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樹立法治意識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不予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應制作不予受理通知書的通知》(勞社廳函〔2000〕136號)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不予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應制作不予受理通知書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一個時期以來,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及時受理并依法處理了大量勞動爭議,特別是集體勞動爭議案件,對于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少數地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工作中存在不接受當事人申訴的情況,有的對當事人申訴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后,不出具仲裁文書,有的出具仲裁文書不規范等,致使部分勞動爭議當事人投訴無門,影響了勞動爭議仲裁與法院審理工作的有效銜接,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為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做好勞動爭議處理工作,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現通知如下:
明確指出,“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示范者、引領者、維護者的“關鍵少數”,其法治理念的樹立尤為關鍵。領導干部只有樹立法治理念,才能維護法律權威,才能自覺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也才能影響帶動全社會厲行法治。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要讓法治理念成為領導干部主動自覺的慣性思維方式,成為領導干部在處理問題時的一個價值選擇,以此來提升領導干部依法辦事能力,既要靠領導干部的自身努力、主觀自律,也要靠優化外部環境,嚴以約束。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1、要牢固樹立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堅定信仰。法治理念是法治方式的思想根源和理論支撐,法治方式是法治理念的外在表現和行動實踐。從行為學的角度講,一個人其行為模式在一定意義上是由其思想觀念影響并控制的。因此,領導干部要樹立法治理念,用法治理念指導其實踐,首先要破除我們個人在思想層面所存在的問題。十八屆四中全會之所以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總目標,就是因為在許多領導干部靈魂與思想深處仍然殘存著大量的人治思想,并且這種人治思想日益成為實現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阻礙因素。因此,作為領導干部,要努力樹立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堅定信仰,徹底拋棄過去形成的對人治的習慣和依賴,堅決反對和克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帶頭信法,帶頭敬畏法律,把法治理念深化為內心信仰,轉化為行為模式,從而確立符合法治要求的權力觀與職責要求。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在我國實現全面法治化的關鍵困難和關鍵前途所在。
2、要加強法治學習,提升法治素養。
(1)、領導干部要深刻認識加強法治學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認識理解:加強法治學習、提升法治素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推進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是領導干部健康成長的內在需求。
(2)、領導干部要加強法治學習,注重法治精神的養成。一是法治學習的內容上,要注重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對于領導干部而言,不可能要求其熟知所有的法律規范,這對于一個即使是從事法律專業的人,也是很難達到的。因此,對領導干部來講,培訓、學習的重點不是要求其掌握多少法律條文、法律知識,關鍵是憲法等一些法治的原理、精神及法律的價值要學好吃透。其次要認真學習掌握與自身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對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的主要規定要“知”,對分管領域涉及的法律法規要“通”,對履行職責所需要的法律法規要“精”,搞清楚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該為如何為。二是學習方式上,要注重加強多元化和有效性。不斷創新法治教育培訓方法,完善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建立健全學法用法長效機制。要通過初任培訓、中心組學習、法治講座、專題交流、學習考試等多種形式外,還需要旁聽具體案件的審理,乃至積極親身參與具體案件的處理,從實踐中去學習,使法律知識、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融入身心,內化為領導干部的自覺意識和精神修養,外化為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1、要大力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首先,媒體要理性的傳播。媒體要引導民眾強化規則意識、責任擔當意識,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引領社會風尚,引導社會輿論,培育民眾法治文化。
其次,要加大對領導干部違法典型案例的宣傳力度。媒體要善于通過領導干部共同關心的、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公共政策和公共事件等案例,從法治的角度進行廣泛討論,提高其對法治價值和精神的認同,促使其依法執政、依法行政。
第三,要加強作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從政環境。從政環境猶如一個生態系統,領導干部作為其中的一分子,必受其影響。沒有一個良好的從政環境,沒有一個正常的政治生態,好干部就無從談起,好作風就無從樹立。因此,要持之以恒加強和推進作風建設,通過加強作風建設,凈化、優化政治生態,營造領導干部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良好從政環境。
2、要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形成強大的約束機制。
一要建立群眾對領導干部的監督體系。與黃炎培在延安縱論歷史“周期率”時說,“只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因此,在促進已建立起來的監督體系、監督制度能夠在監督合力和實效上不斷增強的基礎上,更要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評議作用。要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在重大行政決策上確保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落到實處。
二要加快法治評價體系建設。要將“法治建設成效”引入領導干部績效考核和選拔任用的標準之中。只有將“法治建設成效”引入領導干部績效考核和選拔任用標準之中,并且占相當大的分值,才能讓法治理念成為領導干部主動自覺的慣性思維方式。因此,要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在相同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法治素養好、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干部,真正使法治理念和依法辦事能力成為一種硬指標、硬要求和硬約束。
關鍵詞:基礎課;法治教育;挑戰;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5-0050-02
一、2013年修訂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法律教育部分概述
黨的十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法治建設做出重大部署。黨的十以來,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設發表重要論述,進一步指明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方向和道路,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指引和思想武器,標志著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入新的階段。法治校園的建設,培養學生成為完整職業人所應具備的法律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傳統倚重于純粹的“觀念意識”的法治教育內容安排不足以應對現實需求。雖然法治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法治教育不完全等同于思想教育。面對今天這個高度規則化的社會,必備的法律素質將越來越成為現代市民特別是青年學生們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就高職教育本身而言,其核心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們的綜合職業能力,由于個體性法律素質對綜合職業能力的塑造發揮著十分巨大的作用,所以,針對高職學生的法治教育必然是以“法律素質”的培養為中心任務,高職法治教育的內容應從傳統型“意識主導”向現代型“素質主導”變革,著重趨向于意識、知識和技能兼容一體的“法律素質”構建,高職院校法治教育應該是一個系統的構建。
新修訂的法律基礎教育部分最明顯特點是增強了法律思想修養和法律意識教育的內容,大量刪除了一些具體的法律條文,從而使法律部分的內容更具有思想性,使教材內容中的思想道德部分與法律部分有機地融匯為一體。十報告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部分明確提出:“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并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提出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任務;提出依法行政、文明執法的任務,提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任務;提出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任務。在“基礎”課教學中要突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角度,深刻認識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內在關系,準確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和形成社會主義法律意識之間的內在關系,幫助大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自覺維護法律權威。二是進一步突出憲法的內容,強化憲法權威,加強對憲法原則、憲法精神和憲法使命的理解。三是幫助學生了解十提出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目標。十報告提出的20加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基本目標是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四是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十明確提出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切實實施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
二、法律教育部分對基礎課教師的挑戰
上述法律教育部分內容的修訂較此前的版本更為科學合理,而且避免了以往非法學專業的基礎課教師需要學習龐雜的部門法的問題,但同時面臨著新的挑戰。思政課教師要將全體大學生培養成法治國家所需的具備基礎法律知識和素養的大學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于法律部分的關注突出地表現在關注實際的具體的法律問題比較多,部分教師遇到學生的課堂或課后咨詢具體的法律問題,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部分老師在法律教育相關專題的教學中講授“法律基礎”部分也更多的是法律知識和概念的講解,很少涉及法治思想和理念方面的知識。法治思想和理念方面對于非專業的教師難度較高,其也不同于以往具體部門法概述的教學,需要教師從更高的層次上去把握和理解,并且能用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生的語言闡釋,借助經典案例或現實生活中的事實對法治思想、精神和理念進行深入的理解。對于法學專業的教師,同樣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在實際的授課中容易陷入法學專業教學的深度。現實教學中出現的是部分法學專業的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按著法學專業教育的方向上走,但對于學生學習未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并且不符合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學生容易陷入艱澀理論學習的困惑中。
三、法律教育部分對基礎課教師挑戰的對策探究
在思政課教學團隊中,由于年齡、職稱和專業的組成科學、全面和合理的需要,相當部分教師不具備法學專業背景,然而本門課并未要求必須具備法學專業背景,且不影響實際教學,如前文所述,《基礎》課的法律教育部分強調的是思想性的教育,教師只需花功夫研習法律部分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理念即可應對教學需要。研習法律部分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理念須始終圍繞著培養大學生的良好法律意識這一主線開展,更側重于培養大學生遵紀守法的觀念,增強大學生法制觀念和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研習可分為自主學習和其他系統培訓,這里主要探討系統培訓的路徑。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理論教學中教師在授課時除了要透徹地分析教材中的規定的重點內容,還要基于學生實際以及學生需要和關注的法律問題進行講授。除了教材已規定的選取學生關注度高的法律知識進行講解,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問題;根據不同專業學生關注不同領域的法律知識進行差別講授,如財經系的大學生更關注經濟領域的法律知識,而食品系學生則更關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規范。這樣結合大學生實際,結合生活,有所取舍,有所側重,既滿足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又能解決法律部分意識和理念方面的教育的需求。在講授相關專業側重的基礎法律知識的同時也可附帶理念和精神的教育。
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教育很重要的是通過消極案例中得出積極的引導,從而樹立對法治道路的信心。通過對比事例誘導沖突,然后把兩者進行比較,從而引出正面教育。法律部分教學的基本特點是,教師授課過程中每個法往往只能簡單帶過,蜻蜓點水式的面面俱到反而弱化了法律部分應有的教學效果。教師可從民法、刑法、訴訟法等角度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同時多運用一些“情法沖突”、“情理沖突”的典型案例如長沙的哥撞死劫匪案、南京彭宇事件等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分別從道德和法律的角度作價值判斷,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同時法學專業的教師要注意把握理論講授的度,并且緊密結合高職高專的培養要求,開辟出特色的教學模式及內容。我院也對此有針對我院情況的思考,以下是我院的情況:
1.教學現狀。我院的法治教育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法制意識教育,學生對法律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層面上,缺乏法律情感和法律行為習慣的養成,法治教育效果不明顯。教育形式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多采用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和課后的認知和行為的培養。學生對校園部分法治教育活動了解和參加得較少,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仍需提高層次和水平。
2.教學優勢。目前,已經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精品課程較為成熟,同時已開設法律相關的網絡公選課,有固定的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和實踐教育常規活動,成立法律服務隊并進行規模的校內法律宣傳活動,已有按照院辦宣傳科的文件精神開展活動,已開展校園法制節目的拍攝錄制嘗試,這些活動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果和成效,同時通過這些嘗試發現了存在的問題和局限,以便后續的提升和改進,尤其是通過活動建立法治教育的系統的構建和運行的研究。
3.教學前景。形成地市級的普法品牌活動,提高學生作為完整職業人所必須具備的綜合職業素養,為法治校園自下而上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四、與上述基本狀況對應的對策思考
1.課程教學改革。根據《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授內容和方式的改革,確保培養學生基本意識的主渠道。契合法治教育目的的課程設置上,較為適宜的開設法治教育“活動課程”(《高職學生實用法律知識介紹與體驗》)以及其他法律文化和精神類課程,形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普及模式,即圍繞學生實際參與的社會生活來組織課程內容,同時滲透精神和理念層面的教育。
2.社團服務建設。從內容和形式上設計開展既符合學生需求,又與中央精神和主題契合的活動,深化理論學宣講團(含法律服務隊)的建設,提高社團成員的基本素質和服務水平,開展常規模擬法庭活動和主題宣講活動,錄制校園法制節目“不二法門”視頻和音頻,自行組織(校內和社區)或參與校團委組織的外出法律服務活動,拓展提升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就近的工業園區以及其他聯系的服務點,根據職業院校的特點和特色,以工業園為重點對象進行量身訂造的宣傳和服務設計)。
[關鍵詞]依法行政法治政府行政公務人員現代行政法治觀念
(一)
國務院于今年3月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并于近期修訂了《國務院工作規則》,規范政府行為的重要法律《行政許可法》也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這些都是堅持執政為民、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宏大系統工程。那么何謂法治政府?一般認為至少應具備如下6個要件:一是行政權力受到有效約束,建立起權力有限政府;二是能夠保障市場自由,建立起法制統一政府;三是政務公開、規范,建立起透明廉潔政府;四是遵循法定程序和正當程序辦事,建立起公正誠信政府;五是堅持便民、高效的現代管理原則,建立起服務型政府;六是不斷完善監督與救濟機制,建立起責任政府。這六個要件是相輔相成、互系互動、有機構成的。
(二)
通過政治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起法治政府,這是很有意義的。在建設法治政府這一宏大系統工程中,需要制度創新,但首先需要觀念更新。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觀念指導,既不可能推出我國行政法治發展進程所要求的制度創新,而且有了科學適用的行政法律制度也不可能得到正確實施。歷史經驗表明:不同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對于客觀事物會有不同的認識,會有不同的法律實施效果。
例如1995年舉國開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活動中,在四川省夾江縣曾發生轟動一時的打假案:一個涉嫌制假的私有印刷企業受到查處后,對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措施不服,認為技術監督機關越權執法且違反法定程序,于是到人民法院,沒想到引起軒然大波:一些機關、媒體甚至部分人大代表予以干涉,紛紛指責當地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是保護制假者,致使該案審理工作難以進行下去。記得當時有些媒體就嚴厲批評道:“制假者竟敢把打假者告上法庭成為被告,夾江的地方保護主義何其嚴重!”該案的爭議在于:是否只要打假則無論誰來打、怎么打都行?制假嫌疑人把打假者送上被告席是否大逆不道?人民法院受理此案件是否地方保護主義?實際上,“制假者告打假者”正是《行政訴訟法》作出的一種制度安排,否則這項“民告官”的法律制度就無須存在了。該案的制假嫌疑人狀告打假機關,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加以審查,正是依法行使《行政訴訟法》第二條和第三條分別賦予的訴訟權利和審判職權,乃是天經地義的做法和依法辦事的表現,豈能視為“制假者猖狂”和“地方保護主義嚴重”?何況行政原告的訴求是否得到人民法院支持,最終還需要生效判決出來后才知道。之所以《行政訴訟法》實施5年后還會發生這種荒唐事,主要原因就在于許多人還缺乏現代行政法治觀念,不了解《行政訴訟法》的基本精神,不習慣“當被告”,不容忍“民告官”。[①]
(三)
俗話說:人們的觀念就是人們的眼鏡,戴怎樣的眼鏡就看到怎樣的世界。所以大力推動法文化革新,讓全社會特別是行政公務人員牢固樹立起現代行政法治的新觀念,就成為建設法治政府的要義。這主要包括:
1.憲法至上的觀念。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機關、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在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等各種層次法律規范構成的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憲法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一切法律規范都必須以憲法為依據,凡與憲法抵觸則無效(參見示意圖)。行政公務人員應做遵守憲法、實施憲法、維護憲法的模范。
我國法律規范體系的寶塔型結構(另有相應位階的法律解釋、軍事法律規范及我國參加的國際條約):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地方性法規(含自單條例、特行區法律)
5.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2.尊重人權的觀念。今年3月我國現行憲法第4次修改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載入憲法,突出地強調了保障公民權利、規范國家權力(重點是規范行政權力)這一現代憲法的核心價值理念,突出地宣示了我國憲法的人權關懷。這就要求行政公務人員增強人權觀念,在行政管理過程中自覺尊重和依法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主要包括平等權利、政治權利、精神與文化活動的自由、人身自由與人格尊嚴、社會經濟權利以及獲得救濟的權利,盡量避免發生此前曾在安徽蕪湖、湖南嘉禾、陜西延安等地出現的行政機關隨意侵害公民平等權、財產權、人身權的典型案件。特別是去年在廣東發生的孫志剛被收容后遭毆打致死案,去年媒體披露的廣西農民黃某被莫須有地在看守所單獨關押28年的超期羈押案,都是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典型案件,其深刻教訓值得人們深刻反思。[②]
3.行政權限的觀念。行政權力是一種能夠支配大量社會資源的公權力,具有無限擴張、易于濫用的特性。這就要求行政公務人員必須具備權力界限的意識,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注意上下左右不越界。曾有個別地方黨委和政府超越職權出臺包含“赦免民營企業家原罪”內容的紅頭文件,一些地方政府首長責令當地人民法院采取不予立案、強迫原告撤訴等措施來配合政府搞土地開發、強制拆遷,許多地方出現的假借公共利益之名壓價征用、變相剝奪農民土地以及由行政首長個人直接批讓土地,這些做法就擺錯了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司法機關的位置,弄錯了行政首長與行政機關的關系,嚴重侵害了公民權益,大大損害了政府形象,而這主要就是缺乏法治主義觀念特別是權力界限意識所致。
4.行政民主的觀念。行政民主是一種世界性潮流,它呼喚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良性互動,要求為行政相對人參與行政管理過程提供更多機會。在我國行政管理和行政法制諸環節已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行政民主的要求和規范,例如行政立法過程中的座談會、論證會,行政執法過程中的聽證會和當事人陳述事實、申辯理由,行政相對人評議行政機關與行政首長,采取具有協商性和可選擇性的行政合同、行政指導等柔軟靈活的方式實施行政管理等等。行政公務人員對此應當充分了解并積極推行。
5.行政服務的觀念。在傳統計劃經濟時代,政府儼然是企業、市場、社會的主宰者,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是不平等關系,全然以行政計劃、行政審批、行政強制等單方意志和手段來實施行政管理、維持行政秩序,成為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隨著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就成為完善行政管理、健全行政法制的重大課題。行政公務人員應當樹立服務意識、改進管理方式,順應由管理行政、秩序行政、指令行政轉向服務行政、發展行政、指導行政這一時代潮流,積極向行政相對人提供信息、政策、專業技術等方面的指導幫助以及各種公共服務。
6.行政程序的觀念。改革開放以來在逐步克服法律虛無主義之后,重實體法、輕程序法的問題逐漸凸現出來,行政程序違法的典型案例很多,社會影響惡劣,教訓非常深刻。故須增強程序法治意識,依照法定的(含正當的)方式、步驟、順序、期限等方面的行政程序來實施行政管理。按照現代行政法治的要求,行政管理、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都必須依靠證據鏈條來支撐法律事實和權利主張,因此行政公務人員還應當增強行政證據觀念。而且按照現代行政法治的要求,行政信息以公開為原則、以保密為例外,故行政公務人員還須增強行政公開觀念,尊重并保障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這既是行政法治的要求,也是WTO透明度原則與規則的要求和我國加入WTO的承諾。
7.政府誠信的觀念。政府不是社會上的無賴,而應是最講誠信的正式組織機構,政府機關的行為應有連續性和可預期性,不能朝秦暮楚、隨意改變;即便出于重大公共利益的考慮需要征用財產、調整政策、改變行為,例如收回政府機關頒發的許可證照,也應按照信賴利益保護原則,給予權益受到影響的行政相對人給予公平補償。因為行政相對人出于對政府機關的信任,按照政府機關的意愿去行動,難免付出一定代價,而且會形成一種信賴利益,這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
8.監督責任的觀念。有效監督是防止權力腐敗的關鍵;責任機制是建設法治政府的關鍵。行政權力在行使過程中具有擴張和濫用的頑強傾向,必須加以有效監督和約束。行政機關和行政公務人員必須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外部監督,以及上級監督、監察監督、審計監督等內部監督,通過監督來判明責任,包括法律責任、政治責任和道義責任。不久前中石油公司總經理、北京市密云縣縣長、吉林市市長因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引咎辭職,就是官員問責的典型案例,是努力建設責任政府的具體表現。不言而喻,行政機關和行政公務人員還必須認真履行監管職責,依法糾正市場主體的違法行為,努力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9.權利救濟的觀念。行政管理工作難免對行政相對人造成損害,有損害必有救濟,這是現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利受到損害后的救濟渠道,包括行政申告、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行政補償,因而拓展和完善救濟渠道、樹立權利救濟和善待行政原告的觀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權利救濟的實踐來看,去年6月國務院頒布《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后,仍有一位名叫孫文流的農民工被受雇企業老板毆打致殘后未能得到及時的社會救助(其只身從河南爬行半年回山東家鄉的沿途也一直未能得到應有的救助),而且此類典型案例一再發生,表明我國的社會救助機制仍然存在不容忽視的缺陷和實施不到位的問題。行政公務人員對此應有正確認識和積極態度。
10.法治漸進的觀念。中國用10年時間能夠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在21世紀能夠建立起法治國家嗎?這猶如“能否不依靠粘附、靠壁等外力幫助而在平整的桌面上將雞蛋完好地豎立起來”的問題一樣,應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作出回答,否則極易犯主觀、片面、簡單化的毛病。[③]筆者對此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在科學認識的基礎上抱持“雞蛋具有豎立起來的基本條件、人們具有將雞蛋豎立起來的調控能力”的堅定信念并作出不懈努力,就能將雞蛋豎立起來,最終取得成功。能否建立起法治國家、法治政府,當作如是觀。這也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們對于實現目標、行政法治目標,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的問題,猶如改革開放初期提出的市場導向改革能否成功的問題一樣,應當有信心。樹立在科學認識基礎上的堅定信心和不懈努力,不但對于解決上述問題,而且對于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切實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問題,對于諸如此類的歷史任務和難題,都有啟發意義和推動作用。
綜上,要依法行政,就必須牢固樹立現代法治觀念,以新的眼光來觀察社會和認識自己,這是擺在政府機關和行政公務人員面前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①]參見莫于川:《從夾江打假案看行政法治的若干現實問題》,《行政法學研究》,1997年第1期
關鍵詞:依法治國;依法治校;法制宣傳
從依法治國到依法治教,必須加強法治教育。加強法治教育,全社會有責,而學校教育具有最直接、最集中,最系統、最有效的作用,在加強法治教育中扮演著無可比擬的重要角色。
學校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加強法治教育?
一方面是要對學校管理者加強法治教育,做到依法治校,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綜合改革,推動內涵發展。依法治校是在學校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要求各個行業、領域都要實現依法治理。學校作為具有公共管理職能的社會組織,需要按照法律至上、保障權利、制約權力的原則,實行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新型政校關系的根本保證。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要求實現政府與學校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以及學校內部的依法治理。切實轉變辦學和管理的理念、思路、方式與手段,為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奠定堅實基礎。依法治校是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提高管理水平與效益,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迫切需要。當前,學校管理活動的自主性、復雜性、權利義務關系的多樣性顯著增強,法律問題、管理漏洞與矛盾糾紛日漸突出,給學校管理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與挑戰。學校必須通過依法治校,實現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法治化,必須在管理中重視對自身法定義務的遵守,依法實現與公民、社會其他組織的對話與合作,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與支持。依法治校是學校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加強青少年的公民意識教育,培養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各級各類學校把培養具有現代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作為教育的重要任務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依法治校是構建符合法治理念的育人環境,培養學生學法明理、樹立公民意識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是對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的法治教育,培養現代法治人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依法執教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法治校在學校教育中的具體體現。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全面加強依法執教,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和諧校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教師,落實依法執教,最根本的就是學法、守法、用法,注重師德修養、增強法制觀念。實行依法執教的前提是學法、懂法。不懂法律知識,沒有掌握教育法規,就不可能有運用法規的能力,也就談不上做到依法執教。作為教師,既是社會公民,又是教育工作者,因此既要學習憲法、民法、刑法等國家層面的法律,也要學習教師法、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行業法規,還要學習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通過學習,知道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增強法治意識,樹立法治觀念,嚴格依法辦事,依法執教,把教育辦成公平正義的教育。
教師要自覺學習《憲法》《刑法》《民法通則》《行政處罰法》等法律知識,要具備起碼的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基本知識。教師尤其要注意學習有關教育工作的各種法律法規,如《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規,通過對教育法律法規基本知識的學習來系統掌握教育法的本質特征、法律規范、權利和義務,以及如何實施教育法規。還要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及地方性教育政策、文件,能夠從總體上把握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條款的要求。在法律法規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法條注釋與法理分析相結合,通過案例釋法、學法,儲備知識,規范行動,不斷提高依法執教的能力與水平。這樣才能肩負起培養合格法治人才的重任。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導向,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培養造就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備力量。
讓法治成為人民的信仰、國家的信仰,是法治教育的核心。要實現從法治意識到法治思維、再到法治信仰的法治教育目標,全面提高全體人民的法治素質,必須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在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中納入法治教育的內容,構建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形成以學校教育為主體,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法治機構共同參與的全面的法治教育體系。
進行法治教育,要從培養法治意識開始。法治意識是對法律法規和法治制度等的理性認識和把握,是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動力。培養法治意識,一方面靠學習,一方面靠行動鍛煉,做到知行結合。為此,認真落實教育普法規劃的要求,開展好法律進課堂活動,做到學生法制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中小學校要將學生法治意識、法律素養,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考核。要深入開展學生法制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不斷豐富法制教育的形式與內容,讓學生通過課堂教學、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了解法律知識,培養法治理念。要把法治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各種校園宣傳媒體與形式,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宣講法律原則和知識,將平等自由意識、權利義務觀念、規則意識、契約精神等理念,滲透到學生行為規則、日常教學要求當中,凝練到學校校訓或者辦學傳統、教育理念當中,營造體現法治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教育要與社會法治機構協同合作,共同做好法治教育與宣傳。進行法治教育,要把培養法治思維作為重點。法治思維是一種運用法治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能力。如果說法治意識使人有觀念、有動機,自覺想到用法治來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話,那么法治思維使人有方法、有能力做到用法治解Q和處理問題。
現有高職院校法制教育途徑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法制觀念培養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實踐過程中對這些途徑的探索得到了如下途徑的內容。
一、以身作則,教師應樹立法治觀念
教師應通過學習教師法、義務教育法,要不斷更新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更要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要想指導學生如何遵紀守法,首先教師要自己知法、守法,通過學習,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始終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大腦,用最先進的教學手段,給學生傳授最新的知識和方法,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貼近現實,以身邊案例說法
通過講解一個個鮮活的典型案例,簡單地從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說起,又從法律方面分析這些案例,指出其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和常見的法律誤區,將案例與法律理論有機的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增強學生們的法律意識,明白任何法律行為要有實體依據,避免出現法律法規的盲點。
例如現代校園處在網絡時代的大環境下,各種各樣的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電信詐騙更是突出,高職院校的學生經常成為電信詐騙的對象,就本學院統計每學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學生上當受騙,且程上升趨勢,電信詐騙的預防及防詐騙意識的推廣顯得尤為重要。為應對高職校園中電信詐騙,我們可以結合專業特色開展了一系列以“預防電信詐騙”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證學生們的利益不受侵犯,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也不要侵犯他人的合合法權益。
三、寓法于教,將法制觀念融入課堂的點點滴滴中
作為信息技術學院的專業教師,在信息技術的專業教學中有意識的對學生法制意識的培養,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有著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首先,在信息技術專業的課堂教學中會經常涉及到軟件著作權的問題,如在使用第三方軟件的過程中,安裝軟件的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增強法律意識的過程,軟件的許可協議就是一個要遵循的法律條款,但是目前國內各小型的企業、公司以及個人在這個方面的法律意識還很淡薄,因此對于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高職院校大學生來講,在這個方面不斷加強軟件使用的法律意識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在高職院校中學生會經常參與應用軟件系統的開發,在這過程中要讓學生清楚的意識到自己設計的系統也要有著作權的保護,首先我們可以在系統中加入版權信息,其次對于可以有商用價值的系統可以采取申請專利的形式進行保護。
最后,畢業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高職學生提高實踐技能,順利踏上工作崗位的重要途徑,因此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并能正確采取防范對策,還要對學生加強安全和法治教育,建立學校、企業、家庭三方合作機制。
四、寓法于樂,充分調動學生學法的積極性
首先,在網絡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學院的高職學生大都精通網絡,充分利用他們強烈的獵奇心理及愛好網絡的特質,從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網絡化建設入手,并引導學生從信息龐大的網絡中搜尋法制教育的相關內容,激發其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和愛好,例如可以讓學生設計計算機方面的法律條款測試的網站系統,讓學生們在自己設計的系統中做題和批閱,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換而言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能使高職院校法制教育途徑的創新探索變得切實可行。
以“網絡技術”專業的高職生為例,在講解網絡管理方面內容時,可適當穿插有關《網絡安全法》和《刑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識點,同時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網絡安全法演示的Web系統,利用高職生熱衷網絡的特質,激發學生興趣,讓法制教育與快樂有機的結合起來。
五、創建法制社團,營造法治氛圍
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得以真正落實,獲得當代高職學生的內心認可,可以在依法治國、依法治校的需求下,實現法制教育的校園內暢通無阻,并營造濃厚的校園法治文化,就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所在,也將直接影響法制教育普及的成功與否。
高職教育的核心在于塑造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法律素質。所以,建設有效的法制社團,在學校團委的指導下,老師和學生們都積極參與進來。其次,營造社團內法治文化氛圍,積極組織各種新穎的社團活動,如每年的法制宣傳月,定期的模擬法庭、法院旁聽及法律知識競賽等。再次,將法制社團活動與學生的操行分結合起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該社團的等級應高于其他興趣愛好方面的社團,社團在普法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學業得到實惠,這也是法制教育途徑創新探索的嘗試。
一是憲法至上的觀念。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機關、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在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等各種層次法律規范構成的我國法律體系中,憲法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一切法律規范都必須以憲法為依據,凡與憲法抵觸的則無效。行政公務人員應做遵守憲法、實施憲法、維護憲法的模范。
二是尊重人權的觀念。今年3月我國現行憲法第4次修改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載入憲法,突出地強調了保障公民權利、規范國家和權力這一現代憲法的核心價值理念,突出地宣示了我國憲法的人權關懷。這就要求行政公務人員增強人權觀念,在行政管理過程中自覺尊重和依法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主要包括平等權利、政治權利、精神與文化活動的自由、人身自由與人格尊嚴、社會經濟權利以及獲得救濟的權利,避免發生此前曾在安徽蕪湖、湖南嘉禾、陜西延安等地出現的行政機關隨意侵害公民平等權、財產權、人身權的事件。
三是行政權限的觀念。行政權力是一種能夠支配大量社會資源的公權力,具有無限擴張、易于濫用的特性。這就要求行政公務人員必須具備權力界限的意識,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注意上下左右不越界。一些地方政府首長責令當地人民法院采取不予立案、強迫原告撤訴等措施來配合政府搞土地開發、強制拆遷,這些做法就擺錯了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司法機關的位置,嚴重侵害了公民權益,大大損害了政府形象,而這主要就是缺乏法治主義觀念特別是權力界限意識所致。
四是行政民主的觀念。行政民主是一種世界性潮流,它呼喚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良性互動,要求為行政相對人參與行政管理過程提供更多機會。在我國行政管理和行政法制諸環節已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行政民主的要求和規范。例如,行政立法過程中的座談會、論證會,行政執法過程中的聽證會和當事人陳述事實、申辯理由,行政相對人評議行政機關與行政首長,采取具有協商性和可選擇性的行政合同、行政指導等柔性靈活的方式實施行政管理,等等。行政公務人員對此應當充分了解并積極推行。
五是行政服務的觀念。隨著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已成為完善行政管理、健全行政法制的重大課題。行政公務人員應當樹立服務意識、改進管理方式,順應由管理行政、秩序行政、指令行政轉向服務行政、發展行政、指導行政這一時代潮流,積極向行政相對人提供信息、政策、專業技術等方面的指導幫助以及各種公共服務。
六是行政程序的觀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逐步克服法律虛無主義之后,重實體法、輕程序法的問題逐漸凸現出來,行政程序違法的典型案例很多,社會影響惡劣,教訓非常深刻。故須增強程序法治意識,依照法定的(含正當的)方式、步驟、順序、期限等方面的行政程序規定來實施行政管理。按照現代行政法治的要求,行政管理、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都必須依靠證據鏈條來支撐法律事實和權利主張,因此,行政公務人員還應當增強行政證據觀念。而且,按照現代行政法治的要求,行政信息以公開為原則、以保密為例外,故行政公務人員還須增強行政公開觀念,尊重并保障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這既是行政法治的要求,也是WTO透明度原則與規則的要求和我國加入WTO的承諾。
七是政府誠信的觀念。政府不是社會上的無賴,而應是最講誠信的正式組織機構,政府機關的行為應有連續性和可預期性,不能朝秦暮楚、隨意改變;即便出于重大公共利益的考慮需要征用財產、調整政策、改變行為,例如,收回政府機關頒發的許可證照,也應按照依賴利益保護原則,給予權益受到影響的行政相對人公平補償。因為行政相對人出于對政府機關的信任,按照政府機關的意愿去行動,難免付出一定代價,而且會形成一種依賴利益,這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
八是監督責任的觀念。有效監督是防止權力腐敗的關鍵;責任機制是建設法治政府的關鍵。行政權力在行使過程中具有擴張和濫用的頑強傾向,必須加以有效監督和約束。行政機關和行政公務人員必須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外部監督,以及上級監督、監察以及審計監督等內部監督,通過監督來判明責任,包括法律責任、政治責任和道義責任。不言而喻,行政機關和行政公務人員還必須認真履行監管職責,依法糾正市場主體的違法行為,努力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途徑
“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法治目標的確立,使中國步入了法制現代化的快車道。任何一項偉大事業的背后,必然存在著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宏偉目標的確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選擇和積極著手實施的問題,而首先是個理性思考、樹立法律意識和法治新思維的問題。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中堅力量,其法律意識的狀況將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成效。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內涵
大學生法律意識是我國社會法律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具備社會主義現代法律意識的基本內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時還區別于一般社會群體的法律意識。具體來說,與其他社會群體的法律意識相比較,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層次性。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層次性,指的是由于大學生所處的年級、專業的不同,從而具有不同水平的法律意識,表現出一定的層次性。第二,矛盾性。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在總體上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大學生一方面對我國的法制建設非常關心,表現出要求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設的迫切心情和強烈愿望,也認識到法制建設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另一方面,有時有部分同學對我國的法制狀況仍持冷漠、偏激的態度,甚至對我國的法治表示懷疑和不信任。第三,不平衡性。大學生法律意識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大學生的憲法意識弱于部門法律意識;在具體的部門法里,大學生的民法意識、經濟法意識、刑法意識、婚姻法意識、繼承法意識等普遍高于行政法意識;大學生的實體法意識普遍高于訴訟法意識。第四,不成熟性。由于大學生尚未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觀察問題、分析問題還不夠全面,使得他們的法律意識的內容帶有明顯的易變性和不成熟性。
二、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
(一)法律認知偏差
法律認知是人們對法律現象,主要是對現行法律制度內容的了解和把握程度。法律認知是法律情感和法律信仰的前提,影響和決定著法律情感和法律信仰的形成。大學生的法律認知是建立在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的基礎之上的。由于大學生法律知識的缺乏,經常表現出對一些我們常說的法律詞語的不理解或是理解不準確。
(二)法律情感淡薄
在法制現代化和法律意識現代化的過程中,作為法律意識還相對淡薄的大學生來說,這些方面的情感就比較缺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法律正義感不強。大學生對法的民主基礎尚未有明確的意識,仍然秉持一種作為統治工具的傳統意義上的或者說專制統治下的法律觀,對法律正義性的信賴不足;大部分大學生不了解現行法律現象和法律制度,對其公平和正義性也不甚理解,也就很難有法律的情感產生。其次,法律信任感較差。當前我國法制建設不能夠跟上市場經濟建立的步伐,致使存在一定的、甚至是嚴重的腐敗行為,使得大學生片面的觀察這樣的狀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任感。表現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大學生覺得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夠懲惡揚善,因而對法律的信任感也就比較差。
(三)法律信仰缺失
大學生的法律信仰卻令人擔憂,部分大學生并未形成一定意義上的法律信仰。具體來看,大學生法律信仰的缺乏主要表現在:首先,法律規范的信仰失落。當前大學生對法律規范的信仰日漸失落,主要表現在有一部分大學生對法律不信任、不尊重和不服從,更有甚者對合法效力的法律予以蔑視、踐踏,公然以身試法,最終造成害人害己、令人扼腕的后果。其次,社會秩序的信仰缺失。大學生缺乏一定的對社會秩序的信仰,或者簡單的過分夸大或者否認良好法律秩序的存在,進而也就很難將之轉化為自覺服從和自覺遵守法律,并且在必要的時候甘愿為了法律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三、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途徑
(一)樹立以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為目標的教育理念
傳統的教育模式沒有把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作為其目標的理念,這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方方面面。因此,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必須首先轉變教育理念,樹立全新的以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為目標的教育理念。教育機構要樹立注重法律意識培養的新教學理念,即轉變教學觀念,摒棄過去那種只注重理論方面的教學、只傳輸給學生法律知識的舊理念,而重新樹立一種注重知識的輸送更注重法律意識的培養的新教學理念。 (二)合理設置大學生法律課程
合理設置大學生法律課程,是指基于對國家的教育方針、高等院校培養人才的模式以及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方面因素的綜合考慮而合理安排相關的大學生法律課程。通過問卷調查和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了解到,現在一些大學的法制教育供需矛盾很尖銳。一方面,學生希望學校開設系列法學選修課或法學輔修課,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接受法制教育機會,滿足他們學法的需求。另一方面,原來學校還有一門法律基礎課,能夠對學生進行相對系統的法制教育,而隨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兩門課程合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一門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求知的欲望。
(三)大膽探索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方式
法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社會生活緊密相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一定要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是很有必要也是切實可行的。教學中,要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大膽探索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方式。首先,案例教學要貫穿始終。案例分析一定要透徹,不能只講出法院的判決結果和法律條文就行了,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思考法律規定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以及法律思想和法律精神所在。其次,討論式教學應該經常運用。尤其是要留一些問題給學生課后討論,這樣會促進學生積極去思考問題和探討問題,經他們激烈討論過的問題會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再次,開放式教學也不可缺少。開放式教學就是教師事先不給學生留特定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與法學有關的問題,而后到講臺上去講。這樣做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口才,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此外,利用多媒體等電化教學手段、請法學專家、學者、知名律師搞講座等也很重要。
(四)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和途徑
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和途徑,強化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首先,健全法律運行機制,為培養和強化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提供法制保障。健全法律運行機制,要求立法民主化和科學化,執法程序化和公正化,守法自覺化,法律監督制度化。其次,加強權力道德建設,懲治腐敗,為培養和強化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再次,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有機配合,形成強化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社會合力。要積極營造有利于強化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社會氛圍;家庭要加強基本道德規范的教育,為強化大學生法律意識提供適宜的土壤;學校要發揮法律意識養成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效果。
(五)建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關鍵詞:權利;法治;權力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要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要建立相配套的主導文化體系,即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因此對法治文化進一步思考,了解法治文化的基本內涵,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有重大意義。
一、法治文化概念
對法治文化,目前有各種解讀。具有共識性的觀點認為,法治文化應該包括法律制度結構和法律觀念結構,以及自覺執法、守法、用法等行為方式,是包含民主、人權、平等、自由、正義、公平等價值在內的人類優秀法律文化類型。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權利保障為目標,在一定的治國理念和與此相適應的制度模式確立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形態和社會生活方式。具體而言,法治文化就是在建立法治社會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和社會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模式的確立,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相應制度和組織機構的建立與運行。
二、法治文化建設的路徑
法治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社會各個層面,有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社會因素及歷史因素,需遵循其固有規律順序而積極推進。我國是個缺少法治文化傳統的國度,培育法治文化建設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強化普法宣傳教育,著力培養公民對法律的崇尚和信仰。法治文化的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質為前提,法制宣傳教育應以切實提升公民的法治理念為中心目標,將法治"口號"內化為公民自愿自覺的行動,培養公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尊敬,形成法治文化和法律觀念的現代化。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爾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 普法的功能和目的不僅僅是法律知識的傳播,而是法治理念的滲透和法治文化的深入,更重要的是在于法律信仰的建立。推進普法教育,培養公民對法律的信仰,一是要樹立教育與服務相結合、以人為本位的理念。在普法教育過程中,要進一步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宣傳者本位意識過渡到受眾者本位意識,全心全意為受教育者服務。二是要樹立動靜法治(制)結合、以動態法治為主的理念。推進普法教育,不僅要宣傳靜態的"法制",更要宣傳動態的"法治"。著眼于從人的內在精神層面的需要出發,規范、調整和引導人的行為,逐步實現全社會整體法律素質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三是要樹立權利義務相統一、以權利為本位的理念。"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一要義就是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法律規定公民應該享有的權利。" 在普法的內容上不僅要普及現代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灌輸現代法律平等、自由和權利保障的精神。只有喚起個人的權利意識,才有可能真正樹立起現代法治觀念和公民意識。
(二)推進公正司法、依法行政,著力構建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價值體系。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質,促進全社會知法、守法、用法、尊法,依靠法制宣傳教育可以實現。但是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價值文化觀的真正形成,從根本上講要通過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育形成。"一次不公正的判決比多次不公正的舉動禍害尤烈,因為后者不過是弄臟了水流,前者卻破壞了水源。" 法律只有在實施中滿足了人們的安全、正義和秩序的需要,使損害得到救濟,利益分配的扭曲得以矯正,其威信才能樹立,其權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的價值才得以彰顯。司法公正起到了公平正義法治價值體系形成的巨大潛在作用。法治文化的建立不但要以良法存在為前提,更要以良法的公正實施為目的、為保證、為重點。雖然說整個法律的實施,是包括著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的執法司法和公民群眾的普遍守法兩個基本的方面,但前者即掌握并行使公共權力的執法和司法者卻始終處在決定和影響法律實施的主導方面。因此,作為一個必須滿足法治要求的和諧社會,就必須要實現執法和司法的公正。因為只有執法和司法公正,才能維護社會公正,而這顯然是整個法治文明的基礎。所以,培育法治文化的實踐中,必須進一步強化法治政府建設和抓緊推進司法體制改革,促進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價值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加強法治理論研究和法治文藝創作,著力營造全社會普遍關注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圍。理論是實踐的指導。要把握法治建設的新特點和新規律,加強法治文化理論研究和解決現實問題的應用對策研究。注重在法治實踐中豐富和發展法治文化理論,更好地指導法制宣傳教育和法治實踐。由于中國法治文化的缺乏,目前,對法治文化內涵的研究基本都是以西方的法治文化為坐標的 ,所以,在法治文化的研究培育過程中,要注重繼承吸收傳統的法治元素,并大膽借鑒和移植"外來"的先進法治文化,同時使之民族化、"本土化"。加強法治文化培育和移植,一是要注意對傳統法律文化的批判。通過批判,使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糟粕成為一種"惡",從而使人們形成自覺抵制這種落后文化的心理和習慣。二是其他文化形態要保持與法治文化立足點、價值趨向等方面的一致性。三是要正確處理好法治文化與道德文化的地位關系。如果是以"依法治國"來表達法治的話,就表明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最高準則,道德只能服務于法治文化。要鼓勵引導支持法治文藝創作,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豐富的法治文化產品。重視發揮執法機關和專業文化團體、業余文藝團體、各級文化館站的作用,貼近法治實踐,貼近群眾文化生活,積極開展法制題材文學藝術作品創作,讓法治文化融入主流文化之中,以豐富生動的法治文化作品吸引人、感染人、說服人,不斷提升公民的法治文化修養,從而形成全社會普遍關注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圍。
三、法治文化建設的意義
法治文化的形成,能強化公眾從思維認識、自身行為等方面對法治生活的文化判斷力和約束力。法治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要素,決定著我國法治進程和建設方向。
(一)法治文化是法治社會建設的保障。法治作為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成果,是任何國家和社會一致追求的目標。加強法治建設是依法治國方略的具體實踐和體現,中國“法治”在幾代法律工作者和法學專家的打磨下日趨完備。但法治似乎僅僅還停留在制度的建設上,離法治理想相去甚遠。我們只有把法治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當中,才能把法治的思想、觀念、精神、思維等滲透到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法治工作,只有上升到文化的層次,使之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法治。因此,法治文化建設是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內在要求,是法治社會建設重要保障。
(二)法治文化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和諧社會首先是法治社會。建設一個團結和睦、寬松自由、協調有序、運行良好的法治社會,不僅要有完備的法律制度規范體系,而且更需要一個尊崇法治精神、敬畏法律權威、自覺遵守法律規范的良好社會環境。而這樣的社會環境就需要有一個高度發達的法治文化來支撐和塑造。任何社會構建都是在一定文化環境中進行的,和諧社會建設也離不開它的文化基礎,法治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分,也是和諧社會建設基礎。主席也曾闡述:“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由此可見,法治文化建設既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核心要素和必備要件,更是在法治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
(三)法治文化是社會管理創新的保證。在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中著力構建法治既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要求和社會管理的現實需要,也是社會管理創新的目標和追求。社會管理創新是一種踐行法治的基本活動,而法治文化是法治的靈魂,是法治社會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內在動力。因此,社會管理創新離不開法治文化的引導、促進和提高,只有弘揚法治精神,強化法治理念,才能保證社會管理創新的正確方向,才能保持社會管理創新的生命力,才能提高社會管理創新的效能。在社會管理創新中要充分體現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思想和法治價值,在社會管理的實踐中培育法治文化,提升全民的法治文化素養,使社會管理在“法律至上、崇尚法治”理念的引領下,實現從“應急治理”到“長安法治”的轉變。
法治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我國在法治文化建設的道路上會遇到挫折和坎坷,但我們要堅信這條道路的方向是正確的,而且我們會朝著這個目標越來越近。
參考文獻:
朱景文主編 法理學研究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