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范文

        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范文

        云南省土地管理局:

        你省(89)云土籍字第1號《關于鐵路、部隊在城鎮土地使用權申報工作中有關問題的請示》收悉,現函復如下:

          1、鐵道線路用地,由鐵路分局到線路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進行申報,線路以外鐵路部門使用的土地,一律以宗地為單位,由直接使用土地的單位向縣級土地管理部門申報。

          2、關于軍隊用地的地籍測量工作及收費,按照財政部、國家土地管理局、解放軍總后勤部(1988)后營字第766號《關于軍隊土地詳查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辦理。鐵路部門使用的城區土地,由土地管理部門統一組織地籍測量,對確有測繪力量的鐵路及其他用地部門,可以參與當地市、縣土地管理部門統一組織的地籍測量工作,承包全部或一部分地籍測量任務。

        第2篇: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范文

        【關鍵詞 】地籍測量;國土資源;土地管理

        一、地籍測量的性質和內容

        地籍測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它是以地籍調查為依據,以測量技術為手段,精確測出各類土地的位置與大小、境界、權屬界址點的坐標與宗地面積以及地籍圖,以滿足土地管理部門以及其它國民經濟建設部門的需要。

        1、地籍測量的性質

        為滿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權屬調查的基礎上,借助儀器,以科學方法,在一定區域內,測量每宗土地的權屬界線、位置、形狀及地類等,并計算其面積,繪制地籍圖,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而進行的專業測繪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術基礎。

        2、地籍測量的方法及內容

        按設備手段不同,分為普通測量法、航測法和綜合法;按地籍原圖的成圖方法,分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圖懈法;按基本圖件的可用性,分為地籍修測、補測與全測。地籍測量的內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測量,地籍細部測量,地籍原圖繪制,面積量算與匯總統計,成果的檢查與驗收。地籍測量必須以土地權屬調查為先導,在地籍調查表及宗地草圖的基礎上進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記的依據。地籍測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圖,包括分幅鉛筆原圖和著墨二底圖。

        3、第二次土地調查的問題與方法

        第二次土地調查在技術隊伍、組織實施、技術攻關、項目承擔、業務指導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要繼續做好資源大調查土地調查工程的組織實施工作和項目承擔工作,加快推進土地勘測規劃院系統建設。這就要求我國要迅速形成對國家土地督察工作的技術支撐。建立對口技術支撐與服務的機構,統籌全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系統的力量,在人力、物力和技術上全面配合土地督察工作。

        深化事業單位改革,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內部機制,改革單位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真正體現按勞分配為主體、綜合多種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轉變技術保障方式,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科研力量。在科研工作中,科研人員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多調查研究,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要注重前瞻性和戰略性問題的研究。

        二、地籍測量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1、地籍測量的經濟作用

        (1)為房地產事業服務。地籍測量的結果是實行土地和建筑物產權管理十分重要的依據,土地產權發生變更的時候,要通過對地籍測量資料來核查上面相應的登記記錄和土地權屬關系,并根據測繪的成果來判定其權屬問題。如果出現了測繪結果不能反應權屬的狀況時,根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確認的權屬關系來重新的進行修測,并作為其修測的權屬資料進行記載。城市土地的利用和規劃的基礎就是地籍測繪,并且為建設用地及土地等級的評定提供基礎的參考材料。

        (2)為房地產的開發和超商引資服務。地籍測量的結果詳盡細致,能夠很好地反應權屬界線、面積、地塊用途、位置、房屋的結構和使用者及所有者進行全面的體現,這些都會給要進行土地開發的人提供詳細的考核資料。

        (3)為權屬糾紛問題服務。法院在解決上訴的權屬糾紛問題時,會根據相應的測繪部門提供的測繪資料來分析情況,給案情的審理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4)為征收土地使用稅服務。對土地使用稅的征收是按照納稅人占用土地的面積為計算標準進行的土地稅征收,土地的相關管理部門應該為當地的稅務機關關提供土地使用可能性的權屬報告的規定,根據地籍測繪的成果來進行合理的判斷,這就是地籍測繪在土地征收中的作用。

        (5)為房屋災害損失賠償服務。這里主要指的是,當有重大的災情發生時,建筑物一旦被毀,如果在這之前進行了財產保險,那么就可以根據測繪結果像保險公司索賠。

        (6)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地籍測量的成果會直接的體現其現勢,當進行城市規劃和改造的時候,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就可以根據現勢來進行合理的布局。

        (7)為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提供服務。地圖的比例尺都是根據一定的周期進行更新的,地籍測繪的動態管理可以為地圖的更新提供良好的基礎,按基本比例尺的測繪要求,對地籍測繪的成果及未來反應的部分,及時的加以補充后,就可以成為基本比例尺地圖了。

        2、利用地籍測量的特點來解決實際問題

        地籍測量是為獲取和表達地籍信息所進行的測繪工作。其基本內容是測定土地及其附著物的位置、權屬界線、類型、面積等。

        (1)最基本的測繪工具。地籍測量是一項基礎的具有政府行為的測繪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職能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政性技術行為。現階段我國進行地籍測量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國家為保護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護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為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計劃提供基礎資料。

        (2)有法律意義的參考系統。地籍測量為國土資源管理提供了精確可靠的具有法律意義的地理參考系統。

        (3)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地籍測量是在對完整的地籍調查資料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選擇不同的地籍測量技術和方法。地籍測量成果可根據國土資源管理的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圖、數、表冊等資料。

        (4)地籍測量具有勘驗取證的法律特征。無論是產權的初始登記、還是變更登記,或他項權利登記,地籍測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測量技術手段對權屬主提出的權利申請進行現場的勘查、驗證,為土地權利的法律認定提供準確、可靠的物權證明材料。

        (5)各種關系的核心。地籍測量的技術標準既要符合測量的觀點,又要反映土地法律的要求,它不僅表達人與地物、地貌的關系和地物與地貌之間的聯系,而且同時反映和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以土地產權為核心的各種關系。

        (6)維持現實性。地籍測量工作始終貫穿于建立、變更、終止土地利用和權利關系的動態變化之中,并且是維持地籍資料現實性的主要技術之一。

        (7)各個技術集成和應用。地籍測量技術是普通測量、數字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面積測量、大地測量、GPS等技術的集成或應用。

        (8)從事人員必備的知識。從事地籍測量的技術人員應有豐富的土地管理和法律法規知識。

        3、地籍測量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

        土地市場模式的轉變是創造可持續發展財富的必然要求。它是在土地占有的安全性需求、地籍簿與土地登記冊的支持下創建的,更關注經濟和土地法律方面,雖然它能將地籍簿與土地登記冊分開,但還是一個系統,因為兩者在負責記錄所有權、使用權、土地價值和信息使用方面有著簡單的聯系。這意味著不僅僅要把地籍當作規劃、測量土地邊界、解決邊界爭議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通過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和價值等有關土地信息來創造財富。其中。土地使用權是主要因素,市場力決定了土地的經濟價值,任何限制土地利用的行為總會影響到它的價值,從土地市場的角度出發,與固定資本相關的土地潛在使用權是決定土地價值的關鍵因素。

        三、結束語

        總之,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是實現我國土地事業改革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助推器。因此,我們必需要重視土地管理和地籍測量工作,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第3篇: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范文

        關鍵詞:地籍測量;技術;管理

        Abstract: Ground measurement belongs to mapping the behavior of government, is the foundation and basis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its key purpose is to clear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urban land situation in detail, covering property, the position, size and purpose and valu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do certain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lay the foundation and prerequisit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l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the national large-scale cadastral survey continue to carry out and promot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status quo, cadastral survey becomes increasingly critical and important, the demand of Cadastral Surve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s increasing. Below mainly to do a brie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cadastral measurement technology.

        Keywords: Cadastral Survey;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 P27

        要使土地管理工作順利進行與開展,必須做好地籍測量工作,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依據與基礎,地基測量首先要以地籍調查作為根據,同時結合相應的技術方法,從控制到碎部,對各類土地進行精準的測量,包含其大小、位置以及權屬界線等,繼而形成地籍圖紙,供土地管理部門或者其他相關建設機構參考與研究。

        一、地籍測量的主要涉及內容與意義

        地籍測量的主要環節與內容涵蓋以下幾點:地籍平面控制測量(在要求的測量范圍內,根據有關規定要求對控制點進行相應的科學合理的須選取,逐步對平面的相關位置信息作出測量的階段),地籍細部測量(以上述所提到的平面控制點為依據,對地籍的相關內容以及附屬物的信息做相應的調查與測量,并按照規定的相關比例要求形成圖紙完成測繪過程),地籍原圖繪制,測量計算地籍面積大小,對整體面積做統計與匯總,對測繪成果進行核準與校對。要進行地基測量首先要對土地的權屬情況進行了解與知悉,這是測量工作的先決條件與要求,要在現有的地籍調查表和宗地草圖的前提下開展,城市要進行城鎮化建設要在地籍測量成果是開展與進行,同時城鎮以及農村土地管理也要以測量數據與信息為主要基礎與根據。

        地籍測量的結果與數據信息有相對重要的作用與意義,主要表現在下述幾個反面(1)地理性質的作用與功能,測量的成果能夠將土地的方位、規模以及權屬等情況進行幾何性質或者數字性的反映,同時能夠顯示在全國統一的坐標體系之中。(2)法律性的作用與功能,測量成果能夠反映不動產的權屬狀況,比如其租賃或者其他使用情況都能夠做出詳細的反映,這些數據與信息一旦經由規定程序進行相關的法律認證,便能夠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3)稅收或者經濟功能與作用,測量數據能夠對不動產進行評價、定級、征稅、轉讓等。(4)能夠為土地規劃與建設提供依據,這是管理或者規劃。測量成果能夠為城市建設、規劃以及環境保護或者旅游建設開發等提供詳細的依據與信息,并提供土地管理與規劃治理的依據。

        二、地籍管理的方式、相關技術以及管理狀況

        1.地籍測量工作開始之前,要有比較扎實的前期準備階段與工作,做好地籍調查階段的工作。要做好地籍測量工作,首先必須保證地籍調查工作的質量,調查情況好壞與否直接關系到測量的成果質量。通過地籍調查能夠對土地的基礎情況做到比較清晰詳盡的了解與知悉,繼而形成相應的表格或者圖標進行反映,這些信息能夠為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土地利用規劃等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信息與基礎依據,此后,才能夠為征收稅收、城市規劃與建設、等管理工作提供基礎并可以為國民經濟各部門使用與查詢,當前,地籍信息化不斷進步與發展,要不斷滿足社會日益高漲的要求。要將土地工作做好做到位,首先必須對土地情況做出全面的調查與知悉。地籍調查等工作屬于政府行為與活動,所以,,地籍調查相關工作必須當地政府組織相關人員開展與進行,并設置相應的部門機構,開展地籍調查的市、縣有必要成立以主管市(縣)長為首的地籍調查、土地登記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地籍調查和土地登記工作,研究處理地籍調查和土地登記中的重大問題,特別是研究、確定、仲裁土地權屬問題。領導小組必須責令調查轄區內各級國土部門和行政部門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負責本轄區內地籍調查工作的實施,對轄區內的地籍調查工作進行技術指導、組織協調及檢查驗收,使地籍調查工作的質量有管理上的保證。

        2.豐富地籍管理的技術與方法。

        2.1 GPS-RTK技 術。實 時 動 態 (Real-TimeKinematic,簡 稱RTK)測量技術,是以載波相位觀測量為根據的實時差分測量技術。通過無線電接收設備,接收基準站傳輸的觀測數據,然后根據相對定位的原理,實時地計算并顯示用戶站的3維坐標及其精度。通過差分定位,對于GPS定位中存在的多臺接收機共有的誤差(如衛星時鐘差、衛星星歷誤差)、信號傳播誤差(如電離層折射誤差、對流層折射誤差)以及與接收機有關的誤差等公共誤差,可以得到很好的消除或削弱,從而提高測量定位結果的精度。

        2.2動態定位技術CORS及應用。CORS系統是GPS系統突破性的發展技術,它分為設備控制網、數據采集網、數據處理中心、定位測量等四大部分,來實現與各個數據終端的鏈接,進而形成專用的數據通道的過程。CORS系統是使用基站的方式來實現連接的,用戶隨時可以觀測,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2.3VRS-RTK技術。VRS-RTK精密的實時定位是地籍測量與基準控制網聯測的有效方法,并為光電測距或全站儀提供局域測量控制數據。如果不考慮信號遮擋的話,在農村或多數城郊施測時,也可用于直接細部測量,如邊界標記和地形目標觀測。

        2.4白紙成圖法。白紙成圖法屬于圖解法的一種,在地籍測量中應用廣泛,有大平板儀、小平板儀配合經緯儀等多種作業模式。平板儀測圖技術,在地籍測量建立圖解的初期運用,并以此為基礎。使用平板儀測量法的缺點是對野外實測的數據不夠精確,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在實際的地籍工程測量中逐漸被替代。

        2.5攝影測量法。攝影測量法一般采用航空攝像的方式對獲取的目標進行相關的測量。通常采用全數字的方法形勢求得界址點點位坐標。如果地面通視情況不佳,采用高精度方法是首選,能夠有效的提高效率。對于采用其它方法施測界址點坐標而言,利用此種方法進行地籍測圖,是目前比較常用和普遍的方法。

        3.加強人才培養與培訓是提高地籍測量水平的關鍵。地籍測量工作,和其他的工作相比,技術要求比較高,這就要求相關的技術人員整體素質要過硬。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測量的時候要綜合地形條件進行科學測量,目的是為了保證數據的更加準確。所以,從地籍測量部門角度來說,要不斷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使得他們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能夠在不同的條件下,選擇最科學合理的測量方法。為了保證勘察記錄及結果的準確性,一定要結合先進的地籍測量技術,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地籍測量的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先進的地籍測量技術能夠提高自動化程度、提高精度、提高現勢性、提高數字地籍測量的實用性,通過利用這些先進的技術,及時發現解決傳統測量中存在的問題,保證整個地籍測量工程的施工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更加注重地籍測量的質量,地籍測量本身的專業性很強,這就要求專業技術人員有著過硬的素質,切實在實際中做好地籍測量工作。在新形勢,研究地籍測量用著重要的積極意義,它不僅可以促進國土資源管理水平的提高,還能促進當代高新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不斷的發展與創新。

        參考文獻:

        張普.數字地籍測量技術標準的探討[J].測繪標準化.2002(06)

        第4篇: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范文

        關鍵詞:測繪技術 土地管理 地籍測量 3S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地籍測量具有專業性強的特點,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地籍測量有了巨大的變化,數字測繪和以全球定位系統、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為代表的3S現代測繪技術使得地籍測量與現代測繪技術密不可分。土地管理利用現代地籍測量的內容包括土地界、土地面積、土地權屬位置和與土地利用類型、質量好壞等有關的諸多專門測量。由于地籍數據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所以地籍數據要求較為精確,且需要有很強的實效性,這就需要及時、同步更新,這樣才能給相關的管理部門提供有用的資料。現代地籍技術的測量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野外數字測量、GPS測量、業內掃描數字化測量以及數字攝影測量與遙感。

        一、地籍技術的四種測量模式

        野外數字測量、GPS測量、業內掃描數字化測量以及數字攝影測量與遙感這四種測量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用途,通過優劣勢互補能更好地實現地籍信息的全面采集。

        全野外數字模式

        全野外數字模式運用的測繪產品包括有關的地形圖和地籍圖,這些都是國土、房產、水利和電力等部門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系統的信息重要來源。地籍數據庫和有關的地籍管理系統的優劣也與全野外數字模式采集到的數據直接相關。全野外數字測量使用的重要工具是全站電子速測儀,我們根據其所搭配的不同硬件有三種方式:全站儀+電子記錄簿+測圖軟件、全站儀+掌上電腦+測圖軟件以及全站儀+便攜式電腦+測圖軟件,其中,全站儀和測圖軟件必不可少。

        全站儀和測圖軟件搭配電子記錄簿的好處是可以實地測量各種重要的地籍數據,但由于設備的硬件問題,這種搭配的草圖常會出現差錯,效果也不大理想。而當電子記錄簿換成便攜式計算機時,數據處理也就更加高效和便捷,且出錯率較低,但此種方式的價格昂貴,不大適合野外環境。此外,掌上電腦的加入,使得藍牙傳輸成為可能,這也外業測量更加智能化和電子化,不同地籍測量方式也能夠可視化,而且掌上電腦攜帶更加方便,現場成圖,屬于高效和便捷的方式。

        GPS測量模式

        隨著現代測繪技術精度要求的提高,GPS的使用越來越多,GPS-RTK技術在整個地籍測繪中的應用急速擴展。GPS測量模式有利于實時掌握地籍要素的坐標,通過現場檢驗測量的結果,降低了因錯誤而返工的概率。

        GPS-RTK的運用模式也有兩種:GPS-RTK接收機+測圖軟件和GPS-RTK接收機+全站儀+掌上電腦+測圖軟件。第一種模式中,GPS-RTK接收機在接受完各種地籍數據之后,GPS數據處理軟件將其進行初步處理并存儲在數據文件之中,與此同時給測圖軟件繪制草圖。GPS-RTK接收機具有實時性、速度快、精度高等特點,減少了控制點,但由于無線電死角等關系導致有些數據無法采集,則需要用全站儀來完善。GPS-RTK接收機+全站儀+掌上電腦+測圖軟件這種模式適用于任何地形環境條件和比例尺地的地籍圖測繪,是全天候、高效快捷的地籍測繪模式。

        業內掃描數字化測量模式

        “準地籍測量”是最近幾年出現的業內掃描數字化測量模式,這個是將已經存在的地形上根據地籍臺賬實地標繪一些宗地界址線,劃分出調查區等,調查地名、門牌號碼、房屋層數等,同時將不清楚或精度不符合的地方標示出來以待變更或添加。“準地籍測量”有一前提就是測量的區域內的地形圖有較強的實時性,且控制點、目標點等明確。

        4、數字攝影測量與遙感模式

        數字攝影測量與遙感模式未來有著廣泛的運用。多平臺、多傳感器、高分辨率和高光譜等成為了航空航天影像信息獲取的方向,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影像也將成為地理空間信息獲得的來源。激光成像雷達、數字攝像機等為主題的機載三維數字攝影測量系統的快速發展,使得各種專題的地籍測繪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能及時快速的更新地籍測量信息。

        二、現代地籍測繪技術的基本流程

        現代地籍測量離不開現代測繪技術的使用,現代測繪技術將地籍測繪外業、內業綜合在一起,不僅可以高效地完成地籍測量工作,而且還能夠建立起豐富的地籍數據庫,并建立有關的地籍管理系統,奠定“數字國土”工程和現代地籍管理的堅實基礎。現代地籍測繪利用全站儀、計算機等自動采集地籍要素,并將其傳輸到計算機上,經過專業軟件的分析、整理、編輯最后將其加入到數據庫。其基本的流程如下:

        1、分析資料

        資料分析主要是對測區內已有的地籍數據進行分析,這是熟悉測區地形的重要工作,通過資料分析和本身的設備條件等來確定所要采取的測量技術。

        2、獲取數據

        要獲得有用的資料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對原有資料的分析,直接利用原始正確的地籍資料等;二是直接去野外進行信息采集和收集。獲取的數據應當能夠滿足需要,要涵蓋全部的地籍要素的有關數據,如地形數據、地類數據等。

        在獲得了數據之后,應當按照當前數據庫的要求對已有的數據進行編輯、整理,編輯整理過后要及時將數據存入數據庫之中。同時,數據的統計、分析和匯總工作也必不可少,要建立整個市的地籍數據庫,建立地籍管理檔案系統。

        三、結語

        總之,由于現代化設備和數字技術在現代地籍測量中的應用,使得地籍要素數據的采集、收集、處理等工作都變得更加高效、快捷,地籍測量工作量在減少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投入進地籍測量的人力和物力。作為為土地管理服務的一種專業化測量,地籍測量與現代技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加強對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研究能有效提高我國國土資源的管理水平,加快數字化城市的進程。

        參考文獻:

        [1]黃曉君.城鎮地籍測量及精度分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蘇哲.論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形圖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促進發展(應用版),2010(04)

        第5篇: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范文

        關鍵詞 地籍;農村地籍調查;農村地籍調查的技術方案;技術路線

        中圖分類號 F3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3)011-0214-01

        1 農村地籍調查的技術方案

        1.1 農村地籍調查方法

        現階段農村地籍的重點一方面應能確保土地權屬的管理,保障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另一方面要有利于農業用地的保護和發展生產。因此在地籍調查上,主要是對非農建設用地的保護的集鎮土地登記和集體所有制土地自然村落――宅居地的權屬確定。

        1.1.1 詳查資料與地籍資料的差異

        為弄清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資料中有哪些可借助于于地籍調查中,使其不僅能達到經濟、快速的目的,而且還有技術上和法律上的保證,有必要首先弄清楚這兩種資料的差異。

        1.1.2 自然村落―宅基地的地籍調查

        1)農村宅居地的地籍調查。農村宅居地調查可將核實丈量和權屬結合進行,調查的同時添寫地籍調查表或調查記錄,相鄰宅基地界線及時由雙方法人或法人代表指界確認并因地制宜設立界標,在調查表上簽字蓋章,至于在村內、外廠礦企業單位用地仍應采用先申報,后進行權屬調查,確立權屬界址點位置,再進行地籍測量。

        2)宗地界址邊的勘丈及宗地草囝的繪制。宗地草圖是以權屬界為主要內容的實地勘丈圖。宗地圖形與實地大約成比例,在相應位置注記實量的界址邊長和確定界址點的條件距離及界址邊與實地相鄰地物的關系距離。

        3)村莊地籍測量。村莊地籍測量的方法要考慮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和靈活性,同一地區視其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測量方法。

        1.2 方案的實施

        農村地籍調查方案確定以后,就會用于實際生產中,在實際生產中到底如何去實施以及在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如何去處理,介紹如下。

        地籍調查實施方案:

        1)土地權屬調查。①土地的確權。土地的確權是指在主管部門的主持下,由權屬主、相鄰土地權屬主、地籍調查員或其他必要人員參加的集體依法對土地權屬的認定,包括權屬類別和權屬主的確認。②有爭議宗地界線處理方法。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與國有土地之間的土地權屬界線,雙方有邊界協議或正式文件或國有土地使用者已辦結土地登記手續的,其協議、法定界線、界址等作為確權依據。③界址點設置。權屬界線走向明顯變化處及2個以上權屬界線交叉處,應設置界標,并在工作底圖上標注界址點。

        2)地籍測量。地籍測量分為地籍控制測量和地籍要素測量。地籍控制測量是地籍圖件的數學基礎,是關系到界址點精度的帶全局性的技術環節,因此,地籍控制測量必須做到“精心設計、從高到低、分級布網、嚴密實施”。地籍要素測量必須滿足:①測出每宗地的界址點、界址線的準確位置,以及宗地內主要建筑物的位置,以滿足地籍圖的要求;②測出每宗地內的建設用地、農用地及未利用地的范圍,以滿足土地利用現狀圖的要求。測圖者要與調查者配合,對每宗地都要進行嚴格的測量。

        1.3 農村地籍調查方案的實例

        農村地籍調查在實際生產中應該如何實施,本節將通過實例來探討。

        1.3.1 測區情況

        本次調查的地點是土橋鎮,土橋鎮位于榆樹市的東南邊陲,東與黑龍江省五常市,南與吉林省舒蘭市接壤,是兩省三市六鄉鎮的結合部。全鎮幅員面積135平方公里,現有九個行政村,103個社員小組,人口2.6萬人,耕地面積7600公頃。省級榆山油柏公路在本鎮通過,村村沙石路,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四通發達。

        1.3.2 測繪資料及利用情況

        1)控制測量資料。原有吉林省測繪局提供的C、D級GPS控制點(2005年施測)做為本測區首級控制的起算點。

        2)圖件及其它資料。①由榆樹市國土資源局提供的1:10000地形圖(1993年航測),做為本次地籍調查的設計用圖和工作標圖。②榆樹市國土資源局提供的1:1000地形圖(1988年精測),用于本次地籍調查的街坊劃分和外業工作參考圖。③各級政府頒發的有關地籍調查、測繪的政策、法規和有關文件。④地籍檔案:申請書、權源文件、地籍調查表等檔案。

        2 技術依據

        1)GB/T7929-1995《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式》;

        2)GB14804-93《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要素分類與代碼》;

        3)《全國土地分類》國家土地管理局土資發[2001]255號;《試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吉林省土地管理條例》;

        5)CH1002-95《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

        6)CH1003-95《測繪產品質量評定標準》;

        7)《吉林省地籍調查成果驗收辦法》;《試行》;

        8)本項目專業技術設計書。

        3 地籍調查的步驟

        1)權屬調查。2)地籍測量與勘丈。3)打印數據、表格,成果輸出。4)質量檢查。5)提交成果。

        4 結論

        通過本次對農村地籍調查的研究,本論文得出以下結論:

        1)本文就農村地籍調查提出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調查技術方案,其中運用了比較先進的地籍測量方法,在實際工作當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農村地籍調查工作可按以下步驟來展開:

        權屬調查――地籍測量――成果輸出――質量檢查――提交成果

        基于現行的土地管理存在的問題,將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

        1)完善地籍管理制度。

        2)實現地籍管理系統化、信息化以及管理信息的數字化。

        3)提高地籍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大力培養專業型人才。

        4)加強群眾對地籍管理的認識 地籍管理涉及千家萬戶,服務面向全社會。

        參考文獻

        [1]張炳元.農村土地調查之淺談[J].土地管理:科技情報資料匯編,1990,1:19-21.

        [2]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A].新華社北京,2007,6,26.

        [3]徐冬妮.談我國現行地籍管理[J].安徽農業科學,2007,24:7633,7635.

        第6篇: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范文

        關鍵詞:地籍測量;測繪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 P271 文獻標識碼: A

        一、地籍測量的含義

        地籍測量主要是指利用現代測繪技術以一定的精度測定土地境界、土地權屬位置、土地面積并以反映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狀況以及質量等級的專門測量,它為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提供具有現時性的土地詳查資料,并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地籍測量不同與普通的地形測量,地籍測量應隨著宗地的土地登記的變更而不斷地更新,時時保證地籍資料的現勢性。地籍測量是測繪技術與法律的綜合應用,地籍測量是一項基礎性的具有政府行為的測繪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職能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政性技術行為;地籍測量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確、可靠的地理參考系統;地籍測量是在地籍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地籍測量具有勘驗取證的法律特征;地籍測量的技術標準必須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測量工作有非常強的現勢性;測繪人員不僅要具有熟練的測繪技能,而且還應熟知相關的法律法規。從事地籍測量的技術人員應有豐富的土地管理知識。 

        二、地籍測量的基本方法 

        1、地籍碎部測量的極坐標法

        在控制點A 上架設儀器,并以控制點A和點B 定向,由于全站儀的廣泛應用,該法已成為目前獲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通過直接將每個碎部點的高度角,水平角和斜距自動記錄在電子手簿或掌上電腦上,直接解算界址點的三維坐標。 2、利用全站儀的界址點測量

        對于高層建筑物或較為隱蔽的地區,R TK 接收機接收條件不好,測量狀態無法固定時,則應用全站儀進行界址點測量。所用全站儀都具有自動記錄和內存管理功能,外業直接觀測界址點的平面坐標,并記錄在全站儀內存中。在測量過程中注意畫草圖,由于全站儀的測量的坐標精度高,且又能如實記錄數據,方便地向計算機傳輸數據,所以也是數字測圖的主要方法。在部分界點和地物點無法用儀器直接施測時,可在圖根點或界點上用鋼尺測量取栓中采用距離交會法,內外分點法等幾何方法求其坐標,量取栓距時應注意要有多余條件檢核,以排除粗差,對作為起算點的界址點應量取至少1~ 2 條界址邊長,檢核其精度。 3、白紙成圖法

        白紙成圖法包括大平板儀,小平板儀配合經緯儀等作業模式,它是一種圖解成圖法,在建立圖解地籍時,最初圖解地籍測量是建立在平板儀測圖技術基礎上的,由于平板儀測量法不能提供精確的野外實測坐標數據,而只能得到圖解資料,因而只能提供圖解地籍,隨著解析測量方法以及攝影測量法的廣泛采用,平板儀測量法已逐步被取代。

        4、攝影測量法

        攝影測量法也稱航空攝影測量法,是一種利用被攝物體影像來重建物體空間位置和三維形狀的技術,主要采用全數字攝影測量的方法求得界址點坐標。界址點的數目很多,地面通視不良的情形下,采有高精度的攝影測量方法是經濟有效的,對于采用其它方法施測界址點坐標,而用航測法繪制地籍圖,更是我國當前城鎮地籍測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三、地籍測量技術的應用分析

        1、GPS——RTK 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1.1控制測量 

        傳統的控制測量采用三角網、導線網方法來施測,不僅費工費時,要求點間通視,且精度分布不均勻,在外業中也不知道測量精度如何,采用常規的GPS靜態測量,在外業測量過程中不能實時知道定位精度。外業完成后,回到業內處理后發現精度不合要求,還必須返測,而采用RTK來進行控制測量,在測量過程中,同時接受基準站和衛星同步觀測數據,實時解算整周未知數和用戶站的三維坐標,如果解算結果的變化趨于穩定,且其精度已滿足設計要求,便可以結束實時觀測,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觀測效率。

        1.2土地利用動態測量

        主要包括宗地測量、土地利用更新調查測量和違法用地測量等。傳統的測量方法是利用已知控制點,利用全站儀逐步測量待測點坐標,都要求帶測點和控制點完全通視,操作人員一般為2-3人。采用RTK技術后,僅需一人背著儀器到要測的待測點或特征點上停留1~2s,同時輸入特征編碼,把一整個區域或宗地測完后回到室內,由專業的軟件接口就可以輸出所要求的圖幅。如配備電子手薄則可進行各種專題圖的可視化測量,如鐵路帶狀地籍圖、電力系統地籍圖、水利流域地籍圖等專題圖。

        1.3界址點放樣測量

        建設用地勘測定界是界址點放樣測量的主要內容,工作要求是采用一定儀器把設計好的點位在實地給標定出來。傳統常規的放樣方法很多,如經緯儀交會放樣,全站儀的邊角放樣等,一般要放樣出一個設計點位時,往往需要多次來回移動目標,而且需要2-3人操作。如果點位不通視,那么還需利用更多的已知點,程序十分復雜,工作效率很低。采用RTK技術放樣時,僅需把設計好的點位坐標輸入到電子手薄中,背著GPS接收機,它會提醒你走到要放樣的位置,既迅速又方便,由于GPS是通過坐標來直接放樣的,而且精度很高也很均勻,因而在外業放樣中效率會大大提高,且只需一個人操作。 

        2、全數字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全數字測繪是在現代機助制圖技術下發展起來的高新測圖技術。是以傳統的白紙測圖原理為基礎,采用數據庫技術和圖形及數字處理方法,實現地圖信息的獲取、變換、傳輸、識別、存貯、處理、顯示、編輯修改和計算機繪圖。實用全數字測繪技術,實現一體化作業,大大減輕了室外作業的強度,縮短了成圖周期,采用全站儀進行野外采集工作半徑大,所需控制點數目比傳統白紙測圖大大減少。將傳統的逐級控制方法與現代測量技術手段相結合,既保證了成果的高精度,又保證了作業的高速度。打破傳統的觀念與局限,使整個作業流程方便快捷,作業人員得心應手。精度永遠保持不變充分體現出一圖多用的優勢,避免了重復測繪,節約了資金。 

        4、GIS在 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在地籍、地形的測量技術中,其中的GIS技術正在不斷的全方向發展。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統是GIS 技術系統集成平臺, 可實現異構環境下多個信息系統和應用系統之間的通訊協作。基于WWW的GIS (WEB GIS) 是利用Internet 技術在網絡上空間信息, 供用戶瀏覽使用, 成為GIS 社會化大眾化最有效的途徑。面向對象和構件的GIS 是把GIS 功能模塊劃分為若干個標準控件, 分別完成不同的功能, 并通過可視化工具集成起來, 形成最終GIS 的應用。嵌入式GIS 是把GIS 功能和嵌入式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相結合的創造更自由隨意的GIS應用的模式。三維GIS (3D GIS) 目前研究重點集中在三維數據結構的設計優化實現, 立體可視化技術的應用, 三維系統功能和模塊設計等方面。數字地球是對真實地球及其相關現象的統一性的數字化重現和認識, 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數字化手段統一處理地球問題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

        在GIS 軟件的開發上, 更換平臺和環境,擴展數據庫管理系統、更改一切語言和開發模式。在理論研究的方面, 時空數據處理及其三維GIS還是當前的熱點, 隨著計算機處理的能力和多維空間可視化技術方面的進步, 推進商品化的多維GIS將為時不遠。

        結束語

        地籍測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它是以地籍調查為依據,以測量技術為手段,從控制到碎部,精確測出各類土地的位置與大小、境界、權屬界址點的坐標與宗地面積以及地籍圖,以滿足土地管理部門以及其它國民經濟建設部門的需要。 

        參考文獻

        第7篇: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范文

        【關鍵詞】GPS-RTK;地籍測量;應用

        1.GPS-RTK技術介紹

        GPS是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制的衛星導航系統,從軍事方面發展起來的。出于軍事目的,它提供兩種服務即標準定位服務SPS和精確定位服務PPS。前者用于民用事業,后者為美國軍方服務。美國政府為限制非軍事用戶和其他使用GPS的精度,分別在1991年和1994年實施了“SA”技術和“AS”技術,即“有選擇可用性”技術和“反電子欺騙技術”,使SPS服務水平定位精度降低到100米,而在密碼保護下的PPS服務精度提高到1米。

        針對美國實施的“SA”技術,各國紛紛采用技術對策,出現了差分GPS即DGPS。“差分”概念的提出幾乎可以完全消除“選擇可用性”帶來的誤差。它利用某些地面發射站發送的已知精確位置的基準信號,將其與GPS的定位信號進行比較和修正。這樣,通過建立基準通訊鏈方式,使GPS數據實現精確校正。而RTK動態實時差分技術,則是以載波相位觀測量為根據的實時差分GPS測量,它是GPS測量技術發展中的一個新突破。它的工作思路與DGPS相似,只不過是基準站將觀測數據發送到移動站,移動站接收機再采用更先進的在機處理方法進行處理,從而得到精度比DGPS高得多的實時測量結果。

        2.地籍測量概述

        地籍測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它是以地籍調查為依據,以測量技術為手段,從控制到碎部,精確測出各類土地的位置與大小、境界、權屬界址點的坐標與宗地面積以及地籍圖,以滿足土地管理部門以及其它國民經濟建設部門的需要。

        為滿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權屬調查的基礎上,借助儀器,以科學方法,在一定區域內,測量每宗土地的權屬界線、位置、形狀及地類等,并計算其面積,繪制地籍圖,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而進行的專業測繪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術基礎。要求分級布網、逐級控制,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地籍測量的方法:按設備手段不同,分為普通測量法(地面法)、航測法和綜合法;按地籍原圖的成圖方法,分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圖解法;按基本圖件的可用性,分為地籍修測、補測與全測。地籍測量的內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測量(在地籍測量區內,依據國家等級控制點選擇若干控制點,逐級測算其平面位置的過程),地籍細部測量(在地籍平面控制點的基礎上,測定地籍要素及附屬地理的位置,并按確定比例尺標繪在圖紙上的測繪工作),地籍原圖繪制,面積量算與匯總統計,成果的檢查與驗收。地籍測量必須以土地權屬調查為先導,在地籍調查表及宗地草圖的基礎上進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記的依據。地籍測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圖,包括分幅鉛筆原圖和著墨二底圖。地籍測量的精度要求及成圖比例尺,取決于所測地區地籍要素的復雜程度及經濟發展要求。地籍基本圖比例尺一般為1∶500或1∶1000,經濟繁榮的城鎮地區,精度要求較高,宜采用1∶500,獨立工礦區和村莊也可采用1∶2000。隨著現代化儀器設備的出現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普遍應用,現代地籍測量區別于傳統地籍測量的顯著標志,在于地籍數據的獲取、處理和地籍測量資料的管理方面,普遍采用電子計算機支持的現代化儀器設備,以求得較高程度的自動化。

        3.GPS-RTK工作原理

        RTK測量原理是將一臺GPS接收機作為固定基站安放在一已知或未知點上,通過載波相位原理,利用移動站進行已知點位置信息采集,通過已知坐標和WSG-84坐標求解參數,在通過參數和新采集的未知點WSG-84坐標計算出當地坐標。

        4.地籍測量精度要求

        在地籍測量中,外部明顯界址點要求點位中誤差小于5cm,最大誤差不超過10cm,內部隱蔽界址點點位中誤差應小于7.5cm,最大誤差值不超過15cm。

        5.RTK缺點及應對措施

        GPS-RTK技術有著測量精度高、定位準確、操作簡便等諸多優點,但是在日常地籍測量中也受到很多條件的影響和限制(如:高大建筑物對衛星信號的遮擋、大型水面引起的多路徑效應等),這是我們工作中需要注意的。

        5.1受大氣電離層影響

        離地約100公里以上的高空大氣十分稀薄,受太陽或宇宙線的輻射后,氣體分子產生電離,形成電離層。大氣電離層能使電磁波折射,反射,散射,吸收,嚴重影響微波通信,會吸收能量和引起信號畸變。一般說來,氣溫高,電離層活躍,RTK精度低,應避免在高溫中測量。

        5.2被工作環境干擾

        微波的自身特性導致其易受相關環境干擾,如磁場,同頻噪音等,因此在利用RTK技術施測時,應避免在高壓線、無線電臺、電視信號發射塔、移動通信基站、大型金屬建筑物,強能量噪聲源等附近,同時也要保證施測點位周圍垂直角15度以上天空無障礙物。

        6.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地籍測量主要應用GPS-RTKR的兩大功能:靜態功能和動態功能。靜態功能是通過接收到的衛星信息,確定地點某點的三維坐標;動態功能是通過衛星系統,把已知的三維坐標點位,實地放樣地面上。

        6.1控制測量

        傳統的控制測量采用三角網、導線網方法來施測,不僅費工費時,要求點間通視,且精度分布不均勻,在外業中也不知精度如何,采用常規的GPS靜態測量,在外業測量過程中不能實時知道定位精度。外業完成后,回到內業處理后發現精度不合要求,還必須返測,而采用RTK來進行控制測量,在測量過程中,同時接收基準站和衛星的同步觀測數據,實時解算整周未知數和用戶站的三維坐標,如果解算結果的變化趨于穩定,且其精度已滿足設計要求,便可以結束實時觀測,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作業效率。

        6.2土地利用動態測量

        主要包括宗地測量、土地利用更新調查測量和違法用地測量等。傳統的測量方法是利用已知控制點,利用全站儀逐步測量待測點,再根據解析法計算待測點坐標,都要求待測點和控制點完全通視,操作人員一般為2-3人。采用RTK技術后,僅需一人拿著儀器到要測的待測點或特征點上停留一二秒鐘,同時采集位置信息,對點進行特征編碼,在內業中利用多采集的位置信息進行內業成圖。

        6.3界址點放樣測量

        建設用地勘測定界是界址點放樣測量的主要內容,工作要求是采用一定儀器把人設計好的點位在實地給標定出來。傳統常規的放樣方法很多,如經緯儀交會放樣,全站儀的邊角放樣等,一般要放樣出一個設計點位時,往往需要多次來回移動目標,而且需要2-3人操作。如果點位互不通視,那么還需利用更多的已知點,程序十分復雜,工作效率很低。采用RTK技術放樣時,僅需把設計好的點位坐標輸入到電子手簿中,拿著GPS接收機,它會提醒你走到要放樣點的位置,既迅速又方便,由于GPS是通過坐標來直接放樣的,而且精度很高也很均勻,因而在外業放樣中效率會大大提高,且只需一個人操作。

        結語

        第8篇: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范文

        關鍵詞:城鎮 地籍測量 方法

        城鎮建設中的地籍測量內容主要以權屬核查、野外數據收集、地籍調查、地籍測繪、數據庫信息建立為基礎,在實地測量中要以城鎮土地的位置、面積、屬性、用途、權屬為出發點,詳細的收集地籍信息,以保證城鎮經濟建設以及國土部門對地籍圖和地籍數據的正常需求。本文從地籍測量方法的選擇出發,論述了城鎮地籍測量的常用方法,并細致的分析了地籍測量成果的保管與利用。

        一、城鎮地籍測量方法的選擇

        城鎮地籍測量的方法應滿足城鎮地籍管理的需求,同時還要考慮到成圖質量和單位面積的測量經費。時下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測量技術的發展,地籍測量應從科學技術、數據精確、組織合理等面方入手,選擇經濟有效實用的方法進行實地測量。

        (一)測量經費的合理性

        城鎮的地籍測量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其需要對不斷變化的地籍信息進行測量,同時還要考慮到經費支出問題,因測量方法的不同,單位面積所需的經費也不同。針對一個發展中的城鎮這種測量經費往往無法接受,針對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所以在城鎮地籍測量中一定要選擇適宜的地籍測量方法。

        (二)城鎮地籍測量方法的實用性

        城鎮地籍測量方法的實用性主要是指在一定區域內,選擇較為適宜的測量方法以滿足測量過程中對坐標、面積、界址的需要。測量過程中對一般城鎮和村莊都可以利用解析法和圖解法進行測量,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建筑物密集程度增大,宗地面積變小,界址密度也逐漸增大,需要利用現有的比例尺對現行的地籍圖形進行似畫,并根據實地測量繪制成地籍圖。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利用部分解析法進行宗地坐標的劃分,解析法可以計算出地籍數據,但有部分地籍數據還不夠精確,這時利用實際測量確認部分解析的數據,以達到節省工作量和資金的目地,所以說城鎮地籍測量要充分利用好測量方法,突出測量方法的實用性。

        (三)原有地籍資料的可利用性

        原有地籍資料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在地籍信息收集中一定要強化對原有地籍資料的再利用,這可以極大的縮短地籍測量圖的成圖周期,體現地籍成果資料的現勢性。目前,我國的土地測量單位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儀器與設備相對落后,在開展地籍測量時存在難度大,任務重的情況,實際測量中如果測區內有現成的地籍圖,可首先進行選用,如有平面地物缺失可進行修補,然后結合實地測量數據對宗地勘丈數據和地籍要素進行繪圖,這樣既節省了資金又縮短了成圖周期,達到了土地管理的要求。

        二、城鎮地籍測量的常用方法

        (一)GPS靜態控制測量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GPS技術在測繪和地籍測量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城鎮地籍測量中我們可以利用GPS靜態控制測量的方法對城鎮地籍數據進行測量。GPS靜態控制測量具有控制范圍大,平面及高程同步準確,選點靈活等特點,比較適用于城鎮的地籍測量。在測量中利用GPS靜態網通過GPS高程擬合的方法來進行測量,測量中受基線解算的影響有時高程精度會不太準確,這時可以建立似大地水準面模型,通過長時間對待求點的觀測來得到精度較高的高程值。實測中還要注意靜態GPS控制網容易受到天氣、環境、無線信號的干擾,同時還要考慮GPS信號面對人流、行車、建筑物的影響因素,測量中一定要注意數據的多次測量,強化數據的可靠性和精度。

        (二)導線測量法

        導線測量法是城鎮地籍測量中較為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城鎮地籍測量中施測的范圍多為建成區。導線測量法的特點是精度高、檢核條件多、布設靈活、方法簡便等,在城鎮測量中只需相鄰兩點相通就可以得出測量數值,并且可以利用三角高程導線進行測量,比較適合測量城鎮中的隱蔽地區。導線測量每站需觀測水平方向折角和垂直角,并根據斜距及測距時主站的氣壓、溫度、儀器高進行測量。城鎮地籍測量中還要根據不同精度的要求來調整儀器的測角、測邊精度、起始數據精度、導線長度等,減少實測中的誤差值,這里所指的誤差值主要是設備和人為因素帶來的誤差,所以在導線測量作業前,盡量根據技術要求選定好作業人員和設備,并做好設備的檢校。

        (三)GPS-RTK測量法

        GPS-RTK技術利用GPS提供的數據能夠為實控測量區域提供準確的三維坐標,這不但提高了地籍的精度,而且極大的提高了測量的工作效率。RTK定位存在著一定的誤差,主要可分為同測站誤差和距離誤差,同測站誤差包括天線相位中心變化、多路徑誤差、信號干擾、天氣因素等,因此利用GPS-RTK技術進行測量時要按著GPS的作業標準和規范進行操作,首先應選用適宜的基準站,減少遮擋增大發射距離和接收信號的準確;其次做好基準站的抗干擾措施,遠離無線電、高壓線、積水區等;再次基準站應架設穩定牢固,避免觀測期間晃動,影響測量精度。

        三、地籍測量成果的保管與利用

        地籍測量后成圖的保管非常重要,它所表達的內容除了地形和地貌外,還記載了土地的權屬關系等一系列的數據,土地部門了為發揮其作用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所以必須對地籍的保管和利用加以重視。地籍測量成果的保管與利用主要分為三個主面:首先,明確土地權屬關系后,利用地籍圖對土地使用的范圍、使用者、使用年限進行統計,避免過去因征地而引發的用地矛盾,并與戶主進行聯系,做好戶主及面積的核對,理清可用地的范圍為城鎮建設打下基礎;其次,做好地籍資料的收集與變更登記,這可以準確的反映出土地的面積與地價,使土地的使用與評估更具權威性,同時也更為合法。

        參考文獻:

        第9篇: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范文

        [關鍵詞]數字測量 地籍測量 測量技術

        [中圖分類號] F407.1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7-258-1

        隨著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土地管理人員所使用的地籍圖可以直接顯示于屏幕,各項數據可以在計算機中隨時查尋、變更。現代地籍測量主要是指利用現代測繪技術以一定的精度測定土地境界、土地權屬位置、土地面積并以反映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狀況以及質量等級的專門測量,它為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提供具有現時性的土地詳查資料,并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

        1地籍測量的概念

        地籍測量是為獲取和表達地籍信息所進行的測繪工作,即利用測繪儀器準確測定表達地籍情況的信息,主要包括測繪地籍圖、測算地塊和宗地的面積、測定行政區劃界線和土地權屬界線的界址點坐標、進行土地信息的動態監測等。

        在進行地籍測量時,利用數字化采集設備(全站儀、電子記錄簿等)來進行野外數據的獲取,然后把數據導入到計算機,利用相應的數據處理軟件和繪圖軟件生成地籍測量所需要得到的地籍資料。根據其作業過程,筆者認為,數字地籍測量是以計算機為平臺,利用數字化的采集設備采集野外數據,將數據存儲在計算機里,利用數據處理軟件和繪圖軟件生成地籍圖、表冊等地籍資料的一種自動化測繪技術。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在完成地籍測量的同時可以建立地籍圖形數據庫,為實現信息化地籍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

        2數字地籍測量的特點

        2.1整體性強

        在進行數字地籍測量時,可根據河流、道路、街道、街坊等自然或人為線狀因素進行測區劃分,一旦測區整體控制網建立完成,可對整個測區內的任何位置進行自由實測,而不受圖幅限制,減少了常規測量必須解決的接邊問題,測量結果精度均勻,可靠性強。

        2.2自動化程度高

        數字地籍測量在數據記錄、計算處理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自動性,而且能夠自動成圖、繪圖,大大提高了測量效率。同時,數字地籍測量能夠自動用圖者提供可處理的數據文件,便于與計算機等現代技術相融合。

        2.3精度高

        數字地籍測量除在點位精度上較傳統地籍測量有很大改善外,同時,數字地籍測量過程中,自動化程度高,減小了人為因素如觀測、記錄、繪圖等而造成的測量誤差,大大提高了測量精度。

        2.4適用性強

        數字地籍測量以數字形式存儲地籍圖,不同類型的地物可以組織在不同的圖層,便于圖件的數字化處理,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需要輸出不同詳細內容的圖件,而且可以方便的獲取距離、方位、面積等信息,能夠滿足多用途的需要,而目這種測量結果有利于數據的共享。

        2.5時勢性強

        數字地籍測量能克服地籍空間連續更新的困難,只需將變更的部分,經過數據處理即可對原有的地籍空間信息和相關的信息作相應的更新。

        3地籍調查結果分析

        地籍調查是地籍測量中一項基礎工作,地籍調查的項目必須完整齊全,同時保證其準確性。地籍外業數據采集必須滿足各項技術規范的要求,這是保證地籍測量數據精度的必要條件。數據庫建立軟件對現行的數字化地籍測繪工作預以全程支持,每一項工作均配有相應程序,解決了常規測量測繪成本高、環節多、精度低、重復工作量大等不利因素,充分利用現代高科技技術,提高了外業工作的效率,使內業工作時間大大縮短。軟件合理地把測量內外業結合起來,使測繪工作更加輕松。實現了地籍測繪的一體化、現代化。地籍測繪工作是需要各個單位積極配合的工作,所以在加強《土地法》和《測繪法》宣傳的同時,應該對測區范圍內的地籍測繪工作的意義和需要加強宣傳力度,這樣可以讓工作更為高效順利的實施。在地籍調查、測繪項目實施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適當變通,在尊重歷史的情況下以現實情況為主,這樣才不至于在歷史遺留問題上繼續糾纏,嚴重影響數據的質量以及數據庫的現勢性,同時要及時更新,避免最新的數據庫依然保留很多歷史遺留問題,而成為一個死庫。

        4數字測量技術的作業過程

        4.1地籍控制測量

        地籍控制測量的基本原則是從整體到局部、由高級到低級分級控制。根據學院的具體情況,在學院附近沒有可以利用的已有城市坐標系或城市控制網點。所以,我們采用獨立的平面坐標系,假定學院地籍圖上西南角控制點的坐標是(500,500),然后利用閉合水準導線進行控制測量。在完成地籍控制測量后,進行水準導線的閉合計算,如果誤差在允許范圍之內,則可以進行角度及距離閉合差配賦。在進行閉合導線的計算時,傳統的方法是利用計算器,根據公式求得每一個控制點的坐標,這種方法工作量比較大,容易出錯。筆者認為,可以利用C語言編寫程序來進行計算。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工作量,并且計算結果準確,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4.2數據采集方法

        傳統的地籍測量在進行野外數據的采集時,主要是利用經緯儀和測距儀(或者鋼尺)來獲取觀測值。通常情況下,觀測值不能自動進入電子記錄器,必須通過手工操作將觀測值鍵入電子記錄器。我們利用全站儀或者GPS接收機來進行數據采集,觀測值可以保存到全站儀或者通過數據傳輸線自動傳到電子手簿。兩者相比,傳統的方法容易造成人為的誤差,必須要多加審核,增加了工作量。這次作業在進行野外數據采集時,利用全站儀來采集數據,然后通過數據線把全站儀采集的觀測值傳到電子手簿。

        4.3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是地籍測量的重要環節,也是數字測圖的中心環節。在進行完野外數據的采集之后,我們要把所記錄的數據導入到計算機里,然后把所采集的地籍信息進行編碼。地籍要素主要分為兩類信息:一類是圖形信息,用平面直角坐標、編碼和連接信息表示;另一類是屬性信息,用數碼文字表示。最后我們利用相應的繪圖軟件,依據地籍信息的編碼,結合野外數據采集時繪制的草圖,可以編繪出地籍圖。

        5結束語

        隨著全國“數字國土”工程的全面展開,以數字測繪技術、3S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測繪技術已經在地籍測量中廣泛使用。傳統的地籍測量手段已經難以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現代測繪技術和方法在地籍測量中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目前,隨著國家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土地的綜合價值急劇提高。各地對城鎮地籍圖的需求及可靠性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高新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得到了很好的開發和應用,,要實現我國城鎮、農村地區的地籍資料的信息化管理,必須大力推廣數字地籍測量技術。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视频 | 色多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久久网站 |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一区 |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