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美學的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不同的是,中國更強調初等數學的計算、推理和證明等本身的最直接的功能,即把數學的功能純粹化,而美國更看重“做”數學,即數學問題解決的策略性。
所以,通過對中美初等教育理念的比較研究,吸取其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我所用,在數學基礎教育繼續保持優勢的前提下針對我國初等數學教育理念的現狀及誤區進行完善和發展,真正實現教育理念的跨越和趕超。
一、中國初等數學教育理念
我國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中小學數學教育是學生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形成抽象概括和理論的基礎,是進行實踐與應用的過程。”1所以,中小學的數學教育在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課程標準里也提出了初等數學教育理念的實質意義,那它具體體現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構建以人為本的初等數學教育理念
首先,重視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任何教育理念無論以什么為中心都不要忘記教育的對象----學生,他們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我們的一切教學實踐都應結合學生的不同特征來實施。
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時,應通過有關的實際應用例子,說明數學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使學生認識學習數學的意義,鼓勵學生學習,并積極參加數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動機。同時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了解所有的數學成就都是在舊知識基礎上的創新,而且這一切都源于對數學濃厚的興趣。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理論或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新知識的來龍去脈的背景材料展現出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接受者。比如,數學中的概念一般比較抽象,所以把概念講透非常關鍵,概念引不好,講不透,將直接影響學生后面的學習。所以,教師應著重以實例引進概念的一些技巧,如回憶式、設問式,總之一定要作好鋪墊,從簡單人手,一步步自然引入,使學生印象深刻,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2、“情境-----問題”教學中的情境學習理念
“情境--問題”教學中的“情境”主要是指“教學情境”是產生數學概念、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背景、前提、基礎和條件。我國中小學數學情境學習理論是吸收西方的“知識是情境化的”觀念,并結合我國國情及現代教育理論的合理部分,通過中國現有教學經驗進行推敲、驗證、反思、精選和整合的基礎上,形成的有利于培養中小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出問題能力的新教學模式。其情境學習觀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情境學習理論主要表現為:情景、互動的建構學習理念、邊緣性參與的合作學習理念、基于情景的反思學習理念幾個方面。
綜上,在我國初等數學教育理念中,著重強調要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改革不合適的教學內容,改進陳舊的教學方法,以適應社會發展對數學的需要。
二、美國初等數學教育理念
美國教育對自己最大的影響就是教育理念的沖擊,但這種沖擊不是直接來自教育理念本身,而是實實在在的理念指導下的實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崇尚合作學習的教育理念
美國的中小學數學教學非常崇尚合作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形式多種多樣,寓教于樂,生動有趣。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快。剛開始,美國的這種學習理念是為了方便黑人和白人學生之間的彼此交流而產生的,實踐后發現好處不少,所以現在在美國很普及這種理念下的教育,使之培養出了具有美國教育特色的創新型人才。所以,“做”數學的教育理念在合作學習的教學過程中遠遠超出了僅僅是計算或演繹,它還涉及到模式的觀察、猜測的檢驗以及結果的估計等。美國正是在這種合作學習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培養出了一批批有責任感、敢于創新與奉獻的素質型人才。
2、強調解決實際問題的教育理念
美國從80年代起,就非常重視數學應用于實際問題中的解決。美國數學教師協會頒布的《行動議程》中的第一項建議就是:“問題解決必須成為學校教學的核心"。2可見在他們的教育理念中問題解決占有很高的地位。美國許多教師的教育理念都體現了解決問題在所有數學活動中的最重要作用,因為它包含的是一個發現的過程、探索的過程、創新的過程,它能夠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在其周圍世界中的作用。
因此,問題解決的主要教學理念目標是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些策略包括學具的使用、嘗試和改錯的方法、圖表的運用等。美國強調問題解決的教育理念中大都采用開放性的題目,一般從問題情境出發,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它能為學生提供數學想象,誘發學生的創造力,鼓勵學生發散思維。
例如,美國的小學數學教材中是這樣引導學生學習加法的:“在我的口袋里有一些1分、5分和l角的硬幣,我拿出3個硬幣放在手里。你認為在我的手中有多少錢?”這個問題,美國學生會采用嘗試的策略,使用真的硬幣去操作,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制成表格,進而采用表格分析數學問題,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感知能力,又鍛煉了數學思維能力。
教師為學生設計這樣的解決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提問、思考、討論和探索中成功地解決問題,使他們獲得了自信,培養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發展了數學交流的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1制約因素
一是思想跟不上發展趨勢。改革開放以后,大批購進或租賃先進綜機設備,技術消化是一個關鍵問題;其次管理人員在制定措施,強化管理,鞏固提高等層面,超前意識明顯不夠,思想滯后于管理。二是技術跟不上發展的步伐。煤礦職工隊伍與輕工業相比,整體人員素質相對偏低。在“粗放型”管理時期,采區同類設備數十年一個型號,一樣配件,操作簡便。設備靠經驗管理,慢慢上勁、穩步前進,悠然自得。現在就不行,每年都有新的采區電氣設備被推薦,被引進。從改善勞動條件,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社會財富等方面講,確實十分必要,從區隊管理的角度看,新技術怎樣掌握?交與誰使用能玩轉機器?能否達到設計效果等一個個問題,都需要管理者縝密研究,精心落實。這些問題又往往是一個還未形成經驗,下一個新設備,新問題又接踵而來,所以造成采區設備管理經常吃“加生飯”。現在這種打破常規,跑步也跟不上的發展勢頭,讓管理者感到十分緊迫與危機。三是人的因素。其一,區隊人員近幾年因轉崗、外流、退休等,使得區隊一線技術工人嚴重不足。在生產過程中能夠準確判斷故障,獨立處理問題的技術能手屈指可數,直接影響了生產進度。其二,培訓跟不上。一些區隊領導總怕培訓耽誤生產,不明白“磨刀不誤砍柴工”的辯證原理,職工技術素質提升較慢。其三,崗位職責不清。有些隊領導認為工平時維護檢修設備可多可少,可有可無,由于這種思想支配,就經常安排他們干一些于無關的雜活,使工經常“不務正業”。在一線生產中,必要時互相支援一下本無可非議,但總是“鋤別人的地”,必然“慌自己的田”。事故率上升在所難免。出了事不是沒人幫,就是想幫也幫不上,受罰更無人代替,所以,工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就想改變工作或跳槽外出,因此造成隊伍不穩定。其四,用人機制不是量才使用、因職選人能者上,庸者下,而是遇有升遷提拔機遇,有的領導卻把人情、親疏作為衡量標準,讓技術水平和知識能力平平的人占居“高位”冷了技術骨干們的心。外行領導內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工作勉為其難,還哪有開拓創新之說。以上幾點,就是制約我礦產量穩步增長主要因素的主要方面。
2對策
直接影響著全礦生產目標完成,效益實現,職工收入指數高低等項變化,是一個非同一般的系統工程,只有協調一致,環環相扣,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才能產生最佳效果。筆者認為,做好煤礦區隊科學管理,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認識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性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鍵環節,當今世界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發展越來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并對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發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我們煤炭行業也是如此,我們要趕上和超過發達國家高產高效的采煤與管理水平、首先要在科技方面趕上去,而要在科技方面趕上去,最重要的是人的自身素質提高上去,因為人是生產力的首要的能動的要素,科學知識水平越高,勞動技能就越強。區隊管理,實際上也是對人的管理,因一切工作都有人來做,所有設備都有人來操作、維護,人的主觀意識積極、客觀行為就興奮活躍,設備就多運轉,少事故,反之亦然。每個在崗職工,都能做到人盡其責、各顯其能、就等于管理者牽住了“牛鼻子”,從而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隨著煤礦開采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雙高”礦井建設,高新技術設備大量使用,對高素質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只有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先進設備才能如虎添翼。只有抓住人才這個綱、才能一綱舉而萬目張。技術人才,主要靠自己來培養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要跟上時代步伐,就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術,方能與時俱進。就我礦而言,新綜機設備頻頻進入,不努力學習肯定要落伍。培訓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選拔優秀骨干青年到煤礦院校或廠家定向培訓,回礦后再傳、幫、帶,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鼓勵職工自學成才。凡自學者,必目標專一,有韌勁,積極性高。十學九成,應給以鼓勵與支持。由采煤系統分批組織工集體培訓,在了解綜機設備構造性能,操作程序的基礎上,掌握常規故障處理方法,這種短、平、快的培訓形式,對解決采區普遍問題很適用。綜采隊結合生產中存在或發生的特殊問題,一題一講,現實具體,清楚明白,立竿見影。這種因時、因地、因人就地取材,量才施教,靈活多樣的培訓方法,工接受快,用的上,能收到事辦功倍的好效果。總之,人才不能靠上級派來,而主要是靠區隊領導慧眼識英,挖掘培訓而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樣,才能使人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尊重人才遠見卓識之士清楚的認識到,未來社會的競爭是人才競爭。“得人才者得天下”。尊重人才,發揮人才的骨干領軍作用,仍是煤礦區隊管理穩步發展的基礎和希望。作為區隊領導,對此一定要有高度認識。在區隊隊伍內,凡有真才實學者,應“不拘一格用人才”,使其學有所用,用其所長,讓其有施展才華的出頭之日,同時也能為后者效仿,刺激爭做知識型員工的愿望。尊重人才應效先賢,凡舉不避親疏,使用充分信任。對德才兼備的優秀青年,大膽任用,責權利到位,讓其大顯身手,扎根采區崗位。如只想讓馬兒跑得快,又不給馬草吃,肯定耐力是不會長久的。只有在單位形成讓技術尖子吃香,才能出現百花盛開春滿園,朝氣蓬勃,承前啟后,欣欣向榮的景象,才能使采區隊伍保持穩定,銳意進取和不斷發展的勢頭。
作者:夏新甫 單位:平煤股份十礦
摘要:在視覺心理對于多媒體畫面的影響主要是從學習者視覺感知上進行研究。本文利用視覺心理學中的視知覺原理,結合學習者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結構,對多媒體畫面中文本――背景色搭配進行探討,以期提高多媒體教學材料的使用效率。
關鍵詞:視覺心理;多媒體畫面;色彩搭配
人們認識世界往往是通過視覺、知覺、聽覺等感覺器官對外界進行事物感受,在感覺外界事物的時候,人們更偏向于通過視覺獲得外界信息。因而,在感受外界事物時,注意會受到心理特性的影響。視覺心理學認為,人通過視覺認識事物的方式并不是根據視網膜上提供的影像,而是根據思維所提供的語言形式。
視覺心理是指人通過視覺系統對事物的外在物理形式的內在心理反應。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分析,視覺心理理論主要涉及不同情境下人的視知覺原理,并具體分析了視覺與思維的各種關系,從而揭示了視覺語言產生視覺效果的根本原因。視覺心理理論的完善和發展是建立在人們對視知覺認識的不斷深化的基礎上的。當事物的視知覺信息進入人的內心世界,就會在抽象、聯想、想象等高級思維活動的作用下,引發人們不同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受。因此,視覺和知覺的活動過程經常是重疊在一起的。由此可見,人的視知覺過程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
人們視覺的習慣是按以下的順序逐步遞減的:中央――四邊――四角。由此可見愈接近畫面中央,則愈易成為構圖中心,這是最簡單的視覺次序。應該說凡成功作品,都具有清晰而明確的視覺層次,當事物的視知覺信息進入人的內心世界,就會在抽象、聯想、想象等高級思維活動的作用下,引發人們不同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受。
色彩,是人類感知物體存在的基本視覺要素之一。心理學認為,它不僅與視覺有關,而且可以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甚至可以影響人的工作效率。當我們看到色彩時,能夠聯想和回憶某些與此色彩相關的事物,并自發地將眼前的色彩與過去的視覺經驗聯系到一起,形成新的情感或思想觀念(色彩的聯想)。色彩的這些特性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商業廣告設計、企業文化、室內裝潢等,以提高生活品質或經濟效益。
隨著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中日益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相關問題。目前,國內外研究所提出的文本―背景色搭配的理論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主體色與底色應選擇光度差較大的兩種顏色,如黃、黑,白、藍,紅、黃等。
2.文本色和背景色的對比度要鮮明,例如,應用互補色效果較好,其中游澤清教授認為在色相對比中,色相環中相對的色彩(如冷暖色)對比具有強烈的效果;在純度對比時,一般以純度低的色彩襯托純度高的色彩,并將純度差拉大;在明度對比中,背景色的明度應比主體色明度低,保證主體突出、鮮明。
3.國外學者認為,色彩選取應以黑、白、灰為主,適當加入有彩色,并能夠運用顏色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反應真實事物。
4.一份教學材料顏色搭配整體風格要一致,同時要考慮顏色所攜帶的有意義信息(如紅色意味著停,綠色代表走)。(Pett and Wilson 1996)
這些結論的得出對多媒體教學材料的制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相關研究多以理論思辯或教師的主觀經驗為主,來論證如何使課件美觀或清晰,并未涉及到色彩搭配因素是否影響學生的認知。這樣的研究,一是與實際脫節較大,可操作性不強,二是缺乏獲得結論的科學方法,三是對學習者本身的影響考慮不足。然而對于現階段的中小學教師進行調查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教師在選擇多媒體文本―背景色搭配時多以個人顏色喜好或顏色對比度鮮明為依據,對學生的關注度是遠遠不夠的。因而,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員根據學生的視覺心理特性對學生進行多媒體信息呈現特征的研究。
在電視、計算機等運動畫面等領域,“根據注意的規律研究表明,如果注意的對象是變化的、活動的,注意就容易穩定。因此,在制作多媒體教材時,可適當借助計算機的動畫制作手段,采用一些動畫、特技變換等方式表現教學內容。這樣,既有真實性,又形象生動,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提高了注意力,而且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了新知識。”因而在考慮視覺心理特性對多媒體畫面信息的影響的時候,就要考慮到明暗、線條、形狀、質感等多方面畫面特征對學生接受信息的能力的影響。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積累了大量的直接和間接經驗,對事物的反應具有一定的邏輯程序,因此我們看電視時具有一定的心理傾向性,也就是說,我們心理對要出現的畫面是先于畫面而存在的。這就要求編輯人員的編輯建立在心理活動和內容表現的基礎上,讓每個鏡頭都必須含有能在下一個鏡頭內找到答案的要素,讓觀眾的緊張心理在下一鏡頭中得到解決。只有這樣,我們的編輯才能更自然,更符合實際,更能取信于人,才能達到編輯的目的。
合理的利用學生的視覺心理特性能夠在教學中更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保持學生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到多媒體課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目標更容易達成,并且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有志于多媒體畫面藝術基礎的研究人員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研究視覺心理特性之中。在視覺心理學的指導下,對現代教學中的教學媒體如PPT的文字―背景色的搭配、Flash課件的主體呈現方式等問題進行研究,必將對教學媒體的使用效率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基于視覺心理理論對手機殼體材料配置的研究》.吳桐.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
[2]《當代認知心理學》.梁寧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視覺心理特征對繪畫構圖的影響》.孫巍.美術天地
[4]《多媒體畫面藝術基礎》.游澤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實驗心理學》.楊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多媒體畫面藝術基礎》.游澤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多媒體CAI課件中顏色的選擇――兼談多s媒體CAI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鄭利華桂林市師范學校
關鍵詞 學校健美操 中學生 心理健康 調節
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展與進步,人類的健康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對快節奏的生活,以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人們不僅需要健康的身體、更需要一個健康的心理。中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主力軍,現在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期,這一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各種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作為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者,通過研究運用學校健美操運動教學調節中學生心理問題,將有助于進一步調節、改善中學生心理狀態。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意義
當前中學教育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世界衛生組織將“心理健康”定義為:“不僅僅是沒有心理疾病或變態,而且個人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行為上均能保持最佳的狀態。”
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證,可強化智力活動,促進智力發展。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大量的調查表明,當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令人擔憂,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有遞增趨勢。中國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曾對中學生做過一項心理調查統計,60%以上的學生承認自己情緒不良,55%以上學生承認自己適應不良,其百分比超過抑郁癥和焦慮癥,成為中學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現。
三、當前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現代中學生由于受到學校、社會、家庭等因數的影響,再加上現在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所以主觀和客觀上都使中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學習問題:學習障礙、厭學、考試焦慮。
(二)人際交往問題:同伴關系、師生關系、父母關系。
(三)青春期心理問題:青春期閉鎖心理、情緒情感激蕩、表露而又內隱。
(四)情緒問題:學校恐懼癥、抑郁癥。
(五)人格問題:個性不良傾向(偏激、妒忌、自卑、依賴等)。
(六)其他心理問題:品行問題、耐挫折能力低、離異家庭子女問題、網絡成癮問題。
四、學校健美操對現代中學生心理健康的調節作用
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生理、人際關系迅速發展和變化期,他們正面臨著許多重大的人生課題,如果在這個時期對存在的心理問題沒有及時加以引導和改進,就會形成一種不健全的人格。
健美操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調節中學生心理問題具有獨特的作用,對中學生心理的養成及效果,是其他方法和手段所不能替代及無法比擬的。
(一)學校健美操能調節中學生心理活動,緩解心理壓力
中學生由于受到學習上的壓力、青春期的困擾等,極易導致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學校健美操是一項融體操、舞蹈、音樂為一體,以有養練習為基礎的健身運動,優美的動作,歡快強烈的音樂伴奏能有效地放松的心情,調節情緒,是緩解精神壓力的一劑良方。中學生進行適當的健美操運動,能有效的調節緊張刺激激素與免疫系統的均衡,可使大腦原來工作的緊張細胞得到放松鎮定,身心壓力得以緩解和消除,尤其在學生失意或受到挫折時,通過健美操運動能夠得到轉移或替代,盡情釋放心中的壓抑和煩惱,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熱情和活力,享受健美操運動所帶來的歡樂,使人具有更強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態。
(二)學校健美操能調節中學生人際關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人際關系是適應社會、環境、生活,形成完善個性的重要途徑。中學生處在自我意識覺醒并發展的階段,他們很容易在思想認識、情感控制上和家長、教師、同學發生沖突,對社會抱有批判態度。學校健美操是一種群體活動,它是以身體練習為主的教與學、學與練,既有人人參與的集體統一的活動,又有分散的小群體的個人練習,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有頻繁的接觸和行為交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結對學習、相互公平競賽等教學手段在集體場所進行,能使學生體驗到個人和集體的關系,有助于學生學會正常的人際交往,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學會互相協作與幫助,增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交流,體育活動中頻繁的人際交往,還可以提高中學生的社交能力,培養合作精神,讓其在實踐中體會如何讓個體適應其他個體和團體,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特征。
(三)學校健美操能增強中學生自信心和表現力
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基石,一個人的自信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產生于不斷克服困難、體驗成功的過程,建立在不斷努力、自我提升的基礎上。學生都渴望成功,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把技術動作分解教學,由易到難,加強輔助練習,再進行組合動作練習。每當一個組合練習成功完成,學生就在獲得成功的基礎上產生動力和信心,就會更積極認真的去完成下一個組合練習,用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此外,對于中學生來說自信心和身體自尊密切相關,有調查表明,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對他們的身材、體重不滿意,從而導致個體的自信心降低,并伴隨有自卑感和抑郁、焦慮癥狀。學校健美操教學注重身體的形體練習,注重肢體動作優美的培養,讓中學生在舉手投足間增加形體的魅力,同時又注重有氧耐力、協調性、力量等各種素質的訓練,對于改善中學生的身體表象,提高中學生對自己身體自尊感覺是毋庸質疑的,學生逐漸擁有了健美的體形、優雅的姿態,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心理狀態也趨于穩定,由于在學習過程中證實了自己形體語言的展示能力,從而增強了中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
(四)學校健美操能培養中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健美操以其獨特的運動方式和特點吸引著廣大中學生,它在柔韌性、協調性、節奏感、力量和耐力等方面要求較高,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所以對培養中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堅強的意志有很大的幫助。練習時要確保一定的時間和運動負荷,練習完后會感到身體疲勞和肌肉酸痛,要求學生在學習時能持之以恒,正確對待失敗與挫折,逐漸培養頑強的毅力、吃苦耐勞的良好心理品質,積極塑造自我,形成樂觀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從而達到健美操的健身、健心的真正效果。
(五)學校健美操有利于中學生實現身心完美塑造,提高藝術素養
健美操是富有藝術性的體育運動,美是健美操教學追求的首要目標,它要求動作美觀大方、準確到位;音樂節奏、韻律感強,富有美的旋律;形體勻稱、健美有風度。中學生經常參加健美操運動,能充分展現人體運動的藝術美感,受美妙音樂的熏陶,身心得到全面調節,表現出良好的身體狀態和精神面貌,給人于朝氣蓬勃、樂觀向上之感,從而達到了健身、健美、健心的功效,實現了中學生身心完美塑造。
五、結束語
調節中學生心理的方法和途徑很多,其中健美操作為學校體育教學的一門課程,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是調適和克服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健美操因其教學活動的動態性、身體活動的實踐性、人際交往的立體性、心理操作的復雜性心理體驗的復合性等,對幫助中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改善心理狀態、排除心里困擾、有針對性的糾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素質等具有重要意義,是最容易、最現實的心理健康教具。因此,面對中學生的異常心理,體育教師應如何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利用體育運動的特殊作用對學生進行心理治療是當代體育教育者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 唐征宇.試論身體鍛煉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0.3.
[2] 季瀏,殷恒蟬,顏軍.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 沈芝萍.健美操運動與現代健康理念[J].體育文化導刊.2003.5.
[4] 于紅民.學生心理健康與學校體育[J].體育學刊.2004.1.
[5] 曾憲剛.體育美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5.
[關鍵詞] 冠心病;心力衰竭;曲美他嗪;白細胞介素-6
[中圖分類號] R541.4;R541.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23-46-02
The Effect of Trimetazidine on Expression of IL-6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Heart Failure
HE Lingyu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uji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Zhuji 3118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IL-6 change by trimetazidin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heart failure, for accumulating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directing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One hundred thirty fou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heart failur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67 cases) was treated by norm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67 cases) was treated by normal and trimetazidine treatment. We observed the efficacy and the change of IL-6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hange value of IL-6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trimetazidine can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IL-6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heart failure, is worth of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eart failure; Trimetazidine; Interleukin-6
冠心病心力衰竭是指心臟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心肌收縮力減弱,心排血量減少,因而不能滿足機體組織細胞代謝的需要,同時靜脈回流受阻,靜脈系統瘀血,并出現一系列癥狀和體征[1]。有觀點認為白細胞介素-6(IL-6)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增高,并能促進疾病的發展[2]。曲美他嗪是一種優化心肌能量代謝的抗心肌缺血藥物,可以促進葡萄糖氧化、產生更多的ATP,提高氧的利用率,增加心臟的收縮功能[3]。本文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曲美他嗪進行治療,并關注治療前、后血清中IL-6的表達,同時進行臨床對照觀察,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的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07年6月~2010年12月確診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34例,其中男72例,女62例;年齡40~79歲,平均(58.97±7.92)歲;納入患者的心功能均為Ⅱ~Ⅳ級。依入院順序將納入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7例,觀察組中男37例,女30例,年齡40~78歲;對照組中男35例,女32例,年齡41~79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特征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本組患者均應用常規治療,即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硝酸酯類、鈣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等。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曲美他嗪(法國施維雅藥廠生產),劑量為20mg,3次/d,連續應用3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前及治療后均應用心臟超聲儀測定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數(LVEF)。
1.4 IL-6的檢測
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的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IL-6的檢測應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檢測全過程均由同一檢驗師完成,避免人為誤差。
1.5 療效判定
心功能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心功能恢復到Ⅰ級或心功能改善Ⅱ級;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級;無效:用藥前后心功能分級無變化[4]。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本組均運用SPSS13.0進行分析,組間比較應用χ2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共65例完成治療及隨訪,對照組患者共65例完成治療及隨訪。經統計學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相關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LVEDD及LVEF均有明顯改變,但觀察組LVEDD和LVEF的改變值更明顯(P<0.05)。見表2。
2.3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血清中IL-6水平的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血清中IL-6均有明顯下降,但是觀察組血清中IL-6的下降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注:*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P<0.05
3 討論
臨床治療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傳統用藥包括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硝酸酯類、阿司匹林、利尿劑及洋地黃類等,均為具有血流動力學效應的藥物,是通過擴張側支循環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室收縮與舒張功能、減少心肌氧耗量、降低外周阻力而發揮作用。心力衰竭發病過程中,神經內分泌系統可以過度激活,并產生相應的炎性細胞因子,致使心力衰竭病變加重。有觀點也認為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是患者疾病嚴重程度的重要標志[5]。另外有觀點認為疾病發生時,損傷的心肌細胞產生氧自由基,直接損傷自主神經使其功能降低,而且受損心肌細胞直接刺激神經末梢,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迷走神經受到抑制,其平衡失調[6]。在心力衰竭發展中細胞因子表達最明顯的是IL-6,IL-6是一種由184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糖蛋白[7]。IL-6可以刺激血管內皮細胞釋放白細胞趨化因子,促使白細胞與內皮細胞黏附,引起內皮細胞損傷,產生氧自由基,引起心肌細胞死亡。我們針對納入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曲美他嗪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治療效果明顯增強,且能有效改善心臟的相應指標,提示臨床中可以積極應用于治療中。曲美他嗪是一種新型的抗心肌缺血藥物,是第一個用于治療冠心病的代謝類藥物,它既不減少氧耗量也不增加氧的供給,其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是抑制耗氧多的游離脂肪酸氧化,促進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產生更多的ATP,增加心肌收縮功能[6],因此其臨床療效明顯。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能有效下調血清中IL-6的含量,由于IL-6參與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發生發展,因此,下調IL-6的過程對減少由IL-6介導的促心衰發展的級聯反應有重要價值,進而從機體的微循環角度進行有效調節。
[參考文獻]
[1] 許瑛. 曲美他嗪對CHF患者血清CRP、IL-6及心功能的影響[J]. 當代醫學,2011,17(4):15,117.
[2] 李媛媛,馮娜,付衛國,等. 血漿IL-1β、IL-6水平與CHF患者臨床病理參數關系[J].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0,27(6):45-48.
[3] 朱曉宇,李霞,那順朝克圖,等. 曲美他嗪對糖尿病心肌病干預的實驗研究[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42(4):280-284.
[4] 徐文奎. 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的臨床研究[J]. 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9):35-36.
[5] 林有為,林楚連,鄭啟東. 曲美他嗪對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1,49(4):83,118.
[6] 陳軍,李衛媛. 曲美他嗪治療老年冠心病伴左心室舒張功能不全療效觀察[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11):2112.
[7] 何國美,戴薇. 依達拉奉對腦梗死患者IL-6、IL-13及ET-1表達的影響[J]. 實用醫學雜志,2010,26(6):1043-1044.
關鍵詞: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臨床價值
缺血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進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隨著病情的發展,很容易引發心臟靜脈系統血液淤積,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進而引發心力衰竭。臨床中主要表現為乏力、呼吸困難、水腫等,這種疾病易發于中老年人,有著較高的死亡率。本文就曲美他嗪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價值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采用的是2013年9月~2014年11月本院首飾的64例缺血性心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將這64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患者。在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男女比例為5:3,年齡47~73歲,平均年齡(60±1.5)歲;在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8例,男女比例為3:1,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為(61±1.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相比,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觀察組患者給予曲美他嗪治療,曲美他嗪20mg,口服,3次/d,3片/次,共治療4w;對對照組患者給予辛伐他丁,辛伐他丁25mg,口服,2次/d,2片/次,共治療4w。
1.3療效判定 治療結束后,患者臨床病癥完全消失且無復發的為顯效;患者臨床病癥基本消失的為有效,治療結束后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甚至出現惡化的為無效,總有效為顯效與有效之和。
1.4統計學分析 處理本次研究的數據所使用的是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用(x±s)來表示,采用t檢驗,技術采用x2檢驗,用P
2結果
對觀察組患者給予曲美他嗪治療后總療效為93.75%;對對照組患者給予辛伐他丁治療后的總療效為62.5%,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比較,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缺血性心臟病作為臨床中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它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致血管腔阻塞,進而發生心肌缺血、缺氧所造成的,這種疾病常見于中老年人群。而心力衰竭作為缺血性心臟病中一種常見的并發癥,缺血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曲美他嗪作為一種防治心絞痛的藥物,對冠脈功能不全、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有著顯著的療效。當患者服用曲美他嗪后,能夠迅速被機體迅速吸收,能夠減少細胞內H+、Ca2+、Na+的超載,抑制細胞酮體的產生,改善心肌收縮力。另外,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收縮力,縮小梗死面積,抑制細胞內pH值和ATP的降低,減少中性粒細胞堆積,抑制自由基對心肌細胞的損害,增加心肌細胞對低氧應激的耐受能力[1]。曲美他嗪還具有維持線粒體的正常功能、使心肌細胞內氧自由基產生減少、進而促進患者血液循環,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2]。辛伐他汀屬于他汀類的降血脂藥物,是土曲霉發酵產物的合成衍生物,能夠有效地控制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患者口服辛伐他汀后,能夠抑制人體膽固醇合成速度,進而控制血液中膽固醇含量[3,4]。同時,辛伐他汀還可以促進LDL-C的合成,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水平,進而使得冠狀動脈粥樣化形成得到減緩[5,6]。但辛伐他丁在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疾病容易出現并發癥,就治療效果相比,曲美他嗪要優于辛伐他丁,有效地促進了患者的健康,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7,8]。本研究發現,對觀察組患者給予曲美他嗪治療后的總療效為93.75%;對對照組患者給予辛伐他丁治療后的總療效為62.5%,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比較,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王璞,李達華,夏明資.曲美他嗪對缺血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J].西南國防醫藥,2015,03(15):276-278.
[2]韋宗文.曲美他嗪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觀察[J].廣西醫學,2010,04(24):437-438.
[3]陳俊禹,陳宋明.缺血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0,21(19):4-5.
[4]羅志方,江美蘭.曲美他嗪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3,30(14):137-138.
[5]劉麗,雷萍,李敏敏.曲美他嗪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療效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2(12):2039-2040.
[6]湯建民,張麗華,黃振文.曲美他嗪對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04,12(16):1383-1385.
【關鍵詞】充血性心力衰竭;美托洛爾;厄貝沙坦;臨床療效
【中國分類號】R54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6-0015-02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ACEI類藥物可改善 CHF 預后,已成為臨床上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 其可有效緩解心衰的臨床癥狀, 改善心肌功能, 增強運動耐量,降低死亡率,提高臨床療效[2-3]。本研究驗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厄貝沙坦聯合美托洛爾對CHF 患者進行治療, 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09年4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5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NYHA心功能Ⅲ~Ⅳ級,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齡31~65歲,平均35.4 ± 5.9歲。美托洛爾+厄貝沙坦組26例,常規治療組25例。
1.2方法 :全組均常規給予擴血管、強心、利尿及補鉀等基礎治療,在常規治療組的基礎上,美托洛爾+厄貝沙坦組的治療如下:酒石酸美托洛爾,分兩次口服, 視個體情況及病情變化逐漸增加劑量,最大劑量為50mg/ d,2 次/ d;厄貝沙坦,視個體情況及病情變化逐漸增加劑量, 最大劑量為 300mg/ d ,1 次/ d。兩組療程平均治療6個月后,觀察治療前后心率( H R)、血壓( BP)、左室射血分數 ( LVEF) 指標的變化。
1.3判斷標準:心功能分級判斷按 NYHA 分級。顯效: 治療后心功能改善 2 級以上, LV EF 增加10%以上; 有效: 治療后心功能改善 1 級以上,LVEF 增加5%以上; 無效: 治療后心功能無改善。無效: 治療后心功能無改善或病情繼續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治療6 個月期間, 美托洛爾+厄貝沙坦組和常規治療組比較,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心功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但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31% ,對照組為72.00%。美托洛爾+厄貝沙坦組與常規治療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 P > 0. 05)。
3討論
近年研究結果表明,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發生、發展的主要機制是心肌重構,同時與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 RAS) 系統激活及交感神經系統( SNS)興奮性增強密切相關。RAS系統激活及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可以使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使CHF 患者心臟負荷增加、心肌缺血、肥厚、心肌細胞壞死凋亡及心肌間質纖維化,從而導致心臟結構形態發生變化。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關鍵就是阻斷神經內分泌的過度激活, 阻斷心肌重構[4-5]。
在本研究中,CHF 的治療在擴血管、強心、利尿及補鉀等基礎治療上,給予美托洛爾+厄貝沙坦組聯合治療。本組治療結果亦顯示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美托洛爾+厄貝沙坦治療CHF 患者,治療后6 個月與治療前比較, 患者心率減慢、血壓下降、LVEF顯著改善。美托洛爾+厄貝沙坦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31% ,對照組為72.00%。美托洛爾+厄貝沙坦組與常規治療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 P > 0. 05)。治療結果提示應用美托洛爾+厄貝沙坦能有效拮抗心室重塑作用,明顯改善患者心臟功能, 降低患者總病死率,提高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顧東風,黃光勇,何江,等.中國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查及其患病率[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3,31( 1) : 3.
[2]徐成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藥物治療[J]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1,17 ( 10) : 483- 484.
[3]趙曉輝,李隆貴.受體阻滯劑對治療心力衰竭安全性研究進展[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 2004,13 (2) : 188- 190.
關鍵詞:奧美沙坦酯;舒張性心力衰竭;血漿腦鈉肽;左室舒張功能
舒張性心力衰竭(DHF)是左心室舒張期因為主動松弛能力受損以及心肌順應性降低,心肌細胞肥大合并間質纖維化造成其僵硬度增加,導致左心室在舒張期的充盈異常,心搏量減少,左室舒張末期壓增高而導致的心力衰竭[1]。治療應從預防和糾正左心室舒張功能不全開始,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左心室舒張功能不全的進展,預防和控制危險因素,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刺激等。本文主要探討奧美沙坦酯對高血壓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腦鈉肽及左室舒張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診治的高血壓合并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5例。對照組患者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齡57~78歲,平均(68.5±6.6)歲,病程3~12年,平均(7.5±3.2)年;根據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7例,Ⅲ級23例,Ⅳ級15例。觀察組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齡56~79歲,平均(69.2±6.7)歲,病程4~14年,平均(7.8±3.5)年;根據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8例,Ⅲ級24例,Ⅳ級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在性別、平均年齡、平均病程、心功能分級方面相比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選取標準 ①患者高血壓診斷明確,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2]以及歐洲心臟病學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治標準[3];②入院時病情穩定;③對研究方法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 ①嚴重肝、腎功能衰竭,具有內分泌疾病以及心臟疾病;②嚴重感染及合并精神異常者;③超聲心動圖檢查左室射血分數
1.4 方法 根據病情給予兩組患者常規治療,包括使用血管擴張劑、鈣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奧美沙坦酯20mg,清晨服用,1次/d。所有患者治療12w。
1.5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觀察以下指標變化:①血壓測定儀測量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②左室舒張功能指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尖瓣口舒張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p)、舒張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p)和兩者比值(Ep/ Ap),測定左室等容舒張時間(IVRT);③采用ELISA法測定血漿BNP水平。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數據包進行統計學處理,數據以樣本(x±s)的形式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
2 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反應左室舒張功能的超聲指標Ep、Ap、Ep/Ap、IVRT以及血漿BNP水平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超聲指標Ep、Ap、Ep/Ap、IVRT以及血漿BNP水平均有明顯改善,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臨床研究中發現,高血壓導致DHF具有心肌本身(如心肌細胞肥大)和心肌外(如心肌細胞外基質的改變等)兩方面的原因,而奧美沙坦酯是一種新型口服非肽類抗高血壓藥物,經胃腸道吸收水解為奧美沙坦,其為選擇性血管緊張素II 1型受體(AT1)拮抗劑,通過選擇性阻斷血管緊張素II與血管平滑肌AT1受體的結合而阻斷血管緊張素II的收縮血管作用,從而達到降壓的目的[4]。
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是臨床上較多地用來評價左心室舒張功能的一種方法,其為無創性檢測,患者舒張期左室壓力升高,舒張早期流經二尖瓣的血流速度和流量減少,E峰降低,左房容量和壓力升高,舒張晚期左房代償性收縮增強,流經二尖辨的血流速度和流量相對增多,A峰增高,使E/A 比值降低,因此可以評價左室舒張功能的指標;IVRT指主動脈瓣關閉至二尖瓣開放的間隔時間,受左室舒張速率和左房壓影響,也是反映心肌舒張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BNP由心室肌分泌,當容量和壓力超負荷時,人體產生的反應性物質,具有排鈉利尿、擴張血管、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的作用,其水平的變化與心室內容量和壓力負荷狀態具有相互聯系,因此,BNP含量對于臨床上心力衰竭的診治和預后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5]。
在本次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者反應左心室舒張功能的超聲指標Ep、Ap、Ep/Ap、IVRT以及血漿BNP水平均有明顯改善,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針對高血壓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奧美沙坦酯可以顯著改善其左室舒張功能,并能有效降低血漿腦鈉肽水平,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蔡冬梅,林杰,林書坡.奧美沙坦酯對高血壓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腦鈉肽及左室舒張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0):2254-2256.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8-710.
[3] 弓孟春,嚴曉偉.歐洲心臟病學會2008年版心力衰竭的診斷和治療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9,29(8):703-706.
[關鍵詞] 纈沙坦;心力衰竭;基質金屬蛋白酶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 碼:A
文章編號:1009_816X(2008)01_0006_03
心力衰竭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現代觀點認為其病理生理主要有兩大因素,即神經內分 泌系統的激活和心室重構。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心室重 塑過程中基質降解的主要因子,在衰竭的心臟中直接調節或通過MMPs的調節因子來間接調節 MMPs的活性,可改變心室的重構,進而延緩心衰的進展。本文研究心力衰竭心肌重構時MMPs 表達變化及纈沙坦對其的影響。旨在為心肌重構的逆轉尋求新的途徑并為ARB改善心肌重構 的機制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的心內科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為 實驗組,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符合WHO的定義,男60例,女50例,年齡30~75(平均54.6±1 1.7)歲,其中擴張性心肌病38例、高血壓心臟病40例、缺血性心臟病32 例。選取健康體檢心功能正常60例作為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34~73(平均54.7± 10.8)歲。入選病人均進行體格檢查,胸部X線、心電圖及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 查。實驗室檢查包括血電解質,肝、腎功能,心肌酶,血糖,血脂等。排除感染性疾病、嚴 重肝、腎功能不全、活動性風濕免疫疾患以及腫瘤等消耗性疾病的病人。兩組在性別、年齡 、血脂以及合并的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1)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2ml,立即應用10%EDTA抗凝,并加用抑肽酶抑 制肽酶活性。充分混勻后全血離心(3000r/min,4℃,10min),取上清液置于-70℃低溫冰 箱中保存待測;實驗組給予常規抗心力衰竭治療基礎治療上加用纈沙坦80mg,每日1次,連用 3周后再次抽取靜脈血離心取上清液保存待測。(2)血漿BNP(腦鈉肽)、MMP_2和一氧化氮(N O)含量的測定: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測定BNP濃度,在美國雅培公司的AxSYM系統上進行 。采用ELISA法測定MMP_2濃度,采用硝酸還原酶法測定血漿N02_/N03_含量(試劑盒購自南 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各步驟嚴格按照說明 書操作。(3)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用心臟超聲檢查心臟結構變化,測定對照組和實驗 組治療前后左心室舒張末徑(left ventricular end_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和左 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1.3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0.0統計軟件,計量數據以(x-±s)表示,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F檢驗。血清M MP_2水平與血漿BNP及其他指標的相關性采用多因素偏相關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的血漿BNP水平、血清MMP_2,血漿N02_/N03_水平和心臟超聲參數比較:實驗組 血漿BNP水平、血清MMP_2水平和LVEDd值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而N02_/N03_水 平和LVEF值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見表1。
2.2 實驗組經纈沙坦治療前后血漿BNP水平、血清MMP_2,血漿N02_/N03_水平和超聲參數 比較:實驗組經纈沙坦治療3周后血漿BNP水平、血清MMP_2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 0.05),而LVEDd值有降低趨勢,但尚未達到統計學差異(P>0.05);LVEF值較對治療 前明顯升高(P<0.01),見表2。
2.3 血清MMP_2與各項指標的相關關系:MMP_2和BNP(r=0.79,P<0.01)、LV EDd(r=0.34,P<0.05)、LVEF(r=-0.33,P<0.05)之間有良好的 相關性。
3 討論
心室重構是心力衰竭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是決定心臟病患者心功能及其預后的主要因素之 一。MMPs是一組鋅離子依賴性蛋白水解酶家族,是細胞外基質降解的主要介質,通常與其組 織抑制因子(TIMPs)形成動態平衡,共同調節細胞外基質的合成與降解,在組織重構中起著 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MMPs及TIMPs的失衡可導致心室重構及心力衰竭[1]。在心 臟快速起搏所致的心衰模型中,伴隨著左心室的擴大和心功能下降MMPs活性升高呈時間依賴 性[2]。Li發現在心肌病晚期,MMP、TIMP的比例發生改變,TIMP1,TIMP3水平下降 [3]。
MMP_2,是明膠酶,具有降解間質蛋白的能力,已經證實不但左室心肌組織中存在MMP_2,而 且心肌細胞中也可檢測到。國外研究發現,在鼠模型上和終末期行心臟移植手術的患者的心肌中發現MMP_2,MMP_9的活性增高[4]。本研究結果顯示,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M MP_2的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隨著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漿BNP水平、血清MMP_2水平和LVED d值有升高趨勢,而LVEF值逐漸降低。與文獻報道結果一致[5,6]。
本研究發現心力衰竭患者MMPs血清明顯升高,與BNP、LVEDd和LVEF呈明顯相關,表明MMPs 可能參與心力衰竭心肌重構的發生發展過程,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中已得到廣泛應用。纈沙坦是一種非 肽類ARB,能有效阻斷AT1介導的血管緊張素Ⅱ的活性,抑制AngⅡ產生的血管收縮、水鈉潴 留、促交感活性增加等作用,能夠抑制心室重構,改善心衰患者預后。心功能不全時,血漿 腦鈉肽水平升高,因此在CHF中檢測BNP的意義重大,BNP升高可看做是CHF預后不良的標志[7]。BNP隨CHF加重 而升高,也會隨心力衰竭改善而下降,本實驗經纈沙坦抗心衰治療后,患者血BNP水平明顯 下降,說明纈沙坦能夠明顯改善心功能。Gurjar等[8]研究發現NO通過抑制轉錄因 子NF_KB的活化抑制MMP_2,MMP_9的表達。本文還發現纈沙坦組患者血清MMP_2明顯下降,而 血清NO濃度明顯升高,推測除了阻斷AT1介導的血管緊張素Ⅱ的活性抑制心室重構的經典途徑外,纈沙坦可能通過NO途徑抑制MMPs活性 ,穩定心臟基質成分合成與降解代謝平衡,從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建。
參考文獻
[1]Yamazaki T, Lee JD, Shimizu H, et al. Circulating matrix metallopr oteinase_2 is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Eur J He art Fail,2004,6(1):41-45.
[2]Peterson JT, Hallak H, Johnson I, 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lio n attenuates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ling and dysfunction in a rat model of pro grssive heat failure[J]. Circulation, 2001,103(18):2303-2309.
[3]Li H, Simon H, Bocan TM, et al.MMP/TIMP expression in spontaneously hyper tensive heart failure rats:the effect of ACE_and MMP_inhibition[J].Cardiovas c Res, 2000, 46(2):298-306.
[4]Sivasubramanian N,Coker ML, Kurrelmeyer KM, et al.Left ventricular remod eling in transgenic mice with cardiac restricted over exprssion or tumor necrosi s factor[J]. Circulation, 2001, 104(7):826-831.
[5]Spinale FG, Coker ML, Bond BR, et al.Myocardial matrix degradation and met alloproteinase activation in the failing heart: a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J].Cradiovasc Res,2000,46(2):225-238.
[6]Spindle FG.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regulation and dysregulation in the
failing heart[J]. Circ Res,2002,90:520-530.
[7]Anand IS,Latini R,Masson S, et al.Thepredictive value of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BNP and NE in the Val_HeFT trial[J]. J Am Coll Cardi ol,2002,3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