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范文

        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

        第1篇: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范文

        1農村環境衛生現狀

        1.1農藥、化肥使用過量,污染土壤、水源當今農藥、化肥已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有些農民更為了片面追求高產,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給環境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大量施用農藥,會造成藥物殘留超標或深入地下水,對食品和水源造成污染。化肥污染引起的環境問題主要有:破壞土壤結構,使土地板結;井水或河水中氮化合物含量增加,有可能會超過飲用水標準;水中氮、磷含量的增加還會引起河流、湖泊等水域富營養化;施用于農田的氮肥,有相當數量會直接從土壤表面揮發成氣體,或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氮和氮氧化物,進入大氣。此外,農藥包裝瓶也到處亂丟,造成污染。

        1.2焚燒秸稈,污染空氣每到春秋,農民都會在田里焚燒農作物秸稈,一度煙霧籠罩大地,遮天蔽日,致使本已嚴重的霧霾更加惡化。焚燒秸稈時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致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明顯升高,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等器官產生較大的刺激。另外,焚燒秸稈使地面溫度急劇升高,會燒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響作物對土壤養分的吸收,從而影響作物產量和質量。

        1.3小作坊亂排亂放污染物問題嚴重現在農村閑置的村社很多,有些人就開起家庭小作坊,但是這些小作坊沒能及時納入環保的有效管理范圍,沒有環保設施或者設備不齊全,廢物、廢水亂排亂放。如利用空置的小學校舍殺雞、鴨,用化學藥品褪毛,污水隨意排放,污染了地下水,而周邊群眾生活用水取自地下,后果可想而知。

        1.4飲水安全不達標農村飲用水主要存在以下不安全因素: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農藥、化肥等造成飲用水污染;小型企業排放的廢氣、廢水、廢物污染飲用水;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糞便引起飲用水污染。農村飲用水普遍沒有經過無害化處理,水質不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而很多農民都是自己打井,直接吸取地下水后直接引用,會給飲用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1.5農村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村道路硬化率低;很多村社根本就沒有垃圾站、垃圾筒,垃圾無法集中堆放,同時缺少垃圾處理設施;也沒有排水、排污設施,存在污水亂潑亂倒現象。

        2農村環境衛生差的成因

        2.1農民環保意識淡薄,不良的生活習慣根深蒂固長期以來,農民的環境衛生意識淡薄,長久形成的不良衛生習慣,如亂扔垃圾、亂排污水、放養禽畜、隨地亂搭亂建窩棚、廁所等“臟、亂、差”現象,很難在短期內徹底消除。尤其現在農村的常駐人口主要是老人和孩子,這些老人環保意識差,認識不到環境衛生問題的嚴重性,而且他們幾十年的生活習慣也很難改變。

        2.2資金投入短缺由于長期對村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導致了村鎮基礎狀況差,農村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基本上沒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投入很大,缺口嚴重。設施建設、設備購置與維持運轉都需要資金。如村鎮內道路硬化、垃圾清運、排水溝建設等,都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

        2.3工作進展不平衡,缺乏長效機制從總體上看,農村環境衛生問題普遍存在,但也有一些差異。公路沿線、鎮區重點村的環境衛生情況比偏遠地區的村莊好些,經濟條件好的村比經濟條件差的村環境衛生情況要好些,村級班子強的村環境衛生情況好于村級班子渙散的村。由于長期以來對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重視不夠,導致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比較混亂,最終無人管理。一是沒有制定村鎮環境衛生管理的總體規劃,導致農村環境保護的宣傳和實施無法全面、有序的開展;另一方面,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隊伍力量薄弱,疏于管理,缺乏監督考核。

        3解決農村環境衛生問題的對策

        3.1要確定政府的主導作用,先規劃,再實施政府首先要轉變觀念,在環境衛生問題上不能重城鎮、輕農村。關于農村環境衛生問題一定要先調研,再決策。根據農村環境衛生問題的實際情況,對農村公共衛生設施進行合理規劃。其次,要明確農村公共衛生是公共產品。市場經濟中公共產品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無法由市場自行提供。農村環境衛生的公共性決定了政府必須介入農村環境改造,成為農村環境衛生改造的主導者和農村環境衛生服務的提供主體。要政府有效地提供農村環境衛生產品,必須確定具體的辦事機構及具體辦事人員,做到“專事有專人辦”。目前我國大部分區縣都設有農村衛生科等機構,目前主要負責農村的衛生防疫和衛生保健工作,而大的環境衛生整治問題卻無人過問,建議在區縣衛生部門設立相應的崗位和人員,或者原有的衛生機構加派人員專門負責農村環境衛生的規劃、整治、監管。

        3.2樹立生態保護型經濟理念,促進農村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保護型經濟,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農村經濟,可以推進農村環境保護,保障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環境協調一致。應用循環經濟一方面可以防治農業生產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用循環經濟理念引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通過打造各種經濟循環鏈條,使農村走上“優質、高效、高產、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從根本上降低農業經濟活動對環境的破壞,從而保護和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

        3.3增強農村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

        3.3.1垃圾收集及處理設施建設在農村增建垃圾無害化處理廠或在遠離人群生活區水源地建垃圾填埋場,立農村垃圾轉運站,為鄉鎮配備垃圾車,行政村和自然村內置放垃圾桶,讓村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在村公路旁設置大型垃圾桶或者垃圾屋,有利于環保部門運走垃圾。在有些住戶分散的村莊,也可以設置流動垃圾站,就是環保部門每天派垃圾車走村串巷收集垃圾,村民們必須在垃圾車來之前對垃圾進行分類裝袋,放置在家門口,這樣那些住在偏遠地帶的農戶也可以享受到公共衛生服務。

        3.3.2農村污水處理問題應該與改廁改水問題統籌起來解決農村中人畜糞便污染、垃圾污染、飲水問題等是目前農村亟待解決的問題。現在很多農村還沒有自來水,很多農戶是打井取地下水,由于環境惡化,地下水已經不安全了。因此,當務之急是改水改廁。改水改廁需要專門立項,環保部門應該指派專人負責該項目。從目前的實踐來看,改水改廁正在逐步推進,但也暴露出許多問題。比如,農村改水改廁配套沼氣工程普及率不高,改水的建設和管理都不規范。有的水廠或者水站的工程設計不符合要求,提供的飲水達不到國家標準。最嚴重的是好不容易籌措的資金還經常被挪用。改廁工程也不盡如人意,有的戶廁選址不合格,不符合《農村戶廁衛生標準》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改水改廁工程進行緩慢,需要進一步加大改水改廁和發展沼氣的工作力度和進度。另外,農村排污問題必須統一規劃,制定長遠目標和近期規劃,逐步建立農村每家每戶的污水排放系統,在村內建排水渠,把生活污水引到村外,凈化處理。另外,還得注意北方冬季結冰現象,防止冬季污水不能排放,凍裂管道等問題。

        3.4在農村大力開發農林衛生環保技術科技創新和進步是解決目前三農問題的關鍵,同樣,要徹底地解決農村環境衛生問題也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和進步。目前,城市垃圾處理技術已相當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對處理農村垃圾問題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但是不能完全照抄,因為農村的人口、產生垃圾的種類與城市有很大不同,因此,政府應該通過直接投入的方式,引導相關科研機構針對農村環境衛生問題做技術研發,為改善、治理農村環境打好技術基礎。

        3.5加大環保知識宣傳教育,并開展相關的監督活動首先,環保部門應該制作農村環境保護方面的宣傳資料,引導農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珍惜環境,摒棄陳規陋習,最后成為環境保護者。比如,可以用紀錄片的形式,講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破壞環境會造成哪些惡果。這樣的紀錄片可以在電視臺農業科技欄目中播放;也可以派專人到農村村社組織農民集體觀看;還可以把環境保護方面的資料做成小冊子,發放到農民手中;在學校組織學生觀看環保節目,讓孩子們回去宣傳到每家每戶;也可組織志愿者走村串巷向農民傳授環保知識。其次,開展“村容整潔達標建設”活動。在改水、改廁、垃圾回收、村容整治過程中要和“村容整潔達標建設”結合起來。做到方案制定實施與落實有效結合,經費投入與村容整治出效果結合起來,在每個自然村選出衛生衣物監督員,負責監督垃圾亂堆亂放等問題,保潔員的工作要做到實處,與村民互相監督。這樣保證每天村民按時把垃圾放入指定地點,由保潔員及時收集清運。最后,還要把農村環境衛生問題的解決和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衛生不達標,就不是和諧新農村。

        3.6廣泛開展民間環境衛生活動如何解決農村環境衛生問題,政府的責任不可推脫,但也不意味著所有的農村環境問題都必須由政府親力親為。政府可以調動民間力量,通過非政府方式治理農村環境衛生。如鼓勵村民自己建設環境保護建設,鼓勵和支持每戶村民根據當地情況建設適用于家庭的衛生保護設施。如支持村民建新式廁所,避免糞便隨意丟棄;建設適合當地特點的沼氣池、沼氣罐,這樣既減少了污染,又提供了能源;鼓勵相鄰村民間進行合作,采取適合家庭的垃圾處理及污水排放技術,共同建設私人垃圾處理設施,減少垃圾對環境的破壞。

        4結語

        第2篇: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范文

        “油菜花布滿芳香,蜜蜂自然會到菜地跳舞。”這是一句西方諺語,形象說明了人與環境的關系。“孟母教子,三遷其家”,這是告訴人們,文化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巨大,但在環境與人的關系上是相通的。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努力營造一種充滿凝聚力、感染力、富有青春氣息的校園文化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呢?

        一、有創造性地布置好教室環境

        教室是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所在地,與學生的成長息息相關。一個班的教室環境潔凈、美化程度如何,可以看出這個班的精神面貌如何。實踐表明,優美的課室環境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也有利于學生知識信息的接收與儲存,對一個群體形成榮譽感、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存在不可忽視的作用。

        可以對比設想一下,置于兩個不同環境:一個是窗明幾凈、鳥語花香的寬敞教室,一個是長久未掃、蜘蛛盤絲的昏暗小屋,在這兩個不同的環境中學習,學習的興趣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有這樣一個高三的理科班,理科生有這樣一個特點:追求個性,不拘小節,但也顯得有點懶散,不太愛干凈。到他們宿舍去,氣味很大,夸張一點說,有時還得捂著鼻子進去,教室衛生評比在以前經常是排在倒數幾位。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利用幾次班會課時間,特別強調了創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的重要性,并在班會上討論“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的重要性”的話題。學生踴躍發言,都贊成要搞好環境衛生,并委婉地批評了幾位平時衛生很差的同學。這之后,幾個班干部商量,分工合作,主動出擊,帶領其他同學開展“美化教室、宿舍環境”的活動。經過幾天的努力,完全改變了宿舍、教室臟、亂、差的現象。然后,幾個班干部又搞來一些盆景花樹,四周墻上又貼了一些名言警句,教室前面掛著高考倒計時。這樣一布置,教室頓時光彩照人,面貌煥然一新。學生在教室里面激情澎湃,個個臉上掛著自信的笑容。這樣的環境營建,大大改變了班級的整體印象,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

        二、好的班風、學風,對學生的成長也至關重要

        除了良好的衛生環境之外,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班班風、學風的好壞,關系到這個班成績的好壞。營造良好的班風,先要規范學生的儀容、儀表及日常行為。進入到21世紀,信息傳播方式越來越多,學生接觸的媒介也便多了起來,這些都對學生的身心有著很大的影響。正面的影響倒無所謂,就怕負面的東西,譬如,抽煙、染發、吸毒、污言穢語、戴首飾等,他們認為很瀟灑、很時髦,殊不知他們離正途越來越遠。對于這些現象,教師不能強行制止,否則,會讓學生產生反感,行為止而心不止。這時候,應該以講道理的形式進行討論,讓他們確實認識這種現象的弊端,從心底放棄這種壞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從而真正形成一種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觀。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在一種更舒適的環境下學習,促進他們健康發展。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師生關系都是命令與服從的關系,師生之間顯得冷淡,學生見教師就躲,這種關系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應該建立一種全新的師生關系:師生地位平等,教師放下“師長”的架子,與學生促膝相談。在平常生活中,教師把自已的微笑、真誠、風趣、愛心都獻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教師不僅是一位長者、智者,更是一個無話不談的、親密無間的朋友。

        在這種師生關系下學習的學生,身心一定非常健康,生活、學習質量也一定非常高,成績理所當然也會好起來。

        四、教師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

        教師每天都要與學生打交道,是學生每天耳聞目見的對象。教師是否具備良好的精神風貌,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和興趣。只有教師身上洋溢著良好的精神風貌,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指導示范,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第3篇: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范文

        一、烏魯木齊建筑垃圾的現狀

        烏魯木齊作為城市建設的中心城市,隨著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各類建筑、拆遷工程、舊區改造工程不斷開工,造成建筑垃圾的不斷增多。如何加強建筑垃圾的管理,確保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不斷提升和市民的生活環境質量的提高,以及保護自然平衡確保后代人的利益。已成為城市管理者面臨的一個新課題。目前,烏魯木齊市注重借鑒兄弟省市的先進管理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時建立和完善管理法規,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加強技術指導,并且加快制定和完善健全有關法律、法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使城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不能僅僅停留在出土和消納“平衡”狀態,而是圍繞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和無害化。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許多的問題。

        二、烏魯木齊市建筑垃圾處置存在的問題

        烏魯木齊市建筑垃圾起步較晚,長期以來,建筑行業都是采用傳統方式施工的,原料消耗大,加上管理落后,從而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烏魯木齊市年產建筑垃圾幾百萬噸,如何處置、減量、利用,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1.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建筑垃圾市場機制不夠完善,監管力度不夠。

        (1)建筑工程層層承包,垃圾運到哪里不管不問。甲方蓋樓,包給乙方,乙方再包給丙方,運輸建筑垃圾的車輛由丙方從社會上召集,甲方只考慮工期、質量,對建筑垃圾運到哪里不管不問,造成運輸車主隨意傾倒垃圾。

        (2)利益驅動,運輸戶“多拉快跑”。按規定,建筑垃圾必須傾倒在指定的建筑垃圾受納場。但一些施工單位為盡快清理掉建筑垃圾,方便施工,早日完_T=,規定運輸車輛拉一車垃圾結算一次運費。在這個“規定”誘惑下,許多車主為多掙錢、節省油,在運輸途中將垃圾隨意找個地方傾倒。

        (3)“雜牌軍”多,“正規軍”少。目前,我市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的車輛近3000輛,其中約有80%的車輛為私人所有,這是造成運輸市場混亂車輛不易管理的重要因素。

        2.烏魯木齊市垃圾資源化技術較落后,資金不足。垃圾處理費用主要來自于政府,金額有限,而建大型的衛生填埋廠或焚燒發電廠均需大量資金,從而造成城市垃圾資源化基礎設施差。

        3.法律、法規不健全,管理不善。依據國務院412號令《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的決定》、建設部139號令《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和政府令第107號《烏魯木齊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以及烏魯木齊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制定了城市垃圾清運許可實施方案,整個審批過程嚴格按照行政許可的相關規定進行。按照逐級審批、逐級負責、各司其職的規定,使整個審批程序高效、透明。結合先進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開發了《烏魯木齊市城市生活垃圾清運管理軟件》,從申請登記到最后的辦證都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控制,強化了管理,體現出程序化、規范化、快捷化的管理大大提高了T作效能。同時不斷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對運輸車輛進行嚴格的管理。通過努力,近年來烏魯木齊市環境不斷改善,得到了市民的稱贊。

        4.資源化意識淡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隨之改變,資源的回收觀念淡薄,回收難度大。

        三、烏魯木齊市建筑垃圾的解決對策

        1.切實加強規范市場機制,增加監管、組織力度。目前,烏魯木齊市為了更好地營造良好的城市市容環境,給市民一個良好的居住、生活環境,并且為了滿足當代人的利益的同時維護后代人的利益,僅僅圍繞減量化、再利用的原則,提升城市形象,于2005年11月成立了烏魯木齊市市容環境衛生協會,為了更好地履行協會工作職責,促進、規范烏魯木齊市渣土運輸行業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渣土運輸市場環境,又于2005年l2月14日,成立了渣土運輸專業委員會,建立了有序的渣土運輸市場。主要包括:一是基本建立市場準入機制,將建筑垃圾處置單位納入渣土運輸專業委員會統一管理。會員單位嚴格遵守渣土專業委員會規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如烏魯木齊市渣土運輸行業自律公約、烏魯木齊市渣土運輸企業誠信考核管理辦法、烏魯木齊市渣土運輸車輛管理技術規范等各項規章制度。二是整合運輸市場,根據烏魯木齊市市容環境衛生協會渣土運輸企業備案實施方案的實施,所有私人車輛必須掛靠到烏市環衛協會渣土運輸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將車輛進行統一管理,私人車輛不允許進行渣土運輸。三是規范建筑垃圾處置核準依據,如申報材料齊全,車輛必須保證密閉、車況良好,施工地做到進出口硬化、有防污染、降塵設施等。四是充分發揮烏市環衛協會的作用,給烏市環衛協會會員單位提供有利的信息,如:綠化回填、商住樓地基回填、道路回填等。由于合理的調配,使建筑垃圾充分地得到了利用,并且協助業務主管部門開展行業管理,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確實做好政府和企事業單位之間的橋梁紐帶。嚴格執行協會章程,加強行業同仁之間、地域之間的交流,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拓寬思路,開闊眼界,擴大服務領域,進一步深化烏魯木齊市的環境衛生管理體制的改革。烏魯木齊市市容環境衛生協會及渣土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意味著我市建筑垃圾運輸市場走向正規、走向良性發展,形成規范、有序的建筑垃圾運輸市場。烏魯木齊市將建筑垃圾的運輸、中轉、回填、消納、利用等活動形成的建筑垃圾市場全部掌握在協會手中,統一進行合理調配資源,一是利用工程棄造荒山、道路兩旁、小區、園林的綠化,使烏魯木齊變成綠草如茵,樹如蓋,繁華似錦的美麗景觀的城市;二是將地基開挖的戈壁土用到道路維修、建設和樓房的基礎回填;三是將既不能回填又不能搞綠化的建筑垃圾處置到臨時建筑垃圾場進行砂坑填埋,恢復地貌后從新建設,恢復了城市土地的原貌。由于合理的調配,使城市建筑垃圾得到很好的利用,充分體現了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

        2.加強烏魯木齊市建筑垃圾的分類回收。城市垃圾分類回收是實現城市垃圾資源化的重要前提。過去城市垃圾的混合回收,加大了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的難度,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為了促進垃圾的分類回收,應在居民區,商業、文化及娛樂中心放置不同標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應的制度和獎懲措施來保證居民自覺地分類放置垃圾,實現垃圾的分類收集。

        3.大力發展建筑垃圾資源化技術,提供資金保障。面對建筑垃圾的挑戰,許多科學家提出應全面應用高科技,變廢為寶,向垃圾要效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城市垃圾的資源化在很大程度上與資源化技術有關。科技的進步可增加可利用廢物的種類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綜合利用率,從而推動垃圾資源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加強垃圾資源化技術的研究,為城市垃圾資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第4篇: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范文

        為切實抓好全區生態環境綜合提升工作,打造生態和諧文明,經區政府研究,決定在全區范圍內繼續開展市容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現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生態和諧宜居城市為目標,緊緊抓住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重大機遇,全面加強和改進城鄉環境治理與管理,加快城鄉環境管理的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步伐,實現人居環境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工作目標

        進一步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貫徹落實省市和諧城鄉建設行動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按照和諧城市、和諧鎮(街道)、和諧村(居)三個層次,圍繞生態環境綜合提升工作重點,重點圍繞國道、省道、鐵路、高速公路、主要河流沿線,以及舊城區、城鄉結合部、小城鎮、中心村等重點區域,組織開展以治臟、治亂、治污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提升管理標準,凈化環境質量,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全區城鄉基礎設施配套明顯進步,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

        三、整治內容及責任分工

        (一)環衛治理。

        一是實行道路分級管理。城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實行A、B、C三級質量標準,全面推行“全時段、全覆蓋、無縫隙”環衛保潔體制。A、B級道路,實行動態巡回撿拾作業模式,機掃沖洗車輛確保每日兩沖洗、兩機掃;保潔員實行兩班制,全時段、全覆蓋巡回撿拾掃保,達到路面無積存塵土、砂石遺漏,人行道路面顆粒物不超過30克/平方米,遺撒污物15分鐘清理干凈,達到“五凈五無”。

        二是完善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體系。加大生活垃圾清運處理力度,達到“戶集、村收、鎮運、區集中運送”的目標要求;積極推行壓縮車收集生活垃圾方式,按照1臺/2萬人的標準配備生活垃圾壓縮收集車,按村(居)總人口3‰的標準配備保潔員,區政府市容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補助資金優先用于環衛保潔人員工資,不足部分由鎮、街道承擔;按1個/100人或1個/30戶的標準在村(居)內配備與壓縮收集車配套的生活垃圾收集箱,實行定點和定時投放,杜絕二次污染;積極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袋裝化收集,做到應收盡收、日產日清,生活垃圾收集率達到90%。

        三是加強監督管理。區環衛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和分級管理的要求,負責做好全區環境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要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加大鎮、街道衛生保潔和垃圾治理的監管力度,確保鎮、街道和村環衛基礎設施、環衛管理人員和環衛作業人員配備到位。四是強化建筑工地治理。加強建筑垃圾源頭管理,納入到建設工程施工、拆遷管理程序,實行處置證制度和工程竣工勘驗制度;抓好建筑垃圾運輸環節管理,實行建筑垃圾準運許可證制度;實行工程文明施工保證金制度,加強工地出入口管理,有效控制施工工地帶泥上路;城區和交通干道兩側的建筑工地,必須按標準設置施工圍擋,按標準設置車輛沖洗設施,對出工地車輛進行沖洗,嚴禁帶泥土污染道路;所有進出工地的運輸粉狀物料車輛必須封蓋嚴密,杜絕撒漏。(責任單位: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區環衛局、區建管局、區交通運輸局、區城管執法局)

        (二)市容治理。

        一是認真開展廣告治理。拆除所有樓頂廣告、大立柱廣告、落地式廣告及刀旗廣告;清理各類小廣告、活動廣告牌;整治門頭牌匾、標語牌、櫥窗、大型屏幕、霓虹燈、橫幅、拱門、標語等其他戶外廣告;按照《市戶外廣告設置技術規定》的標準,制定戶外廣告整治方案,各鎮、街道對轄區內的戶外廣告進行整治,達到整齊劃一、整潔美觀的效果。

        二是開展店外經營整治。全面治理店外車輛維修、清洗及公路集市貿易、探頭市場、占道經營、亂堆亂放、露天燒烤等現象,并與沿街經營業戶簽訂管理協議,實施戶籍化管理,徹底杜絕店外經營。

        三是規范攤點設置。城市A級道路嚴禁沿路設置攤點,B級道路經批準設置的便民攤點經營規范有序,C級道路經城管執法局審批按實際需要和便民原則合理設置攤點。

        四是加強車輛停放管理。在醫院、商場、銀行、學校、賓館、酒店等車輛集中停放區域必須劃定車輛停放標線,安裝輔助停放設施;其他道路按照實際情況劃定車輛停放標線、安裝輔助停放設施,杜絕亂停亂放。停放區域要做到每100米至少配備1名管理人員,車輛集中停放區域每100米應不少于2人。

        五是強化城市建設管理。拆除各種亂搭亂建,杜絕擅自破墻開店、裝飾裝修,清理車行道與人行道之間擅自設置的斜坡或斜梯,治理隨意將路沿石開口、向路面排放污水及其他污染物、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利用路政設施設置廣告等行為。

        六是嚴禁亂倒垃圾。對沿街單位、商店、居民不按規定隨意傾倒、堆放生活垃圾和裝修垃圾、亂吐亂丟,以及沿街飲食店、娛樂場所、茶樓、燒烤店等亂倒餐廚垃圾、亂潑油污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七是加大城區市政基礎設施建管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管理,保證道路平整、無坑洼,人行道、路沿石平整完好,排水設施運行正常,橋梁、護欄無安全隱患。(責任單位: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區城管執法局、工商分局、交警大隊、區市政設施管理養護處、區環衛局、區交通運輸局、公路分局)

        (三)污染治理。以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為契機,大力開展新一輪環保綜合整治,健全完善統計、監測和考核三大體系,狠抓源頭控制、科技支撐、執法監管等關鍵環節,制定最嚴格的準入標準,應用最先進的環保技術,落實最嚴厲的執法尺度,堅決打贏污染治理翻身仗。實施公安環保一體化執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堅決關停污染重、能耗高、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土小”企業。深度治理大氣污染,突出抓好化工異味、揚塵粉塵專項治理和燃煤企業脫硫設施改造,加快揚塵污染治理。嚴格運輸車輛密閉運輸,嚴格道路沖洗,嚴格企業清潔生產。加強環境監管,強化執法力度,確保企業全部達標排放。(責任單位: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開發區管委會,環保分局)

        (四)河道治理。大力推進生態修復重建,搞好河流域后續綜合治理,提升河流斷面水質,擴大生態涵養區面積。清理境內河道內及周邊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白色污染等,保持河道整潔,將垃圾收集到指定的垃圾收集點。及時清除水面漂浮物,保持水體清潔。及時清理城區雨水、生活污水排水管線沿線及周邊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產垃圾等,防止管道堵塞,確保排放暢通。加強河道綠化管理,及時補植缺株斷壟,及時清除死株枯枝。進一步規范河道采砂、涉河項目審查、審批行為,維護正常河道管理秩序。(責任單位: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區水務局)

        (五)綠化治理。抓住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有利時機,積極實施“綠蔭行動”,以栽種大喬木、提升大綠量為重點,加快推進“森林進城、園林下鄉”,突出抓好“二沿三環”綠化、山區造林、庭院綠化等城鄉綠化工程,形成綠美相擁、森林環抱、林路相依、獨具特色的城鄉生態環境;按照“科學性、系統性、前瞻性”的原則,制定各類城市綠地發展指標,合理安排城市各類園林綠地建設和區域大環境綠化的空間布局,廣泛吸收先進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積極探索我區城市綠化規劃方面的先進技術和適用方法,增強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于年底完成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重點、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結合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指標要求,組織編制全區三年綠化建設計劃,明確具體目標任務、資金投入、完成時限、責任分工等事項,確保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順利進行;對已建成道路綠化,進一步完善植物配植和栽植結構,對路進行大樹補植,高標準、高質量施工建好大道綠化升級改造、路綠化改造及路東延、路西段等新建道路綠化工程;按照全省開展“綠蔭行動”的總體要求,廣泛實施“見縫插綠”,對長期空閑地、轉角地栽植大喬木、花灌木,增加綠量,對人民廣場、太公植物園以及街頭游園,充實喬灌木,實施“提檔補綠”,形成景觀良好的林蔭公園、林蔭廣場;全面實施精細化養護管理,做到林帶內基本無病蟲害、無雜草、無種植高稈作物現象,抓好日常管理,綠化帶內無雜草、垃圾、白色污染,不得種植農作物,無人畜毀壞林木現象。(責任單位: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區林業局、區園林局)

        (六)路域治理。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聯動、標本兼治的原則,采取凈化、美化、硬化、拆除、清理、規范、遮擋等方式,從年12月中旬至年3月底,對納入公路路域環境綜合整治范圍的23條主干線、8個重要出入口和石化廠區部分道路,進行集中攻堅治理,做到邊溝無垃圾、雜草,路肩邊坡整體密實、穩定、平順、暢通、美觀;路面掃保及時、潔凈,樹木常年保持涂白;全面取締車輛維修、清洗、亂停亂放及公路集市貿易、打場曬糧、占道經營等現象,依法查處違法占用公路的行為;綠化帶整齊美觀,道路兩側林帶不少于15米,穿村路段綠化不少于5米并砌筑排水溝,實現路宅、路田分離;公路兩側建筑美觀、整潔,無殘墻、斷壁、破房;堅決制止和拆除道路兩側違法、違章建筑物;廣告嚴格按標準設置,達到齊整劃一、整潔美觀的效果;重點路段、較大平交路口硬化,經營路口和店前場地硬化,并劃停車位;高標準設置垃圾箱,逐步取消垃圾池,保持道路兩側可視范圍整齊潔凈,無垃圾、糞堆、雜物堆、白色污染等。各鎮、街道轄區內其他道路也按照此標準一并治理。專項整治結束后,配足配齊保潔、養護人員和設備,建立和落實日常保潔和定期檢查制度,轉入長效機制抓好管理。(責任單位: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區交通運輸局、區林業局、區園林局、區環衛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水務局、公路分局)

        (七)村容村貌治理。優化鎮村發展布局,抓好23個兩區三村續建項目,加快實施朱臺鎮土地利用綜合整治,有序推進中心鎮、中心村和農村社區建設。大力發展農村“路水氣電醫學”等公共事業,年內改造農村道路130公里,繼續深化農村五化工程建設。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意見》文件精神和《市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實施方案》要求,大力實施村容村貌綜合整治活動,將全區農村劃分為新型農村社區型、保留村莊整治型、近期搬遷改造型三種類型,針對不同類型設定村容村貌綜合整治標準,全面完成三清(清理糞堆、垃圾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廁、改灶、改圈)、四通(通水、通電、通路、通寬帶網)、五化(實現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責任單位: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交通運輸局、區環衛局、區林業局)

        四、工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市容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要精心組織,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確保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順利推進。

        (二)強化督導考核。要嚴格日巡查、周檢查、月通報、年終總評制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落實整治任務及責任單位、責任人,建立整治檔案。同時,要將整治活動方案、工作進度,及時報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辦公室。區綜治辦要嚴格督導檢查機制,確保綜合整治工作落到實處。

        第5篇: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羌族;衛生習俗;變遷;

        中圖分類號:C9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91(2016)01-0076-05

        衛生習俗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基于其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所逐漸形成的,并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預防疾病與增進健康的風俗與習慣。本文從民俗學的學科視野出發,以羌族的衛生習俗為研究對象,以汶川阿爾村為研究個案,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用文化變遷理論對20世紀羌族的衛生習俗、變遷原因、表現及影響進行了初步研究。

        羌族自稱“爾瑪”、“爾麥”、“日瑪”和“日麥”,漢語均為“本地人”的意思[1](P.1),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東坡大山峽谷中的高山或半高山臺地與溝谷的平壩地帶。據2010年統計,全國有羌族人口309576人,主要分布在我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縣、理縣、茂縣和綿陽市的北川縣①。羌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由于長期與漢族頻繁交往或雜居,多通曉漢語,使用漢文。

        阿爾村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龍溪鄉的9個行政村之一,地處龍溪溝深處,距汶川縣城30公里。村寨地處汶川縣北部,東臨茂縣三臺鄉,西接理縣桃坪鄉,現有村民178戶,700余人,其中99%為羌族[2](P.1),全部講羌語。

        阿爾村是典型的羌族聚居區,既有高山間的河壩地帶,也有半山腰的向陽臺地。整個村子位于五座大山的環繞之中,平均海拔2800米,年平均氣溫13℃。村寨周圍的山上植被保存完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村民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土豆、青稞和蕎麥等。1994年,村子開始種植大白菜、蓮花白和辣椒等經濟作物銷往成都等地,村民經濟收入顯著改善。20世紀90年代以來,村民外出打工較為普遍。

        阿爾村的羌民信仰表現為多元混合的形態,即原始的萬物有靈信仰和漢傳佛教及道教的混合型。其主要表現為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道教諸神崇拜、觀音崇拜及巫術等。[2](P.346)

        阿爾村所具有的文化社會環境及自然生態環境,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羌族村寨。阿爾村羌族的衛生習俗正是在這種自然生態和社會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并隨時代的發展而變遷的。

        一、20世紀上半葉阿爾村羌族的衛生習俗

        20世紀上半葉的阿爾村還處于相對閉塞的狀態,村民關于衛生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主要來自生產生活經驗、習俗禁忌和民間諺語。

        (一)清潔衛生習俗

        清潔衛生習俗主要包括身體清潔和飲食衛生,是日常衛生實踐的主要內容。20世紀30年代左右,阿爾村羌民對衣物的清潔主要依靠直接搓洗、用棒子捶打和添加草木灰或皂角等作為洗潔劑進行潔凈。在身體清潔方面,主要依靠盆浴和擦拭。在春、秋、冬三季天氣較冷的時節,村民在家中將熱水加入木盆里,洗去身上污垢。此外,在端午這天清晨,家里凡能走動的人,都要外出到山上或田間的草木叢中去沾露水,村民認為這樣的行為具有強身健體的效用。此外,村民還在這天采些草藥,燒熱水泡澡,以達到預防疾疫,延年益壽的目的。

        羌民具有保護水源的禁忌習俗。村民認為,向河里投擲臟東西就會遭受懲罰。若是違背,就是對井河龍王的不敬,輕則頭疼肚子疼,重則疾病纏身。阿爾村山上有一處叫龍池的湖泊,村民一致相信若是有人向水中丟了臟東西,就會立即引發暴雨,或是招致災難。此類禁忌表面上看起來非常“迷信”,但卻間接地保護了村寨的水源不受污染。

        村中有一句諺語是“二月桃花水,五月矮子水,八月洗河水”,意為農歷二月、五月、八月不能直接喝河里的生水,否則就會導致拉肚子等病癥。村民普遍認為,早晨的溪水是一天中最干凈的。借助火對餐具進行處理,可使餐具潔凈無污。村民相信,火可以殺死潛藏在物體里面的可能會對人造成危害的污穢物。若是有碗筷等餐具長時間沒有使用,村民就會把碗筷放在鍋里長時間的蒸煮,以祛除污穢物。

        (二)居住環境衛生

        阿爾村羌民很早就具有一定的環境衛生意識,這些主要體現在村民關于房屋建筑的認識與習俗上。村民在修建房屋時對門窗的朝向非常講究,認為只有便于充分采光,有利于空氣流動的房屋及其室內擺設,才是理想的人居環境。此外,由于所處時代的關系,當時羌民對居住環境衛生的認識與實踐仍有其局限性。阿爾村傳統住房一般為三層:第一層為豬圈和牛圈;第二層是村民的居住空間;第三層堆放糧食、農具等物件。春、夏、秋三季天氣炎熱時,圈養于底層的豬、牛、羊的糞便及其身上的氣味隨著上升的氣流透過木板之間的縫隙,擴散到村民的居住空間,加之傳統房屋窗戶較窄小,室內通風條件差,導致屋室內空氣條件較差。此外,第一層的糞便和家畜易招蚊蟲。蚊蟲從木板的縫隙里爬上來,給村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火塘是羌族家庭活動的中心以及待客的半開放空間,因而圍繞火塘產生了諸多的禁忌。村民認為,鐵三腳的三個腳分別住著三位神靈, 因此禁止跨越火塘或用腳踩踏鐵三腳,不允許向火塘里吐唾沫和在鐵三腳上烘烤衣物,認為這些行為會污染火塘,褻瀆神靈。

        羌寨的廁所一般修建于房屋的側面或是背面,也有修建于房屋的底層的。阿爾羌民對于廁所的修建位置特別注重,認為廁所是填不滿的“萬年坑”,若房屋的門正對著廁所,就會不吉利,引致災禍與疾病。在這一時期,阿爾村的廁所非常簡陋,一般是在地上挖個土坑,上面放置幾根木頭供人站立或蹲位即可。時至夏日,天氣炎熱,蚊蟲滋生,氣味較重。特別是滋生的蛆蟲爬到廁所周圍,令人非常不適。為避免此現象,村民將草木灰、石灰或草藥投放到糞坑里以毒殺蚊蟲。此外,也有村民將草藥懸掛于廁所內,以驅除蚊蟲。

        (三)醫療衛生

        20世紀早期的羌民關于醫療衛生的認識和實踐主要以生活經驗與巫術為主。村民普遍認為,因鬼神和“毒藥貓”等“不干凈的東西”產生的疾病,輕的會出現頭痛、肚子痛、嘔吐和頭暈等癥狀,嚴重的則會神志不清,發瘋癲狂或是全身疼痛難忍。當地人根據經驗及疾病的癥狀來判斷是否因為鬼神所致。村民認為,鬼神所致的疾病發病比較突然,沒有任何征兆,而且病情變化急促,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會變得很嚴重,經常伴有肚子疼和頭疼的癥狀。遇到這種情形,看大夫吃藥是不管用的,一般情形要去找釋比或是懂“法術”的人“化水”②,更為嚴重者則要做法事進行禳解,以驅除病魔。

        對于莫名其妙就昏迷不醒的人,需請釋比為其驅邪。驅邪當晚要燒紙,送陰錢,并為病人念驅邪的咒語,大意為:我是某某大仙的弟子,請各路鬼魂來領錢,領了錢要消災,放過病人回陰間,大家從此不相欠,否則就要施法,輕則處罰各路鬼神,重則置之死地。若有人全身長瘡、做噩夢、四肢無力、精神不振,就需要請釋比為其舉行“送血冠”儀式。屆時,主人家需準備一只羊或一只雞,釋比按照一定的程序,把代表病人的羊或是雞殺死,將其血液滴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敬獻給鬼,換回病人的健康。此外,還有打油火、叫魂、踩鏵犁、撈油鍋等驅邪治病的巫術儀式。村民認為風寒感冒、勞累過度、消化不良、吃壞肚子等疾病,并不是由于不干凈的鬼怪所致。因此,不需請釋比做法,而是采用當地的“土辦法”,或是去找草藥醫生進行治療。

        二、20世紀下半葉阿爾村羌族的衛生習俗的變遷及其原因

        (一)20世紀下半葉羌族衛生習俗的變遷

        1.環境衛生的改善

        20世紀90年代國家在農村地區推行改水、改廁、改廚的“三改”政策,得到村民的廣泛認同和接受,并付諸實踐。阿爾村前羌民在此后的新房修建中,已開始將畜圈和住房分開,與廁所合建在一起,有效地改善了居住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1986年,阿壩州政府按照四川省政府“關于認真搞好全省農村改水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將農村改水工作納入議事日程[4](P.2269)。阿爾村阿爾寨羌民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爭取,得到一筆政府下撥的改善飲水資金,動員全寨人一起出工,將山上的一處水源引至寨子的蓄水池中,供村民取用。因水源充足,阿爾寨用不完的水又引到立別寨。1993年,阿壩州財政局撥款2萬元給阿爾村實施人畜飲水工程,巴奪寨和白家奪寨鋪設自來水管,引水到戶。

        1998年后,國家實行禁止砍伐天然林和退耕還林還草的政策。這一時期,各種電器產品逐漸進入阿爾村羌民的生活,如用以取暖、煮飯和燒水的電爐、電飯鍋等。在調查中筆者發現,村中每家都有二至三個電爐和一兩個電飯鍋,有些家庭已在使用熱水器。燒柴的火塘逐漸被電爐所取代,羌民們告別了因煙熏火燎將房屋熏得四壁如漆,煙塵飛舞的居住環境。20世紀80年代后,照明也早已用上了電燈,不再使用油燈和松明。

        2.清潔商品廣泛使用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阿爾村村民就逐步開始使用洗衣皂和洗衣粉來清潔衣物,已不再使用草木灰作為洗衣劑清洗衣物。村里最早用的是洗衣皂,洗衣粉要稍晚些。起初,村民不但用洗衣皂和洗衣粉清洗衣物床被,還利用其清洗頭發和身體。80年代后,村民開始用上了牙刷、牙膏,逐漸養成了早晚刷牙的習慣。90年代后,出現了各種香皂和洗頭膏等清潔產品,此外,村里的洗衣機也慢慢多了起來,洗衣服較以前更方便省事。90年代中期,洗潔精已開始廣泛在村民的廚房中使用,極大地方便了村民清洗鍋碗瓢盆等餐具,也使餐具更干凈衛生。一次性水杯的出現,不僅方便好用,而且更加衛生和清潔④,對減少疾病的傳播,大有助益。到90年代后期,阿爾村羌民開始接觸冰箱。冰箱的使用,減少了村民食用過期變質飯菜的次數,促進了羌民的身體健康。

        3.疾病觀與醫療行為的轉變

        1950年10月,龍溪鄉衛生所建立,是距離阿爾村最近的醫療機構,所以村民平時生病都來這里進行治療。同時,鄉衛生所也是向民眾普及和傳播衛生知識的前沿陣地,縣衛生機構的衛生普及宣傳通過鄉衛生所傳達到各村寨。經醫務人員長期宣傳,村民就診的切身體驗,羌民對于疾病的產生和治療已有了較為科學的認識。

        在疾病的治療方面,村民普遍選擇去醫院和診所,或是找懂醫術的大夫進行治療,采用巫術和偏方進行治療的村民已非常少。在阿爾村由羅秀瓊負責的醫療站內的藥品主要是西藥和中成藥。據她講,前往醫療站就診的人并不是很多,基本都是買點感冒藥或是進行簡單的傷口處理。村民大多都去龍溪鄉的衛生所或是汶川的醫院,以及更遠一些的都江堰和成都的大醫院接受治療。村民朱忠福也給患者看病,他是中草藥和祖傳中醫秘方“斷燈花”的繼承者。一次在村口正巧碰見他剛從汶川縣城回來,買了很多阿司匹林、柴胡注射液、感康、諾氟沙星膠囊等西藥。

        (二)影響羌族衛生習俗變遷的原因

        1.西醫傳入

        明末清初時,來華的傳教士已將西方的醫藥學傳入中國。民國24年(1935年)③,西藥開始傳入汶川縣境內。民國29年1月中華基督教會邊疆服務部在威州建立醫療診所,利用西醫為患者治病,是汶川境內最早的西醫醫療機構。民國33年7月1日,民國政府在綿建立汶川縣衛生院,主持開展汶川縣境內的醫療和預防工作,是政府在汶川縣境內最早開辦的醫療機構。1949年后,汶川縣衛生部門繼續開展種痘工作,積極預防各類疾病。1956年后,汶川縣內再未發現天花患者[3](P.758)。到1985年時,汶川縣境內的傳染病已基本得到控制。1950年10月,龍溪鄉衛生所建立,是距離阿爾村最近的醫療機構,主要為包括阿爾村在內的服務區村民提供救治服務、預防疫苗接種和注射以及衛生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工作。

        2.赤腳醫生

        從1950年開始,汶川縣在各村寨選拔和培訓接生員、衛生員(也稱為保健員),截止到1983年底,全汶川縣共有赤腳醫生253名。阿爾村阿爾寨的醫生羅秀瓊就是當年村里的赤腳醫生。她從醫30多年,主要從事為村民進行疾病治療和疫苗注射,以及宣傳衛生知識的工作。宣傳的主要內容有新生嬰兒的疫苗接種、母乳喂養、疾病預防以及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干凈的東西不要吃、人畜要分居等等。赤腳醫生在基層農村開展的救治和宣傳工作,不僅僅使患病村民得到了及時的救治,更促進了村民對衛生的認識,增強了村民的衛生意識,進而對于促進衛生習俗的改變產生了重要影響。

        3.愛國衛生運動

        1952年春,美國對中國發動了細菌戰。政府號召全國人民以反對美軍細菌戰為中心進行“愛國衛生運動”。1952年秋汶川縣成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以下簡稱愛衛會),制定了衛生清潔制度。1954年,汶川縣愛衛會召開衛生小組會議7次,進行衛生宣傳教育28次,受教育者達2600人次。此外,還發放衛生宣傳資料,張貼了衛生宣傳標語,在學校對學生傳授衛生知識,在農村開展積堆肥、滅鼠活動[3](P.755)。1958年汶川縣掀起大除“七害”、大滅“三病”的衛生運動以及評選“衛生之家”活動。1980年至1985年,汶川縣愛衛會分別在每年的春、夏、秋三季,組織宣傳車到全縣宣傳衛生知識。在農村著重宣傳“兩管、五改”為中心的活動,從根本上改善了農村的衛生條件。[3](P.755)衛生不僅關乎身體健康,更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愛國衛生運動的開展,使羌族民眾認識到衛生的重要性。這種意識在衛生運動具體實踐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4.經濟發展

        1982年阿爾村實行,農民對農業生產和其他產業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地調動。在縣鄉兩級政府和農業科技部門的支持下,阿爾村村民對當地的礦產、水能和林木等優勢資源優先進行開發,當年的經濟收入顯著增加,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00元[2](P.68)。1988年在阿爾村建成的白家奪水電站和1997年落成的西羌二級水電站,解決了不少村民的就業問題。到2000年時,村中已有近40人在電廠上班,每年平均上班6個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2](P.49)。20世紀90年代初,大白菜、蓮花白和海椒等蔬菜開始在阿爾村推廣種植,至1995年時,全村已廣泛種植,種植面積也由最初的幾畝發展到了上千畝[2](P.67)。

        三、20世紀羌族衛生習俗的變遷對羌族社會的影響

        (一)豐富了羌族民眾的疾病觀與醫療實踐

        西醫在羌族地區的傳播和推廣,促使羌族民眾對疾病的預防、產生和治療有了新的認識,豐富了羌族民眾的疾病觀與醫療行為實踐。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羌人的疾病觀認為,疾病的產生大多跟鬼神有關。其治療疾病的醫療行為實踐也過多地依靠村寨中巫醫的巫術儀式。自西醫傳入羌區,羌族民眾對于疾病的產生已有科學的認識。此外,1949年以后進行的各種衛生宣傳和衛生運動,使羌民對于衛生清潔與疾病之間的關系有了深入的認識,各種衛生清潔行為已經融入羌民的生活,成為新的行為實踐。

        (二)改善了羌族民眾的居住環境

        20世紀80年代以后,羌族地區開展的人畜分居、飲水等活動以及電器商品的大量使用,對于改善羌族民眾的居住環境與疾病預防具有積極的意義。以人畜分居為例,首先,將畜圈與村民的居住空間分開,使村民遠離了畜圈所滋生的蚊蟲,降低了蚊蟲傳播疾病給人的可能性。其次,畜圈與住房的分開,改善了村民住房內的空氣質量,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三)拓展了羌族民眾的活動時空

        新的衛生習俗的形成,打破了羌族過去的許多有關衛生的禁忌,使羌族民眾的活動不再受到此類禁忌的束縛,從而擴展了民眾的活動時空。20世紀80年代以來,羌族地區的很多禁忌已開始逐漸淡化和消亡。例如,在一年一度的羌歷年祭祀儀式中, 80年代以前并不允許已婚的婦女參加,而現在則是不管男女老少,村里村外都可以參加。又如,以前羌族的婦女生小孩,都是在家里房屋底層生,而現在則是在醫院進行生產。再如,過去阿爾村流傳著關于“毒藥貓”下毒害人的說法,認為在二月和八月不能亂串門,平時也要少走夜路,以免碰見“毒藥貓”害人,現已沒有人相信這樣的告誡,任何時候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來去自由,不受約束。

        (四)增強了羌族民眾的身體素質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西醫的傳入和疫苗注射工作全面展開,以及政府長期的衛生知識宣傳中,村民對于衛生與疾病、衛生與健康已有科學的認識。對于疾病的認識和醫療行為實踐的改變,使羌族民眾的身體素質得到顯著提高。如今的阿爾村羌民,已普遍認識到預防疫苗對于小孩健康的重要性。根據筆者在阿爾村的調查,自1950年開始接種牛痘,以及注射各類預防疫苗以來,村里的小孩死亡率明顯降低,現已很少有小孩因患傳染疾病而夭折的事件。此外,身體素質的顯著提高,也反過來促進了羌族民眾衛生意識的進一步增強。

        綜上所述,20世紀羌族衛生習俗的變遷是外因與內因相結合的結果,即在政府的衛生行政和市場經濟,與羌族社會自身的經濟發展和羌族民眾衛生意識的增強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政府和市場是外因,是羌族衛生習俗變遷的主要推動力,羌族社會自身的經濟發展和羌族民眾衛生意識的增強是內因,在一定程度上其變遷也是前者影響的結果,但前者需通過后者才能發揮作用。西醫的傳入、衛生宣傳、赤腳醫生、愛國衛生運動和市場經濟的繁榮是20世紀羌族衛生習俗改變的外在推動力,羌族社區經濟的發展是衛生習俗改變的內部直接作用力。在內外力的共同作用下,羌族衛生習俗發生了諸多改變。與此同時,羌族衛生習俗的改變對羌族民眾的醫療行為實踐、居住環境、活動空間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注釋:

        ①此外還有阿壩州的松潘縣、黑水縣和綿陽市的平武縣,甘孜州的丹巴縣,陜西省的漢中市、寧強縣和略陽縣,甘肅省的武都地區,貴州省銅仁地區,均有少數羌族居住。

        ②也有寫作“劃水”,是羌族釋比擁有的一種技能,用一碗水來為病人治療疾病或是預測過去與未來。

        ③民國元年為1912年。民國24年,即1935年,換算公式為:1911+(民國年份)=公元年份。

        ④此處的“衛生”為普通大眾所認識的衛生,其實質是否真的對人體健康無害,此處不予討論。

        參考文獻:

        [1]周錫銀,劉志榮.羌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

        [2]何斯強,蔣彬.羌族?四川汶川縣阿爾村調查[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4.

        第6篇: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范文

        問題一、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有待進一步明確。

        幼兒健康教育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以豐富健康知識、改善健康態度、培養健康行為為目標的系統的教育活動。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總目標對幼兒的身心保健起到規范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身心健康(包括身體健康,不經常害病,不經常感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又包括心理健康,積極樂觀,團結友愛,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2、生活自理(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3、自我保護(要教育幼兒了解、掌握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會保護自己)。4、體育鍛煉(要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掌握戶外活動與游戲的玩法和注意事項,經常鍛煉大小肌肉,促進動作協調、靈活)。目前,一些教師對健康的概念和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內容還不明確,對于健康概念的多元化認識不清晰,健康的觀念還局限在生理健康上,停留在個人化的健康觀念上,屬于“生物醫學模式”的健康觀,對于現代社會的健康觀的多元性和整體性缺乏必要的認識,在實踐中存在“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重教師保護輕學生自我保護、重身體健康輕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問題。為此,只有進一步知曉和明確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并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才能在日常活動中指導幼兒健康教育的行為,不會偏離正確的發展軌道。

        問題二、幼兒教師健康教育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幼兒健康教育”。在教學實踐中,由于一些教師在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水平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健康教育的技巧和能力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健康教育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或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一些教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醫生或專職心理教育者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不重視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保護,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紙上談兵。2、一些教師在幼兒生理衛生和心理衛生方面的知識還欠缺,因而難以在實施過程中做到信息傳播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比如,要幫助幼兒增加對人的身體的認識,教師必須掌握相應的知識,充分了解人體各器官、各部位的名稱、構造、功能及如何保護,并且能深入淺出地表達,教師還必須能夠及時糾正幼兒錯誤的、模棱兩可的回答。3、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橋梁和依托。目前,幼兒園多數教師尚未接受專門的心理教育培訓,致使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缺乏明確的目標、心理教育的內容比較零散。由于教師在職稱評定、業務競爭、應試教育、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生活中的壓力和工作中的競爭,讓教師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也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4、在進行健康教育活動時,一些教師的思路不清晰、表達不準確。教師頭腦中對“為什么要選這個課題?”、“重點是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等要有一個明確的思路,并預先設計好教學語言。教師的思路是否清晰、表達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幼兒健康教育活動的成敗。為此,加強教師健康系統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幼兒健康教育水平顯得非常緊迫和必要。

        問題三、幼兒教師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待進一步完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在實踐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幼兒園沒有很好地構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環境。心理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有時比物質環境的影響更為深刻,要根據幼兒的情緒和行為表現,不斷反思、調整和改進心理環境。一些幼兒園和教師都很少關注“班級氛圍是否和諧、師幼關系是否平等、互幫互助的家園關系是否創設”,使得幼兒難以情緒安定、心情愉快的學習和生活。2、健康教育方法單調。在教學實踐中,幼兒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較單調,缺乏新意,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教育效果不理想。3、電教媒體很少運用到健康教育活動中。在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標的必要條件。由于幼兒知識經驗、認知水平的限制,他們在生活中掌握的健康知識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是錯誤的,由于一些教師在具體教學健康知識的教育中,只是用空乏的語言教學教育,缺乏直觀性和趣味性,因此,教育效果不高。如果教師能夠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并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通過投影、電腦、動畫等電教手段,就會使健康知識淺顯易懂。

        問題四、幼兒健康教育的策略有待進一步改進。

        第7篇: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鄉村旅游; 村落衛生; 個人衛生; 文明化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21X(2012)03-0103-06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描繪了烏托邦式的鄉村,把美景勾勒得令人神往。而另一方面“華式房屋光線與通風均不合法,暑熱熏蒸,蚊蠅群集,最易致病……復喜食惡劣之瓜果,生冷之蔬菜,不煮之飲料,晚間席地而臥,露腹睡眠,鍋灶與吃飯器具骯臟”[1]。對比之下不難發現,陶淵明和Rogaski Ruth對我國鄉村環境的描述存在著云泥之別。事實上,根據普遍的調查與農村生活經驗,就我國目前的大部分中西部農村而言,Rogaski Ruth所言無虛。無論古代還是當下農村,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的建設與完善都不盡如人意。只不過在傳統時代,農村有強大的自凈能力,居民有不同于現代的衛生觀念和實踐,以至于這些問題并未凸顯出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農村經濟發展和消費的日益豐富,使得農村地區出現了垃圾圍路、圍河、污水隨意排放的尷尬局面。此外,在工農產品“剪刀差”中受損的農村再次成為了城鎮垃圾“反哺”的接受者,生活垃圾、工業建筑垃圾、醫療廢棄物被轉送鄉下,造成二次污染。全國不少農村地區衛生狀況極度令人堪憂,個人衛生也急需改善。

        相形之下,那些發展旅游的鄉村則在這些方面表現不俗。他們基本建立了類似城市的現代衛生體系,包括公廁系統、下水道網絡、自來水管網,而個人衛生方面則也更加講究。這種現代的衛生體系與鄉村旅游需要傳統生態有機融合,給予游客一種愜意的感受。本文基于貴州省黔東南州6處發展少數民族村寨旅游的地點調研,以1 087份有效回收的問卷和143例個案訪談所獲得的資料為素材,對以此六地為代表的旅游村落的公共衛生設施與私人衛生觀念、行為的生成進行研究,力求揭示出旅游村落的巨大變化以及引發這些變化的原因。

        一、村落衛生的概念界定

        作為近代概念的公共衛生,其立足點在于國家衛生行政,即國家權力逐步介入公共衛生領域,成為擔當公共衛生事務、服務公眾健康的主導力量。然而,實行國家衛生行政并不等于公共衛生事業不再需要社會力量的支持和推動,相反,社會力量的作用恰好能夠彌補公共衛生行政的不足。有研究者即指出,“進入民國以后,隨著國家衛生‘制度化’進程的不斷加深,國家在救療防治疫病方面的作用明顯加強。但民間社會力量無論在臨事性應對還是日常救療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2]。公共衛生是環境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后者通常指居民區生活居住、工作、學習的環境和條件,往往分類為大氣衛生、水體衛生、飲用水衛生、土壤衛生、住宅與公共場所衛生等方面。環境衛生水平是衡量一個社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其好壞不僅關系到社區居民及外來游客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是鄉村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個人衛生與公共衛生的相輔相成是村落衛生得以良性發展的根本前提。個人衛生指的是為了維持健康的生活狀態,而要在用腦、用眼、起居、運動、環境、心理、性、營養和飲食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狀態。這個概念指向兩個層次,即個人衛生的行為與指導這種行為的觀念。在本次調查過程中,筆者將個人衛生操作化為“衣服換洗”“洗頭理發”“刷牙洗臉”“飯前便后洗手”“洗澡頻率與方式”“隨地吐痰”等具體指標。無論公共衛生還是個人衛生,都將對社會人的行為與觀念產生重要影響,而人們把自己周圍人的行為往是否有利于干凈整潔、是否有利于健康方面評判的過程及其形成的話語,便是“衛生化”過程的具體呈現,這與米德(G.H Mead)所提出的“概化的他人”的意識建構呈相反的路徑。

        現代意義上公私衛生觀念和行為的生成是很晚近的事情,與傳統社會那些觀念和行為相比較,這是個斷裂變化的過程。筆者認為,鄉村地區的公私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衛生觀念和行為的改變,并不全然屬于現代化的強制植入進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基于村民理性的自發,并且這種改變有一種基于“面子”和利益心態逐步內化的過程。以鄉村旅游為例,這種新事物的勃興成為了引致自發變遷的重要因素,此類變遷帶有明顯的文明化過程,而公共衛生設施的建造、文明行為和觀念的形成則是在衛生化話語的影照下進行的。

        二、鄉村旅游的開發與社區衛生治理

        (一)少數民族村寨旅游與變遷略述

        改革開放以來,中東部地區由于便利的交通和區位優勢,在經濟建設、民生改善等方面率先取得了豐碩成果;交通資源、人才均無優勢的西部地區,尤其是西部少數民族地區仍然面臨著發展的困境和制約。不過,近年來興起的鄉村旅游,尤其是少數民族村寨的旅游,正在逐漸突破發展的瓶頸。“傳統文化”“原生態”這些原本的發展劣勢,正成為他們前進中的優勢資源,“后發效應”是頗為明顯的。值得關注的是,旅游開發在當地引發了諸如經濟、文化、人際關系、利益格局、環境衛生等領域的全方位影響。

        隨著旅游業發展進入到“大眾旅游”時代,一方面,社區傳統文化得以復興,并在增強當地居民文化自豪感以及打破封閉落后的社會文化環境、推進旅游地現代文明的發展上起到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旅游開發也無可避免地引起這種傳統文化的喪失、貶低與扭曲等負面效應。這是因為,鄉村旅游業的勃興改變了社區原有的產業結構,傳統農業開始轉型并面臨新的發展契機,第三產業異軍突起,這一變化通過旅游區文化氛圍的渲染影響,旅游區居民的思想觀念變化進一步反映在社區的總體外觀上。但與此同時,旅游使傳統農業時代相對均衡的利益格局逐漸失衡,由此引發了居民、政府與旅游開發企業之間復雜的群體性利益矛盾和沖突。尤其是在旅游過程中各主體的利益分配、政府在旅游開發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村民的參與程度和參與方式等,都是旅游開發過程中極其重要的方面。隨著旅游開發的進行和深入,它會對農村社區的文化、人際關系和社區環境產生深刻而長遠的影響。如此龐雜而紛繁的變遷形態顯然是無法在本文中詳盡論述的,筆者只以“管中窺豹”的方式,考察鄉村旅游所引發的鄉村衛生體系的演進并探究其中的機制。

        (二)社區衛生治理

        除了在政府主導下的衛生設施建設,政府在社區衛生的治理上也采取了多項舉措。如果說衛生基礎設施的建設還只是從客觀上、物質保障上對居民衛生習慣進行引導,那這些治理方式則是政府有意推動旨在訓誡居民觀念直至行為方式朝著衛生化的理念邁進。

        1.評與檢。檢查、評比一直以來都是政府進行管理的得力武器,在村莊發展旅游過程中對村民家庭的衛生狀況進行檢查打分評比也自然成為政府強制推進或柔性引導村民移風易俗的不二法門。調查中我們也發現,6個調查地中至少偏坡和西江在衛生治理上動作較大,自然其收效也較明顯。

        偏坡村的“村民形象評議”活動在周圍小有名氣并且較為規范,所謂的“評議理事會”起到了關鍵作用,并且制定了詳細的評比標準。陳會長向我們介紹了該評比的主要內容,“關于村民形象評議,每家派一個代表作為被評分戶代表,評分由理事會負責,評分以前是每季度一次,現在改為每年一次。評議是有很多項目的,比如,你關不關心國家大事,計劃生育實行的怎么樣,科技推廣、種植養殖、發財致富、衛生狀況等,總共有11項。對于分數高的被評分戶有扶植政策傾斜的獎勵,分數前三名過年過節有獎品發放,分數較低的沒有懲罰”。盡管評比項目有11項之多,但是“衛生不好(對分數)影響比較大,如果分數不高就在衛生環境上重視一下,把屋門前打算干凈一點”。① ①調查訪談匯總:陳會長,偏坡,2011年7月15日。

        偏坡村的村民形象評議是個綜合的評檢活動,不過大多數村民因其他項目基本一致(比如計劃生育)或者其他項目無法進行有效測量,便主觀認為衛生狀況的好差是評議中最重要、占比重最大的指標。正因為衛生環境在評比中的重要性,引發不少村民對評議的意見較大:“也存在跟他們關系好就分高,他們家沒我家衛生搞得好,卻比我家分高”。② ②調查訪談匯總:羅大姐,偏坡,2011年7月15日。這種不滿源自村民把綜合性的評比單一衛生化,這種單一化有別于評比的初衷,但是卻能強化村民在衛生上的重視,因為在村民看來衛生搞不好對分數影響較大,盡管事實上并不如此。

        如果說偏坡村是綜合性的評比,那西江村則是單項競賽。筆者在西江調查中發現各種各樣的掛牌有35種之多,其中和衛生相關的評比就有9種,譬如衛生清潔戶(西江村委會)、文明衛生戶(西江村委會)、整臟治亂示范戶(雷山縣文明辦)等等。在這9種掛牌中,和村民相關度較高的正是列舉出的3項。通過訪談,我們得知這些評比是由“村里婦聯、村民代表搞的,村民代表是由那些辦事公平得到大家信任的人,每月定期走家串戶檢查,誰家衛生搞得不好,他們就提醒你。有政府宣傳過衛生清潔,有時候會不定期抽查,太臟就會扣掉文物保護費”。③ ③調查訪談匯總:宋大哥,西江,2011年7月18日。

        西江與偏坡的不同不僅在于項目上綜合與單項之別,還在于偏坡對前三名獲獎者予以實物獎勵;而在西江,對于那些單項評比做得較好的家庭則掛牌獎勵,有的家庭墻壁上甚至“衛生清潔戶”“文明衛生戶”“整臟治亂示范戶”一應俱全,這種榮譽感自然會促使他們更加注重衛生。

        2.大掃除。在西江村,大掃除運動已經擴展到了整個西江大街。“我們這里會定期舉行大掃除。都是打掃河邊(白水河),還有大門口......有時候是早上,有時候是下午,抽出來兩節課的時間去打掃衛生”。④ ④調查訪談匯總:宋老師,西江,2011年7月18日。政府的衛生治理已經不僅局限于村民農戶家里,還通過學生力量在西江大街上白水河邊開展大清掃活動,為西江發展旅游營造良好環境衛生面貌。

        偏坡的巖上村也為了發展旅游開展過村民的大清掃運動。“我們巖上村民4家一班,每周六清掃一次從巖上到下邊偏坡的路面,并且誰家要是辦酒席,大家也組織起來搞衛生”,⑤ ⑤調查訪談匯總:陳老師,偏坡,2011年7月15日。只是這個運動因為沒有實現其利益訴求而中止。

        3.對口支援。正如西方的文明行為從宮廷傳向民間一樣,現代城市文明代表了文明和衛生的先進狀態,而農村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需要主動向城市學習。這種學習在調查的旅游村莊中表現較為明顯,只不過這種學習也是需要中介來推動的。在偏坡村,由貴陽市烏當區政府牽線,“請(市里和區里)大酒店的廚師對口服務,每家農家樂都有對口的大酒店,以保證食品衛生和安全”。⑥ ⑥調查訪談匯總:陳老師,偏坡,2011年7月15日。市、區大酒店里的廚師會定期到偏坡為對口服務的“農家樂”進行服務和衛生方面的指導,農家樂的廚師們也表示在這一對口服務中受益匪淺,學習了高端的炒菜技術并且注重食品衛生安全。當然,指導之后仍會有評比,筆者調查中住宿的“農家樂”就有頒發的食品衛生安全等級的證照。

        4.對家禽和牲畜的管理。在農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下,飼養雞鴨和豬是獲得肉蛋的主要途徑也是增收的重要副業,牛馬則是糧食種植的重要生產工具和運輸工具,狗則是看家護院的忠實仆從。但隨著生產方式的改變和生活方式的現代化,人們逐漸開始對這些家禽和牲畜散養狀態下隨處排泄產生反感,認為是極其不衛生的行為。尤其是旅游業在這六個地點的發展,政府和民眾對待這些家禽和牲畜發生了態度轉變。

        在村民看來,雞鴨是天生喜歡散養的,并且也只有散養的時候才能更好的生長,圈養對于他們是禁錮。西江村就有人這樣看待:“但是雞和鴨就不行了,他們天性就喜歡到處走動,你圈起來反而不利于它們長肉。”① ①調查訪談匯總:楊大姐,西江,2011年7月18日。也還有村民表示:“并沒有倡導圈養,還是喜歡散養,糞便有保潔員打掃。”② ②調查訪談匯總:花大嫂,偏坡,2011年7月15日。可見村民盡管認識到了雞鴨糞便是個問題,但是相信有保潔員的清掃,雞鴨糞不是問題,反而能通過養殖從游客那里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花大嫂還表示:“有些游客就是來我們這里買養的土雞,他們覺得好吃。”有時候經濟追求可能是沒有放棄散養雞鴨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相比較以前,現在養雞鴨的村民已經逐漸減少,并且不少人開始在隱蔽的地方圈養這些雞鴨,畢竟他們也會厭惡散養的雞鴨到處拉的糞便。“我們家以前就在住的地方養,現在搞旅游之后就把雞鴨挪到偏遠的地方圈起來,因為要搞好環境,弄好衛生,不然游客來看到臟兮兮的會覺得環境衛生意識不好”。③ ③調查訪談匯總:羅老太,偏坡,2011年7月15日。羅老太的話代表了不少開有“農家樂”的村民的看法,他們顧及到旅游的發展以及要給游客一個干凈衛生的印象,已經逐漸自覺地改變以往的生產、生活方式。

        與雞鴨的小巧相比較,豬和牛就顯得龐大和笨重。如果散養豬和牛,則會產生較大堆的糞便。因此,政府在對待這些大型家畜上則表現出不同態度,即號召圈養:“我們這里也開會不讓放養豬,大家也知道豬吃飽之后運動長不快,也就自覺地不再放養而是圈起來。”④ ④調查訪談匯總:董大哥,西江,2011年7月18日。有意思的是政府是通過知識的灌輸改變村民的養殖方式,是一種不錯的管理方式,比口號式的宣傳或者強制禁養要有作用。牛除了是重要的生產工具外,也是他們苗族人重要的娛樂活動――斗牛的主角,但是相比較以前卻也有了大量的減少。“(旅游)開發以前,大多數人家都喂養牲口,養牛呀什么的。路的兩側都是糞便,(衛生)很差的。(旅游)開發后大家基本都不用牲口了,環境也好多了。我的小女兒到現在都沒見過真正的牛。我們村上寨還有人養牛作耕種用”。⑤ ⑤調查訪談匯總:班大哥,鎮山,2011年7月14日。

        最后,對于狗的態度,政府也開展了宣傳動員讓大家圈養,以免隨處大小便或者咬傷游客。不少“農家樂”的從業者也正考慮把隨時都可能致人傷害的散養狗圈起來。相比較偏坡的做法,肇興則采取了較為嚴厲的打壓措施,已經多次發出了“關于開展肇興侗寨規范養犬清理整治活動的通知”,通知要求養狗戶必須在限期內把散養的狗圈起來,期限之后政府將組織公安、城管、民兵組織對街道上仍然散養的狗進行滅殺。據村民講,這樣的滅殺進行過多次,以前被殺死的狗由政府處理,現在允許村民把死狗領走。這一措施雖然殘忍并有“一刀切”的弊端,當然也有效地打擊了那些散養并可能隨時對人身和環境造成破壞的惡犬。其目的無非是因為開展旅游要營造良好的環境,以便獲得較多的收益。

        三、公私衛生生成邏輯的再解釋:基于文明化過程的視角

        (一)政府強制下的誘致性變遷

        諾貝特?埃利亞斯在其名著《文明的進程》中提出:出于本能,人們會在社會中競爭,而它的副產品便是社會的有機分化,隨著功能分工的日益復雜化,相互依存的鏈條也會越來越長。這種行動鏈條需要一種可靠的、可調節、可監控的行為加以配合,否則就會運轉不靈[3]。對本能和情緒的控制,高水平的社會分化與相互依存所需要的長遠眼光的發展,或者說“合理化”行為的發展,埃氏稱之為“文明的進程”。結合本文所研究的主題,埃氏的理論不失為一種巧妙的視角。

        村莊公共衛生體系基本上是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改造和建立的。從常理而言,強制的政策推行往往收效不彰,而出乎意料的是,村民們大多進行了有效的配合。如何理解村民這種心甘情愿去配合看似極不合理的強制現象,筆者認為利益的驅使是一種基礎因素。譬如,偏坡和鎮山的外墻包木板、包石板,是政府承擔了幾乎全部的費用,只不過要事先進行申報,按批次進行。因此,村民無不爭先恐后地申報,以獲得房屋裝修的補助。“在這次旅發大會中,我們這里的群眾受益最大,民居改造投入最多的一戶達五六萬”,① ①調查訪談匯總:小周,偏坡,2011年7月15日。而對傳統建筑類型的保持則以西江村最具有代表性。

        西江是根據村民房屋的破舊程度進行分紅。“這是按照房子的歷史年限評級的,年限越高,評級高了,分得錢也多”,② ②調查訪談匯總:小宋,西江,2011年7月18日一旦具體到個人的利益,其行為對保持原生態樣貌甚至整個村莊的旅游發展便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換言之,村民們已經從村莊房屋的原生態保持中獲益并認可了這種強制,至于那些非強制性的政府現代衛生體系的建設(如埋在地下的電纜,群眾家里廁所、廚房、豬牛圈的改善,都不約而同地指向生態、低碳、標準化的原則)更是使群眾趨之若鶩,并成為他們進一步獲取經濟收益的基礎。如果說制度變遷有 “強制性制度變遷”和“誘致性制度變遷”之分,那么旅游村莊的現代衛生體系的建立,則屬于政府強制的誘致性變遷。這也是埃利亞斯的文明進程理論所要說明的(利益的)③ ③埃利亞斯并沒有說是因為利益關聯或者依賴,而本文則強調的是因為利益上的依賴。變化的只是依賴機制,本質問題并未變化。依賴和關聯促成村民和村莊朝著現代文明邁進,并且是自覺地邁進。

        (二)衛生化話語與監視、身體內化強制

        與公共衛生體系的規劃相比,少數民族的衛生觀念內化過程遠非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在本節中,筆者將從三個方面說明個人衛生是如何實現文明化的,即由外而內、由強制監督而內化的文明再造。

        首先,是自感主動改變――人們往往都有一種這樣的心理機制,即會根據自己身處的環境而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村莊沒有公共層面的衛生設施時,個人可能會在衛生層面疏于講究。但是在面對很有現代感的衛生設施后,人們自然會在個人的行為上給予注意,生怕自己的行為不符合周圍環境對自己的要求,這種強烈的意識是影響個人衛生改變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這并不是說因為有了環境衛生,個人就減少了不衛生、不文明的行為,而是因為這些設施強化了他們原本就已經著手改變并且一直在轉變著的衛生行為和觀點。

        其次,是衛生教育話語的監督。家長們會通過一定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注意保持整個村落的環境衛生,因為他們是旅游村落,只有保持好個人衛生并且不給公共衛生添臟、制亂,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才能讓更多的游客到自己家里來消費。筆者認為,這種個人衛生改變的一個強大的動力機制正是利益依賴,因為游客和村民之間的利益關聯的增強,即游客會因為家庭衛生和村民的個人衛生而選擇是否到你家消費,這種人際關聯的增強使得一種為利益而改變衛生秩序有了強大的動力和維持的可能。

        最后一點,更為關鍵的,也是個人衛生行為和觀念發生改變并得以朝“文明化”方向進步的內在機制,即內化。文化在塑造人的身體上具有強大的力量,人類學家馬塞爾?莫斯說過一句名言:“身體是被文化塑造的,如同經歷不同文化的洗禮就有不同的思想一樣”。以瘦為美的文化中萬千少女“節衣縮食”;當主流文化認可雙眼皮、瓜子臉的相貌時,整容業便蓬勃迸發。文化既然能在物理身體上進行形塑,那么在情感身體上則更易執行。一個正常的人要能在情感上對自己進行控制,知道在什么場合表現相應的情感,懂得羞恥、難堪。這也是我們要說的第三個方面的基礎。鄉村開放旅游之后,不少外地游客進入鄉村,在本地人的想象中,這些游客都是高素質、講衛生、懂禮貌的城市人。他們面對這些外來人的時候也同樣會在情感上進行調整,即表達合理、舉止得體。因為開放的村落、來往的人群,利益關聯的人際關系需要他們在衛生行為上進行適合外界需要的轉變。這種轉變也正是以“陌生的眼睛的注釋”③為監督強化的,本地人總想象著自己的行為舉止被外界看在眼里并形成評價。他們在意這種評價,所以他們把這種想象的監督落實到自己的行動改變上,或者更學術化一些,人際關系的全部改組直接影響到人的儀表的改變,表現為行為與感覺表達的文明化。久而久之,他們的行為和感覺已經深深地內化成一種文明化所需要和關照的東西。

        四、 結論

        少數民族利用自己民族傳統習俗、建筑結構樣式、特產等發展起來的少數民族村寨旅游,為原本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收入,成為少數民族繼打工之后新的增收來源,有效地改變了部分少數民族地區貧窮落后的面貌。更主要的是現代公共衛生體系和個人衛生觀念、行為也因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本研究在對貴陽市和黔東南州6個少數民族旅游村落的調查、觀察和研究,對現代衛生體系和觀念在這些地區的建立進行了闡釋,得出這樣一些基本結論。

        一是現代衛生體系的建立,是建基于政府的強制規劃和村民利益的契合上,即政府在現代衛生設施的建設上雖然具有某種強制性,但這種強制是村民們心甘情愿甚至是爭先恐后接受的,原因在于這種現代衛生體系的建立,村民既獲得了較為舒適便捷的生活設施,更重要的是成為他們吸引游客獲得經濟收入的基礎。所以,我們說現代衛生體系的建立是政府強制的誘致性變遷,當然最終是以村落的文明化為朝向和客觀顯現。

        二是村民的衛生觀念和行為也因為村落的開放,新的人際依賴和利益依賴隨之形成,使得個人的衛生行為和觀念有了某種監督和強制,而這種強制隨著旅游的擴大正內化為自覺的情感和行動。所以無論是現代衛生體系還是村民個人的衛生觀念和行為都是因為旅游的開發,發生了新的人際關聯和利益依賴,使得衛生朝著文明化的方向客觀推進和主觀前行。

        參考文獻:

        [1] 羅芙云. 大衛生的現代性:中國通商口岸衛生與疾病的含義[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第8篇: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總揮發性有機物;氡

        近年來,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住房條件大幅度改善,裝修也越來越豪華,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亦日趨嚴重,因而室內環境污染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1.室內空氣污染的定義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在室內空氣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成分濃度的增加,其數量、濃度和持續時間超過了室內空氣的自凈能力,使空氣質量發生惡化,對人們的健康和精神狀態、生活、工作等方面產生影響的現象[1]。

        2.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據調查,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建筑裝飾材料不同程度地含有有機溶劑、甲醛、苯、氯化烴等有機物,其中甲醛、苯、三氯乙烯等是已知的致癌物質,常見的室內空氣主要污染物有以下幾種:甲醛、苯、二甲苯、甲苯、氨、總揮發性有機物、氡等。

        3.室內空氣污染的研究進展

        3.1國外室內空氣污染的研究進展。國外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但從60年代開始才有了關于室內空氣污染健康效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種人類活動引起的呼吸性健康疾病 [2,3]。此時,歐美等他國家開始大量使用甲醛制品,其中,甲醛泡沫樹脂隔熱材料在那時曾被大量用于構建房屋,致使大量甲醛釋放到室內,引起居住者急性中毒,甚至引起中毒性肝炎或過敏性紫斑。這些問題在當時引起很大的震動,于是,工業衛生、環境保護、化學化工和建筑裝璜等專業的工作人員都圍繞著甲醛污染問題,相繼開展了環境監測、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觀察、毒理試驗、工藝改革及相應的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

        1983年,世界衛生組織開展大規模調查,初步掌握室內空氣質量問題的成因、現狀和危害。1974~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召開了8次關于“室內空氣質量與健康的會議,此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1989~1993年間進行了來自14個國家的200名專家參與的有關室內空氣方面的調查研究,在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世界衛生組織于1989年提出空氣有機污染物的分類,得出揮發性有機物對人類危害的試驗性結果[2]。1991年,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學會與國際建筑研究學會聯合召開了首次健康建筑與室內空氣質量國際會議。期間,許多學者進行了很多相關的研究,室內環境污染也逐漸發展成為比較科學完備的研究體系,從污染物檢測、流行病學調查、污染分析模擬,到質量風險評價、風險管理、污染物衛生標準等各方面都比較深入。

        與此同時,室內環境管理機構也開始在發達國家或地區形成,如美國環保局于1988年在其空氣與輻射司下設了室內空氣質量程序辦公室,1995年又與較早設立的氡分部合并成立了室內環境處,并附設了兩個與室內環境相關的國家實驗室,在相關部門設立了室內環境的監管、執法機構;從1993年到現在,美國還將每年10月份的第3周作為國家氡活動周,使室內環境質量控制成為全民行為,在學校里都設有室內環境協調員,管理和督導室內環境質量的監測和控制。法國政府也于1999年底成立了國家室內空氣檢測站,并從2001年開始,每年在全國選擇1000個監測點,對典型室內場所的氡、鉛、霉菌、過敏源、人造礦物纖維、殺蟲劑及煙草煙霧等10多種有害物質進行檢測,并向公眾通報檢測結果。

        日本、意大利、德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對室內環境空氣質量進行了控制,分別制定了本國的室內環境質量標準。美國一般引用美國環保局已有的環境空氣監測分析方法和采樣方法,或制定適用于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的分析方法,如美國新澤西州環保局 2003 年4月頒布的程序文件《室內空氣中 VOC采樣及分析規范》、威斯康新州公眾健康局的專業導則《化學蒸汽入侵下居室室內空氣》、克羅拉多州公眾健康與環境有害材料管理局的《 室內空氣樣品分析導則》等。

        目前,國外研究的幾個主要方面有:室內生物性污染物的研究、室內污染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污染物暴露評價、計算機模擬技術、室內空氣污染模型建立研究、室內污染控制方法研究以及室內二次污染的研究。

        3.2國內室內空氣污染的研究狀況。我國最初大規模出現室內空氣污染是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室內空氣質量的不斷惡化,人們開始關注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國家開始重視室內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預防醫學工作者開展的有關室內空氣質量研究,主要集中于燃料燃燒、煙草煙霧和烹調油煙的研究。90年代初期,隨著房屋裝修日益普遍豪華化,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也越來越復雜,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且從國家層次開始著手室內空氣污染的控制工作。政府和科研人員對室內建筑裝修引起的室內染研究更是關注,在繼續早期污染物研究的同時,科研工作者又進行了甲醛、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以及多環芳香烴等污染物的研究[3]。

        衛生部于1999年開始組織了室內空氣衛生監督管理方法的調研工作,并委托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牽頭進行了有關文獻調研及專家走訪,主持召開了由全國25個單位參加的起草工作會,形成了“室內空氣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正在加緊制定配套的衛生標準及檢驗方法,繼續研究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收集我國室內空氣污染的背景資料,完成了《室內空氣衛生監督管理辦法》[4]。

        國家技術監督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 2001年7月啟動了人造板、涂料、壁紙等 10 項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的起草工作,并于當年12月正式頒布。10 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對室內裝修所使用的原料和輔料、加工工藝、使用過程等各個環節中甲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氨、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氯乙烯單體、苯乙烯單體、可溶性的鉛、鎘、鉻、汞、砷等有害元素以及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的限量值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2001 年11月26日,建設部頒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分別對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在建筑和裝修材料的選擇、工程勘察設計、工程施工中有害物質的限量提出了具體要求,并提出驗收時必須進行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

        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醫學安全所于2003年聯合出版《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一書,這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全面評價提高了科學依據,對控制室內空氣污染,切實提高我國的室內空氣質量,保護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目前我國建筑、環保、衛生等部門都在開展室內環境質量監測,各部門均制定了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包括《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居室空氣中甲醛的衛生標準》、《住房內氡濃度控制標準》以及《室內空氣質量衛生規范》(衛生部文件衛法監發〔2001〕255 號)等。崔九思主編的《室內空氣污染監測方法》、《室內環境檢測儀器及應用技術》,周中平等編著的《室內污染檢測與控制》等著作對室內空氣監測的采樣方法、分析方法進行了研究分析,并介紹了國內外最新的儀器分析手段。

        我國研究工作剛剛起步,相繼開展了一些工作,如不同地方、環境場所中室內污染物的檢測及其污染物對人體的刺激影響,少數單位利用環境艙室對材料的釋放量和材料的毒害、毒性進行模擬研究,污染控制技術的開發研究,例如嚴彥等[5]利用小型環境室測定和探討了國產木制板材的甲醛釋放規律;白志鵬等[6]進行了室內混凝土墻體中氨釋放規律的模擬研究;韓克勤[7]對室內材料和用品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速率和規律進行了試驗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或在試驗條件相對穩定的實驗室進行的,可利用的數據資料有限。

        如何降低或消除室內空氣污染物也是近年來政府和科研人員關注的重點。室內空氣污染控制的途徑有三大類,即源控制、通風和空氣凈化。對于源控制,我國現階段主要是通過實施《限量》法規和改進生產工藝來進行;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減少病態建筑綜合癥的重要途徑,但是增加通風所帶來的能耗增加也不可忽視。因此,我國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如何合理進行室內通風的研究,如馬仁民 、沈晉明 、吳果[8-10]等人研究了通風的有效性與室內空氣品質的關系等。近年來國內采取了催化轉化、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及其組合技術等治理室內污染物,以期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濃度,給人們創造健康的生活空間。如楊瑞等[11]用光催化氧化法處理甲苯的靜態試驗;陶躍武等[12]使用光催化氧化法處理丙酮和乙醛,肖勁松等[13]在4m3的測試室中利用納米Ti02涂料光催化降解甲醛,以及用納米催化劑降解室內污染物等。

        參考文獻:

        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司,中國環境科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Steve MHays,Ronald V Gobbell,Nicholas R GaniCK. Indoor air quality: solution and strategies[M]New York:Mc-Graw Hill Inc,1995

        朱利中,劉勇健,松下秀鶴.室內空氣中多環芳烴的污染特征、來源及影響因素分析[J]環境科學學報,2001,21(1):64-68

        徐東群,崔九思,韓克勤,等.室內空氣污染衛生監督管理研究進展[J]第二屆全國衛生監測工作研討會,2000,1:23-24

        嚴彥,王光學,楊旭,等.木制人造板材甲醛釋放規律的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03,23(1):134-137

        白志鵬,王宗爽,賈純榮,等.應用環境艙研究室內混凝土墻體中氮的釋放規律[J]中國環境科學,2003,23(2):117-121

        韓克勤,井海寧.室內材料和用品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速率測定和釋放規律[J]中國環境衛生,2002,5(1):190-205

        馬仁民.通風的有效性與室內空氣品質[J]暖通空調,2000,30(5):20-23

        沈晉明.室內空氣品質的新定義與新風直接入室的試驗測試[J]暖通空調,1995,25(6):30-33

        吳果,龔毅.滿足室內空氣品質要求的通風量計算[J]鄭州紡織工學院學報,1998,9(2):20-25

        楊瑞,金招芬,張寅平,等.納米光催化材料在空調領域中的應用[J]暖通空調,2001,31(l)42-44

        第9篇:環境衛生對人的重要性范文

        20xx年度學校衛生工作總結 120XX年上學期已經過去,我校衛生工作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園環境,衛生意識、衛生習慣等方面,在原由的基礎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或提高,現將學校衛生工作總結如下,敬請大家提供寶貴意見。

        一、領導重視,教師齊心。

        學校衛生工作是學校工作的有機組織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我校領導十分重視衛生工作,結合學校創建人民最滿意單位活動把它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學校建立了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書記擔任,成員有大隊輔導員、保健教師、年級段負責人。領導成員分工職責明確,副校長抓健康教育課的質量,負責校園建設,環境衛生,大隊輔導員負責值日生監督和檢查,保健教師負責衛生宣傳,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年級段負責人負責檢查督促有關年級的衛生、教學工作,衛生領導小組人員通力協作。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學校衛生工作,各部門齊抓共管,相互協作。工作做到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工作落到實處,本學期特別成立了紅十字服務小分隊,協助衛生室全面作好檢查和監督工作,所以制定了相應措施,并做“四個一”,即一日三次巡查(環境衛生),一周一次衛生大檢查,一月一次評比、一學期表彰一次(單項衛生先進班級)加重了衛生工作在學校中的份量,在老師心目中有了重要位置,學校衛生工作越做越好,校園從早到晚基本地面無紙屑,教室無灰塵,個人衛生逐年好。

        二、做好學校衛生工作計劃,強化基礎教育,培養良好習慣,提高衛生保健意識。

        利用健康教育課,向學生系統地傳授衛生與健康知識,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使課業負擔過重的學生對枯燥的健康知識感興趣,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上下工夫。因此,我們擔任上課的老師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準備了許多與課堂教學有關的資料。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實例和故事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不時穿插詼諧的語言,制造幽默的氣氛,使學生在陣陣笑聲和輕松的環境里獲取了健康知識。青春期衛生知識是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主成部分。就是要通過健康教育來提高了學生對青春期衛生知識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使他們認識到,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最重要、最關鍵的時期。隨著自己生理和心理的急劇變化,特別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變化。青春期常常又是人生的神秘時期。如果不能科學地認識這些生理變化,就會影響自己的學習、生活、健康。要珍惜青春,就要學習好青春期的衛生知識。掌握好青春期衛生保健的基本知識。以此促進自身健康發展。

        為了使學生能進一步掌握好青春期衛生知識,加深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很好地運用電化教育手段。把書本的理論知識與青春期錄像有機的結合起來。針對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特點,分別組織男、女學生進行專題上課。通過學習,使女生懂得了“月經”是怎樣產生的,以及經期的衛生保健等知識。男生也了解了男性生殖系統的發育等知識。弄清了什么是第一性征,什么是第二性征等。受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另外,在開展青春期教育的同時我們還對學生進行個人行為習慣方面的教育。通過教育學生的個人衛生習慣有了明顯好轉,他們以講衛生為榮,不講衛生為恥。

        為了使健康教育更好的落實到實處,我們還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采取多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學生進行健康教育。首先,我們利用第二課堂這一園地,定期舉行各種健康知識講座。并利用廣播、黑板報、衛生宣傳欄等形式向學生宣傳衛生保健、防病治病、飲食飲水衛生、消滅四害等方面的知識。比如:每年的“愛牙日”我們向學生宣傳患齲齒對人體的危害、保護牙齒的意義及正確刷牙的方法等。在我校的衛生宣傳欄中先后刊出了預防近視、防治沙眼、環境保護、衛生保健知識、飲食飲水衛生、消滅四害、等衛生知識。并根據各種傳染病不同的流行季節有針對性的向學生宣傳預防的知識.通過這些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使學生在人生最有可塑的年齡階段中獲得應有的保健知識.為其成年之后擁有健康的身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健康教育的開展,達到了預防疾病,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因此,近幾年來學生的常見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實踐證明健康教育的開展,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利于身體和心理健康,提高學習效率,振奮精神面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因病缺課率逐年下降,近視率得到有效控制。學生基礎健康知識知曉率達90%以上,基本健康行為形成率達80%以上,學生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行為得到有效培養,防病保健意識加強,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

        三、完善制度,重過程看結果,

        每學期我們都組織學生進行視力檢查,其中視力低下,齲齒是學生最常見的疾病。特別是視力低下,呈逐年上升的狀況,已經成為影響學生健康的突出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首先對學生視力低下的原因進行分析,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制定了防近措施,除在健康教育課上講解眼保健知識外,衛生室經常組織衛生干部進行檢查和監督,并進行培訓,培養了一批既負責有能干的小干部,協助衛生室共同參與全校有關衛生事宜我們還經常督促學生注意用眼衛生,糾正不良的讀寫姿勢,發揮學生保護視力的主觀能動性,

        積極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活動、課外活動、課間操及眼保健操,要求做好班級衛生工作計劃,通過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眼部的血液循環,有利于視力疲勞的恢復和預防近視的形成和發展。還利用多種宣傳形式來提高教師,家長對視力不良危害的認識,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然而,視力不良的防治是一個綜合性的治理,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全校眼保健操比賽,每班抽查10人進行比賽,通過比賽目的是讓學生懂的做眼保健操的重要性以及鞏固正確做操的動作。六月份有對學生測試視力,正是前面做了一系列宣傳教育,所以全校新發病率控制在1.98%。視力正常占80.7%,視力不良占19.2%。恢復率占39。8%。齲齒也是學生的常見病之一,經過幾年來的防治,我校學生的齲齒發病率逐年下降。三月份對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窩溝封閉(63人,195顆)。其次是對一、二、三年級學生進行口腔健康教育,邀請三(1)的班主任一起與我上課,我們認真備課,上課前進行了調查,早晚都刷牙的占85%,牙刷平均二個月換一次占70%。根據以調查情況,教師在課中還進行認真的講解。學生積極性很高,并建議學生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成效更加顯著。其次是對一年級進行麻苗、白破和乙腦接種。近一年來,我們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對學校的衛生預防保健上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別在預防水痘、流感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以活動為契機,重點開展愛國月活動。

        第十六個愛國衛生月活動期間,學校搞了一系列活動。4月6日,老師衛生參加翠苑街道召開的第十六個愛國衛生月動員大會,認真學習了有關會議精神.下午在啟明星電視臺具體布置了全校的活動方案(啟明星電視臺宣傳,黑板報評比、清除校園死角大行動、每月一評衛生免檢班級活動等);4月7日,參加街道組織的黑板報評比活動和宣傳“世界衛生日”活動。今年的世界衛生日學校以“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為主題展開活動;4月8日大課間時間,抽查各班教室的地面。衛生老師與總務主任一起檢查學校的衛生死角,及時清理;4月9日,衛生老師與大隊部一起檢查各班的黑板報,總的情況很好,各班都能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增加有關愛國衛生方面的內容,例如消滅蚊蠅,從我做起;我為校園出份力;知道哪“四害”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潔我校園是靠我們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做到的;4月9日,全校大掃除,重點檢查地面衛生。有幾個班級的地面要徹底用抹布或鐵絲球擦洗。學校衛生室4月10日下午4:30分衛生大檢查。檢查情況是這樣的,滿分的班級有一(1)、一(2)、一(3)、二(1、)二(2)、三(1)、三(2)、五(1)、五(2),良好的班級有四(1)、四(2),六年級三個班。并在全校公布檢查結果;食堂里配備專人負責除“四害”活動人員,隨時更換沙門、紗窗,放置老鼠籠等。泔水桶里的東西從不過夜,當天清理干凈。徹底杜絕孳生地繁殖;4月13日午談,宣傳“孩子身邊的各種隱患”---杭州日報(救命課,你給孩子上了沒有)。通過教育讓學生了解如何自我保護的一些簡單方法以及措施。保證在校期間的安全;4月中下旬,積極配合街道愛衛辦除“四害”活動,教育學生不要去玩滅殺藥物,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學校十分重視校園的環境美化,衛生每周檢查桌面,一至三年級教室內的所有桌子都保護的很好。桌面沒有亂圖亂畫現象,很干凈。并且思品組的陳蕾老師還結合愛國衛生月活動特地執教了一堂《巧手美化教室》,讓教師和學生都深受啟發。愛我校園從我做起。4月23日,總結愛國衛生活動月情況。認真填寫西湖區愛國衛生工作臺帳和健康教育工作檔案。

        五、注重材料的積累,建立規范的檔案。

        我們平時注意衛生資料的積累,每學年分類整理一次,按規定要求裝訂;衛生檔案資料基本齊全,有計劃、總結、教案、試卷、講座稿,視力檢查記錄、會議記錄、學生健康體檢卡。翠苑街道愛衛會在檢查我校愛國衛生臺帳時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每次活動有計劃,小結,照片等,非常詳細。這也為我校今年申報市級愛國衛生先進單位作好了積極的準備。今后,我校將進一步全面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精神,結合最滿意單位評比,自查自糾,認真做好教學工作計劃以及學校衛生保健工作,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提高衛生工作質量,為培養跨世紀高素質人才而努力。

        20xx年度學校衛生工作總結 2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監測學生健康狀況,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改善學校的衛生環境和教學衛生條件,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做好服務育人的工作,本學期做了如下工作:

        一、領導重視,管理規范。我校在衛生工作上下了很大力度,學校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就學校衛生工作要點和一些突發的重要工作及時布置安排,各部門各負其責,使學校衛生工作有了強大的支持力,另外學校還投入相當的資金用于添置常用器械和藥品。

        二、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強化健康意識

        1、健康教育課納入課表正常運行,做到有計劃、有進度、授課認真,測試規范,并組織開展兩次教研活動。

        2、有計劃性、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本學期共開展健康教育講座三次,黑板報宣傳二次,畫廊宣傳牌二塊,橫幅宣傳一次。

        3、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活動,做好師生常見病的防治工作。教育學生注意用眼衛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廣播操;加強個人衛生教育,進行個人衛生習慣抽查,以養成講衛生光榮,不衛生恥辱的新風尚。對學生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做好青春期衛生知識宣教,開展衛生知識專題講座。班主任及任課老師輔導、督促學生勤剪指甲,勤洗手、正確做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

        三、健康監督,疾病防治

        1、體檢工作有條不紊,組織學生參加一年一度的學生體檢工作,做到準備充分,秩序井然,順利完成任務,體檢結束后,認真做好近視眼、沙眼、齲齒、寄生蟲、營養不良等常見病及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好資料的統計匯總。

        2、防近工作持之以恒,本學期三月份的防近周我們進行了專題防近講座和橫幅宣傳,給每位視力低下的學生發了一份“愛眼、護眼”家校聯系卡,家校結合共同防治近視。醫務室與大德育處聯手定期檢查學生眼保健操,讀寫姿勢,并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教學衛生要求,在課教學中關心每個學生的生長發育,身心健康。

        3、傳染病防治細致扎實,秋冬季是許多呼吸道傳染病的好發時期,流感和其它呼吸道傳染病都有可能因為氣溫的急劇變化而出現反季節流行。為了抵御任何傳染病的侵襲,我們嚴守把關,通過發放學生每天病缺登記表來密切關注學生身體狀況,以便能隨時起動傳染應急預案。

        四、加強衛生監督、搞好環境衛生,美化、凈化育人環境。

        1、環境衛生長抓不懈。本學期我們迎接了督導檢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衛生知識宣傳。利用黑板報、宣傳窗、廣播站、升旗儀式、班隊活動課等陣地進行衛生知識宣傳,按規定開設衛生健康教育課。

        2。實行衛生崗位責任制,搞好校園環境衛生,營造健康優美的育人環境。

        (1)劃分衛生包干區,責任落實到班級,每天兩掃。

        (2)制定師生“人人參與保潔”衛生責任區,每周一大掃,保持校園環境潔美觀,辦公室、專用教室衛生責任落實到人和班級,要求做到整潔美觀教室窗明幾凈。教育學生自覺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3)、衛生檢查辦法:德育處成立衛生檢查評比小組,每天下午上課前檢查,并在黑板上公布檢查結果,每周一在全校會上公布衛生獲獎班級。

        (4)室內外和保潔區做到一日三打掃,每周一大掃,保持地上無紙屑、雜物,室內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整齊,拖把、抹布洗凈擰干掛在指定的地方。學生個人衛生每周選擇不同的項目檢查一次,學校隨時抽查。始終保持園校環境清潔優美。班級的衛生工作情況作為班主任考核、評比先進班級等依據之一。

        衛生工作具有極強的動態性和反復性,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更不可能一步到位或一勞永逸,我們將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學校面積大,師生少),立足長遠,從長較管理和長期效應入手,教育師生發揚“彎彎腰”的精神,對衛生的保持工作加以管理和指導,進一步落實。使我校工作更加有特色。

        20xx年度學校衛生工作總結 3本學期,我校在教育局的直接領導下,在保健所的大力支持下,以“面向每個學生的發展,為成功的人生做準備”為辦學理念,以學法序列化實驗為載體,以小課題研究為平臺,全面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素質。以《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為準繩,全面貫徹落實學校衛生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制定可行計劃,發揮組織機構作用,確保各項工作目標的實施。

        為確保《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貫徹落實,充分發揮學校衛生工作領導小組作用,使小組成員責任清楚,分工明確,工作中講究方法,注重實效性。

        如:我校本學期在全校學生體檢時,從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組長(校長)、副組長(教導主任、衛生教師)到成員(各班主任),都高度重視。體檢前副組長提出明確、細致的要求;體檢時領導小組成員全部提前到校,組織安排學生體檢;體檢后學校對體檢工作進行總結。上下一盤棋,使我校的體檢工作有始有終,保質保量。

        針對學校衛生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衛生工作制度,并制定相應的衛生工作計劃。使分管衛生工作的領導及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了事必躬親,布置各項工作有質量、有創新,不照辦照抄、不流于形式,有實際的指導意義。為全面開展好學校衛生工作奠定了基礎。各班級在日常開展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做到心中有數。

        二、做好衛生宣傳與普及工作。

        1、搞好宣傳,普及衛生知識

        本學期,我校采取了多種形式進行衛生知識的宣傳,在全校師生中廣泛普及衛生知識,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采用紅領巾廣播站、《××校報》、板報、手抄小報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經常性的衛生宣傳工作。做到:每周一廣播,每月出一期板報。每學年宣傳活動達到20次以上。使衛生宣傳工作從校內走向校外。

        (2)結合每月的衛生宣傳主題進行主題宣傳,開闊視野。

        三月以愛眼為主題,四月以愛國衛生為主題,五月以營養為主題,六月以預防傳染病為主題。學生通過辦健康手抄小報、學校衛生宣傳板報等,不僅增長了學生的衛生知識,培養了學生主動實踐的能力,而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社會意識,使知識與實踐有機進行了整合。

        (3)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進行衛生知識學習與實踐。

        通過《學校公共衛生》課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對生活衛生、飲食衛生、疾病預防、環境衛生等常識有了更系統的了解,能自覺運用于日常的學習、生活之中,學生收益很大。

        2、加強教學衛生的監督、指導,隨機對學生的文化課、體育課進行衛生監督,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

        (1)通過會議提出要求,引起全校教師對學生用眼衛生的高度重視,控制近視眼的新發病率。通過隨機檢查,多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能隨時提醒學生用正確的讀寫姿勢學習,注意養成學生正確的用眼衛生習慣;一、二年級基本保證3分鐘的課堂律動時間;眼操能及時做好。

        (2)重視體育課和體育活動及課間游戲的安全教育。使體育教師和班主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生進行正當、健康的游戲活動。本學期,無一例課間學生安全事故發生。

        3、加強對衛生員的培訓、指導

        本學期,加強對衛生委員培訓、管理,根據低、中、高不同年段特點,有針對性進行培訓。選擇的內容也與衛生工作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如怎樣做眼操,怎樣找穴位,怎樣刷牙,怎樣清掃等;對中高年級衛生委員還指導他們放眼保健操、處理傷口等方法。

        通過這些培訓活動,挖掘了小衛生委員們的潛能,對學校環境、衛生工作扎扎實實的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加強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搞好《公共衛生》課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備課和課堂教學研究。

        雖然我校的《公共衛生》課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目前都由班主任擔任教學,但是學校加強對備課與上課要求。針對小學階段衛生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學習目標,定期對授課教師進行培訓。

        開學初,組織教師學習了《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中關于備課、上課等內容,使大家按照要求寫好教學計劃、課時計劃(教案)。教師們能按照學校要求,在授課過程中結合孩子們的生活學習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不拘泥與教材,上好間周一次的衛生與心理健康課;組織學生學習、實踐,提高自身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為明天能更好地駕馭于生活,創造生活,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通過課堂教學,學生能主動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四、進行疾病預防工作,搞好學生體質健康體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加強教學衛生監督,搞好“六病”的防治

        開學初,對全校學生及時發放了“近視靈”眼藥水和護牙素,并進行具體使用指導,隨機進班跟蹤檢查,收到良好效果。

        針對我校近視眼發病率偏高的實際,加大對教學衛生的監督力度。我們要求課堂上學生必須做到“三個一”,繼續進行眼操的指導,每天進行眼保健操檢查。對患近視眼者,加強矯治,指導學生正確使用近視靈。利用各種宣傳渠道教育學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前洗手、飯后漱口的良好生活習慣,入口食物必須保證干凈衛生,防止病從口入。提出一人一巾,防止交叉傳播、感染。教育學生不挑食、不偏食,攝取多種營養,保持營養均衡,提高生長發育質量。結合教育局保健所下發的衛生宣傳內容,為每位學生印發了小學生必會操作項目,指導學生日常生活。

        2、搞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

        根據季節變換和傳染病特點,及時通過會議、通知等形式進行宣傳和開展預防工作。及時對發病學生進行隔離治療,對發病學生所在班和鄰班及走廊進行了全面、徹底的過氧乙酸消毒,切斷了傳染病源。在第一時間內向教育局保健所進行了傳染病上報。由于措施得力,本學期在水痘爆發期間,我校僅有4例水痘發生,確保了全校學生健康。

        五、進一步規范衛生檔案,搞好衛生室建設。

        新學期,教育局保健所對衛生室的檔案管理提出更規范化的要求。按要求,對學校現有的衛生檔案再次進行逐本逐頁檢查,對一些內容進行充實、整理,對缺少的項目進行補充。如:“愛國衛生”工作計劃、總結;學生體檢情況分析;各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衛生》課教案等。對食堂食品衛生檔案進行規范。按照衛生保健所要求把原30多本衛生檔案資料全部分類裝盒,帖上標簽。使我校的衛生檔案管理質量又有提高。

        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對衛生室投入數百元資金用于安裝上下水設備,購置體溫計、常用藥等。保證了師生小傷、小病不出校門。

        定期對所購藥品進行檢驗,凡是變質、過期的一律作廢。對每次檢查做好詳細記錄。

        六、進一步美化校園,發揮環境育人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建設的內容之一。我校抓住召開“××市小學校本教研現場經驗交流會”的契機,舍得投資,在教學樓內形成了藝術、科技等特色長廊,為學生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環境。提升了校園的文化質量。在4月26日召開的“××市小學校本教研現場經驗交流會”中,我校的校容校貌受到與會領導的高度稱贊。

        為營造潔凈幽雅的育人環境,養成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對學生提出了“責任到人,物放有序,一塵不染,處處亮點”的衛生“十六字”要求,形成了《衛生清掃制度》,并作為學校環境衛生檢查評比依據。以此引起全校學生對衛生的重視,規范個人行為。

        充分發揮值周檢查評比工作的作用。對校園內的每一塊分擔區都劃分到班級,落實到個人負責,學校還要不定期地進行檢查,特別是廁所、水房等公用場所及室外分擔區,學校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采取檢查、打分、評比相結合的方法,嚴格按照檢查標準進行。凡是“三好班級”、“三好學生”、“先進班級”等評比都有相關的衛生標準要求。每周的流動紅旗評選都將衛生與紀律情況作為依據,使全校師生自覺維護學校的公共衛生。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最强喷水少妇 | 中文字幕女人天堂ab在线 | 一区二区国产盗摄精品 | 香蕉网色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日韩欧美自拍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