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意識形態陣地管理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按照區委統一部署,X年X月X日到X月X日,區委第一巡察組對教育局黨組進行了全面巡察,X月X日區委第一巡察組對教育局黨組巡察工作進行了反饋。現將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抓整改落實舉措。
(一)領導重視,以上率下壓實整改責任。為確保整改工作扎實推進,區教育局黨組成立區委第一巡察組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整改工作由區教育局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各牽頭領導具體實施。局黨組書記為整改工作第一責任人,各分管領導為牽頭整改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形成工作推進臺賬,定期聽取進展情況匯報,全力推進整改工作落實。
(二)思想統一,迅速啟動部署整改工作。
對區委第一巡察組反饋意見提出的問題,區教育局黨組高度重視,迅速召開黨組會議,明確要把巡察整改工作作為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作為推動黨風政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抓手,作為凈化X區教育政治生態和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以對黨負責,對全區教育負責的高度,對教育系統全面工作進行體檢。
(三)問題導向,從嚴從實推進整改落實。
針對區委第一巡察組反饋的問題,站在增強“四個意識”的高度,堅持問題導向,局黨組反復研究、上下聯動,制定了《X區教育局黨組落實區委第一巡察組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方案》和《區委第一巡察組對區教育局巡察問題整改臺帳》,細化分解具體整改任務,分別制定了整改措施,確定了牽頭領導、分管領導,明確了責任人、整改成效和完成時限,保證整改工作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聲。
二、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區教育局黨組收到區委第一巡察組反饋問題X個方面X個問題,區教育局黨組堅持立行立改原則,逐一對反饋問題進行整改,其中X項問題已整改到位,還有X項問題正在辦理中。對已經完成的整改問題,持續跟蹤監督情況。現將整改落實情況報告如下:
(一)已完成整改問題。
X、X年度組織生活會材料卷中機關干部一人對照檢查材料存在嚴重照抄、照搬現象,其材料中有“X宜昌”等字樣;二人對照檢查材料缺少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針對性開展學習教育,從思想上提高認識,端正態度,認真查找不足,堅決杜絕照搬照抄現象再度發生。
整改成效:已完成重新撰寫對照檢查材料,補充整改措施,在黨支部宣讀。
完成時間:X年X月
X、紀檢案卷裝訂無序,重復內容多,制作筆錄不規范,多數為一人辦案,不符合相關規定。
整改措施:認識到紀檢檔案規范化管理的重要性,進行全面系統整理,加強監督檢查,扎實細致做好案件檔案歸檔工作。制作筆錄嚴格按照紀檢格式執行。辦案X人或X人以上。
整改成效:紀檢檔案已經重新裝訂。《詢問筆錄》已更換紀檢格式,辦案人員增加X人或X人以上。
完成時間:X年X月。
X、支部成員對“”的認識存在偏差,站位不高。部分基層支部還存在組織生活會認識不清問題。X人剖析材料沒按照上級要求撰寫,空泛表態。
整改措施:召開以“”為主題的專題培訓,加強對基層支部組織生活會督導。
整改成效:已培訓。并在后續召開的組織生活會中進行指導和監督。
完成時限:X年X月。
X-X、教師進修學校X人,分別違反了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規定。
整改措施:交回違規報銷款。
整改成效:違規報銷分別于X年X月X日存入學校基本賬戶,附有存款憑證,給予通報批評處理。
完成時間:X年X月。
X、工作紀律有待加強。
整改措施: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強化《請假管理制度》。綜合運用查閱請假記錄、實地檢查的方式,進行監督檢查。
整改成效:收齊、執行《請假制度》,隨時到校明察暗訪,無違紀現象發生。
完成時限:X年X月
X、在查閱“嚴守政治紀律、堅定理想信念”組織生活會材料卷中,三十二人的剖析材料沒有對照檢查存在問題和整改措施,只有大篇幅的個人事跡。
整改措施:提高指導監督力度。針對黨員存在問題,及時指導,真實剖析個人問題,支部書記把關,教育局黨組把關,層層抓實。真正做到學深、學透。
整改成效:已召開培訓會議。并在后續召開的組織生活會中進行指導和監督。
完成時限:X年X月。
X、在師德師風案件查處上,在公開環節有所顧慮,怕引起負面影響,如:X年查處的X起教師補課案件只是在教育系統內部對處理結果進行通報,沒有進行深入剖析、舉一反三,并做到“以案促改”。
整改措施:公開違紀案件不留死角,宣傳到位。對案件形成原因深入剖析,舉一反三,達到警示教育作用,做到“以案促改”。
整改成效:查處的案件進行及時公開,宣傳到位。對案件形成原因深入剖析,舉一反三,達到警示教育作用,做到“以案促改”。
完成時限:X年X月。
X、巡察組對校外培訓機構明察暗訪中發現,教育局監管校外培訓機構的科室,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日常監管不夠,對非法辦學機構的監管整治沒有可行性辦法和主動作為的意識,近三年只有X次聯合整治的檢查記錄。
整改措施:加大聯合執法檢查力度。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使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的行為積極升華為政府行為。對于一意孤行的非法辦學戶,教育局要繼續加大嚴查力度,還要加大黑名單曝光力度。
整改成效:建立教育局牽頭聯合執法機制。集中查釘子戶X家,起到以點帶面的警戒作用。已經檢查X家校外培訓機構,X家合格、取消了X家許可、X家重新申辦、X家停辦、X家取消辦學項目、X家合并、X家整改中,后期跟蹤問效。
完成時限:X年X月。
X、“微腐敗”總結材把關不嚴,存在多處“徹腐敗”“微席敗”字樣的錯別字。
整改措施:加大督導檢查力度、注意上報材料質量的把關。
整改成效:要求學校自查的同時,教育局對學校上報的材料進行嚴格把關。
完成時限:X年X月。
X、“微腐敗”師德師風專項整治行動致家長一封信回執存在家長沒簽字情況。
整改措施:加大督導檢查力度、注意上報材料的質量的把關.
整改成效:要求學校自查的同時,教育局對學校上報的材料進行嚴格把關。
完成時限:X年X月
X、以“微腐敗”階段性總結代替工作總結。
整改措施:加大督導檢查力度、注意上報材料的質量的把關.
整改成效:要求學校自查的同時,教育局對學校上報的材料進行嚴格把關。
完成時限:X年X月
X、以思政課為引領的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有待加強。X區思政課教師配備數量不足,缺乏年輕教師力量,對教師的管理及培訓有待加強。
整改措施:加強思政課陣地引領作用,組建區級思政課研修中心組,建立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在全區范圍確定四所小學、兩所中學為區級思政課改革示范學校。完善教師管理制度,不斷加強教師培訓力度。繼續加強校本培訓,增加區級培訓項目。
整改成效:通過觀摩課打造X節校級思政示范課、優質課X節和精品課X節,組織思政教師論壇兩次。X月中旬由五名區優教師思政課展示,全區思政教師進行觀摩。制定校本培訓工作計劃,主要項目是“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學習型團隊建設主題研修,主要任務是提高集體備課的有效性。
完成時限:X年X月
X、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不夠有力。落實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體責任不夠到位,意識形態工作推進力度層層遞減。
整改措施: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的總結提煉和分析研究,根據上級政策要求,科學安排部署,確保意識形態工作扎實推進、有效落實。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好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職責。
整改成效:制定局《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結合固定黨日活動,領導干部帶頭學習將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落到實處。
完成時限:X年X月
X、宣傳工作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抓意識形態工作人員由黨辦人員代管,宣傳人員身兼數職,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的作用難以有效發揮。
整改措施:加強宣傳工作隊伍的培訓和監督指導。
整改成效:已召開宣傳人員培訓會,建群,互相學習。
完成時限:X年X月。
X、對意識形態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學校對意識形態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開展活動流于形式。
整改措施:加強對意識形態的學習,提高對意識形態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堅決守好校園意識形態陣地,確保意識形態工作壓力傳導到基層。深入學校進行指導和監督,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固定黨日和學校德育教育內容當中。
整改成效:X月、X月、X月已分別對學校進行指導、監督。
完成時限:X年X月
X、師生對于掃H除E相關知識的學習還需常態化。
整改措施:學校制定計劃,集中學習,對于難以理解的內容學校要指派專人進行集中輔導,通過播放宣傳片、觀看視頻、座談論、閉卷測試加強師生對掃H除E知識的理解掌握。
整改成效:專題會議輔導、假期時間學習、學校進行測試考核學習情況。
完成時限:X年X月。
X、在掃H除E的宣傳深度上還不夠,特別是在對家長的宣傳上還需加強。
整改措施:多渠道、全方位開展掃H除E宣傳教育,做到廣大師生家長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營造濃厚的掃H除E專項斗爭氛圍。還積極發動教師、學生、家長向身邊人進行宣傳,在全社會形成黑惡勢力人人喊打的濃厚氛圍。
整改成效:已利用家長一封信、手抄報、標語、班會、警示教育多種形式進行掃H除E宣傳。
完成時限:X年X月。
三、下步整改工作打算。
(一)常抓不懈,以嚴實作風落實從嚴治黨責任。提高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覺悟,旗幟鮮明講政治,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保持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壓態勢,做到抓常抓細、真管真嚴。
(二)抓住機遇,以巡察整改促進教育質量提升。
以巡查整改工作為契機,創先爭優、砥礪前行,把巡察整改成果最后落實到教育主業、提升教育質量上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打造教育體制創新、教育質量滿意、藝體教育特色、職業教育領先、家校和諧共育五大教育品牌,為實現我區教育“高質量+輕負擔+群眾高滿意度”的目標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目的在于建設小康社會、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恩格爾系數逐漸降低,人們用于文化的支出越來越多。隨著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不僅有量的增多,而且有質的提高。文化消費更加多樣化,自主選擇性增強,計劃經濟體制下按公益事業發展文化的模式已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的文化需求,迫切要求利用市場機制進行改革。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選擇。文化經濟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形態,文化產業崛起是與新型工業化進程緊密相連的。20世紀90年代初露端倪的知識經濟,將科技、教育、文化與經濟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了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模式。報刊、影視、出版、藝術、文化娛樂等產業,借助于高新技術和網絡的力量,迅速發展壯大。在一些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有的甚至超過航空航天、汽車工業,成為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美國的影視業已成為全美居于前列的創匯產業,英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平均速度,是其整個經濟增長率的近兩倍。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增強我們綜合縣力的重要途徑。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歷史條件下,文化要成為綜合縣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通過與經濟結合形成的文化產業、文化市場來進一步使群眾接受先進的文化價值觀念;要把XX精神、XX地域文化展現出來和傳承下去,使其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必須依靠新聞傳媒、出版發行、文學藝術和文化教育的載體。如果離開了文化產業,其精神力量就得不到實現。在世界文化交往中,文化精神也是通過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來傳播的。只有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才能建立社會主義XX的文化優勢,增強我縣在競爭中的實力。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維護文化安全的戰略舉措。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全部智慧與文明的集中體現,是維系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紐帶。經濟全球化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領域,而且影響著文化領域的競爭。文化經濟的一體化可能使一些意識形態問題被表面的經濟現象所掩蓋。西方發達國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優勢,將經濟與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各種手段和信息網絡向世界傳播其價值觀念、政治模式和生活方式。可見,發展文化產業不僅是一個文化問題、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涉及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政治問題。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
(二)
要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首先必須正確認識文化產業的基本特性,堅決沖破一切束縛先進文化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一切束縛先進文化發展的做法和規定,堅決革除一切影響先進文化發展的體制弊端。
文化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屬于上層建筑領域,具有意識形態的屬性。文化與經濟結合所形成的文化經濟或文化產品,不可避免地具有意識形態屬性,而文化經濟的硬件設施,如廣播影視設備、印刷出版設備以及電子網絡等,卻是一種物質性的產業形態。意識形態與產業形態的統一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既要用政治的眼光看待文化產業,又要用經濟頭腦來經營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政治導向等特性與市場緊密相聯,市場對精神文化功能的實現具有決定性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絕大多數文化產品都是通過商品交換來變成廣大群眾的消費品。離開市場,孤立地、片面地強調導向,結果必然是既沒有經濟效益,也沒有社會效益,最終導致意識形態弱化,政治導向虛化。從一定意義上說,市場檢驗就是群眾檢驗,遠離市場就是遠離群眾。要堅持導向、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必須占領市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占領意識形態陣地,才能更好地堅持“二為方向”。
實踐證明,片面強調意識形態特性或產業形態特性的傾向,都不利于文化產業的發展。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首要的任務是要解放思想,推動文化產業觀念創新。要破除孤立強調宣傳導向的觀念,確立在正確導向下抓市場份額就是占領意識形態陣地的思想;破除“面向市場”會導致意識形態領域失控的觀念,確立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有利于發展文化經濟、繁榮先進文化的思想;破除就文化談文化、文化部門是非生產性單位的觀念,確立文化經濟一體化、文化產業是支柱產業的觀念;破除發展文化經濟單純依賴政府投入和政策保護的傳統觀念,確立政府職能主要是“管”不是“辦”、發展文化產業必須依靠市場的觀念。
(三)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文體體制的改革沒有現存的模式可借鑒,不可能有一個十全十美、一步到位的操作方案,需要我們積極大膽地探索,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文化產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基本屬性,要求文化產業的改革既要體現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又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既要借鑒經濟領域的成功經驗,又要借鑒外地文化產業發展的有益經驗,在實踐中探索XX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之路。
改革體制,目的是建立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文化產業發展體制。與我縣經濟發展、經濟改革相比較,我們的文化建設、文化體制改革總體處于滯后狀態。在經濟全球化、經濟文化一體化的新形勢下,文化體制不加快改革步伐,就會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很難設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階段,文化體制還能繼續依靠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壟斷或半壟斷地位,做大做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也很難設想,在我縣文化領域逐步擴大對外開放,直接面對外來文化經濟進入的條件下,我們的文化能夠用舊有的體制守住民族文化,發揮好意識形態的引導功能,能夠在國內有很強的文化競爭力;更難設想,我們的文化能夠在舊體制下揚長避短、主動融合、全面創新,從而確保在全球化條件下的文化安全。凡此種種,都需要我們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文化產業發展體制。
當前,文化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是市場主體的定性,即文化單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微觀主體,具有事業和產業雙重屬性,還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文化部門,是一個與市場無關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二是市場主體的定位,即文化產業部門是政府還是文化單位,是政企不分、管辦合一,還是政企職能合理分開、管辦職能適當分離?
首先,要區分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指導,一手抓好公益性的文化事業,
一手抓好經營性的文化產業。發展先進文化,這兩大類都需要進行體制改革。公益性文化的發展要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從政府的角度講,應當高度重視,制定政策,扶持發展;從文化單位來講,不能脫離財力、脫離市場談公益性文化的發展。公益性的事業單位,要適應市場經濟的大環境,深化內部改革,加強成本核算,實行企業化管理。經營性的文化產業是先進文化的重要支撐,是文化實力的核心和推進改革的重點,要堅持市場主導的方向,按照產業體制的要求理順管理體制。要打破地域和行業界限,鼓勵各種所有制經濟包括外資投資文化產業中符合政府規定的有關行業,實現文化經濟投資主體多元化、社會化和公共化。在國家法制規范和宏觀政策的指導下,形成以國有文化企業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跨地區、跨產業、跨所有制聯合經營的新格局。
其次,按照政企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合理劃分宣傳文化管理部門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職能。管理部門要轉變宏觀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堅持依法行政,多提供政策法律保障,營造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宏觀環境。文化體制改革是一項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既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又要細致穩妥、有序推進。
第三,調整結構,組建集團,不斷壯大產業規模。文化產業的規模對文化產品的競爭力具有決定性作用。很多地方的文化產業競爭力不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集中度不夠,缺少規模化、實力強的文化產業集團,使豐富的文化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利用,無法形成強有力的文化品牌競爭優勢。應當根據區域經濟特點和文化資源的集中程度以及產業鏈的關聯效應,加大對文化支柱產業的投入,加快組建具有規模優勢的文化產業集團,盡快形成文化經濟的生產和競爭能力。我們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經濟文化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改善投資環境,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地區的文化集團和文化品牌。
“05方案”實施10年來,獨立學院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性的認識逐步形成共識、課程建設趨于規范、教師隊伍已經形成。仍存在著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亟待提升,制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瓶頸亟待突破,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亟待深入等問題。需要堅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基本原則,規范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管理,準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目標任務,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內容體系。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建設標準;創新計劃;獨立學院
DOI:10.15938/ki.iper.2016.06.012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6)06-0055-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課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新方案(簡稱“05方案”)實施的10年(2006-2015),也是獨立學院設立發展壯大的10年。10年來,獨立學院思政課緊密結合人才培養需求,在設立中發展、在改進中加強、在實踐中推進,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思政課教學的良好基礎已經形成。盡管這項工作目前仍處在改革發展階段,但思政課教學已然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渠道,是獨立學院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實施10年的主要成效
10年來,獨立學院思政課在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機構設置等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實踐成效,對獨立學院思政課重要性的認識逐步形成共識,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經驗特點,有力地促進了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1.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性的認識逐步形成共識
順應高等教育辦學機制與模式的探索和創新而產生的獨立學院,在其試辦初期,對思政課設置的問題雖沒有做具體規定,但教育部已明確要求,“獨立學院要建立黨、團組織,積極開展黨、團工作,思想政治工作”。[1] 其實,早在1987年《關于社會力量辦學的若干暫行規定》中就已經明確:“社會力量辦學是我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為確保民辦高校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的建設者,1996年原國家教委明文規定“政治理論課作為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全國統考的課程”。2005年高校思政理論課“05方案”實施伊始,教育部明確規定:民辦高等學校的課程設置,按照本規定執行。[2]為規范獨立學院辦學和管理,教育部強調,“獨立學院及其舉辦者應當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則”。“獨立學院使用普通高等學校的管理資源和師資、課程等教育教學資源”。[3]這些都為獨立學院組織實施思政課提供了政治條件。隨著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多數獨立學院的董事會、管理層逐漸認識到:思政理論課是鞏固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陣地。[
2.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趨于規范
10年來,獨立學院思政課建設按照“05方案”實施要求和《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全面加強和改進思政課建設,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案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初期教學基本上是套用公辦學校的模式,統一使用規范教材和5T課程教學大綱,合理安排學分、課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機構設置從教務部門負責聘請授課教師上課到設立思政教研室,再到專門成立二級教學機構,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逐步健全,齊抓共管格局的進一步形成,思政課教學越來越受重視和關注,教學管理趨于制度化和規范化。圖書室、人文社科實驗室、思想理論教育資源網站等教學資源建設不斷完善,滿足教學及辦公需要。專兼職教師隊伍規模不斷擴大,結構進一步優化,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明顯提高。基于獨立學院師資聘用特點,專任思政教師在6-15人之間,基本保證了思政課教學和教學研討的開展。思政課專項建設經費保障從無到有,有力地推進了思政課課程建設改革和教師隊伍培養。教育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對思政課的認同度和滿意度明顯改善,為維護獨立學院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貢獻。
3.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已經形成
目前,獨立學院思政理論課形成了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盡管目前這支以“80后碩士”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專任教師隊伍,相對于公辦高校來說力量還比較薄弱,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了獨立學院具體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軍。以廣西9所獨立學院為例,10年來,廣西在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采取了多種措施,經過系列培訓、研修和集中備課會的學習,以及各種比賽的鍛煉,這支隊伍逐步走向成熟。據筆者統計,近年來,廣立學院自有專任思政課教師隊伍獲得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廣西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基本功暨“精彩一課”比賽一等獎1項,入選廣西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工程1人、廣西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政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1人、廣西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提升計劃6人。
二、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面臨的困境
關鍵詞:廣電傳播工程 ;生產要素;資源配置;改革措施
一、廣電傳播工程的作用和意義
21世紀信息高速公路快速發展,為民族溝通,經濟融合,民主全球化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奇異的思想、先鋒的理念在這“新時期”交匯,這是人類精神文化的饕餮聚餐。合而不同,是原則,理性解放,呼吁創新是目的。作為信息傳播的“前沿陣地”,廣電在融合浪潮中的地位攸關重要。改革開放30年來,與信息產業和其他一些優勢行業企業相比,廣電在開放的程度、市場化的程度、思想觀念解放的程度都相對落后。一定程度上緣于制度、政策、社會環境的制約,但關鍵的是觀念的滯后。筆者認為滯后與先進本是相對而言,并沒有精確的界限,滯后向先進的演化是歷史選擇的過程。人類的發展歷史也是文明的演進歷史,新世紀以融合為原點而推進的時代變遷,也是再文明的過程。在此再文明的過程中,廣電的社會功能、傳播功能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廣電傳播工程與全球化趨勢
1.全球化一詞最早出現在經濟領域,表現為驚人規模的“金融資本”流動。此外,今天的全球化還體現為由通訊技術的飛速進步引起的互聯網的興旺普及。全球化的過程對于不同民族而言是兼容、吸納、創新的過程。近一步而言,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而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趨同逐異的后果是社會變遷,是形形意識形態的興起,甚至會引起民族國家間的沖突。舉例而言,當新自由主義成了新的世界主流思潮。國際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追求“平等和公正”不再是國際政治生活的主流。什么新殖民主義,什么南北談判等等,統統讓位于全球化,讓位于各國間的自由競爭。表面上看這種信仰提倡每個人和每個國家,無論貧富,都必須自己幫助自己,自己拯救自己。
2.實際上這種信仰提倡的是強者對弱者的“自由競爭”,資本對勞動的“自由競爭”,強國對弱國的“自由競爭”。“選擇”與取舍是化沖突為融合的有效途徑。讓新自由主義成為符合本民族特質的自由主義。互聯網的普及是文化全球化的載體,正確把握經濟需求和社會責任,促進虛擬與現實的共生在于取舍。廣電傳媒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低級趣味與雅致新穎的界定基于選擇。對于不同文化內容的選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價值體系。反向來看,有利于社會價值體系發展創新的文化內容是正確的選擇,筆者認為,這是廣電傳媒在融合浪潮中履行“守門人”職責的要義所在。
3.在日益視像化的人類生活中,廣播電視充斥著喧囂和膚淺,價值探求的淡化,深層思考的缺失。價值體系的完善和構建不僅是社會現代化的要求,更是廣電傳媒自身在多元價值取向環境下取舍標準的要求。民主與法制為歷代有識之士追求,是實現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公民意識的覺醒是民主思想傳播的表現。自20世紀90年代起,民生類節目興起,互動的形式,平民化的視角讓此類節目廣受社會各界好評,百姓享有話語權,民愿民生得以反映。在多角度反映人們生活的基礎之上,培養公民主動參與社會建設,解決社會問題是民生節目發展的新方向。客體與主體地位的轉換才真正是民生利益的所在。
三、廣電傳播工程的管理體制革新
市場經濟的逐步成熟,對外開放在上層建筑領域的進一步擴大,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傳播觀念的改變,給傳播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廣電傳媒正處在一個深刻的轉型期,以體制改革、數字化和產業化發展為標志,以體制上從計劃事業型向事業產業轉型,技術上以模擬技術體系向數字技術體系轉換,功能上以傳統傳媒向現代傳媒轉變為主要內容。廣電體制改革在整體轉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廣電體制就是指廣播電視的組織制度和體系建設;廣播電視制度,是指由一定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決定的,由廣播電視所有權、廣播電視基本性質、廣播電視基本目標等方面所構成的體系。有學者認為,廣電是一種特殊的生產力,廣電生產力是信息生產力。與之相應,廣播電視體制就以一種生產關系的形式表現出來。研究廣播電視體制的根本意義,在于通過體制研究,尋找能夠合理促進廣電生產力發展的制度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中國廣電體制凸顯了廣電政治屬性,意識形態屬性,與中國的行政區劃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制度相適應。體制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發展壯大,參與國際競爭的最大問題。
四、廣電傳播工程資源配置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傳媒市場化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傳媒領域內部生產要素和資源配置還是十分僵化的,資金嚴重短缺和資產閑置共存。一方面難以利用閑置資產調劑收入、增加收入、擴大生產能力;另一方面難以根據市場需要,靈活調整產品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以廣電為例,環節壁壘森嚴,條塊分割、條條分割困局嚴重,難以適應多變的市場需求。我國自主創新的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完成了技術研發、標準體系建立、設備產業化、規模試驗、運營體系建立等工作,初步走出了一條以自主創新、民族工業為支撐的產業化發展之路。以產業化為方向,服務社會為任務,廣泛融納社會資金,反哺體制是移動多媒體占據優勢的措施,值得廣電借鑒。
五、發展光纜傳輸,確保農區廣播電視
光纜傳輸是高技術、高投入的項目,對于經濟不發達的旗縣靠財政投資是無法實現的。我們抓住旗委旗人民政府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有利時機,制定項目建設的激勵機制。經過詳細調查論證,在國有資產主體地位不變、廣播電視主管部門絕對領導權不變、鄉鎮廣播電視站管理權不變、全部資產權歸國家所有的原則下,制定出比較優惠的招商引資方案,以廣闊的前景,可靠的保證,吸引社會資金,解決了光纜干線聯網的大部分投資。
六、發展個體衛星接收,實現邊遠牧區廣電接受
我國牧區絕大多數在偏遠地區,布面廣,牧民居住分散,不適合發展有線電視,經過調查論證,只有從邊遠牧區的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采用個體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才是完成發展邊遠少數民族地區“村村通”廣播電視的最佳途徑。為此邊遠牧區發展個體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是可行方案。
一、基本情況
鄉位于縣城東北部,離縣城53公里,轄7個行政村,43個農業合作社,1954戶,7860人,幅員面積37.7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屬典型的農業鄉鎮和國定貧困鄉鎮,貧困率達19%。2015年12月7日全市精準扶貧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后,我鄉立即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在貧困戶精準識別“回頭看” 工作中,我鄉在2014年481戶,1495名貧困人口的基礎上共清退333戶,1019人,清退率達68.2%;新進307戶,923 人;按縣扶貧移民局業務要求,2014年學村脫貧20戶,55人,2015年全鄉預脫貧200人,其中學堂山村預脫貧9戶,33人。按照“十步工作法”、“八個比對”、“六個不納入”等業務要求,現我鄉精準準識別貧困戶共475戶,1402人,其中低保貧困戶206戶,550人;殘疾人貧困戶76戶,83人。
全鄉475戶,1402名貧困人口全部實施“五個一批”脫貧攻堅計劃。其中: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300戶,507人;移民搬遷安置242戶,765人;通過低保政策兜底240,642人;通過醫療救助扶持229戶,245人。
二、具體工作
(一)強化幫扶隊伍,夯實組織基礎.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鄉組織了專班,落實了專人,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人員專門抓的工作態勢。
一是成立以黨委書記、鄉長為雙組長,分管副鄉長和其余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鄉級各單位和村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二是設立扶貧開發辦公室,由分管領導兼任扶貧開發辦主任;專職副主任則由年富力強的業務能手擔任并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2名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開展。三是利用駐村幫扶單位的本身優勢,充分發揮貧困村“第一書記”和回引創業人員作為扶貧攻堅生力軍的輻射帶動作用,確保實現全域脫貧。目前我鄉三品寨村在市土地儲備中心的幫扶下回引了2兩戶養牛專業大戶,采取“分戶散養、集約經營”的發展模式,帶動該村23戶貧困戶參與黃牛養殖,計劃年出欄50頭,實現貧困戶年均贏利2萬元。啟動了該村的辦公陣地新建工程(現已完成選址及圖紙設計),該工程集村部辦公、村小學、村醫療衛生服務和休閑文化娛樂等于一體,初步投資200萬元,建成后將是我鄉第一個現代化村級陣地。
(二)細化幫扶方案,夯實理論基礎.根據縣委《關于決戰決勝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部署要求,我鄉以縣扶貧攻堅實施方案為藍本,由黨委書記親自掛帥攜班子成員、各站所負責同志編制了《鄉扶貧攻堅實施方案》、《鄉各村扶貧開發專案》和《鄉總體扶貧規劃》。各分管領導就分管領域也制定了詳細的專項方案。同時以“規劃至村、幫扶到戶”為原則,為各村制定了契合村情的發展規劃和行之有效幫扶方案。截止目前我鄉已為7個村制定專項發展規劃26份,制定貧困戶發展規劃470份,基本實現貧困戶一戶一規劃。通過細化幫扶方案,切實為貧困村的發展和貧困戶的脫貧指明路子。
(三)優化幫扶環境,夯實產業基礎.
以鄉、村、社層層召開動員會的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把上級有關政策宣傳到村、到社、到戶,確保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做到政策公開、規則公平、結果公正、群眾公認。轉變交流方式,消除貧困戶和幫扶人員的隔閡,使幫扶人員更深入細致的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利用現有的專業合作社優勢,鼓勵貧困戶積極加入專業合作社,同時積極回引返鄉創業人士發展產業。目前我鄉已發展以紅心獼猴桃產業和生態養牛以及中藥材種植的專合社3家,帶動54戶143名困難群眾加入,尚有2家正在深度洽談中。以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為契機繼續培植范家壩村官山上聚居點,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其中800米新街現已完成路基工程,計劃入住15戶,實現入住率100%;在學堂山村實施的庭園改土,大力發展“一社一景、一戶一品”的庭院經濟,目前該村已完成改土2000㎡,新建垃圾池6口。
(四)量化幫扶責任,夯實考核基礎.
我鄉上將精準扶貧工作納入行政村目標考核,將此項目標分解到村、社,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對各村闡明精準扶貧工作的紀律要求,確保扶貧工作公開、公平、公正。遵照巴中市委《扶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加強對扶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的管理與考核,同時強化督促檢查, 嚴格獎懲。對各村定期進行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整改。通過獎勵先進、鞭策后進,調動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全面推進鄉扶貧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為貧困村和貧困戶制定幫扶方案的時候,部分幫扶責任人沒有聯系到具體實際。導致幫扶方案可操作性不強,幫扶效果不明顯。
四、今后工作打算
教師應該先端正對待網絡的態度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擴大師生交流,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高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腐朽思想的侵襲、黃色污染、網絡游戲的危害,弱化了學生的道德意識。但是很多家長甚至部分教師過度夸大了網絡的負面效應,談網色變,把上網當作是不務正業的代名詞,這種思想又輻射給了不少“聽話”的孩子,這就造成默認社會網絡化卻拒絕校園網絡化的怪異心理,這是不可取的。說到底,網絡是我們生活和工作的一種輔助工具,既然身處在這網絡社會,我們不應該逃避現實,更不應該拒絕現實,而應該考慮如何積極駕馭網絡,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以便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幫助小學生正確認識網絡,培養良好的網絡信息素養
接觸網絡,必定會接觸到一些不良的意識形態,而網絡本身的虛擬性和隱蔽性或多或少地造成小學生社會化的“缺鈣”和道德認識的迷惘混亂。據調查,不少學生對網上撒謊、說臟話等問題“說不清”,其實這就是網絡道德觀念淡薄。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途徑就是通過學科教學進行網絡道德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在做教學多媒體課件時、在設計方案中一定要深思熟慮:該課件要對學生進行什么樣的思想教育?在課件中如何展示德育思想,使學生既學到文化知識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把自己的QQ號、網名公開給學生,跟他們約好上網的時間。在特定的條件下,同學們暢所欲言,教師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出現,就大家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加強師生互動,促進思想溝通。
把思想教育滲透在網絡活動中
為了讓學生認清網絡成癮的危害,認識上網并不是學習知識、認識世界的唯一途徑,我在六年級開展了一次“網絡時代,是否能讓上網代替讀書”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們在網上暢談。有的學生認為:“上網快捷方便,便于交流,只要我們選好用好,效果比看書好。”有的認為:“網絡能開拓人的視野,同時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網上的信息變化頻繁,如果想細細品味,那么看書最合適。書能重復地看、靜靜地讀、細細地品。”有的說:“書本上的許多道理,我們不是不懂,而是看多了,聽多了,覺得煩。而用網絡進行班會課,看不見老師的面孔,說真話的膽子也大一點。”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適時播放一些有益有趣的動畫片,看完以后組織學生談談感受。如果學生會用拼音打字,還可在“隨想欄”上發表自己的“高見”,讓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的快樂。這樣的活動既能投學生所好,又能在嘗試打字中交流,在交流中鞏固識字,鍛煉其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這也讓學生明白要“看有所思”。對于中年級學生,當他們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掌握了一些漢字的構字規律后,可教他們學用五筆打字,加強對漢字字形的認識,提高打字的速度。
加強網絡道德教育,重視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和管理
【關鍵詞】頭腦風暴 思想品德教學 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028-02
眾所周知,思想品德課程內容更多的是抽象的意識形態范疇的指示,他往往觸動的是青少年心靈深處的認知。學生的接收過程更趨向于感性認識,要從中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適應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緊密聯系學生思想和實際,避免空洞的說教。初中思想品德課作為中學思想教育領域的主要陣地,它的目標是教給學生做人處事的道理,以確立處世安身的基礎和行為的標準;激發學生的良好情感和美好追求;引導正確的行為。它應是融入學生日常生活、思想的教育。除了需要精彩的教材外,更需要生動、有效地教學方法,否則,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筆者從事中學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嘗試過不同的教學方法,結果發現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國內在課堂教學中應用“頭腦風暴法”的目前還比較少,筆者通過對其嘗試,希望能夠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共同參與此方法的研究,以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
一、“頭腦風暴法”簡介
美國學者阿歷克斯·奧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頭腦風暴法,它的特點是讓參與者敞開思想,集體討論,相互啟發、思維互補、相互激勵、相互彌補知識缺陷,引起創造性設想的連鎖反應,產生盡可能多的設想,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深處的創造性風暴,最后對提出的設想逐一客觀、連續的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黃金”方案。
一般遵循以下程序:1.確定議題;2.準備;3.確定人選;4.規定紀律;5.掌握時間。要把握的原則是:1.自由暢談;2.延遲評判;3.追求數量。
二、中學生認知、心理及思想政治課程特點
有研究表明,中學生神經系統出現人生的第二次飛躍,已明顯脫離懵懂,認知結構體系基本形成,認知活動的自覺性明顯增強,認知與情感、意志、個性得到協調發展。有意記憶占主導地位,使獲得完整的系統的知識和技能成為可能。理解記憶成為主要的記憶方法。他們已初步學會借助思維的力量,運用多種方法,在理解事物意義、事物本質的基礎上進行識記,對抽象事物的認識具備了一定的邏輯理解能力。
思想品德課不是強化知識點的死記硬背,而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內化,將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構建在學生已有經驗、認識的基礎之上,并通過各種方法,使學生能自己得出結論,從而達到教育的內化。這就客觀地要求在本課程教學中應該采取學生主動思維的形式。
三、“頭腦風暴法”在思品課教學中的應用
1.設問。針對每一堂課或者每個知識點,在講授前均可以教師引出問題的方式開始,一般設問可以采取三種模式:(1) “×××是什么?”;(2)“×××為什么?”;(3)“×××怎樣做?”
2.準備。為了使“頭腦風暴法”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可在課前做一點準備工作。如讓學生收集一些關于議題的資料,于課前與其他人進行資料交流,以便學生了解與議題有關的背景材料。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推舉組長,并且設置一定的時間限制。針對教學內容實際,在教學中可靈活分組,時間上也要看本課知識的特點。
3.控制時間。“頭腦風暴”在課堂上不等于大討論,點到為止,節約時間,一般可以控制時間為5到10分鐘。大部分時間要保證給教師講授分析。
4.人數控制。一般把全班分為3—4組,保證每組人數10—15人,可以靈活掌握。
5.“風暴”形式。為了控制課堂氣氛,又保證秩序,所以,一般不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演繹、展開,只需提出簡單觀點,只字片語即可;或者采取寫紙條的方法,目的只要收到最大數量的風暴信息即可。
四、幾點體會
1.“頭腦風暴法”適用于思品課堂教學,對課程的理解和學習很有幫助。但是在實施和運用時,不能忽視同學們日常的生活體驗以及文化知識。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平時增加課外閱讀量,以提高認識水平和個人素養。
2.“頭腦風暴法”運用必須在嚴格的程序中進行,教師要堅持風暴原則,做到人人都參與。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2020年,XX區按照“全面統籌、全員參與、全面推進、全民共享、全域宣傳”工作思路,以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為總攬,突出核心價值觀引領,深入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全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帶動社會風氣向好向上健康發展,階段性工作成效明顯。
一、常態長效,持續推進文明城市建設
(一)網格包保不懈怠。繼續按照《XX區2020年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網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組織干部職工每周五到包保社區網格開展環境衛生、市容市貌和公共秩序整治,進行文明創建宣傳、不文明行為勸導,參與幫助包保社區網格解決突出問題和實際困難。
(二)點位達標不反彈。繼續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實地考察點位標準(2020年版)》,對全區所有測評點位進行常態化包保,定期對包保點位進行動態巡查,及時發現問題,立即著手整改,建立點位包保常態長效機制,保證所有點位都有人問有人管,確保點位隨時處于達標狀態。
(三)志愿服務不打烊。由主城區各街道辦事處繼續組織干部職工及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及社會志愿者到城區主要干道、主要交通路口,配合各路段路口執勤交警,針對市民亂扔垃圾、隨地吐痰、橫穿馬路翻越欄桿,非機動車不按規定行駛、逆行、亂穿馬路、隨意亂停等不文明行為開展文明勸導志愿服務活動。
(四)宣傳發動不停歇。區深文辦督查組定期向區融媒體中心提供線索,繼續在“文明同行·曝光臺”對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以文字+短視頻或圖片的方式進行曝光;區屬各媒體平臺持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 樹新風”“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等類別進行宣傳,保證宣傳力度不減,深文熱度不降,不斷提高廣大市民對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的知曉率。
同時,將開展“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活動作為持續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積極探索“四全五化六心”工作法,堅持構建全員參與體系、全域文明矩陣、全民創建網絡、全時宣傳格局,打造優良秩序;創新網格化、標準化、精細化、法制化、智慧化管理,打造優美環境;優化交通環境,打造宜居環境,守護舌尖安全,挖掘XX元素,凈化市場秩序,注重旅客體驗,讓游客“行之順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娛之開心、購之稱心、游之舒心”。認真總結,及時梳理,2020年“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資料匯編及工作亮點材料匯編已完成編制并如期報送。
二、穩扎穩打,深入推進文明村鎮創建
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扎實開展“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系列活動,規范“文明村鎮”創建,結合我區實際,印發《XX區“四在農家·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三年行動方案》《XX區2020年“四在農家·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按照“8+N”創建標準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以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環境衛生整治為著力點,將文明村鎮創建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有機融合,豐富文明村鎮創建內涵。截止2020年10月,共創建省級文明鎮3個(其中板橋鎮已申報全國文明鄉鎮),創建市級文明鎮3個,區級文明鎮2個,文明鎮創建占比100%,創建省級文明村2個,市級文明村11個,區級文明村44個,文明村創建占比達88%,預計2020年底,文明村鎮創建比例達100%。
三、久久為功,廣泛開展文明單位創建
根據市文明辦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我區實際,印發《XX區2020年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方案》,對照省、市文明單位測評體系,明確區級文明單位體系內容和標準,積極發動轄區內區級文明單位復查及各行各業單位申報,將轄區內5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納入區級文明單位創建。通過上報材料,初步篩選、考察走訪、組織討論、征求意見等環節復核評選出區級文明單位,把工作做實做細。截至目前,XX區累計創建全國文明單位1個、全省文明單位5個、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6個,創建市級文明單位14個、區級文明單位30個。下一步按照工作部署,預計2020年11月完成復查考評工作,并將在年底進行表彰。
四、綿綿用力,認真做好文明家庭評選
(一)開展標準化創建。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發揮家庭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良好家風方面的重要作用,從建設文明家庭出發,形成促進社會文明和諧氛圍。創新推出“五有”“6+N”標準化創建品牌,結合實際,印發《XX區2020年文明家庭評選工作方案》,發動全區家庭積極參與評選,2020年申報省級文明家庭 戶,獲評1戶。截至目前我區現有全國最美家庭1戶,省級文明家庭4戶,市級文明家庭2戶,區級文明家庭397戶,鎮(街)級文明家庭1500戶。
(二)開展示范化創建。以提高家庭成員素質、培育良好家風等為目標。積極認真打造XX區大連路街道成都路社區和XX區板橋鎮板橋村兩個文明家庭示范點,目前已完成驗收相關工作,并且穩步推進開展活動。
(三)開展成效化創建。一是榜樣引領有示范,通過鼓勵文明家庭繼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激發了更多家庭積極參與創建,以家庭文明促進社會文明,形成了“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家庭道德新風尚,推動優良家風家教家訓走進了每一個家庭,有力促進了家庭和社會和諧;二是凝聚群眾有突破。架起基層一線工作人員與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創建活動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便于參與的形式和方式開展工作和活動,逐步形成了一種互敬互愛、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風尚。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居民對文明家庭參與率達90%以上,村(社區)綜合滿意率提升5各百分點,進一步凝聚起干事創業,文明進步的良好風貌;三是文明程度有提升。在創建過程中,以提高家庭成員整體素質、提高家庭生活質量、提高群眾文明程度為目標,服務大局,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不斷拓展工作領域,豐富活動內涵,創新活動載體,使文明家庭創建工作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進展,為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社區文明成為一種常態,主動參與社區志愿服務,主動貢獻為社區建設出謀劃策,更加凝聚積極向上,文明進步和諧氛圍。
五、持續發力,積極推進文明校園建設
經過近幾年的文明校園創建,我區各級文明校園共58所,其中全國文明校園1所(XX區第十三小學)、省級文明校園1所(xx航天中學)、市級文明校園15所、區級文明校園41所。
(一)強化領導。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在體制機制上實行“五個納入”,納入全區“十三五”總體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全區效能目標管理考核,納入文明城市創建指標體系,納入學校目標考核。印發轉發《xx區中小學創建文明校園活動實施方案》《貴州省中小學創建文明校園活動評估細則》等文件,確保目標任務、責任主體、項目經費、考核督促落到實處。
(二)強化統籌。指導各學校緊緊圍繞一個中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兩個體系(貴州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貴州省中小學文明校園測評細則),制定文明校園八標準(組織機構、校園文化、德育體系、德育陣地、教師隊伍、特色課程、活動文化、文明禮儀)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文明程度和師生的文明素質。
(三)強化教育。始終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創建活動全過程,通過設置永久性公益廣告、經典朗誦作品征集、舉辦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使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引導廣大師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彬彬有禮xx人。
(四)強化宣傳。在聚焦XX、903頻道等區屬媒體開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專題專欄,廣泛宣傳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和學校開展創建活動的先進經驗。全區各學校充分利用學校宣傳陣地和資源,通過多種形式向廣大師生宣傳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目標、措施等,不斷提升廣大師生參與創建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挖掘和選樹先進典型,開展區級先進評比,擇優往市級,省級、國家級報送,2020年共計表彰了區級“三好學生”1040名,優秀學生干部220名,先進班集體200個,獲評省級新時代好少年1名,對廣大師生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五)強化管理。通過聽取匯報、查看資料、走訪調查、座談交流等方式開展督查,全面掌握各學校貫徹落實情況,在全區宣傳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同時目標管理考核中扣除貫徹落實不力的單位一定分值,并取消往上級報送文明校園的資格,督促學校把創建工作的各項任務落實到位,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工作。
六、科學謀劃,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要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圍繞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統籌城鄉互動,宣傳思想政策,傳遞文明風尚,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平臺,建設“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成就夢想”的百姓之家。
(一)制定實施方案。以中央、省、市有關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文件精神為指引,結合實際制定《XX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方案》,有序推進XX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宣傳展示陣地打造工作。
(二)整合陣地資源。認真學習借鑒赤水、清鎮等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市)的經驗做法,整合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廣場、道德講堂等資源,按照“六有”標準(有固定場所、有統一標識、有專人負責、有工作制度、有活動內容、有工作資料)打造文明實踐場所陣地,在50個社區掛牌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5個易地扶貧安置點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全覆蓋。
(三)開展志愿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愿服務。今年以來,全區組織開展義務宣講、環境保護、健康醫療等群眾喜樂聞見的志愿服務活動達300余場次,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平臺,建設“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成就夢想”的百姓之家。
七、狠抓落實,不斷強化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
截止目前,全區已建成少年宮24所。其中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的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項目6所,貴州省彩票公益金支持的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項目7所、市級財政支持的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建設項目10所,市、區財政支持的社區少年宮1所,實現全區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全覆蓋,受益學生30000余人。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已成為我區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載體,為促進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抓場地落實。堅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整合資源、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原則,充分利用可用空間(墻壁、長廊、櫥窗),作為少年宮活動、作品的展示陣地。全區共落實鄉村少年宮專用多功能室300余間,落實室內活動面積6000多平方米,落實室外活動場地40000余平方米,所有鄉村學校少年宮均建有圖書室、閱覽室、籃球場、用于科普實驗操作的標準化實驗操作室、用于少年兒童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多媒體室、電腦教室 、用于文藝訓練、展演的文化藝術活動室等場地。
(二)抓設備落實。指導各項目實施學校在對原有設施進行改造修繕的基礎上,通過上級資金支持和自籌資金的方式,對教學儀器、科普設施進行更新配套,添置書畫用品、音樂器材、體育運動器材等相關活動器材,少年宮的各項配套設施能基本滿足少年兒童教育學習活動需要。
(三)抓人員落實。在動員學校積極發展現有教師加入輔導員隊伍,實現一專多能和師資共享的同時,鼓勵各項目實施學校積極聘請校外思想素質高、責任心強、有能力承擔課外輔導活動的文體骨干、先進人物、民間藝人等擔任志愿輔導員,基本做到了每個學科、項目活動都有1至2名教師或輔導員負責組織、管理、指導。目前,全區共有900余名中小學教師擔任“鄉村少年宮”輔導員,并吸納“五老”人員、道德模范、先進人物和民間藝人15人,聘請書法家協會、音樂家協會、美術家協會等協會的會員23人,并面向社會招募各個活動中所需要的志愿者30人擔任輔導員,進一步充實了少年宮師資力量,豐富了授課內容。
(四)抓活動落實。充分運用“鄉村學校少年宮”這一育人載體,在全區不斷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高尚道德品質。2020年9月,XX區承辦“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舉行“送一盞月亮給祖國”主題作品征集展,收到來自全區中小學作品150余幅,其中大部分都來自鄉村少年宮學校。充分利用課外活動、周六和寒暑假,開設“興趣愛好班”、“四點半學校”、“特色活動課”等趣味性活動項目。航天小學本著“沐浴活動陽光、享受活動陽光、和諧健康成長”的辦宮理念,開展語言文學、藝術、體育、科技、社會服務五大類活動,共設活動項目24個,十三小學在正常開展書法、美術、音樂等項目的基礎上,到裁縫店收集廢舊布新開設布貼畫活動項目等,XX二小少年宮注重寓教于樂,在美樂思維空間中開設科學類項目共計7個,包括聲、光、電科學體驗室、STEAM、機器人作坊,航模、校園電視臺節目采編。
同時,各鄉村學校少年宮按照“一宮一檔”的要求,及時對各項活動資料進行了收集和整理,使每項活動有方案、有總結、有詳細記錄,形成了詳細完備的檔案資料。
八、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雖然本年度我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常態長效化管理有差距。雖然已經部署了持續推進文明城市建設的相關工作,但在動態管理方面仍存在差距,老舊小區、農貿市場問題容易反彈,長效機制尚未健全。
(二)議事協調機制健全有差距。雖然XX區文明委早已建立相關機制,但仍有制度規定尚未完全落地。例如,尚未將文明創建情況真正與各單位獎金績效掛鉤,精神文明建設與意識形態工作未完全做到同步。
關鍵詞:高校;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對策
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培育校園文化成果是將校園文化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無形轉變為核心競爭力建設的有形,是校園文化科學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是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長期培育和積淀形成的,它可以將學校的各個系統機制有機地融合,產生領先競爭對手的文化氛圍和環境,具有無形化特點,更具有長程性和穩定性。關注和研究高校校園文化成果的培育工作為高校在文化建設方面提供了一個新觀點,同時引入優秀校園文化成果具有一定的價值性和延展性。
1 高校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工作現狀闡述
1.1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工作僅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之一,缺乏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深遠意義的認識。高校在潛意識里還是更看重直接的、快速的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教育方式,比如課堂教學、考試考核、論文形成等,而沒有把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做為重要途徑,從而弱化了校園文化這個意義深遠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1.2校園文化成果的培育沒有重視內涵卻看重包裝,把成果數量做為工作指標而忽視其質量,甚至追求個體成果而偏離整體的現象也還是有的。有的校園文化成果在培育過程中沒有長期戰略規劃,只期望速成,而不考慮成果的內涵價值,或者短時間內培育多項成果后未考慮起運行情況和實際成效,只看重社會效應就與遠離了校園文化成果培育的初衷[1]。
1.3校園文化成果只是停留在榮譽層面,沒有進行傳承和創新,沒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起到引領作用。校園文化的主旋律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向社會文化趨同,難于創造出對社會文化具有指導意義的優秀的、先進的文化,大學引領社會發展的功能日趨衰落[2]。
1.4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創新中沒有與大眾文化相接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培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具備教育的基本功能,功能的實現則需要通過榜樣、環境風氣的漸進影響。構建成果培育體系就是通過典型來渲染和帶動全國高校培育優良的校園文化建設成果,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主流文化屬性的培育原則。培育成果應是能為多數人所接受的、對高等教育秩序起著維護和支持作用的可評比文化,培育內容必須是主流的、大眾的、優秀的、積極向上的[3]。
2 當前成果培育工作現狀成因
2.1經濟發展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新時期,隨著世界經濟政治一體化的發展,國際社會教育間的交流日益增多,西方道德價值觀念不斷滲透到高校校園文化之中,很容易使一些大學生對西方價值觀念產生盲目的崇拜,使得一部分人對的信念和社會主義的發展前途產生了動搖。
2.2網絡傳播信息化帶來的消極影響 網絡的出現給高校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但機遇背后存在著嚴峻的挑戰,許多大學生熱衷于網絡交友、網絡游戲等,自控力欠佳的學生,沉迷網絡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甚至受山寨文化影響,嚴重沖擊了高校健康的主流校園文化。
2.3我國社會轉型期面臨的新挑戰 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由于社會利益多樣化的現實和多種社會思想文化的相互沖擊,帶來歷史進步和文化活力的同時,也對社會生活產生著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比如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等,影響到校園文化成果的主體-高校師生,導致部分人注重金錢名譽,使高校文化成果功利化。
2.4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的新問題 中國的高等教育已開始邁向"大眾化"的教育時代,突出的變化是規模的擴張、學校的升級合并。各校紛紛新建校區,擴大招生人數,新增專業,尤其新的"雙向選擇"的就業制度的實施,引發了高校新建校區帶來的文化傳承問題和校園文化成果偏離趨勢[4]。
2.5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對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工作認識不到位,沒有掌握成果培育工作規律和體系構建思路。
3 高校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工作運行規律
3.1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實現主流主導與多樣豐富相結合。同志認為,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在校園文化成果培育過程中,學校必須重視當前社會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文化多元性特征,明確校園文化成果培育的最終目標是為培育符合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需要的人才服務,為實現"中國夢"服務。要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關的引領,以"三個倡導"為目標,培育符合核心價值觀體系要求的校園文化成果,構建一種道德教育、知識教育、技能教育、美育教育、情商教育等多元融合的校園文化[5]。
3.2秉持文化育人宗旨,注重人文關懷與文化育人相結合 成果培育體系通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所取得的優秀成果進行培育、宣傳和推廣,能夠將成果所富含的大學人文精神、時代精神、改革創新精神以及大學生追求人生理想信念、自我服務與教育價值觀融合到培育過程之中,通過將抽象的精神文化具體化為各類成果,給大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和典范,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成果培育體系自身的發展來看,它遵循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始終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以建設高校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為主要目標,其客體內涵不斷豐富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滿足高校學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才能使高校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區和輻射源"。
3.3弘揚高校文化精神,突出專業特色與學科優勢相結合。高校校園文化相對來說是整個社會文化中層次較高的文化,其特色則是保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法寶,而校園文化成果則是展示高校辦學特色的重要形式之一。作為高校校園文化主體的師生具有較高的知識文化層次,不滿足于校園文化在低水平上的機械重復,對其更充滿高品位、高境界的渴望,具有專業特色與學科優勢相結合的校園文化成果會激發他們在學習和實踐中,提高競爭力,從而推動高等教育的進步。
3.4樹立科學發展理念,促進傳統傳承與時代創新相結合。高校校園文化成果在繼承和發揚古今中外文化中,必須采取"揚棄"原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不斷進行校園文化成果的物態創新、制度創新、行為創新和精神創新,才能形成激勵學生認清使命和責任、把握方向、刻苦學習、銳意進取、全面成長的高校校園文化氛圍[6]。
4 加強成果培育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4.1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工作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
校園文化成果培育應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的各環節,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全過程,滲透到學校規章制度、學生手冊、教師從業規范等日常管理和工作中來,用核心價值觀引領和規范師生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7]。
4.2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工作要加強高校組織領導,營造氛圍,增強高校的成果培育意識。
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工作的進行需要領導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全校師生對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形成共識,培養師生對校園文化成果的認同感,充分挖掘他們的積極性和主人翁意識,廣泛發動每位師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成果培育的工作中來,并從中接受陶冶,形成獨特的文化意識和文化品格。
4.3校園文化成果培育要體現辦學理念,合理定位。辦學理念是高校辦學傳統和特色的反映,也是高校今后辦學和發展的基本理念,更是師生建設學校的共同思想基礎。而定位是指一所高校依據其制定的辦學理念、辦學類型、辦學層次、辦學特色充分把握的基礎之上,結合了師生需求、時代要求和兄弟高校的現狀之后,確定比較清晰的校園文化目標要求,這是成果培育的關鍵。
4.4校園文化成果培育要整合資源,推進項目化運作。校園文化成果項目化運作,是在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以活動項目為基本單位,是校內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資金等多方面資源達到最優配置的校園文化活動管理方式。校園文化成果一旦形成,既有利于對大學生的無形資源以及大學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學科建設、專業設置、管理等進行整合,也有利于對大學的有形資源進行整合,使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
4.5校園文化成果培育要規范機制,加強制度建設。結合高校的發展目標,明確校園文化成果培育的方針、任務、發展規劃、管理細則、隊伍建設等,建立健全科學規范、以人為本的管理規章體系,加強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干部人事和學生工作等方面的制度文化建設,使高校的各項工作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
4.6校園文化成果培育要充分利用校園思想文化宣傳陣地,注重傳播和推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不會在人們的頭腦中白發形成, 而各種煤介是推廣校園主流價值的重要條件。在信息化時代,高校更應當充分利用各種傳媒來加強道德c論導向, 發揮學校報刊、 廣描電視及網絡在宣傳方面的作用。當今,網絡已成為現代社會信息傳播的重要裁體, 也是推廣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主渠道。利用校園網、網上圖書館、QQ群、微信、微博等網絡媒介, 采用富有青春活力的形式, 用學生感興趣的網絡語言,結合專業學習、社團活動、實習就業等內容闡釋社會主文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 真正形成影響力強大的網絡傳播陣地[7]。
總之,校園文化成果培育工作必須以樹人為目標,在學校重視及思路清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評價體系,考評認證方案, 遵循以體現大學精神,體現時代精神,體現專業特色,體現傳承與發展等原則,做好形象設計,整合資源,項目運作,成果傳播、推廣等工作。將優秀校園文化成果的價值性、延展性特點引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中。
參考文獻:
[1]沈威,姜國玉.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培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1):101-104.
[2]汪杰.論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J].世紀橋,2012(9):20-21.
[3]楊殿軍,杜會永.高校構建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培育體系的理論試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3):87-89.
[4]杜曉紅.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
[5]聞靖灝.基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關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徑研究[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