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范文

        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

        第1篇: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范文

        關鍵詞:高職教育;人工智能;轉型發展

        一、高職教育現狀

        (一)客觀層面

        (1)社會面。當前社會發展處于轉型關鍵期,高職教育迎來全新發展機遇,對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傳統思想中,家長學生都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高職教育。隨著社會給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很多高薪崗位,部分學生主動選擇高職院校進修學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高職院校必須以社會發展趨勢為導向,及時調整自身發展戰略。(2)政策面。在新課程改革視域下,政府高度重視高職教育的發展,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如《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學校專業頂崗實習標準》《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極大的推動了高職教育的穩定發展。

        (二)主觀層面

        (1)教學理念。高職教師受傳統思想影響,往往重視成績和理論知識,亟需引進新的教學理念,并落實在實際教學中。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人工智能時代,自身轉型創新的必要性,正積極將全新的教學理念貫穿在人才培養過程中。(2)教學方式。高職教育逐漸創新教學方式,將頂崗實習、校企合作、實訓教學等應用在常規教學中,適應時展,彰顯職教特色。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理念未發生變化,能力無法滿足新型教學方式需求,存在亟需改進優化的地方。(3)教學體系。只有完善的教學體系,才能為高職教育的改革創新提供依據參考。當前高職教育體系中含有諸多不足,如學科單一、理論與實踐比重不協調、知識內容陳舊等。高職教育要想適應新時展趨勢,應積極完善教學體系。

        二、人工智能現狀

        (1)國家戰略。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35號),提出科技創新的主要方向是人工智能,提倡積極構建全新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協同機制,進一步完善人工智能教育體系,實現人才儲備和梯隊建設的目標,推動智能經濟的發展。各部委也積極頒布一系列政策,如《智能制造2025》《“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等[2]。可見,國家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人工智能已成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2)產業發展。多年的探索,人工智能技術有了明顯提升,在問題求解、泛邏輯理論、不確定推理、拓撲學、圖像處理、模式識別、專家系統等方面有了顯著研究成果,一部分成果甚至領先世界水平。例如我國在模式識別領域的研究,文字識別、語言識別、虹膜識別都取得優異成果,被廣泛應用在生物醫藥、機器人視覺研究、衛星遙感、自主導航、軍事等領域。企業十分關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應用,像360人工智能研究院、阿里人工智能研究院、百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研究,使應用和商業價值最大化。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人工智能產業創造700億元市場價值,預計在2020年產業規模超過1600億元。

        三、人工智能推動新時代高職教育轉型發展的必要性

        (一)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高職教育發展的目的是培養適合崗位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人工智能時代,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大部分崗位對人才的需求發生明顯變化,逐漸形成了“機器換人”的局面。企業中簡單、重復、勞動強度大的崗位,都由智能機器人予以代替。例如在京東電商的物流中,出現無人機配送方式,直接沖擊了傳統人工物流配送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智能機器人走向物流配送的工作崗位,形成全新的工作體系。此外,在生產制造的質檢環節,由于傳統人工監測方式存在諸多不足,應用人工智能的圖像識別技術,可以實現對產品質量的動態檢測。可見,人工智能時代會有大批崗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機器人。高職教育必須轉變以往的教育模式,順應時展趨勢,結合社會崗位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調整高職教育方向,實現高職教育價值。

        (二)國家發展戰略的要求

        以往的發展致力于“中國制造”,但新時代“中國制造”已無法提升綜合國力,國家必須調整發展戰略。人工智能時代將“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中國智造”。這一發展戰略的轉變,能看出先進科學技術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為了2025年實現“中國智造”的目標,高職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順應國家發展戰略的調整。同時,高職教育轉型過程中,轉變以往以理論、成績為主的思想觀念,對人才進行更加系統的培養,調整理論知識、實習實踐之間的關系比例。人工智能時代的高職教育轉變與創新,可以加大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力度,使人才綜合素養得到更好提升,滿足“中國創造”的需求。

        (三)學生自身價值實現的需求

        時代的發展使高職學生的思想發生變化,傳統的高職教育雖能提高學生專業能力,但并不滿足當前企業對工作崗位的需求,學生無法實現自身價值。曾經的學生,沒有認識到自身與社會的關系,存在“得過且過”等不良思想。新時代,高職學生逐漸認清自身地位,意識到自己與國家民族是“命運共同體”,是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要力量。高職教育轉型創新,根據時展要求、學生需求,合理調整教學方案與計劃。

        第2篇: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范文

        關鍵詞:人工智能;網絡教育;應用;前景

        中圖分類號:TP18

        “人工智能”一詞最早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在Dartmouth學會上提出的。它是計算機技術的一個分支學科,但又同時包含了很多領域的不同學科,例如生物信息學、機械理論學、數理推論、語言文化等,它的研究領域非常的廣泛,包括機器翻譯研究、智能控制研究、專家系統學、機器人研究、語言和圖像理解研究、遺傳編程研究、自動程序設計研究、航天科學與應用、龐大的信息處理、儲存、管理研究。此后,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開始了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國際上比較先進的研究機構有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賓夕法尼亞大學、耶魯大學、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索尼公司等,中國的先進研究機構主要有清華大學、北京紫光優藍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北京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幾十家機構。

        目前,將人工智能應用在網絡教育中是很多研究者關注的熱點,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取得了一些先進的成果,但是在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研究人員進行解決并創新。本文首先介紹了網絡教育的現狀,探討了人工智能在網絡教育中的應用,通過研究提出了做好人工智能在網絡教育中應用的有效措施,最后對人工智能在網絡教育中的發展前景進行展望。

        1 網絡教育的現狀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的觀念以及接受教育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網絡教育文化”日趨成熟。網絡的發展給傳統的教育模式帶來新的挑戰,它除了將傳統教育模式的一些顯著不足進行了改變以外,同時使教學更富有吸引力和生氣,吸引更多的人愿意到Internet教學中來學習自己想要的知識,他們可以不受時間、空間、身份的限制,到這個虛擬的課堂來進行“充電”。但在當前,網絡教育還在初級的發展階段,在實際的推廣和應用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在網絡遠程教育的過程中,支持學習的服務系統沒有很好的滿足學習者的要求,引導學習者學習的手段和給學習者答疑的方法都比較落后,服務的方式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限制;

        (2)網絡實驗教學中有很的問題存在,例如空間的分散性差,時間的流動性和自主性差,除此之外,便攜性也比較差等;

        (3)目前,雖然網絡教育中進行的考試具有開放性,但是考試的公平公正性、考試類型的科學性、出題的權威性都很難保證;

        (4)目前來看,網絡系統本身具有了信息查詢能力,但這種查詢的能力是很有限的。

        2 人工智能在網絡教育中的應用

        2.1 智能決策支持系統

        智能決策支持系統是在1980年左右由美國的研究大師波恩切克提出來的,是決策支持系統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的產物。目前,由于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在網絡教育的應用和研究方面表現出很強的發展潛力。例如,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在數字和移動圖書館中的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系統能夠為數字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提供決策和管理所需的數據、信息,幫助他們明確決策和管理的目標,通過建立決策模型并加以修改或完善,為數字圖書館正確、有效的管理和決策提供必要的支持。

        2.2 智能教學系統

        智能教學系統是在1970年以后迅速發展起來的,可以為學習者提供一種智能的授課環境,它將計算機的模擬功能來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先進的教學手段,共同形成一個交互式的開放的教學系統,在這個學習系統中,學生可以主動的獲取學習知識,系統可以根據學習者的個人情況來進行合理和科學的教學,以達到最佳的、理想的教學效果。

        2.3 智能導學系統

        支持服務是現代計算機網絡教育系統的重要構成要素。建立和維持一個高效靈活、強有力的支持服務子系統是有效地開發、管理和實施計算機網絡教育項目的保證。智能導學系統可以創造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使學習者方便快捷地調用各種資源,以獲得學習的成功。

        2.4 智能硬件網絡

        智能網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興起的研究課題。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通過網絡進行學習,不僅要求多媒體綜合化的信息處理能力,而且要求網絡能夠提供高級信息處理能力。就目前的狀況而言,對現有的計算機教育網絡賦予其一定的“智能”,從硬件性能本身加以提升是一種不乏遠見的選擇。

        3 做好人工智能在網絡教育中應用的有效措施

        3.1 加大資金的支持

        對于做好人工智能在網絡教育中的應用工作,絕對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因此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做好相關的預算,落實好國家對于支持人工智能技術的相關政策,對于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科研單位要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支持這些企業、科研單位的研究工作,促進人工智能在網絡教育中更好的發展和應用。

        3.2 加快人員培訓工作,建立技術研究團隊

        人工智能在網絡教育中的應用工作具有技術性、專業性強等很多特征,因此,必須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同時還要對這些人員進行全面的業務培訓,使得這些人員既要懂管理,又要精通人工智能的專業知識,通過全面的業務培訓和人才引進,建立人工智能的技術研究團隊,使得這些人的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所創新,保證人工智能在網絡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3.3 加強和先進研究機構的合作

        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究方面,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而我國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究的能力較低,與上述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縮小這種差距,實現人工智能在網絡教育中更好的應用,就需要我們的研究人員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這些國家的先進研究機構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聯系,借鑒其先進的研究經驗,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一些實際的合作。

        4 結束語

        由于人工智能技術本身存在著巨大的優勢,人工智能網絡技術也會不斷地進行發展而趨于成熟,這將極大地改善并且優化網絡教育的學習環境,全面提升網絡教育的整體教學質量,并有望增強網絡教育的全面開放性。為了做好人工智能在網絡教育中的應用,需要加大資金的支持,加快人員培訓工作,建立技術研究團隊,加強和先進研究機構的合作,使網絡學習的支持服務更加人性化和擬人化,更加體現以人為本的關懷精神。

        參考文獻:

        [1]呂生榮.淺談人工智能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9(01):198.

        [2]張園.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07(34):108-109.

        [3]陸志一,吳學慶.計算機未來的發展趨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04).

        [4]張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探析[J].制造業自動化,2010(08).

        [5]何月瑤.計算機技術發展態勢分析[J].科技創業月刊,2007(05).

        第3篇: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范文

        學校是美國20世紀50年代最早采用人工智能教學法從事英語教育的大學。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性的教學理論,在英語語言教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傳統教學模式

        田納西州立大學是一所由政府資助的大學,地理位置優越,其所在地――納什維爾,是醫療衛生、音樂、出版和交通運輸的重要中心,也是美國鄉村音樂的發源地,素有“Music City USA”之稱,曾在2006年被提名為美國最佳居住地第一名。學校共提供45個學士學位和24個碩士、博士學位,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學、行政管理、心理學、特殊教育和教學、生物科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等七個領域。學校商學院在1994年獲得高級大學商學院國際協會認證,并同時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兩方面得到了國際認可。

        在早期發展階段,由于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學校采取了以人工智能輔助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如今,田納西州立大學的人工智能教學法在美國可謂獨樹一幟。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營造了科學高效的學習環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田納西州立大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設法將文本、圖形、色彩、聲音、影像等信息融為一體,打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內容,而不是機械地灌輸書本知識。這對于激活學生的感知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等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獲取的信息量遠比傳統教學環境下要多,學生學習的態度也更加積極主動,有效地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與此同時,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新技術的應用。當微軟公司剛推出MS Power Point(PPT)時,學校便嘗試將這種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從教學實踐來看,基于PPT的教學課件,具有吸引學生注意力、刺激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特殊功能。教師們借助該課件強大而生動的演示功能和鏈接功能,將自己多年總結的教學內容制作成多層次和交互性較強的演示文稿,利用超級鏈接功能將詞匯、語法、語音和圖像等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形成了線性和非線性課程教學體系,極大地豐富和強化了課堂教學。

        隨著PPT形式、顏色、動畫效果等不同的變化,學生們對課件內容產生了越來越大的興趣,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也更牢固。同時,老師還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自己動手做成幻燈片,拿到班上演示給大家看。學生在準備課堂發言時,會上網查詢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正確使用相關專業知識點,既復習了所學知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實際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

        近年來,學校還自主開發了人工智能化的語言教學軟件,學生可以在校內的任何一個計算機終端上鏈接到服務器上的教學軟件,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環境。

        創設“人工智能”課堂

        田納西州立大學的教學人員認為,語言學習的核心目的是為了形成語言能力,而語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真實語言材料基礎之上的,整個教學活動必須有一個自然、真實的語言環境。而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單詞、句型往往都是教科書上或是詞典上的,與現實生活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利于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為此,他們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大膽引入人工智能技術,與時俱進地吸收當前流行的英語詞匯,并且及時更新一些舊詞匯的新用法。通過人工智能教學系統,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全方位地展示英語文化、英語語言思維以及英語語言習慣,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英語,從而有效地克服傳統英語教學存在的缺陷。該系統不僅有助于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而且拓展了教學空間,讓教學活動從課堂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們可以自由地調取多媒體課件,實現自主學習英語,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與此同時,閱讀及寫作能力培養也是田納西州立大學的一大特色。傳統的閱讀及寫作課主要采用的手段是教師講解,教學內容也大多源自教材,形式單一,內容陳舊,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感。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通過采用人工智能教學系統,使教育教學效率明顯提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掌握不同體裁的語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際目的及篇章結構,幫助學生提升閱讀、寫作能力。教學中,教師將教學內容所屬體裁類型的特點用多媒體一一展示,使學生有效地掌握不同題材的語篇結構,使他們在閱讀理解相關體裁的內容時,能準確理解內涵,并能夠模仿其特點寫出相同體裁的文章。

        借助人工智能系統,田納西州立大學為學生們提供了全方位、自主式的學習環境,同時,他們的學習進度會被計算機完整地記錄。計算機會根據他們各自的學習情況,提供適合的學習內容,使他們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定制“個性化”學習模式

        多年來,田納西州立大學的教育教學活動一直倡導“自主化、個性化”,力求打造以學生個體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在傳統教學中,由于課時短、教學內容多,教師往往無暇顧及每個學生的需求和差異,只能夠設定一個統一的標準開展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進行了多元化教學模式改革,為每個學生定制“個性化”學習模式,使他們擁有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從而能夠同時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同時,學校還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教學活動受到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局面,使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智能教學系統加以解決,也可以通過網絡向教師求助。這樣,他們就有了更為寬廣的思維空間。這對于專業能力的形成而言,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不僅如此,在這種學習模式下,教師的身份也發生了變化――在教學活動中不再是主導者,而是一個參與者、咨詢者、監督者,學生則成了教學活動的主體。

        第4篇: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范文

         

        經過比較詳細研究Alphago的算法發現,它在布局階段的前20步采用人類經驗,之后開始在人類經驗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學習的權重,變得更加的理性以及所謂的大局觀。由于圍棋的復雜性,Alphago也不能在每步都能精確地知道當前棋盤中所有下法的勝率。所以,他采用的是在可以期待的近期(20步以內)綜合價值和勝率會超過50%的走法。從這幾點來看,這次的機器戰勝遠超過國際象棋中人類被戰勝的意義。Alphago的算法是一種新的適應機器的思維,發揮了機器的強項,彌補了機器的短處。這非常讓人感到害怕、悲觀和失望。因為,人生就是一盤棋局。如果50年后,有一個智能科技機器助手,它不能告訴你最終的未來,但是可以告訴你在幾年內的未來,你該如何是好?那這是不是一種宿命論?事實上,筆者在教授數據分析課程的這幾年中,一直在宿命論和未來不確定性兩種相對的觀點中搖擺。數據統計已經有足夠的算法和可靠的實踐在某些方面做出人類無法預計或預見的準確預測,只不過那些領域還很小,比如,庫存的預測、銷量的預測,等等。數據已經在顯示其巨大的價值,而一旦數據預測技術能夠輸入足夠多的變量,采用類似Alphago或更加高級的算法,進而對你個人、你所在組織、公司、國家的短期未來甚至是長期未來做出80%、甚至是90%的準確預測,你會怎樣去接受這樣的未來?!當然,不確定性仍會存在,這是一個好消息。在此,我對Alphago事件嘗試做一些思考分析。

         

        一、Alphago戰勝人類的幾種可能的基礎

         

        1.Deepmind公司用十年的時間磨練,修改算法,雖然在算法上沒有創新,但是如何融合已有算、如何調整權重等多個方面,仍然是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

         

        2.Google擁有超級大量的計算資源供Alphago的使用,也就是說目前機器學習的過程非常的耗費時間以及計算資源。按照以往的經驗,20年內,我們使用的桌面型機器就應該能夠支撐起Alphago目前所需的計算資源。從現在開始,再過30-40年,可能Alphago這個“古老”的程序只需要幾天就能完成現在幾個月所需的機器學習時間。

         

        3.在硬件上CPU和GPU的協同調度,以及分布式的運算的運用,大大加快的計算的速度。這也是近幾年軟硬件基礎發展奠定的基礎。

         

        4.Alphago 在擊敗歐洲冠軍時進行了嚴格的保密,說明當時Alphago團隊當時也并不是很自信能夠戰勝。事實上,我認為,在這次比賽開始前,他們仍然沒有這個把握,仍然應該認為是一半對一半的勝率。但是,哪怕輸了,也沒有關系,反正繼續讓Alphago學習后再提升。

         

        5.Alphago對戰時采用方式近似的模擬了人腦的信息的處理方式,只不過速度更快。所以,Alphago也不能百分之百的勝率,但是隨著學習的時間不斷增加,最終會遠遠超過人類。

         

        二、Alphago圍棋人機大戰事件將會產生的影響:

         

        1.個人,組織,公司,國家間的競爭將會更加重視人工智能的策略參考。人類的思考開始依賴于機器的理性,人的決策變得更加的理性,情感的因素會不斷下降,也意味著更加沒有人情味。這必然會影響到人類的進化進程。

         

        2.人與機器的關系需要重新的思考,人應該如何同機器共存。

         

        3. IT行業的人力資源需求將大規模增長,而有些行業將大規模失業。

         

        4.基因技術、可控核聚變、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這些技術都將對人類產生重大意義的影響,但是如何控制好這些技術將成為一個重大的問題,否則任何一個技術都可能毀滅人類。為了控制好這些技術,需要從現在開始立即進行大量的辯論及監督審查。

         

        5.Alphago在最終在決定某個落子的評分中,其權重為人類經驗參數同左右互搏這種機器學習得來的概率參數各占50%。Alpago團隊曾經調整過不同的權重,但是經過實驗發現各占50%時的最終勝率最高。這一數據是否在暗示,如果要戰勝人類就必須首先理解人類的思考,否則就無法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但是,在理解人類思考的同時,也會無法避免地繼承人類的弱點,這也是Alphago最終會有失敗的一局。另外,在具體的步驟中,也不是每步都是完美的。可能這也許是人工智能能夠超越人類,但是可能無法毀滅人類的重要一點。因為,如果人工智能自己最終學會思考,相信人工智能最終會參透,或許最符合人工智能自身的利益生存方式是同人類共存,而不是消滅人類。

         

        三、Alphago圍棋事件可能對教育領域的產生的影響

         

        1.Alphago算法有較強的通用性,但也有很多的限制。首先為了更加精確,需要大樣本量的學習,Alphago為了加快學習進度在學習現有人類棋盤的基礎上,開始自己與自己互博,加快學習的速度。這點在通用領域中實現有一定的難度。在教育領域中,目前比較適合Alphago算法快速進入的領域的是在線課程的學習。

         

        2.在線課程的學習目前來說僅僅完成了內容的提供,如何編排現有的課程已達到最高的學習效率,這點目前還沒有引入人工智能方法。如果引入,將會對教學的方法理論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線下課程順序的設計安排。

         

        3.多媒體材料的類型的挖掘,不同類型的媒體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人工智能在這個領域有助于通過大數據分析統計出在認知不同階段采用何種類型的教學媒體效果最好。

         

        4.個性化的學習,引入Alphago算法后的人工智能,會為個性化學習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通過攝像頭對學習者情緒的監控,結合學習過程中不間斷的學習效果的評估,可以會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學習。

         

        5.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學習會對分層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因為學習的進度快慢會非常容易的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習者分類,教育會不知不覺走向過程和結果的不公平。

         

        6.目前,已經有在線課程網站同招聘網站結合的構想,利用在線學習的記錄,為雇主提供是否雇傭的參考。未來可能會更加大規模地出現該類現象,未來各級各類學校的升學也可能會更加依賴機器或網站記錄的學習過程,同時造成新的學習能力歧視。但是,這樣針對個體的不公平,卻可以帶來整個組織以及國家的利益最大化,將來如何面對這樣的不公平,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討論話題。

         

        7.Alphago通過在線教學領域的挖掘最終也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傳統的教學。如在教師多媒體的選擇標準、課程順序及進度的選擇。但是,在遠遠沒有量化的教學領域,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而一旦傳統的教學領域被量化,如學生的表情、情緒、反應等,那么教師這個職業將同今天的圍棋一樣,不得不慎重的思考接受一個類似上帝的理性的人工智能的建議。另外,最快掌握這一技術的組織和國家,將獲得先發的優勢。

         

        四、Alphago圍棋事件可能對職業教育領域的產生的影響

         

        1.大量的主要是重復性的工作,盡管需要一定的隨機應變能力的工作,將會在30~50年逐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這些職業中的低層次職員將被大量地解雇。這一點提醒職業教育的層次需要不斷地上移,為符合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及保證國家的競爭力,職業教育中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的比例將逐步加大。

         

        2.工廠的工人將被大量的機械手臂代替,全自動化的工廠將越來越多。盡管處于邁向老齡化的社會,卻并不能保證年輕人足夠的就業崗位。IT產業的人力需求將越來越大,各個產業的從業者都將儲存一定的人工智能的知識,以便同智能機器助手更好地共存。

         

        3.職業教育的過程將更多地信息化,如教學資源庫使用將更加類似于在線教學。通過物聯網技術,教學的過程被更加地量化,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實現較高精度的量化,實踐教學的效率極大地提高。但是,工業領域的職業中的實踐教學的比例將大幅度下降,由于機械臂的大規模采用,實踐教學將被機械臂的操作實踐教學大規模替代。對于人工智能分析、操作以及針對不同環境進行適應性調整的能力將成為大部分職業必修的課程。

         

        4.有必要考慮培養學生的機器思維的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理解人工智能的思維的方式,理解這種更加冷靜的思維方式。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人工智能不是萬能,也會犯錯,需要保持警惕,不可過分依賴人工智能。

         

        5.在職業道德的教育中需要充分的討論人與智能機器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看待智能機器,應該擬物化的看待智能機器抑或是擬人化的看待?如果擬人化的看待,那么,擬人化到何種程度?如果面臨險境,是否會因為情感因素去拯救智能機器而犧牲自己?等一系列的問題。

        第5篇: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范文

        關鍵詞:電化教育 智力 素質 育人 功能

        電化教育是在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不斷進步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既是實現實學目標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又是一種新型的教育觀念。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的世紀,也是教育現代化的世紀。然而,在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電化教育究竟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眾所周知,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育人,即對受教者進行智力開發與綜合素質培養,本文試圖就電化教育的特點和優勢來探討它的育人功能。

        1. 教學手段的先進性:增強了教學效果,促進了智力開發

        1.1 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作為教學手段,電化教學聲畫并茂、視聽并舉,生動形象,尤其適合于學科門類多、學員層次復雜、應用性強、技術和能力教育占主體的院校的教學。比如,作物的生長機理、機械的結構、工藝的流程、一些無法到達的現場等等是授課中很難講得明白的,有些即使能參觀、實習、實踐,但也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利用電教手段便可很容易地搬上課堂,不論多抽象的東西通過電教就變得直觀、形象、生動。這對學生理解知識,轉化為能力大有益處,加之它感知鮮明、印象深刻、可以反復施教,對學員鞏固、運用知識尤為有效。

        1.2先進手段的應用,提高了科研成效

        在教學科研、實驗領域里,電化教育更大有用武之地,許多現場難以解決的問題、不易購置的設備、許多配置昂貴的系統,都可以通過電教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得到數據、觀看到效果,增強了現場感,快捷、準確、直觀、方便且經濟。把本來只能為少數科研、實驗人員才能開展的工作,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得到的結果,馬上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教育學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1.3直觀的教學效果,促進了智力開發

        電化教育效果的直接性、生動性可提高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繼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習、鞏固、運用知識,開發智力。電化教育可以伴隨學員的學習全過程,對理論學習、課程設計、實驗乃至畢業后知識的運用都很有好處。例如學員參與生產經營實踐,就可以運用電教手段模擬管理策略、生產經營流程,網絡設計、廣告策劃、公關科研、過場控制等等都可以運用電教手段來進行。

        所有這些,對學生的培養,開發智力都是傳統教學方式或其他手段難以達到的。

        2.施教內容的廣泛性:擴大了施教范圍,強化了素質培養。

        2.1 擴大了施教范圍,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電教的運用不僅大大開發了學生智力,且在運用上還具有廣泛性優勢,這一優勢具有兩方面涵義。一是通過電教手段可以大大擴展施教范圍,除了在校學生外,社會生活中凡能對社會獨立負責的每一個成員都可以通過電教手段獲得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它的施教內容非常廣,任何專業、任何學科,凡是有關于社會進步和發展的知識、技能都是它的施教內容。這樣,學生在專業、業務學習中,可以大量涉獵其它相關、不相關但實用的知識,大大擴展了知識面。

        2.2與現代科技發展同步,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方式

        現代教育講究的是在教給人知識的同時教給人思維方式和思維觀念。電化教育是將現代高新技術應用于教學過程,學員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受到現代科技的熏陶,使自己感受到與現代科技發展溶為一體,這必然促進學員的思維方式和觀念的更新,對啟迪、培養他們思維的開拓性,觀念的現代性是非常難得的。

        2.3促進知識向能力轉化,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育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能力、提高素質,其中知識轉化為能力是教育長期以來薄弱的環節。以至于出現了文憑與水平不一致,學歷與能力不相當,培養出來的學生有不少不受用人單位、具體崗位的歡迎。如何把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個轉化過程目前還大多是走上社會之后,在社會生產實踐中轉化提高的。這個過程是必要的,但又是緩慢的。通過電教教學,可以使學員在學習階段就能直接地在求學過程中貼進實踐,獲得運用,加快了所學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的效率;加之求學期間科學知識教育又有一定的廣度,這也就大大提高了學員的綜合素質,包括掌握的知識結構、應用能力和思維方式,電化教育在其教育過程是起到不可替代作用的。

        3.教育效果的顯著性:塑造人的思想素質,提高思政教育質量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課堂教育、政治學習、輔導報告、輿論宣傳和政工人員的勾通,這些都是大多讓人有一種“說教”感,作用與效果并不顯著,做思想工作的施教者是被動的,受教者也是被動的,施教效果大為減弱。

        通過電化教育媒介與手段的運用,效果就強多了。比如,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片,文藝性、教育性都很強的錄相片,使受教者感到生動形象,樂于接受,便能使施教內容主動進入頭腦。對于一些內容優秀、內涵深刻、貼進生活、思想性知識性強的電教教材,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會情不自禁地跟隨教育內容“入境”,用這種“寓教于樂”,讓學員在輕松中受到教育,效果非常好。這也給我們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帶來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情感,而電教教育的情感交流效果尤為實出,有時學員面對屏幕比面對活生生的人感情交流更為得體。隨電教片進入“情景”時而開懷大笑,時而聲淚俱下,這就是情感交流,這也是教與學的最佳配合。

        電教片還有這樣一個特點:只要在施教內容中,采取適當的措施,就可以使信息傳輸發生質的躍變得。教育者編輯安排施教內容中如安排一些令人振奮或令人痛絕或發人深思的東西,必然引起被教育者心靈深處的振動與思考,這些對一個人思想素質的培養、良好品質的育成是非常難得的,也是其它教育手段無法取得的。

        4.教育功能的持續性:發揮了長期時效,服務于終身教育

        每一個人都要接受教育,除了學習內容上的廣泛性之外,還都具有學習時間上的廣延性:一方面,人的學習是伴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社會發展不可能有停滯的那一天,因而學習也就具有了只有開始而沒有終結的永久性;另一方面,對每個人來說,不論他的文化程度達到了什么高度,但在社會生活中,知識和能力永遠不會飽和,總會有不夠用的時候,都要學習和再學習,因而學習也就具有了伴隨生命而存在的終生性。

        現代科技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全球的共同需求,電化教育正是這種發展趨勢的典型表現。電化教育觀念具有社會性和哲學性基礎;電教技術具有跨學科跨行業跨國界的應用;電教載體本身就是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因此,電教教育對促進人們的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電化教育一但服務于人的終身教育,便帶來了教育格局上的大變化,這在我國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乃至成人教育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實踐和證明。像我國的廣播電視大學、一些高校開辦的網絡大學等,具有開放性、遠距離、高效率的教育效果,都說明了充分發揮電化教育的持續功能,對促進我們教育規模的拓展、運作方式的變革乃至教育觀念的更新都將產生新的飛躍。

        5.育人功能的綜合性:電化教育機構成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基地

        第6篇: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范文

        關鍵詞:成人教育;教育功能;制約因素

        成人教育功能的實現,需要具備完善的教育體制和健全的教育操作體系。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多重原因,在成人教育具體操作過程中,來自成人教育和社會外部的多種制約因素會集中爆發,給成人教育功能實現造成現實影響。

        一、成人教育社會期望過高

        成人教育要面對社會職業崗位需求展開教育教學活動,這是成人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辦學宗旨。但在具體教育過程中,成人教育給學生帶來的職業認知和操作技能,大大低于社會期望,這勢必要給成人教育帶來負面影響。成人教育雖然是專業技能培訓,但給予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非常有限。特別是成人教育受多種客觀因素的制約,不能在較短時間內傳授給學生更多認知。成人教育有共性特征,就是面對的學生認知基礎千差萬別,而且其學習形式和學習時間存在較大變數,甚至是沒有基本的保障。社會對此缺少了解,自然形成社會期望與成人教育現實之間的差距感。成人教育形式呈現個性化,各地成人學校有自身情況需要考量,其教育功能實現自然存在差異。有些成人教育難以確保給學生上足職業培訓課時,實踐機會少之又少,學生根本得不到學習實踐的機會,教育教學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學生家長和社會對成人教育給予更高期望,一旦發生教育效果不理想,自然會產生一些認知偏差。這些認知偏差,不僅體現在學生家長那里,在教育主管部門也會蔓延,對制定教學策略會造成負面影響。成人教育隸屬教育主管部門,在教學課程、教學實踐、基地設備建設等方面,教育主管部門的主導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教育指導思想出現問題,勢必要給成人教育體制運行帶來不良影響。

        二、教育活動自身條件限制

        成人教育與學校教育有很大差別,在開展教育活動時,要受到場地、技術、設備、師資等因素的制約,無論在哪一個環節上出現短板,都會給教育教學活動帶來重要影響。成人教育活動設計需要觀照多種制約因素,這也不是教師和學校可以單方面解決的問題。作為成人教育教學執行者的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開展教育活動,并做好學情分析,針對學生學習實際制定教學方案,科學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確保讓學生獲得更多學習實踐體驗和感知。成人教育教學活動設計受制于自身條件,這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在進行教學預設時,需要弄清制約因素的存在和影響。首先是技術因素的制約,教師專業素質是教育活動的最重要技術保障,如果教師缺少專業知識作為鋪墊,教育活動則難以形成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其次是教學場地、設備因素制約,成人教育活動展開時,需要有充足的場地和設備條件,如果不能滿足需求,教育活動自然難以啟動。再次是學生學習基礎條件的制約,成人教育活動開展時,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和操作技能基礎,如果學生不能滿足現實需要,教育活動也是不能順利進行的。最后是教育活動時間制約因素,成人教育活動需要一定時空條件,如果沒有充足的學習、操作時間,這樣的教育活動也要打折扣,不能形成教育效果。

        三、教育操作體系存在短板

        成人教育操作體系包括眾多內容,成人教育學校與各類學校、教育主管部門、社會企業的多重聯系與協調,應該是成人教育操作體系最重要的內容。成人教育有相對獨立性,也有自主培養學生的功能和機制,但大多數成人教育機構還不能單方面行動,需要同其他學校、教育主管部門、政府科技部門、社會企業等建立定期聯系機制。在這些協調聯系操作中,由于各自管理意識和管理方法存在差異,很容易出現觀點相左的時候。不管是哪一個單位、哪一個溝通環節出現聯系問題和障礙,都會給成人教育功能實現帶來重要影響。成人教育操作體系影響因素來自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教育專業結構、教學協調、教學評價等,都屬于教育內部因素,而用人制度、人才流動、政府干預等,則屬于外部影響因素。成人教育要實現教育價值,需要整合教育教學資源,確保教育教學內部操作系統的健康。如師資力量的配備、教學設備的更新、教學制度的制定、教學方法的優化、教學評價體系的升級等,都需要教育專業內部機構作出規范管理。另外,為改善成人教育外部環境,也還要注意采用多種方式,協調好外部各個方面的關系,與其他學校建立定期教育培訓聯合行動機制、與教育主管部門保持溝通、與社會企業單位建立聯系,這些都可以為教育教學活動順利實施提供重要條件。成人教育功能實現制約因素眾多,來自社會方面的過高期望與現實差距,給成人教育功能實現帶來重要影響,成人教育也有諸多條件限制,師資力量薄弱,專業構成不合理,人才知識結構與社會服務意識不符,都會給成人教育功能實現形成障礙。優化成人教育內部結構,消除外部干擾,應該是成人教育功能實現的最基本保障。

        參考文獻:

        [1]滿玲玲.成人教育價值與成人教育功能探析[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3)

        第7篇: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范文

        關鍵詞: 隱喻 認知功能 大學英語教學 應用

        1.隱喻的認知

        (1)隱喻

        隱喻的基礎是概念,人們常用隱喻來將許多抽象的概念用具體或者熟悉的形象組織起來。隱喻是在反復出現的體驗形式基礎上產生的,所以是語言與文化之間的一個紐帶。隱喻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而產生,可能隨著其發展逐漸消亡。胡壯麟(1993)認為“認知”應包括兩個過程:一是思維過程,即人們能動地認識世界,二是世界通過大腦對人們思維的反映。人們對客觀世界認知主要通過語言的方式,非語言的手段在認知過程中稍遜于語言手段。

        隱喻是借助語言表達出來,但隱喻的源頭卻落在思維概念上。如果討論隱喻不深入到思維概念的源頭,就不能真正地認識隱喻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冷落了不少原本應該在譯文中反映出來的隱喻。隱喻化成分在語言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萊考夫的Metaphors We Live B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萊考夫的經典之作Metaphors We Live By《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比喻和翻譯之間的關系奠定了基礎。提出了隱喻的認知功能。他認為隱喻的本質是通過A事物來進行理解和體驗B事物。隱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現象,更重要的是人類普遍的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認知手段。同一社會的文化、隱喻思維和語言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共同構成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許多深層文化內容(如人生觀、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通過隱喻來表達和傳承。此外,不同語言文化之間在隱喻使用上有較大差異。隱喻是語言交際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因此掌握隱喻的功能特點在現代外語教學中越來越重要。

        隱喻比如有一個常用的比喻:Argument is war.辯論本身并不是戰爭,但這兩個現象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首先在戰爭中,一般有甲乙雙方,辯論中也是這樣。另外,戰爭可以有輸有贏,辯論也可以有輸有贏,戰爭有攻有守,辯論時也可能有攻有守。但戰爭畢竟是一個有具體形式,可以有不少物理特征的過程,而辯論就不見得那么具體了。這個例子就是用較具體的戰爭來構造辯論的概念就更便于說話者表達,也更便于讀者理解。這種從思維概念衍生出來的比喻表達法如下:

        1)You disagree?Okay,shoot!

        2)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3)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he target.

        4)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5)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6)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7)If you use that strategy,he’ll wipe you out.

        8)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s.

        ?搖?搖?搖?搖?搖?搖(Metaphors We Live By,p.4)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表達戰爭時使用的一些概念都被用來表達爭論了。這種借助一種較為具體的概念來看另一個不那么具體的概念的方法,使人能以一種更熟悉的經歷為基礎來理解另一個不那么熟悉的事物,這恰恰是比喻的本質。正如萊考夫所說:“The essence of metaphor i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ne kind of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

        很多抽象概念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概念的邊緣比較模糊,不容易把握。如果可以找到一個比較具體的、可以觸摸的,可以感知的東西作為理解抽象概念的中介,那么進行思維就比較方便,表達起來也就更容易。萊考夫用inflation這個詞為例,可以看出實體比喻的概念在我們生活中俯拾皆是:

        Inflation is an entity.

        1)Inflation is lowering our standard of living.

        2)We need to combat inflation.

        3)Inflation is backing us into the corner.

        上面的例子中,inflation這個完全是抽象的經濟概念被當成實體。把上面句子中的比喻去掉,作一下對比:

        1)Because of inflation,our life is not as good as before.

        2)We need to do something against inflation.

        3)We are in a very difficult situation because of the inflation.

        在1),3)句中inflation就好像一個人,在比喻用法中變成了動作的實施者。而combat inflation中的inflation就如同敵人。2)句中的inflation就變成了被把握的對象。可以看出用比喻的句子文字優美生動,更是為了便于把握意義。這些實體比喻都是隱性的。萊考夫在書中用大量的例子來說明這類隱喻的普遍性。比如:

        1)Our influence in the world has declined because of our lack of moral fiber.(entity)

        2)He went to New York to seek fame and fortune.(substance)

        3)My mind just isn’t operating today.(mind as an object)

        4)Life has cheated me.(life as a person)

        這些是隱性的,屬于文化的,屬于語言體系的,約定俗成的比喻。

        2.隱喻認知功能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語言層面

        人類的語言是以詞匯為基礎,詞匯學習是語言學習中首要先解決的問題,也是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核心。比喻不只是語言的表達形式問題,更重要的是人的思維方式問題。語言表面上的表達形式都有深刻的原因,比如目前在高科技文化中有人說data warehouse。這種表達方法實際上是說話人在使用這個語言表達法之前先將data比作了一些實物,而將儲存data的地方比作一間間有形的倉庫,思維概念上這么一比,一個語言上的隱喻就出現了。這個比喻相對來說是比較明顯的。所以我們可以直接翻譯成“數據庫”,而沒有必要說“所有的數據像放在倉庫中一樣”。有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用比喻說話,因為有些比喻說法由于使用的時間較長,比喻色彩已經沒有那么濃厚了,不再如當初開始使用的時候那么引人注意。但仍然是以比喻為基礎,比如“Jack is in depression.”,很難意識到其中有一個比喻。in本來是表示三維空間的,我們可以理解為“杰克處于失落之中”。把in所體現的三維氛圍在譯文中體現出來,比如:“Lily is in the classroom.”但當我們用同一個in來表達depression的時候,實際上是借用表達空間的in來描寫情感。in是一個“隱蔽”的隱喻.但有時隱喻是比較明顯的,容易被忽略。比如“There is a farm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其中foot表示說話人將mountain比作人,所以才用foot。也可直譯成“山腳下”。

        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從教材中多講解隱喻結構的語言點。比如在《全新版大學英語》第一冊中,“A Valentine Story”這一單元中“Each letter was a seed falling on a fertile heart.”。其中seed很形象地把書信的頻繁、密集的聯絡表現出來。letter和heart的關系,通過隱喻的表現成為seed和soil之間的關系。而seed最終也會萌芽結果,意味著letter也會帶給寄信人感情的升華。人類總是喜歡借助較直接的物理性經歷來把握非物理性的經歷,而這種用一種經歷來理解另一種經歷的方法恰恰是各種比喻說法的思維基礎。比如“Mary is in the classroom.”是純粹表達物理方位。把in 借用來表達love,實際就是一個比喻。把love變成一個有三維的空間,某人正在這個空間中。在日常生活中,將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引入另一個領域,使其看得見、摸不到。比如,“I have a cold.”,這時cold就像是一個可以用手把握的實體。我們說“我頭疼得要裂開了”,是將頭比作實體,在內部壓力下快要破裂了。還有download a program,是將program這個看不見的計算機軟件當成了可以從車上卸下來的實體(如機械)。如果比喻只在語言中存在的話,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美化語言,使語言錦上添花。

        在英語教學中如要求學生用較抽象的思維方式,用事物內在的一些特征來組織經歷,有時會抓不住想要表達的概念,一用比喻,把握起來就方便多了。比如“He is at the peak of his career.”其中的peak一下子就生動地把他目前事業如日中天的狀況表達出來。如果不用比喻,可以這樣表述“He has never been so successful in his career.”沒有比喻的這個說法沒有第一個更有表達力。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運用隱喻進行思想的語言表達習慣。在教學上盡量創造輕松又要求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的有情趣的環境,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以聲、形、圖、景等激發他們的想象和興趣。

        (2)文化層面

        在課堂教授中,教師應該把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緊密聯合起來。在講授語言現象時穿插英美文化內容,由于比喻不少都是借助方位、實體等基本思維概念來表達,不同文化的人在基本思維概念上有相通之處,直譯的情況很常見。如in love(在戀愛中),foot of the mountain(山腳下),peak of his career(事業的頂峰),the income rose(收入上漲),seek fame and fortune(追求名利),the seed of his great ideas(他偉大思想的種子),framework of his theory(理論框架),at the crossroad(在十字路口)。但英漢兩種語言畢竟不同,有些比喻就不宜搬到譯文中來,如雖然可以將under his control譯成“在他的控制下”,卻不能將control over her譯成“她上面的控制”,而應該譯成“控制她”。much more inflation不能譯成“更多的通貨膨脹”,“He is on top of the situation.”不能譯成“他在形勢之上”。慢慢培養學生的隱喻意識,培養學生用隱喻思維進行語言表達。重視文化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與目的語語言文化密切相關的價值觀、交際規則等。語言表達是否得體主要取決于語言使用者是否掌握交際規則,這些都植根于文化。

        指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不同文學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導致不同的文化現象。在全新版《大學英語》第三冊“Civil Rights Heroes”這一單元中,指導學生了解在當時背景文化下的知識和信息,引導學生通過文學作品介紹它所反映的更廣闊的社會時代背景――文化。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民族的、意識所形成的文化,表現不同的民族在崇尚方面的文化傾向。課文中出現了Quaker(貴格會會員),Methodist等宗教名稱,對學生舉例一些宗教的詞語,如Pandora’s box(比喻災難、麻煩和禍害的根源),Prometheus(熱愛人類、反抗壓迫的象征)等。這些隱喻都源自于古希臘文明或基督教文明。課文中出現的underground railroad,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已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地下鐵路,是一個協助黑奴(用passenger代替slave)脫逃的地下組織,廢奴主義者(conductor代替helpers)通過這個組織,以隱蔽的方式,經由秘密的路線和食宿站作為避難所(station代替refuge),指引和協助黑人逃離南方。文中大量地使用隱喻,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分不開的。

        在教學中,強調要區別一種表達方式是屬于集體的,還是屬于個體的。上面討論的那些所謂的“隱性的”比喻大都是一種文化中的人約定俗成的,反映的不是寫作者一個人的思維模式,而是一個群體的思維模式。在翻譯中保留這些比喻可以揭示原文說話人所處群體的集體思維模式。比喻如果為了交流的目的而寫,為了充分達到交流的目的,就要盡量提高可接受性,不必去照顧模擬源語的思維模式,比如在實用性的科技、經濟、法律等語篇中就沒有必要去反映思維模式,而應著眼于信息的交流。當然純粹反映思維模式而進行的翻譯是不多見的。

        3.結語

        隱喻的研究可以揭示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系。我們在教學中經常會遇到教材中的隱喻式,教師應該把認識語言學有關隱喻的研究成果熟練運用,準確地把握隱喻所表達的意義,幫助學生深入了解隱喻環境下的背景文化知識。用比喻就更容易把握住想要表達的事物的實質。正如萊考夫所說,不少對人類來說非常重要的概念都是十分抽象的、不容易把握的(如情感、想法、時間等)。但我們又必須把這些概念緊緊抓住,所以只有求助于另一些概念,用另一些更容易把握、更有物理形狀或更能從基本的物理感覺上理解辨識的概念(如方向、物件等)來把握抽象的概念。即用有形的、容易把握的概念來解釋抽象的、不容易把握的概念。這就要求教師要把隱喻概念運用到英語教學中。注重傳授西方文化知識,在實踐教學中根據學習者的不同背景進行因材施教,多講解一些在語言文化教學中適合學習者領會的隱喻形式,幫助學生掌握隱喻的分析方法,通過表面的語言現象深層次理解其包含的文化內容。

        參考文獻:

        [1]Byram,M.& Risarger,K.Language Teachers.Politics and Culture[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9.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胡壯麟.認知隱喻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王守元,劉振前.隱喻與文化教學[J].外語教學,2003,(01).

        第8篇: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范文

        關鍵詞: 學分制 高校德育工作 隱性教育 育人功能

        自20世紀末以來,學分制模式在我國高校廣泛推行,給我國高等教育帶來了深刻變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了優化,因材施教的理念得到了較好的實施。但與此同時,班集體概念的弱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重心下移,給傳統的高校學生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1]。高校學生德育工作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和問題,使原有的德育工作理念、內容、方式、運作機制等諸多方面面臨新的挑戰。在學校德育中,隱性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自主、和諧的德育教育方式,特別是在當今市場環境、文化環境、家庭環境等教育環境下,隱性教育更具顯性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2]。學分制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須注重實效性,不斷重視多渠道的隱性教育,切實進行改革。高校教育工作者應把握新時期大學生德育工作發展的趨向和特點,對傳統的德育教育進行反思,對隱性教育的載體及育人功能作進一步的探究。

        一、學分制給高校德育工作帶來的挑戰

        實施學分制是高校教育體制的一場深刻革命,要卓有成效地開展高校德育工作,就必須正視學分制給高校德育工作可能或已經帶來的種種挑戰,這些挑戰主要有:(1)對傳統德育“高度權威化”和“社會中心觀”的挑戰。學分制肯定學生的自我價值,允許多種價值觀共存,這將對傳統價值觀教育形成挑戰;(2)對傳統德育視野的挑戰。學分制使學生的道德視野更加廣闊,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全球倫理價值觀念認識學分制下的大學德育;(3)對傳統德育管理觀的挑戰。學分制下學生不再僅僅是教育和管理的對象,也是服務的對象;(4)對傳統德育方式和機制的挑戰。學分制的實施使以班級為基礎,借助班級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模式面臨挑戰,在德育途徑上必須改革班主任和輔導員設置制度,充分發揮導師制的作用;(5)對德育師資素質的挑戰。在新形勢下,如果德育教師不能及時對德育內容、方法等進行改革,高校德育就有可能被大學生疏遠甚至拋棄[3]。

        二、隱性教育的特征

        隱性教育是相對顯性教育而言的,是指在思想教育實施過程中,教育者以比較隱蔽的形式教育[4]。它有以下幾個特點:(1)教育的內容具有滲透性。隱性教育講究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育人,教育效果是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因而能做到入耳、入眼、入腦,真正滲透到受教育者的心靈深處[5];(2)教育過程具有隱蔽性。隱性教育要依附于、滲透到、潛藏在其他物體或活動之中,不能單獨存在;(3)教育的手段具有間接性。隱性教育往往是對被教育者進行細致入微的“溶情”工作,通過“旁敲側擊”間接達到教育的目的;(4)教育的維度具有超時空性。隱性教育可以超越時空局限,實現多維度的科學結合,使教育者隨時隨地地開展教育活動[6];(5)教育的效果具有長效性。由于隱性教育目標和過程的隱蔽性,教育手段的非強制性,使得隱性教育只能是以誘導、感染、熏陶等方式產生影響,這就難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經歷長期的教育過程[7];(6)育人的氛圍具有和諧性。由于隱性教育沒有強制性,可以使師生雙方心理過程比較順暢,避免學生的逆反心理和潛意識的反感,有利于營造比較和諧的氛圍。

        三、學分制下高校隱性教育育人功能的發揮

        1.教師人格的示范育人功能。高尚的人格是教師“育人”必備的本領和才能,是為人師表必需的修養和精神,更是學校德育工作中產生教育效應的源泉所在。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能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外,主要表現在教師的人格和道德水準對學生所起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身上所體現的人格力量,對學生的影響遠遠超過教師所傳授知識的分量。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以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嚴謹的治學態度、較強的教學能力、崇高的人格魅力帶動學生、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成長成才。教師的人格魅力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體現出來的,需要教師自身修養和素質的提高,讓學生感受得到。所以,廣大教育者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培養人格魅力,用真摯的情感和學生交流,從而感化和教育他們[8]。但是,大學生具有較高的個人素質和一定的判斷能力,對榜樣的要求更高,高校教師不一定都能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典范榜樣,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在師德建設中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榜樣力量。

        2.校園文化的熏陶育人功能。校園文化本身蘊涵豐富的政治思想教育內容,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心理人格、行為習慣等各個方面。為此高校應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滲透到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使他們無意識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高校還應發揚學校自身的優良傳統,設計良好的心理環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樹立榜樣,激勵先進,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輿論和校風。高校還要制定和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并抓好其具體實施[9]。同時還要針對大學生活潑開朗的性格特點,廣泛開展文化活動,通過營造健康的文化氛圍這一隱性教育的載體影響他們[10]。只要善加引導,精心指導,就能營造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濃郁的氛圍中受到熏陶,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和人生品位,自覺追求真善美,從而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新一代大學生。

        3.校園環境的美化育人功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隱性教育的最大載體是校園環境,大學生學習生活主要在校園內,校園環境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行為學家羅杰?巴克說:“環境對激發和形成人在環境中的行為方式有很大的影響。”[8]優美的校園環境具有獨特的作用,幽雅的環境對人會產生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它可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道德水平,調節和規范自我行為,形成奮發進取的精神面貌,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校園環境承載了學校成員的智慧、力量和精神。校園環境應典雅優美,舒適怡人,建筑布局合理。校園應清潔明快,在這優美的環境里每個人將獲得美的感受,從而激發人欣賞美、創造美的欲望,起到陶冶情操、啟迪思想、規范行為、催人奮進的作用[10]。

        4.校園網絡的隱性育人功能。互聯網的發展為隱性教育提供了絕好的載體,這一載體為大學生所喜聞樂見,拓寬和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渠道,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針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和定型的特點,充分利用互聯網及時性和互動性的特點,掌握學生真實的思想狀況,及時加以引導和幫助,將大大提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校園網絡也更多地承載隱性育人的功能,實施這種育人功能,就要加強對網絡的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強化技術監控手段,完善網絡法規;要保證網上有黨團組織的聲音,精心策劃,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網上文化活動,實現網上互動、師生對話、同學交流等多位一體的交流活動,保證信息暢通,使學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校園網要方便、快捷,網上內容要及時更新,網頁設計要優美,板塊多樣,內容要豐富多彩,健康活潑,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服務性于一體。這樣就會吸引大學生更多地上校園網,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使網絡的隱性教育載體功能進一步強化。高校思想工作者應本著“充分利用、積極建設、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的原則,長遠規劃,統一部署,立足建設,穩步推進,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優勢,不斷加大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力度,主動占領網絡陣地[9]。

        參考文獻:

        [1]彭輝.學年學分制模式下的高校學生工作初探[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2):22-24.

        [2]淺談學校德育中的“隱性教育”,http:///e21web/content.php?id=11066.

        [3]學分制給高校德育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http://.cn/quanguogaoxiao/show2.jsp?informationid=201105091035298283.

        [4]費麗敏.高校隱形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途徑[J].科技資訊,2010,(4):195.

        [5]周俊,董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隱形教育及載體研究[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2,4(6):89-91.

        [6]唐志龍.隱形教育:入世后軍隊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徑的探索[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2,28(105):74-77.

        [7]呂敏.隱形教育及載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職業時空,2009,(8):167-168.

        [8]蔡芳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隱形載體探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16(4):33-34.

        第9篇: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范文

        [關鍵詞] 護理;額葉;膠質瘤患者;術后認知;術前焦慮

        [中圖分類號] R473.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24-135-03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rontal glioma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LI Yi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Shenyang City,Shenyang 110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rontal glioma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Methods 8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routine care,such as general care,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drug treatment,health educ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care methods,then Hamilton Anxiety Scale Anxiety patient car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evaluated and sense - memory - Attention Test (IMCT) were evaluated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statisticall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ed after intervention with Hamilton Anxiety Scal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the pre-intervention (P

        [Key words] Care;Frontal;Glioma patients;Postoperative cognitive;Preoperative anxiety

        額葉作為人體大腦皮質中最重要的智能中樞之一,主要支配人體的語言、計算、情感和人格等最高級的人類智力活動[1]。額葉膠質瘤手術患者術后大多合并有抑郁,認知功能障礙,出現注意力、記憶力的減退,部分存在定向功能障礙,大大影響了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在許多患者家庭中,其成員對此種病理生理改變缺乏必要的認識,甚至對患者進行埋怨、譏諷、逃避等,甚至將患者人為的與外界進行隔離,限制其人生自由,此種做法對患者的病情十分不利[2]。所以本研究主要探討護理干預在額葉膠質瘤術后心理護理方面的價值及實施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額葉膠質瘤行手術治療的患者80例,分為兩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1~66歲,平均(41.4±3.5)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11例,高中以下者29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0~66歲,平均(41.5±3.6)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12例,高中以下者28例。兩組性別、年齡及文化程度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干預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神經外科開顱手術術后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首先對患者進行術后的神經心理評分,并根據患者的評分結果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和健康指導,針對患者及其家屬對手術相關知識認知度的確認及矯正,通過合適的機會,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及其主要家屬進行手術后患者可能留下情感、心理方面障礙的解釋,正確引導患者了解可能出現的負性情緒和過激行為的來源所在,解除患者焦慮和急躁心理,開導患者,并輔助其完善和建立術后人生規劃,適應術后環境,并尋找不能適應術后環境的主要原因,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干預治療,更好的幫助患者發現并認識問題根源,改變適應不良認知行為,其次可以通過操作塑造、強化或示范、信息反饋等干預方式,對存在心理和情緒障礙的患者表現出的認知功能不良進行強化檢測、反駁及詰難,為患者提供所遇問題的正確解釋,通過肢體及語言雙重方式進行生動有力的說服教育,提高患者建立積極生活態度的能力,同時還要正確的評估患者的社會支持情況,尤其是家庭支持情況,為患者家屬詳細講解額葉所發生的膠質瘤在手術治療后,患者可能出現的精神以及人格方面的改變,最大限度的取得患者家庭成員的理解、支持與配合,建立和諧的家庭及社會氛圍,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和治療疾病的信心,最后針對患者認知改變還要做到為患者進行言傳身教的護理干預方法,并為患者制定合適的功能鍛煉計劃,在患者出院時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制定家庭康復計劃,為患者布置相應的家庭任務或作業,鼓勵患者理論聯系實際的進行功能康復,做好定期隨工作。

        1.3 研究方法及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申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如一般護理、心理干預、藥物護理、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則實施本研究護理方法,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對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情況進行評價,使用常識-記憶力-注意力測驗(IMCT)對患者智力進行評價,并統計兩組護理滿意度。其中護理滿意度分為優、良、一般和差四個檔次,由患者及其家屬在出院時進行隨機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進行,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使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及常識-記憶力-注意力測驗結果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及常識-記憶力-注意力測驗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625和0.416,P>0.05),干預后觀察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及干預前(t=18.949,P

        表1 兩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及常識-記憶力-注意力測驗結果比較()

        組別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常識-記憶力-注意力測驗

        觀察組 干預前 18.5±1.6 19.2±2.1

        干預后 13.4±0.9 23.1±3.5

        對照組 干預前 19.1±1.7 19.4±2.2

        干預后 18.9±1.6 19.6±2.3

        2.2 兩組患者出院時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優良率為9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5%(x2=4.781,P=0.029)。見表2。

        3 討論

        額葉作為支配人體高級智能中樞,此部分出現的膠質瘤

        表2 兩組患者出院時護理滿意度比較(n)

        組別 優 良 一般 差

        觀察組 23 13 3 1

        對照組 9 18 5 8

        術后患者需要更多的關愛和支持,以促進患者更好的放松身心,減少焦慮和抑郁的出現,提高治療效果[3]。術后心身康復與患者術前的焦慮水平呈線性相關的關系,故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的減輕患者的術前焦慮對術后的心身康復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4]。在對額葉膠質瘤術后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首先是要得到患者家屬的配合和支持,這也是改善患者日常狀態的一個前提,同時護理人員要經常和患者進行溝通,盡量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讓患者能夠對疾病正確認識[5]。

        認知治療理論提示人類的認知過程直接影響著人的情緒及行為,其中情緒及行為的產生則主要依賴于人體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判斷和評價及解釋的過程,這些評價主要受個體的信念、假設、思維方式等認知因素的影響[6]。本研究觀察組重點針對患者主要采用心理干預且重點在提高患者認知能力上,發現干預后觀察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及干預前,常識-記憶力-注意力測驗結果高于對照組及干預前。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認知功能障礙直接影響額葉膠質瘤患者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因此應在治療護理前后進行詳細的包括認知功能在內的神經功能評價,為患者進行治療護理時兼顧生存期和生活質量[7]。因為絕大多數患者在圍術期內對額葉所發生的膠質瘤缺乏相應的認識,容易出現對疾病預后的過分擔心,導致患者身心承受極大的壓力和痛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容易出現治療依從性的降低,而影響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生存時間[8]。以及自身疾病對家庭的影響如住院費用、家庭支持、社會支持等,所以需要加強對其的心理干預,提高配合依從性,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9]。

        額葉膠質瘤患者產生焦慮的原因主要是對自身疾病的不了解,最擔心的問題是疾病的診斷、治療的正確性、醫師的技術、自身的生存期及生活質量等。外科手術治療是關鍵,而有效的護理措施則對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而額葉是人體司理認知功能主要區域,許多患者術后雖然不存在肢體運動功能障礙,但是情感方面的障礙同樣對其生產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所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其認知功能,改善術后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參考文獻]

        [1] 冷臘梅.探討60例額葉膠質瘤術后患者神經心理分析及其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2,11(29):23.

        [2] 吳景梅.額葉膠質瘤并發癲癇發作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7):651-652.

        [3] 吳景梅,賈勝欣.個體化心理干預對額葉膠質瘤患者術前心理狀態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6):14-15.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4] 沈曉紅,姜乾金.術前焦慮與術后心身康復相關性及心理社會影響因素[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1(3):200-201.

        [5] 姜洋.額葉膠質瘤術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方法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5(12):336.

        [6] 馬存根.醫學心理學[M].第1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39-158.

        [7] 吳景梅,賈勝欣,李清敏.額葉膠質瘤術后患者神經心理研究及護理[J].河北醫藥,2011,33(1):152-153.

        [8] 涂利麗,鮑靖,李源麗.額葉損傷的臨床護理[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0,33(2):4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 | 亚洲色制服中文字幕 | 亚洲区国产精品高清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