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范文

        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

        第1篇: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農業;經濟發展;建議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關鍵的轉折期,農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難題。針對這些挑戰,如何進行農業經濟發展道路的改革創新,成為當前需要思考的方向。

        1我國農業經濟的地位

        農業經濟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經濟的發展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建設能否穩定持續進行的重要因素。對于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不管是工業還是服務行業都離不開農業原材料的支撐。因此,在我國,農業的經濟發展問題一直是重中之重。

        2我國農業經濟的現狀

        自20世紀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業經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為了與世界經濟同步接軌,我國的農業經濟體制也在不斷地做出改革創新,黨和國家一直以來對“三農”問題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當今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下,我國的農業經濟也進入了一個相對穩步發展的階段。同時伴隨的農業經濟的發展,許多過去沒有的農業新問題也漸漸進入的人們的視線[1]。

        3農業經濟面臨的問題

        3.1缺乏完善的農村基層設施體系

        在我國,農村基礎生產設施都不夠完善,許多農村地區的農業設施的生產方式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老路上。同時,運輸方面交通不暢,缺少完整公路、鐵路以及航空等交通設施的立體化網絡。水利設備陳舊老化,對于農業發展中可能出現的災害抵抗能力較差。

        3.2農業科技含量低

        在我國農業的經濟發展上,科技含量較低,資源消耗大,農業產品產出率不高。同時相較于大型的工業企業及第三產業,我國在農業科技的投入也比較不足,造成農業方面的頂尖科技型人才的流失。這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難以形成現代化大規模生產的主要原因。

        3.3農業生產模式單一

        在我國,大多數農村的生產模式仍在走過去的老路,采用“刀耕火種”這種粗放型生產方式。農產品的結構也過于簡單,大多數農民的受到思想上的約束,將可種植的農產品僅僅放在基礎的糧食作物上,對于經濟效益較高的水果等經濟作物視而不見。而由于我國農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對于農業的經營模式也停留在較為原始的農業原材料直接出售上。

        3.4農業資金投入不足

        相對我國的工業及第三產業的發展建設,在農業方面的資金投入還有待于加強。農業經濟的發展缺乏財力上的支持,就無法進行真正的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建設。同時也無法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降低了我國農業企業的競爭力,使得農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惡性的循環。

        4發展我國農業經濟的方式

        4.1完善農村基層設施建設

        相對于同地域的城市而言,農村的物質文化發展都相對落后,與農業相關的周邊產業發展不足,使得農業經濟發展規模受到了限制。所以想要發展農業經濟,實現國民經濟的騰飛,就要從最基礎的地方著手。沒有一個良好的生產設施基礎,就無法建立起長遠的經濟發展道路。相關的政府機關部門要緊抓農村基層的生產設施的建設問題,將工作落到實處。對于相對陳舊的生產設備進行更新換代,積極引進世界先進的生產設施;建設完善的水利工程體系,提高抗旱抗澇等自然災害抵抗能力;鋪設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減少農業經濟發展中對運輸成本的消耗。

        4.2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培養農業科技人才

        從世界宏觀的經濟發展形勢來看,我國在經濟發展中所運用的科技力量相對于發達國家尚且有欠缺。缺少科學技術的注入,就無法完成農業經濟跨越式的發展。尤其在我國地廣人稠土地資源相對有限的基本國情下,實現農業的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科學生產能力已經刻不容緩。從與農業相關的各級政府機關再到農民自身都應該重視起對科技興農科技富農的發展理念,積極引進世界各國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先進農業生產設備,科學改良農產品品種,創新農業生產方式。同時國家也要大力的培養與農業相關的一流科技人才團隊,大力扶持農業科技研發機構,不斷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發展技術,切實做到依靠科技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2]。

        4.3創新農業經營模式

        就我國當前的農業經濟發展形勢來看,過去傳統的農業經營模式已經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建設的步伐。對現有的農業產業結構的改革創新已經是發展農業經濟的重要途徑。創新農業的經營模式,一定要符合當前的市場經濟形勢。一方面,擴展農作物的種植范圍,實現農產品的多元化與多樣化,生產優質、優良、品種齊全的農副產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重點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農作物特產,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大眾需求。另一方面,改變過去的農產品出售模式,將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統籌到一起,形成一條完整的農業經濟產業鏈。

        4.4加大農業產業投資力度

        相較于工業與第三產業,我國的農業資金比較匱乏。想要發展農業經濟,就必須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提高財政資金的投入,對于農業企業給予相對便利的政策發展環境。同時,改善我國農業的投資環境,積極主動的吸引外資投入。

        5結論

        總而言之,在我國農業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仍然有新的挑戰等待我們去面對與解決。發展農業經濟是一個漫長的經濟工程。我們只有不斷完善農村的生產設施;創新農業經營模式;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增加對農業的扶持程度。才能不斷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進步與發展。

        作者:韓永香 單位: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天池店鄉人民政府

        【參考文獻】

        第2篇: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縣域經濟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3-0150-01

        1.縣域經濟概述

        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范圍的一種中觀性質的區域經濟,是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結合部,是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的結合部,是國民經濟管理系統的中間環節。在整個國家行政區劃中,縣域行政區處于國家、省、市、自治區等更高一層的經濟區域中,而下面又有鄉鎮、村社等更小的基層單元,作為一級貼金基層的行政機構,縣級政府起著連接城鄉、承上啟下的溝通各業的重要作用。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各項指標,在一個縣域的范圍內,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反映,我們可以把縣域這一層面的經濟,看作是整個國家的基層經濟。如果把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經濟說成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支柱,那么縣域經濟則是國民經濟的基石。

        河北省縣域經濟的發展關系到全省綜合經濟實力能否提高,對全省國民經濟發展的整體帶動作用將十分巨大,關系到貧困縣致富奔小康的問題,是關系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大事,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壯大應放在戰略高度來抓。

        2.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在全國中等水平徘徊,與縣域經濟強省差距很大

        從全國情況看,河北省縣域人口比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90%,縣域經濟總量占全國平均水平的115%,在全國縣域經濟中發展水平位于中等略微偏上水平。雖然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與全國部分沿海省、縣域經濟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形式很嚴峻。河北省的縣域GDP及縣域財政收入等都低于其他沿海省份,尤其是縣域平均財政規模只有山東省的二分之一,浙江省四分之一,江蘇省的五分之一。

        2.2 城鄉二元結構突出

        河北省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民人均純收入之比逐年擴大,.同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一長幅度,農民增收趨緩;另一方面,非農產業就業比重偏低。非農就業結構的變化跟不上非農產業結構的變化,二者呈現不協調狀況。實現工業化的基本標準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分享工業化帶來的成果,而如果存在較大比重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則無論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到何種水平,都不能說工業化取得成功,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和城市轉移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嚴重體制障礙。

        2.3 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國際經驗和經濟理論都證明,在工業化進程開始以后,區域差距通常要經歷先低一后高一再低的“倒U型”過程。主要原因是資源由效率低的地方向效率高的地方流動的結果,是一個典型的發展中的問題,資源得到合理流動應使人均占有量差距得到平抑。河北省的區域差距基本處于差距擴大的階段,且由于區域之間要素流動存在一定障礙,區域不平衡問題在人均占有量方面差距日益突出。

        3.促進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建議

        3.1 積極轉變發展思路

        有山靠山,有水吃水,有資源開采資源,有傳統特產發展傳統特產,依據這種比較優勢理論。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執行的基本是“憑借優勢,發揮特長,一縣一業”的思路。有是什么發展什么的比較的比較優勢發展思路容易被接受,便于操作和執行,但它可能抹煞經濟發展中的創造力,增加技術創新、產品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惰性;也會使經濟發展停滯在市場學所講的“生產觀念”階段,只關注產出,對市場重視不夠,造成產銷脫節,生產趕不上市場的變化;它還會造成經濟發展因自然條件不同而產生的極度不平衡,而且是落后者有所托詞并甘居人后;另外,比較優勢發展思路是一種傳統的穩步發展策略,在大家都在努力發展的時候,一般不會有出眾的速度和業績,從而也就不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趕超發達地區和發達國家的既定經濟發展目標。指導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路必須以現實為基礎,面向未來,具有前瞻性,在保證繼續發揚現有優勢的同時,更大力度地鼓勵縣域經濟向符合時代需要的市場型和知識型轉化,爭取發展的先機。

        3.2 大力發展縣域特色經濟

        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不是一個可選可不選的模式,而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由之路。培育和發展縣域特色經濟,首先必須普遍強化縣域特色經濟的意識,才能確立培育和發展縣域特色經濟的思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發展縣域特色經濟,大致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萌芽階段:它是以農產品的種植為背景的。過渡階段:形成一種或幾種特色產品和服務。高級階段:它以滿足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并且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商品和服務生產為內容。

        縣域經濟的三段式發展過程,其實也就是縣域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某些要素的功能會逐漸弱化,另一些要素的功能將得到強化。必定使一些產品或產業成長壯大而另一些產品或產業萎縮。這就是縣域特色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當前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的題中之義。

        3.3 促進資源型縣域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

        河北省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前30強的縣域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靠資源強縣,即資源型縣域經濟。資源型縣域經濟是指在一個縣域內的國民經濟結構中,支柱產業是依靠資源的優勢是靠資源優勢發展起來,在生產總值中(GDP)中,資源的開發及銷售所占比重較大的縣域經濟。邯鄲的武安,唐山的遷安、承德的寬城等資源型縣域經濟發展勢頭較好,成為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綜合競爭力增長的主動力。必須把促進資源型縣域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走科技興縣之路,促進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綜合競爭力較強的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途徑,并促進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縣域經濟強縣的產業結構調整,能夠創造更為寬廣的產業平臺,發揮經濟增長極的擴散效應,帶動周邊縣的經濟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首先,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要提高全省、特別是縣、鄉、鎮領導干部和企業經營者的“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較為堅實的社會公眾認知基礎。要堅持速度與效益的統一,提高資源利用率,努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要在資金配套和稅收減免等方面采取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促進節能減耗技術和設備的推廣使用,促進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

        其次,走節約型道路,積極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資源縣的最大劣勢是容易受到市場需求萎縮的沖擊,多數情況下靠出賣資源型產品獲利,市場不穩定,產品附加值低,深加工不夠,產業循環差,這不僅造成資源的無度開采,也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如張家口的尉縣、興隆的煤炭生產,以煤炭資源為主導產業的縣域經濟,在大多數情況下,多數生產單位都是靠提高煤炭產量和銷售量來獲取利潤,這種粗放的產業,無論在經濟效益上還是在資源供給方面都缺乏后勁和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 薄錫年,河北縣域經濟特色化發展的思考[J],商業時代,2006(13).

        [2] 吳建民,丁疆輝,我國縣域經濟類型劃分的研究[J],世界農業,2010(9).

        [3] 楊勇,產業集群與縣域工業園區視角下的縣域經濟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28).

        第3篇: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范文

        一、引言

        公示語是指在公共場所展示的文字,具有特殊的交際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羅選民、黎土旺,2006:66),而紀念館這類場所的說明性文字大體上也屬于公示語的范疇。2015年7月31日,筆者攜家人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嶺革命舊址和棗園革命舊址。作為一名英語工作者,筆者刻意關注上述景點中公示語的英文譯法,卻遺憾地發現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

        2015年2月2日,延安旅游網報道:“延安2014年全年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3145.5萬人次,全年旅游綜合收入171.7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46%和13.07%。[……]去年,延安啟動棗園、楊家嶺等十大革命舊址景區改造工程。[……]我市旅游主管部門[……]廣泛開展延安旅游形象宣傳,有效提升了延安的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來延旅游。”

        應該看到,在充分利用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方面,延安的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可是,在3145.5萬人次的海內外游客中,究竟有多少懂英語的海外游客?他們對延安景點英文公示語中的明顯錯誤究竟感受如何?對此,筆者無法知曉。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些錯誤已經或多或少地對“延安旅游形象”產生了負面影響。下面結合具體譯例,重點分析延安景點英文公示語中存在的錯誤,探討提高公示語英文翻譯質量的可行措施(文中下劃線均為筆者所加)。

        二、存在問題分析

        (一)拼寫錯誤過多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和棗園革命舊址的英文公示語中,至少存在41處拼寫錯誤,其中introduction一詞竟被拼錯了三回,甚至連China也被拼成了CHAINA。

        (二)用詞不夠準確

        例 :8月9日,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的聲明,解放區軍民開展對日全面反攻作戰。

        原譯:On August 9 Mao Zedong released the statement The Last Round with the Japanese Invaders, and the army and people in the liberated areas launched all-round attacks against Japan. On August 15 Japan declared the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On September 2 the Japanese representative signed the capitulation. […]

        三、對策建議

        迄今為止,全國公示語翻譯研討會已經召開了三次。2015年8月5日,筆者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輸入主題“公示語+翻譯”,搜索結果顯示共有1353篇文章在國內各類期刊上發表。由此可見,翻譯界的專家學者對公示語的翻譯非常重視。可是,公示語翻譯中明顯錯誤依然隨處可見。那么,如何避免類似延安部分景點英文公示語中的明顯錯誤呢?筆者建議如下:

        (一)實施有效組織,提高應有認識

        公示語的英文翻譯工作必須是主管部門的組織行為。主管部門的具體工作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公示語漢語文稿的定稿、挑選確定英語翻譯人員、組織英語專家審定英文譯稿、確定后期制作人員和質量檢查員、組織英語專家最終把關。第二部分包括定期督促檢查下屬具體單位對展板等的平時管理和維護,發現脫落和損毀的文字要及時修補。

        革命圣地延安不只是延安人的延安,也不只是陜西人的延安,而是全體中國人的延安。就延安公示語翻譯而言,管理部門、具體譯者、審校專家、后期制作人員都必須提高認識,都要充分認識到錯誤翻譯對延安形象、陜西形象乃至中國形象的毀傷性影響。

        (二)借鑒成功經驗,發揮專家作用

        《選集》英譯的成功經驗值得延安旅游主管部門借鑒。筆者建議,延安旅游主管部門成立一個三至五人的專家組,對延安市的所有英文公示語進行一次拉網式的普查,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去偽存真,糾正錯誤,進一步提高英文翻譯質量。

        (三)加強過程監督,確保譯文質量

        延安旅游主管部門必須加強過程監督,特別是對后期制作人員工作的監督。后期制作人員的任務是將已定稿的譯稿轉化成展板文字和石刻文字等,他們的工作極其重要,卻常常被忽略,沒有得到應有的質量監督。質量檢查人員必須是英語專家,要與后期制作人員一起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在后期制作過程中及時發現并糾正錯誤。

        四、結束語

        第4篇: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2-0074-02

        2015年國家出臺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引導一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從而全面提高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教育部統計,2015年全國獨立學院共有275所,在校生達260多萬人,獨立學院承擔了全國本科層次人才培養任務的18%,成為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常州大學懷德學院遷址靖江辦學,本著培養人才、服務靖江經濟的原則,努力尋求拓展發揮本校繼續教育為靖江地方經濟服務的模式,而靖江各企業對各層次人才的技術提升等方面培訓有著迫切的需求,校、企、政府三方共建員工繼續教育培訓基地,通過各種途徑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技能,為靖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顯得非常必要。

        一、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現狀與共性問題

        繼續教育的培訓基地建設是為了滿足高校在教育環節的特色化發展,在有效依托高校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的基礎上,以豐富的教學資源和辦學經驗來為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模式和多類型的教學體系,使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突出市場化的需求特點,以滿足市場經濟和社會整體的環境要求,使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形成協調分明的運行機制。但是,整體性的規劃方針在實際的教育體系建設中還是存在著諸多問題,這就需要在基本的建設方面從共性問題出發和入手,以實現繼續教育的效能發揮。

        1.基地建設的全局規劃和資源配置缺乏整體的協同性。在當前的繼續教育狀態下,培訓基地的建設采用獨立的運營模式和狀態,在進行基地建設和目標培養、課程設置以及資源配置、效果評估等方面實現整體性的方案設定與規劃。在繼續教育基地建設中,各個環節需要實現有效的合作與協同,在建設中某個環節和部門的建設力度過于繁重時,其他部門和區域需要實現一定的輔助和協同,有效完成各個環節的基地建設。

        2.基地建設的培訓需求和課程設置缺乏調研的系統性。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環節,需要對培訓的整體需求探尋科學的調研活動。這就需要在高校的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建設中進行主動性的調研,比如上門走訪或者電話溝通等方式進行,然后在了解整體需求的基礎上進行培訓課程體系的建設。此外,還需要強化培訓基地的對外拓展項目建設,但是,在高校繼續教育基地建設中缺乏有效的主動推廣意識。

        3.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對策。(1)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組建,強化資源的挖掘開發及整合。繼續教育的培訓基地建設是有效獲取市場資源的整體戰場,基礎的培訓環節是對資源項目的開發利用,在資源強化的過程中實現對潛在客戶和師資力量的引進,并在有效的調研活動支持下實現對基地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再開發。這就需要在繼續教育基地培訓建設中為繼續教育提供整體化的服務,在完善培訓體系建設時,實現培訓課程同相關行業和具體企業的專業貼合度,使基地的培訓工作實現教育形式的創新,并在校企結合的渠道優勢下,開展有效的合作辦學,實現各項資源的優化整合。(2)進行培訓項目的深入調研,促進人才培訓符合實際需求。從院校教育的整體實際出發,通過信息科技的支持在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實現同企業的有效結合,強化培訓基地的建設,使繼續教育建設能夠從實際出發的基礎上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并有效融入整體的社會產業鏈條布局,使整體的繼續教育培訓同院校的基本建設有效銜接,使最終的人才培養能夠符合社會整體的產業結構升級和社會人才的需求。

        2016年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經招投標取得江蘇國信靖江發電有限公司管理培訓項目,根據電廠對員工素質、技能提升的實際需求,通過對培訓項目的深入調研,在培訓方案的選擇、課程的設置、教案的編排、師資的配備上量身定做培訓項目,做到人才培訓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符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

        二、員工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的任務和目標

        1.在全新的教育環境和發展背景下,繼續教育的培訓基地建設要同高校的自身優勢行業特點相結合,使高校的繼續教育同地方經濟和行業特征以及企業相結合,使繼續教育的培訓基地建設與整體的管理體制和服務模式及運行機制相統一。

        2.結合企業和行業的需求,在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中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并最大化地實現同學歷教育的溝通和銜接機制。

        3.同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使學習者能夠在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中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使改革之后的繼續教育在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實現創新,探索繼續教育基地建設中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更好地保障基地教育建設中繼續教育的整體發展水平。

        4.進行繼續教育基地建設時,需要同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有效結合,強化數據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建設和共享,建設整體性的教學資源服務模式和基地教學機制。

        據此,常州大學懷德學院與靖江不斷完善共建員工繼續教育培訓基地的適時方案和整體目標。

        三、員工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的路徑

        在繼續教育基地建設中進行的技能培訓是為了發展服務經濟和產業建設,以有效提升區域經濟的發展,在繼續教育培訓建設中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職工的有效就業。并在基地建設中遵循現今社會經濟的整體要求,將培養目標定位在實用型人才和綜合技能型人才方面,有效建立運作規范化的多樣性人才培養目標,以在繼續教育基地建設中實現綜合全面性的職工技能培訓的全新機制,在專業化的技能支持下實現人人有技能、人人能就業和人人得實惠的繼續教育培養機制,以有效促進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的人才支持。

        1.強化校企聯合,共建“新型企業大學”。“企業大學”是在新型的社會環境下所要求的綜合技能型人才的建設需求,并在長久的應用中體現了應用的優勢。近年來,雖然我國企業大學教育得到了長足充分的發展,但是整體的發展質量并沒有一致性和整體性,實際而言,主要是因為我國的部分企業建設中在注重硬件設施建設而忽略了軟件建設,導致整體的業務建設和管理環節缺乏穩定性和規范性,一定情況下制約著企業大學的實質性應用和發展,甚至于企業大學只是名義上的“空架子”。在對現實狀況進行了解的基礎上,繼續教育的培訓基地可以有效應用現實狀況實現自身的發展和補充,在課程體系建設和管理體系方面實現與企業間的強強聯合,建立完備的新型企業大學,使繼續教育能夠在企業的戰略轉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2.結合政府建設,開展行業專項合作。在繼續教育培訓管理中需要在了解政府要求和行業規范的前提下進行基礎建設,實現同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并以此為切入點,優化繼續教育的教學培訓,在同社會狀況進行結合的基礎上實現校內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推進基礎建設項目的針對性。并且,可以在對各項實際進行了解的基礎上將原有的基地建設建設項目改進和優化,并不斷地更新挖掘新的項目,然后強化培訓力度,體現繼續教育的優勢。(1)開展城鄉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在進行員工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建設時需要圍繞社會經濟的整體產業格局,以更好地滿足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并對有就業意向和工作能力的勞動者進行有效的基地培訓建設,有效完成崗前的職業技能培訓,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和社會主體對于人才的要求。(2)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在進行繼續教育基地建設時需要有效完善整體性的工作激勵和評估機制,在創新式的教學方法支撐下同網絡載體結合起來,提升基地的整體培訓效能,以完善參與繼續教育的相關人員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保障在繼續教育的過程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完善培訓機制,使繼續教育滿足當下環境的現代化和信息化的人才技能要求,以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

        2016年焊接中心大樓將在常州大學懷德學院建造落成,靖江政府、企業與高校三方將共建開啟焊接的合作項目,作為行業專項培訓基地為地方培養輸送焊接行業人才。

        3.依托信息技術,建設數字化的網絡培訓。在科學技術的要求和推動下,開展數字化的網絡培訓和建設,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打破固有的傳統面授式教學局限,在更加先進和主動的狀態下實現繼續教育的資源共享,在學校自主安排時間的基礎上使培訓活動能夠更加契合社會的需求,強化繼續教育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

        四、結束語

        員工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建設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局限,整體而言,社會體制建設和國家政策需求都是局限性的因素,以及基地建設中的自身運營管理模式。這就需要高校在進行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中強化自身優勢,積極主動地開展問題的解決對策,在新型的社會環境需求下,實現原則性同靈活性的結合,探尋適合自身發展的全面基地建設道路和途徑。

        參考文獻:

        第5篇: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范文

        一、高等教育的功能

        信息社會經濟學認為,教育是知識傳播的途徑,是人的能力提高的決定因素之一。在知識迅速涌現的今天,人們需要掌握和吸收的知識的難度在不斷增大。隨著經濟的發展,知識不斷增長,教育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教育分為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基礎教育提供的主要是大量的基礎性知識,高等教育(大專、本科、碩士、博士)提供的主要是專業知識,它對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社會技能的提高有顯著的影響。不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都應該把知識的獲得作為教育的目的。一般來講,基礎教育都實現了學生們獲得知識的目的,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是比較扎實的,而高等教育卻并沒有真正體現出對社會的貢獻。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高等教育并沒有達到增加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的目的,或者說并沒有培育出適合社會發展進步的人才,也就是高等教育的提供現代知識體系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二、我國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等教育不能起到有效傳播知識的作用,是由我國的教育體制、社會觀念等決定的,并不是高等教育資本投入決定的。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育質量低下。從我國高等教育提供的知識內容和結構看,我國的高等教育沒有很好地提供現代知識體系,主要表現在:首先,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等教育提供的知識水平普遍較低,受教育者從事經濟活動的能力較低,很多畢業生都只能紙上談兵,基本沒有實際操作的經驗和能力。其次,我國高等教育專業和課程設置比較盲目,專業趨同現象嚴重,提供的知識結構不合理,傳授的知識比較陳舊,高校的教育內容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畢業生的能力與用人單位的需求之間存在差異。

        2.教育體制不合理。我國高等教育是文憑教育機制,這會使受教育者只是為了獲得文憑或者分數,而不是為了獲得知識,也就扭曲了高等教育傳播知識的作用。另外,我國大量的人才外流使得受教育者的知識不能在我國得到有效利用,使我國比較缺乏的發展資源更加稀缺,這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很大。我國教育體制存在問題,對受教育者的學習動機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如今,我國一些大學生把追求文憑作為學習的主要動機,在學習期間缺乏追求知識的動力和壓力。再加上通信網絡的發展,特別是網絡游戲的發展,一些高校學生不能自控,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中,學習敷衍了事,甚至投機取巧,這也使得教育傳播知識的功能被弱化。

        3.教師素質比較低。教師擔負著對廣大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完善素質的責任,其自身的素質狀況對于教育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目前,我國高校中有很多教師并沒有掌握現代知識體系,或者雖然專業理論知識比較扎實,學術研究水平較高,但教學能力不強,教學的效果也不好。

        三、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措施

        高等教育要實現知識的傳播,促進知識的增長,從而縮小或者消除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知識差距。因此,高等教育發展的措施就是盡可能地把知識充分有效地傳播給新一代。

        1.轉變觀念。教育是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它的目的是實現知識的有效傳播。信息社會經濟學認為應該首先轉變觀念,轉變西方經濟學對我們根深蒂固的影響,深刻認識到教育是提高知識文化素質最重要的手段,是消除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知識差距的措施,而不是人力資本理論認為的人力資本投資問題,不能用成本收益比較機制來衡量。要清楚地認識到資本投入不是教育發展的決定因素,雖然投資越多對教育越有利,但并不代表投資越多教育效果越有效。教育所產生的效果主要應該取決于教育的體制、內容和結果等,資本投資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

        2.教育體制改革。從知識傳播的角度看,高等教育要實現知識有效傳播,從而達到提高人的能力的作用,必須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機制進行改進。我國高等教育機制屬于文憑教育機制,使教育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因此,應設法建立素質教育機制,使高等教育更好地起到知識傳播的作用,培養受教育者的知識文化素質,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提高質量。同時,還應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做到人才培養適應市場的需要。當然,還必須設法激勵受教育者追求知識的動力,讓他們有學習的壓力。

        3.提高教師素質。教師的素質對于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影響比較直接,他們掌握發達的現代知識體系,對受教育者知識的傳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于我國高等教育來說,高校必須擁有厚基礎、強素質的高校師資隊伍,他們可以通過引進外國學者或者本國留學生,也可以通過我們國家自己培養。教師素質高,可以充分掌握發達的現代知識體系的教學水平。當然,這些也需要我國合理的教育體制、經濟運行機制的形成才能實現。

        除此之外,合理的社會規范作為促進知識增長的激勵機制,對于高等教育的知識傳播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高等教育要順利實現其作用,教育的基礎設施和手段有助于其功能的充分發揮。因此,在強調教育體制、觀念、教師素質的同時不能忽視像社會規范、教育基礎設施等次要而必不可少的因素。

        總之,對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要實現經濟發展與知識增長,實現縮小或消除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教育是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崔博,王鈺瑩.網絡文化:一種新型的校園文化背景―當代大學生教育之我見[J].科教文匯,2009,(8).

        [2]李文利.高等教育之于學生發展:能力提升還是能力篩選?[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1.

        [3]王軼慧.基于人力資本理論的高校教育投資成本與收益[J].經濟縱橫,2009.6.

        第6篇: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范文

        摘要: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農村勞動人口轉移至城鎮工作,通過教育與培訓使其成為城鎮勞動力,并適應城鎮生活。通過梳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因素與生成機制,分析農村勞動力轉移對高職教育的需求狀況與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高職教育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路徑。

        關鍵詞 :高職教育;農村勞動力;轉移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15年度(高校)研究課題“高職院校服務新型城鎮化發展研究——以寧波為例”(項目編號:2015SCG084);2014年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課題“農村勞動人口城鎮化過程中高職院校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項目編號:L2014B006)

        作者簡介:謝秀瓊,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文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地方文化、現當代文學;顏煉鋼,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研究員,教育管理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5)11-0010-04

        城鎮化是一個較為漫長的歷史過程,從最初的區域流動,到崗位流動,再到城市生活的融入,城鎮化的每一步推進,都離不開教育的支持與人力資本的積累。一般而言,農業轉移人口可分作本地農村人口和外來農村流動人口,限于篇幅,本文僅探討本地農村轉移人口對高職教育的需求,及高職教育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勞動力轉移影響因素與生成機制

        勞動力轉移主要是指勞動力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產業之間、崗位之間的轉移。職業教育如何作用于勞動力轉移,需要進一步探討其生成、運作機制,才能整合現有職業教育資源,服務于農村人口城鎮化,促進教育與縣域、城鎮的互動發展。在諸多的勞動力轉移因素研究中,“推—拉”理論認為:一方面,城市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對農村勞動力具有吸引作用;另一方面,農業技術革新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就業具有推動作用。兩者互動釋放出的強烈信號,即農業收入低于其他產業而產生的利益差異驅使著更多人流向城市尋找工作。卡托納的經濟心理學模型進一步解釋了在勞動力轉移這一個體行為中,客觀環境如工業化的“拉力”和農業的“推力”,并不直接對勞動力轉移產生影響,而是客觀環境對勞動力的心理過程,如愿望、態度、預期等產生影響,進而產生轉移行為。[1]即以上兩種合力在客觀上所起的作用,歸根結底得轉化為農村勞動力自身的內在需要,才能減少因被動轉移而產生人際摩擦與人力資源損耗,實現空間、職業的有效轉移,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在此基礎上,博加斯的自我選擇模型認為,遷移決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三個因素:潛在遷移者個人能力的“可轉移程度”、相對收入的不平等程度、遷出地與遷入地之間平均收入水平的比較。[2]

        綜合上述理論,我們可以得出,教育作為勞動力轉移的內在驅動力,或通過提升個體就業技能直接促成勞動力流向技術更高、收入更好產業、崗位,或通過影響個人主觀愿望、態度間接促成農村勞動人口向城市遷移,成為農村勞動力城鎮化的重要因素。(見圖1)

        國外城市化的經驗也表明,教育與城市化有著雙向互動關系。隨著城市化進一步推進,對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美國為例,初等教育保障了勞動力最基本的教育需求,中等教育的發展適應了工業化對勞動力素質的普遍要求,而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讓未來勞動力在崗位、職業的轉換中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總體來說,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給不同群體提供了更為廣泛的轉移選擇和就業渠道。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對高職教育的需求狀況與問題

        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在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命題的新型城鎮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對比農村勞動人口城鎮化的教育需求,高職教育的作用發揮還是相當有限。概括而言,問題主要集中于以下四個方面。

        (一)高職教育總體供給與城市化率不相符合

        截至2013年末,城鎮人口比重53.73%,城鎮人口在2011年末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后,呈持續增長態勢。以沿海城市寧波為例,截至2012年末,寧波常住人口763.9萬,城鎮人口比重69?4%[3],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0年的2.11∶1縮小到2013年的2.03∶1,部分區域進入“1”時代,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這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按戶籍統計的城鎮人口遠未達到50%,即20%左右的城鎮人口處于半城鎮狀態,他們完成區域、職業遷移,但未完成身份、精神生活的城市融入。這中間的差距,除去戶籍制度這一歷史原因,還受限于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一般而言,教育程度與遷移能力呈正比關系,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產生遷移動力和獲得實質性的遷移能力。農村文盲勞動力在現代社會的流動性受到諸多限制,即使從農村轉移至城市,多為從事勞動密集產業或低端服務業,無法適應中、高端服務業所需要的各項技能素質要求。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15歲及以上文盲人口的占比為4?6%,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僅占9.6%,農村勞動人口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則更低,教育程度總體偏低影響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和效能。

        (二)高職教育供給與農村勞動力產業轉移的教育需求存有差距

        相關研究表明,教育水平高的勞動力創新越強,職業穩定性越強,也有利于完成職業或技術的轉換。2013年,全國就業人數按三次產業分布為31.4∶30.1∶38.5[4],第三產業已超過第二產業,成為吸納就業人數最多的產業。相比而言,農村勞動力雖呈逐年遞減趨勢,然而其在產業、崗位間轉移空間卻相當有限,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依舊多于第三產業,與城鎮化總體趨勢存在較大差距。在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中,發揮現代服務業、現代制造業、現代農業在整體產業布局上的引領作用是關鍵,這其中,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所需的新型職業農民、現代制造業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現代服務業所需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均需高職院校的參與,發揮其在農村勞動力轉移中的應有作用,為產業轉型升級輸送大量中、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高職教育供給與農村轉移勞動力的高層次教育需求不相稱

        在農村勞動力轉移中,教育程度高低不僅影響著個體勞動力對區間、產業、崗位轉移的態度,也影響著轉移后崗位的穩定性和收入高低。“教育水平與收入之間的顯著正相關性明顯地體現在高中以上這一組勞動力上。”[5]從收入情況來看,大體表現出受教育年限越高收入越高,例如,第三產業中的金融業年平均收入為9.97萬元,計算機信息軟件業為9.09萬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7.67萬元,遠高于城鎮集體以上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究其原因,第三產業尤其如金融、計算機信息軟件等行業從業人員的學歷普遍較高,對勞動力的知識技能要求更高,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則無法勝任該崗位。與農民轉移勞動力對高層次職業教育的旺盛需求相比,目前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力度欠缺,普高與職高、中職與高職之間缺乏融合、滲透與統籌。

        (四)高職教育供給與農村勞動力的基本培訓需求不相稱

        實踐表明,農民受教育年限平均每增加1年,農民年人均收入就能增加3.6~5.5個百分點,打工收入就能增加5%左右。同時,考慮到遷移成本,不是所有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的勞動力傾向于向城市外遷。“在四川的樣本中,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動力傾向于首先選擇農村本地非農業就業,其次才是外出就業,最不好的選擇是本地務農。”[6]針對選擇本地非農崗位就業的農民,以及生活在偏遠山區有意愿卻不具備轉移條件的農民,有必要通過不同層次的短期培訓或遠程教育,提升他們的經濟收入。2013年,全國農村化技術培訓學校(機構)占職業技術培訓學校的79.2%,相比農村職業培訓的廣大市場,高職院校在政府組織的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尤其是農村職業技術培訓中所占份額并不大,有待高職院校在服務城鎮化發展的方向上作出轉變。

        三、高職教育推進農村勞動力城鎮化的對策建議

        “部分省份高職院校“生源荒”的信號必須引起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拓寬職業教育面向,多元化辦學,多教統籌發展,諸如中高職銜接辦學、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新市民素質提升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養等應是高職院校轉型的主要方向,也是服務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7]高職院校與生俱來的服務城鎮化發展前沿、人才培養屬地化等特點,決定了其在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進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高職教育與產業協同創新,以滿足農村轉移勞動產業間轉移教育需求

        根據勞動力轉移的推拉理論,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動需要產業的支撐。城鎮化客觀上是農民逐漸減少的歷史過程,但不是簡單地讓農民離開土地,而是通過產業吸納富余農民就業,讓他們真正融入城市。因此,高職教育必須根據區域產業布局需要,調整專業結構、更新教學內容,增強職業教育支撐產業發展的能力。(1)依托國家職業教育與產業協同創新試驗區,推進教育與區域、產業、行業協同創新;(2)在保證高職教育滿足第一、第二產業對職業技術人才需求的基礎上,有重點、分步驟地加快新型城鎮化急需的信息技術、商貿商務、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應用型人才培養;(3)拓展高職院校在縣域及城鎮的服務空間。針對吸納大量勞動力收入卻相對較低的行業如批發和零售,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收入,有必要及時向農村已轉移人口提供“學有所用”的成人職業教育和社會培訓,提升其崗位適應能力和發展空間。

        (二)高職教育貫穿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整個過程,以滿足已轉移人口的終身教育需求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不是簡單的職業更換,而是勞動力資本積累提升的過程。所以,對農村勞動力教育或培訓,不僅在轉移中,更應該提前至轉移前,也相應的延長至轉移后,與目前所倡導的終生教育相結合。(1)建立橫向溝通、縱向銜接的教育結構體系。探索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職業教育與社區教育接軌,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互通,為新增勞動力終身學習奠定基礎;(2)依托校企通等服務平臺,積極構筑暢通的就業信息渠道和網絡,加大高職院校參與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力度,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農民工就業能力為目標,政府、企業、高校、培訓機構四方聯動的教育培訓機制。

        (三)構建中高職銜接順暢的職業教育體系,以滿足農村轉移勞動力的高層次教育需求

        根據教育與勞動力流動的遞進關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增加,但不可忽視的一點,市域、現域、鄉鎮對高技能人才的類別和層次又是不同的。所以,構建中高職銜接體系顯得尤為迫切,應在頂層管理上加強系統設計,在體制機制上予以理順,以適應城鎮化對勞動力市場提出的挑戰。具體而言,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針對不同層次、類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確定中職、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規格,注重中、高職教育在培養目標、專業內涵、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延續與銜接,促進職業教育規模、結構、發展模式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發展。

        (四)開展“市民化”教育,以滿足農村轉移勞動力的文化素質教育需求

        目前,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選擇在城鎮工作和生活,但不少農村轉移人口仍然保持著農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離土不離鄉”、“亦工亦農”現象較為普遍。面向農村轉移人口開展“市民化”教育,不僅可以減少與本地居民的文化沖突,而且使得農村轉移人口更好、更快適應地城市生活。借鑒發達國家對城市移民的教育經驗,“通過政府、社區、企業和各級工會組織,以正式與非正式、顯性與隱性,雙向互動、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8],向農村轉移勞動力提供雙向互動、靈活多樣的市民教育,提升他們融入城鎮生活的適應力,在潛移默化中促成農民“市民化”。而在這一較為漫長的市民化過程中,高職院校必將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利萍.教育與勞動力流動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10.

        [2]俞文釗.市場經濟中的人的經濟心理與行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7.

        [3]周驥.2012年末寧波常住人口763.9萬城鎮人口比69.4%[EB/OL].[2013-05-22].news.cnnb.com.cn/system/2013/05/22/007728599.shtml.

        [4]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4[EB/OL].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

        [5]蔡昉.中國流動人口問題[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45-149.

        [6]趙耀軍.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四川為基礎的研究[J].經濟研究,1997(2):37-42.

        [7]金雁.服務新型城鎮化地市高職如何作為[J].青年教師,2014(5):39-41.

        第7篇: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競技運動 學校體育 競技運動教材化

        一、競技運動教材化理論的提出

        競技運動項目之所以應該成為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因為它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學校體育和競技運動在”文化”的大概念下不難統一。國際體育聯合會主席安德魯斯強調競技體育在學校中的教育價值是符合學校的功能的。他說:“學校的第一功能強調教育對個性發展的意義,第二功能是視教育為文化的保護者和傳播者,第三功能是把教育作為一種創造文化的工具。”因此,他認為:“學校競技體育將幫助青年人去發展技巧和能力,這些東西肯定在以后他們需要的。”“在英國任何一個體育工作者,無論是持廣義體育概念,還是持保守概念的都同意一份成功的體育大綱『必須包括運動喜愛、運動欣賞、運動追求、運動參與等。”競技運動項目承載的公平、公正、誠實、團結、協作,是現代道德價值觀的重要方面,它倡導的永不言敗的信念,執著的追求,頑強的拼搏精神,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

        二、競技運動教材化理論研究現狀

        相關資料顯示,競技運動教材化的研究主要是從四個角度進行的:一是從體育手段化的角度出發。于文謙的研究提出,1986年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中小學體育教材要轉變過去那種以競技為中心的指導思想,要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中心”。1991年國家教委下發的《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體育教學計劃的通知》強調指出:“田徑、體操、球類、武術等術科課程統列為體育手段,然而這些運動作為手段是有條件的,不是所有的競技運動都能成為體育手段,而是需要經過選擇、加工、改造才能成為體育手段。要想在學校體育中實現競技運動體育手段化,首要問題是更新傳統的體育觀念。然后根據體育的方法和原理把增強體質,開發體育能力和進行體育思想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對現有的競技運動進行科學的加工改造,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體育手段。于文謙等人的研究指出,競技運動作為體育的源泉,為體育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廣泛的選擇空間,同時也為體育留下了很大的發揮余地。但由于競技運動具有高度的技術化、商品化和社會化等特征,使得競技運動不能簡單的作為體育手段去增強人們的體質.這就需要我們對競技運動進行必要的選擇、加工、整理和改造。古雅輝的研究表明,由于競技和體育追求的目的不同,我們在借鑒競技運動為體育手段的時候,就不能簡單照搬競技運動以及運動訓練的形式和方法,必須要有一個選擇、加工和改造的過程.即競技運動體育手段化。由此可見,競技運動體育手段化就是指根據人體發展的規律,把那些復雜的競技運動項目進行加工、改造、提煉、升華為增強體質,促進人身心協調發展的體育手段的過程。

        二是從“輕體育”和軟式化的角度出發。認為所謂的“軟式化”是相對于項目的社會存在形態的適應性而言。一個運動項目如果只有一種社會存在形態,那么它的適應性就大大加強。社會存在的形態越單一,其“剛性”與“硬性”越強。多元化的社會存在形態是單一的“硬性”與廣泛的“軟性”相統一,普及性與競技性相統一,這是運動項目“軟式化”所致力追求的目標。

        這些研究當中,雖然對競技運動教材化的稱謂和研究角度不同。但是,他們的基本思路都是一致的,即認為競技運動項目在本質上與體育課程內容或體育教材是不同的,必須經過改造才能成為體育教材或體育課程內容。都是根據體育教學目的和學生發展的需要,對競技性教學內容進行教育學意義上的改造、加工,使競技運動內容變成體育教學教材,用教材作為“媒介或范例”,來教給學生內含于教材中有關學生發展的“生理、心理、技能、情感、態度、文化……”等方面的內容。

        三、競技運動教材化理論的研究意義

        1、使“健康第一”的基本指導思想得以落實。競技運動教材化的理論是競技運動與學校體育在歷史上三次體育文化碰撞的基礎上,競技運動教材化理論的提出改變了過去體育教學中以傳授技術、技能為主線,而對學生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健康關注不夠的狀況。它把學生心理需要和社會需要放到重要位置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強調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只是幫助其達到健康目的的手段,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能,學會學習,使自身的體質得到發展。

        2、使學校體育教材體系得以充實和完善。由于我國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性,致使許多地區仍在沿用傳統的以競技運動為主的教學內容、手段與方法,并且這種狀況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改變。要使這一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一定要緊密結合教學實踐,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身體文化的傳授必須以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發展水平的身體運動項目為載體。競技運動教材化的提出,將為學校體育教材的建設和改革提供很好的途徑與方法。伴隨社會的全面發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大量的競技運動項目經教材化改造后將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學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手段將更加豐富.體育教學將更具有情趣性。

        3、使學校體育成為傳播競技體育文化的基地。競技運動教材化在充實完善現代學校體育教材體系的基礎上突出了其文化特色。學校體育負有傳承體育文化的歷史責任與義務,當然也包括競技體育文化。放眼社會,競技體育作為社會文化現象之一,已成為社會生活中日益廣泛的文化娛樂領域。各種傳媒對競技體育全方位的宣傳、介紹,已使競技體育文化走進了千家萬戶。在這樣一種形勢下學校以競技運動為載體,對全體學生進行競技體育文化教育,以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從而使學校體育的內容充滿時代感和生命力。

        4、使終身體育的思想得以實現。現代體育教學改革,強調對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既要使學生學到全面的體育知識與技能,又要使學生能有一兩項突出的、熱愛的可以堅持終身的體育項目,方可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第8篇: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體教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

        1.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研究意義

        1.1研究現狀

        體教結合是新時期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共同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競技體育后備人才而構建的一種特殊模式。原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先生說:“我國教育的發展,切勿忽視體育,失去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失去教育的體育將走向歧途的體育。”建立新型的體育訓練體制使競技體系與教育體系相結合,是培養能走出國門沖向世界,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高水平運動員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國高校體教結合工作經過20年的探索與研究,雖已初見成效,但由于種種原因,在實際發展中還有許多矛盾與困難,在理論上還缺乏培養模式的系統研究;在實踐上還處于探索階段,缺乏對相關政策支持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和訓練管理體制的系統建構。為此,探索并建立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至關重要。

        1.2研究意義

        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是在體育競技領域內,專門從事運動訓練和參加體育競技比賽的人才。這些人才以自身的體能、技術、戰術、心理和智能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爭取比賽的勝利,達到為國家為集體爭取榮譽的目的,并以競技水平的提高推動體育事業的發展。研究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有助于深入了解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現狀;揭示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對競技體育的深入改革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競技體育院校化是國際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競技體育后備人才“體教型” 培養模式是解決我國競技體育資源化培養的諸多弊端的有效途徑,學校培養競技體育運動員是學校教育的任務之一;學校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培養競技體育運動員,符合教學學規律,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競技體育“體教型”可以更好地實現競技體育新理念----即實現“奪標育人”的雙重目標。對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運行機制進行論證,探討不同歷史時期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運行機制的特質;探討新型人才培養運行機制構建思路及路徑選擇和運行機制模式的構建。為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做一些有意義的探索。

        2.本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點難點、創新之處

        2.1研究的內容

        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競技體育越來越科技化,體教結合是世界體育發展的趨勢。“體教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是在體育領域和教育領域相互結合的一個特殊的模式,是尊重競技體育發展規律的需要,是科技興體戰略的具體落實,是我國競技體育向集約型發展的戰略之舉,是高水平運動員退役后再就業工程的需要,是體育院校以體為本,突出行業特點,促進自身發展的需要。要推動我國競技體育向高、精、尖方向發展,必須建立在“體教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走競技體育“院校化”之路。

        2.1.1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當前競技體育可持續的核心問題是人才資源的開發問題,包括運動人才的開發,后備人才培養是制約我國競技體育運動發展的主要因素,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的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是21世紀我國競技體育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建國以來,我國的競技體育一直采取的以體校為基礎的三級訓練網(初級、中級、高級訓練形式),過分地依賴國家投資,并且國家采用行政方法從宏觀到微觀的各個層次全面管理,從制定總體發展規劃到運動員的選擇、培養等全部由國家負責。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國家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國競技體育體制也開始發生了變化,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體制也應采取應對措施。

        2.1.2高等教育與競技體育結合的模式

        高校與當地省市體育系統合作辦隊,雙方共同負責運動員的選拔、入校、文化學習、思想教育、訓練比賽。運動員既可代表所在省市參加有關比賽,也可代表所在學校參加比賽。教體結合是一種優勢互補的結合,既吻合了運動員普遍希望“奪標成才”的愿望,從而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這是當前辦高水平運動隊一種效益最佳的模式之一。

        2.1.3“體教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體教型”競技后備人才培養是“體教結合”的一種具體模式。“體教結合”,顧名思義是指教育與競技體育的有機結合,即“教體并軌,學訓相長”。“體教結合”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素質教育、促進青少年訓練、為國家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勞動者和優秀體育后備人才的一項新的重要舉措,是整合體育、教育等資源而實施的人才培養戰略的重要措施,體現了體育、教育事業最根本的培養目標,符合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

        2.1.3.1、“體教型”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的內涵解讀

        2.1.3.2、“體教型”競技后備人才培養新體系構建思路

        2.1.3.3、“體教型”競技后備人才培養新體系構建內容

        2.1.3.4、“體教型”競技后備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2.2基本思路

        本課題以競技體育研究為主線,以后備人才培養為基礎,結合我國體育學校與高等學校的實際情況,構建符合競技體育發展規律,適應中國國情的“體教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模式,根據研究的進程,明確不同階段的任務,多種研究方法相互結合,借鑒彼此最新研究成果,使研究過程實事求是,并通過與相關領域的專家積極交流溝通,對研究方案做出科學評價,及時修正研究紕漏。

        2.3研究方法

        2.3.1資源收索

        通過圖書館和電子期刊的收集,整合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體育課題或項目的研究成果,并借鑒不同學科對本課題的特色研究,做出科學嚴謹的分析和統計,完成已成型的理論成果和科研論文的資源梳理,為本選題的前提工作提供充分的科研支持。

        2.3.2問卷調查法

        調查對象為部分省市試點的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隊員、主管各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領導、運動隊的教練、相關專家、教授。依據本課題研究內容和目的,設計相關問卷。并對采集的數據進行了數理統汁。

        2.3.3相關領域的專家拜訪咨詢

        對國內競技體育研究領域的專家進行拜訪咨詢,探究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和遇到的問題,同時將最新的研究成果與專家進行交流,不斷改進和修繕研究方案,最終構建適合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體教型”培養模式。

        2. 4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怎樣才能切合實際的均衡各個結構因素在模式中的分布。難點是為期兩年的跟蹤實驗,由于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影響因素的復雜性,主次要因素,顯隱性因素如何清晰界定,以及受試對象的選擇,要排除諸多不相關因素的干擾,使實驗結果具說服力。

        參考文獻:

        [1]張鳳珍.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制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體育與科學,2008,(2).

        [2]盧元鎮.北京奧運會后中國體育的可持續發展[G].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軟科學研究成果,2006.

        [3]金玉等.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J].體育與科學,2006,(9).

        第9篇:競技體育存在的意義范文

        關 鍵 詞:體育哲學;競技體育;身體哲學;體育本質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3)05-0017-05

        1 身體的失落:當代競技體育本質的困惑與反思

        1.1 競之惑

        早在達爾文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人之進化本質時,競爭這一由自然界的生存發展規律逐漸跨入人類社會發展之道的特性,便成為根植于人的社會發展進程且在社會環境中不斷顯現著更為抽象而深刻的發展張力。正如脫胎于為生存而競爭的動物競逐活動的競技體育,便是在人的身體活動基礎上,使競逐行為從純粹的自在之物中解放出來,被有意識有目的地加工、改造和利用[1],從而成為人由動物屬性承繼而來的生存本能在其轉化為社會性存在之后,所衍生出的一種更具規則性和目的性的獨特競爭樣態。

        然而,原本純粹而公平的競爭樣態在當代社會的渲染之下,也如諸多學者所概述的那樣陷入異化的泥潭,而不可避免地滋生出黑哨、興奮劑之類擾亂競技體育公平競爭本性的失范行為。利欲熏心與物欲橫流被普遍認為是這一異化現象的根源所在,已有研究或是主張遏制商業化發展勢頭,以斷絕功利色彩的侵染,或是認為應當淡化競爭的核心地位而以和平友好取而代之,皆是將競爭的異化歸結于外界環境的侵染。正如黑哨和興奮劑所能夠真正改變的僅僅在于競賽的結果,而不會改變競技體育中公平競爭這一基本原則;物質功利等外界環境因素所關涉的也只是競爭的結果及其后續社會衍生問題,而并非是競爭這一競技體育的內在本質屬性本身。在此種本質內涵的引領下,競技體育過程中所顯現出的競爭本性,便更多的演變為在目的指引下的一種純粹的對最終利益的探求和索取,在這一競技體育的主要競爭形式中,便體現為將競賽結果的獲取視為自身參與其中的唯一訴求,并以此展開其競技體育過程。作為競技體育之參與主體的人,似乎在這般競爭訴求之下也更近似于一種競爭索取過程中所必須的物質化載體,一種達成競爭目的所必須的手段與途徑,而逐漸喪失人最為根本的主體性與支配力。

        1.2 技之思

        競爭之本性的異化和誤讀尚且如此,在以科技為主導的現時代,競技體育中同樣秉承著其本質特性的競技之“技”,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熔爐中溶入的更為積極而徹底。事實上,競技體育中的競爭與技術之本質,也正是在彼此的發展與異化過程中不斷驅動著自身變革的生發。戰爭的頻發所引起的競爭與生存需求,使其有了更為專門化、標準化的身體訓練之義;而閑暇引發的身體活動的游戲化形式的競爭內涵,則又使其在原有身體運動形式基礎上不斷產生更為豐富而復雜的競技形式;隨著競賽這一競技形式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競爭程度的不斷升級也便不可避免地促生著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復雜化。

        競爭與技術間如此這般的互動性發展,固然使得競技體育內容愈發豐富多樣。如今的競技體育技術元素,似乎更近似于一種身體運動形式的分割和僵化。人們不斷地將運動項目中所囊括的各項技術盡其所能的精細化,從而構建出各自獨立且處于不斷升級變革、標準化身體運動形式,來分別進行最為精致而機械化歸訓練。而為了最為精致完美已達到與對手抗衡的程度,這些分裂的身體運動技術便更進一步地展開了其對重復性和機械性訓練的需求。不斷加大的運動負荷和技術難度,則秉承著競爭目的根本需求,以追求極限與超越自我的名義而在這一過程中毋庸置疑地矗立于競技的頂端,促生著越來越多的標準化、機械化運動的身體。而當愈發完美而精致的身體競技形式展現之時,在審美樂趣和身體運動之愉悅體驗生發之余,人們是否也會對自身這具被技術所操控著的軀體而感到一絲的無助和失落呢?

        1.3 體之問

        那原始而樸素,徜徉于競技樂趣與運動中的身體之生命體驗的人的存在,在如今這般逐漸淪為競技手段和途徑的機械化競技體育過程中,也早已如技術化社會生存狀態中愈發空虛而失落的精神世界那般了無蹤跡。而當人們回到競技體育的發端去追根溯源時便不難發現,這種人之主體地位的確立,事實上更是對于體育這一以身體運動為根基的人類生存方式的一種獨立而特殊的生命活力的突顯與生發;是在競技的過程中,使人在身體的運動體驗中逐漸感知到那有如心臟跳動與血液流淌的生命存在感,在身體運動極限時體驗人對于生存在渴望,又在與他人的身體對抗之中體驗人對社會生存競爭本質的承受。因而,競技的本質唯有在身體運動的過程中才會真正得以顯現,也唯有在身體運動的生命活力的釋放與促生過程中,競技體育之“體”的存在才會真正被人們所感知和體驗。競技的一切源于身體的在場,更源于這種特有的運動著的身體存在感。

        2 身體的顯現:競技體育中身體的釋放與生成

        2.1 競技體育的身體存在與能量積蓄

        哲學中的身體,首先意指的是其物理性存在的軀體概念。人們依靠身體去體認事物的表象,去體驗生命的存在,去探究自身的存在與發展。這種生物性基礎的存在,一如身體中那持續流動著的血液一般,是人的發展所最不可或缺的客觀存在。身體的概念,也正是在這種客觀存在的界定與推崇中才得以顯現和確立。德勒茲認為:“身體就是強力,就是力和力之間的沖突及關系,就是物質性和生命性的肉體所固有的感受性、自發性、表現他者的能動性、超越肉體自身的思維性和自我性。”[2]這種以力為名的哲學概說,實質上是將身體的客觀存在進一步上升至生命體驗的層面,將生命本質的活力與動力化作為身體更具主動性與積極性的作用力,從而得以在生命的演進中不斷地釋放出來,推動著人的發展。身體不再是一種僵滯不變的實體,而是在與自身、世界的交互中發展的。在這一動態過程中,身體所承載的既是人的現實生活及其歷史印記的積累與延續,也是對未來生活的積淀與儲備。它既會隨著生命的興盛和衰微而延續著時間性的變遷,也會隨著生活內容的承載和豐富而生成著自身獨特的身體內涵,生成著不斷變化也不斷充實著的、真正融于人的生命體驗中的身體存在。

        而身體之于競技體育的根本性與必要性,也近乎是一種不容置疑也不言自明的基本屬性。即便是在學界對于競技體育之起源的問題仍舊紛爭不斷的現時代,無論是“游戲的誕生、宗教的演變、戰爭的激發,抑或是勞動的需求”[3],競技體育的起源都與身體活動的形成有著最為密不可分的內在關聯性。自動物屬性的逐漸脫離與演變之始,人類便在進化的過程中不斷地塑造與改變著其自身獨特的身體存在。而受其生物本能驅使,人類的這種獨特的身體塑造也不得不順應著生物界適者生存的定律,而為身體的存在鍛造著各為其用的生存技能。身體的各種活動形式便是在這樣的生存需求下誕生,且逐漸形成為人類的生命存在最為基本的表現形式。

        然而,早期的身體活動形式雖多樣,卻顯得過為分散而雜亂。且隨著人類社會的形成與擴張,個體的身體活動需求也隨其生存需要而各有不同。這使得人對于自身生存所必須的身體活動形式產生了技能化與專業化的現實需求,從而促生了將身體活動之基本表現形式加以抽象化與規范化的體育。體育“不再是生硬的重復人的身體活動形式,而是抽象的、象征性對其加以反映,因而也更加自由而具有創造性”[4],基本身體技能以身體練習的名義承載著人類社會日趨增長的生存需求,而生成著作為“人體基本活動能力的所謂身體素質,即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柔韌性、協調性和平衡性等能力”[5]。體育能夠賦予人們的身體以更多的專業化、針對性的練習,也能夠由此產生更為堅韌的社會生存能力。因而,伴隨著生命的延續,體育的過程也日趨呈現為一種身體經驗的積累以及身體能量的增長與聚集,繼而使人的身體變得更為強壯和堅實,也更具人之本質的生命特質。

        2.2 競技體育的身體釋放與力的生成

        競技尊奉“大自然最基本、最恒定不變的法規”[6]的體育活動規則化表現,近似于動物界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法則,致使人的體育活動在基本身體練習的意義之上,產生了人與人之間在身體層面的比較意蘊。這種比較不僅是一種游戲意義上的狂歡,更是一種爭奪狀態中對身體卓越的追求與體現,是有著明確勝負觀念的身體競爭。也正是這種明確的勝負觀念及其相連帶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才使競技體育較之體育活動本身而言,有了更多的目的性和競爭性。

        而對體育活動本身所引發的身體能量而言,這種目的性和競爭性的融入,便進一步地等同于對其能量積累的衡量和比較,等同于對其所演化而成的生命力與生存力的比較,繼而在寬泛的社會意義上也等同于為人與人之間能力的較量。因而,在這種身體競爭性的驅使下,人想要在其中占據優勢地位,便不得不將自身的身體能量釋放出來被他人所感知,將身體內儲存的生命力釋放出來,以彰顯其優于他人的生存力。此時的競爭所凸顯的已不僅在于身體的抗衡,而更像是一種人之生命本質的張揚,一種以力為名的自我宣告。正如拳擊運動中持續以雙手護頭來承受對手接二連三重拳沖擊的拳手,其每一次成功的出拳反擊都是一種在競爭壓迫之下的身體能量的爆發,一種自我身體力量的展現。在對抗中反擊,又在壓迫中生存,這種身體的直觀競爭力無疑是人之生命力最為熱情而激烈的釋放。對身體而言,能量的積累是能量得以釋放的必要前提和基礎,而能量的釋放則是能量能夠進一步精煉成為能力的必要過程。這種動態的身體能量互動所引發的身體生命力的生成,也進一步地將競技體育中的身體歷練為一種生命活力的體現,一種生存力和競爭力的融合。而這種生命活力的動態生成性和創造性,似乎也印證著尼采對于身體之強力意志的表述:意志的強盛正在于那“生生不息的創造力量”[7]。

        3 身體的認知:競技體育中身心的調諧與超越

        3.1 競技體育的身體認知與身心調諧

        然而,對競技體育中身體生命活力的確立與推崇,在賦予其積極的生命意蘊時,卻也使越來越多的觀點傾向于將競技體育的本質歸結于機械的身體意義層面,將競技體育看作是人的軀體進行的機械化身體活動,而與人的思維、意識等認知層面屬性割裂。以至于身體的強壯與頭腦的智慧之間被普遍的歸結為一種反比例的關系,使競技體育在社會意識形態中長期背負著思維與認知的欠缺這一莫名負擔。而這也直接導致了一系列不良社會效應的頻發,諸如對專業運動員文化素質的普遍質疑、對退役運動員工作能力的普遍否定等,競技體育也長期被如此決斷的價值觀念所籠罩,而久不得其所。

        實質上,恰恰是基于人的身體結構,人類才產生以自身的身體結構、身體行為、身體感受為標尺、標準和立意的諸多說明、解釋和界定世界萬事萬物的名詞、概念和范疇[8]。身體才是認知的核心載體,是認知得以生成并發揮自身效用的根本動力。身體認知所指代的由身體經驗到意識生成間的通達,實質上是將身體不斷經驗著的事物及其相關記憶的積累視為意識生成的前提,而在人腦的進化中生成著相應的意象。大腦繼而“從這些意象中抽象出同類意象的共同本質,從而形成圖式(schema)或意象圖式(image schema)”[9]。在這一身體圖式和意象的生成過程中,身體的經驗正是通過人的抽象思維能力轉化為更具普遍意義的概念,才能夠逐步構建著人的意識世界。這也正如梅洛·龐蒂提出的作為主體的身體概念所界定的那般,“意識只能是一種被體現的主體的意識,它只有與身體結合才有‘出場’的機會,被感知的世界不再是由主體所構成的意義的統一,而是肉身化寓居的場所”[10]。因而,在身體哲學看來,思維的運用和意識的產生實質上是身體經驗的一種抽象化表述,是身體在其感受性基礎上與他者及外在世界的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認知表現。認知是寓于身體之中的認知,身體也是貫穿于認知過程的身體。

        正與之前所述的思維的普遍缺乏觀點相左,競技體育的本質不僅根植于身體活動的形式,更有著積極而全面的思維運用參與其中,是在早期體育活動中基本身體技能的基礎上,歷經歷史文化和社會環境的浸染而逐漸形成的抽象化、規則化、技術化,且充滿娛樂性與挑戰性的體育行為系統,對于其規則化和技術化特性的強調在當代社會更為凸顯。正如一場完整的足球比賽便有如一個構造精良的機械設備一般,其中每一個隊員猶如是設備連接處不可或缺的齒輪,它的每一次運轉都承載著自身的獨特使命,推動著整支球隊的前進步伐。

        3.2 競技體育中身體認知的超越與創造

        競技體育這種獨特的認知屬性之所謂獨特,正在于它不同于純粹的理性邏輯思維那般僅停留于事物的抽象化思考,而是建立在身體活動的基礎上,通過思維的積極運轉而有序地調控著身體行為的變化。且在這一變化過程中,伴隨有積極的競賽心理作為輔助,從而得以構造出集軀體行為、思維與心理能力為一身的,真正基于身體本質的認知行為。這種根基于身體的認知,是更為接近、也更為徹底的體現出人之本質的認知,也是人的思維能力更為積極而全面的體現。在這一競技性身體活動的過程中,身心在二元本體論上所固有的隔閡被徹底的打破,取而代之的則是更為完滿的身心的諧調,以及在此基礎上不斷構建出的內在統一的身體存在。

        長期以來,哲學中的身心關系所處的兩難選擇困境,迫使認知行為也過多的被歸結于精神層面的締造,被神圣化為一種抽象的思維意象,使其與人的身體存在間總是留有一定程度上的隔閡和阻礙。人們渴望去進一步地探究和感受自身獨特的認知能力,卻總是無法使其與自身的現實存在相關聯。日常生活中簡單的身體行為因其機械化意義而難以觸及認知的層面,科技發達的現時代所廣受追捧的思維和創造能力則又集中于意識的層面而難以尋覓身體的蹤跡,身與心在認知行為上的連接點因此也變得愈發的難以尋覓。

        然而,這一連接點的根本性匱乏,在競技體育中卻似乎找到了最為切合的解釋。在這種根基于人之身體的活動形式中,認知的位置得以從高高在上難以捕捉的意識世界具體化為身體的切實感受性,而演變為一種有形的認知體驗,使認知不再是抽象化的意象存在,而成為了可把控的身體實踐。人們可以在競技體育的過程中切實地感受到認知行為的存在,也能夠在這種身體認知的過程中進一步地體驗認知能力對自身所引發的效應力。

        4 身體符號:競技體育社會表征與文化承載

        4.1 競技體育中身體的社會表征與符號

        事實上,無論是身體的顯現與釋放,還是身體的認知與超越,都是針對人之個體的、抽象化的身體哲學解釋。而從人的發展特性看來,更不可或缺的、更為深刻也更具現實意義的維度則在于人的社會屬性。這一人之于動物更為凸顯的特性,由始至終地貫穿于人類的歷史之中。人由最初的個體而聚居、整合而融為如今逐漸擴張的社會環境,人的生活也伴隨著社會的繁衍和變遷而變化,人的身體便也“終究是在社會之中的行動者的身體”[11]。正如福柯將身體器官的運轉方式和社會制度的形成與變遷相聯系,而認為社會環境中意識形態的生成是人對自身身體的社會化建構;瑪麗·道格拉斯認為:“身體是整體社會的隱喻,身體中的疾病也僅僅是社會失范的一個象征反應。”[12]這種生理與社會的雙重屬性對于人類而言,實則是一種“內在的、深刻的本質性關系”[13],是自其誕生伊始便貫穿其中的隱喻的本質。

        社會環境的復雜多變,一如競技體育中變化多樣而又無法預知的賽場,人的能力和心態的調整往往隨著場上環境和局勢的變化而起伏不定,參與其中的人們只能適時地調整著自身的身體狀態以應對競爭的侵襲;社會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法則,也有如競技體育所特有的嚴格的競賽規則、仲裁手段以及完整的規章制度體系,人們的身體行為既受其所制約,也受其所規范;社會生活對人的磨煉和改造,也有如身處棱角分明而冷酷無情的賽場生活,唯有拼盡全力的身體追逐才是對自身最為完滿的褒獎。即便是在雖敗猶榮的遺憾中落幕,對勝利的拼搏和追逐也必然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存在。正所謂雖身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競技體育中人們的身體狀態正如同對社會生存的一種表征,身體在競技中感受著社會生存的競爭和殘酷,也在體育中磨練著社會生活所必須的堅強意志和奮斗的勇氣。

        也正緣于如此緊密而深刻的內在關聯,競技體育中的身體在社會中也逐漸形成為一種抽象化的符號表征,一種以競技身體及其精神內涵的顯現為主要表象的符號系統。正如競技體育中運動員所擁有的強健的體魄、健康的身體形象,已逐漸成為社會語境中對身體與力量的表征;競技體育中迎難而上、頑強抗爭、堅韌不拔的精神內涵,也逐漸成為社會中堅強的意志和奮斗精神的代名詞;而競技體育所獨有的競爭和對抗之本質及其外在的競賽形式,也使競賽成為社會中體現競爭意識最為集中的表現形式。諸如此類的種種抽象化的體現,將競技體育的諸多特性通過一種抽象的表述方式而聚集為有著明確指代性的符號,形成著力量、堅強、拼搏、競爭等特性為核心的身體符號系統。它們緣于競技體育中的身體,也在這種社會化的符號系統中持續表現著自身的獨特屬性。而競技體育也得以在這樣的符號顯現中得以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闡釋著自身的身體屬性,拓展著自身,而成為社會語境中獨樹一幟的身體符號。

        4.2 競技體育的身體文化及其價值延展

        這種社會符號系統的生成,也使競技體育依靠身體的符號化表征而逐步構建著自身獨特,也更為寬泛的身體文化。這一競技體育的身體文化,涵蓋越來越多的文化表現形式,也將以身體為根基的競技體育屬性充分地融入更為寬廣的社會文化體系中,而逐漸達成一種更為徹底的文化滲透和價值生成。而這種內在屬性的滲透與外在價值的生成,對競技體育本身而言也正是對其自身本質屬性的深化地擴充,是對競技體育的文化表征的全新詮釋。

        早自古希臘時期開始,便有諸多以競技中的身體為元素的藝術作品流傳于世。無論是雕塑藝術中生動的形象刻畫,還是詩歌藝術中對身體之美的贊譽,競技體育中的身體都在文化呈現的過程中表述著自身獨特的本質力量。而在文化空前繁榮的現時代,這種本質力量的呈現更近乎處于層出不窮且創意百出的發展狀態。消費文化中競技賽事的興盛及其連帶的球星效應早已成為競技體育在社會中最為重要的文化表現之一;文學作品中也相繼出現以競技體育的競爭、拼搏等精神內涵為素材而構建的人物形象;影視作品則更將競技體育的現實本身作為藍本而搬上熒幕,通過鏡頭和膠片的審美化演繹而構建著與眾不同的身體體驗。一系列的文化表征的出現,使競技體育在這種豐富的文化意象中得以不斷完善,而身體也得以在這種競技文化的引導之下更進一步地突顯自身潛隱的本質價值。

        西方哲學中身體的遮蔽、覺醒與突顯的歷史積淀,為身體哲學體系的構建奠定了深厚而久遠的思想基礎。而在此基礎上,對身體哲學中更為本質的思想所做出的分析與闡釋,卻又使我們在對身體這一概念有了全新認識的同時,也對基于身體活動且又同樣起源于西方的競技體育本質有了全新的探究動力。無論是身體的釋放與力的生成、身體認知能力的突顯與超越,還是身體社會標準與符號的價值突顯,競技體育的本質都在身體這一深刻而復雜的載體之上有著更為深入而全面的體現。而這一身體哲學視域下的競技體育本質維度的闡釋,也為競技體育深刻內涵的挖掘積淀著更為根本而豐富的財富。

        參考文獻:

        [1] 聶嘯虎. 關于競技運動起源問題的哲學思考[J]. 體育與科學,1987,8(6):1-4.

        [2] 張之滄. 后現代的身體觀[J]. 與現實,2009,18(2):58-64.

        [3] 席煥久. 體育人類學[M].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62-66.

        [4] 顏紹瀘. 競技體育史[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2.

        [5] 于文謙. 競技體育學[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36.

        [6] 路云亭. 競技的本質[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22(6):461-464.

        [7] 周國平. 略論尼采哲學[J]. 哲學研究,1986,2(6):18-26.

        [8] 張之滄. 身體認知的結構和功能分析[J].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8(3):30-39.

        [9] 費多益. 從“無身之心”到“寓心于身”——身體哲學的發展脈絡與當代進路[J]. 哲學研究,2011,25(2):78-84.

        [10] 王亞娟. 梅洛·龐蒂自然研究中的身體之思[J]. 世界哲學,2012。21(2):67-76.

        [11] 鄭震. 論身體[J]. 社會學研究,2003,31(1):52-5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国产亚州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最新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中文字幕少妇偷人激情在线看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无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