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范文

        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

        第1篇: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范文

        (嘉興學院商學院 ,浙江 嘉興 314001)

        摘 要:非營利組織是不以獲得利益為目的,不履行政府的職能,為社會公益服務的獨立組織。而常見的非營利組織有“志愿者組織”、“第三部門”、“免稅組織”、“獨立部門”、“公民社會組織”、“慈善組織”、“非政府組織”等。這些組織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同時,非盈利組織也迫切地要求優化資源配置。所以,加強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是一項艱巨卻又分外迫切的事情。采用現代財務管理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辦法。本文探討非營利組織存在的財務管理問題,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認識誤區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4)28-0095-02

        一、引言

        時代的變化、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高速發展導致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活動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迫切需要加以改善。因此,積極推進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的改革是目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財務管理的合理性也是非營利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內容,同時,財務管理體制的改革也是現代社會經濟生活改革的關鍵。

        二、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的目標和內容

        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進行科學合理的預算,能夠有效地籌集到該組織日常運行所需的所有資金,且能合理地運用資金,保證組織能正常地完成各個項目。非營利組織不以營利為宗旨,卻為社會公共事業做服務,資金運用及使用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問題也漸漸地顯現出來,迫切需要良好的財務管理環境。

        三、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制度、體系不健全

        目前,規范我國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工作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善,而且很多的現代法律制度體系中存在著嚴重的滯后情況,不能滿足相關人員的需求,有關部門也未出臺一套完整的有關民間非營利組織管理法的法律。

        (二)非營利組織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存在許多誤區

        非營利組織并不像一般企業一樣只追求利潤,反而較為排斥獲取利潤和一些正常的商業行為,與一般的商業企業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更不用說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問題。所以,非營利組織并不追求資金效益最大化,資源利用最大化,投資組合最優化,從而造成了各種資源的大量浪費與消耗。

        (三)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透明度較為低下

        財務管理信息公開與否的主動權掌握在非營利組織自己手中。財務信息公開的對象,公開的程度以及公開的時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非營利組織,而普通公眾對組織財務管理信息的公開與否缺乏主張的權利。同時,非營利組織對于使用者十分關注的問題并沒有很好的披露,所披露的信息過少,或者刻意回避不想讓公眾看到的財務信息,并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非營利組織的財務信息透明度低下。嚴重的影響到社會公眾對非營利組織長期發展的信心,也打擊了資源供應者的積極性,降低了各方人員對組織的信任,影響到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空間。

        (四)資金匱乏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公眾形象比較好,因為組織所從事的行業一般對社會、對公眾具有積極意義,在實施各個項目的時候,非營利組織往往給人一種偉大又積極向上的公眾形象。而這種無形的公眾形象成為了非營利組織最重要的無形資產。這種社會的公信度能影響到組織所接收到的資源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到組織為社會、公眾提供的服務和幫助,從而更好地得到政府和社會的肯定和支持。但目前來看,我國的非營利組織很缺乏這種社會公信度,因此,營利組織和非營利組織逐漸形成合作關系,因為營利組織希望能得到非營利組織的服務與捐贈。因此,兩者之間達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合作。但效果并不明顯,據統計來看,我國的非營利組織所獲得的捐贈資源約占非營利組織總收入的4%,國外捐贈則占2%,沒有達到期望值。我國的非營利組織與國外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我國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公信度較為低下,所接收到的捐贈資源較少。

        (五)預算管理缺陷使得非營利組織預算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我國非營利組織采用的預算編制方法為“基數加增長”的模式,這種資金分配的方式是在上年基數上增減得出每年的預算支出。但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缺陷,往年的實際支出都已經確定,承認了既得利益,同時也固定了原有的利益格局的分配,使得原有財政的供給范圍與支出結構都固化了,影響了支出結構的優化和調整。這種預算編制方法下的資金分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使各個單位的分配不均勻,如大手大腳的單位多支,精打細算的單位少支。預算管理缺陷使得非營利組織預算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得預算管理形式化,在預算編制時不夠科學,預算執行時不夠嚴謹,對預算資金的使用效果不夠重視

        四、完善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加強自律和誠信服務

        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在民間也有較多的應用,但民間的非營利組織還有很多的不成熟,其在財務管理上缺乏法律規范及行業自律。所以,國家也應加快速度制定適合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法律法規,保證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成立、日常運作及注銷的相關事項都有法可依,加強自律和誠信服務。

        (二)非營利組織應重視財務管理工作

        雖然非營利組織與一般營利企業不同,并沒有以營利為宗旨,將利潤看成企業的生命,但科學的財務管理工作仍然是組織長久發展的必要條件。非營利組織需要樹立現金流量和資本成本的觀念,同時,綜合考慮收益與風險的關系。在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如何規避風險和控制風險,均衡收益與風險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在組織的不斷發展中,組織的有效經營管理,不斷地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資源的利用率顯得十分重要。此外,非營利組織也需要營利組織的營利精神,能夠有效地提高組織的服務質量、資金的使用效率及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非營利組織應提高財務信息公開的透明度及質量

        為得到更多的資源、資金支持,非營利組織應建立科學完善的責任體制,按時公布財務及其他相關信息,盡可能地滿足使用者對組織信息的需求,提高信息質量。同時,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與國家審計部門的檢查。國家針對非營利組織提高公開信息透明度,采取了一些措施,對于那些不按時、不按質、不按規定公開信息的非營利組織,國家給予必要處罰,限制非營利組織正常的運行。提高財務信息公開的透明度及質量是非營利組織公平性和組織效率的保證。

        (四)非營利組織應對籌資進行科學的預測和有效的決策

        非營利組織在分析各種籌資方案時,應進行科學的預測,并做出有效的決策,選出最好的方案。在進行籌資方案選擇時,應考慮到既要保證項目的順利開展,又要保持資金的適度,盡量做到不多占資金,不浪費資源,不閑置資金。非營利組織應結合自身情況進行科學的預測,通過多方對比,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做出有效的決策。

        五、總結

        通過對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的研究,我們知道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資金的有效使用都是非營利組織解決財務管理問題的有效措施。同時,非營利組織要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糾正認識上的偏差,完善其財務管理體制,使其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并且更加有活力。非營利組織在社會經濟中經常存在資金不足的現象,所以應積極籌集資金,擴大生產規模,改善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我們需處理好非營利組織和社會公益之間的矛盾。財務人員素質的提高同樣不可或缺。正確編制預算對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尤為關鍵。

        參考文獻:

        [1] 陳波.我國非營利組織志愿的激勵機制研究.碩士論文,西南交通大學,2006:P12-13.

        [2] 馮君.淺談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財經界(學術),2009 (12):P22-25.

        [3] 向晶晶,張彪.非營利組織財務透明度提升機制研究.碩士論文,湖南大學,2008:P5-6.

        [4] 李廣安.我國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體系研究.碩士論文,青島 大學,2008:P19-20.

        第2篇: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范文

        關鍵詞: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控制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1-0110-01

        一、非營利組織的本體概念與發展

        1.非營利組織的概念。本文認為,非營利組織是指那些不以營利為目的,不履行政府職能,主要開展各種公益性或互益性社會服務活動的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社會志愿服務組織。

        2.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現狀。以“小政府、大社會”為藍本的改革目標,為非營利組織的快速全面發展提供了強大推動力,在社會救濟、扶貧、教育、養老、保健和醫療服務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第三大部門。但還處于發展初期的薄弱階段,無論內部外部均已暴露出了不少缺陷和漏洞。

        二、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財務管理與控制體制不健全不完善。據調查,中國非營利組織的規模普遍比較小,組織的財務體系比較單一,組織內部不重視制度建設。組織很難對自身的運營活動進行評價,進而缺少相應的自律機制與相應的反饋、控制及協調功能。

        2.組織內部制度與管理方法有失規范性。(1)財務管理制度執行不力;(2)控制制度的缺失;(3)決策與管理方法上缺少風險意識。非營利組織未能充分考慮資金的使用效率、投資成本、保值增值等因素,造成在重大投資項目上缺乏科學有效的決策與成本效益分析,一旦投資失利則損失慘重。

        3.非營利組織財務監督機制缺乏。(1)國家對非營利組織財務的監督效率低下;(2)社會對非營利組織財務的監督動力不足;(3)非營利組織內部財務監督效力缺乏。

        三、建立健全有效財務管理控制機制的建議

        1.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樹立內部控制意識,建立內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把內部控制落到實處,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2.建立行之有效的財務控制系統,強化風險管理。建立全方位的財務控制體系、多元的財務監控措施和設立循序漸進的多道財務控制防線?!叭轿弧笔侵笣B透到管理的各個層次,業務運轉的全過程,覆蓋所有的職能部門、各崗位和員工?!岸嘣笔侵讣扔惺潞蟮谋O控措施,更有事前、事中的監控手段?!岸嗟馈笔侵笇I務運轉過程中與財務收支相關的辦理與管理必須由兩個人、兩個系統或兩個職能部門共同負責,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崗位或部門間傳遞的制度;組織內部的財務監管和內審機構的監督檢查;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

        3.建立切實可行的績效評估機制。非營利組織的績效評價不能單純以利潤的高低論好壞,應更多地考慮社會效果;既重結果,更重過程;應符合非營利組織的運營實際,嚴格評價其運營業績。

        4.建立激勵機制。為了實現管理目標,必須設計一套完整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有助于目標實現的行為必須獎勵;有損于目標實現的行為應及時懲罰。建立全面覆蓋的激勵機制,有效整合組織資源,實現組織目標。對財會人員加強專業培訓以提高業務能力,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希望本文中所提出的針對我國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體系的幾點建議能夠為組織應對現今問題提供一定的理論性參考價值,并且呼吁政府和社會在以后的發展道路上能夠給予其多方面、持久性的引導與支持。

        參考文獻:

        [1] [日]川口清史.非營利組織與合作社[M].日本:日本經濟評論社.

        [2] 陳曉春.市場經濟與非營利組織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第3篇: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范文

        【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特征

        在我國,一些從行為和運作機制上既不同于政府又不同于企業的社會組織,它們在整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些組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非盈利組織。非營利組織應該指那些不以營利為目的且具有正式的組織形式、屬于非政府體系的社會組織,它們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

        我國非營利組織的目標可以被認為是要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方面,實現某一具體的社會使命。我國學者根據本國實際情況歸納出非營利組織特征如下:(1)非營利性。組織不以謀求利潤作為其終極目標,即不設利潤目標。(2)非政府性。非營利組織是獨立自主的自治組織,是民間團體而不是官方機構。(3)正規性。非營利組織的成立要經過合法的程序,經過注冊取得合法身份,有獨立的民事行為,須有成文的規章制度,正規的管理體制和組織結構,固定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等。(4)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非營利組織的內在驅動力不是利潤動機,也不是權力原則,而是以志愿精神為背景的利他主義和互助主義。

        一、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特征

        (1)顧客不是主要的資金來源。非營利組織則不完全依靠從顧客那里獲取的服務收入來維持生存和發展。有些非營利組織資金的主要來源是服務收入,其他非營利組織收入的主要來源則不是服務收費,在這種情況下,顧客所接受的服務與其向組織提供資源的多少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如慈善組織。(2)不存在利潤指標。非營利組織是不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為社會公益服務的組織。在非營利組織財務中通常缺少利潤這一指標,這使得對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組織實現自己的目標也難以確定。(3)責權利不是十分明確。對于非營利組織而言,由于不存在利潤指標,對各部門的職責履行的情況難于考核評價,因而對于各部門的責權利也就無法十分明確。(4)所有權形式特殊。非營利組織資財的權益屬于組織本身所有,但是非營利組織不能對其資財權益進行轉讓、出售,資財的提供者不期望收回或據以取得經濟上的利益,因而非營利組織通常不進行損益的計算,也不進行凈收入的分配。

        二、非營利組織的一般運營目標

        非營利組織的一般運營目標取決于非營利組織的建立目標。在自由競爭的條件,眾所周知,企業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營利。因此企業運營目標就包含三個:生存、發展、獲利。首先,企業必須生存,只有生存下來才能進一步發展,只有發展才能獲利,企業最終只有獲利才能體現其生存的價值,這三方面是息息相關。與企業的營利目標相對應,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也就與獲利緊密相連。與企業相比,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目標同樣取決于組織本身的目標,那么非營利組織的運營目標是什么?無論是企業還是非營利組織,首先的目標就是生存,只有生存下來,才可以去談其他;其次,就是發展壯大,與企業不同的是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社會,改變人類。

        綜上所述,歸納為與企業相對應的三方面目標為:(1)生存。作為實現社會公益性宗旨的基本途徑,非營利組織的業務運營活動必然依托于某一個實體,絕對不可能獨立存在,所以生存便成為非營利組織這一社會公益法人必備的首要條件。與企業相似,非營利組織生存的一個基本條件也是收支平衡。這也就是說,它們從資源提供者處獲得的資金量至少要等于其付出的資金量,才能夠維持自身的持續運營。否則,非營利組織就會萎縮,甚至可能會因無法滿足最低的運營條件而被迫終止,更好地服務社會更會成為一句空話。(2)發展。不斷發展可以為非營利組織帶來諸多好處,例如能夠使它們利用規模經濟優勢,降低服務成本,提高營運效率;使它們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公信度,拓展資金來源渠道;使它們不斷更新設備,技術和工藝,改進業務運營活動,提高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力等等。這將會最終表現為非營利組織的生存能力日益增強,從而避免了被擠出競爭,遭到淘汰。(3)有效地提供公益服務。有效地提供公益服務是非營利組織與企業之間最根本的區別。提供公益服務的水平是非營利組織業務運營最具綜合性的指標,它不僅體現了組織業務運營的有效性,而且也是組織宗旨實現程度的可衡量替代品。非營利組織業務運營的上述三個目標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們是非營利組織實現其社會宗旨的前提條件。

        三、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目標

        對任何組織形式而言,財務管理目標應當直接取決于它們的業務運營目標,并受到自身財務特征因素的限定。

        1.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目標的基本內涵

        作為社會公益法人的非營利組織旨在通過有效地提供服務以實現其宗旨,它們所擁有的財務資源主要來源于各種形式的捐贈,是具有極為明顯的公益產權性質的公益財產與企業一樣,非營利組織也是一定的業務運營主體,但它的業務運營對象不是私有財產而是一定形式的公益財產。實質上看,非營利組織作為處于政府與市場之間的中介組織,接受社會的委托來管理、運作和分配一定形式的公益財產,既有責任按照資源提供者的要求使之最終用于受益人,又有責任最大限度地提高公益財產的管理、運作和分配的效率。這就是說,非營利組織負有妥善管理和充分利用公益財產的責任,應當努力提高公益財產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以最大限度地履行宗旨承諾的公共責任、實現社會公益最大化。因此,非營利組織不僅要確保其控制的各種公益財產不致流失,還要努力使公益財產保值增值,確保持續不斷地提供公益服務。這在財務上就應當表現為非營利組織如何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的問題。在現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非營利組織普遍面臨著較為嚴重的“資源稀缺性”問題。政府部門迫于納稅人的重大壓力,減少稅收、削減預算,大量縮減對非營利組織的財務資助;效率缺失,使許多資源提供者喪失了對非營利組織的基本信任,減少了對它們的資助;非營利組織所獲取、使用的財務資源數量,相對于其宏大的組織宗旨以及受助者的多樣性需求而言,通??傦@得匱乏。這使各類非營利組織針對財務資源的競爭程度日趨激烈。非營利組織也認識到,沒有充足的財務資源,它們就不可能實現其組織宗旨和目標,甚至就連維持基本的生存和發展也無法達成。在這種情況下,非營利組織不僅要考慮社會公益,也要關注自身的經濟利益。這在財務上就應當表現為非營利組織怎樣才能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問題。

        2.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總體目標

        與企業相比,非營利組織有著不同的財務資源來源,負有不同的財務受托責任,這也要求它們要承擔有效使用財務資源以最大化社會效益的責任。這說明,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工作不僅要關心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還更要注重效率和效果問題。因此,非營利組織需要了解它們所提供的單位數量的服務需要耗費的成本是多少以及可以達到的最優標準??梢哉f,財務資源產出最大化可以被概括為:以最小的財務資源投入取得最大數量和最優質量的社會公益服務。

        參考文獻

        [1]于國旺.《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目標的理論探討》.《山東經濟》.2007(11)第6期

        第4篇: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范文

        【Keywords】non-profit organization; accounting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5-0043-02

        1 基于非營利組織會計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分析

        1.1 資金來源形式單一且資金短缺

        在我國的非營利組織中,他們的營業性收入在總收入中所占比重很小,大部分的收入來源是政府提供的財政撥款、補貼以及會費收入,這就造成了非營利性組織在資金方面主要需要依靠政府和其他部門的扶持,從而影響其發展壯大。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逐漸減少對非營利性組織的資金扶持和補貼,非營利組織必須要想辦法另辟蹊徑,僅僅靠政府的補貼是難以維持其生存與發展的。

        1.2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當前我國的非營利組織規模都比較小,員工人數較少,這就造成不少組織在崗位分工上不明確,不能做到各司其職,有些非營利組織甚至根本沒有建立內部牽制制度,時常出現會計崗位兼任的現象。

        有的組織雖然建有規章制度,但落實不到位,不考核,形同虛設,非營利組織內經濟活動及會計工作本身均處于監督無力狀態,導致財務監管失效,會計信息的失真,甚至產生經濟腐敗。

        1.3 資金有效利用率低

        在我國的非營利組織,尤其是公立的非營利組織中,資金的有效利用率比較低,這個問題的存在比較普遍,從而造成我國不少的非營利性組織在費用支出這方面不夠重視,認為只要能夠保證組織正常業務活動的開展,完成組織的社會使命,不必過多考慮資金的有效使用、資本成本、投資組合以及現金流量等因素,,造成寶貴資源的大量浪費。

        1.4 缺乏績效評估,權責不分明

        在企業財務中,利潤指標能為衡量企業績效提供標準,為企業提供量化分析的方法,使企業的分權管理成為可能,便于進行不同組織之間比較。然而,非營利組織的公益性決定了利潤不是其追求的目標,社會效益才是衡量組織業績的標準。因而非營利組織財務中通常并不重視利潤這一指標,這就增加了對一個組織進行績效的評估的難度。

        2 非營利組織會計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對會計報表規則做出完善

        目前,非營利組織和營利組織一樣,只出具三個報表,這不足以滿足非營利組織的需要。建議借鑒其他國家,如美國對非營利組織的特殊要求,出具費用一覽表。其主要功能是向潛在的社會捐助者提供其業務活動成本占其總成本的比例。有助于非營利組織提高效率,減少其管理、籌資及其他費用, 專注于服務社會。

        2.2 健全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制度,規范財務管理內容體系

        從外部法律法規環境看,要加強我國非營利組織法律法規建設,增強我國非營利組織法律規范的可操作性。在制定經濟管理法規時,應注重相關條例的可操作性,并盡可能制定得詳細、具體,為這些法律法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最大發揮其教育懲戒作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谶@些基礎要素,需要在法律法規上,做好配套完善工作,另外對非營利組織規章制度進行制定時,需要對國家現有法律法規做到遵守,同時做好銜接工作。

        針對非營利組織內部存在的財務環境問題,需要完成組織內部可持續發展財務規范的制定工作,包含如何提升自創收入、如何設計支出結構、為何提升財務收支透明度等。對于政府來說,應當對非營利組織行政支出占據總支出比重進行控制,并把支出的部分,重點放在對自身能力的建設上,從而使自身經營與管理的能力得到提升,做好對資金的有效利用。在對非營利組織支出實施監督時,需要結合國家相關規定來開展[1]。

        2.3 加強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監管力度,提高社會公信力

        非營利組織生存和發展的動力主要源于社會的信任與支持,統括的來說,便是社會公信力,其對于非營利組織的績效有最大的影響作用。非營利組織的績效和成果非常重要。受到公信力的影響,使得非營利組織管理者,需在公共信任的方向上,來開展工作,制定策略。

        同時,受到公信力的影響,這些組織在行動之前,也需要完成對計劃的制定,并按照計劃來開展工作,同時要對利益相關方及其訴求做出考慮,進而根據各方目標來完成對統一目標的構建過程。非營利組織社會公信力的提高依賴社會監督本身。

        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非營利組織社會監督機制。美國社會有三大善款社會監督機構 BBB Wise Giving Alliance, Charity Navigator, Charity Watch. 政府可以適當鼓勵促進我國社會監督機構成長。同時非營利機構必需透明,負責。

        2.4 構建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強化非營利組織審計工作

        需要加大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

        一是工商部門要切實行使其權力,加強監管。嚴格審批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設立過程。根據設立民間非營利組織法定條件,對從業人員、場地以及投入資金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

        二是物價部門要加強對非營利性組織的監管。應由真正的社會中介專業機構核實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業務成本,上報物價部門,并接受物價部門的監督管理。在保證成本準確性的基礎上,根據“略有贏余”的原則審批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收費標準,并切實檢查落實。

        三是加強財政部門監管。?Υ右擋蘋崛嗽弊ㄒ底矢窠?行檢查、對財務部門日常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對單位負責人執行會計法情況進行檢查。

        第5篇: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范文

        英國、瑞典的非營利農業組織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由國家財政供應的,如瑞典農業部的機構;另一種類型是市場化運作的,如英國農技推廣咨詢服務中心。其中財政供應的非營利組織承擔實現政府職能的公益事業,在財務管理上與政府部門相同。英國、瑞典兩國農業部門在經費管理上,主要采取三種形式:預算管理、項目管理和管理。

        1 嚴密的預算管理

        英國、瑞典的預算管理程序和我國相似,主要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決算等。兩國都采取“重預算輕決算”的預算管理方式,因而在編制預算、執行預算方面比我國更嚴密,主要有如下幾個特點:

        (1)零基預算。不同于我國編制預算參考上年度基數的做法,而是根據本年度的實際需要編制。

        (2)項目預算。英國和瑞典都按項目編制預算。一般都是由國會提出各行業發展前景、發展策略和發展目標,然后由政府各部門提出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項目任務。簡單地說,國會要求各部門完成的任務就是編制預算的內容。進入90年代以來,英國農業部已逐步把基礎性、戰略性研究、食品安全、農業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動植物保護等作為本部門的重點項目;瑞典農業部也把環保和園藝作為本部門的主要任務,這些項目也就成為這一時期兩國農業部編制預算的主要內容。

        (3)部門預算。各部門分別編制預算,每年11月報國會表決審批。

        (4)滾動預算。每年都要滾動編制今后三年的預算。

        (5)法定預算。農業部的預算先經部常務秘書審閱,再經部長審定。國家預算需經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國會審議批準。已批準的預算作為法定預算,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隨意增加項目或調整項目支出等。

        2 科學的項目管理

        英國和瑞典農業部對所有的經費都實行項目管理。即通過項目承擔單位,將資金落實到項目上并完成項目。在英國,農業部將項目分為競爭性項目和非競爭性項目,由各非營利組織提出項目申請或進行項目競爭。對于競爭性項目,農業部確定項目內容后,通過機構向社會進行項目招標。各單位對競爭性項目投標時,所申請的項目經費一般包括項目直接費用、項目管理費(一般為直接費用的30%)和必要的項目收益(一般為直接費用的15%),管理費和收益一般用來支付單位管理人員的工資和其他公用支出。然后,機構組織有關專家形成一個或多個評審委員會,對項目進行評審,通過后才能進入項目實施階段。對于非競爭性項目也須進行評審,然后由政府指定單位實施。在項目管理上,兩國也有一些共同的做法,如根據項目時間長短分別設立短期項目、長期項目和滾動項目。兩國在項目經費上都要求各單位不允許超支,更不允許挪用,如有結余,由出資者決定結余的用途。

        3 規范的管理

        管理是西方普遍采用的一種項目管理方式,英國和瑞典也都對項目實行管理。在英國,先由農業部與機構簽訂合同,機構負責組織招標、評審。機構是自收自支的非營利組織,有自己的業務和財務目標。在瑞典,機構專門代政府部門管理項目和經費,簽訂合同,監督、檢查項目等,實際承擔了政府職能,相應的機構所需經費也由財政供應。

        英國、瑞典兩國市場化運作的非營利組織在改革過程中,經歷了從申請項目到競爭項目,從依靠政府到面向市場,從事業性到企業性、競爭性的三個根本性的轉變。

        1 從申請項目到競爭項目的轉變。80年代以來,英國對非營利組織進行了私有化、市場化改革,政府與市場之間關系逐步得到重新界定。農業部根據本部門的重點工作,提出項目要求,希望用最少的錢取得最好的成果,競爭機制順理成章地引入到項目經費安排上。原來完全由政府安排的項目,現在必須通過競爭取得。如英國的紐卡斯爾大學,1997年至1998年度全學校總收入1. 56億英鎊,其中5800萬英鎊是經英格蘭資金委員會的評審競爭得到的,占總收入的37%。申請政府項目須嚴格按政府規定的管理制度辦理。

        2 從依靠政府到面向市場的轉變。過去,英國、瑞典的非營利組織的經費主要是從政府取得,經費管理的重點也是政府資金;改革后,市場化運作的非營利組織的主要資金來源和經費管理重點是為社會服務取得的收入。如英國農技推廣咨詢服務中心,是一家以科研為基礎,面向廣大農場主的技術咨詢服務機構,其分支機構遍布整個英倫三島,1997年實現了私有化。改革前的1982年,其收入的80%來自于政府的項目資助,到1992年政府項目資金的比例下降到50%,1997年這一比例已下降到40%。同時還在提高服務質量上下功夫,服務內容以市場為導向,緊跟農民的需要。相比之下,目前我國的事業單位“等、靠、要”思想仍很嚴重,對進入市場缺乏主動性、積極性,缺乏應變能力,而且在職能上大多具有較強的行政特性,這些無疑將成為事業單位改革的難點。

        3 從事業性到企業性的轉變。改革前,非營利組織的經費核算主要是政府安排的項目資金的收付核算。改革后,不管是從政府競爭到的項目還是從市場取得的收入,都必須加強成本核算,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多的收益。目前非營利組織的成本核算貫穿于事業、開展業務活動和其他活動的全過程,完全按企業管理模式管理。

        二、法國非營利農業組織的經費管理

        法國的農業預算支出來自歐盟和法國的財政預算。支出內容包括:用于農業生產方面的補貼;優質農產品(食品)補貼;為賽馬活動提供的補貼;林業補貼;鄉村規劃補貼;調研、技術教育、培訓、推廣方面的補貼;農業、漁業部行政經費;農業人口福利及社會救濟支出。

        法國非營利農業組織包括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和國立農業非營利組織,分為5大體系。各體系經費來源分別如下:

        1 政府管理監督體系,包括農業部和行業管理局

        農業部的主要職能是制定農業政策、規劃、管理、監督、協調。如:農業結構政策,支持農產品價格政策,農業生產指導政策,農業社會政策,農業教育與科研政策等。農業部自身的行政經費大約68億法郎,預算支出的三分之一(23億法郎)用于人員工資,三分之二(45億法郎)用于教育科研及公用經費開支。行業管理局主要有全國糧食行業管理局,全國奶及奶制品行業管理局,全國葡萄酒行業管理局,全國肉、畜牧、家禽行業管理局等。行業管理局是根據1982年10月6日通過的法律成立的公法機構,經費由國家預算供給。其主要職能是通過管理國家和歐盟的補貼和貸款來發展農業生產,協調專業農業協會組織間的行為標準,保證市場運轉,實現歐盟和法國的農業政策。

        2 農業科研技術教育培訓體系

        (1)農業發展署。其核心組織是全國農業發展協會,它是政府與各行業組織協商農業政策的場所。行業組織負責技術經濟顧問工作以及應用研究、在職培訓、信息咨詢等;政府負責監督基礎性研究、大中學教學、植保、畜牧獸醫、動物衛生、質量檢查;協會有自己的經費來源,總額約為40億法郎。包括來自農業的產品稅(約占其來源的20%)、對無建筑物的土地征收的稅(約占15%)、農戶分攤額(約占5%)、農戶支付的服務費(約占25%)、農業合作組織的分擔額(約占15%)、國家農業預算支出(約占20%)。

        (2)信息中心。該中心是國家直屬公共機構,其職能主要是為農民及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其經費來源:30年前全部由國家提供,由于信息服務成功,有了不少的服務收入,現在國家財政只提供40%,其余60%靠自籌創收解決,主要收入來源包括:①信息咨詢費:包括向農戶、企業提供的信息,因特網上收費,每月出口情況簡報收費等;②可行性研究收費;③接受社會的贊助、捐助等。

        (3)農業高校。法國有32所農業高校。其中公立高校25所,私立高校7所。公立高校的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學生也不用交學費;私立大學則不同,私立農業大學預算的50%由農業部提供,50%是學生的學費。企業交的國家職工教育稅由企業同政府簽訂財政合同,直接交給學校,除此之外還有農業部按項目撥給的經費。

        3 農業行業自我管理體系

        在法國,各類專業農業行會、協會已存在很久。政府部門向各專業行會派有聯絡員,負責將農民的意愿及時反饋給政府。但這類組織是獨立的,國家不直接管理,只是以政策引導。這類組織對上代表農民同政府對話,直接影響國家農業政策的制定,使出臺的農業政策趨同民意。對下提供各種服務,使其深受農戶的信賴。在法國這類組織主要有:小麥及其他糧食生產者總會、玉米生產者總會、甜菜種植者總會、全國奶制品行業中心等。其資金來源主要是:(1)稅收返還;(2) 自營收入;(3)研究推廣經費;(4)收取的會費;(5)地區、地方財政支持的項目經費;(6)農業保險與風險基金中專門用于農產品出口的補貼。

        4 農業生產合作服務體系

        法國的合作社按照不同的人員組成,分為各種生產者合作社,如農業合作社、漁業合作社等。所有這些合作社的經濟活動的總和構成了全社會的合作經濟。農業合作社的資金來源主要是:(1)農戶集資;(2)留存收益,即結余形成的公積金;(3)國家補貼;(4)地區(地方)補貼;(5)稅前風險預留;(6)農業信貸銀行的貼息貸款。

        5 農產品和食品加工體系

        法國食品加工企業共有4227個,按產品分為:肉類加工企業、魚類加工企業、水果加工企業、奶制品加工企業、谷物加工企業等。1996年食品加工企業營業額7570億法郎,出口額1530億法郎。農業部對農產品及食品加工體系的管理主要是制定標準和監督等。由國家農產品食品標簽證明委員會或國家資源監督院進行檢驗后,符合歐盟及國內標準生產的優質、環保、生態產品,由農業部給予補貼,1996年此項補貼為7 282億法郎。

        三、對我國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的啟示

        這些國家非營利農業組織的財務管理做法、市場化及項目管理等方面有值得我國借鑒的地方。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 根據農業事業單位的職能定位改革其財務管理

        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社會分工明確,政府的事情政府辦,企業的事情企業辦。英國農業部主要是抓基礎性、戰略性、管理性工作,如監督、監理、監察、執法、動植物保護、種子和新品種管理、資源保護、環境保護、漁政管理、農藥、獸藥管理、農業規劃、統計、信息管理和、農業政策研究等。而一些應用型的技術研究、推廣和成果轉化,一般是由非營利組織和企業承擔的,政府給予一定的項目支持。在我國,上述這些工作大部分是由農機鑒定總站、經管總站、農藥檢定所、海區漁政局等20多家事業單位承擔的,而這些單位大部分是既承擔政府性工作或公益型事業,又承擔非公益型事業。我國應嚴格劃分行政部門、事業單位及一般企業的職能,以此來定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職能,并推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改革。事業單位應既不承擔國家行政管理職能,也不介入盈利性事業,而是承擔公益型或半公益型事業。在推進農業事業單位改革的同時,必須保證財政對那些基礎性、公益性事業的投入。國家預算對農業事業的投資主體不能變,對于公益型事業,國家財政應該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對于目前已能市場化運作的非公益型事業,國家財政可以逐步退出;對于將來可以進入市場但目前受體制影響必須仍由國家支持的事業,國家財政也應在較長時間內保證其正常發展所需資金。

        2 對事業經費實行項目管理

        英國對非營利組織進行改革,不是定年限、定比例,而是根據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通過設立或取消項目來體現。政府根據宏觀政策需要確定重點事業項目,公布相關信息,并意向性投資指南。各單位根據政府的意向,提出項目,報請政府選定。對于不再準備投資的項目,政府也會提前信息。這種國家引導立項的方式,給了各單位立項的主動權,同時也有利于政府發揮宏觀調控作用。我國在事業單位經費管理上,可采取日常經費與項目經費相結合的方式。對于事業單位的經常性事務開支,撥給日常經費;其他經費則實行項目管理,通過競爭中標的項目獲得經費。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在爭取經費時,比較關心的是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項目意識以及項目成本核算意識不強。所以在事業單位財務改革中,增強項目意識,加強項目管理,很有必要。

        3 實行基金會計核算模式

        基金會計核算模式以基金為基礎,按照基金種類分別進行核算與報告,其優點在于能夠保障資金來源、使業務順利進行,并且便于財務監督。在我國的預算會計及企業會計中也有基金概念,如一些專項基金及專用基金。將國外基金會計中的基金與我國的基金相比,我國的基金側重于一種資金來源或準備;而基金會計中的基金不僅是一種資金來源或準備,而且還有該項基金單獨的運用(資產)、收入、支出或費用的內容和標準等。在基金會計核算模式上借鑒國外經驗,有利于更有針對性地實現具有特定目的的公益事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第6篇: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范文

        【關鍵詞】非營利組織 會計監管 會計制度

        一、非營利組織概述

        非營利組織是政府體系之外,具有公共服務宗旨或促進社會福利發展,不以營利為目的,不分配盈余,享受免稅優待,依法成立的組織。在我國,非營利組織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群眾團體組織,如各類團體、協會等,數量多、分布廣、社會影響大;另一類是帶公益性質的事業組織,包括各類學校、醫院、圖書館、文藝體育機構等。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非營利組織已經逐漸成為除政府、企業外,現代社會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特征

        非營利組織不同于營利組織的目標與財務特征,決定了非營利組織管理會計與營利組織雖有某些共性,但更具有區別于企業管理會計的特殊性:第一,顧客的消費不是主要的資金來源,費用不是按照市場經濟價值規律來收取。第二,缺少利潤指標,管理的系統性出現缺損、不夠完整,管理人員往往難以就各種目標的相對重要程度達成一致;對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組織實現自己的目標也難以確定;分權管理的操作難度較大,不同組織之間也無法進行績效的對比。第三,非營利組織權責利不是十分明確。由于非營利組織不存在利潤指標,對各部門的職責履行的情況難以考核評價,因而對各部門的權責利也就難以劃分。第四,所有權形式特殊。資財的權益屬于組織本身所有。但是,非營利組織不能對其資財權益進行轉讓、出售,并且在某些情況下必須按資財提供者的要求來運作、管理和處置資財,通常對損益不進行會計核算。

        三、非營利組織會計監管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一)問題

        (1)內部監管薄弱。若出資者不能對內部人員的行為實施有效的控制,他們就可能利用對資產的控制權通過造假牟取私利。如果經營管理者缺少必要的財務管理知識,并對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缺少必要的關注,組織內部對財務部門和財務人員的監管就會松懈,甚至不加管理或不從制度上予以控制,從而導致監管失控。同時,部分會計監管人員素質較差,部分會計監管人員的業務素質水平較低。這樣他們往往對一些較為復雜的業務、新出現的業務不能按照會計法規、準則進行正確處理,使得會計信息不能得以正確反映。

        (2)缺乏有效的社會監管。我國非營利組織歷史悠久,但對其會計法規體系建立較晚。我國政府雖然已經初步建立了以《會計法》為主體,相關的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為補充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會計監管法規體系,并頒布了《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但在實施監管的過程中,我國現行的會計法規體系依然存在許多不足,會計監管配套的法律法規不完善,會計法規之間的協調也存在問題。

        (二)對策

        (1)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業務授權控制制度,加強財務控制。明確規定涉及財務及相關工作授權批準的范圍、權限、程序、責任等內容,單位內部的各級經辦人員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同時非營利組織應該加強內部管理,加強對組織內的管理人員及財務人員的相關知識培訓,對單位高管應進行《會計法》等有關財政法規和財務制度的培訓,改革和完善會計從業資質和技術職稱的相關培訓管理制度。

        (2)進一步完善政府監管的體制,健全非營利組織監管法規體系。成立以財政部門作監管主體,審計、稅務、人行等相關部門分工協作的監管體系,各部門之間密切配合,通過定期抽查或聯合互查的方式,檢查非營利組織是否依法建賬,會計憑證、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會計核算是否符合《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要求,會計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促進會計監管步入規范化、經?;?、合理化軌道。規范和完善制約會計活動的法規制度,健全會計監管自身的法律體系。規范會計監管工作的方法、工作程序,做到有法可依。

        四、完善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建議

        (1)建立交流平臺,整合信息資源,實現信息、經驗和資源共享,對于信息的提供方和接受方都要求我們要有主動性。同時,可以在相關政府部門設立一個協調機構。

        (2)建立培訓基地,提供民非組織觀摩學習場所??梢蕴岢嚓P部門或者會計師事務所對非營利組織的成員進行會計相關的培訓,可以收取合理的培訓費用。會計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民非組織會計人員的督促和管理,鼓勵他們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政策水平。

        (3)倡導服務團隊,會計師事務所等獨立審計機構可以成為民非組織的服務團隊,這個過程可以收取一定的費用,這個費用政府可以視情況進行一定的補貼。財政部門和民政部門不僅要管理,更要服務,管理與服務并舉。

        (4)可以制定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準則與財務通則,并跟國際慣例趨同。隨著民間非營利組織飛速發展,以及民間組織國際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民間組織管理部門應加快立法的步伐,與時俱進,盡可能為民非組織營造一個健全的法律環境和制度環境,這樣非營利組織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

        (5)非營利組織通常都存在一定的稅收問題,我國的稅收制度把民間非營利組織視同“準企業”看待,涉及到的稅種大致有十三項。為避免稅收成為民非組織的一項或有負債,統一民非組織稅收制度,明確減免稅規定勢在必行。同時,稅法應體現對捐贈者的鼓勵,對捐贈單位或個人因捐贈所涉及到的稅收條款應進行相應的修改或補充。

        五、總結

        非營利組織不以獲取利潤為目的,他們提供服務是服從于某些公共目的和為公眾奉獻。一個非營利組織在一定范圍內為社會公益服務,也就是在完成某一社會使命。在當今市場經濟社會,非營利組織為完成某一具體的社會使命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資金的獲得和有效使用需要有科學的財務管理。建立更好的會計制度和會計監管制度有助于促進我國非營利組織的快速發展。

        第7篇: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范文

        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 高校后勤 問題 建議

        一、非營利組織概述

        按照社會結構理論,現代社會的社會組織分為政府組織.營利組織和非營利組織三大類型,它們分別是政治領域、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的主要組織形式。非營利組織是不以獲取利潤為目的,而為社會公益或共益服務的獨立組織。美國有位學者總結出非營利組織的六個基本特征:正規性、民間性、非營利性、自制性、自愿性和公益性。在現實生活中,非營利組織的表現形式為學會、協會、商會、基金會、聯合會等各種社會團體,以及學校、圖書館、博物館、研究所、醫院、福利院等各種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它在教育、文化、科學技術、醫療衛生、環境保護、權益保護、社區服務、扶貧發展及慈善救濟等領域為社會公益或共益提供服務。中國大陸由于政治體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沒有典型的西方意義上非營利組織。一般民眾所熟知的青聯、婦聯、殘聯、中國貿促會和對外友協等組織實際上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社會組織。這些組織從雇員到資金來源都有很深的官方背景。

        近年來,許多和西方非營利組織近似的社會組織數量呈不斷增多之勢,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的法律規范,這些組織在到政府部門注冊時,要么選擇掛靠某個政府部門,成為同青聯、婦聯一樣的半官方組織, 要么注冊成為普通的營利性公司。許多國外的跨國非營利組織在發展它們中國業務的同時,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很多國外非營利組織選擇注冊為營利性公司,還有一些干脆選擇不進行注冊。顯然,我國非營利組織管理陷入困境。下面筆者重點以高校后勤組織為例來淺析我國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辦法。

        二、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目標不明晰

        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想要達到的效果。這種效果通常可以表現為財務效果、經濟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或者四者之一,亦或者是任意一種組合效果。高校后勤組織服務的主要對象是高校的全體師生,面對這一特殊的消費群體,后勤財務管理既要一定程度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追求經營效益的目標;又要服務公益,講究社會效益。理論上,后勤應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即在保持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不僅實現企業價值的不斷增長,而且實現各個利益集團利益最大化”作為高校后勤的財務管理目標;但實際經營中,由于雙重目標的實現路徑不一致,很難進行實際的財務管理制度設計以保證實現這個目標。造成正確目標導向缺失,后勤管理人員按照傳統的管理習慣和思維來進行管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缺乏創新意識和改革行動,致使財務管理的一些頑疾長期得不到解決,嚴重影響整個財務管理體制運行的效果。

        (二)高校后勤集團組織性質定位不清

        高校后勤集團的組織性質究竟是隸屬高校的事業單位還是獨立的企業法人?這是目前困擾高校后勤集團財務管理人員最大的問題。從理論上講,高校后勤集團都是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但由于高校社會化改革進程或快、或慢,加上歷史的原因,高校后勤集團組織性質定位是不清楚的。主要表現在:(1)注冊登記法人資格的高校后勤集團比例較低;(2)資金來源兼具非營利組織與企業方式,從資金來源看,高校后勤集團的主要經費來源一直是以學校的行政撥款為主,明顯地體現了后勤集團的非企業性質。(3)高校后勤集團資產權屬不明確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均成立了自己的后勤集團或者服務總公司,在與學校資產剝離過程中,后勤集團使用的資產權屬的問題引發了廣泛爭議;(4)高校后勤集團權責利不清楚。

        (三)資金控制不到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由于高校后勤在資金的運用管理方面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資金的籌措、投放以及利益的分配還停留在財務會計核算的初級階段,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市場運作,難以發揮有效的監督和約束作用,導致管理措施不得力,制度落實不到位,存在資金投向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現重復性投資而造成濫用資金等現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無法完全發揮財務在經濟運行過程中的控制 、監督和考核作用。往往是資金審批權限不清,物資采購及驗收的程序和手續不嚴,透明度不高,沒有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采購原則;催收應收款項不及時;現金支付隨意性大,缺乏嚴格的制度管理。

        三、改善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建議

        (一)轉變財務管理觀念

        在當前情況下,改進財務管理、促進辦學資金使用效益提高的關鍵是高校后勤財務管理人員能否養成終身學習的觀念,通過繼續教育,不斷完善和更新專業知識,從重核算、輕管理到管理與核算并重甚至超過核算,把握好事業發展與財務管理之間的關系。此外,高校財務部門應致力于建設學習型組織,這對其在當代的生存和發展同樣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學習型組織”以人為本、激勵創新,可以幫助高校后勤財務部門在分析外部環境、校內財務實際的基礎上,找出并克服創建學習型組織過程中的各種障礙,制定相應的對策,進行不斷的實踐探索,使財務團隊整體水平提高,積極向學習型組織邁進,以此作為強化各項財務管理能力的培育、提高辦學資金使用效益和高校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明確高校后勤的定位

        高校后勤組織首先是公益性的組織,后勤部應本著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服務水平,為高校教學、科研工作和師生生活提供便利。后勤經濟實體對高校校內市場的依賴性也決定了后勤的公益性。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組織又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完善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就必須要把后勤的公益性與市場經濟屬性的統一放在首要位置。堅持后勤兩重性的辯證統一,確保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方向準確無誤;同時相關部門要給予適當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確保后勤經濟實體持續穩定發展;引導其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向邁進,最終實現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總體目標。此外,明確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定位不容忽視。應基于財務管理作用、特征和任務,結合當前社會形勢形成高校后勤特有的財務管理模式,將高校后勤財務組織定位為實行獨立財務預算和決算并承擔財務責任的經濟實體。

        (三)改革高校后勤財務管理體制

        后勤財務管理的機構及其人員應合理分擔職責,對高校后勤的財務實行集中核算、集中管理、授權審批的管理模式。高校后勤應精簡機構,撤銷部分后勤部門及其下屬單位現有的財務機構。高校財務部門設置后勤財務部有利于集中核算后勤各個單位的會計業務,集中管理后勤各個單位的投資、籌資、經營、分配等財務活動,務必充分重視會計要素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對涉及現金收支和財產使用、保管、結轉、處置、報廢、毀損、清查的財務事項和財務行為實行學校領導、財務部門領導、后勤部門領導、后勤基層單位領導逐級授權審批的制度,明確各級領導、各級部門和單位在后勤財務管理上的職責權限,貫徹集權為主、適當分權的管理思想,徹底改變財務管理體制不合理、財權過于分散的現狀。

        (四)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進程的加快,高校后勤企業走自主創新、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道路已是必然。高校后勤企業在實際運行中存在各種風險,既包括市場風險、經營風險,也有財務風險,并最終都會表現在財務方面。因此,高校后勤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須建立后勤組織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對財務風險進行實時控制,及時完整地收集、傳遞、分析、評價財務信息,使經營及財務活動始終處于受控狀念,形成良好的動態循環,將企業的風險控制在企業可接受水平。

        四、結束語

        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當前不夠完善,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目標不明晰,高校后勤集團組織性質定位不清和資金控制不到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這就需要相關各方共同努力,推動高校后勤財務管理體制的優化。 同時,高校后勤組織創新勢在必行。應當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高校后勤改革,持開拓創新,促進后勤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更要抓好校園后勤企業文化建設,努力做到以文化的言行影響人,以文明的管理教育人,以先進的后勤文化理念感染人,讓師生感到校園文化充滿溫馨和關懷。

        參考文獻:

        [1]桂裕清.談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國有資產管理[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2)

        [2]胡慶明,丁時勇.健全高校財務管理體制,有效組織財務工作[J].事業會計,2000(1)

        第8篇: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范文

        關鍵詞:顧客為導向,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平衡點

        眾所周知,盡管非營利組織以提供公共服務為目的,以非營利性為特征,但正如許多學者所講,非營利組織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但是這不是說它不可以營利;如果要想更好地完成非營利組織的使命,非營利組織必須改善和提高其經濟活動的績效,以解決組織面臨的日益加重的財務瓶頸。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不少的非營利組織把“增收”當成是組織的頭等大事,以至于期出現的“上學難”,“看病難”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組織職能市場化與目標公益化沖突愈演愈烈。究竟如何評價非營利組織的績效,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何權衡,正是本文探討的內容。

        一、非營利組織績效評估對象的界定

        (一)非營利組織的分類

        我國現行法規體系只將非營利組織劃分為: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這對非營利組織的績效評價有諸多不便,本文認為,正確地對非營利組織的績效進行評價,應從受益人特征的角度,對非營利組織進行分類。本文借鑒Anthony和Herzlinger的分類方法,將非營利組織分為三類::以公眾為導向的組織、以顧客為導向的組織和以成員為導向的組織。1.以公眾為導向的組織。以公眾為導向的組織是以向公共的整體或部分的利益提供服務而存在。2.以顧客為導向的組織。以顧客為導向的組織是為特定需求的個體顧客提供服務的。3.以成員為導向的組織。以成員為導向組織僅向其成員提供服務,俗稱“會員制”組織,直接且經常以低成本的服務或免費為成員獲取利益。組織的收益一般來自于會費、內部捐獻和一些服務獲取的費用,它們的受益人(會員)都是以會員費的形式支付所享受的服務。

        (二)研究對象的確定

        從以上對組織類型的界定中,我們不難發現“以顧客為導向的組織”,由于其服務領域的特殊性,使其兼具了公益性與商業性雙重性質。正是由于此類非營利組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所提供的服務需求量之大,服務對象之廣,使得其成為政府職能市場化的主要實踐主體。獲得更大自主權的同時,也承擔了更大的社會責任。非營利組織對資金需求日趨增加與資金來源單一,數量有限的矛盾日益加大,主要依靠政府財政撥款和補貼的非營利組織,在政府支付逐漸縮減的情況下,有限的收入無法滿足組織無限發展需要。致使非營利組織在政府監管弱化、自律性不高的情況下,產生了組織行為的內在效應,即組織及其管理者在實現公共利益和社會福利的同時,力求實現組織自身的目標和利益的現象。非營利組織忽視組織使命,肆意的追求經濟利益的異化行為,把應該由組織承擔的職能,通過市場化的方式轉嫁給了公眾,特別是給社會弱勢群體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非營利組織的社會使命無法實現,甚至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二、影響非營利組織績效平衡點的因素分析

        一方面是日趨加劇的財務約束,另一方面是組織奉行的公益性宗旨,兩難的境地使得我們不得不思考:以顧客為導向的非營利組織發展之路究竟應該如何規劃,對其績效的評價究竟是以社會效益為重,還是以經濟效益為重。

        非營利組織旨在促進公共利益的實現,增加社會福利。這可以理解為非營利組織的最高目標,組織的開展各項活動、參與各項經濟事業都應服從和服務于這一目標。即追求社會價值的最大化,經濟價值的實現也應該以社會價值的為出發點,以社會效益為先,將經濟效益的實現作為其發揮更大社會效益的保障。對于以顧客為導向的非營利組織能否找到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平衡點,將關系到組織的生死存亡,所以對非營利組織的考核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理論和實踐中都是必要的??萍颊撐?。

        (一)組織使命——效率目標是公益目標得以實現的基礎

        任何組織都是為了實現其目的而存在的,“存在”是實現其目標的先決條件。非營利組織要實現提供公共服務,增加社會福利的使命,首先要保障組織的存在與發展,正如哲學中所講到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么樣的上層建筑。組織與環境的協調能力,適應能力決定了組織的未來發展前景,而組織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貫穿于組織運行的每一個環節,既包括內生性環節也包括外生性環節,即過程管理和結果管理。過程的控制以效率為標準,而結果的評價則以質量和效能為標準。在追求過程的效率的同時,應以結果質量為先;而要保障結果質量,又不可缺少對其過程的控制。在結果和過程的相互影響,相得益彰的辯證關系中,我們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不是相互對立的,它們具有共存性,是非營利組織這個機體健康發展不可缺失的兩個重要條件。對非營利組織績效的評價應該在兩者之間保持恰到好處的平衡。

        (二)現實層面——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保證

        按照現代社會學的觀點,國家、社會和市場是三個重要的組成系統,其中,國家的行為主體是政府,市場的行為主體是企業,非營利組織可以被看作是以社會為基礎,內生于其中的一個子系統。這三個系統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如何建立新型的“政府——社會——企業”三元互動的關系,將是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的當務之急。

        非營利組織和政府的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不以營利為目的,但所處的地位和組織的特殊性,決定了兩者的巨大差異,以差異化的方式合理的界定非營利組織和政府的職能,各取所長,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將是政府和非營利組織之間關系發展的必然趨勢。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復雜化,公眾民主意識的增強,都對國家和社會提出了新的挑戰,迫于此,政府需要變革來適應新的形勢,由原來的“包辦型”政府轉變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政府,變管理為服務。在政府放權之后,社會的自治力不斷增強。這些都為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組織的合作提供了機遇。政府轉移其部分職能時,承接體(非營利組織)的資質,成為了政府決策的依據。加之財政支付方式由原來的“付費型”逐步轉變為“購買型”,政府理性決策需要具有代表性的指標作為參考,我們認為,這一指標應該既包括衡量非營利組織使命完成質量——社會效益,也應合理的建立經濟效益的評價體系。

        在市場經濟不斷成熟的過程中,企業和非營利組織開始面臨新的挑戰。非營利組織在迅速發展中對資金的需求不斷增加??萍颊撐?。在激烈的競爭中,企業需要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核心能力,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這就為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的結合形成了環境基礎。無論是單方面的捐助協同,還是互動式的合作協同。企業對其投入資源的使用都是密切關注的,資源(包括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運用的效率和效果,都是企業做出增資或解除合作關系等決策的依據。企業通過與非營利組織的合作,既期望在履行社會責任時,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獲得特殊的無形資源,影響外部價值鏈的群體對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產生差異化的認識,也希望與擁有較高工作效率,良好發展前景的非營利組織合作,在合作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所以企業重視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效益,也不會忽視組織的經濟效益。

        (三)技術層面——財務管理的企業化趨勢

        非營利組織提供的大多是社會公共服務,這種產出的無形性,使得很難以貨幣單位對其進行計量,而非營利組織至今仍是采用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核算方法,很難合理的確定每期的實際收入和支出。會計核算反映的內容僅僅只有活動成本、管理費用、籌資費用,投入和產出的對應關系并不明顯,無法像營利企業一樣準確地衡量各項投入的效率。由于非營利組織產出的差異性,不同類型的非營利組織,即使是組織功能相近的組織之間,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也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對非營利組織成果的考核宜從社會效益著手,但并不是說,對非營利組織的經濟效益考核就無從下手,企業財務管理方法的引進,權責發生制的適當運用,都為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績效考核,提供了越來越多,合理科學的依據。

        非營利組織的性質決定了其產出難以進行定量分析,但對組織日常運作的各項支出是可以清晰而準確計量的,這就為提高組織管理效率提供了依據,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對組織進行橫向和縱向的量化分析:實際數與預算數作比較;也可以以歷史數據作為參照:與具有類似性的非營利組織比較。建立例如:籌資費用率,事業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行政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等考核指標??萍颊撐?。加強對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科學合理的評價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績效,實現組織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以組織自身經濟效益的提高,促進社會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呂江平。2005,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特區經濟,4:157-158

        [2]羅文標,吳沖。2006,我國非營利組織績效評估的新思路[J],商業現代化,4(b):61-63

        [3]李薇,姜錫明。2006,非營利組織的協同治理與績效評估[J],商業現代化,7:302-303

        [4] 仲偉周,曹永利,Shunfeng SONG。2006,我國非營利組織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設計研究[J],科研管理,Vol.27,No.3:116-122

        [5]楊選。2006,轉型期我國“政府再造”面臨的六大沖突[J],CPA中國行政管理,5:34-36

        [6]鄧國勝。2001,非營利組織評估[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7]Anthony R N,Herzlinger R E.1999 Management Control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 Homewood, Richard D, Irwin

        第9篇: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范文

        關鍵詞:非營利組織;財務活動;預算資金

        中圖分類號:C912;F230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3.49 文章編號:1672-3309(2012)03-117-03

        一、非營利組織的特征

        1、非營利性

        非營利組織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通過為社會提品和服務以實現社會效益為目的。但是這里所說的非營利性不僅僅指不存在利潤指標,非營利組織的經營項目往往受到限制,其經營項目同樣必須符合組織的宗旨。比如我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社會團體接受捐贈、資助,必須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必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另外,非營利組織的盈余和財產不得私分,必須用于符合宗旨的業務活動。國有事業單位如此規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也是如此規定。盡管2004年頒布的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了民辦學校的出資人可從辦學結余中取得回報,而對出資人所取得的回報還是作了嚴格的限制。

        一個企業的有效性是通過其產出是否達到組織目標來判斷的,而組織效率的高低則由投入產出比來衡量。在企業中,利潤的高低可以同時用來衡量組織的效益和效率;而非營利組織通常缺少這樣的一個整體指標,這就嚴重地妨礙了管理的系統性。

        (1)非營利組織的目標多元化給決策帶來困難。利潤指標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了單一標準。當企業面臨多種替代方案時,決策人員必然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哪個方案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當然,決策分析并非如此簡單,還要考慮其他各種要素。但是,利潤確實是企業決策的核心。而非營利組織一般不具備這種整體目標,相反,其目標常常是分散的、多元化的,管理人員經常難以就各種目標的相對重要性程度達成共識。

        (2)非營利組織的產出很難進行測量。利潤指標可以直接衡量企業的產出。但是,非營利組織的投入產出一般難以直接準確地加以測量,因為它們很難確定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組織實現自己的目標。例如,學校可以聘請一位知名的教授,醫院可以聘請一位名醫,但是他們究竟能為組織做出多少貢獻是難以衡量的。

        (3)非營利組織不便于進行分權控制。由于企業目標明確,而且每個管理人員的業績都可以根據其創造的利潤多少加以評價,因此,高層管理人員可以將許多決策權下放給中下層管理人員。而非營利組織的目標通常是多元化的,績效又難以測量,因此,許多重要的決策就不宜下放給中下層管理人員。當組織出現某一問題時,基層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將問題逐級上報;而高層管理人員的決策也不一定能及時地付諸實施。這就容易形成官僚機構的作風,降低組織的效率。

        (4)非營利組織的業績很難進行比較。當企業都是以利潤作為目標時,我們就可以對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比較。例如,將百貨商店與汽車制造廠進行對比,看誰的利潤增長速度更高?這樣,不管企業之間在行業、規模、技術、產品、市場等方面的差別有多大,彼此之間都可以圍繞利潤進行比較。但非營利組織之間卻難以做到這一點。只有當它們具有相同的職能時才可以比較。

        2、享有稅收優惠政策

        我國公立非營利組織也即國有事業單位可以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免交營業稅、企業所得稅,而民間非營利組織從事經營活動則要繳交營業稅。民辦教育從事學歷教育的免交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如果該類學校從事的是培訓項目的業務收入,則根據收入額要繳納營業稅。然而,在同一非營利組織的內部,這種界限是很難明確界定的,因此,這些組織會從中獲得一定的利益。

        3、不排斥企業化管理

        1998年國家取消事業單位的全額撥款、差額補助、自收自支3種預算管理方式,轉而對事業單位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余留用的預算管理辦法。2004年財政部出臺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設置的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參照了企業版本。從這些制度的改革可以看出,國家提倡事業單位盡可能做到經費自給,鼓勵事業單位面向市場開展業務活動,通過有償服務,取得收入來滿足業務活動的支出需要,實行企業化管理。

        非營利組織有效經營管理也不排斥營利行為,非營利組織的有效經營管理,恰恰需要引入營利精神和商業行為。政府部門和公益組織的服務對象并非是不可劃分的社會整體。撇開社會政府的階級傾向不論,政府對公眾政策的微調通常會影響某一社會群體。公益組織的服務對象就更加容易明確。因此,在實施任一政策計劃和公益活動時,目標人群的利益應該也可以被突出。由于營利性的管理和某些商業手段對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大有裨益,因此,它完全可用于針對特定人群的服務。其次,政府預算撥款和慈善機構捐贈資金有限,且發放時間不定,完全依靠這些資金建設公益事業的計劃往往會因力不從心而流產。自謀財源、開發營利項目以彌補公益支出,已成為非營利組織的普遍趨勢。另外,政府部門和公益組織往住缺乏透明度,社會對它們的日常工作缺少有效監督,績效評價也缺乏客觀標準,特別是難以體現在財務數據上。將營利性組織的一些經營管理方法應用于非營利組織,將有利于解決上述問題,提升政府和公益組織的廉潔度和公眾信賴感。

        4、業務收入并不一定是主要的資金來源

        非營利組織則不是完全依靠市場來維持生存和發展。有些非營利組織資金的主要來源是銷售收入,如地方醫院主要通過向病人收取醫療費和藥費來維持經營;私立學校的主要收入是學生上繳的學費;研究機構通過與外界進行項目合作研究來獲得經費。像這些非營利組織,其生存與發展取決于市場,更多地依賴于業務收入。但是,其他非營利組織收入的主要來源則不是其從事業務活動取得的收入,比如我國林業部門所屬的事業單位依靠財政撥款作為主要的經費來源從事森林保護、防疫、綠化等公共管理事務。

        5、非營利組織的責、權、利難以界定

        對營利組織而言,一般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管理的權力是由股東選舉產生的董事會所賦予的,總經理要對董事會負責,董事會要對全體股東負責。考核管理層的業績可以以利潤等指標作為依據。但是,對非營利組織來說,這種責、權、利卻難以界定。這是因為其組織機構的負責人一般是由組織任命或者是由于出資而被任命,所以機構負責人對組織的影響力相對較弱。再者,非營利組織不以利潤指標來評價業績和經營狀況,組織的效率和有效性難以定量考核。

        二、國外非營利組織與我國非營利組織的區別

        1、制度規范模式與準則規范模式的不同

        在我國,財政部作為主管政府和事業單位會計的官方機構,一直采取“制度規范”而不是“準則規范”的模式對預算會計事務進行指導和管理。而許多國家由權威的(不一定是官方的)會計組織制定和關于公共部門的準則規范,用以指導和規范公共部門會計和報告,改進公共部門財務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我國現行預算會計的“制度規范”按照組織類別分別制定與實施,劃分為3個不同層次: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準則規范模式不同,3個層次的模式只是對于特定的組織類別具有約束力,對其他分支的組織類別并不具備約束力。與“制度規范”相比,準則規范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也更能與企業會計和報告傳統做法相一致。在實踐中“制度規范”很難做出適應性的調整,制度規范總是跟不上變化,導致制度規范缺乏靈活性。

        2、投入資金來源的渠道不同

        在國外的非營利組織中,市場化運作的非營利組織資金主要從社會取得,國內非營利組織的資金絕大部分從政府財政預算取得??傊?,其絕大部分財務資金是從出售貨品或提供勞務以外的其他渠道取得。而我國事業單位類型多,資金來源渠道也多。

        3、資金管理與資金運用的不同

        在國外非營利組織的資金管理普遍采用項目管理、管理及基金會計核算管理。我國事業單位從1997年開始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定向補助、超支不補、結余留用”的預算管理辦法。

        在資金運用方面,國外非營利組織資金采用項目管理與基金會計核算的方法,能夠保證資金運用于特定用途的公益事業,并嚴格控制人員經費的支出。我國事業單位的經費運用既有用于公益事業,又有用于代替政府實現其行政管理職能,還有用于營利性經營活動。在支出結構中,人員經費所占的比例較大。

        三、非營利組織的財務活動

        非營利組織的財務活動是非營利組織以現金收支為主的資金收支活動的總稱,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1、預算資金收支活動

        預算資金收支活動是事業單位的重要財務活動。預算單位通過編制預算、實施預算、完成預算資金的收支活動。事業單位的預算規定了預算資金用于什么項目,每個規定的項目支出的金額是多少,定員定額的標準是多少。

        2、預算外資金收支活動

        1996年9月,國務院了《關于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規定,預算外資金不是單位的自有資金,必須納入預算管理;單位的預算外資金必須上繳同級財政專戶,支出由同級財政按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和單位財務收支計劃統籌安排。從財政專戶中撥出,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預算會計改革將事業單位的預算內資金和預算外資金改為統一核算和綜合平衡。因此,預算外資金的取得與使用所產生的資金收支,便構成了非營利組織預算外資金收支活動。

        3、經營活動

        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是相對的,例如:應用性研究成果可以轉化為盈利,有條件的事業單位可以搞“創收”。現行制度將事業單位活動區分為事業活動和經營活動兩大類。

        民間非營利組織則更多地涉及經營活動,其成本費用的核算可以采用權責利發生制作為核算基礎,而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會計也發生了某些趨同。比如:某些非營利組織要像企業一樣編報收益表和成本費用報表,反映了非營利組織業務領域的拓展和管理方式變化的趨勢。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乱码精品视频在线 |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伊人 |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亚洲综合在线香蕉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