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工業設計手繪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效果圖;表現技能;創新能力;審美能力;電腦技能
工科學生由于長期以來注重培養的是邏輯思維,因此養成了理性思維的方式,思考問題、思維構成都比較冷靜、條理化。缺乏藝術學科所要求的形象思維方式,發散思維不夠,求新求異的創新能力不強。并且由于相對缺乏的美學知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是欠缺的、不全面的,因此需要在低年級增補開設美術類基礎課程,并隨后開設效果圖表現課程,以期能夠達到通過手繪自如表現設計,提升美學修養,培養對形態的審美把握和訓練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目的。特別是效果圖課程實質上承載著專業基礎課與產品設計專業課程的所有內涵。它是工業設計交流的語言,是傳遞設計思想的工具。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表現技能,而實際應該是一們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中不能將其僅僅作為一門簡單的技能課程來對待。
工業設計是一門應用學科,實踐性很強。一般來說,其教學的目的主要也是為實踐服務的。效果圖在工業設計中處于什么位置呢?這是直接影響其在教學中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方法的問題。工業設計是依據市場需求對工業產品進行預想的開發設計。它是根據市場的需求,通過對消費者的分析,對預想的工業產品從形態、色彩、材料、構造等各方面進行的綜合設計,使產品既具有使用功能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又具有審美功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理想的工業設計使產品最終能實現人--產品--環境的協調。生產的投入是巨大的,在產品投入生產之前要經過反復的論證和修改,效果圖就肩負著最初的這種評價重任(后期的評價還有模型、樣機、虛擬現實等),所以效果圖就應該具有能充分體現出新產品的設計理念的效用,體現出新產品在使用功能上的創新性和在滿足精神功能上的審美性。那么效果圖就不單純只是一種表現手段,效果圖的教學訓練也不能只停留在單純的技能訓練上。如何能讓效果圖教學為工業設計的本質服務,奠定學生作為未來設計師應具有的良好的素質基礎才應該是教學的目的。效果圖既體現著設計者對產品的感性形象思維,同時也反映著設計者理性的邏輯思維,他承載著產品的審美主體角色,也肩負著形態創造、工程分析乃至市場前景的重任。傳統的手繪效果圖教學訓練中只強調了準確的造型能力,甚至還只是停留在對已有產品的一種模仿,顯然是不夠的。在手繪效果圖訓練中應該擴展眼、腦、手及其相互之間的協作與配合能力以及在產品造型設計上的具體運用。眼的訓練培養學生對產品的視覺形象思維能力,即培養視覺的認識能力、辨別判斷能力以及對產品信息的敏銳感受能力和對產品形態審美特征的把握能力;手的訓練在于培養學生的表現操作能力,即培養對技能的掌握能力、適應能力以及對視覺信息的傳達能力;腦的訓練既要培養對產品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認知能力,又要培養感性的直觀感受能力,即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意思維能力??偟膩碚f,手繪效果圖教學是通過培養學生運用眼、腦、手三位一體的協作與配合,達到對產品形態的直觀感受能力、造型分析能力、審美判斷能力和準確描繪能力的訓練。需要強調的是在效果圖教學中還要強調對與產品相關的各種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盡量讓學生多接觸外界相關的信息資源,無論在表現和內容上的建筑及室內裝飾設計、服裝設計、特別是前衛的相關時尚設計都可以擴展設計的思維,這樣在在效果圖教學中才能貫穿良好的素質基礎的訓練。
二、手繪效果圖教學中創新、審美能力的培養
1、手繪效果圖訓練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創造精神是當代社會的迫切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是當代教育為滿足社會需求的一大特點。設計系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不能僅僅只滿足于做一位制圖者,更重要的是要成為一名設計師,這是設計教學的基本目的。在效果圖的教學訓練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技能表現層面,要在技能練習中貫穿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實際上設計手繪草圖是一種圖示思維的設計方式,這種圖示思維的方式本來就具有創造思維的特點。
著名美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中闡述道:“視覺乃是思維的一種最基本的工具”,“藝術乃是一種視覺形式,而視覺形式又是創造思維的主要媒介”。視覺的思維幫助我們通過圖示進行思維、進行創造。
圖示思維方式就是“圖形語言化”和“語言化圖形”的交互過程,其根本點是形象化的思維和分析,設計者把大腦中抽象的思維活動通過圖形使之延伸到可視的紙面等媒介上、并逐漸具體化,從而能夠通過視覺圖形很直觀的去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而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是創造性思維的根本點。正著名畫家德加所說:“SKETCH”是一種發現行為。徒手草圖是運用圖示的形式來發現思維的活動,即是用圖示來發現問題,這是創造性思維的第一步。在設計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設計的開始階段,運用徒手草圖的方式,把一些模糊的、不確定的想法從抽象的頭腦思維中延伸出來,將其圖示化,這樣便于在最初的發散的、天馬行空式的想象中通過圖示這種直觀的形象來發現問題,敏銳的把設計過程中隨機的、偶發的靈感抓住,捕捉具有創新的思維火花,一步一步再實現對設計要求的不斷趨近?!斑@樣一些繪畫式的再現,是抽象思維活動的適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們代表的那些思維活動的某些方面展示出來”(魯道夫·阿恩海姆語)。而且設計徒手草圖的隨意性、自由性、不確定性也很符合設計初級構思階段設計思維的模糊性和靈活性,在創造意味濃厚的構思階段不能象操作電腦一樣,保持精確的數據概念,不能夠用明確和肯定的點、線、面來圖示,而是要有思維的余地,要有想象的空間,讓模糊的概念通過不確定的圖示相互之間產生火花的碰撞,從而捕捉到新的靈感,創造出意想之外的新的概念來。
從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來講,手繪效果草圖訓練理論上講可以界定為兩個階段(實踐中這兩個階段是相互穿插而形成螺旋式的上升趨勢)。第一階段培養學生對產品造型的基本表現能力,這也是圖示思維的介入點,使工科學生從習慣性的邏輯思維轉向設計性的圖示思維。通過對產品形態的分析研究與再現,訓練學生如何通過圖形來真實地反映視覺形態,并將這視覺形態通過手眼的協調轉化為二維畫面的能力。通過反復的對形象的觀察、分析、記憶、加工、勾畫,訓練眼、腦、手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能力,達到圖示再現的目的。這是圖示思維的基礎,是基本的技能,也是設計的基礎。而另一方面,針對設計專業來說,大量對現成的具體對象的描繪可能反而會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專業進行效果草圖訓練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和訓練學生觀察對象與表現對象的能力,作為后一階段,更是為了提高學生分析造型、理解造型進一步發展到創造造型的能力,是對形態創造這一基本設計理念的導入,為以后的設計實踐掃除技能和思維上的障礙。頭腦里的思維通過手的自由勾畫,顯現在紙面上,利用這種圖示的方式幫助發現問題,而所勾畫的形象通過眼睛的觀察又反饋到大腦,刺激大腦作進一步的思考、分析和判斷,如此循環往復,最初的設計構思也隨之愈發深入、具體再完善??梢姡掷L設計草圖是一種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通過視覺思維幫助訓練創造能力。在這個過程,不應該太在乎于畫面效果,而注重于觀察、發現、思索以及綜合運用能力。手繪設計草圖的訓練,無疑是培養學生形象化思考、設計分析及發現問題,以及培養學生運用視覺思維的方法開拓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2、手繪效果圖訓練中審美能力的培養
徒手效果圖訓練在提高審美能力方面主要表現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對于產品本身的設計美感的把握。效果圖的目的在于充分的表達預想設計的產品,是設計者向外傳遞自己的設計思想的橋梁。工業設計要求產品既能滿足消費者的物質需求,又要滿足消費者的審美性精神需求,特別在現代產品設計中,人們對于產品的審美性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要求設計的產品具有一定的設計美感。效果圖上反映產品的設計美感包括造型美、色彩美和材質美等幾個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表現圖畫面本身的構圖審美了,也應該作為效果圖課程的一項重要內容來訓練,特別對于工科學生來講,其接受審美訓練的時間可能就不夠,而如果能在訓練技能時注重一些美感的訓練,可以綜合應用前面所學的基礎知識(比如素描、色彩、構成等),在潛然默化中提高對設計美感的把握。而且在畫面的構圖中,產品的設計美感也是構成設計畫面美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兩者在效果圖中就已經相互融合在一起了。因此效果圖的訓練中可以貫穿提高設計者的綜合審美能力的內容。
在訓練中注重畫面的形式美感處理,畫面的用色、布局、整體氛圍;注重產品的美感形式,線條的曲直,線與線、面與面的交接、轉折關系,產品整體氛圍的營造等。在訓練的臨摹階段應該有意識的選擇一些形式感好,美感強,有設計意味的作品來練習,用審美的眼光來分析這些好的設計是如何通過點、線、面,形、色、質來表達的。例如對形式美感的把握應用均衡、對稱、對比、協調、呼應、漸變、韻律、節奏等的處理方法;將產品分成幾個視圖來平面化,在平面化的視圖上運用形式美原則來處理造型,在此基礎上再分析產品的空間關系,處理好構成產品的各元素空間構成是否協調具有美感。更重要的是要去感受,效果圖的訓練應該提高我們對美的敏銳的感覺能力,作業練習時自己的作品會不會令自己感動是不應該忽視的,只有感動了自己才可能去感動別人,才能達到傳情達意的目的。我們臨摹只是為了學習,但并不能成為目的,更多的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常見事物去感受美,發現美,捕捉美再運用到具體的訓練中,這才是新鮮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才能真正啟發我們的設計原創力。
三、關于計算機與手繪技能的關系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得到了迅速普及。各高校紛紛利用計算機來從事設計教學,電腦技術的確給設計及設計教學帶來了許多幫助,也能夠幫助設計師從許多煩瑣的具體制作中解放出來,在設計制作方式上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但電腦不是“一切”,計算機只是一種工具,包含的是一種精確的理性的邏輯思維,與設計要求的感性的美學思維是不一樣的。它還無法替代我們的大腦從事設計的創造性思維,電腦只能是我們進行設計的高科技手段。并且從技術層面講,電腦也還沒有發展到徒手這般的自由和靈活,而設計手繪草圖通過訓練腦—眼—手—圖形快速的互動,可以抓住噓間的思維靈感,而創造的火花有時是尋間即逝的,等到用電腦來表達時思維的火花已經流失?!白杂傻禺?,通過線條來理解體積的概念,構造表面形態……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細觀察,你將有所發現……最終靈感降臨”(勒?柯布西埃語)。電腦還做不到這一切。手繪是設計師創意來源的一部分.也是設計師和設計師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在現階段,電腦和手繪也不存在誰更重要的問題,只是在不同階段的兩個工具。對于一個設計,手繪在前期的構思階段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到后期的精確表現就可以依靠計算機了。
有個設計師說的一段話很直觀的說明了手繪和電腦在設計中的關系。“當我在電腦前呆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拿起我的速寫本,亂畫。無論在哪,等車,排隊,無聊的時候,......我總把我天馬行空的思緒搬到本子上。然后在又回到電腦前......”
中國著名設計教育家張福昌教授有感于此曾指出,“要處理好現代手段和基本功的關系(這里的基本功指的就是扎實的手繪能力)。國外已有辦全部用計算機進行學習的設計專業。無可置疑,計算機是很重要的設計工具;但是無論計算機如何先進,尚不能代替人的創造和感覺。因此,在掌握計算機以前,必須有扎實的基本功,否則會有礙于創造和感性的訓練。”計算機也只是一種工具,就如同傳統的筆和紙。在計算機還不能達到如同紙和筆一樣的隨心所欲,自由表達的時候,徒手的效果圖訓練還是不可或缺的。實踐也證明,出色的手繪草圖能力是國內外許多優秀設計師成功的必備條件。
參考文獻:
[1]周至禹、譚平著,現代西方素描鑒賞與研究,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
(一)課程設置與教學現狀
如果在有限的學時內,依舊采取該教育方法,會讓學生進入一個又一個的誤區。學生在臨摹的過程中,通常會盲目崇拜那些表現風格強烈、個人風格明顯的作品,而這些作品對學生基本功的掌握不但沒有促進作用,反而會使學生忽略規范的作圖步驟和工具的合理使用。學生對獨特風格的追求會導致過分重視畫面效果,用大量的時間進行技法試驗,而忽視設計思維的形成。另外,由于手繪表現類課程屬于工業設計專業的藝術類基礎課,課程在講授時,學生尚沒有接受過產品設計的訓練,所以手繪表現與產品設計是割裂的。課程設置的脫節導致學生在本階段并不清楚手繪表現的應用目的和作用,學生會沿襲素描和色彩課程的作業習慣,追求“精益求精”的好作品,過分沉浸于細節的精細表現和質感的極度仿真。在傳統繪畫教育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這一作業習慣經常會采取鼓勵的措施。而隨著計算機三維軟件與渲染軟件的智能化發展,精細效果圖的繪制手段已經完成了由手繪到計算機繪制的升級,這一誤區導致了手繪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重心的錯誤偏移。
(二)學生學習現狀
工科工業設計專業的生源一般為零美術基礎的理科高考生,邏輯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較強,發散思維和圖形創意表達能力相對較弱。進入大學以后,素描和色彩的基礎性課程通常會讓工科學生產生畏難和困惑的情緒,學生對繪畫課程的目的不明確,無法產生學習興趣。在大一學年同時開設的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課程與手繪基礎課學習內容相距甚遠,學生無法形成相互聯系的知識體系,也不能將學到的造型、透視、色彩等知識轉化為審美素養學以致用。在手繪教學中,教師沿襲的是“寫生—臨摹”的傳統繪畫教育方法,特點是輕理論、重實踐;教師講得少、學生畫得多。這種方法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來講,能夠循序漸進提高手繪能力,但是對零基礎的工科生,經常會產生“臨摹會畫,自己畫不會;一個角度會畫,換個角度不會”等現象[2]。在大二年級的產品設計快速表現和手繪精細效果圖技法課程中,學生開始學習較為精細的產品表現圖手繪方式,由于前期學習經驗的積累程度不同,部分學生開始追求難度較高的手繪方式;而在手繪學習中遇到挫折的學生則更容易產生消極情緒,認為自己缺乏藝術天賦,甚至認為自己不適合學習工業設計專業。還有些學生覺得學好計算機建模就可以代替手繪,在以后的產品設計活動中,直接將頭腦中的設計構思進行建模,否認手繪的必要性。長此以往,學生的手繪能力和設計思維能力下降,導致在以后的考研和求職中遇到挫折。
二、工科工業設計專業手繪表現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
針對目前工科工業設計專業手繪表現課程教學的現狀與問題,必須先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正確理解課程的教學目的,才能在傳統的美術教育模式基礎上進行改革,走出一條適合培養工科工業設計人才的教學創新之路來。隨著計算機仿真技術的日益智能化與普及化,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已經普遍具有較完善的建模與渲染能力,工科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更勝一籌。但是,手繪表現依然在產品設計活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特別是在產品設計初期設計思路形成的過程中,良好的手繪表現能力既能提高設計創新的效率,又能大大拓寬設計思維的廣度,幫助設計師提出更完善的設計方案。正因為如此,對工科學生而言,手繪表現的重要性應該被更加重視,手繪課程的重心應轉移至對學生造型感受力和創新實現能力的培養上。如果將表現技法視為手繪表現課程的基本要求,那么造型感受力和創新實現能力就分別是手繪表現課程的第二層和第三層要求,也正是該課程的重點改革方向[3]。作為第二層要求的造型感受能力將影響到學生在產品設計造型尺度、形態韻律等方面的審美水平,需要長時間的作品閱讀和創作積累才能形成,對初拿畫筆的工科學生來講具有一定難度,如何有效提高工科學生的造型感受力是課程改革的一大難點。創新實現能力是指將頭腦中的創新概念用合理的方式將其外化表現,并充分體現出其功能、使用環境、使用人群、材料、結構等信息的一種綜合表達能力,包括設計創新能力、設計分析能力和設計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實現能力是手繪表現課程的核心目標,也是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內容。
(二)變革教學方法
通過對教學目標的探索與分析,結合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針對工科生特有的思維方式,工科工業設計專業的手繪表現課程必須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機制進行改革才能有效實現創新型工業設計師的人才培養目標。改革內容如下。
1.臨摹講解與具體分析模仿結合。
臨摹優秀的手繪表現作品是提升手繪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傳統的“寫生—臨摹”教育方法忽略了對被臨摹作品的分析和講解,造成學生無法有效理解被臨摹作品的形態美感和造型意識,甚至對繪畫方式都不能舉一反三地應用。對這個問題,教師必須在臨摹之前對優秀作品的設計概念、功能結構、形態美感和繪制方式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對被臨摹作品有一個全面了解。在完成作品的臨摹工作之后,教師要促使學生對該作品的造型尺度和色彩搭配進行分析和模仿,由簡入繁,使學生擺脫過度臨摹帶來的依賴感,培養學生的造型感受力和設計分析能力。
2.寫生與拆解結合。
對工科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對產品實物進行拆解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解產品爆炸圖的繪制方式時,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對日用產品和小家電進行拆解,讓學生更加完整地了解產品的結構、功能與產品造型的關系,并對產品結構爆炸圖進行寫生繪制,這種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設計分析能力。拆解寫生環節之后,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根據產品的內部結構進行再設計,能夠有效完善學生的創新實現能力。3.課題與實踐結合。單純的產品效果圖臨摹與繪制會讓學生認為效果圖和美術作品一樣,只需重視畫面效果即可,忽略手繪表現在產品設計實踐中的真正作用,造成手繪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脫節。因此,在手繪表現課程中,應當導入實踐課題與手繪作業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清晰了解手繪表現是產品設計的通用語言,貫穿于產品設計實踐的各個環節中。如在設計實踐的頭腦風暴環節,需要應用手繪概念草圖來表達設計思路;在方案確定時需要繪制產品設計提案效果圖;在與結構工程師溝通時,需要繪制產品拆解爆炸效果圖、結構手繪圖、運動機構手繪圖來進行有效的視覺交流。
4.設計與答辯結合。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與前進,提升課堂質量適應時代工業設計的需求。引導學生正視計算機表現與手繪關系。讓學生體會手繪對瞬時間捕捉設計創意的重要性。提高學生興趣。為產品設計創意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
工業設計;產品表現技法;教學改革;手繪;激勵式教學
產品表現技法是設計師與設計師之間、設計師與客戶之間溝通的工具之一,可以將抽象思維轉變為具象圖形。貫穿工業設計師的整個設計生涯,由此可見其重要性。時代不停發展,關于產品表現技法課程也應該與時俱進,不停改革來適應時代需求。
1工業設計產品技法表現課程的現狀
產品表現技法課程在國內從開創到現如今也有幾十年了,初期設計師或者教師都是美術出身或繪畫專業轉設計,故對畫面感要求高,出現盲目臨摹,呆板,工具制圖,一個又一個誤區。因此教學效果不明顯。使的教學效果十分不明確。在教學過程專業教師往往過于強調畫面效果,技法表現,從而忽視了本課程真正的教學目的,草圖手繪是將設計師思維可視化,是一種將思維可視化的過程,一種思考,而不是單純的繪畫。21世紀是一個課件大爆發的時代,整個社會被無數電腦制圖軟件,手機app占據著主流。短短數年電腦制圖軟件已更新數代,從數據化“呆板”的工程制圖到現在“傻瓜”智能式,學生越來越依賴電腦制圖,并開始質疑產品技法的訓練的必要性?甚至有人認為手繪正慢慢向藝術靠近,漸漸束之高閣。從而退出設計歷史舞臺。設計公司研究現狀分析:上述狀況是人們大都只看到光鮮的結果,忽略過程造成的。當學生真正走進設計公司進行商業設計實戰的時候,就會發現設計師大部分時間花在紙與筆上,而非電腦制圖上。產品表現在設計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將設計師早期初步存在腦海的想法,通過手繪可視化展現,將抽象概念具象化。在此期間的頭腦風暴,初步探討,推敲及深入階段。它是設計師之間,設計師與客戶之間的交流,最直接便捷的方法。
2工業設計產品技法表現課程改革思路
2.1善用交互式和鼓勵式教學方法
在常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親自示范,然后給出大量圖片讓其按照臨摹練習。學生往往局限于對產品造型的“單純輸出”,不會進行創意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手腦協調統一。大量的基本練習達到的作用是手的協調性,同時在繪畫過程中強調設計思維的創造達到腦的訓練。在這過程教師角色需要不停轉換。初期是示范、中期是引導和指揮、后期作為總設計師與學生一起探討設計思維的開發與表達。在整個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進行設計創作,并且將其作品貼在墻上,每一位同學都要來講解自己作品。每周不記名投票(參考我是歌手投票方式),由同學們評選出創意、表現最好的前三位同學。同時教師要進行講評。這樣既能達到互動效果,又鍛煉了學生溝通的能力,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2注重營造教學氛圍,靈活貼近時尚的教學模式
物競天擇,競爭是人類進步的推動器。教師要把競爭意識帶入課程,讓學生自己去看、自己去體會、自己去評判。每周評出三個周最佳,大家把自己作品貼在教室的軟墻壁上。每個學生都把所有作品看一遍,按照評判要求來評審。選出最好的三個。包括創意思維、設計表達效果、表達方式等。讓學生自己看到自身不足之處,看到別人的長處。通過角色互換,學生從評審的角度來思考作品,無形中發揮其積極主觀能動性。而且大家互相交流溝通,又增強了學生的榮譽感。這種模式既打破了常規教學的呆板,又能活躍課堂氛圍,緊跟時跟腳步,獲得學生的認同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
2.3深入研究,提高學生研究能力
有些學生對于產品的表現只是單一的臨摹,沒有真正的去對產品形態進行研究,導致后期3維建模制作的時候理解不了線條轉變和結構轉化之間的關系。掌握不了形體穿插結構。針對以上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繪畫之前的動手思考能力,主動表達產品??梢詫F有產品給予學生拆解,了解產品的形態結構,擺脫圖片的局限。達到真正理解產品形態、產品構造。改變機械的繪圖方式。
2.4培養學生的設計邏輯思維能力
設計是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的結合表現。通過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非簡單的藝術表現,因此整體的設計思維邏輯性很重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表現。并進行workshop主題性的工作坊。著重整個設計創作過程的思維邏輯。知道為什么而設計,設計什么,為誰而設計,如何使用,怎樣使用,產品定位。讓學生了解產品形態結構。
2.5實際案例研究教學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戰教學可以訓練學生的整個設計程序過程,從二維到三維的表現。教師引導學生從構思草圖開始,到對產品結構的形態與材質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三維表現時要參考二維的尺寸和材質。能夠直觀交代細節。為日后專業的學習和進入設計公司打下基礎。要迎合市場需求。這樣的設計才不會是象牙塔里的空談。
3結語
隨著設計的飛速發展,教學需要不停的改革,以來適應當代工業設計需求。對工業設計產品技法表現的教學改革尤為重要。筆者通過以上幾點進行了改革,雖有些許成果,但仍有不足之處,還需要繼續研究與探索加以實踐,以摸索出更好的教學方式。
作者:唐亮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秦波.淺談工業設計專業產品表現技法課程教學改革[J].美術教育研究,2013(21).
[2]張恒國.馬克筆工業產品設計表現技法[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3]艾森.產品設計手繪技法[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4]梁韻.旅游產品開發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藝術科技,2015(02).
正確處理軟件應用和設計的關系,才能讓軟件為設計服務。在Photoshop軟件的實際教學中應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針對專業特點、針對學生情況、針對軟件特點,構建合理的、完善的任務體系,讓學生在實踐中快速掌握軟件的精髓,表達出自己的設計思想,并能在學習其他軟件時具備邏輯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
Photoshop;工業設計;設計思想;任務體系;創新設計
工業設計是一門科學技術和美學藝術相互交叉滲透形成的學科,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蓬勃發展,計算機技術為工業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創造空間。
一、工業設計信息化時展
創新是工業設計的靈魂,產品的創新設計活動是一個創造性設計思維的過程。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以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系統支持進行的設計活動為工業設計奠定了技術基礎并在市場上尋找到更多契機。本文主要從Photoshop軟件分析其在工業設計中的運用。由Adobe系統公司開發的Photoshop是現代比較流行的圖像處理設計軟件。平面軟件的開設是對工業設計學生的美學、設計思維、審美能力等綜合知識和能力的訓練,是表達設計思想、展示設計效果的一種工具。對該課程的教學不能無目的、死板化的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專業情況、工業設計的特點和軟件的特點等多方面的匯總,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二、Photoshop在工業設計中的運用
1、工科院校工業設計學生特點
工科院校工業設計的學生在大學入校時是對工業設計毫無概念的,對專業的認知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高考以前大多數學生是沒有接受過藝術教育的,藝術基礎薄弱;在沒有接受思維訓練的基情況下,學生缺乏一定的從制造到創造的設計思維。以上是從學生薄弱環節來說,從優勢來說,工科院校學習環境下的工業設計學生具備充足的理性思維能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充滿了對專業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此時需要有效的引導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專業的學習認可。
2、Photoshop的軟件特點
Photoshop是集圖像掃描、編輯修改、圖像制作、廣告創意、圖像輸入與輸出于一體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應用范圍廣闊,可應用于平面廣告設計、產品設計制作、效果圖后期處理等不同領域。相對于三維軟件來說,Photoshop的難度適中,通過一定的案例引導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Photoshop在工業設計中的運用
工業設計是集技術與藝術于一身的學科。除了需要具備強大的設計思維能力,還需要能將設計思維圖形化的能力。在產品初期創意階段,設計草圖能夠快速捕捉學生的創意靈感,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手繪能力,而通過Photoshop結合數位板等媒介物可以增加學生的設計草圖表達方法和效果,Photoshop可以快速編輯材質、隨意調換視角并反復修改,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手繪方式的局限性,因此,通過手繪方式和Photoshop草圖的相互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表現出前期的設計想法;另外,在創意階段通過Photoshop除了制作方案的平面效果外,還能夠綜合利用軟件的各個工具制作產品渲染圖,節省了前期利用三維軟件造型的時間;Photoshop能根據產品的三維效果圖,相應的繪制出產品的三視圖,以此完善前期產品的整體效果展示,傳達出設計者的設計思想。根據軟件特點,除了在設計前期階段會運用到Photoshop以外,在后期也能發揮Photoshop強大的功能。當利用三維軟件創建出三維模型并經過渲染所得的效果圖,會發現一些不足之處,為了節省渲染的時間,往往可以利用Photoshop進行修改調整,該軟件在眾多平面軟件中對于圖像的處理功能是占很大優勢的,因此可以對效果圖進行處理并添加很多視覺效果。同時,也可在最終效果圖成形后,利用軟件制作版式設計,以此展示最終效果??梢?,Photoshop軟件在工業設計的整個設計過程中都發揮著作用,能夠更好的輔助設計的實施。
三、教學過程中任務體系構建
計算機軟件作為一種理性的工具和設計傳達的手段,設計效果的呈現最關鍵還是需要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在對軟件的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軟件的應用能力。很多學生對于軟件中的每一個工具是如何使用的是了解的,但是當想要表達自己的創意時卻不能綜合的應用每一個工具,難以創造出具有欣賞價值和美感的作品,這時就出現了眼高手低的現象。該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是與學生自身特點有關,由于學生大多是在低年級的狀態下學習該課程,所以學生對于設計軟件還不甚了解,也沒接觸過多的工業設計的程序和方法,缺少一定的設計理念和方法;另外主要和教學教材有關,目前的一些Photoshop教學教材大多采用的是由淺入深、由基本知識到基本操作到實例應用的邏輯關系,但是對于本專業的實際操作是較少的;最后主要和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很重要的關系,老師在教學中不單只是對工具的介紹,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應構建一個合理的任務體系,讓學生在掌握軟件的同時能夠更好的運用軟件表達出自己的設計思想,并且在學習其他軟件時能夠有邏輯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應通過教學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效果展示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創新靈感;其次,在教學中提供優秀設計案例,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發現美、分析美、體會美、運用美,提高審美能力;另外,對于軟件的學習并不是單純的工具命令的學習,而應是對軟件的系統化學習。每一個軟件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其操作的模式是有一定規律的,所以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掌握軟件的特點和在作圖時的思維模式,綜合應用工具達到設計效果;最后,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能盲目的按照老師的流程操作,而應建立學生思考的過程,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還能用什么方法完成等問題,這樣學生才能做到舉一反三,避免思維的局限性,同時以問題設置的方式訓練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注重不同軟件的協同設計,讓學生在面對其它軟件時能夠有效應對相互的區別,能自主的思考和學習。計算機軟件是技術上的輔助設備,而真正實現設計的是設計師的創新思維,因此在掌握軟件的各個方面的基礎上,教學中應更強調的是正確的設計思維方法和自主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將技術發揮其最大作用,實現創新設計。
參考文獻
[1]謝玓,Photoshop在工業產品造型設計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
[2]傅軍,計算機輔助設計藝術教學的思考[J],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9).
[3]彭迪,工科工業設計專業Photoshop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商業文化,2011.07.
關鍵詞:工業設計;速寫;教學
一 工業設計專業速寫教學實踐現狀
(1)課程內容與實際需求脫節
在課程進行中,筆者發現自己設計的課程內容不能達到引導、增加興趣、開闊眼界的教學目的,例如學生不知道畫些什么、為什么而畫、畫這些能用到什么地方。筆者不斷思考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和好的解決方法,發現這與自己所受的傳統教育背景有關。過去的教學長期以來都比較注重傳承性,特別是專業基礎課,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少有創新,長此以往,導致所授課程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工業設計專業的發展逐漸脫節。這些問題如何解決,需要教師再次站到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才是學生感興趣的。
(2)課時偏少,難以達到訓練的目的
由于工業設計專業的專業課程不斷增多,產品設計速寫以及一些基礎課程的課時量不斷減少,這樣就給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在短時間內完成課程任務,達到課程目的也成了教師授課最大的難題。我們都知道,傳統的產品設計速寫課程都是通過大量的手繪訓練使學生掌握產品設計速寫的技巧,但現在設計學院的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有些學生甚至不了解基本的透視原理,或者從未使用過手繪草圖的一些常用工具。短期的課堂訓練難以達到課程要求的效果,只有在課堂上多作分析與講解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加練習才能有所提高。例如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讓他們互相監督、互相幫助。這樣做能使那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帶動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從而更好地利用課余時間,獲得更快的進步。
(3)快餐式行業環境對教學實施的影響
當傳統產品設計教育遇到快餐式的中國產品設計,當所有的設計環節都變得簡單而粗糙,當國內設計師可以用很短的時間解決國外設計師花費幾年才能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行業環境下,剛剛選擇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當然會懷疑產品設計速寫的重要性到底還剩下多少?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手繪能力是否值得?事實上,產品設計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更是非常值得的。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碑a品設計當然也是一樣的道理,在設計方案初期,頭腦中的設計靈感能否正確而完整地表達出來,是決定設計方案最終效果的關鍵因素。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有這樣的體會:我的想法和靈感很多,但眼前的設計方案并不是我想要的或與最初的想法有很大偏差,說不出自己想說的話等類似問題。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源都在于學生的手繪表達能力不強,不能對自己設計的產品形態做到心中有數,從而盲目的亂打亂撞,浪費了大好的學習時光。因此,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產品設計速寫的重要性也是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必要環節。
(4)教師的主觀經驗導致的教學局限性
教師的主觀經驗很容易給學生造成誤導,特別是對剛剛進入專業課學習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就更應該注意這一點。一般而言,一個老師對某一類產品很感興趣,并且也專長于此類產品手繪,通常就會更愿意以此作為教學重點,因為這樣教起來游刃有余,但這并不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的培養。課程內容的設置應該建立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專業基礎情況、專業培養方向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而不是局限于教師的主觀經驗當中,這也要求教師對自己專業技能和專業眼界要廣泛涉獵,不僅要“?!保€要“博”。
二 工業設計專業速寫的教改探索
(1)課程內容要體現產品設計專業的特性
產品設計速寫應該以如何提高學生的設計創新思維能力為重點,而不是簡單的美術教育中速寫課程的專業化,產品設計專業有其獨特的專業屬性,應該發揮產品設計速寫快速、生動的記錄創意想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快速練習,例如在課上出幾個簡單的設計題目,讓學生用頭腦風暴法構想設計創意,再用快速、簡單的表現技法表達出設計方案的中心內容,這樣的練習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畫出很多設計方案草圖,“服務于設計”是產品設計速寫訓練的根本目的。
(2)變被動式學習為主動式學習
同其他課程一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對教師有一種依賴,他們想獲取很多知識但又不愿付出太多勞動,要鼓勵他們去探索、鉆研,這樣得來的知識往往記憶更深刻也更有針對性。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讓他們互相學習,把課堂內容最大化。
(3)教學訓練要注重與其他課程的承接性
產品設計速寫既要尊重傳統教學模式所倚重的方法和內容,還應該側重對產品的深入解讀和了解。針對課時短的現狀,把以往在課上通過量的積累來達到教學目的的教學方式,轉變為課上每做一個練習都能大致了解一個較為完整的產品設計過程,從嘗試理解設計師的最初設計靈感到產品開發的每個階段,揣摩每個設計師獨特的設計語言和表達方式,再到體會產品中蘊含的文化甚至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企業的歷史,然后再嘗試用產品速寫的形式去再現這些內容。這樣的教學訓練,豐富而專業性極強的課堂內容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再結合適量的課下練習與討論,教學效果同樣令人滿意;
三 結語
目前國內很多設計師并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產品設計,這也正是我國產品設計如此落后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們應當重視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始終要隨著時代進步、社會發展和行業轉型產生的變化而改變,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教學改革;設計類專業
一、概述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對其他行業領域的深度介入,工業設計的手段和內容都產生了重大的變革,帶來了全新的方式和理念,產生了一種全新的設計形式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CAID)。近年來,人們已經清晰地認識到CAID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推廣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工業設計步入信息化、智能化所采取的必要手段,也是充分發揮工業設計在現代制造業殊作用的必要條件。與傳統的工業設計相比,CAID在設計方法、設計過程、設計質量和設計效率等各方面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它涉及到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技術、計算機圖形圖像(CG)、人工智能技術(AI)、虛擬現實技術(VR)、敏捷制造、優化設計、模糊技術、人機工程等許多信息技術領域,是一門綜合的交叉性學科。CAID以工業設計知識為主體,以計算機和網絡等信息技術為輔助工具,實現產品形態、色彩、宜人性設計和美學原則的量化描述,從而設計出更加實用、經濟、美觀、宜人和創新的新產品,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需求。正是由于CAID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目前全國高校中幾乎所有的工業設計專業都非常重視學生CAID知識和技能的培養,開設了相應的課程,編寫出版了相關的教材,取得了豐富教學成果,一些院校的CAID課程還建設成為了省級、國家級的精品課程。
二、目前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課程的現狀與不足
介于CAID具有前述的特點,目前各個高等院校在其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工業設計的本科教學)涉及到的教學內容還是有比較大的差異,正式出版的教材內容也各有側重,這為該課程的講授帶來了一定的困惑和迷茫。總結起來,目前的CAID課程大致有以下這樣一些問題:1.CAID的概念被放得太大,以至于在教學中把許多學科領域的內容都納入其中,導致課程知識面寬而不精、內容龐雜,對解決實際設計問題的能力培養缺乏針對性。比如有的把并行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內容都放到CAID的課程教學里面,使課程體系過于龐大、課程內容不能有效地聚焦到工業設計的重點問題,從而導致涉及知識面過于廣泛、學生難以理解、學習興趣降低等問題,在實際授課時難以操作和實施。2.把CAID的概念理解得過窄,課程內容僅停留在產品外觀形態設計的層面,只教授學生如何構建產品的外形和視覺效果。這樣的教學其實只注重培養學生在產品美學方面的計算機設計能力,而忽略了對學生在產品研究、概念創新、結構設計、產品裝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割裂了產品設計的完整流程,使學生難以適應和融入今后實際產品開發的團隊協作中。3.由于課程中要涉及多個軟件使用的講解,大部分院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軟件各個功能和命令的解釋和介紹,缺乏以實際的產品設計問題作為學習向導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設計問題的能力。這樣的結果是學生在課程結束后都基本掌握了軟件基本功能和命令使用,但遇到實際的設計問題仍然感到不知所措。4.在教學方式上通常采用課堂講授+上機練習的形式,雖然能夠及時對課堂上講授的內容進行訓練和加深理解,但是缺乏專業和系統的課外知識技能擴展的資源和途徑,也沒有小組討論和課程匯報的環節,使學生只能自行去相關軟件學習網站的論壇上去交流提問,不能有效地提升專業設計能力。
三、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和具體內容
基于這樣的背景和現狀,我們對CAID課程內容改革的教學理念是:突破傳統設計專業課程中分部講解的模式,讓學生能夠從產品開發設計的全過程出發,利用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模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課題講授、網絡自主學習、優秀案例分析、實際動手操作以及互動討論等環節,掌握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技術在產品概念設計、數字化建模、數字化裝配、數字化評價、數字化制造以及數字化信息交換等方面的應用知識和技能?!⊥ㄟ^我們的分析研究,一個完整的工業設計開發過程包括以下的幾個階段,每個階段要完成的任務以及目前對應可用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工具如上圖所示:針對于上述的設計流程,我們在其中的主要環節上有針對性地對相關的計算機輔助工具進行深入的介紹,使學生在學習了該課程以后就能夠在工業設計的主要環節中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進行實際的創新設計工作。具體的課程改革內容有以下幾個部分:1.課程內容的改革(1)調查研究階段此階段的工作主要是收集資料、訪談、觀察、問卷調查等工作,以進行產品的競品分析、繪制卡片分類表格、功能結構流程等,采用的計算機輔助手段主要集中在數據歸檔、分析與處理。因此這個階段的CAID各種主要是采用文字處理、電子表格以及數據庫等軟件來進行相關工作。(2)設計分析階段此階段工業設計的主要任務是在前期調查的結果基礎上,對產品的功能、結構、使用方式以及形態色彩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明確的設計目標和方向。在這個階段,常常需要理清各種想法和進行思維發散,以獲得今后創新設計的大致方向,也是工業設計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階段。目前業界主要采用思維導圖法進行設計思維的整理與分析,作為團隊和個人開展頭腦風暴的有效方法。思維導圖的主要作用是使思維清晰化,因此在確定產品概念前與頭腦思考相關的活動都可以嘗試采用繪制思維導圖的手段來解決。我們在此階段通過學習MindManager軟件來幫助學生掌握開展思維導圖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產品設計中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頭腦風暴的效率和質量。(3)概念設計階段工業設計師此時的任務是在前期頭腦風暴得到的各種創新概念的基礎上,迅速地將各種設計創意形象化,把各種新鮮的概念和想法變為具體、有形的設計方案。此時要求設計師能夠快速、準確地表達設計意圖。傳統的設計方式常用方法就是手繪草圖,即利用鉛筆、針管筆、馬克筆等工具在紙上迅速繪制出設計師頭腦中的產品概念。作為CAID課程,我們采用Autodesk公司的SketchBook Desig-ner軟件來培養學生的數字化手繪能力。該軟件是一款矢量與像素混合編輯的繪圖軟件,充分利用了兩種圖形圖像繪制模式的優點,高效地繪制出高質量的產品概念手繪方案。(4)詳細設計、結構設計及樣機制作階段當設計概念經過認真的評估以后就需要將之進行深化,利用合適的三維設計工具對產品進行詳細設計。在這個階段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工業設計應該是產品的整體設計,絕不僅僅是產品外觀造型的設計,而且應該和后續的工程設計進行很好的數據對接。所以在設計軟件的選擇上除了要具備創建復雜外形的能力,還要能夠構建產品的內部結構、添加標準件、方便修改尺寸大小、計算各種物理信息等,還要為接下來的運動分析、動力學分析和模具設計等工作提供數據接口,因此目前很多CAID課程中講授的Rhino、3DSMax等軟件顯然不能達到上述的要求。在我們的CAID課程中采用了法國達索公司的SolidWorks軟件作為進行詳細設計的主要工具。它具備非常強大的實體造型功能,可以完整描述實體全部的點、線、面、體的拓撲信息,還能夠實現消隱、剖切、有限元分析、數控加工、光照及紋處理,以及外形計算等各種處理和操作。同時它的曲面設計功能也非常強大,具備完整的NURBS曲面設計能力,而且還能夠快速實現實體與曲面的轉換。它在參數化設計上的突出能力可使產品的立體模型和設計圖隨著某些結構尺寸的修改而自動修改。Solid-Works允許在設計階段就可以把很多后續環節要使用的有關信息放到數據庫中,便于實現并行工程設計,使設計繪圖、計算分析、工藝性審查到數控加工等后續環節工作順利完成。在2016版以后,達索公司推出了SolidWorks Visualize可以實現照片級的實時渲染效果。SolidWorks軟件簡單易學、界面友好,非常適合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學習。同時,相比其他同類的軟件而言,SolidWorks軟件的價格較低,經濟性比較突出,在國外眾多的設計院校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2.課程教學方法和授課形式的改革除了在上述教學內容進行的改革,我們在教學方法上也進行了積極的改革探索。傳統的軟件教學基本上是針對軟件本身的學習,主要介紹軟件各個模塊的主要命令和功能。而我們在教學上主要采取了基于項目和問題的教學方式進行,將知識體系打散為一個個簡單具體、有較強針對性的知識點,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靈活性。比如在設計分析階段,我們讓學生使用學習的頭腦風暴軟件工具繪制了以“照明工具”為核心的思維導圖,使學生學會如何將抽象的創新思維具體化;又如在詳細設計的曲面造型模塊,我們提出了“如何從曲面轉換為實體”的問題,借此介紹了四種不同的方法,增強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我們將課程內容進行了分解,形成了相應的知識點并制作了數量較多的教學視頻,連同教案等資料一同放在課程的教學網站上,方便學生利用自己平時碎片化的時間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在課堂上,我們除了講解重點的知識內容和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外,還專門安排了小組討論和匯報的環節,讓學生們有機會在老師和全體同學面前講述自己小組的設計概念和使用的技術方法,培養和提高他們利用計算機軟件來提高工業設計的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
四、總結
關鍵詞:工業設計;課程設計;實踐教育;產品設計
(一)大學教育的職業化傳統和責任
城市社會學家LewisMumford在他那本關于城市歷史演變的社會文化學巨著《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中談到,大學的前身大概是行業公會。那些在黑暗中世紀完成初步財富積累的工商業主們以資助學校、建立老年人和孤兒收容所的方式來實現社會安定。12世紀時行業公會的名稱就是拉丁文universitas,指的是由一些有知識和技藝的人組成的傳授技藝的聯合體。和行業公會一樣,后來出現的大學,目的也是為從事某種職業的人準備基礎條件,同時制定出這一職業應共同遵從的規則。隨著知識的整合與科系的細分,大學的功能上升到文化的貯存、傳播、交流、創造、發展高度。即便如此,大學可以脫離直接的社會責任,通過師徒之間的直接交往,對文化遺產重新嚴格評價,并繼承和創新[1]。可見在大學發展伊始,職業培養就是其根本職能,當前國家所倡導的高等院校應用型改革[2],正是大學傳統責任在新的社會技術文化背景下之重拾與發展。
(二)工業設計實踐教育的師資與資源困境
在當前制造業轉型升級背景下,以設計手段增加產品附加值已經成為政府、產業界和學界的共識[3]。在如此環境下,工業設計專業在國內各個層次的高校普遍開設,導致很多院校的師資和教學資源都參差不齊。不少專業教師是剛從研究型高校走出來,習慣了論文和實驗的碩博士,可能已經遠離設計實踐有一段時間,卻要在實踐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設計。即便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面對擴招背景下數量眾多的學生,往往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
(三)工業設計實踐環節與行業需求的脫節滯后
工業設計作為一個緊扣市場潮流和科技前言的行業,從業者對時尚審美和技術更新有較高認同感,于是市面上很多軟硬件新產品的創新都為工業設計行業的工作方式帶來變革?;谑掷L屏手繪板等設備的繪圖軟件,可以完成草圖到三維模型之間無縫過渡;3D打印機的使用,使設計師可以直觀看到自己造型構想的空間實物。而學校里由于經費和師資局限,還在用10年前的設計工具和流程組織實踐教學,相對滯后。工業設計的工作從縱向看緊密結合生產實踐,充分考慮用戶需求、風格喜好和技術創新,而現有以設計專業畢業生為主體的師資隊伍,勢必在教學中回避不熟悉的技術理論,于是設計實踐淪為無法實施的社會行為思考。那些習慣以概念和表達技巧為標準的評價體系的學生,在面對實際設計議題時往往會在不切實際和無從下手之間游走。那些初入職場的畢業生,以及在經歷過行業實習的高年級學生,往往對學校實踐教學的價值產生質疑。實踐與行業的脫節,職業技能教育的師徒傳統缺失,如何在現有師資和教學資源下思考出路,是工業設計專業在當前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型背景下,人才培養的巨大挑戰。為此,本研究通過文獻,探討工業設計畢業生職場狀況,并結合蒙氏教育的理論經由教學實驗,嘗試跨年級的實踐教學模式。
一、設計行業現狀與跨年級教育
(一)工業設計行業能力的經驗養成
據美國勞工署統計2012年美國工業設計行業狀況,在所的該行業工作手冊中標明,工業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包括以下9點:1)訪談確定客戶需求2)研究產品實際用戶及可能的使用方式3)繪制方案構想的草圖4)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方案的虛擬模型5)制作方案的原型機6)協調材料及生產成本,確定制造要求7)與其他專業一起評估概念實現的合理性8)評估產品的安全、外觀、及功能,以確定設計是否務實9)向客戶表述設計方案并展示原型[4]。國內工業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大致也是如此,只是服務代工企業較多,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少了些用戶調查和原型的制作,更多側重造型改良。由上可見工業設計師的工作能力需要不斷地從實務中累積經驗而來,不是大學4年可以完全學會的。韓國學者早在2003就認為,學校的設計教育對于設計師在設計實務上的幫助有限,設計師進入公司之后還需2到3年的再教育[5]。
(二)工業設計畢業生的職場困境及解決手段
基于工業設計行業的能力養成特性,剛畢業缺少實務經驗的工業設計師,很難獨力完成設計工作[6],導致工業設計畢業生在職場初期備感壓力[7],這也是該專業畢業生大量轉行的重要原因。工業設計畢業生在工作中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產業和技術知識的欠缺、設計經驗的不足、方案表達缺乏說服力或自信、無法獨立作業[8]。設計行業往往在方案執行過程中,依靠資深設計師的指導和示范來完成新人的職場培訓,通過會議交流、知識分享、師徒制互助、討論聊天等形式,將實務經驗傳授給行業新人,這也是實習生和行業新人的主要學習模式[7]。
(三)跨年級實踐教育的理論基礎
設計公司里新員工職業養成往往需要依賴資深設計師的指導和提攜。可見在設計行業中,對新近畢業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有一定要求,而這也是學生能否在今后的工作中適應生存的重要因素。通過跨年級的方式展開實踐教學,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相互成長。而這一方法的理論根源可以追溯到蒙特梭利的幼兒教育理念,倡導以混齡的方式,為幼兒創造自由的學習空間,通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一起生活,讓孩子在觀察和模仿中習得社會的適應性,掌握生活的自主能力[9]。如果說幼兒的混齡教育有助其獲得生活經驗,不同層次設計師的共同工作有助于設計經驗的傳遞和養成,那么工業設計課程設計中的跨年級探索就是將產品設計的行業組織形式在實踐教學中模擬。通過上述文獻討論,以年級混合方式來組織工業設計專業的課程設計在教育理論、學生能力的職業化培養和工業設計的行業實務特點三個方面都有切實基礎和依據。
二、產品設計課程設計跨年級嘗試
(一)實踐教學嘗試
以本人所任教的寧波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為對象,所開設的產品設計系列課程設計為內容,實施年級混合的實踐教學嘗試。產品設計是工業設計專業的主要培養方向,產品設計系列課程是該專業核心教學環節,學生在課程中積累的理論知識及掌握的專業技能是日后就業升學的基礎和保障。課程涵蓋產品實現相關的功能形式、材料工藝、市場定位、行業法規等多領域多學科的相關知識;系統綜合地思考造型語義、行為認知、消費心理、人機工程等優化產品的設計方向;要求學生運用草圖構思細化、實物模型、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手段展現設計概念。與產品設計系列課程教學緊密關聯的是該系列課程的課程設計,與課堂教學一樣,該課程設計分為三次實踐,分別在產品設計課程教學之后的當學期末完成。課程由多位老師分別承擔,依序分別是:產品設計1程序與方法、產品設計2功能與形式、產品設計3整合與創新的課堂教學,該系列課程所對應的實踐教學任務分別為課程設計1、2、3。由于課堂教學進程安排原因,課程設計教學會有大三、大四兩個年級同時進行,分別完成課程設計1和課程設計3的實踐環節。在實際操作中,秋季學期的實踐將兩個年級混合分組,共同完成。學生在第5學期與高一級同學共同完成一次課程設計,第6學期獨立完成一次課程設計,第7學期與低一級同學共同完成一次課程設計,具體進度安排與實施流程如(圖1、圖2)所示。
(二)教學效果反饋
在已經完成的2014年冬季的課程設計中,11級和12級的同學混合分組,布置一個半開放的實踐題目:以“十四面體”為造型基礎完成更具體產品的設計方案。以6位同學為一組,大三、大四各3名,各組確定一個主題,每個組員完成一個方案。附錄表1是學生完成的設計作業節選。從學生對于實踐之后的訪談反饋中了解,如此跨年級的實踐模式使學生加強了年級間的聯系。低年級的同學在與學長姐溝通中獲得了成長,有助于明確之后在表達技巧上訓練和在設計知識上的進一步積累,高年級的同學在與學弟妹共處中需要表現出優于他們的專業技能和技術知識儲備,會在實踐中投入更大的精力,他們盡可能將比低年級同學多一年的學習積累在方案中顯現。兩個年級同學都已經完成了工業設計專業的各門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并掌握了產品設計必要的專業技能,且對產品設計相關軟件有了一定的實踐基礎。通過課程設計的實踐鍛煉專業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結合課堂理論教學形成產品設計相關的能力體系。在實踐中經歷概念構思、信息整理、草圖協調、軟件模擬、效果展示、方案表述的產品設計完整流程,以老帶新的分組方式完成實際設計項目。在此過程中,除了各項專業知識的整理協調之外,對于學生的概念手繪、計算機輔助設計、版式設計等專業技能有了系統全面的提升。
三、分析討論
設計的創新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不同人的思維碰撞,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在面對新的團隊成員時更容易呈現參與熱情,高年級同學在混合團隊中對自己有了更高的專業要求,而他們在實習中獲取的行業經驗及積累的專業知識對于低年級同學也有指導和促進作用。這種基于環境教學理念的課程設計在有以下3各方面的積極意義:
(一)知識能力的同齡人傳遞
通過同齡人之間的交流可以看到,自己學習上的欠缺和不足,不論是大三還是大四的學生都能在討論交流中獲得有益的專業知識和有用的專業技能,不同年級同學間兄長式的交流氛圍,相較于老師不易接近的權威,更易于溝通[10]。從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和工業設計行業的學習機制來看,良好的溝通是在工作崗位能夠勝任的重要能力[7]。
(二)教學資源的合理補償
課程設計期間,教師面對兩個年級數名學生,無法在過程中逐一指導,高年級的學生在設計構思和表達技巧上相對于低年級同學有更多積累,可通過互助方式幫助低年級同學展開構思,而大四同學本身在啟發別人過程中也能觸動自己思考,教師只要對實踐的任務布置和成果評價進行把關,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空間去收集資料、構思創作、相互啟發。
(三)學習風氣的歷屆延續
工業設計大四的學生已經有實習的經歷,已經對自己的職業也有了一定規劃,今后無論是繼續求學還是職場就業,都已處在實質的準備階段??缒昙壍膶嵺`過程,有助于相關信息的分享交流,也能幫助大三的學生思考他們的學習和規劃。結論設計教育橫向跨學科已經形成普遍共識,各種要求多專業配置的學科競賽和設計訓練營都在實務上強化學生對工業設計學科交叉性的理解。在工業設計研究生教育中,從事產品設計的實驗室一般都有機械、電子、計算機背景的師資和學生一起協作。設計學博士教育中,跨年級開課是節約教育資源,加強學生縱向鏈接的常見教學模式。在大學本科的實踐教學環節進行跨年級的探索,旨在訓練學生交流互助的協作能力和設計過程的信息溝通技巧,以助于學生更為順暢地面對職場。
作者:姜超 高晨暉 王波波 單位:寧波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易斯•芒福德.宋俊嶺,倪文彥譯.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
[2]中國日報中文網.2015,用應用的方式推進應用型轉型[EB/OL].,搜索時間:2015年10月13日
[3]林榮泰,王銘顯.臺灣設計產業發展現況與愿景之探討[J].藝術學報:表演類(革新版),2008,(82):49-70.
[4]U.S.BureauofLaborStatistics,2012,OccupationalOutlookHandbook,2012-13Edition,IndustrialDesigners[EB/OL].bls.gov/ooh/Arts-and-Design/Industrial-designers.htm#tab-2,搜索時間:2015年10月14日
[5]Sohn,J.Y.,Eune,J.H.Studyondevelopingintegratedre-educationprogramfordesignersinindustry[C].InProceedingsofthe6thAsianDesignInternationalConference,Tsukuba,Japan,2003.
[6]許言、張文智、楊耿賢.新進設計師招募方式與工作表現對設計教育的意涵[J].國際藝術教育學刊,2007,5(1):93-109.
[7]游萬來,楊敏英,羅士孟.臺灣初任工業設計師的工作與適應情形研究[J].設計學報,2014,19(1):43-66.
[8]Yang,M.Y.,You,M.,Guo,C.Y.,&Chou,Y.P.Asurveyofindustrialdesigngraduates’employment[J].DesignPrinciplesandPractices:AnInternationalJournal,2009,3(4):1-14.
目前我國大陸私立院校設立的工業設計專業規模數量非常驚人,但從質量上看卻不怎么理想。與有政府資助的公立院校相比,私立院校的工業設計專業開辦時間短,發展緩慢,專業建設過程中各種問題漸漸暴露出來;專業的開設也呈現多樣化,有設立在建筑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的,也有設立在機械工程學院和計算機學院的。第一,缺乏專業特色。大陸私立院校與臺灣私立院校相比,在師資、設備、實驗場地、學生作品質量上均存在差距,專業培養目標較為模糊,沒有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無論是機械工程學院下的工業設計專業還是設計學院下的工業設計專業均套用同樣的培養目標,引入同等領域的師資,同樣的教學方法,沒有充分利用、依靠自身學院的優勢資源,不接地氣,沒有因材施教,實驗場地和設備相當滯后,沒有形成良好的設計氛圍,學生在學習上缺少積極性。第二,實驗室建設滯后?;A模型制作室和模型機加工實驗室設備的完善是保證學生制作模型質量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學生比賽、專題設計、畢業設計作品都需要設備和場地的支持。專業的性質要求學生有很強的實踐能力,但大陸私立院校的實踐設備和場地還是較為缺乏。我國私立院校的工業設計專業成立較晚,由于是民辦高校,不像公辦大學那樣可以獲得政府的資助,收取的學費要上繳一部分給其掛靠的上一級高?;蚱髽I,資金非常有限。另外,私立院校對工業設計專業認識不足,不愿意投入資金和設備,特別是在機械、建筑、計算機專業下的工業設計專業,經常被當成附屬專業,資金和設備大部分撥給主干專業,資源分配不平衡,導致實驗室條件不理想、教學實踐環節落后于課堂理論教學,使得工業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難成體系,導致學生理論豐富而實踐能力差的狀況。在很多高校中,經常由于采購部門領導對專業性質認識不足,認為工業設計專業只是產品外觀的設計,讓學生看圖片就可以了,不予批準購買設備,但實際上學生設計的不僅是外觀,還有內部的構造,而且學生必須通過設備和場地制作、加工出模型。另外,由于一些實驗設備比較貴,沒有充分開放給學生使用,很多只是作為對外參觀的擺設,利用率很低,這些都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教師開展科研項目。缺乏實驗場地和設備導致學生無法制作模型,在外委托代工對于學生來說費用太高。因此,大陸私立院校在各種大賽中獲獎的數量、級別與公立院校有較大差距。第三,教師結構不合理。很多民辦高校設立在比較偏遠的郊區,交通和交流很不方便,一些具有扎實基礎和實戰經驗條件的教師不愿意到私立學校。另外,由于學校管理和教師招聘程序的不嚴格,一些教師通過走后門的方式進入教師崗位,導致本來已經不甚出色的師資隊伍雪上加霜,很多時候就變成以往不是從事工業設計專業的人員上講臺向學生傳授知識,由于沒有實戰經驗,所以也難以開展橫向和縱向項目,教學質量很難有質的提升。現有的很多私立院校教師結構都很不合理,嚴重阻礙專業的發展。
2臺灣私立院校工業設計專業教育現狀
第一,臺灣私立院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理論教學和工作室教學相結合。現有臺灣私立院校的工業設計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上,專業課程實行導師制和工作室制,學生的大部分課程都需要做出實物模型,學生的設計作品經過草圖、設計圖、三維建模后要到專業的工廠車間去制作實物模型,制作實物模型時有實驗教師的指導,好讓學生能順利做出自己想要的造型,整個設計流程學生必須自己過一遍。有些私立院校還建設了完善的金工、琉璃、木竹、陶藝工作室,讓學生能接觸不同的材料和傳統工藝。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培養出真正專業的工業設計師。第二,臺灣私立院校的工業設計專業教育特點:藝術與技術相結合。工業設計的最主要兩個環節是設計構思和設計表現,如何把涉及人文、歷史、社會、市場等諸多因素的設計構思準確地表達出來,需要有一定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技術(如材料技術、成型技術等),工作室制就是讓學生掌握這類藝術表現手法和技術。工作室根據每種工藝進行材料和設備的規劃,雇請專業的技術人員指導學生使用設備和理解材料的特性?,F在很多學生的問題不是在設計創意,而是在怎樣把設計創意實現上,工廠車間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設備,還提供了一個互動和溝通的場所,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工作室就像是企業工作環境的一個縮影,讓學生能提早熟悉未來的工作環境。
3兩岸私立院校工業設計專業教育之比較
3.1生源比較
兩岸私立院校的學生來源不一樣,大陸的學生分成理科生和美術生,理科生通過高考進入理科院校的工業設計專業,手繪和審美比較弱,形象思維不行,但邏輯思維比較強,對結構、機構的理解比較好。而美術生也是通過高考進入大學,但要加考美術科目,所以文化課分數可以降低,很多成績一般的理科生會通過社會上一些美術培訓機構在考前進行短時間的應試培訓進入藝術類院校。兩類學生大部分在進入大學前對工業設計并不了解,更沒有在設計公司的工作經驗,以至于學生在進入大學前沒有制定一個學習方向和目標,進入大學后也就沒有學習動力,很多學生入學后才知道工業設計專業需要學習手繪,對繪畫沒興趣的學生紛紛轉專業,部分轉不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也沒有從事工業設計行業。臺灣私立院校的學生很多已經在高中或職中學過美術、繪畫以及上過一些工藝課程,有一定的動手能力,他們在進入專業前已對工業設計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學生的綜合素質比較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3.2實踐課程比較
工業設計專業非常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培養工業設計人才的主要標準之一。大陸私立院校的生產實習課程從形式到內容都缺乏明確的要求,很多簽訂了實習基地的企業考慮到安全問題和工廠管理問題都只能讓學生進行參觀,學生沒有辦法在實習過程中通過動手學到實際知識,教師在制定實習課程計劃時沒有明確定量和考核要求,所以大部分私立院校的工業設計專業生產實習這門課程只能是走形式、走過場,沒辦法滿足實習課程的要求。工業設計專業的實踐課程主要是金工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但由于私立院校工業設計學科缺乏完善的專業實驗室和實驗指導教師,加上學生對制作模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造成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模型表現能力比較弱。臺灣私立院校強調學生以實物模型表現為主,也可以通過3D打印機把縮小模型打印出來進行產品形態細節的推敲,與團隊進行溝通和交流。所以,臺灣私立院校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強,也有能力參與導師的實際項目。在生產實習方面,臺灣私立院校也沒有做得很好,大多要求學生在假期自己找實習單位或把實習單位介紹給學生,在實習期間沒有老師進行監管,最后讓學生提交由企業或設計公司開出的實習證明進行考核,這種方式的弊端在于院校不能直接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學生可以通過走關系的方式拿到實習證明,院校很難對學生進行考核,最后也保證不了學生實習的質量。在學生畢業設計方面,對于畢業設計質量的把控,臺灣私立院校最大的特點在于學生必須在校內完成畢業設計,因為臺灣的招聘會是在學生畢業后才開始,時間上不會跟臺灣的招聘會有沖突。另外,臺灣私立院校對學生的畢業設計采取嚴格的考核制度,例如臺灣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對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4次中期檢查,每次檢查均有嚴格的要求以及需要達到的指標,由于學生必須在校內進行畢業設計,所以教師也能很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
3.3教師素質比較
大陸私立院校工業設計教師普遍是從學校到學校,特別是個別教師通過走關系進入高校,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就算有也只是一兩年的工作時間,在教學中缺乏實踐教學能力,嚴重影響了專業教師隊伍結構。很多老師沒有利用課外時間提升自己,只能把書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沒法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個別教師甚至把已經過時了的設計理念傳授給學生,造成學生對教師能力和專業的不信任,進一步凸顯出工業設計教育的弊端。在專業建設中,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臺灣私立院校工業設計的專業教師是公開招聘的,教師的能力與素質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教師聘任程序嚴格,要求教師有較強的專業知識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要求畢業后至少有5年以上本專業和實踐經歷才能進入校園站上講臺。這樣的教師有豐富的專業背景,比較寬廣的學科知識,能成為專業中的主力軍。由于大陸制造業的迅速發展,臺灣的很多工廠需要遷移到大陸,很多經驗豐富和高學歷的在企人員為了家庭留在了臺灣,他們很多都加入到了教育行業的隊伍中,成為了工業設計教育業的主力軍。因此,現在臺灣私立院校不缺高素質的工業設計專業教師。
4結語
關鍵詞:實踐教學;工業設計;項目化;校企合作
作者簡介:李博(1981-),女,黑龍江海倫人,東北林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楊洪澤(1975-),男,吉林四平人,東北林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講師。(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基金項目:本文系東北林業大學2013年度重點課程“手繪產品效果圖技法”項目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14-0175-02
工業設計是一個對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要求很強的專業,要求學生能夠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變成具體的產品實物,要完成設計創新實質化的轉變。在高等院校工業設計的課程體系中,一般采用以理論講解為主的課程教學模式與實踐技能為主的“課程設計”模式。如設計方法學、工業設計概論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都屬于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主要開設于大一和大二學年,目的是讓學生積累較為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罢n程設計”模式通常開設于大三和大四學年,分為多個主題性設計實踐單元,目的是通過對某設計項目的完成達到對基礎知識的整合與理解,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目標。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中國制造”的崛起,各種企業和設計公司對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開辦了工業設計專業,每年都會輸出大量的工業設計畢業生。但是,用人單位對這些專門人才卻并不滿意,集中反映的問題有:“學校學習的課程內容與社會脫節”,“紙上談兵的多,刻苦鉆研的少”,“只會畫效果圖,不懂生產環節”等。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高校在實踐教學環節存在頗多弊病,或輕視實踐,或實踐教學內容單一、形式孤立,無法滿足工業設計專業交叉學科的特性。[1]對于這種現狀,筆者認為在課程設計等實踐環節導入“項目化”教學理念可以較好地解決問題。
所謂“項目化”,就是在實踐教學階段引進一個實際的設計項目,按照企業或設計公司真實的設計流程,緊密聯系產品開發各個方面及環節,縮短開發時間,深度挖掘產品價值,完成設計任務。相對于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項目化實踐教學不局限于以課題項目為目標、以課堂教學為輔助、以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為主線,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開發理念,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可以迅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水平,有利于學生對畢業后實際工作的適應,更加符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2]
在實施項目化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年級和教學階段,詳細制定項目內容和實施方法,使項目內容能夠和教學大綱吻合[3],和學生的知識儲備相匹配,可以按照四種方法來實施項目化實踐教學。
一、依托國內外工業設計大賽
據調查,國內大多數院校的工業設計專業在大二年級已經開始了一些專業理論課的教學,如設計方法學、產品形態設計、人機工程學等。這些課程已經讓學生對產品設計的要素、原則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技能方面,學生已經完成了對手繪效果圖和模型制作的學習,也擁有一定的計算機三維建模能力。在這樣的知識結構基礎上,學生在大二下學期已經初步具備了參加設計大賽的能力,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設計題目較明確、設計要求與現階段學生能力相符的大賽作為設計項目導入實踐教學。
圖1為東北林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完成的設計作品,以“美的產品創新設計大賽”作為項目內容。學生在完成項目實踐的過程中始終具有較高的熱情,能夠按照項目的內容進行各項工作,從項目初期的市場調研、思路拓展到設計中期的建模、繪圖、設計后期的模型制作和結構分析都能有計劃、有步驟地自覺進行,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項目進行中,學生和指導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不間斷地設計探討,讓學生無論是理論、技法還是設計思想都有明顯的提升,對設計程序有了更完善的了解,對本專業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同時,參加設計大賽能形成一個熱烈的學習氛圍和學術環境,教學相長,也能極大地促進學生的進步和增加就業的機會。
二、“校企合作”橫向課題
“校企合作”即在教學實踐中,高校將企業實際的設計項目引入,將企業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借鑒至教學實踐中,學生按照企業的要求,結合自身的理論基礎進行項目的設計工作,企業派出代表對學生的設計作品進行評判,提出指導意見,從而完成項目。將“校企合作”項目化教學實踐開展較好的國內高校為數不多,浙江工業大學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浙江工業大學與多家企業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大學生創新基地,校方與多家企業代表共同制定了“以產促學、以學促研、以研促產”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遵從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合作思想,強調市場導向與商業設計流程,尋找工業設計本科教學學術性、藝術性、實踐性、應用性、商業性之間的平衡點。這種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更早地融入到社會實踐的進程中,逐步轉變了以往以自我審美意愿為中心的設計方法,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用理論來促進實踐,形成良好的知識循環。
在浙江工業大學“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成功的前提下,東北林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也在大三上學期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導入企業真實項目的嘗試。圖2為學生為國內某醫療器械企業欲推出的“腦部治療儀”做的設計方案。在項目進行中,學生從最初設計合同的簽訂到設計方案的制定與設計方案的修改、實施,一直與企業代表不斷溝通。企業代表從生產企業的角度對學生的設計方案提出了人機工程學、消費心理學、模具開發、制造工藝、價格工程等多方面的修改意見,讓學生對專業有了更全面更實際的認識。設計項目完成之后,企業對學生完成的多組方案進行了樣機制作和方案評估,最優方案得到了批量生產,并進入了市場銷售環節。這種完整的校企合作項目讓學生在效果圖中做設計,在車間做設計,在市場做設計,并且在設計過程中了解如何兼顧與平衡顧客的人性需求、企業的生產目的、市場的商業門檻,這種實際感觸遠遠超過了在課堂上老師講授的“設計準則”。
三、專家領隊“workshop”
所謂“workshop”,是指在集中的時間地點內參與者在專家的帶領下對項目主題進行密集的、深入的探討,并付諸實踐的創新工作坊。這種項目形式可以視項目主題的不同導入各個年級的實踐教學,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的設計思想更深刻。江南大學和湖南大學是國內進行“workshop”項目制的先驅者,多次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和院校合辦workshop,效果顯著。項目結束后作品都在國內舉辦大型匯報展覽,讓人嘆服。
2011年5月,由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Craig Vogel教授與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師生聯合舉辦的“Integrate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Workshop”在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舉行。此次workshop由系列交流講座及“創造突破性產品設計”工作坊課程組成,教師和學生在歷時一周的workshop中體會頗多,專家團隊為參與者注入許多新的理念,教師擴展了教學思路,學生學到了創新方法。
四、多專業合作完成綜合性課題
工業設計的過程涉及到較多的專業領域,如材料的應用、結構工藝性、加工設備條件、價值工程、人機工程以及審美心理、消費行為、市場推廣等都要綜合考慮。優秀的產品設計師要從方案構思到加工制造再到市場投放的全過程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所以企業里的設計工作通常是采用團隊協作的模式來完成,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員知識體系互為支撐、相互配合,完成項目設計。
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低年級起有意識地讓學生分組討論、組內分工,共同完成一個設計課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到了大四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設計經驗,就可以在實踐教學中導入一個綜合性的設計項目,根據內容挑選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設計團隊,合作完成設計項目。
同濟大學設計學院在教學實踐中多次采取這種多專業合作的模式來完成綜合性的設計課題。如一套咖啡廳的整體設計項目,設計團隊由建筑學系、環境藝術系、工業設計系、藝術設計系學生組成,分別負責咖啡廳的建筑外觀、內部裝飾、產品擺設和VI部分,經過團隊的協作最終就可以完成一套完整的設計方案。其他高等院校也可以借鑒這種實踐教學方式,比如由工業設計、機械設計、模具設計等專業學生組成的設計團隊就可以完成一件產品從造型到結構,再到模具制造和樣機生產的全過程。對于參加項目的所有專業的學生來講,這種團隊協作完成綜合性設計項目的體驗都會對今后的工作和學習產生積極作用。
五、結論
“工業設計”最顯著的特點是創新性和實踐性,實踐教學在工業設計教育中的意義重大,教師知識結構的局限性和知識的更新速度很難與學科的發展實時同步。以“項目化”為特征的實踐教學體系可以與企業、與其他學科建立跨領域的協作,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本文提出的四種項目化實踐教學方法可以將各個領域最先進的設計思想和學術理念引進課堂,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由淺入深的項目操作成為更加全面的高技術、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衛偉.設計教學中如何運用項目制[J].美術與設計,2010,(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