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競技體育分析范文

        競技體育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競技體育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競技體育分析

        第1篇:競技體育分析范文

        【關鍵詞】中外;競技體育;組織形式;分析

        黨的十提出了“五位一體”建設: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建設是“五位一體”建設的重要內容,體育文化建設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方面。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體育產業是伴隨著經濟迅猛發展,影響最為廣泛,增長極為迅速的產業之一。全球乃至各區域的各級體育賽事組織是體育產業蓬勃發展的根本動力,又尤其是競技體育組織。競技體育組織已成為現代社會影響很大的一項活動,越來越多地受到各個國家和地區政府的關注和重視。體育活動的舉辦有利于促進國家與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有利于擴大社會的影響;有利于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動;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有利于提高舉辦地綜合實力水平。體育活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而易見。

        一、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運用電子圖書館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庫、電子網絡等收集大量有關國內外競技體育組織的文獻資料以及各類與競技體育相關的研究資料。

        2.邏輯分析法

        運用邏輯分析法對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利用判斷推理的邏輯思維過程對研究所得到的觀點進行梳理整合,對目前國內外競技體育組織進行邏輯分析。

        3.專家訪談法

        為了獲取詳細的分析資料,采用專家訪談法拜訪了對競技體育組織發展有深入了解的專家、學者,以使文章更具可靠性與可讀性。

        二、中外競技體育組織形式分析

        目前,研究體育賽事的文獻較多,如體育產業、新聞傳媒、電視轉播、市場營銷與推廣、信息技術、體育經紀人等等。相對來說,很少有對賽事組織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獻;由于我國市場經濟制度確立較晚,體育市場營運水平較低,市場化程度不高。

        1.我國競技體育組織形式分析

        我國以“競技運動競賽”的組織管理模式和技術標準來認識和管理體育活動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種賽事組織模式主要表現為組織行式上以“政府包辦”為主(實際上主要花納稅人的錢辦賽事,體育市場融資水平很低),體育賽事運行管理則以“競賽和安全”為中心。為了闡述中外競技體育組織形式,分析中外體育賽事競賽組織各自的內在原因,該文章從對中外競技體育賽事的管理模式的資料對比、篩選整理和分析比較,從而對我國競技體育賽事組織管理模式的創新和運行管理的優化具有借鑒的作用。

        第以來,我國競技體育組織逐漸邁入了市場化道路,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都因其競技體育組織市場化經驗缺乏,組織經費欠缺,選擇分析競技體育組織賽事市場行情有誤,沒有穩定的社會市場經濟,體育市場組織管理人才缺乏,從而難以形成體育市場營銷行。因此,要推進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我國競技體育組織形式必須走多元化發展道路。

        2.國外競技體育組織形式分析

        由于國外競技體育有長久的歷史沉淀,他們已經具有較完善的競技體育組織管理水平,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組織管理機制、體育組織市場體系以及優越的體育文化氛圍,國外發達國家具有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相關政府部分利用該法律法規制度,間接干預規范其競技體育活動以及體育組織相關的體育文化與經濟方面的活動。

        有關資料可知,國外經濟發達國家的體育組織管理研究來源于競技體育與大眾體育,其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實踐研究已有100多年了。競技體育組織基本的運行管理、運行機制、成熟的體育人口市場、完善的體育中介市場等等,均有較為深入而詳盡的研究。美國學者馬斯特曼[6]對體育市場化水平研究相當詳盡細致,其研究的范圍涉及了體育組織環境、規劃、實施、影響、財務管理以及體育市場營銷等的諸多方面。隨著國際競技體育組織發展環境的不斷變化,國外又出現了一些如競技體育組織形象景觀研究、體育活動物流管理研究、競技體育賽事環境管理研究等等的新興體育組織研究領域。

        國外競技體育組織形式的研究較多,基本都以市場經濟為主體、政府僅提供相對應的輔作用,其原因是國外發達國家特定的體育活動運行環境決定的。國外發達國家,體育產業已經作為了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體育用品以及體育服務行業成為了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外發達國家不斷完善的體育組織活動極大地開拓了體育組織管理工作的項目;其組織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新的問題與挑戰,不斷地加劇了體育組織活動的營運難度。為此,國外體育組織管理活動也必須依賴高科技發展成果和新的技術手段,著眼可持續發展,以引領世界體育活動發展的方向。

        三、結論

        我國,政府部門對體育活動實行的的“舉國體制”嚴重阻礙了我國競技體育的市場化發展趨勢,抑制了我國競技體育市場化的快速發展,完全不能適應國民日益增長的體育活動需求,也不利于我國體育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國外發達國家具有極為完善的市場化體育活動組織管理機制與體育產業運營模式,近年來國外發達國家體育產業的急劇增長與體育產業資本的快速增加,應是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快速發展方式最好的解釋。因此,我國要發展競技體育事業,必須走國際化發展的道路,利用借鑒國外先進的體育組織形式和管理經驗,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利用市場融資,逐漸完善和發展我國的競技體育市場。

        參考文獻:

        [1]鮑明曉.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0

        [2]徐昱玫.大型體育賽事的競賽組織探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 2007

        [3]董官清.全運會轉型背景下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0, 30(3):31-35

        [4]劉希佳.我國高水平單項體育賽事組織結構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 2008

        [5]黃江玲.我國大型綜合體育賽事的市場化運作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 2012

        [6]Martin Johansson. Doping as a Threat Against Sport and Society: The Case of Sweden [J].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1987, 22(2): 83-97

        [7]黃秋玲.舉國體制與我國體育體制的改革[J].廣西:企業科技與發展, 2008, 244(22):377-378

        [8]邢尊明.我國大型體育賽事優化管理理論與實證研究[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08

        [9]鐘璞,陳林.中外大型體育賽事組織形式差異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3, (6):67-69

        [10]陳林.新疆體育場館建設與運營模式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 2013, 3(32):156-157

        第2篇:競技體育分析范文

        高校體育電子競技引入課程資源1 研究目的

        通過對電子競技進行學術研究,能豐富高校體育課程資源、擴展體育學術研究內容及對象、增添體育學術研究的方法、拓寬體育學術研究者的視野和研究的空間、豐富體育大范疇的內涵和外延,同時還會發現電子競技具備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政治價值、教育價值。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以電子競技能否引入高校體育問題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研究法

        電子競技是個很新的事物,關于這方面的學術論文或理論專著還非常少、甚至空白。所以,電子競技方面的資料大多數來源于電子競技正規網站和官方網站的信息,以確保材料的準確性和數量,這也是本論文的研究特色之一。

        2.2.2調查法

        主要采用調查問卷、專家訪談等方法,同時結合數理統計,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3 結果與分析

        本文的主旨以及本論題分析和研究的就是一個關于電子競技的“引入”問題,圍繞引入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進行研究、分析和論證。

        3.1子競技引入學校體育范疇的可能性分析

        3.1.1在高校開展電子競技,可以擁有固定的、高素質的、適合的參與人群。所以,電子競技引入高校體育范疇是可能的

        大學生是高素質人群,多年的學習生活使他們養成了較高的個人素質,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和較快的接受能力,以及較強的學習能力,這些使他們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具備了先天的優越條件。大學生們對于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他們對于電子競技具有濃厚的興趣,眾人皆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興趣就是學習和參與的動力,是無法替代、無可比擬的動力,對電子競技的濃厚興趣就是大學生成為電子競技固定參與者的最重要原因。

        3.1.2在高校開展電子競技,高校教師是從事組織和教學訓練的最佳人選,所以電子競技引入學校體育范疇是可能的

        電子競技屬于一項新興體育活動。如果其走入高校,體育教師應該負責相關的教學和訓練。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素質較高,所具備的體育專業知識、組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是其他人群所無法相比的,正因為高校教師隊伍的這種特點和優勢,才能更好的引導、組織學生如何進行這項活動。

        3.2 電子競技引入學校體育范疇的可行性分析

        3.2.1 學校具備開展電子競技的硬件條件

        隨著教育的向前發展,教育事業被社會認可,國家對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學硬件設施已經比較完善了,據統計,電腦作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工具,在高校校園非常普及,高校擁有電腦和網絡的數量和質量,是其他社會環境無法相比的,這就是高校開展電子競技具備的硬件條件。

        3.2.2 學校具備開展電子競技的軟件條件

        電子競技引入高校,必然會引發更多對電子競技及其特點或作用的學習和研究。對電子競技的研究會逐步深入,才能不斷解決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才能盡快完善自身的理論及實踐體系,便于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才能不斷更新自身內涵,豐富自身內容;才能具有長久、旺盛的生命力,在社會生活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這都成為電子競技快速、健康所發展必需的軟件條件。

        3.3電子競技引入高校體育范疇的必要性分析

        3.3.1引入電子競技,進一步實現學校體育的目標是必要的

        運動參與(發展)目標-電子競技會吸引更多的參與者。部分原來沒有運動興趣、沒有運動習慣,或者身體有疾病不適宜參與以身體練習為手段的體育活動等情況的學生,在電子競技面前,人人平等,都可以參與。與傳統高校體育的內容相比,電子競技根據時代特點,會更吸引學生,被更多的學生所喜愛,會提高學生們對高校體育其它內容的學習和參與興趣。

        運動技能(發展)目標――電子競技作為一項嶄新的體育項目,有其獨特的運動技能和技巧,這些通過有針對性的學習和練習,學生們以較快的速度以更高的質量掌握電子競技的運動技能。整個學習過程,對學生學習其他體育運動技能也具備促進作用。

        身體健康(發展)目標――進行電子競技的學習和練習,有助于消除學生的體力疲勞,緩解大腦皮層的疲勞,提高身體健康狀況。

        心理健康(發展)目標――可以鍛煉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協調能力、團隊精神和毅力等優良品質,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又一重要手段。

        社會適應(發展)目標――現代社會是個信息社會,操作電腦是每個人必備的一項技能,學會應用網絡,懂得網絡是未來人生存的一個條件,開展電子競技會提高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繼而促進其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

        3.3.2引入電子競技,作為高校體育發展有益的補充是必要的

        引入電子競技作為一種新教材,能補充和豐富高校體育教育的內容,使高校體育換發新的生命力,更吸引學生。還有一部分條件稍差的高校,自身擁有的體育場地設施、器材不足,教師進行高校體育工作時,會受到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沒辦法完成高校體育的任務。引入電子競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將電子競技引入高校體育范疇是可能的、可行的和必要的” 論題成立,電子競技可以引入高校體育范疇。

        4.2 建議

        4.2.1電子競技引入學校體育范疇,實際應用最好是在高校階段

        大學生都是成年人,對自己的行為具有控制能力,只要加以正確引導,不會像未成年的青少年那樣容易沉迷于電腦,他們對于事物的判斷能力也是青少年人群無法比擬的。另外,大學生們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和生活相對就寬松多了,他們有時間和精力參與電子競技。

        4.2.2電子競技引入學校體育范疇,具體落實工作應由體育工作者負責

        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在體育方面的知識積累、組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是其他人群所無法相比的,借助這種特點和優勢,能夠快速、高效、大面積地培養電子競技方面的組織及教學人才。

        參考文獻:

        [1]電子競技領潮新主流運動[J/OL].中國網友,2002-07-15.

        [2]對電子競技的疏漏和誤讀[EB/OL].CEG官方網,2004-11-08.

        [3]在高校電子競技環境中成長專題綜述[EB/OL].中國高校教育網新聞編輯部.2004-06-07.

        [4]電子競技行業發展的深層思考[EB/OL].CEG官方網,2004-11-08.

        [5]從“體育強國”看“電競強國”[EB/OL].CEG官方網,2004-09-14.

        [6]電子競技的產業化之路[EB/OL].CEG官方網,2004-09-10.

        [7]電子競技前景燦爛[J/OL].中國體育在線,2004-03-30.

        第3篇:競技體育分析范文

        摘 要 本文闡明了競技體育不道德現象的倫理和社會分析,不僅是關涉競技體育發展和人類安身立命的問題,同時為全面辨析體育在社會發展中的功能,更理性地理解體育在個人生活中的價值,無疑具有啟示作用和指導意義。

        關鍵詞 競技體育 不道德現象 倫理 社會

        一、競技體育不道德現象的劃分

        (一)關于競技體育不道德現象的界定

        對于什么是競技體育不道德現象,首先應分析什么是道德行為,這里的道德行為不僅指有道德的行為,而且涉及是否道德的行為。它與非道德行為相對,“一般來說,一個行為被實施了,并造成對他人生命和社會利益的損害,它就可以從道德上被評價,就成為一種道德行為”。當然,道德行為的意義還包括對他人生命和社會利益有利的行為,它既包括(有)道德行為(狹義),又包括不道德行為。不道德行為則專指那些對他人生命和社會利益造成損害的行為。不道德行為的表現即為不道德現象,故以下我們對競技體育不道德現象的考察,很多是從行為的意義進行切入的。

        道德評價是從善惡的角度出發,考察社會及其制度、行為活動,以及微觀主體的道德性,不道德現象就是這種評價的負面與否定方面,不道德現象通常被視為道德問題。從社會的角度分析,社會問題與道德問題有著一定的聯系。社會問題是“由于社會關系或環境失調而造成影響或危害社會相當部分人員正常生活的問題”。普遍性的道德問題常常演變成為社會問題。競技體育中很多社會問題在倫理學的領域中被視為道德問題,倫理學研究競技體育中的社會問題的視角主要著重于:人權維度以及競技體育倫理沖突下人們行為的價值反思和探尋道德共識的方法,并涉及各種矛盾和沖突的協調(包括道德教育和制度保障等)。

        (二)競技體育不道德現象(行為)的分析角度

        對競技體育不道德現象(行為)分析的一個重要角度,即從社會倫理到個體道德進行切入。

        區分不同層次和方面的道德主體,其意義首先在于為考察、分析不道德行為提供了一個視角。從行為主體來說,不道德行為的類型,有兩分法和三分法。兩分法是把不道德行為分為社會倫理與個體道德兩個維度的不道德表現(實則還有組織、集團層面。組織、集團的行為其實是其內個體行為,意識的反映,故此把組織、集團這個層面歸結為個體道德)。三分法實則是二分法的深化和細化。在此,我們把競技體育中的道德主體按三分法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①宏觀層面:這包括競技體育總體發展取向、競技體育中的制度與政策安排中的道德問題,對競爭失敗者的非人道對待,世界范圍內競技體育中的性別、種族歧視、民族主義,以及經濟發展不平衡所反映到競技體育中的道德問題等。②中觀層面:主要指各省市之間,各運動隊之間關系的處理中反映出的道德問題,以及金牌戰后面不合理的人才流動、地方本位主義、奧運戰略與全運戰略中造成的矛盾等。這些矛盾有的是集團、地方之間的,有的是集團、地方與國家之間的(國家利益與地方局部利益的矛盾)。目前,從宏觀和中觀的層面對競技體育進行道德考察還處于薄弱環節。③微觀層面:主要是針對競技體育中的個體道德而言,這是傳統道德考察和評價的主要方式。

        (三)中觀和微觀層面不道德現象(行為)的劃分

        從上文分析可知,競技體育中的不道德行為從廣義來說包括了宏觀的社會不道德行為以及中觀和微觀的組織、集團、個體不道德行為等幾方面的內容。因宏觀社會倫理涉及到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傳統等多方面因素,如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等,這也是政治學和制度學的研究范疇。故在本研究中我主要對競技體育中的微觀方面――個人有關的不道德行為表現和原因進行分析。

        從微觀層面競技體育不道德行為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而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根據表現是否具有分開性,競技體育不道德行為可分為公開性的和隱秘性的。

        按是否有獲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和意圖性,競技體育不道德行為可以分為利益型的和非利益型的。利益型不道德行為還可以根據具體動機的不同,將其分為逐利型、徇私型和因公型等。逐利型不道德行為是個體為了追求政治或物質、錢財、名譽、權力等而進行的不道德行為;徇私型不道德行為是出于人情關系的考慮而;因公型不道德行為是個體為某一單位謀取利益而從事不道德行為。如起因于從眾、心理宣泄、酒精等的粗野行為,乃至球場暴力等,其發生主要受一定的道德修養、個性心理或社會環境的影響和驅動。

        根據危害程度,競技體育不道德行為可以分為較輕微的,一般的和較嚴重的(包括已經觸犯刑律的)。

        二、競技體育不道德現象的表現

        (一)競技體育不道德現象的表現形式

        競技體育不道德現象的表現形式較多,本文只對球場暴力與社會的關系進行探討。

        隨著現代競技體育的迅猛發展,運動競賽變得更加緊張、激烈了,尤其是那些身體接觸性對抗項目,如足球、籃球、橄欖球等。濃重的職業性、商業性、政治性使得原本純潔的體育競賽異化,各種沖突不斷激化,導致了運動場上暴力事件的不斷發生。球場暴力作為影響球場和社會安定的隱性因素,一直是困擾國際體壇及世界各國政府的體育社會問題(朱小平,1998)。它不僅危害了人類自身的安全,還違背了體育運動的根本宗旨(楊繼林,2001),成為破壞人類體育文明的殺手。

        (二)球場暴力的定義

        發生在球場的任何意欲或已經造成自己及他人身體上、精神上傷害的行為,以及毀壞私人或公共財物的行為均被稱作球場暴力。

        (三)球場“動粗”是社會安全閥嗎

        在現有的資料中,針對球場暴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球迷或觀眾與球員身上,以探討導致球場暴力發生的原因以及防范或制止暴力的措施。這些研究大多都是從各自的學科角度出發,如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心理學和其它學科等,形成一家之言,因而具有局限性。由于球場暴力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暴力只是這種社會現象呈現的方式,如果只研究暴力呈現的方式,而不去研究暴力產生的政治、經濟、心理、文化和社會等原因,就無法科學地認識球場暴力。如果在研究球場暴力時,每一學科只從自己的研究視角出發,排斥其它學科的研究視角、理論和方法,那么這種研究是不完整的,也是欠科學的。

        當然這里并不是對球場暴力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嘗試,在此就球場暴力與社會安全閥之間的關系作一探討,即球場暴力與球場之外的社會暴力或社會穩定有何關系。

        1.球場暴力減少了社會暴力

        (1)本能論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以及其他精神分析學家的理論為該觀點提供了理論基礎。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所有人類都有一種死的本能,有時指“死的愿望”。這種死的本能在一個人的心靈里以破壞性能量的形式存在。如果不有意識地釋放這種能量,最后它將越積越強,并以侵犯自己(極端的形式是自殺)或侵犯別人(極端的形式是謀殺和暴力沖突)的形式不由自主地加以釋放。控制這種潛在的破壞性能量的唯一方法是,通過有表現力的攻擊性活動安全地釋放它。這種安全的釋放叫宣泄(catharsis)。

        該理論被研究者運用到體育運動時,他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比賽和觀看比賽可使運動員和觀眾安全釋放或排除天生的攻擊性能量,尤其是接觸型運動。

        根據本能論的觀點,人類具有攻擊性;運動,尤其是接觸型運動,為人們必須以某種方式表達的攻擊提供了安全的“出口”。所以在本能論看來,球場暴力和球場之外的社會暴力之間是一種“U”形關系,也就是說球場暴力越多,就意味著球場之外的社會暴力越少,反之亦然。由此看來,本能論認為體育運動可以控制和調劑社會中的攻擊。但是很明顯,這種理論存在著如下缺陷:首先,沒有研究證實人類的侵犯行為是生物意義上破壞性能量的產物(杰•科克利,2003);其次,從經驗層面上看,本能論并沒有區分球場暴力實施者和球場外的社會暴力實施者。再次,本能論“總是指向男性的侵犯行為,而忽略了女性和女中釋放攻擊性本能和沖突的方法”(杰•科克利,2003)。

        (2)社會安全閥理論

        社會安全閥是美國社會學家科塞(1956)提出的。它是社會沖突理論中用以表示社會沖突積極作用的概念,它是指各個社會都存在著這樣一類制度或習俗:作為解決社會沖突的手段,能為社會或群體的成員提供某些正當渠道,將平時積蓄的敵對、不滿情緒及個人間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從而在維護社會和群體的生存、維持既定的社會關系中,發揮著“安全閥”一樣的功能。它強調消除心理緊張在解決社會沖突、排除敵對和不滿情緒中的作用,并根據心理學關于對立、緊張情緒可通過向替代性對象發泄而予以消除的觀點,提出了安全閥制度發揮作用的機制――替罪羊機制,但是社會安全閥制度并不能徹底解決社會沖突問題。在社會安全閥理倫看來,球場暴力就是一種替罪羊機制,它減少了社會暴力,這與本能論相同。

        2.球場暴力增加了社會暴力

        科克利在談到在運動中所學的暴力策略能否帶入其它生活領域時指出,對暴力攜入社會的研究很難做,因為似乎大多數運動員能夠區分運動場地和其它互動情境,他們能夠意識到如果把運動中的暴力運用到運動會場之外是不恰當的。然而一些運動員在場外的暴力名聲以及大量公開的法庭案件對運動員暴力行為的指控表明,攻擊性策略用于運動場以外是可能的。正如美國橄欖球聯盟達拉斯牛仔隊的前任前鋒約翰•尼蘭德(John Niland)所說:“任何運動員都想自己能像你玩橄欖球那樣使用暴力。說把暴力留在運動場內,那是欺騙他自己。對于現場觀眾而言,研究表明、觀眾暴力與競賽期間運動員的動作有關。如果察覺出運動員的動作是暴力性的,觀眾就更有可能在比賽期間或比賽后從事暴力活動(Berkowitz,1972a;Smith,1983)。這些觀點都表明,球場暴力有可能增加社會暴力,但需要進一步研究。

        3.球場暴力與球場之外的社會暴力同源于社會結構

        前面的研究都是在考察球場暴力對社會暴力的影響,事實上,球場暴力和社會暴力是相互作用的。球場暴力看似是一個獨立的現象,但是如果從政治、經濟、文化、階級和種族等因素考慮時,就會發現球場暴力與更大的社會結構緊密相連。雖然從表面上看,有些球場暴力確實引發了社會暴力,但它不是社會暴力的真正原因,球場暴力只是一種導火線罷了。

        那么球場暴力到底是不是社會安全閥呢?應該承認球場暴力是一種客觀存在,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種族等社會因素相聯系,有著自身的規律。根據默頓的正負功能理論,如果球場暴力確實起到社會安全閥作用的話,說明它具有一定的正功能,但顯然不是它的全部。因此,仍然有必要對它可能具有的負功能進行深入而徹底的探討。

        參考文獻:

        [1] 羅國杰.倫理學(第1版)[M].人民出版社.1989.1.

        [2] 熊文.競技體育與倫理(第1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

        第4篇:競技體育分析范文

        關鍵詞:競技體育;現狀;因素;河北省

        中圖分類號:G812.7

        文章編號:1009 783X(2012)02-0157一04

        文獻標志碼:A

        我國地域遼闊,地區間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各地區競技體育的發展程度也有較大的差異,河北省競技體育在全國處于中上等水平;但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河北省在計劃經濟時代的許多傳統優勢項目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本文對河北省競技體育的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因子分析,期望為河北省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參考。

        1 河北省競技體育發展現狀

        全國運動會是檢驗各省市競技運動成績水平的最高級別賽事??v觀歷屆全運會,河北省基本上保持在中上游的水平。在第11屆全運會上,河北省取得了13枚金牌,排名第13位;共取得45,5枚獎牌,排名第12位;總分1 305分,排名第9位的成績,在全國34個省市中排名中等偏上的位置。十運會河北省取得金牌15枚、獎牌35枚,均排名第12位,總分排名第9位。九運會河北省取得金牌12枚、獎牌33枚,排名第11位。從近3屆全運會成績來看,河北省無論是金牌數、獎牌數,還是總分排名基本穩定在9~13位的水平,均值分別為12、11.3、10.3。

        從獲得獎牌的項目分布來看,在第11屆全運會上獲得的13枚金牌中,田徑2枚,自行車2枚,跳水、柔道、射擊、跆拳道各1枚。銀牌中田徑2枚,自行車3枚,賽艇、射擊各2枚,跳水、跆拳道、武術各1枚。銅牌中田徑4枚,自行車4枚,國際式摔跤4枚,射擊、賽艇各2枚,短道速滑、游泳、舉重各1枚。由表2可知,河北省在第11屆全運會中,優勢項目為自行車、田徑和射擊3項,分別奪得金牌2、2、1枚,獎牌9、8、5枚。潛優勢項目為跳水、柔道、跆拳道,各獲得金牌1枚,獎牌2枚。賽艇和國際式摔跤均獲得4枚獎牌。武術、短道速滑、游泳、舉重均獲得1枚獎牌。如何鞏固優勢項目,提升潛優勢項目,加強弱勢項目是河北省競技體育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

        從全運會成績看,河北省競技體育的整體發展勢態良好,但事實上,成績的背后還有許多問題差強人意。個別項目的突出并不能掩蓋許多傳統項目的衰落,尤其是職業化開展較好的項目更是不盡如人意。河北籃球、排球、乒乓球、足球、象棋等傳統項目紛紛降級,而這些項目都曾經取得過優異的成績。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地區經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通常來說,一個地區的競技體育水平與經濟水平息息相關,基本成正比。據2010年數據,河北省GDP全國排名第6位,但人均GDP僅列第12位,這與河北省競技體育在全運會上的成績非常接近。具體到競技體育經費的投入,客觀地說,河北省在近些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從2007年開始,每年拿出500萬元用于基層的教練、運動員身上,支持優勢項目,重點抓后備隊伍的建設,尤其解決市、縣兩級經費不足的問題;但是競技體育的開展不能僅靠政府投入,如何利用社會資金辦體育才是河北省亟待解決的問題。

        另外,體育體制改革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河北省體育體制的改革落在一些發達省份的后面。舊有的省、市、縣三級競賽、訓練體制被打破,而新的、適合河北競技體育發展的競賽、訓練體制卻始終沒有跟上來。以河北省籃球項目為例,1998年河北省籃球將二線隊下放到省體校,埋下了人才斷檔的隱患,缺少了青年隊的鍛煉,從省體校直接進入一隊的隊員在甲B和乙級聯賽中暴露出基本功不扎實、技戰術素養薄弱、缺乏比賽經驗的弱點。河北省籃球曾經輝煌的成績得益于河北籃球扎實的梯隊建設,從業余體校到市體校到省體校再到省隊二線隊、一線隊,各級訓練單位聯系緊密,分工明確,隊員到一線隊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素質;但到了1998年,由于全運會戰略和金牌效益,河北省籃球的二線隊被下放到了省體校,河北省男女籃原來人才培養的階梯被“隔斷”,由此產生了人才斷檔。常年徘徊在甲B和乙級聯賽中的河北籃球無法吸引好苗子留在河北省,于是河北省籃球人才流失嚴重,例如,現在河北籍籃球國手孫悅,曾入選國家隊的張松濤以及八一隊的李可、陜西隊的李萌等。人才的流失導致球隊戰績不佳,球市不振,也無法吸引贊助商,這就導致資金短缺,更加無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導致惡性循環。這就是河北省籃球十幾年來的真實寫照。十幾年來,當中國籃球職業化開展逐漸步入正軌,昔日的籃球強省紛紛成立正規的籃球俱樂部,河北省籃球仍然停留在體育局出人,企業出錢贊助的職業化初級階段。其他項目,如排球、足球、乒乓球、象棋等也遭遇了和籃球項目一樣的窘境。事實上,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遼寧省等體育大省,但河北省的情況更為突出。

        2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現狀

        競技體育的發展與競技體育體育后備人才的發展息息相關,而最能體現一個省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水平的比賽莫過于省運會。剛剛結束的河北省第13屆運動會是河北省最高水平的賽事,是各市青少年展示競技實力的舞臺,同樣也是為省專業隊輸送人才的重要渠道。本屆省運會共設22個大項,11個市參加比賽。其中,省會石家莊以248.2枚金牌、675.5枚獎牌和總分1336.44分取得了金牌、獎牌、總分3項第一的輝煌戰績。保定以161.25枚金牌、509.9枚獎牌、1萬980.81分取得了金牌、獎牌和總分的3項第二。唐山以138.05枚金牌、8961.98分獲得金牌和總分第3名的成績。這3個市歷屆在省運會上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河北省乃至國家隊輸送了一批優秀人才,其中現役跳水運動員郭晶晶、著名110 m欄運動員史冬鵬、前乒乓國手牛劍鋒均來自保定;全運會上打破28年全國跳遠紀錄的李延熙、前籃球國手馬健、梁達均來自石家莊市。

        下面具體分析項目的分布。田徑和游泳向來是大型綜合賽事中獎牌最多的項目,如果在這個項目中取得優勢,則很容易在總體上取得好成績。田徑項目石家莊以31枚金牌、25枚銀牌、29枚銅牌位居金牌和獎牌榜首位,唐山在河北省素有“田徑之鄉”的美稱,以23枚金牌、22枚銀牌、14枚銅牌緊隨其后。保定在田徑項目上獲得7枚金牌、10枚銀牌、15枚銅牌獲得獎牌數第3名,但金牌數第3名,被邯鄲市以12枚金牌奪走。游泳項目則是保定市的天下,保定市游泳基礎雄厚,曾經培養出錢紅、郭晶晶等我國游泳和跳水名將,其中郭晶晶更是現在我國跳水國家隊的領軍人物。保定市也因此以23金、19銀、19銅在游泳金牌和獎牌榜上傲視群雄。石家莊市、唐山市分列游泳金牌和獎牌的第2和第3名。

        從各市的優勢項目分布來看,石家莊在田徑、射擊、武術套

        路、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籃球、排球、皮劃艇等項目上保持優勢,保定的優勢是乒乓球、跳水、游泳、射擊、柔道等項目,唐山則在田徑、男子自由跤、女子舉重、藝術體操、游泳等項目中有一定的優勢。邯鄲的優勢項目是國際式摔跤,再有就是摔跤、男子競走、女子中長跑以及水上項目。廊坊在摔跤、跆拳道、自行車、拳擊、網球等項目上顯出一些優勢。秦皇島的傳統優勢項目為跳水、皮劃艇、射擊和重競技。滄州、張家口、邢臺、承德、衡水5個市的優勢項目不明顯。

        從以上數據看出:石家莊、保定、唐山市這3個地市在歷屆省運會上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河北省乃至國家隊輸送了一批優秀的人才,是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力量的主力軍。同時其他地市也各具特色,擁有自己的優勢項目。

        目前,河北省體育局有12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23個省級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基地,60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河北省競技體育人才總量近14萬5 000人(包括省、市、縣、區的傳統項目學校),在全國排前10位。具體到體育人才的質量,國際級運動健將22人,占0.02%;國家級健將149人,占0.1%;國家一級運動員268人,占0.18%;國家二級運動員3 900人,占2.7%;三級以下的運動員14萬1280人,占97%。各層次運動員比例為1:7:12:177:6420,雖然呈金字塔型,但依然顯示出河北省競技體育高水平人才偏少,以及后備力量不足的現狀。3河北省競技體育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河北省競技體育的發展由多種因素構成,包括政治因素、經濟市場因素、文化因素、地理因素、科技因素、管理體制因素、競賽訓練體制因素、后備人才培養因素等。初步選取影響河北省競技體育發展的影響因素26個,通過調查問卷、電子信箱2種形式向20名河北省范圍內競技體育方面的專家發放專家問卷,專家涉及河北省高校的相關領域的教授、省體育局官員、專業教練員、運動員,以及國際級、國家級裁判員。

        在問卷發放前,先對問卷進行信度與效度檢驗。信度檢驗采用重測法,從20名專家中選出9名專家進行小范圍的2輪重測法,時間間隔為2周,得到信度為0.852;效度檢驗采用專家邏輯法,認為問卷效度非常高的專家占11.1%,認為問卷效度比較高的占77.8%。

        經過信度和效度檢驗后,向專家發放問卷,讓專家對26個影響因素的重要性進行選擇(重要性分為5級,非常重要、比較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當達到或超過2/3的專家選取某項影響因素為比較重要或非常重要時,該項影響因素入選。經過問卷回收,26項影響因素中有14項影響因素被達到或超過2/3的專家認為是比較重要的因素,這14項指標如下:

        運動員正式競賽參賽次數;

        運動員文化教育;

        地區人均GDP;

        教練員業務水平;

        競技體育經費投入;

        運動員人數;

        教練員科研意識;

        運動員訓練與科研的結合;

        運動員選材;

        競技體育普及;

        媒體宣傳;

        管理體制;

        教練員人數;

        退役運動員的安置。

        把這14項影響因素再反饋給20名專家進行重要性打分,重要性越高分數越高,滿分為20分,回收問卷后將結果輸入計算機統計軟件spss 12.0對這14項影響因素進行因子分析,結果如下。

        從14個因子中若取4個因子,累計貢獻率為81.668%,不到85%,若取5個因子,累計貢獻率達到93.708%,后面再多取幾個因子效果也不會很大,因此取5個因子。

        高載荷變量為普及程度、媒體宣傳、管理體制、教練員科研意識,都與地區競技體育發展模式的環境有關,媒體宣傳為競技體育發展模式的行為層次環境,管理體制為競技體育發展模式的制度層次環境,普及程度、教練員科研意識則涉及到人們的價值觀念,為競技體育發展模式的精神層次環境,因此^可命名為競技環境因子。

        高載荷變量為教練員業務水平、教練員科研意識、運動員訓練與科研的結合、運動員正式競賽參賽次數、運動員選材,涉及到運動員的選材、訓練、競賽等運動運競技水平提高的主要要素,均與競技體育發展的競技質量高低有關,因此可命名為競技質量因子。

        高載荷變量為地區人均GDP、競技體育專項經費投入,均與經濟因素相關程度較大,因此,可命名為經濟因子。  高載荷變量為退役運動員安置、運動員文化教育,退役運動員安置狀況就是運動員的出路狀況,運動員進行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也在于將來的出路,因此,可命名為運動員的出路子。

        第5篇:競技體育分析范文

        馬飛,寶雞文理學院體育系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寶雞文理學院體育系,陜西 寶雞 721013)

        摘 要:

        結合競技體育中悲劇事件的發生現象,從悲劇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提出“心理距離”學說與競技體育悲劇理論,在此基礎上,剖析了競技體育悲劇的崇高感、、主體情感活動的動態平衡性與高峰逆轉以及競技體育悲劇的“凈化”和“領悟”的作用,進而提出悲劇精神是競技體育悲劇的生命張力。

        關鍵詞:悲??;悲劇心理學;競技體育悲劇

        “悲劇比任何一種戲劇更容易喚起道德和個人的情感,因為它是最嚴肅的藝術,悲劇描繪的激情是最基本的,可以毫不例外地感染一切;它所表現的情節一般都是比較可怕的,而在人們可怕、恐怖和失敗的事情面前往往變得嚴肅而深沉。”[1]悲劇的意義決不是單純展示價值的破碎,從而給人留下一段傷感苦澀的回味,而在于通過展示悲劇英雄對不幸命運的抗爭,使人看到一種更高的價值力量,同時使人感到一種浩氣長存的生命力?!氨瘎〉囊夭恢皇菫碾y,還有抗爭。悲劇精神就是悲劇主人公所表現的,為實現某種美好價值而同不幸命運抗爭的奮斗精神和犧牲精神。悲劇英雄們以自己的奮斗犧牲(當然,不一定指犧牲生命)換來了更高價值的尊嚴,正因為如此,任何好的悲劇總能讓人領略到一種凝重、莊嚴、悲壯而崇高的美?!保?]競技體育從一誕生,就注定了悲劇的產生,競技體育比賽是殘酷的,有成功就有失敗,有鮮花就有汗水和淚水。競技體育的魅力就是悲劇人物面對挫折、困難、極限,以非凡的力量、堅韌的意志、頑強的精神戰勝對手、戰勝自我的精神?!氨瘎∶谰褪侵溉嗽谠庥龅娇嚯y、毀滅時所表現出來的求生欲望、抗爭中所顯示出來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自我保護能力的最大發揮,也就是說所顯示出的超常的抗爭意識和堅毅的行動意志。因為在這種符合人生的抗爭與超越中,主體的人格力量得以提升,人的本質力量得以超常地展現?!保?]本文從悲劇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深層次剖析了競技體育悲劇的實質。

        1.“心理距離”學說與競技體育悲劇

        “心理距離”說可以在德國美學中找到根源。但是把“距離”的概念講得最詳盡的是英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布洛的文章《作為藝術中的因素和一種美學原理的心理學距離》。布洛認為“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是“切身的”,客體能強烈地被吸引或反映出主體深層的本能,主體必須通過自然的天賦和后天反復的訓練具有一定的藝術天賦?!保?]競技體育是以競賽為主要特征,以創造優異成績,奪取勝利為目標的社會活動。心理距離應該是悲劇心理學的基礎。用“心理距離”說來觀察悲劇就會發現,悲劇是通過真人來表現的,因此在保持距離上它有先天的不利條件。但是這種不利條件卻被悲劇的種種手法彌補起來了。藝術的程式化、人為化、抒情化,安排的超自然氛圍,以及非現實而具暗示性的舞臺演出技巧,從而把現實生活“過濾”了、理想化了,悲劇利用這些“距離化”因素,給人提供了生活本身所不能提供的壯麗和美。在競技體育比賽中,主體運動員通過先天的運動天賦和后天的刻苦訓練,把人體的運動潛能發揮到極限,反映出主體人征服自然、挑戰極限、戰勝困難的決心。但是,競技體育是殘酷的,因為賽場上冠軍只有一個,大多數人最終都要以失敗告終。競技體育比賽猶如戲劇里的悲劇,運動員通過精彩的表演,把一部偉大的悲劇濃縮成可以表演、觀眾能看懂的一連串戲劇情節,通過“心理距離”,感受到競技體育悲劇強大的震撼力。

        2.競技體育悲劇的崇高感

        亞里士多德曾經深刻地指出:“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為的摹仿”,“引起憐憫和恐懼來使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凈化”靈魂的教育意義。[5]悲劇的崇高感是人類特定的情感、意志和行動的構成體。[6]“崇高感是一種間接引起的,因為它先有一種生命力受到暫時阻礙的感覺,馬上就有一種更強烈的生命力開始醞釀,所以崇高作為一種嚴肅的情緒,能使人產生敬畏和崇敬。”[7]悲劇能夠使人的心靈接觸到崇高和莊重的美,能夠喚起人們心靈中崇高莊重的情感,能夠開啟人們的心靈之門,點燃一星隱秘而神圣的火花。競技體育作為一種挑戰自我、超越自我,追求人類“更快、更高、更強”的生命活動,它本身就孕育了無窮的魅力和生命的價值;無數的競技者,在體育運動中,贏得了愉快與幸福,并心甘情愿地為之流汗乃至流血。醫學家們計算,一個運動員在其運動生涯中流出的汗水是2000-4000kg,一般要超過他(她)體重的25-50倍。對平常人來說,是很難想象和接受的。為了超越前人和對手,實現自己的價值,運動員不僅要經過長期的、以戰勝自我為目標的極限強度訓練,而且還要承受創新、創難動作帶來的身體、生理和心理的極大壓力,甚至傷病的折磨和死亡。也許人們還記得在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上發生的悲劇,也記得在第17屆羅馬奧運會丹麥自行車運動員死亡的悲劇以及在阿爾貝維爾冬季奧運會瑞士滑雪運動員死亡以及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韓國47歲馬術選手金亨七在馬術比賽時墜馬而死的悲劇。運動員“傷殘”已經是一種悲劇了,但是,當透過傷殘的陰影,影射出人戰勝自我,挑戰極限的拼搏精神,從悲劇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它是由“悲”向“喜”的升華?!氨瘎∈窃谝粓龇贇r值的大火中為一種新價值的誕生發放出生證?!保?]悲劇是遼闊無比的蒼穹,是充斥宇宙的暴風驟雨,是異乎尋常的英雄氣魄,是震撼心靈的狂呼吶喊……

        3. 競技體育悲劇的

        任何人生命中的痛苦、死亡都有某種程度的悲劇性因素,都要觸動人們心理深層潛伏的死亡意識,都要引起人的心理的恐懼與憐憫感?,F代心理學證明,對自己生命苦難和死亡的恐懼,對別人的生命痛苦與毀滅的憐憫是人類一種原始情感的心理效應。“悲劇的心理效應可分為群和痛感群,群的各要素可以相互連接,呈現出一種趨向,共同構成一種綜合的體現。與此同時,痛感群中的各感情點也可以相互連接,從本質上呈現出一種審美的痛感?!保?]奧運會是展示人類“更快、更高、更強”的競技舞臺,也是品味喜怒哀樂苦辣酸甜的人生驛站,當有人站在最高領獎臺享受勝利的時,就意味著有人失意而歸,就意味著領獎臺某一個角落里又有一名悲情英雄的流淚,或許正因為如此,競技體育才會顯的那么令人激蕩,具有如此難以抵擋的魅力。和痛感是從奧林匹克運動母體中帶來的兩種情感。競技體育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取勝,就必須帶來一種永恒的矛盾,競技體育不僅僅包含憐憫和同情,還包括導致愉快和振奮的“調解”,人們在欣賞競技體育的同時,還能獲得一種回味的。在競技體育比賽中,運動員展示的不僅僅是運動技巧和奧林匹克精神,而且,運動員的高昂的士氣、堅強的毅力等,比賽的投入和關注讓人敬畏,他們對勝利的渴望,振奮的精神,大聲的吶喊,讓人能真正的體會到競技體育帶給人們的。競技體育是殘酷的,當人們從悲劇中體味到獲得的時,就會被人類高尚、頑強的意志所折服。

        4. 競技體育悲劇主體情感活動的動態平衡性與高峰逆轉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過一種“高峰體驗”的理論,其內涵主要指出,人在進入一種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狀態時可能會感受到一種極度歡樂的體驗。而且他認為,這種“高峰體驗的特征是瞬間產生,轉眼即逝的,因而往往逃過了人們的注意,使人們弄不清它的性質,但這樣的時刻到來時能產生強大的沖擊波,使人擺脫一切懷疑、恐懼、壓抑、緊張和怯懦”,而且“這些特征包括暫時的時空混亂感,驚奇和敬畏感,巨大的幸福感?!保?0]顯然,馬斯洛把高峰體驗與情感的瞬間轉化放在了一起加以馬斯洛的“高峰體驗”論可以恰當地說明悲劇審美主體在情感中審美痛感到審美這一轉化過程,而且能很好地解釋為何悲劇審美高峰時主體會感受到一種痛感與相互交織的極大震撼?!皩徝乐黧w在欣賞一部悲劇作品時,情感中會激起多少復雜的對立因素,這些對立性情感始終是處在一種動態平衡的運動狀態中的?!?[9]“悲劇審美是一個時間序列里的心理活動過程,當審美主體在欣賞一部悲劇時,由于悲劇主人公的痛苦遭遇,致使審美主體在情感中激起了一系列屬于痛感群中的各類情感活動?!保?1]大逆轉是足球比賽中最精彩、最富戲劇性的一幕,當一個隊以絕對的優勢處于領先地位時,雙方主體的情感活動基本上處于一種動態平衡,但是當這種動態平衡被打破,出現高峰逆轉的時候,觀眾將會體會那種逆轉的刺激和緊張的。在第三屆法國世界杯上,在斯特拉斯堡舉行的巴西隊與波蘭隊的比賽充滿了戲劇性,這也許是世界杯決賽階段歷史上最精彩最富戲劇性的大翻盤。1938年,“足球王國”巴西作為南美唯一的代表參加了在法國舉行的第3屆世界杯賽,也正是在本屆杯賽上他們開始展露出強大的實力。在爭奪前8名的戰斗中,巴西隊與歐洲勁旅波蘭隊碰在了一起,這場比賽是在雨后泥濘的場地上進行的。開賽后波蘭隊攻勢凌厲,射門命中率極高,不久就以5比0遙遙領先對手,波蘭隊看似已經勝券在握,孰料巴西隊穩住陣腳之后漸漸穩定了情緒,在泥地上打起了流暢的地面進攻,很快就反過來控制了場上的局勢。在剩下的時間里竟然也回敬了對手五球,最終以6球逆轉戰局??梢哉f,這種從痛感高峰點上瞬息轉化為一種的過程,正是競技體育悲劇審美主體情感的高峰逆轉過程,也是競技體育的魅力之所在。

        5.競技體育悲劇的“凈化”和“領悟”

        “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悲劇的產生來源于人覺得有價值的東西被泯滅了。價值的毀滅,會引起悲劇意識,悲劇對情緒的凈化在于把憐憫和恐懼轉變為合于美德的思想感情。悲劇的心靈的凈化是繼共鳴之后而不由自主地達到調節精神、排遣情緒、去除雜念和提升人格的狀態,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效果。”[12]領悟是繼共鳴和凈化以后進入潛思默想、體悟人生、提升精神等過程的更高境界。與前兩種境界相比,領悟是接受者在共鳴與凈化的基礎上,對體育運動的內涵作出主動的思索和深刻的理解與體味;同時,共鳴常常是建立在接受者對體育信息一般認同的基礎上,凈化主要表現在接受者的精神舒暢和心靈的矯正,往往不能直接產生新的人生指向。而領悟則在思索和理解的前提下,能有效地豐富和擴充接受者的期待視野,使接受者主動發生一種積極的人生向往。當欣賞完一場競技體育悲劇時,比賽場景還會縈繞在腦際,思想情感仍會波動于心間,情趣、意境可能會引起再三回味,甚至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存于腦際,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自己的道德情操、言談舉止和審美追求,這種心理狀態即為回味與延留,這既體現了接受者的思想變化,又對其審美趣味、精神氣質、以及人格規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體育運動產生直接社會效益的重要方式。我們的肉體需要體育,我們的精神更需要體育,特別是在技術理性為尚的今天,人類的精神需要藝術和體育這兩種東西來實現心靈的凈化與皈依。與此同時,我們的肉體還需要體育為之支撐起生命之帆.于是,體育就被賦予了更為豐實的存在價值,它的功能也就不言而喻。

        6.悲劇人物與競技體育悲劇的生命張力

        “悲劇的誕生以酒神的受苦為題材,酒神一直是悲劇的主角。悲劇人物表現的是酒神的智慧,只有以大苦大難、厄運為代價,毀滅一切舊的法律、道德、秩序,才能建立一個新的世界?!保?3]尼采認為:悲劇是一種生命論悲劇觀,它通過悲劇人的犧牲、毀滅,喚醒人類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使世界充滿“嬉戲著痛苦的刺激”的生命力。競技體育比賽是殘酷的,冠軍只有一個,獎牌只能掛在少數人的胸前。這說明了競技體育的殘酷性,在競技場上,失敗是競技體育永恒的主題,悲劇人物將是競技體育悲劇的“夢工廠”,

        即使是冠軍,在人類自身極限面前,永遠也是失敗者,而且冠軍的不永恒性,也決定了冠軍的悲劇命運,今天的榮譽可能將成為明天跌入低谷的殉葬品。冠軍的短暫性與悲劇的永久性共同演繹著競技體育悲劇,這就是競技體育的魅力之所在。施萊格爾說的好,“人性中的精神力量只有在艱難困苦中,才充分證明自己的存在?!薄罢缛说膫ゴ笾挥性谄D難困苦中才顯露出一樣,只有與命運觀念相聯結才能產生悲劇,因為悲劇的本質是表現悲劇人物的壯麗,激發人類的生命力感和積極努力向上的意識?!保?2]

        悲劇不僅表現生活的肯定,并且也表現生活的否定,但必須是悲劇性質的否定。 競技體育根植于不斷毀滅而又不斷超越的奧林匹克文化,其悲劇意識正是人類生命的根基性意識,也是奧林匹克運動文化之精髓所在。

        [參考文獻]

        [1] 朱光潛著. 悲劇心理學[M].北京:北京三聯書店,2005: 45.

        [2] 尤• 鮑列夫[蘇]. 美學[M]. 馮申. 高叔眉譯.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77

        [3] 樓昔日. 美學導論[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166.

        [4] 德拉庫瓦. 藝術心理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社,1927:27.

        [5] 朱光潛譯. 西方美學史[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69.

        [6] 王福仁. 悲劇意識與悲劇精神 [J] 江蘇社會科學, 2001,(1) : 116.

        [7] 康德著. 論優美感與崇高感[M]. 北京:商務出版社,2003:13.

        [8] 章輝. 悲劇精神與悲劇意識[J]. 文藝研究,2001:(5):150.

        [9] 胡澤球. 論悲劇的的產生[J].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4,(5):66.

        [10 楊清. 心理學概論[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56.

        [11] 楊春時. 審美理解與審美同情[J]. 廈門大學學報,2006,(5):45.

        第6篇:競技體育分析范文

        [關鍵詞] 假日體育經濟 體育旅游 開發 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發生了轉變,對健康、休閑、消遣、旅游和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長。加之北京獲得2008 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為此而舉辦了各類體育賽事、體育活動,各類媒體對此也進行了廣泛的宣傳,使人們的健康和健身意識得到大步提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體育旅游熱在我國迅速升溫,并是假日體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假日經濟與假日體育經濟

        假日經濟是指人們利用假日集中購物、休閑旅游、文化娛樂等節假日休閑消費活動,從而帶動供給增加、市場繁榮、經濟發展的一種綜合性經濟模式。具體地講,假日經濟是指人們在節假日集中消費,從而引起銷售猛增、市場火爆的經濟現象,是對與節假日集中消費有關現象的概括和反映。結合中國的國情,有專家認為可將假日經濟界定為3個層次:一是大節日經濟,其特點是假日時間長、消費量大,是構成假日經濟的主體;二是小節日經濟,主要是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兒童節、教師節、情人節等節日的消費;三是雙休日經濟。當然,假日經濟不能單純理解為“節日經濟”,它包括旅游、休閑、娛樂三種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費、旅游服務消費和文化消費三個領域。

        假日體育經濟主要是指由人民群眾在節假日中的體育消費行為而實現的商品價值總量,目前在我國假日體育經濟主要有4大類構成:(1)運動服裝、裝備、器械的銷售;(2)體育競賽表演;(3)體育旅游;(4)體育場地、場館等設施的開發利用。隨著大眾體育的發展,休閑時間的增多,體育成為假日消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體育經濟也成為了假日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互動協調發展。

        二、假日體育經濟與體育旅游業的關系

        1.體育旅游的內涵

        體育旅游是以“欣賞、觀看或參與體育活動”為內容的旅行游覽活動。從宏觀上說,體育旅游屬旅游范疇,它是現代旅游和大眾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旅游與一般意義上旅游的區別除了目的不同,活動的內容、方法、手段不同,最終的效果不同以外,體育旅游的另一表現是節假日旅游。例如隨著國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利用雙休日或黃金周,到特色度假村進行階段性休養,一方面感受大自然,另一方面恢復腦力疲勞或進行康復性治療,調適心態。這就帶有明顯的假日旅游特征。無論何種類型的度假村,都與休閑及健身聯系在一起,是一種高品位的體育健身旅游,且呈日益發展之勢。體育旅游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強調生態環境與健身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受距離遠近和時間長短的限定。體育旅游與體育運動的其他領域有著外延的聯系。體育旅游之所以成為當今新潮,并折射出強大生命力,除其本質最接近自然,最易被現代化條件下的人民大眾所接受外,還有其自身的獨特之處。首先,體育旅游是體育與旅游相結合,能滿足人們健身與娛樂的需求;其次,由于體育運動具有寬泛的外延,其豐富的內容讓參與者容易找到切入點,能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再就是體育旅游具有可重復性,消費者更加注重的是體會體育旅游的過程。此外,體育旅游既吸引外地人,也吸引本地人。不同地區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形式不同,而且進程也不同。

        2.假日體育經濟與體育旅游業的關系

        體育旅游是假日體育經濟4大“組件”之一,并在假日體育經濟中充當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旅游業是指社會為滿足大眾體育旅游的需求,而將人類所創造的一系列物質形態的工具有機地組合起來,并以商品化的綜合服務方式,為體育旅游者提供便利的綜合服務產業,它是旅游的一部分,也是體育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體育業與旅游業兩大產業交叉相結合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和體育特點的新興產業。體育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項目,在我國已展現出巨大的市場前景。許多戶外項目像蹦極、攀巖、徒步和漂流等水上項目因為市內較少,花費時間太長,均需等待假期。

        體育旅游消費不僅是假日體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假日體育經濟的發展中起著先導性作用。體育旅游是一項綜合性的消費活動,它包括了食、住、行、游、購、樂,體育旅游的產生促進了娛樂業、飲食業、酒店業、零售業等相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在節假日里,體育旅游消費表現出與平時日常性體育消費活動不同的特點,以及不同的經濟影響,較長的假期為體育旅游者的移動消費提供了必要的時間條件。體育旅游業對促進假日體育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極大促進了假日體育經濟的拓展與繁榮,是假日體育經濟的重中之重。

        三、體育旅游業的問題分析

        1.加強理論研究和體育旅游產業開發人才的培養力度

        要提高體育旅游產業開發的質量和品位,首要的是提高體育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化水平,組織好體育旅游開發的規劃設計隊伍,使體育旅游的產品開發、市場運作和服務朝著科學化方向發展。體育旅游產業開發需要懂得旅游學、經濟學、民族學、語言學、藝術學、體育學等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性人才。因此,應構建體育旅游學科體系,研究體育旅游的文化內涵與經濟價值,并在體育院校增設體育旅游專業,培養出具有國際水平的體育旅游專業人才,達到體育競技資源與旅游管理資源有效整合,以適應體育旅游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積極開發體育旅游資源,搞好體育旅游信息網絡化服務,以滿足人們日益增多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現代化旅游事業服務。此外,還應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積極引進國內外的懂管理、懂經營、能提供優質服務的優秀體育旅游產業人才。

        2.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打造地方特色體育旅游產品

        制定可持續發展的體育旅游遠景規劃,首先,整合省內、市內的體育旅游資源,將奇山異水等自然資源與民俗體育、體育場館、訓練基地、體育賽事等體育資源有效結合,按健身娛樂、體育競技、體育交流等功能,統籌規劃、系統開發,突出體育旅游資源特色和區域特點,高起點、高質量做好體育旅游發展規劃。其次,合理開發利用體育旅游資源,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完善體育旅游公共配套設施,加強重點旅游區道路、供水、供電、環境保護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環境保護和維護生態環境平衡意識,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協調發展。此外,還應制定與發展規劃相適應的促銷宣傳策略,利用移動電視、互聯網、報紙等多種媒體,生動形象地向大眾進行大力宣傳,形成地方體育旅游產品的知名品牌,促進我國體育旅游業整體均衡發展。

        3.營造良好的體育旅游發展環境

        隨著我國“奧運爭光計劃”和“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我國民眾的體育健身意識將不斷增強,外出參加體育休閑旅游的次數和人數也將增加,展現出少有的體育旅游熱情,開展更多體育旅游項目,為體育旅游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各省市區應充分借助這股“奧運東風” 高度重視體育旅游產業開發,要不斷健全旅游管理機構和旅游發展政策,改善旅游投資環境,拓寬融資渠道和加大投入力度,制定體育旅游經營活動的從業條件和服務規范,鼓勵和引導社會各行業、境內外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參與體育旅游市場開發,投資體育旅游產業。引導社會對體育旅游資源的重視,宣傳體育旅游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潛力。同時國家應在基礎設施、資金投入等方面為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建立體育旅游產業開發專項資金,帶動體育旅游行業水平的全面提高,促進體育旅游業的進一步成熟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萍索奇山:我國假日體育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3):20-22

        [2]田祖國:假日經濟與體育旅游產業開發[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1):121-124

        [3]李風燕:也談“假日經濟”[J].北方經貿,2005,(6):104-105

        [4]王喬君:論中國體育產業化發展的經濟因素[J].體育文化導刊,2003,(6):34-35

        [5]程立:試論我國體育旅游的發展狀況及前景[J]. 貴州體育科技,2006,(6):9-13

        [6]向家俊:當前我國體育旅游市場潛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產業經濟,2007(8):249-250

        [7]崔瑞華:我國體育旅游業的發展條件與發展現狀研究[J].體育科技,2007(2):9-11

        第7篇:競技體育分析范文

        關鍵詞:奧運會;總體目標;制定;成績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90(2008)04-0069-04

        Abstract:by literature, mathematic statistics and logistic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trength evolution and hallmark of our competitive physical, and points out its developing law and the problem.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it establishes the total goal of the Chinese physical delegation in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t will serve for the involved department.

        Key words: the Olympic Games; total goal; the establishment; score analysis

        奧運參賽目標的核心是總體目標,它是統一備戰行動的調子,總體目標設立出現偏差或是錯誤,必然導致各中心,甚至個人的目標產生偏差。因此,總體目標的設立對于整個備戰過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紤]到總體目標的重要作用以及奧運會比賽的周期特征,總體目標由國家體育總局、奧委會相關領導及專家在結合項目實際的基礎上統一制定。奧運會總體目標是一個長期的宏觀目標,加之奧運會比賽成績受到多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提出具體明確的總體目標是困難的,同時,過于具體、明確的目標對于總體目標的細化和分解也是無益的,因此,奧運會總體目標內容是整體性的,相對宏觀定性的。

        1 奧運會中國參賽總體目標制定的原則

        制定奧運參賽總體目標是一項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總體目標制定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整個備戰的戰略方向和過程的實施。因此,在制定奧運參賽總體目標時遵循目標管理中目標制定的基本原則――SMART原則,同時,還要遵循競技體育的一些具體原則:

        1.1 S(Specific)――明確性原則

        所謂明確就是要用具體的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準。明確的目標幾乎是所有成功團隊的一致特點。很多團隊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為目標模棱兩可,或沒有將目標有效的傳達給相關成員。

        對于奧運參賽目標而言,明確、具體的目標更是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力爭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的參賽目標,這一目標的描述就很不明確,因為“豐收”這一目標所要達到的標準沒有一個準確的衡量。再看我國悉尼奧運會參賽的總體目標――“努力爭取達到或超過16枚金牌。同時,要在賽場上展示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道德風貌,做到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的參賽目標,這一目標就要比上一個目標明確、具體的多。

        1.2 M(Measurable)――可衡量性原則

        可衡量性就是指目標應該具有一定的標準和尺度,作為衡量是否達成的依據。如果制定的目標無法衡量,就無法告訴目標的執行者要做到什么程度,就容易造成執行者消極怠工等現象的發生。比如,我們常常提出的“鍛煉隊伍”這個目標就非常典型,它沒有提出把隊伍鍛煉到什么程度,因此,即使取得了鍛煉隊伍的效果,你也沒有標準可以衡量。但這并不是說所有的目標都可以衡量,有時也會有例外,比如說大方向性質的目標就難以衡量。像精神文明的目標就是一個很難用準確的定量標準加以衡量的目標。

        1.3 A(Acceptable)――可接受性原則

        可接受性原則是指目標是可以被所有目標的執行人所接受。這里所說的“接受”是主動的接受,是指執行人真正地愿意接受這一目標,而不是被迫的、被動的接受。如果上司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利用權威一廂情愿地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標強壓給下屬,下屬典型的反映是一種心理和行為上的抗拒。

        就奧運參賽總體目標而言,能夠被項目管理中心、運動員和教練員所接受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總體目標制定的太高,必定會使各中心及運動員、教練員產生目標的不認同,或者畏懼和抵觸情緒,即便被動地接受了這一目標,也不會有積極的態度和主動的行動去努力完成,甚至會自暴自棄,徹底失去信心。

        1.4 R(Realistic)――現實性原則

        目標的現實性是指在現實條件下是否可行、可操作。可能有兩種情形,一方面領導者樂觀地估計了當前形勢,低估了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人力資源、硬件條件、技術條件、信息條件、團隊環境因素等,以至于下達了一個高于實際能力的指標。另外,可能花了大量的時間、資源,甚至人力成本,最后確定的目標根本沒有多大實際意義。

        就奧運目標來說,如果我們不全面分析整個奧運會的對手情況、自身實力、硬件設施、信息條件以及主場劣勢等等問題,盲目地制定出力爭金牌第一的目標,那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這種目標可能會導致其它一些決策的誤導,過高的社會期望,還可以使我國成為奧運會參賽國的眾矢之的等等不良后果,最終不利于奧運會的成功參賽。

        1.5 T(Timed)――時限性原則

        時限性就是指目標是有時間限制的,計劃目標的完成程度必須與時間相關聯。如果沒有事先約定的時間限制,每個人就會對一項工作的完成時間各有各的理解,這會引起上下級之間的誤解。同時,沒有時間限制的目標也沒有辦法考核,或帶來考核的不公。對奧運會這樣的比賽來講,由于比賽時間相對固定,這種沒有時限性的目標一般不會出現。例如,我國將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優異的運動成績這一目標, 2008年8月24日比賽結束的哪一刻就是一個確定的時間限制。

        1.6 多元化原則

        奧運會的多元價值決定了奧運參賽目的多元化,多元化的參賽目的決定了參賽目標的多元化。對于運動成績來講,奪取金牌是重要的,但重在參與的奧運理念同樣是重要的。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肖天同志認為:惟金牌論不足取,金牌雖然是個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的指標[1]。

        因此,以金牌論成敗只會使我們陷入狹隘的認識誤區,誤導國民對于奧運會的期望值。中國競技體育是中國體育的一部分,只有融入和諧發展的社會大潮中,在奧運會上展現高超運動技術水平的同時,還要展現優秀的中華民族精神,推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才是參加奧運會所要完成的終極目標。

        1.7 彈性原則

        目標的彈性是指組織設定的在面對外界客觀條件的變化時所具有的可塑性和適應能力。外界條件變了,目標的執行和實現可能變容易了,也可能變得更加困難了,甚至變的不可能實現,這就要求目標的制定有一個風險的預判,目標的達成標準有一個彈性的區間。

        就奧運會這樣的大型綜合性比賽而言,影響運動員比賽結果的因素很多。對任何一個參賽者來說其中都有一些因素都是無法控制的,如對手競技水平的變化、裁判的執法行為等等。所以,主觀地硬性要求運動員在比賽中一定要拿第一或者第二,常常會干擾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正常發揮,所要求必須完成的指標也常常難以完全實現。因此設立參賽目標時正確的、聰明的做法是確定一個適宜的彈性區間。將經過艱苦努力有較大可能完成的彈性區間目標定為參賽目標,既能對參賽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又為非可控因素的干擾留下了調節的空間[2]。

        2 奧運會總體目標設立與成績預測的依據

        2.1 國家的體育體制

        國家的體育體制對于一個國家的競技體育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回顧一下奧運會的歷史會發現,前蘇聯和東德這些經濟實力并非最強的“計劃體制”國家更多地占據著獎牌榜前兩位,而作為綜合國力最強大的美國在奧運會上的優勢只是“東歐巨變”后的近三屆奧運會上才得以體現。

        有關學者對雅典奧運會金牌榜前10強國家的國家體育管理體制、綜合國力以及經費結構的研究也說明,結合管理型國家和國家管理型國家的金牌榜排名相對靠前,社會管理型國家則相對落后(表1)。

        我國競技體育短時間實現跨越式發展,特別是在27屆、28屆奧運會上一舉跨入世界競技體育強國之列,正是得益于具有中國特色的競技體育舉國體制這一法寶。這一成功經驗,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法國、日本、韓國等一些國家紛紛表示要借鑒中國發展競技體育的體制,并在一些環節上已經開始效法[6]。因此,全面把握和了解本國的體育管理體制也是制定奧運會參賽目標的一項重要參考因素。

        2.2 國家的經濟實力

        關于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奧運成績的關系研究一直是經濟學家和體育研究者重點關注的研究課題,大量的研究成果證實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奧運成績呈高度相關。如表所示,雅典奧運會金牌榜前10名的國家GDP和綜合國力分別都排在世界前16位和前14位。具體而言,一個國家的人口可以反映一本國家的人才資源儲備,GDP則賦予國家培養奧運選手的財力和資源,一般情況下,富裕國家可以動員更多的社會資源來發展體育運動,提高在奧運會的競爭水平[7]。正是基于這樣的假設,大多數經濟學家在預測各國奧運獎牌數量時也都把國家的經濟實力作為重要的依據。作為我國來講,競技體育舉國體制固然是我們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的法寶,但是,競技體育的實力,最終還是跟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關,畢竟“舉國體制”需要充足的社會資源可以動員。依托的二十多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綜合國力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這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3 世界競技體育的發展格局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對于競技體育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各國的競技體育水平也隨之不斷攀升,表現在奧運會賽場上就是參賽國家越來越多,競技競爭日益激烈,金牌、獎牌的分布覆蓋面越來越大,從第23屆到第28屆奧運會,獲得金牌及獎牌的國家和地區呈不斷增加之勢,這種變化走向,表明未來奧運會獎牌的爭奪將會愈來愈激烈(圖1)。

        除了奧運會獎牌分布的整體變化以外,參賽國的集團劃分與座次同樣對設立參賽目標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李宗浩教授在國家社科課題《2010年我國競技體育發展戰略研究》中,通過24~27屆奧運會金牌、獎牌、前8名總分的分析,把金牌超過20枚,獎牌超過60枚,以及團體總分700分以上界定為劃分第一、二集團的標準,本研究結合了第28屆奧運會的成績(如表2),認為我國在雅典奧運會上已經立足于第一集團。著名運動訓練學專家田麥久教授也認為,無論從頂級選手的數量,還是從高水平運動員的總體實力來看,雅典奧運會的競技結果都表明,在國際競技體育格局中,中國已經是第一集團當之無愧的重要成員了[9]。

        綜合以上論述,本文認為,目前我國已經立足于國際競技體育的第一集團。因此,在制定我國未來的奧運會參賽目標時需要把握好世界競技體育格局的變化趨勢,并明確自身的集團定位。

        2.4 主要對手國的競技實力

        奧運會是國家之間的競爭,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得運籌帷幄,尤其是對于與自身實力相當的對手國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美國奧委會為及時了解各國選手參加雅典奧運會的最新動向,成立了一個專家小組(其成員包括大學教授、各單項協會中的教練員),負責研究重點國家的選手,目的是為奧運代表隊提供咨詢服務[11]。俄羅斯奧委會于1999年5月與中國體育科技代表團在莫斯科商定了雙方在體育信息領域的合作框架,俄方也對此專門成立了專家組進行這類信息的研究,并于1998年8月給我國發來了對2000年悉尼奧運會總體競爭態勢的預測材料[12]。我國在這方面的工作也是積極而有效的,在奧運周期的每一年都會對主要對手國的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者馬鐵根據1998年全年及悉尼奧運前的世界大賽成績,結合項目設置變化情況,對悉尼奧運會主要參賽國的實力情況作進一步分析,得出預測結果:美國約可奪得40枚金牌,俄仍可能以27金左右奪得第二,澳亦有奪得20枚金牌的實力[13],這一預測與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比賽結果對照,兩者基本吻合(表3),說明我國在國實力及成績預測方面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分析對手國的競技實力是各國備戰奧運的一項重要工作,它對于了解對手,準確定位以及參賽目標的制定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2.5 主辦國優勢

        在制定參賽目標的過程中,主辦國優勢是一項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在二戰之后的幾乎每屆奧運會上主辦國都在金牌戰中取得遠超正常水平的成績(表4)。而且,有關學者通過主辦國歷屆奧運會金牌數量的縱向比較后進一步認為,主辦國金牌的增長一般從主辦當屆奧運會前1~2屆開始顯現,被稱為“提前效應”;到主辦當屆時金牌的增長點發展到最高峰,被稱為“躍遷效應”;其后將保持這種慣性作用1~2屆又回到應有的水平,即“慣性效應”,得金比的發展曲線呈現出主辦當屆高而非主辦屆相對低的倒V型[14]。因此,無論作為主辦國還是非主辦國參賽目標的設定都要考慮主辦國優勢這一重要因素。

        2.6 自身的實力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的產生、發展和滅亡都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則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競技體育制勝歸根結底靠的也是自身的實力,無論外界的環境、條件怎樣變化,最后總要通過運動員自身競技水平的發揮來決定勝負。在奧運會這樣的高水平競賽中,運動員使用同樣的賽場、設施,遵照同樣的規則,在裁判員公正的裁決下進行比賽,自身的競技水平及其發揮更會成為決定比賽成績的關鍵因素,同理,一個國家的總體實力也是決定成績獲得的最核心要素。因此,在制定參賽目標的過程中,參賽國要全面考量自身的綜合實力,包括運動成績的現有水平,運動員的年齡結構及未來發展趨勢,備戰保障措施的完善程度等等,并與主要對手國進行對比,以此為自己準確定位。

        2.7 國際輿論及國民的期望值

        奧運會在國際上的影響越來越大,社會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特別是社會對奧運金牌榜、獎牌榜更加看重,誰取得金牌榜第一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不僅奧委會官員關注,媒體關注,社會民眾也傾注力了極大的熱情。比如,對于北京舉辦的2008年奧運會,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曾半開玩笑地說:“我不擔心東道主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只是擔心中國把金牌都拿光了。”2006年,美國奧委會主席尤伯羅斯也表達了與羅格主席相同的看法:“他們(中國)會在運動員準備方面花許多錢。顯然,他們最有可能成為獲得獎牌和金牌最多的代表團?!盵15]再如,各國的媒體,像“今日美國”、“法新社”等著名媒體也在每屆奧運會前都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預測奧運會的金牌榜、獎牌榜的排名;我國的媒體對于奧運會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一些媒體還專門設定了奧運欄目。在這些官員和主要媒體的觀點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和左右參賽國對自身實力的評價和把握,進而影響到參賽目標的制定和備戰策略的選擇。

        同時,媒體的宣傳和報道也會影響到國民對奧運會的期望值。如果參賽目標定位準確,社會期望值適度,取得了好成績,既鼓舞社會,鼓舞了國人,還給運動員創造了較為寬松的心理環境。如果目標制定過高,社會期望值又不切實際地提升,不但給運動員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到運動員的比賽成績,還會在賽后造成民眾的失望和埋怨情緒,甚至產生惡劣的社會有影響。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兵敗漢城”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因此,正確地對待國際輿論,引導國民形成適度的奧運會期望值,不僅能使運動員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還會使我們制定出客觀、正確的奧運會參賽目標。

        3 奧運總體目標的公布

        總體目標設立完成后,就會面對如何對組織和社會進行公布的問題。奧運會的總體目標不同于一般的企業、事業組織的目標,它具有很大程度的不可預測性以及社會影響的廣泛性。一方面,無論目標制定的方法多么科學、嚴謹,依據多么充分,程序多么合理,比賽結果都有可能與預期有出入。另一方面,奧運會已成為當代中國社會影響深遠的一項社會文化現象,它不僅關系到經濟、政治等宏觀領域,還會影響到民族自尊心、國民對國家政府的期望等等微觀領域。因此,一旦參賽目標與實際結果偏差過大,就有可能引發一系列難以預測的社會問題。像俄羅斯在雅典奧運會前提出了“團體第一,并奪取36~39枚金牌”的宏大目標,但比賽結果卻與預期大相徑庭,既沒有獲得團體第一,也沒有拿到36枚以上的金牌,而是金牌榜上排名第三,這就在俄羅斯國內產生了極大的反響,社會輿論直指俄羅斯政府。在我國,這一問題更具特殊性,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兵敗漢城”就曾產生過廣泛的社會影響。著名的足球“5•19事件”也是賽前預期與實際結果的背離釀成的苦果。

        奧運參賽目標的公布無疑是各國奧運會面對的一個普遍難題,為此,中國代表團在結合以往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開始逐步對奧運參賽目標的公布采取了策略化處理,對外宣傳保持了低調處理。如第26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對外宣告的賽前預定目標是:“在運動成績,賽場作風、精神面貌等各方面均全面超過第24屆奧運會”。第27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參賽目標是:努力爭取達到或超過16枚金牌。同時,要在賽場上展示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道德風貌。做到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事實證明,對奧運會參賽目標宣傳的策略化處理有效地調動了中國體育代表團參賽的積極因素,為實現奧運爭光計劃發揮了重要作用[16]。如今,面對2008年奧運會,國家體育總局在目標制定和公布過程中更加重視了這種內外有別的策略化處理方法。總局領導多次在會議上強調有關目標宣傳問題:輿論保障是備戰保障工作的重要方面,作為2008年的東道主,中國代表團的備戰動態

        z參賽目標將倍受關注。對此,總局一貫堅持對內以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戰勇者勝來動員和部署備戰工作。而對外堅持保持低調,降低社會期望值。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討論,奧運會參賽目標的公布需要做到內外有別:對外公布的目標采用策略化處理,適當降低目標的達成標準,做到既積極又穩妥,穩妥是指這個目標基本可以實現,積極就是指這個實現必須是在全體成員努力的條件下;而對內公布的目標要具體、明確、具有挑戰性。

        參考文獻:

        [1] “金牌至上論”不可取新華網:三年蓄勢 北京論劍 十運展望,2005-10-24 09:02:00新華網

        [2] 田麥久. 給奧運目標加點彈性[N]中國體育報,2005,3,16

        [3] 2008年奧運會對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的影響[M],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理論與實踐,P7

        [4] 常利華. 俄羅斯競技體育的最新動態,競技體育信息,2002,10,

        [11]王躍新,美國備戰2004年奧運會最新動態[ER],《競技體育信息》,2003年第10期時間:2003-10-28 9:58:21

        [12]杜利軍. 俄羅斯奧委會對悉尼奧運會總體態勢的初步預測[ER]. 競技體育信息,2003,3.

        [13]馬鐵. 對悉尼奧運會主要參賽國實力的進一步分析[ER]. 競技體育信息,2003,3.

        [14]Nigel J. Balmer. home advantage in the Winter Olympics (1908―1998) [J].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 2001,19:129~139.

        第8篇:競技體育分析范文

        關鍵詞:體育經紀人;制約;管理

        隨著體育向行業化、社會化發展,體育經紀人應運而生。體育經紀人是體育產業化和順暢化的“加速器”,是促進體育事業發展的積極因素。我國的體育產業起步較晚,各方面對體育經紀人行業又缺乏認識,使行業無法可依,管理不足,造成行業市場混亂和不良的社會影響,嚴重制約著體育經紀人行業的發展。

        一、體育經紀人的概念及特征

        理論界較權威的定義是:以獲取傭金為目的,與體育相關的人員及組織簽訂委托合同,充當委托人與第三人之間有關職業運動、體育競賽的訂約媒介,或為委托人提供通過體育獲益機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經紀組織。

        二、我國體育經紀人行業發展現狀

        1.行業管理體制現狀

        按照我國現行的體制,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均設立相應的單項運動協會,實行的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如中國足球協會的經紀人管理辦法,其實就是國家足球運動管理中心的經紀人管理辦法。然而,管理中心屬于政府組織,協會屬于非政府組織,兩者的管理職能不能替代。目前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只有少數幾個項目進行市場化運作,出臺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如《中國足球協會足球經紀人管理辦法》等。

        2.行業立法現狀

        全國性的體育經紀人管理法規尚未出臺。主要是部分運動項目協會、省市制定的體育經紀人管理辦法,如:北京市體委與北京市工商局1999年8月25日聯合的《關于加強我市體育經紀人管理的通知》;2000年4月中國籃協的《籃球項目體育經紀人管理暫行辦法》。

        3.行業從業者現狀

        從人員數量上看,數量較少,只有少數人持有資格證書;從區域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體育市場較好的大城市;從年齡分布看,以青年為主;從行業分布看,主要是各類企業、體育文化娛樂公司、體育院校、政府部門、傳播業等。絕大多數是體育工作者或從事過體育工作的人,對相關經濟、法律知識有所掌握,但業務操作欠熟練,業務素質普遍不高。

        三、制約我國經紀人行業發展的問題

        由于對我國體育經紀活動缺乏研究,體育經紀人行業體制、管理制度不適應發展,法律法規不健全,培訓制度缺乏,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都制約經紀人行業的發展。

        1.行業管理不規范

        我國對體育經紀人的管理還存在著“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狀況。由于我國的體育產業剛剛起步,體育職業化程度不高,許多體育經紀活動在組織形式、活動范圍、經營方式、管理、操作、運營等方面都很不成熟,還處于自發或非規范狀態,“地下經紀”和“黑市經紀”大量存在,不利于體育經紀人的發展。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出體育經紀人行業發展的管理法規。

        2.法律法規不健全

        至今未出臺正式的、統一的體育經紀人管理國家法規。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項目管理中心或單項運動協會的管理立法不能替代國家體育經紀人管理法規。而省市頒布的地方體育經紀人管理法規僅適用于本地體育經紀人的管理。另外,跨區域的經紀行為也存在著資格互認的限制,不利于體育經紀人的發展。部分項目體育經紀人的管理辦法也不能代替其他運動項目體育經紀人的管理,不具備普適性。

        3.政府干預過多

        各個項目管理中心與項目協會不僅負責主辦比賽,而且又是賽事的經營者,負責市場的開發和運作, 逾越體育經紀人的權限,占據了體育經紀人的發展空間。我國體育管理體制關系還未完全理順,產權不明晰,一些體育行政、管理部門及體育協會仍過多干預體育經紀人的工作,制約了體育經紀人行業的發展。

        4.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總體素質不高,結構復雜, 思想素質和職業素質良莠不齊,偷稅、漏稅,私下交易、濫收傭金,欺詐行騙較為嚴重。大多數體育經紀公司和經紀人拓展業務的能力較低。有資料顯示,上海體育經紀人的業務大多是體育賽事贊助、經紀運動員比賽服裝和運動員的公益活動,而對經紀轉會、提供法律咨詢、體育賽事的轉播與制作等業務涉及甚少。

        5.市場供需存在矛盾

        有調查表示,我國經紀人需求市場存在較大的空間。但是體育經紀人市場供給與需求聯系不暢, 出現脫鉤或扭曲現象。體育經紀人資源開發利用不足,不能更好地實現需求主體的愿望。

        6.市場競爭不規范

        調查發現,大部分體育經紀人在體育經紀活動中有較大的盲動性,甚至投機性。競爭機制未能發揮作用,能否進行或運作某項體育經紀活動主要通過關系,或采取一些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尤其是在體制改革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行業壟斷、項目壟斷,造成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同時產權關系不明晰、體育資產評估無科學標準等,也影響體育經紀人的規范運作。

        7.行業發展不平衡

        我國體育經紀業局部發展不平衡、整體發展遲緩。表現為地區和項目的不平衡,體育經紀人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體育市場發展較好的大城市;對于熱門項目,投資者蜂擁而至,其它項目則門可羅雀,并且體育經紀人的行為僅停留在做廣告、搞贊助、為企業提高知名度等一些最基本、最原始的經濟形態上。

        四、對策及建議

        1.完善體育經紀人的管理體制和管理制度

        盡快建立和完善體育經紀人管理體制,引導國內體育經紀業健康良性發展。(1)頒布《體育經紀人管理條例及管理辦法》。(2)嚴格體育經紀人的資格認證、審定,明確審批和簽發體育經紀人資格證書的部門和認證程序,在其營業執照上界定其營業范圍。(3)規范合同內容,體育部門制定合同范本,監督經紀行為。(4)完善和補充政策法規,完善仲裁制度。

        2.建立健全體育經紀人的法律法規體系

        形成國家、地方、項目、協會、市場各類法規齊全;宏觀、微觀兼顧;以體育法、經紀人管理辦法為龍頭;以國家體育經紀人管理法規為骨干;以地方體育經紀人管理法規、項目體育經紀人管理法規為基礎;以體育經紀人行業協會和體育市場經營管理法規為補充的結構合理、層次有序的體育經紀人管理法規系統。

        3.加強對體育經紀人的培訓,提高體育經紀人的素質

        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體育經紀人培訓體系,(1)對現有體育經紀人進行強化性培訓。(2)利用高校培養體育經紀人。(3)加強社會教育功能,促進體育經紀人自我學習和知識經驗的積累。

        4.培育成熟的體育經紀市場

        擴大體育市場規模,特別是健身娛樂和競賽表演市場形成規模和效益,消除項目市場不合理的進入壁壘,提高體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程度,培育產業核心和一批核心項目,加強體育科研、場館設施建設,促使競技體育飛速發展,為體育經紀人行業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作者單位:石家莊學院體育系

        參考文獻:

        [1]鮑明曉.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26-68.

        [2]陳元欣,王健.體育經紀的法律性質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4:19.

        [3]馬鐵.體育經紀人[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23-25.

        [4]葉華聰.建立我國體育經紀人管理體制的思考[J]. 成都體育學報,2000,26(2):35-37.

        第9篇:競技體育分析范文

        【關鍵詞】長三角地區;無錫;體育產業;政策建議;個案研究

        1引言

        體育產業是指為滿足人們觀賞體育賽事與表演活動以及參與體育健身活動需求,而提供從事體育產品生產和服務的組織和部門的集合。體育產業包括體育服務業和體育用品制造業,其中體育服務業包括體育健身娛樂業、體育競賽表演業、體育培訓業、體育用品銷售業和體育中介業。西方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始于20世紀5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體育需求的日益增長以及體育經濟功能的不斷開發,體育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20世紀90年代,英、美、日等國家的體育產業已經進入國家的主要產業行列,排位甚至超過了汽車、石油、化工等國民經濟發展支柱性產業,確立了體育產業的社會經濟地位。2000年,全球體育產業總產值達4000億美元,并且保持著2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在美國,2010年體育產業產值達4410億美元,是美國年汽車產業總值的2倍,影視產業的7倍,在經濟領域占據龍頭老大的位置。體育產業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新的經濟增長點。20世紀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程表明,人均GDP從800美元躍升到3000美元將是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獲得快速增長的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居民消費更新換代、休閑娛樂需求快速增長的時期。2004年長三角地區人均GDP已經達到35147元,按當時匯率折算為4247美元。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2009年上海、無錫等地人均GDP已經超過10000美元,收入水平與世界上中等國家和地區相當。長三角地區部分城市已經達到或超越工業化后期階段,在這一階段,包括體育產業在內的服務業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不過體育產業仍是一個新興的服務產業,屬于尚未真正開發的潛力巨大的服務產業,其發展前提和路徑值得關注。

        無錫作為長三角地區的活躍城市,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民生活發展水準、綜合競爭力始終穩定于該地區中端。依據《2010年度長三角區域城市綜合競爭力評價》①報告指出排在前10位的城市,基本上都是長三角核心區域城市,并已有2年的穩定期,它們依次是上海、蘇州、杭州、寧波、南京、無錫、南通、溫州、紹興、常州。因此以無錫為例,對體育產業發展的必要性、現狀與對策進行研究,將具有很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為長三角地區解決類似問題提供有益的借鑒。

        2無錫發展體育產業的背景分析

        無錫地處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是我國重要經濟中心城市、區域通樞紐,江蘇省重點發展的特大型城市。無錫體育產業發展路徑和全國總體情況大致一樣,基本沿著兩條道路展開,第一是體育事業轉型,第二是市場相關主體的不斷介入。近年總體發展勢頭良好,逐步完善的體育場館和設施,日漸活躍的體育健身及體育競賽表演市場、頗具規模的體育彩票業、正在發展的體育中介業,以及初步取得成就的體育場館市場化改革――“管辦分離”等都為進一步發展體育產業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此外經濟全球化、城市化、休閑時間延長也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優越的條件。

        2.1經濟全球化趨勢為體育產業發展帶來機遇

        從廣義上講,全球化是指不同國家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增進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的趨勢,它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體育等多方面內容。體育產業是世界經濟和全球產業體系的一部分。近年來,體育全球化為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帶來難得的機遇。一方面體育市場開放、來華跨國公司的增加可實現國際資本的引進,將促進我國體育資源的開發。各種高水平、高觀賞性的體育比賽與大眾健身、娛樂體育等體育產品是時尚文化的一部分,大量輸入有利于我國消費者對體育的認識,轉變消費觀念,進而培育和擴大體育消費市場。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國際競爭與合作,有利于對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并具一定優勢的競技運動和體育旅游項目進行包裝,進而走向世界。

        2.2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了土壤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報告稱,十六大以來,中國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化進程繼續加快,城市經濟發展實力明顯增強,和諧社會建設邁出新的步伐。2009年全國城鎮人口62186萬,占全國總人口比重為46.6%,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7.5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1個百分點②。政府在“十一五”期間采取調整現有大城市的功能,適度擴大城市規模和積極發展中小城市等多種手段,以迅速提高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同時,與農村城市化趨勢相伴隨的將是城市社區化程度越來越高。城市社區化不僅能帶動社區體育產業的迅猛發展,也從供給方面為激發和引導居民形成新的體育消費需求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拓展消費領域,擴大市場規模。同時城市社區化和農村城市化有利于培育和發展體育市場。根據市場學原理,消費者在一定規模上的聚集是市場形成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體育市場尤其是健身娛樂市場和競賽表演市場的開發和拓展,需要消費者的聚集效應做支撐。再次,城市社區化和農村城市化能拉動體育產業領域的投資需求,擴大體育市場的資本總量,提高體育產業的規模效益。

        2.3休閑時間增加為體育消費增長準備了必要條件

        休閑時間(即閑暇時間)是指人們在勞動時間之外,出去滿足生理需要和家庭勞動需要等生活支出后,剩余下來的時間可由個人自由支配。閑暇時間的不斷增長和假日經濟的初步繁榮,特別是政府鼓勵及扶持閑暇產業及閑暇消費等各項政策的出臺,將開辟體育消費的新領域。目前我國城市16歲以上人口的人均閑暇時間已達19.6小時/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收入逐年增長,社會服務系統及第三產業的發展,家庭規模逐漸縮小,閑暇時間的增多,為群眾體育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在實行每周40小時勞動用工制度后,我國職工每天的平均勞動時間縮短,城鄉居民的余暇時間有了大幅增加,善度余暇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家庭需要認真思索的問題。體育運動、娛樂消遣是城鄉居民支配余暇時間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通過體育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的觀念在社會中逐步確立,已有越來越多的余暇時間進入到體育中來。

        3無錫發展體育產業發展的可能性分析

        3.1無錫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為其增長提供了前提

        近年來,無錫市一直保持高速經濟增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009年已達4992億元人民幣(見圖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更是達到11885美元,意味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將取代吃穿的需求成為消費結構的主要內容。

        從反映居民消費結構的恩格爾系數來看,近年來無錫市的恩格爾系數不斷降低,從2000年的41.8%降至2009年的36.6%(見圖2)。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以30%至40%為富裕水平計,無錫市居民生活水平已經從小康階段步入富裕階段。

        從無錫市當前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的特征上看,體育消費形式已逐步由福利型的單位供給消費向個人自主消費轉變。體育消費群體也由以年輕人和高薪階層為主向各年齡層和大眾工薪階層廣泛參與的方面轉化。體育消費方式由不穩定的零星消費向定期、定項目、定地點的有規律地方式轉變。體育消費能力也隨收入增加由過去低消費向中高消費水平轉化。體育消費正逐步成為社會時尚。體育消費需求不僅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也客觀上促進了體育產業的發展。

        3.2產業結構調整使體育產業發展空間凸現

        美國經濟學家克拉克依據國民收入在各產業部門的分布及變化趨勢,將經濟發展層次劃分為三個階段,即低開發階段、工業化階段和服務業階段。只有到了工業化階段后,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才會比較大的提高,在體育娛樂等服務業的消費和投資才會增加。2009年無錫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5萬元③,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更是達到11885美元,無錫已經進入富裕社會。按照國際標準,在這一階段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取決于生產什么,而在于如何促進更多的消費。在該時期,世界發達城市經驗表明制造業份額的大幅下降和第三產業份額的大幅上升。2009年無錫一、二、三產業產值比例為2:57:41,表明無錫已經進入后工業化時代,第三產業發展迅速。2005~2009年,第三產業由2005年的37.6%上升到了2009年的41.3%(見圖3)。世界銀行WDI數據庫顯示,2006年全球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平均為69.0%④。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第三產業的比重為42.6%,而無錫市已經達到了41.3%,雖與世界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與全國平均水準基本持平。這些表明無錫市第三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這就要求體育部門在發展全民健身、奧運爭光等體育事業的同時,促進體育事業發展,不斷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構建,推動體育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2007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下大力氣推動服務業的發展。這些政策措施為體育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4 結論

        體育產業不僅資源消耗少,占地面積小、環境污染小,而且成本低、安全性高、滲透性強、輻射范圍廣,在許多國家持續快速發展成為提高就業率、促進關聯產業發展的主力產業部門。從世界范圍看,發達國家的體育產業增加值一般在1―2%,美國體育產業增加值2010年已達到4410億美元,占GDP比重2.65%。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2010年達到2000億人民幣,占GDP比重超過0.5%。據無錫市統計局和無錫市體育局聯合調查顯示,2003年無錫體育產業銷售總收入增加值為8.3億,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0.44%。經過“十一五”期間的發展,到2010年無錫市體育產業占GDP比重增長為0.92%。這些數據一方面意味著無錫體育產業已經起步,另一方面也表明體育產業大有可為。

        目前無錫無論從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人均GDP都已經進入工業化階段,作為第三產業的體育產業在產業結構有明顯的提升速度,并對經濟增長起到明顯的拉動作用。人們用于體育健身消費的開支每增加1%,就可以帶動GDP增長0.5%,因此,對增加當地財富和經濟收入來說,確實不應忽視 。

        此外,體育對城市形象促進是多方面的。首先重大體育賽事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和城市形象建設。其次體育場館也是城市視覺形象重要組成。星羅棋布、整潔實用、方便市民的大型體育場館既是城市的“地標”,也是一個城市“民生為重”理念及其綜合實力的最佳反映,能令本地居民和八方來賓倍添好感;再加上體育設施周邊配套的地鐵、道路、酒店、公園和住宅等基礎設施,一個城市的品位和美感便表露無遺。此外,競技體育、重大獎項對城市的榮譽提升極有價值,而群眾體育是市民素質的根本,是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的重要載體。因此,重視體育,發展以競賽表演業、健身(康復)培訓業、體育彩票業、體育中介業、體育傳播業和體育休閑(旅游)業等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體育產業,不僅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城市軟實力的必由路徑。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无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 依依成人影院久久久午夜 | 在线点播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 精品女神AV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