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guān)鍵詞】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s a diagnostic criteria of diabetes
Pan lin
(Dazhu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6351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value as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diabetes. Study the past 2 years to our hospital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and 286 patients with HbA1c checks.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OGTT confirmed diagnosis of diabetes was 70%, specificity of 82.55%,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90.32%.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the curve connecting points more meaningful
【Key words】glycosylated hemoglobindiabetes
1對象
為了更進一步的理解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診斷意義,我們收集了就HbA1c作為糖尿病診斷的價值進行探討。研究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到我院為確診糖尿病而進行OGTT及HbA1c檢查的就醫(yī)者286人。其中男性160例,女性126例。年齡56±11.78歲,32歲-82歲。
診斷標準:血糖標準按照1997年ADA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mmol/L和(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
2方法
受檢者于晨空腹進行OGTT。先收集空腹靜脈血漿標本,隨后口服葡萄糖75克,2小時后再次收集靜脈血漿標本,分別測定空腹葡萄糖(FPG)及餐后2小時血糖(2hPG)和HbA1c值。血糖測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
3統(tǒng)計學處理
根據(jù)1997年ADA診斷標準發(fā)現(xiàn)病例數(shù),再以HbA1c≥6.5%及≥6%兩切點,利用公式進行計算其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及陽性預測值。
4結(jié)果
286例受檢者進行OGTT,其中單項FPG≥7mmol/L者15例;單項2hPG≥11.1mmol/L者19例;FPG及2hPG均達到診斷標準者166例。未達到診斷標準者86例。
經(jīng)OGTT確診為糖尿病200例患者中,再按HbA1c≥6.5%為切點,符合者112例;未達到診斷標準者86例。未達到診斷標準者86例,仍以HbA1c≥6.5%為切點,符合者7例。利用公式進行計算發(fā)現(xiàn)其診斷敏感性為56%,特異性為91.86%,陽性預測值為94.11%。再以HbA1c≥6%為切點,診斷符合140例。86例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者中符合19例。對糖尿病診斷敏感性為70%,特異性為82.55%,陽性預測值為90.32%。
5討論
糖尿病的診斷近30年來巳經(jīng)歷了3次大的變革。1979年美國糖尿病數(shù)據(jù)組(NDDG)基于血糖值與糖尿病明顯代謝失調(diào)及糖尿病癥狀的相關(guān)性,提出了以FPG≥7.8mmol/L,2hPG≥11.1mmol/L的血糖值為診斷標準。隨后,由于對血糖水平與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深入研究,專家委員會在總結(jié)分析了幾宗大型流行病學的研究后,發(fā)現(xiàn)某個血糖值水平以下的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DR)發(fā)生率低,這些數(shù)據(jù)顯示了血糖和DR的風險之間存在明確的相關(guān)性。從而提出了替代以前把發(fā)生有癥狀的糖尿病的風險的血糖什作為糖尿病診斷的依據(jù)的觀念。1997年由ADA提出將以往診斷糖尿病空腹的血糖值降為7mmol/L,餐后血糖值未作變動。
HbA1c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指標,能更好地反映長期血糖水平與慢性并發(fā)癥的關(guān)系。HbA1c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指標,能更好地反映長期血糖水平與慢性并發(fā)癥的關(guān)系。由于HbA1c檢測的穩(wěn)定性,可以隨時取血,不受空腹與進食的限制,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谂c視網(wǎng)膜病變的相關(guān)性,專家委員會選擇HbA1c的切點為≥6.5%,需要二次測量以確認。對于切點問題,學術(shù)界還未達成共識,專家組認為6.5%>HbA1c≥6%可以作為糖尿病高危性的標志。把在我院經(jīng)OGTT明確診斷的糖尿病與同期檢測的HbA1c的值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若以HbA1c6.5%為切點,診斷糖尿病的敏感性為56%,特異性91.86%,陽性預測值為94%。以HbA1c6%為切點,則敏感性為70%,特異性82%,陽性預測值為90.32%。
結(jié)論,血糖與HbA1c相比,用血糖值診斷糖尿病以某“一點”對糖尿病進行診斷,似有不足之處且血糖在體內(nèi)代謝中波動較大。而采用多點聯(lián)合診斷價值較大,故以前以O(shè)GTT,連接幾點的曲線進行診斷意義更大。若能聯(lián)合FPG、2hPG共同診斷糖尿病,將更加全面及準確。特別是在臨床有癥狀,而HbA1c<6.5%時,更應該多查幾次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以減少漏診。
參考文獻
長期以來,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主要是依據(jù)是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作為診斷標準。而在第69屆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年會上,由美國糖尿病學會、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與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共同組成國際專家委員會決定推薦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與新手段,這一決定將對糖尿病的診斷更具有科學依據(jù)以減少誤診。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過去主要是了解3個月內(nèi)糖友血糖控制水平好壞的依據(jù),而新的獨立診斷標準為糖化血紅蛋白≥6 . 5時即可診斷為糖尿病。為了防止誤診,需要重復檢測一次,以進一步明確診斷。如癥狀比較明顯,并且血糖水平≥11.1毫摩爾時則可不必再測而明確診斷。
這一新的獨立診斷標準的確定主要考慮兩方面問題:一是傳統(tǒng)的空腹或餐后兩小時的血糖檢測,不能完整地反應病人血糖的真實情況,因為血糖本身受晝夜飲食、運動、情緒等的影響,存在生理性的波動,另外受外傷、感染、藥物等也可引起病理性的血糖波動。另外,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是近3個月血糖的平均水平,比空腹或餐后血糖更能說明血糖的具體水平,比空腹或餐后血糖更能說明血糖的具體水平,同時精確度較高,在體內(nèi)的變異性較小,不受其他因素影響,因此可以認為是評價血糖控制的金標準。這也是臨床醫(yī)生為什么要求糖友要每3個月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的原因。況且,檢測糖化血紅蛋白不需要空腹,因此,世界權(quán)威糖尿病專家提出檢測糖化血紅蛋白作為新的獨立診斷標準是有科學根據(jù)的。
作為糖友,為了控制血糖和預防合并癥的發(fā)生,一定要每3個月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以便于對自己的血糖控制好壞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從飲食、運動、用藥等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
另外,對于糖化血紅蛋白在5.7%~6.4%之間的空腹血糖增高或糖耐量受損等所謂的糖尿病前期的預備隊員或后備軍,在臨床上過去診斷為糖尿病前期病人,在這次學術(shù)年會上更名為糖尿病風險增加種類范疇。對這類人群,雖然尚未戴上糖尿病的帽子,但是由于糖化血紅蛋白異常或空腹血糖增高或糖耐量受損等人群,應從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管住嘴,邁開腿,戒煙限酒進行干預,并定期復查糖化血紅蛋白,空腹及餐后兩小時血糖,才有可能擺脫糖尿病的陰影,尤其是肥胖、超重、酗酒及有糖尿病遺傳基因的人群更要警惕。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國,9240萬糖友,而上面說到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估計約3000萬人,而且呈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定期體檢與全方位的干預是十分必要的。編輯/譚明
[關(guān)鍵詞] 糖尿?。豢崭寡?;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
[中圖分類號] R587.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5(a)-0075-03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value on fasting plasma glucose,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diagnostic of diabetes mellitus
XU Ke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aifeng City,Kaifeng 47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value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hPG)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in the diagnostic of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 The FPG,2hPG and HbA1c of 1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mpaired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118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as tested.The test outcomes and the positive rate and misdiagnosed rate of diabetes mellitus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FPG,2hPG and HbA1c in the group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of healthy people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Fasting plasma glucose;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Joint detection
糖尿病是全世界流行的一種代謝性疾病[1],隨著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2]及肥胖人口的增加,我國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升高的趨勢[3]??崭寡鞘軗p是糖尿病發(fā)生的過渡階段,這部分人已經(jīng)存在胰島索和葡萄糖調(diào)節(jié)異常[4]。本研究通過對2型糖尿病確診者、空腹血糖受損者及健康者血液中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測定的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及各項診斷指標診斷糖尿病的確診率、漏診率分析,以探討三者及聯(lián)合檢測對2型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損者的篩查和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jù)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糖尿病診斷標準[5],選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內(nèi)分泌科首次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198例患者為2型糖尿病組,其中,男性96例,女性102例,年齡39~68歲,均為首次發(fā)現(xiàn)糖尿病,未有任何治療史。
根據(jù)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糖尿病診斷標準,選取同期本院體檢科健康體檢者中FPG為6.11~6.99 mmol/L,2hPG≤7.8 mmol/L的110例患者為空腹血糖受損組,其中,男性56例,女性54例,年齡40~65歲。
選取本院體檢科118例健康體檢者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性54例,女性64例,年齡40~65歲,均口服糖耐量(OGTT)試驗正常,心電圖、彩超、血液、體液各項常規(guī)指標正常。
1.2 標本處理
各組對象均空腹8 h后,早晨用普通生化管和EDTA-K2抗凝采血管分別采集空腹血液3 ml和2 ml,混勻后立即送檢,進行FPG和HbA1c檢測。各組對象在抽取空腹血液后5 min內(nèi),口服75 g葡萄糖溶液250 ml,并在口服第一口時開始計時,2 h后采用普通生化管抽取餐后血液3 ml,立即送檢,進行2hPG檢測。上述空腹及餐后2 h普通生化管采集的血液均3000 r/min(離心半徑:15 cm)離心10 min,檢測血清中的血糖濃度。EDTA-K2抗凝采血管采集的血液混勻后,立即上機測定血液中HbA1c的濃度。所有標本在收到標本后2 h內(nèi)檢測完畢。
1.3 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FPG及2hPG,試劑為北京九強金斯爾試劑套盒,儀器采用貝克曼庫爾特AU6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標準品為朗道多項目復合標準血清,質(zhì)控為朗道多項目復合質(zhì)控血清,按儀器、試劑說明操作。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HbA1c,儀器為美國Bio-Rad Variant Ⅱ HbA1c分析儀,試劑為進口原裝配套試劑,標準品為原裝配套標準品,質(zhì)控為進口原裝質(zhì)控,按儀器、試劑說明操作。
1.4 結(jié)果判斷標準
FPG≥7.0 mmol/L、2hPG≥11.1 mmol/L、HbA1c≥6.5%。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3組FPG、2hPG、HbA1c的比較
2型糖尿病組的FPG、2hPG及HbA1c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崭寡鞘軗p組的FPG及HbA1c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hPG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3組FPG、2hPG、HbA1c的比較(x±s)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
2.2 不同標準診斷糖尿病的確診率和漏診率的比較
2型糖尿病組中FPG≥7.0 mmol/L者95例,以此為診斷標準,確診率為48.0%,漏診率為52.0%;2hPG≥11.1 mmol/L者181例,以此為診斷標準,確診率為91.4%,漏診率為8.6%;HbA1c≥6.5%者178例,以此作為診斷標準,確診率為89.9%,漏診率為10.1%;FPG≥7.0 mmol/L、2hPG≥11.1 mmol/L、HbA1c≥6.5%三項指標聯(lián)合,以任一指標達到可診斷糖尿病195例,其確診率為98.5%,漏診率為1.5%。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糖尿病的確診率明顯高于其他任一診斷標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FPG、2hPG、HbA1c三個指標作為單獨診斷標準,2hPG、HbA1c的確診率、漏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hPG、HbA1c兩者的確診率均明顯高于FPG,漏診率明顯低于FP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不同標準診斷糖尿病的確診率和漏診率的比較(%)
與FPG≥7.0 mmol/L診斷標準比較,*P<0.05
3 討論
糖尿病的警鐘已經(jīng)在全世界鳴響,其患病率逐年增高且有持續(xù)增長的趨勢,而我國糖尿病發(fā)病率目前已達9.7%,位居世界第一[6]??崭寡鞘軗p是糖尿病的前期階段,患病率已達15.5%,若不在此階段干預,將進展到2型糖尿病[7]。許多糖尿病患者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并不明顯[8],那么探討簡便易行的糖尿病篩查方法和診斷標準,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早期診斷,提高生活質(zhì)量在糖尿病的預防和控制中十分必要。
FPG在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推薦FPG≥7.0 mmol/L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沿用至今,也是我國首選、最常用的糖尿病篩查和診斷指標,但其靈敏度較低[9]。本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組、空腹血糖受損組的FPG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hPG在診斷糖尿病中的價值越來越受到了大家的重視和肯定,2hPG≥11.1 mmol/L作為診斷糖尿病的合適截點,也得到了充分的認可,有關(guān)報道表明2hPG檢驗結(jié)果比FPG對于糖尿病的診斷更靈敏和準確[11]。本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組的2hPG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肯定了其對于糖尿病的診斷價值??崭寡鞘軗p組的2hPG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2型糖尿病組中,198例患者中2hPG≥11.1 mmol/L者181例,確診率高達91.4%,漏診率低至8.6%,與FPG這個診斷指標的48.0%確診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HbA1c是血中葡萄糖與血紅蛋白游離氨基發(fā)生非酶促糖基化反應的產(chǎn)物,反映檢測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12],現(xiàn)方法標準化,結(jié)果準確,且不受是否進食、運動等的影響,體內(nèi)變異率小,隨時可檢測[13],受到醫(yī)師和患者的歡迎。2010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添加HbA1c≥6.5%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14],可見其在糖尿病診斷中的重要價值。本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組和空腹血糖受損組的HbA1c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型糖尿病組198例患者中,HbA1c≥6.5%者178例,確診率高達89.9%,漏診率低至10.1%,和2hPG的確診率相仿,明顯高于FPG的確診率(48.0%),作為糖尿病血糖監(jiān)測的有效指標,顯示出該指標在糖尿病的篩查、診斷及糖尿病風險評估中的重要意義[15]。
本研究2型糖尿病組198例患者中,采用FPG、2hPG及HbA1c三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診斷糖尿?。M足任一指標即確診),195例確診為糖尿病,確診率高達98.5%,高于FPG、2hPG、HbA1c任一單獨指標的確診率,減低漏診率至1.5%。上述三項診斷指標,根據(jù)自身的特點,能夠相互補充,彌補不足,聯(lián)合檢測能進一步提高糖尿病的檢出率,有助于臨床早診斷、早治療,減少漏診率,減少并發(fā)癥,提高生活質(zhì)量,在糖尿病的篩查、診斷和風險評估上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潔,林琳,陳文貴,等.基于UPLC-oaTOF-MS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的代謝組學研究[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8,29(11):2171-2173.
[2]郭磊.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菏澤醫(yī)學專科學校學報,2009,21(2):48-50.
[3]王龍鳳,朱國紅.國內(nèi)糖尿病護理專科門診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7):3439-3441.
[4]牛鑒庭.二甲雙胍干預治療空腹血糖受損106例臨床報道[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29):247-248.
[5]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C].Geneva,1999.
[6]范慧.現(xiàn)代糖尿病管理的必然發(fā)展趨勢――個體化治療――寫在聯(lián)合國糖尿病日前夕[J].首都醫(yī)藥,2012,19(21):42.
[7]Yang W,Lu J,Weng J,et a1.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8]石安平,張強,李戩,等.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h血糖檢測在常規(guī)體檢中的對比分析[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08,17(11):1005-1006.
[9]Wahl PW,Savage PJ,Psaty BM,et al.Diabetes in older adults:comparison of 1997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with 1985 WHO classification[J].Lancet,1998,352(9133):1012-1015.
[10]余春芳,葛軍,李靜怡,等.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血糖用于早期篩查糖尿病的意義[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1, 27(5):390-392.
[11]廖遠泉,朱大武,王玲玲.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測定診斷糖尿病臨床價值的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9):1021-1022.
[12]包玉倩.糖化血紅蛋白臨床應用解析[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3,5(1):11-14.
[13]樊華英,成興波,陸軼群,等.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損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3, 21(8):689-691.
[14]American Diabet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0[J].Diabetes Care,2010,33(Suppl 1):S11-61.
[15]呂志貴,高緒鋒.糖化血紅蛋白及其測定方法的研究進展[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7):862-864.
【關(guān)鍵詞】 Ⅱ型糖尿病合并皮膚瘙癢 便秘 增液湯
2型糖尿病在臨床上是非常常見的,它的并發(fā)癥更引起人類的重視。糖尿病合并皮膚瘙癢、便秘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fā)癥,也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10例,年齡最小43歲,最大64歲,平均年齡53歲,男性4例,女性6例,合并皮膚瘙癢5例,合并便秘5例。
1.2診斷標準
糖尿病診斷標準以1999年WHO提出的診斷標準作為依據(jù);①有糖尿病的癥狀,任何時間的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11.1mmol/L②空腹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7.0 mmol/L。③在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中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時靜脈血漿濃度≥11.1mmol/L。以上3項標準中,只要有一項達到標準并在隨后的1天再次選擇上述3項中的任何一項重復檢查也符合標準者,即可確診糖尿病。
便秘的診斷標準以《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便秘的診斷標準作為依據(jù);排便時間延長,3天以上一次,糞便干燥堅硬;重者大便艱難,干燥如栗,可伴有少腹脹急,神倦乏力,胃納減退等癥;排除腸道器質(zhì)性病變。
皮膚瘙癢診斷標準暫以皮膚抓痕為標準,但并非絕對,因有忍住不抓者。
2 治療方法
全部病例降糖藥物不變,另以增液湯為主方佐活血化瘀藥加減。
玄參30g,麥冬30g,生地20g,當歸15g,赤芍15g,丹參10g,天花粉15g,皮膚瘙癢重者加蟬蛻10g,防風10g,地膚子10g,燥熱甚者加生石膏30g,知母10g,氣虛甚者加黃芪30g,若大便艱澀難下者加大黃5g(后下),麻仁15g,枳實10g,厚樸10g。水煎服,取汁200ml,每日一劑,早晚餐前半小時,溫服。
3 療效評定標準
便秘療效評定標準;以《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便秘的評定標準為依據(jù)。①治愈;2天以內(nèi)排便1次,便質(zhì)轉(zhuǎn)潤,解時通暢,短期無復發(fā);②好轉(zhuǎn);3天以內(nèi)排便,便質(zhì)轉(zhuǎn)潤,排便欠暢;③未愈;癥狀無改善。
糖尿病主要檢測指標療效判定標準;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糖尿病主要檢測指標療效判定標準為依據(jù)。①顯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圍;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值下降超過治療前的40%,糖化血紅蛋白值下降至正?;蛳陆党^治療前的30%.②有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下降超過治療前的20%,但未達到顯效標準,糖化血紅蛋白值下降超過治療前的10%,但未達到顯效標準。③無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無下降?;蛳陆滴催_到有效標準,糖化血紅蛋白值無下降,或下降未達到有效標準。
4 結(jié)果
10例治療后顯效7例(70%),好轉(zhuǎn)2例(20%),無效1例(10%)。
5 討論
在祖國醫(yī)學中,糖尿病屬消渴病范疇。是由體質(zhì)因素、憂思郁怒、外感邪毒、勞倦損傷、嗜食醇酒肥甘等多種因素所致的以熱結(jié)陰傷為基本病機,以口渴多飲,消谷善饑,小便量多,尿有甜味,消瘦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疾病。消渴病日久,久病入絡(luò),氣陰俱傷,經(jīng)脈失于濡養(yǎng),絡(luò)脈淤阻,陰愈虛則燥熱愈盛,燥熱愈盛則耗傷陰液,陰虛燥熱互為因果,燥熱傷肺,津液不足,敷布無能,無以將水谷布散全身,治節(jié)失司,引起皮膚瘙癢。陰津耗傷,化源不足,不能上輸于肺,亦不能充養(yǎng)胃陰,血虛陰血不足,腸液津虧導致便秘的發(fā)生。所以,陰虛燥熱為本病關(guān)鍵。方中生地、麥冬滋陰清熱,體潤降泄,麥冬既能滋陰生津,又能清熱潤燥,潤腸通便。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麥冬、生地提出物對正常兔口服則有降血糖作用[1]。玄參重用,具有養(yǎng)陰增液,軟堅潤下,瀉火散結(jié)之功,三藥合用大補陰液,腸道,促使糟粕下行,佐以當歸、赤芍、丹參均為活血化瘀藥,可以改善微循環(huán),瘙癢偏重可以佐以祛風藥??v觀全方,益氣滋陰,潤腸通便佐以少量活血化瘀,針對老年人糖尿病引起的便秘、皮膚瘙癢起到很好的調(diào)治作用。
關(guān)鍵詞: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 心理干預聯(lián)合鹽酸佛西汀
糖尿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發(fā)病率高、病程長、是常見的臨床內(nèi)分泌疾病。糖尿病是由于不同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引起體內(nèi)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機體糖、脂肪和蛋白質(zhì)代謝異常,以高血糖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需要終身治療。長期的疾病狀態(tài)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部分老年患者常出現(xiàn)抑郁、焦慮、活動能力減退以及思維認知功能障礙等心理問題。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者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不僅增加醫(yī)療費用,同時也降低老年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我院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應用常規(guī)藥物控制血糖,同時加用佛西?。ò賾n解)改善患者抑郁情緒,對5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xiàn)將治療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58例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均確診為2型糖尿病,符合醫(yī)學診斷標準。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9例,治療組男性患者10例,病程7~12年,女性患者19例,病程10~14年,平均年齡為(60.61~4.83)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3例,病程6~10年,女性患者16例,病程10~13.5年,平均年齡為(63.11~70.83)歲;兩組患者抑郁自評量表(SAS)評分>50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21分,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實施治療措施。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29例患者接受糖尿病教育,飲食控制,適當運動,常規(guī)給予降糖藥物治療。治療組29例接受心理干預同時加用鹽酸佛西汀膠囊(百憂解,禮來蘇州制藥有限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70375,藥品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80016,20 mg/片,晨起飯后服用,療程9 w),比較治療前后血糖及抑郁狀態(tài)等癥狀改善情況,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測評兩組患者治療前、后9 w的HAMD分分數(shù)。同時測定治療前后9 w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GHbA1c.
1.2.1診斷標準 糖尿病診斷標準:參照《現(xiàn)代糖尿病學 》中糖尿病診斷標準及分型[1]。
1.2.2抑郁癥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2]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總分
1.2.3入圍標準 所有入圍患者均無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或心腦血管疾病者,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高滲昏迷等急性并發(fā)癥者,無精神系統(tǒng)疾病及精神病史,治療期間未服用其他類抗抑郁藥物。
1.3統(tǒng)計學方法 組間差異采用t檢驗。
2結(jié)果
2.1兩組治療前后HNMD評分變化比較,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GHbA1c比較,見表2。
3討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焦慮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通常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抑郁焦慮及一些不穩(wěn)定情緒可能會反復出現(xiàn),患者抑郁焦慮導致代謝控制降低、藥物及飲食的依從性差,生活質(zhì)量降低及治療花費增高。
部分臨床研究顯示,糖尿病對患者身體各器官造成的損害會直接或間接導致患者產(chǎn)生器官性抑郁或抑郁綜合征,糖尿病引起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異常也是導致患者抑郁的原因之一。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者血糖均顯著高于非抑郁者,因此發(fā)生各器官功能缺陷的可能性也顯著增大。抑郁與焦慮情緒影響血糖的控制,抑郁癥的主要生化改變是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功能的缺陷,改善抑郁可以同時改善血糖水平。抑郁或焦慮時大量的皮質(zhì)醇分泌亢進,大量的皮質(zhì)醇可降低葡萄糖的利用,促進糖異生,皮質(zhì)醇還可拮抗胰島素而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因此,對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者必須給予高度的關(guān)注和重視,利用心理干預和抗抑郁藥物改善患者不良情緒的治療十分必要。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治療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焦慮癥狀的患者,心理干預同時給予鹽酸佛西汀膠囊治療9 w后,患者不良情緒得到改善,鹽酸佛西汀主要生理作用是抑制中樞神經(jīng)對5-羥色胺的再吸收,患者不良情緒得到改善同時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GHBA1C.水平均明顯下降。這說明使用鹽酸佛西汀膠囊抗抑郁焦慮癥狀的同時可以減少患者血糖的波動,有利于病情的控制,且這種治療是安全的。糖尿病合并抑郁若不及時心理干預和抗抑郁治療,將會降低病人對糖尿病治療的依從性,影響生活質(zhì)量,因此重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情感問題,在常規(guī)給予降糖藥物治療同時,科學合理的進行心理干預,適當給予抗焦慮抑郁藥物,即可改善其不良情緒,又可使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
參考文獻:
[1]朱禧星,現(xiàn)代糖尿病學[M].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100-129.
[2]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M].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1:145-146.
[3]劉靜,王春梅.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慮與自我管理能力的相關(guān)性研究[J].國際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3,33(4):283-296.
[4]吳金仙,鄭菊仙.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癥41例綜合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0):35-36.
關(guān)鍵詞 代謝綜合征X 糖尿病 非胰島素依賴型 診斷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053
對象和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1月選擇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三院內(nèi)分泌科收治20~74歲2型糖尿病人群,對資料完整的421例進行分析。記錄調(diào)查對象的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飲食結(jié)構(gòu)、吸煙及飲酒史、疾病史、家族遺傳史、女性月經(jīng)史等。測量腰圍、臀圍、身高、體質(zhì)量、血壓等,并根據(jù)腰圍、臀圍計算腰臀比值,計算體重指數(shù)(kg/m2)。
實驗室檢測:血糖采用己糖激酶法測定,血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采用生化方法測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應用尿液分析儀,采用化學試帶技術(shù)測定。
WHO(1999)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糖調(diào)節(jié)受損或2型糖尿病及(或)胰島素抵抗(背景人群鉗夾試驗中葡萄糖攝取率下四分位數(shù)以下),且有下列2個或更多成分:①血壓≥140/90mmHg。②血脂紊亂:甘油三酯≥1.7mmol/L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9(男),085(女)。④尿蛋白排泄率≥20μg/分或尿白蛋白/肌酐≥003。
NCEP-ATPⅢ(2001)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有下列3個或以下成分:①中心型肥胖:腰圍>102cm(男),>88cm(女)。②血脂紊亂:甘油三酯≥17mmol/L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ACCE(2003)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有下列2個或者2個以上成分:①肥胖:體質(zhì)量指數(shù)≥25危險因素)。②血脂紊亂:甘油三酯≥17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EGIR(1999)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有下列2個或2個以上成分:①肥胖:腰圍≥94cm(男),≥80cm(女)。②血脂紊亂:甘油三酯>20mmol/L或已治療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中國CDS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符合下列3個或全部成分:①肥胖:男>90kg,女>85kg。②血脂紊亂:甘油三酯≥17mmol/L。③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統(tǒng)計學分析:由第一作者應用SPSS10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對總?cè)巳杭靶詣e年齡分層的數(shù)據(jù)進行描述分析;計算各年齡段代謝綜合征各單組分和代謝綜合征的實際患病率,并作相應年齡段的標化,得出標準化患病率,進行X2檢驗。
結(jié) 果
參與者數(shù)量分析:納入受試者421例,均進入結(jié)果分析,無脫落。年齡構(gòu)成比、一般情況和生化指標,見表1。
2型糖尿病并代謝綜合征各單組分患病率:調(diào)查人群中男女之間全身性肥胖、高血壓及高甘油三酯血癥、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比較差異無顯著性,而男性超重及腹型肥胖顯著高于女性,各組別間性別比較,P
2型糖尿病人群代謝異常的分布情況:具有1種代謝異常的患病率272%;具有2種或2種以上代謝異常的患病率610%;具有3種以上代謝異常的患病率261%,且男性患病率與女性患病率無顯著差異(P>005)。
年齡、性別分層后代謝綜合征及其相關(guān)疾病的患病率比較:高血壓、代謝綜合征患病率隨著年齡有增加趨勢,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癥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患病率在女性有增加趨勢,男性則不明顯。除35~44歲年齡組高甘油三酯血癥患病率男性顯著高于女性(P
采用不同標準測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率:采用WHO、ATPⅢ及中國CDS標準診斷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患病率的結(jié)果較為一致,EGIR,ACCE標準與WHO結(jié)果比較相距較遠,但前兩者結(jié)果基本一致,而Blackburm P的甘油-腰圍標準與其他方法的結(jié)果相距甚遠(P
采用Solati M預測心血管事件的甘油三酯-腰圍標準(甘油三酯≥18mmol/L,腰圍>95cm)測定本調(diào)查人群代謝綜合征的男、女患病率分別為280%,98%,合計209%,采用LaMonte MJ標準(甘油三酯≥150,腰圍>88cm)測定本調(diào)查人群代謝綜合征的男、女患病率分別為311%、134%、合計242%,與WHO及CDS標準測定結(jié)果比較差異顯著(P
討 論
目前尚無確定的完全適合中國人群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尤其是于2型糖尿病者,故本文采用不同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以WHO(1999)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進行橫斷面調(diào)查,結(jié)果調(diào)查人群中腹型肥胖、高血壓、高甘油三酯血癥、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的患病率分別為686%、472%、367%、496%,而2型糖尿病者同時伴有1種以上其他代謝性疾病者占4/5以上,2種以上其他代謝異常者占約3/5,結(jié)果明顯高于青島市社區(qū)人群調(diào)查結(jié)果,提示2型糖尿病人群有更高的多種代謝性疾病的集聚性,亦有著更大的心血管疾病危險性。
經(jīng)年齡、性別分層后分析人群中代謝綜合征各組分的患病率及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發(fā)現(xiàn)有隨著增齡而遞增趨勢,女性此傾向相對男性較明顯,考慮中青年男性體力活動減少、飲食結(jié)構(gòu)改變、生活和工作壓力加大等因素,導致超重、肥胖、高血壓、脂代謝紊亂增加有關(guān)。
本文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調(diào)查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結(jié)果顯示W(wǎng)HO、ATPⅢ與中國CDS測算結(jié)果接近,其中尤以CDS調(diào)查結(jié)果與WHO最為接近,且與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代謝綜合征研究協(xié)作組指出的糖尿病患者代謝綜合征患病率為70%左右接近,提示W(wǎng)HO關(guān)于代謝綜合征的標準也可用于中國2型糖尿病人群。EGIR診斷標準及ACCE診斷標準調(diào)查測算結(jié)果十分接近,且與Isomaa等報道的2型糖尿病人群代謝綜合征患病率達80%左右最為接近。
3種不同的預測心血事件的甘油三酯-腰圍標準調(diào)查結(jié)果明顯異于WHO、ATP-Ⅲ、CDS、EGIR及ACCE診斷標準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調(diào)整甘油三酯-腰圍指標測定方法測定代謝綜合征結(jié)果與ACCE、EGIR診斷標準的代謝綜合征測定結(jié)果無顯著不同(P>005),分析與中國人體質(zhì)與白種人體質(zhì)不同,白種人腰圍較大,而甘油三酯-腰圍標準是針對白種人群而定,腰圍切割點相對于中國人可能過高有關(guān)。綜上提示不同方法測定結(jié)果有顯著差異,考慮與其參數(shù)值高低不同,采用不同的測量值及測量指標數(shù)量有關(guān)。同時本文樣本數(shù)量少,可能亦影響測定結(jié)果,尚須臨床大量調(diào)查研究,以確定適宜于中國人群,尤其2型糖尿病人群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
參考文獻
1 Reaven GM,Pathophysiology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disease.Physiol Rev,1995,75:473-86.
【關(guān)鍵詞】老年 低血糖癥 病因
老年低血糖癥臨床表現(xiàn)復雜,容易誤診,病因診斷困難,死亡率高,為減少誤診,降低死亡率,提高病因診斷水平,本文僅就我院65例住院老年低血糖癥患者病因進行回顧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65例老年低血糖癥患者分別為2001年12月至2007年6月因低血糖癥在我院內(nèi)科治療或因其他疾病在治療期間發(fā)生的低血糖癥病例。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齡均≥60歲,最大年齡85歲,平均年齡71.81歲。
1.2診斷標準 (1)低血糖癥診斷標準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①血糖<2.8mmol/L。②血糖>2.8mmol/L≤3.2mmol/L,患者神志不清,且能排除其他原因?qū)е乱庾R障礙者。(2)糖尿病診斷標準:依據(jù)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本組病例均按診斷標準列入資料收集對象。
1.3血糖測定及結(jié)果 靜脈血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14例,末梢毛細血管血血糖儀快速測定41例,不能確定血糖測定標本是來自靜脈血還是末梢毛細血管血10例。血糖最低值0.8mmol/L,最高值3.2mmol/L,平均值1.94mmol/L。糖尿病低血糖 (指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低血糖),共45例占69.23%,其中2型糖尿病44例,特殊類型糖尿病1例。非糖尿病低血糖20例,占30.77%,其中誤用降糖藥4例,腫瘤2例,肝病3例,葡萄糖耐量異常1例,營養(yǎng)不良和心源性低血糖各1例,席漢氏綜合征和酒精性低血糖各1例,其中病因不明者6例。
1.4低血糖發(fā)生與進餐時間關(guān)系 低血糖發(fā)生在空腹28例,餐后27例,不能明確低血糖發(fā)生與進餐時間關(guān)系的10例。
1.5預后與誤診情況 治愈62例,死亡3例,死亡率5.00%。誤診13例,其中死亡3例,誤診率20.00%,誤診病例死亡率23.08%。
2 討論
2.1老年糖尿病易并發(fā)低血糖的內(nèi)源性因素 (1)老年人隨年齡增長,腎小球濾過率以每年1%的比例下降,肝臟糖原異生功能降低,尤其并發(fā)肝腎功能不全時,影響胰島素和磺酰脲類藥物的代謝和清除,易發(fā)生低血糖[1]。(2)老年人生理功能減退,腎上腺素、胰升糖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糖皮質(zhì)激素釋放減少,當血糖降低時,不能及時有效地調(diào)節(jié)血糖水平,易發(fā)生低血糖。(3)老年人胃腸功能的改變。
2.2老年糖尿病的臨床特點 (1)老年糖尿病由于病程長,多伴有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內(nèi)臟神經(jīng)中樞功能低下,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性不能很好地被低血糖興奮[2],易出現(xiàn)無感知的低血糖現(xiàn)象。本組1例糖尿病病人末梢血糖達0.8mmol/L,而未有低血糖表現(xiàn)。(2)老年糖尿病一般均伴有胃腸功能紊亂,對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如遇禁食、嘔吐、腹瀉、飲酒等因素造成熱量不足時,又未能及時減少降糖藥物用量,而引發(fā)低血糖。(3)老年糖尿病在治療中,降糖藥物劑型、劑量調(diào)整,更換的過程中也易發(fā)生,應警惕不同劑型藥物在體內(nèi)半衰期的重疊作用。(4)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是多病共存,配伍藥物繁多,有些藥物能協(xié)同降糖藥物,用藥前需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2.3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 (1)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無感知低血糖時,不易被他人察覺,常延誤治療,致血糖嚴重降低,腦細胞內(nèi)能量嚴重缺乏, 出現(xiàn)精神行為異常、抽搐甚至昏迷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與體征,易誤診誤治為急性腦血管病。加之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脂血癥、高血壓、血液流變學異常、動脈硬化等,易致低血糖腦病[3]。(2)老年人機體調(diào)節(jié)功能差,尤其是應激能力低下,當血糖偏低時不能及時分泌升高血糖激素,易發(fā)生低血糖。同時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并發(fā)心、腎功能損害,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誘發(fā)心絞痛、心律失常及潛在糖尿病腎病的加重,增加臨床的診治難度。(3)老年糖尿病病人患有腦血管意外、急性心梗、外傷手術(shù)在治療搶救過程中發(fā)生低血糖后,對機體的危害勝過血糖偏高,需高度警惕。
2.4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重點告知 (1)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應認真做好血糖監(jiān)測,加強對初診和患病時間較長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的糖尿病知識教育, 防止無癥狀低血糖的發(fā)生。(2)闡明糖尿病治療的長期性,以爭取患者的積極配合。同時介紹用藥基本知識,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教會家人或陪護了解各種藥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從而起到協(xié)助治療的作用。(3)根據(jù)病人不同年齡、并發(fā)癥程度、自理能力、心肺功能等情況制定血糖控制目標,對于60歲以上老年人且合并心腦功能不全者,血糖控制目標可適當放寬,應避免使用長效胰島素或長效磺脲類藥物。(4)為老年患者制作隨身小卡片,將服藥劑量、時間及注意事項記錄在上面;對記憶力減退或頻繁更換陪護的病人,應注意護理連慣性,調(diào)整藥物劑型時應考慮藥物作用的重疊期。(5)老年人肝腎功能減退,應注意降糖藥在體內(nèi)的蓄積作用,可選用副作用小、半衰期短、經(jīng)由腸道排泄的藥物,且應從小劑量開始給藥,鑒于低血糖多在夜間或凌晨空腹時發(fā)生,故晚上口服降糖藥應慎重。
參 考 文 獻
[1]胡小玲,楊文,王雷等.老年人低血糖癥的臨床特點[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4,6(5):346-34.
關(guān)鍵詞:糖尿?。恍募」K?;冠脈病變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猝死的常見高危因素之一,而糖尿病并發(fā)AMI較非糖尿病AMI病死率升高達59%左右[1],是冠心病的常見獨立危險因素[2]。本研究回顧性對比分析糖尿病合并AMI患者和非糖尿病AMI患者的相關(guān)臨床資料,總結(jié)糖尿病合并AMI患者臨床病變特點。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2~2014年心內(nèi)科住院患者,其中糖尿病并AMI組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齡(60.1±7.65)歲;非糖尿病AMI組38例,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齡(57.1±6.95)歲。兩組間患者年齡及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診斷標準 AMI的診斷以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2001年修訂的AMI診斷和治療指南為準。糖尿病診斷以1999年WH0新診斷標準為參考標準;AMI并發(fā)糖尿病的診斷即同時符合AMI和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并排除由于AMI導致的應激性血糖增高。
1.3觀察參數(shù) 常規(guī)檢測兩組患者血糖(BG)、總膽同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觀察兩組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腦梗死、死亡率等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數(shù)據(jù)采用μ檢驗進行組間差異性比較分析,以P
2 結(jié)果
糖尿病組血清中BG、TC、TG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組中相應觀察參數(shù),HDL-C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組,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外,其余參數(shù)兩者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結(jié)論
糖尿病AMI時,因血糖升高導致一系列特異性病理改變,如血管基底膜增厚,內(nèi)皮細胞增生,產(chǎn)生微血管動脈瘤,微血管閉塞及側(cè)支循環(huán)未能及時建立可加重心肌壞死和心功能惡化。由于冠狀動脈血管病變多為彌漫性分布,且梗死面積較廣泛,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3]。
據(jù)Cazazk等研究報道,血糖升高致使心肌耗氧增多,細胞膜極化狀態(tài)障礙,脂質(zhì)代謝紊亂,過多的脂質(zhì)附著于血管壁并加速粥樣硬化程度。同時細胞內(nèi)游離脂肪酸增多出現(xiàn)心臟毒性,導致心率失常。本組研究中,糖尿病組中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組,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組。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外,血糖、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兩者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率在糖尿病與非糖尿病AMI組比較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血糖升高持續(xù)時間及程度與AMI范圍成正相關(guān),而與預后成負相關(guān)。測定AMI患者病程早期血糖水平及血果糖胺對于診斷糖尿病十分重要。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較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程度嚴重,并發(fā)癥多,快速降低血糖,保護缺血心肌,減少心梗范圍,保護心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應給予充分重視并及時處理。
參考文獻:
[1]霍勇,顏紅兵,烏長生,等.美國冠心病診斷和治療指南[M].第2版.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2006:261.
【關(guān)鍵詞】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空腹血糖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4-0338-01
心血管和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糖尿病致命的并發(fā)癥。主要表現(xiàn)在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廣泛的小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殖和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導致缺血血管內(nèi)皮細胞,缺氧和損傷,造成大量ET的釋放,血管收縮和擴張不協(xié)調(diào),血小板凝聚,脂質(zhì)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高血糖,紅細胞膜和糖化血紅蛋白的血液中糖,高膽固醇,高血粘度,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指數(shù)上升。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疾?。ㄐ慕g痛,心肌梗死),中風(腦血栓,腦出血),糖尿病性心肌?。蓪е滦呐K衰竭,心臟節(jié)律異常)。糖尿病患者的3.5倍,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非糖尿病人的死亡率,是Ⅱ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研究對象來自我院內(nèi)分泌科住院病人,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61.1歲;其中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有眼底檢查明確)21人,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5人,糖尿病腎病10人,糖尿病并高血壓病4人,未檢測出病變10人。
1.2 空腹血糖(FPG)用干燥管抽取晨間靜脈血2ml,在2h內(nèi)完成測定,HbA1c均用EDTA-2K管抽取靜脈血2ml,提取紅細胞測定HbA1c。
1.3 試劑與方法:
1.3.1 我院糖化血紅蛋白測定:(采用日本奧林巴斯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EDTA-K,抗凝應用膠乳增強氣度比濁法。試劑為羅氏診斷用品公司提供。利用抗原抗體反應直接測定總Hb中HbA1c的百分含量的方法,正常參考值范圍4.2%~6.0%。
1.3.2 我院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糖(采用日本奧林巴斯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為上??迫A提供,禁食10h-16h靜脈血,正常參考值范圍3.9-6.0mmol/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包,實驗數(shù)據(jù)以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1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表格示HbA1c與FPG真正相關(guān),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可排除因年齡差異而導致的各項指標變化。
3.討論
DM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發(fā)病率正在逐年增加。糖尿病診治中的重要檢測指標:糖化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在紅細胞的自由醛基和非酶在血液中血紅蛋白的自由基,糖化血紅蛋白合成只與血糖相關(guān)的葡萄糖糖化緩慢凝結(jié)產(chǎn)品可以明確地反映體內(nèi)2 Marchthe平均血糖水平的檢測,反映了很長一段時間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是一個重要的診斷是基于觀察糖尿病的治療和預防。
氧氣糖化血紅蛋白的親和力較低,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糖尿病微血管。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減少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低于8%,將大大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糖化血紅蛋白>9%,表明持續(xù)的高血糖患者可發(fā)生糖尿病腎病,動脈硬化,白內(nèi)障的并發(fā)癥,如酮癥酸中毒,惡性腫瘤并發(fā)癥等。這項研究的結(jié)果表明,與國內(nèi)報道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呈正相關(guān),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血糖是一個顯著的線性相關(guān)性是一致的,這表明糖尿病的診斷測試血糖前二至三個月對于那些需要改變治療方案或血糖控制不穩(wěn)定的患者以及正在進行胰島素治療,應定期檢查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同時測定。
綜上所述,糖化血紅蛋白對糖尿病的診治及并發(fā)癥的預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診斷以FPG檢測篩查DM,但FPG反映即刻血糖有片面性,而且受抽血時間,應激反應及是否空腹,是否用藥等外界因素有關(guān),有一定局限性。而檢測HbA1c時生物學變異小,分析前性質(zhì)穩(wěn)定,無須空腹或限時標本,相對受血糖水平急性變化干擾?。▔毫蚣膊顟B(tài)),能反映過去2~3月血糖濃度,其結(jié)果可作為糖尿病管理和治療監(jiān)測的標志物。亦可作為篩查糖尿病的輔助診斷指標。所以,臨床上將HbA1c檢測作為DM診斷判定療效,制定治療方案的“金標準”,定期檢測HbA1c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
參考文獻
[1] 賈文波,許繼取,宋方方,等.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及氧化應激反應[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6,22(7):769-771.
[2] 林志鳳.糖化血紅蛋白對糖尿病診斷及監(jiān)測的臨床意義[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3,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