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程信息化建設范文

        課程信息化建設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程信息化建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程信息化建設

        第1篇:課程信息化建設范文

        中藥鑒定技術課程信息化建設是在該課程建設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逐步進行的,并不斷地進行補充和完善。總結該課程的信息化建設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搭建“中藥博物館”網站專欄

        中藥的鑒定首先要建立在對藥材(飲片)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談課程之前并未接觸過中藥。由于該課程需要掌握的藥材數量較多但課程相對學時較少,學生對學習過的中藥無法產生相應的實物識別映像,學習中存在印象不深的困難,導致學生對藥材的識別技術難以加強和鞏固,對藥材容易混淆,因此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為了加深學生對藥材的感性認識,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藥材真實彩色圖片分類制作成精美的PPT課件在授課中進行展示。一方面,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更加生動、直觀地了解藥材的整體、細微特征和鑒別要點,避免了單一教材黑白插圖的單調性和枯燥性,在教學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藥材圖片講解鑒定要點,解決了貴重、稀缺藥材標本因價格昂貴、資源有限而難以獲得的困難。

        課程組教師充分利用現有“藥用植物園”中的藥材資源,結合昆崳山野外采藥實訓的機會拍攝了大量藥用植物的視頻和圖片資料,通過多年的積累,多途徑搜集資料,分類整理出藥用植物、中藥材(飲片)圖片三千余幅,視頻資料百余個。

        基于此,在學院網站上開設了“中醫藥博物館”欄目(網站地址見文末)。欄目共包括“中醫藥名家”、“藥用植物圖集”、“中藥材圖集”和“中藥飲片圖集”四個學習板塊,除上述視頻、圖片資料外,還包括兩萬多字的相關文字材料。通過搭建此網絡學習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共享教學資源;不僅充實了課余生活,更彌補了課時相對不足的缺陷。

        二、構建項目化課程學習網站

        項目化教學以能力為本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實踐性和職業性,這既是職業教育研究的重點和難點,也是職業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課程組結合自身條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中藥鑒定技術課程進行了項目化教學改革的研究和嘗試,重新制定了課程標準,完成了課程整體方案和單元方案的設計。為了在課程教學中更好地體現職業性,校企雙方加大了合作力度,教學團隊人員多次深入企業進行調研,充分利用假期進行頂崗實踐鍛煉,錄制了大量中藥鑒定崗位工作相關的視頻,并應用于課程教學,將課堂知識與企業崗位無縫對接,使學生更清楚將來從事的崗位,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結合中藥鑒定技術課程項目化改革過程中收集的大量教學素材,構建了該課程的學習網站(網站地址見文末)。網站共有“課程簡介”、“教學方案”、“學習任務”、“教學資源”、“習題庫”和“在線交流”六大學習板塊,包括課程標準、授課計劃、項目設計方案、任務實施方案、參考教案、多媒體課件、中藥圖片集、習題集、在線答疑等內容。該學習網站是對課程改革的全面展示,同時也是對現有教學資源的一次全面整理。

        在課程網站的建設過程中,教學團隊成員完成了大量的文本編輯、ppt課件制作、圖片編輯處理以及視頻錄制、編輯、剪輯工作,現代信息教育技術運用水平得到切實提高。

        三、集成省級精品課程

        中藥鑒定技術課程學習網站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不斷地充實和完善。為了更好地展示課程項目化設計的理念和具體實施情況,充實課下教學資源,課程組攝制了教改后的課程錄像,并上傳至學習網站。

        中藥鑒定的方法主要包括來源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和理化鑒定。藥用植物、中藥材(飲片)圖片為中藥的來源鑒定和性狀鑒定提供了直觀地學習資源,相比之下中藥顯微鑒定和理化鑒定的學習內容更抽象,學生很難理解。為了直觀地展示中藥的顯微特征和理化鑒別現象,課程組利用顯微攝像技術拍攝了50余種中藥的顯微結構圖片,以及典型藥物的水試、火試現象視頻及典型中藥理化鑒別實際操作和鑒別結果的視頻,一并上傳至學習網站。另外,考慮到畢業生和社會上本行業從業人員進修或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的需要,在學習網站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又增設了“拓展資源”和“職業資格”兩個學習欄目,形成了比較完備的課程學習網站,經過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為了更全面地闡述項目化教學課程設計方案,說明項目化教學實施條件,為兄弟院校提供借鑒,課程組按照省級精品課程的標準,完成了精品課程申報網站(網站地址見文末)的建設。申報網站全面闡述了課程定位、課程設計理念、教學團隊建設、實踐教學條件建設、課程考核和課程評價等內容。經過專家評審,該課程最終被評為2013年度山東省精品課程。

        綜上所述,中藥鑒定技術課程的信息化建設行之有效地解決了一些實際的教學難題,促使校企之間更深入地合作,提高了教師現代信息教育技術的運用能力,豐富了 教學資源,促進了課程的全面建設。課程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源源不斷、永無止境的過程,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課程的信息化建設也需要不斷地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嘗試利用Flash動畫、三維動畫等技術,更生動、形象地呈現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蔡中齊.中藥鑒定技術實訓項目化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

        第2篇:課程信息化建設范文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課程 高職院校 存在問題 對策

        一、高職院校信息化課程資源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信息化課程資源建設,是各級各類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的重要工作。它已經深入課堂,成為推動高等教育教學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是,高職院校信息化課程資源建設中仍然存在以下深層次的問題:

        1.高職院校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有待提高。據調查,在我國教育技術發展較快的地區,尚有1/3的教師對教育技術知識不甚了解或根本不知道,許多高職院校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遠遠低于學生。

        2.應用效果不佳,沒有將現代教育思想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整合,沒有真正促進教學改革。有些教師即使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進行授課,但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他們既丟失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優勢,又沒有建立起與信息技術環境相配套的課程資源以及相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體系。

        3.課程資源貧乏且適用性差。許多教師備課時還要花大量精力做一些低層次、重復的課件,沒有充分的、優質的資源可以共享。開發優質的信息化網絡課程資源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二、高職院校信息化課程資源建設的基本對策

        高職教育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注意“三件”建設同步發展。所謂“三件”主要是指教育信息化中的硬件、軟件和潛件。因此,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建設應重點圍繞“建庫”、建模式、“建人”、建精品、建平臺等方面進行。

        1.要高度重視校園網絡課程資源庫建設,加強管理。同志在北京師范大學100周年校慶上指出,“進行教育創新,必須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現代化水平。要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傳播技術,大力推動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實現高等教育創新、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所必需的,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課程改革的基本前提。

        2.注重培養復合型新教師。優質的課程資源不僅是應用于教學的先進工具,更應是先進教育思想、人――機界面技術以及名師教學經驗的結晶。未來的網絡課程資源開發必須是由集一流現代教育思想、一流教學水平、能夠熟練運用信息技術(而不必是技術專家)的現代新型教師才能真正完成。

        3.跨院校協同合作,建設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巨大的兼容性和信息的開放性,是現代信息資源的基本特點。這種課程資源應當結合高校自身特點,圍繞課程知識點,向科研、生產內容輻射,分別組建某一知識模塊的學習資源、科研資源以及備課資源,并與校內、外相關的課程資源鏈接。許多教師圍繞一門課程將組建的課程資源整合在一起,就開發了一門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的課程資源。

        三、信息時代需要開設會計信息化課程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已深入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會計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使會計數據的處理方式、存儲介質、系統內部控制制度不同于傳統會計,也使得會計工作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因此為適應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應加快會計信息化建設步伐。

        (一)會計工作信息化要求會計必須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完成審計任務

        企業管理信息化、ERP系統的應用、貿易中的電子商務普及,以及網絡財務軟件的廣泛使用,使會計信息的采集、存儲方式、內部控制等都發生了改變。會計面對會計信息化,僅依靠傳統會計方法和手段,難以滿足日益提高的會計目標的要求。只有通過會計與網絡、信息技術有機融合,實現與會計信息化系統對接,隨時取得所需的會計對象的相關資料,才能實現實時會計監督,使會計跟蹤更加嚴密,提高會計的有用性。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推動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使會計信息化成為現代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高校應該開設會計信息化課程

        現行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以造就具有財務會計知識技能基礎、掌握財政財務會計知識和能力的會計人才為工作重點。而這部分畢業生隨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不具備就業優勢,就業壓力逐漸增大。因此高校相關會計專業應該開設會計信息化課程,使學生具備計算機會計能力,將對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會計信息化課程體系

        (一)會計信息化課程的主要內容

        在實際工作中,各單位采用會計系統軟件信息化程度不同,數據庫中數據存儲格式也不同,而且數據庫中的數據量相差也非常大。總之,信息環境下,會計人員需依賴信息技術手段處理各種會計業務和工作。

        (二)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組織采用實踐項目導向

        傳統的計算機會計教學,軟件功能相對簡單,采用理論教學或多媒體教學演示操作,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或許不大,但在會計信息化教學中,教學內容增多,軟件功能復雜化,僅通過理論講授沒有感官刺激和動手操作,或單純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演示,會使學生走馬觀花,教學效果無法保證。因此會計信息化應該歸入實踐性課程。實踐教學活動以工作項目為導向、分小組進行綜合實訓練習,改變單人單機按軟件程序機械操作。

        (三)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方法采用模塊法

        模塊教學法原是國際勞工組織在廣泛研究世界各國現今培訓方法的基礎上開發的一種新的技能培訓模式。其特點是將工作崗位所需的技能分解為多個相對技能模塊。教學中以基本能力點為控制對象,將相關理論融于技能訓練中。教師在會計信息化的教學過程中,面臨教學內容多元化、軟件功能復雜化,可以采用模塊教學法分組練習,再融合教學案例,使教學內容系統化、完整化。分組練習側重訓練學生相互間的溝通與團隊協作精神,讓學生理解在會計實務中需要集體智慧和力量,從而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多方面鍛煉學生綜合能力。

        高職院校信息化課程資源庫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在現代教育思想的統領下,把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高度整合,才能建成科學、有效的課程資源庫,才能被廣大高校教師所接受和運用,也才能真正探索出適合于信息技術背景下高職院校發展的新的教學模式,為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第3篇:課程信息化建設范文

        關鍵詞:信息化;課程資源;大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5-0156-02

        一、引言

        2010年7月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加強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建設;引進國際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網絡學習課程。”強調信息技術的應用,要求教師提高應用信息技術的水平,建設優質的信息化課程資源。在此基礎上,2012年3月教育部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重點推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創新人才培養、科研組織和社會服務模式,推動文化傳承創新,促進高等教育質量全面提高。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篇之年,教育信息化建設也相應地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與意義。在剛剛的關于“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就提出要讓高等學校學校普遍具備網絡教學環境和備課環境,鼓勵具備條件的高等學校配備師生用教學終端。這意味著未來以智能硬件構建的“虛擬課堂”將成趨勢。在智能硬件的輔助下,傳統教育課堂正逐步擺脫傳統教學模式,轉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智慧教育。電子白板等越來越多的智能硬件產品不僅被應用于校園場景,還在課后應用與學生的課余生活中,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形成自助式與支持協作式學習習慣,還減輕了教師的備課負擔,也提高了課堂效率。教育信息化下的大學數學課程資源的建設就是運用科技化的教學手段、信息化的教育傳播方式等,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訊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大學數學資源庫,促進高等學校數學教育改革,以適應正在到來的信息化社會,這樣對深化大學數學教育改革,實施數學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信息化課程的發展

        傳統的“課程資源”概念是美國學者泰勒1944年在《課程與教學基本原理》一書中首次提出,課程資源包括教科書、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用書、科技圖書、錄像帶、視聽光盤、計算機教學軟件、報刊、互聯網、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實踐基地、以及校外的博物館、展覽館、公共圖書館等。

        信息化課程資源則是近十年研究的熱點。國內外學者普遍將信息化課程資源界定為“以數字化手段進行獲取、傳遞和加工的,支持課程實施的多媒體資源,以及對這一手段進行支持的人力資源和環境資源的總和。”信息化課程資源具有信息量大、智能化、虛擬化、網絡化和多媒體的特點,對于延伸感官、擴大教育教學規模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效果有著重要作用,是其他課程資源所無法替代的。教育全球化與信息化合流使各種全新的學習工具、學習資源、學習環境、學習模式在學校課堂之外紛紛建立。如從傳統的教科書完成向交互式電子書的轉變;傳統的授課視頻錄制到“哈佛耶魯公開課”;從TED演講、可汗學院的微視頻到TED在You tube上的建立;從傳統的OCW開放課程計劃到MITX,再到2012年5月哈佛大學與MIT宣布共建的edX項目;從傳統的LMS學習管理系統到學習平臺的轉換;從傳統的遠程教育到P2PU的建立,再到2012年5月14日宣布建立的“在線哈佛大學”密涅瓦項目;從傳統的課堂教學到翻轉課堂的實踐。教育信息化正在重塑我們對“大學”、“教學”、“學習”、“課程”、“課堂”等等的認知。

        三、信息化背景下大學數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學數學基礎課程資源建設中,如何解決教師隊伍對信息化環境的不適應問題;如何將傳統課程資源與信息化課程資源有機結合;如何將優質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如何解決信息化課程資源建設中內容形式單一、重復開發嚴重,數據標準不統一,只重前期建設缺乏后期的維護與管理等共性問題國內外學者一直有所爭論。要使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學數學基礎課程資源更好的服務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在今后的大學數學發展中使其走上專業化、系統化和個性化的道路是廣大高校數學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課題。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學數學基礎課程如何有效的建設和使用信息化課程資源已經得到高校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也是時展的必然。大學數學基礎課程包括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數學實驗四大公共基礎課程。信息化下大學數學基礎課程資源的建設重點要解決以下兩個問題:(1)整合并完善現有的信息化資源,建成服務于大學數學基礎課程教學的優質信息化資源平臺。(2)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獨特優勢,將信息技術與大學數學基礎課程教學深度融合,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全面提高大學數學基礎課程教學質量。

        四、信息化背景下大學數學課程的特點及建設內容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學數學基礎課程資源應具有多樣性、共享性、擴展性、工具性等特點。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構建一個全方位、開放性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支撐下的大學數學基礎課程理論課教學、實驗課教學和網絡自主學習的全新的教學體系和模式,以網絡教學平臺資源建設為核心,搭建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具體建設內容如下:

        1.各課程組負責人利用信息技術,吸取最新的學科研究成果及前沿性知識,完成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實驗、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教材的編寫與修訂工作,編寫中應體現時效性、科學性和先進性。

        2.搜集課內外資料,按題型形成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電子習題庫,并形成模擬試題庫。搜集文本、視頻、音頻、動畫等媒體素材和其他素材,形成素材庫。制作常見問題庫,給出常用教育資源網址索引。

        3.建設大學數學基礎課程網絡教學共享平臺,包括高等數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省級精品課網站及網絡課程,線性代數、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數學實驗課程網站,形成一個入口學學數學,方便學生學習。對每一門大學數學基礎課程建立完整的信息庫,包括課程學習目標、電子教案、重要知識點的微課講解、多媒體課件、習題庫、模擬試題庫、實踐拓展項目等。

        4.數學實驗網站中既設置數學實驗課程學習所需要的資源,同時配備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課程重要概念、原理的實驗演示和結果,加深學生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還配備一定量的實踐拓展題目,如熱點問題的數學建模和求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興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大學數學課程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在具體建設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一般如下:

        1.對國內外高校大學數學基礎課程資源建設進行調研,取長補短,搜集資料并進行信息化資源建設的規劃和準備。

        2.給出依托信息技術的大學數學基礎課程資源建設的可行性方案。根據各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建設傳統課程資源和信息化課程資源,注意規劃和分類,按照不同課程給出更為合理的建設方案并逐步按計劃實施。

        3.組織專人進行大學數學基礎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合體布局,靈活生動又能體現每門課程特色,吸引學生主動、深入學習并給出一定量實踐性題目指導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

        4.網絡教學平臺要及時修正與改進,定期維護、更新。對課程資源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修正和改進,安排專人對信息化資源進行定期維護與更新。

        5.不斷補充新的課程資源建設材料,與已有的課程資源形成大學數學基礎課程資源數據庫。

        六、大學數學課程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信息化下大學數學基礎課程資源的建設具有很重要的實際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通過大學數學基礎課程信息化資源的建設,促進優質課程與教學資源共享。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通過互聯網可以輕松打破資源壁壘。隨著十二五“三通兩平臺”工程的全面推進,能夠通過融合的通訊網絡獲得可共享的優質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決了教學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

        2.通過大學數學基礎課程信息化資源的建設,促進教師教學思想、教育理念的革新。當信息時代的學生具備了“信息”型認識結構時,必然要求我們的教育者,無論是在教學內容上還是表現形式、實施手段上,都要符合促進“信息”型認識結構的發展需要。

        3.通過大學數學基礎課程信息化資源的建設,促進教學內容結構與表現方式的轉變。提升課堂教學效益、效率和效果。現代教育技術使得教學內容由原來的文本性、線性結構的純紙張形式轉換成包含文本、圖形、聲音、動畫、錄像甚至模擬的三維景象的超鏈接的電子化的結構形式。

        4.通過大學數學基礎課程信息化資源的建設,提升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信息方面的知識與能力不僅是信息社會經濟發展對新型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活在信息時代的現代人所必須具備的文化基礎之一。

        總之,高校大學數學信息化建設是指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高等院校根據自身的需要,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加強管理數學資源庫、提高大學數學教學質量、促進數學教學質量提高。實現高校的數學資源信息化,是信息經濟條件下高等學校大學數學教育的大勢所趨,也是我國高校數學教育質量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必由之路。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學數學基礎課程資源的建設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工作,也是高等學校數學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因此,要保證高校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和持續,學校應從財政上加大支持,并盡快把對高校信息化建設的投資列入常規預算,至少使高校不必為了保證信息化的持續進行而想方設法去節省、“創收”。

        參考文獻:

        [1]成麗波,蔡志丹,周蕊,王姝娜.大學數學實驗教程(第二版)[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第4篇:課程信息化建設范文

        在進行工程造價專業教學過程中,《鋼筋工程量計算》占有重要地位。對《鋼筋工程量計算》教學而言,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讓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執業能力,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本文主要針對信息化環境下《鋼筋工程量計算》課程教學設計的改革與實踐展開論述。

        關鍵詞:

        信息化;鋼筋工程量;計算;課程設計;課程教學

        隨著當前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對《鋼筋工程量計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當前的教學技術發展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明確教學內容,做好鋼筋分類、基礎知識、項目劃分、計算方法等內容的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實際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學習積極不高,實際動手能力很差,對學生以后走向社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針對《鋼筋工程量計算》教學設計和實踐展開論述。

        1信息化教學作用

        隨著當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升當前教學水平,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第一,從教學內容上講,教師可以把最新的教學理念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并且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需要教師對當前的知識信息進行深加工,不斷更新當前的教學內容,從而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信息化教學主要利用當前先進的教學技術,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滿足當前計算機信息化教學的要求。對信息化教學而言,不僅僅是運用單一的媒體,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入相應的圖形、文字、視頻等內容,讓學生能夠手、眼、腦、耳并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優化實際的教學內容。隨著教學不斷開放和信息技術的普及,在很大程度山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實現師生之間的合作,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建立相互合作的關系,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在進行《鋼筋工程量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當前的教學信息技術,優化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計算方法和學習內容的指導,從而建立完善的教學機制,對學生學習進行實際的指導,提升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學生以后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2《鋼筋工程量計算》教學設計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能夠充分運用學到的知識,獨立地進行立柱基礎鋼筋、框架柱鋼筋、框架梁鋼筋、板鋼筋、剪力墻鋼筋以及樓梯鋼筋工程量的計算,提升學生把知識運用到實踐的能力。

        2.1課程定位

        《鋼筋工程量計算》是建筑工程造價專業設置的必修課程,在課程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重視學生技能訓練,根據學生的特點,通過課學習,讓學生掌握建筑工工程鋼筋工程計算的方法,有效的節約工程建設投資,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為學生以后走上社會,進入企業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因此,對《鋼筋工程量計算》教學而言,學校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目標,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的人才。

        2.2課程設計

        在進行《鋼筋工程量計算》設計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當前教學現狀,充分利用當前先進的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學生真正了解建筑基礎、框架柱、框架梁、樓板以及樓梯等建筑構件制圖規則和計算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準備好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明確的房屋建筑施工圖、結構圖;在進行鋼筋工程量計算過程中,明確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從而學生掌握能夠完成整棟建筑鋼筋工程量計算的方法,要求學生要嚴格按照教學標準,明確鋼筋工程量計算過程。

        2.3教學方法

        在進行教學模塊設計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當前教育技術,改變傳統教學的模式,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采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教學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一,教師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請情況,把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按照教學項目,讓學生進行積極的套路,對項目進行認真仔細的分析,要求各個小組制定詳細的鋼筋工程量計算表,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思路和方案。教師要根據學生完成的項目計算表中,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評價打分,對項目教學進行總結,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和建議。通過項目教學,可以深化學生對鋼筋工程量計算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協調合作能力,加強學生相互交流,提高學生鋼筋工程量動手計算能力。第二,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質量不高,教師處在主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實現了多元化教學模式,能夠借助三維視圖進行仿真模擬,像學生展示全新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文本,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了鋼筋工程教學內涵,提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了教學的開放性,擴展了學生的認知空間,提升了學生體驗能力,從根本上提升了教學效率。第三,多媒體教學。在現代信息化教學的前提下,教師要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計劃,充分利用視頻模擬、動畫演示等,把建筑工程鋼筋從進場到具體施工的全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直觀的了解到現場施工的具體情況,掌握現場施工的技術水平,從而提升實際教學的效果,保證學生能夠準確計算鋼筋工程量。

        2.4教學反思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理清教學思路,要求學生在充分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踐性,結合當前現有教學資源,通過實際的工程案例,做好鋼筋工程量計算,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能夠應用到實踐教學過程。在進行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要認識《鋼筋工程量計算》實踐性的特點,針對學生實際掌握情況,把教學理論真正應用到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讓學生學以致用。

        3《鋼筋工程量計算》教學實踐

        為了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要引進實踐教學,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滿足實際教學需要。下面就以實踐計算案例展開論述。

        3.1框架結構鋼筋工程量計算

        教師可以先提問問題,獨立基礎鋼筋有多少種,具體包括哪些。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獨立基礎平面,查詢圖集,讓學生自主的進行鋼筋工程量計算。

        3.2獨立基礎構造識讀和鋼筋計算

        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內容,明確鋼筋工程量計算思路,在此基礎上,確定鋼筋的長度和數量,然后確定鋼筋布置范圍,從而有效的控制總的計算量。

        3.3獨立基礎鋼筋工程量計算

        根據既定的條件,要求學生認真查詢圖集,完善獨立基礎坡面圖,然后根據既定的公式,認真計算鋼筋工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保證數據的精確性和工整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獨立基礎平法和構造圖識的要點,在充分利用獨立基礎鋼筋計算解題思路,充分利用圖集,充分掌握鋼筋工程量計算的基本流程。在信息化教學的模式下,教師要結合《鋼筋工程量計算》課程教學的特點,在不斷夯實學生理論基礎的前提下,要重視教學的實踐性的,不斷積累教學經驗,重視對學生實踐知識的傳授,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鋼筋工程量計算能力,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

        作者:高盛廷 單位:天津濱海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梁翠鳳.鋼筋工程量計算教學中的難點與對策[J].門窗,2016(11):244-245.

        [2]郭容寬.工程造價專業《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J].輕工科技,2014(11):138-139.

        [3]陳淳慧.鋼筋工程量計算教學中的難點與對策[J].科技信息,2011(21):674,686.

        [4]李蕓,許長青.《工程估價》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1(04):57-59.

        [5]周景陽.工程估價課程教學改革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4.。

        第5篇:課程信息化建設范文

        “職教新干線”空間課程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索發現的學習環境,為教師提供交流與學習的場所,使學習資源由教材、教案擴展為豐富的網絡資源。學生在空間課程的引導下,一步步學習、思考、內化,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獲得自己的認知方式,提高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創造性思維,形成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空間課程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與“學”的關系,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倡了一種交互式學習方式,更新了教學手段,促進了教學信息化。本人通過兩年多的空間課程建設及教學實踐,對空間學習平臺的建設有以下幾點感悟:

        空間學習平臺的建立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

        在沒有空間課程之前,傳統的教學方式是黑板加投影儀,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的授課內容不夠廣泛,講解不是很深入,學生對新知識的思考、消化和吸收不夠充分。空間課程建設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建立了教學資源庫,開創了空間學習平臺。空間學習平臺的建設,要求教師對課程教學做充分的解析,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重構課程架構。比如,教師要先收集課程資料形成該課程的教案庫、案例庫、圖片庫、影像庫、習題庫、課件庫等,然后將這些教學資源分解成一個個的小的學習單元并上傳空間,將這些學習單元按照學生學習習慣,由淺入深的重新排序,運用超鏈接技術做出電子導航。這樣既方便教師的授課,又方便學生的課后學習。

        空間課程充分的教學資源為教師開展教學提供了保障,空間學習平臺的建立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途徑。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室的局限,使空間課程變成了“永不下課的課堂”。

        空間學習平臺的建立創新互動學習模式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和教學時間的局限,“教”與“學”往往是脫節的,在“教”的過程中,“學”很難切入,在“學”的過程中,“教”又已經下課。“教”與“學”配合太少,教學效率不高。空間課程為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搭建了學習平臺,使“教”與“學”交替互動,靈活轉換,為學生提供了更大、更自由的學習空間,相比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模式,空間課程形成了“教”與“學” 互動式學習新模式。這種互動式學習新模式有以下幾個特點:

        1.互動式學習模式注重交互性

        空間課程相對于傳統課堂的優勢在于交互性。空間課程資源豐富,但是如果沒有交流溝通,再好的資源也會被束之高閣。因此,交互性是空間課程重要屬性。空間課程的交互性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課前的預習開始,教師就會發帖,提出課前思考問題和要做的準備,在課中教師不僅可以利用空間授課,還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及時與學生互動,在課后學生可以進入作業提交區提交作業,教師點評,還可以進入討論區交流學習心得。空間課程通過交流平臺實現課程資源共享,通過交流平臺與課堂教學的配合,能夠實現課堂學習與課后復習相輔相成,通過平臺將理論傳授與實踐練習聯系起來,將單純的傳授知識轉化為互動學習。

        2.互動式學習模式符合學生的交流習慣

        在網絡世界里,社交軟件很多,從最早的博客、論壇、QQ,到現在流行的微博、微信等,相比這些人們熟悉的交流方式,空間課程的交流平臺對大家還是個陌生的事物,但是空間課程的交流平臺同樣具備以上的交流功能。比如同QQ空間一樣,教師和學生要先建立個人空間,教師的空間有完備的學習資源,學生的空間里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成果,師生之間的交流可以通過空間留言,使大家交流起來無障礙,借助空間交流平臺形成的互動式學習模式符合學生的交流習慣,讓學生使用起來能夠得心應手。

        3.互動式學習模式是一種“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的引導學生一步步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的主要職能是“導”,即指導、教導和引導。教師不再是課堂上的絕對中心,而是教學的設計者,主要負責的是:開發空間課程資源,構建課程體系,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習成果的評估者。

        空間學習平臺建設仍待解決的問題

        (1)空間學習平臺的學習內容要精簡適用。空間課程資源非常豐富,教師在整合課程資源時求多、求全,往往課程內容設計繁雜冗長,使初學者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影響到利用空間進行互動的熱情。

        (2)空間學習平臺的課程導航要設計簡捷易懂。課程導航是學習的路徑,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由淺入深的一步步引導學生學習,不要將導航界面做的很花哨,分散學生注意力,不要求全責備,導航設計太復雜,在尋找路徑時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3)交流互動要追求質量。在空間群體討論過程中,雖然學生們都能夠做到踴躍發言,但就大多數發言質量不高。在空間討論區,教師要預先設計好討論的命題,巧妙設計答題環節的次序,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的主動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語

        第6篇:課程信息化建設范文

        關鍵詞:文獻檢索 課程體系 第一課堂 第二課堂

        [中圖法分類號] G252

        一、文獻檢索課程的重要性

        統計結果表明,科研人員在開展一項科學研究時,用于文獻檢索上的時間所占比例很大,各個階段的時間分配比例如圖1所示[1]:

        8% 38% 45% 9%

        圖1 科學研究各階段時間分配比例

        可見,科研人員花費在文獻檢索上的時間所占比例高達38%,僅次于研究及實驗工作時間。而由于信息不靈、忽視文獻檢索而不能及時獲取最新文獻資料,導致重復性科研,更會造成人力、財力和時間上的浪費。據報道,全球重復性科研造成的浪費占科研經費的10%左右。如果科技人員能及時了解國內外同行在做同類研究工作及其進展情況,就能揚長避短、開拓思路,避免重復性科研,在新起點上做出新的研究,取得更高的成果。

        在校大學生作為未來科學研究的中堅力量,應通過《科技文獻檢索》的學習,夯實科技信息檢索能力,成為科技信息的駕馭者。目前各大高校均已認識到《科技文獻檢索》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普遍將其納入必修課程,或作為選修課開設,但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制約,文獻檢索課程偏重于檢索工具書方法的介紹,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其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未能盡如人意。

        作為授課教師,我們應強化《科技文獻檢索》教學效果,教會學生“捕魚”本領,使學生能夠捕捉信息,立足社會。本文結合課題組老師多年來《科技文獻檢索》課授課經驗,提出建立《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從而達到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科技信息檢索能力、避免重復性科研的目的。

        二.《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的提出

        《科技文獻檢索》課就其實質來說,是一門方法課,即講授檢索和利用科技文獻的方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情報信息意識和檢索技能。主要內容包括:文獻、文獻檢索基本知識;文獻檢索語言;文獻檢索工具;文獻檢索方法、途徑;專題文獻檢索程序;計算機文獻檢索;網絡信息檢索。

        傳統的《科技文獻檢索》課授課形式,以課堂教學為主,用計算機輔助授課,利用投影屏幕進行計算機檢索示范,學生停留在眼看、耳聽、手記的階段,課程教學偏重于科技文獻檢索基礎檢索知識

        和基本檢索技能與方法的傳授,雖然比“一本教材一支筆,一塊黑板一張嘴”的授課形式有所改進[2],但仍難以激起學生學習熱情,在能力、素質培養方面不夠,達不到創新教育的目的。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該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完善教學內容,最終提出了建設《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

        經過實踐與總結,確立的《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由文獻檢索課、第一課堂實踐、第二課堂實踐三部分組成,具體構成結構如下圖2:

        圖2 文獻檢索課程體系結構圖

        在《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下,大學生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即信息獲取利用能力的培養,是貫穿于大學教育全過程的。該模式摒棄了傳統《科技文獻檢索》課程只在開課學期內集中授課的開課方式,將《科技文獻檢索》課程教學融會貫通于整個大學教育過程中,建立以計算機檢索為主線,手檢為輔線的授課體系,把現代科技中最先進的網絡檢索引入教學中,從而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特點,真正使學生具備可以用于實踐中的信息檢索能力,可以準確獲取最新科研動態,為所要從事的科學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導,從而有效避免重復性科學研究工作。

        1、 文獻檢索課

        在我們所建立的《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下,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不在是開課學期的任務,而是貫穿于整個大學學習生活始終的。課程教學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在新生入學大一階段,進行入學文獻教育。該任務由圖書館配合,通過開展專題講座的形式,介紹文獻檢索的重要作用,向學生普及一般性檢索方法,讓學生在總體上對文獻檢索有個認識。該階段主要是依托圖書館館藏資源,向新生講授館藏圖書、雜志、工具書等紙質文獻的手工檢索和使用方法。幫助新生盡快熟悉相關資料檢索的途徑,為開展日常課程的學習提供幫助,使新生可以更好的利用圖書館資源完成本科教學任務。通過該階段的入學文獻教育,使學生掌握圖書類資料的檢索技能以輔助基礎課程的學習,不必浪費時間自己去摸索, 能更好為后序的相關課程學習服務。

        (2)、在大二階段,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基本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組織學生進行計算機文獻檢索基礎方法的教育。該階段的教育主要依托計算機基礎知識授課內容進行,普及基本的計算機檢索知識,重點介紹查詢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中國教育科研網上信息檢索, Yahoo、Excite、Infoseek等檢索工具的使用[3],介紹常用的學術論壇,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網絡信息資源檢索和交流能力。

        (3)、在大三階段,通過開設專門的《科技文獻檢索》課,該部分內容為課程教學階段的核心,為學生系統的講授文獻檢索的內容,包括檢索原理、檢索過程的6個步驟、檢索語言的語法結構、國內科技文獻檢索工具、美國《工程索引》EI檢索方法等。為適應現代信息存儲特點,教學中以機檢為主,手檢為輔,協調好二者的關系。因而將依托我校圖書館電子資源平臺,重點講授中國知網、萬方數據資源、維普科技期刊數據庫等中文文獻檢索平臺,講授EI、IEEE數據庫等外文文獻檢索平臺的操作方法,介紹電子圖書資源檢索方法,使學生全面掌握專業的文獻檢索方法。

        教學過程中,摒棄傳統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檢索”上,而忽略了“利用”的缺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除現場實習外,課堂教學一律進多媒體教室;教學過程中采用活潑的互動式教學形式,課程前期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4],教師講授基本的檢索方法,待學生掌握基本檢索技巧后,轉變為“學生講,老師與學生共聽”的方式,將學生分成5―10一組,每個檢索方法講授結束后,提供相應的課后檢索習題,讓學生以小組形式的完成課后檢索,待下次上課時,以抽查的形式讓一組學生在教師多媒體平臺上講授并演示文獻檢索過程,即鞏固了文獻檢索能力,又提升了學生表現力。

        2、 第一課堂實踐

        第一課堂實踐中,以學生實際動手檢索應用為主。該階段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查復習參考書,輔助日常教學:在《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下,學生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滲透于每門專業課的教學環節中。考慮到每名專業課的授課教師均具備一定的文獻檢索能力,在《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中,我們將每名專業課授課教師均作為課程體系的建設者,在每門專業課的授課中,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掌握的文獻檢索技巧,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專業課相關的書籍、文獻的檢索,用于輔助日常專業課的學習的,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課程設計:大學課程中很多課程,在課程后期會涉及課程設計內容,學生在課程設計過程中,為將書本上所學知識運用于工程實踐,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基本理論難以實現,需要進一步查閱課程相關的科技文獻及工程資料,此時可以進一步培養和鍛煉學生科技文獻檢索能力。課程設計開始之初,選用2個課時,進行文獻檢索技能培訓,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的文獻檢索知識,從而為課程設計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同時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

        (3)、畢業設計:學生在大四畢業設計階段,進入了文獻檢索能力應用的關鍵時期,該階段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采用基于“問題學習檢索模式”進行[5]。基于“問題學習檢索模式”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畢業設計題目,以解決學生的畢業設計過程中信息需求為手段,培養學生的信息檢索利用能力。該模式的流程如圖3:

        圖3 問題學習檢索模式

        每名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不同,提出的問題和任務可以不同,但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即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于文獻檢索教學具有技能性、實用性的特點,因此將問題學習模式引入畢業設計階段文獻檢索課教學,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國文獻檢索教育的教學方法單調、教學內容枯燥等問題,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 第二課堂實踐

        《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中的第二課堂實踐,主要是依托高校教師的科學研究,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課題、發明、實踐中,把教師的科研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向學生傳授檢索技能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引導、幫助學生完成一些較小的研究課題。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檢索素質,還可以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研究與創新能力,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自身的信息應用能力。

        三.《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建設的效果

        在提出建設并實施《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以來,我系學生科技文獻檢索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有效促進了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第二課堂實踐階段,我系學生通過參與到筆者的科研項目中,積極進行科技文獻的檢索,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極大程度的輔助了筆者科研項目的進行,與此同時,部分學生通過檢索到的可研成功,及時捕捉到新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全國大學生各類創新性比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中大三學生范剛等撰寫的“低溫余熱資源梯級回收利用發電系統”課題,獲得了“第三屆全國高校環保科技創意設計競賽”銀獎;大四學生吳凱利等,獲得了“第二屆低碳能源集成解決方案競賽三等獎”三等獎,大三學生王曉獲得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全國二等獎。可見,在創建的《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下,學生具備了闡明自己的信息需求,并鑒別各種形式和類型的信息源,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文獻檢索教育是教育界在信息化社會所面臨的新任務和新挑戰,也是信息化社會對大學生提出的新要求。“下個世紀,受教育者不再是一個只會吸納大量事實信息的人,而是一個知道如何檢索、評價和應用所需信息的人”[6],因而建設《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體系,加強大學生信息獲取能力和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出發點。

        參考文獻

        [1] 朱東正.關于文獻檢索課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改革的探討[J].中國大學教育,2007,(1):76~78

        [2] 王代禮.文獻檢索課特色教學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157(3):58―60

        [3] 夏旭,梁麗明,李康健.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與思考[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12):80-82

        [4] 申彩虹.高校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建議[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7,27(1):82-84

        [5] 莊妍. 基于大學生信息素質培養的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19-20

        第7篇:課程信息化建設范文

        摘 要 在高等學校教育信息化進程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全面提高高校排球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運動素質和競技能力,使排球基礎課教學適應體育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如何進一步做好高校排球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是所有高校共同面對的一個新課題。

        關鍵詞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 排球 精品課程

        所謂精品課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排球精品課程的建設為高校排球課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特別是在教育信息化高度發展的背景下,排球精品課程的成立更是推動排球運動前進的動力。

        一、排球精品課程建設的內容分析

        (一)教學內容必須符合教學目的

        教學內容要嚴密結合教學目的。排球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全面了解排球課程的基本理論,并學會運用該觀點來解釋或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學習掌握其基本技術并能靈活運用。

        精品課程教學理論內容涉及面廣,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具體的應用程度和前景等,安排大量有趣的實踐課,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技能。教學內容深刻而且要生動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的。

        (二)教學內容體現培養學生自己主導自己的體育學習

        的現實觀認為:實踐是“主體和客體之間能動而現實的雙向對象化過程”,是人的客觀的、感性的活動。排球課程具有實踐的本質特征,應該完全交還給學生,為他們提供自主思考、自主選擇,自主學習的實踐和空間。讓學生學會的是如何去鍛煉,如何主導自己的體育學習。

        在教育信息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網絡精品課程的建設更應該體現出此目的,以便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

        (三)教學內容的改革符合時代性

        1.力求教學內容反映學科最新成果,充分利用學位點建設和教材建設的成果,將本學科的最新成果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去。

        2.注重基本能力的培養,教學過程中突出對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包括學生的帶操能力、組織教學能力、組織比賽與裁判工作能力等。

        二、排球精品課程教學方法、手段建設分析

        本課程的教學方法以課堂講授和實踐練習為主,兩者交互穿行,充分提高學生排球基礎理論,基本技術、戰術的掌握與提高競技能力。

        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和切入點,國家級體育精品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建設就是讓廣大學生享受到最優質的教學資源。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了教學方法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更新,網絡課堂的開發設計正好激發一部分學生網上學習的興趣,現實課堂和網絡課堂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加強排球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保障教學效果

        教育信息化的時代特征,要求教師須熟練掌握一定的教育技術技能,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武裝頭腦,具備較高的信息化水平,以實現現代化教學的需要。

        排球精品課程要有合理的教師隊伍結構,要加強中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有計劃地合理調配各年齡段教師,形成合理的教師梯隊。充分利用中青年教師骨干,鼓勵青年教師提高學歷層次,以提升其綜合素質。要著力培養能夠擔任排球精品課程教學的后續師資隊伍,應實現傳授向學習轉變、教學向教育轉變、專才向通才轉變的人才培養。

        鼓勵和倡導在排球普修課中嘗試雙語教學,這是使排球學科走向世界,也是未來排球學科發展的需要。

        四、排球精品課程管理機制建設

        (一)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為排球精品課程網絡教學創造了有力的條件

        精品課程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十分重要,要把最好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師生互動所形成的課程精華搬上網絡,使廣大學生可以共享最優秀的教學資源,并且有利于教師之間的交流與相互借鑒,相互溝通提高。

        (二)完善排球精品課程共享資源的建設并及時更新精品課程網站

        排球精品課程的共享教學資源直接來自排球精品課程的教學建設與改革成果,因此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建設是一個緊隨精品課程自身建設與改革步伐的動態過程。針對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建設的這種特點,制訂一個帶有一定前瞻性的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建設規劃是非常有幫助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用網絡進行教學與管理,建立并不斷更新精品課網站。

        (三)創建中英文排球學科教學網站

        盡快完成排球課程網絡資源的上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遠程教育,拓展學生的自學空間和同行教學研究的交流空間。在建立排球中文網站的基礎上,創建排球精品課程英文網站,將課程建設最新研究成果、前沿信息以及教學課件雙語上網,增加與國際同行間的交流。

        五、結束語

        (一)排球精品課程以其在教學內容、方法、條件、管理、效果和教學隊伍等多方面的一流狀態,成為體育課程的招牌和窗口,是展示教與學的崇高境界之所在。

        (二)排球精品課程的建設是加快排球課程整體建設的有效促進方式,它的示范作用和導向作用能夠拉動排球課程的質量和效益在較短的時間內再邁上一個臺階。

        (三)排球精品課程建設拓展了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方法、空間,既能充分發掘和利用課程資源,又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

        (四)在教育信息化進程大力推進的今天,不斷加大精品課程建設和管理的投入力度,通過網絡排球精品課程的開放,推動排球運動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從而推動整個體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邱君芳.排球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6.14(5).

        第8篇:課程信息化建設范文

        關鍵詞 課程體系建設 通信工程 卓越計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當代社會通信行業技術發展迅速,前景看好。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對高校通信工程專業培養人才的要求,尤其是對創新拔尖通信研發技術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要求通信工程專業需要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設置等方面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質量。“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的提出,為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從2011年起,廣東工業大學經教育部批準成為實施“卓越計劃”的高等學校之一,組建了通信專業 “卓越工程師班”,制定了相應的“卓越計劃”實施方案。本文將圍繞“卓越計劃”的實施目標,以廣東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本科專業實施“卓越計劃”的實踐為例,探討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改革理論及其實踐。

        1 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現狀

        目前,通信工程專業的學生,無論是來自重點工科院校還是普通工科院校,普遍存在著動手能力差、專業知識面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較弱等問題,高校通信工程專業教育課程體系未能有效發揮應有功能,存在課程結構失衡、課程內容單一和課程實施弱化等主要問題。

        在課程結構方面,理論課程多,實踐課程少,課程設置偏重于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實踐教學環節在課程結構中的比重處于弱勢地位;在課程內容方面,課程內容相對封閉和陳舊,課程內容沒有能夠跟上通信技術快速發展的步伐,對課程內容的更新程度重視不夠;在課程實施方面,主要采用以教師傳授為主和課堂教學為中心的形式,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所忽視。

        2 通信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班課程體系建設改革

        2.1 總體思路及改革重點

        通信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班課程體系建設改革遵循的總體思路是:以廣東省現代通信產業發展為契機,以通信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以通信工程技術為主線,通過密切高校和行業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改革課程體系設置,著重提升學生的工程素養,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此總體思路指導下,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師班”的學生前三年在校內學習階段,主要完成專業技術基礎的學習和訓練,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理論課教學面向工程教育。學生第四年進入企業學習階段。在第四年第一個學期,以專題講座、專業課程講授、工程設計方案論證等內容為主,采用“學校導師+企業導師”的雙導師聯合指導模式。企業課程由高校教師和企業資深工程師共同承擔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則以企業資深工程師作為主要指導,高校教師輔助指導的方式開展;在第四年第二個學期,學生進入企業項目研發和設計階段。由企業提出的研究項目或生產實際項目中的子項目作為學生的畢業設計內容,采用雙導師制度對學生的項目工作進行指導。

        課程體系建設的改革重點可歸納為如下三點:(1)以強化通信工程實踐能力、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重構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通過模塊化專業選修課及配套的課程設計,增強面向具體通信專業領域的綜合能力培養。(2)改革教學方式方法,重視基于項目的教學和工程實踐教學,采用多樣化的靈活的手段,著力培養學生的研發能力、服務意識和工程師素質。(3)嚴格落實企業學習計劃,實施高校“雙師”型教師和企業教師對學生企業學習階段的聯合培養,強化在企業基于工程項目學習的實效考核。

        2.2 課程體系設置具體內容

        按上述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改革的思路和重點,廣東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班”采用新的課程體系設置,即第一、第二學年實施專業基礎教育和通識教育,第三學年實施專業教育,第四學年進行企業學習與實踐。其中,四年級以企業項目設計為主線,課程教學也以企業課程為主,并由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部分企業實踐課程與學校課程可實現學分互換。本專業“卓越工程師班”課程體系與教學要求如表1所示。

        3 結束語

        目前,廣東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通信工程專業“卓越計劃”課程體系建設改革的試點工作,正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當中。相對于普通班的學生,“卓越工程師班”學生在動手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等方面都有所增強。課程體系建設改革所帶來的良好效應在逐漸顯現,同時也需要在實施的過程中進一步地調整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韓廷斌.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啟動會簡述[J].中國高等教育,2010(13).

        第9篇:課程信息化建設范文

        關鍵詞:高校 計算機 信息化教學 設計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49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對信息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中國在推進教育改革中把重點放在了教育信息化改革方向。因此,學校在教育政策的制訂中要促進信息化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在高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中運用到信息化教學至關重要,它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還能培養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1 教育信息化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影響

        當今信息時代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讓互聯網技術深入到了各行各業,也進一步推進了學校信息化的建設。在教學中,要促進教育信息共享目標,促進學校教學信息化發展的實現。并且能夠更便捷地管理好學校的各個部門工作人員和學生。計算機學科的基本原理是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基本,它不僅影響到社會信息化進程,還會促進其他專業學科的發展。實現教育信息化,需要有效地做好校園網的規劃建設工作,科學合理地進行網絡規劃,建設好設施完備的多媒體教室,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在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中,很多的學校接入了互聯網,學校在教學中應用互聯網技術的比率有所提高,學生上網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由于信息化的發展,教育的方式有了較大的變化,學生們借助于網絡工具來進行學習的人數在不斷增加,進一步推進了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與發展。由于通過網絡學習的學生數量的增多,對于高校教育的課程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要有較大的創新。同時,信息化的發展讓教育信息化網站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1.1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案

        “在各大高校逐漸推廣普及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也有了非常多的應用,但當前對于資源的整合和建設還有待于加強。在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課程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和方法并且也都通過了現代教育技術的二級考試,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師們所在教學課件的制作中可以使用多種課件制作軟件來實現課件功能的應用。如應用較多的Flash、Authorware、Dreamweaver 等常用工具軟件來制作優美的課件,而不必再只限于用傳統的工具軟件powerpoint來制作PPT課件。通過系統的制作,讓課件的制作不再局限于powerpoint工具軟件,讓課件的制作更加精美。有效提高了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們學習興趣高漲,從而保障教學效果,創造教學效果的雙贏局面。

        1.2 利用多媒體教學環境,完善計算機基礎課程上機實驗教學方法

        實踐教學是計算機基礎課程上機實驗教學方法所必須的,教師們為實現這一課程可以通過搭建的多媒體教學環境和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完成。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提高課堂的教育效率并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上機操作來提高教學的水平,在教學中,教師借助于多媒體的教學環境能夠讓學生了解教師的教學步驟與思想,學生根據教師的操作示范來進行操作,有效促進了實踐作業,也方便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交流。采用自由上機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加深對于課程的理解與應用。

        1.3 建立計算機基礎課程互動學習網站,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飛速發展

        為了能使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更好地交流,可以使用互聯網建立起交互的網站,對學習中的問題進行交流與溝通,進一步加深對課程內容的學習、認識與理解。在教學中,所建立起來的交互的平臺能夠讓學生下載獲取所需的多媒體教案、相關的電子文檔及配套的應用軟件系統等學習資源。學生可根據教學進度結合各自的情況,選擇喜歡的課程進行瀏覽,提高學習興趣,達到鞏固學習成果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可在網站個人的電子郵箱地址,方便與學生交流。學生可以隨時提交課堂中有疑問的點,并隨時把問題發給教師。另外,可以通過網絡等多種形式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在線交流,在線討論。以此發展學生個人志趣,培養其個性,可以達到小組協作學習、個別化教學,在線學習、在線討論、遠程實時交互的多媒體教學等,使學生從過強的共性制約中解放出來,這都是建立在教育信息化的優良環境為基礎的條件下實現的。當今社會,最具發展的兩個行業就是信息產業和文化產業。當今在全球文化產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的是網站建設這個后起之秀。因此,越來越多的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互動學習網站的建設,是離不開當今信息化的飛速發展的。對于網站建設有著獨特興趣愛好的朋友們對于它的學習并不能僅僅滿足于此,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思考、探索、練習、研究,以拓展網站建設領域的研究。在網站建設領域有很多的專業與學者在進行著研究與探討,通過學習和努力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大師級人物的作品出現。

        2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建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通過前面的分析發現,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建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教育信息化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為了更好地實現此目標需要大家來一起努力。

        3 結束語

        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計算機的進步與發展。學生要更好地適應社會和融入社會,計算機是其基本的技能。學生在校能打好扎實的計算機基礎,離不開學校和教師的努力。因此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是我們學校與教師努力的方向,為了能盡快更好地實現此目標需要我們共同為之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溫濤.透視網絡大賽,探索計算機網絡專業建設與改革[EB/OL].2010-10-12.

        [2]薛云.淺談教育信息化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影響[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7).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 日韩a级片视频中文字幕 | 中文字伊人大蕉香大蕉 | 日韩欧美亚洲每日更新在线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