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憑和學歷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基本功能核心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1
引言
幾十年來,人們對于文學的教誨功能以及倫理價值的問題就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也起過不少次的爭議。有的人認為文學的基本功能就是審美,因此其基本價值就是審美價值,還有些人認為文學的倫理價值就是利用倫理道德對文學進行審視和評定,認為文學作品中的倫理道德妨礙了文學作品的自由創作。因此,對文學的價值和功能問題展開深入的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文學的基本功能——教誨功能
所謂教誨,指的就是展開積極的、正面的道德教育以及知識學習,在二者的關系中,教誨功能實現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學習知識。所以有的人認為,教誨功能在文學作品的所有功能中最為重要,因為具有教誨功能,文學作品才能體現出其社會實際意義。
之所以說文學的基本功能是教誨功能,這主要是由文學的性質決定的。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文學倫理學批評的觀點就是文學是在倫理的發展中逐漸發展的,持有這種觀點的研究者認為文學與倫理是相伴產生的,文學的作用就是為社會提供倫理指南[1]。從二者的關系來看,文學與倫理是密切相關的,文學的功能主要通過教誨功能來實現。人們通過閱讀文學作品,逐漸形成自己的倫理判斷,這些判斷的形成與教誨是息息相關的。教誨功能體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在文學中,我們對人類發展的各個階段的文明成果進行總結,能夠發現人類主要是從榜樣或者一些道德實踐中獲得教誨。而文學正是如此:通過對道德事件或者一些榜樣人物的描寫,描述作者本身的觀點而帶動人們的情感,這都是文學的教誨功能在發揮作用。教誨功能的實現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但是最終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幫助人們成為一個善良、對社會有價值、有道德的人。
縱觀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過程可以發現,文字被發明之后人類從被動接受的時代轉化到了可以自主選擇的時代。人類社會發明文字的主要目的是將歷史經驗記錄下來,以供后人學習和參考,并逐漸演變為一種不成文的規定。文字被發明出來,原先口耳相傳的道德規范就逐漸轉變為由文字形式來進行記載,比如寓言、詩歌、小說等等,而構成這些文字的文本,我們就稱之為文學[2]。這些文學通常記載人類在生存以及發展的過程中所積累的道德經驗或者感悟體會,因此,他們的價值就在于對人類進行教誨。
經過了自然長期的演變和選擇,人類社會需要對倫理道德進行選擇,以體現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這時候就需要對人類進行說教以及榜樣,這就是所謂的教誨。在人類的現實生活中,能夠作為人們道德榜樣的任務并不是經常出現,因此文學創作者就需要進行虛構,將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有關道德榜樣的故事進行提煉和總結,并用文學的形式表現出來,以供大家學習或者效仿。比如我們所讀的《三國演義》,其中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廣為流傳,還有岳飛赤膽忠心、精忠報國的故事也值得我們贊頌或者弘揚。因此,不論是古代文學還是現代文學,不論是中國文化還是西方文化,它們對于我們來說都具有一定的教誨功能。只要有文學存在,其教誨功能就不會消失。
二、文學的核心價值——倫理價值
文學之所以具備一定的價值,主要來源于文學所具有的作用,這句話也就是說,文學通過發揮其作用體現其功能。文學的作用是多樣化的,文學的功能也具有多樣化。例如,文學可以對政治、經濟和文化進行詳實記錄,因此文學具有社會價值;文學可以帶給人們一種精神上的審美享受,因此文學具有審美價值;文學能夠向人們傳播實用的生活技巧,因此就賦予了其學習價值;文學還可以作為書籍在商店售賣,因此就賦予其商品價值[3]。盡管文學有各種各樣的價值,但是其最核心的價值只有一個,那就是倫理價值。
有的學者認為文學作品中最重要的價值是審美價值,將審美價值放在其他價值之上。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種說法是片面的。我們已經了解到審美和文學本身并不存在聯系,所以也就不是文學的基本功能。并且審美價值是就審美主體來說的,而不是文學本身的價值。文學倫理學批評認為文學的基本功能是教誨功能,這就決定了文學的核心價值應該是倫理價值。文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各種各樣的作用,具備多種價值,然而不論其有多少種價值,都應該以倫理價值為前提。
為什么說倫理價值是文學最核心、最重要的價值呢?這是因為倫理價值能夠充分展現文學作品的社會本質。盡管文學具有其他種價值,但是這些價值都從不同程度上與倫理價值聯系在一起。在文學所具備價值體系中,審美是其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讀者能夠從李清照的詩歌、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徒生的童話中感受到這些作品的美,陶冶情操。這些都是美的體現,審美價值是其表現形式之一,但并不是其核心價值,因此審美價值不能對倫理價值的地位形成撼動。讀者在閱讀這些文章時,雖然獲得了審美的享受,但是文學作品的最終價值并不僅僅于此,讀者需要在品讀過程中體味作品的倫理內涵。比如我們在欣賞《麥克白》時,我們不僅僅看到麥克白的倫理失誤造成了故事悲劇的性質,,還要將自身的情感逐漸轉變為一種道德情感,即從這個人物的身上有所感悟和收獲。可見,這種從欣賞到最終的倫理這一轉化過程,就足以表明文學審美的形成過程包含在倫理價值的形成過程中,審美僅僅是倫理價值在形成時的一個必經階段。
文學作品可以用來閱讀賞析,并且在賞析的這一過程中,我們還能進一步升華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凈化。我們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文學充分地發揮其自身的閱讀作用。閱讀作品能夠凈化人的情感,說明文學發揮了其審美作用,升華了人們的情感體驗,提高了人們的道德自我約束能力,這是文學的教育功能在社會中的體現,而這一功能最終展現的價值就是倫理價值。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文學的功能其實就是文學作品所具備的特點對讀者的生活以及身心發展所帶來的影響,而文學的價值則是由文學的功能承載并實現的。我們對文學功能的研究就是對文學價值的研究。盡管文學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就是教誨功能,而其價值主要是通過功能所體現出來的,所以核心價值自然是倫理價值。
作者:李楊
學生普遍感覺到高中物理難學,究其原因有以下四個:
一、初高中兩次循環教學要求的變化
在初中,學生也學了力、熱、電、光、原五大板塊。初中只是要求學生定性了解,簡單聯系實際,但高中物理要求學生定量研究,掌握更一般的物體運動規律,是在初中的基礎上進行一種重復性螺旋式上升,其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都大不相同,課堂容量也比初中大得多。
二、定性與定量的變化
定量研究本身就比定性研究要復雜得多,高中物理的研究更加具體化,對學生的數學能力要求也要高很多,學生就感覺到難學。同時又容易使一些學生物理問題數學化,如一些公式的理解只知道其數學含義,沒有結合其物理情景去理解。
三、研究的問題更趨于一般化
初中階段主要是研究一些最簡單最基本的物理現象和規律,而高中則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拓展,研究一些更為普遍和一般的問題。如運動學,部分初中只學了勻速直線運動,而高中要進一步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甚至一般的變速運動,還要求結合其圖像來理解。
四、知識內容的密度大
高中階段的學習無論是從教材內容還是每節課的課堂容量來看,都比初中階段要大得多,學生在短時間內很難接受。如勻變速直線運動一章,教材上三節內容只有三個公式,而練習中還涉及八條重要推論,要求學生在短短的幾節課就掌握這十一條規律,確實很難,更談不上熟練運用了。
那么,學生又要如何才能學好高中物理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要求學生重視對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理解
什么叫物理?物理物理,有物有理、就物講理、以物明理、無物無理!高中物理的學習重在理解!本人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對一些基本概念,不僅要記住它的內容,還要清楚它引入的目的、定義式、單位、矢標性、決定因素、測量方法等等。
2.對一些重要公式,不僅要記住,更要理解其含義和條件,才能在對應的情況下正確運用。如運動學規律中Δx=aT2重在理解Δx指的是哪兩段位移之差,四條特殊規律的前提條件是初速度為0等等。
3.要注重對一些概念、規律中關鍵詞的理解,如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為什么要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呢?重力等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呢?哪些地方等于哪些地方不等于呢?其原因又是什么呢?這些就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理解。
4.要注意將概念、規律與實際情景相對應。如加速度概念的教學中,學生對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減小;加速度減小,速度反而增大不理解,這時應聯系實際,以學生熟悉的騎摩托車為例:加油時獲得正向加速度,油門減小,但只要是加油,摩托車的速度還是在增大,只不過增大得越來越慢;踩剎車時獲得反向加速度,剎車踩的越下,車速始終在減小,只不過減小得越快。這樣學生就有了一個感性的理解。
二、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上課時要認真聽講:物理不同于其他學科,可以說有很多經驗性的東西在里面,學生如果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想通過自學來彌補,就很難把握其重點和難點,根本達不到效果。
2.上課時要認真做好筆記:對于一些補充的、理解性的地方一定要及時記錄下來,這樣才便于課后再進一步去鞏固理解。
3.要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物理的邏輯性很強,前面的知識掌握不好,就會影響后面新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溫故而知新”,定期復習好前面的知識,更有利于學習和理解后面的知識。
4.要養成及時歸納整理的習慣:平時的學習就好像每天生產出一個“零件”,每學完一章就要及時歸納整理,形成知識網絡,理清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才能達到靈活運用的境界。這就如同所有的“零件”要組裝成一臺機器才能發揮機器的功效。
三、要求學生做題要講究質量
大多數同學在做題時并沒有講究做題的質量,而是在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任務,更談不上從中積累經驗、注重解題思路、優化解題方法。這時老師應提醒學生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養成獨立做題的習慣,做題時不與同學討論、不看參考答案,并自己掌握時間,有目的性地提高解題速度。
2.做題時要多思考,先把握題目要考查你哪個知識點,再認真審題,選用恰當的公式求解。
3.對自己做錯了的題要重視改錯,找出自己錯誤的原因,積累解題的經驗。
小學階段,特別是到了高年級,學習古詩,在理解古詩意思、理解背景,吟誦古詩中走進作者,產生心靈的共鳴的基礎上,進行改寫,既可以加深感悟古詩美的意境,啟迪想象,在眼前展開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思鄉惜友之情,同時教給學生闡事明理,為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并且,它還可以培養學生在音樂、建筑、繪畫等方面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那么,如何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古詩的改寫呢?在進行“讀經典學作文”課題研究的過程,我摸索出了一些經驗:改寫要在弄清改寫的形式與要求基礎上,把握原文的內容進行改寫。因為改寫不等于重寫,它是以原文為基礎,進行加工、再創造,絕不能拋棄原文而憑空設想和胡編亂造。改寫,應該扣住詩意,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合理想象,把詩句展示的事物通過形、色、聲等描繪出來,展示出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把事情的過程,通過言行舉止,神情心理、外貌環境進行描繪,從而令過程具體,語言連貫、流暢,語氣的前后協調。在教學的過程中,“讀、議、演、說、寫、評”結合,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例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是一首先敘事而后借景抒情的古詩,孟浩然要到揚州去,李白在黃鶴樓上為他送行。情深意眷,依依不舍,何不把離別的惆悵化作力量?于是詩人即由起興,即景運筆,衷心祝愿友人一路順風。詩歌改寫的重點在于“送”:一是途中談送,二是江邊別送,三是登樓目送遠去。改寫的點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樣,寫客“辭”己,并以“下”字緊承“辭”字,宛曲有致地傳達出客人的愉快風發神情。“煙花三月下揚州”寫出日暖花繁、岸柳如煙的盛景,暗含詩人對友人此行的艷慕,就寫出了分別之際的歡愉情景。雖是摯友離別,卻沒有尋常的離愁別緒,這番情景很是別致。一個“盡”與“流”,借景寫情,不僅寫出了友人所乘船孑然遠逝的情景,而且寫出詩人憑欄目送的情景,此刻,詩人佇立在黃鶴樓上,久久地注視著那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茫茫水天相接之處的一片孤帆,他的心早已隨船而去了。因此,望著浩渺的江水,詩人心中悵然若失,“唯見”一詞把這種感受刻畫的淋漓盡致。固然,“流”字的傳情之筆,更是寫出詩人的主觀感覺,他此刻心馳神往,追隨友人而去了。
這首詩文筆精湛,短短的幾句卻包含著深刻的意境和感情。在教學生改寫這首古詩時,我設計了“讀、議、演、說、寫、評”六個環節,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1.讀。讀好古詩,在意境中去體會詩人之間這種依依惜別的感情是非常必要的。讀好古詩,我認為要讀出韻味,讀出情味,讀出意味,讀出品位。首先要讀準字音,讀懂詞義;其次,要讀準節奏,讀出語氣;再次,要讀出意蘊。讀,要采用不同手段調動朗讀興趣。聽錄音、教師范讀、全班齊讀、小組合讀、個人讀、男女生賽讀等均是激發學生朗讀欲望的好形式。
2.議。通過反復的朗讀,學生理解了詩歌的大致意思。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回憶平時送別親人、同學、朋友的畫面,想象當時的心情,在小組內議一議,和詩人產生共鳴。
3.演。畢竟古人和我們現代人的送別場面有很大的差異,以學生的生活閱歷,要想象當時的送別場景,深切體會詩人之間的深情厚誼還是有一些難度。結合李白當時寫這首詩的背景(那年李白大概20多歲,而孟浩然40歲左右。李白當時詩名尚小,而孟浩然名聲在外。但兩人志同道合,情誼深厚,是忘年之交),由我來扮演孟浩然,學生扮演李白,重現當時的送別場景,讓他們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通過觀察詩人的神態、動作和語言,很直觀地感受到詩人之間這種依依惜別的感情,很快就體會到了文中的意境。
4.說。看了師生共同的表演后,再讓學生說一說,在剛才的送別場景中,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詩人之間的深厚友誼。說的同時,既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為接下來改寫古詩、合理構思作好了鋪墊。
5.寫。改寫時,我引導學生扣住“送”的過程重點寫,理清六要素――時間:煙花三月;地點:黃鶴樓;人物:李白與孟浩然;起因:孟浩然為什么與李白的相聚;經過:李白送孟浩然(路上――江邊――登黃鶴樓);結果:抒感。再結合改寫點:“辭”、“下”、“盡”與“流”串起情節,側重想象描寫。這樣改寫,詩的意境闊大,詩人的情深意摯就躍然紙上了!
論文摘要:當今人類已經走入“地球村”時代,人類之間的交往已經關切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歷史課教學不只是學史.鑒今,而且還要弘揚人類歷史文化與文明.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新的理念,因此,歷史課教學以和平文化為主流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當代中學歷史課教學應以和平文化為主流的必要性
1,是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學史鑒今是歷史課學習和歷史研究的主要目的,目前在中學歷史課教學中的基本現狀似令人憂慮,多數教師只是泛泛講述某些具體的歷史事件,就事論事,對于該歷史事件有何深刻的內涵與現實影響,或給中學生以怎樣的啟示等方面做得很不夠;相反.有的教師即使想挖掘歷史事件的現實意義,但是不正確的教學論、世界觀給中學生以極大的傷害與誤導。如在對“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這一歷史事件的講述和現實愈義的挖掘上,以不同的語言和觀點來處理,就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后果。
一種講述是片面強調聯軍罪行,這會使學生形成狹勝的愛國主義觀點和民族復仇主義,盲目排外。這不但影響當前的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更不利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發展。
第二種講述是片面強調外國實力強大,這會使學生形成崇洋媚外的觀點。中學生的鑒別力較差,聽了這種論調的講述,容易在心里造成妄自菲薄,外國的一切都是好的甚至衣、食、住、行都講究洋化喪失了民族自茸心和自信心。
第三種講述:八國聯軍侵入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我們痛恨戰爭,希望和平;同時,我們更要深刻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這樣才能不被欺辱,才能維護世界和平”。這第三種講述,較客觀,教學觀也較正確,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愛國激情、位憬和平、向往美好的情感,培養中學生的和平發展觀點。這才是我們所倡導的主題思想。
在歷史教學中,弘揚和平文化的主旋律和理念,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和世界觀。從上面列舉的三種講述不難看出,對于同一個歷史事件,以不同的教學觀去講述,會使學生形成截然不同的歷史觀,對他們身心成長起著積極或消極作用。一個歷史事件有不同的層面,對于中學生來說,很難全面、準確把握某一事件的性質、影響,而且他們世界觀尚未成熟,分析、觀察問題的觀點極具易變性,如果以一種片面、消極的教學觀去引導他們,在其抵制錯誤力極低的情況下,他們會毫無防范地接受這種片面觀點,一旦這種觀點被他們所接受,在他們個體中產生的影響又是很深遠的,因為中學時期又是他們世界觀的形成時期。因此,當前中學歷史課教學必須以和平文化為主流。
2,是當前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的要求
中學歷史課教學要強調和平文化,以和平文化為主旋律,不但是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而且更是當前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的要求。在《教學的使命一一面向21世紀的教育宜言和行動綱領)一書中指出:“第44屆國際教育大會”倡導國際理解教育,導通過全面教育來促進和平與民主,重申了“和平文化”的思想,反對戰爭和暴力,并希望通過教育來改變過去那種“只教權力史而不教知識史,只教戰爭史而不教文化史”的局面。又指出“和平文化是一種廣泛的、多層面的和總的概念,它意味著要有各種文化、意識形態和信仰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和平文化是信息的集合體,是一種道德,一種個人和集體的精神狀態,是一種為人處世和作出反應的方式。 3、是我國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當今世界已是“地球村”時代,國際關系已不是單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的關系,而是全人類的問題;人與自然界的關系也不只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與自然界的關系,而是全人類的問題。因此強調“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人類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應盡責任和義務,也是涉及每個地球人生存與發展的前提。
二、如何弘揚中學歷史課教學的和平文化
1、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更新中學歷史課教學內容,樹立和平發展的歷史觀,以歷史的“和平文化”為主流。如果我們不顧及中學生的實際認識情況,不顧及當今人類和平發展的現狀,大講特講權力之爭、暴力戰爭等一些所謂“斗爭文化”問題,那么就勢必在中學生圣潔的心靈上打下暴力、復仇、爭斗、媚外、尚武等烙印,這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都是不利的,他們會用一種不健康的手段和觀念來搞宗派、搞權術、搞爭斗等,不利于形成和諧與發展的社會生態環境,同時對中學生本身來說也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特別是在當今改革開放接納外國先進經驗和優秀文化成果時,以及國際間團結協作謀求共同發展時,強烈的民族復仇心理會對此造成極大的心理障礙,這與當前經濟發展、和平共處的國際大氣候相違背。
2、我們應在歷史教學中適應時代需求和中學生身心發展實際,加大我國乃至世界各國的知識史、文化史和發展史的含呈與比重,并貫以和平發展的理念,讓廣大中學生了解到我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優良的革命傳統,了解到世界各國的文化文明和科學技術推動人類歷史的進程,以及各國人民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這樣不僅充實了廣大中學生的知識含量,而且還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激情、熱愛人類文明的激情、熱愛和平的激情,從而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關鍵詞:小學 作文 能力 培養
對于小學生而言,作文水平是衡量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重要方面。對于教師而言,作文教學比閱讀和口語交際教學更難,付出努力卻收效甚微,目前我國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不理想。我國學者曾做過一些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小學生寫作中的觀察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等都存在不足。因此,了解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構成因素以及影響作文能力提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改革就顯得尤為必要和緊迫。
一、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們都非常重視語言的修養,大凡有經驗的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也強調語言的訓練,足見作文語言表達的重要性。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要廣泛學習,強化語言基礎
首先,培養學習語言的興趣。曾說:“要培養自己對語言的興趣”,“有了強烈的興趣,才能更好地領略語言的妙境,才能摸索語言的精微”,“語言的進步便如水之就下這樣順當,反之,只有鍛煉語言的愿望而無興趣,語言的進步就如急水上山那樣的困難”。所以,產生興趣是學好語言的一個“極大的竅門”。還說:“一天我們對于語言著了魔,那才算是進了大門,以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從事語言的創造。由興趣學習語言,到能稱心如意的運用語言,使它成為藝術品,這又是進了一大步,要費更大的苦工夫。”
2.下苦工夫學習語言。有學習,才有積累。學習語言,有兩個途徑:一是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人民群眾的語言是最能反映生活的語言,它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表現力很強,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號召人們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二是多讀名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郭沫若認為,多讀多寫,摸熟語言的“筋肉組織”和精微之處,喚起靈敏的感覺,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妙之筆,獲得豐富的詞匯,這樣,自己寫起文章來,優美的筆調慢慢地就會運用自如。
3.多積累語言――詞匯。斯大林曾說:“詞匯反映語言的狀況:詞匯越豐富,語言也就越豐富、越發達。”掌握大量的詞匯,就能將事物間細微精妙之處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
二、培養學生的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1.講清什么是描寫及其作用。描是描繪,寫是摹寫。從寫作學角度說,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事物、景物、環境、事件及其形態或特征等描繪或刻畫出來,使人讀后有如見其形、聞其聲、歷其事的感覺。
2.講清描寫的種類。關于描寫的種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從小學作文要求來看,主要應該掌握語言描寫、行動描寫、肖像描寫等。應該注意無論什么描寫,都要做到有明確的目的,或為表現人物服務,或為展開情節服務,或為揭示主題服務等等;此外,要抓住對象的特征,做到寥寥數筆,神形兼備,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3.講清描寫的方法。關于描寫的方法,一般說來,離不開生動形象的詞匯、濃烈鮮明的色彩、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等等。人們的寫作風格不同,其各自強調的重點不同。老舍強調比喻,他說:“在描寫時,不能不設喻。”而魯迅則強調白描,這種方法沒有濃烈的色彩,少有形容詞,少有修飾,即魯迅所說的“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三、學會對作文進行修改和完善
作文的修改,是寫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好的文章一定是改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古今中外的作家都非常重視文章的修改能力。小學生修改文章方面存在的問題有:第一,眼高手低,即識別能力差,因而修改能力差。第二,修改意識不強。根據我們的調查和觀察,當前的小學生作文,幾乎都是一稿“定音”,不修改,應試作文也沒有時間修改,這從某個角度上是明智的,但無論如何也是一種無奈。第三,對自己的作文,有先入為主的偏見。對已寫好的作文有一種思維定式,學生往往突破不了這種定式,對作文不能做實質性的改動。
1.讀改結合,以讀促改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它是我們培養學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潛心構思、字斟句酌過的。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了解作者謀篇布局、遣字造句的方法,讓學生把這些方法運用到修改作文中來,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2.處理好批與改的關系,以批促改
批是改的基礎,批為改服務,改是批的目的。只要在實際教學中充分利用此關系,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師批,學生改。“教師批”是指教師在閱讀學生作文的過程中,在需要修改之處做上各種符號或加以眉批,發現妙詞佳句加以鼓勵。“學生改”是指學生細心體會教師所畫的符號、眉批,根據教師做的批注認真地加以修改。
(2)面批面改。面批是作文教學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學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種批改方法,它溝通直接,突出反饋的作用,能幫助學生辨析習作中的正誤,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據。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個別性問題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過與學生親切交談引導學生自己修改.
(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湖北孝感432100)
摘要:語文教師的課堂評價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著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教學活動的有效組織、教學知識的及時反饋和教學過程的整體調控。課堂評價既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又包括學生之間的評價等。本文所研究的課題專指教師對學生的口頭評價。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教師的口頭評價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評價方法單一,評價標準也欠周全。因此,在課程改革的關鍵時刻,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口頭評價能力已成為一個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視的新課題。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師;口頭評價能力;課堂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4)08—0102—02
收稿日期:2014—03—06
作者簡介:肖獨伊(1982— ),女,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
口頭評價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學習信心等所做的即時性評價。口頭評價是相對于書面評價而言的。書面評價有規范的程序,有正式的文字記載,往往還要與學生的考試、考核成績掛鉤,因此,相對而言,受到教師、學生乃至學校管理層和家長較多的關注。口頭評價基本上屬于一種非正式評價,它是教師在與學生接觸、互動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和交流,了解學生相關情況,以口頭形式做出的判斷和反饋,具有即時性、自發性、主觀性的特征。[1]由于其評價過程無標準、評價結果無記錄、評價效果不易檢測,相對較少引起人們的關注,但它卻是教學活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著教學過程的調控、教學活動的導引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如果運用得當,能使課堂煥發活力,有效地激勵學生,反之,則會產生不少負面的結果,影響、限制甚至阻礙教學進程和學生發展。
作為評價的主導方,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與學生的交流,不僅關系到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而且還能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甚至還可以影響到他們今后的成長和發展。
在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口頭評價能力成為師范院校、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共同關注、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師范院校——加強對在校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培訓,打好基礎
目前,有關教師口頭評價語的研究大都立足于實際的教學過程,研究者針對具體的教學行為提出了很多優化教師口頭評價語的策略,這些研究視角關注到了教師的語言素養,卻忽視了教師以往的學習經歷,而這卻是教師語言素養的源頭。中小學語文教師大都畢業于師范院校,目前,師范院校師范專業的課程側重于教育原理、教學方法等理論性知識,忽視了教學實踐技能的培養,僅有的微格教學也只是模擬一些簡單的教學環節,重在教學過程的熟悉,很少有專門的課程與教學活動以教學語言為主,涉及課堂口頭評價語的就更少了,這直接導致了師范生在意識層面、技能層面對評價語的忽視。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教學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2]
針對這一現象,筆者認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師口頭評價能力的首要措施便是在師范生的教育階段加強語言能力的培養,可以在課程體系中增開教學語言課程,或是在實習環節增設語言能力的考核環節等等。總的來說,就是希望從源頭上提升教師的語言能力。具體設想如下:
(一)課程建設方面:增開語言學課程,提升對語言類知識的重視程度。
(二)教材建設方面:編寫出專門針對師范院校的語言學教材,與側重語言理論研究的語言類教材區分開來。
(三)教學方面:在語言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講授普通語言學知識,而且需要針對師范專業的語言理論和語言技能,有選擇性地將語用學、社會語言學、語言表達與溝通等相關知識納入進來。最后,教師還要將理論講授和實踐操作有效地結合起來,學生可以一邊學習一邊演練,既及時消化了知識,又掌握了具體的語言技能。
(四)考核方面:可以嘗試在實習環節增設語言能力的考核環節,如在學生的實習過程中增加實習指導老師的聽課次數,要求指導老師將實習生的評價能力作為考核指標。
二、教育部門——提供在職教師語言能力培訓機會,促進發展
教師培訓可以分為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對我國中小學教育來說,應以在職培訓提高為主。[3]師范生的學習只能算作職前教育,其最大的弊病就是理論知識和實踐運用脫節,所學不一定都有所用。但師范生轉變為教師還得靠職前培訓,而遺憾的是,目前教師崗位的職前培訓側重于師德等理論內容,沒有關注教學法、教學語言等實踐內容。很多新手教師都是靠學校的“師徒對子”活動熟悉課堂、了解教學、獲得經驗。
這一事實告訴我們,有針對性的崗前培訓能幫助師范生順利轉型,同時也能提升他們的師范技能水平。因此,教師的職前培訓應該多關注教師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口頭評價能力。
除了崗前培訓之外,教師的在職培訓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職培訓主要集中在課改理念、課改精神的學習,較少關注教師的語言技能培訓,同時,教師自身也缺乏動力,參加培訓也是迫于領導與升職的壓力,這樣一來,培訓的價值也就蕩然無存。基于這些原因,在職培訓的項目應該更具有實踐性、針對性,能切實考慮到教師的發展需求,提升教學水平。
三、學校——提高學校管理者的重視度,做好監督與評估
學校是行使教育職能的管理部門,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教育思想進行管理、引導和教育。作為學校組織中的個體,教師的發展必然受到學校的影響,也勢必影響學生的發展。一旦失去學校的管理支持,教師勢必會失去發展的積極性。因此,提升教師的口頭評價語能力還得依靠學校。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學校對教師的考核主要看學生的考試成績,習慣于以升學率來定高低。這種功利性的世俗評價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關注教學任務的完成,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不注重課堂評價,從而忽視了學生主體的情感體驗;課堂評價的發展性不夠,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忽視改進與激勵,忽視全面發展和學生個體的差異。
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學校的考核體系、評優體系都應該關注教師的課堂口頭評價語,要從制度上加強認識,督促教師重視課堂口頭評價語。
目前,大部分中小學的教研活動以優質課競賽的方式展開,主要考核教師的教學技能,“評課”時多圍繞文本分析、導入、提問技巧等基本教學環節展開,很少開展針對教師課堂口頭評價語的校本研修活動。這種傾向直接導致了教師口頭評價能力的低效。因此,學校除了在制度層面提高重視度外,還要多開展一些與教師語言能力有關的研修活動。
四、教師——注重教學教研反思,學習先進經驗
所謂“反思”就是深思熟慮的思考。是對自己已有行為的系統化審視,可以使教師更加清楚地認識自身行為的當與不當,從而進一步理清自身課堂行為變革的方向。[4]教師若能在課后進行及時的反思,就能獲得更全面、更準確的教學經驗。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教師,教育技巧的奧秘就在于“讀書,讀書,再讀書”。[5]
教師一方面要積極開展教學反思,另一方面,還要增強教育科研意識。教師可以針對課堂口頭評價語,在自己的課堂上親自進行研究,這是最有效的在職培訓方式。因此,教師平時要認真收集與課堂口頭評價語相關的案例,不斷加以研究,這樣,便能博眾家所長,有效提高自己駕馭課堂口頭評價語的能力。
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教師若要使自己的課堂多一份精彩,少一些缺憾,就必須不斷努力。教學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若想使的自己的研究多一份充實,少一分遺憾,就必須持之以恒。
[
參考文獻]
[1]王水麗.小學語文課堂口頭評價研究[J].語文教學之友,2004(6).
[2]王元華.中學語文教師教學技能[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袁振國.當代教育學(修訂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小學語文 激勵性評價
一、尊重學生
國外有位老師講評“畫蘋果”的作業時,發現一位學生把蘋果畫成方的,便詢問:“蘋果是圓的,你為什么畫成方的呢?”那位學生說:“我在家看到爸爸把蘋果放到桌子上,一不小心,蘋果掉到地上摔爛了。我想:如果蘋果是方的,就不會掉下來了。”老師聽了,非但沒有責備,還鼓勵他說:“祝你早日發明出方蘋果。”
蘋果本來是圓的,卻畫成了方形的,已經脫離了實際,這位老師循循善誘,引導學生說出了畫方蘋果的原因,并鼓勵他說:“祝你早日發明出方蘋果。”這樣的評價尊重了學生的人格,鼓勵了學生創新,我們從中受到的啟發是:對其不足,既不能漠視不理,也不宜斤斤計較,要在學生不足的背后看到月亮點。朗讀不流利,但可能聲音洪亮;說得不流利,但可能思路獨特;寫得不完整,但可能內容具體……評價學生萬不可求全責備,有時需要適度模糊,并且時時記著:每位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要在評價中能夠使每個孩子的閃光點亮起來。
不過我們也不能視批評為如越雷池、如赴薄冰。當課堂上兩位爭論激烈的學生期望你明辨是非時,你所給與的含糊肯定:你們說得都很有道理,你們都很了不起。這樣只會使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自己的觀點到底是對還是錯,這樣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的正確理解知識造成失誤。當學生做錯題,或做錯事時,教師也不能因為傷害其自尊而說出:“你做得很有價值。”這樣的做法只會注重學生不良習慣的養成。因此,我認為,鼓勵孩子固然是培養孩子自信的好方式,但我們提倡表揚、賞識的同時,要注意分寸,虛假的表揚要不得,廉價的賞識更不可取,因此,我們不能讓“廉價表揚”成為孩子健康人格塑造中的“溫柔殺手”。
摘要:當今人類已經走入“地球村”時代,人類之間的交往已經關切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歷史課教學不只是學史.鑒今,而且還要弘揚人類歷史文化與文明.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新的理念,因此,歷史課教學以和平文化為主流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當代中學歷史課教學應以和平文化為主流的必要性
1,是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學史鑒今是歷史課學習和歷史研究的主要目的,目前在中學歷史課教學中的基本現狀似令人憂慮,多數教師只是泛泛講述某些具體的歷史事件,就事論事,對于該歷史事件有何深刻的內涵與現實影響,或給中學生以怎樣的啟示等方面做得很不夠;相反,有的教師即使想挖掘歷史事件的現實意義,但是不正確的教學論、世界觀給中學生以極大的傷害與誤導。如在對“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這一歷史事件的講述和現實愈義的挖掘上,以不同的語言和觀點來處理,就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后果。
一種講述是片面強調聯軍罪行,這會使學生形成狹勝的愛國主義觀點和民族復仇主義,盲目排外。這不但影響當前的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更不利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發展。
第二種講述是片面強調外國實力強大,這會使學生形成崇洋的觀點。中學生的鑒別力較差,聽了這種論調的講述,容易在心里造成妄自菲薄,外國的一切都是好的甚至衣、食、住、行都講究洋化喪失了民族自茸心和自信心。
第三種講述:八國聯軍侵入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我們痛恨戰爭,希望和平;同時,我們更要深刻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這樣才能不被欺辱,才能維護世界和平”。這第三種講述,較客觀,教學觀也較正確,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愛國激情、位憬和平、向往美好的情感,培養中學生的和平發展觀點。這才是我們所倡導的主題思想。
在歷史教學中,弘揚和平文化的主旋律和理念,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和世界觀。從上面列舉的三種講述不難看出,對于同一個歷史事件,以不同的教學觀去講述,會使學生形成截然不同的歷史觀,對他們身心成長起著積極或消極作用。一個歷史事件有不同的層面,對于中學生來說,很難全面、準確把握某一事件的性質、影響,而且他們世界觀尚未成熟,分析、觀察問題的觀點極具易變性,如果以一種片面、消極的教學觀去引導他們,在其抵制錯誤力極低的情況下,他們會毫無防范地接受這種片面觀點,一旦這種觀點被他們所接受,在他們個體中產生的影響又是很深遠的,因為中學時期又是他們世界觀的形成時期。因此,當前中學歷史課教學必須以和平文化為主流。
2,是當前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的要求
中學歷史課教學要強調和平文化,以和平文化為主旋律,不但是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而且更是當前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的要求。在《教學的使命一一面向21世紀的教育宜言和行動綱領)一書中指出:“第44屆國際教育大會”倡導國際理解教育,導通過全面教育來促進和平與民主,重申了“和平文化”的思想,反對戰爭和暴力,并希望通過教育來改變過去那種“只教權力史而不教知識史,只教戰爭史而不教文化史”的局面。又指出“和平文化是一種廣泛的、多層面的和總的概念,它意味著要有各種文化、意識形態和信仰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和平文化是信息的集合體,是一種道德,一種個人和集體的精神狀態,是一種為人處世和作出反應的方式。
3、是我國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當今世界已是“地球村”時代,國際關系已不是單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的關系,而是全人類的問題;人與自然界的關系也不只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與自然界的關系,而是全人類的問題。因此強調“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人類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應盡責任和義務,也是涉及每個地球人生存與發展的前提。
二、如何弘揚中學歷史課教學的和平文化
1、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更新中學歷史課教學內容,樹立和平發展的歷史觀,以歷史的“和平文化”為主流。如果我們不顧及中學生的實際認識情況,不顧及當今人類和平發展的現狀,大講特講權力之爭、暴力戰爭等一些所謂“斗爭文化”問題,那么就勢必在中學生圣潔的心靈上打下暴力、復仇、爭斗、、尚武等烙印,這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都是不利的,他們會用一種不健康的手段和觀念來搞宗派、搞權術、搞爭斗等,不利于形成和諧與發展的社會生態環境,同時對中學生本身來說也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特別是在當今改革開放接納外國先進經驗和優秀文化成果時,以及國際間團結協作謀求共同發展時,強烈的民族復仇心理會對此造成極大的心理障礙,這與當前經濟發展、和平共處的國際大氣候相違背。
2、我們應在歷史教學中適應時代需求和中學生身心發展實際,加大我國乃至世界各國的知識史、文化史和發展史的含呈與比重,并貫以和平發展的理念,讓廣大中學生了解到我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優良的革命傳統,了解到世界各國的文化文明和科學技術推動人類歷史的進程,以及各國人民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這樣不僅充實了廣大中學生的知識含量,而且還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激情、熱愛人類文明的激情、熱愛和平的激情,從而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通過高中新生入學檢測來看,學生所學的初中地理知識相對零散,知識不成系統。初中教師的授課方法基本雷同,無非是讓學生將課本上的重點內容在課本上按照考試的不同要求用不同顏色的筆畫下來,課下進行記憶。由于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興趣不高,為了應付考試他們多將地理復習留到考前突擊完成。據問卷調查的統計顯示,初中學生對地理學科普遍感到乏味。升入高中后,由于課標規定的內容在難度上不斷增加,他們感覺到地理更加難學、不好理解。尤其是中圖版高中地理必修1的內容,對于此部分內容的學習,多數學生感覺課本上的知識點較初中課本上的較難,有時明明已經懂了的知識點,在做這方面的練習題時還是不會做。筆者從事高中地理教學多年,發現解決初高中地理知識銜接的教學問題對于學生高中地理的學習很重要。
二、重塑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與態度勢在必行
多數初中生認為地理是“副科”,是因為在中考中地理學科的分值比重小,有的省份干脆就不考地理,在八年級就結課了。九年級時為了給所謂的“主課”讓位,干脆就取消了地理學科的講授,即使課程表上有這一科目也沒有上,形同虛設,七年級、八年級開設此科也純為了應付檢查。這樣一來初中學生就打心底里認為地理是“副科”,家長也不重視,所以學校的地理教師上課也沒有興趣,他們就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對于重點和難點的內容多講幾句,非重點和學生能懂的內容就一帶而過了,甚至是直接讓學生在書上畫,課下讓學生自己看一看、背一背。因此,學生對地理學科就更不重視,對考試成績也不在乎,認為反正分值在總分中的比重也小,學不學習都無所謂。升入高中后,這些沒有打好基礎的學生再學習高中地理是相當吃力的。對那些八年級就結地理課的學生更是如此,扔了一年的地理知識已經都忘得差不多了。
因此,高一教師的首項任務就是要通過介紹地理課程的學科特點,轉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通過講授地理學科的重要性來端正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態度,幫助高中學生快速進入學習地理知識的狀態,以便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地理素質,從而為學生下一步升入高等院校奠定堅實的地理學科基礎。
三、摸清學生地理基礎,因材施教
如實地掌握學生初中地理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十分必要。筆者在上高一年級地理學科的第一節課時,首先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檢測,目的就是了解學生對初中地理的掌握情況。最后在課下通過與學生座談掌握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態度。了解完后,筆者認真地分析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新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歸類。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同時可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轉變他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