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范文

        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

        第1篇: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范文

        1、課程目標

        使學生具備本專業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所必需的電子電路邏輯設計基本知識和靈活應用常用數字集成電路實現邏輯功能的基本技能;為學生全面掌握電子設計技術和技能,提高綜合素質,增強職業變化的適應能力和繼續學習能力打下一定基礎;通過項目的引導與實現,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敬業愛崗和吃苦耐勞的品德和良好職業道德觀。本課程目標具體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

        (1)知識目標:熟悉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概念、術語,熟悉邏輯代數基本定律和邏輯函數化簡;掌握門電路及觸發器的邏輯功能和外特性;掌握常用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電路的功能及分析方法,學會一般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方法(用SSI和MSI器件),學會同步計數器的設計方法;熟悉脈沖波形產生與變換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了解A/D,D/A電路及半導體存儲器、PLA器件的原理及其應用。

        (2)能力目標:具有正確使用脈沖信號發生器、示波器等實驗儀器的能力;具有查閱手冊合理選用大、中、小規模數字集成電路組件的能力;具有用邏輯思維方法分析常用數字電路邏輯功能的能力;具有數字電路設計初步的能力。

        (3)素質目標:培養學生學習數字電路的興趣;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自己查找資料能力。

        2、課程定位

        《邏輯設計》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和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硬件基礎課,其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尤其強調工程應用。是現代電子技術、計算機硬件電路、通信電路、信息與自動化技術的和集成電路設計的基礎。在高速發展的電子產業中數字電路具有較簡單又容易集成。通過本課程學習,熟悉小中大規模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應用,突出數字電子技術應用性,獲得數字電子技術必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概況,為后繼課程及從事相關工程技術工作和科研與設計工作打下一定基礎。《邏輯設計》在電子信息專業課程的地位,表現在其先導課程為《電工電子技術》,要求學生掌握由分立元器件組成的電子電路的識別與檢測、與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有關晶體管以及晶體管電路的分析方法等;其后續課程有《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技術應用》、《EDA技術應用》等。學習集成電路芯片在計算機及相關電子設備中的應用與作用。

        二、邏輯設計課程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選取依據

        (1)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教學內容選擇與組織突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主體--任務貫穿”為總體設計要求,在內容的選取上,首先立足于打好基礎。在確保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教學方法的前提下,簡化集成電路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的講述,減少小規模集成電路的內容,盡可能多地介紹中大規模集成電路及其應用。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應用為目的,突出思路與方法闡述,力求反映當今數字電子技術的新發展。

        (2)在教材內容編排上精心組合,深入淺出,做到概念清晰,邏輯設計思想嚴謹。教學實施中注重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相互銜接,邏輯性強,以利于教學做一體化的整合。在講義上力求簡潔流暢,通俗易懂,便于學生自學。

        (3)以實訓項目為載體,采取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化的實施,體現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深化理論的素質養成目的。

        (4)依據各學習項目的內容總量以及在該門課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學習項目的課時數。

        (5)知識學習程度用語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會”等用來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實性知識的學習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識的學習程度,“能”或“會”用于表述技能的學習程度。

        2、教學具體內容安排

        表決器電路設計與制作,搶答器電路設計與制作,同步計數器電路設計與制作,方波發生器電路設計與制作,數字鐘電路設計與制作。

        三、邏輯設計課程教學模式與手段

        1、教材編寫

        教材編寫體現項目課程的特色與設計思想,教材內容體現先進性、實用性,典型產品的選取科學,體現地區產業特點,具有可操作性。呈現方式圖文并茂,文字表述規范、正確、科學。

        2、教學模式

        采取項目教學,以工作任務為出發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創設教育情境,采取“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將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緊密結合,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優化完善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3、教學方法

        從教學手段、教案設計、教學思路、語言表述、教學資源等方面著手,對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開展教研。教學過程有進行項目引導,任務貫穿,“提出問題”、“引導思考”、“假設結論”、“探索求證”,把握課程的進度,活躍課堂氣氛,使大多數學生能夠獲得盡可能大的收獲。采用“發現法”教學方式,使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與創新意識。學習內容的掌握依賴于學習者的實踐,課程組加強了對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為使學生理解和有效掌握課程內容,在堅持課外習題練習、輔導答疑等教學環節的基礎上,增加隨堂練習、單元測驗等即時性練習環節,督促學生復習和掌握已學知識點。

        4、教學手段

        充分利用掛圖、投影、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發揮網絡突破空間距離限制的優勢,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學習資源,自主地學習和提高,彌補課堂上未能及時消化吸收的部分內容。教學過程中相應教學班成立課程提高學習小組,任課教師課外指導該小組進行拓展學習及課外科技活動指導,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一方面教師指導有興趣能力強的學生進行課外學習,特別是對數字系統設計知識的答疑指導,為能力強的學生提供發展空間,解決因課時數限制而無法在課堂上深入講授特定工程應用專題的矛盾。也加強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可以第一手了解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反饋,改進教學方法,利用學習好的學生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習,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探討當前教學環境下,培養學生課外學習能力的新模式。

        第2篇: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范文

        關鍵詞:數字電子鐘; 層次電路; Multisim 9; 集成電路

        中圖分類號:TP319;TN7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73X(2010)09-0184-03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the Digital Electronic Clock Based on Multisim 9

        LUO Ying-xiang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000, China)

        Abstract:Digital electronic clock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public places, the general methods of circuit design make the connection complex, and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ircuit. The digital electronic clock is designed by medium-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the hierarchical circuit design method is used to divid various cell-level circuit design into blocks, connect blocks of all levels into the machine circuit. It has artistic connection, and is easy to understand each unit circuit functions.

        Keywords: digital electronic clock; hierarchical circuit; Multisim 9; integrated circuit

        數字電子鐘是用數字集成電路構成并有數字顯示特點的一種現代計數器,與傳統的機械計時器相比,它具有走時準、顯示直觀、無機械磨損等,因而廣泛應用于車站、碼頭、商店等公共場所。目前,數字電子鐘的設計,主要是采用計數器等集成電路構成,由于所用集成電路多,連線雜亂,不便閱讀。本文采用層次電路設計,將各單元電路設計成層次電路,這樣每個單元電路和整體電路連線一目了然,既美觀也便于閱讀,還有利于團隊設計,因每一層次電路為一獨立電路,便于獨立設計和修改。

        1 設計任務

        (1) 電子鐘能顯示“時”、“分”、“秒”;

        (2) 能夠實現對“時”、“分”、“秒”的校時。

        2 整機框圖

        數字電子鐘主要由秒信號發生器、“時、分、秒”計數器、譯碼顯示器、校時電路等組成。秒信號發生器主要由石英晶體振蕩器或555振蕩器分頻后得到;秒、分都是60進制,故由60進制計數器構成;時為24進制,即由24進制計數器構成;顯示部分由譯碼和數碼顯示構成;校時電路由門電路和開關等構成。整機框圖如圖1所示。

        圖1 數字電子鐘整機框圖

        3 各部分電路設計

        3.1 秒、分、時計數器

        秒、分計數采用60進制計數器,時采用24進制計數器。它們都是8個BCD碼輸出,1個進位輸出,1個時鐘脈沖輸入。在設計層次電路時,皆可設計為1個輸入端,9個輸出端。在Multisim仿真軟件中,執行Place/New Hierachical Block命令,在file name of Hierachical Block中填入你要設計的電路名稱,如“60進制計數器”等,再根據需要在輸入、輸出端口數中填寫所需數字,點“OK”后,即得如圖2所示電路層次模塊。雙擊它,得到圖3所示窗口,點Edit HB/SC對其內電路進行設計。若要進行修改,同樣采用以上步驟。

        圖2 60進制計數器層次模塊

        圖3 層次塊電路設置

        由此,采用4518十進制計數器,設計了60進制和24進制的計數器,計數器的內部電路分別如圖4、圖5所示。

        圖4 60進制計數器連線圖

        3.2 校準電路

        同樣的方法,設計校準電路的層次電路時,設計為6個輸入口、3個輸出口,其內部電路如圖6所示。為便于使用,將校準開關外接。

        校時電路工作過程如圖7所示,正常工作情況下,J3斷開,J1,J2閉合,秒脈沖進入計數器。當需要對秒進行校正時,閉合和斷開J3,直到需要的數字為止;需要對分校正時,J3處于閉合的情況下,斷開J2,秒脈沖進入到分計時,則分計數器快速計數,直到顯示的時間為需要的數字為止,再閉合J2;同理,可以對時進行校正。

        圖5 24進制計數器連線圖

        圖6 核準電路連線圖

        圖7 數字電子鐘連線圖

        4 整機電路安裝調試

        在Multisim中,執行Place/Hierachical Block命令,找到已存儲的層次塊,點打開即可出現在電路模板中,再在元件庫中找出信號發生器和數碼顯示器。本例中采用現成的信號發生器,可以將信號頻率設置為較高頻率,以便快速調節。數碼顯示器直接采用16位數碼顯示管,因本例中不會出現大于9的數碼,即使初始可能出現,可以通過校時電路快速調節為所需數字。

        為使各電路接線后能順利工作,對各層次塊可以先分別測試其功能。將信號發生器分別接入60進制和24進制計數器層次塊,其輸出接數碼管或示波器看其是否能完成其功能。對其校準電路,只有當整機電路接好后,按校準電路所說工作方式,看是否能起到時、分、秒的校準。本例中各模塊皆能完成其功能,接好整機電路后,能完成所需功能,故本例數字電子鐘滿足設計任務。

        5 結 語

        采用層次電路設計方法,對數字電子鐘進行了設計,較好地完成了該電路的設計任務。整機電路連線美觀,各部分電路功能明確,便于理解整體電路的構成、工作原理等。在數字電路及其他更多的課程中都涉及到較復雜的電路設計,若是采用層次電路設計方法,既便于對電路的理解,也便于團隊協作,共同完成設計任務,故而層次電路設計方法將會廣泛地應用在大型復雜電路系統的設計中。

        參考文獻

        [1]閻石.數字電子技術基礎[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楊志忠.電子技術課程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3]聶典.Multisim 9計算機仿真在電子電路設計中的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4]周凱.EWB虛擬電子實驗室:Multisim 7 & Ultiboard 7電子電路設計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5]羅映祥.Multisim電路仿真軟件在差分電路分析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1):169-173.

        [6]羅映祥.Multisim 2001電路仿真軟件在負反饋電路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008,31(7):161-162.

        [7]汪建立.基于Multisim 2001軟件的數顯搶答器設計與仿真[J].鄂州大學學報,2004,11(4):23-26.

        第3篇: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范文

        2.課程設計理念

        以企業真實項目為依托,從企業的真實項目中提煉出與本課程相關的一些項目,如八路搶答器,直流數字電壓表等項目,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目標,以企業實際生產工作過程為主線,企業參與的多方評價機制。

        3.學生基礎和智能特點分析

        本課程的授課對象為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大一學生,該學生來源復雜,有理科生、文科生及對口生,該學生的特點是基礎和動手能力參差不齊,但有很高的學習熱情。基于以上學生基本特點,我們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兼有理科生、文科生及對口生,充分發揮理科生邏輯思維較強,文科生語言表達清晰,對口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好的優勢。以取長補短,實現優勢互補。

        4.課程內容的選取和教學組織安排

        本課程安排了5個綜合性的實訓項目,聲光控制燈電路的制作、八路搶答器電路的制作、電子生日蠟燭電路的制作、流水彩燈電路的制作及直流數字電壓表的制作。以上5個實訓項目在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上都是逐級遞深的,這一點也符合我們的認知規律。教學組織安排:對于每個實訓項目,都包含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子任務,在這里,我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5.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手段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綜合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演示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實踐教學法及匯報展示法。下面我以項目教學法為例,具體介紹一下該教學法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應用。本課程安排了5個綜合性的實訓項目,每個項目都以企業真實項目為依托,通過項目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實現從量的變化到質的飛躍,還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根據內容的不同,靈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滿足教學。教學手段包括: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板書教學有機結合,可以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利用實訓室進行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利用仿真軟件進行教學,提高教學的直觀性。

        6.課程對教學條件的要求

        師資方面:本課程專任教師共5名,均有豐富的信息類行業企業生產一線的工作閱歷,且都具有高級無線電調試師職業資格和電子產品生產調試能力;兼職教師共3名,均有三年以上電子信息類的行業企業生產一線的工作閱歷和熟練的電子產品生產調試能力,具有教師基本素質。實訓條件方面:我們有數字電子技術實訓室,可供學生進行電路搭建,還有EDA實訓室,學生可以進行電路仿真,電子工藝實訓室可以給學生提供電路焊接及調試的場所;校外實訓基地有河北先控電源設備有限公司、河北鼎尚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河北方圓測控有限公司以及京華電子實業有限公司,為學生提供了崗位認知及頂剛實習的校外場所。學習資源方面:我們選用的教材為高職高專教材,是由本課程專任教師與企業合作開發的校企合作課程,另外還提供了三本參考教材,給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了很好的輔助作用,網絡資源方面,首先包括《數字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精品課建設,已經通過了學院的遴選,現在正在建設期,目前可提供的資料有課程標準、授課計劃、項目評分標準、教學課件、習題及參考答案及數字集成電路資料等。

        二、教學單元設計

        下面我以項目二“八路搶答器電路的制作”這一項目為例,介紹一下教學單元設計。知識目標:

        1.能了解數制與數碼的種類及運算;

        2.能對較復雜的組合邏輯電路進行分析;

        3.會用門電路進行電路設計,實現相應的邏輯功能;

        4.了解常用的組合邏輯電路的功能;

        5.能分析8路搶答器電路的工作原理。能力目標:

        1.按要求用常用的集成門電路實現較復雜的邏輯功能;

        2.能對常用組合邏輯集成電路進行測試;

        3.用組合邏輯集成電路設計制作8路搶答器。子任務:

        1.用門電路制作簡單邏輯電路;

        2.編碼器的邏輯功能測試;

        3.譯碼器的邏輯功能的測試;

        4.八路搶答器的制作與調試。教學組織實施過程包括五個環節:資訊、計劃、準備、實施及評價環節。在資訊環節,首先明確學習目標要求,教師對項目所能實現的功能進行演示,學生通過觀摩學習,閱讀并分析參考資料、工藝文件等相關資料,討論其功能,激發興趣,明確項目任務,用時1課時。在資訊環節主要采用了演示教學法。在計劃環節,班組長先組織小組討論,然后交流對工作任務的認識及相關知識的分析,將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初步制訂工作計劃,用時1課時。在計劃環節主要采用了小組討論教學法。在準備環節,主要是知識的準備:采用講授法、演示法、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獲得相關知識,用時4課時。在實施環節,首先對電路進行設計,利用仿真軟件對電路進行仿真調試,觀察和測量電路的性能指標,并調整部分元器件參數,從而達到各項指標的要求,用時4課時。然后是材料、工具準備:工具人手一套,芯片等元器件利用課余時間分組去市場購買。接著進行搭建電路、焊接、調試、檢查,用時10課時。在評價環節,主要包括四方面的評價:

        1.項目積分50%

        芯片的使用和檢測;電路制作;匯報演講。

        2.課堂表現10%

        課堂紀律;學習態度10%。

        3.能力表現10%

        動手實踐;電路分析及調試。

        4.企業評價30%

        第4篇: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范文

        關鍵詞:數字電路分析;工學結合;行動導向;三位一體

        作者簡介:仲小英(1981-),女,江蘇太倉人,健雄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講師。(江蘇 太倉 215400)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2-0074-02

        “工學結合”是由傳統封閉的學校教育邁向現代開放的校企合作辦學的堅實一步,傳統的學校教育強調的是課堂與課程,而工學結合強調崗位與行動。[1]

        本課程是電子類的專業基礎課程,借鑒德國學習領域課程方案設計和教學過程設計的職教模式,實施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改革,建立了“以任務為載體,以行動為導向,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情景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各種學習情境中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

        一、“教學電路分析”課程開發實現工學結合的內涵

        “數字電路分析”課程的建設圍繞四個面向,即面向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打破學科體系,構建能力本位的綜合課程;面向“定崗雙元”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上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面向電子技術的發展,更新教學內容,體現新知識以及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應用;面向高職院校生源基礎薄弱的現狀,適當降低理論起點。[2]

        1.課程定位

        “數字電路分析”是為從事機電產品、電子產品的生產與研發企業培養具有產品生產、設計、調試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專業基礎課。通過對數字信號、數字電路和中小規模數字集成電路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地訓練,學生具備了集成電路的應用和檢測能力及小型電路的分析及設計能力。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是:以職業行動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工作過程為主線,創造企業的模擬職業情境,通過模擬企業的主要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使學生熟悉企業的職業崗位、主要工作任務和業務流程以及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

        2.課程內容

        本課程本著“在工作中學習、循序漸進”的教學理念構建課程內容體系。教師通過廣泛深入地企業和市場調研,選取應用廣泛、技術實用、拓展性強、富有趣味的企業真實產品作為課程項目載體,將企業提供的產品資料進行提煉整合作為對應模塊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表決電路的設計與制作、搶答器的設計與制作、同步計數器的設計與制作、數字鐘電路的設計與制作四個模塊。

        課程內容的設計突出了“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應用為目的”的原則,面向了實際工作過程,以典型的工作任務為導向,按照電子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設計了教學內容,加強了對學生實踐能力地培養,在具體工作任務的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資料查詢、器件選購、電路整合、安裝調試、報告編寫等實踐能力,并培養學生的再學習能力,在基礎課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完成項目和構筑工程的能力。

        二、“數字電路分析”教學模式實施基于行動導向的情境化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方案要求學生在各種學習情境中掌握相關知識,構建“工作過程完整”而不是“學科完整”的學習過程,因此必須與基于行動導向的情境化教學模式相配合,[3]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完成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內容,達到學習目標。

        在本門課程教學中,課程教學組織實施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以學生為主體,構建工作過程的學習情境

        本課程教學實施的第一項工作是組織學生,按照該門課程的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的特性,將學生分成12~13個設計小組,每組3~4人。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實際工作任務驅動方法,按照實際工作項目設計施工的流程學習,讓學生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培養其與他人進行良好溝通和協作的能力,并使學生具有系統工程概念,體現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

        2.以教師為主導,多種教學方法手段并用

        依據本門課程的特點,教學方式主要采用項目教學法、講演教學法、四階段教學法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制定任務項目,并給出任務完成的評價指標;啟發、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和積極思考;不束縛學生的主動性,拓寬學生獨立探究的空間。

        3.熟悉職業規范,強化職業技能訓練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熟悉并遵循職業規范,并以職業技能鑒定為參照強化技能訓練。[4]課程標準的制定涵蓋了職業標準,通過具體分析無線電調試工職業資格的技能考核內容與要求,來優化訓練條件、創新訓練手段、提高訓練效果,使學生順利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

        三、“數字電路分析”課程考核面向“三位一體”

        為了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嚴謹認真、溝通協調和質量意識等綜合素質的養成,課程采取集素質、技能、知識“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評價方式,采用過程考核和期末理論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建立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過程考核由平時考核和實操考核兩部分組成,注重體現對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評價。平時考核通過實時動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充分體現“多元智能”理論,對每一位學生指出其優點給予肯定,督促學生不斷進步,強調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重視職業素質的培養;實操考核采用職業技能證書考核方式,融入職業技能證書的應會考核內容,為學生之后順利通過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奠定基礎,真正做到“以考促學”、“以考促訓”。

        四、結論

        “數字電路分析”是電子類專業課程的基礎,其教學效果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專業技能的形成,而且還肩負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重任,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基礎作用和長遠影響。經過三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在專業基礎課程中導入“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提前熟悉“工學結合”的理念和模式,從而在之后的專業課程中更好地發揮“工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高職人才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工學結合案例匯編[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吳恒玉,唐民麗,王平均.現代“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7,(3).

        第5篇: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范文

        關鍵詞:教學體系;教學模式;教學實踐;應用型人才

        引言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非電類專業學生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它涉及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等領域的基礎知識,是非電類專業學生學習相關電學知識的一門重要技術基礎課程。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僅信息量大、知識面廣,而且所傳授的知識具有基礎性、先進性和很強的工程應用背景,電工電子基本技能已經成為各專業學生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學好本門課程將為學生學好后續專業課程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既要完成知識的傳授,更要把人才培養與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機結合;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考慮到不同專業學生的理論基礎,又要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如何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處理好“繼承與創新”、“內容多與學時少”、“學好與用好”之間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本論文提出了八點改革措施,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教學改革、建立與遼寧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相關聯的應用型專業體系、推進產教融合、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供有價值的借鑒。在近幾年的國內外各高校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都始終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貫穿始終,但每個高校的教學體制和專業設置各不相同,學生個體素質也有差異,先進的教學理念可以借鑒,但具體實施過程還得參照我校具體情況而異。

        1課程教學體系

        目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學時減少與教學內容急劇膨脹的矛盾在不斷加劇,原有的課程體系已不能滿足各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對應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生的能力需求,體現行業、企業的發展動態與需要,體現行業、企業標準以及行業發展、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優化課程結構,整合課程體系,形成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模塊。由于每個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對該課程的需求各有差異,根據我校實際情況,按專業需求,將教學內容分為五大模塊,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讓各專業根據自己對人才培養的不同需要合理對模塊進行不同組合,已有效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要求。1.1模塊一基本模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傳統內容中大部分還是基本內容,即為非電類專業的基礎性內容,如長期起作用的電路基本定理、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或當下還在起作用的如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由分立器件組成的放大電路也應在此模塊中,因為它畢竟是集成電路的基礎。基本內容中的基本點要講清講透,如直流電路的基本知識點是基爾霍夫定律和歐姆定律,正弦交流電路的基本知識點是基爾霍夫定律的交流形式以及單一參數的正弦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的基本知識點是對稱的三相電壓和對稱的三相電流;模擬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的基本知識點是理想運算放大器的“虛短”和“虛斷”;數字集成電路的基本知識點是各種基本門電路和觸發器的邏輯特點和邏輯功能等。1.2模塊二針對我校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各專業,包括機電、機設、機制、過程、工業工程等,除基本模塊中講解的內容以外,還應重點選講磁路部分和電機部分,但不是按照電類的要求重點講解電機繞組的結構、內部電磁機理、矢量圖和等效電路等,而是重點突出機械類各專業常用的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轉矩、機械特性、起動、調速、制動以及銘牌數據的計算等知識點。示意圖如圖1所示。1.3模塊三針對我校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各專業,包括車輛、汽服、物流、交通、交工等,除基本模塊中講解的內容以外,由于汽車類專業的學生要對車載電池、充電樁、驅動電機、控制器、變頻調速器和各種電源等設備要熟練掌握,所以還應重點選講交直流電動機、驅動電機、可編程控制器、可編程邏輯器件、電路中的反饋以及電力電子技術等知識點,對于非電量的電測量方法也應掌握。示意圖如圖2所示。1.4模塊四針對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各專業,包括建環、建筑、道橋、給排水等,除基本模塊中講解的內容以外,還應重點選講建筑電氣相關知識,如感性負載功率因數的提高意義及方法、安全供用電常識、電工測量、常用傳感器的電測量法、松下、歐姆龍、西門子等系列可編程控制器等知識點。示意圖如圖3所示。1.5模塊五針對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各專業,包括焊接、材料、材成、材物等,以及針對我校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各專業,包括環境、環科、應化、化工等,講解內容為基本模塊即可,還可以適當在基本模塊中再精煉些,如受控源電路、電路的暫態分析、直流穩壓電源等可以作為選講內容,因為這些專業的學生將來跨到電類或機類專業的機會和可能性不大。

        2課程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課堂和教材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難以發揮。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鍛煉學生發散性思維為目的,教學模式應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需求,積極探索問題導向、案例教學等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模式,并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改革教學方法,積極探索現場教學、遠程教學、模擬教學等適宜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多種教學組織形式,提出了綜合教學模式,有效地促進了師生交流,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2.1鋪墊法例如,在講解晶體管工作特性時,從多方面反復強調放大、飽和和截止三種工作狀態,與后續數字電路內容的學習有機結合,前后呼應。2.2圖解法與解析法相比,圖解法是一種比較形象、直觀、便于理解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將其應用在交流電路的相量法當中,可以較方便地比較兩個正弦量之間的大小和相位關系;將其應用在放大電路中,可以形象、直觀地表明各信號交流分量的傳輸、相位和有無失真等現象。2.3表格法簡明易懂、含義明確、詳略得當,例如,在講解數字集成電路各種邏輯門電路的邏輯功能時,采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對比分析將使學生很快地理解和記憶邏輯門的動作特點和規律。2.4對比法對可比性內容,如單相交流電路和三相交流電路、RC和RL電路的暫態分析等,只需重點抓住一個講深講透,同時指出異同點,其余完全可以讓學生自行分析,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2.5循環提問教學法課堂上,采用不斷循環提問的啟發式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處于思維狀態,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6多媒體課件演示法有一些比較不好理解的內容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法,使復雜問題簡單化,也使得課堂教學生動有趣。課件的制作要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舉例應用”這一標準,依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做到科學系統性和邏輯性并存。2.7遠程教學法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充分利用強大的網絡資源,利用發達的手機通訊軟件,如QQ、微信等,可以在線、實時地答疑解惑,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性學習相結合的目的,還可以增進師生情感,為課堂氣氛的活躍和講課、聽課質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讓學生體驗隨時隨地輔導答疑的樂趣,體驗多樣性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變得生動有趣,課余時間也能感覺到老師就在身邊。

        3改革實踐教學

        傳統的實踐教學環節的方式和內容比較固定和單一,專業特色不明顯,不利于學生后續專業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提出基于專業導向的改革,構建以基本操作能力、自主設計能力和綜合創新能力為主的三級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達到知識應用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目標。基本操作能力是通過驗證性實驗逐步掌握電子儀器設備和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及實驗的基本測量方法;自主設計能力是學生自己獲取知識、自主設計實驗的能力,以便使其逐步掌握較復雜、系統的功能電路的設計過程;綜合創新能力是按興趣方向選擇教師提出的命題或自由選題,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安裝調試和測量,確定最終設計電路的能力。根據學科特點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合理安排實訓、實習、社會實踐等環節,形成加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的有效機制。

        4多元化考核評價機制

        采取課堂討論、筆試、實際操作、現場答辯以及實踐論文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改變學生過分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和實踐能力的評價,建立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的多元化評價方式。

        5網絡教學和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

        依托遼寧工業大學教改項目《電工與電子技術微課教學方法研究》,建立并不斷更新電工電子教學網站,完成電工電子多媒體教學視頻、習題課資源共享視頻、實驗視頻和部分電工電子課程微課視頻的錄制,實現課程資源的最大共享。

        6教材建設

        積極選用適合應用型專業教學需要的教材,或具有與企業聯合編寫的參考教材并具有明顯的應用型專業特色。

        7校企合作

        與行業、企業、實務等部門共建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立企業專家進校的工作機制,讓學生體驗到學有所用、學有所成,有效地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和應用技術的開發。

        8師資隊伍實踐能力的提升

        任課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應具備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要加強和企業之間的聯系,要走出去,深入到生產第一線,了解先進工程設備和技術的使用,了解企業真正需要我們高校培養什么樣的應用型人才,探索與企業共建共管共享的長效機制,有效地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和應用技術的開發。

        9展望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2004年被評為遼寧工業大學精品課程,電工電子實驗中心2007年評為遼寧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本課題組成員為骨干力量的“電工電子技術教學團隊”于2008年被評為遼寧省高校教學團隊。課題組成員多年來一直堅持不懈地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改革成果,但為了有效地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和應用技術的開發,其教學改革還有很多工作要做。(1)如何在沒有后續課程支撐的前提下,更好地解決電工電子課程內容多而學時少的矛盾,仍然是擺在我們每個任課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2)目前電工電子實踐教學方法尚顯單一,要進一步改革實踐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EDA仿真技術及網絡化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和效率。(3)開發更多的和專業相結合的實驗和實訓項目,給少數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平臺。(4)派更多的學生和教師深入企業一線,掌握企業現實需求,讓學生和老師都學會有的放矢。10結語遼寧是老工業基地,重工業基礎雄厚,工科類學生在省內的需求較大,同時伴隨著電工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本學科的知識更新較快,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更高。為配合我校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結合電工電子課程的實際特點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必要進行新形式下的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改革,對解決當前我省高校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教學改革等目標、有效地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將起到一定的積極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香婷,劉濤,張曉春等.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

        [2]劉大力,呂宏,王立峰等.高校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4.

        [3]李裙,宋文龍,尹力.高校電工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3.

        [4]王波,張巖,王美玲等.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

        第6篇: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職教育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 動手能力 培養

        【文獻編碼】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30

        近年來,隨著3G時代的到來,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成為社會需求旺盛的熱門專業之一,其招生規模迅速擴大,報讀該專業的人數劇增。在這種生源充足、社會需求旺盛的形勢下,高職院校應加大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力度,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改善實驗、實訓手段,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能應對3G時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

        一、3G時代社會對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

        “3G”(英語3rd-generation)或“三代”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3G服務能夠同時傳送聲音(通話)及數據信息(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數據業務。國際電信聯盟(ITU)目前一共確定了全球四大3G標準,它們分別是WCDMA、CDMA2000和TD-SCDMA和WiMAX。

        電子信息產業是一項新興的高科技產業,被稱為朝陽產業。“十一五”期間,隨著3G牌照的發放,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電子信息產業以高于經濟增速兩倍左右的速度快速發展,產業前景十分廣闊。未來的發展重點是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等產業。“十二五”規劃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目前已經成為信息社會人才需求的熱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生具有寬領域工程技術適應性,就業面很廣,就業率高,畢業生實踐能力強,工作上手快,可以在電子信息類的相關企業中,從事電子產品的生產、經營與技術管理和開發工作。主要面向電子產品與設備的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從事各種電子產品與設備的裝配、調試、檢測、應用及維修技術工作,還可以到一些企事業單位一些機電設備、通信設備及計算機控制等設備的安全運行及維護管理工作。

        二、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的目標和課程體系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的是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和文化修養,具有扎實的本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受到科學研究與實際應用的基本訓練,具備各種電子信息的處理和系統設計、開發能力,能從事信息處理、系統設計、開發與測試等領域的高級技術人才。

        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除了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水平外,專業方面必須具備基本電子電路(模擬、數字、高頻等)的分析、設計能力;單片機或其他微處理器的應用能力;基本的信號處理、通信電路或系統的設計、分析能力;較好地掌握計算機原理與應用,具有初步的編程能力;熟練的電子設備(產品)組裝、調試能力;初步的企業管理等能力。根據這些能力要求,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一般開設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等專業基礎課,再開設高頻電路、通信原理、計算機原理與應用、單片機應用、數據結構、C語言、計算機網絡等專業課程。為了增進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開設數字電視、語音處理、圖像處理、數字信號處理(DSP)、移動通信、光纖通信等前沿性的專業課程作為專業選修課,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除此之外,還安排大量的實訓實踐環節,以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各種技能。

        可見,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3G增值業務研發、移動通信設備研發、WAP業務研發、短信研發等。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技術人才在3G時代是不可缺少的。

        三、當前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理論課教學手段單一,實踐內容少,與迅猛發展的現代電子技術嚴重脫節。盡管許多高職院校在理論課教學形式上進行了改革,增加了一些多媒體教學、現場教學,但還是以理論課講授為主,學校實驗實訓器材、設備有限,學生動手實踐機會較少。

        第二,課程內容陳舊,主要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等課程,講課內容以模擬單元電路和中、小規模數字集成電路為主,與目前IT產業大規模集成電路器件高速發展和應用的趨勢嚴重脫節。課堂教學效果較差,學生普遍感覺到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在實踐中用不上,甚至知識滯后,而實踐中需要的知識又沒學過。

        第三,專業各門課程內容之間缺乏有機聯系,缺乏一個統一明確的目標。有的課程理論太多,與現代技術聯系不夠緊密,有的課內容與其他課有重復,從總體來看,培養目的比較分散。

        第四,教師實踐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從事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從業經歷,缺乏具體工程項目的實踐經驗,對電子信息行業的技術研發、產品設計、設備生產、市場營銷等諸多工程實踐環節缺乏直觀的了解,師資素質存在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居于主導地位,師資素質如何,決定教學質量的高低,它要求教師既要有很好的專業理論素養,又要有比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但現實情況是,高職院校現有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他們的知識結構得不到優化和充實,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難以結合實際,深入鉆研教材,更難以跳出教材對教學內容作全面系統的把握,在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時往往顯得力不從心,更難以根據技術發展的要求靈活地補充更新實驗內容,也無法及時設計出新的具有前瞻性和創造性的實驗項目,造成老師不敢多講,學生不愿多聽,學生動起手來什么都不會的惡性循環局面。此外,對于一些有豐富實驗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而言,由于知識陳舊且更新速度緩慢,他們不能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也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指導和幫助。

        第五,實驗實訓教學及水平有待提高。高職院校實驗器材、設備基本上還停留在傳統的通過連接一些基本元器件、組合幾個芯片等形式,在實驗臺和實驗箱中進行驗證性和簡單設計性實驗階段,雖然這些基礎實驗到現在為止仍然有其特定的意義,但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前高新技術對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

        第六,目前很多高校雖然能夠安排學生去一些企業、工廠等單位進行實踐學習,但由于經費緊張又沒有嚴格的管理考核制度,而且實習單位出于對生產安全及實習成本的考慮又不愿讓學生過多地練習,使得這種實踐活動往往流于形式。

        四、提高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的途徑

        第一,課程設置、教材建設應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高職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應以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為目標,以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為核心,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教材是專業課程體系的核心,是進行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教材應緊跟現代技術的發展趨勢,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各科教材內容應統籌安排,綜合平衡,避免內容重疊。

        第二,重視“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促進教師“雙師型”素質的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建立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既具備一般的高職院校教師素質,又具備較強動手能力的第一線骨干素質。因此,要求專業教師不僅具備相應的學歷,還必須具有企業工作經驗。對于從高校畢業直接進校的教師,有三條途徑實現“雙師素質”:一是高職院校選送專業教師分期、分批到專業對口企業頂崗鍛煉,參與管理和設計,以掌握本專業的一些應用技能,完善實踐知識;二是在校內實訓、實習基地直接參與生產和教學指導,并依托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對他們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使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三是與企業合作搞項目開發。

        第三,聘請現場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學校兼職教師,將最新的技術成果帶到課堂,指導學生實踐活動。這些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外聘教師,講授課程中深入淺出,能很好地將晦澀難懂的課程講述得有聲有色,還能較好地運用實際工作的經驗、案例,將理論知識與具體的案例進行結合、分析,使課堂更貼近社會和行業,從而激活課堂教學機制,引起教學過程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第四,建立穩固的校內外實訓、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場地,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相結合,縮短學生所學專業與就業崗位要求的差距。一是建立校內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實驗、實訓基地,滿足該專業學生初步學習的需要;二是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將教學延伸到企業,讓學生貼近生產一線。企業為學生提供的實訓、實習條件,保證學生真正學到新技術、新工藝、新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崗位意識、團隊意識、組織紀律性、協作精神和敬業精神。

        第五,實施“頂崗實習”工程。頂崗實習是學生在企業實際工作崗位上進行的一種帶薪生產實踐活動,高職院校應尋找一些信譽好、實力強、規模大的生產企業合作,在本專業畢業生最后一年完成在校所有的課程學習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后,學校嚴格按照專業對口的原則,安排學生到校企合作企業和相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能夠在真實工作環境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的重要步驟,培養了學生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理論與實際的交融。

        【參考文獻】

        [1]俞興明.論高職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06(11)

        [2]姚巧鴿,周原.電信專業本科生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天中學刊,2010(10)

        第7篇: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范文

        關鍵詞數字電子技術 教學改革 簡單方法 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

        數字電子技術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技術基礎學科。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中、大規模和超大規模數字集成電路在電信、計算機等信息類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逐漸從過去單純的電子技術理論中分立出來,形成獨立的學科,作為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電氣自動化、通信工程、機電一體化、汽車電子等專業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該學科教學目的就是培養技能型、實用型人才,注重他們的技術能力和工作過程適應能力的培養,注重職業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適應新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學生剛剛接觸數字電子技術這門學科時,學習起來感到十分的困難,抽象的邏輯條件,習慣于十進制的運算被二進制運算所替代,難免一時適應不了這門課程。教師也往往是言之無物,教學嚴重脫節,就會導致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難度。

        在此教學矛盾存在的前提之下,針對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特殊性進行教學改革,要從教學方式、學生學習形式和考核評定標準進行調整,應采用教學的“簡”與“略”,提高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質量。

        簡:即是教的簡單方法。略:即是學的學習策略。簡單方法不等同于在教授知識中的“偷工減料”,而是依照教育規律的深入淺出,化腐朽為神奇的做法。學習策略也不是“弄虛作假”,而是學生在掌握知識過程中的經驗總結,用相應的學習對策來鞏固學習的內容。

        1 從教的方面入手,利用簡單方法解決復雜的邏輯問題

        在數字電子技術教學中,老師應從四個方面進行調整,以期達到到教學效果。

        1.1轉變思維

        在運用教育規律,進行數字電子技術的教學,首先應該轉變思維方式,采用簡單方法教授該課程。轉變思維,也就是轉變常規教學模式,用科學發展觀來思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知識就能融會貫通。

        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強調的是邏輯理論,故而要將課程前后知識串聯起來,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聯系后面的課程內容,這與其它課程的教學有所不同,難以借鑒。

        在教學之初一定要介紹晶體管的開關特性,這是數字電子技術學科的基礎和來源。數字電子技術要學習關鍵的兩個字,就是“開關”,也就是0和1的關系。

        晶體管的開關特性,在《模擬電子技術》和《電路基礎》課程中講過,內容相互重疊,我們可以簡單的介紹晶體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以及使用晶體三極管“邊角余料”,即飽和及截止區,放大區解決的問題是另一學科模擬電子技術的內容。

        數字電子技術的進步,可引申到電信業的發展上去講,可以從電話的產生到廣泛應用說起,玩具話務員轉接機械轉接(步進式交換機和縱橫交換機)電子轉接(準電子交換機)數字通信(程控交換機),這樣便能連接起從手動半自動自動,開關的自動化控制過程介紹清楚,加深學生對邏輯關系的理解。

        1.2強調步驟

        在講解邏輯概念和推理條件,主要應體現在步驟的落實上。只要遵循規律,按步驟來分析和設計,使其有章可循,一步一步進行,就不至于混亂,也就避免了重復利用規則,浪費時間,比如卡諾圖化簡,只要按照步驟進行,即:(1)從大到小。(2)圈盡量大。(3)可重復圈。(4)減多余圈。就不會遺漏化簡的結果。

        數字電子技術不同于其它的課程,它除了基礎門電路部分與后面內容相關聯,其它的章節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只要按照步驟引導學生來求解,學習就顯得輕松和簡單。

        有些求解可以在書上直接做結論,如上圖所示,可督促學生將其每個步驟得出的結果寫到每一個門電路的輸出端,最后就不難看出Y1、Y2、Y3的結果從何而來,這樣既直觀,又讓學生看得一清二楚。

        1.3簡化過程

        在教授數字電子技術課程中,可適當簡化課堂教學的過程,就可以節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多做課堂練習,教師起到指導教學作用,只要學生與之配合,便可以達到課堂教學目的。

        在教材利用上,筆者與很多教師的意見相反,筆者認為應減少或刪除主要參數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項,而著重于工作原理和邏輯關系的講解,還要注重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可以把編碼器、譯碼器、加法器、比較器、寄存器和計數器等典型電路,當成例題、習題來做,這樣就可以減少課堂教學的時間,讓學生們自己動腦,增加了師生的互動環節。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基礎內容的教學,不必過多的浪費大量板書書寫的時間,只要在基本條件上添加后面的學習內容,就可以讓學生觸類旁通。考核評定的標準主要是看結果,而不看學習的過程。

        比如在學習集成觸發器一章,只要熟練掌握了基本RS觸發器原理及表示方式,后面的RS 觸發器、 JK 觸發器及 D 觸發器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在這些電路上都有著邏輯聯系,只要了解其延續與發展,都是建立在解決問題基礎上,如鐘控觸發器存在著“空翻”現象,解決辦法有兩種,一個是用物理辦法來縮小脈寬,而最理想的脈寬是窄到一條線上,那么就要考慮另一種在電路上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是邊沿觸發器形成的基本條件,在上升沿和下降沿上觸發,如此一來,主從觸發器便應運而生。

        1.4精練結論

        數字電子技術不同于其它學科,數字電子技術體現在具像化上,教材多為晦澀難懂,很難體現出具體的意思來,不適合學生自學。這往往要求教師做到課堂問題要在課堂上解決,盡量要求學生不要去看教材,而只能拿教材來作為課后的參考。課后的作業甚至都要在課堂上完成,故而,課后總結就顯得尤為重要,要總結出精髓,適合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結論的文字一定不要太多,以點帶面,舉一反三。比如說在總結異或門關系,只用“相異為1”做結論,巧妙運用的異或門中的那個“異”字,而不必強調相同為什么,讓學生聯想到另一個條件明顯就是“相同為0”。這也可以省去對應的同或門的功能記憶,因為同或門使用的是同一個記憶方法,就是利用“同”字來做結論的。在結論中只要記住一個條件,理解其原理,就可以省略其它的原理的死記硬背。

        2 從學的角度考慮,采取學習策略掌握實際的職業技能

        與上述理論不同之處,文章所講的“略”字,并非是省略的意思,而是在學生在數字電子技術課程中講究的學習方法,即學習的策略。

        如何讓學生面對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學習增加興趣,擺脫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教師講究教法,學生講究學法,彼此之間產生共鳴,增添互動環節,學生才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對于數字電子技術學科,學生應用三種學習策略。

        2.1數字游戲

        英國聯想主認錯心理學認為學習是形成觀念間的聯想,鮑爾和希爾加德(G.HBower&E.R.Hiligard,1981)將學習重新定位為:“由一個主體在某個規定情境中的重復經驗引起的、對那個情境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不是根據主體的先天反應傾向、成熟或暫時狀態來解釋的。”

        數字電子技術主要是以二進制數碼運算及應用,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增進他們的學習熱情,就要從數字入手,以做游戲方式增進友誼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也就是高等教育學習理論中的“對那個情境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充分利用其心理的反應,才能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七段數碼顯示譯碼器時,那些“0”和“1”就成了具體的發光管的“滅”與“亮”,雖然只是數碼的設計,卻讓學生在數字中得到樂趣。再就是用現實事件說明與、或、非真值表中的“數字”關系,這讓可以讓學習在實際的生活中理解二進制條件的廣泛應用。還有卡諾圖的化簡,只要掌握了化簡的規則,學生對于那些數字關系及化簡就會如魚得水、輕松自如地完成。

        2.2典型電路

        在數字電子技術教學中,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自覺的思考,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故而,教學內容應突出現實電路設計,多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的電子信息的數字電路,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到學有所用,可以學有所成。

        在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理論教育形成后,結合學生專業的實際,選用一些實用性、趣味性較強的案例,指導學生自己設計一些簡單電路,讓他們親手設計交通崗燈,表決器,多路搶答器,樓上樓下雙向開關等電路,開拓學生的思路,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從電路功能角度出發,進行真值表的排列組合,化簡以求最簡式,畫出電路圖。

        掌握設計的經驗、技能和技巧,進一步深化理論學習,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電路設計、分析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

        2.3動手能力

        數字電子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抽象理論要在實驗室中轉化為實際應用,在對基礎的知識學習過后,通過實驗環節,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在數字電路測試箱上,根據給定或是設計電路圖進行連線,讓學生驗證實驗結果和理論結論對錯與否,這樣就可以“看得懂,聽得到,摸得著”,以此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實驗設備進行實際的操作與應用,讓學生在設計性、綜合性、創造性實驗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在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完成后,要進行一次綜合練習實習,至少要在一周以上,提供的數字器件設計制作一個實用的數字系統,制作數字電子鐘,這樣把學到的數字電子技術學科各個單元電路有機地結合起來,要求學生學會使用常用數字電路器件構建簡單的數字電路,構成一個具有脈沖單元電路、數字組合電路和時序電路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實用系統,使學生學習和逐步掌握工程設計、電路分析、組裝、調試及故障處理動手能力。

        通過數字電路的綜合實驗分析與訓練,將所學的數字電子技術列入其中,加強了各章節的聯系,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綜合設計能力和對新技術的應用能力。

        3 結論

        我們從上述的教學體會中,不難總結出教學的簡單方法和學習策略,指導數字電子技術的教學。通過切合實際的作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開拓學生的思路,極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設計能力,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從而真正實現高職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江玲.數字電子技術[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8. 1.

        [2]陳其純.電子線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天堂网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欧美 |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免费 | 亚洲看片在线观看看 | 同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