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跨境電商商業模式范文

        跨境電商商業模式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跨境電商商業模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跨境電商商業模式

        第1篇:跨境電商商業模式范文

        關鍵詞:國際貿易;跨境電商;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的基本要求

        1.跨境電商企業需要營銷人才、復合型人才

        企業需要的人才是復合型的,既會營銷又懂管理,還能懂網絡技術,跨境電商企業主要需求的是營銷人才,也就是能利用電商平臺把產品銷售到海外市場的人才。

        2.跨境電商企業重視人才的網絡營銷能力

        跨境電商企業利用電商平臺的主要目的就是拓展海外市場,提升銷售量。 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職業技能中,企業最看重的是網絡營銷能力, 包括產品的、網絡推廣、銷售、客戶的維護、網絡采購、網絡支付 。

        3.跨境電商企業重視人才的英文溝通能力

        跨境電商行業常需要用英文與國外客戶進行書面溝通,業務員需要通過英文撰寫客戶開發信,回復客戶的詢盤,因此英文書面表達能力成為企業最重視的專業能力之一。

        4.跨境電商企業更加注重實際動手能力

        企業認為職業資格證書可作為一個聘用參考依據,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依據。 @說明很多學校在培養學生時應要求學生拿到“ 雙證書”,即畢業證和專業資格證,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考證不能是培養終極目標,實際能力仍然是企業最為看重的。

        5.跨境電商企業要求人才具備一定的職業素質

        跨境電商企業對人才職業素質的需求與傳統行業企業的需求基本一致,主要有合作與溝通能力、組織與協調能力、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 這些都是通用能力,是高校應該重點培養的能力。

        二、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跨境電子商務和傳統電子商務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不僅僅只是地域上的區別,需要學生有一個更為開闊的互聯網思維,不僅對電子商務有正確的認識,還應該具備外貿和外語語言應用能力,培養的是一種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

        2.跨境電商師資相對缺乏

        跨境電子商務近兩年才發展起來,各高校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增設了跨境電子商務課程,但普遍缺乏具有實踐經驗的專兼職教師,特別是專任教師大多沒有跨境電商方面的實踐經驗,而校外兼職教師也是在摸索中前行,導致授課內容更多地依賴書本。

        而且目前國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數量較少,可供參考與研究的案例也不多,導致跨境電子商務授課過程與實踐需求嚴重脫節。

        3.跨境電商實訓條件不足

        作為應用性本科院校來說,校內外實踐環節是必不可少的,校內實踐一般主要依托于相應的軟件平臺來實現。現有的跨境電子商務主要是以敦煌網、速賣通等平臺為基礎。但這些平臺在合作共享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對學生來說,要精通各個平臺的運的運作,成本較高,效率較低。

        校外實踐基地目前并不完善,雖然很多的企業參與到跨境電子商務的經營中,但大多數都處于摸索階段,并沒有領悟到跨境電子商務深層次的內容,企業在跨境電子商務方面也缺乏人才支持,校企合作無法真正開展。

        4.教學內容陳舊,缺乏跨境電商專業教材

        在當前的國際貿易專業教學中,各高校主要開設“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外貿函電”“國際市場營銷”“國際結算”“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等專業課程。但在當前跨境電商平臺下的貿易,其交易磋商的方式和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倉儲物流也有明顯的不同,其支付方式更是快捷便利。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和貿易中用的完全不一樣,專業課教材內容已無法適應當前跨境電商的需要。然而跨境電商作為一個新鮮事物,其相關的培訓教材出現了一些,但能夠作為大學教材的專業書籍很少。

        三、國際貿易專業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1.構建跨境電商“分步式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

        (1)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對外貿企業跨境電商人才需求情況調研,分析跨境電子商務崗位核心技能和人才需求狀況,成立專家指導委員會,論證人才培養方案,以培養專業知識扎實、實踐技能較強、英語水平較高、符合社會需求、能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從事網絡外貿交易活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

        (2)優化培養方案。①大幅度刪減理論性過強的課程,對必須要開的專業基礎課程大幅度刪減講授課時,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②增加很多時效性強、見效快的短課程,把一些課程的精華提煉出來,以講座的方式進行教學。③加強外語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大學英語課全部定為必修課,連續學習兩年的時間,增加第二外語作為選修課,增加學時學分。④增加專業拓展模塊,設置跨境電子商務、外貿平臺操作、PhotoShop、電子商務等電商類課程。

        (3)構建跨境電商“分步式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跨境電商人員的工作領域、崗位職責、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等進行分析,明確國際貿易專業跨境電商方向人才培養要求,構建適合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特點的“分步式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并展開實施。所謂“分布式工學交替”即需要在不同的時間段中,基于不同的課程目標,結合不同的企業實施工學相結合的課程或綜合知識進行學習。

        其中,第一步,學習期,學習跨境電子商務崗位能力課程,主要包括電子商務課程、網頁制作基礎、PhotoShop、商務溝通技巧、商務英語應用。掌握電子商務基礎技能,如產品優化能力、店鋪美工能力、談判交流能力。

        第二步,實操期,進行跨境電商實戰,通過實戰學習B2B外貿平臺知識、產品與推廣知識、客戶開發與維護知識、詢盤與發盤知識、報價與客戶跟進知識。掌握獨立操作平臺的能力、客戶開發能力、交易磋商能力、實務操作能力。

        第三步,實習期,進入企業實習,在企業頂崗工作,掌握外貿實操能力,增加職場經驗。

        2.構建新的課程體系

        (1)構建以英語為介質的課程體系。①公共外語課程,通過開設大學英語相關課程和第二外語課程,使學生具備外語的基本寫作能力和溝通能力。②專業英語課程,通過開設外貿函電、貨代專業英語、國際經貿英語閱讀、國際商務英語會話和國際商務制單等課程,使學生具備商務英語寫作能力、商務英語溝通能力、專業文本解讀能力。③雙語課程,通過開設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國際市場營銷、國際結算、財政學等雙語課程,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專業素養。

        (2)構建以跨境電商實訓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①專業技能水平,通過開設國際商務單證、貨論與實務、報關實務、報檢實務商務,使學生具備制單能力、國際貨運操作能力、貨物通關能力、商品報檢能力、商務英語溝通能力。主要通過課堂實訓和實驗室實訓來完成。②綜合技能水平,通過開設跨境電子商務實訓(跨境電子商務實務、網頁制作、PhotoShop、電商平臺操作)、國際貿易POBIC實訓、ERP沙盤模擬實訓,使學生具備跨境電商平臺操作能力、綜合業務能力、企業管理能力。

        3.搭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訓平臺

        建立學校、阿里巴巴國際站以及實體企業進行的三方聯營的跨境電商實訓平臺。由阿里巴巴提供外貿服務平臺,企業提品,學校提供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

        (1)阿里巴巴對學生進行培訓,教他們如何使用國際貿易平臺,學生在掌握了平臺的基本操作之后就由企業接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企I產品的認知培訓。讓學生了解企業產品、企業的主要銷售市場。

        (2)企業給學生提供真實的阿里巴巴賬號,讓學生在賬號上進行實際操作,包括在阿里巴巴平臺上產品信息,在收到客戶實際詢盤后跟客戶進行發盤、還盤以及簽訂國際貿易合同。企業導師和專業導師跟進整個實訓過程,進行指導。

        (3)實訓分批次、分班次進行,作為必修課納入實踐教學課程管理體系,考核合格后獲得學分。

        4.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重要保障,在實施過程中著重打造三只教學團隊,即雙語教學團隊、實踐教學團隊、企業講師團隊。

        (1)打造雙語教學團隊。①引進高水平雙語教學師資,通過引進海外留學歸國的碩士、博士、在海外有工作經歷的外貿經理人,提高雙語教學團隊的水平。②開展雙語教學師資團隊的培訓和進修,選派中青年教師到國外友好合作院校交流進修,開展雙邊技術合作,使教師在進修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擴展視野和提高雙語教學能力。③大力引進外籍文教專家、海外知名學者教授為學生講授專業課,為教師提供培訓,充實雙語教學團隊。在雙語教學改革過程中,打造一支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的雙語教學團隊。

        (2)打造實踐教學團隊。①通過選派專業骨干教師,深入企業掛職鍛煉,參與產品國際推廣、外貿業務操作、外貿單證制作等專項技能實踐。②選派專業骨干教師參加外貿職業資格考試師資培訓,培養具備較強職業培訓能力的骨干教師,打造一支專兼結合、教學水平和職業能力強的實踐指導教學團隊,有力地推動產學一體化的深入發展。

        (3)打造企業講師團隊。①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積極引進相關行業和企業專家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參與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確定、教學計劃的制訂、專業課程建設、科研課題開發等工作。②在校企合作單位中選拔一批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優秀技術骨干組成兼職教師資源庫,形成企業高管和業務經理組成的企業講師團隊。

        參考文獻:

        第2篇:跨境電商商業模式范文

        一、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能力素質要求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國界或地區的交易主體,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交易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其被社會普遍認為是一種以電子數據交換和網上交易為主要內容的商業模式。當前主流的跨境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C(Business to Customer)、C2C(Customer to Customer)。 跨境電子商務面對的交易對象來自世界各地,他們有著不同的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等,加上電子商務本身涉及到的在線支付、物流、計算機網絡等知識,因此,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跨境電子商務從業者,即要掌握外貿知識技能,也要掌握電子商務知識技能。外貿技能主要是外語口語和函電能力、報關能力、報檢能力、國際商務單證技能、國際結算技能、國際運輸與貨代技能等,同時要了解銷售區域習慣和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并隨時關注國外政策的變化。在電商技能方面,需要知道各大平臺的不同運營規則。

        二、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幾種培養模式

        鑒于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要求知識技能綜合性高、實踐性強的特點,以及目前需求缺口大的現實狀況,筆者認為應該采取培訓機構培訓和學校培養的培養模式。

        (一)培訓機構培養

        目前一些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公司建立了專門的培訓機構來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如阿里集團旗下淘寶大學,淘寶大學集合了1500名講師、80家機構和300所院校的社會資源和力量,為近500萬學員提供了電子商務相關的專業知識培訓。 淘寶大學的培訓對象涵蓋了電商企業的高層、中層及一些員工。一些地區為了解決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缺乏的問題,都積極引入淘寶大學落戶本地區,如2014年11月29日,陜西省引入淘寶大學,淘寶大學陜西分校灃西培訓中心在西咸新區信息產業園西部云谷成立。對于解決短期內跨境電子商務人才不足的問題,筆者認為運用像淘寶大學這樣的培訓機構培訓急需的跨境電商人才是各地各企業較為有效的一種方法。從長遠來看,培訓機構主要應該承擔跨境電商企業的中高級人才的培訓和培養。另外現有的跨境電商培訓機構數量還是偏少,培訓教師也不足,因此建議現有的跨境電商培訓機構應該與有條件的培訓機構和高校開展合作,擴大培訓機構的數量。

        第3篇:跨境電商商業模式范文

        Abstract: Modern logistics is the unsung hero of the development of E-business, and cross-border E-business and cross-border logistics are interdepe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cross-border E-business,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main bottleneck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business: customs clearance formalities, cross-border logistics operations and credit and payment security, etc.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pply chain, th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關鍵詞: 跨境電商;跨境物流;發展瓶頸

        Key words: cross-border E-business;cross-border logistics;development bottleneck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7-0035-03

        0 引言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1-2013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總額逐年遞增,年均增速接近30%。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相比于傳統外貿模式具有交易環節少、流程簡化、成本低等優勢,成為電子商務的一片新藍海。伴隨著2014年3月,海關總署下發的《海關總署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網購保稅進口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指明跨境電商的未來發展方向,跨境電商從“海淘+代購”1.0時代進入“物流為王”的2.0時代,物流供應鏈運作將成為我國跨境電商良性可持續發展的幕后英雄。

        1 跨境電商對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意義

        我國制造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諸多中小企業還僅僅停留在OEM模式上,面對國際化的競爭,制造業繼續轉型升級。而蓬勃發展的跨境電商無疑為我國制造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樹立品牌,走向國際市場,實現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

        1.1 跨境電商有利于傳統外貿企業轉型升級

        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有利于在成本和效率層面提高國內進出口企業的綜合實例,提高企業利潤率。跨境電商使得制造企業和電子商務企業與終端消費者之間更加透明順暢的進行信息流和互動,有利于企業及時的掌握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從而隨時的調整自身的產品結構,達到提升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知名度,樹立產品品牌的目的,另外,建立電商信用體系,有利于增強我國外貿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對穩定外貿增長具有重要作用。

        1.2 跨境電商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新動力

        跨境電商的爆發式發展,極大的促進物流配送和電子支付,信息交流等現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和服務也的迅猛發展。考慮到現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多品種、多層次、定制化、個性化的境外消費者需求特點,企業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加強合作創新,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在提升產品制造工藝、質量的同時,加強研發設計、品牌銷售,重構價值鏈和產業鏈,最大限度地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1.3 跨境電商為企業樹立品牌,提升國際競爭力提供新機會

        相比于傳統出口貿易而言,跨境電商通過電子商務服務平臺,買賣雙方能夠簡化交易流程,縮短交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從而能夠使企業快速低成本的將質優價廉的產品銷往國外。進而能夠通過口碑相傳,逐步打開國際市場,樹立企業品牌,提升國際市場競爭能力,有利于企業的轉型升級和長遠發展。

        2 跨境電商發展瓶頸問題分析

        從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角度出發,相比于以小額分散訂單為主的跨境B2C模式而言,跨境B2B模式更具可挖掘潛力和發展前景。但是由于跨境電商本身固有的特征,其發展過程主要面臨以下三種瓶頸制約因素:進出口清關,物流支撐服務滯后以及跨境交易信用問題等。

        2.1 進出口清關

        雖然跨境交易過程中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可以快速傳遞,但是由于涉及不同關境,貨物進出口過程必須辦理通關手續。海關總署海關總署2010年的規定表明:個人郵寄進境物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超出規定限值的,則應辦理退運手續或者按照貨物規定辦理通關手續。因此通常的小額跨境交易商品數量都會超過海關規定數值而必須進行申報清關手續。繁瑣的清關流程及相關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小額跨境電商交易。

        2.2 跨境物流業務發展滯后

        跨境電商的爆發式發展使得跨境物流業務顯得非常被動。眾所周知,電商與物流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跨境電商交易過程中,物流業務水平跟不上使得電商的優勢難以最大可能的發揮。跨境物流運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運輸配送時間較長:通過“速賣通”電商交易平臺的商品,我國到俄羅斯和巴西一般送達時間為40-90天,使用專線物流一般16-35天;通過eBay電商平臺,貨物以國際e郵寶方式發往歐美通常需要7-12天;另外包裹無法全程跟蹤,不支持退換貨,包裹破損甚至丟包等現象也普遍存在。所有這些極大降低客戶體驗和滿意度,嚴重制約跨境電商發展。

        2.3 跨境主體之間的信用問題凸顯

        電子商務交易的跨時空特點必然涉及信用機制問題,而跨境電商的買賣雙方又處于不同國家或區域,涉及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法律背景,其發展過程中企業與個人信用問題必然在所難免。假冒偽劣商品泛濫,侵犯知識產權以及網絡詐騙等時常發生,因此跨境電商急需完善的跨文化,跨區域,規范化,統一化的信用體質來為跨境電商保駕護航。

        3 跨境電商突破發展瓶頸的對策

        3.1 改變通關模式,解決通關難題

        海關可以考慮跨境電商特征,為跨境電商開辟新通道,采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的模式。即電商企業首先按照清單進行通關,海關及時放行,之后通過海關系統定期匯總相關清單數據形成一份完整的報關單進行申報。國外買家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下達訂單,支付貨款后自動生成訂單、物流和支付信息,海關的通關信息平臺將這些相關單據資料及企業和商品的備案資料一起形成“清單”發往海關系統,信息通暢連接后商品通過物流企業在海關監控下順利離境。后期企業定期報關。這樣可以簡化報關流程,提高物流及清關速度。

        3.2 基于“海外倉”的整合式物流運營模式

        就目前運作而言,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運作模式主要有以下5種模式:快遞、郵政小包、海外倉、專線速遞、中歐鐵路多式聯運。通常跨境電商物流存在以下困境如成本居高不下,運輸配送周期過長,退換貨物流過程難以實現等,具體操作中通常解決跨境物流難題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依賴現有國際郵政系統,或者與國際知名物流公司通力合作。針對小額分散跨境業務,eBay與中國郵政、DHL等國內外物流快遞巨頭合作,推出的“國際E郵寶”等物流方案,很大程度上能滿足絕大多數賣家的物流服務供應。通過接入各國郵政及物流公司,讓物流過程透明化,天貓國際針對跨境商品的配送周期,給予時效承諾,并保證晚到賠付等能夠有效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二是采用“海外倉”模式,所謂海外倉儲服務是指在供應鏈理念的指導下,通過互利共贏,由跨境電商交易平臺、物流服務商獨立或共同為賣家在銷售目標地提供的貨品倉儲、分揀、包裝、派送的一站式商品控制與管理服務。海外賣家通過批量運輸將貨物存儲到當地倉庫,這樣能夠快速響應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及時進行貨物的分揀、包裝以及遞送。整個流程包括頭程運輸、倉儲管理和本地配送三個部分。由于優點眾多,海外倉成為了業內較為推崇的物流方式,并且也在大力建設海外倉儲系統,不斷上線新產品。具體來說“海外倉”模式可以通過與本土優秀物流服務提供商合作,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可提供靈活可靠的退貨換貨服務,提高了海外客戶消費體驗;發貨周期縮短,發貨速度加快,可降低跨境物流缺陷交易率。最后,“海外倉”還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協助企業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場,突破“大而重”的發展瓶頸。

        3.3 建立系統完善的信用機制

        信用機制對于企業長遠發展至關重要,夸距離跨區域跨文化跨語言的跨境電商企業之間需要健康的信用體系來維持合作。首先需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產品質量標準,加強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管,營造良好透明的市場運營環境;其次,明確電商運營服務平臺和買賣雙方等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引導企業樹立信用意識,促使企業自我監督和自我約束;建立跨境電商信用評價體系。結合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完善跨境交易信用征信、信用評價機制等領域的相關制度規范,指導跨境電商平臺自建信用評級制度,防范經營者以虛構交易、炒作信用來欺騙消費者。會同相關部門推動建立信用認證體系,綜合多方信用基礎數據,建立跨境電商信用數據庫、信用監管系統和負面清單系統,形成跨境電商平臺、平臺經營戶、物流企業 及其他服務企業的基礎數據,實現對買賣雙方的身份認證、資質審查和信用評價。結合企業和個人的資質、網絡信用記錄,探索建立跨境電商“公共信用管理”的“負面清單”。指導電商平臺建立入駐經營者信用檔案。積極推動信用調查、信用評估、信用擔保等第三方信用服務和產品在跨境電商中的推廣應用。

        4 OEM廠商轉型升級實例分析

        OEM轉型之路通常是OEM-ODM-OBM,眾所周知,被稱為代工之王的富士康是我國OEM制造廠商的典型代表。富士康在臺灣省被稱為鴻海集團。1988年投資中國大陸,是專業生產6C(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數位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新科技集團(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制造商。自1991年至今集團年均營業收入保持超過50%的復合增長率,連續9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的全球信息技術公司100大排行榜(2005、2006年排名第二),連續四年穩居中國內地企業出口200強第一名。2005年(第371位)、2006年(第206位)、2007年(第154位)、2008年(第132位)、2009年(第109位)、2010年(第112位)、2011年(第60位)迅速躋身《財富》世界500強。

        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富士康同期利潤同比大幅減少56.1%,同時,由于競爭對手的迅速崛起,使得OEM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利潤率必將進一步下滑,加之各種成本如原材料、人力成本的提升,使得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挑戰,均使得企業不得不考慮全面的戰略轉型問題,由“制造的富士康”邁向“科技的富士康”,由“專業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轉型。富士康通過以下途徑實現轉型升級。

        ①加工廠由沿海遷入內地,繼續保持強大的制造能力和人力資源成本的控制與節約;重整富士康通路事業群,開拓“萬馬奔騰”、飛虎樂購等五路渠道業務。

        ②是從純粹勞動密集型的OEM制造轉向追求自主品牌和科技含量的創意型、創新型、高附加值的業務結構。也就是“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在保有OEM制造領域的業務優勢的同時,逐步向創意、創新和自主品牌轉變。

        ③加快向新能源、新材料、云計算等轉型。光伏電池、LED、鋰電池、云計算和物聯網等被地方政府看重的新興產業,抓住機遇作為轉型重要舉措。大數據和云端投入的熱忱,與代工業務的隱憂相伴相生。鴻海旗下主要上市公司鴻海精密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2013年鴻海精密全年收入3.95萬億元新臺幣(約1303.3億美元),同比增幅1.3%。

        ④側重商貿,打造新電子商務平臺:走向“商貿富士康:電商網站飛虎樂購、IT賣場賽博數碼、與德國麥德龍合資開設電子產品賣場萬得城;在上海試點電商新平臺:上海陸家嘴金融區建立富士康總部大廈,其將成為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的營運中心和長江三角洲研發中心及電子商務中心。在從零部件到消費者的整個產業鏈上,搭起一個新的電子商務平臺模式;努力成同行薪酬最高:公司未來5-7年會落實100萬臺工業機器人來代替人工,化解成本難題。與此同時培訓員工從事更好素質的工作,提高工資待遇。“富士康將努力成為所在行業中薪酬水平最高的雇主。”

        5 總結

        跨境電商如雨后春筍般爆發式滲透到各個領域,與此同時我國諸多OEM制造商面臨轉型升級的大局,跨境電商為OEM制造商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新的切入點。在總結跨境電商對OEM制造商轉型升級起到保駕護航作用的大背景下,分析了目前跨境電商存在一些問題和發展瓶頸,并強調在供應鏈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加強各方的合作和信息暢通,實現對跨境電商運作快速清關,優化物流供應鏈的網絡結構和流程以及建立健全信用機制等,從而為跨境電商長遠發展提供透明,健康的市場環境。緊接著以富士康為例分析了OEM轉型升級措施和效果。

        當然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文章沒有一一列舉,另外信用體系以及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完善并不能一蹴而就,OEM制造企業轉型升級雖然初見成效,但是還面臨很多困難,仍需要理論研究人員和企業實踐人員共同努力和深入研究,進而更好的服務于跨境電商和OEM制造商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田曉劍.我國跨境電商商機巨大[N].人民郵電,2014-09-22.

        [2]別把跨境電商物流妖魔化.互聯網文檔資源(http://).2015.

        [3]劉嘉F.論海關對進境電子商務:B2C貿易方式的監管[J],海關與經貿研究,201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中文免费 | 综合久久久久狠狠狠97色 |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 日本一道久久道看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日本二三请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