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俗文化的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 基于“關聯理論”的民俗文化產品翻譯的實證研究 中原民俗文化的特點及文化特質 民俗文化翻譯研究述評 翻譯與民俗文化 西安旅游民俗文化翻譯問題研究 “中國英語”在陜西民俗文化對外宣傳翻譯中的作用及實踐 民俗文化在新環境下的傳播特點及文化主體性探析 基于語料庫的民俗文化詞翻譯方法研究 旅游外宣視角下的民俗文化詞匯漢英翻譯研究 淺析陜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譯 關于壯族民俗文化翻譯的幾點思考 越南民俗文化詞語的翻譯策略 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譯定位研究 燦爛的民俗文化 濃郁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瑰寶 琉球的民俗文化 基于民俗文化視角的鄉村旅游文化研究 從功能翻譯理論的角度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譯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的民俗文化詞項漢英翻譯微探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民俗文化翻譯的特點及實證研究 民俗文化翻譯的特點及實證研究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民俗文化的翻譯中,保持源語文化特征并能夠為譯語文化讀者所理解是譯者的首要任務。在源語文化和譯語文化無法對等的情形下,選擇傳遞源語的核心思想而拋棄其文化特征是譯者一種無奈的選擇。【關鍵詞】民俗文化翻譯民俗與文化緊密關聯,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人類學者Tylor認為:“文化或文明是一種復合物,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習慣”。[1] 從Tylor的觀點可以看出文化的范疇要比民俗大得多,其包含民俗的全部內容,民俗與文化的關系是部分和總體的關系。由此推斷,民俗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暨民族性和地方性。民俗除具有文化的共性外,還具有兩個獨特的個性。一方面,民俗具有通俗性,能夠被一定區域生活的民眾所雅俗共享。關于民俗一詞的來源,烏丙安認為“英語中‘民俗’一詞的‘民’即民眾;民俗的‘俗’即通俗。它由薩克遜(Saxon)語中的folk和lore合成的,意思是‘民眾的知識’或‘民眾的智慧’。[2] 另一方面,民俗是一種口頭傳承的文化。“人類有兩種文化,一種是文字文化,一種是說話文化。民俗是說話文化”。[3]民俗的傳承和沿襲以口頭為主。美國民俗學家理查德 ?偊b 多爾遜教授認為:“民俗是口頭的、傳統的和非官方的民間文化。” [4]這種觀點涵蓋了民俗的兩個特性。
基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其翻譯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在能夠為譯語讀者理解的前提下應盡量保留源語的文化特征。無論對于一般意義上的文化還是某一特殊領域里的文化,在翻譯中識別文化身份可以強化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不同的民俗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文化個性或民族特性。正是這些民族個性才構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因而也是文化中最珍貴的部分,是譯者在民俗文化翻譯過程中應予以最大限度保留的部分。第二,努力創設語境,盡量使譯語讀者輕松悅納它種文化,避免文化替換。由于源語文化和譯語文化的不同并且譯語讀者對源語文化缺乏了解,所以無法理解源語文化的精髓。此種情形要求譯者在盡量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時應該為譯語讀者創設較為容易的認知語境,從而促使譯語讀者理解并悅納它種文化。但這種語境的創設,絕非用譯語文化去代替源語文化,而僅僅是使用譯語文化思維和文化特點助力譯語讀者的理解。第三,翻譯的交際功能優先于文化信息傳遞功能。在譯者無法找到能夠創設源語文化語境的方式之時,譯者的首要任務是實現交際功能,放棄文化信息的直接傳遞。例如,滿族喪葬風俗中有下列文字:
“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順炕放三塊木頭,俗稱“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邊。死者的嘴里要放一個銅大錢,或者硬幣,叫‘含殮’。”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在這段文字中,涉及到滿族喪葬風俗中的三個獨特現象,第一個是“炕”,第二個是“停尸排子”,第三個是“含斂”。對于滿族人來說,“炕”是他們最熟悉不過的事物。在中國北方尤其是滿族聚居區的地方,由于氣候偏冷而潮濕,睡覺時躺在炕上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因為“炕”是一種由泥土或者磚塊建造的能夠在其中生火并充當煙道功能的一種類似于床的工具。和床相比,“炕”有以下優點:其一,“炕”是熱的,因為有煙通過會傳導熱量;其二,“炕”是干爽的,因為“炕”上有熱量,所以“炕”可以在相對潮濕的環境中保持干爽。對于“炕”這個詞的翻譯,筆者認為應該盡量用漢語拼音“kang”去直譯,只有這樣才能夠傳神表達出獨特的滿足文化。但是,在英語讀者文化里沒有“炕”的概念,所以筆者在翻譯之時,采取加注的方法,使英語讀者能夠產生理解“炕”這個民俗文化的語境。“停尸排子”的翻譯則顯得更加困難。“排子”是類似于船的一種簡易水上工具,因為其平整,所以可在上面放一些東西。這里的“停尸排子”就是一種平整的類似于竹排的那種工具,可以暫時停放尸體。在西方根本沒有“停尸排子”一說,所以在翻譯的選取上,筆者進行了意譯處理,只傳達了意思,沒有完全表達其文化內涵。“含斂”是完全中國滿族式的風俗。它的基本含義是:人死以后,含著金錢入葬,能夠在另一個世界里,生活富裕,不缺錢花。在西方,由于上帝主宰的基督教認為人死之后能夠上天堂,因為你是耶穌的子民,所以不需要思考生活的事,更不用說錢財了。所以筆者對“含斂”這一文化現象采取了直譯加注的方式。根據以上對英語文化讀者的分析,筆者認為這段文字應這樣翻譯:
For a common household, three pieces of wood will be put on the “kang”1 to form a stretcher called “tingshipaizi” that has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it so that the corpse can lie down on it. A coin made of copper should be put into the mouth of the dead, which is called “hanlian”2.
[關鍵詞]《白鹿原》;關中民俗;跨文化交際;分類
基金項目:本文系西安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21N17)。
電影《白鹿原》的電影海報上的翻譯一直用的是White Deer Plain。由于對白鹿原的熟悉,再加上對實小說《白鹿原》的喜愛,一些學者提出:“將《白鹿原》翻譯成White Deer Plain,其中以plain(平原)一詞對應‘原’,這樣的翻譯是不夠準確的。簡單說就是由于譯者用詞不當,把原著中的白鹿原的‘原’變成了‘平原’,但實際上不是這樣。”
《白鹿原》是關中民俗文化的結晶,小說通過對白鹿原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祭祖求雨、驅鬼祛邪等民俗的描寫,反映了關中人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社會心態、禮儀、信仰所折射出的該地區獨具特色并且積淀深厚的關中民俗文化。翻譯是理解另一個文化和本地文化走向國際化的一個橋梁,但是英語和漢語歸屬于不同的語言系統,有著各自獨有的特征,如果不能熟練掌握它們,就會在兩種語言翻譯的過程中產生阻礙。而多數譯者認為翻譯的過程中最大的難處是文化差異,能體現這個難點的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負載詞的英譯。如果這類英譯能得到恰當的處理,不僅可以促進不同民族間乃至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同時又可以保持各自獨有的文化個性。
本文以《白鹿原》中關中民俗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關中民俗文化的深入理解,在了解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列出英譯問題所在并按類分別予以深入分析。
一、關中民俗文化及英譯現狀
民俗,通俗點說,指的是民間的風俗習慣,它是人們長期世代延續而形成的習俗慣制、信仰、禮儀等民間大眾文化傳承現象的總稱,是經過人民群體以及社會大眾約定俗成,并使之流行、得到傳承的民間文化模式。[1]
民俗文化,是廣大勞動人民創造并延續傳承的中下層文化,是民間的“日用而不知”“集體無意識”文化,和上層文化相比較,它具有更穩定、更持久的特點。民俗是民間民眾的大眾文化,英語中的“民俗”一詞,這里“民”指民間,“俗”意為大眾。民俗這個詞是由撒克遜(Saxon)語中的folk和lore兩個單詞合并而成的,意思指的是“民眾的知識”或者“民眾的智慧”。民俗也是一種口語文化,人類有兩種文化,一種是書面文化,另一種是口語文化,民俗是口語文化。這就說明民俗的傳承和沿襲主要是以口頭為主。美國民俗家理查德?多爾遜教授認為:民俗是口頭的、傳統的和非官方的民間文化。關中民俗文化指的是關中地區人們創造的中下層文化,也叫做關中民間文化。關中民俗文化展現著關中歷史,是歷史在現實的沉淀及延伸,所以它既是現在的,又是歷史的。
關中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北到黃土高原,南抵秦嶺,西到寶雞,東到潼關,是東西延伸的矩形。東、西方向分別與山西、甘肅、河南等省份交界,南、北方向與陜南山地以及陜北的黃上高原相鄰,是陜西經濟文化的頂梁柱。“秦中自古帝王州”,號稱天子腳下的關中從古就有許多受傳統文化熏陶的生活習俗和生活習慣。
關中平原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為這里的農耕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關中成為我國最早走進農業文明的地方之一。由此為當地的關中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證,使他們得到溫飽。農耕就成了關中地區的最基本的生產方式,三千年從未改變。“男耕女織,春種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方式就從那時起一直流傳至今。
與此同時關中地區又是在歷史上一個爭奪較為激烈的焦點,伴隨著一次次不同程度的戰亂,民族大變遷以及大融合。尤其是北方少數民族遷徙和許多河南災民、回民的定居,都對關中純正的民俗文化和方言起到了融合作用,之后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關中地區傳統民俗為主體,以多樣特色的地方風情為格局。
任何地方的民俗都可以歸為一定地域內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具有很深的社會,歷史根源性。[2]尤其在人類生產發展相對落后的階段,可以說民俗在最大限度上要依賴自然環境,也可以說民俗是人們為了適應地理環境而取得的成果。特別是物質民俗中包括的居住,飲食,服飾習俗等,他們最易辨別,也最容易反映出民俗與環境的關系。關中民俗亦如此,它是該地域人民在和自然環境的對抗斗爭中取得的經驗中傳承下來的,也反映出這里的自然與人文關系。與此同時民俗文化也可以制約某一個領域人們的思考方式。通過研究關中民俗,可以深入了解該區域文化,了解自然區和文化區之間的相互關系,這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3]
陜西關中民俗文化的翻譯研究,自從有對外交流之初就從未間斷,但大多都是處在非系統的零散的研究,尚未形成具有指導性的理論體系。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是部分的,即各景點、民俗傳承單位自主進行的翻譯,其結果和效果各異,對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傳播以及對外交流難以起到促進作用。
二、關中民俗文化的英譯分類
關中民俗文化的翻譯必須要掌握住一個大方向,使得在英譯的過程中保證語言移植和文化移植的并重。這就要求譯者不僅要表達出語義,而且要體現出地域的民族色彩或者地域色彩,以確保民俗文化的內涵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現,并達到不同文化之間有效交流的目的。關中民俗文化英譯中的難點問題,可以通過歸類的辦法,將所有的難點重點分門別類,然后根據“語言移植和文化移植并重”的原則,通過不同的途徑翻譯,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以促進關中民俗文化走出去。
(一)圖像傳譯
很多關中民俗,在目的語的文化中,很難找到類似的標的物,而且該類民俗文化又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目的語的讀者又對該民俗不甚了解,因此采用圖片的形式去展現關中民俗的特點,用附之于一定的文字來達到解釋說明的意圖,這種就比較直觀、簡潔,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鍋盔”(guokwei),是陜西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傳統風味面食小吃,類似于西方的面包,整體呈圓形,淺鍋小火烘烤而成。“陜西十大怪”中,有一怪為“烙饃像鍋蓋”,指的就是鍋盔。
(二)模仿法
模仿法(音譯法),指的是用目的語模仿源語所傳遞的信息并附加于一些闡述說明的文字,簡單點說,用目的語復制或移植源語的信息,這種方法也叫做直譯。模仿法運用了人的通感,尤其是形象的通感來傳遞所要表達的文化信息。要求譯者在英譯的過程中應該將原文所要表達的信息原汁原味呈現在讀者的面前,但由于種種原因的限制,比如風俗習慣、文化背景的差別,要求譯者對原文本中的單詞保留源語發音,并作出一些解釋或者補充,達到可以再現源語的文化色彩。比如:餃子jiaozi;豆腐腦Doufu Nao;秧歌yangko;社火shehuo等音譯詞。
作為文化交流的譯者應意識到,隨著文化交流頻率越來越高,英語逐漸表現出對外來文化包容接納的發展趨勢,這就鼓勵英譯者在對文化負載詞翻譯時可以更加自信地采用音譯法。[4]
(三)意譯法
意譯法或者稱作替代法,指“易詞而譯”。替代法的可行性主要根據是審美有效性和文化適應性相近,最終取決于語境。《白鹿原》中提到的關中地區,特別是農村,家家戶戶的小孩兒都會有小名。把“小名”翻譯成“pet name”就脫離了原語境,這只是在表層結構上實現了文字的轉換,卻沒能實現目標語文化和源語文化的信息對等傳遞。熟悉源語文化的人看到“小名”這個詞自然會理解其深層結構,它是一種“賤名文化”,常選用一些賤、俗、土、丑的字眼,人們認為小名起得越卑賤,越容易養活,也直言不諱表達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所以只有理解了這一深層結構,譯為“childhood name”,才是對原文化內涵的準確理解和翻譯。電影《白鹿原》用Bailu Yuan的漢語拼音是不可取的,那會讓人讀成一個簡單的中國人的人名。如只翻譯成White Deer Plain或Plain of White Deer,則又少了故事中“白”和“鹿”家的含義。因此,可以采取意譯法翻成成“Two Families in Fifty Years”。
(四)闡釋法
用翻譯、疏解的方法解答源語文化的信息,也可以稱為加注補義法。闡述法是一種很有必要的翻譯手段,也是一種跨文化翻譯的補償手法,在民俗文化內涵的翻譯中用得非常多。加注補義更好地向目的語讀者介紹源語文化。加注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長可以短,可以在文內括號注、腳注、題注以及邊注等,除了上面說到的直接表達原文包含的信息外,也可以包括與原文內容相關而并非原文本身包含的信息部分。眾所周知,小說《白鹿原》出版至今近20年,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也有14年,但至今還沒有英文本《白鹿原》面世。如果在英譯時能采用闡釋法,用腳注的形式介紹有關關中民俗的重要觀念和風俗習慣,會幫助不熟悉這方面知識的外來讀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相信這方面的空白不久會被填補。
(五)淡化法
民俗翻譯中的淡化法是指語際轉換中,對原語境意義的淡化或者消除,也就是將原文中有些詞匯甚至句子在譯文中不予譯出,這是因為在譯文中雖然沒有出現原文的詞匯,但是其原文的意思已經表達得很完整了。為了取得有效的交流目的,對那些失去很長時間的民俗習慣的詞匯就能夠采取省略不予翻譯的方法。也就是省去那些影響理解的跨文化沖突的字詞甚至語句。[5]
三、結語
《白鹿原》的英譯至今為止還是一個空白,好的影片英譯要充分理解作者創作意圖,在尊重原文、電影主旨的前提下,通過譯文的語言藝術,達到最好地體現異國風味效果。關中民俗作為數千年文化的積淀,具備很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歷史特征,而翻譯交流的另一方卻完全沒有任何理解該民俗文化的基礎和心理,要達到觀者樂于欣賞、易于理解的目標,就需要理解對方的文化以及對方的民俗,有相通或相似處才更有利于理解,也更有利于對方產生共鳴而對我們的民俗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推介我們的關中民俗,讓民族的民俗成為世界的民俗的目標。這既是對民俗翻譯工作的巨大挑戰,也要求譯者具備更高標準的綜合素質。在全球化的今天,充分了解各民族之間的民俗文化差異,才能更加充分地發揮語言在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滲透與交流。
[參考文獻]
[1] 丁樹德.關于民俗名稱的英譯[J].中國翻譯,1995(03).
[2] 茍小東.陜西省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0:42.
[3] 杜學增.中英(英語國家)文化習俗比較[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103-105.
[4] 李淑玲.跨文化翻譯中的文化錯位現象及應對策略[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2009(04).
關鍵詞:小學語文;民俗文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3-0151-02
民俗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學科課程建設的重要依據。語文教師應該挖掘并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資源,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強民俗文化教育,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增強語文教師的民俗文化意識
散落性與滲透性是教學過程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最大特征。語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一般包括節日、民居、服飾等,在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中,再現了民風民俗,蘊含著為人處事的準則,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傳遞著人們樸實的審美觀念,彰顯著舍生取義的價值觀。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無不滲透著民俗教育的意義和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實施民俗文化教育者自身素質的高低,決定著民俗文化教育實施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要增強民俗文化意識,切實提高對民俗文化教育的認識與理解。民俗文化不僅是一個民族幾千年來的生活縮影,更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東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一部分人受西方思潮影響,社會責任感缺失,文明禮貌失范,這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國著名民俗學專家陳勤建教授曾說:我們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間文化之中。一個民族如果在文化傳承過程中遺失了自身優秀文化的DNA,造成“民族記憶”的斷裂,便會喪失自己民族歷史的根脈,“這個民族很可能就會逐漸演化為無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從思想深處認識到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強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發揮民俗教育的特殊功能。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語文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受到民俗文化教育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傳承民族文化。
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教育
1.靈活把握教學內容,分清主次。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存在具有零散性,而且不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在處理教材時,在考慮每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的同時,應該兼顧文本中有關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學內容,靈活掌握教學內容。如《刷子李》一文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體會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均需通過對文本語言的品析方可獲得。《刷子李》語言樸素,使用天津方言的用詞和表達方式,具有濃郁的“天津”單口相聲的風味,馮冀才在塑造刷子李這一人物形象時,充分利用“天津味”的語言來顯現人物的形象與技藝的高超。靈活把握教學內容,分清主次的關鍵,是要尋找到教學主要內容與民俗文化結合點,這需要教師對有關民俗文化的內容進行篩選、組合、歸類,并非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內容都要講解,應根據課文實際內容,參照課堂教學任務,對教材內容做出合理安排,把握全局,恰到好處地滲透民俗文化教育。
2.抓住時機講解民俗知識,切身感受民俗文化。中國的節日大多都有來歷,遇上民俗節日的日子,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民俗知識講解的時間。這樣不僅抓住了進行民俗文化教育的良好時機,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還可以根據節日和學生開設民俗活動,如舉辦民俗主題班會課、民俗欣賞課等。節日習俗非常貼近生活,可組織學生參與一些節慶活動事項,使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更深的民俗認識。學生在親手制作的過程中,既享受到了無窮的樂趣,又充分體會到了人民的勤勞和聰明智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執著追求平安和諧、幸福美滿生活的深厚情感。盡管這些制作工藝有難度,但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樂于相互切磋手藝。
3.作文教學中,書寫民俗。在小學語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兩次習作課是關于書寫民俗的,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向學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民俗,抒寫民俗。如在上《說說端午節》這一習作時,可先通過講故事、猜謎語、看圖片等手段來激趣導入話題。也可讓學生說見聞、講風俗、談過節感受等手段,激趣,引發想寫動機。然后閱讀課文素材,自選資料構思起草。本課沒有“例文”,可以準備“下水文”,讀議后把握基本寫法:如何篩選需要的資料,怎樣做到有重點,有條理地介紹;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說寫法,議寫法,明寫法,接著讓學生仿照,或是模仿,對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饋、評價,鼓勵那些靈活模仿有創意、內容條理清楚、文從字順的習作。這樣既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學目標,又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民俗。
三、在課外教學中延伸民俗文化教育
課外教學主要是在延伸性閱讀中開闊視野,豐富學生的民俗文化知識,“延伸性閱讀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讀基礎上的遷移,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漢語的字、詞、語法等基礎知識,獲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這些作為未來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關的知識等進行更廣泛、更全面的閱讀。”①《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風俗畫卷”和“風俗寶鑒”,其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內容包括游戲、酒茶、婚俗、喪葬、節慶、戲劇、建筑與園林等,內容之豐富堪稱社會百科全書。學習完《“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可鼓勵學生從民俗文化的角度去閱讀《紅樓夢》,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更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人物及表達內容的理解。在漢文化中,九是陽數,農歷九月初九,兩九相生,日月并陽,故而叫重陽。每逢此日,民間有登高的風俗,又稱“登高節”,是我國四大祭祖節日之一。主要有插茱萸、賞菊、吃重陽糕、登高等活動。如今,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重陽節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歷來被稱為是吟唱重陽節最膾炙人口的詩章。學完此詩后,可讓學生課后收集與重陽節有關的詩句或文章,也可參加登高望遠活動,既加深學生對重陽節的印象,又受到尊老、愛老傳統美德的熏陶。在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下,使學生感悟到優秀傳統文化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此外,學校還可適當布置一些關于民俗的課外作業,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到民間,收集、調查民風民俗,把調查到的結果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現出來,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民俗意識和探究式學習精神,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
四、開發校本課程,開設民俗選修課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提出來的。它是課程管理行政主體變化的一種表現,是課程管理權力的一次再分配。”②它是以某所學校為基地而開發的課程,學校和教師是課程開發和決策的主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建立民俗校本課程意義重大。小學語文課包羅萬象,涉及知識多,根據小學生心理的特點,所能掌握的知識也是有限的,這就決定了語文教材不能花太多篇幅來宣傳民俗文化,所以各個小學應根據地方特點,開發有關民俗校本課程,開設民俗選修課。在教師方面,校本課程民俗選修課的開發與開設,可不斷拓寬教師的知識面,加深教師對民族文化、文化認同等的理解,增強教師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在學生方面,可讓學生在民俗選修課的學習與實踐中,拓寬民俗文化知識,更深切地體悟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悟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使其產生對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從而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促進學生個體全面和諧地發展;在學校方面,立足于當地資源的校本課程民俗選修課的開發與開設,有助于改變“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校本課程建設模式,促進學校之間、學校與社會團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在開發與編寫民俗校要課程時,必須關注民俗的地域性、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和民族的差異性。課程內容宜就地取材,貼近當地居民的現實生活,可以涵蓋當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資源等諸多方面。根據區域文化特色及授課對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編寫原則與方法。《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總目標的第2條中明確表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
“中華文化”不僅指漢文化,還包括少數民族文化;“尊重多樣文化”,即尊重包括少數民族文化在內的所有的文化。在校本民俗文化課程中,增加有關少數民族的風俗,既可彌補小學語文教材中有關少數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內容的不足,又可通過民俗教育使學生了解這些少數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感受包括少數民族文化在內的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增強對中華文化的整體認識和認同。
學校是傳承文化的主要渠道,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民俗文化教育,旨在使學生在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學校教育中獲得對本“民族的記憶”,進而健全學生的人格,達成語文課程標準所闡述的“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目標。
注釋:
①高丙中.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16
②引《高中語文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諶業鋒.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cn.
參考文獻:
[1]高丙中.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2]秦水洲.中國社會風俗史[M].太原: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
[3]王彥章.民俗傳統與現代生活[M].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論文摘要:民俗文化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科學素養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幫助。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關注教材中所蘊含的民俗文化資源,以閱讀教學為起點,將民俗文化資源延伸至寫作教學與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并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開拓語文學習的視野。
民俗文化是一個民族在千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流傳積累下來的一筆寶貴財富,承載著這個民族獨特的傳統與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國的民俗文化資源是在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燦爛文化孕育下,由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創造出來的民間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沉淀和展現。民俗文化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科學素養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要充分關注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民俗文化資源。
一、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幫助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
語文教材中蘊含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作家在營造他所關注的藝術世界時,會自覺或是不自覺地以文學的方式將他所體驗過的民俗文化、感受過的民俗風情通過文本表達出來,描繪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本情境。教師應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資源,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幫助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
1.借助民俗文化資源,多角度領悟課文內涵。
以魯迅、老舍、沈從文為代表的具有覺悟意識的現代作家,不約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為探討國民性問題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為支撐作品發展的骨架,將民俗文化穿插在整個作品中。如果學生不了解當時當地的民俗現象,就不能了解真實的社會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1]。
無論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館》中的北方文化,《邊城》中的湘西風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將多種多樣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當這些作品被編選入中學語文教材后,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就不能忽視課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與文本研讀之間的紐帶關系。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抓住課文內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視角來還原文本內容,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語文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資源是通過時間背景來表現。在對此類文章進行研讀時,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現的民俗文化中有關傳統時令節日的描寫,從這一側面來補充對作品主要思想與情感的理解。例如魯迅所寫的《祝福》中多處描寫了全家準備“年終大典”這一場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與人們熱鬧準備祭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們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劇。《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與小姑在離別時說了這么一段話:“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其中的初七是指牛郎相會的農歷七月初七,即七夕之日;下九是指古代農歷中每月十九,是漢代婦女歡聚的日子。這段話展示了劉蘭芝與小姑之間的難舍難分的情誼,與焦母拆散他們夫妻的所做作為形成鮮明的對比。
2.借助民俗文化資源,多層次分析人物形象。文學作品中人物的鮮明形象是離不開所在時代、社會環境影響的。作者要塑造出一個有血有肉、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節的發展,同時也會借助對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的描寫。而在這些細節中就會滲透進許多有關民俗文化的特征,這就是將人物形象進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對人物出場的服飾的民俗化描寫,另一方面是對人物語言中所使用的詞匯進行民俗化描寫。如果重視文本中的這些民俗化的資源,則能對學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產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夠擴展學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時候的思路,以一個新鮮的文本研讀視角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注重從細節上去理解人物,回歸文本的內涵來討論閱讀感受,這也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魯迅在對民俗描寫刻畫的同時,始終把人物置于賴以生存的民俗環境中,真實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靈魂。[3]例如《祝福》中對祥林嫂出場的兩次服飾的描寫: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以及紅頭繩,這些都是傳統民俗中的“寡婦”裝扮,祥林嫂的苦難命運也就從這一細節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也為之后她被禁止參與祭祀準備做了鋪墊。這身裝扮也成了祥林嫂在當時社會生存所背負的負擔。如果教師和學生留心其中包含的這些民俗文化信息,就能從側面更深入具體地來理解祥林嫂這個人物形象。
《茶館》中的對白有大量的北方方言和俗語,體現了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老舍在塑造這些人物形象時就充分利用語言來顯現人物的個性特征與地域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之間的密切關系,以使這些人物鮮活并真實。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這些不同人物的個性化語言,更好地解讀語言背后所隱含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多渠道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個民族幾千年來的生活縮影,而且也是深厚的文化知識的積沉。這些知識不僅僅局限在文學的范疇內,而是涵蓋天文、地理、生物、建筑等諸多方面。因此我們應從語文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高度來審視語文教學中對民俗文化資源的利用這一問題。對待民俗文化資源,不僅要利用它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要利用它來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綜合能力。
1.借助民俗文化資源,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強調學生要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而對學生來說最頭疼的就是找不到寫作的素材,只能東拼西湊胡編亂造。事實上學生并不缺乏寫作的素材,而是不善于發現并抓住它。通過閱讀教學,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對民俗文化的發現意識與欣賞能力。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帶領學生尋找和體驗身邊的民俗文化資源。要讓學生帶著興趣與好奇不斷在生活中發現與積累民俗文化素材,提高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寫作素材的積累能力。
2.借助民俗文化資源,開展語文課外活動。
新課標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了具體的閱讀量要求,但從實施情況來看中學生的課外閱讀并沒有達到理想中的質量水平,究其原因不僅僅集中在家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不重視以及學生缺乏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閱讀上,深層次的原因是教師沒有能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提供精心的指導與幫助,學生不知道要讀什么,怎樣讀,在閱讀書目的選擇上更多地選擇一些作文范本,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導下,照搬照抄一些范文,閱讀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所以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指導,在指導時不妨引進一些以民俗文化為主題的書目。
信息化時代,更強調個人對信息的搜集和處理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也注重這一目標的培養。語文作為一種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學科,更應該把課堂延伸到社會,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文科學能力,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在這個知識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許多民俗文化內容正漸漸被人們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對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與推崇,年輕人熱衷于過西方節而冷漠我國傳統節日就是一例。語文教學作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主要方式與手段,對民俗文化的傳承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3]民俗文化資源不僅僅是一筆文化財富,也是一筆無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財富,更是一筆重要的教育財富,要通過民俗文化來培養青少年對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引導青少年在學習民俗文化時承擔起文化傳承的重要責任。
參考文獻
[1] 鄭偉榮.民俗──歷史文化深厚積淀[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3(8):118-119.
關鍵詞:影像化傳播;民眾知識;影視民俗;大眾文化傳播
有關民俗學的發展前景,是今年我國民俗學界頗為關注的熱門話題,為此對中國民俗學的發展歷程做出評價、把握是重要的。仲富蘭在《中國民俗文化導論》一書中指出中國民俗學存在著“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的缺陷:第一,理論準備不足。我國民俗學的孕育是在本世紀初,面對亡國滅種的危機,因此就使得先驅者缺乏長期完善的理論準備。第二,肇始于文學卻又未能跨出文學的視野,民間文藝的研究代替了民俗學的研究。第三,解放以后,民俗學長期備受冷落,同時又受到前蘇聯民俗學體系的深刻影響,長期徘徊不前。第四,從世界范圍民俗學理論產生的背景來考察,中國傳統的民俗學,無論是研究主體和客體諸層次,都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1]任騁文在《民俗研究》中提出了民俗學研究要有“從‘民俗’到‘民識’”思想轉變。他提到中國民俗學界一直停留在“民間古俗”的學術取向上而沒有真正意義的“民眾知識”的學術取向上來,所以倡導民俗文化研究者應當正確認識民俗文化內涵的理解,加深對“民間的知識”即“民俗”的理解[2]。
一、影視傳媒與民俗文化的現狀與問題
(一)“民俗學影視”與影視民俗
最早對“民俗電影”(folklore film)作為民俗研究題目的應用可追溯到1934年在英國電影研究所在《民俗》學刊上所發的征稿啟示,其定義是“有關民俗的非商業電影”。在美國,最早的民俗紀錄片可溯源到1935年,但直到1970年代,“民俗電影”作品才得到民俗學界的認可。謝爾曼(S.Sherman)在1977年提出了“民俗電影”這一概念,在其《記錄我們自己:電影、錄像與文化》(1988)一書中進一步論述了“民俗學電影”的概念,并兼用了folkloristic film(瓊斯1988)一詞。
在中國民間文藝協會研究部副主任黃鳳蘭女士的第一本專著《中國民俗影視》一書中,提出了影視民俗學的概念[3]。她認為,影視民俗學是指以影視為手段,對民俗事項進行客
觀記錄的一門科學。在張舉文博士的《邁向民俗學的影視與民俗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要為民俗學影視與影視民俗正名的觀點。他認為“民俗電影”應理解為“民俗學電影”的簡化,提出影視民俗指只存在于影視作品中的想象的民俗,是被制作人創造或改造的模仿民俗的表演[4]。湯擁華在《民俗影視何以為學?——評黃鳳蘭著》一文中對“影視民俗學”這一理論概念的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從一大堆以民俗為主題的影視片中,我們只能歸納出民俗學的問題和影視學的問題,怎樣用影視的手段表現民俗文化的問題[5]。透過這些論著,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民俗事象與影視結合已成為必然。藝術地表現民俗事象已經成為民族與民俗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現象,同時,公眾的接受與實踐又體現了民俗的最基本的娛樂功能。
(二)表現方式
用鏡頭來記錄民俗文化,這決不是簡單的機械復制,而是影視工作者通過動態的富有表現力的影像,再現民俗的原態以及民俗文化、民俗心理支持下的民俗事象的文化意義。
在黃鳳蘭女士的《從民俗影視片的特點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文中,著重強調了民俗影視片對于民俗文化的表現力——真實地記錄與再現[6]客觀自然的影像紀實,能真實地體現民眾作為文化主體,對自身民俗文化的闡釋和解讀。
此外,在羅未瑋的《影視作品中的民俗“在場”》文章中,依據民俗的兩種存在形態——文化的和生活的,探討了民俗在影視作品中“在場”的兩種形態,即民俗作為文化符號在場與民俗作為記憶因子在場[7]。
(三)存在問題
第一,本體論危機。這一問題。有相當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質的形式存在,屬于無形的思想、觀念等內容,比如說“龍牌會”這種屬于民間信仰之類的民俗活動,由于技術手段的限制,和對民俗文化理解的偏差,很難通過影像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而成為一種“機械復制”。第二,缺乏語境關注和“兩張皮”現象。黃鳳蘭女士在《新時期中國影視民俗學的現狀與問題》中著重對當今的民俗影視制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析。第三,闡釋的理論導向。張文舉在《邁向民俗學的影視與民俗研究》中提出在探索理論和方法時,要思考認識論和反思人文本質。
二、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在國際合作日益加強、范圍日益擴大、節奏日益頻繁的形式下,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及不同領域的多種力量交流、互動、協商或妥協的結果。
1.民俗學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學科基礎。安德明博士根據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9年和2003年通過的《保護民間創作建議案》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兩份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并最終確立取代了“民俗”的定義[8]。
2.經過近幾年國際、國內多方面的努力,從政府到民間在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目前的保護工作依然存在著明顯的缺欠。
3.近年已有不少民俗學者的文章討論非遺保護理論,但非物質文化遺產整理保護理論,還應該是能給政府和民間提供操作細則的實踐方案,它的實踐性決定它的生命力,這則是它區別于以往民俗學研究之處[9]。在取得諸多成績、呈現出一派熱鬧景象的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也表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使得這項工作成了一個充滿爭議和張力關系的復雜的動態過程。
三、民俗文化與大眾傳播
民俗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民間傳承,而民間傳承恰恰是前大眾傳播的文化傳遞形式,周福巖博士在他的《民間傳承與大眾傳播》一文中表明了民間傳承主要體現為一種人際傳播方式的立場,并試圖通過對兩種傳播方式或系統從能量、力量及方向等角度所作的功能比較分析達成對民間傳承和大眾傳播在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認識。
(一)區別的意義
在民間傳承中,需要傳遞的信號在編碼一經結束,就通過人的發音器官或非語言形式的肌肉動作面對面地訴諸于譯碼者的聽覺和視覺。而大眾傳播則在編碼完成之后,經過了一系列對信息進行的技術轉化,最后通過媒介完成這一過程的。因而媒介傳達的信息(大眾傳媒)與我們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通過人際聯系得到的信息(民間傳承)的區別就存在于接收效果上的迥異[10]。
(二)大眾傳媒在民俗傳播中的功能
任何文化都離不開傳播,民俗文化也不例外。[11]大眾傳媒在民俗傳播中的積極功能包括:第一,大眾傳媒表述民俗生活,其媒介特性促進了優秀民俗的傳承。第二,大眾傳媒通過報道民俗活動,引起了社會公眾和政府職能部門對優秀民俗傳統的關注和重視。大眾傳媒在民俗文化傳播中的缺失包括:第一,有相當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質的形式存在,由于技術手段的限制,很難通過大眾傳媒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第二,大眾傳媒會由于政策、資金、技術、傳播渠道等方面的原因,片面或者歪曲報道民俗文化事象。第三,為了追求畫面的效果或敘事的完整,大眾傳媒有時會導演民俗。
(三)大眾傳播對民俗文化傳承的影響
現代傳媒對于民俗傳承的積極影響:一、現代傳媒為民俗傳承提供了革命性的技術手段。二、現代傳媒推動了民俗文化的發展、融合和演化。三、現代傳媒早就新的民俗。現代傳媒民俗傳承的沖擊與負面影響:一、現代傳媒對于民俗的保留大于傳承。二、現代傳媒以虛幻的民俗替代了現實民俗行為,以文化快餐代替了民俗藝術。三、媒介霸權加速弱勢民俗消亡。四、現代傳媒的商業化加速民俗的商業化。
(四)展望與對策
在即將邁入數字化的社會的今天,想擺脫現代傳媒的影響,保持牧歌式的原生態民俗已經是一種奢望,我們目前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發揮現代傳媒在民俗文化傳承中的積極作用,盡可能地減少其消極負面影響[12]。首先,從傳播者的角度來看,傳播人要了解民俗知識,加強自身的民俗理論修養,合理運用傳播技術,盡可能地減小商業化對民俗傳承的負面影響。其次,作為“民俗人”要主動學習傳播知識,掌握了解現代傳播的規律,熟練運用各種現代傳播技術手段,為民俗傳承做貢獻。第三,在理論上要加強民俗學與傳播學、新聞學等學科的融合,在高校開設民俗傳播學、影視民俗學等,加強民俗傳播規律的研究與人才的培養。最后,呼吁國家有關部門在覆蓋面廣泛的媒體上建立公共頻道或民俗頻道,以生動活潑、雅俗共賞的節目內容和形式在全社會普及民俗知識。
四、結 語
在現代社會里,離開了大眾傳媒,民俗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很難開展。今天,要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和擴布、保護和開發,離不開大眾傳媒的介入和作用,而大眾傳媒要達到“傳通”,實現自己的價值,需要對內容、角度方式進行選擇,需要充分考慮并努力適合受眾的心里思維習慣,大眾傳播和民俗文化關系密切。因此,我們要強調文化遺產的全面保護,留住民族文化的靈魂,充分調動并利用大眾傳媒的力量,從民俗文化環境中去開展大眾傳播活動,從大眾傳播角度去思考民俗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仲富蘭.中國民俗文化導論[M].江蘇: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任騁.從“民俗”到“民識”──略論民俗研究學術取向的轉換[J].民俗研究,1999(1).
[3] 黃鳳蘭.新時期中國影視民俗學的現狀與問題[J].西北民族研究,2002(2).
[4] 張舉文.邁向民俗學的影視與民俗研究[J].民俗研究,2007(1).
[5] 湯擁華.民俗影視何以為學?——評黃鳳蘭著《中國民俗影視》[J].中文自學指導,2005(2).
[6] 黃鳳蘭.從民俗影視片的特點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江西社會科學,2005(12).
[7] 安德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俗學的兩難選擇[J].河南社會科學,2008(1).
[8] 烏丙安.民俗文化空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中之重[J].民間文化論壇,2007(2).
[9] 周福巖.民間傳承與大眾傳播[J].民俗研究,1998(3).
民俗體育作為一種由民間各少數民族逐漸傳承下來的體育活動,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十分明顯,因此民俗體育多與一些特定的民俗習慣有關。我國地域廣闊,少數民族數量眾多且呈“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因此民俗體育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呈現出分布地域性、分散性、形式多樣性等特點。這些形式多樣的民俗體育活動蘊含著各民族獨特深厚的民族文化,它們歷經千年時間的積淀,最終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俗體育活動。
2.開發利用民俗體育的價值意義
(1)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調查資料顯示,近二十年來,我國學生體質在持續下降,肺活量、耐力等體能素質指標均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肥胖學生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身體素質的要求已越來越迫切。軍校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更為嚴格,更需要其具有良好的體質。民俗體育不同于傳統的體育項目,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學生W習起來積極性更高。因此,學校應當大力開展民俗體育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
(2)促進民俗文化的傳承。民俗文化是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重要的文化傳承,也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內核。但是目前我國的民俗文化發展現狀不容樂觀,許多經典的民俗文化藝術都在日漸衰落,保護傳承民俗文化的任務迫在眉睫。適當開展民俗體育活動可以從很大程度上促進民俗文化的傳承。把民俗體育文化融入大學生群體中去,令大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深切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加深大學生對民俗文化的理解,這十分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3)推進體育教學改革。近年來, 我國的教育事業正在不斷進行變革與創新,體育教學內容改革也不斷深入,許多高校尤其是軍校的體育訓練項目太過單一枯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到較大影響,因此許多軍校正在逐步對本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和形式做出較大的改革。在一些基礎性體育項目得到普遍推廣的同時,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體育項目也得到了較快發展,這些民俗體育項目的推廣,擴大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選擇面,提高了學生根據所選體育項目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推進了體育教學改革,豐富了體育文化教學形式,可有效促進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3.開發民俗體育的措施
(1)重視民俗體育教學。現階段,許多軍校對民俗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甚至一些學校還未開展任何一項與民俗體育有關的教學活動,因此,重視民俗體育教學、加大民俗體育教學宣傳和扶持力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可以通過開展一些活動向學生推廣、宣傳民俗體育,如開展競技比賽活動,不定期舉辦民俗小講座,都是向學生宣傳民俗體育的有效方式。
(2)提高教師教學資質。現階段雖然軍校的體育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資質,但是部分教師對民俗體育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在民俗體育教學方面缺乏相應的實踐和經驗,為此,學校應當做好民俗體育教學的人力資源工作,任課教師也應當在提高自身專業體育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渠道加深自己對民俗體育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參加一些訓練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綜合教學素質。
(3)因地制宜,與本地特色相結合。民俗體育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因此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特殊性,學校在開展民俗體育活動時,可以將民俗體育項目與本地的特色相結合,因地制宜,以增強本校學生的民俗文化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使民俗體育的效用得到最大發揮。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的大力宣傳下,民俗體育得到較快發展,這對傳承發展民俗文化、豐富體育教學形式、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具有深遠意義。但要使民俗體育的效用得到最大發揮,還需要國家、社會及個人三方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在多元化文化發展的趨勢下,面對當今世界復雜多變的文化潮流,傳統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問題又回到現代文化的陣地里。在新的課程改革下,利用傳統民俗文化,開發語文課程資源,讓學生從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各個角度重新感悟民俗文化,讓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進生活,走進語文課堂,走進語文世界,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特殊功能,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使中華傳統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得以光大。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強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傳統文化智慧。”語文作為文化載體之一,決定了語文學科的特殊性。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離不開語文。在西方文化不斷沖擊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今天,我們應該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歷史使命,探尋語文教學的新思路、新渠道,深入研究民俗文化,豐富語文教學,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特殊功能,讓學生在祖國燦爛的文化長河中游弋、翱翔,使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得以光大。
一、利用傳統民俗文化,開發語文課程資源
1.經典詩文背后氤氳著傳統民俗文化的氣息
通過閱讀《江南》,可以了解江南水鄉人們親水采蓮民俗風情,通過理解《敕勒歌》,可以明白塞北草原游牧民族騎馬縱歌的生活習慣。我們語文教材所選的詩、詞等古代作品中,不僅積淀著豐富的古代文化知識,也積淀著豐富而深厚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這就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在傳授語言文字知識,進行人文教育的同時,認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涵,并通過恰當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真正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的真正價值,從而自覺地接受優秀的傳統文化。
2.名家文本里面薈萃著傳統民俗文化的精神
“語文的文本價值與學生獨特體驗的完美結合。”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已不僅是物質層面的鴨蛋、精神層面的鴨蛋,它更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它承載著作者自我的精神,更承載著一個民族應有的精神。只有用文化視野和生命的歷程去解讀它,人才能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這一刻,學生的情感在民俗的熏陶中得以升華。端午的鴨蛋,就是一卷精神的膠片,上面承載著作者對童心的復蘇、故鄉的緬懷和對民俗風情的追念。
3.山光水色中間流連著傳統民俗文化的影子
在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山偉岸、水奔騰,草木有情,蜂蝶有意。利用好這些蘊含在文字、景色背后的人類幾千年來賦予“物”的特殊含義,可以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樹立良好的道德修養。
4.故事傳說背后掩藏著民俗文化的精髓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更多經典的、優秀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等進入到小學語文教材。這些不僅是小學生學習語言的好材料,而且往往蘊藏在豐富的民俗文化知識,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了解悠久燦爛的華夏文化。
二、利用傳統民俗文化,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教授曾說:如何對待文化遺產,不僅是一個文化問題,還是一個關系民族的命運與走向的問題。當前,外來文化對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多,在情人節、圣誕節、萬圣節等“洋節”的不斷沖擊下,傳統民俗文化在學生的思想中日益淡化,作為語文教師應對此予以足夠的重視。
1.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慶祝活動
比如舉行一些“元宵節——我和花燈有個約會”;“清明——追尋英烈的足跡”、“端午——走進屈原的世界”等活動,對于發掘和弘揚民俗文化,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搜集身邊的民俗風情
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這正是說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民俗風情。如參觀名勝,收集對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誦讀欣賞”中介紹了一些膾炙人口的對聯,教師可以在講授了文本中對聯知識之后,要求學生收集體現家鄉文化特色的對聯。這樣,學生既能鞏固文本知識,又加深了對家鄉民俗文化的了解。家鄉的西楚霸王項羽故里,泗水古國遺址、嶂山森林公園等名勝古跡,均有反映家鄉歷史、展現家鄉文化的對聯。
3.開發鄉土資源
在用好文本資源的基礎上,教師應努力開發與語文教學有關的鄉土資源作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課堂帶入大社會,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家鄉,親近家鄉,培養深厚的鄉土情結。開發鄉土資源,當以活動為載體。在明確活動目的、細化活動要求的基礎上,教師要放手由學生具體操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中國是一個世界文明古國,民俗文化資源博大精深,是我們語文教學當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資源。民俗文化走進語文課堂是大勢所趨,弘揚民俗文化是時代的強烈呼喚,也是語文教學的迫切需要。為此,我們應該堅記魯迅先生所說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們應該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民俗文化教育,努力將民俗文化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深處,讓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進生活,走進語文世界,走進語文課堂,讓每位學生都擁有一個開滿民俗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關鍵詞:物聯網系統 非物質設計 交互性 文化現代性
檢 索:.cn
Abstract :Through researc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non-material design theory act on the Tianjin folk culture, digging out the culture of modernity, economic value into a series of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non-material design services to the global, proposed the idea of building Tianjin folk culture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Find a new way for the heritage of Tianjin folk culture.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s, Non-material Design, Interactivity, Cultural Modernity
Internet :.cn
引言
早先在天津舉辦的“紀念媽祖旅游文化”研討會上,民俗學家烏丙安先生指出:21世紀將是全世界從經濟高溫的時代轉向文化高熱的嶄新時代,我們應盡快把握和關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并予以弘揚光大,以適應這個時代的潮流。[1]時至今日,烏丙安先生的推論已被天津乃至整個中國推動保護民俗文化的浪潮印證。對天津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僅是學術界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更關乎天津城市建設與發展及構建天津品牌文化與地域性特色能否順利進行等決策研究。
一、天津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與發展趨勢
天津民俗文化資源豐富,民間信仰廣泛龐雜,特殊的自然經濟、人文環境和社會歷史條件,造就了天津特有的津味兒文化。其民俗文化產品講究“巧而得體,精而合宜”,強調物質因素與人文因素、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外觀形式與內涵意蘊、裝飾紋理與質地結構、人工意匠與天然情趣的結合[2],是對“以人為本”的中國式美學與哲學的詮釋。
如此豐富的民俗藝術寶庫,卻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迅速被國際主義“再造同化”。雖然政府制定很多保護性的舉措,但市場的缺失讓那些治標不治本的“藥方”回春乏力,民俗文化發展難掩頹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產品存亡皆由市場規律決定,任何政策措施都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民俗文化資源運用不當的產品出路問題。民俗文化正由人們傳統價值觀的改變與民俗觀念的淡化逐步喪失其原有市場,為天津民俗文化謀求適應時代步伐的發展之路迫在眉睫。
二、基于物聯網系統的天津民俗文化資源整合
(一)運用物聯網系統實現天津民俗文化現代性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民俗文化的良性發展需要首先對“核心文化資源”有清晰地認識。林亭口高腿子高蹺、漢沽飛镲、掛甲寺慶音法鼓等榮列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藝術瑰寶既然是“優質的”又為何陷入“曲高和寡、少人問津”的尷尬呢?引用民俗學家烏丙安先生的話,人們需要被滿足“對傳統民俗文化的現代化需求”。實現文化現代性是關鍵。文化現代性是傳承文化在現代生活中存在價值認定的基本標準。人總會利用一切條件參與到各種文化圈層中,實現分享人類共同創造的文化財富的愿望。[3]現代人對文化傳統有區別性對待,提升某些文化資源本身潛在的現代性價值,使其中許多民俗不再是“古化石”或“歷史殘留物”是實現文化現代性的重要意義。實現文化現代性,不能一味的單向傳遞“文化需要被保護”,更需要現代化科技知識、理論創新,能動性的輔佐、推進文化的現代性進程。
物聯網技術主要解決物品到物品,人到物品,人到人之間的互連。利用計算技術監測和控制物理設備行為的嵌入式網絡化物理系統CPS(cyber―physical systems)可以將完全分割的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結合,通過虛擬世界的信息交互,構成一個高效、智能化的物理世界。[4]物聯網的特性決定了以此為技術支持的天津民俗文化經過設計轉化而成的物品與非物質產品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將能夠實現與用戶人群的順利交互,最終完成對天津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二)物聯網系統為天津民俗文化信息傳遞提出新設想
物聯網系統不同于單純的互聯網,物聯網有虛擬網絡,同時也要有實體“物”作為信息載體。而完善的物聯網系統,是對非物質設計在內容上的擴充。對載體物的關注,將能為天津民俗文化元素表達提供更多可能。用可觸及的物承載一部分文化信息,這種可觸可感使用戶更愿意和更順利的去接受非物質形式的信息,進而主動接受物聯網系統提供的新型文化信息服務。如圖1天津理工大學學生設計的“銀魚”天津旅游信息導航儀,運用天津四珍之一的銀魚造型結合楊柳青年畫兩大民俗符號整合而成的旅游信息導航儀,作為物聯網的信息終端,承載部分民俗信息的載體使用戶能更加直觀的了解、認識天津民俗文化。
三、天津民俗文化的非物質設計理念
天津民俗文化很大一部分精髓是技藝者制作或表演的過程,這種文化的非物質特性決定其傳承與發展將遇到更多困難。如中國一些少數民族的原生態歌舞、戲曲,有許多原本只允許出現在特定的節日或場合,為了迎合市場需要,這些民俗文化最終淪為程式化的表演,被庸俗化和商品化,甚至出現將時間、空間跨度極大的民俗歌舞、戲曲、服飾等匯總于一個龐雜的“偽民俗村寨”,[5]傳承文化成為娛樂大眾的跳梁小丑。可見,缺少對文化本質的深刻認識;專業系統的策劃與經營;宏觀、可持續的發展策略方針的制定,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其經濟價值合理性轉化將難以成功。
非物質設計是以信息設計為主,基于服務的設計。它跳出了傳統意義的對單一物的考慮,而是對由該物組成系統的全局性照應。非物質設計以其服務于全局的系統性理念特征,合理化運用于天津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將能對天津民俗文化宏觀格局制定出清晰、長遠的發展戰略。同時,結合物聯網技術,將天津民俗文化融合進這種新時代的產品中,其所承載的文化信息量將會呈放射狀傳遞給用戶,并且這種信息傳達更具有時代感、易于被用戶接受甚至主動引導用戶接受,對天津民俗文化的傳承將做到能動、主動。網絡信息平臺將為天津民俗文化更加合理、可持續的挖掘出經濟潛質,順應時代與全球化市場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信息化、交互性、對各方信息反饋與策略制定、修改的高效性,結合物聯網系統的非物質設計理念為天津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經濟價值挖掘開啟了嶄新的大門。
四、天津民俗文化的非物質設計策略構想
(一)天津民俗文化的系統化非物質設計策略
天津民俗文化的表達,一種方式來自“物”,非物質設計的前提仍要有“物”作為載體,承載非物要傳達的重要信息,如產品設計表達中應用文化元素,在產品的形態與意義中使人體會到文化的特色和魅力,達到傳遞文化信息的目的,如圖2天津理工大學學生設計的“連年有余”茶具產品,運用天津楊柳青年畫的造型理念,將傳統文化中的繪畫要素進行整合、創新,在能夠突顯楊柳青年畫的文化底蘊的同時達到傳遞文化信息的目的。茶具成為傳承天津民俗文化的物質載體;
另一種方式則可利用“非物質”的網絡、服務等一系列形式滿足人對文化的認知。利用具有“物質”載體的非物質設計方式實現文化傳承。既考慮到對載體物形態、功能的開發,也將由載體物承載的非物質要素的設計系統化,提出完整的設計開發策略方法。在此基礎上,發揮物聯網的特色,將各個“物”與“非物質介質”系統、層次的聯系、統一,實現設計單體的細致深入與設計系統整體的全面、多元化表達。
(二)天津民俗文化物聯網信息平臺
通過電腦、手機、公共設施的交互平臺、旅游紀念品結合數字化技術等一系列電子終端,運用網絡技術共同構建出天津民俗文化物聯網信息平臺,在結合非物質設計理念的基礎上,將能夠實現完全不同于傳統民俗文化信息網頁的功能飛躍。
首先,電子信息載體物的形式設計的多樣性,使用戶在視覺與使用感受上更加直觀具體的加深對天津民俗文化的認識。提升載體物造型的美觀度、易用性、增加時代感,將能夠吸引潛在用戶,擴大民俗文化的影響力,拓展其經濟潛質,最終實現文化傳承。如前文提到的銀魚導航儀,作為終端在形態與使用方式上都使用戶感受到天津民間繪畫藝術的特色,直觀且深刻。
其次,物聯網系統將更好的實現民俗文化信息的分眾傳播,也就是民俗文化信息可以根據不同受眾的不同需求點有選擇的進行傳遞。更好的實現用戶、企業、市場、民藝家之間的信息交流,突顯出物聯網系統的交互性、高效性特征。
第三,非物質設計理念的運用使網絡信息平臺所具有的功能更全面、具體、人性化。源于其服務于全局的系統性理念特征,以實現天津民俗文化資源傳播最大化為目的,非物質設計理念將會把網絡信息平臺如何實現易用性、交互性、高效性放至首位。細化到各個人機界面、功能分區、按鍵反饋、鏈接方式、用戶操作方式等細節的設計中。
由物聯網系統結合非物質設計理念,構成的天津民俗文化信息平臺如同敏感的神經系統,各個神經節點上是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實體物”,非物質信息則通過各個神經節點不斷來回往復穿插,傳遞各種民俗文化信息。天津民俗文化物聯網信息平臺的建立將能使以前人們對某一民俗文化的單一理解升華為由某一文化點引申、拓展出放射狀的文化信息網,文化知識將能夠觸類旁通。文化傳遞的同時實現文化類產品的創新、創意產業鏈升級,最終實現文化類產品功能的超前性與能夠通過物聯網絡不斷升級的目標。
結語
【關鍵詞】大眾傳播媒介;陜南民俗文化;傳承;變遷;影響
陜南位于漢水流域上游,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地處西部和中部地區南北交會之處,由于其地理環境、社會環境和歷史環境的獨特性,以及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文化,既交叉融合,兼容了中原和西北地區的許多特點,又形成了自成體系、別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年節習俗、婚姻習俗、民間活動、其他習俗等。
民俗是人們(包括不同民族、階級和階層)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創造、孕育和傳承的風俗、習慣、心理、觀念。[1]民俗文化即民間風俗文化,是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人們普遍認同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有著濃厚的時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對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認知和思維判斷都有一定影響。
時代的發展,大眾傳播媒介產生后,成為民俗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傳媒以其強大的傳播速度、力度和新興的傳播方式,加深了報道內容,也加大了民俗文化傳播的廣度和深度,促進了民俗的跨民族、跨地域和跨文化傳播,給傳統民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極大地影響了民俗文化傳播。作為我國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陜南民俗文化日漸受到新傳播環境下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隨之出現變化,一些傳統民俗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或被簡化,而一些新的民俗文化慢慢被人們接受并融入當地傳統的民俗文化中,像結婚穿西式婚紗、禮服,但仍保留了陜南當地的特有風俗,如公婆化妝等,只是其中也融入了現代時尚元素。
一、陜南民俗文化的變遷
大眾傳播媒介,作為大眾交往、信息傳播的工具,其諸多的傳播優勢使人們越來越多地選擇運用大眾傳播媒介這種工具來反映、記錄、描述和詮釋民俗文化,其對民俗文化變化產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傳播環境下,傳統的民俗文化正發生變遷和整合。
民俗文化傳播環境的變遷。傳播學大師麥克盧漢指出,“媒介即訊息:任何技術都在逐漸創造出一種全新的人的環境,環境并非積極的包裝用品,而是積極的作用進程”。傳播環境是存在于傳播活動周圍所特有的情況和條件的總和,如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媒介環境、教育環境等,是物質條件和非物質條件共同構筑而成的整體環境。傳播環境往往以特定的時代、民族、區域等為傳播背景,民俗的變遷是一種客觀規律,并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但民俗文化往往和特有的傳播環境緊密相連,傳統的相對穩定的傳播環境保證了民俗文化傳承的純正性,但也帶來了傳播范圍小的弊端。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進步、交通的便利、地區交往的頻繁、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群體范圍和地域范圍不斷擴大,舊時的較為封閉的以言傳身教為主的民俗傳播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傳播環境的改變相應地帶來了民俗文化的變遷。
民俗文化傳播媒介的變遷。傳統的民俗傳播,大多為口語傳播、小范圍的群體傳播、儀式活動傳播及組織傳播。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使得記錄、反映和傳播民俗文化的媒介日趨增多,如2011年漢中本土電影《迷途》就是通過電影這種媒介宣傳了本土文化。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電影、互聯網、手機等大眾傳播媒介,尤其是近年來以網絡、手機為代表的“第四媒體”和“第五媒體”已深深滲入民眾中,帶來了信息傳播領域的全新變革和媒介空間的擴大,新的傳播媒介日漸成為民俗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和傳播途徑,加速了不同區域、不同環境下民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一般而言,傳統民俗文化只在特定領域流行和傳承,而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可打破這種時空局限,在較大范圍內實現較長時間的傳播,且媒體化的民俗文化更易于被反復復制、加工,不斷活躍于傳播領域,影像傳播中,民俗文化已漸漸成為其中重要的傳播元素,只是這種民俗是被加工、改造過的“民俗”。
民俗文化內容和形式的變遷。民俗在數千年的傳播和傳承過程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會根據時代、環境、文化、經濟等方面的變化而不斷變遷、融合和創新。如陜南舊時興盛的趕廟會,多設在寺廟或附近的集市,在節日或規定的時間舉辦,以寺廟的名稱為會名,趕廟會也被稱為“趕會”。這類廟會,其實就是在過去交通不方便的情況下,人們進行物資交流的一個場所。隨著交通逐漸便利和物質的豐富,現在的廟會已經不是傳統形式上的商品買賣場所,而是廟宇確定的會期,以進行敬神祈禱、許愿還愿等儀式性活動為主,有時還會安排一些當地的戲劇、雜耍或頗具特色的民間活動。再如過去由于條件的限制,結婚時接親、送親都是走路或騎自行車,如果在路上遇見另一個結婚的,叫“沖喜”,是不吉利的,新娘之間要互換腰帶、手絹或提前準備好的小禮物,而現在都是坐汽車結婚,路上遇見另外的新人也不必下車互贈禮物。
當然,這種民俗文化的變遷和受眾心理變化也有一定聯系,受眾的需要和選擇心理也會促進其有意識地選擇保存和傳承一些和自己生活緊密相關或自己能理解、記憶的民俗,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民俗文化內容和形式的變遷。
二、大眾傳播媒介對陜南民俗文化變遷的影響
促進了民俗文化的傳播,具有廣泛性特征。民俗文化有了大眾傳播媒介這些新興載體,其傳播廣度和速度、便利性有了極大改善,大眾傳播媒介和民俗文化兩者的結合,極大地增加了民俗文化的傳播速度,跨地域、跨媒介傳播,使傳統的民俗文化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構建了一種基于現代化傳播環境和傳播手段下的全新的民俗文化氛圍,增強了民俗文化的影響力。大眾傳播媒介的廣泛性、迅速性促進了民俗文化的傳播,民俗文化成為大眾傳媒報道的一項重要內容,擴大了民俗文化的傳播范圍,使之具有廣泛性的特征。大眾傳播媒介對民俗文化的傳播,大多是通過對民俗內容報道、民俗文化意義的解讀等方式表現出來,如媒體對于褒河棧道、漢中社火、飲食小吃等的報道。
根據鐘敬文先生的觀點,民俗具有四種主要的社會功能:教化功能、規范功能、維系功能、調節功能。此外,它還可以在一定時期統一群體的行為與思想,使社會生活保持穩定,使群體內外所有成員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民俗傳播,就是利用大眾傳媒傳播民俗文化,使人們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與民俗生活,同時反映其時代變遷。”[2]陜南民風淳厚,歷來有著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民俗,2010年8月,陜西城固縣博望鎮在新農村建設中首創以“知足知恩、知榮知恥、知法知德”為主題的“六知”農民教育活動,評選“好婆婆”“好媳婦”,引起社會、政府和媒體的普遍關注和重視,新華網、網易等紛紛予以報道轉載,正面且在全國范圍內傳播和推廣了陜南優良的民俗文化。
大眾傳播時代,陜南民俗文化的發展正處于一個全新的時期,大的社會環境賦予了民俗文化傳播活躍的氛圍,因此陜南特有的民俗文化要得到進一步的傳播與傳承,應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強化并泛化其自身的傳播。
大眾傳播媒介的技術手段和民俗文化的藝術性相融合,使民俗文化更具傳承性。傳統的傳播環境保持了民俗文化傳播的穩定和純正,但也限制了其在大范圍傳播,其傳承的范圍往往越來越小。傳承是文化的代代相傳,大眾傳播媒介先進的技術性和良好的存儲功能,使民俗文化得以形成紙質、影像資料或電子文檔保存,避免了某些民俗文化在某一時期的小范圍傳播中遺失。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大眾傳播方式破壞了傳統的傳承氛圍,對民俗文化傳承并不能起到顯著作用,但我們必須看到,大眾傳播通過技術手段很好地保存、推廣、宣揚了民俗文化,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高了一些不利于口語傳播的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任何民俗文化,只有讓越來越多的受眾知道、了解、關注,才能激發人們去保護、傳承民俗文化的欲望。另外,隨著博客、播客、拍客的興起,手機媒體和互聯網的結合,使得更多的民俗文化得以被人們(更多的是青年一代)發現、挖掘并隨時進行傳播。
如匯聚了巴蜀文化、秦隴文化、吳楚文化,極具地域民俗文化特色,作為陜南民俗文化重要傳承的漢中社火,本是由民間發展而起,起初為群眾拜神祭祀的活動,后逐步演變為群眾吉慶的集社活動,多為民間自發行為,漢中日報、漢中電視臺等媒體相繼對漢中社火進行相關報道,將這種傳統的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的陜南民間藝術融合了大眾傳播媒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去研究、保護,也引起了政府的關注和重視,每年都由政府組織協調,或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3天,由鄉鎮輪流入縣城進行社火游演,或組織參加陜南首屆民歌節、漢中市文化藝術節、南鄭縣“兩節一會”等活動,社火在傳承的基礎上發揚光大,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通過媒介欣賞到這種獨特生命力的民間藝術,深受群眾青睞,增強了民眾的歷史文化感。
傳播的片面性和選擇性。議程設置理論認為大眾傳播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但可以通過提供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哪些事實和意見及他們談論的先后順序。從陜西的漢中、安康等地方媒體看,對于陜南民風民俗的報道還是較為頻繁,如社火、皮影戲、桄桄戲、丈頭木偶等,這些都是藝術傳播的重要內容和形式,也是目前地方媒體文化報道的內容之一,但遺憾的是,地方媒體的影響力不大,難以形成大范圍傳播,而國家級媒體對于此類報道是有限的,報道內容也更多選擇一些知名度較高的民俗文化,而且報道過程中,往往融入編導、主創等媒體從業人員對民俗文化的理解,易使民俗失去原生態的面貌,傳播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這樣的傳播內容和傳播范圍也會逐漸影響受眾對于地方民俗文化的認知。
大眾傳播媒介的興盛,一方面促進了民俗文化的傳播,但在一定程度上,大眾傳媒在對民俗文化傳播的過程中,為受眾提供的是一種典型的媒體環境,傳播的是一種影像化或媒體化的民俗文化,弱化了民俗文化傳播中的人際傳播和群體傳播,如過年時人們不再走親訪友拜年,甚至也不再寫信、寄賀卡,而是通過電話、手機短信、電子郵件、QQ、MSN、微博、微信等方式拜年,一些傳統的年節民俗文化逐漸被人們所遺忘或忽視,媒體化的年節民俗更多地被人們接受并成為一種新的民俗。而且傳媒在傳承民俗、創造新民俗文化的同時,民俗文化的大眾傳播慢慢脫離了傳統民俗活動特有的氛圍,未能有效發揮民俗文化獨有的感染力效果,且媒體化的民俗文化傳播的傳受雙方缺乏面對面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俗文化的現場性,難以引發受眾的認同感,降低了民俗文化傳播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大眾傳播媒介時代,傳播環境和傳播媒介的變遷,使得大眾傳媒通過現代化的技術和媒介手段影響民俗文化已成為一種必然和無法更改的趨勢,這是社會發展的潮流所在,民俗文化是需要傳播的,只有在傳播中才能煥發其新的生機。應當看到,大眾傳媒在民俗文化和受眾間構建了溝通和傳播的橋梁,我們在盡可能利用大眾傳媒發揮其傳播、傳承民俗文化的優勢的同時,充分發揮大眾傳播媒介善設議程的功能,更要注意維護陜南固有的民俗文化傳播、傳承的原生態環境,讓更多的民眾了解、認知陜南特有的民俗文化,讓其在時代演進過程中,在保持陜南民俗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具有越來越豐富的表現形式和越來越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為陜西理工學院“漢水文化”省級重點學科資助課題《傳播學視闕下陜南民風民俗變遷研究》(SLGH1241)]
參考文獻:
[1]李喬.談談民俗的特點[J].道德與文明,1985(5).
[2]葛苑菲.新聞報道中的民俗傳播及其功能[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