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病人基礎護理范文

        病人基礎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病人基礎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病人基礎護理

        第1篇:病人基礎護理范文

        [中圖分類號] R47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4-178-01

        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是指患者所期望的理想護理和其實際受到的護理之間相符合的程度。基礎護理工作作為護理任務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內容瑣碎,但十分重要。它是評價護理指標和病人滿意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無論是在護理管理,還是在護理目標的考核中都應該十分重視基礎護理工作。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凡住院病人,不論城鄉地域、費用支付情形、民族和性別均為調查對象。

        1.2 調查方法:病人住院期間隨機調查,出院一周內電話回訪情況;出院三個月內工作人員入戶隨訪情況。

        1.3 調查內容:

        1.3.1 每日是否是掃床鋪2次;(是、否)

        1.3.2 每三日是否更換床單被套;(是、否)

        1.3.3 床單被套被體液弄臟是否隨時更換;(是、否)

        1.3.4 住院期間是否修剪指甲;(是、否)

        1.3.5 是否協助病人漱口、下床活動;(是、否)

        1.3.6 是否協助病人入廁、更衣;(是、否)

        1.3.7 是否協助病人進食、服藥、翻身、拍背;(是、否)

        1.3.8 夜間是否協助泡腳;(是、否)

        1.3.9 是否協助病人取舒適臥位;(是、否)

        1.3.10 當病人病情危重時,是否能握住病人的手給予關懷和支持;(是、否)以上述10條內容為主收集病人對基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每一條10分。

        1.4 資料收集方法:在病人(被調查對象)同意后,發放調查表,不能書寫者由調查人員,針對不同民族的病人設置不同語言文字的調查表。

        1.5 資料統計與分析

        將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資料按照病人姓名、護理級別、錄入計算機Excel表格中,進行分析,按照總人數、所打分比例、兼顧護理級別。

        2 結果

        2.1 按護理級別不同,特級護理和一級護理病人對基礎護理做的好的護理人員心存感激,并能記住護理人員姓名。

        2.2 病人普遍認同按時濕掃床、更換床單、被套是護理人員對其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

        2.3 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與基礎護理工作之間存在正相關系。

        2.4 病人由對基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上升為對醫院的贊譽的良好社會效益。

        3 討論

        3.1 醫院領導必須重視抓好醫院基礎護理工作,做到領導重視,人員設施齊備,定期考核。

        3.2 不斷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扎扎實實為病人服務,通過飽含熱情和愛心的基礎護理工作獲得病人的滿意,為杜絕醫患矛盾做出貢獻。

        3.3 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群體教育和考核工作,提升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不斷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愛心教育,讓飽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在住院就醫期間能看見笑臉,聽見問候。護理人員要手把手的給病人喂飯、吃藥,讓其心靈溫暖。杜絕年輕的護理人員只做配藥、打針、換液體的機械手,要做一名有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的,有血肉靈魂的護理天使。

        第2篇:病人基礎護理范文

        對我院四年來90例腦出血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90例腦出血患者順利到達病房,在病房的治療護理過程中,均無護理并發癥發生。結論:對腦出血患者給予針對性的院前心理疏導、呼吸系統維護、病情處理,觀察及護理到位,有利于腦出血患者的康復。

        腦出血又稱腦溢血,系指原發性腦實質出血,多在活動狀態下突然發病,它起病急驟、病情兇險、死亡率高。近年來我院心腦血管科共收治90例腦出血患者,經及時搶救及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總結護理體會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90例,男65例,女25例。35---89歲,平均58歲。90例中有意識障礙患者79例,偏癱70例,瞳孔改變26例。

        2.急救護理

        2.1 出診前備齊急救藥品及物品:常用止血藥物:去甲腎上腺素、立止血、垂體后葉素、冰鹽水、林格氏液、5%葡萄糖氯化鈉、右旋糖酐、其他血漿代用品等。必要時備開口器、壓舌板、口咽氣道等。

        2.2 腦出血發病急,常伴有不同程度意識障礙,到達現場后應積極搶救,盡量減少搬動,有條件墊高頭肩15―30度,以減輕腦水腫,并使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昏迷者清除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放置口咽氣道,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引起窒息。

        2.3 迅速氧氣吸入,建立靜脈輸液通路,遵醫囑輸注20%甘露醇,30分鐘滴完以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防止腦疝形成。

        2.4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給予心電監護,定時測量神志、瞳孔、脈搏、血壓、體溫及血氧飽和度。一旦病情變化,及時通知醫生立即處理。如果出現腦疝的先兆癥狀,如患者意識障礙加重,躁動不安、頻繁噴射式嘔吐、瞳孔不等大、對光反應遲鈍、脈搏慢而有力、呼吸不規則、血壓升高等,應立即搶救。

        2.5 頭部置冰袋或冰帽,以降低腦細胞代謝,減輕腦組織缺氧,減少再次出血。躁動不安者加強防護,必要時用約束帶,防止從擔架上墜落摔傷。

        2.6 預防上消化道出血:腦出血的早期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因此發現病人出現上腹不適、呃逆、胃痛等癥狀,除及時接取嘔吐物、防止誤吸外,還應早期用洛賽克治療。

        2.7 基礎護理 臥位:急性期絕對臥床,病室應保持安靜,溫、濕度適宜,光線柔和,限制親友探視。飲食:急性腦出血在發病24―48小時內禁食,此后如病情穩定,無顱內壓增高及嚴重上消化道出血可開始進流質飲食。昏迷病人禁食,給予鼻飼飲食,每日從胃管給予營養素6餐,每次量低于200毫升。病人清醒后自主進食,進食要慢,將食物送至健側后根,便于控制和吞咽食物。每日兩次口腔護理,增進食欲,預防口腔感染.

        2.8 加強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暢通 鼓勵清醒患者充分深呼吸,以伸展肺的不活動部分。定時翻身,一般每兩小時一次,夜間三、四小時一次,翻身時宜緩慢進行,將患者逐步翻至所需,同時給予叩背。護士五指并攏,掌指關節彎曲120度,利用腕關節的力量由外向內,自上而下,有節奏叩擊患者背部,每次叩擊3---5下,持續5分鐘。叩擊時,應觀察患者的面色、呼吸,防止窒息。鼓勵患者咳嗽排痰,不能自主排痰給予吸痰。對有意識障礙者,要定時進行吸痰,吸痰時要注意操作方法及次數,同時避免喉部粘膜損傷。昏迷患者注意觀察呼吸是否暢通,正確掌握吸痰指征。

        2.9 保持大便通暢:多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及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并給予充足水分。定時排便,必要時用通便藥物。

        2.10 功能鍛煉和語言康復訓練 病人病情穩定后,即可開始床上肢體活動,鼓勵病人加強肢體的功能鍛煉,按摩針灸或被動運動,每日三次,幅度逐漸增加,經常跟病人交流,鼓勵病人說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或讓病人聽日常用語磁帶,以強化刺激,逐漸恢復語言功能。

        2.11 中樞性高熱的護理:當腦出血患者體溫波動在40度左右,即為中樞性高熱。臨床護理中,要及時用50%酒精或者溫水擦拭前額、腋下、腹股溝等體表大血管,多次反復擦拭,或將冰袋放在這些部位,也可遵醫囑用藥,但降溫后要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并加強基礎護理。

        3.護理體會

        腦出血的護理工作瑣碎復雜,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和肢體功能的恢復,護理工作要耐心細致,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熟練過硬的搶救技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精心護理預防并發癥,促進康復,對提高治療效果和減少病殘具有重要意義,高血壓患者的合理飲食結構、勞逸結合、輕松愉悅的情緒,合理口服降壓藥、定期測血壓等,能大大降低腦出血的發生。

        第3篇:病人基礎護理范文

        關鍵詞:糖尿病;褥瘡;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0-0444-01

        糖尿病(DM)是一慢性、終身性疾病,在發達國家患病率3%-10%,在我國其發病率逐漸上升,已達2%-3.6%.糖尿病病人合并大面積壓創護理成功者極少,我科于2012年2月收治1例高血壓腦出血伴有糖尿病合并大面積褥瘡病人,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我科今日收治了1名腦出血伴有糖尿病合并大面積褥瘡的52歲女性患者,通過使用美皮康有邊型創面敷料貼,并采取控制血糖、加強營養及褥瘡評估分期等方法,對患者褥瘡愈合有明顯促進作用,取得較好療效。

        1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為近日收治的一名腦出血女性患者,按壓瘡診斷標準,屬IV期壓瘡。壓瘡直徑5x10cm潰瘍面。此例糖尿病符合中國糖尿病學會2007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入院時空腹血糖(18.3+4.1)mmol/L,此患者壓瘡為院外帶入。入院體檢時發現骶尾部有一約5cmx10cm潰瘍面,雙足跟分別有3cmx4cm壓紅(不可緩解),有大量膿性分泌物,創面有部分滲血。其壓瘡形成的原因有兩點:

        (1)有糖尿病病史多年,血糖控制不理想,局部營養物質供應不足而引起的營養不良性皮膚潰瘍;(2)高血壓腦出血導致淺昏迷后,肢體活動受限,長期臥床,局部受壓時間過長,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而形成皮膚表面潰爛、合并感染、產生膿性分泌。

        2護理方法

        2.1全身護理

        2.1.1血糖控制:首先根據入院評估,該患者神志呈淺昏迷狀態不能通過運動療法控制血糖,所以采取藥物與飲食相結合的方法制定控制血糖護理計劃。方案實施,需要護士與家屬相互配合,執行血糖護理計劃。其次需要定時檢測血糖水平,每日三餐前、后(餐后2小時)檢測血糖,根據檢測結果及時 治療護理方案,使空腹血糖控制在

        2.1.2營養支持與護理:該患者長期臥床不能自主進食每日鼻飼我院自制糖尿病勻漿營養餐1500mL,高蛋白營養素適量。

        2.1.3功能恢復指導:指導患者家屬給予該患者床上被動運動,在恢復期配合高血氧倉治療的同時實施按摩、針灸,促進肢體功能恢復,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促使壓瘡早日愈合。

        2.2褥瘡護理

        2.2.1基礎護理:減壓是首要的預防措施,根據褥瘡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選擇運用氣圈、氣墊床等物件解除創面受壓。至少每1-2小時翻身1次,翻身時避免拖、拉、推。使用踝和足跟保護墊;勤清洗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勤更換被褥,避免潮濕刺激皮膚;做好大小便護理。該患者大小便失禁,反復污染創面,給予留置尿管;每次便后先用溫水清洗干凈,在用軟紙輕輕吸干,局部涂紅霉素眼膏或鞣酸軟膏,避免糞、尿刺激皮膚,予臀部墊無菌醫用棉墊,潮濕后及時更換,并采取積極的膀胱功能訓練。

        2.2.2創面護理:使用大量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將生理鹽水用5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好之后快速、直接沖洗創面可使清創徹底。使用美皮康有邊型敷料2塊貼患處。此敷料防水、透氣性較好,可每三天更換1次。每日打開敷貼觀察創面情況,并噴灑我院自制的燒傷2號液,燒傷2號液有止痛、抗感染、促進愈合并不留瘢痕等優點,晾干后在用敷貼覆蓋,經過3周的治療,收到非常滿意的療效。患者創面縮小至3x4cm,并完全結痂。足跟部壓紅使用美皮康透明敷貼并防止局部再受壓力,經2周治療,壓紅已完全褪散。

        3討論

        糖尿病病人褥瘡的治療及護理的要點:褥瘡的治療要局部處理與全身治療相結合,二者缺一不可。

        3.1全身療法包括:

        3.1.1通過飲食、藥物、被動運動相互結合的治療護理方法,同時動態檢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將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實踐證明:良好控制血糖,可有效縮短創面愈合時間。

        3.1.2治療伴發或并發疾病。糖尿病合并褥瘡患者伴有腦血管疾病,這也是發生褥瘡的誘因,去除誘因是治療此類疾病的重要環節。

        3.1.3支持治療 此類患者因為進食較少而消耗大,往往營養不良;對于該患者,我們給予低糖、低脂、高維生素、富有蛋白質和纖維素飲食。一般使用我院配制的勻漿營養奶,按飲食少量、分餐進食的原則添加。在護理過程中,依據血清蛋白水平對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檢測評估,結果表明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增強營養,可以有效地促進褥瘡的愈合。

        3.2局部處理包括:

        3.2.1減輕局部受壓有利于褥瘡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氣墊床、定時翻身、合理的和肢體的被動運動。I期褥瘡的發紅皮膚用透明敷料以減低摩擦力。

        3.2.2褥瘡創面要保持清潔,引流通暢。我們放棄了紅外線烤燈的治療方法,根據最新研究表明濕性環境更有利于肉芽組織生長,促進創面愈合。

        3.2.3根據創面分泌物細菌培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適當抗生素局部外用。

        總之,在臨床當中根據病情及褥瘡的臨床分型選擇有利的治療方法,制定合理的護理計劃,采取針對性強的護理方法,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改善,癥候積分減少≥70%,有效即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癥候積分減少≥30%,無效是指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癥候積分減少

        對于皮膚護理情況以及大小便和墜積性肺炎等護理標準可以根據《護理學基礎》[5]來進行判斷。

        第4篇:病人基礎護理范文

        摘要 目的 總結經后路病灶清除RF矯形固定融合治療脊柱結核病人的護 理。方法 回顧分 析1997年以來,采用經后路病灶清除RF矯形固定融合術式治療脊柱結核52例,術前脊柱畸形 Cobb 18~45°,平均28.9°,術前加強心理護理,床上排便練習;術后密切觀察脊髓神經 功能情況及切口滲血、滲液情況進行正確的護理和康復指導。結果術后抗結核治療, 在護士的指導下患者可隨意翻身,切口一期愈合,手術4周后帶胸、腰圍保護下可以下床活 動隨訪7~18個月,椎體間及椎板間植骨全部融合,脊柱結核全部治愈,除l例斷釘脊柱畸形 未矯正外,51例術后脊柱外觀正常Cobb角平均為3.60。結論 術后護理方 便、安全、放心,手術后可以早期下床,可減少相應的并發癥。

        關鍵詞 脊柱結核;病灶清除;RF內固定;護理

        脊柱畸柱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主張對有手術指征的患者早期手術治療,手術方法甚多 ,臨床效果各異。1997年以來,我科采用自行設計經后路正中切口入路行雙側側前方病灶 清除RF釘矯正固定,椎體間及椎板間同時植骨術治療脊柱結核52例,經手術后的精心護理, 收到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齡22~73歲,平均38歲 ,腰背腿部疼痛平均 l0個月,2例行動困難,其中8例大小便困難,病變平面以下的肌力,感覺大部分有不同程度 減弱,脊神經功能按Frankel分級:A級0例;B級6例;C級11例;D級18例;E級18例。合并肺 結核12例,腎結核1例。病變椎體T6~74例;T7~88例;T7~910例;T 8~99例;T9~106例;T114例;T11~124例;T12L12例 ;L2.33例;L31例;L5.S11例。

        1.2 手術方法 經后路病灶清除RF矯形固定融合手術 方式治療[1]。

        2 結果

        術后隨意翻身,傷口均一期愈合,1月后帶胸腰圍下床活動,神經根疼痛癥狀消失,正規抗 結核治療10月,本組無并發癥出現。術后X線片:兩病體平均前緣高度由術前62.6%矯正到術 后的88.2%~100%,Cobb角由術前的18~48° 矯正到術后的0~9°,平均3.6°,生理弧度 正常,植骨塊位置正常。

        隨訪6~15個月,術前神經功能B、C、D級病例均恢復到E級,血沉下降至正常,無復發病例 。X線片及CT片復查,除1例T12結核在術后5月參加農活時致下位兩枚螺釘斷裂,脊柱畸形加 重外,45例椎體高度與術后X片比較無丟失,脊柱生理弧度正常,術后3個月有大量骨痂生長 ,1年后均骨性愈合,椎管腔大小、序列正常,脊髓受壓已徹底解除[2],已恢復日 常工作。

        3 討論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 本病患者由于病程久,治療周期長,相關費用高, 又擔心術中損傷神 經而引起癱瘓,因此存有恐懼,焦慮心理,針對患者的這種心理,入院后主管護士要根據患 者的具體情況耐心講解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交待術前及術后的注意事項,并介紹治療效 果顯著的病例。注重給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減輕心理壓力。盡可能保持輕松、樂觀的心 情以利提高療效,經過全面的心理疏導,病人均愉快接受手術治療,配合術護理。

        3.2 限制活動與臥床排便訓練 早期宜臥床休息,臥 床休息3~4周,以防并發癥發生, 術前訓練床上排便,避免術后在床上大小便困難引起腹部不通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本組無 一病例發生褥瘡。

        3.3 飲食及用藥護理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 ,必須長期給予高蛋白飲食,補充 各種必要的營養物質,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從根本上治愈結核病,骨關節結核的用藥是長期 的,術前抗結核治療至少2周,注意觀察抗結核藥的療效與毒副作用。要指導患者正確服藥 ,讓患者自己掌握其用藥方法和劑量。

        3.4 圍手術期護理 術前要認真備皮,消毒,防止感 染擴散。

        3.2 術后護理

        3.2.1 嚴密監測命體征 并維持呼吸、循環、泌尿、消化等的最佳功 能。

        3.2.2 增進病人的安全與舒適 手術后最常引起病人 不舒適的問題是惡心、嘔吐、腹 脹和疼痛,當病人不舒適的情況存在時會妨礙手術后期的休息和睡眠,因此,要針對出現的 問題進行相應護理。

        3.2.3 脊髓神經功能的觀察 ①由于手術過程操作不 當可致神經根損傷或手術復位減壓 神經根激惹及應激性水腫。表現為下肢根性痛或下肢功能障礙。②術后l小時囑病人從肢體 末梢關節開始主動做足趾運動;踝關節做跖屈背伸;并由下向上做肢體按摩,觀察記錄肢體 的感覺及運動情況。如患者出現雙下肢步,不能活動感覺消失,說明椎管內有出血或骨塊脫 出壓道神經,應立即通知醫生采取措施。

        3.2.4 給予病人及家屬心理支持 病人術后出現的各 種不適,如疼痛,對病人的各種操 作不當,環境不安靜以及術后發生的合并癥等,病人及家屬可出現緊張,焦慮,煩燥等心理 障礙,我們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做好解釋工作,并給予相應處理,以盡力協助病人處理實際 問題,以取得病人和家屬的信任。

        3.2.5 辨認并護理術后并發癥 ①預防褥瘡:雖然該 手術后病人可隨意翻身,但由于患 者的心理恐懼及疼痛,仍達不到隨意翻身的目的。因此,為了預防褥瘡,我們應給予患者翻 身指導和協助翻身,定時按摩受壓皮膚,大小便后.溫水擦拭,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床 整。②預防泌尿系和肺部感染:鼓勵病人多飲水和有效咳嗽,注意留置尿管及尿道口的護理 ,可預防尿路及肺部感染。③注意觀察傷口敷料情況:術后平臥6小時,以壓迫傷口止血, 如發現傷口敷料滲血滲液過多或體溫過高,應報告醫生,查找原因,及時處理。

        3.2.6 術后遵醫囑繼續給予抗結核藥物 注意觀察藥 物的療效及毒副作用,加強營養,攝入高蛋白飲食,有利于傷口愈合。

        康復鍛煉:向患者說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指導患者進行下肢功能鍛煉,一般術后6小 時可抬高雙下肢及屈膝,屈髖關節活動,防關節強直和肌肉萎縮,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疾 病的恢復。

        健康教育:①加強結核病防治的宣傳工作,這是預防骨關節結核的關鍵。②講解搞結核 藥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用藥過程中出現耳嗚,聽力異常應立即停藥,警惕肝功能異常 及多發性神經炎的發生。③本病有復發的可能,應堅持用藥2年以上,如有病情變化,應及 時就診,治療期間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改善全身情況,增強機體抵抗力。

        出院指導: ①告訴患者返院復查時間與日期;②出現后的飲食及日常生活應注意的事項 。③保持脊柱的穩定性,教會患者家屬協助患者整體翻身,不可過早下床活動,過度負重。 ④合理正確使用藥物,堅持抗結核治療并講解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第5篇:病人基礎護理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討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行圍術期護理干預以及出院指導的臨床效果。 方法 方便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該院收治的52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進行分組研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圍術期護理和出院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26例(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20例(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老年病人;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圍術期護理干預;出院指導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4(b)-0166-03

        Nursing and Discharge Guidance of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of Senile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PAN Qiu-xi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Dongtai People’s Hospital, Dongtai, Jiangsu Province, 22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and discharge guidance of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of senile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52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6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discharge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6 cases vs 20 cases, 100.00% vs 76.9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enile patients;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Discharge guidance

        老年y關節以及股骨頸骨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通常采取骨牽引或者皮牽引的方式,該類治療方法雖然較為保守,但是,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較高,并且需要患者長時間進行臥床休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出現股骨頭壞死的幾率[1]。近幾年來,臨床上通過采取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方法,對于治療股骨頸骨骨折以及髖部骨折的效果十分顯著,能夠極大程度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時,還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髖關節的活動功能,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身體生活質量[2]。髖關節置換術的預后效果與圍術期護理干預存在密切關聯,術前的充分準備、術中的高度配合以及術后的康復訓練之間的合理配合,對于患者術后的恢復效果十分重要[3]。該研究方便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該院收治的52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給予圍術期護理干預和出院指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組研究均是在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完成的,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52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進行分組研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6例。其中,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齡為56~82歲,平均年齡(71.5±2.3)歲;病程2.5個月~18.5年,平均病程(7.31±1.31)年。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齡為58~86歲,平均年齡(72.3±2.8)歲;病程2個月~19.5年,平均病程(7.46±1.52)年。兩組基本資料的數量、年齡、性別、病情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給予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幫助患者了解該類疾相關常識,制定符合患者身體體質的鍛煉方案。

        1.2.2 觀察組給予圍術期護理和出院護理 ①心理護理:由于患者的患病時間較長,患病期間的疼痛感受十分強烈,加之接受住院治療后對于環境的陌生和生活習慣的轉變,嚴重影響患者的日程生活,患者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和緊張等負性情緒,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和預后效果。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并深入了解患者心理情緒的波動情況,準確評估患者的患病情況,基于患者個人喜好、生活習慣以及心理特點,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和糾正,深入了解患者的內心主訴和困惑,緩解患者的焦慮和緊張等不良情緒。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講解有關該類手術的成功案例,樹立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并尋求患者家屬的幫助和協助,使得患者能夠充分體會到來自家人的關心和愛護,并告知患者一個良好的心態對于手術結果和預后效果的重要意義。

        ②全面評估:由于老年患者通常伴發多種內科疾病,具有自理能力差、反應緩慢以及活動障礙等特點,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每一例患者的不同情況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給予準確的評估術前,還需要結合其他科室的相關意見制定預防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方案,并為手術后的恢復階段提供有利條件。

        ③康復指導:術前康復指導主要是為患者能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發生機制、手術流程、麻醉方法以技術中的配合等常識,為患者提供充足的接受時間。患者接受住院治療的第一天,護理人員需要發放有關髖關節置換術的相關指導手冊,并對于重點和難點進行親自指導和示范,使患者能夠熟練掌握有關功能鍛煉的相關動作,如:深呼吸、咳嗽以及擴胸運動等。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正確指導患者有關術后康復鍛煉的假體脫落訓練,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此外,訓練患者床上排便、下肢鍛煉等活動,如:等張收縮、關節活動以及股四頭肌鍛煉等。將腿部肌肉繃緊10 s后放松,反復重復上述動作,21~30次/d。

        ④監測生命體征:護理人員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密切關注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頻率以及血壓等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24 h監護心電圖,并給予低流量吸氧干預,確保血氧含量的增加,同時,還需要時刻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觀察切口的滲液情況,如:顏色、性質、流量等;對于存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密切觀察患者尿量;對于存在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測量血糖、尿糖指標,避免出現酮癥酸中毒的情況。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時刻關注患者靜脈輸液的情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匯報和處理。

        ⑤體溫護理:該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幫助患者呈現平臥,將頭部偏向一側,確保呼吸道暢通的同時,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2℃~24℃之間,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感受進行適當調節。同時,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自身感受調節手術臺溫度,確保患者體溫。

        ⑥護理:術后患者需要去枕平臥6 h左右,賞戎間夾1個枕頭,避免患肢出現過度內收的情況;并將髖關節呈現出外展15°的形態,避免髖關節過度伸展;術后穿戴防旋鞋或者行下肢皮牽引,保持外展30°。此外,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正確翻身,向患側翻身時,患者需要將患側髖關節伸直,確保旋轉為中立位;向健側翻身時,患者需要伸直健側髖關節,并于兩腿之間夾1個軟枕,避免翻身時發生假體脫位的情況,與此同時,將同一方向的肢體伸直,并使用手掌保護髖關節后方,避免發生髖關節內收而出現假體脫位的情況。

        ⑦切口引流管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時刻注重引流管的通常程度,避免發生切口內積血而導致的血腫的形成,密切觀察患者引流量的顏色和性質,若發現任何異常,及時匯報給醫生。當患者術后引流量

        ⑧疼痛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切口的起始時間、疼痛程度、持續時間以及表現形式,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使用鎮痛泵處理,在此期間需要仔細觀察患者對于麻醉劑的反應情況。

        ⑨并發癥護理:術后感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術后并發癥,一旦發生術后感染,將會直接導致手術失敗。因此,手術全程需要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堅持使用適量的抗生素,確保切口敷料的干燥性,時刻觀察患者切口引流量的顏色、性質以及流量等。觀察患者切口是否出現滲液、紅腫以及炎癥等變化。若手術后患者出現體溫持續升高,并于3 d內并無緩解和減輕,則需要做好感染預警的可能,此時,應該及時匯報給醫生,進行緊急處理。對于糖尿病患者,需要時刻監測血糖指標,不僅需要常規使用抗生素,同時,還需要積極做好預防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的準備,避免炎癥感染出現擴散而蔓延全身的情況。

        ⑩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觀察患者患肢的腫脹程度,并與健側做好比對和記錄,做到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此外,護理人員還應該告知患者避免負重活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適當進行踝泵運動;其次,護理人員應該使用醫用繃帶將患者患肢包扎,避免下肢發生靜脈擴張,必要時使用助力器幫助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環,2次/d,持續30 min/次;再次,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應用抗血栓藥物,于術后第1天使用4 000 U低分子肝素鈣行經皮注射,7 d為1個療程。對于已經發生靜脈血栓的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溶栓治療,避免患者出現肺栓塞等并發癥。

        1.3 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以及發生術后并發癥幾率。

        1.4 統計方法

        該組研究采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

        2 結果

        護理滿意度分析:觀察組護理滿意度26例(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20例(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83,P=0.009

        3 討論

        髖關節置換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時,還能夠達到矯正關節畸形、恢復關節正常使用功能的效果,成功的手術是確保患者整體治療效果的關鍵[4]。實施髖關節置換術不僅需要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同時,還需要實施針對性的圍術期護理,對于提高手術的成功幾率、預后的恢復效果以及以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6]。護理人員通過配合醫生治療,給予老年患者心理護理、康復護理以及護理等,在準確估每一例患者自身情況的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通過術前指導,緩解患者焦慮和緊張等不良情緒。正確認識到髖關節置換術的重要意義,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術后,通^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能夠更好的預防術后假體脫落以及感染事件的發生,確保老年患者術后髖關節的功能恢復,進而提高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同時,給予患者出院指導,如:叮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堅持正確的康復訓練,術后康復訓練應該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積極做到不盤腿、不坐矮板凳的活動原則,不過早的進行負重跑步、鍛煉、跑步等活動。術后5個月內,禁止使用髖關節做出內旋或者內收等動作。平躺3個月期間,需要在患者兩腿之間夾1個軟枕,避免髖關節出現>90°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髖關節的活動范圍,增強肌肉功能的鍛煉。此外,護理人員還需指導患者正確使用拐杖或者步行架行走,避免發生摔倒或者側滑等不良事件,同時,在上下樓梯的過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健側先上、患側先下的原則,逐步恢復患者的活動能力,并告知患者下次到院復查的時間[7]。

        該研究通過討論分析,觀察組護理滿意度26例(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20例(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行圍術期護理干預以及出院指導,不僅能夠提高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滿意度,還能夠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蔡曉敏,林連珠.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護理[J].蛇志,2014,26(4):436-437.

        [2] 李小燕.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21):168-169.

        [3] Zhu Hefei, Wang Chunxiao, Zhang Chuny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perioperative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guidance[J].Journal of Jilin Medical College, 2012,33(1):22-23.

        [4] 杜靜霞,王紅玉,馬翠娥.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中西醫結合的護理[J].當代護士,2012,6(6下旬刊):50-52.

        [5] Zhang Suzhen, Zhang Furong. Uremic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total hip replacement perioperative care[J].Nurses Journal, 2012,27(20):1906-1907.

        [6] 張寧.雙側人工髖關節置換6例圍手術期護理[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2,37(11):1375-1377.

        [7] Lin Honglian, Zeng Xiuyun, Qu Sasha, et ct.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after prosthesis around the fracture of nursing experience[J]. Baotou Medical College, 2015,31(10): 92-93.

        第6篇:病人基礎護理范文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388-01

        眼外傷是由于機械性、物理性、化學性等因素直接作用于眼部,引起眼的結構和功能損害。眼外傷根據外傷的致傷因素,可分為機械性和非機械性。機械性眼外傷包括挫傷、穿通傷、異物傷等。非機械性眼外傷包括熱燒傷、化學傷、輻射傷和毒氣傷等。眼睛是人體感知外界萬物的主要器官[1],無論眼睛受到何種創傷,首先會發生視覺障礙,給人瞬間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術后眼睛會用紗布包扎、遮蓋,造成形象損壞,而且如果雙眼包扎,生活不能自理,人的心理承受力受到打擊。所以眼外傷病人的臨床觀察處置和護理十分重要。現將我院100例眼外傷病人的臨床處置和護理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眼科收治眼外傷病人 100例,其中男80例,女20例,年齡3歲77歲。致傷原因:銳器刺傷40例,挫傷30例,熱燒傷15例,化學傷15例,單眼傷70例,雙眼傷30例。

        2 臨床處置

        2.1 淺層損傷處置

        2.1.1 對眼球表面異物,可先沖洗結膜囊,如異物仍未去除,應在表面麻醉下用無菌操作方法去除,取時盡量勿傷周圍及深部組織,角膜深層異物,應做好內眼手術準備,必要時由前層取出。

        2.1.2 對眼瞼或結膜撕裂傷,要徹底清潔,小針細線細致縫合,盡量保存皮膚和組織,不可隨便切除。術后5天拆線。

        2.1.3 術后結膜囊內涂抗生素眼膏,包蓋傷眼,前房積血或玻璃體積血時包蓋雙眼。疑有感染者,應予感染治療。

        2.1.4 淺層損傷后可以外敷抗菌眼藥水及營養角膜的眼藥水。

        2.2眼挫傷的處置

        2.2.1 傷情重者臥床休息,進半流食。

        2.2.2 包扎傷眼。眼瞼皮下出血初期冷敷,48小時改濕熱敷。淚小管斷裂傷應及時修復。

        2.2.3 前房出血,半臥位休息,可口服云南白藥或維生素C、安絡血等止血藥,也可肌肉注射,有眼壓升高或大片血凝塊時,應使用降眼壓藥,必要時作前房穿刺及沖洗。

        2.2.4 眼底及玻璃體出血,應臥床休息,注意眼壓,早期應用止血劑,長期不吸收,可考慮行玻璃體手術。

        2.2.5 視網膜震蕩,應滴散瞳劑,臥床休息,應用維生素B1、 維生素B12 、維生素C,皮質類固醇等。

        2.3眼部熱燒傷的處置。

        2.3.1 較重者應臥床休息,進半流食或普食,全身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療。為防止感染,滴抗生素眼藥水或涂抗生素眼膏。

        2.3.2 清理創面,角膜表面壞死,可用濕棉簽輕輕拭除。

        2.3.3 散瞳:用1%4%阿托品液滴眼,每天45次。抑制炎癥反應和角膜血管新生,滴0.5%可的松溶液。結膜下注射維生素C ,口服維生素AD、 維生素B1 、維生素C。

        2.3.4 防止瞼球粘連、結膜囊內涂抗生素眼膏,創面大者可用雞蛋膜、粘膜等覆蓋創面。眼瞼畸形或瞼球粘連等晚期病變,按整形手術處理。

        3 護理

        3.1 心理護理

        眼外傷病人一般都是急診,患者大多數無心理準備,突發事件使患者視力突然下降,并伴有疼痛、出血等癥狀,嚴重者甚至須摘除眼球。視力改變使患者易產生恐懼心理,因害怕失明影響工作、學習生活,有的患者雖經手術治療,但視力仍恢復不到以前狀態,因而對生活失去信心。針對患者的不同心理,醫護人員要制定心理干預措施,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及個性心理特征的人群進行心理疏導,必要時講解一些有關疾病痊愈的事例,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在同患者交談時,醫護人員要態度和藹親切,語言中肯,語速適中,時刻站在患者的角度談論問題,細致地觀察患者的反應,創造融洽的醫患、護患關系,使患者能放下思想包袱,敞開心扉講出自己的擔心、疑慮,從而減輕心理壓力,更好地配合治療。對于兒童眼外傷,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小兒的心理發展特征,采取相適應的護理措施。對于5歲以上的患兒,看到醫護人員多有畏懼感,再加上生活環境的改變及眼病的痛苦,很難配合治療,因此醫護人員應更加親切地對待患兒,消除其陌生感,而逐漸接受治療。

        3.2 藥物治療的護理

        眼外傷常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別是一些異物造成的角膜穿通傷,將大量細菌帶入眼內,會發生眼內炎、全眼球炎甚至顱內感染,危及生命。因此,醫護人員操作時應注意無菌原則,預防感染,減少并發癥,合理用藥。[2]外傷性虹膜睫狀體炎者應按時應用散瞳劑,糖皮質激素滴眼或涂眼,前房積血者應遵醫囑給予降眼壓藥物。

        4 手術護理

        4.1 術前護理

        術前應充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知道部分手術程序,消除思想顧慮,以愉快的心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手術,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是至關重要的。患者應安靜平臥,避免低頭動作,雙眼包蓋,傷眼可加用眼罩保護,按內眼術前常規備眼,檢查及治療,注意動作輕柔,勿翻轉眼瞼,勿壓迫眼球,防止眼內容物脫出。有眼內容物脫出時,勿強行回復,避免引起眼內感染。全麻患兒術前禁食12小時,禁飲6小時。

        4.2 術后護理

        術后首先是要為患者提供安靜、無刺激的環境,促進休息睡眠,給予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忌刺激性、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咳嗽、噴嚏,防止傷口裂開。密切監測傷眼的視力、眼痛、眼壓等變化,注意傷口有無分泌物、出血、感染及愈合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處理,以防止外傷性虹膜睫狀體炎、感染性眼內炎等并發癥的出現。根據病情應用抗生素,必要時給予鎮靜、止痛藥物。

        5 小結

        眼外傷的致傷因素復雜多樣,正確判斷眼外傷屬于哪種類型及眼外傷患者的臨床觀察處置、護理十分重要,為避免或減少并發癥、后遺癥的發生,要求醫護人員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而且應掌握好豐富的專科知識及熟練操作技術,提高整體護理質量,使患者身心健康發展,早日康復出院。

        參考文獻:

        第7篇:病人基礎護理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昏迷病人;鼻飼并發癥;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8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2-0109-01

        高血壓腦出血系由腦內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破裂引起腦實質內的一種自發性腦血管病,具有高血壓特性,又稱高血壓性腦出血。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既常見又嚴重的疾病。由于高血壓腦出血發病后昏迷時間較長,常常是因為營養供給不足衰竭而死亡,單純靠補充液量不能使病人順利的度過昏迷期。及時選擇正確的途徑給予營養支持,對維持營養狀態,促進腦組織功能恢復,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臨床上給予鼻飼管插管,以保證營養的供給。此類病人病情嚴重,由于鼻飼引起的潛在的并發癥也不能忽視。回顧我科自2008年元月~2010年12月62例高血壓腦出血昏迷病人,總結鼻飼情況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男病人48人,女病人14人,年齡33~76歲,32例死亡,病人在無消化道出血的條件下給予鼻飼飲食。手術病人在術后3~5天給予鼻飼。

        1.2 飲食形式:以米湯為主,輔以牛奶、豆漿、魚湯、雞湯等流質食物,每次≤200ml,每天4~6次,3~6天后逐漸過渡到勻漿飲食。

        1.3 鼻飼的方法:通過鼻飼管,用50ml注射器分次注入。鼻飼初期宜少量多次,開始一般采用的是每3~4小時一次,每次50~100ml,2~3天后逐漸過渡到正常,每2~3小時一次,每次≤200ml,每日總量在1500~2500ml。在兩次鼻飼之間要補充果汁或水分。飲食的溫度要接近體溫38~40℃,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腸胃不適、腹脹、腹瀉等。

        1.4 結果:62例鼻飼患者中出現返流5例,占8%;誤吸1例,占1.6%;腹瀉10例,占40.3%;胃潴留5例,占8%;脫管4例,占6%;堵管2例,占3.2%;平均發生率7.13%。所有患者經營養測定均無營養不良發生。

        2 護理

        2.1 一般護理:

        2.1.1 鼻飼前要檢查胃管有無脫出、松動或盤于口腔,確定在胃內后方可進食。檢查胃管是否確在胃內的方法有三種:①胃管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②用注射器從胃內注入10ml空氣,置聽診器于胃部,能聽到氣過水聲。③將胃管啟齒端置盛水碗內應無氣體逸出,如有大量氣體逸出,表明誤入氣管。

        2.1.2 鼻飼時要保證無菌操作,餐具要保持清潔,紗布及注射器應每日更換一次。

        2.1.3 鼻飼飲食的溫度應在38~40度左右,不可過熱或過冷。太熱刺激食道及胃粘膜導致損傷,溫度太低極易引起胃痙攣,嘔吐,消化不良,腹瀉,腹脹不適,因此有前提情況下最好以水溫計測試溫度,也可將鼻飼液滴于手腕內側部不感覺燙為宜。新鮮果汁與奶液應分別灌入,防止產生凝塊。服藥時應將藥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2.1.4 患者雖未經口腔進食,但每天應進行口腔護理2~3次,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

        2.1.5 留置胃管更換時間:胃管留置時間過長或胃管本身質地導致胃管與粘膜粘連,胃管對粘膜的壓迫也可能導致粘膜缺血壞死。鼻飼者若用普通橡膠管應每周更換胃管一次,硅膠管可每月更換一次。或根據不同的胃管使用時間要求按期更換。為了使病人得到休息,更換胃管時應在前一天喂完最后一餐食品后拔出,次晨換另一鼻孔置入。在置入胃管前應給予清洗鼻腔行口腔護理。頻繁更換胃管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也增加了感染機會;留置時間過長可誘發鼻咽部粘膜損傷,引起局部感染甚至使鼻咽部細菌沿導管下行至肺部引起肺部感染。如果加強管道護理,保持胃管通暢,可降低反復插管對鼻咽粘膜的刺激,減輕痛苦,減少感染機會,節省人力物力。

        2.2 常見的并發癥預防及護理:

        2.2.1 返流、誤吸:誤吸是較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衰弱、年老或昏迷病人,有食道返流者尤易發生液體飲食返流,吸入至氣管。由于病人胃腸功能低下,胃腸蠕動緩慢,造成胃潴留,或突然增加輸注速度而引起腹脹,發生嘔吐。要素飲食中的氨基酸pH值較低,對支氣管粘膜刺激性較強,一旦發生吸入性肺炎,將比較嚴重。護理中應抬高床頭30°~45°,當患者的頭部抬高40°時,咽高于賁門19cm,而胃內壓通常為1.76Kpa,故胃內容物不易返流至咽部,同時避免腹部受壓或者使患者腹內壓升高,防止食物返流。病情允許時可采用半臥位,注意鼻飼管及輸注速度,輸注完畢后維持30~60分鐘,密切監測胃潴留量,當>150ml時,應暫停輸入2h。胃管出口作一標記,吸痰時動作應輕柔,盡量減少刺激。合理安排護理時段,鼻飼前先翻身叩背,吸痰,做好口腔護理。鼻飼后盡量不搬動患者,不吸痰不叩背,囑患者保持原臥位30~60分鐘后再更變,避免在鼻飼過程中吸痰,咳嗽引起嘔吐,造成窒息等嚴重后果。病人出現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停止鼻飼,取右側臥位,頭部放低,吸除氣道內吸入物,并抽吸胃內容物,防止進一步返流,造成嚴重后果。

        2.2.2 腹瀉:腹瀉是最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可高達62%[1],本組發生率占40.3%通常發生于鼻飼開始使用高滲性飲食,胃腸道分泌大量水以稀釋溶液的濃度,腸道蠕動加速,易產生腹瀉,鼻飼宜采用逐步適應的方法,配合加入抗痙攣和收斂藥物可控制腹瀉。此外, 由于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使腸道菌群失調,并發腸道霉菌感染而引起腹瀉。嚴重腹瀉無法控制時可暫停喂食。鼻飼液配制過程中應防止污染,每日應現配現用,配好的營養液暫時放置于4℃冰箱內存放,時間不超過24小時,容器應每日煮沸滅菌后使用,避免人為引起腸道感染。鼻飼液中所含纖維成分較少,容易導致病人便秘,配方中適當加入纖維成分,防止便秘。在護理中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如果發生肛周皮膚發紅,可應用芝麻油予以涂抹保護肛周皮膚。

        2.2.3 胃潴留:胃潴留是因為胃腸蠕動減慢,輸入的營養液潴留于胃內。每次輸注溶液前先抽吸,以了解胃是否已排空,若殘留量>100~150 ml提示有胃潴留,需延長輸注間隔。可加服胃動力藥,如嗎丁啉、滅吐靈,促進胃排空。連續輸注時觀察4~8次/d,發現胃潴留應減慢輸注速度或暫停輸注。

        2.2.4 脫管、堵管:脫管多數因病人煩躁時自行拔除或翻身時不慎脫落,護理中應用細孔、柔軟、穩定性好的鼻飼管,以求舒適、安全、妥善固定鼻飼管,查明鼻飼管的位置,用一次性口罩的具有彈性的系帶將鼻飼管固定在雙耳或頸后,每次輸注完畢后應立即沖洗鼻飼管,避免造成鼻飼管堵塞。

        3 體會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由于長期昏迷,失去咀嚼和吞咽功能,無法由口進食,且此類患者具有病情重,病情長,失血多,兼有營養攝入不足,需要量增加,丟失量增多等特點,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必須進行鼻飼補充營養。同時,我們應該做好病人及家屬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才能做到早期插管,早期給予供給鼻飼營養,減少合并癥的發生。胃腸內營養具有經濟、簡便、符合生理需求的特點,可促進腸腺分泌,增強腸道免疫功能,還可改善局部胃腸黏膜血流量,可促進胃腸蠕動,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防止發生菌群失調和應激性潰瘍,增加胰島素分泌,減輕腦細胞損傷及水腫。腸內營養支持更符合人體的生理。腸內營養應用得當,遠比腸外營養安全[2]。也可適當減少靜脈輸液量,也降低醫療費用。對長期鼻飼的病人,要及早開展有效的吞咽功能訓練,有耐心、有決心,有毅力地訓練,多給關心和體貼,激發病人的興趣,取得家屬的配合,大多數病人能恢復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通過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屬知道鼻飼是配合治療,促進疾病恢復的護理手段,即使病人出院后還需鼻飼進食,家屬也會獨立進行鼻飼操作,提高病人的自我護理能力,提高了病人生活質量。因此,做好鼻飼管及其預防并發癥的護理,對于配合醫生的治療,促進患者的康復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諸葛海鴻.88例重危外科患者行腸道營養支持護理.中華護理雜志,1991,26(2):56

        第8篇:病人基礎護理范文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心理應激特點

        恐懼心理:凡嘔血者,均有發病突然,來勢兇猛,病情不穩定的特點,加之出血,本身構成一個對病人心理的沖擊,因此,最易使病人產生恐怖和死亡威脅感。故病人產生恐懼不安,甚至陷于瀕死心理狀態。恐懼可使交感神經興奮,毛細血管收縮,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使出血更加嚴重。

        焦慮心理:病人顧慮失血可能會危及生命,對突如其來的病變缺乏心理適應,加上出血后導致各種病狀的刺激不斷加強。因此,精神緊張而產生焦慮心理。表現為刺激降低和激惹性增高,機體更加難以承受內外環境改變的刺激,對疾病的惡性心理反應逐漸加重,對搶救十分不利。

        抑郁心理:突然的出血,使病人對所患疾病缺乏了解,擔心疾病能否治愈,如果繼續出血不止又將會出現怎樣的后果,主治大夫對本病有無把握等。造成患者抑郁寡歡,表情冷漠,對周圍的一切不感興趣。

        悲觀心理:反復不斷加重的出血,病情發展快,病勢兇猛,自覺癥狀明顯,病人懷疑得了不治之癥,已無法挽救。故產生悲觀情緒,使之喪失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消極對待治療。因此,對醫護人員頻繁的治療與護理顯示出極不耐煩的情緒,不愿接受治療,認為一切都是徒勞。

        依賴心理:大出血給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致使患者行為退化,感情幼稚,對出血大驚失色,喪失康復信心,一切依賴醫護人員,特別是恢復期的病人表現更為明顯。

        護理對策

        對恐懼心理的護理對策:要設法盡快消除患者的恐懼感,如:選擇適當的語言安慰患者,耐心細致地解釋有關病情變化,迅速清除掉嘔吐物,避免給病人惡性的剌激,增加惡性循環,在搶救過程中要表現得沉著、老練、迅速,給病人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有助于病人穩定情緒,以增加療效。

        對焦慮心理的護理對策:適當地給病人介紹病情與醫療方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宣傳造血的生理過程,對于失血后的代償性生理反應做好解釋,既增長病人的知識,又可穩定情緒,隨時糾正他們對病情的錯誤估計,與病人交往中表情要自然,不要皺眉嘆氣,勸導家屬及其他人不要在患者面前出現不利于治病的言行,使病人樹立樂觀開朗的心情。

        對抑郁心理的護理對策:護理人員應盡可能多與病人接觸交談,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排除患者的抑郁心理。對腫瘤病人的出血做適當的介紹,并對病人講“你的主治大夫治療此病很有經驗,是專科醫生”。主動安排和照料好病人的飲食起居,在不影響救治的前提下,鼓勵家屬和親友來院探視,充分發揮社會支持系統作用,積極鼓勵,耐心開導,幫助病人增強治療信心。對非腫瘤病人的出血,應講解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愈后情況,消除顧慮。

        第9篇:病人基礎護理范文

        【關鍵詞】全肺切除術后;機械通氣;護理

        【中圖分類號】R65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252-02

        1 臨床資料

        本組共26例全肺切除術后行機械通氣病人,ASA I---II級,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齡22---76歲,機械通氣時間最短2小時,最長5天 ,除1例放棄治療外,均治愈。

        2 護理

        2.1心里護理;對于估計術后可能行機械通氣的病人,做好術前的心里護理工作,講明機械通氣的作用和目的,介紹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鼓勵病人積極配合治療,使病人有安全感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教會病人用手勢代替語言表達,如抬手表示同意,擺手表示反對,或用寫字來表達自己的意愿,護理時要做到積極、耐心、細心、關心,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術后仍處于麻醉狀態下的病人,不存在心里問題。對于術后清醒不配合,特別是不能耐受氣管插管、煩躁不安者,可給予鎮靜劑,以減少病人的能量消耗。

        2.2 呼吸系統的護理

        2.2.1機械通氣時的呼吸監測

        2.2.1.1氣道內壓 機械通氣時觀察氣道內壓是比較常用的一項監測:連續記錄最高氣道內壓(PIP)峰值,是監測肺和氣道情況變化,管道異常、(漏氣、氣道堵塞)的簡便方法。

        2.2.1.2通氣量 (1)潮氣量:進入或呼出的氣量。機械通氣時潮氣量成人一般為400---500ml,也可按8---12ml/kg計算,小兒6---10ml/kg計算。

        (2)每分通氣量:潮氣量與呼吸頻率的乘機。(3)肺泡通氣量:通氣時進入肺泡的氣體,肺泡通氣量=(潮氣量―死腔量)X呼吸頻率。

        2.2.2機械通氣時人工氣道的護理

        2.2.2.1氣囊壓的監測 氣道峰壓過高可造成氣道粘膜缺血性損傷,要注意氣道壓對套囊最小封閉壓的影響, 維持高容低壓套囊壓力在25cmH2O-30cmH2O之間既可有效封閉氣道,又不高于氣管粘膜毛細血管灌注壓,可預防氣道粘膜缺血性損傷及氣管食管瘺,拔管后氣管狹窄等并發癥,對于長時間保留氣管導管的機械通氣病人可每4小時放氣3―5分鐘。

        2.2.2.2氣道濕化 正常時吸入的空氣經過呼吸道時起到溫暖、濾過和濕潤作用,機械通氣時病人失去這種保護作用,因此必須通過濕化器來保護呼吸道粘膜。濕化器溫度控制在30―40度,保證足量的水蒸氣隨呼吸回路進入呼吸道。

        2.2.2.3吸痰 由于機械通氣病人呼吸道失去了正常的防御機能,加之臥床時間較長,機體抵抗力降低,易發生肺部感染。對于呼吸道分泌物和痰量較多的機械通氣病人,要做到隨時吸痰,吸痰時嚴格無菌操作,用兩根吸痰管分別吸引氣管導管和口腔,避免交叉感染,吸痰時密切觀察血氧和心率變化,每次吸痰時間不大于10秒,以免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

        2.3 疼痛的護理:疼痛可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都造成傷害,胸部切口疼痛可使患者胸廓運動減少,不敢深呼吸和用力咳痰,以致氣體交換減少,氣管和支氣管內分泌物潴留,增加了肺不張和肺炎的發病率,嚴重的疼痛不但使人喪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甚至會使人失去生活的勇氣。因此,醫護人員必須重視患者的疼痛,為其提供優質的鎮痛服務。應用止痛劑止痛,作用時間短,且不應過頻使用,應用自控式止痛泵的患者,止痛效果可靠,維持時間較長,病人可得到較好的休息,利于病人恢復。

        2.4 胸腔閉式引流管的護理:全肺切除術的病人,肺內壓力發生改變,導致縱隔擺動或大血管移位。胸腔閉式引流管的目的是引流胸腔內的積氣、積液,發現各種并發癥。同時也是為了維持雙側胸腔內壓力平衡,防止縱隔過度擺動影響健側肺部膨脹。為保持引流管通暢要經常反復擠壓,放置引流管時用鉗夾住,根據患者的胸內壓情況做短時間的開放,一次放液量不能超過500ml,觀察有無皮下氣腫或氣管向健側移位等情況,觀察心臟位置。嚴格記錄每次放胸液的量色質變化,及時發現活動性出血及感染先兆,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查明原因,對癥處理,引流管一般在術后3日內拔除。

        2.5 皮膚護理:機械通氣病人機體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皮膚營養和彈性隨之降低,易發生褥瘡。在護理工作中, 保持床面清潔、干燥、松軟適宜,每天定時翻身拍背,減少局部受壓, 按摩骨突出部位,促進血液循環,對于瘦弱病人,用氣墊儀,避免褥瘡發生。幫病人活動四肢,做適當運動鍛煉,有利于防止肌萎縮及關節僵硬。

        2.6 撤離機械通氣的護理

        2.6.1 撤機指征

        2.6.1.1臨床指征:(1)誘發呼吸功能急劇衰退、導致機械通氣的直接原因已經消除或基本控制。(2)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明顯改善:較低水平的通氣支持即能維持理想的動脈血氣結果;短暫的脫離呼吸機不會引起生命體征的明顯波動;咳嗽有力,能自主排痰。③全身狀況良好:血流動力學穩定,無嚴重心律失常;內環境穩定,無酸堿平衡紊亂或電解質失衡;(3)神志清楚,精神狀態穩定。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 亚洲精品综合福利亚洲区在线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无遮挡在线 | 尤物yw193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 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天堂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