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俗文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清明節這天,我來到“傳說”中和諧的民俗文化村。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雄偉的布達拉宮,哦!不應該是縮小版的布達拉宮。雖小,卻與真的一模一樣:一樣的房頂,一樣的顏色,伴著香氣甜甜的花兒,是那樣美麗!那樣宏偉!我深深地沉浸其中,情不自禁地著琢磨著:西藏是美妙的,拉薩是神奇的,那布達拉宮呢?是偉大的!
北京的長城是獨立一地無二的,舉世地雙的。可現在卻有了一個特小版!從嘉峪關到山海關,一直伴隨著我的步伐與我同行。走了好久,一直不見長城的盡頭,分明就是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我的心頭怦然一震:我的天啊!這可是特小版啊,連這么小的長城都無邊無際,那真正的長城到底是它的幾倍呢?
秦兵馬俑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它規模宏大。一個個將士們右手持刀,左手持弓,側臥馬背,大喊著:“為國家做殊死拼搏,沖啊!”沙地上塵土飛揚,喊叫聲如五雷轟頂。這個縮小版生動地再現了秦軍昂首挺胸,雄兵百萬的氣勢。我大吃一驚:沒想到秦軍十萬,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也不懼怕,反為秦王做殊死搏!
民俗文化,是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現象。民俗文化的范圍很廣,如節日民俗,傳統節日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有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哈尼族的昴瑪突節、藏族的賞花節等。再如日常生活民俗有中國結、剪紙、京劇臉譜、山西民間票帖等。
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傳承性和變異性,往往是一個地方生活的縮影和歷史的折射,具有極強的個性,能夠體現一個民族的民俗風情。
選文1
山西民間票帖
劉小云
山西民間票帖是一個經濟、政治、文化和藝術等多方位的載體。它本身是貨幣,是商品經濟的產物。但在這個普普通通的純經濟物身上,體現的卻是中華文化的魅力。之所以說其是多方位的載體,就是說其功能的多樣性,集藝術裝飾、人文教化和防止偽造三種作用于一身,這構成了中國民間票帖的強烈民族特色。
就山西民間票帖票面裝飾而言,有圖案、文字、圖章三種。一張張票帖上的裝飾,都充滿了濃厚的文化和世俗氣息。圖案裝飾充分體現了以物寓意的特色,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去領悟其含蓄的文化積淀。福祿壽三星,寓意票帖發行人和使用人吉星高照、財源廣進和健康長壽;和合二仙寓意夫妻和睦,幸福美滿;竹林七賢勸人高潔脫俗;西施浣紗宣揚忠孝節義和真善美;“琴棋書畫”寓意文人雅士,重義不重利;“歲寒三友”為松、竹、梅,勸人有君子風范,勿行小人之事;寶鼎則寓意“一言九鼎”,表示商業往來要言而有信,信守承諾。這些圖畫,既是票帖發行人的行為準繩,也用于勸喻票帖使用人予以遵守,體現了古代中國的崇尚禮儀之風。后期新版票帖上的火車、輪船、近代風格的建筑、工廠、港口、車站、鐵路等,則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對近現代工商業的追求和向往,透視了20世紀初期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遷。
山西民間票帖上的圖章多姿多彩,形態各異,擔負著多方面的特殊功能,如防偽、信用及票帖的裝飾。圖章用字真草隸篆諸體皆見,其中,楷體和篆體為常見。楷書對于粗通文墨的商民均可一目了然,便于民間票帖的流通和使用,而官方的印章的印文一般是普通人難以辨認的九疊篆文。民間票帖圖章的花邊裝飾鏤刻精美,常見的圖案紋飾有:松竹梅蘭菊、龍鳳、琴棋書畫、雜寶、暗八仙等,這些紋飾除用于圖章的裝飾防偽功能外,也具有票帖同類圖案裝飾的文化含義。
山西民間票帖之所以流傳至今仍能完好如初,清晰如新,那是因為當時山西的造紙業和印造工藝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水平。
山西民間票帖的印制和刻版工藝也為今人所折服和欽佩,從印制工藝上講,主要來自傳統的中國版畫和雕版藝術。與之相媲美的還有相當數量的牛角帖版,牛角帖版的雕刻工藝要更細致一些,其線條細如發絲,十分精湛。現今存下來的,都是版雕藝術珍品。
我想,數百年的晉商輝煌已進入歷史的長河之中,但用來進行人格塑造和境界涵養的山西民間票帖文化卻不會隨著消逝的歷史而暗淡。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引領我們體驗歷史,也可以使我們感受到生機躍動的人文脈息不僅源遠流長,而且一定綿延不朽。
(選自2004年第4期《文史月刊》,有刪改)
美文點讀
中國的很多物品都打上了民俗文化的烙印,如中國結、京劇臉譜、紅燈籠、文房四寶等。山西民間票帖體現了我國的民俗文化,它是一個經濟、政治、文化和藝術等多方位的載體,體現的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本文從山西民間票帖的裝飾說起,介紹了它的圖案、文字、圖章以及印制和刻版工藝。在文章最后,說明了山西民間票帖的歷史意義,它可以用來進行人格塑造和境界涵養,可以引領我們體驗歷史,可以感受人文脈息。
閱讀思考
1.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山西民間票帖的?
2.山西民間票帖為什么流傳至今仍能完好如初?
3.若讓你送一枚山西民間票帖給你的好朋友,你會選擇什么圖案的票貼給他?為什么?
選文2
六月六:跨越時空的情感表達
李皓
古漢語中,“貺”是賜予的意思,“天”和“貺”聯系在一起,很自然地會讓人聯想起了“老天賜予”。天貺節的由來,正是這種意愿的表達。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盤踞在我國北方草原上的遼國軍隊策馬南下,兵逼開封,大宋王朝面臨著立國以來第一次生死攸關的考驗。宋真宗君臣針對契丹人敬畏生命的信仰,用封禪和老天護佑的神話,震懾遼國君臣,使其打消南侵宋朝的念頭。宋真宗和他的臣子們上演了一幕幕“天書”降臨的騙術。同年陰歷六月初六,“天書”又一次降臨在了泰山。宋真宗再次裝模作樣地領著滿朝文武到泰山封禪,并于大中祥符四年正月正式下詔定六月六日為天貺節。
宋真宗君臣自欺欺人的做法最終成為了人們的笑柄,可天貺節卻一代代地流傳了下來,并成為了中國北方一年中熱鬧的節日之一。
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河湟地區完整地將天貺節的風俗保留了下來。許是因為人們對天貺節的由來抱著一種貽笑大方的態度,隨著時光的流逝,如今河湟地區的老百姓早已是只知六月六,不知天貺節了。
在湟源,六月六朝山是一項僅次于春節社火的規模盛大的民間娛樂活動。據史料記載,歷史上,湟源朝山活動最興盛的時候,不僅有數萬人參加朝山,而且還吸引了不少來自陜西、甘肅的游人參加,影響力十分大。
舊時湟源朝山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從城隍廟出發,繞丹噶爾古城后,再沿山道登臨北極山。另一條則是從關帝廟出發,繞丹噶爾古城一周,登臨北極山。在朝山過程中,兩支隊伍時常“狹路相逢”,遇見這樣的情況后,朝山的人們就會拼命地吹響嗩吶,敲響鑼鼓,直到對方認輸,場面十分熱鬧。
朝山的人們吟誦的佛號耐人尋味。當朝山的隊伍行至關帝廟時,佛號的內容就是傳誦關公的美德。當朝山的隊伍行至無量殿時,佛號的內容則成了講述無量出家的前因后果。當朝山的隊伍行至火神廟時,佛號的內容又成了贊美火神燧人氏的千秋功德。
明清之后,在朝山活動的帶動下,六月六的朝山會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物資交流會。離朝山會往往還有好幾天,十里八鄉的鄉親就已經蜂擁到了北極山上,他們帶來了各地的土特產和風味小吃,往日異常清凈的北極山因此成為了一個繁榮的露天貿易市場,各類小生意人遍布山麓,吆喝聲、討價還價的聲音此起彼伏,人們用這樣的方式盡情地揮灑著生活的激情。
湟源位于我國農業區和牧業區的交界地帶,歷朝歷代漢、藏、回、蒙古等民族在這里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了這片土地的繁榮。
商業的繁榮使得六月六朝山會成為聯系湟源各民族友誼的紐帶。在這里,不僅能買到制作精良的藏飾,吃到回族的特色小吃,而且還能領略到蒙古族歌舞的風采,六月六朝山會因此留下了許多民族團結的佳話。
一個旨在迷惑敵人的權宜之計,居然演變成了頗受的節日。在歷史的變遷中,這個名叫天貺的節日又被賦予了新的內容。當我們打量這個流傳千年的節日時,感受到的是一個民族博大包容的文化品質和鏗鏘有力的脈搏心跳。
(選自2009年8月3日《西海都市報》,有刪改)
美文點讀
本文介紹的是“天貺節”。文章首先講述了天貺節的來歷,宋真宗的故事讓本文饒有趣味;其次描繪了天貺節朝山活動的盛大場面;然后寫天貺節的意義,成了物資交流會,成為聯系各民族團結的紐帶;最后發表議論,隨著歷史的發展,天貺節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表現了一個民族博大包容的文化品質。
從本文可以看出,一些節日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傳承了下來,但人們慶祝節日的初衷會發生變化,這也說明民俗文化的變異性。
閱讀思考
1.文章開頭介紹天貺節的來歷,有何作用?
民俗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在全國城鄉,民俗傳統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并且大都與旅游資源的開發密切相關。例如,在北方大中城市中,春節時的民間“皇會”踩街表演、傳統手工藝品制作、賽燈會以及涉及文廟、天后宮的相關節日慶典活動等,都具有鮮明的傳統文化特色。但是,這些寶貴的民俗文化資源還沒有被高度重視起來,在與旅游和文化產業開發相互配合方面也比較薄弱,明顯地存在著專項扶植不夠、配套設施不完善、專業資金投入偏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相對不足、缺乏深度開發規劃和管理機制不完善等諸多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我認為首先要加大投入、扶植企業,建造傳統民俗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制定財政引導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將相關活動發展基金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利用重要傳統文化場所、場地,通過政策導向和營造環境,吸引民間傳統手工藝創意產業聚集入駐,積極培育大量的收藏及市場消費群體,形成民俗傳統文化精品創意產業園。
其次,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跟蹤管理、重點扶植具有發展潛力的民族民俗傳統文化藝術產品企業;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納入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專項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對專項經費實行跟蹤管理,保證非遺保護基金切實用于傳承項目和傳承人;結合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投入資金,重點扶植能夠建構起產業鏈條、有發展潛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能夠快速增長的高端藝術品企業,爭取長期舉辦非遺展覽、絕活絕技體驗及講座等。
第三,加強研究、擴大宣傳,加大市場化運作模式:組織專家及民間人士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民俗文化,加強對民俗傳統文化的各項研究,鼓勵他們多出優秀研究成果;利用各種媒體,對優秀傳統民俗文化和相關旅游和文化產業開發項目和產品進行專項策劃、宣傳、營銷,引導形成符合市場規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傳統文化商品;建設民俗傳統文化保護、宣傳和旅游及文化產業開發的相關門戶網站,搭建網絡上的文化產品展示和推廣平臺。定期組織專家進行優秀傳統文化項目的專門介紹、點評,普及社會歷史、古玩文物等方面知識,增強民眾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保護意識和欣賞水平;定期舉辦相關戲劇觀賞節、曲藝旅游節、相聲文化藝術節、民間藝術精品博覽會等,通過節慶活動帶動其他業態發展,引導周邊商鋪售賣戲劇、曲藝、民俗文化的特色衍生產品,滿足戲迷、曲迷以及廣大普通觀眾的各種文化需求。
[關鍵詞]蘇州糕團;民俗文化;文化內涵;點心;稻香村
蘇州自古便是魚米之鄉,種稻歷史悠久,在此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食用糕團的生活方式。早在春秋時,蘇州便有了關于糕團的傳說。蘇州糕團以糯米粉和粳米粉為主,用豆沙、蘿卜絲、玫瑰、芝麻、百果等作為餡料,通過蒸、煮、煎、炸、烤等方式制作而成,色香味形俱佳,受到蘇州老少的歡迎和喜愛。因此,作為蘇州的傳統食物,圍繞著糕團形成了具有蘇州特色的制作食用、人生禮儀民俗,這些民俗活動豐富了蘇州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教育價值、文化價值以及旅游文化產業方面的經濟價值,成為蘇州地域文化中的活名片。筆者試結合蘇州糕團民俗,探析其隱藏的民俗文化,以期對其文化的認識及保護傳承提供借鑒。
一、順應自然的和諧觀念
中華民族總是能夠適應所處的生態環境,融入自然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同時,滿足自身生存、發展的需求,蘇州糕團便是一個例證。作為稻作生產勞動里的“能量棒”,它與蘇州豐富的物產共同滿足了蘇州農民農忙時期的體力與營養需求,更為他們留下了唇齒余香。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利用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思想,具體體現如下。(一)適應農耕生產作為蘇州人的傳統美食,糕團的美味自然為人們留戀,然而其長盛不衰的根本因素,還是因為它能夠滿足農耕生活的需要。農忙時節,勞動時間加長,勞動強度加大,飲食上則改粥為飯,同時加餐為一日四餐或五餐,借以增加體力,滿足稻作生產的體力需要。糕團由于其耐存放,食之耐饑,飽腹感強,同時部分糕團制作省時,又方便攜帶,隨時可以食用,因此成為了農忙時節最理想的加餐、隨時補充能量的食物。俗語云:“二月二,蚰蜒百腳全下地。”蟄伏過冬的小動物們開始蘇醒,農民也要開始為春耕作準備了。因此舊時蘇州二月二有吃撐腰糕的風俗,“比戶以隔年糕油煎食之,謂之‘撐腰糕’,諺云可免腰痛。”[1]P437蔡云的《撐腰糕》一詩對此現象進行了描述:“二月二日春正饒,撐腰相勸映花糕。支持柴米憑身健,莫借終年筋骨勞。”[2]P126可見這一天,蘇州人們借吃糕祈求強筋健骨,好滿足農忙時節的勞動量。(二)因時因地制宜稻米作為蘇州傳統的農作物,是當地人們賴以生存的主食,由稻米制成的粥、飯、糕團是人們一年里離不開的美味。把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細磨細篩,再結合其他配料,通過蒸粉、揉勻、出條、整形、冷卻等手工工序,便可制作出美味的糕團。同時蘇州四季分明,物產豐富,勤勞聰慧的蘇州人自然充分利用各季的物產來豐富飲食。糕團也因此具有節令性強的特點,素有“春餅、夏糕、秋酥、冬糖”的評價。正月元日,飲屠蘇酒,作生菜、春盤、節糕。[1]P372三月間是野菜花盛開的季節,人們“或以隔年糕油煎食之(指野菜花),云能明目,謂之‘眼亮糕’”。[1]P78寒食節期間,艾草漫山遍野,人們搗碎艾草擠汁與米粉混合,制作碧綠如玉般、帶有艾草氣味的青團。俗語云:“端陽弗吃粽,棉衣不可松。”五月端午節里,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此時雄黃酒、黃魚正為時令品,人們搭配食用粽子來憑吊屈原。九月,人們出門登高賞菊、嘗新酒,食伴有點綴的栗粽、花糕,可謂錦上添花般的享受。
二、蘇式點心的傳統韻味
蘇州糕團作為傳統點心,至今依然活躍在蘇州人們的飲食生活中,亦為蘇州之外的慕名者提供了追尋、回味傳統點心的機會。這其中的奧秘主要包含兩方面。(一)崇尚自然的原則蘇州糕團制作,歷來講究采用天然資源,從外觀上的著色劑,到增加香氣的香料,均來自當地的天然資源。色如碧玉的青團,通過將艾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從而形成其碧玉般的色彩。瑩潤如玉的豬油咸糕,在原本白潤的糕神上點綴了小蔥,白綠相映,色彩清新。南瓜糕充分利用了金黃的南瓜,制作出來的糕團色澤金黃。在通過采用天然植物、食物的色素,來豐富糕團色彩的同時,蘇州糕團的香味也是百分百的純天然,其中一部分香味來源于其米香、餡香,另外一部分則通過添加松子仁、花生仁、黑芝麻、桂花、蜂蜜等天然香料,達到增加糕團香味的目的。栗糕作為重陽節的小吃,“煮栗極爛,以純糯粉、加糖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2]P74《太湖稻俗》里的大方糕,“皮薄餡重,品味有甜咸之分,甜者有玫瑰、百果、薄荷、豆沙四色,咸者有鮮肉餡。甜者又按顏色不同,分別輔以松子仁、瓜子仁、核桃仁、青梅干、糖桂花、糖漬板油等,表面潔白,內餡透明,花紋清晰”[3]P66。依靠天然食材做出的糕團數不勝數,其安全健康的營養價值更是如今摻有各種人工添加劑的食品所不能比擬的。(二)吉祥的象征意義蘇州糕團品種名目繁多,主要分團、圓、糕、粽四大類,寓有“團”“圓”“高”“中”之意。[3]P61團是團子,個頭如湯圓大小,內有豬油、豆沙、鮮肉、咸菜等餡心。圓是圓子,搓粉為圓,個頭很小,猶如龍眼核,一般煮湯粥時和團子混在一起,寓意“團圓”。糕,則做法多樣,造型豐富,且存放時間久而耐饑,再加上諧音“高”,寓意“一年比一年高”,深受人們歡迎。粽即粽子,用蘆葉包裹,形如三角,端午節必吃,一般以鮮肉、咸肉、蛋黃、赤豆沙為餡,也有無餡的白粽。不僅如此,傳說南宋時蘇州百姓為韓家軍制作了兩頭大、中間細的糕團,啟發韓家軍改變戰術最終打敗金兀術。后來這種糕被稱為定勝糕,取“必定勝利”之意,在蘇州一直是民間喬遷、建屋、祝壽等喜事上的重要角色。定勝糕不但吃口好,更重要的是討個好口彩。同樣的還有形似銀錠的“定升糕”。其含義深刻,“定升”,即一定勝利,一定升遷。“糕”,自然是高高興興、高升等意思,這種象征著勝利歸來吉祥如意的糕,是蘇州西山特有的品種。
三、細膩重禮的文化心理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糕團不僅是蘇州人唇齒間不可缺少的元素,更影響了蘇州人心理、性格、人際交往等精神文化的形成,反映了蘇州人細膩求美的品性以及追求人際和諧、重視人際交往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追求。(一)細膩求美的品性精耕細作的稻作生產活動決定了一代代蘇州人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著他們的態度,促成了蘇州人精益求精、細膩、平和的性格特征。在此影響下的蘇州糕團,看似樸實無華的糕團,實則處處講究。注重糕團的選料、配方和工藝,創造出眾多糕團品種,展現出蘇州人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美的不斷追求。除蘇式糕團外,中國其他稻作區域亦不乏有食用糕團的習俗,因此中國糕團便有滬式、杭式、廣式、川式、閩式等等。然而,細膩愛美的蘇州人不滿足于品種豐富且色香味俱佳,在糕團的造型上更是精益求精。講究造型的精巧與創新,追求糕團的形態美和藝術美成為蘇式糕團的一大特色。例如用于婚禮壽誕方面的“花好月園”“松鶴同春”“麻姑獻壽”等造型;亦有模仿飛禽走獸、花卉蟲鳥、園林景色的圖案如“虎豹獅象”“荷花鴛鴦”“虎丘全景”等。《舌尖上的中國》里得月樓的刺猬包,比乒乓球還小,熟練的糕團師傅竟可以在其背上剪100刀以上。這些造型題材廣泛,內容新穎,神態逼真,令人嘆為觀止,成為蘇州糕團有別于其他地域糕團的顯著特征。然而,細究其根本,不得不感嘆這是勤勞聰慧、細膩求美的蘇州人所得天獨厚的品性。(二)情感交流的紐帶糕團作為蘇州人的日常食物,總是如春雨般“潤物細無聲”地帶給人們味蕾、情感的雙重享受。一年四季、歲時節日里,提到某一時節,人們無不想到當季盛行的糕團。青團是陽春三月里才有的口福,粽子在端午時節更有滋味,月餅是中秋節團圓的象征,冬至元旦里新米做成的香噴噴的新糕是豐收的喜悅。糕團不僅是蘇州人日常餐桌上的美味,同時也是蘇州人生育、婚禮、壽誕、喪葬、祭祀、社交等禮儀活動中的使節。生育前夕有促進和保佑產婦順利生產的“催生團”“解縛粽”。孩子順利出生,周歲時要制作“期團”與親族分享。舊時孩子長大,可婚娶時要舉行冠禮,并作“上頭糕”互贈親鄰。男女議婚期間,糕團亦是表達與回饋心意的載體。日常祝壽有專門的壽糕、壽桃團祈禱延年益壽。孩子考試有定勝糕與狀元糕為之助力、祈福。清明節與下元節,糕團作為祖先生前日常食用的食物,表達了晚輩對祖先的孝意與懷念。一年中不論是年初、年中,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的豐收,還是年末感謝神靈的保佑,人們總是用糕團表達自己對神靈的敬意與感恩。冬至春節期間,親鄰們亦互贈糕團,分享美味,祝福彼此。
四、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
蘇州糕團民俗體現了蘇州文化的特色。作為蘇州地域文化的代表名片,歷代表現蘇州糕團民俗的文學藝術作品,以及幾經歷史傳承的糕團老店,成為我們了解蘇州文化的窗口,同時它們更是蘇州文化對外傳播、擴大其影響力的媒介。(一)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從歷史上看,蘇州地區最先受吳越文化的滋養,崇尚教育,名家輩出。其中民間文學以獨特的方式記錄了糕團民俗的文化形態。《姑蘇志》、《蘇州府志》記錄了蘇州糕團中的許多佳品,如花糕、脂油糕、三層玉帶糕等。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袁枚,不受制于“君子遠庖廚”的傳統,基于對古代烹飪經驗的學習和自己的烹飪心得,加以整理總結,著有《隨園食單》一書。該書“點心單”里記載了三層玉帶糕、雪花糕、百果糕、蘿卜絲湯圓等蘇州傳統糕團的制法。談及三層玉帶糕,該書描述到:“以純糯粉作糕,分作三層,一層粉,一層豬油白糖,夾好蒸之。蒸熟切開,蘇州人法也。”蘿卜湯圓則將“蘿卜刨絲滾熟,去臭氣,微干,加蔥、醬拌之,放粉團中作餡,再用麻油灼之。湯滾亦可”。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描寫糕團及其民俗相關內容的詩詞歌句,“圓子年糕蓮桂湯,滿壺椒酒味甘芳。醉來笑把茶經讀,龍井春浮橄欖香。”金孟遠《吳門新竹枝》一詩描寫了蘇州新年食圓子、年糕等的習俗。錢大昕的詩:“良辰分玉粽,嘉味入金盤。宛轉纏菰葉,晶瑩斗粉團。”將金盤里白潤如玉的粽子描寫得栩栩如生。徐士鋐“片切年糕作短條,碧油煎出嫩黃嬌。年年撐得風難擺,怪道吳娘少細腰”,將二月二吃撐腰糕的做法、煮法及食后的效果都寫了出來[4]P127。文人通過寫詩著書來表現糕團,勞動人民則用歌謠唱出對糕團的感情。吳歌作為吳語地區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勞動實踐中創造出的民間歌謠,獨具特色地表現出吳地風土人情,吳地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愿望,以及其集體智慧和藝術造詣。《十二月風俗山歌》唱道:“正月半,鬧元宵,二月二吃撐腰糕。三月三,祖師苞,四月十四白相神仙廟。五月端午粽子箬葉包。六月里,大紅百瓜顏色俏。七月七,露仔鴛鴦木來乞。八月半,白果栗子一道炒。九月九吃重陽糕,要想看會等到十月朝。十一月里雪花飄。十二月廿四,飴糖送灶糖元寶。”[5]P156同樣地,《十二月時令山歌》中也唱道:“正月初一吃圓子”,“三月清明買青團子”,“五月端午吃粽子”,“十二月年底搓圓子”[5]P157。(二)地域文化的代表名片作為蘇州小吃的代表,糕團成了了解蘇州飲食文化的切入點,更是傳播蘇州文化的伴手禮。唐宋時蘇州糕團制作業便很發達,有不少街、巷、橋的名字便是以其命名的,如豆粉巷、沙糕橋等。到了明清時期,制作、出售糕團的糕團店遍布蘇州城內外,其中不乏經歷時代變遷,依然經營的老字號。這些歷史悠久的糕團店為人們所熟知,黃天源糕團、蘇州稻香村糕餅,便是這些老字號中的佼佼者。黃天源糕團創設于1821年,起初為一粽子攤,雖在其發展中經歷了興衰變遷,然而對糕團品質的追求卻是歷代經營者不變的經營秘訣,2009年黃天源蘇式糕團制作技藝便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中國目前最大的以米粉制品為主的專業飲食店,全年供應品種多達200多種,每天供應各式糕點亦多達60余種。除傳統糕點長年不斷外,時令糕點更是四季變換、花樣翻新。一月鬧元宵、二月撐腰糕、三月清明團、四月神仙糕、五月端午粽、六月謝灶團、七月豇豆糕、八月食糍團、九月重陽糕、十月南瓜團、十一月冬至團、十二月糖年糕。其他諸如玫瑰大方糕、松子黃千糕、棗松豬油夾糕、炒肉團、雙餡團等300余品種,無不膾炙人口。蘇州稻香村始建于1773年,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嘗了蘇州稻香村糕點后,贊嘆為“食中雋品,美味不可多得”,當即御題“稻香村”匾額,并令其作為日后進京的貢品。從此,蘇州稻香村名揚天下。2009年,蘇州稻香村的蘇式月餅制作技藝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蘇式月餅選用原輔材料講究,富有地方特色。甜月餅餡料用玫瑰花、桂花、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芝麻仁等配制而成,咸月餅餡料主要以火腿、豬腿肉、蝦仁、豬油、青蔥等配制而成。皮酥以小麥粉、綿白糖、飴糖、油脂調制而成。目前蘇式月餅制作區域為江浙滬三地,傳統的正宗技藝保留在蘇州稻香村。蘇式月餅制作技藝的主要特征是感官判斷的準確性,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影響的靈活性,技術和工藝流程的嚴謹性,長期積累的技巧性等。由上可知,蘇州糕團民俗文化內涵豐富,它是蘇州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下的產物,它滿足了蘇州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雙重追求,成為蘇州地域文化的代表名片。如果把糕團僅僅停留在鑒賞美食上,蘇州糕團民俗的傳承與保護就會成為無本之木。因此,對蘇州糕團的保護與傳承,一定要堅持文化優先,讓它們在新時代依然與時俱進地延續其生命力。
[參考文獻]
[1]丁世良,趙放.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東卷)[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78-437.
[2][清]袁枚著,王英中標點,王英志校訂.隨園食單[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74.
[3]沈華,朱年.太湖稻俗[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6:61-66.
[4]潘君明.蘇州歷代飲食詩詞選[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126-127.
民俗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傳承的主要內容與載體;現階段民俗文化開發利用有了前所未有良好勢頭,尤其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保護為主的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實施,以及各種民俗文化藝術節為主的一系列文化活動,為民俗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臺。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應突出幾個方面;制定民俗文化發展規劃;加強挖掘與研究的力度,加強創新;保護與開發并重,突出民俗原生態;努力營造民間民俗文化氛圍,不斷拓展平臺;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加大民俗文化投入,以投入來促進產出,逐步形成產業,形成產業鏈。要合理開發利用民俗文化,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了解我區民俗文化現狀
總體上講,民俗文化開發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開發程度淺,利用效果低,傳播范圍小,大部分民俗文化處在自生自滅狀態。我區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現為婚嫁文化、喪葬文化、禮儀文化、體育文化、民間手工藝等等,還有其它一些獨特的習俗與制作工藝。目前,開發利用民俗文化上呈現出良好勢頭。
1、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近年,我區非常重視民俗文化工作,至目前為止,已進行了多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全區充分珍視機遇,組織專班,集中力量進行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現在,第一批確定的與第二批國家公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達17項,建立了非物質文化保護機構,完善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國家、省、市、縣(區)四級保護體系正在形成,這對民俗文化的弘揚和開發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與旅游結合、確立地域文化名片
民俗文化與旅游、經濟活動等要有機的結合,在國內各地區、旅游風景區舉行的文藝展演,休閑游、觀光游中充分發揮民俗文化的包裝與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經濟活動中,豐富旅游內涵,增加地域文化魅力,如西安的長恨歌、蘇州的評彈、傣族的潑水節、揚州的青曲、四川的變臉、東北的二人轉等等已成為一個地方的文化標識。
3、民俗文化傳承活動蓬勃開展
為了加速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實現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全國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舉辦民俗文化展演活動,開展原生態歌曲大賽,影響巨大的“青歌賽”也加入原生態組別,在各級各類演出中也突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我區在連云港之春、白虎山文化旅游廟會等大型活動上,也積極開展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節目演出,讓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為區域性的民俗文化提供展示平臺,在錦屏鎮農村相繼組建了兩支龍獅民俗文化表演團,意在培養新人和挖掘民俗精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俗表演團與市場掛鉤,年收入近50萬元,這樣的表演形式越來越受到眾多人的喜愛,這也充分顯現出民俗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
4、民俗文化的推廣與宣傳
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我們文化部門的作用,對民俗文化活動進行深度挖掘、收集與整理,并編輯出版相關刊物,拍攝專題片,在電臺、電視臺相應欄目播出等。同時,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來推動民俗文化的發展,開展民俗文化的研究,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會、討論會等。積極開展各級各類民俗文化項目賽事,意在擴大了民俗文化本身的輻射力。今年4月“江蘇省首屆舞龍比賽”在我區順利舉行,全省13個市代表隊同臺競技,各大媒體均有報道,民俗文化的知曉率與吸引力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傳及推廣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開發利用前景不容樂觀
1、民俗文化開發利用的整體影響力不足
在本區雖然民俗文化現象中有個別項目有了一定的聲勢及文化輻射,但是就整體而言,還沒有形成合力,各種民俗文化門類不僅各自為陣,而且又均勢單力薄,民俗文化的整體影響力不足,對旅游的補充和豐富作用不夠。雖然申報項目多,而且也成功申報,但并沒有形成地方民俗文化標識,影響力弱小,影響范圍局限,開發利用還處于空白狀態。就目前“海州五大宮調”的運作情況來看,影響立還是不夠寬泛。
2、基層文化活動氛圍不濃
民俗文化植根民間,在民間的氛圍不濃。鄉鎮一級受人員、經費、場所等因素影響,更兼內容陳舊,表演形式俗套,群眾參與率不高等等,民俗文化的傳承受到很大的威脅,尤其是離開了政府的主導,幾乎就無法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在現代交通便捷、傳媒發達,信息高速、文化多元的沖擊下,民間對民俗文化依戀減少,有的民俗項目已經到岌岌可危的程度。很多民俗文化表演時,除了表演者,幾乎無人觀看,形成“自演自看”,形單影只的局面。
3、指導機構不健全
雖然有眾多的民俗文化項目存在,但是無專業性較強的指導機構,很多民間民俗文化文藝表演團體都處于松散式、放任式的管理狀態,缺少有效的組織,活動不多,民俗文化的氛圍不濃,影響力自然也難以形成,傳播力更談不上。民俗文化停留在無總結、無提煉、無規范性文字記錄的狀態,在操作、對外宣傳、開發與利用上也無“藍本”可循,從而沒有形成民俗文化的基礎數據。
三、影響民俗文化開發利用的因素
1、民間文化人才影響民俗文化的傳承
民間文化人才斷代現象嚴重,民俗文化后繼無人。民俗文化藝術需要一定的藝術積累,幾乎沒有年輕人愿意學習,一方面是年輕人忙于生計,一方面是因現代交通、通訊、生產、生活,民俗文化自身吸引力減弱,同時,農村文化、經濟整體性提高,民俗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流行文化的沖擊,風俗不盛,后繼乏人。
2、挖掘、創新、研究薄弱
大多數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間文藝多年停滯不前,創新不夠,就拿“五大宮調”來說,所有唱詞都是一輩輩傳下來的,沒有或較少有新創作的唱詞,表演方式老套,表演內容陳舊,道具寒傖,有的內容距現在最近的唱詞還是清末民初時創作的。民俗文化的創新迫在眉捷。另外,民俗文化研究不夠,開發利用指導性不強。現在,除了正常的文化部門外,還沒有從事民俗文化研究的專門機構,民間的組織也沒有,從而在民俗文化研究上,也沒有形成一定影響的研究成果,大多數只是從愛好出發進行探討,而又因為沒有整合力量,各自為陣,無法形成整體推動。民俗文化還沒有系統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沒有成體系的叢書來記載、推廣、傳承。民俗文化的開發沒有動力和方向,沒有指導性。
3、政府投入與社會發展不成比例
現階段,政府尚未在民俗文化上進行大的投入,即使申遺成功,也沒有相關的資金投入,投入也遠遠不夠,同時也沒有納入地方財政沒有進行單獨預算,而各鄉鎮更是沒有。民俗文化是公共文化體系中的內容,必須有投入才有產出,而且很多產出只是社會效益。而在現階段,要打造一個民俗文化的品牌,單靠民間自發已經是不可能的了,至少,政府需要營造大的氛圍,設定組織機構,指導并幫扶形成文化循環或產業鏈。
四、如何開發利用民俗文化
(一)制定民俗文化開發利用規劃
要真正達到開發、利用民俗文化的留存,避免漫無頭緒,使保護與開發、整體與重點實現很好的結合,必須首先制定出地區、地方性的民俗文化開發利用規劃,一是廣集民智,邀請相關專家、教授、學者及文化策劃、經營機構進行座談,還可以與相關文化科研機構等合作進行。二是搞好結合,在規劃中,要達到四個結合:整體與重點的結合、理論與現實的結合、原生態保護與創新的結合、長遠與短期的結合。三是突出重點,明確民俗文化開發利用的重點,力爭形成“全區一品牌”。在民俗文化品牌的基礎上,形成整體效應與拉動效應。
(二)加強民俗文化挖掘與研究力度
一是整合研究資源,設立研究機構,在研究機構上,要注重建立長效機構,注重形成民俗文化研究的體系,注重充分借鑒,整合社會資源,并實現與市場的對接。二是大力開展民俗文化普查,由政府安排經費并形成每年的預算,由面到點,由淺入深開發民俗文化普查活動。三是建立民俗文化數據庫,在普查的基礎上,以民俗文化存量、民俗文化人才、民俗文化研究動態為主建立民俗文化數據庫,四是著力引進、培養民俗文化研究人才,在隊伍建設上要打破人事、編制的桎錮,吸納民俗文化人才,充實隊伍。五是推出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強化穩定現有的鄉鎮文化工作隊伍,打好基礎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在研究中,要著重解決民俗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問題,要讓歷史性、現實性、文化性、生活性充分結合,保證原意又易于推廣。在形成成果方面,可以編印叢書,可以錄制光碟,可以開發旅游紀念品,充分發揮傳播功能,讓研究成果能迅速進入市場與生活。
(三)加強保護、包裝與宣傳力度,突出原生態
一是加強保障,除了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要以政府的引導入手,規范民俗文化的傳播行為,不能過濫地開發,促成民俗文化失去原意,造成湮滅,一定要在開發利用中突出原生態,打原生態牌,保持其民族、地域文化獨特魅力。二是強化包裝,民俗文化相沿成習,尤其是一些表演藝術上,在道具的運用,造型的設計,道具的添加,地點及時間的選擇上,依據旅游文化活動的要求進行包裝,以不破壞原生態為前提。不能停滯不前,要依據民俗文化的流動性原則進行創新,要不斷創新內容,使民俗文化能貼近現實與生活。
(四)加強民俗文化氛圍的營造,提供展示平臺
一是必須經常性組織活動。開展民俗文化展演活動,舉辦各種民間文藝賽事。二是進行民間藝術大師(師、家、傳承人等)的評比表彰,適當經費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出臺評比辦法。三是指導組建各類民俗文化社團活躍氛圍,加強交流,挖掘。四是加強民俗文化公益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民俗文化發展利用的平臺,更新、改造相關表演隊伍的道具、服裝等,將設施完善到城區、鄉鎮、村、組及民間文藝組織團體中,夯實民俗文化重新“流行”的基礎。
(五)整合資源,拓展民俗文化開發利用的銜接點
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并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應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形成合力,整體推進。一是要與旅游搞好結合,讓民俗文化成為旅游的重要賣點與“軟風景”,相互映襯,要把文化成為旅游的終極目的與包裝手段,由政府出臺一定的聯系機制。二是與教育相結合,強化民俗文化的傳承效果,達到宣傳與培育民俗文化人才的目的。三是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讓民俗文化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成為“鄉風文明”的重要載體。四是與“送戲下鄉”工程相結合,拓寬層面,服務群眾,使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能與當前工作實現有機的銜接,相互補充。
(六)加大對民俗文化資金的投入
關鍵詞:民俗文化;當代;價值;思考
我國歷史悠久,幾千年的歷史造就了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傳統民俗文化是我國民族精神發展的源頭,也是我國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在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外來文化對于我國傳統的民俗文化造成了有力的沖擊和影響,民俗文化的發展空間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在一點點的縮小,傳統民俗文化的生存與發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動力,只有對民俗文化的當代價值保持認識,才能為傳統民俗文化的發展指明合理的方向。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體遵從的、反復演示的、不斷實行的,所以具有增強民族的認同,強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與此同時,由于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差別,民俗常常會呈現出錯綜復雜的特點,但其也有一些穩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會性、地域性、變異性、轉承性、規范性等特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文化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根源,是我國民族的根本。民俗習慣的不斷傳承,對于民俗文化的發展與繁榮理工了重要保證。另外,民俗文化也在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中,不斷的受社會的影響。民俗文化的變遷與發展,是其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是當代社會的需求。民俗文化對于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社會心理等多方面都有著影響,民俗文化是社會團結的重要根源,也是人們價值觀的體現,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民俗文化是社會文化中的核心內容。
民俗文化對我國當代社會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價值,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民俗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民俗是民間文化的載體,其包括民間的傳說、戲曲、娛樂、技能、信仰、價值觀等不同的內容,民俗具有豐富性,并且在傳統的民間生活中得到傳承與發展。只有弘揚民俗文化,才能延續和傳承我國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培養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認同感。在民間,各種民俗文化中蘊含著各種優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龐大的歷史信息鏈。民俗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智慧與獨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著獨特的個性特征與啟迪。民俗文化中承載著具有濃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國傳統文化有力的傳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強民族之間的團結,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維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國不同民族之間保持良好的向心力與凝聚力,對于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豐富的民俗活動,各種民俗活動的進行,可以讓人們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對生活和心理進行調劑。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傳統的文化資源,是現代社會旅游業中的重要內容,民俗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可以為社會帶來良好的效益,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社會就業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我國民俗文化現階段的現狀不容樂觀,需要得到有效的保護與推廣,從而保證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發展。我國目前民俗文化存在著變遷與消失的現象,民俗文化的發展變化中,消失和變遷是正常的現象,但是需要對其中變化存在的負面效應進行重視和解決。在民俗文化的變遷當中,傳統文化價值存在著嚴重的流失情況。傳統文化價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無形兩種流失的方面。傳統文化無形流失的方面主要體現在西方節日在進入中國后,中國傳統節日逐漸的被忽視,傳統節日淡化,外來節日則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傳統文化價值流失的有形方面體現上,很多傳統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動不斷的減少甚至消失,年輕人缺乏參與的熱情與興趣,使得傳統民俗活動越來越落寞。另外,民俗文化的價值開發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我國對于民俗文化的價值開發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建立了很多的開發模式,促進了我國旅游事業的發展。但是在對于民俗文化價值開發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首先,對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護,并且保護方式不夠完善。民族文化保護的相關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著后繼無人的現象,很多保護措施的滯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難以得到良好的保護。其次,民俗文化過分的受商業操作的影響,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過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為經濟來源的措施,對民俗文化的長期發展會存在一定的危害。最后,民俗文化在開發過程中,存在著同化、破壞、偽造等現象。很多地區為了創造經濟效益,模仿其他地區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種封建迷信活動,影響了我國社會安定的發展。
民俗文化現階段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各地區必須重視對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合理開發,才能達到弘揚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對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為民俗文化的傳承提供法律基礎。在對于民間文化的發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庫,避免出現人才斷層,民俗文化失傳的現象。另外,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內涵,禁止對民俗文化不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嚴謹各種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偽造等不良活動的開展。
民俗文化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礎,在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同事,需要對傳統的民俗文化進行重點的保護,推進經濟與文化的雙重發展。在對于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上,要提高其各種行為的規范性與合法性,從而保證相關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民俗文化對于當代社會的價值重大,只有充分的發展民俗文化,促進民俗文化的繁榮與發展,才可以達到精神文明建設的目的。在民俗文化的保護上,要加強相關立法,使得保護民俗文化的行為有法可依,促進民俗文化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明,徐載娟,景成,王鐵環,劉景慧.托口古鎮民俗文化調研報告[J].懷化學院學報,2010(04)
[2]呂紅艷.保護與開發:民俗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民俗生態旅游[J].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4)
現階段,昌都在的整體旅游格局中充當“東大門”與“過境通道”的角色明顯,道路基礎設施的改善更是為游客快速穿行昌都市提供了便利條件。昌都無法作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停留,游客對昌都的自然、文化及遺產資源的了解非常淺薄,為本地發展及主客交往帶來的利益也較少。因此,昌都現階段在整個旅游利益格局中處于弱勢地位。昌都市旅游產品體系中,文化旅游產品是核心旅游產品的重要亞類。深入挖掘康區節日民俗文化,并將其產品化、商品化演變發展,逐步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從而促進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相互融合、共同發展,對于促進昌都地區康巴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以及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二、旅游產業與文化融合發展策略
產業融合是產業形態演變的重要模式,旅游產業與文化密切相關,文化是旅游產業競爭力的核心驅動要素,旅游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兩者融合發展是產業發展的趨勢,旅游產業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從而形成新的產業模式和產業價值。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是在產業價值鏈模塊化基礎上發生的,融合的實質是旅游產業價值鏈與文化產業價值鏈的解構與重構。深入挖掘、整理旅游與文化資源,打造康巴藏區節日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從而促進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共同繁榮,是改變昌都旅游“留不住”旅游格局的具體解決方案之一。
三、“灑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塑造
藏族節日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藏民族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集約平臺。“灑咧”在眾多藏族節日中具有較強容納性的特點,每年藏歷五月至六月間,人們攜帶被褥、帳篷、鍋碗、玩具和豐盛的美食佳釀等生活必需品,騎馬或步行到鮮花盛開、水草豐茂的草地上,或到有溫泉的山林平壩間,盡情地唱歌、跳舞、打靶、猜謎語、玩游戲。游玩數日,方盡興而歸。
(一)市場定位
“灑咧”屬于文化旅游產品,結合昌都旅游現狀,這類產品適用于自駕車游客、自行車和徒步游客、商務游客以及部分具有特殊興趣的游客。消費者模型分析:(1)主要目標對象:城市居民,年輕人,中、高收入消費群體;(2)消費者洞察:衣著品位上,注重品牌、風格和舒適程度;休閑娛樂上,喜歡野外旅游、遠足、自駕游;工作上,繁忙,生活節奏快的城市居民;生活上,向往和追求更多的精神活動和情感體驗,喜歡感受傳統民俗文化、領略生活樂趣,感受自身生命的價值。
(二)品牌定位
1、“灑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主題。“灑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基于康巴旅游資源的文化性、游客與旅游產品的互動性,其定位策略是“即時參與性情感體驗式旅游”,將其主題確定為:“卓卓康巴灑咧一夏”。該主題釋義:直擊游客精神需求痛點,游客進入康區的精神需求之一即是要體驗康巴民俗風情(即時參與性情感體驗式旅游)。“卓卓”是指康巴人對美好生活、美好未來的一種自信、向往和期盼。“灑咧”一夏的“夏”即是節日本身的時間周期,是信息的指示,說明整個夏季都有這個活動。同時,也是考慮口號傳播的音韻技巧,“一夏(xia)”即是“一下(xia)”的諧音,發音好讀、上口。2、“灑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核心價值。“灑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核心價值主要從以下方面來看。(1)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以“灑咧”民俗文化的特色主題活動、及其周邊旅游產品的設計作為主要表象,通過吃、穿、住、用、行,為游客提供全方位體驗和品牌服務,營造具有濃厚民俗風情的康巴文化氛圍,為昌都市經濟和文化創造綜合價值。第一,經濟價值。以“灑咧”民俗文化主題活動聚集外來游客,刺激消費。從而擴大市場需求,推動昌都市旅游產業的發展,除活動本身外,有利于促進旅游產品的營銷,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第二,文化價值。使昌都市的“康巴文化”、“茶馬古道”等傳統民俗文化和“紅色旅游”文化得到繼承和弘揚,讓更多人了解昌都人的價值觀、審美情趣、風土人情、生態文化生活理念,并能通過“情感體驗式旅游”從較高層次理解他們沉淀在心靈深處的精神世界、信仰與崇拜。(2)情感價值與象征性價值。“灑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關鍵在于將情感價值作為服務定位的重點,找出游客在旅游過程中所能獲得的價值滿足和產生情感共鳴,然后通過系列具體活動與文化景觀的持續性,來增強游客對昌都“灑咧”旅游品牌忠誠度。昌都“灑咧”品牌應成為游客表達個人主張或宣泄的方式、表現品位個性和審美情趣的載體。在“灑咧”產品設計中,將康巴人的豪爽、逍遙、重情重義等情感內涵融入到品牌元素中,讓游客在活動中與當地居民間產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里,體會更多的“康巴”情感和原汁原味的生活感受,獲得新鮮感、親切感和自豪感,留下難以忘懷的體驗經歷。
(三)品牌個性化塑造
“灑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起關系,創造一種情感上的共鳴,拉近昌都與游客之間的距離,讓游客遠離城市的喧囂,以“情感體驗式旅游”感受原真的康巴文化。1、突出昌都市的康巴文化特色。“灑咧”具有極強容納性,它集中體現昌都康巴藏區淳樸的民族風情、獨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策劃“灑咧”文化主題體驗項目,與康巴人一起釋放自我的“豪爽”、“多情”,營造整體文化氛圍。2、圍繞“情感式體驗”為重點,豐富具體活動類型。通過“灑咧”加強外來游客與本土居民間的互動和情感溝通,提升游客對“灑咧”的參與度,讓游客融入其中,成為這個特定民俗環境中的一員,分享旅游帶來的美感和快樂,從而增強體驗深度。3、保持傳統民俗節日與本土居民的民族性和原真性,提升旅游產品的價值。充分挖掘節日文化資源,利用有效的傳統形式,在使游客沉浸于“灑咧”中的歌舞、美食、服飾和禮儀習俗等文化環境中,讓“灑咧”成為每個熱愛大自然的、充滿豪情的人的摯愛。
四、品牌形象設計策略
(一)品牌個性識別策略——象征符號挖掘
昌都地區康巴文化在語言、服飾、宗教、民俗藝術等方面,都有明顯區別于其他藏區地域文化的特殊表現,挖掘這些象征符號是灑咧品牌設計的必要基礎。1、人物形象符號。康巴男性被外界稱為“康巴漢子”,其身姿英武健碩,既具有豪放粗獷、熱情奔放的藏民族性格特點,同時又傳承了堅毅英勇、忠誠信義的優良品質,有明顯區別于其他地域康巴文化的特殊個性。2、服飾形象符號。康巴漢子一般佩戴腰刀、護身盒等物品,而昌都地區男性的特點在于他們將用黑色或紅色絲線與頭發相辮盤結于頭頂,這種頭飾被稱為“英雄穗”,彰顯康巴漢子英武勇猛的雄渾氣魄。3、民俗藝術形象符號。昌都康巴文化藝術、民俗風情,古樸獨特、多彩多姿,充滿了神秘色彩。其舞蹈藝術多流傳于昌都民間,其中以昌都卓舞、丁青熱巴、芒康弦子舞最為有名。這些藝術形式的人物形象是重要的視覺表征元素。
(二)品牌形象識別設計策略
從康巴文化中提取“灑咧”節日相關的人物形象符號、服飾形象符號、民俗與藝術形象符號、服飾色彩符號,將符號視覺化,融入到品牌logo設計中,彰顯“灑咧”品牌文化,使之深入人心,對受眾進行有效的品牌形象傳播。
五、全媒體品牌整合傳播策略
(一)全媒體整合傳播運用全媒體整合傳播,通過多媒體平臺的協同作用,實現對受眾的全覆蓋,使目標受眾最大限度的接收“灑咧”品牌信息,并且對其產生更為深入的品牌影響。融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對兩者進行有效組合,讓多媒體有效協同和發揮作用,由此提高品牌傳播有效性。
(二)媒體整合設計1、傳統媒體設計。傳統媒體設計選擇:(1)路牌廣告。包括專題招貼、海報設計,在高速公路(國道)路牌,公交(地鐵)站臺、車體、車內等媒體投放。(2)廣播廣告。包括單點廣告制作,在一二線城市交通廣播電臺投放。(3)雜志廣告。包括專題文章撰寫和雜志廣告設計,在旅游雜志、航空雜志投放。2、網絡媒體設計。網絡媒體設計主要是網絡廣告設計,內容包括網頁廣告設計、微電影制作等,在專業旅游網站,以及當地門戶官網、政府旅游官網等。3、移動媒體設計。移動媒體主要以自媒體推廣制作為主,包括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公眾號、騰訊微博公眾號,內容主要以康巴文化資訊、昌都旅游資訊為主。遠期計劃基于昌都旅游類、政務類APP平臺開發移動應用,內容設計包括開發節日民俗文化旅游模塊,可實現預定帳篷住宿、訂餐、歌舞活動預定等電商功能。
六、品牌管理與延伸策略
(一)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
昌都是三江流域重要源頭,具有重要的生態地位,發展旅游應高度重視生態可持續發展。在“灑咧”民俗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充分論證項目可行性,規劃設計做到科學合理,保護好基本耕地、濕地、草場,加強過程管理,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
(二)文化生態可持續發展
文化是旅游發展的基礎,是旅游開發的源泉,保持康巴文化的傳承,保持昌都地區與與川、滇、青康區的文化區隔,是“灑咧”民俗文化旅游發展的根本。在發展“灑咧”民俗旅游過程中,同時必須強調對康巴文化生態的保護,尤其是保持昌都地區的康巴文化特色。
(三)品牌延伸策略
[關鍵詞]諧音;民俗文化;語音崇拜;語音避諱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09)10-0070-02
語音是語言符號的聲音表示形式,它與事物之間沒有必然聯系。人類用有限的音節來表現無限的事物,同音詞在任何一種語言里都是不可避免的。聲音相同的詞所表達的意義并不相同,更不可能使這兩種聲音形式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相同的屬性。可是相信語言具有超人力量的人們卻認為它們會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如“六”在浙江西部與“樂”同音,且有“六六大順”之說,被視為吉數;而在上海話卻與“落”諧音,被視為兇數。在許多地方,“四”與“事”諧音,喻“事事如意”,是吉數;但在上海話、福州話中“四”諧“死”音,是兇數。諧音的兇吉象征,既有民族文化差異,又有同一文化圈內的亞文化差異,即不同地域、方言、群體文化,也就是民俗文化的差異。
民俗,即民間風俗習慣,是人類社會長久形成的習俗慣例、禮儀、信仰、風尚的總和,是社會約定俗成的民間文化模式。民俗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人文意識形態、精神與物質生活的民間傳承模式,口頭語言是它最主要的載體和傳播媒介。①有些民俗現象直接表現為語言或言語形態。語言與民俗在廣泛而深入的聯系中,長期相互影響、涵化,產生了民俗語言文化形態。
民俗語言文化是一種廣泛切入社會生活的形態,其各種事像都源于實際生活,廣泛分布于各種層面的共同體中,為人們所熟知或喜聞樂見,是現實生活難以超脫、不可缺少的組成方面。它既規范、制約生活,亦豐富著生活,以苦惱和樂趣參預生活。②民俗語言文化是語言與民俗雙向涵化運動的產物,是人類語言文化的非主流形態,但卻是主流形態的原生態基礎,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一
利用字音的相同或相似,構成諧音雙關以喻吉祥,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文化習俗中的有趣現象。從古到今,各行各業、各個階層、各個區域的人們,對此都頗為青睞,很是熱衷。
社會的和平安定、繁榮富強,家庭的和諧幸福、子孫繁昌,仕途的暢達順利、尊榮顯揚,人生的長命百歲、喜樂安康,都是人們所期望的。在語言習尚上,首先表現為對褒美詞語以及反映一些人們認為具有某些優美品性的事物的詞語的崇尚上,如平、安、康、寧、富、貴、福、祿、吉、祥、喜、慶等。這種對吉祥詞語的崇尚,當然主要取決于這些詞語語義的褒美性和這些事物的美好品性,但是通過對這些詞語長久的崇尚,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反映這些詞語的語音組織已深深地扎下了根。因為在封建時代,廣大的民眾絕大多數目不識丁,所以,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起主要作用的乃是作用于人們聽覺系統的語音。在這里,人們已擺脫了字形的束縛,音義的結合最為密切。因此,在民俗活動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利用語言的諧音而設計制作的道具、器物。
作為上一年的終結和下一年的起始,過年是漢民族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為了報答神靈祖先的保佑庇護,為了祈求新一年的幸福安康,為了娛神邀福、驅邪伏勝,為了裝點美化、烘托氣氛,在我國廣大地區,自宋代以來過年就有貼年畫的習俗。這些年畫從時代上講,前后跨千余年;從地域上看,從塞北到江南,從濱海到秦隴;其內容豐富、題材多樣、風格各異,但在創作技法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利用語音上的諧音關系,賦予許多物體以特殊的文化意義。如清代山西襄汾制作的燈畫《馬上封侯》,③其構圖是一猴子騎于馬背,奔馳向前,后有一蜜蜂尾隨而來,外有松石山景點綴其間,乃借“馬”上“蜂”(封)“猴”(侯)之諧音,巧成一幅出口吉利的有趣燈畫,寄予了主人希冀仕途順利、封侯加爵的美好愿望。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結婚是人生的一大喜慶要事,誰不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充滿喜慶的氣氛呢?誰不想在這特殊的時刻許下幾個美好的愿望呢?所以,在整個婚禮過程中,利用語言的諧音功能而設計的道具、器物更是具有特殊的文化意義,更由于這種諧音,形成了不少獨特的風俗。
在臺灣傳統婚俗中,訂婚時也充滿諧音現象。訂婚行聘時,男方所備聘禮,除金戒指、金耳環、羊豬、禮燭、禮香、禮炮、禮餅、紅綢、金花等外,還須備一只連招花花盆和石榴花花盆或石榴花,諧取連生貴子、多子多福之意;掛手指(將戒指套在女方手指上)時,戒指需金、銅兩個,“金”以喻共堅貞之意,“銅”以諧“同”,取意夫妻同心同體。
二
由于有了對長壽的崇拜,也就有了對夭折的避忌;由于有了對富貴的崇拜,也就有了對貧賤的避忌;由于有了對美善的崇拜,也就有了對丑惡的避忌;由于有了對高雅的崇拜,也就有了對鄙俗的避忌。如兇、險、惡、衰、貧、窮、輸、亡、禍、死等等。遇到這些字眼,人們總是設法回避。本來生老病死是無法抗拒、無法回避的自然現象,但由于有了對生的崇拜,也就有了對死的避忌。
避兇就吉是語音避忌的一個基本類型,它也是語諱發生的原始成因之一。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新相知。生離死別,兇多吉少,人們不僅諱言“死”,即便是“離”,在交通極為落后的古代社會,也往往使人柔腸寸斷,黯然神傷。為了人生長相聚少分離,人們也就諱言“離”。由于“梨”與“離”諧音,梨這種富含水分的消暑佳品在民俗中也就失了寵,它不但不能像柑橘那樣倍受青睞,而且還要遭人白眼:送人水果,斷不可送梨,“梨”(離)意味著“別”、“斷”,分別、斷交勢所當避;夫妻不可以分吃同一只梨,“分梨”音諧“分離”,為不吉之兆。實不能避,則別稱之,以避不祥。宋代朱熹有詩云:“啖余更檢桐君錄,快果知非浪得名。”清代黃景仁也有“結友須快友,食果須快果”的詩句,這里的“快果”就是梨。
避貧就富是語音避忌的又一個基本類型。舊時中國人逢年過節見面打招呼,總愛拱手說:“恭喜發財,恭喜發財!”因為財運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切身利益,為了能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財運,春節期間各地民眾都要祭財神。如舊北京,正月初二要在財神廟祭財神,初三要送窮鬼,初五要接財神。這期間,大街小巷有買財神畫像的,但買賣財神要說“請”、“送”,賣者高喊“送財神爺來了!”買主則趕緊到門口回話:“好、好,我們請一張。”如不想買,也不能說“不要”,而要說“已經有了”。如果賣主把財神“賣”了,豈非自己受窮?買方如果要“買”財神,先已破費,豈不有辱財神?買方如果回話“不要”財神,豈不得罪財神?所以,這些詞語都在忌諱之列。
其實,語音與語義本來并沒有什么自然的內在聯系,作為聲音的一種,語音的先天屬性是物理性質的,但是一旦同人類的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它就有了約定俗成的語義,從而具有了社會屬性。在這種基礎上派生出來的語音單位和語義單位之間,就往往具有某種內在的聯系。這種內在的聯系反映在社會風俗習慣上,就激起了人們內心世界的無限遐想,或喜或悲,或樂或憂,從而使得語音具有了民俗屬性。上文所討論的語言與崇尚習俗、語音與避忌習俗之間的關系,就是語音的民俗屬性的具體反映。當然,語音的崇尚與避忌,與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并不一定成正比,社會進步了,經濟發展了,民俗習尚卻仍然頑強保留,乃至有所發展。
通過對語音諧音現象的了解,通過對方言語音變化的全面調查,某些民俗一般現象就能得到解釋;也只有這樣,才能透過某些特殊的民俗表象探究深層的文化內涵。
[注釋]
①后藤興善等著:《民俗學入門》,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
[關鍵詞]民俗 文化 剪紙 藝術
[中圖分類號]G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5-0071-02
剪紙藝術是中國群眾性最廣泛,地域最鮮明,歷史文化內涵最豐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形態,大多是勞動人民為了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進行的一種樸素的表意創造。剪紙存在于勞動人民生活、生產中,從而體現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品質,雖然它的材料――紙的發明只有兩千年的歷史,但它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形態卻是中華民族從原始社會到今天長達六七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它的價值也已經遠遠地超越了剪紙藝術本身,不僅美化生活、裝點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種節慶及人生禮儀中,負載著百姓對蓬勃生命的熱烈寄托,已積淀成民族傳統文化深厚的底蘊。
一、民俗文化的形象載體
民間剪紙是附和民間習俗必不可少的一項藝術活動,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間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禮記?月令》中就有記載入冬以后要祭祖宗,還要祭祀門、戶、溜、灶、行五位家神,這些靈位的裝飾更新,正是后來門神、窗花、掛箋、頂棚花及灶臺花的最早雛形。南朝梁人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東方朔傳?歲時節》中說:天地初開、一日雞、二日狗、三日豬、四日羊、五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陰則災。八日之中,尤以人日為重,又稱“人勝節”,是民間人際交往互相問候的節日,“人日”剪贈“華勝”,表示親朋好友之間的祝福。據傳,漢武帝對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漢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搖晃燈光,隔帳觀之,尤如李夫人,這種剪紙招魂的習俗歷久不衰,其意義已經擴展有了更多的含義。民俗內涵大致包括吉慶納福,驅邪避災,追求繁衍等意義。
(一)生命與繁衍的主題
生命與繁衍是宇宙萬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識與繁衍意識也是人類的基本文化意識。實際上繁衍意識也是生命意識,繁衍是生命的無限延續,要達到人類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孫延續,萬世不殆。由原始社會文化到民間剪紙中,植物的觀物取象表現在以多子的瓜果蔬菜象征繁衍人類萬物的宇宙母體上,最早出現的葫蘆、南瓜、葡萄、梨、白菜都是母體多子的繁衍符號。
陰陽相合是人類表現的繁衍造型觀,陰陽相合化生萬物,萬物生生不息的中國本原哲學宇宙觀。婚俗中寓意子孫繁衍的陰陽相交的“陰陽魚”“魚咬蓮”“蓮里生子”剪紙。魚是多子象征的神祗動物,以魚喻多子,以雙魚喻陰陽相交子孫繁衍。
“喜娃娃”被貼在陜北結婚洞房窯窗中心,抓髻娃娃雙手抱雙魚的大幅紅、綠圓形團花,陜北叫“轉花”,喻環天旋轉生生不息,窯窗下部中央是三十六個格窗,中央四格貼上一個大幅的圖騰動物剪紙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他每個方格貼上“扣碗、對魚、魚戲蓮、魚唆蓮、蓮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猴石桃、兔吃白菜、金雞探蓮花等五顏六色的窗花剪紙,組成斗方形態的”三十六格窗云子,在這里以老鼠、松鼠、兔兒、金雞喻男性;以蓮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子;以動物與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
(二)自然物象、神靈的崇拜
在宗教領域中發生了自然崇拜和關于人格化的神圣以及關于人主宰的模糊概念。因此我們一方面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原始人類中包含著大量的愚昧觀念和迷信行為;另一方面,要明確地認識研究原始宗教的意義,人類從誕生以來的數十萬年就是這樣幻想,錯覺的方式逐步探求人類的真理,在人類認知的早期觀念對各民族的文化傳統,藝術特色的形成和發展起到先入為主的決定性作用。在進入現代科學文明時代,自然崇拜和神話繁衍作為民俗精神的結晶,在民俗文化中依然代代相傳延續著守護神的職能。
在民間傳統性祭祀活動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風、雨、雷、電諸神等等,這顯然是原始人在“萬物有靈”觀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繼續。這些神仙在民間剪紙中具有生動的擬人化形象。雷公是鷹嘴人面、鷹爪人身的形象,示其像鷹一樣在天上飛翔的意義。
二、體現在民俗文化的功用
民間剪紙扎根民眾之間,與人民生活緊密關聯,為千家萬戶增色添彩。在舊時的農村里,它的用途是很廣泛的,歲時節令、居住、服飾、婚喪、壽誕等都在剪紙中得到了反映。
(一)歲時節令、居住環境的裝飾
正月初一每家掛春聯,貼窗花,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并寄托著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愿望。正月十五鬧花燈,在燈上要貼剪紙,更加絢麗引人。如“鳳戲牡丹鹿頭花”有富貴吉祥之意。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為集中,不僅美化生活,而且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理想的追求與渴望,常以“吉祥喜慶”“豐年求祥”“五谷豐登”“連年有余”等為主體,也有故事、人物、戲曲、習俗等。
(二)婚喪壽辰時的禮花
婚俗活動自古以來是特別受到人們重視的人生禮儀活動,喜花剪紙是隨著中國婚俗逐步完善而出現的結婚用品,流傳在全國各地。剪紙的內容都大同小異,都有寓意吉祥,烘托氣氛的載體。如雙喜字貼于新房的墻上、柜子、盒子上,在西北地區“貼有蛇盤兔、扣碗”等寓意的剪紙,表現了男女恩愛、幸福吉祥。在壽禮上的剪紙常為“鹿鶴同春”“八仙祝壽”“魚龍變化”“福壽無邊”,都以金紙或紅紙剪成。
(三)活動的應用
這類剪紙作品是民間為了表達主觀意愿,抵御自然災害,滿足自己理想的精神需求所創作的,體現對神靈的崇拜,同時也附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反映著當時人們那種質樸的民俗情感,為了擺脫苦難企圖以自己的主觀意念來抗拒自然危害。如供品上擺襯紙,廟里神龕上張掛剪紙,以求娛神賜福。常見的有財神爺、灶王爺,還有一些像獅、虎、牛、雞、瓜子娃娃、葫蘆以求平安、辟邪消災、滅患的。還有為了求雨剪一些“小龍入水”,求晴的“掃天婆”解脫已發生的災難。氣候無常,雨多了天澇,就用黃裱紙剪個“掃天媳婦”,“掃天媳婦真不瓤,手拿掃帚掃天忙,黑云疙瘩都掃凈,雨過天晴太陽出。”
(四)服飾佩帶習俗
這類剪紙,民間婦女稱為“刺繡花”,即用于刺繡裝飾底樣。實用性很強,有鞋花、枕頭花、衣袖花、肚兜花、煙袋花等,是剪紙在服飾上的運用。各民族的服飾、刺繡、剪紙都以民族地區所崇拜的動物或植物為主要內容,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風格。
(五)純觀賞性的剪紙
它是在窗花的基礎上發展而形成的觀賞性剪紙。這種剪紙具有較單純的審美價值。做工精湛,風格高雅,經過裝裱或裝框放于室內觀賞。它的形式與窗花關系密切,雖然不承擔窗花的民俗作用。但是精湛的技藝與完美的形式又對窗花掛箋、炕圍花等實用剪紙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促進了窗花創作的提高與深入。
三、民間剪紙中的審美特色
民間剪紙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極力顯示超越自身民族背景的獨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張剪紙無論它用于何種場合,在創作的過程中必然灌注著審美感情。只要人們以美的標準肯定它,它也就有了存在過程的審美價值。當然,民間剪紙的這種藝術形式獨立性,并不是對于民俗限定的脫離,而是充分駕馭民俗形式的隨心所欲,因而其存在的價值也超越了陪襯民俗的行為目的。
美,直接起源于功能之中,在中國“美”和“好”是不可分離的,民間剪紙藝術追求更是審美標準和功用標準直接聯系在一起的。體現在民俗剪紙的審美價值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
對于民間剪紙藝術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挖掘的地方,返璞歸真的獨特藝術魅力是需要我們傳承的。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民俗文化已經發生了變化,也會適應社會的發展。有人曾經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由此可見那些古老的傳統藝術尤其珍貴。
【參考文獻】
[1]黨春直.中原民間工藝美術.河南人民出版社.
[2]呂勝中.中國民間剪紙(上).湖南美術出版社.
[3]孫二林.民間剪紙.今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