方共同選派出一批綜合素質高、實踐教育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學人員組成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即從企業師資和學校師資兩方面來加強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實現人才的雙向流動。

        5.2.1企業師資建設

        充分發揮西嶺雪山公司優秀企業員工的作用,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從業者、技術專家和行業管理者擔任兼職教師,協助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參與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承擔校內專業技能課程教學和指導學生生產性實踐和頂崗實習等任務。同時學校提供條件,對西嶺雪山公司兼職教師提供在職培訓,提高其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5.2.2學校師資建設

        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隊伍建設。通過選派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參加國內外旅游類教師培訓,到旅游企業、景區參加實踐鍛煉和參與項目開發,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新知識和新技術,使教師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課程開發能力、實踐教學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

        “雙師雙語”型教師隊伍建設。首先,建立健全校內教師到企業實踐學習的制度。旅游管理專業教師每兩年至少有半年時間到校外實踐基地進行專業實踐,熟悉工作過程,參與項目開發,搜集編寫實踐教學案例。其次,支持和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與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通過進修、在職學習、國內外實習培訓等多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職業能力和外語水平,支持和鼓勵外語基礎較好的教師進一步進行語言訓練,以確保可以從事雙語型的課程教學0。

        第6篇: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程序設計;案例教學;動手能力;實施過程

        1.程序設計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程序設計類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重要專業課,在課程體系中處于重要地位,但這類課程又是學生普遍反映學習難度較大的課程,特別是高職院校學生。

        1.1教材特點

        目前計算機程序設計教材在內容編排上普遍的一個特點是,以理論的系統性為目標,內容編排嚴謹規范,先講理論,后講例題。這一編排保證了教材在學術上的嚴謹性,但卻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在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方面,多采用傳統的方法,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系統地講授,同時結合一些上機實踐操作來鞏固和熟悉課堂上所講的一些知識點,這些常規的方式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教材為目的,偏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學生的"學", 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少,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難以發揮,更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成長,不能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1.2高職學生的特點

        高職院校近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在200分左右,甚至有些降至160分,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上高職前接觸、使用電腦的機會少,計算機文化基礎更差,按傳統教學模式授課,學生接受非常困難。在以往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中,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習程序設計語言既枯燥又無用,不如學習多媒體或網絡的一些課程;有的學生是因為學習程序設計,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數學、英語基礎,因而在學習程序設計時顯得力不從心,不能掌握應用計算機解題的基本思維方式,對計算機程序設計產生畏懼感,缺乏學習信心,就知難而退了。

        2.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

        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是實踐性、可視性很強的課程,它的教學應有別于其他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熟練掌握實際編程技能。因此,如何在程序設計的教學工作中,針對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的興趣、培養學生軟件開發的能力已成為高職高校計算機專業急需解決的問題。運用案例教學法,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2.1案例教學的目的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既要滿足當前就業能力的需求,又要滿足其就業的后續力提高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灌鴨式的方法傳授知識,而應大力加強學生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對職業崗位和職業變化的適應能力。使用案例教學法來貫穿整個教學內容,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了高職教育的要求。

        2.2案例的選擇

        目前程序設計課程的教材大多數介紹知識點,舉一些零散的例子來鞏固。即使有些教材在最后綜合的實踐篇中介紹某些系統(圖書館圖書管理系統、借閱系統等)的設計與源代碼,但這些例子的源代碼較長,篇幅較大,學生很難一次性看懂,因為程序長更使學生看不下去而放棄。再加上學生沒有在圖書館工作的經歷,不清楚圖書管理的流程,所以對數據結構也不了解,所以這就增加了學生對學習類似案例難度。因此,選擇一個優秀的、符合高職學生的教學案例教材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琳瑯滿目圖書(教材)市場中,很難找到一本符合自己學生特點的教材,因此,可以組織有經驗的教師針對高職生的特點及要求自己編寫校內自用教材來解決教材內容不足的問題。

        自編教材中選用的教學案例應該考慮實用性、趣味性、一致性。同時案例的內容還要注意不能偏離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又要讓學生熟悉及感興趣。以本人在教學中采用的案例如:迷你計算器、石頭剪子布游戲、猜數游戲、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等。這些案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是經常接觸的,比較熟悉,而且難度不大,所以學生在看到這些案例后,易于接受,會產生學習的欲望。

        2.3案例教學具體實施

        案例教學主要突出實際應用,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學的方法非常重要。以本人多年來的程序設計教學經驗,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3.1上好第一堂課

        以我院高職生為例。學生的基礎較差,大多數學生來自偏遠的農村,之前的高中階段教學條件比較差,上高職前幾乎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的。因此,對計算機課程的每一門課程,即陌生又好奇。所以在第一堂課中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計算機編程,培養他們對編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是重中之重。

        首先,把有趣的案例運行演示,向學生介紹是用計算機語言來編寫的。讓學生對計算機語言編寫的各種應用程序有一個初步和全面的了解。其次,開始把案例中由淺入深的分解,溶入到各個知識內容的講解和學習上。以C++為例,如剛開始可以“迷你計算器”為例,在輸出界面上有提示的內容,如下圖:

        向學生提問:如何才能顯示文字?從而引出標準輸出、輸入設備。即cout 和cin的應用。接著就學習cout 和cin的使用方法。即要顯示“歡迎使用迷你計算機!”,在C++中應寫成語句:cout

        第7篇: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范文

        關鍵詞:小學教師 有效性 培訓對象 培訓內容

        一、確立培訓對象,以促進不同層級教師的專業發展

        培訓對象的確立是培訓工作有效性開展的前提。我們遵循教師成長的規律,以小學語文教師的知識與教育教學經驗為主要依據,新教師為起點,并依對象確定前后接的層次和層遞的對象。我們把小學語文教師劃分為三個層次:“新手型”教師與熟練型教師與骨干型教師。“新手型”教師是指剛剛參加工作或參加工作二與三年的教師;熟練型教師是指接受過正規師范教育,參加教育教學實踐四年以上并且接受過一定的職業培訓教育的教師;骨干型教師是指有比較高的學歷與知識水平與教育教學經驗較豐富與教育教學成績較突出且有一定教研科研能力的教師。

        二、設計培訓內容,以滿足不同層級教師的需求

        我們在課題實驗中發現,不同層級的教師,對培訓內容有不同需求,對以前的院本培訓比較反感,培訓效果不理想,因此,我們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的特點,從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實踐的需要和促進教師發展的需求出發,設計不同的培訓內容,加強培訓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一)“新手型”教師

        對于剛剛從事教育教學的教師,他們處于角色的轉變時期,缺乏從事教育教學的基本技能和經驗,不了解當地的文化環境。他們最需要的是了解當地的文化,了解與教育教學有關的一些情況和教育教學的具體情境,因此對他們而言,教育教學經驗的傳授和積累是最重要的。我們設計的培訓內容主要有: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小學語文新教材分析;小學語文典型課例分析;小學語文課例現場分析;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技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和操作等。

        (二)“熟練型”教師

        熟練型教師已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技能,能處理日常的教育教學問題,能對自已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他們渴望向骨干教師轉變,提高自已的教學與教研能力。我們設計的培訓內容主要有: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論、教學理論與研究、教學教研理論與方法、多媒體課件制作與信息收集、當代小學教育教學教研科研動態和發展趨勢、小學語文典型課例分析、以及疑難解答等。我們旨在為教師解讀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及提供理論依據,又能提高他們在實踐與理論與再實踐過程中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選擇培訓模式,以適應不同層級教師的特點

        (一)“新手型”教師

        (1)集中講授式。集中進行教育學與心理學基本知識的學習與考核,使教師盡快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特點,集中講授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使教師盡快了解與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導師帶教式。以鎮學科帶頭人為導師,縣教師進修學校指導教師巡回指導,通過傳與幫與帶,幫助其掌握課堂教學技巧,把所學的知識技能用于教學實踐。通常表現為聽導師上示范課,和導師研討教學問題,和導師研究教案。

        (二)熟練型教師

        (1)典型案例式。主要是選擇全國一些的典型教學錄像,以案例的形式放給學員觀看,或聘請一些全國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來給學員上示范課,學員通過與優秀案例的比較,能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吸收優秀教師的優點,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2)互動交流式。學員之間的探討與交流能使學員彼此之間產生巨大的思想火花,我們遵循“平等參與,形式不限”的原則,縣教師進修學校的指導教師和鎮語文學科帶頭人應當參與,幫助學員分析與審視個人的知識與教學思想觀念和技能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能通過自己的反思構建自己的經驗體系。

        第8篇: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范文

        一、關于本科小學教育專業定位問題的三種認識傾向

        關于小學教育專業的定位問題,目前大致存在三種認識傾向。

        1.學術性定位傾向

        這種認識傾向雖然還沒有系統的觀點表述,但在辦學實踐中影響很大。其認識依據主要有兩個。一是認為由大學和高等院校舉辦小學教育專業培養小學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大學和高等院校的學術優勢,提高小學教師培養的學術水準。如果淡化小學教育專業的學術性定位,不僅會背離大學和高等院校的學術性追求,使該專業難以融入到大學和高等院校的學術環境之中,同時也難以有效發揮大學和高等院校的學術優勢,降低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其結果只能是從根本上削弱大學或高等院校培養小學教師的合法性。二是認為中小學教師素質問題,最根本的不是教育教學技能和教育學、心理學素養問題,而是任教學科的專業素養或學術素養問題。在二者之中,專業素養或學術素養是根本,教育教學技能和教育學、心理學素養只是一種必要的補充。特別是教育教學技能,應該而且完全可以從教育教學實踐中獲得,沒必要主要依靠大學教育階段習得。如果教師職業被視為一種專業,那么這種專業是以其學科專業素養為根本支撐的,離開了學科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化就喪失了基礎與依據。

        2.高等職業教育定位傾向

        這種觀點認為,現代大學和高等院校的任務有“治學”與“治術”之別。在我國,這一觀點最早見于的“大學止須文理科,以其鉆研學理也。而其他醫、農、法諸科,皆為應用起見,皆偏于術,可仿德國理、工、商高等學校之制,而謂之高等學校”[1]。沿襲這一觀點,有當代研究者認為,現代高等教育實行按專業培養人才,而專業分類有兩套不同的標準,一種是基于學術性追求,以知識分類或學科分類為標準劃分的專業,如漢語言文學專業、數學專業、物理學專業等;另一種是按職業分類標準劃分的專業,如新聞專業、表演專業等,而“小學教育專業的設置顯然只能歸類職業分類體系,它是適應小學教師的職業特征和職業需要而設置的專業”[2],屬于高等職業教育的范疇。

        3.折衷的師范性定位傾向

        這種觀點既不完全同意小學教育專業的學術性定位傾向,也不完全同意其職業性定位傾向,而主張小學教育專業的師范性定位。即認為小學教育專業是為大學和高等學校培養小學教師而專設的專業,這一專業雖與以往的師范類專業有所區別,但它仍不失明顯的教師教育特征,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指向是充分發揮大學和高等學校的優勢,培養具有較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技能的小學教師,專業建設的重點是使大學和高等學校的優勢與小學教師的職業實踐需要相結合,唯有師范性是小學教育專業的特有屬性,唯有師范性定位才能有效統一各種意見與分歧,使專業建設與辦學實踐不至于陷入非此即彼的認識誤區和實踐偏離。

        二、本科小學教育專業高等職業教育定位的內涵與依據

        1.依據現代教育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小學教育專業應定位于高等職業教育

        本文傾向于小學教育專業的高等職業教育定位,但依據并不是基于現代大學“治學”與“治術”之別的學校類型劃分和專業分類方式,而是根據現代教育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本文以為,是否承認教師職業是一種專業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認可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專業性,是導致人們在小學教育專業定位問題上認識分歧的根本原因。現代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理念是教師專業化的理念,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包括兩個最基本的方面:一是以教師的學術水平為支撐的專業素養的提高,二是以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為支撐的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概而言之,教師專業發展的理念追求通過專業化的教師培養,達到教師學術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而唯有大學方可完成此任。這也正是西方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普遍實行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基本動因所在。同樣,我國在大學和普通本科院校設立小學教育專業培養小學教師,也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小學教師培養層次,而是立足教師專業發展理念,囊括教師教育大學化內涵,追求小學教師的專業化培養,以實現小學教師學術性專業素養和實踐性專業能力的全面提升。關于小學教育專業的學術性定位傾向,在強調充分發揮大學和高等院校的學術優勢,提高小學教師培養的學術水準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單純以學術性取代教師職業的專業性,是與現代教師教育的基本理念相違背的。而關于小學教育專業的師范性定位,雖強調了教師培養的特殊性(即師范性),但并未突出教師的專業性和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內涵,實質上是承繼傳統的師范教育觀念,結合大學或高等院校培養小學教師的事實,平衡學術性定位和高等職業教育定位的一種折衷觀點,看起來是兩種觀點兼顧,實際上則使自身喪失了核心理念支撐,模糊了小學教育專業的根本價值追求。

        2.小學教育專業的高等職業教育定位,其核心在于強調以“職業性”為特征的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教師是一種職業,教師的能力體現為一種職業能力,但這種職業能力不是一般的職業能力,而是一種專業化的實踐能力。專業化的實踐能力是一種概念性的統領,唯有以專業化的實踐能力為統領,才能概括教師專業化理念基本的內涵。沒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學科專業素養的支撐,專業實踐能力無從談起;而離開了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支撐,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也無從發展。而且,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是持續發展的,既需要在大學教育期間有針對性的奠基和培養,也需要在真實的教育實踐中不斷確證與提高,兩者缺一不可。那種認為專業實踐能力只需在實踐探索中提高的觀點,是一種經驗性的觀點,是以經驗為基礎的自發性能力生成觀。

        3.小學教育專業高等職業教育定位中的“高等”二字,包含了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內涵

        小學教師的培養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職業教育,而是基于高等教育或大學教育文化背景的職業教育,是經過高等教育理念提升和實踐支撐的職業教育。強化小學教育專業以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為統領的高等職業教育定位,在當前西方教師教育觀念之中,也有明確的表述。正如美國的萊文報告所指出的:“把教育學院從象牙塔轉變為以學校實踐為重點的專業性職業學院。教育學院不應再繼續像人文與科學學院那樣強調學術性,而是應該像法學院、醫學院那樣面對自己是職業學院的現實,把工作重心放在實踐領域。”[3]

        因此,小學教育專業的高等職業教育定位意味著小學教育專業的發展目標不是培養高水平的學科專業人才,也不是通過系統專業知識的持續研習而構建或完善某種學術體系,而是基于大學或高等院校的學術、環境和資源優勢,以教師專業化理念為核心,以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為統領,全面提高小學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為他們入職后解決教育教學實踐問題奠定基礎。其中,“高等”是背景(層次定位),“職業教育”是歸類(類別定位),“專業實踐能力”是根本(價值取向定位)。

        三、基于高等職業教育定位的課程策略

        本文以為,本科小學教育專業,立足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理念,以高等職業教育為專業定位,在辦學實踐中應構建以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目標取向的教學體系,而以教育教學能力為目標取向的教學體系的構建,須在專業課程體系中有針對性地強化實踐性課程。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無論怎么設計現代大學的教師教育課程,還是制定怎樣的教師專業標準,都回避不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力對于教師專業在重要性上更加突出,……我們需要在現代大學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必要的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的課程,并且重建以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目標取向的教學體系”。[4]

        目前,我國本科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專業教育課程、教師教育專業課程和教育教學實踐課程四大塊內容。其中前三大塊內容在小學教師由大學或高等院校培養的背景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強和提升。但是就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而言,這三大類課程的作用,僅僅是一種潛在的影響或處于隱含的狀態,或者說,這三類課程的重點是指向教師的專業素養,而不是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構建以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目標取向的教學體系,要求有更為明確、更具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實踐性課程體系的支撐。結合我國當前教師教育實踐性課程的實際狀況以及國內外關于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研究的最新進展,特別是結合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發展的實際需求,本文認為,本科小學教育專業新的實踐性課程體系的構建應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加強與中小學校和教研系統的合作與聯系,創新臨床實習課程體系

        小學教師培養進入大學和高等院校序列,給大學和高等院校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即如何加強與基礎教育的合作,以構建學生臨床工作和教育教學實習的新體系。大學或高等院校承擔小學教師培養具有許多明顯的優勢,如文化的滋養、學術的提升、科學精神的強化等,但離開基礎教育學校的配合與支持,僅僅依靠自身的資源與優勢,大學和高等院校是難以確保教師培養的高質量。不論大學或高等院校給與學生什么樣的知識、思維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所有這一切都應是指向實踐的,因為教師職業的本質是實踐,教師的智慧本質上是一種實踐智慧,教師的專業能力歸根到底是一種實踐能力。大學四年的培養過程應該充分詮釋大學“學歷教育”的內涵,帶給學生一種真正的“學”與“歷”的生活,即“學在大學,歷在實踐”。為此,大學或高等院校教師教育機構應采用職業培養學院的模式,不僅僅把中小學校看做是教育實習的場所,而是與它們結成密切的合作伙伴關系,包括教師教育的理念、培養方案在內的諸多問題,都應該積極尋求合作伙伴的意見、建議、認同與支持,以保證雙方在共享大學或高等院校學術資源、感悟小學教育實踐智慧的過程中,互利共贏,使中小學校在臨床實習課程中的角色由“被動接受方”“實習配合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共同研究者”,以主體的責任感參與、協助和指導學生實習,以確保學生對于教育教學實踐過程的真正參與和任務擔當。同時,還應充分考慮我國現行教研系統的作用。承擔小學教師培養任務的大學和高等院校必須正視一種事實,即中小學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與教研室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教研室對于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大學,傳統的由大學與中小學校組成的“二元實習體系”是有缺陷的。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我們需要研究當今大學教師教育“具有中國特色的師范生實習體系以及這種體系所需要的實習制度,這就是以學校、教研室和教師教育學院三位一體的師范生教學實習體系的重建問題”。[5]

        2.引入教師教育實驗性課程的研究成果,構建教師教育實驗課程體系

        教師教育實驗課程是相對教育教學臨床實習課程而言的,后者是將實習者置于真實的教育教學環境、教育教學事件或現象之中而開展的直接教學活動,而教師教育實驗課程是基于實驗環境開展的“直接性的或模擬性的教學活動,是指精心安排參與者在有所控制的、通常加以簡化的情境里,對教育事件或現象開展實驗、觀察、研究與分析活動”[6]。教師教育實驗課程盡管存在研究上的爭議,但是仍有許多研究者認為,“參與者相信實驗室實習的方法是積極的、令人愉快的,對專業發展大有裨益”,“學生逐漸相信除了教學實習之外,實驗室活動較其他活動更有益”。[7]教師教育實驗課程的類型主要有案例研究、咨詢與訪談、示范教學、爭議事件的討論、游戲設計與演練、微格教學訓練、微型課程、鏡像課程、同學互教活動、反思性教學、角色扮演、計算機模擬等。華南師范大學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了對教師教育實驗課程的研究與開發,于2005年創建了國內第一個“課程與教學實驗室”,并在國內率先開設了“課程與教學論實驗課程”[8]。盡管教師教育實驗課程的開發在我國尚處于起步狀態,但是在當前我國師范生臨床實習實效性低下的情況下,這類課程的研究與開發更具有現實意義。

        3.加強與教研系統的合作,開發“五課教研”課程體系

        在長期的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我國各級教研室系統逐步總結和提煉出一套引領教師實踐適應、專業發展比較成功的模式,即“五課(備課、說課、上課、講課、評課)教研法”,并在基礎教育領域廣泛運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成為我國在職教師教學研究和專業發展的基本方式。新任教師無論在大學期間接受過什么教育,如果不遵循“五課”的規范與要求,都將難以適應我國基礎教育的教學實踐。北京師范大學朱旭東教授認為,“五課教研法”是中國獨具特色的教學研究方法,是中國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中可以奉獻給世界的寶貴經驗。但是,由于我國教師培養工作長期以來存在比較嚴重的脫離教學實踐的問題,“五課教研法”一直沒有得到大學或高等院校教師教育機構的重視,使得“五課教研法”長期停留在“草根”層面和經驗性實踐領域,缺乏更高層次研究的支撐。我們認為,構建以教育教學能力為目標取向的教學體系,應以“五課教研法”為基礎,通過對實踐性經驗的總結與提煉,創建新的教師教育“學科實踐性教研課程”,充實、豐富大學或高等院校教師教育實踐性課程體系,同時利用大學或高等院校課程研究的優勢,進一步強化“五課教研法”的研究性支撐和實踐創新。

        參考文獻:

        [1].傳略(上)(1919)[C].全集(第3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4:331.

        [2]曹慧英.小學教師專業化與小學教育專業建設[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3,(2).

        [3]王文嵐.萊文報告:美國教師教育改革的風向標[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7,(7).

        [4][5]朱旭東.論我國教師教育體系的重建[J].教師教育研究,2009,(6).

        [6][8]黃甫全.開發實驗課程與教學:教師教育改革的新路向[J].教師發展研究,2009,(18).

        第9篇: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案例范文

        論文摘要: 教育實踐活動是塑造專業化教師的重要途徑。但當前高師院校還沒有把教育實踐真正作為一種課程去建設,職前教師培養依然遵循的是強調專業知識的理智取向。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踐課程亟待改革,要正確理解其專業意義,科學地建構實踐類課程體系,恰當選擇課程內容,正確地進行實施與評價。 

         

        近年來,教師職前培養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受到批評最多的是理論與實踐的分離。小學教育專業出現在高等教育中雖然只有十年左右的歷史,但教育實踐問題卻日益凸顯,這些問題導致職前教師出現專業情意淡薄、實踐性知識積累不夠、對實際教育教學體驗不足、工作適應期延長的嚴重缺陷,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教育實踐課程已成為嚴重影響小學教育專業發展的瓶頸因素,突破這一瓶頸是當今高師院校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正確理解教育實踐的含義 

        長期以來,人們對于教師教育過程中的教育實踐的理解比較狹隘,往往將它與教育實習等同起來,這主要緣于教育實習一直是教師教育中師范生得以深入中小學的唯一機會。但這種先理論后實習、理論與實踐斷裂的培養模式已遭到廣泛的質疑。 

        小學教育專業植入高等教育體系之后,要真正培養出專業化程度較高,即能盡快勝任教師工作并能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要求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本科層次的小學教師,首先必須突破“教育實踐活動即教育實習”的傳統觀念,在師范生進入小學進行教育實習之前,就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使其做好教師意識和專業精神、教師基本功、教育教學技能和教育科學研究能力等各方面的充分準備。同時,在教育實習之后,也應讓師范生有機會反思、糾偏補漏和再實踐,從而使認識與實踐的結合走向深化。 

        因此,教師教育中的“教育實踐活動”,從活動場所看,不僅包括在小學進行的實踐活動,而且包括在師范院校內和其他教育場所進行的實踐活動;從活動內容看,不僅包括要完成多重任務的教育實習,而且包括任務相對單一的教師基本功練習、教材研習、教育教學技能練習、教育科學研究研習、社會服務等各項活動;從活動方式上看,應包括合作研討、觀摩(見習)、模擬教學(微格教學)、參與競賽、實習、有償或志愿服務等多種方式;從活動組織形式看,應包括集體性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的實踐活動和個體獨立的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從組織管理看,除了有由學校統一組織的活動外,還可以有師范生在學校教師引導下自發的實踐活動。 

        二、正確把握教育實踐類課程的專業意義 

        教師職業具有“雙專業性”,教師教育課程是形成教師雙專業性質的決定性因素。 

        教師教育課程應該包括教育信念與責任、教育知識與技能、教育實踐與體驗三個領域,而不僅僅是教育學、心理學和教材教法。教師教育課程從課程內容上可分為教育理論課程、教育實踐課程兩大類。教育實踐課程與教育理論課程同為小學教育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一種以實踐性為主的綜合性實踐課程。 

        教育實踐課程是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課程的核心部分,是教師教育特色的集中體現,也是小學教育專業的特色所在。原因在于:1.中小學教師不是以其所教學科為專業,而是把“教育行為與教育活動”視為其專業表現的領域。中小學教育活動最鮮明、最本質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實踐性,而不是理論性;2.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鮮明的實踐性要求中小學教師要具有一定的實踐性知識。這種實踐性的知識是與教師的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相對應的,其獲得的基本途徑是真實的教育情境與教育現場。離開了教育實踐課程,職前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培養就是句空話。因此,在整個教師教育課程中教育實踐課程具有核心價值;3.小學教育教學就其內容來講是簡單的,但就其教學內容的心理化來說卻是復雜的。事實上,教育對象越是低齡化,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就越高,小學教師專業素質更多的是體現在其擁有的實踐性知識上。豐富的實踐性知識是小學教師最重要的專業支撐。 

        三、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踐課程的改革思路 

        (一)恰當選擇教育實踐課程的內容 

        高等師范小學教育專業的教育實踐課程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具體內容。 

        1.專業情意培養 

        專業情意培養主要包括:初步認識小學教育,懂得小學教育的意義;了解小學教師的日常工作及其專業精神;熱愛小學生,愿意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目的是幫助師范生自覺地以“教師”的素質要求發展自己,促進其從以學生身份被動地接受學習向以準教師的身份共同研究教育現象的轉變。課程實施形式上應靈活多樣,既可以走出去,又可以請進來。如可以安排與小學教師的交流活動,既要與優秀教師交流,又要適當與從師范院校畢業不久而較有成就的年輕教師交流,以促使師范新生樹立起遠期的目標和近期可及的目標。 

        2.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養 

        班主任工作能力培養主要包括:(1)班集體建設的實踐。要求學會制定班集體建設規劃、班級學期工作計劃與總結;(2)學生個案研究實踐。要求學會幫助“后進生”,學會寫兒童個案研究報告;(3)班隊活動設計與組織實踐。要求學會設計班隊主題活動方案,組織班隊主題活動,能較好體現設計方案;(4)課外活動設計與組織實踐,要求學會制定班級課外活動規劃,組織小學生課外活動,符合活動要求。 

        3.教學能力的培養 

        教學能力培養主要包括教學基本功、教學基本技能和教學基本環節三個方面。 

        (1)教學基本功。包括漢字書寫(三筆字)、普通話與教師口語、即興演講、簡筆畫等。 

        (2)課堂教學技能。包括導入技能、講解技能、提問技能、課堂組織技能、交往互動技能、創設情境技能、板書技能、結束技能。 

        (3)教學基本環節。包括教學設計、上課、說課與評課、開放性、個性化作業設計、個別輔導等。 

        4.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 

        教育科研能力培養主要包括:(1)案例研究的撰寫。能夠選定案例、圍繞案例搜集資料,寫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夠分析案例,能夠寫出符合規范的案例研究報告。(2)教育故事撰寫。能夠撰寫出符合要求的教育故事。(3)教育行動研究。能夠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圍繞教育見習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行動研究,能夠撰寫出符合要求的行動研究報告。 

        5.自我專業特長的培養 

        可從自身資源和小學教育教學的發展趨勢出發,確定幾項自我專業特長,如具有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整合能力。包括制作多媒體課件能力、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能力。還如具有初步的雙語教學能力,能在小學中高年級進行數學、品德與社會、科學等科目的雙語教學等。 

        (二)正確進行教育實踐課程的實施與評價 

        1.實施的基本原則 

        一是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主要是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等活動課程和學科類課程的結合。二是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做到見習分散,實習相對集中。三是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在搞好校內教育實踐訓練的同時,必須充分重視校外空間的作用。各類教育實踐基地應該是校外教育實踐的主平臺。 

        2.實施的基本途徑與形式 

        教育實踐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兩種。校內實踐的具體形式主要有學科教學、微格訓練、小組模擬訓練、各種教學實踐競賽活動、社團活動、助教、助研、助管、寢室每日練活動、小學名師講壇與觀摩課等。校外實踐的具體形式主要有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師成長協作團、做家教、擔任培訓(輔導)班教師、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等。 

        3.考核與評價 

        (1)將教育實踐活動同學分掛鉤,適當加大教育實踐課程學分比重。 

        (2)制定教育實踐課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相應的考評組織。 

        (3)教學基本功實行資格證制度,每年定期考核,凡有一項教學基本功不合格的不能進入教育實習。 

        (4)評價主體多元化。對每次重要的教育實踐活動都采取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指導教師(包括小學指導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辦法。 

         

        參考文獻: 

        [1]惠中.我國小學教師培養的創新與發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6,(1). 

        [2]劉捷.專業化:挑戰21世紀的教師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不卡乱偷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 日本综合AⅤ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