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類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創新能力;畢業論文;冶金和材料專業;實施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4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3)05?0070?02
創新能力是一項綜合能力,它包括了觀察、收集資料、思維、綜合分析和歸納總結等多方面的能力[1]。高校應該強化畢業環節在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畢業論文綜合實踐的機會,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2]。國內外高等教育圍繞這一問題,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上進行了諸多理論和實踐上的探索[3-4]。
畢業論文是高等院校專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本科教育最后一個教學環節,是對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是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最初嘗試,也是對學生認知、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測試。經過多年的探討和實踐,我國已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本科畢業論文操作模式,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不斷向大眾化教育的跨越,傳統的本科畢業論文模式已嚴重阻礙了人才個性化培養的進程,無法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和要求[5]。
冶金、材料等學科主要研究從原始礦物冶煉到金屬材料成品生產的復雜工藝流程和相關理論,根據教育部對冶金和材料類大學畢業生的要求和行業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與開發力度在不斷加大這一現狀,只有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才能支撐未來冶金、材料等行業。因此,探討冶金和材料類大學生畢業論文環節的實施模式,培養冶金與材料類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深遠意義。
一、目前畢業論文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
1. 畢業人數太多,無法做到一人一題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到大眾化的不斷跨越,各大高校逐年擴招,原有的各種設施包括實驗室建設無法跟上大學生人數的增長,教師人數也滿足不了教學的要求。由原來一個老師帶3~4個畢業生,到現在的8~10個畢業生,學生數量的激增,已無法保證每人一題,只能幾個學生共一個題,或者每年做的題目都一樣,這樣嚴重影響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2. 實驗設備不全,很多課題無法開展
雖然目前國家對高校的實驗室建設越來越重視,也投入了大量的經費,但是這些經費基本都用來添置基礎實驗室設備來滿足學生人數增長的需要。很多大型的、價格較高的分析測試設備沒能及時添置,例如SEM、TEM、XRD等的分析測試設備。對于冶金和材料專業的實驗,這些設備是至關重要的,沒有這些設備,很多實驗結果無法獲取,也就不存在后續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導致很多有意義的課題無法開展。
3. 課題缺乏實用性,學生沒興趣
現在很多指導教師為了省事,隨便給學生一個意義不大的課題,例如讓學生到網上模擬一個冶煉過程,或者直接給數據讓學生做一些簡單的熱力學計算和動力學計算,這些過程無法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只是一些純理論性的研究,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自然沒有興趣,也達不到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
4. 學生不愿動手,數據直接抄襲
有一部分學生對專業的認識不夠,或者對專業不感興趣,當然對畢業論文的課題也只是勉強應付完成任務。這部分學生不愿意自己動手完成實驗,投機取巧,到相關文獻中摘抄數據變成自己的論文,這樣完成的畢業論文缺乏應有的意義。
二、冶金和材料類大學生畢業論文實施模式的創新
1. 產學研結合的模式
高校要充分發揮人才、學科、實驗條件及國際合作等資源優勢,通過帶入產學研聯盟,實現互補多贏[6]。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加快學生融入社會的進程,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競爭的意識。學校應選擇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管理先進的企業深度合作、全面合作,推動學生規模化實習,切實保證畢業實習有數量、有質量、有保障,切實保證畢業論文有數據、有支撐、有結合[5]。
2. 與科研項目掛鉤的模式
讓畢業論文的課題和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掛鉤,使學生所做的畢業論文課題成為教師科研課題的子課題,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科研中。指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分析處理實驗數據,讓學生撰寫項目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
3. 變換實施時間的模式
借助教學科研平臺,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實施優秀學生提前進入實驗室計劃。對學習成績優秀、專業知識扎實、熱衷于創新和科學研究的同學,通過選拔,提前進入實驗室,將畢業論文工作前移;對保研或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可結合碩士總體培養計劃,將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納入其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校內推免的同學也可適當將畢業論文答辯后移。這樣,將畢業論文工作分為前、中、后3個批次,分流大量畢業學生,而不是都集中在最后一段時間內完成,這可大大緩解實驗室和教師的壓力,顯著提高論文質量[5]。
4.“三階段逐級提升”模式
分析國內冶金、材料類本科生教育比較成功的大學,例如中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重慶大學等本科生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培養情況,結合我校冶金與材料類大學生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培養現狀,將冶金與材料類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畢業論文過程劃分為創新意識和知識結構培養、實驗動手能力培養、畢業論文實施和創新能力迸發的“三階段逐級提升”模式,針對不同階段提出本科生創新意識獲得途徑、表現形式和創新能力培養模式,并構建一套能夠反映冶金、材料類本科生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5. 環節控制模式
要建立和完善論文質量監控程序,在畢業論文寫作的各個環節都要建立不同的質量監控措施[7]。無論是在開題論證、科學試驗還是數據分析處理都要嚴格控制、全面督導,環環相扣,特別是在論文評閱和答辯時,要有標準,有規則。堅持質量優先、寧缺毋濫,切實保證教師論文指導的質量和學生論文寫作的質量。
6. 畢業論文的創新與激勵模式
通過對畢業論文的教學過程、選題、指導及考核的改革,在確保學生基本知識功底扎實的前提下,將目前的適應型畢業論文轉變為創新型畢業論文,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① 畢業論文與教學過程的關聯;② 畢業論文的靈活選題;③ 畢業論文的協同指導;④ 畢業論文答辯方式多樣性研究;⑤ 畢業論文的考核與評價。
同時采取一定的激勵機制,一是對于學生畢業論文立論新穎,與社會問題和生產實際結合緊密且有實際指導意義,或者能涉足于學科領域中的難點或前沿問題,應給予較高的評價;二是鼓勵學生根據三性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已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學術論文,可替代畢業論文,并給予一定的物資獎勵;三是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畢業論文的完成情況,提出優秀論文的申請并進行答辯。
參考文獻:
[1] 黃金. “90后”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研究對策[J].改革與開放,2013(2):150-151.
[2] 呂義,衛紹元,張東旭.構建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81-83.
[3] 閻桂芝,都治國.加強“SRT”計劃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2):52-55.
[4] 盧曉東.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伯克利加州大學本科生科研[J].高等理科教育,2000(5):67-74.
[5] 饒家輝,王宏娟,周虛.推進本科畢業論文模式改革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61-162.
大學生專業人才的培養在注重扎實基礎知識的同時,要非常注意培養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目前大學生專業的實踐環節主要由課內實踐環節、集中實習和畢業實習等環節組成。而且都很重視實踐教學,對實踐教學環節也進行了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同時也仍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
(一)實踐教學所占比重小大學生專業教育是要培養面向基層、為一線服務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臨床動手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但是目前很多學校缺乏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線,實踐教學只是依附于理論教學,使其地位不夠突出,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二)實踐教學的管理體制不完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是管理機構和人員、管理規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評價體系的總和。在目前多數的大學生教育中,由于實踐教學所需要的物質設備較多,場地差異大,教學過程復雜,往往缺乏專門的實踐教學管理機構和人員,并且對實驗、實習場所和設備的相關管理制度和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
(三)考核評價方式單一目前大學生多數課程仍采用傳統的閉卷考試模式,期末考試“一錘定音”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在考試內容上重知識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知識的記憶對能力的開發是必需的,但是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往往會導致思維僵化,想像力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局限著學生的知識和思維結構。這種考試對于學生的考查是不全面的,記憶力的考查仍占主要地位,而無法測試出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真實素質。
(四)合格的指導教師欠缺在大學生專業教育中,要全面高質量的開展實踐教學,就需要有大量合格的指導教師作為保障。這就要求教師既要熟悉理論,有較高的理論教學水平,又要有臨床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即所謂的“雙師型”人才。但在現階段高校教師很多都是剛剛畢業的博士、碩士,有比較好的理論基礎,但是接觸臨床實踐較少,致使臨床經驗和動手操作能力較差。另外,也存在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知識結構老化卻得不到及時培訓,使指導教師的指導能力跟不上新形勢、新情況的要求,從而降低了學生臨床實踐的水平。
二、大學生實踐性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轉變觀念,突出實踐教學的辦學地位人的能力總是與一定的活動對象有關,“就業”是大學生學生活動的對象,從這一意義上說,能力培養的主要內容既不是一般意義的上實踐能力,更不是學科知識的應用能力,而是針對就業崗位群需要的職業能力,是個體在現實的職業工作表現中所體現出來的才智、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整合。因此對就業崗位能力的準確界定,就成為了構建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基礎。大學生教育是培養面向臨床的技術性、應用型人才,這就意味著大學生教育不是本科教育的簡單壓縮,而是要在學好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大學生的實踐環節,增加學生接觸臨床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水平。這就要求在辦學過程中,逐步打破長期辦學的思想屏障,突出大學生辦學特色,以市場為導向,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合格人才。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就要確立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突出實踐教學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有效訓練。
(二)加強建設,完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為保障組織管理工作到位和教學環節銜接合理,必須建立一整套與其相適應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減少實踐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管理硬件方面,如管理機構、管理人員、實習場地和被管理的設備等,要建立健全專門針對專業實踐教學的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對于學生實踐教學的管理更加科學合理。另外,要按照“資源共享”的原則,將試驗內容相近的實驗室進行整合,加大實驗室開放的時間和空間,適應學生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要求;拓寬渠道,增加校內外實習基地,并以此推動實踐教學的不斷深化,為學生實習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在管理軟件方面,如實驗、實習場地的管理制度和實驗、實訓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等,就要建立和完善實驗、實習場地的管理制度,使場地使用有據可依;在評價體系方面,要建立與理論教學課程評價等值的實踐課程評價體系,獨立評價實驗、實訓的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增加學生參加實踐實訓的興趣和緊迫感,從而增強對于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三)革新考試,實現多元化評價體系在大學生教育的評價體系方面,要實現多元化考試,即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考試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查。首先,要革新考試內容,使考試內容和生產實踐和臨床需要更加契合,考核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加大非智力因素考核的命題力度,通過答案的靈活多樣,給學生的想象力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其次,要重新定位考試的功能,把學生平時的表現和最后考試評定相結合,提高學生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使學生更加重視日常的學習過程,知識更加扎實牢固;最后,實現多元化評價體系,在實踐教學中,要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考試模式必須創新,筆者設想可以實行“平時作業+實踐考核+課程論文+答辯”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平時理論課和實踐課的考查力度,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課程論文和答辯的形式,可以加強學生對于本門課程全方位的把握,增加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的牢固性和靈活性。
1.1就業地域固化,具有強烈的就業地域傾向西北欠發達地區農科經管類大學生大部分來自本省,而其中農村生源居多。對于就業去向,大致分為大城市和家鄉兩個方向,具有強烈的就業地域傾向。具體來說,城市生源的畢業生不愿意放棄城市的優越和便利生活,尤其是省會城市生源學生更不會選擇中小城市或農村去就業。而農村生源的畢業生,雖然來自農村,但是考上大學并不容易,并且考大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脫離農村生活、脫離農民身份,有一個“城市人”的身份。農村觀念中,上大學依然是學子脫離農村的捷徑,部分農村家庭甚至是負債、貸款供子女上大學,因此獲得一份體面而高收入的工作是農村大學生及其家庭共同的心愿,因此,農村“驕子”也不甘心回歸鄉鎮就業。而剩下的畢業生也都將回家鄉參加當地政府組織的招聘考試作為主要目標和就業方向,因為這意味著至少能夠在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獲得一份體面而收入穩定的工作。綜上而言,不管是城市生源還是農村生源,大部分畢業生都不愿意屈身就“農”[3]。
1.2就業日趨理性、就業價值標準多元化西北欠發達地區大部分農科經管類畢業生認識到就業壓力大,在就業待遇上呈現出理性的一面,但是就業觀念并沒有完全跟上形勢的轉變,大部分畢業生仍希望找到穩定、收入水平高、地域好、能發揮專長的崗位,對經濟落后的非家鄉地區基本上不會考慮。在就業價值標準選擇上,既追求自我價值也重視經濟價值。在社會地位等情況大致相同時,農科經管類畢業生會把經濟收入放在較為突出的位置,在職業選擇上優先考慮與自身發展有直接關系的經濟因素。
1.3貧困生占據整體畢業生中相當大的比例西北欠發達地區經濟落后,貧困人口多,與經濟發展相關聯的則是來自農村家庭的大學生人數比重大,且大學生中貧困生比重大。據統計,西北某農業院校經濟管理類2011-2014年畢業生貧困比率分別達到58%、62%、55%、57%。這個貧困比率是相當高的,在個別專業,貧困比率甚至高達68.5%,城鎮生源學生只占到班級人數的17%。因此,貧困大學畢業生在學業、就業、學校生活各方面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而在當前西部欠發達地區就業市場不發達,就業需求量難以滿足龐大的畢業生數量的大背景下,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困境凸現,這種就業困境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則會導致貧困大學生因為貧困而失業或者不能高質量就業。國內研究顯示貧困生群體在身體素質、綜合能力、個人特長、學業發展、心理承受能力、社會資本等方面與普通大學生相比存在差距[4][5]。西北欠發達地區農科經管類貧困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具有如下特點:一是依賴心理嚴重。農村大學畢業生如果不能在大城市或者省會城市就業,大部分會選擇回家鄉,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覺得對家鄉有依戀感,又可以依靠的社會資本,有自己的親人、親戚、朋友等社會關系。這類大學生生源一般是農村或者小城鎮,經濟發展緩慢,生活節奏慢,生存壓力較小。他們返鄉之后再就業方面主要是寄希望于家人的幫助,依賴家庭幫助的心理比較重。二是就業選擇范圍狹窄。一方面貧困畢業生因為家庭貧困,急于通過就業來擺脫經濟困難的現狀,并且他們清楚的認識到缺乏外援的支持,這種焦慮的心理促使貧困畢業生積極主動地去投簡歷、參加各類入職考試、面試,尋找工作,不能等也沒有靠;另一方面貧困畢業生又存在瞻前顧后、擔心失敗的心理。再加上就業準備不夠充分,使得大部分貧困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困難,很難被一些待遇高、工作條件好、發展前景好的單位相中。三是處于就業過程中的弱勢。貧困生在求職過程中不善于推銷自己,在著裝打扮、自我營銷、準備簡歷和面試技巧等方面缺少公關意識和營銷策略。
2西北欠發達地區農科經管類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
2.1部分畢業生就業觀念陳舊,自身定位不準確西北欠發達地區農科經管類大學生就業觀念陳舊,對于就業單位的選擇并沒有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經濟日益活躍、非公有制企業逐漸增多、增強而改變,部分學生還沒有同“鐵飯碗、大鍋飯”這些老觀念老傳統告別的心理準備,有較強的國有企業情結和公務員企業。西北欠發達地區農科經管類大學畢業生在就業選擇中對中小型企業的冷淡引起了人才市場的不平衡,一面是“公務員”熱、國企熱持續不退,一面是中小企業招不到優秀人才甚至招不到人。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畢業生人數已越來越多,傳統的就業渠道對人才的吸納能力畢竟有限,而各種非公有制經濟單位、中小企業、中小城鎮,特別是基層農村才是他們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實質上,在未來幾年內,中小型企業對大學生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并成為人才市場的需求主力,今后的畢業生要充分考慮到這種趨勢。
2.2對就業期望值偏高、實踐動手能力不足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的需求,盡管在學校獲得了計算機證書和英語等級證書,但實際動手能力不高。“無論是本科畢業生還是高職高專畢業生,其畢業時對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崗位要求的水平”[6]。
2.3家庭觀念影響嚴重相當量的學生在擇業時受父母影響較大,父母求穩定、保終身的傳統觀念還深深地影響著一些學生。盡管家庭不可能單獨承擔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大學生在心理上也已不再與家庭保持少年時期的強烈依賴關系,但從以上畢業生對家庭的期盼可知,家庭在就業指導方面扮演著不可估量的角色。
2.4受用人單位對學校知名度、專業認可度的影響由于缺乏宣傳,使得內地發達地區對西北欠發達地區高校的情況知之甚少,許多用人單位不了解農業院校的經管類學生培養情況,有的用人單位甚至帶著有色眼鏡看待農業院校的經管類大學生,擔心農業院校培養的經管類畢業生素質不高,質量不過硬,存在不敢或不愿接收的情況,致使農科經管類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常常處于被動地位。同時,畢業生在求職、面試過程中,由于一些用人單位對于農業院校的“定型化效應”和對于農業院校開設專業缺乏了解,且對農科經管類專業缺乏信任。在看到來自某農業大學的金融學(財務管理等)專業畢業生簡歷時,往往會發出“農大還有金融學(財務管理等)專業嗎?”等疑問,甚至對于農科經管類學生不予選擇,致使農科院校經濟管理類畢業生自信心嚴重受挫。
3西北欠發達地區農科經管類大學生就業困境的解決對策
3.1加強求職心理輔導如上所述,大學生擇業都有較高的心理期望值,這是正常的,但脫離現實,好高騖遠的想法是不正確的。西北欠發達地區的農科經管類大學生受地域和農業院校大學生身份雙重制約,在求職過程中,易產生種種心理問題。因此,在就業或擇業心理輔導過程中,既要幫助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又要提醒他們具備艱苦奮斗的心理準備,同時增強心理承受力的指導,正確對待挫折。
3.2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全程化、全員化,從大班授課向小團體輔導轉變地方農業院校亟須針對學生生源特性,以生為本,從低年級新生入手進行職業規劃教育,系統性設置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并使之專業化、常態化,切實幫助學生“修正自己的觀念,堅定自身的決心,勇敢走出各種生涯發展規劃的思想誤區”,尤其是“唯高薪”、“鐵飯碗”、“專業即職業”等傳統就業誤區,力求真正意義上引導學生實現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選擇和自我規劃。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課程,要從目前的大班授課向小團體輔導轉變,因為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都是針對性很強的課程,大班授課很難突出某一專業的特點或針對某一部分學生的特殊需求,很難起到應有的作用,只有實現小團體輔導,才能幫助學生客觀認識自我、客觀認識職業發展環境,調整就業期望值,主動選擇與自身相匹配的職業;幫助學生提高抗挫能力和心理調適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競爭力和健康的人生態度。
3.3走向社會、走向市場、走向企業,建立畢業生就業基地農業院校的經管類大學生更要加大學生的實習實訓力度,提高畢業生的實踐技能和就業能力。西北欠發達地區的農科經管類專業要通過與企業、行業合作,建立穩定的、能滿足專業培訓要求的實習實訓基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另外,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就業指導要逐步向職業指導過渡,加強職業技能培養,不斷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34.4發揮家庭的職業選擇導向作用家庭是大學生社會化的最初場所,是大學生社會化過程中的權威性和情感性的扮演者,家長對大學生個性的了解有更多的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大學生想找到理想而合理的職業坐標,必須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大學生的個性是其就業的重要參考指標,家庭在這方面可以作為在大學生就業時的幫手。家庭此時就應該發揮其獨有的優勢,幫助大學生清楚的把握個性,更好的找尋自己的方位。
3.5加大貧困畢業生幫扶力度積極向就業困難畢業生宣傳國家和甘肅省的有關幫扶政策,全面、準確摸查就業困難畢業生,并進行統計造冊逐一幫扶。一是在求職關鍵時期采取有針對性的就業幫扶,特別對他們就業信息獲取、筆試、面試、簽約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及時予以指導幫助,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就業能力;二是建立受助學生的精神幫扶體系:(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廣大貧困生樹立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努力拼搏、奮發成才。(2)關注貧困畢業生的健康發展,順利就業。通過建立貧困畢業生心理檔案、開展針對畢業生的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個體咨詢等方法,引導貧困畢業生正確認識現實,解決思想上的種種迷茫和困惑,培養健康的心態,杜絕因貧困生心理問題導致的惡性事件,實現貧困生的精神脫貧。(3)加強誠信教育,培養貧困生誠實做事、誠信做人的處事原則。(4)深化感恩教育。教育廣大受助學生常懷感激,傳遞關愛,知恩圖報,將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父母、教師、國家和社會。[7]
4結束語
(一)確立科學的論文寫作理念
馬哲認為,矛盾既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源泉,也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動力。這就啟示人們,論文寫作作為一個針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或問題而試圖對其給出科學認識或合理解決問題的活動,無疑須將“及時發現問題、深刻揭示問題和完美解決問題”視為寫作者應該確立的寫作理念。該理念表明,論文寫作既要正視和分析問題,更應探索問題的妥善解決方式,因為任何不能在及時發現和揭示問題的基礎上去完美解決問題的論文寫作,即使它創造性地揭示了問題的本質及規律,但如果此寫作活動只是片面地追求合規律性的科技價值而不追求合目的性的人文價值,該寫作活動就會因背離了“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中促進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這一寫作的真實追求,而難以成為人們普遍認可和欣賞的高質量論文。
(二)提供必要的論文寫作方法
論文寫作方法是為完成論文寫作目標所采用的方式或程序。在論文寫作中,盡管寫作者會采用一些具體的寫作方法譬如分析與綜合、想象等,但由于一些作者受形而上學思維的影響,這些方法在寫作中的運用往往呈現出單一化或固定化的傾向。而馬哲思維強調用整體、聯系、系統和變化發展的視野來對待寫作,可以為寫作者提供必要的寫作方法。
(三)指明具體的論文寫作路徑
首先,馬哲的唯實思維和辯證思維為論文寫作指明了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實事求是,也指明了寫作的根本方法——辯證思維方法。唯實思維提醒人們,論文寫作只有在尊重論文創作基本條件的基礎上,才能得以順利展開。辯證思維則告訴人們,論文寫作只有運用辯證思維,突破單一性,實現多樣性,突破孤立性,實現整體性,才能達到寫作目的。其次,馬哲的實踐思維為人們標識出了一條“在寫作實踐與寫作計劃辯證關系的展開中完成寫作”的路徑。論文寫作是一個“寫作實踐—寫作計劃—寫作實踐”多次反復的過程,人們只有沿著這一寫作路徑,才能逐漸接近寫作目標。
(四)激發積極的論文寫作精神
首先,馬哲的實踐思維和唯實思維,能夠讓論文寫作者在尊重實踐的基礎上擁有求真務實、實事求是的寫作精神,使寫作者避免陷入不切實際的空想和臆想之中。其次,馬哲的矛盾思維能讓論文寫作者在承認、分析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擁有尋根究底、勇對困難的開拓精神,使寫作者能夠把那些人們不大追究的問題作為“問題”進行大膽的懷疑和追問,為設計新的寫作方案找到突破口。最后,馬哲的批判思維和反思思維能讓寫作者擁有對其寫作的前提、基礎、方法、過程或結論等進行批判和反思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寫作者以獨立思考取代人云亦云、以自主建構取代依葫蘆畫瓢所必需的。
(五)促成有獨創的論文寫作成果
馬哲本質上是一種創新哲學,其思維特征與致力于形成獨創性學術理論成果的論文寫作,在尊重實踐、注重批判及反思等方面是一致的,這使得馬哲思維一旦融入論文寫作中,就會讓寫作者在立足實踐的同時,一方面能夠展現自覺進取的意識和追求卓越的價值取向,將自己置于寫作主體的地位,另一方面能夠以實事求是、批判反思的態度去盡力發揮其作為寫作主體的創新能動性,使論文寫作目標由可能變為現實。這對于提升論文寫作者的能動性并促其形成富有獨創性的論文成果,無疑具有現實的積極影響。
大學生論文寫作中的哲學思維缺失狀況分析
為了解大學生在論文寫作中的馬哲思維運用狀況,筆者經過對湖南理工學院365名大學生的論文分析及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在論文寫作中存在“馬哲思維貧困”的現象,馬哲思維的缺失狀況令人擔憂。
(一)大學生論文寫作中馬哲思維的缺失種類較多、缺失程度較大
實踐思維、唯實思維、辯證思維、批判思維和反思思維是五種常見的馬哲思維。為測定大學生在論文寫作中運用這五種思維的程度,筆者將它們被運用的程度設定為四個可參考的項,即“運用很充分”“運用比較充分”“運用不大充分”“運用毫不充分”,并分別記4、3、2、1分。按照這種方法對大學生論文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這五種馬哲思維在論文中運用程度的平均數值分別為2.89、2.90、3.08、1.10、1.00,其均值大多處于1分至3分之間。這說明大學生論文寫作中馬哲思維的缺失種類較多,而且馬哲思維的運用程度都欠充分。
(二)大學生論文寫作中馬哲思維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有效的馬哲思維教育
筆者在問卷調查中給每一個影響馬哲思維教育的因素子項列出了四個可選答的項“很認可”“比較認可”“有點認可”“不認可”,并分別記4、3、2、1分。調查結果顯示,影響馬哲思維有效教育的因素按程度大小排列,依次體現為:(1)教師因素,包括馬哲思維教育內容缺乏,馬哲思維教育方法不當,馬哲思維教育與論文寫作教育脫節等,影響均值為3.54分;(2)學生因素,包括學習馬哲思維無興趣,不用心把握馬哲思維,不主動在論文寫作中運用馬哲思維等,影響均值為3.52分;(3)學校因素,如不重視馬哲思維教育在論文寫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影響均值為3.39分。如果各因素分值在3分以上的為影響大,4分以上的為影響很大,那么可以看出,這三大影響因素的均值都處于影響大和影響很大之間,說明教師、學生、學校都是影響馬哲思維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這就告訴我們,如果馬哲教師只是一味強化其教育的德育功能而疏忽其論文寫作的教育功能,或者大學生學習馬哲思維態度不積極,或者高校不善于處理馬哲思維教育與論文寫作教育之間的關系,那么都將極大削弱馬哲思維教育培養大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的功效。
以提升大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為導向的培養對策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培養大學生的馬哲思維以提升其論文寫作能力,對于高校來說,已迫在眉睫。恩格斯曾經告誡人們:“哲學思維必須加以發展和鍛煉,而為了這種鍛煉,除了學習以往的哲學,直到現在還沒有別的手段。”[2]465問題是,我們在加強馬哲思維教學的同時,切忌泛泛而談,而須在培養內容和培養方法上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
(一)有針對性地安排馬哲思維培養內容
這主要是針對一些大學生在論文寫作中存在的諸如自以為是、探究問題能力不足、滿足于即時求解等問題,借助相關的馬哲思維教學,讓大學生把握論文寫作的技巧。其一,學會對論文寫作的正本清源。馬哲的唯實思維和實踐思維主張人的思維必須與客觀實際保持一致,并且強調實踐是認識產生和發展的唯一活水源頭,為人們寫作論文給出了“本”“源”問題上的答案。所以,在馬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揭示唯實思維和實踐思維的科學性、客觀基礎和必要性,引導大學生在論文寫作中尊重客觀實際和實踐,自覺摒棄神秘主義、先驗主義和經驗主義,以確保自己的寫作活動能夠立于可靠之本、始于本來之源。其二,擅長對論文寫作對象的窮根究底,即將寫作對象所涉及的問題及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或第一原因發掘出來,以促進問題的有效解決。為此,教師可以運用馬哲的辯證思維,如整體思維、聯系思維和矛盾思維啟發學生。其三,在論文寫作中展示具體理性。為了幫助大學生揭示論文寫作對象的本質和規律,教師應特別向大學生闡明馬哲在揭示自然界、人的認識、人類社會的本質和規律時是如何運用“從抽象到具體”這一辯證邏輯思維的,使大學生面對論文寫作對象時能夠從對該對象的感性認識出發,經抽象思維,形成對其某一特性的簡單理性認識,再通過拓展和深化,達到對該對象諸多特性乃至本質或規律的復雜理性認識。實踐證明,大學生只有經常接受辯證邏輯思維的訓練,其在論文寫作中才能不為細枝末節所惑,而在反復的思維訓練中求解出寫作對象的本質與規律。其四,精于對論文參考文獻的理性批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育學生敢于對參考文獻予以理性的質疑和評判,既善于發現其不足,又要確保其合理性,使大學生自覺擺脫落后觀念的束縛,培養其運用參考文獻的能力。而為了培養大學生的這一能力,教師有必要向他們闡釋馬哲是如何運用實踐的武器對唯心主義、舊唯物主義等哲學思想進行深刻批判的,使他們在領悟馬哲的卓越批判能力之后,也能精于對參考文獻的理性批判。其五,反思。對基于批判他人文獻而形成的論文,作者要進行合規律與合目的的自我批判,自我反思,以進一步完善論文思想。
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家,他們的大學生不僅要做畢業論文,而且要花費大學四年級整整一年的時間來完成畢業論文。本人于2000~2004年,在日本的大學從事研究工作4年多,對于日本大學教育的實際情況耳濡目染,特別是在大學生畢業論文方面,切身體會到日本大學的許多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1.時間安排及導師選擇
日本大學生的畢業論文一般是在大四進行的,整整安排一年的時間來完成。而導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選擇則是從大三的下學期開始,一般是由導師對自己研究室的情況做報告,特別是要對研究室所承擔的課題和成果情況進行詳細的說明,學生在聽報告后,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到相關的研究室參觀,與研究室的教授、研究生等進行交流,然后提交自己的畢業論文導師選擇申請。則由系里出面統一權衡,與學生選擇較多研究室的導師及學生商談,將部分學生調整到其他學生選擇較少的研究室。
2.課題選擇及課題指導
日本大學生畢業論文的課題一般都是由導師給定的。課題可能來自于導師當前所承擔科研課題,也可以是導師的“萌芽”課題,也就是具有一定探索性的課題。導師當前所承擔科研課題,一般已經有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承擔,本科畢業生則分擔研究生任務中的部分子課題。做這部分課題的學生一般由相關的研究生來具體指導,導師只負責把握大的課題方向。而導現的“萌芽”課題一般是導師最近新形成的課題思和構想,比較具有挑戰性,需要導師和學生之間密切溝通,及時發現和解決論文進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所以導師在承擔這類課題的學生身上會花費更大的精力進行指導。
3.課題進行及課題完成
進入大四,學生馬上到相應的研究室做畢業論文,由導師指派研究生給學生介紹研究室的規章制度、基本的實驗操做方法及注意事項,以使學生盡快熟悉和適應研究室的工作。學生每天必須到研究室上班,一邊做實驗,一邊查閱資料,了解和學習有關課題的背景知識。一般在進入研究室后4~7周提交開題報告和實驗方案。學生在做畢業論文的一年中還要參加研究室每周一次的研討會(seminar),這種研討會是由研究室全員參加的,包括教授,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每周有3~4名學生在研討會上介紹最新的英文論文或自己最近的研究結果,每人發言15~20分鐘,每一位參加者都可以向發言者提問質疑,大家充分發言后,教師再提出指導性的意見。通過研討會,導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驗進展,并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對課題指導性的意見。通過研討會,導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驗進展,并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在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而學生則可以從其他學生的報告中學到很多與課題研究相關的知識。而且,學生通過自己做報告,一方面可以理清研究課題的思路,另一方面,也能鍛煉歸納總結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4.畢業答辯及論文提交
關鍵詞:大學生;畢業設計;綜合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據這個目標,高等院校培養的學生,應是基礎理論扎實,知識面寬廣,綜合能力強,素質修養高和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1]。畢業設計是高等院校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綜合評定大學生能力素質的一個主要考核環節,在本科階段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等編著的《高等學校畢業設計指導手冊》詳細說明了畢業設計的相關要求。在畢業設計中,重點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處理實際問題和獨立完成課題的工作能力,培養學生縝密、全面考慮問題,抓住主要矛盾并加以解決的思維方法。對于以工程實踐為背景的工科專業大學生而言,畢業設計也是培養其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科學研究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或學術問題的一次較為全面的綜合訓練和總結測評。做好這一實踐環節,可以使大學生縮短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以最短的時間適應實際工作。如何提高畢業設計整體質量,加強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已成為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2-4]。
本文以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的教學理念為指導,結合我們多年來指導測控工程專業大學生畢業設計工作的實踐和體會,探討如何在畢業設計階段培養、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
2. 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方法
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主要包括自主學習能力、科研工作能力、論文寫作能力、演講交流能力等四方面能力的培養[5]。通過在這四個方面加強對大學生的培養和訓練,幫助大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以及社會競爭力。
2.1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畢業設計階段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具體內容包括獨立學習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兩個方面[6]。獨立學習是指在畢業設計階段大學生需要獨立地學習某一專業的前沿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前期課程教學中沒有講或講得不夠的)以及獨立地學習開展畢業設計所采用的設計方法、設計工具等。教師在學生獨立學習過程中僅起到指出方向或者答疑的作用,學習過程需要學生自主控制。合作研究是指在畢業設計階段教師不僅在開題、論文初稿、論文定稿等方面給予指導,還要在研究過程中有意識地言傳身教,使學生接受關于課題研究的意會性知識,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設計同時指導教師也深入參與設計的過程。
通常我們將畢業設計過程細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開題階段,二是開展研究階段,三是撰寫論文階段。在開題階段,學生根據初步印象選擇了某個題目,但很可能實質上還不了解題目的真正含義,更不清楚如何針對所選題目開展理論研究或設計工作。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核心文獻和研究資源網站,概況性地點評擬研究領域的現有研究成果。但總體上說,教師在學生獨立學習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閱讀的方向和范圍,而不必深度介入學生獨立學習的過程。在合作研究方面,教師在學生理解相關文獻和研究課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確定具體的設計內容、設計方法、時間分配和畢業設計論文的框架。
在開展研究階段,學生可能會發現在某些具體研究問題上還需要進一步檢索和學習理論及方法類文獻,或者對已選擇的設計方法或研究工具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學生在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在合作研究方面,學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具體問題需要與教師討論,教師應結合這些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師生定期討論使學生在接受指導的過程中逐漸養成嚴謹的研究作風并促進良好的研究規范的養成。
在撰寫論文階段,學生要學習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撰寫規范,學習如何總結科學研究和如何表達研究成果,最終完成論文的撰寫工作。教師應對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進行檢查指導,查找問題并讓學生仔細修改完善論文,而不是教師直接修改論文。在合作研究方面,需要教師認真審閱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并提出針對性的修改建議;師生一起討論確定論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進一步研究方向,通過反復的討論與修改,使學生明白好論文是做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道理,這也是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2.2 科研工作能力的培養
科研工作能力是一個本科畢業生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專業技能。科研工作能力的培養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人綜合素質提升的綜合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畢業設計是大學生非常重要的一項實踐教學環節,時間周期長,工作內容較系統全面,工作內容多,工作量比較大,是學生走出校門前培養提高學生獨立性和綜合能力素質的一個最重要階段。在畢業設計過程中,一定要使學生了解、掌握從選題、調研、可行性分析、方案確定、研究內容總結、撰寫論文,直到答辯這樣一個系統的科學研究過程。
我們在畢業設計安排時通常采用一人一題的方法,避免了個別學生偷懶、搭車的想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個環節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經過這樣一個系統的科研過程,使學生能夠掌握如何完成一件系統性工作,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自身獨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畢業設計環節不僅是對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次全面訓練和提高,也是對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與智慧、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與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的一次全面培養,這些都為他們畢業后工作或者進一步深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 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學生畢業以后,無論是參加工作還是繼續深造,都需要完成撰寫科技論文、技術報告、項目可行性報告、技術合同書或者產品說明書等寫作任務。因此對大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總結畢業設計取得的研究成果,撰寫畢業設計論文是學生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和提高的一次總測試。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可以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全過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文獻資料、如何調查、如何操作儀器、如何分析、如何總結歸納等。撰寫畢業設計論文是學生學習如何總結科學研究和如何表達研究成果的一個極好的機會,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寫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7]。
大學生在進入畢業設計階段之前,基本上沒有論文寫作的訓練,也沒有任何經驗,因此,他們缺乏基本的學術論文寫作技能,語言不夠專業化,書寫格式也不規范。教師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要重點抓好三個方面:(1)強調對學生的基本道德要求,禁止抄襲,不做主觀結論和不嚴謹的結論;(2)畢業設計論文符合規范要求,如中英文摘要、引文的格式、文字的格式等;(3)要教會學生基本的論證方法,使學生學會用掌握的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論點。在學生撰寫畢業設計論文前,教師應向學生介紹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撰寫格式要求,并為學生講解畢業設計論文的摘要、綜述、研究內容、結果與討論、結論和參考文獻等各個層次的具體要求和寫作方法。在學生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后,教師要認真審閱,第一次必須全面審閱,按照科技論文撰寫規范指出具體修改意見。學生按要求修改以后,再審閱,并與學生一起討論。通過畢業設計論文寫作的訓練,鍛煉了學生的思維邏輯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科學素養。
2.4 演講交流能力的培養
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具有良好的素質、廣博的知識、專業的技能,還必須具備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畢業答辯不僅可以測試學生對專業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還可以訓練他們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和演講能力。但是,有些學生在畢業答辯時存在一些問題,表現為:許多大學生在答辯時表現得比較緊張,匯報的速度非常快;有的學生則照本宣科,拿著演講稿上去直接讀,根本不是在做演講;有的學生運用幻燈或多媒體等輔助設備不到位,介紹起來邏輯混亂;有些學生回答問題不得體。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在近兩年的畢業設計指導中加強了對學生演講交流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答辯前一周,教給學生一些答辯技巧,比如:怎樣設計和組織精致的答辯演講稿,怎樣清晰地表達要講的內容,怎樣恰到好處地使用多媒體設備,怎樣克服緊張情緒,怎樣給聽眾留下好印象,如何靈活應對提問等等。要求學生首先撰寫好答辯演講稿,制作好多媒體課件。由于學生答辯講解的時間只有短暫的10分鐘,因此要求學生必須圍繞畢業設計論文的主要工作進行講解,做到重點突出。待學生制作好答辯稿和多媒體課件后,要求學生先自我預演講解過程,達到熟練掌握答辯稿內容,控制好講解時間的目的。然后面對指導教師進行1次模擬答辯,指導教師直接指出答辯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一步修改和完善答辯稿,修改好后再找指導教師進行1次模擬答辯。學生經過自我預演和兩次模擬答辯,答辯準備工作做的比較充分,到真正答辯的時候學生已經不再緊張,而是講的從容,答的得體。通過多媒體制作和答辯過程的多次訓練,學生們的邏輯思維、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和演講交流能力等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3 結束語
畢業設計是高等院校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綜合評定大學生能力素質的一個主要考核環節,在本科階段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大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期間,教師應抓住關鍵環節,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訓練,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本文結合我們多年來指導測控工程專業大學生畢業設計工作的實踐和體會,詳細探討了在自主學習能力、科研工作能力、論文寫作能力和演講交流能力等四個方面加強對大學生的培養和訓練,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他們畢業后工作或者進一步深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許靖,潘小炎,李雪斌. 加強大學生“四種能力”培育的探索[J]. 高教論壇,2009,25(3):70-72
[2] 楊任爾,曾興斌,黃青年. 畢業論文過程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8,30(1):118-120
[3]劉西健,田莉娟,姚秋霞. 在畢業設計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J].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5(4):89-91
[4] 范立南. 提高信息學科畢業設計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探索[J]. 計算機教育,2008,(6):13-16
[5] 趙健. 加強畢業設計環節在提高本科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中的作用[J]. 職業教育,2012,(1):31-33
關鍵詞:本科;工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綜合素質;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6-0085-02
工科畢業論文是高校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本科生教學環節中的最后一個階段,是人才培養質量全面的、綜合的檢驗。它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親自動手實驗或設計,進行科學研究,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重要教學形式,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具有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是評價和檢閱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衡量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通過一次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查閱文獻和收集資料的能力,理論分析和制定實驗方案的能力,設計、計算、繪圖以及撰寫論文的能力,為學生日后參加工作或者進一步深造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探討高校工科畢業論文的教學改革,對于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文分析了本科畢業論文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科的特點,對本科畢業論文進行改革探討與實踐,推動本科教學改革。
一、畢業論文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在大學本科教學中,畢業論文作為一種學術性論文,是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成果,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鍛煉和提高的重要環節,對提高大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科研水平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1.能夠鍛煉大學生的創新思維。畢業論文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向學校所交的最后一份綜合了知識和能力的作業,而不是學生所學知識的簡單運用。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指導學生寫畢業論文,是教師對學生所做的最后一次執手訓練。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寫論文在他們的經歷當中還是第一次。他們在導師的指導下,更加認真、深入地分析問題,把握事物的規律,運用唯物論和辯證法的觀點去突破、創新和提高[1]。形成論文大綱,依據大綱完成論文初稿,經過不斷修改,最后形成論文。這一過程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2.能夠培養大學生的科學嚴謹精神。畢業論文的完成過程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開展科學研究,設計實驗方案,創造科研成果的過程。從畢業論文課題項目的確定到實驗方案的實施,從文獻資料的查找搜集到論文的寫作完成,從論文的評審修改到參加答辯,無不在濃厚的學術氣氛中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是學生應用理論知識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生動反映,也是對教學效果的一次全面反饋。
3.能夠提高大學生的科研寫作水平。畢業論文寫作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進行各種寫作前的準備,包括對論文框架的初步設計,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實驗設計,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各種數理分析,作圖等。畢業論文能否撰寫成功,最能反映一個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通過畢業論文寫作的訓練可以很好地鍛煉大學生的寫作能力,對養成良好的學風和文風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3]。
4.畢業論文是畢業生留給學校的一筆寶貴財富。教學是一種雙向交流的過程,學生從學校獲得的是文化知識和綜合素質,同時,學生也用自己的才華、見識、道德以及黨性修養等方式給學校和教師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畢業論文則是學生留給學校的另一份特殊的精神財富,其中不乏優秀之作。學校可以用它來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啟發教育后來的學生。可以用它來分析解決某些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填補這些領域科研的空白;還可以推薦給有關部門或報刊雜志,以擴大影響。
二、當前工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工科本科畢業論文是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一個教學環節,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的、綜合的檢驗。近年來,對我校本科畢業生調查分析發現,在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著許多問題。
1.畢業論文教學工作沒有受到充分重視。畢業論文是高校本科教育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但畢業論文的教學在許多學校一直都不太重視[4]。一方面,很多高校都沒有開設論文寫作指導的相關課程,在教學中也未講授論文寫作的基本知識,甚至沒有舉辦過相關的講座。換言之,學校未給學生提供畢業論文撰寫的教學幫助,學生對畢業論文的認識僅局限于指導老師在畢業之際給予的短暫性指導。另一方面,一部分畢業生會認為找到一份好工作遠比做好畢業論文更重要,將大量的時間花在找工作、化工實習上,即使是學校開設的論文指導課也很少有學生來上。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畢業論文的寫作缺乏熱情,也就無法使畢業論文的選題、開題、寫作等環節順利展開,所完成的畢業論文質量自然就下滑。
2.指導教師指導力度不夠,對學生畢業論文投入精力不足。高校教師任務量大,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還同時承擔著大量的科研工作任務,同時有些教師忙于自己的工作和校外的業務,對學生畢業論文實驗指導不多,科研態度不夠嚴謹。教師的懈怠的情緒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畢業論文的質量。
3.學校缺乏嚴格的論文評審機制,對論文評審缺乏合理性。本科畢業論文成績的評定與其他課程考核形式不同,論文的評審主要依靠指導老師的主觀評定,加上目前各高校對本科論文的答辯大多流于形式,既沒有比較具體的評定細則,也缺乏嚴格的考評機制,因而在論文評審過程中會因為一些人為因素而產生不合理的問題[5]。
4.其他一些因素對畢業論文質量的影響。除了上述主要的原因外,高校本科畢業論文還受到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如實驗室資源不足,本科生數量太多,導致實驗室各種儀器設備根本不夠用;還有實驗室藥品不足,即使本科生想做科研,但是往往事與愿違,根本完成不了預期實驗。這些都是造成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重要的原因。
三、我校工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實踐與探討
1.學生要認真選題,教師為學生選題嚴格審查。畢業論文選題,我院近幾年采用學生和教師共同選題,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實驗題目,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專業和學習需要選題。這樣,教師發揮自身優勢,針對自己熟悉的領域對學生悉心指導;學生也能配合其學習的專業特點和自身興趣提出自己的見解,進行實驗設計。這樣的畢業論文實驗出現了雙贏,學生愛做,教師愛指導,畢業論文質量得到大幅提高。
2.高校鼓勵學生多進實驗室做實驗,允許學生提前完成畢業論文。學校為了給學生贏得更多的考研以及實習時間,使得畢業論文與考研和實習都不發生沖突。學院鼓勵學生多進實驗室做實驗,讓學生盡早完成論文實驗內容。這樣學生不但不耽誤畢業實習就業時間,也為考研贏得了時間。同時,也避免畢業時期高峰進入實驗室,導致實驗室擁擠、設備藥品不足的缺憾。
3.高校要為學生開設專門的論文指導課。由于本科生第一次接觸到畢業論文,并且對畢業論文了解不夠,不知道該怎么下手寫作。鑒于此,學校應開設論文指導課程,定期舉辦論文寫作指導講座,傳授學生論文寫作知識: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明白撰寫畢業論文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畢業論文寫作的興趣;另一方面,論文寫作指導課程通過對論文寫作規范、基本結和框架,以及寫作思路進行系統講解,讓學生對撰寫畢業論文有全面的認識。
4.高校要積極搭建并完善教師指導工作的考核機制。本科生可以采用研究生培養模式,實行導師制度。學生自己的寫作態度和自身寫作能力對于論文質量起著決定作用,但指導老師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建立并完善教師論文指導工作的考核機制,對教師的論文指導工作定期檢查和考核,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強化指導老師的責任心,促使他們在本科論文指導工作中盡職盡責。學生可以一邊學習專業課,一邊做畢業論文實驗,在畢業論文實驗項目中還可以結合導師的科研項目進行,這樣既發揮了教師學術優勢,又有利于指導學生。
四、結束語
本科畢業論文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標志,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對提高大學生的全面素質也起著重要作用。本文是結合我校工科學科特點,對工科本科畢業論文工作進行改革探討,進而推動本科教學改革。通過教學改革與實踐,提高本科畢業論文和人才培養的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為今后考研或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韓玉志.高校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0,(9):78-79.
[2]項金枝.畢業論文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4,(6):295-296.
[3]黃萍.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滑坡的原因及對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96-97.
關鍵詞:“六個一”體系 新入職 培訓 內涵 效果
一、“六個一”體系創建的背景
人才資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充分發揮教育培訓在企業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以崗位職責要求為基礎,科學高效的人才培養機制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眾所周知,石化企業是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型行業,也是高危行業,對員工的技能要求很高,近年來,中石化金陵分公司員工新老交替幅度在不斷加大,如何使新入職大學生提升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較快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實戰水平,從而盡快勝任工作崗位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新入職員工的培訓顯得越來越迫切,培訓的實效性顯得越來越重要。
二、“六個一”體系的內涵
“六個一”體系是指:一個培養網絡、一項培養計劃、一次崗前培訓、一項月度考核、一項季度考評、一次論文答辯。
1.一個培養網絡
為加強新入職大學生培訓的組織領導,煉油運行二部成立了包括運行部領導、裝置專家、高級技師、各科室、各工區負責人和培訓干事組成的培養網絡。
2.一項培養計劃
(1)確定培養目標
經過三年(研究生兩年)的強化培養,90%以上大學生崗位業務素質達到以下水平:技能型大學生達到技師水平,具備副班長履職能力;技術型大學生達到技術員水平,具備技術員崗位履職能力;管理型大學生達到管理協辦水平,具備管理協辦崗位履職能力。
(2)確立工作原則
堅持系統性原則。企業培訓具有豐富知識、培養技能、提高績效等功能,更肩負培養健全完善的人格、培養未來發展的人才的重擔,所以大學生強化培養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大學生、所在工區和運行部等多方共同努力。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根據運行部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和大學生的特點開展培訓工作,既要講授專業技能知識和一般原理,提高大學生的理論水平和認識能力,更要培養他們解決裝置存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堅持超前性原則。為了促進大學生的盡快成長,在培養內容上應適當超前,積極創造條件給大學生壓擔子,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接受新挑戰,實現新跨越,實現培養目標。
堅持模塊化原則。將大學生強化培養內容分階段設置若干個模塊,各個模塊內容既相互獨立、又循序漸進,每個模塊側重一到二項職業技能,采取針對性的考核手段進行強化培訓。
(3)組織分工
運行部綜合管理科負責制定和組織落實大學生培養的相關制度及總體方案,負責跟蹤指導各工區做好大學生的個人職業發展計劃,負責考核大學生強化培養工程建設情況;各工區負責具體實施大學生培養方案,制定各階段詳細的培訓計劃,確定具體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師傅(師傅必須是技師及以上高技能人員)、考核標準、考核方式等,指導大學生建立健全個人職業發展計劃;綜合管理科審核各工區的培訓計劃和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督促并參與對大學生的階段性考核,并對各大學生的階段小結情況進行公示。
(4)制訂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和職業發展通道
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個人職業發展計劃是根據大學生自身價值觀、性格、氣質、能力、興趣等特點,結合運行部需要,為他們制訂的個性化的旨在持續開發自身職業潛能的長期發展計劃。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切實可行、個人職業計劃目標與運行部目標協調一致”的原則。首先,大學生要準確地認識自己并能客觀地自我評價;其次,個人的職業目標一定要同自己的知識、能力、個人特質及工作適應性相符合,同時還要考慮客觀環境和條件;再次,大學生個人要依靠運行部這個平臺來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職業發展通道。運行部制定了大學生職業發展通道,明確了他們的培養方向。將大學生職業定位歸納起來分為技能型、技術型、管理型等三類。大學生制訂好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后,將沿著相應的職業發展通道進行職業發展。
(5)職業發展的激勵機制
運行部定期組織技師帶徒考核,對考核合格的按標準進行獎勵;運行部優先為素質好、潛力大的和年度考核優秀的大學生提供各種較高層次的培訓機會;優先給予年度考核優秀者參加崗位技能競賽的機會;獲得的年度優秀大學生,其師傅優先安排帶徒;在見習期提前完成實習計劃的,可提前撰寫并上交實習報告,實習報告經運行部考評會審核通過的可優先安排其它崗位的學習。
(6)工作程序
大學生到用人單位三個月內,在運行部和各工區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特點結合公司實際做好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各工區根據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制訂階段詳細培養計劃并組織實施,每個模塊結束后對培養情況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進入下一培養模塊;大學生和各工區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對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和培養計劃進行動態調整完善;綜合管理科每季度對各工區培養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考核、評比。
3.一次崗前培訓
利用新大學生入職兩周的時間,進行一次系統地崗前培訓,該崗前培訓規定了培訓的內容、培訓課時及授課人,并進行結業考試。通過崗前培訓,使他們了解運行部的基本概況、安全特點、文化建設、組織機構與管理制度,員工的行為規范,工作環境,了解運行部所屬裝置發展史、工藝技術、原則流程、原料產品分布和單體設備的結構。同時,通過崗前培訓,也使運行部了解他們的基本狀況,個人在培訓中的表現,達到初步雙向了解的效果。
4.一項月度考核
(1)考核流程及要求
大學生月度考核由運行部統一組織,試卷命題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各工區所出的試題,第二部分各科室所出的公用試題,第三部分為運行部領導加試題,三部分分別占月度總分的55%、15%、30%;各工區主管、技術人員(包括工藝、設備、安全)、技師(包括首席、主任技師)、裝置專家組成的命題小組負責工區命題部分,運行部各科室負責公用部分的命題,每季度出題作為公用題題庫,當月公用題從題庫中隨機抽取;每月23日前各工區交月度考試卷電子版到綜合管理科,各科室在每季度最后一個月23日前交下季度公用試題電子版。綜合管理科將電子版試卷交運行部領導審核,運行部領導根據試卷難易程度加試1~3題作為考題的一部分。每月27日(遇節假日提前)統一考試;各工區做好試卷的閱卷工作,并及時歸檔,在30日前交綜合管理科統一存檔。
(2)獎勵與處罰
制訂獎懲制度,將月度考試成績與獎金掛鉤。運行部將視大學生考試情況,對表現突出的進行獎勵,對表現不好的進行處罰。具體如下:
與本人掛鉤。對考試成績優秀的大學生予以獎勵;在考試較差或考試作弊人員進行不同處罰。
與師傅掛鉤。根據所帶徒弟考試成績對其師傅相應獎懲,對帶徒嚴重不負責任的師傅取消帶徒資格直至降低其技能等級資格。
大學生的培訓成績將納入工區干部的績效考核。其均分與工區干部考核掛鉤,給予工區干部相應獎懲。
因培訓內容大多是石化技術類知識,對于非技術專業畢業的大學生月度考試,給予一年的學習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在其考試成績的基礎上加10分作為月度考試成績。
5.一項季度考評
大學生跟蹤考評每季度一次,考評分為綜合表現、學習報告、季度成績、加分項目四項內容。綜合表現、學習報告和季度成績分別占總考評分40%、40%、20%,另設立加分項目,上不封頂。
(1)綜合表現
綜合表現考核內容分為學習態度、工作表現、技術水平、工作業績、工作質量、工作效率、溝通能力、執行紀律八個方面,并列表評定。
綜合表現采取運行部考核與工區考核相結合的原則,運行部、各工區成立兩級考核小組。考核小組人員組成應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
運行部與工區考核分數為考核小組成員打分的平均分,分別占綜合表現的40%、60%。考核小組對大學生的綜合表現考核要嚴格掌握“優秀”的比例,原則上考核“優秀”的分數要達到90分及以上,評優比例不得超過15%。要本著對大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統一尺度,對其作出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
(2)學習報告
學習報告根據季度以來的學習情況,可針對某一專題撰寫,也可針對季度所從事的工作進行總結。運行部成立由部領導、各科科長、首席技師、裝置專家組成的考核小組對學習報告進行考評。
設置考評檔次對應分值表,考評分優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個檔次。
入職不滿一年大學生學習報告的要求:
第一,重點匯報總結季度學習情況,掌握的現場及理論知識,可以針對一季度以來所學知識談自己心得體會,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語言流暢。第二,所寫學習報告,師傅須寫評語,同時工區主管要附上審核意見。第三,字數在1500字以上。
入職一年以上大學生學習報告的要求:
第一,針對生產環節開展技術分析和總結,要有深度,有自己獨立見解,行文規范,語言流暢。第二,所寫學習報告,師傅須寫評語,同時工區主管要附上審核意見。第三,字數在2500字以上。
(3)季度成績
季度成績是根據本季度三個月的月度考試成績算術平均所得。各工區要根據培訓計劃每月月底對大學生進行應知、應會考試,應知、應會成績各占50%。
(4)加分項目
加分直接計入總分,因此加分要盡量量化、慎重。加分由各工區據實上報,運行部負責審核。
競賽類。參加競賽個人項目加分、集體項目加分統一設置加分表,競賽級別與分值掛鉤,規定最大加分單項不大于15分;非技術類競賽加分必須是運行部安排的,個人自行參加的不加分。
非競賽類。統一設置加分表,視安全環保達標立功等級、改善建議等級、技術論文、管理現代化成果、QC成果等級給予少量加分,規定最大加分單項不大于10分。其中技術論文加分遵循就高不就低,不累計加分原則。
6.一次論文答辯
論文答辯是考核大學生知識與能力綜合水平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深入分析技術問題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論文答辯原則上每年一次。
首先,由運行部領導、首席技師、裝置專家組成評委。其次,確定參加答辯人員名單及順序。
(1)答辯要求及程序
論文答辯公開舉行,并做詳細記錄。要求不參與答辯的大學生旁聽;答辯者答辯過程中思路清晰,態度應熱情大方、彬彬有禮、文雅得體。
(2)論文答辯的程序
宣布答辯評委名單;答辯評委組長主持會議,宣布答辯開始;答辯者報告論文主要內容;答辯者回答答辯評委提問;
(3)答辯者報告論文的內容及要求
簡介自我;答辯人介紹自己的姓名、畢業學校及專業、所在工區、答辯論文題目;簡述論文梗概;答辯者就所寫論文作簡要報告,簡述梗概應該使人對自己所寫論文有一個簡要而全面的印象和了解,突出文章的創新點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現實意義;答辯自述一般為5―10分鐘,答辯者要很好的把握時間,把問題講述圓滿。講述既不能過于冗長,累贅無緒,也不能過于短促,詞不達意。超過規定時間者將適當扣分。
(4)答辯者回答問題
答辯者回答答辯評委的現場提問,提問一般限于文章所涉及的范圍及相關專業知識,數量為2―5個;答辯者回答問題的時間一般控制在 15分鐘左右。
(5)答辯成績給予
評委針對大學生答辯情況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在《煉油運行二部大學生論文答辯記錄表》上打分并簽名。評分分為四級:優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一般(60―79分)、較差(60分以下)。對論文中有重大原則性錯誤、有嚴重的抄襲現象或答辯時概念不清,對主要問題回答不出者,一律評為不及格。
三、“六個一”體系實施效果
1.進一步完善了新入職大學生培養體系
煉油運行二部在以前培訓考核制度的基礎上摸索總結出的“六個一”培訓體系,從員工入職的培養網絡、計劃開始,一直到培訓施行、考評、答辯,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切合實際的閉環培訓考核體系,對加快新入職大學生的成長富有實效。
2.成批次的大學生迅速成長為所在單位骨干
煉油運行二部通過“六個一”大學生培養體系的實施,80%以上新入職大學生走向了裝置內操以上技術崗位,其中多人走上了工區、運行部專業技術管理崗位,另有多人因為專業技術優良,被充實到公司各處室和兄弟單位,其實際工作能力得到了所在工區、處室的一致認可。
在中石化集團公司的技能競賽中,運行部新入職大學生表現優異,有兩人分別獲得中石化集團公司催化裂化工種競賽金獎、銀獎,一人獲硫磺工種金獎。
在經過富有成效的“六個一”培訓體系實施后,新入職大學生較快地成為石化企業的一支技術業務過硬的生力軍。
作者簡介:
關鍵詞:大學生,體育活動,現狀
一、引言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教學指導綱要》在高校的實施,主要是為了促進我國高等院校體育教育的改革以及大學生更多的參與體育活動中去。“以人為本,健康第一”是師生們進行體育活動的主要目的。但是,隨著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的轉變,現在浙江省部分高校的田徑場、籃球場、排球場等體育活動場所,很少有同學參與體育活動,并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即使是在參與體育課程中的運動技術學習,也出現諸多偷懶逃避的現象,學生參與鍛煉更大程度上僅是為了滿足學校提出的要求與任務,并沒有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也有很多學生因為缺少鍛煉或不參與鍛煉而體質虛弱、學習效果差。結合高校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現狀,本研究旨在為大學生確立正確、健康的體育鍛煉觀念提供必要的途徑和措施。
二、相關體育行為方面的研究
筆者通過互聯網檢索查閱了《中國知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相關研究論著和學術論文,及時了解了相關研究進展。其中向麗芳在《試論高職院校學生體育行為的培養》一文中指出:“體育行為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地利用體育的方法和手段,為滿足某種體育需要,實現體育目的而進行的一切實踐活動。它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即凡是與體育發生聯系的行為活動,都可稱之為體育行為。”劉一民等在《我國大學生體育態度和體育行為的調查研究》一文中確認體育態度決定了體育行為。趙萌在《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取向研究》這篇文章中提出大學生參與體育行為有主觀思想傾向、體育鍛煉行為實施狀況、體育鍛煉外在因素、體育鍛煉擇項、體育鍛煉擇項的主觀思想這五個方面的取向。金健秋等認為體育行為是人與體育發生聯系時的綜合性表現特征,它按表現形式又可分為隱性體育行為和顯性體育行為。侯樂榮在《體育行為的特征及其發展》一文中認為體育行為具有目的性、持續性、可塑性、規范性、主動性五個方面的特征;對體育行為進行研究,可以指導人們實踐,增強自覺性,減少盲目性。預見和控制有害的行為,引導和激勵積極的行為,從而增強人民體質,改善人際關系,使體育事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另外有幾篇分析影響學生體育行為因素的文章,大多是闡述學生的主要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對其本身的體育行為選擇有了很大的影響。從搜索的相關文章的來看,與大學生體育行為相關的論文從體育行為的根源、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等方面來討論大學生如何來形成良好的體育行為。這些學術論文及科研成果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借鑒。
三、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麗水學院、浙江海洋學院、寧波理工大學、寧波大學城市學院、臺州學院、浙江林學院等六所高校的男女學生各70名,共840名在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杭州市周邊地區的在校的學生參加體育行為的現狀作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檢索查閱了《中國知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相關研究論著、書籍和學術論文,涉及領域主要有教育學、體育人文社會學、學校體育學、行為學、體育心理學等方面,及時了解相關研究進展,提高了認識并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在廣泛查閱文獻資料和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遵循體育科研方法中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標準化的要求,設計問卷的內容,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試圖就目前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現狀進行分析,以便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體育活動現狀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論參考。共發放問卷840份,回收812份,回收率為96.7%;實際取得有效問卷為781份,有效率為96.1%。
3.邏輯分析法
在對資料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運用邏輯學的知識方法,對調查問卷獲得的一手資料進行分類與比較,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并對相關理論進行邏輯推理,,找出影響大學生們體育活動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四、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現狀
1.大學生參與校園體育文化藝術節的情況
表1 大學生參與校園體育文化藝術節的情況