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事管理業務流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我國加人世貿、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和國際交流的增加,各行各業對高素質復合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斷擴大。因此,在高校有條件地對大學生開展職業資格認證,實行學歷證書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雙證”制度。可以為人才市場培養理論水平較高、實踐動手能力較強,能從事工程技術開發和研究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可以促進教育與市場需求的接軌,也大大縮短了畢業生“進人角色”的時間。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有條件地參加職業資格認證,畢業時同時擁有學歷證書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在自主擇業,雙向選擇時具有了較強競爭實力,占據了有利位置。本文就物流師職業資格認證及其與高校物流管理類課程相結合進行一些探討和研究。
一、目前高校物流管理相關專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物流從業人員的需求量為600余萬人。據預測,到2012年我國高級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為3萬~4萬人,物流技術操作和營銷人才每年需要近30萬人。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每年高校物流相關專業都培養出大量的畢業生,但一方面,這些畢業生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另一方面社會又急需大量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型物流人才,如此尷尬的局面出現的愿意主要是目前大部分高效物流專業的培養方案都采用“厚基礎,寬口徑”模式,注重知識的全面性、系統性,但忽略了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目前物流管理相關專業的培養方案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專業培養方案缺乏針對性,核心課程設置特色不突出。目前,一些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不清楚自己畢業后能競爭哪些工作崗位,這些物流崗位群需要哪些專業知識、技能,以及通過怎樣課程路線能夠獲得這些知識和能力。課程體系設置不是建立在對大量企業崗位和職業資格標準所要求的知識、技能做深入調查分析的基礎上,而是對本科相應專業的培訓方案略加修改,導致專業課程設置比較寬泛、偏理論化,核心專業課程核心地位不突出,分散了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所以畢業生在就業中缺乏競爭力。
2、教學內容陳舊、教材內容偏理論化。由于教材大多是由在校教師編寫的,而編者往往缺乏企業的工作經驗,教材內容陳舊,很少介紹物流新技術、新方法。學生等到畢業時發現自己學習的內容很多,但是能記得的很少,面對企業招聘人員的提問時無法應對。雖然學生每學期都進行了專業課程實訓,但實訓題目往往很膚淺,學生沒有機會通過實際項目、真實的企業環境來鍛煉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直接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崗位技能差。
3、教學評價體系滯后。現行考試制度考核方式單一且側重知識的考核,重結果,輕過程,無法對學生職業場景的工作過程及技能進行考查。另外,考核內容相對落后,已經不能適應目前企業的發展速度。
二、職業資格認證對物流專業教學的作用
職業資格證書是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它是勞動者求職、任職、開業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主要依據。我國目前正處在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于具有高技術高技能的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單一具有的學歷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都難以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現階段如何將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有效結合,培養市場真正所需的物流人才,已成為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目前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因此,將職業資格認證和專業課程教學有機結合,是滿足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徑。
1、將職業資格認證引入物流課程教學有助于學生明確專業培養目標。職業資格認證的引入,可以使學生在圍繞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習過程中,了解市場對本專業畢業生的要求,明確自己的專業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
2、將職業資格認證引入物流專業教學有助于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是保證教學有效進行的基礎,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圍繞高效物流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將職業資格認證嵌入專業課程,有助于構建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崗位需要和職業標準為依據、以工作任務為引領的課程體系。按照職業崗位要求,調整課程內容,將職業資格標準中要求的知識與技能融入到相關課程中;將職業資格證書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可以使學生在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過程中完成專業課程的學習,達到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
3、將職業資格認證引入高校物流專業教學有助于提高專業師資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水平。將職業資格認證引入高校教學,打破了以往高校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對高等院校的專業教師的職業能力和素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教學要求,將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培養出符合國家職業標準的勞動者,必須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與職業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能力。
三、物流師職業資格認證介紹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推行的物流職業經理認證主要分為3個等級,分別為初級、中級、高級。初級面向職業高中、中專在校生及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歷者;中級面向大專以上學歷,且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者;高級是面向本科以上學歷,在企業中擔任物流總監、企業副總以上職務者。該認證主要適合于各類物流和生產企業的各級物流管理人員及大、中專在校生。目前也只有該認證可以與高校的物流管理類課程相結合。
四、中物聯物流師認證與高校物流管理類課程相結合的探索
1、探索思路。借鑒國內外先進教育思想,把學生校內學習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課程內容相結合,將職業資格認證融入本科人才培養全過程,探索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要求一致的人才培養模式,滿足未來物流崗位要求,實現學生畢業就能就業的教學改革目標。具體做法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臺,以《物流師職業技能鑒定規范》為依據,跟蹤行業培訓和考核標準,通過相關崗位的調查研究,按照教育教學規律,研究和制定基于職業資格認證融入本科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專業教學改革方案;通過在部分班級試點,一邊試驗一邊研究,探索物流師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通過對畢業生跟蹤調查,以驗證改革方案的正確性,再進一步擴大和推廣。
MIS建設框架
針對上述問題,加上現在學校整體的信息化水平,每個部門信息化建設各自為政(根據MIS發展階段的著名理論—諾蘭模型的闡述,這種狀況是符合MIS發展規律的),就人事部門,建設行政事務管理為主,決策支持為輔的信息系統是實事求是的選擇。其主要框架為:
1該系統的核心是實現人事部門的辦公信息化,集中管理人事基礎數據,管理日常業務,包括人事部門信息,所有教工信息,薪資福利、保險等信息。該系統的外延是與校內各相關系部、教工的接口,包括以下幾部分:(1)與各相關系部之間的信息交換:人事將每月工資的表格傳遞給財務,學期末教務將代課情況傳遞給人事等;(2)與校級管理人員之間的接口:各級管理人員可以直接查詢權限范圍內的教工信息;(3)與普通教工的信息交互:人事可以向教工及時信息,同時教師可以向人事及時提交反饋信息。
2基于對應用和信息安全兩方面的考慮,系統擬采用C/S(Client/Server)和B/S(Browser/Server)相結合的模式。人事專職人員和系統管理員可以基于C/S模式對數據庫信息進行直接管理,其他人員則通過B/S模式進行訪問。
3B/S模式下人事網站首頁設計是關鍵,需要信息布局合理且界面友好。內容應主要包括公告欄便于及時人事信息,登錄窗口便于教工及校級管理人員登錄并進行相關的應用,政策文件欄便于教工了解人事政策信息,友情鏈接欄鏈接本校、省教育部門、友好學校的網站。
4C/S模式下系統功能模塊以時間為主線來設計,如圖所示。
人事管理信息化逐步完善的思考
人事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MIS的不斷完善,更需要管理體制和人的不斷成長。具體來說,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MIS和人事業務流程相互促進,共同向前發展。在MIS的實踐應用中,一方面滿足人事上不同的信息需求,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應逐步加深人對現有業務流程的理解,發現問題,為改進業務流程積累經驗,然后再反過來不斷完善MIS的功能和人性化設計。這樣,MIS和人事業務流程就形成了一個螺旋上升的發展趨勢。
2加強信息系統信息安全。信息是制定政策制度,組織決策的重要依據,如果信息安全出現問題,那么建立在這之上的所有行為都是無意義的。信息安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保證,例如權限設置,輸入驗證碼,服務器安裝殺毒軟件,網絡中設置防火墻等等,更重要的是建立并完善安全機制,加強安全意識,道德規范,和具體的規章制度。
3有意識地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業務溝通,例如統一文件傳輸格式,為學校統一整合各部門信息系統做準備。
1高校人事管理概況
高校組織中的人員組成主要為教學、科研、管理和工勤技能等。其中教學、科研隊伍是學校組織中的主體,管理和工勤技能隊伍圍繞著教學科研展開輔工作。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高校人事管理的業務量日益增大,業務種類顯著增多,服務要求不斷提高。因此,高校人事管理除了要做好人員的“進、管、出”等工作外,更要強調以服務為中心,能夠為高校人才隊伍規劃和建設提供決策支持。
高校人事管理的基礎業務為編制管理、崗位管理、招聘管理、晉升管理、薪酬管理和其他事項等。傳統的高校人事管理,具有工作內容簡單,但重復操作工作繁多等特點。當前的高校人事管理,通過借鑒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務水平,逐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管理。
2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特點和要求
建設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目標,是提高日常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為教職工提供便捷的自助式服務,為校內其他管理系統提供數據支持服務,為學校制定發展戰略計劃提供必要的決策支持。
根據高校人事管理的業務需求,高校人事管理系統應具備業務數據集中管理、業務流程規范、業務操作高度安全等功能,同時必須具有較強的可擴展性和系統升級能力,及快速的跨平臺遷移能力,并能適應移動辦公的需要。
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設計和實施,需先從規范數據和規范工作流程入手,從人事管理系統網絡化建設開始,逐步建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平臺,實現人事管理的數據共享、業務流程規范、查詢即時快捷、人性化服務等功能。
在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建設中,應強調業務流程的規范化,通過搭建符合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規則的業務平臺,規范行政人員的工作方式,跟蹤業務處理過程,減少業務操作的人為復雜性,避免管理資源的內耗。
3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技術演進
3.1基于單機平臺的人事管理系統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設計完成了以單機操作為主的人事管理系統,實現了人事信息的分類管理、即時查詢和報表統計等功能,減輕了業務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清華大學利用微型計算機設計了基于COBOL語言設計程序包的人事管理系統。人事文件記錄存放在磁盤上,內存和磁盤能隨時交換信息,克服了微型計算機內存有限的問題,使得文件長度不受限制,能夠滿足各種規模高校的需求。該系統能夠實現人事資料存儲、查詢、刪除、修改、人員分類和各種統計分析等功能。可直接實現人機對話,在當時計算機不普及的情況下,確保人事工作人員能夠在操作手冊的指導下,順利使用系統完成日常的人事管理工作。同期,北京大學采用xenix多用戶操作系統和informix數據庫管理系統設計人事管理信息系統。還有些人事管理系統采用dBASE數據庫和BASIC程序設計語言設計。由于受到當時計算機軟硬設備的限制,人事管理系統功能不可能太強,且信息存儲能力有限,一般只在人事部門內部使用。
至九十年代,VisualFoxPro作為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工具,開始被廣泛應用于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開發。基于VisualFoxPro開發的人事管理系統,彌補了當時人事管理軟件的不足,既可以完成人事管理的日常工作,又能夠反映人事管理信息的變化過程,實現工資、職稱、職務、學歷等變動的動態跟蹤,并可保留以往歷史數據。這個時期,Office辦公軟件也開始廣泛應用于人事管理工作中。
3.2基于網絡平臺的人事管理系統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各高校的校園網絡建設日漸成熟,高校人事管理系統也向網絡化發展。北京大學開發了在校園網環境下運行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統。根據北京大學人事部各管理科的職能及信息共享的需要,系統由調配管理、職稱管理、人才出國管理、系級人事管理、工資管理、查詢等六個子系統構成,實現了全校人事信息管理。
在實施人事管理系統網絡化建設的初期,系統開發多采用C/S架構。通過客戶端軟件,工作人員能夠方便的完成日常管理工作,并能夠使用系統提供的數據處理、數據綜合分析等功能。但是C/S架構在數據共享、遠程操作等功能方面表現欠佳,特別是不能實現多人在不同地點對同一數據庫進行操作。
基于B/S架構的管理系統,能實現不同人員,從不同地點,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訪問和操作共同的數據庫,并能有效地保護數據平臺和管理訪問權限。B/S架構是更加靈活的多級分布結構,非常符合分布式、實時數據操作的需求,并且在系統維護方面也很有優勢,幾乎所有的系統開發和維護工作都集中在服務器端,系統功能的升級通過更新服務器端的軟件就可以實現。B/S架構大大簡化了客戶端,客戶端可以通過桌面瀏覽器方便使用。
進入二十世紀,根據“大學資源計劃”(UniversityResourcePlanning,URP)理論與系統框架,大學信息化建設的目標是構建一個開放的校園網絡公共信息平臺。復旦大學根據校園信息化建設統一規劃,按照“硬件集群”、‘‘數據集中”和‘‘應用集成”的建設規范,利用MVC設計模式開發了基于J2EE架構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統,并逐步探索一條適合URP要求規范的高校應用系統開發建設之路。
目前高校人事管理系統開發的主流技術平臺是。NET架構和J2EE架構,而基于面向服務架構的系統正在研究和實施中。面向服務的架構是構造分布式應用程序的方法,它將業務邏輯功能作為服務提供給用戶使用,可以很好地適應高校人事管理的變化,易于完成與校園其他信息系統的集成。
4結束語
高校人事管理系統建設,不僅提高了人事管理的效率,提升了人事管理的透明度,而且為教學、科研等部門提供了信息支持,逐步實現了高校人事管理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務等功能。但目前的系統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開發周期過長,系統維護困難,決策支持能力有限。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項目初期制定合理的建設規劃,開發人員要充分理解高校人事管理的內涵和規律,有效整合校園信息資源,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系統功能。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企業
【中圖分類號】TP39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09-0099-02
一、系統功能需求分析
1.1 招聘管理
招聘管理是幫助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人員對招聘選拔管理進行規范,從而為招聘專員提供人力資源的規劃、企業內部招聘需求征集、招聘申請提交、職位空缺管理、招聘計劃制定到招聘活動安排、簡歷篩選、面試管理、錄用管理以及招聘活動總結等整個業務流程的管理。
1.2 組織人事管理
組織人事管理功能主要是幫助企業工作人員實現人事管理業務,提供職位構建、職務體系以及組織架構管理,同時提供職員的入職、職員檔案管理、轉正、異動、離職以及職員合同管理等職員任職期間的全周期的人事處理業務。
1.3 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幫助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對企業內部職員進行全面的薪酬管理,并提供職員的定薪、調薪等具體的業務管理功能,同時對多種薪酬核算管理模式進行支持,并且為員工提供包括企業和個稅申報等業務薪酬發放業務管理功能,以及員工的福利保障業務。
1.4 考勤管理
考勤管理幫助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實現排版和考勤管理業務,提供適應企業特點的加班管理、假期管理、考勤排版和考勤計算等功能,并且根據職員的考勤情況核算員工的薪酬。
1.5 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可以幫助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建立薪酬與績效關聯的激勵,提供360度評估、KPI以及平衡積分卡等多種績效評估的方式,支持績效過程管理、提供個人績效考核和部門績效考核、支持定量目標考核和定性目標評估。
1.6 培訓管理
培訓管理是幫助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實現培訓管理規范的業務,主要幫助管理者征集培訓需求、制定培訓規劃、管理培訓活動、管理培訓記錄以及總結培訓結果等業務。
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流程設計
2.1 招聘流程設計
由于企業所涉及的功能眾多,并且功能的實現也大同小異,在第三章對系統的功能進行分析時,主要對企業的招聘管理功能進行了分析,在這里也重點對系統中的招聘管理功能的設計進行重點分析,其他功能的設計與招聘管理功能的設計大同小異,在這里就不在贅述。
在對企業招聘管理的調研中,發現其在員工招聘管理的整個過程中,主要存在兩個業務流程:一個是招聘職位信息的;以及應聘者應聘過程的管理。
1、招聘職位信息流程
首先,由招聘專員統計企業各部門需要招聘新員工的崗位和人數,制定初步的招聘計劃,然后將招聘計劃提交給領導進行審批,最后如果得到領導的肯定之后將招聘崗位的詳細信息以及描述通過網絡,如果沒有得到領導的肯定,則此次職位招聘結束。
2、應聘者應聘過程中的管理流程
應聘者使用系統的流程包括:
(1)應聘者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上查閱到職位招聘信息,并將自己的簡歷上傳到系統,完成對招聘職位的申請。
(2)招聘專員對應聘者提交的簡歷進行篩選,并通知通過篩選的人員面試,并且修改應聘者的現處狀態。
(3)招聘專員填寫進入面試環節的應聘者的地點和面試時間,將資料提交給企業面試考官。
(4)面試考官根據面試的結果填寫面試結果,如果此次并不是最后的面試,那么面試管理員需要將資料移交到下一輪面試管理中,企業采用4輪面試的機制,因此,應聘者必須要經過4次面試之后,才能夠進入正式的錄用環節。
2.2 系統其它業務流程設計
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具體的業務流程來看,系統的流程可以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業務流程:
1、人員管理流程
其中人員管理又可以分為對員工信息進行錄入、查詢的工作流程,以及對員工信息編輯、刪除的流程。
2、合同管理流程
合同管理與職工信息管理類似,分別分為合同信息錄入、查詢和合同信息編輯、刪除流程。
3、獎懲情況流程
其中獎懲記錄的生成與職工信息、合同信息的管理類似,但是獎懲信息是根據職工信息表和部門表中的信息來對系統中的獎勵表和處罰表來進行操作。
4、考勤管理流程
考勤包括加班、考勤、請假等具體的業務,考勤管理主要是對系統中的考勤表、加班表以及請假表等數據表進行操作,考勤管理同職工信息管理類似,包括加班、考勤、請假記錄的生成、查詢、編輯和刪除。
5、系統管理路程
系統除了對員工的信息、合同等進行管理之外,還必須要對系統進行數據備份、恢復等管理、系統用戶權限的管理等,使得系統能夠正常的運行,并且滿足人們對系統的需求。
三、系統功能實現
由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所涉及的業務較多,系統所需要滿足的功能也很多,而且每個功能的具體實現其本質上都相差無幾,為此,本文僅對系統中的招聘管理功能的實現進行重點研究。
3.1 招聘管理功能實現
1、招聘信息功能
招聘管理功能是對企業與招聘有關的信息進行管理,根據前面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中的功能設計,招聘管理功能主要分成了招聘信息與招聘流程管理兩個子功能模塊,用來實現企業員工招聘管理的需求。其中招聘信息子模塊主要管理企業的招聘信息,包括這些信息的添加、編輯、瀏覽以及刪除。
2、應聘簡歷管理
點擊系統界面左邊的“招聘管理”樹節點,可以查看當前企業的招聘信息。點擊其下的“招聘信息”樹子節點之后,可以在界面的右邊進行相應招聘信息的增、刪、改操作,而游客或者企業員工可以點擊“明細”按鈕來查看詳細的招聘信息,也可以點擊界面中的“上傳”、“下載”、“投遞”等鏈接來完成照片、簡歷的上傳和下載操作。其中點擊“投遞”鏈接可以進入到系統中的簡歷投遞頁面。根據系統所提供的數據填寫選項,應聘者根據自己的情況對這些表項進行填寫,其中界面中帶星號的數據是必須要填寫的,填寫完畢之后,應聘者點擊“提交”按鈕將填寫的數據發送到系統,完成簡歷的填寫。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中,簡歷管理子模塊主要實現招聘專員對企業現有的簡歷信息進行管理,其中包括了簡歷信息瀏覽、簡歷添加、簡歷內容編輯以及簡歷刪除等操作。
3.2 系統其它業務功能實現
當打開瀏覽器并且輸入系統地址之后,就會出現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登錄界面。用戶在系統的登錄界面內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以及臨時的驗證碼就可以登錄到系統的主界面。
用戶登錄到系統中之后,系統會根據用戶信息,自動判斷用戶所屬的部門。同時,根據用戶的職位級別,將用戶使用系統的權限等信息從數據庫中讀取出來。在主界面的左上角有“聯系客服”、“收藏本站”以及“設置主頁”三個操作。
關鍵詞:ERP;報業人事管理;實施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6-00-01
一、引言
在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資源整合與體制改革成為報業發展的大趨勢。而如何吸引優秀人才、合理安排人力資源、降低人員成本、提高單位競爭力,已經是報業管理者考慮的首要問題。ERP管理在這個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人力資源系統的加入以后,使得其功能真正擴展到了全方位單位管理的范疇。
二、報業ERP人事管理的內容
1.報業人事規劃的輔助決策
在現代報業管理中,隨著競爭的加劇,人員流動變得越來越頻繁,而在報業內部,多元化經營成為報業發展的大趨勢,人才的需求變得更加多樣。為了應付報業競爭和多元化經營帶來的人動,單位的管理者可以運用ERP中的人力資源系統,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需求狀況,方便地編制本單位組織結構和人員結構規劃方案,通過各種方案在系統中的比較和模擬運行評估,產生各種方案的結果數據,并通過直觀的圖形用戶界面,為管理者最終決策提供輔助支持。
2.報業人員招聘管理
一切商業模式,本質上只有一個,最高的工資給最優秀的人才,最優秀的人才創造最大的價值。一個公司的勞動力應該被看作最重要的投資。如何能為報業招到最優秀的管理人才,編采人才和經營人才,事關報業的成功和競爭力。保持競爭力意味著公司有一整套發掘人才的有效手段。ERP人才招聘系統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支持:1.優化招聘過程,減少業務工作量。2.降低招聘成本。3.為選擇聘用人員的崗位提供輔助信息。
3.人員薪資核算
按照報業改革的要求,工資分為基礎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部分。而績效工資根據業務的不同,需要按采寫稿件的數量和質量、廣告的業務量等合理計算和發放,這就為工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RP靈活、高效的薪資系統能根據單位跨部門、跨類別的不同薪資結構及處理流程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薪資核算方法。薪資管理部門可以通過薪資的模擬運行,預先得到所需的信息。此外,系統還可以根據員工考核的結果,自動調整薪資結構。
4.工時管理
報業是一個對時間要求很苛刻的行業,為了保證新聞的時效性,采寫、編輯、照排、印刷、發行都嚴格遵守自己的時間限度,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通過ERP工時管理,可以靈活安排單位的運作時間以及勞動力的作息時間。對員工加班、作業輪班、員工假期、以及員工作業頂替等作出一整套周密的安排。運用遠端考勤系統,可以將員工的實際出勤狀況記錄到主系統中。而與員工薪資、獎金有關的時間數據會在薪資系統和成本核算中作進一步處理。系統將時間管理作為整體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這個系統可以對人事管理系統的規劃、控制和管理過程提供支持,對報業正常的運營提供保障。
5.差旅核算
由于工作的需要,采訪范圍變得越來越大,外出采訪成為常態。ERP管理從對從差旅申請,差旅批準到差旅報銷進行工作流程控制,整個過程可以在系統中完成。并且通過集成環境將核算數據傳輸到財務成本核算模塊中,大大減少了人員工作量,并提高了效率。
三、報業ERP人事管理系統的實施
1.要充分了解需求,選好軟件
選擇ERP軟件必須遵循以下四個步驟:理解ERP原理、分析單位需求、選擇軟件、選擇硬件平臺、操作系統和數據庫。在購買ERP軟件之前,首先要弄懂ERP的原理,看看是不是真正適合所在的單位。其次還需要分析報業自身特點,了解單位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該系統能否真正有效得解決問題。最后在選擇軟硬件和數據庫時,應重點考慮哪類軟件能適應單位并幫助單位解決實際問題。
2.選擇好的管理咨詢公司
聘請一個負責任的管理咨詢公司對于實施ERP系統很有必要,雖然會需要時間和成本,但咨詢公司可負責完成總體規劃的設計,對單位領導和全體員工進行ERP理念的培訓,項目的詳細實施計劃等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制定具體的量化目標
ERP本身就是一個整合單位內部資源,追求單位最佳效益的管理系統。所以在實施ERP系統之前,必須為ERP項目設立一個具體而統一的目標。如果沒有統一的目標,或者是太抽象即沒有具體的、量化的、可考核的目標,就沒有辦法在系統實施完后進行對比和評判。明確ERP的實施目標、具體實施內容、實現的技術、實施的計劃、步驟以及分階段項目成果、驗收辦法,必須在技術協議中得到體現。
4.做好業務流程重組
業務流程重組是對單位現有業務運行方式的再思考和再設計,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必須以單位目標為導向調整組織結構、必須讓執行者有決策的權力、必須取得高層領導的參與和支持、必須選擇適當的流程進行重組、必須建立通暢的交流渠道、組織結構必須以目標和產出為中心而不是以任務為中心。
5.有針對性地實施ERP,逐步解決管理瓶頸
一個完整的ERP系統是一個十分龐雜的系統,而人事管理模塊會在整個系統中發揮重要而獨特的作用,必須在實施過程中和其他模塊建立密切的聯系,解決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必須清楚,這樣的系統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實現,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要解決的主要矛盾,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定實施目標和步驟。
【關鍵詞】高校,人力資源,信息化,對策
一、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內容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又稱HER(ElectronicHuman Resource),是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運用為基礎,把先進的信息技術和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相結合,依賴信息技術對人力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一種管理方式。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是時展的產物,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和軟件系統支持下管理思想和理念,是是管理理念與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相結合的產物。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是通過信息技術實現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建立在先進的計算機軟硬件基礎之上的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各種信息,加強內部信息溝通,還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有效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最重要的是能夠及時提供可靠數據,為校領導的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根據教育部和國家規定的信息化標準要求,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內容包括用戶管理系統、人事管理子系統、勞資管理子系統、職稱管理子系統、師資管理子系統和院系級人事管理子系統六大模塊。通過多賬戶和權限管理有利于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和權、責、利;人事管理子系統主要給人事科使用,主要管理單位人員的各種信息,包括個人、家庭的基本信息和在職期間的工作表現及獎懲信息等;勞資管理子系統主要用于日常工資管理、離退休職工管理,包括工資及社會保險信息、員工探親信息、離退休信息等;職稱管理子系統除對各類人員的職稱變動進行管理外,主要用于每年一度的職稱評審工作;師資管理子系統主要為人事處師資辦工作人員使用,用于各類人才工程、基金資助、出國出境、學歷學位、博士后和各類人才情況的管理;院系級人事管理子系統除用于基本的人事管理工作外,還可以向人事處各職能部門上報各類人員名單,接收人事處發送過來的各類人員名單和通知等。
二、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意義
1.高校人資源管理信息化是進行高校人事改革的需要。近幾年,各高校都經歷了人事上的改革,有“聘用制”代替“終身制”,有以“管事”為中心轉變為“管人”,這些都是進步,但也需要技術的支持。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以后,人事部門只需通過網絡就能方便快捷的找到所需人才的基本信息并可下載保存。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以考核和激勵為手段,注重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開發,以人為本思想的實現也需要高校建立信息化管理,這樣才能使工作簡約化、標準化,以便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戰略性人力資源開發。
2.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人力資源管理涉及方面比較多,包含信息各種各樣,工作自然十分繁瑣,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而管理系統信息化以后工作人員也可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信息和各種統計分析結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從日常瑣碎事務中解脫出來的人員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實現學校長遠發展的戰略思考上去,加快構建激勵型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和科學化評價體系,為高校健康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3.信息化建設可以規范人事管理工作。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內容繁雜、體系龐大,千頭萬緒,又牽涉到教職工的切身利益,不能有半點馬虎和懈怠。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及其網絡已成為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主要勞動工具,而借助這一技術建立的高校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可以很好的理順人事管理工作的各項流程,使得人事信息、師資管理、教師業績考核、薪酬管理等各項模塊有機地統一起來,可以規范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業務流程,如招聘流程、績效管理流程、員工培訓與發展流程、員工職業計劃、離職流程等。
4. 信息化可以為廣大師生提供各種快捷方便的服務。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不僅能完整地記錄所有工作人員的信息和資料,還可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系統,可以很方便的獲得所需信息,如教職工可以通過校園網對所需的人事信息進行快速查詢。此外,信息化管理還可以提供自助服務,利用校園網平臺、電話自助等方式為人事管理部門之外的其他管理人員及教職工提供各種形式的自助服務,包括學校領導自助服務、各部門領導及相關崗位自助服務、員工自助服務等功能。
三、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難點問題分析
1.高校主觀上對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缺乏認識。雖然在我國已經有些高校開始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但由于錯誤的認識導致錯誤的行為,最終建設結果并不理想。本身很多高校就存在“重使用,輕管理”的現象,對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重視不夠,或者誤把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理解為利用計算機設計一個考核體系或薪酬系統,沒有對管理模式進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還有的以越前的思維對待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追求一步到位的思想,連基礎的數據庫都沒有建立,卻想著信息化管理了,嚴重忽略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2.信息化建設管理問題。高校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是一個系統,系統要想良好的運行就離不開規范的管理,沒有很好的信息技術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管理,也就談不上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質量提高。如對設施的維護與管理、應用系統的維護與管理、資源的管理、數據的管理等,都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辦法,并嚴格執行以推動管理的規范化,才能保證信息化的建設與發展。
3.高校信息化建設人員素質高低不一。再先進的系統也需要人進行操控,系統運行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息素質,而信息素質就集中表現在對信息技術的操作和應用能力上,由此可見人員素質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目前,高校人力資源人員隊伍水平參差不齊,文化水平不高,技術程度和信息時代要求還有差距,對信息工具的運用能力不高,不能對數據進行深層次分析等,這些都是高校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的難點問題。
四、加強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對策
1、高校領導和決策層應高度重視與支持。各高校應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事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定要立足實際,循序漸進,遵循科學適用性、漸進性、配套性、可實施性以及安全保密性原則。領導的認同和重視才能為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提供必要的權力保障,才能在政策、資金、人力、技術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才能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方式的變化、組織機構和崗位調整,才能同心協力,有效調度各方面的力量,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效用。
2.規范的管理為高校實施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創造條件。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實現需要具備兩方面條件:一是高校自身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高度;二是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手段的實現程度。高校建立以績效管理為主要手段、以個人職業發展與能力管理為核心線索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并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自助服務系統,實現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的現代化、規范化、流程化,具體來說規范的基礎管理包括數據管理和業務流程及事務處理管理。同時還要明確高校目標和任務,合理建設信息化系統,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出發,提升高校“以人為本”的核心競爭力,采用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技術,構建開放性的應用平臺,有效整合當前最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通過軟件實施到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日常運作之中。
3.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隊伍的建設。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高校技術人員和全體教職工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更需要一批一流的人力資源管理隊伍,否則很難有一流的信息化水平。各高校應提供適當的教育和培訓機會,以協助員工轉變技能,適應系統的應用和變化,促使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深入開展,還要大力培養復合性的信息系統管理人才,不斷加強人事工作者信息技術培訓,有針對性地設計培訓方案,在培訓內容上做到人力資源管理與信息技術應用并重,造就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人力資源管理能力的人才隊伍。
4.建立完整的數據平臺和信息管理系統。高校要想實現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首先要建立完整的人力資源數據庫,為教職工提供個性化的信息與查詢服務。其次要實現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的信息化,建立一個包括招聘、培訓、調配、績效考核、薪資、職稱、檔案管理、離退休、勞動保險等基本業務處理功能的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效率。最后要實現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與高校其它信息系統的無縫整合,為高校管理提供以人為中心的準確全面及時有效的決策信息支持,使人力資源部門成為高校管理的戰略伙伴,最終實現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轉型。
參考文獻:
1系統架構及功能模塊組成
人事管理系統按照系統結構,可劃分為三層架構,分別為系統管理員、部門管理員和普通用戶。人事管理系統按照功能模塊劃分,可分為員工信息管理、請銷假管理、日常考勤管理、事項審批管理、績效考核管理、統計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塊。員工信息管理模塊主要包括:員工的姓名、年齡、出生日期、工作年限、部門崗位、職稱、職務、學歷等信息,除年齡、工作年限等逐年遞增的信息由系統自動修正外,剩余信息由管理員進行維護。請銷假管理模塊用來實現員工請休假和加班管理等功能,包括了病假、事假、產假、探親假、年休假等類型。對于各類請假,系統能依據各單位人事管理制度,自動計算出請假的時間段,對不合規定的請假申請,系統不允許通過。同時,該模塊可增加值班調休功能。日常考勤模塊用來實現員工上下班的考勤功能。根據目前企業通用做法,該模塊設計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使用硬件打卡設備,如指紋機,刷卡機等,對于此種類型,模塊要預留程序接口,實現考勤信息的互通。第二類是在模塊中設計簽到單元,員工通過系統客戶端操作就能實現日常考勤功能。事項審批模塊負責審批各類請假和人事申請等相關事項。依據不同用戶級別,分為部門負責人審批和人事管理部門審批兩級審批流程。員工績效考核模塊負責管理員工的薪酬、績效、考核情況。根據系統功能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系統自動完成的考核信息。如薪酬績效、常規考核、請銷假,加班等。另一部分為人事管理部門給出的考核結果。兩部分結合起來就為該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信息模塊作為人事部門對外宣傳板塊,用來人事管理工作動態信息和政策法規文件。
2系統核心功能技術分析
2.1考勤硬件設備接口設計
目前,市場主流考勤設備包括指紋、面部識別和刷卡等幾種。這類設備的考勤信息傳輸分為實時和離線傳輸兩種。實時傳輸需要設備和網絡連接,考勤信息實時傳送回后臺。對此種類型,考勤管理模塊需要根據設備廠家提供的參數信息設計接口,解析傳輸報文格式,得到考勤結果。對于離線類型設備,要用U盤等介質考取考勤結果,一般的考勤結果為Excel格式,這樣考勤管理模塊只需連接Excel和數據庫,就可獲取考勤信息。Excel表和MSSQL接口設計如下所示:Connect Interface{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conn.Open"Driver={MicrosoftExcelDriver(*.xls)};ReadOnly=0;DBQ="&Server.MapPath("test.xls")SQL="select*from[sheet1$]"}
2.2Ajax技術應用
Ajax(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是指創建交互式網頁應用開發技術。通過Ajax技術,系統將前臺發送的請求與服務器進行少量數據交換,再將結果反饋給前臺程序,使網頁實現異步更新。在人事管理系統中,由于存在著大量的系統后臺查詢,業務流程申請、審批流轉,分級管理等方面內容,會大量用到Ajax技術,通過對Ajax調運機制原理深入理解,如下圖1所示,再對返回報文進行不同類型的解析,以實現所需業務功能。
2.3數據統計功能設計
人事管理系統的信息數據統計功能至關重要,它為企業及人事管理部門的政策制定和方針決策提供依據。要對統計結果進行直觀展示,需要用到柱狀圖、餅狀圖和曲線圖等形象的表現形式。常用插件有:flash插件、基于JavaScript的圖表插件和JGCharts專業插件。專業插件具有顯示美觀,可擴展性強等優勢。
3數據庫表設計
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是數據庫,它為系統提供信息存儲、數據檢索、數據查詢等功能。考慮到系統開發的功能性需求和開發成本,人事管理系統選取微軟MSSQL作為系統數據庫。基礎數據表結構:員工信息表(User_table)、申請表(Apply_table)、權限信息表(Permission_table)、管理員表(Admin_table)、考核表(Performance_table)和信息統計表(Statistics_table)等。
4結語
關鍵詞:考勤;醫院管理;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93
在我國,多數中小型醫院都是采用傳統的方式記錄醫院員工考勤情況,這種方式存在它的弊端,例如準確性較差,透明度弱,受主觀因素影響過大等等,傳統的考勤管理方式不僅增加了醫院的人力資源成本,同時考勤信息容易出現疏漏[1]。為此,本研究小組開發了基于網絡的考勤管理系統。
醫院考勤管理系統采用JAVA語言和Oracle數據庫進行設計和開發。本系統能夠為醫院管理提供一個規范化、制度化的平臺,可以實現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極大的實用性,改變了科室長期以來的半手工管理模式,建立了完整的業務流程,把人員的信息管理、科室的管理、考勤數據儲存在計算機中[2],利用系統的查詢和統計功能使管理者可以準確、快捷地掌握員工的出勤情況,增加了管理的科學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1 系統結構設計
1.1 系統業務邏輯層。系統采用了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搭建Web Service服務器,用于實現對數據庫的讀寫操作,前臺的所有數據存取,均通過調用Web Service服務完成,這樣減少了系統之間的耦合性,簡化了業務流程[3]。
圖1 系統結構圖
1.2 JOYO-Builder快速開發平臺。系統采用JOYO-Builder快速開發平臺,JOYO-Builder快速開發平臺是由湖北思遠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運行在IE瀏覽器中的可視化軟件開發工具。平臺封裝了常見控件,內置了基本功能函數,例如數據庫的增刪改查操作,這樣,軟件開發變得非常容易方便。不用寫復雜的代碼,直接通過控件的排列,然后再設置屬性和事件即可完成。對于復雜的業務邏輯,則通過調用WebService來實現。
1.3 后臺數據庫。系統的實現離不開數據,合理的數據庫結構設計可以提高數據存儲的效率,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為軟件開發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部分數據表如下:
1.4 HIS接口。為了保證醫院信息系統的兼容性和擴展性,用戶信息與HIS進行對接,系統之間的交互采用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SOAP)協議。系統采用中間件技術屏蔽硬件平臺的差異性和操作系統與網絡協議以及各個系統接口的異構性,使應用軟件能夠比較平滑地運行于不同平臺上[4]。這種體系結構的好處在于層次清晰,與不同的HIS系統對接更容易。下面是調用Web Service服務進行用戶名與密碼驗證的部分代碼:
List list=vUserDAO.getUser(username,userPwd);
if (!list.isEmpty()) {//讀取用戶信息
String soapString =MyJsonConvert.ObjectListToJson(list);
rs.setReturnState(ReturnState.SUCESS);
rs.setReturnData(soapString);
}else {//用戶名密碼錯誤
rs.setReturnState(ReturnState.FAILED);
rs.setReturnMessage(ReturnMessage.ERROR);
}
return rs;
2 系統角色
2.1 角色功能。考勤管理系統用戶擁有不同的權限,權限所對應的功能和可用的菜單是不同的,權限設置見表2:
2.2 系統考勤流程。上報考勤之前,考勤員首先要核對本科室人員信息,如果有調科,輪轉,或者借調情況,及時填寫人員變動申請,人事管理部門進行審核。在每月規定的上報時間,才能上報上月的考勤數據。考勤數據由科室負責人審核再提交人事管理部門。系統自動匯總考勤數據,管理員可以打印出考勤報表[5]。如下圖所示:
圖2 考勤流程圖
3 主要功能
3.1 人員管理。人員管理包括以下方面:(1)人員基本信息管理:人員基本信息的列表、添加、修改、刪除、及查找;(2)人員身份分為定科人員和輪轉人員兩種;(3)人員部門變動時,身份為輪轉的人員,發生調科不需要審核,定科人員調科需要審核,調出由人員所在部門發起并填寫記錄;(4)系統支持自定義考勤范圍,人員變動時要填寫轉入的科室,轉出時間為原科室的最后一天,轉入時間為新科室的第一天。系統默認臨床科室定科人員部門變動由醫務處審核,病區定科人員部門變動由護理部審核。
3.2 考勤上報。考勤上報包括以下方面:(1)考勤范圍管理,考勤員的增刪改,考勤員擁有一個或多個部門的考勤范圍;(2)月份定義:填寫月份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月內的法定假和星期,此間考勤上報允許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3)考勤員只能上報上個月的考勤數據,填報數據時,系統會根據邏輯規則,自動進行數據檢查,不符合邏輯規則的數據,不允許上報;(4)考勤員上報考勤由科室負責人審核再提交人事管理部門。
3.3 查詢統計匯總。查詢統計匯總包括以下方面:(1)每月統計各類病事假的統計;(2)不同類別人員的出勤率;(3)科室變動情況匯總,統計人次;(4)每月考勤匯總數據;(5)每月各類休假情況匯總數據,各部門出勤情況統計;(6)人員變動情況。
3.4 系統管理。系統管理包括以下方面:(1)系統用戶管理,分配角色,分配群組;(2)科室管理,科室編輯,刪除,新增;(3)角色權限管理,角色權限定義;(4)系統菜單管理。
4 系統特色與創新
本考勤管理系統的整個規劃設計過程著眼于醫院的實際業務流程,從而確立系統各個模塊之間的關系,完成設計。系統操作簡單,業務流程清晰易懂,數據統計方便,利用數據庫存儲考勤數據,檢索方便、速度快、管理者通過考勤系統查閱匯總報表,掌握考勤情況。員工考勤管理系統的設計可以減少醫院人力成本,使醫院的管理過程更加系統化、制度化,為醫院的健康發展提供了科學的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孔翊翌,盛幗昕.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員工考勤制度管理淺析[J].中國醫藥管理雜志,2008(08):603-605.
[2]李石山,孫韶光,王新海.管理信息系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7-62.
[3]岳昆,王曉玲,周傲英.Web服務核心支撐技術:研究綜述[J].軟件學報,2004(15):429-430.
[4]Shmueli O.Architectures for internal Web services deployment.In:Apers P,ed.Proc.of the 27th Int’l Conf.on Very Large Data Bases.Roma: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2001:641-644.
[5]陳雪峰,張玲.計算機在醫院考勤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00(04):18-41.
作者簡介:瞿懷榮(1982.07-),男,江蘇揚中人,中級職稱,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醫療信息化;通訊作者:王春雷,男,工程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柴守霞,女,講師,研究方向:外科護理學;熊東飛,男,工程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關鍵詞:面向服務框架;企業資源計劃;業務流程管理;業務流程執行語言
中圖分類號: 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制造業信息化應用需求驅動下ERP軟件在技術和管理上有了長足進步。但是傳統ERP在業務流程和服務框架方面仍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主要表現在:
(1) 流程方面在于面向具體事務進行處理,功能不易擴充、業務流程固化、維護成本高、與新環境集成困難,缺乏柔性,企業不能隨著商業環境的變化而方便迅速地改變業務流程,而企業環境的變化促使企業必須快速地調整業務來響應;
(2) 在服務框架方面是先建一個集成平臺,然后開發各種各樣的適配器和連接器去連接已有的子系統。用適配器來進行信息的有效收集、現有集成平臺與原有平臺的信息轉發。集成不能方便、靈活、低代價地實現異構子系統的集成,難于快速適應企業現代業務變化的需求,而且容易受制于傳統分布式對象中間件技術存在的局限性,如CORBA、DCOM、RMI之間的互操作性,客戶端與服務端之間的緊耦合。
本文以SOA+BPM結構以借助現有的應用來組合產生新服務的敏捷方式。通過采用SOA框架,企業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系統間的耦合,從而提高可重用性。通過采用BPM,實現了工作流程的自動化和多個企業系統之間的無縫集成。
1面向服務的體系框架
SOA是一種粗粒度、松耦合的服務結構,使企業變得更加彈性和靈活性,快速響應業務的需求變更,并具有精確定義的標準化接口。服務的粗粒度是指服務執行了較大的業務功能,并交換了比細粒度更多的數據;服務之間的松耦合是指服務具有中立的接口(沒有強制綁定到特定的實現上)特征;標準化接口是指Web服務使應用功能得以通過標準化接口(WSDL)提供,并可基于標準化傳輸方式(HTTP和JMS)、采用標準化協議(SOAP)進行調用。筆者認為:SOA=,即它包括四種主要實體和操作。其中S表示服務(Service); P表示服務提供方(Service Provider);Re表示服務請求方(Service Requester);Rl表示服務注冊庫(Service Registry);O表示Web服務的操作(Web Operation)。其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1) 服務(Service):由Web 服務描述語言(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 WSDL)來描述,WSDL 把服務抽象地描述為一組包含在面向文檔或面向過程信息的消息上執行操作的端點的集合,多個相關的具體端點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服務;
(2) 服務提供方(Service Provider):服務提供者是一個可通過網絡尋址的實體,它接受和執行來自使用者的請求。它將A的服務和接口契約到服務注冊中心,以便服務使用者可以發現和訪問該服務;
(3) 服務請求方(Service Requester):服務使用者是一個應用程序、一個軟件模塊或需要一個服務的另一個服務。它發起對注冊中心中的服務的查詢,通過傳輸綁定服務,并且執行服務功能。服務使用者根據接口契約來執行服務;
(4) 服務注冊庫(Service Registry):服務注冊中心是服務發現的支持者。它包含一個可用服務的存儲庫,并允許感興趣的服務使用者查找服務提供者接口;
(5) Web 服務的操作(web Operation):是與Web服務相關的操作,主要有:,查找,綁定,調用。
2 WS-BPEL
面向服務的業務流程執行語言(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for Web Services, WSBPEL),又叫BPEL4WS,是當前基于流程的Web服務合成最常使用的技術。WSBPEL是IBM的WSFL和微軟的XLANG中的優秀成分的組合,允許混合塊結構與圖結構的流程模型,其規范是Web服務規范中對一個服務整個工作流的描述語言,它將一組組已經存在的Web服務操作連接起來,并按照某一特定的規則統一描述到某個業務流程中,完成不同服務的整合,實現具體的事務流程,是實現和使用Web服務的必要環節。WSBPEL是一種使用XML編寫的編程語言,能夠更好地支持平臺和語言的無關性;理由:在本文中對BPEL的活動元素沒有具體使用。
3基于SOA與BPM集成ERP系統設計
圖2為基于SOA和BPM 的ERP系統的總體框架圖,本系統分4層:服務信息客戶層、業務流程管理層、事務提供層和服務應用層。其各層功能如下:
(1) 服務信息客戶層:服務請求方是掛接于企業信息門戶的Web應用程序(Web服務客戶應用),企業門戶為服務請求方提供了標準接口,其中包括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信息門戶。同時通過企業門戶可以為業務流程層提供授權認證權限、信息的傳輸;
(2) 業務流程層:集成了各種業務規則和邏輯,包括流程任務、任務間的控制流、任務間的數據流以及流程相關的其他規則,提供企業門戶的服務請求者(Service Requester)統一權限認證和業務活動監控(Business Activity Monitoring, BAM)。業務服務總線層將細粒度服務編排融合為粗粒度服務并為各業務對象提供目錄、路由服務以動態綁定到所需要的服務。業務服務總線作為通用的業務平臺,消除了服務提供者和請求者之間的依賴關系,提高了可重用性以及已有服務的內部擴展和外部獲取。這一層側重在業務支持上,通過通用和標準的對象和服務模型,可以在這一層上定義各個Web服務的業務流程,通過WSBPEL和WSDL語言能夠靈活調用各個功能模塊;
(3) 服務提供層:它為業務流程層提供了理想的平臺,定義了在服務間交換,以及提供服務請求者(Service Requester)使用的業務層的數據,包括數據定義(XML Schema)、數據驗證規則(XML Schema約束以及XPath)和數據轉化規則(XSLT)。服務提供層將企業原有系統所提供的功能組件以Web服務封裝,新系統也以Web服務開發,并將這些服務到UDDI公共目錄服務器中注冊,以提供目錄路由服務。企業服務總線(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是SOA體系中的基礎架構,各個服務通過總線來互相訪問;
(4) 服務應用層: 這一層主要是指需要集成的各個應用系統和數據存儲庫;
該框架基于面向服務技術、通過各類適配器服務接口將ERP系統許許多多的小模塊進行組件化,然后將這些應用組件進行封裝組成統一的應用服務,然后到目錄服務中心,并通過企業服務總線中的基礎核心服務,如統一數據格式和消息傳遞等,來實現各個應用系統間的通信交互。ERP系統通過將開發的各個組件進行模塊化后通過請求企業服務總線,能夠實現既可以訪問已有應用系統,也可以訪問原有應用系統,從而真正實現了平臺的無關性。
4基于SOA與BPM集成ERP系統實現
4.1流程部署及服務調用
基于SOA與BPM集成ERP系統的目標是通過使用 Web 標準實現應用程序間通用的互操作性以及業務流程自動化。SOA松散耦合的集成模型包括企業到消費者、企業到企業和企業應用程序集成中的各種系統的靈活集成。采用基于標準的、可擴展的、基于XML Schema的WSDL和WSBPEL來定義流程。WSDL 所直接支持的交互模型是同步或不相關的異步交互的無狀態模型。業務交互的模型通常涉及到在雙方或多方長期運行的交互中同步和異步對等消息交換序列。Web 服務的業務流程執行語言(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for Web Services,WSBPEL)可以創建完成 Web 服務調用、操縱數據、拋出故障或終止一個流程等工作的不同活動,然后將它們連接起來,從而創建出復雜的流程。以編制為中心的業務流程管理部署及面向服務如圖3所示。
① 先定義實際應用流程定義消息、應用數據,生成描述文檔。并通過API接口將該文檔注入到工作流引擎中,對流程進行控制;
② 通過WSDL將庫存采購管理、人事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和基礎數據管理等各種組件包裝成服務;
③ 工作流引擎在按照WSBPEL文檔進行流程控制時,發現需要調用服務,就調用Web服務總線,Web服務總線根據管理器去處理事務,處理完后通知工作流引擎,然后工作流引擎執行下一個流程或任務;
④ 庫存采購管理、人事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和基礎數據管理等都有自己的WSDL文件,當有請求時,根據需求對各種服務進行解析;
⑤ 工作流引擎、Web Service Bus、Service需要掛接在服務監控或商業活動監控上,以便能監控ERP各個系統的引擎、流程、服務以及相關組件;
⑥ 當客戶應用發出請求時,通過SOAP去訪問服務總線,同時服務總線去發現服務,當發現服務是外部服務時,就通過JMX的外面服務去調用;當發現服務是內部服務時,直接解析服務并調用相應組件API接口;
⑦ 客戶端通過JMX等組件進行調用。
4.2事務管理
基于Web服務的互操作,它們的松耦合接口可映射到具有完全不同的事務協議與模型的不同系統上,要求它們即使在操作系統、硬件、網絡或應用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仍期望可靠地向使用者以及他們依賴的業務返回預期的結果,這使事務系統面臨著重大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事務確保了一組Web服務可以取得共同的結果,多個Web服務要依賴彼此來完成某個復雜的應用請求,事務就是利用各種協議來協調服務之間的執行結果。如果在事務操作過程中出現錯誤,那么其余的操作都必須被回滾。
在Web服務事務中主要技術是協調器,它跟蹤給定事務實例中數據的變化。在圖4中顯示了一個異步消息隊列中取出消息,然后在同一個事務中用該消息的內容來更新數據。
在圖4中詳細展示了在同一事務中涉及多個資源,每個事務都有自己的事務管理器。在執行數據資源的操作之前,先從獨立的事務協調器獲得事務ID和相應的上下文向協調器注冊,然后將信息傳遞給執行鏈中下一個Web服務。事務協調器收到數據庫的請求時,該請求包含應用程序放入的獨立的事務ID,表明已經啟動一個獨立的事務服務。當協調器在事務結束時收到通知,然后發起兩階段協議來提交修改或根據日志回滾事務。協調器負責把信息發送給3個數據庫內的事務管理器,確認是否可以提交或是否因出現故障而需要回去,以完成對一個或多個事務性資源的操作。
在Web服務事務中,每個活動代表事務協調所需的執行流,在程序中把它作為一個組件,每一個組件都會有各自的屬性和共同的屬性,同一活動調用共用事務上下文的Web服務來執行。事務上下文通過共用一個上下文和協議類型來實現與活動的關聯。每個組件都提供了生成WSBPEL的接口,該接口組件能夠生成對應的WSBPEL代碼。以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