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少年閏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少年閏土十分可愛。你看他,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項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可見,閏土是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戴小氈帽是那里的風俗。還可以知道,他的父母十分疼愛他,要不然,怎么還給他套一個銀項圈?
閏土很聰明,再他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會捕鳥,撿貝殼,還會看瓜刺猹。這此不僅是文中的“我”沒有聽說過的,就連現在的我也沒聽說過,更沒玩過。
冬天,天氣很冷,下了一場大雪。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裝玉砌的世界。閏土在雪地里掃出了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食時,他就將縛在棒上的繩子一拉,鳥就被捕住了。此外,他還認識許多鳥哩!如稻雞,角雞,鵓鴣,藍背等。
夏天一到,閏土就要在夜晚去看瓜。看瓜刺猹可有趣了!月光下,你聽,“啦啦”地響了,便知道猹在咬瓜了。閏土捏了柄鋼叉,遁聲刺去。那刺猹倒很伶俐,反向閏土奔來,從他跨下逃竄了……我讀到這里,仿佛看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項戴銀圈,手捏鋼叉,向一只猹盡力刺去。閏土在看瓜刺猹時表現的機智勇敢,使我更加敬佩他了。
《少年閏土》節選自魯迅1921年寫的短篇小說《故鄉》。這篇文章塑造了一個在魯迅眼中“聰明、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少年閏土形象。魯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對比,突出了閏土的形象。與中年的閏土做了巨大的對比。
這篇文章是小說《故鄉》中一段插敘,題目《少年閏土》是選入語文書后后加的。《少年閏土》選入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24課和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十六課課文和2019六年級上冊部編教科書第八單元第1課。
《少年閏土》創作背景編輯
因為在衰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農村,農民生活在封建政權的壓迫剝削、愚弄、毒害的環境下。作者于1919年回故鄉期間,耳聞目睹了中國農村瘡痍累累的殘酷現實,加之在這個風雨飄搖的社會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體驗,所以寫出了這篇悲涼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說。
(來源:文章屋網 )
聽了閏土的講述,我素不知天下竟有這么多的新鮮事。
閏土給我講述了海邊有如許多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賣罷了。想著想著,我心里羨慕極了,真想同閏土一起去海邊拾貝,一起去瓜地管西瓜,在我的請求下,閏土終于答應了。
晚上,我和閏土手捏一柄鋼叉,穿上防身服,以免被猹等動物咬傷了。悄悄的,我和閏土神不知鬼不覺的來到了瓜地。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寧靜的天空中繁星點點。只聽猹在嗡嗡做響,閏土說:“小聲點兒,別讓它發現了。”我和閏土慢慢地挪動,挪到一大堆草叢旁,蹲在那兒一聲不吭。
猹開始吃西瓜了,它長得像小狗一樣兇狠,閏土扯了扯我的衣服:“看我的!”他便挺身而出,把手提起來,鋼叉被閏土緊緊握著,盡力地向那匹猹刺去,沒想到猹耍起小聰明,把西瓜馱在身上,閏土不忍心把他家辛辛苦苦種的瓜毀了,便放下了鋼叉。猹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閏土有些不開心了,壯起膽子,站在瓜地中間,手插腰,臉上的表情非常嚴肅。我在草叢中蹲了半天才起身,閏土一直站在那兒,我走到閏土那兒,和他一起守著這片瓜地,站累了,就坐在瓜地里,我們把自己的一些新鮮事互相說給對方聽,很快,我們就忘了這是在瓜地里,是在管西瓜。我們有說有笑的,就這樣,第二天黎明時分,我們才回家。
和潤土在一起是一件無比開心的事情,可是閏土就要走了,我忍俊不禁掉下了眼淚:“閏土,謝謝你的陪伴,這片土地將永遠刻著我們的友誼,希望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
夏天到了,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約到去海邊游泳、抓蝦。我們來到了海邊。大海里有很多魚,我看到了一只穿著紅色甲殼的蝦、我一把抓了起來,大聲說;我抓到了!我走到了岸邊,把蝦子放到了桶里。我突發奇想,干脆去挖龍蝦吧!好呀。小伙伴異口同聲地叫起來。
我們來到了泥潭,我們把褲腳弄起來,踩到了泥里邊,一個小伙伴踩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一挖起來,原來是一只甲魚,我們高興極了。今天晚上可以喝甲魚湯了!我們繼續踩著,我踩到了一只龍蝦、扔進了桶里。過了幾個時辰,我們桶里有了許多龍蝦。
我們回到了家里,做起鄉村里的大餐。請了村里人來吃,滿滿一桌的菜,讓我們的口水垂涎欲滴。我夾起一個龍蝦、恩!真好吃。有喝了一碗甲魚湯。快點吃完飯,晚上還要去找貝殼呢!我們到了海邊,拿起一盞油燈,找起了貝殼。到了天黑盡了,我們找了滿滿一桶貝殼回家去了。
六年級:小傻子
臨走時,我高聲說:“再見了!四合院。再見了!高墻上四角的天空。”
到了鄉下,他正站在村頭等著我呢。見我來了,他笑著迎上去,項戴銀圈,紫色的圓臉,只是少了一頂小氈帽。我們交談了一會兒后,他說:“走,咱們拾貝殼去。”
來到海邊,我看到沙地上沒有什么貝殼,閏土說:“這里的好貝殼早被人拾光了,海里礁石上有很多好看的貝殼,我們游過去拾吧。”我不好意思地說:“我,我不會游泳呀。”“我來教你游泳吧!”閏土笑著說。閏土告訴我只要手用力劃,腳用力蹬就可以了。我試著游了一會。突然,一個海浪打來,我嗆了一口海水,又苦又咸又澀,我連忙跑回岸邊。閏土朝我笑了笑,游遠了。一會兒,水面上露出個小腦袋,呀,是閏土,他像小鴨子一樣抖著頭上的水,嘴里吹著氣。他上岸后,指著貝殼告訴我:“這是鬼見怕,這是觀音手……”
不一會兒,我們玩得滿頭大汗,來到西瓜地,閏土摘了一個瓜,“嚓嚓”幾刀就把西瓜切開了,我拿起一塊西瓜三口兩口就吃光了。這時,一位中年婦女帶著一個小孩來了,小孩看見瓜,吵著要吃,中年婦女不讓他吃,他哭起來。閏土看到這情景,忙摘了一個瓜給那小孩,小孩見瓜,就破涕為笑。中年婦女叫小孩向閏土鞠躬道了謝。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和閏土坐在瓜棚里,我看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地問閏土:“這么大一塊西瓜地,一年到頭一定收獲不小吧?”閏土說:“錯了,這西瓜,其中五成叫地主的租,兩成買瓜籽、肥料,還有一些稅呀,一年來,能收獲一兩成就頂破天了……”哎!這真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正起勁地算賬,突然,他停止了說話,捏起一柄鋼叉,向一個大西瓜走去,我提起馬燈,跟著閏土。好呀!一匹猹正在大口大口地咬瓜呢。閏土輕輕地轉到猹后面,用力一刺,猹卻從閏土的胯下溜走了。猹究竟是什么樣子我也沒看清楚,只知道狀如小狗,毛油一般光滑。我們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到瓜棚。
我從來不知天下有這么多新鮮事,海邊這么多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只知道它在水果店出賣罷了。
讀了魯迅先生寫的《少年閏土》一文,我深受感觸。我對文中的少年閏土十分敬佩,對文中的“我”能有這樣的兒時朋友而感到無比高興。少年閏土不但聰明,活潑,而且知識豐富,給人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使我對他產生了敬佩之情。
少年閏土十分可愛。你看他,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項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可見,閏土是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戴小氈帽是那里的風俗。還可以知道,他的父母十分疼愛他,要不然,怎么還給他套一個銀項圈?
閏土很聰明,再他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會捕鳥,撿貝殼,還會看瓜刺猹。這此不僅是文中的“我”沒有聽說過的,就連現在的我也沒聽說過,更沒玩過。
冬天,天氣很冷,下了一場大雪。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裝玉砌的世界。閏土在雪地里掃出了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食時,他就將縛在棒上的繩子一拉,鳥就被捕住了。此外,他還認識許多鳥哩!如稻雞,角雞,鵓鴣,藍背等。
一、少年閏土
作者記憶中的故鄉是美好的,“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釋說: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而少年閏土就生活在作者記憶中的故鄉,用故鄉的美好來襯托少年閏土的人物形象。
(一)外貌描寫
文中描寫少年閏土的句子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描寫少年閏土外貌肖像的句子雖然不多,但是通過對其外貌的解讀,可以看出少年的閏土是一個典型的淳樸天真、可親可愛的農村少年的形象。
(二)動作、對話描寫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這是作者筆下閏土瓜地月夜刺猹的景象。
他說:“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這是作者筆下閏土雪地捕鳥的景象。
“我們沙地里,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這是作者筆下閏土海邊撿貝殼。
通過少年閏土的月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撿貝殼的動作與語言對話的描寫,說明了少年閏土生活在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鄉下世界,在這個世界里閏土盡情地享受著生活,側面展示了閏土聰明勇敢、活潑開朗的性格特點。
(三)閏土對“我”的態度
由于我們年紀相仿,“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于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么,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明了我和閏土之間兩小無猜,童心未泯,雙方流露出的是情真意切,親密無間的少年玩伴。
(四)閏土對生活的態度
少年閏土:捕鳥、看瓜、刺猹、拾貝……“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描繪出少年閏土生活在農村,社會經驗豐富,生活閱歷也較多,表現出少年閏土的天真活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閏土天真無邪的少年形象躍然紙上。
二、中年閏土的形象
(一)外貌描寫
中年閏土:“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作者用較大的篇幅來描寫中年閏土的外貌,而中年閏土與少年閏土的外貌已經大相徑庭了,看不到少年閏土的影子。單從外貌來看,閏土已經飽經滄桑,生活的艱辛自然不言而喻了。
(二)動作、對話對照
中年閏土:說話前神態的變化是歡喜――凄涼――恭敬,“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仿佛石像一般”;以前稱呼“我”為“迅哥兒”這時候卻叫“老爺”;“我”感覺我們之間已經隔著一層“厚障壁”了。從閏土的動作和語言的描寫可以看出他這些年生活的不如意,他的心里有說不出、道不盡的苦處,童年的天真活潑和對生活的熱情蕩然無存,而且封建等級觀念和思想已經深深地根植于他的心里。
(三)閏土態度的變化
1.對我。中年閏土: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為少年時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而少年時候的“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兒時那種情真意切,親密無間玩伴形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封建禮教的束縛,我們之間已經有了身份和貴賤之分。
2.對生活。中年閏土:揀了“一副香爐和燭臺”。而少年閏土捕鳥、看瓜、刺猹、拾貝……等我記憶中的,他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人生態度也一去不復返了,對生活充滿了無奈,而是將希望寄托于神靈的保佑。
三、總結
——讀《少年閏土》有感
五(10)班 陳催蕾
指導老師 魏華艷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在這片寂靜美麗的夜色中,我走進了魯迅爺爺的《少年閏土》,了解了多姿多彩的農家生活。那是多么可愛的一個小男孩啊。“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他的勤勞質樸,他的見多識廣,不禁讓我深深折服。
閏土雖然是一個鄉下孩子,但在魯迅爺爺細膩的描寫下,他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件稀奇事:瓜田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不禁讓“我”這個小公主向往不已。在和暖的海風中,在皚皚的雪地里,練就了閏土健壯的身體,不屈的性格,那是怎樣一種快樂啊?
論文關鍵詞:無聲文字,魯迅,《故鄉》,標點符號,藝術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用跟文字一樣,絕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無的玩意兒”(朱自清《寫作雜談•標點符號》),因為標點符號是無聲的語言,無言的表情,別樣的文字,所以它能使書面語的表情達意更加確切,更為生動。巧妙運用標點符號,能把那些用言語難以完全表達的言外之意暗示出來,它輔助文字使表情達意變得更為含蓄,更具韻味。魯迅先生在《故鄉》一文中對標點符號的巧妙運用就是典型范例。
一、“這好極!他,——怎樣?……”
《故鄉》中有兩處“我”的語言描寫,除引號外,每句都運用了五種標點符號,使短短六七個字的話語,表現出極為復雜的思想感情,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思想內涵,極具藝術張力。
當“我”聽母親說分別二十多年的少年好友閏土要來時,那個項戴銀圈,手捏鋼叉,月下瓜田刺猹的農家少年英雄形象立刻浮現在我眼前。這消息使我精神振奮、欣喜萬分!“這好極!”一個感嘆句,將這種激動的心情充分地表達了出來。“他”之后的逗號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為什么話還沒說完就停住了?是什么原因使“我”的喜悅之情戛然而止、瞬間即逝呢?因為在回家的途中,在“我”回到故鄉時看到的盡是是“蕭索”的荒村,荒寂的原野及母親“凄涼的神情”,由此自然想到閏土的景況也不可能好,因而用了一個逗號停頓。緊接著用破折號調整自己的情緒,想轉換自己的話題。只因為太想知道閏土的情況,于是還是情不由衷的發出了一聲“他,怎樣?”的詢問,充滿了關切之情。這里雖用的是問號,卻飽含深情,要問的話,要想了解的事真是太多了,只是無從說起。而閏土哥究竟怎樣,其答案恐怕是令人憂多喜少。這時的悲喜之情真讓人一言難盡。作者便適時在問號之后巧妙的運用了省略號,真實地再現了“我”急于想得到回答卻又深怕聽到答復,既想問得更具體一點又深怕了解到閏土的慘狀的矛盾心理,蘊含著對閏土命運的深切關懷和深沉憂慮。將涌上心頭的千言萬語蘊含在省略號之中,留給讀者去遐想。
二、“啊!閏土哥,——你來了?……”
這是在一個天氣很冷的午后,當“我”與兒時的伙伴閏土相見時說的第一句話。這一句作者先用了一個感嘆號,接著用了一個破折號、一個問號、一個省略號,含蓄生動地表現出了好友久別重逢時的喜悅、詫異,百感交集、欲言又止,和那種看著面前人似曾相識而又面目全非的復雜思想感情。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達到了“能使讀者看了對話,便好像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的藝術境界,而且含蓄雋永,內涵豐富,耐人尋味。
再見到閏土,我的心情異常激動,但眼前的閏土又不再是我記憶中的那個聰明伶俐,充滿朝氣的少年,已然成了一個“木偶人”。盡管“我”對閏土的不幸作過種種推測,但眼前的閏土比想像中的還要悲慘,怎不使人大吃一驚?原先的憂慮終于成了眼前的事實,以致感慨而吃驚地“啊”了一聲。嘆詞嘆號,既表現出了“我”見到閏土時非常高興激動的心理,又寄寓著“我”對形體枯槁、精神麻木的閏土的深切同情,更表達了對黑暗社會這一人間地獄的極度憤懣。驚嘆之后,一聲“閏土哥”,表達出深情厚誼。好友重逢,該有多少話要傾吐啊,但現實讓“我”不知道怎么說才好,破折號的運用,巧妙地把“我”的這種復雜心情含蓄地表達了出來。“你來了”,本該是陳述語氣的句子,這里卻用了疑問的語氣,足見閏土的變化,使“我”十分詫異,簡直懷疑站在眼前的不是閏土,以致再也說不出話來,留下一個省略號。這省略號,是無聲的語言,既渲染了當時沉悶的氣氛,更流露出“我”的憂傷、痛楚之情。
三、“老爺!……”
“我”急切地希望見到閏土,閏土也對“我”念念不忘,及至兩個年少時的好友再次相逢,卻多了幾分陌生,多了一道“厚障壁”,“我”的百感交集化作三個短語及五個標點,閏土只兩字“老爺”,再便是一個感嘆號,一串省略號。我們不能不驚嘆于魯迅先生的對標點符號的巧妙的運用藝術。感嘆號可見他對“我”的稱呼是畢恭畢敬的,省略號意味著沉默。我們從感嘆號省略號的組合中可以看出少年時的好友稱“我”為“老爺”,并不是出于虛偽的奉承,而是當時的社會,舊的觀念給中國善良農民的精神枷鎖所致。閏土不僅為饑寒所苦,而且深受等級觀念思想束縛。在閏土的眼中,“我”是尊貴的,自己是卑賤的,只是他小時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卑賤地位,在“我”面前毫無顧忌地說了那么多的話,都是極不應該的。一到成年,就應該遵守傳統的禮法關系。閏土是一個“老實人”,是一個講“道德”的人,他把這種禮法關系當成了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準則,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感情就無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了,人與人的心靈就融合不在一起了。這就是在“我”和閏土之間發生的精神悲劇。“我”懷念著閏土,閏土也懷念著“我”,他們在童心無忌的狀態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關系。這種關系在兩個人的心靈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溫暖的、幸福的回憶。“我”想到故鄉,首先想到的是閏土,閏土實際上也一直念著“我”。兩個人重新見面時,“我”“很興奮”,閏土也很興奮:“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說明他心里顫抖著多少真摯的感情呵!但封建的禮法關系卻把所有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內心里,形容不出來了,表現不出來了。
他的態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
那個感嘆號就是兩顆原本融合在一起的心靈被生生撕裂開時所滴下的血。閏土不再僅僅把“我”視為平等的、親切的朋友了。他把“我”放在了自己無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上,他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哀,在這樣一個高高在上的人面前已經無法訴說,無法表現,所以之后便是沉默,一串省略號把無盡的感情融合其中,是“敬”,是“冷”,有“歡喜”,也有“萎縮”……總之,兩顆心靈就這樣被一個簡單的稱呼擋在了兩邊,無法交流了,無法融合了。所以“我”“打了一個寒噤”,知道兩個人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