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競爭情報范文

        競爭情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競爭情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競爭情報

        第1篇:競爭情報范文

        [關鍵詞] 競爭情報 經濟 企業

        一、競爭情報概念及企業競爭情報產生

        競爭情報作為一種專業化的研究工作,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但在此之前,競爭情報活動早已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存在了。對競爭情報的概念,聯合國工發組織對其的解釋是:“對一個企業來說,外部環境中的任何變化,包括技術的、經濟的,以及政治的因素等,都可能對企業的利益及其生存產生重大影響,如果能通過‘閱讀’早期的預警信號,發現并預知這些可能的變化,就可以利用所剩的時間,預先采取相應的措施避開威脅,尋求新的發展機遇,這種能力在當今社會中正愈來愈變得至關重要?!?/p>

        目前,國際間經濟競爭的激烈前所未有,已超越意識形態,打破了原有的傳統格局,成為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成為民族生存的首要問題。在這樣多因素、復雜、劇烈的競爭環境中,作為市場競爭主體的企業,為了實現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并獲得有利的產銷條件,相互間必然會發生爭奪、較量及對抗。為了在競爭中取勝,充分研究競爭形式、掌握競爭對手情報、制定正當的競爭戰略,這樣“競爭情報”就在全球化經濟的激烈競爭中應運而生。

        二、對企業競爭情報的分析

        企業在參與競爭前最需要明確的就是競爭目標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說要清楚自己期待從競爭中得到什么。競爭目標是企業所需要的對象,它復雜多變,內容豐富,需要企業透過表象看本質,綜合分析各種因素,才能正確把握自身的競爭需求。因此,企業明確自身競爭目標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制定競爭目標的過程。此外,企業對自身競爭目標的分析還可以起到矯正的作用。當在分析時發現自己的競爭目標不利于最終的獲得時,就會重新明確競爭目標以對今后的競爭行為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這種對競爭目標的人為調控,可以使自身的付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確定了競爭目標之后,還需要進一步考慮該競爭目標是否具有為之去投入的價值,即是否值得去競爭,參與對該目標的爭奪給自身或社會帶來的是好處還是壞處,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如利大于弊,就值得;反之,就沒有必要去參與競爭??傊髽I在參加競爭前,要選擇對自身或社會有益處、有價值的競爭目標去競爭。

        明確了競爭目標及其具有的競爭價值后,企業還要考慮自己是否有可能得到這樣的目標。參與競爭總希望能夠獲勝,如果一點希望也沒有,這樣的競爭最好避免參加。企業是否有可能獲得競爭目標取決于企業自己是否具有得到這樣目標的能力、競爭對手的實力,以及企業競爭開展的環境和氛圍。

        1.對企業自身能力的分析

        從企業競爭行為的本質上說,無非就是護衛和爭奪。護衛是對已獲得的競爭目標的保護和捍衛,或是對已取得優勢的保持。爭奪是對護衛的否定,指從護衛者手中奪取競爭目標或優勢。兩者相輔相成,沒有爭奪就不需要護衛,有了護衛才需要爭奪。

        2.對競爭對手實力的分析

        企業要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盡可能確定所有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將如何進行競爭,將采取什么樣的競爭策略,包括競爭對手對自己競爭方案的可能反應。此外,了解競爭對手的素質(包括群體士氣、群體凝聚力、企業規范、企業結構、企業文化等)很重要,因為它是標志對手競爭力強弱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不同的素質特點會產生不同的競爭策略,了解后就可針對不同素質的競爭對手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另外,為了全面深入了解對手,企業還應對競爭對手領導者的經歷、興趣、愛好、習慣、信仰、忌諱等都有所了解,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3.對競爭環境和氣氛的分析

        市場中競爭者的數量是多是少,是決定企業是否應進入的主要依據。如果較少,則表明競爭不足,進入能夠有利可圖;如果較多,則表明市場趨于飽和,處于競爭過度的狀態,這時進入就可能會對自己不利。

        每一個企業在市場中總處于一定位置,不同的位置對競爭勝敗具有不同的影響。如果位置有利則容易取勝,反之則不易。因此,在參與競爭前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分析進入該市場后是否能夠處于一個比較有利的地位。企業自己在競爭場中的聲譽和地位同時也受到外界因素,尤其是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整體影響,消費者往往傾向于將對某一企業的印象擴展為對同行業所有企業的整體印象。

        4.競爭損益分析

        競爭效益:按表現形態分,競爭效益分為近期效益和潛在效益:近期效益看得見,摸得著,直接表現為競爭成果如利潤的增加。潛在效益是潛藏于競爭中,在今后才能顯現出來。如某企業的競爭策略之一是進行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在這過程中,近期利潤的增加必然不明顯,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但這不應妨礙企業做出參與競爭的決策,因為這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這樣,競爭才能持續順利地開展下去,企業才不會被飛速發展的科技所淘汰,更新換代所帶來的潛在效益實際上是巨大的,早晚會使企業受益。反之,如果企業目光短淺,只顧近期效益,久而久之,必難以承受激烈競爭的全方位震蕩。

        競爭效用:首先,競爭效用使不同單位的損益進行比較成為可能;其次,競爭效用更能如實刻畫企業所追求的目標;第三,競爭效用提供了一種綜合評價的方法:利用競爭效用來刻畫競爭結局是企業在考慮了所處環境、競爭性質、對未來預見和自身需要等各種因素后,對于利益或損失的一種綜合感覺和評價?,F代企業競爭目標往往涉及到多種利益因素,不再僅僅是利潤的最大化,而是包括從控制環境污染到提高企業的社會聲譽,從擴大市場占有串到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等一系列的利益目標。此時,用單一的某項效益值顯然不能全面概括競爭目標,如能將這些利益綜合成一個數值來表述,使得競爭目標更為明確,更具有可比性,顯然是方便和必要的,而競爭效用恰好能滿足這個要求。

        三、企業競爭情報的未來發展趨勢

        傳統意義上的商業競爭,是一種你死我活的競爭,即競爭是高度對抗性的,俗話說“商戰如戰場”。按理,企業之間特別是同行業之間的競爭就是按照這樣的邏輯方式進行的,使用更高明的競爭手段擊敗競爭對手,獲取品牌優勢,控制供應商,緊緊抓住顧客,奪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但今天我們在討論企業之間的關系時卻認為:企業必須聽取顧客的意見,與供應商協調好關系,組織好自己的團隊,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有時甚至還必須包括自己的競爭對手。因為人們現在已認識到企業之間如果只有你死我活的戰爭關系,那么就很少會有真正的勝利者。例如美國航空業在1990年~1993年進行的價格戰,其損失的利潤要比從萊特兄弟建立航空業以來全部時間所創造的價值還要多;再如前些年我國彩電業所進行的價格戰,其狀況空前慘烈,但其結果還是兩敗俱傷,給各彩電企業都留下了慘痛的回憶。

        由此看來,企業之間的關系應是戰爭與和平的綜合體,這種合作與競爭的結合,具體和生動地表現出現代企業之間的新型關系。合作競爭的存在基礎――互補性,無論是對產業或企業,都顯得相當重要。

        合作競爭的競爭理論將使得競爭情報不僅應著眼于對競爭對手和競爭環境信息的搜集、分析,還必須要弄清楚誰是企業的互益者,了解企業間的互補性之所在。如果我們通過競爭情報理論給合作競爭情報下一個定義,則可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主體為保持競爭優勢而聯合其他一個或幾個競爭主體,在彼此充分信任的基礎上,將自己已有的情報和雙方所獲得的其他同行的相關情報進行分折加工,以獲得自己所需的競爭情報,實現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張建華:企業生存的第四種理由.???海南出版社,2002

        [2]彭靖里:論我國實施“企業競爭情報示范工程”的現狀及其策略.情報雜志,2003

        [3]何坤振:現代企業競爭與競爭情報的開發利用.情報學報2001年第2期

        [4]謝新洲:我國企業信息化與競爭情報的實態調查(上).情報學報2001年第3期

        [5]仲超生:談競爭情報與企業競爭.淮陰工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6]朱戰備:企業競爭情報活動研究.情報學報2001年第2期

        第2篇:競爭情報范文

        【摘要題】企業信息建設

        【關鍵詞】知識管理/競爭情報/優劣勢分析/隱性知識

        【正文】

        1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的內涵

        目前,就國內范圍來說,競爭情報的定義多種多樣。中國競爭情報研究會(SocietyofCompetitiveIntelligenceofChina,簡稱SCIC)對競爭情報的定義是:一個組織感知外部環境變化,并做出反應,使之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即獲取環境信息并與之適應的能力,也就是情報能力和對策能力。競爭情報是通過搜集、分析與決策等一系列對信息、對知識管理的過程,把分散的信息轉化為相互關聯的系統知識。

        競爭情報是關于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和競爭策略的情報的研究。在信息交流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有關顯性競爭對手和潛在競爭對手的信息為情報部門所獲取,并通過情報人員的加工、整理和綜合分析,以提交決策部門。競爭情報活動使得企業能夠獲得足夠的市場信息,這些信息有利于解除企業決策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性,有利于企業針對顯性競爭對手和潛在競爭對手展開相應的知識創新和決策制定。

        知識管理是指一種致力于將組織的智力資源——記錄型信息和員工頭腦中的智慧轉化為更大的生產力、競爭力和新價值的信息管理策略與理論。知識管理是通過對知識系統化、組織化的管理,實現企業內知識轉化、知識共享,進而達到知識創新。

        知識管理重視對知識進行識別、提取、綜合、應用、存儲和共享,將企業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進行發掘,為它們提供溝通轉化的渠道。從而通過提升整體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2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的關系

        信息量的劇增使企業難于在信息的海洋中及時、準確地得到信息,所有這些因素都加速了競爭情報的沖擊,迫使其快速發展。而以知識創新為主要特征的新型知識經濟正成為這個社會和企業發展的主導方向。在這種情況下,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登上了社會發展的舞臺。雖然它們在側重點、操作步驟和實現方法方面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他們無論在產生基礎、內容,還是對象上,都存在著重大的關聯性。

        對企業而言,無論是知識管理還是競爭情報,都是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何正確認識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的關系,尋找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激勵績效,將是關系到企業能否迅速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2.1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的關聯性

        (1)二者產生的基礎和目標一致。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都是以信息為依托的管理觀念和管理思想。競爭情報是企業為在市場上贏得優勢所搜集并經分析與加工的信息。知識管理是對企業中的知識、信息進行管理。它們都是以企業作為行為的主體,都是以信息和知識作為基礎,都將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作為最終的目標。競爭情報產生知識,知識管理管理知識,兩者對知識的產生、吸收、使用和消費整個流程形成了一個合理并且交叉的有效渠道。

        (2)二者以企業為媒介和契機。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都是以企業作為發揮的平臺,在同一個舞臺上發揮著不盡相同的作用。企業也是引發它們的媒介。如果沒有企業的需求和推動,二者將不會如此迅速地被推上展示的舞臺。

        (3)二者都與信息管理技術相關。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都是在大量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信息的基礎上開展起來的,沒有信息管理技術中的理論和技術作為支撐,兩者不可能得到較快較好的發展和發揮。

        (4)二者都是對企業中的信息、人和組織為關注點。競爭情報系統由三大網絡組成:組織網絡、人際網絡和信息網絡。而知識管理也是針對人、組織和信息這三方面進行管理和提升。

        (5)二者的相互促進。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并不是單獨地發揮作用。競爭情報系統是知識的生產和增值。競爭情報的某些結果只有通過知識管理的途徑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競爭情報所收集的信息和知識可以作為知識管理系統中的一種知識積淀、知識儲備和知識更新。而知識管理過程對員工的培養,將會使員工在素質提高的基礎上,對企業競爭情報活動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思維方法上的改進。因為最有價值的競爭情報產品只有通過有能力、有經驗的高級情報工作人員才能綜合提取和歸納出來。

        2.2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的相異性

        (1)兩者針對知識和信息的不同方面。競爭情報將信息轉化為有用的情報的過程,是對無序信息的一種提升。它所關注的是供應商、顧客、行業中競爭對手、外部環境和市場,信息收集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知識管理是對知識的一種管理,對內部環境的一種優化。它的管理對象是知識,關注的是知識的獲取、轉換、傳播、共享和創新。知識永遠是它的核心,信息收集范圍相對集中,其他的一切都是作為一種工具和原料。從整體上看,競爭情報系統是企業整個知識管理系統中的一個方面。

        (2)兩者的速率不同。競爭情報是以企業某一個階段的具體目標為重點,有目標地進行戰略和戰術活動,目的是對自身和外界環境變化做出及時的反應和調整,使企業自身保持高度的靈活性和競爭優勢。可見其階段性明顯,反應迅速,時效性很強,速度相對很快。知識管理的節奏相對緩慢,它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可視的效果。它是伴隨著企業發展而發展,是服務于企業長遠戰略的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其階段性不明顯,績效只有在長期的活動中才能充分體現出來。

        (3)兩者的最終受眾不同。競爭情報首先反映參與市場競爭的同類經濟組織或商品的準確的信息,或者說是關于競爭對手和競爭產品的信息;第二,它是將初始信息轉化為相關的、精確實用的戰略知識的過程,也是進行一系列類比、評估、分析和內容重組的結果。所以它是為企業決策層出謀劃策,其某些研究成果,如研究報告、建議等等,都是提交給決策層。知識管理是企業知識的一種濃縮,是對企業所有知識的吸收、消化、傳播和創新,其目標是應用于企業自身全體員工,一旦形成,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可以被企業內部人員所共享。

        (4)兩者的機構和方法不同。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都有各自的實施人員和體系。競爭情報工作是企業競爭情報工作人員在企業其他工作人員的初始工作之下承擔的工作。在競爭情報中,存在著像SWOT分析、波士頓矩陣、定標比超和層次法等信息收集和分析方法。知識管理是一個管理的思想,主要與企業中的各種資源管理相關,本身融合著管理學、法律、經濟學中的很多思想和方法,是對管理知識的繼承和發揚。

        由上可見,知識管理和競爭情報并不是簡單的包含與融合的問題。這是兩種理念的相互碰撞,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和相互融合。當概念上升到理念層次的時候,其邊界性和邊緣性已經很難界定和區分。

        3知識管理和競爭情報的融合

        3.1兩者的系統互補性和融合性

        對于企業來說,要想在發展的大潮中適應環境的變化,并調整自身,這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知識需求和知識消費,同時也需要對知識進行管理,那么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理念的結合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之間既相融,又相互涵蓋,并且存在著良好的互動,由于自身的關聯性,使得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通過下圖可以清晰地查看企業競爭情報過程與企業知識管理之間的協調與融合。首先,將企業看成是一個灰色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我們只是知道其中一部分的功能,如管理功能、生產功能等等。

        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處于主動地位,運用各種信息搜集的方式和方法,收集競爭對手的購置、生產、銷售及其他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就作為了系統的輸入內容輸入到企業本身這個灰色系統中。輸入的信息經過情報人員的加工、整理和分析,最終轉變為企業可以綜合利用的情報。以上過程由企業的競爭情報系統發揮著主要功能。但是,由于情報的分散性和無序性,在沒有良好的應用系統作為吸收輔助下,情報吸收比率將不會令人滿意,不被充分利用的情報就是在浪費資源。基于這種情況,知識管理的作用將轉向明顯。用知識管理的方法建立企業機制骨架,改善企業信息系統的吸收和消化,提高吸收效率及深度,將分析后的情報內化到員工的認知結構、企業的工作流程,改善企業員工的知識狀態,形成企業的專有知識和專有技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同時,在形成最終產品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知識將對開始的信息收集和競爭情報發生作用的主要方向進行影響。

        由此可見,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本身就是一種融合。上圖只是將兩者的協調與合作粗略化表示,它們不再有嚴格的分界,只是各自的側重點不同,缺一不可。這樣形成的不斷完善的系統才能擁有治理資源上的優勢,并展開一系列的創新活動,形成新的競爭力、生產力和競爭策略,在競爭中擊敗對手。

        3.2兩者在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的融合

        好的基礎才有好的建筑。這正是知識管理和競爭情報協調與合作的一種優勢。

        知識是技術的源泉和基礎。知識在積累和企業內部釋放的過程中,將會給企業帶來實力,而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受益最多的武器。

        企業發展從起步階段,就在不斷地尋求著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方法。知識管理是通過對企業內部知識的挖掘和管理,從內部各個層面滲透知識,建立專有認知結構和特定工作流程,以學習型特性來從本體上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知識管理正是一種可以從企業內部和整體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的手段,屬于企業核心能力的范疇,與競爭情報不同。企業能從本質上打好基礎,這對企業不只是一時的效果,而是關系到企業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長遠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贏得整體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所以其發展需要精確規劃和長期的實施。這就需要企業的各種資源與知識管理充分銜接與合作。在強大的核心競爭力的支持下,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才能更好地完善其搜集、分析,準確抓住環境變化,完成自身對競爭對手、競爭環境、競爭態勢和競爭策略的研究,將更加準確的情報送交企業高層,輔助決策。

        3.3兩者在企業內部構建中的合作

        企業的競爭情報體系不斷將外部信息源提供的信息轉化為情報在企業內部加以消化,企業內部的競爭情報體系也要全力運轉。企業內的這些競爭情報源給企業提供了豐厚的營養和積淀,使得企業中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構建一個以人為主導,以技術為手段,以信息、情報、知識和智慧的聯合應用為本,能夠集體共享和交流的學習網絡,來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創造能力和競爭力。

        人才是知識創造、存在和運用的主體,無論是在知識管理和競爭情報中都是最活躍和主動的因素。不同的人員水平和管理層次構成了企業現有的結構,也使企業有了明顯的實力層和分工。這些處于不同位置的職能群體不僅產生的情報不同、技術不同、所配和和應用的知識管理方法也不相同。知識管理在企業中構建表格、數據庫等學習網絡框架,可以促進員工將自己所得、所想的隱性知識全部或是大部分貢獻出來,將自己的知識發現和知識總結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企業知識庫。這種分散的知識和信息的數據庫化、有效的信息和知識傳遞,為競爭情報系統提供了另一種資源,可以從這些分散的貼近競爭對手的專家型知識中發掘出更加隱含的情報。因為任何一個小的信息都有可能會成為企業競爭情報的一個新的突破點,推動企業的成長。

        企業中“人”的因素是競爭情報與知識管理兩種理念融合的一個典型范例。二者的合作,將建立一種集信息、情報、知識管理和共享于一體的企業文化,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史千里.建立知識管理戰略應以企業實際需要為出發點.經濟論壇,2005.13

        [2]秦鐵輝,舒文芳,晏創業.競爭情報與知識管理關系淺析./book/n2250.pdf

        [3]競爭情報的定義.[2004-04-09]./aboutCI/index.htm

        [4]韓毅,楊曉瓊.企業競爭情報中的知識管理.情報雜志,2001(2)

        [5]/53237.html

        [6]/absoft/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22

        [7]柯克·W·M·泰森著,競爭情報完全指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8]陳春穎,熊佩瓊.競爭情報的知識管理實現方法.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4)

        [9]黃蕾.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組織整合研究.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2)

        [10]張玲.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現代企業發展的兩個加速器.晉圖學刊,2005(1)

        [11]/absoft/Article/ArficleShow.asp?ArticleID=22

        第3篇:競爭情報范文

        無疑競爭情報(Competitiveintelligence,簡稱CI)面臨著專業和市場的困境,當網絡上至今仍涌現著“情報人才需求見漲,缺口達:【O萬”的報道0時,競爭情報專業學生卻面臨著研究和就業的雙重困惑,同時競爭情報行業市場表現亦不盡如人意,如張左之先生所言,業界對競爭情報的討論也由從之前的“競爭情報是皇帝的新衣”到如今“競爭情報是不是窮途末路了”,競爭情報行業市場的弱景氣狀態讓每一個競爭情報的熱情投入者無奈、尷尬;然而無奈之余,業界對競爭情報的價值也有一種共識,調查顯示企業對CI需求正在增大,在科研項目方面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㈣和社科基金項目0支持,在實踐方面有湖南和深圳官方主導開展的競爭情報工程圓。對于困境,CI專家陳颶先生認為CI:其實不是一種知識體系,而是一種意識和伴隨這種意識的技能和行為方式,情報學術界、企業和媒體傳播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口們,中國的情報界與企業界有著巨大的鴻溝,專家學者們的情報理想并未:得到企業的認同。在困惑和價值的正面認知面前,CI教育人員該采取怎樣的措施培養意識、消除困惑、跨越鴻溝呢?筆者認為競爭情報通識教育是一個突破口,尤其對將要直面市場競爭的普通大學生來說,培養CI意識和技能將有更大的現實需要,本文對此進行探討。

        2競爭情報通識教育的定義

        通識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譯名,也有學者把它譯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紀初美國博德學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將它與大學教育聯系起來之后,有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對它進行研究和討論,可是至今對通識教育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規范性的表述n¨。一個普遍的認識是,通識教育本身是一種“非專業、非職業性的教育”,是對所有大學生的教育。CI通識教育是指區別于傳統的將CI教育作為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它是以CI為教學內容的面向所有大學生的非專業、非職業性的教育。CI通識教育不是以系統的教育培養專門的C1人員,雖然它不以功利性和實用性為目的,但是在效果上卻有極大的實用性,可以培養和提升學習者未來在一個復雜的市場中的靈便性和競爭性。

        3競爭情報通識教育開展的原因和價值

        倡導開展CI通識教育是筆者作為CI推崇者和大學信息素養教育工作者在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現狀以及C1研究與實踐困境下的一種思考和選擇。目前有學者從CI普及教育是教育面向市場經濟、知識經濟的需要、是CI學科發展需要和大學生就業及實現個人發展需要三方面論述了CI普及教育的必要性。筆者從解決專業教育困境、行業困境和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拓展三方面論述CI通識教育開展的原因和價值,以求在CI通識教育作用的認知上達到共識。

        3.1解決CI教育和研究困境,培養Cl素養通識人才

        目前我國的CI教育分為專業教育和普及型教育兩種,前者是CI專業人才培養和學術發展的主流;后者則由圖書館文獻檢索老師擔任,以選修課或融入“文獻檢索”課程的形式存在。專業教育目前在學術界處于主導地位,普及型教育尚未受到學界重視,屬于文獻檢索教師的自我探索。但與專業教育處于支配地位不相符的是,專業CI教育培養學生在就業上面臨尷尬,畢業工作之后少有參與經濟活動的機會㈣,不利于CI的長遠推廣;在研究方面目前大都局限于對CI作理論的學術研究,概論性、介紹性的研究多,而具體、深入的研究少,研究與應用出現失衡,這樣必然導致一些研究成果視野狹窄,缺乏深度,失去了理論研究對實踐的指導意義捫。有研究建議引入C1人員參與CI教育,或者讓教師親自深入工商企業,既利于研究又利于教學創新,而這些建議在操作上面臨一些困難。CI通識教育以普通大學生為對象,避免了專業教育的就業和研究問題,同時滿足實踐中對專業知識和情報素養的雙重要求,此外,如陳颼所言,CI其實不是一種知識體系們,情報是一種邏輯推斷而不是科學研究0,因此在專業CI教育體系外開展通識教育,使各專業的人才都具備有CI素養,將CI教育的重點從挖掘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c1人才轉向開發具有CI素養的社會人才,是CI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3.2破解行業難題,拓展CI融入實踐的途徑

        CI市場的低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深圳cI協會的調查顯示企業家對所謂的專業C1人員并無太大的興趣,如果說CI在我國成功推廣的標志不在于出現多少研究成果,而在于能否讓廣大企業決策者認識到其重要意義并在實踐中加以應用的話,顯然現狀不容樂觀。CI行業的現狀表現出了企業決策者對專業C1人員經濟效益的價值判斷。如果說專業C1人員的成效無法評估,那么具有CI素質的其他工作人員顯然不存在成本效益問題。通過CI通識教育培養的人才,是在自身工作中踐行cI價值,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還可以從應用的角度更好地傳播CI,是cI融人實踐的可行途徑,同時這些具備CI素質的人員將來步入決策者位置,對CI推廣也有很大的幫助。

        3.3有效充實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內涵

        當前高校進行的信息素養教育延續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傳統,是以學術性信息的獲取為主要目的,偏重學術信息的檢索與利用,與市場經濟背景下高等教育大眾化、大學生就業多元化不適應,與現實生活和工作實踐有一定距離,很難達到新環境下信息素養教育本身的要求和目的。CI教育培養大學生的信息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情報利用能力,學會應付市場經濟變化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CI課程在高校中無論是文科學生還是理工科學生都非常受歡迎口∞。C1教育在國外也有面向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還有面向成人的培訓教育,甚至在中學生中進行CI普及教育印,作為傳統信息素質教育的有效拓展,C1通識教育以提高競爭力為導向,建立以信息分析和利用為中心的信息素養教育體系,切實提高受教育者市場經濟社會的應變能力,是真正提升競爭環境下大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途徑,是信息素質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4競爭情報通識教育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國內沒有文獻明確提出CI通識教育,但在研究和實踐上,已有研究者提倡并實踐面向所有學生開展cI教育。如劉軍躍等在工科專業開展了CI普及教育n、陸丹晨等在高職院校開展了cI普及教育n鍆、師忠凱等在理工科院校通過公選課的形式普及cI教育0,河北省部分理工科院校在科技文獻檢索課中融入了2—4課時的CI講座、也有一些院校準備在條件成熟時開課㈨,黃貴寧等在財經院校開展CI教育探新㈣、孫華等在職業技術院校開展CI教育、劉洪在中醫藥高校開展CI教育用于指導大學生就業㈣,CI通識教育有著現實可行性。目前高校開展普及性CI教育的主體主要是高校圖書館,CI專業老師很少介入到通識教育之中;開展的方式主要通過CI選修課、講座和改革傳統文檢課教學內容并引入CI教學內容㈣的方式;教學內容上各校不一,但主要以C1概述、CI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和處理技術、企業CI系統介紹、CI前沿和熱點等傳統專業cI教育內容為主;在效果方面,雖然無法定量評判,但CI通識教育本身還是受到師生的歡迎,學生選課踴躍,效果良好,某校CI課程選修報名人數超過1200人㈣。研究發現理工科的學生具備了CI知識技能之后,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更容易受到企業重視阻。一項針對職業技術學院CI普及教育的調查顯示,超過80的學生認為,比較以往,自己的就業優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這說明CI課程在提升學生的就業優勢上作用明顯¨。與此同時,在目前的CI普及教育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如師資匱乏、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合適教材、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等方面的問題口。除這些操作層面的問題,CI通識教育存在一個亟待討論和解決的基本問題——CI專業學界的支撐和推動。從前述CI普及教育實踐可以看出,CI通識教育有著良好的可行基礎和效果,但為何沒有受到更多重視呢?這與專業學界未將視角投入到CI通識教育有關,作為一種導向,主流專業研究人員的態度和看法有著較強的示范和指引效應,同時,專業研究人員對CI通識教育的關注和研究也有利于解決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材、教學內容等操作層面的問題,而這些都不是基層CI通識教育人員有能力單獨解決的。專業教研人員的投入:和研究是未來CI通識教育取得普遍成功的基礎和保障。

        5建議與對策

        5.1CI專業研究人員參與支持

        CI專業研究人員應該從專業、職業和;,亍業使命的角度出發對CI通識教育進行積極的關注和參與,cI通識教育還處于探索的初級階段,為了在更大范圍內有效開展,專業研究人員和CI通識教育實踐人員應該協作起來,加強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解決通識教育中存在的教學方式、案例建設、教學效果評價等現實問題,這對于同行之間借鑒經驗,有針對性地開展CI通識教育具有重要價值。

        5.2多途徑充實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是制約CI通識教育開展的主要因素。就現實而言,高校以CI為研究方向或對CI感興趣的圖書館員必然成為高校CI通識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他們有能力、有條件承擔起這樣的任務,目前已有的CI普及教育即屬于這種情況。因此,在創業教育和通識教育在高校越來越受重視的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該認清形勢,抓住機遇,發揮自己的情報教育功能,引進具有CI背景的人才開展CI通識教育,更好地發揮圖書館作為信息中心在師生中的影響力和價值;此外,專業CI教研人員也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通識教育,作為專家為圖書館員提供經驗并推廣。

        5.3完善改革教學內容

        傳統CI專業教育在教學內容上過于專業,如對c1系統等內容的傳授,這些對cI通識教育不太合適,過于理論、專業的內容也無法引起普通受眾的興趣。從CI是一種意識和伴隨這種意識的技能和行為這一理念出發,CI通識教育教學內容應該注重情報意識的培養,注重實踐和案例的引導與啟發作用,使普通受眾在生活細節中培養CI意識,在案例和理論的結合中掌握CI技能。CI通識教育的教學內容雖然是以現行的專業教育為基礎,但應該考慮通識教育的目的和對非專業人員的適用性、實用性,改革CI通識教學內容,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這將決定CI通識教育的成敗。

        5.4編寫Cl通識教材

        CI通識教育的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均與專業教育不同,而市場目前未見面向普通大眾的CI通識教材面世,為了使CI通識教育從個別機構的探索推向全面普及,適合的通識教材必不可少。CI專家學者在認真調研基礎上,與有開展CI通識教育經驗的人員合作,編寫滿足通識教育需要的cI教材,這對推廣CI通識教育意義重大。

        第4篇:競爭情報范文

        [關鍵詞] 競爭情報;現狀;特點;作用

        [中圖分類號] F720

        [文獻標識碼] B

        20世紀50-60年代期間,隨著日本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迅速崛起,美國許多王牌企業在強勁的競爭對手面前紛紛敗北。后經美國企業界和經濟學家認真研究,發現日本企業在激烈的商戰競爭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從政府到企業都對競爭情報高度重視。20世紀80年代初期,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對競爭情報系統的建立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并將其應用到企業技術競爭、市場營銷和戰略管理活動以及政府制定競爭政策和行業規則的實踐中,并很快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企業中廣泛應用。據統計研究,世界500強企業中有超過95%的企業都建立了競爭情報系統,開展了競爭情報工作。由此可見競爭情報已成為企業生存的第四要素,即人才、資金、技術和競爭情報,并已成為企業建立和保持競爭優勢的一個有力工具。因而競爭情報不僅是企業的一項工作、一種能力,還是企業的一大戰略,是企業逐鹿市場、搶占市場、以智取勝的基本戰略。

        一、競爭情報涵義及我國發展背景

        競爭情報就是通過對特定競爭對手的經營策略、銷售趨向、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市場占有率及資信狀況等情報的收集、分析研究,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服務,協助企業擬定戰勝競爭對手的策略,使組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競爭情報包括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分析和競爭策略分析。

        企業競爭情報能力是指為企業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建立在競爭情報系統和競爭情報價值鏈基礎,通過協調整合企業資源和能力,實現競爭情報的價值增值功能,為企業經營、管理與戰略決策提供智能支持,促進企業整體能力和核心能力的提升,進而幫助企業獲取和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一種綜合能力。現代競爭情報是在情報和競爭理論不斷深化的基礎上,在現代信息的推動下,適應全球性經濟競爭和企業對正當合法的情報活動的需求而產生并迅速風靡全球的。

        我國情報界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積極引進現代競爭情報的理論和方法,并將其嫁接于情報研究實踐。目前,我國已形成全國性競爭情報網絡,不少省市情報所已開展競爭情報研究,為推進我國競爭情報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標志著中國情報研究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更直接、更有效地為國家經濟建設、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服務。競爭情報在中國的發展也為長期局限于科技領域的情報研究機構開辟了進入市場經濟的通道,從而使情報機構更好地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更好地介入政府和企業的科學決策,競爭情報已經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競爭情報的特征

        競爭情報研究是為企業的決策服務的,因為要面對的是瞬息萬變的全球化國際市場,所研究的領域包括企業發展策略、發展趨向、技術、市場、經營管理等。因此競爭情報的特征有很多,如目的性、實用性、系統性、持續性、客觀性等,但與傳統的科技情報或普通的經濟情報相比,競爭情報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強烈對抗性

        競爭實際上就意味著某種對抗。它是在市場經濟的模式中產生的,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產物,是直接為企業發展提供情報服務的,沒有激烈的市場競爭就沒有競爭情報。由于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存在著某種利益上的沖突,而競爭情報又具有很高的價值,能為權利人帶來很大的經濟利益,因此權利人通常不會將有價值的信息請以釋放到外界。競爭情報的獲取不可能是由競爭對手主動給予的,而往往是在競爭對手不知道、不協助,甚至是反對的情況下通過其他合法的渠道獲得的。在激烈的競爭中,競爭情報人員,不但要竭盡全力采取各種方法搜集、分析、獲得對方的敏感情報,而且要采取多種措施保護本企業的秘密信息,防范競爭對手的情報刺探,防止競爭對手通過隱蔽的競爭情報手段獲得自己的敏感情報。因此,競爭情報具有強烈的對抗性。

        (二)高度謀略性

        競爭情報的價值不在于簡單的信息收集和加工,更注重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力求透過數據和信息看清其背后隱藏的真實情況,以勾畫出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的全面圖景。在這一過程中,競爭情報的分析研究工作成為其過程的關鍵環節。競爭情報分析人員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搬用,也無法沿用傳統的、常規的、重復的方法來分析問題,因為競爭情報分析的對象是復雜的、不確定的外部競爭環境。因此,在競爭情報分析過程中,競爭情報分析員要融入較多的智力活動,包括分析推理、審時度勢、戰略分析、創新性思維、超前預測等。正因此,也有人將競爭情報稱為“信息+智力”的融智工程。通過思維創新發現新效用、創造知識的新概念、產生管理新理念,把握競爭對手的優勢與劣勢,了解競爭環境的機會與威脅,產生利于決策的情報,并且有效加以應用。競爭情報活動是把分散的有關競爭對手或競爭環境的信息、資料轉化為相互聯系的、準確的、可以使用的知識的分析工程,這些經過分析處理的情報知識能夠使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清楚地了解有關競爭對手的地位、績效、能力和行動策略,大大降低企業經營決策中的不確定性,提高決策的準確率,并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競爭情報概念的引入,可以說為傳統的企業情報工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它將使傳統的企業情報工作從死的資料管理向圍繞企業經營目標而進行的活情報的收集分析方向拓展,從一般性的日常情報管理系統向突出“競爭性情報收集分析功能”的“智能性”情報系統方向拓展,提高其智力參與程度,以更有價值的情報產品為企業決策服務。

        (三)高度保密性和隱蔽性

        競爭情報活動主要針對競爭對手而展開,在針對競爭對手和其他競爭者的信息搜集和情報研究中,面對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情報搜集人員主要搜集經濟、技術、產品等競爭者相互敏感和相互保密的信息。它是在競爭對手不知道,不協助甚至反對的情況下進行的,經濟利益的沖突決定了競爭對手之間是互不協作、互相封鎖、相互隱蔽。因此競爭情報具有高度隱蔽性和保密性。也正因此,企業不但要對本企業所進行的競爭情報活動進行保密,同時也必須采取措施保護本企業的秘密信息,以防止競爭對手竊密或通過隱蔽的競爭情報手段獲得。

        (四)絕對的合法性

        競爭情報采集的手段靈活多樣,文獻收集、現場收集,甚至隱蔽收集,不讓競爭對手察覺,但一切圍繞對手展開的競爭情報活動必須是合法的、正當的。競爭情報不是商業間諜,它強調企業倫理、職業道德,禁止損害國家和他人的利益,是在合法前提下進行的,不允許采用欺詐、脅迫等一切不正當手段獲取情報,手段不正當的情報活動不屬于競爭情報的范圍。據調查,企業通過合法途徑可獲得其想要得到的情報的95%,因此,現代企業在開展競爭情報時,都要采用合法手段獲取競爭對手的信息,同時要千萬百計保守自身秘密。

        (五)預測性與增值性

        對于一個企業來講,競爭情報要解決的不是現實問題,而是解決長遠問題和戰略問題,利用競爭情報的目的是為決策服務,為把握未來服務。它要求廣泛收集關于競爭態勢、行業發展、行業性質和競爭者的信息,在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預測企業的未來形勢,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來達到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目的。所以,競爭情報具有較強的預見性與前瞻性。

        競爭情報與傳統的信息積累和情報研究結果相比,它是一個智力增值的過程,通常需要競爭情報人員在信息原料的基礎上進行深度加工和提煉,形成用以指導企業在競爭中獲勝的戰略方案,它會給企業帶來全新的、極高的價值增值。世界各地的許多企業青睞競爭情報,世界500強企業爭先設置相應的研究機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競爭情報成果能帶來增值效益。

        三、競爭情報的作用

        競爭情報對企業增強在技術、管理、創新、人力資本、企業文化等方面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目的就是把握企業外部壞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通過開發和有效利用各種信息和智力資源幫助企業制定出為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長期的、總體和全局的謀劃和對策,幫助企業發現潛在的機會和威脅,能夠揭示競爭對手的策略,改善企業的經營績效,提高企業的生存機會。

        (一)企業危機預警

        危機預警是競爭情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通過對企業競爭環境和競爭態勢的連續跟中和實時分析預測,及時洞悉政治、經濟、社會、市場中潛在的威脅或機遇,為企業制定應對策略贏得更多的時間,從而使企業避免遭受突然襲擊或坐失良機。

        (二)決策支持

        競爭情報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智囊系統,能夠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依據,它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在企業并購、投資、競爭領域選擇、技術開發等方面的戰略決策具有積極作用,利用競爭情報能提高企業主管決策的成功率,減少決策失誤。

        (三)發現市場機會

        對外部環境進行監控,可以幫助管理者與決策層尋找新的市場機會。競爭情報研究就是通過對市場結構、市場需求變化、市場法規、競爭對手的銷售渠道、策略、宣傳、網絡、服務等因素的調查、分析、綜合市場需求等為開拓市場提供參考。

        (四)監測競爭對手

        任何成功的企業都有其核心能力,同時也有薄弱的環節,只有充分了解競爭對手的市里,監視競爭對手的每一步行動,預測競爭對手可能采取的行動策略,并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條件制定出切實有力的競爭策略,減少經營和投資風險,才能使自己在整個行業競爭中處于有利或合適的位置。競爭情報可以及時發現對手薄弱環節或漏洞,以便在恰當的時機采取積極地競爭策略,打擊對手。

        (五)提供學習系統

        競爭情報能夠幫助企業不斷地接觸新思想、新技術和新的管理方法,避免思想僵化。在收集和分析競爭對手情報的過程中,企業可以了解和舒淇相當多的經營管理基本信息,這些信息是企業員工學習新的知識、快速增長管理經驗的最佳資料,能夠激活企業員工所擁有的知識、促進新思想、新方法的交流等。

        四、結語

        當今世界正處于競爭無處不在的時代,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企業所面對的環境更加復雜化,企業所需配置的資源要素多元化,在這種背景下,競爭情報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工具,企業應充分認識競爭情報的重要性,全面、準確、及時地掌握競爭情報,才會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得以先機,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以更強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 考 文 獻]

        [1]司有和,等.競爭情報理論與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第5篇:競爭情報范文

        關鍵詞:技術競爭情報 專利戰略 技術創新 專利情報

        技術創新在增強國家競爭力、維護本國利益和經濟安全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發達國家一般通過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許可化的策略,依據國際協定構筑技術壁壘,運用專利戰略取得國際市場競爭的優勢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市場份額高、追蹤主流技術、沒有專利積累的企業,常因技術競爭情報缺乏或不了解發達國家的專利戰略而屢遭挫折?;诖?,發展中國家及其企業迫切需要開展技術競爭情報工作,把握專利技術發展趨勢和專利技術前沿,運用專利戰略確定研發項目和產品開發的優先次序,以期規避研發風險和謀求競爭優勢。

        一、技術競爭情報與專利情報

        技術競爭情報是特定的組織或機構為了獲取技術競爭優勢,對有關外部技術機會、威脅和發展的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由此形成有關技術本身、技術競爭環境、競爭對手、競爭戰略的分析產品,并組織實施技術創新管理的過程,它是競爭情報理論和方法在科技領域中的應用。①技術競爭情報的涵義囊括了以下方面:關注對象是機構外部的科技發展機會與威脅,尤其是競爭對手的技術發展態勢;主要手段是對競爭性技術情報進行分析,預測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目標是通過完整的信息分析過程形成輔助決策的情報產品;戰略目的是影響競爭者在博弈中優劣地位轉變;時效性是技術競爭情報的生命。②

        技術競爭情報源于學術論文、專利文獻和技術標準等,其中專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情報源。經測算,有效運用專利信息可縮短研發時間60%,節省研究經費40%。③專利情報是在大量相關專利基礎上通過定性或定量分析獲得的。它可以發現專利分布規律與發展趨勢,輔助企業或國家制定專利戰略,是技術競爭情報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競爭情報工作人員通過對專利信息的收集、分析、評估、反饋,可以推動企業技術開發、轉讓以及專利申請,構筑有利于國家或企業發展的專利戰略。

        二、國外企業的專利戰略

        目前,國際市場競爭的關鍵不再是關稅壁壘,而是技術壁壘,而技術壁壘的支撐點就是專利。④我國加入WTO后,涉外專利侵權事件規模越來越大,涉及領域越來越廣,從打火機到剃須刀,從彩電到DVD,從摩托車到汽車,從電信設備到數碼相機。國外企業利用技術壁壘,收取巨額專利許可使用費,使國內企業損失慘重,喪失競爭優勢。⑤究其根本原因,是沒有以技術競爭情報理念為基礎的專利競爭戰略。

        國外政府或企業的專利戰略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以技術聯盟為依托,設定標準、制定規則、豎起“壁壘”,增強國際競爭力;沿著產品發展方向,在中國大規模申請專利,提前設置“路障”,控制專利制高點。據統計,在信息、生物、醫藥等領域,跨國公司在中國申請的專利占到80%以上,從而形成專利包圍態勢。⑥二是利用中國企業專利意識缺乏的機會,搶注中國企業的專利,阻止中國知名產品與其在國際市場上形成競爭態勢。三是注重專利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培育,并伺機提訟,獲得巨額專利使用費,借雞生蛋,坐收漁翁之利。四是將涉及專利、版權、商標、專有技術的諸多要素打包成“商業秘密”,用擴大概念外延的辦法“圈住對方”,向中國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五是以聯盟、集團形式向中國企業進行訴訟索賠,并通過政治、經濟、外交等多種手段施壓;利用國內企業缺乏聯盟協作機制之機,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等。

        三、技術競爭中的專利情報分析

        專利情報分析是統計學、科學計量學、文獻計量學、信息科學的交叉應用領域,是以科學技術信息、數據分析為基礎,以信息科學前沿技術為手段,對專利及其相關的科技活動進行動態監視、測量、分析與表達。專利分析的基礎是專利情報源,主要來自專利文獻數據庫、網站、技術博客,乃至大學、實驗室、行業貿易協會和主管機構等。技術競爭環境中的專利情報分析,主要從競爭對手、競爭環境、競爭雙方的優勢與劣勢情報分析為側重點:首先是技術競爭分析,通過分析競爭對手或該技術領域的全部專利,確定競爭對手的技術性競爭優勢或劣勢;其次是產品領域和市場監督,通過跟蹤競爭對手的專利申請領域及范圍等狀況,發現競爭對手動向、技術開發及競爭性加入;第三是整合分析專利情報,預測競爭對手未來技術戰略趨勢。⑦

        從專利戰略角度而言,專利情報分析可以輔助專利戰略定位:通過對專利國家分布情況的分析確定采取專利進攻戰略還是專利防御戰略;通過對專利權人情況的分析確定采取競爭戰略還是合作戰略;通過對專利申請時間的分析確定專利技術生命周期;通過對核心專利技術的分析選擇專利戰略目標等。

        四、基于技術競爭情報的專利戰略

        (一)專利戰略框架與專利政策

        以技術法規、技術標準與合格評定為基本內容的技術壁壘在《貿易技術壁壘協議》(TBT協議)中被合法化,而技術壁壘借助專利戰略越來越顯示出比關稅壁壘更大的殺傷力,因此,筆者認為應立足于技術競爭情報體系,構建國家技術競爭情報專利戰略(如圖1),完善專利戰略預警機制,適時、適度、適量地調整國家和企業層面的專利策略,應對專利侵權訴訟或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國家專利政策調整應當以國家專利戰略為指導,以企業為主體,以國家技術競爭情報體系為基礎。⑧專利政策調整的內容主要包括:在完善國家競爭情報體系基礎上,培育專利咨詢公司、專利中介機構和專利行業協會,整合資源,培養人才,深化專利服務;加強反壟斷立法,利用反壟斷法制裁濫用專利的非法壟斷行為對國外企業的專利壟斷行為提訟,合理保護國內企業的利益;制定共同開發政策,利用國外企業急于打入國內市場的動機采用“伙伴開發計劃”,鼓勵國外企業向本國進行技術轉讓,真正實現“市場換技術”;⑨以國家科技情報機構為基礎建設國家專利預警平臺,完善專利情報收集、分析和預警機制。

        (二)非平衡多維專利戰略

        以專利技術開發為主導,推行專利非平衡發展戰略:在有一定科技優勢且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不大的領域,尤其是新興領域要積極實行基礎專利優先的核心專利戰略,掌握該領域的核心專利技術,積極進行專利布局;而在比較成熟的但重要的技術領域,要實行“曲線”專利戰略,即技術改良專利戰略與收購核心專利技術并行的手段來維護國家利益;而在一些非常成熟的技術領域,應鼓勵實施“以小制大”的專利戰略。

        以專利技術開發為核心,推行多維專利戰略。(1)專利技術轉讓戰略。企業在技術引進要利用專利技術情報掌握所引進技術的法律狀態,采取相應的專利申請或專利訴訟策略。(2)專利申請戰略。根據技術競爭情報確定是否申請專利,是否馬上申請專利,是否申請國際專利的競爭態勢。(3)專利訴訟戰略。國際上專利權的確認都是以司法終審為最終決定的,因此并非通過專利局審查的專利就是毫無疑問的,企業在被控專利侵權后應當立即做出專利侵權的鑒定與分析,掌握相關的專利情報,運用各種抗辯手段積極對抗原告的訴訟。

        五、結語

        專利是一種戰略性的企業資源,企業充分挖掘、利用專利優勢已成為國際貿易競爭的戰略制高點。發達國家利用技術創新等方式形成技術情報優勢,并結合國際通行的規則及相關法律法規,構成了對技術市場的合法壟斷。目前,我國繼日本、美國之后成為全球第三大發明專利受理國,已經處于專利戰略競爭的核心。因此,積極開展基于專利的技術競爭情報活動,搜集和分析專利技術情報,制定依托國家競爭情報體系的專利戰略,將是奪取國際貿易競爭主導權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①劉細文. 技術競爭情報的演化與發展[J]. 圖書情報工作.2008.10

        ②柯賢能. 基于創新過程的技術競爭情報分析方法框架構建[D].2007.12

        ③夏文龍. 專利對產業界的價值[J].智慧財產權管理.1998.16:20―21

        ④吳秀貞,全毅.我國對外貿易中的知識產權摩擦及對策[J].世界經濟研究.2006.2

        ⑤盧振舉. 跨國公司在我國專利戰略的運用及啟示[B/OL].ipo.dicp.省略/down/51.pdf 2009.8

        ⑥吳秀貞,全毅.我國對外貿易中的知識產權摩擦及對策[J].世界經濟研究.2006.2

        ⑦陳鳳娟,邵波.技術競爭情報及其在專利分析中的應用[DB/OL].省略.cn 2009

        ⑧陶翔. 國家競爭情報:是什么,為什么,如何做[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第1版:156―212

        第6篇:競爭情報范文

        關鍵詞:競爭情報 SWOT模型 BCG矩陣

        中圖分類號: G250.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6938(2013)03-0087-07

        在競爭情報分析中,SWOT模型和BCG矩陣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然而,在競爭情報實踐中,長期以來,SWOT模型和BCG矩陣一直被當作兩個孤立的競爭情報分析工具,很少會考慮到它們之間的關聯關系。本文對SWOT模型和BCG矩陣進行比較研究,分析它們在競爭情報分析中的聯系和區別,從而為企業競爭情報人員的分析決策提供參考。

        1 競爭情報分析中的SWOT模型與BCG矩陣

        正如孫子兵法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競爭情報是對競爭對手、競爭環境、競爭策略等信息進行搜集和分析的過程,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可以獲得許多有價值的情報,幫助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競爭市場中,做出有效的競爭決策,提高企業的競爭力[1] 。SWOT模型與BCG矩陣,能夠提高競爭情報分析的效率,完善企業的戰略決策過程,都是競爭情報分析的重要工具。

        1.1 SWOT的特性

        SWOT分析模型是通過對企業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得出企業自身優勢和劣勢以及外部所面臨的機遇和威脅,秉承“使優勢和機會最大化,劣勢和威脅最小化”的原則,從而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

        國外學者認為:“SWOT模型是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基本中介模型”[2]。內部因素包括內部的優勢和劣勢,外部因素包括外部的機遇和威脅。其中,S代表優勢(Strength),是指企業本身所具有的可以超越競爭對手的能力;W代表劣勢(Weakness),是指使企業處于劣勢的內部因素;O代表機遇(Opportunity),是指企業外部的一些能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發展機會;T代表威脅(Threat),是指企業外部會對企業競爭地位造成威脅的因素。

        SWOT模型通過對這些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的整合匹配,相應地形成了四種企業發展戰略:S-O戰略、W-O戰略、S-T戰略、W-T戰略(見圖1)。

        (1)S-O戰略。一種增長性戰略,即充分發揮企業內部資源的優勢,利用外部環境的機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這是企業的一種理想競爭狀態。此時,企業應該增加投資以擴大生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4]。

        (2)W-O戰略。一種扭轉型戰略,即通過捕捉外部環境中存在的機遇來克服企業的內部劣勢,甚至可能將企業內部的劣勢轉化為優勢。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雖然企業外部存在一些發展機遇,但是企業內部存在的一些弱點阻礙了企業對這些機遇的利用,所以,企業要增加投資,扭轉企業內部薄弱的狀況,迎合外部機遇。

        (3)S-T戰略。一種多元化戰略,即利用企業內部優勢來減輕或避免外部環境威脅。當企業外部面臨威脅的時候,企業內部的優勢也許得不到發揮,甚至會被減弱。因此,此時企業要充分利用自己內部的優勢,開展多元化經營,以克服外部威脅。

        (4)W-T戰略。一種防御型戰略,即減少內部劣勢,回避外部威脅。此時,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內有劣勢,外有威脅,這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問題。對于嚴重的企業弱點問題,可以考慮放棄其發展,以節省企業的資源。

        SWOT模型對于分析企業自身是非常有用的,可以掌握企業競爭的基本情況。SWOT模型用于競爭情報分析具有以下特點:

        (1)專注于增強企業競爭優勢。采用SWOT模型進行競爭情報分析時,不能僅僅簡單地考慮企業的優勢、劣勢、機遇、威脅,而是要盡可能的減少或避免企業面臨的劣勢和威脅。對于企業的內部劣勢,應該盡可能地將它們轉化為企業的內部優勢。同樣,對于企業的外部威脅,應該盡可能地將它們轉化成企業的外部機遇。此外,企業的內部優勢和外部機遇也應該與最優化企業的潛力相匹配[5]。確定企業內部資源的可用和缺乏,推斷出企業的內部優勢和劣勢,以此制定能將企業內部優勢和外部機遇相匹配的發展戰略,從而創造新的競爭能力。當然,在發展企業優勢和能力的時候,不能忽略企業外部的環境因素。市場的競爭是動態的競爭,競爭環境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中。其中,市場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政治法律環境、科技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等等。對外部環境分析之后,能夠確定外部市場為企業帶來的機遇和威脅,它們是對企業發展有直接影響的積極和消極因素。將企業的優勢和劣勢、機會和威脅結合在一起,幫助企業專注于自身的優勢,最小化薄弱環節,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機遇、避免外部威脅,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幫助企業發展壯大。

        (2)分析結果的客觀性有限。采用SWOT模型進行競爭情報分析時,要判斷企業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但是,應當注意,進行這些判斷工作的是企業的競爭情報人員,而他們的判斷能力必然會受到自身素質的影響,因此,難免會帶有主觀性[6]。而分析結果的主觀性也許會導致隨之形成的競爭戰略的誤差,最終影響企業的決策。為此,企業可以挑選幾名競爭情報分析人才,成立一個SWOT分析小組,多人同時分析,最后綜合他們的分析結果,以增大SWOT分析結果的客觀性。

        (3)忽略了企業的主動性。企業可以以主動尋找新的資源的方式來創造企業所需的機遇,而SWOT模型只強調企業現有資源和能力的匹配和機遇,而忽略了這一點[7] 。由于不同的企業擁有不同的資源而會擁有不同的優勢,因而也擁有不同的機遇,SWOT模型也考慮到企業資源優勢與環境因素相匹配的情況。但是,企業獲得一定的新資源也是一種重要的機遇,企業可以通過主動尋找新的資源,為企業去爭取外部有利的機遇,這是SWOT模型沒有考慮或較少考慮到的。

        (4)分割了企業的四種因素。SWOT模型所考慮到的因素有限,并將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分割開了,只看到了內部資源的優勢和劣勢、外部環境的機遇和威脅這些因素,而忽略了外部環境的優勢和劣勢、內部資源的機遇與威脅這些因素,其分析結果最終都會左右企業發展戰略的選擇。因此,在利用SWOT分析模型時,應該確保同時考慮到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個方面的因素。此外,在對企業自身進行分析的同時,也可以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發現一些新的機遇和威脅,以提高SWOT模型分析的有效性。

        1.2 BCG矩陣的特性

        BCG矩陣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BCG咨詢集團法、四象限分析法、產品系列結構管理法等,它是用來分析和規劃企業產品組合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幫助企業分配資源和進行產品管理與戰略管理[8]。BCG矩陣以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作為評價指標來衡量企業產品的市場吸引力和產品實力,從而判斷出企業各個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和競爭力,并以此為企業產品的選擇和優化提供根據。

        BCG矩陣按照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的高低將企業的產品類型劃分為以下四種:明星產品、問題產品、現金牛產品和落水狗產品(見圖2)。

        (1)明星產品(stars)。即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都較高的產品。這類產品一般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地位和市場競爭力,所以,對于此類產品,企業應該加大投資,促進該類產品的大力發展,以提高其市場份額,鞏固其競爭地位。

        (2)問題產品(question marks)。即市場增長率較高,但相對市場份額較低的產品。這類產品市場競爭地位不錯,發展前景比較好,但它的市場份額較少,缺乏競爭力。因此對于此類產品,應該就實際情況考慮其發展策略。例如,對較有發展前途、能夠向明星產品轉化的產品,可以重點投資,以增加其市場份額,提高競爭力;對于沒有發展前途的產品,可以考慮慢慢地減少投資,甚至放棄該類產品的發展。

        (3)現金牛產品(cash cow)。即市場增長率較低,但相對市場份額較高的產品。這類產品有較強的競爭力,而且它的現金收入遠大于投資,能為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對于這類產品,企業一般采用維持戰略,即保持它的相對市場份額,使其能夠不斷地為其他產品提供充足的資金。但對于一些無法保持其相對市場份額的現金牛產品,企業可以減少投資,并盡可能地從它們身上榨取現金,以期用最少的投資獲取更大的利潤。

        (4)落水狗產品(dogs)。即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都較低的產品。這類產品正處于衰退期,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和競爭力都很弱。對于此類沒有發展前途的產品,企業應該采取放棄策略。

        BCG矩陣是企業進行產品組合分析常用的一種方法,主要用于分析企業的產品類型,并據此制定企業產品的發展戰略。BCG矩陣用于競爭情報分析時具有以下特點:

        (1)合理分配企業資源。BCG矩陣按照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的高低來劃分企業的產品類型,并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制定不同的產品發展戰略,從而集中企業資源,提高企業在優勢產品上的競爭能力。BCG矩陣能夠使企業的管理人員以戰略眼光來看待企業各類產品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對于企業不同的產品類型,根據其內外優勢、劣勢的不同,來決定是否繼續投入更多的資源,目的在于將企業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盡可能地將它們投入到能為企業帶來最大收益的產品上,并及時放棄無利可圖的產品。

        (2)忽略了各類產品之間的聯系。BCG將企業的所有產品劃分為四大類,并將這四大類產品單獨看待,但實際上,企業各類產品之間是存在緊密聯系的[10]。比如,我們對落水狗產品經常采用放棄戰略,但值得注意的是,落水狗產品也可能與其他產品之間存在聯系,如果放棄落水狗產品,就可能影響其他產品的發展。

        (3)各類產品難以準確劃分。BCG矩陣按照相對市場份額和市場增長率將企業產品劃分為四大類,但在實際應用中,很難準確地計算各個產品的相對市場份額和市場增長率[11]。由于市場是動態變化的,產品的相對市場份額和市場增長率也會隨之不斷變化,所以也就沒辦法對企業的各類產品做出準確的劃分。因此,在企業實踐中,應該不斷地對企業各類產品進行分析,確定各個產品在當前時間所處的產品象限,從而對其采取相應的發展戰略。

        (4) BCG不適合于小企業。矩陣更加適合于大企業,而不太適合于小企業。小企業由于自身實力的原因,長遠看往往只有問題產品和落水狗產品,而沒有明星產品和現金牛產品。但是,這并不表示小企業就完全沒有利潤可圖。首先,小企業可以找到一個產品特定的細分市場,由于該市場太小,大企業一般沒有興趣。因此,在這個幾乎沒有競爭的環境下,小企業可以輕松獲勝。此外,雖然從整個市場上看,小企業的產品是問題產品和落水狗產品,但對于小企業自身來說,它或許就是明星產品或現金牛產品[12]。所以,許多小企業仍然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2 競爭情報SWOT模型與BCG矩陣的聯系

        盡管SWOT模型和BCG矩陣是兩種不同的競爭情報分析工具,但它們之間是有許多的聯系的。對SWOT模型和BCG矩陣進行深入分析,掌握它們之間的聯系,有利于更好地利用這兩種工具為競爭情報的分析過程服務。

        2.1 四種戰略對應于四個象限

        SWOT模型所形成的四種競爭戰略與BCG矩陣的四個象限是對應的(見表1):即S-O戰略對應于第一象限的明星產品、W-O戰略對應于第二象限的問題產品、S-T戰略對應于第四象限的現金牛產品、W-T戰略對應于第三象限的落水狗產品。

        (1)S-O戰略與明星產品對應。對于企業的明星產品,其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都較高,這是從問題產品繼續加大投資發展而來的,未來有可能成為企業的現金牛產品,為企業提供現金流[13]。但是,企業的競爭環境在不斷地變化,企業的明星產品未必一定會給企業帶來充足的資金。因此,企業應該選擇增長型的競爭戰略,即S-O戰略,繼續加大投資,增強其相對市場份額,充分發揮內部資源優勢,才能保持或贏得競爭優勢,從而打敗競爭對手,獲取競爭的勝利。

        (2)W-O戰略與問題產品對應。企業問題產品的相對市場份額較低,內部劣勢顯現,競爭力較弱,但它在外部環境中的市場增長率較高,有一定的競爭地位,因此很有發展前景。所以,對于企業的問題產品,企業可以選擇一個扭轉型的戰略,即利用外部環境中的競爭地位的優勢,來克服它內部競爭力不足的缺陷。一般來說,問題產品是企業的新產品,因此為了提高其競爭力,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從而增加它的相對市場份額,以達到從問題產品到明星產品轉化的目的。當然,對于完全沒有競爭力的問題產品,企業應該選擇放棄投資。

        (3)S-T戰略與現金牛產品對應?,F金牛產品是企業資金的保障,如果企業沒有現金牛產品,那就說明企業當前缺乏現金的來源。現金牛產品的市場增長率低,相對市場份額高。對于此類產品,企業應該選擇S-T戰略,即利用自己的內部產品相對市場份額高的優勢,開展多元化經營,來克服其外部市場增長率低的威脅,提高企業競爭優勢。

        (4)W-T戰略與落水狗產品對應。落水狗產品是產品生命周期的末尾時段,它的競爭地位低,競爭力不強,也就是說,它內無競爭優勢,外卻存在競爭威脅,整個產品處于生死存亡的非常時期。因此,對于此類產品,企業應選擇一種防御策略,即放棄沒有前途的落水狗產品,以此減少企業的內部劣勢,回避外部威脅,從而維護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總之,企業競爭情報SWOT模型所形成的四種競爭戰略和BCG矩陣的四個象限是相互對應的。BCG矩陣中的明星產品,其內部優勢大于內部劣勢,外部機遇大于外部威脅,對應于SWOT模型中的S-O戰略;BCG矩陣中的問題產品,其內部劣勢大于內部優勢,外部機遇大于外部威脅,對應于SWOT模型中的W-O戰略;BCG矩陣中的現金牛產品,其內部優勢大于內部劣勢,外部威脅大于外部機遇,對應于SWOT模型中的S-T戰略;BCG矩陣中的現金牛產品,其內部劣勢大于內部優勢,外部威脅大于外部機遇,對應于SWOT模型中的W-T戰略。

        2.2 企業戰略與資源結合

        競爭情報SWOT模型用于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的一般步驟是:第一,分析內部資源的狀況,掌握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列出幾個關鍵的優勢和劣勢因素,一般不多于8個;第二,分析外部環境的狀況,把握企業外部的機遇和威脅,列出幾個關鍵的機遇和威脅因素,同樣一般也不多于8個;第三,將這些關鍵因素根據其對企業競爭的重要性程度列入表中,構建SWOT矩陣[14] 。

        企業內部資源包括:企業人才資源、企業的流動資金、企業的商業信用、企業的生產技術等;企業的外部資源包括企業的客戶、企業的供應商、產品的市場需求等。在競爭情報分析中應用SWOT模型,就是要根據上述步驟對企業的這些內外資源進行有針對性地搜集、處理和分析,幫助形成相應的競爭情報戰略,從而將企業內外資源與企業戰略結合起來,使企業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克服自身劣勢的同時,及時抓住外部環境中的機會,回避威脅,從而贏得市場競爭。以利用SWOT模型分析企業的人才資源為例,如果企業內部擁有很多優秀的人才,那么在企業人才資源方面,其內部資源優勢大于內部資源劣勢;如果企業內部缺乏人才,那么在企業人才資源方面,其內部資源優勢則小于內部資源劣勢。同樣,如果競爭對手擁有很多人才,則相當于企業外部的威脅較大;如果競爭對手缺乏人才,則相當于企業外部的機遇較大。結合這些不同的資源狀況,有助于企業制定不同的競爭戰略。

        BCG矩陣中的兩個指標是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市場增長率等于比較期市場銷售量與前期市場銷售量的比值減去一;相對市場份額等于企業某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與同行業中最大競爭者的市場占有率之比[15]。企業將BCG矩陣應用于競爭情報過程的步驟一般為:第一,計算各個產品的這兩個指標值;第二,根據計算的結果確定企業各個產品在BCG矩陣圖中的位置,即屬于四類產品的哪一種;第三,確定企業產品的發展戰略。

        企業在確定采用哪種戰略時,要考慮本身的資源狀況,包括企業的現金流、客戶資源、產品創新技術等。根據企業這些資源狀況的不同,制定相應的產品競爭戰略。例如,當利用BCG矩陣分析企業的客戶資源時,如果企業產品的客戶資源增加,也就是說,企業產品的市場需求增加,則有利于提高其相對市場份額和市場增長率;如果企業產品的市場需求減少,則會導致該產品的相對市場份額和市場增長率的減少。這些變動都關系到企業產品的類別劃分,從而影響到該產品的競爭戰略的制定。

        由此可知,SWOT模型和BCG矩陣在用于競爭情報分析時,都會在考慮企業資源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企業競爭策略。也就是說,它們都是將企業的戰略和資源結合起來進行競爭情報分析,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3 競爭戰略的相似性

        SWOT模型和BCG矩陣在用于競爭情報分析時,最后都形成四種競爭戰略。正如上文所述,SWOT模型形成的四種發展戰略分別是:增長型的S-O戰略、扭轉型的W-O戰略、多元化的S-T戰略以及防御型的W-T戰略。而BCG矩陣將企業的產品分為四類之后,也相應地形成了四種戰略:成長戰略、維持戰略、收獲戰略和放棄戰略[16]。成長戰略一般用于明星產品和有發展前途的問題產品,使他們向現金牛產品轉化;維持策略一般用于成熟的現金牛產品,以保持其市場份額,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現金;收獲戰略一般適用于處境不佳的現金牛產品,以最大限度地從中榨取現金,為企業帶來利潤;放棄策略一般適用于沒有發展前途的問題產品和落水狗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對企業來說已經沒有什么價值,所以不必浪費企業的資源。

        SWOT模型用于競爭情報分析時所形成的競爭戰略與BCG矩陣用于企業產品分類后所形成的競爭戰略是類似的。

        (1)對于企業內部具有優勢,同時外部具有機遇的競爭情況,例如,產品的相對市場份額和市場增長率都高的時候,企業可采用發展戰略,加大投資,利用外部環境的機會來擴大企業內部的優勢,提升其競爭力,如明星產品。

        (2)對于企業內部具有優勢,外部具有威脅的競爭情況,企業可采取多元化戰略,以抵御外部風險,例如,對于企業的現金牛產品,它的相對市場份額高而市場增長率低,也就是說,它雖然具有強競爭力的優勢,但其競爭對位不高。對于成熟的現金牛產品,可以采取維持戰略,繼續投資,維持或增強它競爭力強的優勢,以此彌補它競爭地位不高的劣勢。對于市場份額不斷下降的現金牛產品,可以采取收獲戰略,即盡量壓縮投資,并在最短的時間內榨取更多的現金,用以支持其他產品的發展。

        (3)對于企業內部具有劣勢且外部具有優勢的競爭情況,企業應當采用扭轉戰略。例如,對于相對市場份額較低、市場增長率高的產品,企業可以利用其外部競爭地位高的機遇來扭轉其內部競爭力弱的劣勢,以增強其相對市場份額,將其內部劣勢轉化為內部優勢,以便迎合外部市場增長率高的競爭機遇。

        (4)對于企業內部具有劣勢且外部具有威脅的競爭情況,一般采取的是放棄策略;例如,企業的落水狗產品,它的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都低,既沒有競爭力,也沒有競爭地位,對這種毫無發展前途的產品,企業可以放棄投資,收回成本而把資金用于更有發展前途的產品身上,實現資金流的良性循環。

        2.4 作為SWOT模型分析結果的BCG矩陣

        BCG矩陣中相對市場份額的高低相當于企業內部資源的優勢或劣勢,而BCG矩陣中的市場增長率的高低也就相當于是企業外部環境中的機遇或威脅(見圖3)。

        (1)明星產品。該類產品具有較高的相對市場份額和市場增長率,利用SWOT模型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這類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強的內部優勢和市場競爭地位高的外部機遇,這類產品是企業長期發展和獲利的機會所在。對于此類產品,企業一般采用SWOT模型中的S-O戰略,即要積極加大投資,提高這些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競爭地位,鞏固其競爭優勢,這與BCG矩陣的發展戰略相一致。

        (2)問題產品。該類產品具有較低的相對市場份額和較高的市場增長率,利用SWOT模型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這類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弱的內部劣勢和市場競爭地位高的外部機遇。也就是說,這類產品面臨著較大的市場機會,但卻缺乏競爭力。對于此類產品,企業一般采用SWOT模型中的W-O戰略,即利用市場增長率高的外部機遇來克服相對市場份額低的內部劣勢,這與BCG矩陣的扭轉戰略相一致。

        (3)現金牛產品。該類產品具有較高的相對市場份額和較低市場增長率,利用SWOT模型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這類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高的內部優勢和市場地位低的外部威脅。也就是說,這類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卻缺乏市場競爭地位。對于此類產品,企業一般采用SWOT模型中的S-T戰略,即充分利用自己的競爭力優勢,開展多元化經營,以克服企業外部競爭地位不強的威脅?,F金牛產品是企業的現金來源,它要利用其產生的現金,為企業的其他產品進行投資,這與BCG矩陣的收獲戰略或維持戰略相一致。

        (4)落水狗產品。該類產品具有較低的相對市場份額和市場增長率,利用SWOT模型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這類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弱的內部劣勢和市場地位低的外部威脅。此類產品一般處于保本或者虧本的狀態,很難為企業帶來利潤收入。對于此類產品,企業一般采用SWOT模型中的W-T戰略,即對于這種既無內部優勢,也無外部機遇,沒有什么可發展的潛力的產品,企業可以考慮放棄它的發展,這與BCG矩陣的放棄戰略相一致。

        由此可見,BCG矩陣其實就是企業競爭情報利用SWOT模型分析的結果。

        3 競爭情報SWOT模型與BCG矩陣的區別

        作為兩種分析方法或工具,SWOT模型和BCG矩陣用于競爭情報時,除了有上述聯系之外,也有一些不同之處(見圖4)。找出SWOT模型和BCG矩陣之間的區別,有利于更好地區分它們在競爭情報分析中的特點和作用,從而能在最合適的環境下做出最恰當的選擇:是使用SWOT模型,還是使用BCG矩陣,抑或把兩者結合起來,為企業競爭情報分析提供支持。

        (1)影響因素不同。SWOT模型在用于企業競爭情報分析時,是從企業內外環境來考慮問題的,因此,競爭情報SWOT模型的分析結果所形成的四種戰略是受內外環境因素影響的。具體來說,SWOT模型的影響因素分別是企業內部資源的優勢和劣勢、企業外部環境中的機遇和威脅。而BCG矩陣在用于企業競爭情報分析時,是從兩個因素來考慮問題的,這兩個因素分別是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具體來說,BCG矩陣的影響因素分別是企業產品的市場銷售量、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以及同行業中最大競爭者的市場占有率。

        (2)側重點不同。由于SWOT模型是通過對外部環境分析得出企業的機遇和威脅,對內部資源的分析得出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從而形成企業的發展戰略。所以,SWOT模型在用于企業競爭情報分析時,其主要的側重點是企業內外環境分析,即如何根據企業內外環境的優勢、劣勢、機遇、威脅的對比來形成有效的發展戰略的,為企業的有效決策提供保障。而BCG矩陣是根據市場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份額將企業的產品分為四類,以此來思考企業產品的發展戰略的。所以,BCG矩陣在用于企業競爭情報分析時,其主要的側重點是企業資源的配置問題,即如何將企業有限的資源合理地分配到各類產品當中,使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

        (3)涉及范圍不同。企業利用SWOT模型進行競爭情報分析時,是在綜合考慮整個企業的優勢和劣勢以及整個競爭市場上的機遇和威脅的基礎上而展開的,因此,SWOT模型反映的是企業的整體競爭力狀況,涉及到企業所有的產品、技術、資金、品牌形象等各個范圍。而企業利用BCG矩陣進行競爭情報分析時,只是單獨地反映企業多種產品各自的競爭力和競爭地位,涉及到的范圍只包括企業的有形資產,而對企業的無形資產沒有更多地關注。

        (4)定位取向不同。利用SWOT模型可以對企業內部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外部環境的機遇和威脅進行綜合分析,以便對企業的整體現狀有個正確的把握,從而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也就是說,競爭情報SWOT模型著眼于企業的戰略定位。而BCG矩陣主要是分析各類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和競爭力,從而制定各類產品的發展戰略及其組合發展結構。所以,BCG矩陣主要是考慮如何將有限的企業資源分配到各類產品中,以幫助企業獲得最大收益,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勝利。因此,BCG矩陣主要著眼于產品的市場定位。

        5 結語

        本文在比較SWOT模型和BCG矩陣的基礎上,分析了SWOT模型和BCG矩陣在用于競爭情報分析中的聯系,并從它們的影響因素、側重點、涉及范圍、定位取向四個方面闡述它們的區別。通過對這兩個工具的比較研究,明確了它們各自的功能,以便應用它們為企業服務,挖掘企業的潛力,把握市場機遇,從而制定高效的企業發展戰略,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支持。當然,任何一種競爭情報分析工具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幫助企業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在企業競爭情報分析過程中,應當把多個分析工具結合起來使用,相互融合,相互補充,共同促進,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競爭優勢,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勝利。

        參考文獻:

        [1]佟慧敏.淺析企業競爭情報的保護[J].情報探索,2003,(2):53-55.

        [2]Ilari Karppi,Merja Kokkonen,Kaisa L?hteenm?ki-Smith.SWOT-analysis as a basis for regional strategies[J].Nordregio Working Paper,2001,(4):28.

        [3]彭靖里等.SWOT分析方法在競爭情報研究中的應用及其案例[J].情報雜志,2005,(7):16-18.

        [4]李星,謝武.基于SWOT的競爭態勢模糊評價[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7(12):127-128.

        [5]J.J.Bolton,D.V.Robertson-Andersson,D.Shuuluka etal.Growing Ulva (Chlorophyta) in integrated systems as a commercial crop for abalone feed in South Africa: a SWOT analysis [J].J.Appl.Phycol.,2009,(21):577-580.

        [6]申.淺談應用SWOT、波士頓矩陣和通用矩陣分析選擇企業戰略[J].知識經濟,2009,(9):76.

        [7]郗新明. SWOT分析應用[J].經濟師,2010,(4):258-259.

        [8]Adrian Ioana,Vasile Mirea,Cezar Bǎlescu.Analysis of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materials industry using the BCG matrix method[J].Amfiteatru Economic,2009,11(26):270.

        [9]李海濱,王瓊海.波士頓矩陣分析法的局限、修正及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9,(33):205-207.

        [10]劉學劍.淺談應用SWOT、波士頓矩陣和通用矩陣分析選擇企業戰略[J].飼料博覽(技術版),2008,(12):52-56.

        [11]張永杰,柴博.對企業幾種戰略分析工具應用的比較研究[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05,13(4):28-31.

        [12]易世志.淺析波士頓矩陣法的局限[J].商業研究,2005,(16):105-108.

        [13]楊春靜,劉穎璇.試論競爭情報中的分析方法[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7(36):114-116.

        [14]Chris Pearce.Ten steps to carrying out a SWOT analysis[J].nursing management,2007,14(2):25.

        第7篇:競爭情報范文

        關鍵詞:競爭情報;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企業戰略;市場營銷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3(2012)11-0121-02

        企業競爭日趨加劇,使競爭情報的興起與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企業只有迅速捕捉環境變化的信息,充分了解競爭對手,全面把握競爭態勢,準確預測市場變化,才能確定和調整自己的競爭戰略,保持競爭優勢,立于不敗之地。

        一、競爭情報提升企業競爭實力案例分析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公司大舉進軍美國市場,曾一度使大量的美國企業陷入困境。1965年,Motorola公司進入彩色電視機市場,并于1967年推出了第一臺美國制造的全晶體管電視機。但在日本競爭者強大的競爭壓力下,1974年,Motorola公司不得不退出了電視機市場,并將其電視機生產業務全部轉賣給了日本公司。

        20世紀80年代中期,Motorola公司將注意力轉向了解日本公司。Motorola的高級管理層開始將自己的運作方式從根本上與日本企業相比較,通過這一過程,他們熟悉了日本企業的生產質量和次品水平標準,通過與日本業內最好的公司相比較,Motorola公司發現自己的生產能力必須提高,同時他們做出“生產出超過日本標準的產品”的新的戰略目標。今天,Motorola的年銷售額超過了100億美元,其產品能夠能夠迅速進入每一個目標市場。Motorola公司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電子產品市場中脫穎而出,正是由于其能夠準確地發現自身相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與劣勢,并不斷地通過全球性競爭情報分析來進行自我提高與完善的結果。

        二、競爭情報概念

        (一)競爭情報的定義

        競爭情報是21世紀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工具之一,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競爭情報(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簡稱CI)一般是指競爭主體為保持競爭優勢所需要的一切有關競爭對手和競爭環境的情報,諸如原料的產地和價格、技術設備和人員素質、管理水平、市場范圍、營銷方法等。此外,還包括環境要素,諸如政治環境、地理環境、人文社會環境等。

        (二)競爭情報的特點

        1.強烈的針對性:競爭情報活動的目的和目標非常明顯,為了取得對市場競爭的主動權,通過對競爭對手的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分析,進行“有的放矢”、“知己知彼”的情報研究,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協助企業制定戰勝競爭對手的

        戰略。

        2.絕對的隱蔽性:競爭情報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主要研究經濟、技術、產品等競爭者敏感和互相保密的內容。

        3.強烈的對抗性:競爭情報產生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為企業的經濟利益服務,經濟利益的沖突性決定了企業競爭情報研究的內容和過程具有對抗性質。

        4.較強的謀略性:競爭情報的研究通過創新性思維發現信息的新效用,創造出知識新概念,產生管理新理念,智謀的運用競爭情報研究方法才能產生有利于決策的謀略型競爭情報。

        5.可信的前瞻性:企業利用競爭情報的目的是為商業活動服務,所以要求所提供的競爭情報必須具有前瞻性。

        6.有效的增值性:經過整合和智能化后的產品是增值的知識產品,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競爭情報對企業戰略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

        1.競爭情報是企業戰略決策的智囊袋:競爭情報是企業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決策科學化是每一個企業經營者追求的目標,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決定企業的興衰。企業的決策過程,其實就是對競爭情報的搜集、分析、處理,排除在環境認識上的錯誤,把握時機,看清形勢,做出正確的決策判斷,并制定競爭戰略實施方案的過程。

        2.競爭情報是開發新產品和新市場的帶頭兵。企業只有把營銷決策建立在競爭情報的基礎上,才能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競爭優勢,了解市場對新產品的需求量和周期,把握該產品的市場價值和技術含量,了解競爭對手的實力等有關信息,從而確定新產品營銷的切入點。

        3.競爭情報是技術創新的參謀。競爭情報通過對世界科技發展、相關產品技術水平、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接受能力、競爭對手技術能力分析、研究和通過對未來市場的超前預測,幫助企業選擇最佳的增值環節進行技術創新,不斷推新產品,新服務,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

        三、競爭情報的獲取途徑

        (一)互聯網

        通過互聯網獲取競爭情報常用的途徑包括:

        1.企業網站。競爭情報工作常從監測競爭對手的網頁開始。通過定期監測對手的網站,可了解其經營管理活動、產品升級換代、人員招聘等信息。

        2.商業網站。阿里巴巴、慧聰商情、環球資源等商業網站,可以全方位地提供全球及地區性的各類商業信息。

        3.政府、行業協會的網站。如國家商務部網站,可以提供較為全面的有關國家、地區、行業或商務方面最新、最全的信息,為決策提供依據。

        4.通過網絡媒體、網上論壇等獲取競爭者信息。

        5.利用搜索引擎,谷哥、百度等瀏覽信息服務站點,其中包括專業競爭情報協會、咨詢公司或信息公司在網上提供的競爭情報服務和教育培訓服務。

        (二)公開資料

        企業要善于從公開資料中發現線索,找到相應的情報

        信息。

        1.企業名錄和企業年鑒。它們所提供的如企業規模、產品、產量、銷量、市場份額等信息,有助于初步確定競爭對手,了解其一般情況。

        2.報紙和雜志。尤其是行業報紙、專業期刊,集中了行業方面的企業動態、競爭態勢、市場狀況等信息,是了解行業競爭態勢的重要窗口。

        3.產品樣本。產品樣本是對定型產品的型號、技術規格、原理性能、技術參數所作的具體介紹,也附有結構圖和產品說明書,直觀性強、數據多,是了解產品、掌握市場情況的重要信息源。

        4.上市公司年報。年度報告幾乎囊括了所有可以作為商業秘密的企業財務、客戶、人事等信息,不僅有數量指標,還有質量指標供分析時參考。

        5.專利文獻。專利文獻既是技術文件又是法律文件,有助于監視競爭對手的專利申請活動,也為本企業的新產品開發提供重要信息源。

        (三)競爭對手企業內部

        在競爭對手的各種簡報、報刊上,經常會刊登公司的新聞。競爭對手的員工通過各種渠道,也有意或無意地掌握了一些信息。尤其是研發、市場等部門的員工,掌握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

        (四)會議、展覽

        企業通過參與各種會議或者參加各種產品展銷會、洽談會等,可以獲得參展公司有關產品說明和技術資料等有參考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源是獲取市場信息、技術信息和人才信息的最好機會。

        (五)企業員工

        企業員工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競爭情報源,有時可以通過員工個人的人際關系可以廉價得到有關競爭對手的信息,特別是一些臨界情報和零情報。因此,培養員工的情報意識,建立全員情報調查制度是很有必要的。這種方法的核心,是在向全體員工灌輸情報搜集意識、情報辨別常識的前提下,切實抓好各類搜集來的情報的綜合與分析工作,并對有功人員及時做出各種獎勵。實踐證明,具有全員情報意識的企業員工,在為企業搜集各種有用情報方面,往往有高度的自覺性。企業高層領導要重視并保護員工的這種熱情,并使這些情報得到充分的綜合利用。

        信息時代,企業必須注重情報信息工作,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工作模式和企業競爭情報系統,通過企業外部信息源\內部信息機構獲取需要的競爭情報,并對其收集的關于競爭對手、競爭環境、競爭策略的最新變化等方面情況進行深層次研究。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商場戰爭中領先一步。

        參考文獻

        [1] 邱均平,張蕊.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效益評價分析[J].情報科學,2004,(6).

        [2] 陳峰,梁戰平.構建競爭優勢:競爭情報與企業戰略管理的互動與融合[J].情報學報,2003,(5).

        [3] 高誠.淺析企業競爭情報在現代商戰中的作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0).

        [4] 王琦,張旭.中國企業競爭情報現狀調查[N].中國信息報,2008.

        第8篇:競爭情報范文

        [關鍵詞]知識管理競爭情報整合集成信息知識情報轉化戰略管理

        [分類號]F715 TP3

        1 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的關系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相繼于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競爭情報(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和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正在成為重要的競爭手段和管理工具,成為現代企業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已成為現代組織管理者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日常管理實踐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也日益活躍。

        然而,無論是在KM和CI的學術研究,還是在具體實踐活動中;無論是學術研究人員,還是KM和CI的推廣者和實踐者,都會面臨著一個同樣的問題和困惑:這兩個不同的領域和陣營,彼此之間應如何看待對方?在組織的管理活動中,KM和CI的活動應如何協調?是有你無我、有我無你呢,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是相輔相成、共存發展?

        在筆者的研究和工作中,發現大部分研究KM的學者和實踐者與研究cI的學者和實踐者之間互不搭界、自說自話,彼此對對方的領域和工作并不太了解,也很少關注這兩個領域之間的交叉和交流,從而造成了這兩者事實上的對立與隔離。以筆者參加中國競爭情報分會多次年會為例,很少有人探討兩者的關系及其結合問題,而KM領域的研討會也往往如此。而現實情況則是:組織的信息管理活動涉及到多個方面和層面,作為領導者和管理者,不可能只關注KM或只關注cI,需要考慮到各種信息活動及信息系統的有機整合和協同集成。只有正確理解和處理好KM和CI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地發揮這兩者的作用,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而要正確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還要從這兩者的定義人手。

        1.1 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的定義

        關于知識管理的定義有近50種之多,學者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公認的:知識管理是指通過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為組織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新的途徑。是為了提高組織的適應性、生存能力、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將知識看作是一種可開發資源,對組織的知識資產及相關事物進行有效管理的科學。知識管理以人為中心、以信息和知識為基礎、以知識共享和知識交流為手段、以知識創新為目標。對于競爭情報,比較有代表性的則是包昌火研究員和美國競爭情報從業者協會(SCIP)的定義。包昌火研究員認為:競爭情報是指關于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和競爭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產品。過程包括了對競爭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產品包括了由此形成的情報和謀略。SCIP的定義為:競爭情報是對整體競爭環境的一個全面監測過程,通過合法的手段收集和分析商業競爭中有關商業行為的優勢、劣勢和目的的信息。

        從以上KM和CI的定義可看出,它們的確不是一回事??傮w而言,CI主要解決競爭環境、競爭對手、競爭態勢與競爭戰略方面的問題,側重于對外部環境的關注,將競爭信息轉化為情報和謀略,基本目標是為企業決策提供情報和技術;知識管理側重于對內部知識的發掘和創造,注重將隱性知識顯性化,實現企業隱性知識的交流和共享,基本目標是為企業建立知識交流的平臺和方法。

        1.2 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的異同

        關于CI與KM的異同方面,很多學者已經進行過探討。除此之外,筆者認為兩者在知識的收集、組織與利用等活動環節上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收集:兩者都注重使用所有可資利用的資源。但KM主要側重于在組織內部挖掘知識,CI則在組織的內外部來全方位地搜集信息。

        ?組織:KM重在編目與建檔,其目標是提升檢索與協作能力,促進知識共享與重復利用。而CI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進行分析研究,制定競爭策略,提供決策參考和指導行動。

        ?使用:KM重在傳播,CI重在行動。知識通過行動變為情報,行動進而影響戰略決策和戰略及戰術行動的執行。CI通過實施和行動,提升了知識利用的水平。

        通過對KM的深入考察,我們還發現:①傳統的KM定義過于狹隘。智力資本中的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合作資本、競爭性知識也應成為管理的核心。②KM在知識收集、共享和存儲方面做得很好,但在知識利用和建立彼此之間的關系上還遠遠不夠,而這正是知識發揮作用的關鍵所在。③KM側重于對已有知識的采集,坐等知識被創造出來后才去采集和組織知識;而cI則是以任務為導向,先確定知識缺口,然后展開行動并填平缺口。④KM一般更多側重于現有知識的挖掘和共享,不太考慮對知識資產的保護。這可能會為對手的競爭情報活動大開綠燈。

        1.3 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的關系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就會發現,KM系統只能完成組織為謀劃未來所需的一部分工作。它們捕捉、組織和傳播知識,為知識創新創造條件。而cI系統則為知識轉變為可供行動的情報提供了路徑。它們對組織的倡議和外部環境做出反應,并能夠提供情報、方案和對策。將KM和CI結合起來,則可以將知識轉化為活化的情報,從而建立核心競爭優勢。

        因此,筆者認為,KM與cI之間,在理論研究上、特別是在實踐活動上,不應是互不相干、單獨存在的關系,也不完全是相互包含、相互替代的關系,而應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關系。 換句話說,KM與CI不是“or”,而是"and”的關系:一方面,CI的有些東西可以加入到KM中。CI推動KM過程從被動地收集知識轉變到積極的情報分析,有助于將知識及時轉變成為活化的情報從而提高知識的力量;另一方面,KM為cI創造了情報源泉,讓cI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情報分析而不是信息檢索上。因此,兩者的互補可以更好地提升組織的戰略能力。

        2 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的整合

        2.1 整合的路徑與方法是問題的關鍵

        既然KM與cI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關系,那么它們就應從以往的相互對立隔離走向互動融合。將KM系統與CI實踐相結合,能夠將知識轉化為情報,進而指導行動,最終提升組織的戰略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集成和整合?如何平衡組織中KM與CI活動?KM與CI整合的路徑是什么?集成和整合的策略是什么?

        剛開始時,KM與CI都是在各自領域和學術團體中獨自展開研究與實踐,直到20世紀末才有學者將cI與KM結合起來研究。近年來,國內也有多位學

        者展開探討和討論,并提出了不同的路徑和方法,如基于KM的思想或理念構建CI工作模型/平臺/系統/組織/流程;在KM中利用CI方法來提高績效;建立知識庫、知識網絡、知識社區、知識地圖;CI與KM系統的整合共建及流程的整合協調等。秦鐵輝教授是國內對KM與CI關系論述最為深刻獨到的學者之一,他較早就深入分析和探討KM與CI的關系,還明確提出要建立CI與KM互動雙贏的和諧機制,并從企業的組織架構、文化、技術系統以及溝通渠道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和論述。此外,劉麗提出了用知識價值鏈理論對競爭情報與知識管理進行整合研究的理論構想。

        這些研究工作,為KM與CI的整合提供了指導思想和方法措施。但遺憾的是,雖然在理論上KM與CI應當整合集成的觀點已經得到認可,但在實踐中操作起來卻并非易事。無論是高層管理者還是具體的執行者,無論是KM領域還是cI領域,如何找到兩者結合的平衡點,充分發揮兩者各自的優點并將組織開展KM與CI的風險最小化方面,還缺乏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論指導。

        2.2 一種新的整合路徑

        對此,筆者提出了一種新的整合方法。其要點可簡要概括為:以戰略保護系數(SPFS)及其策略框架為基礎,以“國家一行業一組織”三層分析框架為流程來確定組織的SPF值,全面評估和平衡KM和CI的風險,并據此制定相應的知識資產開發和保護政策,同時輔以影子團隊作為組織機制,從而實現兩者的集成和整合。

        2.2.1 知識管理風險與競爭情報風險 由于組織中同時存在著知識管理風險和競爭情報風險,而且兩者逆向而行(見圖1),這為組織的管理者制定知識戰略以及開展活動增加了難度。因此,組織在制定知識戰略時,必須綜合考慮這兩種風險,爭取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從而使得cI和KM的整體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又能充分發揮這兩者的優勢和長處。

        2.2.2 戰略保護系數(sPF)的引入為了平衡KM風險與cI風險,本文引入戰略保護系數(strategic Protec-tion Factor,SPF)的概念。SPF顯示了公司整體的知識狀況和風險狀況以及在開發知識資產管理戰略時所面臨的挑戰。根據KM風險和CI風險的四種組合方式,組織可以大致確定出其對應的SPF值,并據此采取相應的知識開發和保護措施。

        通過SPF,決策者可以識別他們面臨的相關風險,更好地平衡內外部的協作,開展情報和反情報活動,以最優的方式來開發知識資產,從而使KM和cl的整體風險最小化。

        2.2.3 SPFs分析框架那么,如何確定組織SPF的具體數值,進而明確組織在知識戰略上所面臨的綜合風險呢?為此,可以從國家、行業和組織(企業)這三個層面來分析,每個層面里又有一些需要考慮的具體變量。SPF的分析框架如表2所示:

        通過在“國家、行業和組織”這三個層面的分析,可以全面系統地分析KM風險與CI風險的組合關系,然后再確定出相應的SPF值,并據此制定相應的知識資產的開發和保護政策。

        在分析過程中,每個組織或企業需要仔細考量自身所處環境的特殊性。關鍵在于要找到與本企業密切相關的變量,并分析它們的可能影響。

        “國家一行業一企業”的三層分析框架為企業確定SPF并進而實現KM與CI的結合提供了方法論的指導。

        2.2.4 KM與cI結合的組織機制――影子團隊影子團隊(shadow Team)是由來自不同職能部門的人員組成的情報小組。他們站在競爭對手的角度,分析和模擬競爭對手的戰略決策和競爭活動,并及時做出反應,為高層決策者提供決策支持。

        影子團隊是實現KM與CI融合的有效機制。通過影子團隊和CI系統的配合機制,可以使KM系統變得更加有效,使組織內部的知識資產和外部信息相結合,面向組織的戰略決策開展分析和研究,從而將知識轉化為活化的、可指導行動的情報,為組織的戰略決策提供支持,進而保證組織更好地利用知識資產建立起持久的競爭優勢。

        3 結語

        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孫子在其《孫子兵法?謀攻篇》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光輝思想,這既是指導戰爭的普通規律,也是情報工作的指南。筆者個人的理解:知識管理就是解決“知己”的問題,就是要發掘和管理組織自身的知識資產,練好組織的內功,使自身立于不敗之地;而競爭情報就是解決“知彼”的問題,就是要了解外部環境和競爭對手的實際情況,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將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結合起來,就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形篇》中還說道:“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已,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意思是說:從前善于作戰的人,總是先為自己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來等待敵人可以被我戰勝的時機。為自己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主動權在自己,敵人暴露其弱點造成被我戰勝的時機的主動權在敵人。所以善于作戰的人,能夠為自己造成一定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不能使敵人造成一定被我戰勝的時機。如果拿KM和CI的理念來分析,也就是說,KM就是使組織自身變得強大從而使組織立于不敗之地的手段,而競爭情報就是發現和捕捉對手弱點、等待對手被我戰勝的時機,從而為組織創造戰勝敵人和對手的手段。

        當前所謂的競爭,無外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基于組織內部資源的競爭,具體涉及到組織的核心資源――知識資本的獨特性、知識資本的創造與組合、知識資本的開發利用,知識資本的審計與評估等等,而這些正是知識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知識管理是其關鍵所在;另一方面,則是基于組織外部市場的競爭,具體涉及到企業戰略、金融財務,價值鏈、市場營銷、產品線、品牌培育、客戶關系管理等等,而這些正是競爭情報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競爭情報是其關鍵所在。

        第9篇:競爭情報范文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競爭情報;LED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逐步進入“新常態”和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扶持重點,取得了快速發展。但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具有高門檻、高風險、高投資等特點,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戰略決策和產業規劃急需情報資源的支撐。國內外的理論和實踐已充分證明,競爭情報和產業競爭情報可以為企業和產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關于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市場、技術、政策法規等方面的戰略情報,提高決策的預見性、針對性和科學性,建立和強化競爭優勢。2014年10月,國務院的《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將發展競爭情報分析等科技信息服務列為重點目標,使產業競爭情報服務的作用愈加凸顯。目前,揚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作為地方公益性公共情報服務機構,將開展產業競爭情報服務作為重點工作,并結合揚州市的重點產業開展了大膽實踐和有益探索。在實際工作中,產業競爭情報服務平臺建設的課題選擇、理論與方法應用、技術實現、服務產品和模式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化。本論述以揚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LED產業為例,探討了地方戰略性新興產業情報服務平臺的構建方法,以期為相關理論和實踐的推廣應用提供借鑒和參考。

        1國內外競爭情報與產業競爭情報的研究進展

        1.1國外研究進展

        1.1.1理論研究競爭情報(CompetitiveIntelligence,簡稱CI)始于20世紀80年代,美國成立的競爭情報專業人員協會(SCIP)和邁克爾•波特教授發表的《競爭戰略》和《競爭優勢》等系列著作,是競爭情報發展的重要標志[1-2]。SCIP認為競爭情報是一種過程,在此過程中人們用合乎職業倫理的方式收集、分析和傳播有關經營環境、競爭者和組織本身的準確、相關、具體、及時、前瞻性以及可操作性的情報[1]。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國外競爭情報研究已形成完備的理論體系、工作方法和實踐領域[3],“戰略聯盟”“知識轉移”“網絡外部性”等主題則成為研究的新方向和熱點[4]。國外雖未明確提出產業競爭情報面向地方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競爭情報服務平臺研究*———以揚州市LED產業為例卜煥林(揚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江蘇揚州225000)摘要:介紹了競爭情報和產業競爭情報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研究進展,分析了建立面向地方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競爭情報服務平臺的重要性,初步構建了一個以揚州市LED產業內企業群體和政府部門為服務對象的產業情報服務平臺,并詳細介紹了該平臺的功能定位、基本架構和服務方式。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競爭情報;的概念,但他們已從社會情報等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案例中,涉及和體現相關理念[5]。1.1.2實踐目前,競爭情報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全球500強跨國公司和大多數大型企業都設立了專門機構,從事競爭情報管理與利用工作,并在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信息快速反應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3]。在產業競爭情報的實踐方面,日本科技振興機構、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加拿大魁北克省競爭情報中心、法國企業國際化促進署、德國工業研究聯合會、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等機構均在政府支持下,開展和提供類似產業競爭情報性質的服務[5-6]。美國小企業發展中心計劃(SBDC)、美國半導體制造技術科研聯合體(SEMATECH)和法國洛林大區地區經濟情報體系的運作模式是國外產業競爭情報服務的典型代表[7]。

        1.2國內研究進展

        1.2.1理論研究我國的競爭情報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1994年1月中國科技情報學會競爭情報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是我國競爭情報正規化發展的開端[8]。此次會議正式將競爭情報定義為:關于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和競爭策略的情報研究[9]。此后,以包昌火等為代表的研究人員群體深入開展了競爭情報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10]。始于2009年的產業競爭情報[11]成為了目前研究的熱點。產業競爭情報是以提升一個國家或地區某特定產業整體競爭優勢為目的,關于產業競爭環境的動態性、應對性情報。其主要特點是以產業鏈中的群體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由行業協會、科技情報機構、專業咨詢機構等第三方機構所開展的一系列滿足產業內群體企業需求的競爭情報活動[5]。目前,我國學者在產業競爭情報的理論、方法與實踐等領域取得一批研究成果,產業競爭情報理論方法的基本框架體系已經初步建立[12]。1.2.2實踐我國產業競爭情報的實踐要早于相關理論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上海科技情報所繆其浩等開展的“上海轎車工業競爭環境監視系統”的課題研究[8],此后一些省市區(比如北京市、云南省、湖南省)的競爭情報示范工程也進行了有益探索,積累了豐富經驗[9]。近年來,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產業競爭情報服務平臺成為研究熱點,山西、重慶和廣東等省市的大數據產業競爭情報服務平臺相繼投入使用[13],但面向地方特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競爭情報服務平臺的研究和實踐還比較少。

        2揚州市LED產業競爭服務平臺的建設思路

        2.1平臺的功能定位

        揚州市LED產業競爭情報服務平臺是以產業內企業群體和政府部門為主要服務對象,以提高揚州市LED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建立可持續整體競爭優勢為目標的公益性競爭情報服務平臺。該平臺將重點關注市場動態、專利布局、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產業競爭格局、政策規劃以及日亞化學、億光、三安光電等LED產業鏈上下游的龍頭企業。

        2.2平臺的基本架構

        揚州市LED產業競爭情報服務平臺的工作流程為:情報的規劃/定向情報搜集情報的存儲與預處理情報分析研究情報產品與服務[14]。該平臺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功能模塊[15]。產業競爭情報采集模塊。該模塊由情報需求采集子模塊和情報搜索子模塊組成。情報需求采集子模塊主要是由企業和政府通過網絡平臺提交情報需求,經人工干預后錄入情報需求數據庫。情報搜索子模塊則由分別基于信息網絡和人際網絡[16]的情報采集單元組成,采用合法方式,獲取目標對象的公開和非公開信息。產業競爭情報存儲與分析模塊。該模塊的情報存儲單元負責對采集來的信息進行清洗、過濾、去噪、標引、分類和序化,建立分布式數據倉庫[17]。情報分析單元則是基于Hadoo架構,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技術,通過數據的聚類分析、時間序列分析、關聯分析、社會網絡分析和可視化分析等,形成產業競爭情報服務產品[17]。產業競爭情報服務模塊。該模塊由情報傳播單元、評價與反饋單元組成。情報傳播單元可分別通過網站、數據庫、手機報、微信公眾號、簡報、紙質刊物和研究報告等形式,將產業競爭情報傳遞給企業群體和政府部門。評價與反饋單元接收用戶的使用評價和反饋意見,促進平臺的自我優化和服務能力的提升。

        2.3平臺的服務方式

        平臺的服務主體:由揚州市科技情報所、南大揚州光電研究院、江蘇半導體照明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相關政府部門等組成。同時,充分發揮企業在產業競爭情報方面的獨特優勢,在企業中設立競爭情報聯絡員,將所在企業各部門及內部員工通過信息網絡和人際網絡等渠道合法獲取的情報,匯集和提交到平臺。另外,該平臺還將聘請LED、情報學、管理學、經濟學和數據分析領域的專家,為平臺的建設、運行和服務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咨詢。平臺的經費來源:平臺的建設和運行經費,一方面自于政府的財政補貼,另一方面來自于為單個企業提供特定課題研究、技術咨詢和培訓等個性化服務的收費,確保平臺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和可持續運行。平臺的服務方式:該平臺提供的是準公共服務產品[18],服務對象限于揚州市LED產業全體企業和政府部門,產業競爭情報服務產品需按一定規則在內部傳遞和交流。例如,產業內的企業需輸入賬號、密碼才能登入網絡服務平臺,獲取競爭情報服務產品。

        3結束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一级电影在线 |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青青 | 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 | 色多多视频网址在线观看 | 午夜AV不卡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